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记忆是能够保持几天到几年的记忆。它与工作记忆以及短期记忆不同,后二者只保持几秒到几小时。在生物学上来讲,短期记忆是神经连接的暂时性强化,而通过巩固后、可变为长期记忆。此外,短期记忆主要由声码所构成,而长期记忆以意码为主要。
2017年4月7日,发表在顶级期刊Science的一篇论文Engrams and circuits crucial for systems consolidation of a memory,通过对小白鼠的研究发现,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是同时形成的,只是长期记忆一旦成型就会陷入沉寂。
记忆类别
根据Tulving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长期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外显记忆又可以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包括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做一件事情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关于一些具体的事情和情形的记忆。
语义记忆: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
情景记忆:关于某一个时空中的事件和情景的记忆。
内隐记忆:一种无法在正常意识中表现出来,但通过一些手段可以测量的记忆。对内隐记忆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热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期记忆
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一
1.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一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改善的研究
2. 内疚与羞耻情绪对初中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
3. 高职学生拖延行为与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4. 听音乐对发明创造问题解决中原型启发的影响
5. 中小学教师自主研究
6. 在线视频课程中教师对学习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7. 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及与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8. 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9. 军校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0. 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与音乐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
11. 高三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心理控制源和高考成绩的影响研究——以楚雄市紫溪中学为例
12. 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13. 大学生缘观量表编制及初步应用
14.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自我中心社会支持的关系
15.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尊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16. 中文阅读中词跳读机制的眼动研究
17. 他人帮助意图先前帮助结果及信息提供者年龄特征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
18. 小学生对社会退缩的认识
19. 小学生对欺负受欺负同伴态度的研究
20. 教师情商幽默感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系研究
21. 父亲教育观念及其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22. 目标位置的预测性对于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23.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卑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
24. 中英文言语流畅性任务的语言间差异的fNIRS研究
25. 情绪和颜色对记忆的影响研究
26. 有无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作用的ERP研究
27. 基本情绪和元情绪的ERP对比研究
28. 物理学科领域知识的类别学习研究
29. 硕士毕业生归因风格自我概念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
30.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青少年智力发展研究
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二
31. 电视对幼儿执行功能的影响:真实性判断的视角
32. 呼市地区小学-年级外来务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
33.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包头市第五中学为例
34. 农民工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自信心影响的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一小学为例
35. 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同情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
36.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
37.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为例
38.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theC's) in Decreasing Drug Use among the Youths in Papua New Guinea Norris Wangina
39. 大学生文化智力人格特质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40. 精神型领导的内容结构及其对主动性行为与创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
41. 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关系研究——以海南州所中学为例
42. 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43.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认知中心团体辅导手册》的修订及研究
44. Ecological Factors in Bilingual Development Aidin Tajbakhsh
45. 物理学习困难的初中生的工作记忆研究
46. 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多元智力影响的研究
47. 多级评分题组模型在《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中的应用
48. 成年泰语母语者汉语认读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49. 记忆和推理干预训练对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之影响研究
50.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意志特点及教育
51. 高校魅力型教师的特质结构问卷编制及多层线性分析
52. 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日常行为和早期阿尔兹海默症诊断的关系
53. 汉藏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54. 呼和浩特市初中生校外辅导中主体心理成因探究
5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实验研究
56. 沙盘游戏疗法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个案研究
57. 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与工作记忆推理能力的关系研究
58.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及对策研究——以包头市重点高中为例
59. 住校生和陪读生自理能力学业成绩的对比研究——以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二学生为例
60.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团体心理辅导
61. -年级小学生对童话人物性别角色偏好状况的调查研究
62. 班主任主导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探索
63. 低龄儿童厌学量表的编制
64. 汉字识别中正字法邻近字语音效应的眼动研究
65. 非自我空间参照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66. 背景线索效应内隐记忆机制的探讨——来自视角变化效应的研究
67. 特质焦虑与情绪词加工的眼动研究
68. 恋人概念威胁对面孔优势效应的影响
69. 注视位置和语义偏向对词汇加工的影响研究
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三
70.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时间洞察力关系研究
71. 中等职业学校两种不同生源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以云南省化工学校为例
72. 高职贫困生人际信任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73. 情绪性工作记忆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74. 藏区“+”中职教育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75. 初中学生生活技能现状及干预研究
76. 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77. 错误记忆提取阶段的激活和监测及老化研究
78. 情绪对不同焦虑水平个体抑制功能的影响
79. 汉字书写对阅读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80. 语义关联的注意捕获
81. -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
82. 重金属音乐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影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
83. 自我相关信息对知觉选择的调控
84. 中小学班主任教学效能感调查研究
8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困境”及审美转向
86. 蒙汉族中小学生学习态度发展特征研究
87. 楚雄州职业教育园区中职生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心理资本的状况和关系研究
88. 音乐速度与类型对蒙汉高中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
89. 初中生心理控制源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的影响
90.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91. 移情训练对一年级小学生分享行为培养的干预研究
