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汤玉琪.关于激励机制的思考[J].理论前沿,1992,(06)[2].祁小伟.我国职业经理人现状与出路[J].商业时代,2005,(09)[3].周成录.浅谈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4)[4].张忠义.发挥激励机制功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1994,(02)[5].刘建武.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砖瓦世界,2005,(12)[6].李振华.银行要建立健全三种激励机制[J].现代金融,2001,(06)[7].杨义军.浅析激励机制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运用[J].创造,2005,(06)[8].别让奖励成为“不甜的蜜”[J].人才资源开发,2005,(09)[9].乔鑫建.从看电视剧《乔大家院》浅议激励机制[J].价格与市场,2006,(05)[10].杨明,张力.浅谈研究所的激励机制[J].高科技与产业化,1995,(01)
[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10. [3]阿胜 编译. “哈姆雷特”上演新版复仇记[N]. 医药经济报,2004-07-16(A06). [4]邱食存. 不朽的哈姆雷特——从雷奥提斯与哈姆雷特之异论起[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邵雪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J]. 戏剧文学,2011,(3). [6]黄金京. 《哈姆雷特》与圣经原型——《哈姆雷特》在艺术形式上对圣经原型的借鉴[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 [7]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四川戏剧,2010,(1). [8]高睿.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9]夏倩. 永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性格之我见[J]. 时代文学(上),2010,(3). [10]周佳彬. 《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11]陈玉虹,刘洪泉.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郭晨子. 360°的哈姆雷特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哈姆雷特》[J]. 上海戏剧,2009,(5). [13]杨淑敏. 一个无鸾和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2006,(23). [14]郭晨子. 陌生了的哈姆雷特 多声部的《哈姆雷特1990》[J]. 上海戏剧,2008,(12). [15]黄立丰. 给《哈姆雷特》批评史加上一个女性主义的补遗——女性表演、批评与再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16]罗文敏. 综观哈姆雷特性格延宕批评之得失——兼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 [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文科教学,1995,(2). [20]荣国.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5,(3). [21]续枫林. “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从悲剧《哈姆雷特》变喜剧想到的[J]. 新疆社科论坛,1995,(3). [22]W.J.罗尔弗 ,王维昌. 关于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一剧的问题[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23]刘戈. 《哈姆雷特》一部完整的欧洲史——谈《哈姆雷特》的人物象征[J].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4]李小蓓. 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志明. 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看法商榷[N]. 社会科学报,2005-02-24(004). [26]王文渊. 哈姆雷特,被“80后”解构 话剧《哈姆雷人》[J]. 上海戏剧,2010,(4). [27]何湘君. 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8]马庆霞. 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比较之初探[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刘红英,于治领. 《哈姆雷特》中素体诗的语言功能[J]. 求实,2011,(S1). [30]王小琳,郝春静.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1]丁伟. 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因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2]崔化.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3]欧阳文明. 《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的悲剧分析[J]. 成功(教育),2011,(7). [34]程瑜瑜. 阳光下的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狮子王》[J]. 文艺评论,2011,(7). [35]于珊.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J]. 大众文艺,2011,(12). [36]常宇星.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37]刘翼斌. 《哈姆雷特》主题之辨[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 [38]曹艳云.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其王权意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9]曹艳春.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J]. 戏剧文学,2010,(12). [40]王荣. 透过马克思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41]白塔娜. 析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 [42]张世锋. 浅谈common在《哈姆雷特》中的反讽效果[J]. 现代交际,2010,(11). [43]宣晓晏. 毒入灵魂——哈姆雷特延宕性格解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 [44]李梦馨. 作为“经典中心”的中心——论《哈姆雷特》[J]. 南方文坛,2011,(1). [45]孙建光. 本我回归——哈姆雷特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张卫东. 从精神分析学看哈姆雷特的延宕[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7]苗琳娜. 《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对比[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6). [48]齐佩. 从拉康理论看《哈姆雷特》悲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49]王建华. 哈姆雷特形象的现代阐释[J]. 时代文学(上),2010,(6). [50]谢晓科.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
文献的解释
[document;literature]
有 历史意义 或 研究 价值 的书籍 详细解释 (1).有关典章 制度 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 掌故 的人。 《论语· 八佾 》 :“ 夏 礼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礼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 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宋 陆游 《谢徐君厚汪叔潜携酒见访》 诗:“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2).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元 杨维桢 《送僧归日本》 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 卷九:“余邑先辈,文献无徵,每以为恨,故于羣书中遇 邑人 逸事逸文,辄掌録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 :“不过这原是一点文献,并非入门书。”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 :“由于这些研究员的 坚持 ,数学研究所 继续 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
词语分解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 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献的解释 献 (献) à 恭敬 庄严 地送给: 奉献 。 贡献 。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 部首 :犬。
Most beautiful in a Mirror When facing a mirror, how do you feel? Proud? Satisfied? Or sad? In fact, most people look the most beautiful just when looking at themselves in the mirror. It is probably because everyone wishes to be flattered, especially by a “fair” mirror. That the reflections in the mirrors show their beauty makes them feel comfortable. So a suggestion has been given: “Smile to a mirror when you feel lonely.” Of course, if you are really smiling to your heart, you will be glad to enjoy your look, even the spots on it, which are regarded as your own characters. Now, one’s look depends on one’s heart, though at the same time, the mirrors unfair. The spots, however, will not go away unless you clear them. Flattery is never true, it must prevent you from improving yourself. In the end, I would like to say: Let the mirror put its finger on your weak spot, then you may be the most beautiful in the fair life.
中国方面,简单的说法~~~镜象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项独具个性的内容.其中<太平广记>的镜象故事就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文化现象.本文从"鸾鸟双鱼、阴阳和合--镜鸾与婚恋主题","耀通三界、光照天地--镜媒与神仙主题","镇邪去恶、降生吉祥-镜异与灵怪主题"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文言小说中镜象文化的类型及其文化意义,以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国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评论]禅宗与川端文学"以心传心的镜象之美"--------------------------------------------------------------------------------【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14日 10:58周阅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对佛教的尊崇和喜爱,其文学创作与佛教思想的密切关系,早已是世界各国川端文学研究者公认的事实。但许多人也许尚未意识到,川端文学对镜象之美的格外关注和刻意追求,与发源于中国的禅宗有着极为深远的渊源。包含于印度佛教教义中的“禅那”观念约在公元5世纪末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它与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宋代理学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禅宗。中国的禅宗在镰仓初期传到日本,此后在整个日本中世时代,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众所周知,禅宗讲究“以心传心”,这是一种重视内省、强调感性的宗教体验,它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在人的感觉世界中变得如同镜象一般,恰似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禅门许多以“镜”喻法的公案偈语与此不无关联,最著名的当属六祖的名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宗镜录》中亦有:“性非性,故如像入镜中,像如本而镜中现,镜如本而容众像,俱无增减,以无性故。”