问题一:猪咬尾巴怎么办?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所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应采取以下八项措施。 一、猪的营养需求要满足。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二、猪的组群要合理。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大的猪组合在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三、饲养密度要适宜。猪的饲料密度一般应根据圈舍大小而定,原则是以不拥挤,不影响生长和能正常采食饮水为宜。一般以每群饲养10―12头为宜。冬季密一些,夏季稀一些,严格的按2―3月龄的猪每头占地面积为0.5―0.6平方米,4―6月龄占地为0.6―0.8平方米。 四、育肥猪应早去势。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公母在相互爬跨而引发咬尾症。 五、卫生环境条件要良好。猪对卫生环境很敏感,尤其是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场,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以及温度调控、粪便处理等一整套设备。使猪舍达到夏季能防暑降温,冬季能防寒保暖的标准。 六、要定期驱虫。在猪的一生中,应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2―3次;即分别在猪30―40日龄、70―80日龄、100―110日龄时各驱虫1次。同时要注意马铃薯除体表虱、疥癣等。否则会因寄生虫影响而导致咬尾症的发生。 七、单独饲养有恶癖的猪。猪咬尾症的发生常因个别好斗的猪引起。因此,如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时,应及时从猪群中挑出单独饲养;对特别好斗好咬又无圈单独饲养的猪,可每头用氯丙嗪80―100毫克、20%硫酸镁20毫升进行肌注或者灌取安眠药3―4片,保持安静。 八、治疗方法。对轻微咬尾现象的猪群,可采用白酒或汽油稀释后对猪群进行1―2次喷雾,能起到有效的控制;对被咬伤的猪应及时用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并涂上碘酊以防止伤口感染,咬伤严重的可用抗菌素治疗。 问题二:猪咬尾巴怎么回事 猪咬尾症是猪的一种常见疾病,尤以小猪为多见,一旦发生又很难控制,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令养殖户十分苦恼。现就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做分析,并针对病因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发病原因 一、营养不平衡。为猪提供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尤其是某些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钙、铁、镁、铜、钠等矿物质元素的缺乏,造成猪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引起发病。 二、生长环境差猪舍通风不良,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舍内光线过强;舍内过冷或过热;舍内湿度过大;圈舍空间小,饲养密度大;饲槽数量少,饮水不足;这些都可引发猪咬尾症的发生。 三、受到惊吓抓猪或乱串圈,使猪受到惊吓,也可导致此病的发生。 四、组群不合适同一圈舍内猪差异过大,猪以强凌弱,尤其是刚刚组群时,猪为争夺群内位次而发生咬斗,又没有及时制止。这多发生在猪群比较大,猪只较多的规模养殖场。 五、患病猪患体外寄生虫病,也有可能引起皮肤 *** 而烦躁不安。有的猪只皮肤痰痒,磨擦圈栏四壁以解痒,严重时出现外伤出血,引发其它猪啃咬;有的猪只某些部位出现过量的油性渗出物,从而对其它猪产生吸引作用,引起咬尾现象的发生。 防治措施 引起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防治时要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 一、提供均衡营养配制全价料,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为猪提供足够的水料槽,给水量要充足;食盐用量要充足,一般控制在占日粮的0.35%;除饲喂全价料外,应给猪提供适量的粗纤维。 二、提供良好环境舍内通风要良好,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合理的饲养密度,应以不拥挤,保证正常采食、饮水、休息为宜。每1头猪有适宜的占地而积:肥猪0.8-1.0平方米/头,中猪0.6-0.7平方米/头,仔猪0.3-0.5平方米/头;应尽可能地根据体重大小分群饲养,使同一圈舍内猪只个体差异不大;注意天气变化,调整舍内环境及舍内小气候,保证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仔猪及肥猪舍温度控制在25-29度左右,湿度控制在75%-80%. 