9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93.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自我认识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94. 情绪状态与调节策略对行为不当冲突的解决策略影响研究
95. 初二年级学生自主性两方面对逆反心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96. 拉丁舞训练对-岁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97. -年级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一所民办小学为例
98. 高中生父母期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
99. 小学高年级学生认知维度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课程设计
100. 小学高年级学生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设计——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记忆(memory),这个曾经被披上神秘色彩的心理现象,吸引了多少古今中外的专家和学者,也引起了几乎全人类的关注。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假如我们对以往的经验无法保持任何记忆的话,我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同时,我们的思维也完全要靠记忆才能顺利进行。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观念,这主要因为人有记忆的缘故。人们都向往自己成为一个“过目不忘”的强记忆力者,能够把所有有意义的信息都贮藏在大脑里,然而,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往往很难随心所欲。那么究竟什么是记忆呢?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和词典都这样说: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汉语中的“记忆”一词简洁地表明了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总是先有“记”再有“忆”,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把记忆看作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提取的过程。例如,我们熟读了一首李白的诗,过几天还能把它背出来,这就是通过记忆来实现的。近些年来,一些新的观点对这个看法提出了挑战。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提出,不应把记忆看作单一的实体,而应把它看作是由不同的结构(form)、系统(system)或类型(type)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性质不同的功能(Schacter,1985)。他们提出了多重记忆结构multiplememoryform)这一术语。记忆的多重结构意味着记忆的不同类别或组合,它是指功能相互独立的过程所引发的性质不同的记忆效果。近十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揭示,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这种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不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是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上表现出来。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中心课题。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权威人士对内隐记忆的主要领域进行长篇综述,如Schacter(1987),Tulving等(1990),Moscovitch等(1993),Roediger等(1994),Engelkamp等(1995),Jac0by 等(1997),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有增无减。例如1997年1至6期的《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知》(Journal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上涉及内隐记忆研究的论文就达半数,而《心理学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杂志则更是把1995年第3期和第4期合订本辟为内隐记忆专辑。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的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和Schacter,1985)。艾宾浩斯对记忆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遗忘曲线”广为人知。他曾将记忆分成三大类,其中第三类就是内隐性质的记忆。这类记忆“会在当前的思想和行为上有所反映,但此过程无意识参与的痕迹”。他还指出这类记忆不能用“内省”的方式探测。正因为探测手段的限制,在艾宾浩斯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内隐记忆研究处于中断状态。直至六七十年代因为健忘症研究使内隐记忆再次浮出海面,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科研工作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方法的创新。迄今为止,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1991年以前主要是采用任务分离范式;1991年开始采用分离程序研究内隐记忆;最近,内隐记忆的研究开始进入建模阶段。内隐记忆研究如此广泛地受到重视,并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前沿和热点,这有着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主要原因有:本书是华东师大心理学系“记忆研究”课题组在完成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委“八五”和“九五”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上,集多年来研究之成果,并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文献编写而成的。它是国内一本系统介绍国内外记忆研究成果的著作,也是反映记忆研究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技术的教材。
近些年来,有学者对传统记忆理论提出了挑战。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提出,不应把记忆看作单一的实体,而应把它看作是由不同的结构、系统或类型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性质不同的功能。他们提出了多重记忆结构这一术语。记忆的多重结构意味着记忆的不同类别或组合,它是指功能相互独立的过程所引发的性质不同的记忆效果。近十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揭示,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这种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不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是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上表现出来。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二十世纪末,是记忆理论内隐记忆研究的集中爆发时期。在这个研究黄金时期,内隐记忆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有增无减。例如1997年1至6期的《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知》上涉及内隐记忆研究的论文就达半数,而《心理学研究》杂志则更是把1995年第3期和第4期合订本辟为内隐记忆专辑。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的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和schacter,1985)。艾宾浩斯对记忆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遗忘曲线”广为人知。他曾将记忆分成三大类,其中第三类就是内隐性质的记忆。这类记忆“会在当前的思想和行为上有所反映,但此过程无意识参与的痕迹”。他还指出这类记忆不能用“内省”的方式探测。正因为探测手段的限制,在艾宾浩斯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内隐记忆研究处于中断状态。直至六七十年代因为健忘症研究使内隐记忆再次浮出海面,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科研工作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方法的创新。迄今为止,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1991年以前主要是采用任务分离范式;1991年开始采用分离程序研究内隐记忆;最近,内隐记忆的研究开始进入建模阶段。
对预测的Java对象辈子肇井上,米里stefanovi c ,会员的IEEE ,和Stephanie福里斯特,会员的IEEE 摘要-准确预测对象的寿命是很重要的改善记忆管理系统。目前垃圾收集相对粗粒的预言(例如, "短命"和"长寿命" ) ,并依靠应用独立启发式有关地方特色的分配。本文介绍了一种预测方法,是完全准确,使得其预言基于特定应用的培训,而不是应用独立启发式。由"完全准确" ,就是实现了粒度的预言是相等的最小单位分配。所述的方法,是第一家结合了高精确度和效率,在一个单一的寿命预估。全面准确预报,使我们,这是第一次,以研究零一辈子的对象。文件报告结果显示零一辈子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件分配基准程序,为Java编程语言和表示,他们是与它们的分配语境(调用栈和分配旧址) 。超越zerolifetime 物体时,文件报告结果预测较长的居住对象,而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可以预测的寿命物体根据其分配的背景下(调用栈和分配旧址) 。为规范基准节目中,有多少个动态分配的对象,其要求的地点有准确的预测范围之内,由0.2 %至61 % 。这种方法可以潜在性能的改善垃圾收集。该文件提出了一个死命令的收藏家( DOC )的,并分析了其实施间接及其尽可能最佳的性能。这项研究显示,如何记忆体效能,可提高使用额外提供的资料完全准确的预测。 指数计算物体在有生之年,工作量表征, pretenuring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垃圾收集, 程序行为。 ?导言垃圾收集的语言,如C #和Java等,是越来越重要。垃圾收集( GC )的好转开发人员的生产率,都不再需要外显记忆填海区,从而消除重要的来源编程错误。然而, 垃圾收集的语言招致增加开销,因此,要改善他们的表现对于以持续成功的,这些语言。 许多算法已提出过几次数十年以来,气相色谱法,发明了,但他们的表现已大量应用依赖性。举例来说, 菲茨杰拉德和塔尔迪蒂显示,一个垃圾回收器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计划[ 1 ] 。另一种做法依靠较大的堆的大小和根本背道而驰收集算法不那么频繁。不过,这并不总是产生更好的绩效[ 2 ] 。气相色谱法通常算法做出某些假设有关辈子的申请的对象,并针对收集算法这些假设。如果假设是不传染的, 业绩不佳的结果。什么是需要的是有能力作出准确和精确预测物体在有生之年,并把这些预言成一般的GC算法,工程以及为广泛的申请。 间接的气相色谱法相比,明确deallocation , 源自成本的确定哪些物体仍在活跃(现场直播) ,并不再需要(死亡) 。气相色谱法算法,因此,去一些长度,以收集地区记忆体大多死亡。