之所以名为“宗镜”,即寓意“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此外还有“磨砖成镜”的故事以及“明镜照物”、“如镜铸像”等比喻。川端作为一个善于向内心深处开掘的文人,不仅对佛教的明镜譬喻豁然于心,并且以文学家的敏感发掘和创造出了文学艺术的镜象之美。微型小说《盲人与少女》描写了阿丰和加代两姐妹与盲人田村的故事。姐姐阿丰在对镜化妆时不安好心地戏弄田村:“你知道镜子里映现出什么来吗?”田村一言不发地摸到梳妆台的镜子,将其改变了方向,于是镜中映出了夕阳洒落的树林。阿丰对此毫不理会,而妹妹加代却被镜中影像的美深深打动了,“她心想:田村真的看见那片树林了吗?她想探问:你真的知道真实树林和镜中树林的不同吗?她觉得他那双抚摸着镜子的手太可怕了。”这里,双目健全却视若无睹的阿丰与视不见物却能把握真美的田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树林与作为反射影像的树林也形成了绝妙的对比。影像比真实更美。维摩诘曾说,菩萨在观察众生时,“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田村对树林之美的感知正是如此。客观物体只存在唯一真实的形象,而镜中影像则可以通过镜面的自由翻转产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不同瞬间的变化的美。美的产生表面上源于镜子的净化和升华,实质上源于心灵的感悟。田村用心发现了常人用眼所未见的树林的美,换言之,镜中映现的是田村的精神世界。《慰灵歌》开篇就是一面大镜子。理发店里占满整面墙壁的大镜子映照着路上来来往往的女性的头发以及盛开的百日红,“我”于是初次懂得了女性头发之美。显然,头发给“我”的美感是通过镜子的折射产生的,它远比生活中的实物纯粹。与《盲人与少女》极为相似的是,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通过镜子从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感知了美。这同禅宗的以镜象喻心象说明了同一个道理。人所感知的既是客体又不同于客体,通过感知主体对这种特殊的感知对象的把握,便可获得超越世俗的美感体验。模仿西方意识流手法创作的《水晶幻想》也在篇首第一句话就出现了镜子。小说描写一位夫人通过梳妆台的三面镜子所幻映出的种种感受。三面镜子重叠交错的反射之间交织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回想、联想和幻想。“镜子把天空照得这么漂亮,也会把我的脸照得比真容实貌更漂亮吧。这是能把东西照漂亮的镜子啊。”夫人的这句话点明了镜子的美化作用。但镜子又并非只照取美好的事物,人心中的一切感觉和欲念,乃至人生的孤独和悲哀,也都被镜子毫无遮拦地映照出来。甚至从镜中能听见声音,无声的声音,如寂静之雨的降落或注入人心的死亡本能的声音。小说中镜子的功能被无限地扩大了,它已成为人的心灵之镜。同样是夫妻二人与镜子组合的结构,与《水晶幻想》相比,《水月》是一篇凄婉而优美的作品。为了安慰患病卧床的丈夫,妻子京子给他一柄手镜来映照外面的世界和田间劳作的自己。过去只不过是化妆道具的小镜子,却成了临终丈夫的“崭新的自然和人生”。有时,夫妻二人一起观察和谈论镜中的世界,日子久了,就连京子自己也逐渐无法分清肉眼所见的世界和镜子映照的世界。她每每惊诧于镜中世界的广阔和丰富,“甚至觉得镜子里边的才是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的悲哀被镜中世界的美好所覆盖。丈夫死后,镜子被放入棺木,镜中映射过的千姿百态的世界连同丈夫的身体一起化为灰烬。而京子即使在再婚之后,仍然走不出那镜中的世界。因为“对于镜中的美,京子从前夫那里接受了与众不同的感情”,镜子里“或许依然闪动着卧床不起的前夫的渴望和憧憬”。这里,镜子成为小说铺展情节的契机,也是作品推演场景的镜头。更重要的是,镜子已成为一种媒介,它既是丈夫与被隔绝的大自然沟通的媒介,也是夫妻之间超越一切阻隔的心灵交流的媒介。《水月》中包容万物的镜子不由令人联想到《维摩经》中的一段话:“如一寸之镜,悬在于壁,而照见天下。天下之物,究现镜内,而物不减,镜亦不增也。”这是《维摩经》对“小能容大”的解释,它与川端对镜象世界的演绎有异曲同工之妙。《维摩经》是对禅宗影响甚巨、成为禅宗机锋之灵性源头的大乘经典。值得注意的是,川端在《抒情歌》等许多作品中都直接写到了《维摩经》。这说明,川端对镜象功能的无限扩大并不是个人的凭空想象。川端文学中最为著名的镜象,当数《雪国》中的“夕暮之镜”和“白晨之镜”(这是小说最初发表时前两章的题目)。两面镜中的影像都具有令人惊异的美,然而却都是虚幻的、无法把捉的。“夕暮之镜”实际上是黄昏时分反光的车窗。岛村在第二次奔赴雪国的途中,从窗玻璃上看到了与山野的灯火叠映在一起的陌生姑娘叶子,她那透明的幻象散发出一种奇异的美,使岛村回忆起第一次到雪国与艺妓驹子相遇的情景。时空在人物的联想和回忆中流转往复,在一个明亮的早晨“白晨之镜”出现了。这是梳妆台的真实的镜子,镜中是旭日和雪野映衬下的驹子。小说开始,叶子与驹子的镜中影像分别反映在车窗玻璃和梳妆镜里,随着情节的发展,两面镜子也开始交替出现。虚镜中的叶子与实镜中的驹子不断浮现在岛村的眼前或脑海中,虚虚实实,如梦如幻。从驹子到叶子,又从叶子到驹子,两面镜子重重叠叠,仅在小说的前半就出现了五次。最后,驹子为岛村送别时,车窗玻璃同梳妆镜终于叠映在了一起。镜象的重合当然是岛村的心理感觉,它象征着岛村心中梦幻与现实的交汇。小说借助一连串的镜中影像实现了心灵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完美融合。当岛村被某种自然景色所感染时就会突然联想到镜中景象。甚至在岛村的感觉中,连镜子本身也幻化成了自然,他“不能相信那面映着黄昏景致和早晨雪景的镜子是人工制造的。那是属于自然的东西”。实际上,驹子和叶子两个形象恰如她们在镜中的影像,有而非真,尽皆虚幻,她们与岛村属于不同的世界,一旦距离拉近,幻象亦即消散。小说最后的“雪中火事”便是幻境在雪与火的交融和冲突中的破灭。两面镜子的存在使《雪国》渗透着禅宗式的空无,成为一部极具幻想性的小说。禅宗认为一切心外事物都是“相”,要成佛则需舍离诸相、净心自悟。因此,成佛的关键在于“识心见性”,一旦“识心见性”便可顿悟成佛。这种对人的主体心性的关注,在审美层面上与文学发生的关联之一就体现在“镜花水月”上。隐藏于物体表象背后的内在的精神的美便是“镜花水月”之美,能体悟到这种美即已脱离了实体物象而回归于内在本心。川端正是借助镜子这一有效的道具,舍去了外在的客体实像,同时抽象出内在的本质神髓。镜子的光学作用所折射出来的,是超现实的世界、幻想的世界、心灵的世界。因此,川端描绘的不是目力所见之美,而是心灵所感之美,是一种极为纯粹和抽象的美。同时,大量镜中影像的存在使川端文学格外富于朦胧韵味和虚幻色彩。实际上,“镜花水月”的意境也正是东方文人所重视的语言之外的情致意趣,它既是中国严羽所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司空图所言“味外之旨”,也是日本藤原公任所谓“余情”,日本茶道所求“余情残心”。这些言论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川端文学中实像与镜象的关系恰如禅宗思想中外相与本心的关系,川端对于镜象之美的倾心,反映出他在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审美意境乃至题材运用上都接受了禅宗的影响。佛典对川端来说并不意味着宗教的典籍,而是文学幻想的宝库。川端在《文学自叙传》中这样总结佛典对他的意义:“我认为东方的古典、特别是佛教文学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我不把佛典作为宗教的训诫来读,而是作为文学的幻想来尊崇。”这既是川端对佛典的个性化理解,也是他对佛典所做的艺术诠释。川端继承了日本文学特有的“余情美”,同时汲取了禅宗的“以心传心”,他善于利用想像和幻想来进行暗示,委婉地表达内心情感和瞬间感悟,从而使作品笼罩在幽深飘渺的氛围之中。可以说,川端文学充满神秘性、抒情性和幻想性的审美情趣,是文学艺术与禅宗“以心传心”思想的美丽结晶。专业一点的……汗~周小仪: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象理论”【原文出处】国外文学 【原刊期号】199603【参考文献】1 杜声锋:《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8。2 李淑言:《认识拉康》,载《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3。3 赵一凡:《拉康与主体的消解》,载《读书》,1994,10。4 诺曼·霍兰德:《拉康理论的弊病》,载《后现代精神分析》,潘国庆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5 Bice,Benvenuto and Kennedy, Roger, The Works of Jacques Laca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Books, 1986.6 Bowie, Malcolm, Lacan, London: Fontarta Fress,1991.7 Grosz, Elizabeth, Jacques Lacan:A Feminist Introduction,London: Routledge, 1990.8 Lacan, Jacques, Ecrits:A Selection, trans. Alan Sheridan,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 1977.9 Lacan, Jacques,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ed. Jacques-Alain Miller, Book l: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 1953—1954,trans. John Forrest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10 Lee, Jonathan Scott, Jacques Lacan,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90.11 Macey,David,Lacan in Contexts, London:Verso, 1988.12 Sarup, Madan, Jacques Lacan, 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1992.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1901—1981)自本世纪20年代从事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以来就一直对人格的心理构成有浓厚的兴趣。他对妄想型人格,攻击性人格以及人的心理生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即主体问题,展开讨论。拉康在50年代初语言学转向之前对主体的探讨都是以哲学为理论基础的。虽然1953年提交的会议论文《罗马报告》标志着拉康在精神分析方法论上的突破性进展,但是1926—1952这一“前语言”阶段为以后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而且这一阶段产生的著名的“镜象理论”贯穿着拉康后来的学术生涯,成为最广为人知的精神分析观念之一。因此,对拉康早期思想和精神分析实践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全部思想体系,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主体性概念。一、拉康的思想渊源:黑格尔哲学拉康早期的主要著作有:1932年完成的博士论文《论妄想型变态心理及其与人格的关系》,1938年为《法兰西大百科全书》第八卷所写的两个长篇词条(1984年合并发表为《个性形成过程中的家庭情结》),以及会议论文《精神分析研究中的攻击性问题》(1948)和《镜象阶段在自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936,1949)等。在这些著述中,拉康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人格(包括病态人格)形成的过程,阐述了自我与其外在的人文环境的关系。拉康的基本观点是,自我之外的人、事物对主体具有能动的构成作用。主体的生成是建立在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思想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在1933—1939年间,移居欧洲的俄裔左派黑格尔哲学家亚力山大·科也夫(Alexandre Kojève)在巴黎举行了一系列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讲座。虽然在此之前法国已有人译介黑格尔哲学,但是在知识界真正产生影响的却是这些讲座。许多学术界、艺术界的名流如哲学家巴塔耶(Bataille)、梅罗-庞蒂(MerleauPonty)、凯诺(Queneau),以及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布列东(Breton),当然也包括拉康都参加了这些讲座。当时法国哲学界是笛卡尔传统哲学和新康德主义的一统天下,因此这些讲座有巨大的理论革新意义。科也夫认为黑格尔关于主人与奴隶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是一个重点。这一关系实际上涉及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的关系以及为他人承认而进行的斗争和欲望本身的性质等重要问题。对黑格尔来说,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存在是依赖于他人的,是以他人意识为前提的。他说:“自我意识是自在自为的,这由于,并且也就因为它是为另一个自在自为的自我意识而存在;这就是说,它所以存在只是由于被对方承认。”〔1〕因此,自我与他者不可分割, 自我由于非我而得以生存。这一点在主奴关系中得以充分表现。主人之所以是主人是由于奴隶的承认,由于对奴隶的奴役和驱使。在这种支配性关系中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得到确立,主人的自我得以实现。但是这种关系也使主人处于危险的境地,由于主人对奴隶的依赖性使其无法超越自身而进入自由王国。而奴隶实现自我的方式则是劳动。通过对物的加工改造,奴隶作为人的存在得以确定。而由于奴隶的产品不仅满足主人的需要,也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奴隶的存在则更具有社会性和独立性,因而最终具有更大程度的自由。黑格尔说,“正当主人完成其为主人的地方,对于他反而发生了作为一个独立的意识所不应有之事。他所完成的不是一个独立的意识,反而是一个非独立的意识。