三、定期驱虫一般育肥猪,肥育期内驱虫2次,采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四、对症治疗及时排出攻击力强具有啃咬行为的猪,将其单独饲养,注射一定剂量的镇静药物;被咬伤猪应隔离治疗,可用安痛定、青霉素进行肌注,局部用红霉素软膏涂擦;还可用酒精,用喷雾器喷到猪全身,每天3-5次,一般2天可控制猪咬尾。 五、早期断尾在仔猪生下当天,进行断尾,方法是离尾根大约1厘米处,用钝口钳将尾剪掉,并涂上碘酊。 问题三:小猪咬尾巴怎么回事? 病因:此症状主要发生在处于生长期(即20-50公斤)的猪群中,该阶段的猪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也较大。有些农户因为投喂的饲料营养成份单一,会造成猪生长代谢所需的某些矿物质及维生素补充不足和某些氨基酸的缺乏,易诱发猪的异食癖,引发上述症状。 防治:针对该症的防治,笔者认为应首先改善饲料管理,投放全价料。另外,在饲料中应加入富含钠、钴、钙、铜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的添加剂。 其次,应把尾巴被咬破的猪单独隔离并进行适当处理。若伤势不严重,清洗伤口后,应涂紫汞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若伤口出血,要压迫止血,有局部炎症的可以擦红霉素软膏。若已引起全身感染,可肌注青霉素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圈中其他的猪,可适当给予镇静药,使其精神安定。在猪尾巴上可涂抹一些苦味无毒的药水(如用黄连熬出的中药水),这样,当猪再相互咬尾时,会溴到苦味,迫使其放弃咬尾巴。 问题四:猪咬尾巴是怎么回事 这猪还能咬到尾巴, *** 裸的秀脊椎啊楼主 问题五:猪咬尾是什么原因呀??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的食肉癖其中主要是互相啃咬尾巴的现象变得普遍起来,并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研究,发生咬尾的猪群,其生产速度和饲料效率可降低20%以上。 一、猪群咬尾、咬耳发生的原因: 原因很多,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营养因素: 在舍饲条件下,猪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全部依靠饲料的供应,当饲料营养不平衡时,猪群出现应激反应而咬尾咬耳。如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饲料配合不科学;育肥前期饲料中蛋白质质量不佳;维生素、铁、铜、钙、镁和食盐的缺乏以及纤维素的不足皆可导致咬尾咬耳症的发生。 2、环境因素: 猪舍内环境卫生条件差,有害气体如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浓度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速度降低使猪群产生不适或休息不好均能导致猪群发生啃咬。在恶劣的环境中,光线过强也是一种应激,促使猪群发生恶癖症。 3、管理因素: (1)饲养密度过大,猪只之间相互接触发生冲突,为争夺食物和饮水的位置互相咬斗。 (2)一栏猪体重大小悬殊太大,体重小、体弱的猪常常是被咬的对象,一旦被咬伤,就会引起所有猪都去咬。 (3)饲槽不够或饮水量不足,往往会引起咬尾的暴发。 (4)行为因素。在密储封闭饲养条件下,猪易产生厌倦情绪,于是互相“玩弄”耳朵或尾巴,最终导致严重的食肉癖。可在栏舍中悬挂旧轮胎、铁链或其他供玩耍的物什。有时咬尾行为或咬架可由猪群中个别特别凶恶的猪只挑起,有必要及时隔离个别凶恶的猪只及被咬伤的猪,使前者镇静下来,后者伤口愈合。 4、疾病因素: (1)外寄生虫可成为附加应激而起作用。外寄生虫对皮肤 *** 引起猪只烦躁不安,在舍内墙壁和栏杆上磨擦,出现外伤,引起其他猪只啃咬。 (2)体内寄生虫:如蛔虫在体内作用,也可出现咬尾现象,要及时驱虫。 (3)猪贫血、尾尖坏死也可诱发猪只咬尾咬耳的恶癖,除此之外还可见咬肋及其他部位,如咬蹄、腿、颈和跗关节。 二、防治: 1、满足猪的营养需要,饲喂全价饲料。 当发现有咬尾时,可在饲料中适当增加复方维生素及矿物质,喂料要定时定量,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2、合理组群,要将品种、体重、体质和采食量等相似的猪放在同圈饲养。 3、饲养密度要适宜。 猪的饲养密度一般应根据圈舍大小而定,原则是以不拥挤,不影响生长和能正常采食、饮水为宜。一般以每群饲养10-12头为宜。冬季密一些,夏季稀一些,严格的按2-3月龄的猪每头占地面积为0.5-0.6平方米,4-6月龄的占地为0.6-0.8平方米。 4、环境要求要有良好的通风、保温、防潮、及适当的光照设施,以保证舍内卫生干燥、通风。 5、仔猪断尾: 可在出生后1-2天对仔猪进行断尾。据资料显示,断尾后发生咬尾的仅占0.25%,而未断尾的发生率为6.86%,相差27倍。 6、被咬的猪只要及时处理: 用0.1%高锰酸钾冲洗消毒,并涂上碘酒,防止化脓。