理想的垃圾回收器将收集所在地区的所有物体最近去世,使这堆太空是没有白费的,由死者的物体和生活物不属于加工不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 分配表,将需要知道确切的死亡时间的一个物体的时候,它被分配,然后它可以拨这一个地区,所占用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死亡时间。 至目前为止,此项工作现已完成,只有在一个有限度地由一个过程,所谓" pretenuring " 。 pretenuring算法使粗大的预言对象辈子,预测其中分配将导致长寿命的对象,然后分配给他们的地区,是不是经常收集。 举例来说,在布莱克本等人。奇摩pretenuring计划[ 3 ] 对象分配到短命的,寿命很长,与永恒地区。正如本文将显示,无法预测辈子恰恰是一个障碍,以理想的垃圾收藏家。 现代语言运行时环境,提供一个财富仿形机制,以调查该国申请。在虚拟机(船民)的环境中,如由于C #和爪哇,剖面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准时化) 编制过程,并可能被利用来改善高性能的所有越南船民组成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查看如何分配-站点信息提供给船民可杠杆比率,以改善对象寿命的预测及如何这种能力可能受到剥削,由JIT编译器和收集系统。 该组织的这份文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我们证明有显着相关国家对栈上分配点和分配880的IEEE交易电脑上,第一卷。 55 ,没有。 7 , 2006年7月。每小时井上是与学校的计算机科学,卡尔顿大学, 赫兹伯格建设, 11时25分,由上校驾驶,渥太华,安大略省, k1s 5b6 加拿大。电子邮箱: 。 。四stefanovi C和美国福里斯特分别与计算机科学系, msc01 1130名, 1新墨西哥大学,阿尔伯克基,新墨西哥州87131 - 0001 。电子邮箱: (米,福里斯特) @ cs.unm.edu 。 手稿收到2003年12月19日;修订2004年12月16日;接纳12月7日2005年在网上公布2006年5月22日。 信息获取转载这篇文章,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并参考ieeecs登录号码- 0291年至1203年。 0018-9340/06 /二十○点○○二○○六美元的IEEE出版的由IEEE计算机学会物体的一生。接下来,我们描述了如何这方面的资料可以用来预测对象辈子当时,他们正分配完毕。然后,我们显示,有显着比例的对象是零一辈子。接下来,我们分析的行为一个假设性的混合选区(死亡下令收藏家) 利用我们的预测方法,检查其执行情况间接成本,竟将其最佳的情况下的行为。最后,我们比较我们的研究结果与相关工作,并讨论其他应用潜力。 二对象寿命预测我们的方法是启发,巴雷特和佐恩的工作对象寿命预测在C应用[ 4 ] 。特别是, 两种方法都使用类似的资料,预测是建造同样使用运行简况,我们有通过他们的"自我预测"的考验。此外,我们已几次扩建工程。首先,我们用的是垃圾回收的语言, Java的,其中deallocation是含蓄了。 第二,我们推行了全面准确的预测;巴雷特和佐恩只用了两个回收箱-短期和长期的居住。最后, 我们已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内容形成散装这份文件。 如前所述,一个目标对象的一生预测是,以提高性能,提供运行咨询,以内存分配子系统约一反对的,可能在一生的时间,这是分配。同样以巴雷特和佐恩,我们完成这项工作,由建设对象寿命预估指出,它预测资料显示,在分配时间。这包括语境的配置要求,即,动态序列的方法调用,导致了这一请求,并实际类型的对象被分配完毕。我们所说的,这信息作为分配的背景下,如果观察辈子所有的物体具有相同配置的背景是相同的, 那么,预估应预测值在运行时为所有的对象分配地盘。 我们尚未整合,我们预测到内存分配子系统,所以我们的测试是轨迹驱动而不是表现在运行。如果能够得到全面实施,我们的系统的运作,同样以其他简介驱动优化系统。首先,一个小的训练来说,将用来产生预测,而不是采伐迹。 随后运行,然后用预估为各种优化下文讨论。 我们认为,在两种情况下的预测:自我预测与真正的预测。自我预测[ 4 ]使用同样的程序跟踪训练(预估建造)作为为测试(预估使用) 。自预报提供了一个初步测试的假设,即分配的语境是好的预测对象有生之年实现这一目标。虽然自我揣测并不预测什么新的东西,它使我们能够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其中国家的栈是与寿命对象分配在这一点上。这提供证据真正的预测是可能的。真正的预测是较为现实的情况下,在一间小型训练追查是用来构建预估,以及不同的较大微量(生成从同一程序,但使用不同的投入) 用于试验。如果自我预测业绩欠佳,那么真正的预测是不可能得逞的。但是,准确的自我预测中,并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成功预测。虽然我们有没有分析,它在细节, 我们期待着这次后者而言,是最可能发生在大量数据驱动程式。 负载对内存管理子系统定堆分配和死亡的事件,这是独立于其他运算的影响,这一计划。 因此,在一生中的一个对象,在气相色谱法研究会是定字节数的新的记忆体。 之间的分配它的诞生和死亡。更多具体而言,物体的一生,是被界定为总和的大小与其它物体之间的分配给定对象的分配和死亡的,它主要体现在字节或字。 我们评估预估业绩用4个定量措施:精确,范围,准确性和大小: 。精度是粒度的预测中的bytes.a 全面准确预估精密1字节,例如,它可能预测某一分配点总是产量物体一辈子10304个字节。较少准确预报预测可能从一组几何比例回收箱,如8,192-16,383 (我们提及这些颗粒预测因素) ,或者是,我们以前所说,从一个小的一套回收箱等短命的,寿命很长,和永恒。我们的目的是要实现高精度(窄幅波动) 。在实践中, 理想的精度将取决于如何记忆配置子系统,利用预言。 。涵盖面的百分比为对象,其中预估作出了预测。我们构建预测因素,使他们做出预测只为分配的背景下,可以预见高信心。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预估将没有预测,而不是只有一个,就是不太可能以正确的,以及记忆体分配子系统将需要一个后备分配策略,为这些例。尽管决定预测是百分之分配地盘时,自然衡量覆盖是百分比的实际用途拨款的事件是预言(动态计数) ,而不是百分比地点在哪一个预测,可以取得(一静态计数) 。理想的情况下,涵盖范围应高可能的。 。精度的百分比,就是预言物体预测正确。这就是,在所有的物体分配在运行时,为其中一个预测是, 有些人有一个真正的一生中属于在同一个射程为预测寿命;范围界定由精确参数。准确度应为尽可能地高。 。尺寸是多少作品中预估,那里反馈意见的一个广义的分配网站并预测该网站。由于预估应负有空间和时间开销在运行时,规模较小大小都更好。 有有趣的权衡取舍之间的精确度,范围, 精确度高,规模不大。举例来说,要预测选择范围和精确度。增加预估尺寸(添加更多参赛作品)允许或者更大报道(列明预测物体以前未盖)或更高的精度(通过指定井上等:对预测的Java对象辈子881 不同的预测,这些物体) 。也有一些显而易见贸易小康之间的覆盖面和准确度。 我们构建的预测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我们收集了一个执行追踪每个程序,然后我们构建预估本身。微量包括准确记录每对象分配和死亡。每个分配活动,我们记录对象标识的,其类型,并执行语境。执行的背景下,代表国家对整个堆在时间的分配,构成了标识符的方法和字节偏移,储存整数。我们参考这方面的资料,作为栈字符串。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够减少信息量,由录音只有顶部少数作品栈(栈字符串前缀,或ssp1 )的影响进行研究,更改这么长的前缀。每死亡事件,是有记录到一个精度为1字节。这充分精度是独一无二的对象一生的痕迹,垃圾收集的语言。反对辈子文献报告中,几乎总是有颗粒状粒度为垃圾收集语言[ 3 ] 。这是因为反对死刑的活动,只能被发现,在收集站及收藏品都是相对生疏。我们用了一个实施的Merlin一代微量算法[ 5 ]内部jikesrvm开放源代码Java虚拟机[ 6 ]搜集充分准确的对象寿命数据。 梅兰作出绝对准确的实际,不执行频繁的垃圾藏品。相反,它imprints戳对物体在记忆的根,当分配occurs.2在收集,一个对象的死亡时间,可计算所定的最后戳在传递闭的一组对象。 预测构成了一套预估参赛作品。 1 预估入境是一个3元组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主要区别在于:内隐记忆对信息的检索和提取是无意识进行的,外显记忆对信息的检索和提取是有意识进行的。二者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加工水平(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的效果,但对外显记忆的影响明显。②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一般内隐记忆的消退速度比外显记忆慢,外显记忆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内隐记忆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③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的成绩随识记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内隐记忆则不受其影响。④感觉通道的改变会影响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加考比等人在研究中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⑤外显记忆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但内隐记忆很少受到它们的影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说明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但是内隐记忆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近些年来,有学者对传统记忆理论提出了挑战。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提出,不应把记忆看作单一的实体,而应把它看作是由不同的结构、系统或类型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性质不同的功能。他们提出了多重记忆结构这一术语。记忆的多重结构意味着记忆的不同类别或组合,它是指功能相互独立的过程所引发的性质不同的记忆效果。近十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揭示,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这种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不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是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上表现出来。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二十世纪末,是记忆理论内隐记忆研究的集中爆发时期。在这个研究黄金时期,内隐记忆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有增无减。例如1997年1至6期的《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知》上涉及内隐记忆研究的论文就达半数,而《心理学研究》杂志则更是把1995年第3期和第4期合订本辟为内隐记忆专辑。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的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和schacter,1985)。艾宾浩斯对记忆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遗忘曲线”广为人知。他曾将记忆分成三大类,其中第三类就是内隐性质的记忆。这类记忆“会在当前的思想和行为上有所反映,但此过程无意识参与的痕迹”。他还指出这类记忆不能用“内省”的方式探测。正因为探测手段的限制,在艾宾浩斯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内隐记忆研究处于中断状态。直至六七十年代因为健忘症研究使内隐记忆再次浮出海面,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科研工作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方法的创新。迄今为止,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1991年以前主要是采用任务分离范式;1991年开始采用分离程序研究内隐记忆;最近,内隐记忆的研究开始进入建模阶段。
只要是你喜欢的人你都不会那么容易忘记,一直不见面最短能保持9年;你不在意的人,有可能忘记就在转身的下一秒;记忆保持一生的就是你的最爱和最恨,所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爱你直到生命的尽头,希望你恨我直到永远”.