因此他所达到的确定性并不是以自为存在为他的真理,……”而奴隶的情况正好相反。“正如主人表明他的本质正是他所愿意作的反面,所以,同样,奴隶在他自身完成的过程中也过渡到他直接地位的反面。他成为迫使自己返回到自己的意识,并且转化自身到真实的独立性。”〔2〕拉康极为重视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产生的辩证法,认为这是理解自我概念的基础。后来在1953—1954年度开办的“研究班讲座”中,拉康专门讨论了黑格尔主奴关系的理论。他说,黑格尔出色地论述了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但他认为这种关系“不是人之间的合作,也不是契约,更不是爱的结合,而是斗争和劳作。”黑格尔正是从“否定性”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关系结构的性质。〔3〕这时拉康已经从想象界和象征界的角度理解主奴这两个角色了。他认为主人与对象是想象性关系,奴隶则为象征性关系。因为“当你去工作的时候,由于有规则,时刻,我们也就进入了象征的领域。”〔4〕从黑格尔的理论中,拉康得出了几点启示。首先自我不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自我是一种对自我的意识,产生于他人的承认。所谓欲望是对他人欲望的欲望,是对他人要求的满足。这一思想使拉康得以把人的心理欲望与生理需要区分开来,并超越了弗洛伊德和“自我心理学派”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自我概念。正是在力求获得他人承认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有了区别。动物毁灭对象,饮食并不能产生自我意识。而人,比如主人,他保留对象,奴役他但并不消灭他。通过奴隶的存在获得主人的意识。因此主体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关系,一种与他者的关系。他者在自我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获得家庭成员的承认则成为某种家庭的角色或自我;满足社会的需要则形成社会性的自我。这个“他者”的性质越抽象,范围越广阔,主体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拉康对自我的表述中,“里比多”的概念被黑格尔的“欲望”概念所取代。而欲望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空无,一种不在场,一种等待他者填充的空白。在《镜象阶段》一文的开头,拉康声称他的主体理论是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哲学传统背道而驰的。〔5〕因为这些哲学都是以“存在”或“有”作为理论出发点。不管这一“自我”的内容和性质是什么,无论它是笛卡尔的思维主体,还是康德的先验主体,或者是弗洛伊德晚期的本我或“伊德”,它们都是“有”,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而拉康的出发点则是“无”,或者说是“从无到有”。自我首先是一种“不在”或“零度”存在,只是由于后天与他者求同才获得一种关于存在的感觉和心理意识。可以说拉康继承了哲学史上另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即“否定性本质”的理论传统。柏拉图在评论诡辩学派时说,“不在”和存在同样重要:“此物的本质在于与他物关系的总和。”〔6〕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存在与不在,自我与非我之间的辩证关系。斯宾诺莎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但他不仅认为“不在”与存在相关,而且“不在”有决定性力量。他认为“一切决定性作用都是否定性的。”因此“不在”也就成了自我获得存在的内在动力。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形象表述。只是在黑格尔那里,这种关系更为复杂,是一种相互转化的动态结构。此外萨特也可以包括在这一否定性传统之内。拉康正是从黑格尔的角度理解萨特的。他避开了萨特关于纯粹独立的自我的存在主义观点,而经常涉及《存在与虚无》中关于自我与他人,观看与被看以及趋从与支配等辩证关系的分析。沿着这样一条思想脉络,拉康把自我看作空无,把欲望定义为“存在的缺乏”(lack of being)就不足为怪了。正是这种“缺乏”促使我们为了我们的存在,为了他人的承认而奋争。我们在不断地吸收、内化他人的欲望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的建构。因此,拉康认为欲望并不存在于我们内心之中,欲望存在于我们外部之间。欲望不是生物性能量的迸发,而是人际间的交流。拉康用黑格尔哲学改造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挖空了自我中的“里比多”,以家庭、社会关系取而代之,继而以语言关系取而代之。在其早期著作中,拉康从心理和病理诸方面讨论了这一关系。他主要从肯定和否定两个角度分析了主体和他者的动态结构。二、主体与他者的肯定性关系:镜象作为同一性幻觉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认识前后并不是统一的。弗洛伊德有两个关于自我的概念。一个是在《论自恋》(1914)和《哀悼和忧郁症》(1915)等文章中表述的由自恋产生的自我。一个是在《自我与本我》(1923)和《精神分析概要》(1938)等文章中阐明的基于“本我”的自我。在自恋模式中,自我被理解为在“里比多”驱使下的一系列求同行为的结果。因此自我是动态的、发展的,是一个过程。“里比多”把所爱的人或物作为释放能量的对象,也可以把自己的形象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释放能量的对象。而这两种对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哀悼行为中,由于所爱对象的丧失,“里比多”就有可能转移到自身,形成自恋其身体,甚至自恋其身体上某种病痛的忧郁症。在本我模式中,本我被理解为“里比多”的载体。自我作为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调节中介,一方面受“里比多”的驱动,一方面服从于社会文化戒律。这一自我虽然是文明实施压抑的结果,但仍然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拉康曾经提倡“回到弗洛伊德”。这是拉康不满“自我心理学派”发展弗洛伊德的本我模式的自我观念,而号召人们返回自恋模式的自我观念。因为自恋模式的自我所涉及的是一个非固定的主体,一个分裂的主体。在自恋模式中,自我不是一个实体,它在不同时间,不同关系网中表现形式也不同。自我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当它的能量转向自身时,它就同时兼为主体和客体,处在一种分裂状态。拉康的自我观念非常接近这一模式,但他关于心理能量或动力的来源的看法与弗洛伊德不同。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最终的动力,本我就是“里比多”的大容器。而拉康则认为“缺乏”,“不在”或“空无”才是真正的动力,它促使自我填补自身的空虚。因此拉康的自我观念以“空无”作为逻辑起点。拉康描述了婴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首先婴儿的身体处在一种不和谐状态之中。婴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无法随意支配自己的四肢,也无法控制和协调自己身体的其它部分。因此它的感觉和对外界的体验都是不确定的。拉康用了一个双关语“l'hommelette'”来称呼婴儿。 这个法文词的一个意思是“小人”,另一个意思是象鸡蛋那样的浑沌状态,因而正好描述了婴儿的状况。这种状况从婴儿出生起一直延续到大约一岁左右,比任何动物所用的时间都要长。 在这段漫长的“动力无助”(motorhelplessness,弗洛伊德语)时期, 婴儿充分体验了身体功能的不健全以及肢体之间的不谐调所引起的不安和焦虑。这种对“破碎的”或“分裂的”身体的体验无疑在婴儿的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至于这种体验和“破碎的身体”(the fragmented body)的形象还会出现在成年以后的梦中。〔7〕但是在第六个月婴儿的视觉器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拉康根据其他人的心理实验,婴儿开始注意到自己镜中的形象,并且对它异常地感兴趣。〔8〕婴儿在镜前的表现是令人吃惊的,它身体“微微前倾,试图用凝视捕捉镜象,把这瞬间的形象带回。”〔9〕虽然婴儿现在仍无法主宰自己的行动,离开他人的扶助甚至无法站立和行走,但是它却可以支配镜中的形象,它的运动可以导致镜中形象相应的运动和变化。镜中形象的统一性、整体性、固定性和完美形态预示了婴儿的未来。婴儿把自己等同于这一理想形象,从而克服了对“破碎的身体”的不良感觉和体验,获得一种超前的自我意识。因此婴儿对自我的第一次确认也是一次误认。自我的形成是建立在主体与身体的实际状况的想象性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是无意识最初产生的地方。这里也可以看出拉康与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看法的区别。对于拉康来说,无意识不是冰山下隐藏的黑暗部分,也不是在山洞深处发现的秘密。无意识不是实体,而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结构。此外意识与无意识也是相反相成的,正如一张纸或一枚硬币的两面,从某种角度看是意识,是自我的确认,然而这一确认或自我意识同时又是虚幻的、想象的、不真实的,是对自我实际状况的歪曲,因而也是对自我的无意识。镜象不只在婴儿时期发挥作用,作为“他者”,它对自我的塑造功能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拉康说,“我把镜象阶段的作用看作是一个建立在机体与现实、内与外的关系基础上的物象(imago)作用的特例。”〔10〕由于自我本质上的内在空虚性,它需要外在的他者不断充实和确认自己。镜象只是其中的一种,其它事物也可以具有镜象的功能。比如母亲的关注,父亲的权威,家庭中的角色,社会中的地位,语言中的“我”,都可以起到塑造自我的作用,都为主体提供了一个心理的生存空间。这就是拉康后来概括的“想象界”。它超越了时间上的阶段性,成为我们获得身份感的主要模式。拉康“镜象理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就吸收了拉康的镜象观念并加以发挥。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定义为人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想象性表述,具有明显的拉康色彩。阿尔都塞认为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从根本上说是无足轻重的。用我们熟悉的比喻说,人只是这架社会大机器上的齿轮和镙丝钉。人是某种社会角色,是社会结构派生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充当这一角色,占据这一位置。但是我们这种无足轻重的性质或“空无”的本现面目并不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体验生活的方式。我们通常把自己想象为主动的、重要的人,从事着有价值的活动。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我们才能摆脱令人烦恼的空虚。为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和价值,使我们的自我理想化的思想体系就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掩盖了我们的实际性质和与外界的真实关系,把我们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中心位置,使我们处于对现实的“无意识”状态之中。阿尔都塞认为,宗教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宗教维持的就是人与现实的想象关系。上帝存在与否这并不重要,关键是关于上帝的假设为人的生存提供了意义,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了一套解释。虽然这一套解释并不一定反映人的实际生存状况,也许正是掩盖了人的阶级关系、民族矛盾。但是正是这种掩盖或想象为信仰者创造了一个积极的心理空间,使他可以克服生活中的缺陷、困惑、不足与空虚,使一个充实而完美的自我,一个统一的、理想化的主体得以诞生。因此宗教不是科学,不是哲学认识论,它是一种生活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可以从心理生成的角度,特别是可以用“镜象理论”,
