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每周最低跑量应该是多少?
跑步运动是维护 健康 的一种生活方式,跑步因其简单容易,场地局限性小,既有高强度运动也有中等强度运动因此成为大家健身的首选。
有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周应该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而跑步恰恰是中等强度运动,一周跑步5次一次30分钟。有强度,也有休息。不存在跑太少,无法保持 健康 。也不会跑步过量,导致疲劳带来伤痛。大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增加跑步时间,跑步里程。根据自身条件来调节,选择合适的跑量。在这里强调一点 健康 跑最重要。
根据 健康 科学研究显示。跑步能增加肌肉,提高心肺能力,降低血压,还能帮助我们排除身体毒素,帮助我们有效塑身减肥,等等非常多对身体 健康 的优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坚持跑下去。
补充一点,合适的跑鞋可以有效保护脚部关节部位,避免受伤。
我是 昆明山水 ,为了保持身体 健康 ,每周跑量可以控制在25公里~40公里之间。具体建议如下:
01. 一周跑步四次,休息三天。一次尽量运动40分钟到60分钟,以慢跑为主,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适应,跑步配速(每公里所需时间)可以达到7分钟到8分半钟之间,如果每公里低于9分钟,就属于不能连续跑步。刚开始连续跑步配速尽量达到8分半钟,这个时候,你运动40分钟到60分钟就可以跑出5到7公里的距离。等配速达到7分钟时,运动40分钟到60分钟就可以跑出6到9公里左右。
02. 跑步为了 健康 ,跑步时间尽量选择空气较好的时段,跑步线路要选择道路平坦的路线。运动服装需考虑速干材质,避免身体受湿着凉,跑步鞋最好是专用的跑鞋,可以保证稳定、减震和包裹性,尽可能保护脚裸和膝关节。跑起来也比较轻松。
03. 好的跑步姿势需要开始就养成,身体尽量直立,双眼平视前方,前臂自然抬起九十度,双膝微微弯曲,小步向前跑动,呼吸轻松自然,慢慢适应跑步带来的呼吸不畅和心率加快问题,开始可以走跑结合,逐步过渡到连续完成,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最后就是要长期坚持才能出效果。
每周跑量这种东西,其实对中年人追求 健康 并不是很重要,我反而觉得最重要的是,现在你在坚持慢跑,那60岁,70岁是不是还能在慢跑的路上见到身影。
中年人开始慢跑,并且一直在坚持,这是我们应该非常珍惜的一件事。
中断不跑非常可惜,而一直在坚持,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坚持能否把慢跑带到我们的60岁,带入我们的70岁。
首先,在我们坚持慢跑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季节,需要不断的对我们的慢跑距离和配速做适当的调整,不要因为想坚持而导致受伤或引起身体的不适,造成坚持力不从心,因噎废食。
我们看到一些60、70岁的老人还活跃在马拉松的赛场上,当然,不建议都去跑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 健康 而跑,但这些人肯定有比较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自己,拉长自己的跑龄。
然后,在观念上我们应该立足于长远,现时段能坚持慢跑当然好,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并不能保证一直会有钟让你撞,我们需要认证看护好我们慢跑这个“钟”,这样,在行动上,我们才能避免“寅吃卯粮”,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才能跑的更加长久。
曾有科学数据显示,每个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强度活动或者75分钟的大强度活动。跑步基本都属于大强度活动,每周跑步3~5次,每次跑步15~25分钟,就能够达到每周最低跑量,也能够保持身体 健康 。
笔者喜欢每次跑步5公里,每公里配速在于4~6分钟(每周跑步3~5次),基本能够满足每周的最低跑量。
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定跑量和跑速,不要急于求成。作为一名合格的跑者,每次跑步都要进行热身和拉伸,然后在跑步中调整自己的节奏。
前阵子,国务院出了关于普通人的日常运动量的政策,要求每一个人进行日常运动(6000~10000步)。一般折算下来,6000步差不多等于慢跑5公里。由于跑步的运动强度远高于走路,所以慢跑5公里的强度=15000步,也就是说,每周跑步15~20公里,能够达到国务院的要求。