Life-span models寿命模型1The Social Factors Models of Influence on the Expectation of Life-span of China Population影响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社会因素模式2From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some models of short-term memory development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concerning different phases from infanthood to adulthood.在一生发展观的指导下,本论文阐述了短时记忆发展的各种模型,总结了目前短时记忆发展领域中涉及一生中各个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及尚未解决的问题。3The data of service life of, piston that gathered according to the well drilling scene, the research approach to put forward life-span of the piston, Adopt number pay attention to statistical method distribute law act as and study to oil field commonly used three a kind of mud pump the life-spans of pistons, Distribute models after establishing the life-span, calculate and analyse about the dependability index.依据钻井现场采集的活塞使用寿命的数据,提出了活塞寿命的研究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油田常用的三种泥浆泵活塞的寿命分布规律作了研究,确立了寿命分布模型,对可靠性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2014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本多元化,《世界汉语教学》1:142-156。2013年信息化地球村时代的汉语适应问题,《大江东去—王士元教授80岁贺寿文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51-70。节律和形态里的前后不对称,《中国语文》2013.5:387-405。2012年汉、英主要事件名词语义特征,《当代语言学》1:1-11。作为语法分析起点之一的数量性限制,《汉语学习》1:3-13。目的语の指示性の强さに基づく他动词の分类,影山太郎・沈力(编)《日中理论言语学の新展开3:语汇と品词》,东京:くろしお出版, 2012:241-266。主编《国外当代语言学选著研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重度-标志对应律:兼论功能动因的语用性落实和语法性落实,《中国语文》2011.4:290-300。再谈对Greenberg45条共性的分析,《认知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论集》118-149,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蕴含关系的两种解释模式,《中国语文》4:331-341。论“整体-部分、多量-少量”优势顺序的普遍性,《外国语》4:2-15。《汉语的认知心理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语义投影连续性假说:原理和引申(第二作者屈正林),《语言学论丛》42辑,112-128。2009年“组块”与语言结构难度,《世界汉语教学》1:3-16。The placement of Chinese adverbial revisited: what differentiates Chinese word order from other SVO languages (co-author Xiaozhou Wu), Janet Xing ed.Studies of Chinese Linguistics: Functional Approaches.23-44.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从某些语言学术语的翻译说起,《外国语》2:2-7。也谈“有标记”的歧解及解决之道,《当代语言学》3:260-266。中国境内的双及物结构语序(第二作者罗天华),《汉藏语学报》第三期:56-70。基于宾语指称性强弱的及物动词分类,《外国语》6:18-26。The parallelism between NPs and clauses in terms of pragmatic effects on word order, Cahiers Linguistique–Asie Orientale [法国,东亚语言学] 38.2:177-219.2008年直系成分分析法—论结构分析中确保成分完整性的问题《中国语文》2: 129-139。现行汉字文本优缺点及其改革设想《跨文化交流:世界“汉语热”背景下中文学科的改革和探索》30-4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语序类型学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沈阳、冯胜利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242-256,北京:商务印书馆。再谈汉语“的”和日语の的区别,《外国语》3:55-63。从语言类型学看模态动词的句法地位,《语法研究与探索》(14)306-314,北京:商务印书馆。从类型学看汉语全称判断,日本《中国语学》255:1-18。2007年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标点改革尝试,《北华大学学报》5:49-51,转载《语言应用研究与教学》2007(4): 2-3。“OV蕴含TV”的功能解释(第二作者罗天华),《汉语学报》2.57-65。2006年论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是语法分析的根本基础——兼谈转换语法的一些发展,《外国语》3:36-51。不同学派的“核心”概念之比较,《当代语言学》4:289-310。“形式描写、功能解释”的当代语言类型学,《东方语言学》(创刊号):10-2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蕴涵共性的逻辑意义及其功能解释,何大安等(编辑)《山高水长:丁邦新教授七秩寿庆论文选》:741-784,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1:1-15,2:132-138。时间表达的语法差异及其认知解释:从“年、月、日”的同类性谈起(第二作者屈正林),《世界汉语教学》2:12-21。语言教学门内谈,《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3:7-10。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从形式描写到功能解释的一个个案,《中国语文》4:291-299。关于句法理论的起点和三个平面理论(第二作者 曹德和),《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317-336,上海辞书出版社。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第二作者郭中),《外国语》6:32-39。2004年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1):3-15。汉语语序的总体特点及其功能解释:从话题突出到焦点突出,《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28-38,北京:商务印书馆。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原则(第二作者谢天蔚),《汉语学习》(4):50-55。共性探索背景下的汉语句法研究--谈谈如何从个性中分解、提取共性规律。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74-90。2003年“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世界汉语教学》:(1)14-29。增加汉字书写系统的语法信息,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七月号,Vo.34-4:118-124。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话题焦点谈起(第二作者徐阳春),《语言科学》(6):3-11。试论周遍性成分的状语性,载徐烈炯、刘丹青主编《话题与焦点新论》:83-9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英汉语法比较范围的扩大(第二作者谢天蔚),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ol.37-1: 111-130. USA.Rhythm and Syntax in Chinese: A Case Study (second author San Duanmu).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37:2, 123-136.2001年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当代语言学》3:253-263。What is the chunk in linguistic structur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452-457.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ess.2000年汉语“的”和日语“no”的比较,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一期:106-112。京都:株式会社朋友书店。1998年Left-right asymmetries of word order variation: a functional explanation.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http://www.usc.edu/dept/LAS/ealc/chinling/articles/lup.pdf).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5):353-367;人大复印资料98(12):87-101。Word order variation in Ta shuo-le wo san-tian huahua.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ol.33-2: 21-32. USA.1997年Computer-aided training in reading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2-2:57-73.1992年从“跳舞”、“必然”的词性到“忽然”、“突然”的区别,《语言研究》92-1:12-18。1991年A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arsing based on simultaneous chunking. Proceedings of 199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Oriental Languages:270-275, Taipei, Taiwan.1990年加强共性研究更是当务之急:对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反思的反思,《汉字文化》90-1。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noun phrases. In Mamoru Saito (ed.) Comparative studies on noun phrases: 1-41,.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research report.1989年结构、节奏、松紧、轻重在汉语中的相互作用:从“等等+单音名词”为何不合格说起,《汉语学习》89-3:25-28。1988年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称谓性及其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102-115,北京大学出版社。多重复句的层次问题(第二作者金立鑫),《汉语学习》88-5:4-7.1987年从心理学角度看汉语句型问题,《动词和句型》:39-51,语文出版社。语言结构的切分及其数学基础,《思维科学》87-4:47-50。1986年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中国语文》86(2):106-112。组块理论的完善化及其在自然语言理解中的应用,《思维科学》86(2):77-85。1985年流程切分和板块组合,《语文研究》85(1):36-42;人大复印资料85(5):125-131。论感知同思维的关系,《思维科学探索》:182-192,山西人民出版社。名物化异议种种,《语文导报》85-7:27-28。语言结构的外向、内向分类及核心的定义,《语法研究和探索(三)》:338-351,北京大学出版社。从认知心理学看正词法问题,《汉语拼音正词法论文选》:117-132,文字改革出版社。汉语拼音的阅读心理,《文字改革》85-6:11-13。试论经学注释法对思想的禁锢,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4:8-10。1983年无限递归的条件和有限切分,《汉语学习》(3):23-29。人脑短时记忆机制和人类语言结构的关系,《世界科学》83-9:21-30;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卷83(9):25-30词性标注问题两则,辞书研究83-5:2-10。1981年动词名词兼类问题,《辞书研究》1981.1:151-155。主干成分分析法,《语文研究》1981.1:30-39。对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些看法,《中国语文》81-4:255-259。1979年也谈结构,《中国语文》(6):412-415。读《“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4):275-278。