镜子的历史 张晏 一面光洁而平整的镜子,拿在手中,可以照出你姣好的面容,也可以照出脸上的微瑕,难怪有人说它是人们最忠实的、最诚挚的朋友。 但你可知道,小小的一面镜子的历史可上溯多少岁月?在蛮荒时代的漫长日子里,人们没有镜子,是从一潭清水中认识了自己的容貌。但是人们总不能一想照镜子就往河边跑或把池塘背在身上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古代冶炼技术也得到了提高,人们学会把铜、锡、镍混合炼成青铜,这是一种坚韧且性能稳定的金属。可不可以用它来铸成映像的器具呢?人们思忖着。终于,第一面铜镜出现了。 据外国人说,这最早的青铜镜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是古埃及人制造的。那时候人们把青铜铸成圆盘,再经过精细的打磨,使它变得平且光亮,这样就能映出人影。 我国最早的青铜镜是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制造的。此后的很长时间里,青铜镜一直垄断着镜子世界。但这种镜子照出的人影并不明亮,而且这种镜子必须经常磨光,否则就会生锈。因此,人们继续不断地想着改进的办法。玻璃镜子的出现是300多年前的事了。但玻璃却不是那时候才发明的。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玻璃制品是4000年前古埃及啥舍女皇的一串墨绿色玻璃珠项链。此后,玻璃制品一直是王公贵族们厅中的装饰陈设和艺术品,可谁也未曾想到用它制造镜子。 15世纪,威尼斯的能工巧匠开始制造玻璃镜子。他们在玻璃面上贴上一层薄薄的锡箔,然后浇一层水银。水银溶解了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的液体,与玻璃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一面玻璃镜就制成了。 玻璃镜子易携、明亮、清晰,一时间,王公贵族争相购买,各国人也都慕名来到威尼斯,小小镜子身价百倍,大量财富涌向威尼斯。为了独断市场,不使技术外流,制造技术成了威尼斯人的最大秘密。他们想尽办法,把制镜工场集中到一个小岛上,四周严密防守,重重封锁,自以为这样就可以永远以其倍受欢迎的镜子而独霸天下。 但是后来,法国人用重金收买了几名威尼斯工匠,并在夜色掩护下用小船将他们偷渡出国。不久,法国也出现了相同的制镜作坊,玻璃镜子的来历不再神秘了,价格也不再昂贵了,从此,镜子工场遍及欧洲,镜子的面积由小到大,形状也有了很多的变化。 今天,水银镶面的镜子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银的镜子。人们在硝酸银的氟水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水,银微料被还原,沉淀在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薄银,再刷上一层保护漆就可以了。而造大型玻璃板和给镜子磨平磨光的机器代替了以往笨重的劳动。另外,还有一种镀铝膜的镜子;与镀银的镜子相比,它用料便宜,制作简易,性能也很好,很有发展前途。在我们的世界上,到处都有镜子:潜水镜是潜水艇的眼睛;后光镜保证飞机、汽车行驶安全;凹面镜使灯光更集中、更强;凸面镜立于街道上,维护交通安全……镜子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单纯为了梳洗打扮,它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镜子的性能在改善,制作过程走向简便,用途也越来越广。纵观它的历史,它的哪一个发展进步不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呢?在科技飞速前进的今天,它必然拥有更广阔的前景,等着我们去开拓。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自然科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在目前,自然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较突出而又普遍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思不够,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差,仍旧是“师云亦云”,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够质疑问难的学生如毛鳞角,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引导学生乐于研究,善于分析,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学习氛围,我对研究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健词:研究式、创新、合作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可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因此,通过教学创新,开展构建“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其中“研究式”自然科学新授课教学模式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研究式”自然科学新授课模式
长期以来,初中自然科学教学工作者一直为突破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瓶颈问题而努力,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仍严重滞后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方法等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调查表明,学生对课堂的不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与学严重脱节。可见只有真正尊重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探索,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竞赛等生动活泼的新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在比较了众多教学模式的优劣后,在自然科学新授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以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由于这种新授课模式一改过去“接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所以我把这种自然科学新授课模式称为“研究式”新授课模式。下面是一节“研究式”自然科学新授课的教学片段。
一首优美动听的课前歌曲刚结束,每个协作小组都获得了一块镜子。在学生的讨论声中,新课《平面镜和球面镜》使开始了。教师先打出幻灯:1、你手中的镜子有何特点?2、请你对着小镜子观察自己,你发现什么问题?每个协作小组成员拿着镜子前后左右移动,仔细观察、认真讨论,并不时在纸上记录点什么,教师走下讲台巡视,对于一些难以发现问题的小组做一些适当的提示和点拨,五分钟后,各协作小组都已写好本组发现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汇报根据自己小组观察后提出的相应问题。“教师话音刚落,各协作小组的代表已纷纷举手:“镜小人大,为什么能看到全部面目?”“人远离镜子时,象为何会变小?”“镜中的‘我’是否比‘我’小?”象到镜面的距离和人到镜面距离哪个大?”“镜中的象是实象吗?”在学生连珠炮式的回答下,除去雷同的问题,教师整整写满三张幻灯。“刚才每个小组提的问题都很有见解,今天这课我们先一起来解决其中几个问题,其余问题我们课后再进行研究。”教师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在众多的问题中选三个问题:1、镜中的象是否比物体小?2、象和人到镜面的距离哪个大?3、镜中的象是实象吗?教师问:“这三个问题,我们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实验法“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教师打出幻灯,组织学生讨论:1、在实验中你要观察什么?要测量哪些数据?2、用你手中的镜子能否确定象的位置?如果不能怎么办?3、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用燃着的蜡烛作为物体,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经过讨论,每个协作小组都拿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得到两支相同的蜡烛和一块玻璃后,利用手头的直尺和白纸开始动手做实验,教师巡视并在一些实验操作技巧和方法上给于指点,不一会儿,有几个协作小组已很成功地完成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二、“研究式”自然科学新授课与传统新授课的区别
研究式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引导、点拨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实现,学生要经历: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处理问题----解释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强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学习,获得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恰恰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基础,研究式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上述特点与教授式教学模式相比较有如下不同:
教授模式
研究模式
教师
角色
(1) 提出、决定、控制微观管理学习;
(2) 作为教导者,知识的传播者。
(1) 教师和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中构成搭档关系;
(2) 指导、点拨、提示者。
学生
角色
(1) 上课听讲、消化知识、积累、储存以备将来之用;
(2) 被动接受知识,视其为客观、事实、正确。
(1) 学生作为探究者和知识创新者,运用知识发现、钻研、解决问题;
(2) 主动参与富有个性地解释、批判、解剖知识。
课堂
(1) 由课目、教材决定;
(2) 问题是事先确定的、给予的、多数是已被解决的;
(3) 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
(1) 产生于学生的兴趣;
(2) 自选的、开放式的、现实的问题;
(3) 获取相关信息或求取经验时学习自然地发生。
“研究式”新课注重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特别注意实验设计过程,仪器使用过程、现象展示过程、数据得出处理过程、概念形成过程、结论得出过程。如前文《平面镜和球面镜》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如:镜子后面的“我”看得见是真实存在吗?蜡烛的象与蜡烛的大小如何?它们到镜面距离哪个大?如何测?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轻易将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想象、去探索、去发现,将面向结论的学习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此外“研究式”新授课在教学中还注重进行科学方法渗透,如前文教学片段中就向学生渗透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掌握各自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问题的习惯,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研究式”新授课的特点
1、它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
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组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一节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提出、设置、探索和解决上。让每个学生者能用自己切身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自然科学。
2、它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只有通过自己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并抓住疑点,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不能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为真的东西当成真的接受,”并带着怀疑的目光去观察事物和各种现象,发现问题,这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观察镜中的象后提出:镜小人大,镜中的象是否比人小?人远离镜子时,镜中的象是否真的象人所看到的那样变小?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反映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3、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
“研究式”新授课体现了教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知识本身不再是由教师“批发”来的“货物”,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课堂的主活动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探索。教师平等参与学生讨论和探索,并不时加以适当点拨和引导,在教学的调控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把教和学融为一体。
4、它为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提供了舞台
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是相对独立的,而现在每个学生都与自己的协作小组成员密切联系在一起,一起观察现象,一起讲座并提出问题,一起制定研究方案,一起探索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协作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全部学习过程,使小组获得成功。这使每个学生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每个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以上是我在开展“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尝试。需要强调的是,不论哪一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体现在对教材处理上独具匠心,还体现在平等民主、和谐融洽、轻松活泼课堂气氛的创设和营造上,只有民主、融洽轻松的氛围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课堂才能成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洪林旺《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去发现》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物理教2001.8出版
柳斌《创新教育实施指南》华龄出版社1997年出版
柳思俭《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真正合格的日本忍者是可以达到上面的要求;忍术的原理来源于中国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利用人体的极限和盲点,通过刻苦的训练,再运用特制的道具而达到刺杀对方和安全逃逸的目的。它在旁人看来是一种神秘和匪夷所思的神术,但根据目前的资料,传统的忍术已经失传,但还是有一部分遗传下来,例如日本空降突击队就有采用忍术的训练。