对咬伤严重的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7、可在饲料中短期增加0.1%食盐或者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 问题六:猪咬尾是怎么回事?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症”。是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 *** 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猪群发生咬尾有内因,也有诱因,内因主要是指先天性的遗传本能。诱因主要是指人为因素对于内因所起的诱发作用。有人认为咬尾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如食槽、饮水器具不足,喂料时间不固定,缺水时间太久,均可引发采食时争斗)、猪栏狭窄、饲料中硫化物不足而引起;也有人认为是由于饲料中碱和钙不足、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以及密集的饲养、缺少户外运动所引起。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饲料中缺少盐,猪只很容易发生咬尾现象。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是氯和钠的主要提供者。钠和氯是动物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元素。钠主要分布在动物血液和淋巴中,血清的碱基93%由钠形成。钠能维持动物体内酸碱平衡,保持细胞和血液间渗透压的均衡,使体组织可以保持一定数量的水分,同时对心脏肌肉的活动也有调节作用。如血液中缺乏钠,则心跳效率减低。氯同钠一起,大部分存在于动物体的血液及淋巴中,在体内也维持和调节酸碱平衡,参与胃酸的形成。胃酸就是盐酸,它能激活某些酶。胃酸的多少直接影响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甚至危及胃的本身。食盐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 唾液的分泌,又是很重要的饲料调味剂。如果机体不能正常获得氯和钠,会影响生长、骨骼软化、全身乏力、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嗜睡、异食癖(咬耳、咬尾),导致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但食盐如果一次给量过多也不行。食盐一次给量过多或给量超过标准而水又不足,均可引起中毒。在做到科学合理的饲养猪只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饲料中盐的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营养猪的生长。 问题七:猪为什么互相咬尾巴 由于猪生存的环境拥挤狭小,精神沮丧就会互相咬尾巴,看看《地球公民》就知道了。 问题八:猪为什么会咬尾巴 一、症状 病猪相互追逐咬尾巴,致使部分猪尾巴被咬破、出血、发炎,发出腥臭味,引得更多猪来追逐撕咬破损了的尾巴,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给养猪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病因 此症状主要发生在处于生长期(即20~50公斤)的猪群中,该阶段的猪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也较大。 有些农户因为投喂的饲料营养成份单一,会造成猪生长代谢所需的某些矿物质及维生素补充不足和某些氨基酸的缺乏,易诱发猪的异食癖,引发上述症状。 三、防治 针对该症的防治,笔者认为应首先改善饲料管理,投放全价料。另外,在饲料中应加入富含钠、钴、钙、铜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的添加剂。 其次,应把尾巴被咬破的猪单独隔离并进行适当处理。若伤势不严重,清洗伤口后,应涂紫汞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若伤口出血,要压迫止血,有局部炎症的可以擦红霉素软膏。若已引起全身感染,可肌注青霉素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圈中其他的猪,可适当给予镇静药,使其精神安定。在猪尾巴上可涂抹一些苦味无毒的药水(如用黄连熬出的中药水),这样,当猪再相互咬尾时,会溴到苦味,迫使其放弃咬尾巴 问题九:【急】小猪咬小猪的尾巴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主要原因:饮水不够,猪口渴而烦躁不安引起打架,咬耳,咬尾,季节转换,气候变化大,多发生于春夏,秋冬之交. 饲养环境差,猪舍不通风,潮湿,饲养密度过大.潜在疾病而使个别猪排出体味有异.有体外寄生虫,疥癞等. 用全价料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驱虫保健,对咬伤的猪挑出,用紫药水涂擦伤口,用福尔马林喷雾猪舍,刚出生的小猪断乳牙,剪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