Life-span models寿命模型
记忆,这个曾经被披上神秘色彩的心理现象,吸引了多少古今中外的专家和学者,也引起了几乎全人类的关注。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记忆心理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记忆心理学论文篇1 浅论记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记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记忆的形式有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主要阐述这四种记忆类型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教学 反思 。 关键词:记忆;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假如我们对以往的 经验 无法保持任何记忆的话,我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同时,我们的思维也完全要靠记忆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运用记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有效记忆,在此,谈一些感想,敬请读者批评指教。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等。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 方法 ,就能改善和 提高 记忆力 。 一、形象记忆型――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要记忆类型 我觉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发挥比较充分的优势,把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就可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觉、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我在教《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中发展的趋势及途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及发展的状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两框内容时,就制作了一个关于战斗机发展简史的短片。从战斗机F-4的横空出世到与米格战斗机相搏斗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后来,美国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终研究出了性能优良的F-15。如今,美国又研发出了F-15猛禽,无论在速度、隐形、目标瞄准的准确性、发射的火力级别都是当今其他战斗机无法比拟的,实现了战斗机整体性能上质的飞跃,达到了战斗机中的顶级。通过这个短片把战斗机发展的趋势、途径、状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使学生成功地记住了相关的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1.选材要准确形象,能精准地阐释课本的内容,同时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印象深刻。 2.多媒体制作内容要精短,形式要多样化。毕竟,多媒体是起辅助教学的,不能太冗长,要服务教材,落实教学目标;但形式可以采用文字、图片、动画、配音等多种手段,有效地帮助学生调动各类感官来记忆。 二、抽象记忆型――以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化的类型 我觉得对于抽象词汇、 文章 、理论记忆,理解是最重要的,因为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 例如,“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难解,所以在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难点时,我采用了“层层解剖法”让学生来理解记忆。首先,我让学生自习,自主得出对“真理是客观的”的思考和见解。然后,我再进行层次引导:从真理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即正确的认识;迁移认识的相关知识――认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事物,“桥梁”是实践,所以认识的内容及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因此真理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它的内容及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所以“真理是客观的”。最后,思想碰撞――我举例了几种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月球的表面情况、物质构成、引力大小等,然后提问:真理只有一个,为什么我们会有对月球的多个正确认识呢?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与思考进一步深化了对“真理是客观的”的理解。 [教学反思] 1.给予一片草原,予以一个方向。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觉得越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越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得出自我认知,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 2.讲解要有层次,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讲解的原则一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新旧知识的有机衔接,这有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适度举例,提出疑点,激荡思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是符合中学生的 逻辑思维 的,但是要避免流于肤浅,对知识要有一定的挖掘,提出疑点,促使学生的思想在激荡中得以提升。 三、情绪记忆型――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这种体验是深刻的、自发的、情不自禁的。所以记忆的内容可以深刻地牢固地保持在大脑中。因此,我觉得要让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例如,《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课有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要知道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意义,懂得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机制,同时要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于是,我就以原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的案件和国家 游泳 中心水立方中方执行总负责人郑方多次邀请铁面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审计水立方工程的实施案例为新课导入,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对政府权力的探究兴趣。其中,陈良宇在庭审过程中的三个“对不起党,对不起上海市人民,对不起我的家人”尤其使学生对权力是把双刃剑有了深刻的感悟。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对“我们怎样监督政府人员使他们对得起党、人民和家人?”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认同了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意义,同时懂得了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机制及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教学反思]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课导入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十分关键的。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的兴奋点是有规律的,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做到松弛有度,自然流畅,切忌疲劳教学。 3.案例的引用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生活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共鸣,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落实教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动作记忆型――以各种动作、姿势、习惯和技能为主的类型 动作记忆是培养各种技能的基础。因此,我觉得要让学生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辩论 、查资料、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 记忆方法 , 增强记忆力 。 例如,《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要让学生理解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于是,我进行了一场班级模拟选举人大代表的情境,并让“选民”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最后对选举结果的满意度及选举方式进行评判。 [教学反思] 1.新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就要改变传统教学的单纯性理论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中提高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2.教学课堂要适当地延伸,把课前的资料收集、课堂的教学及课后的调研及反思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动作记忆的连续性。 