隐身显然是胡扯,不可能有反科学的事情出现。。。说的隐身,只不过是经过特殊的训练,达到不轻易暴露的隐秘行动。。。现在狙击手的伪装也可以看作某种意义上的隐身
关于火影的不要因为人生充满缺憾就放弃追求完美.有缺憾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追求完美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得怎么样,而在于怎样活着.活着虽可能艰辛、艰难,但却是一种丰富、丰硕的过程.活得怎么样只是一种结果,可能可喜,也可能可惜,过多地关注结果,往往丧失原本自由自在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在于奋斗过,努力过,也经历过,拥有一个无悔的过程.而支撑着走过走段过程的叫做信念,而火影忍者里的忍者们,也在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信念. 关键词:天性 人物:旋涡鸣人 语录:我一直都是有话直说 “我一直都是有话直说”,完全天性所致而说的,命运是每一天生活的累积,有的人每一天都能活得很精彩,九尾被封应在其体内,这是鸣人没有的选择,那就选择好好地接受,一种纯粹的天性,而他的成功恰恰正是在于这点,白,雏田,宁次,我爱罗,钢手一个个都曾被他这种单纯的天性所感,单纯到一根筋,认准的方向便会头也不抬的一直朝它奔跑下去.救佐助,就我爱罗都是如此,还有他对自己直觉的信赖,便是鸣人最大的执着所在,没有鸣人的执着,便不会有宁次,我爱罗等人的精彩有一幕幕,虽然他还是那个吊车尾,鸣人的执着永远不需要什么深刻的理由,其实也没有什么逻辑,只为所见所感,便不假思索的投洒一腔热情.然后一个个奇迹故事的接踵发生,“我一直都是有话直说”,鸣人一直诠释着这句话,起码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会大声的说出自己的忍道,并真的很努力的去做. 关键词:失去 人物:宇智波佐助 语录:失去过所有的东西...所以我不想再看到我最珍惜的伙伴们,死在我的面前 一个从小视哥哥鼬为目标的孩子,快乐而充实,可是7岁的时候他被从天堂狠狠地摔掉了地狱,摔得很痛,伤得好深,一生最期待的梦想被打碎了 ------ 超越哥哥得到父亲的认可和亲口赞许,而这一切都是他的哥哥鼬做的,在那一天起,佐助迷茫了,唯一的愿望变成了杀死哥哥,为自己深爱的亲人们报仇,为了拥有能杀死哥哥的力量,他迈出了错误的一步,甚至不顾鸣人的阻止而动手,其实他和鸣人的关系很好,他为了救鸣人做出过很多牺牲,曾多次在死亡线上徘徊,可是当鸣人这个他眼中的“吊车尾”也强大起来了,甚至于也超越了他时,本来就好胜的他,承受不住了,于是自傲的心一次又一次的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 碎了一地,他失去了唯一值得骄傲的资本,好胜的佐助终于失去了理智,他变得更加急功近利了,再加上念念不忘家仇和杀死亲哥哥,本来就沉默寡言的佐助更在心灵深处打了一个死结,离开大蛇丸,离开一个人追求力量的道路,那样所得来的力量,是不会打败鼬的,回到伙伴们身边来,伙伴们不想失去你,你也不会再失去仅剩的友谊. 关键词:保护 人物:春野樱 语录:我每次都受到其他人的保护,好不甘心哦...既然如此,这次...必须有我来保护我所珍惜的人们了...... 当小樱和千带婆婆打败蝎子后,发现除了鸣人的惊人成长以外,小樱也成长的很快,不再是那个只会为佐助身上的咒印担心,不再是那个为佐助被鼬打伤住院后每天精神恍惚,不在是那个因佐助离去而哭地肝肠寸断的小樱了,而这一切事情都和一个叫宇智波佐助人有关联,佐助对于小樱呢?绝大部分时候只是队友关系,出走前那次对话,是佐助最直接面对小樱感情的一回,也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你”,最终佐助还是走了,援救行动也没能成功,小樱明白了幸福是要寻找而不是强行挽留的,当鸣人跟随着自来也去修行,小樱也暗暗下定决心,找回佐助不能只依赖别人,要让自己变强,不在成为大家拖后退的,所以她拜是钢手为师,寻找从保护自己开始,虽然她的执着寻找不一定能换回佐助的爱. 关键词:坚强 人物:日向雏田 语录: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一个人因为遭遇失败,才会拥有从那里再站起来的强悍... 雏田,日向一族的正宗继承人,或许因为是这样她才变的内向吧,引起别人注意时,也是寻求保护,小时侯是父亲的身后,长大了就只能是躲在树后,或是用无意识的手势隐藏自己的情绪.雏田虽然内向,但她并不笨,父亲对她的失望,身为日向分家的堂兄宁次对宗家的憎恨和诅咒她都一直看得清清楚楚,她同情宁次,恨自己的无能,却又无力改变什么.后来遇上了无时无刻都精力充沛的鸣人,终于她找到了勇气,变得坚强,她要努力改变自己,当鸣人在和对手艰苦作战时,她双手紧握,用自己全心全力为自己爱的人祈祷;在面对鸣人活泼搞笑的性格的面前,她总是会脸羞得红红的,幸福的听着鸣人对她说的每句话;而最重要她是坚强的,面对宁次的战斗、面对比她实力强太多的哥哥,她没有退缩,哪怕她知道,没有胜算,但是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血从她的嘴里不断流出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她想让父亲知道,让宁次知道,让鸣人知道,她也再努力着,寻找微香虫任务更是展现了她努力的成果,她不在胆怯,她变地比任何时刻任何人都坚强. 关键词:关心 人物:犬冢牙 语录:赤丸,你真的很努力,因为有你的协助......接下来由我保护你 牙,一个看起来并不如意相处,和他的狗到是很融洽的人,其实这和他们这一小队比较内敛有关系的,志乃在第三场预选赛中打完那个音忍后回到小组时,牙说:“志乃,表现不错啊!”志乃回了一句:”谢谢,我也很期待你的表现.” 而且后来在第三场考试前雏田不是在练习场等牙,牙来了后说了句:“不好意思啊,雏田,我迟到了,不过志乃的比赛在比较后面,不用担心啊.”这说明他是很关心好朋友的;牙带着赤丸在树林里遛弯,而赤丸不停的小便,这时志乃正在扑捉虫子,可是赤丸却在志乃要捉的小虫身上便便呀,再看赤丸和牙的坏笑,和志乃一脸无奈的苦笑,这不足已证明他们是要好的朋友嘛,只不过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友谊表达方式不同罢了,他们之间是默契的,因为最好的朋友,不用说话,一个眼神,一个笑容都是最好的交流!对伙伴们都如此关心,对赤丸,这个占据牙一半内心的小动物更是不用说了,大战左近,右近,发动人兽混合变身.可惜没有打倒左近兄弟,查克拉也耗尽,牙还被右近进入了身体,可是为了保护赤丸,不惜采取自杀的方式,这是对齿丸的关心,多赤丸的保护,也对赤丸的交代,你的主人也是很厉害的. 关键词:相信 人物:秋道丁次 语录:鹿丸一直都相信着我,所以他在把这个使命交给我一个人! 贪吃,愚蠢,懦弱这就是丁次的登场印象,从中忍考试开始,几乎就是笨蛋的形象,死亡森林里的那场考试,遇到棘手的敌人就束手无策,遇到强大的敌人就躲了起来.当然还有遇到敌人时,不忘悠闲自在地吃零食.再后来就是他苦笑着流冷汗,对阿斯玛嘟囔着“如果遇到我爱罗就直接认输”,还有被音忍仅仅一招就打到七巧流“血”,他注定是个吊车尾的,或许他才是真正的超级吊车尾.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许吧,直到执行援助佐助的任务,他证明了自己,他是可以值得让人相信的伙伴,是勇敢的,面对次郎坊的二状态,丁次服下了秋道一族秘制的最后一颗红丸,他就选择了,为了他最珍惜的最相信他的鹿丸,即使是死也是值得的.两个一起吃着薯片看云彩飘过的闲人,两个并不想出太多威风的懒人,两个心心相通的人,他们有更多的共同的语言,也许他们之间的语言便是彼此的沉默,然而那便是友情的体现.当次郎坊亵渎这段友情时,丁次愤怒了,为自己,也为了鹿丸,胜利后,他步履蹒跚地追赶着伙伴,他看见了大家在树上留下真挚话语和记号,那一刻他欣慰的笑了,那一刻也是他最幸福的时候吧,父亲曾对他说过,“丁次,你比任何人都要温柔,而总有一天,当有人发现这一点时,你便可以和他互相信任,成为朋友了.”是的,他做到了,他想告诉相信他的伙伴们,你们的相信是不会错的,我没有辜负你们,我的任务完成了. 关键词:尽力 人物:油女志乃 语录:我是木叶一族的油女志乃……在战斗的时候,无论对手是多么弱的虫子,我都不会小看他……一定会全力以赴! 无论多么弱的对手,我都将全力以赴,这是油女志乃的信念,在中忍预选赛的时候,他“凡事留一手”的作战方式,就有让人刮目相看的,沉着冷静,招招留都有后路,在战术方面,他和鹿丸比较相似,虽然不知道不及鹿丸的200,但其在作战时刻的表现是不容置疑的.还有在音忍进攻开始实施的时候,鹿丸,小樱,志乃三昏迷,后来,小樱在解开幻术后不知所措,呆作在那里,反而将自己陷入险境;鹿丸,虽然解开可幻术,随后就假装昏迷,而志乃,不声不响的观察着整个局势的变化,随时收集着情报,随局势作出必要的应变.但更重要的是,当时只有那么少的人没有被迷倒,而居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而他就一直深藏不露,但当同伴陷入危机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前去尽自己的全力去解救,为木叶不惜身陷危机,鸣人一行援助佐助的任务时,五人组去追赶,他没有被选上,是因为他去跟爸爸执行特别任务去了,而非实力不行,再然后就是雏田提出微香虫的想法后,也是全力以赴的帮助队友完成任务,志乃一个为伙伴,对对手,对任务,对任何都是100%尽力的默默无语的人. 关键词:平凡 人物:奈良鹿丸 语录:我本来想随便当个忍者,随便赚点钱.然后和个不美也不丑的普通女人结婚,生两个小孩,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么男孩.等长女结婚,儿子也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就从忍者的岗位上退休,之后就过着每天下将棋或围棋的悠闲生活,然后比老婆早死,这就是我的人生. 在中忍考试之前,鹿丸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在随后的时间里,展现了不平凡的力量,在躲避音忍的追杀的时候,他冷静的分析了局势,然后留下了自己来牵制对方,他自然当仁不让的担起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此时这个个平凡的人显得如此的不平凡.但现在的他和平时的他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小樱还在怀疑他是不是为了自己逃走.直到忍犬告诉小樱后面的音忍停止了移动的时候,小樱也改变了对鹿丸的看法.最后他也成了钢手钦点的唯一中忍,仅接着就是援救佐助行动,成为中忍的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队长.不过和他懒散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他显得十分的严肃.“你们把性命交给我了,我就要对你们负责”、“我们一定要带佐助回来,因为他是我们的同伴”.简单的话语涵盖了复杂的意义.鹿丸那平凡的外表下是一个不平凡的心,对朋友的那份情与对任务的责任心终于激起了他的干劲,这表明他也像一个普通的人.友情!为了他,再平凡的人也能成为勇士,再懒散的人也能成为英雄.一个敢于面对困难,一个一心想着朋友安危的人,一个明知会有危险还要同路的人! 关键词:勤奋 人物:李洛克 语录:就算我不会使用忍术或幻术,我也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忍者 “苍蓝野兽”李洛克,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高高的个子,外貌算不上出众,中忍考室的走廊中,他对小樱有趣的表白,还被一个中忍推倒,实在是有多差劲就有多差劲,直至在他和佐助打时,第一次展露了实力,他快速的攻击,让所有人都吃惊,当然也包括佐助,可惜中忍考试时不幸遇到了我爱罗,在拥有绝对防御的我爱罗面前,小李很努力,但是显的那么徒劳,结果仍是我爱罗完胜,辛苦努力换来的却是失败,小李遭受严重的打击,但是小李没有倒下去,他并不怨恨自己的对手,他没有让心里充满仇恨,在医院养伤的他竟然没有在床上好好躺着恢复,而在单手做着俯卧撑,是的,他坚信着就算自己不会使用忍术或幻术,自己也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忍者,自己是努力中的天才.木叶的莲华将会再次绽放,因为小李每天用汗水灌溉着,努力也是一种天份,也可以成就一个天才. 关键词:命运 人物:日向宁次 语录:人的命运到底是沉浮在像云一样已经决定好的潮流之中,还是能够跟随着自己所选择的潮流走的东西呢?不管选择哪条路,最后可能都会走到同样的终点。但是当选择了后者时,人们就可以努力地为活着的目的努力,而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宁次是天才,没有人质疑,属于分家的人,实力已经超越了宗家,也是命运所使他出生在分家,对于自己分家的标志而必须拥有的悲惨命运的咒印,感到无比的怨恨和无能为力的心碎,所以他有些封闭自己,但是他并不是不关心他人,当小李被音忍痛打时,宁次是第一个出来怒斥的,和鸣人对决后,宁次的心扉彻底打开了,人只要正视人生,正视命运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援救佐助行动中宁次对上了鬼童丸,面对被知道了自己弱点的鬼童丸,宁次几乎无还手之力,但是为了不辜负同伴最自己的信任而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他故意中了鬼童丸的最后一箭,用柔拳将其内脏打伤,再忍痛追击,将鬼童丸的查克拉的穴道封住,他胜了,源于鸣人当初的一句话“绝对,打赢你”,源于他坚强的毅力,源于他对命运的挑战,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别人决定的. 关键词:价值 人物:我爱罗 语录:我也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别人所需要的存在,而并不是只作为一个恐怖的兵器,而是作为沙隐村的风影 我爱罗,爱着自我的修罗!只爱自己而且只为了自己而战!这就是他当初存在的意义,他对哥哥姐姐漠视,对妨碍他的人仇视,中忍考试,他和小李的对战是惨烈的,在拥有砂子铠甲买面前的我爱罗,小李任何招数都是显的那么苍白,没有人同情我爱罗,没有人对他有好感,他被深深地打上了恶魔的烙印.幸好他遇到了鸣人,其实他不是没有感情的,不是不会受伤,不是只懂得杀戮,不是生来就习惯了形只影单.他是个孩子,不是神,更不是怪物,甚至比一般人还要脆弱百倍他只是一直在,勉强在自己,假装坚强罢了,当鸣人一行人在援救佐助时遇到了困难后,他义无返顾地站了出来,和小李站在了同一战线,原本在中忍考试中的敌人,现在的战友,不止如此,三年后的我爱罗更是成了风影,为了保护村子,明知道是青龙的陷阱,还是不假思索地撤出自己的沙子拉开屏障,他找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现在千代婆婆救醒了我爱罗,体内没有守鹤的我爱罗.将活地更开心,更好地诠释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阳光 人物:手鞠 语录:我没叫你提出你的意见,我只是叫你说明一下状况而已 ”我没叫你提出你的意见,我只是叫你说明一下状况而已”有点野蛮霸道,其实手鞠是一个很阳光的女孩,虽然有点暴力倾向,也让人感觉她杀人不眨眼,而实际上作为一名忍者,一名自幼父母双亡的沙忍,每天在生与死之间徘徊,杀人或者被杀,仅仅只在一念之间,她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不能像一个普通的女孩一样抱着比奇熊和父母撒娇,而且还有一个只会杀戮的弟弟我爱罗,在这种环境下,她仍然没有丧失自我,有着自己的原则和道义,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她其实是从不乱杀人的,三个倒霉的雨忍是被我爱罗干掉的,木叶丸是被堪九郎揪起来的.