我今年65岁,跑步20多年。65岁以前每周跑量在60-70公里,现在每周跑步5-6次,跑量在50-60公里,随着年龄增长适当调整了每周的跑量,在跑步的同时每天做40分钟的力量训练,那么多年下来身体棒棒的,体检的所有指标全部符合 健康 的标准,静心心率在50-55,身高1.72,体重65公斤,体型健硕,心态年轻。
慢跑才能锻炼身体,使我们的身体始终保持在 健康 的状态。 跑的太快,或者跑的太慢,对我们的身体 健康 帮助都不会太大。
慢跑时我们的心率应该始终维持在有氧区间内。 而每个人的有氧心率区间是不尽相同的,这也就决定了大家在慢跑时的平均配速是不一样的。
所以,题主给出的这个问题并不太好回答哦,因为不知道题主在平时慢跑时的平均配速是多少。
那就取一个平均数吧。
大多数跑者有氧慢跑时的平均配速大约在6′30″左右,我们就把6′30″作为题主的平均配速。
每次持续40~60分钟的有氧慢跑,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我们就按照下限40分钟来算。
6′30″的平均配速跑40分钟,距离应该是6.2㎞。那么,每次跑步就是6.2㎞。
而每周跑步4次对我们的锻炼效果最好,就以4次来算,4次×6.2㎞=24.8㎞,约等于25㎞。
这样,就得出平均配速为6′30″的跑者保持身体 健康 最低的周跑量为25㎞。
以此类推,平均配速为7′00″的跑者,他的最低周跑量为23㎞;而平均配速为6′00″的跑者,他的最低周跑量则为27㎞。
距离差别不算太大,大家对号入座就可以啦。
其实这也只是理论上的数据,给大家一个参考。 真正跑步的时候周跑量最好超出这个理论数据,才能使我们的锻炼效果最大化。既然那么辛苦地跑步了,为什么不去追求更好的锻炼效果呢?
所以,就题主提出的问题,我的回答是:
不要纠结,让我这个跑了十多年的跑者跟你说,为了保持身体 健康 ,跑步要牢记, 不贪量,不图快,不逞强,不攀比, 只要记住两个字: 坚持。
跑步这项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不是一朝一夕表现出来的,并不会因为你一天两天跑的多点或者少点就能改变什么,想要通过跑步达到健身的效果,你就要想到让跑步成为你的一种习惯,甚至当成精神上的“朋友”。
每个人的身体状态和体质水平都是不相同的,况且年龄,性别都会影响你跑步的状态,跑步最忌讳的就是一味地模仿别人,跑步一定要有自己的感受,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锻炼,如果你是一个刚进入跑步的小白,那更要循序渐进,从低强度,有节奏,持续性地开始,保证每次跑完身体都没有不适感,不影响饮食和睡眠,第二天疲惫感能完全恢复。
跑步不会一口气吃成大胖子,刚开始跑步不要着急立马出现效果,刚开始跑步是要让身体适应段俩的节奏,当你能靠自己的毅力和恒心坚持下去,跑步的效果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人体的 健康 是大量的参数所组成,每个人的年龄段.身体状况.锻炼的年限和身体素质等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对这种提问只能提出相对的看法,供健身运动者参考。
每周锻炼的次数.负荷强度.持续时间及运动方法与起始的 健康 水平,有着重要的关系。
1,初次练跑每周三次以上,每次超过30分钟,可能引起踝.膝的损伤,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内容交换练习;
2,短期的锻炼不能提高人体 健康 水平,最少需要10~20周才能获得效果。每周跑不少于3次,保持持续不断的.有节奏的.数十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与距离;
3,根据自己的年龄段练习强度:达到自己最高心率的60%~80%,20~29岁心率60%135次,心率80%165次。30~39岁心率60%135次,心率80%160次。40~49岁心率60%130次,心率80%150次。50~59岁心率60%125次,心率80%145次。60岁以上心率60%120次,心率80%135次。
4,每周锻炼次数:每周3~6次,每次控制在15~60分钟范围内做选择,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负荷强度。对中年以上年龄段,以低负荷强度.时间或者距离长的运动为宜;
5,持之以恒锻炼是保持身体 健康 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间歇锻炼两周,运动能力会显著下降,停止10周至32周后, 健康 状况就会回到锻炼前的水平。停止运动4周至12周,巳提高的心脏.肺活量 健康 功能可下降50%。
一个月能跑100公里,已经超过99.99%的人了
最佳的跑步公里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