人的成功与智商的四个要素:注意力、 想象力 、思考力和记忆力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我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关于记忆力的感想与大家共勉,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记忆心理学论文篇2 浅析巧用心理学知识有效记忆英语词汇 【摘 要】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 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制约一个人英语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然而英语词汇的记忆一直是广大 英语学习 者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此,找到有效方法来攻克单词记忆这一关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本文从心 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人的记忆 规律和遗忘规律, 总结 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 【关键词】词汇记忆 记忆规律 遗忘规律 1 引言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在总结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时曾说过:“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任何一项语言技能都无法忽视词汇因素而独立存在。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生在完成两年的英语学习后应掌握4200个单词。显然,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般来说,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语音和语法知识以后,他们在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扩大。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制约一个人英语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词汇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找不到记忆词汇的有效方法,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2 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浅析人的记忆规律和遗忘规律,并提出如下记忆词汇的有效方法 2.1经常复习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都是强调复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劳永逸的记忆是没有的,即使是记忆牢固的词汇,也会因 其它 因素的影响或干扰而发生遗忘,避免遗忘最有效的手段是经常复习。复习也要讲究策略,那就是要分配复习。一般而言,应先密后疏,即对刚学过的材料应多加复习,每次复习间隔的时间应短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逐渐增长。 2.2及时复习 复习不仅要经常而且要及时。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第一个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他所绘制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人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是先快后慢的规律。由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所以记忆词汇时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之前进行,方可阻止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有些同学虽然也复习,但由于复习地不够及时,影响了记忆的效果。我们应当明白:有些事情不在于做与不做,而在于什么时间做是有用的。 2.3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在识记时,通过何种感觉通道输入信息影响到识记的效果。例如,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三组学生识记相同的材料——10张画片,一组采用视觉记忆,二组采用听觉记忆,三组采用视听结合记忆。结果一组能回忆起70%,二组60%,三组83.6%。这说明:视觉记忆优于听觉记忆,视听结合优于视觉记忆。显然,多种感觉通道共同参与识记,可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多 渠道 的广泛联系,因而要优于单一渠道的识记。因此,在记忆词汇时如能充分调动主体的五官共同参与识记,做到视、听、读、写结合,将会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同时,在记忆过程中,由于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其中,更易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保证了记忆的质量。2.4建立联想 单词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如词义上的相近关系、相反关系,词形上的相近关系、衍生关系等等,依据这些关系进行联想记忆可收到“记此忆彼”的功效。实践也证明,是否善于利用联想来扩展记忆范围是造成人与人之间记忆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人可以浮想联翩,举一反三;有的人则什么也记不住。词汇记忆过程中,当碰到一个新单词时,可使用接近联想法,类比联想法,对比联想法,归类联想法等记忆方法,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一个单词尽可能多地联系到与它相关的各种形式,结构及用法等。 如在学习表达好的记忆力的 短语 have a reliable memory时,联想到其相近的表达:have a/an tenacious/retentive/ photographic/unfailing memory,同时又联想到其意义相反的表达:have a/an unreliable/ terrible/selective memory。在学习blue-collar(蓝领阶层的,指“体力工作者的”)时,类比联想到white-collar(白领阶层的,指“脑力工作者的”)pink-collar(粉领阶层的,指“典型女性职业工作者的”),gray-collar(灰领阶层的,指“维修保养行业工作者的”),gold-collar(金领阶层的,指“高级专业人士的”)和bright-collar(亮领阶层的,指“电脑及通讯专业人士的”)。在记忆单词drought(旱灾)时,运用归类联想法联想到同属 自然灾难的其它单词,例如:flood(洪水),hurricane(飓风),typhoon(台风),tornado(龙卷风),earthquake(地震),volcanic eruption(火山爆发),mud- rock flow(泥石流),avalanche(雪崩);在记忆单词accelerator pedal(油门踏板)时,联想到同属汽车装置的其它单词,例如:brake pedal (制动器踏板),clutch pedal(离合器踏板),dashboard(仪表盘),horn(喇叭),ignition switch(点火开关),seat-belt(安全带),steering wheel(方向盘),windshield(挡风玻璃),windshield wiper(刮水器),bumper( 保险 杠)等。 2.5尝试回忆 在用联想进行记忆时,一方面强调它对“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强调它对“忆”带来的方便。所谓记忆,包含记和忆,是指对知识的识记,存储,提取和再现,因此只有记而没有忆的记忆称不上真正的记忆或完整的记忆,记、忆结合才能保证记忆的效果和质量。实验也表明,学习时,单纯地反复阅读的效果,不如在阅读中结合积极的尝试回忆效果好。这是因为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它要求高度集中注意,进行更紧张的脑力活动,能促进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巩固,同时又能及时检查记忆情况,把精力集中到薄弱环节,易于加深印象。实验证明二者最好的比例是20%的阅读+80%的尝试回忆。 3 结束语 掌握大量的 英语词汇是提高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如此丰富的词汇量,如果没有 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仅凭学习者的耐心和毅力去死记硬背是难以完成的。记忆词汇的过程就是同“遗忘”作不懈斗争的过程,因此了解必要的心 理学知识,将遗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强化记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样记忆英语词汇,不仅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而且易于提取,不易混淆。运用词汇时也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触类旁通。 参考 文献: [1]陆巧玲.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2]孟祥杰.大学课程中的英语词汇教学.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7). [3]江林等.心理学教程.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4]肖菊兰.英语词汇拓展——类比构词.湖北 财经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1. 有关记忆的心理学论文 2. 有关记忆的心理学论文 3. 关于普通心理学的论文 4.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寂静的沙滩残留着一个个脚印,灰暗的天空散漫着一缕缕余辉,枯老的古树铭刻着一道道年轮,记忆,眷恋地被挽留了题记悠扬的琴声总是在静默的夜里泛起思绪的微波,记忆就晶莹地闪烁在道道微波之间。闪现着一幅幅没有定格的画面:火辉煌的都市,徘徊在十字街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快乐地栽下心中的心愿之树;在凋落的榕树下,一个人悄悄地抽噎着;在吹着风的黄昏,展望着大海的波澜。是快乐,是悲伤,是安静,还是躁动,记忆中都充溢着他们的身影。记忆不是无声的电影,有听的见的音乐,有笑声,有哭泣的声音,也不时会有疯狂的嚎叫。记忆也不是无味的白开水,他有饭的香味,温馨的饭香;有酒的味道,浓情的酒味;还有蜜的香甜,温情的甜蜜。翻开记忆的笔记,记录着有声有色的昨天,每一页都讲述着昨天的故事。欢笑和快乐是记忆中的天使,每一次回想,与他们悄然而遇,幸福总会挂在微笑的嘴角。悲伤之中,忽然感到世界是美好,愉悦之中,欣然赞叹一路走来,总有灿烂的晴天,更为明媚的阳光。历史是一种记忆,浓墨重彩的记忆。一个朝代的兴盛,一个王朝的没落,鼎盛的文化,屈辱的条约,无论是个人的历史还是社会的历史,都深深地刻在了记忆的围墙之上。已过去的记忆仍然叫人咬牙启齿,记忆中,还可以安静,平静,宁静。后知后觉,记忆之墙上的一道道醒目的痕迹,都指着昨天,警示着今天。支离破碎的过往被记忆的线缠绕着,他和人一样,似乎并不完美,想扔掉那些灰暗的记忆,但他不肯走,他要留下,他说:没有黑暗,哪来的光明。好吧,就带着所有的记忆,一起向前走着,走了之后,才发现他是重要得不可丢弃。好汉不提当年勇记忆似乎应该受到排挤,过往的事似乎不应该被记忆所包容。不!这不是记忆的真意,记忆也是现实的,他并不遥远和虚幻,闭上眼,温习着写下的从前,一鼓无形的力量由记忆散发,布满全身,站起来,握紧双拳走向明天。让所有认为记忆只是毫无意义的留恋的人汗颜不论,挽留的是否都是最美,不论,残留的是否会变得憔悴,更或者,不论,遗留的是泪水或欣慰,记忆,敞开着他的胸怀,带着他们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回味,高飞!
培养记忆力——这也是学校实践中的尖锐问题之一。大概,我们每一个人遇到那种记忆“有漏洞”的儿童都会束手无策的:他今天记得的,明天就忘了。我在这里试图提出的关于培养记忆力的建议,都是以感性材料即实际经验为依据的。 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 在开始识记以前,应当像我已经说过的那样,让儿童经过一番思维训练。摆在记忆面前的任务越复杂、越困难,对思维、思考和智力才能的训练就应当越细致耐心。如果一个儿童只能看见事物、现象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一面,而他自己并没有深入到事物和现象的深处和实质里去,没有作出任何“发现”,没有体验过发现现象之间的出乎意料的相互联系的那种惊奇的情感,那么这种儿童进行识记是会感到困难的。 我坚定地相信:当儿童还没有达到需要在课堂上和家庭里记忆和背诵的那个时间时,就应当特别关心他的记忆力的培养。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和识记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大概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样奇怪的现象面前感到过茫然失措:儿童在小学里学得很好,可是在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学得不好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原因之一就在于:在小学里,缺乏一种以发展思维、培养智力、打好记忆力基础为目的的专门工作。在小学里,应当打下记忆力的牢固基础;而让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在直接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去探求、获取和掌握的知识,就是记忆力的牢固基础。