反之,她还会劝阻我爱罗手下留情,要不是她的阻止,雏田,志乃和牙已经去另一个世界报道了,而事实上我爱罗在当初对于“哥哥”堪九郎的话也是从来不听从的,而对于手鞠,他却还是怀着一丝手足之情,从因为手鞠的一句话使我爱罗停止杀戮,从佐助追来时他尽力保护手鞠,都可以看出他对手鞠的感情,手鞠让我爱罗冰寒的内心有一丝丝阳光.不仅如此,手鞠还能够客观冷静地随时随地分析战斗局势,有时也会与堪九郎不言语仅交换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对方的意思,虽然在中忍考试时不敌鹿丸的影子战术.手鞠总是带着那把大扇子跟着一阵疾风华丽地登场,然后华丽地扇动大扇子用强风将对方刮跑,特别是她在鹿丸面前解决多由也后露出的灿烂的笑容.鹿丸这个怕麻烦的人也应该被打动了吧. ,勘九郎也欣然做个听众,可是好事多磨,正当兄弟二人为了砂隐村一起携手奋斗时,青龙破坏了这个团圆,我爱罗牺牲了,堪九郎拼命的追赶着我爱罗,但是被蝎阻拦了, 满是伤痕的堪九郎脸色惨白地趴在地上,中了剧毒的身体让他感到绝望和虚脱,可口中仍念叨着我爱罗的名字,直到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刹,眼前闪过的还是自己未能拯救的小爱远去的身影,从隔阂到交融,从冷漠到亲近,从怀疑到认可,又从认可到坚信!现在我爱罗被千代婆婆救了回来,堪九郎体内的毒也解除了,兄弟两人一定会捍卫这段亲情,并肩努力让砂隐村的明天更幸福! 关键词:自由 人物:辉夜君麻吕 语录:人一出生就有他的使命,而我的使命就是帮大蛇丸大人完成他的野心. 在雾隐村,有一群单凭一族之力的就挑起战,最后却因此灭亡的族人,君麻吕就是这一族的后代,君麻吕从来不是自由的,小时侯在牢里,他在抱怨上帝对他的不公,全族死亡后,他更是是成了一个自由的孤单人,虽然他遇到了大蛇丸,可最终没能改变他的命运,大蛇丸只是叹息,不曾为君为他做的事而感动过.但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大蛇是坏人也罢,是好人也可,他不在意,好人和坏人对他来说没什么区别,因为在他的眼中只有大蛇丸才理解他,君是辉夜一族最正统血继界限的拥有者,血继界限是可以自由操纵骨芽细胞与破骨细胞,但是他的血继限界是不断的缩短人的寿命做代价的,人体的细胞是有限的,分裂不是无穷无尽的,到了某一个极点细胞就会死亡,而且不能再分裂出新的细胞来.这就是说,控骨术使用过度是不能恢复的,他知道自己就像昙花一样,所以他拼命得想得到别人的赞同,被人感觉到存在是有意义的,虽然是被人当作利器和容器,不存在任何的自由,最终他还是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没有泪,没有软弱,没有悲伤,或许悄悄地离去.到那个世界中,才会很自由,才会有快乐. 键词:梦想 人物:白 语录:你有没有对你很重要的人呢?人们在想要保护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时,就会变得十分强.对我来说,像个真正的忍者那样是很难的事.我想要实现那个人的梦想,为此我要成为真正的忍者.这就是我的梦想.我很高兴. 白由于小时侯受到血继限界的迫害,父亲杀死了母亲,而父亲又被自己的血继限界所杀.人生之路崎岖坎坷,后来遇到再不斩,就像生命中的路标.所以为了和再不斩一起”修行”,即使做再不斩身边的武器也没关系,虽然白改变许多,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他善良的性格.当遇到上卡卡西一行人时,再不斩想杀了出出茅庐的鸣人,白用“这孩子角给我吧”来搪塞再不斩,在与小鬼们打斗中,处处留一手,并没有造成他的致命伤,也因此,他最后的命运,或许也可以归结于他的善良命运吧,他不忍伤害任何人,就只有伤害自己了,再被鸣人打败后,白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庆幸的是,他的愿望实现了,再不斩认同了他,回忆着白给他的点滴感动,“那家伙..我想再见他一面,至少...最后我能在你身边,可以的话...真想和你去....同一个地方!”或许白的梦想也就如此简单而已吧. 关键词:迷失 人物:旗木卡卡西 语录:今天我在人生之路上迷路了... 犯迷糊,神经质,爱迟到.还好色.这就是旗木卡卡西,卡卡西老师,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老师,也是最优秀的老师,他曾对自己的学生说过:“放心吧!我就算死也会保护你们,我绝对不会让他杀了我的同伴的.”这一句简单的不过的话,说明了卡卡西的为人,之所以变得很邋遢的样子,是因为他迷失过,父亲的死,带土的离去,整天嘻嘻哈哈的背后却藏着许多痛楚,年幼时就目睹了父亲那令人心痛的一幕,号称“木叶白牙”的父亲曾是自己的骄傲,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他迷失了,做怎样的忍者才有意义呢?慢慢的心理也发生了偏执,“对违反忍者世界规则的人,我们都叫他废物...”带土却驳斥了他:“ 对违反忍者世界规则的人,我们都叫他废物,但不懂得珍惜同伴的人,是最差劲的废物.” ,卡卡西不屑一顾,可是在不久后的一次队伍行动中,带土为了救卡卡西而被跌落的巨石砸中,活活地压在了地上,带土明白自己要死了,于是他把写轮眼赠给了卡卡西,还有什么是团队合作,什么是与同伴之间的情谊也赠给了卡卡西,“不遵守规矩的人是人渣,但是放着同伴不理的人是人渣中的人渣!”卡卡西又再一次迷失了,但要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事情,从此发生了360度的转变,变成了懒散的人,迟到,搞笑,这原本是带土的”专利”,再后来.做了老师的卡卡西把检验学生的地方也设在了在木叶的“慰灵碑”前,在他死去的伙伴的面前,卡卡西跟他死去的伙伴一同在考验着一批批想成为忍者梦想的孩子.希望他们能找到正确的道路,不再迷失.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摘要 随着动漫的引进,尤其是日本动漫,与我们青少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客观了解青少年学习生活受日本动漫的影响,我们拟此课题,希望为社会提供一份引导青少年的参考。 日本动漫业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对我们的青少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日本动漫在中国身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我们针对这一现状拟此课题,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能在众多日本的动漫中有选择性地从它们的身上有所借鉴。 我们通过了解电脑、日本动漫发展的概况;并通过制作调查表、调查问卷等了解青少年对日本动漫的态度和心理,获取资料;初步整理,请教老师专家,分析典型事例;查阅社会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分析青少年在对于日本动漫的心理状况;成果汇总,根据调查表、调查问卷及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得出了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的成果。 我们的结果表明: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日本动漫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 ,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业中的重负;但同时有些同学沉迷于动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动漫上,以至于荒废学业,使得学习成绩退步。 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最优化的方案在于引导,这样才能长久的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动漫业,使青少年从动漫中受益。 绪论: 从《樱桃小丸子》,到以后的《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再到后来逐渐引进的《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魔卡少女樱》等这些日本动漫大片,让在国内的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动漫。所以,现今青少年中喜爱动漫的学生越来越多。逐渐,在全国各地盗版漫画店遍地开花;各地各种形势的动漫画展也越来越多;在网上有关动漫的网站和论坛更是随处可见。 显然,动漫文化的席卷而来是许多人都始料未及的,于是,针对动漫文化的席卷而来,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从1980年代末开始,随着动、漫画的进入,中国的青少年开始介入一个动漫时代。同时,在视觉文化的逐步强势过程中间,“读图时代”开始主宰平民化的阅读领域。随着这个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日本动漫画可以说已经登上了中国动漫市场的首席。长期以来,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左右着中国不同年龄动漫迷们的视线。回首中国动漫辉煌的时光,我们不禁感叹,为什么中国的动漫不但没有抢占国外市场反而自己的市场却被日本动漫占领. 我国的动漫也曾辉煌过,1986年之前,曾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但1991年以来,中国动画已经十余年与国际奖项无缘。从1984年开始,连环画艺术系纷纷从大专院校里销声匿迹,美术出版社里原本红火的连环画创作部也人去楼空。上海零点调查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合作的这次调查显示,日本的动漫作品最受欢迎。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可以说,青少年的精神面貌是一个国家未来的精神面貌,我们的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而现在的青少年接受的都是日本动漫,都是日式的教育色彩和教育方式, 日式的人物形象、日式的思维方式、日式的文化背景……在这种浓烈的日本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以后还能有中国的味道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动漫席卷中国,早在当年的《铁臂阿童木》就开始了,只不过当时我们还有《孙悟空》之类的动画片可以一争高低。到了今天,打开傍晚的电视,举目皆是日本动画片,多到数不过来,《机器猫》、《忍者乱太郎》、《天空战记》、《灌篮高手》、《足球小子》、《家有贱狗》……连我们的名著《西游记》也有了日本版。漫画就更别提了,沦陷得更彻底。 在动漫迷大军中,青少年的阵容最强大。青少年自然就是漫画读物最忠实也最基础的消费群。那么,赶潮流的青少年喜欢哪些漫画呢?据一次随机调查显示,男生喜欢看战斗科幻类漫画,女生则钟爱少女漫画。对此,我们也做了一个随机调查,我们随机的从学校内找了85个男生85个女生,问其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结果是,喜欢《蜡笔小新》者居多,达65.48%。《灌篮高手》次之,达60.85%。另外《百变小樱》,《四驱兄弟》,《足球小子》的受欢迎程度大概在34%~47%之间。与此同时,现在流行的《犬夜叉》,《浪客剑心》,《游戏王》也颇受青少年青睐。由此可见,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大部分青少年以轻松搞笑,具有幽默感的动漫画(如《蜡笔小新》)和有积极向上意义的动漫画(如《足球小子》)作为调节剂。大部分日本动漫画营造的正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能使人放松心神,调节身心。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请这170位随机抽取的青少年学生谈谈他们喜欢日本动漫画的原因。其中,49.47%和55.16%的学生被片中人物酷酷的造型和连贯的情节所吸引。最为普遍的一个原因是日本动漫画的搞笑、幽默、轻松吸引了青少年的视线。调查显示,平均每5个学生中便有3个超级日本动漫fans.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片中人物的叛逆性格吸引了他们,这一选项的点击率为25.2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青少年也同样存在叛逆心理。所以,叛逆人物在一部分人群中深受欢迎也不足为奇!还有其它原因如“前卫时尚”“口袋型漫画小巧,易携带”“科学性强 ”“有点色情,很诱人”“暴力,血腥,刺激,过瘾”等也是日本动漫魅力之所在。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动漫画其实良莠参半。那么,就此而言,我们青少年在对其丰富有趣的情节顶礼膜拜之余,对其某些不良因素可能也会全盘接受。 另据下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2.2%的学生认为日本动漫画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让他们觉得轻松和兴奋”占55.52%和34.88%;“让他们对中国动漫画感到悲哀”占12.46%;“对其中的人物很崇拜”的占16.37%;“说不出什么影响”的也有16.37%。除此,还有少数人认为看过动漫画后会促使他们对日本人很警惕,并痛恨其险恶意图。由此可见,日本动漫画对青少年的影响逐渐加强。而其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虽大部分是比较积极的(如放松身心,获取一些科学知识等)。但另一项调查也显示了日本动漫画的弊端。平均每10个学生中便有4人有过在课堂上偷看漫画的经历,且有对其产生迷恋的心态。这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这是不可取的。 通过全体成员的分析讨论,我们得出了日本动漫画对青少年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好奇,赶潮流是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因此极易受某些画质华丽,人物造型独特而空洞内容的迷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日本动漫画一直以清朗的面目出现。发展至今,日本动漫画的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在描摹人性方面更经验老到。然而,剥去其诱人糖衣,可窥见其丑陋的精神内涵和一再重复使用的商业元素。在这种背景下,尚未具有足够鉴赏能力的青少年会因部分日本动漫画表现出来的恶俗取向与虚荣心理而走偏路。另一方面,漫画文化在中国得以抬头与日本文化在中国的日渐流行有着很大关系,而且日本漫画没有年龄界限,更是让从成年人到孩子的所有观众群体广为接受。一些劣质的漫画趁空钻入并被接受在所难免的。虽说这种现象已引起老师、家长、教育部门的普遍关注,但其整治的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整治的力度也还有待加强。另外,中国动漫画罕有令广大同学们赞赏之作,同时,在短期内,中国动漫画的水平还难以超过日本动漫画。遗憾的是,老师、家长并没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日本动漫画。 1.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现状 前一些日子, 某市一些少男少女因为打扮成动漫COSPLAY,成群行走在该市热闹地段而被警察因为破坏市容而拘留,为此,在网上各大动漫论坛进行了关于“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是否也应该有一定的准则”的大讨论。的确,在国内,动漫爱好者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加上动漫业在中国还不成熟,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动漫成了我们课题组关心的话题。 目前的内地漫画市场99%以上被日本漫画占据,12岁以上的中国青少年很少有人喜爱国产动画;12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人数、思想、社会影响力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是观众的主体。动画最大的市场是14岁至30岁的青年,这个群体不但思想上较为成熟,有判断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群体比较有消费能力,是动画周边产品的主要市场。这一点对于动画制作的良性循环是极为重要. 在日本,漫画作为一种产业,年销售额达到2500亿日元以上,年出版漫画7000种以上。仅以周边产品为例,至少就有人偶、模型、午餐盒、镜框、电话卡、日历、毛巾、手绢、钥匙扣、音乐钟、相册、衬衫、手提袋、徽章、信封、信纸、明信片、圆珠笔、瓷杯、纸巾、打火机、海报……与国内的差距显而易见。如果一部影片受欢迎的话,这些周边产品就能为制作商带来丰厚的回报。而制作商也能把收回的资金投入下一部作品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种制度下,漫画大师鸟山明一个月的税金就是6亿日元。 青少年喜欢动漫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认为适当的高质量动漫可以减轻压力,放松心情,活跃大脑。有些是觉得动漫很有趣,或是认为里面的人物很漂亮。据调查显示,关于喜欢动漫的种类,有16.54%的学生表示喜欢国产的,其理由无非两个:一是爱国,二是国产的有教育意义。而占65.3%的学生都表示喜欢外国的。有些学生还特别注明是日本的更受欢迎。其理由很多,归纳如下:1.形式自由,画面精彩,不拘一格 2. 有趣,内容充实,更适合各个年龄层。 3.刺激,含技术水平高,很创新。 4.浪漫,有浓厚的青春气息。5.作品情节省丰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幽默,手段新颖。而日本动漫除有以上特征外,其内容贴近生活,男才女貌等特征深受广大漫画迷们的喜爱。 当代的学生看过的动漫举不胜举,大多数的人都看过十部以上动漫的作品,而且许多学生谈到这个话题时可谓津津乐道。170名同学当中41.73%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动漫,3.15%利用上课时间(看漫画书为主),46.36%的同学表示不确定。37.93%的人认为动漫对我们的影响利大于弊,其原因多和为什么喜欢动漫一样,是绝对的动漫迷。15.52%的认为弊大于利,其原因是认为动漫看得过多会令人心思不能放在学习上,整天沉迷于动漫,给生活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40.52%的人认为利弊相等。但更多的认为适当的漫画书对我们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还对3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有6.19%表示反对,46.90%的表示适可而止,另外有27.43%表示不清楚。 家长不支持孩子看动漫的主要原因是个(1)浪费时间和精力(2)影响学习(3)产生不良后果。再加上最近在书店里流行的不健康的“口袋”漫画书更是令家长头疼。“口袋”漫画书是在进入20世纪后在中国流行起来的,主要从日本、台湾引进,其内容不健康,多以色情、暴力等为主。深深毒害青少年的心理,虽然我国各个部门和单位严打销售和租借“口袋”漫画书给青少年,但是这种漫画书还是随处可见,许多家长因此禁止孩子阅读漫画书,以防万一,但也否定了其他无害漫画。针对这方面,在我们所调查的170名学生当中,虽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坚决反对,但他们当中有的还不知道什么是“口袋”漫画书,他们还没认清这种漫画书的害处。而表示支持的学生认为只要好看,看一些是无所谓的。正是由于青少年对“口袋”漫画书认识不够,且存在侥幸心理,才造成“口袋”漫画书到处泛滥,万幸的是,大多数学生认为青少年对待漫画书应该适可而止,不应过于沉迷。
-.-你给我分,我就发,然后你再对我说声。
《悲惨世界》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的一位重要作家,他一生勤奋创作,留下了二十二部诗集,十二部戏剧,二十部小说和散文,若干文论等珍贵作品。他的作品在法国和全世界都具有很大影响。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雨果刻划了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直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面貌,绘制了一幅规模庞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图画。书中描述了在逃犯冉·阿让和流落街头的妇女芳汀,还有她的女儿珂赛特三位中心人物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善良纯朴的劳动人民注定要陷入受压迫、受歧视、受凌辱境地的必然命运,愤怒地谴责和控诉了造成这一切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贯穿本书始终的冉·阿让。年轻勤劳的冉·阿让找不到工作在难忍的饥饿驱使下,打碎了商店的一块玻璃,拿了一块面包而前后被判了十九年徒刑。出狱后,为了报复,在晚上想打死好心收留他的善良的神父。但老人待人真诚,酣然睡在一个苦役犯旁边的卓绝胸怀,深深地震撼了冉·阿让,使他握着铁钎的手慢慢地放了下来。于是他偷走了银器逃出了神父家。当冉·阿让被抓住时,神父并没有指证他,反而又把两支银烛台给了冉·阿让,并对他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做一个诚实的人用的。”正是这句话和神父的所做所为唤醒了冉·阿让的良心。他决定遵守自己的诺言,做一个诚实、正直、仁慈博爱的人。后来他改名换姓,在一个城市里搞了一项工业的工艺改革,发了财,做了市长,在那里济穷救苦,大做好事。当他得知芳汀的悲惨遭遇时,决定帮助她,接回她的女儿珂赛特。但芳汀未看到她的女儿就死去了。而冉·阿让也为了救出冤枉的人,在法庭上自首自己是真正的苦役犯冉·阿让。于是又被抓走做苦役。但为了履行对芳汀的诺言,在苦役中,他奋不顾身地从战船上空抢救了帆工,然后机智地逃走。到外地把芳汀的女儿珂赛特从刻薄奸诈的夫妇那里带走,并隐居在了修道院。八年了,冉·阿让和珂赛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冉·阿让为了让珂赛特得到幸福,设法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姻,并向马吕斯表白了自己曾是苦役犯。不料遭到马吕斯的鄙视,拒绝他再和珂赛特见面。当马吕斯得知冉·阿让就是自己到处寻找的救命恩人,即是受人尊敬的马德兰先生,他这才悔恨交加,立即带着珂赛特去看望老人。但是冉·阿让由于情感上受到打击,这时已处于弥留之际。老人向他们作了临终的嘱咐,便惨然离开了人生。在书中,我被冉·阿让那颗狂热追求正义的良心所感动。正是这颗良心多少地把他箍紧而压服!他悲惨的一生中有多少次伤病,多少次重新站起来。这良心光芒四射,在安静地向他说:“现在平安无事了!”唉!这是多么凄惨的平安!雨果的这本书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同情劳动人民的命运。读过这本书,我被书中那种仁慈博爱道德正义的力量所感动。虽然在书中当时那种黑暗残暴的社会里,这种力量实在是微小。但在现在,在我们这社会主义国家里,这种精神却得到了发扬。就在今年这百年不遇的洪水来临之时,我们十二亿华夏儿女报着一份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保卫祖国,保卫长江。保卫人民,读了这本书,看了报纸电视上一件件感人事迹,我也决定把自己积赞的几百元零用钱全部捐给了灾区,表达我的一片爱心。
巴黎圣母院》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 1.离奇的情节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如:"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 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 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哈尔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梅哈尔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克罗德的禁欲和纵欲的矛盾等。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 3.强烈的对比 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奇迹王朝"的对比; 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爱斯梅哈尔达和加西莫多是善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罗德、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的代表、善与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上,产生强烈的对照。 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对比,如加西莫多外貌与心灵的对比等。对比原则的运用 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 此外,作者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 这些描写都极强地增加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还有:用自己的眼睛看《巴黎圣母院》 在拜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前,我已经读过他的《悲惨世界》。《悲惨世界》的卓绝,作者在细节描写上的传神,布局谋篇上的巧妙,以及历史评述上的宏大气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像《高老头》、《双城记》、《红楼梦》、《雪国》等等很多作品一样,我读完《悲惨世界》之后好几个月,一直无法从书里的那个世界走出来。 怀着对雨果的无限崇敬之情,怀着与对《悲惨世界》同样的拜服和向往,我接着读他的《巴黎圣母院》。然而,正如一个偶然在月光下、薄雾里、轻纱后、传说中隐约见过的娉婷的影子,经过你用想象雕琢出她轮廓的柔媚,用美梦浸染出她容颜的光辉,用信仰赋予她灵魂的圣洁,使她变得完美无暇的时候,你忽然看到她,而且第一眼就看到了她的瑕疵——尽管那个瑕疵是如此之小——一样,我读《巴黎圣母院》时候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读到最后我不得不向自己承认,女主人公爱斯美拉达的人格、气质,她的整个人物形象是那么单薄、干瘪的、前后矛盾,这倒不是因为她致死不渝的爱着一个虚有其表的男人和对一个心灵高尚但面目丑恶的人一直害怕和厌恶,而是因为作者对她的前后描写有着惊人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使人疑窦重生,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从小生活在乞丐群里,和无数凶恶成性的流氓、无赖、流浪汉、亡命之徒相依为伴的女孩、尽管她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天性单纯善良,但常年累月四处漂泊,靠卖艺糊口,再单薄的身体也能磨练出韧性,再脆弱的性格里也渗入了坚强。小说的前面,她在危急当中救出彼埃尔·格兰古瓦,在刑台上喂丑陋的卡西莫多喝水,这些都是符合她的身世和性格的。她受不了酷刑屈认了杀人之罪也是正常的。但在此之后,在她躲进圣母院,在她天缘巧合找到母亲的那些一长串故事里,直到最后,她却只是一味的害怕,仅仅剩下一副手足无措、可怜巴巴、迷迷糊糊的样子。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令人信服的。这个形象的不成功,更加说明了美丽和善良是用动词塑造的,而不是形容词。 副主教克洛德,在我读过的所有评论当中,他都被批判成一个穷凶极恶、罪恶滔天的恶棍,一个精神极度扭曲、人格极度分裂的变态狂。然而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却无法对他产生如此强烈的憎恶感,无法恨他,无法承认他是无耻的、邪恶的、魔鬼的化身。确实,他手段残忍,但不能说他心肠歹毒;他行为乖张,因为他承受着莫大的压力。我们不能因为,仅仅是因为评论家的众口铄金就剥夺掉他爱爱斯美拉达的权利。更不能因为他爱得太深刻、太执拗、太自私、太疯狂就给他定罪。《百年孤独》里有的是这种扭曲的爱情。在《罪与罚》里,斯维德里盖洛夫“把手枪抵住自己右边的太阳穴”的时候,我不相信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在诅咒他,判决他,给他行刑。既然巴尔扎克能赋予一个江洋大盗英雄好汉般的血性和激情,为什么他们就不能表现“恶人”的尊严?诚如巴氏所言:犯罪的动机是一片悲壮的热情,令人觉得法无可恕,情实可悯。在爱斯美拉达第一次被押上刑场的时候,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克洛德的悲痛欲绝,难道不正是要说明他也同样在受刑?在一系列人物的悲剧当中,克洛德的悲剧是最深切的、着墨最多的。不论是爱斯美拉达的还是卡西莫多的都要逊色得多。同他们相比,他不应该获得更少的同情。
写什么字左右的文章?