送给大家一段记忆谚语:背诵是记忆的根本,理解是记忆的基础,重复是记忆的窍门,争论是记忆的益友,趣味是记忆的动力,联想是记忆的媒介,应用是记忆的要雇化简是记忆的助手,卡片是记忆的仓库,疲劳是记忆的敌人。方法/步骤11、平心静气。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保持一种让自己平心静气的心态。更多的时候是让自己的大脑安静。22、调整自己大脑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33、树立起自己记忆优良的信心,并时时提醒自己要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记住”!4要学习和找到一套适合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经常的训练再训练,提高再提高。5要保持对世界充满强烈的爱好与兴趣,兴趣是记忆的第一推动力。对被记忆的对象要象对待自己的“情人”一样有足够的兴趣。强烈的愿望和刺激可以促进自己的记忆。要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建立与愉快事情相联系的记忆。让自己的心态永远年轻,保持年青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脑细胞变得敏锐和年轻。学会一种或多种观察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能能帮助我们记忆。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记忆中尤其如此。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象。开发自己的右脑,把记忆对象形象化有助于记忆。掌握歌诀或口诀记忆知识,把互不关联的记忆对象编成歌诀有利于记忆。学会特征记忆技巧,找到记忆对象的特点,辨别出其特征有助于记忆。学会整理和分类,适当的分散记忆(化整为零)有时比集中记忆效果好。充分运用人自身体的五官功能,调动身体各器官协同记忆。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质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 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10种方法: 1.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 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8.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提高记忆力的十五个要点 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一、平心静气--首先使大脑安静下来。 二、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三、必须自信"一定能够记住" 四、要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五、对记忆的对象要有兴趣 六、强烈的动机可以促进记忆。 七、和愉快的事情相联系容易记忆。 八、刺激可以使脑细胞变得年轻而敏锐。 九、细致地观察能帮助记忆。 十、充分理解被记忆的对象 十一、用形象来掌握被记忆的对象。 十二、把互不关联的记忆对象编成歌诀有利于记忆。 十三、辨别特征记忆法。 十四、适当的分散记忆有时比集中记忆效果好。 十五、调动身体各器官协同记忆。 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 问:医生 你好!我是一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要背的东西多,但又感到自己的记性不好,我很羡慕一些同学,他们很快记住的东西,而我得花数倍的时间才能记住,有时很苦恼。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 答:你好!首先我要说的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在某些方面甚至差别很大。放弃比较,接纳自己,你苦恼就会减轻。至于记忆的方法,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要想提高记忆力,首先要了解一些有关记忆方面的常识。简单地来讲记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称为编码阶段。这就好比计算机的信息输入,都要经过编码,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会得到保存。这个阶段与注意的关系很大。很多信息我们回想不起来,有些问题就出现在编码阶段。很多事情我们熟视无睹,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以为我们记得,事实并非如此。举个例子来说,虽然钞票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我们却不能立即描述出一元钱背面的图案。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看到了,但并没有主动地去注意它,也就没有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自然也就无法回忆了。第二阶段我们称为短期记忆阶段。这个阶段记忆保留的时间很短,一般在几秒到十几秒钟。比如你打114查到了你要的电话号码,记在脑子里,等你要拨号时一下子又想不起来了。测试短期记忆的方法很简单,你可以让一个人说出4个毫无相关的数字或英文字母,你立刻把它们重复出来,然后逐步增加,看你最多能记住几个。一般人总在7±2个。因此我们知道知道短期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短期记忆是长期记忆的基础,短期记忆如果不反复练习,很快就会遗忘。而如果在尚未消失前,继续加以练习,那么就可以转化为长期记忆,也就是我们说记忆的第三个阶段。长期记忆又称为永久记忆,可见它是保留时间很长的记忆。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知道,如果你感到你记忆力不是最好,不一定是你的脑子比别人笨,可能是你在我们上面讲到的记忆的3个阶段没有处理好。如果你改善了记忆的这3个阶段你就有可能提高你的记忆力。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如何来提高记忆力。 我们从改善编码阶段开始。首先,编码总是以注意开始,所以你应该把注意全部放在你要记的事情上。记住,如果没有编码或编码错误,你是不可能记住它们的,即使你有再聪明的脑子也白搭。你应该全神贯注尽可能地排除或减少外界的干扰。比如你可以选择比较安静的地方读书,读书时不要被其他的东西,如零食、小说、杂志等分心。有的同学看书讲究情调,边听音乐边看书,这也是不好的习惯。其次,仔细观察你要记的事情的细节。比方说你要记住一个人的相貌,你就应该仔细观察他的眼睛、鼻子、前额、下巴、耳朵。第三,就你要记的东西跟自己对话,比如"他高高的个子,小眼睛,皮肤黑黑?quot;这样就等于进行了印象及言语双重编码,就更可靠。 再谈谈如何改善短期记忆。我们前面提到,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所以要想改善短期记忆,必须减少记忆的负担。我们可以采取缩写的方法,比如"WHO",我们知道是"世界卫生组 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缩写,我们只要记住这3个字母,把它们作为线索,这样我们就可以记住全部了。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谐音的方法,使毫不相关的对象变得有意义,这样也可以减少记忆的负担。比如圆周率"3.14159……",照我们前面讲的,由于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人只能一次记住毫不相关的7个左右的数字。但如果我们把它读成"山顶一寺一壶酒……"那它就变成有意义的了,这样也就等于间接地扩大了记忆容量,减少了记忆的负担。由于短期记忆时间很短,要想保存长久,归根到底还要靠反复练习。 最后再讲一讲如何改善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不同。短期记忆的遗忘就好比信息 输入了电脑,但没有保存,丢失了就再也找不到了。而长期记忆的遗忘,好比存在电脑里的文件找不到,自然也就提不出来了。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想一个人的名字,已经到嘴边了,可就是说不出,被别人稍加提醒,马上就想起了。这说明这个信息还在脑子里,只是由于缺乏线索,而想不起来。因而长期记忆主要是检索问题。我们说一个人记性好,其中就包括一个人对以前发生的事情都清楚在记得。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改善我们的长期记忆。比如,我们可以借助环境中的线索。如果你下周开会,要带某份文件给某人,那么你可以预先把这份文件放在比较醒目的、你很容易看到的地方,到时候就会提醒你。很多人记性好并不是他脑子一定比别人好,主要是他善于利用环境中的线索。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法,从这件事情发生前想起,按着时间顺序,把前面发生的事情作为线索,有助于我们回忆。这种方法在考试时也可应用。如果有某个问题你想不起来了,你可以先想一下你前面背的内容,再顺着想下来,会帮助你可以回忆。平时你也可以进行一些记忆练习,比如可以回想去年的今天你在做什么. 提高你的记忆力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较好的记忆力,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却不是很多。那么,怎样提高记忆力呢? 一、兴趣——记忆力的加速器。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强化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动,形成大脑的兴奋中心,将各种知识信息不断地传给大脑的神经中枢,从而留下较深的印象。反之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长期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你的学习就不安心,记不住。因此,要提高记忆力,首先应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爱好。 二、理解和复习——记忆力的金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大脑中建立联系或产生联想,达到理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因为理解的实质是建立起各知识点的广泛联系。这样,在记忆时就可“顺藤摸瓜”。二是这种联系要加强。加强联系靠复习,经常复习就能记得牢,“重复是记忆之母”。 三、适当休息——记忆力的润滑剂。人们的各种学习活动都是由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主管,进行这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就有相应的兴奋点。如果兴奋点长时间在“某一区域”出现,就会使该区域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适当休息就会使大脑皮层原来兴奋、劳碌工作的相应部位得以平静,消除疲劳。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在记忆新的事物时,每记忆30分钟后,中间休息5分钟,其效果远远超过长时间的连续记忆。 四、科学的方法——记忆力的促进剂。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帮助自己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学习的目的。记忆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尝试记忆法、轮换记忆法、表格记忆法、提问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学们要选择好适合自己自身的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定会增强记忆力。 怎样增强记忆力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质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 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10种方法: 1.