蝴 蝶鱼产于非洲西部,长约12厘米,是运古时代骨舌 鱼的近亲,在漫长的大自然择优淘劣中,此鱼科变化不大。蝴蝶鱼胸鳍发达阔展,从水面上看像一只蝴蝶,体呈褐色,色彩单调。蝴蝶鱼捕食动作奇特,可跃出水面犹如海洋中的飞鱼。平时蝴蝶鱼顺水漂流,一旦有昆虫飞临, 即使离水面数十厘米,也可跃出水面捕食。蝴蝶鱼雌雄辨别容易,从尾部看,雄鱼鳍膜较短,鳍条突出呈长须状,体色较深,而雌鱼有明显的不规则花纹。比 目鱼类指的是那些两个眼睛长在同一侧的鱼类。又因为它们的身体扁平,所以也叫 做「扁鱼」。有时亦名之左蝶科,因其眼睛位在同一侧且朝向左方,故得名。特征有:各鳍条均无硬棘;背鳍起源于眼之上方或 眼之前方;臀鳍基底之长度在眼侧一方比盲侧一方为长;背鳍与臀鳍均不与尾鳍相 连;肛门在盲侧。比目鱼在分类上是属异体目,可能因为它们身体两侧的颜色、形状都不太相同的缘故。 比目鱼生长在海湾或近海,贴卧在海底,或潜入沙里,只把头露出来。属肉食性,平时于砂地上觅食小鱼及甲壳类 刚刚孵出来的比目鱼,身体是左右对称,两只眼睛跟一般鱼类一样,也是长在头的两侧,可是由于它们是侧躺在海底,所以长在下面的眼睛没有用,慢慢的便移到身 体朝上的一面,所以比目鱼的两眼,就在身体的同一侧了。有眼睛的一面,颜色比较深暗,或有各种不同的花纹、斑点,会随环境的颜色而改变,让敌人不容易发现它。没有眼睛的一面,则是白色或淡黄色。
浅谈观赏渔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要】观赏渔业是一种以渔文化为主体的的新型经济形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许多地区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渔民发展形式多样的观赏渔业项目,不断扩大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推动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词】观赏渔业 社会经济 产业 意义与观赏鱼(金鱼、锦鲤、热带鱼)有关的水族器材、饲料、药品及本身的生产、销售、经营等活动统称为观赏渔业。近几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使占据了海洋产业半壁江山的渔业经济在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低迷的状态。面对新的问题与形势,沿海各地均在设法进行渔业结构的调整,寻求渔业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渔业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渔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休闲渔业利用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陆上渔村村舍、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业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在我国还是新兴产业。随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观赏渔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态势持续良好,既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休闲观赏渔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推动了传统渔业的优化升级,并激活消费、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助农增收。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精神享受,促进文化消费 观赏鱼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目前世界上有1100多种。它体态奇异、五彩缤纷、绚丽多姿,被誉为“活的诗,动的画”。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欣赏、饲养、制作得到美的享受。研究证明,观赏渔业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性格,而且可起到平衡血压,修身养性,对治疗神经衰弱、忧郁症、高血压都有明显的作用。在自家的书房、卧室、客厅养上几条观赏鱼,不但可以增添恬静优雅的情调,而且有助于工余之暇松驰精神,消除疲劳。香港大约80%的居家养殖观赏鱼,而大陆还不足10%,因此,大陆的市场前景广阔。 二、科学价值 观赏鱼尤其是金鱼性成熟早,达一周龄即可产卵繁殖。可用于水质监测、遗传工程、鱼病防治、探索鱼类提早繁殖原理与方法以及药物控制鱼类性别等方面的实验,还可进行生物变异、遗传进化、胚胎发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金鱼检测污水处理效果被子作为常用手段付诸实践。研究证明,金鱼在2.8级地震的300KM范围内表现出急躁不安,被誉为水中的地震测报员。 三、经济贸易 1、低投入、高回报观赏渔业的发展是一项投资小、占地少、收益大、生产周期短的新兴行业。仅以水族馆行业的飞速发展即可看出,相对电子、医药等行业来说,水族馆的投资不大,风险系数小,最多两年即可收回成本。 2、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观赏渔业的发展对我国连续多年的劳动力过剩的状况起到了积极缓解的作用,同时造福了一方百姓。以金鱼为例,一对亲鱼一年能孵化几千至几万尾鱼苗,清明前后繁殖,七月份即可陆续上市。福州鼓山乡浦东场俩兄弟合办的金鱼场,水面仅2亩,年纯收入2万余元。浙江萧山市长河乡18户农民精神繁育的黑龙睛、鹤顶红、黄龙等几十个品种空运日本、美国、香港等地展销,年纯收入上百万元。目前,上海以江阴路花鸟鱼虫市场为主体,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观赏鱼养殖场300多家,代理、零售、批发商1600多家,水族器材、鱼药、鱼饵经销商2000余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区日益显示出新兴行业的生机和活力,以金鱼养殖为例,每年1000平方米纯收就达10000余元。 3、出口创汇 我国已形成了东南沿海和北京两大观赏渔业发展中心,其中北京观赏鱼养殖面积10000多亩,年产二亿多尾。目前,我国进出口观赏鱼类超亿尾,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观赏渔业的发展执着特别是出口创汇已成为水产新兴行业的增长点。观赏渔业现已成为美国养殖经济的主要现金收入之一,年零售值约10亿美元,美国1992年进口了价值4470万美元的约20100万尾观赏鱼。1998年统计,泰国淡水水族馆有鱼类300多个品种,其中30多种可人工繁殖;许多公司和渔业商业经营观赏渔业,年出口值为1800万美元,进口1.57亿美元,政府已投资500万美元建立水族鱼类研究中心,投资600万美元建设水族鱼类和水产出口中心。同样观赏渔业为斯里兰卡换回大量外汇,出口值由1981年的3000万Rs上升到1997年的3.7亿Rs。近几年来,新加坡从斯里兰卡等国低价进口,然后以高价出口至西欧国家,出口60多个国家,出口观赏鱼类品种300多个。观赏渔业为新加坡换来大量的外汇,一举夺得了世界之冠。50年代观赏渔业在新加坡还只是一种副业,但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新加坡培育的热带观赏鱼、药物、水族器材畅销世界各地,经济支柱主要靠中转贸易,货源60%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金鱼以通货进入新加坡,经营商加以精选、分级、包装贴上商标,作为新加坡金鱼出口到世界各地。 我国目前观赏鱼大规模养殖和贸易以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大连、青岛等几个大城市为主,也是出口贸易的基地,年贸易额在20亿元人民币,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仅占世界出口额的3.1%。其他辅助行业生产规模小,形不成具有全球竞争的品牌优势,质量和功能都有待提高,部分产品还完全依赖进口,其中转口贸易几乎为零(香港除外)。这与我国具有2000多年观赏鱼养殖历史极不相符。虽然观赏渔业在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但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还很大。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加入WTO日期的临近,无论观赏渔业的组织者、决策者还是生产者和销售者,都面临极大的考验。 国家应通过加强指导培训、筹建行业协会、扩大行业宣传等手段,加大对休闲渔业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使其真正成为渔业转型升级中新的增长点。其中三娘湾因其特有的中华白海豚资源闻名国内外。三娘湾风光独特,温馨迷人,集众多滨海风光特点与一体,更具有自然、原始风情。海豚、海滩、海石、海鲜、海趣无限;渔村、渔夫、渔钓、渔船、渔乐无穷!更有美丽的传说引你入胜。三娘湾是中华白海豚之乡。白海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三娘湾海域环境清洁,吸引了一千余头野生中华白海豚长年栖居于此,与人类和谐相处,同生共长,结下深厚的友情。这里的海豚生的天然、趣的自然!最为令人叫绝的是中华白海豚十分热情好客,象主人欢迎亲朋好友那样恭候八方游客,渔民和游人历来视能看到海豚会带来好运气,聪明的海豚总不会让来宾失望,幸运的人们往往还能看到成群的海豚欢跃腾飞,流连忘返。它们常常追逐渔船、亲近渔夫、耍逗游客,时而邀海鸥共舞,时而邀您同乐,激情上演人与海豚亲密无间、和谐温馨的精彩乐章!青岛市也跟随时代潮流,开始重点发展观光渔业。会场海洋生态观光园、甘水湾休闲渔业民俗村和莱西湖生态休闲区等三处休闲渔业通过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和山东省旅游局的联合评审,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这三处休闲渔业示范点为青岛市建设规模较大、设施比较完善、管理相对规范的示范点,代表了我市休闲渔业的最高水平。青岛市市渔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较长,海岛分布较广,交通条件优越,市民休闲消费意识超前,十分有利于休闲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立足于本地优势,把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经济的增长点来培植,推动全市休闲渔业从渔家宴、渔家乐等传统的以食为主的方式向玩、游、乐并举的方向发展,极大促进了渔区劳动力转移。各市区都在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比如胶南琅琊台、灵山岛等,休闲垂钓、渔家宴正悄然兴起。他们围绕海上、海下、海岛、海湾四个重点大做“海专题”、“海系列”旅游文章,将部分中小马力渔船转产,投入到休闲渔业开发上。琅琊台规划建设了海水浴场、休闲娱乐、垂钓、赶海探险以及海珍品养殖观光等七个风景区,并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成片的旅游服务体系,将文明古迹和海洋风光旅游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既增加了旅游收入,又解决了部分转产渔民的出路。而地处黄海之上的灵山岛,则围绕海岛做起了“海”文章,兴建了青岛钓鱼协会基地,吸引了岛城大批钓鱼爱好者前往垂钓,该岛还推出了渔家宴、海上观光、赶海等项目,岛上共有渔家宴70多家,观光者不仅可以在渔家居住,而且还可以与渔民一起织网、赶海、捕鱼。总之,休闲渔业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这项新产业,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培育渔业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带动全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渔业和渔区改革,推进渔业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全方位的开发。通过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必将增强我国渔业实力,提高经济活力,增加渔民财力,使之成为培植我国渔业经济的增长点。我国休闲渔业的未来不是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观光渔业也会健康有序发展,继续向着绿色、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观赏渔业)》.2.《观赏水产养殖学》3.《初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渔业发展》我有文档,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可以采纳的时候说下你的QQ,我会+你,然后发给你,但是求你给我多加点分!!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