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8.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怎样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只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每个人的记忆都可以得到发展和提高。马克思的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但他仍然采用背诵拉丁字母组成的无意义音节的方法,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记忆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记忆力呢? (1)使用和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将会使你的记忆效果显著。记忆的方法很多,但必须 根据不同的记忆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 ①使用记忆法。 这是一种通过使用来增强记忆的方法。使用既是一种学习过程,又是一种重复过程。例如,记英语单词,仅仅用心记还不能加深印象,关键的是要使用,如果你能用它经常与人对话或给国外的朋友写信,你的单词一定记得很牢。 ②分类记忆法。 把记忆对象按照其性质、特征、内容联系,归并分类,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就便于记忆。比如,记忆外语单词,把职业(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科学家、艺术家),学校(小学、中学、大学),亲属(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姐妹),方向(东西南北),季节(春夏秋冬)等等分门别类,这样就容易记住。学习功课时,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系统整理,使内容融会贯通,也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③列表记忆法。 列表便于把杂乱的记忆对象条理化,这样提取时方便,尤其是对复杂的数字、词语等。 ④循环记忆法。 把所要记忆的材料分成若干小组,依次排列,每次一组,不断返回去复习和巩固前面的材料。这样周而复始地记忆,使记忆信号反复再现,能使人的记忆持久。 ⑤阅读记忆法。 精读和泛读一些与自己关心的事物有关的文章或报刊以加强记忆。 ⑥合成记忆法。 把显得零散的材料组合起来记忆。例如,单独理解记忆“弼”这个字,就不如与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联合起来理解记忆更便捷。 ⑦全体学习法、分段学习法和联合学习法。 学习一个材料,从头至尾反复阅读,直到熟练为止,称为全体学习法;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记熟一部分,再去记另一部分,称为分段学习法;把材料通读一至数遍,再分段去熟记,最后再联合起来,称为联合学习法。 学习初期,学习内容的意义是连贯的,宜用全体学习法。学习后期或者材料较长,适宜用分段学习法。在学习材料的长度、难度比较适中的情况下联合学习法更为有效。 采用哪种方法,要具体分析。 ⑧集中学习方法和分散学习方法。 集中一段时间把学习材料记熟,不休息地反复练习,这是集中学习法。分散学习法指的是,在练习期间插进休息,分散成若干次记熟材料。一般来说,对解决问题的学习,对诗歌、散文等有意义的材料的学习,对难度小,分量少的知识内容的学习,适合用集中学习法。反之,对无意义材料、难度大、分量多的材料的学习,适用分散学习法。 ⑨过度学习法。 在某种学习内容达到刚刚和勉强能够背诵时,趁热打铁再继续学几遍,称之为过度学习法。 ⑩诵读法和背诵法。对记忆的材料,一遍一遍地念,直到熟读,这种方法叫诵读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诗歌、公式、定理等知识的记忆。在念的过程中,试图背诵,遇到不能记住的内容重新阅读,直到念熟,这叫做背诵法。背诵法的记忆效果较好,而且用于试图背诵的时间越多,记忆就越好。 (11)重点记忆法。 对有些内容,不用全部记住,只要抓住重点和实质,集中精力把要点记住就可以。例如听某些报告,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学习者的需要抓住重点进行记忆就可以了。 (12)歌诀记忆法。 把记忆的对象,编成歌诀,读起来抑扬顿挫,唱起来合辙押韵,比较好记,例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3)规律记忆法。 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以便于记忆。对自然科学的不少定理、公式的记忆,死记硬背效果极差,如果找到它们的规律性,记忆效果就较好。 (14)接近、类比、对立联想记忆法。 由某人或某事想到与其相关的他人或他事,由某概念而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概念,通过这种方法能加强记忆。原因在于联想能唤起人的大脑的感知,使原来的形象再现,从而促进记忆。教育家威廉�6�1詹姆斯说:“一个事实,在心中越是与其他大量的事发生联想,就越是能很好地记住。” 接近联想,指的是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对某个熟人姓名的回忆,又想到同他相似的另外某人,或者联想到他的住处、事业、家境等等。 类比联想,指的是对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了和他性质相似的事物的回忆,例如,利用类比联想学习外语单词,将同义词、近义词归在一起,进行记忆。 对立联想,指的是由于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 (15)笔记记忆法。 读书记笔记,学习记笔记是提高记忆效果的一种好方法。根据学习的目的和记忆要求,记笔记可以分为抄录、摘记、提纲、札记、批注等形式。 (16)练习记忆方法。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书写练习,如解答数理化习题和实际操作、实验,帮助理解概念、原理、公理等。每次练习的结果都要知道对错,这样有利于记忆力的提高。 (17)自我测验方法。 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根据学习进度和自己的需要,自己测验自己的记忆情况。 (18)概括记忆法。 如“四大发明”、“五讲四美”等。 (19)形象记忆方法。 据说作家秦牧记忆马克思诞辰,采用编故事的方法。“马克思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他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于是1818年5月5日就再也不会忘记了。 (20)分解记忆法。 把复杂的东西分解开,有时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赢”字,笔划比较复杂,但如果分解为很顺口的“亡口月贝凡”就很好记住了,同时还可连带记住“嬴”和“羸”两个字。 (21)推导记忆法。 有的事物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如若记住一个,可以依次类推,帮助记忆。比如十月革命爆发在1917年,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两年之后的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又是两年之后,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水平。自觉遵循记忆规律,利用记忆规律,对提高智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哪些记忆规律值得掌握呢? ①具有明确目的的记忆,比没有明确目的的记忆其效果要大得多。在学习中,同学们对那些必须记住的材料,一定要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决不可放任自流。 ②要求长期记住材料,比要求短期记住材料具有更大的巩固性。在学习中,我们应当使自己具有长期的甚至永久性的记忆意向。 ③要求顺序记忆的效果,较之不要求顺序记忆的效果要大得多。按材料顺序记忆,更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④要求精确地记忆材料的效果,比要求只记住材料大意的效果好得多。 ⑤与需要相符合的材料容易记牢。 ⑥凡是能引起人们直接兴趣的材料容易记住,而且记得快、记得久。 ⑦能激起人们情感的事物能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 ⑧经过积极的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事物容易记忆。 ⑨材料的多少,在记忆的进程中表现出相反的特点:易记材料开始记忆时进展快,以后复习时进展慢,而难记的材料,开始时记忆进展慢,但复习中进展快。 ⑩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记住。 (11)直观的形象材料比语词的抽象材料容易记住。 (12)有节奏有音韵的材料(如诗歌)比没有节奏没有音韵的材料容易记忆。在学习中就可以把那些难于记忆的材料编成有节奏,有音韵的东西,如顺口溜、打油诗等等,以帮助我们提高记忆的效果。 (13)多种感知活动比单一感知活动容易记。 (14)集中注意观察比心不在焉观察容易记。 (15)经过系统化的材料容易记,但不持久。 (16)把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结合起来,较之单纯背诵,或者单纯地反复阅读,其记忆效果要大得多。这条规律的实质,就是在学习中把再认和再现结合起来,即把材料阅读几遍后,离开材料在头脑中回想一下,看哪些记住了,哪些没有记住,然后再去阅读,如此反复地交叉进行,直到记熟为止。 (17)同时记忆两种类似材料,因易于混淆而影响记忆效果。据此,在学习中,我们把记忆的规律归纳为五个方面: a.明确记忆目的、任务是保证记忆质量的首要条件。 b.记忆材料的数量适度,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关键。记忆数量过多,会使记忆效率大为降低。尽量避免“都想记住,都记不准确”的被动局面。 c.记忆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记忆的速度和持久性。 d.记忆前后保持活动的相对稳定,能提高大脑的记忆功能,避免记忆的干扰。 e.发挥各个心理过程的协同作用是强化记忆的物质基础。积极的思维与提高记忆效果紧密相关,兴趣与爱好也是增强记忆的重要因素之一。 (2)怎样巩固记忆力?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因为自己记忆力差而深感苦恼。如何才能去防止或减少遗忘发生,巩固自己的记忆力呢? 第一,要有一个好习惯。到哪里去或做了什么事,或今天准备学习什么,记忆的效果怎么样,最好事情完结之后,花上少许时间回想一下,有什么遗忘没有,还有哪些内容没有记住。此外,做事或学习时要有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必须做,哪些事不必做,要合理安排,慢慢养成一个记忆的好习惯。 第二,对自己记忆中的事情,在合适的场合、时间和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想办法讲述给别人听,这样可以巩固记忆。在学习方面温故而知新,不断地温习,还可以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内容讲给同学、家长听。 第三,通过争论,加深记忆。争论是互相促进,加深理解的一种必要手段。同样,也可以加深理解记忆。 第四,记忆对象尽量减少,并要求能精确、明白。滥记、乱记、多记,效果不会好。 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了不少,这里只简要介绍适合中小学生的方法。 ①重复记忆。重复是学习之母,尤其像字词、术语、外语单词、历史年代、事件等枯燥乏味的东西,更需要循环往复地记忆。 ②早晚记忆。根据心理学原理,早晚记忆分别只受“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单项干扰,因而记忆效果较好。 ③读写记忆法。边说边记,多种分析器的协同合作也是提高记忆成效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记字词、诗词、外文单词等。 ④间隔记忆方法。读一本书,学一篇文章,最好分段交替进行记忆,记忆时间不宜过分集中。 ⑤概要记忆法,在一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和细节都记下来的场合,如听报告、故事,看电影、小说,可把其中心、梗概、主题记住;或先记一个初略的框架,然后再设法回忆补充。 ⑥选择记忆方法。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读书学习都要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记忆的内容有所选择,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⑦趣味记忆方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倘若对某一门学科特别感兴趣,其学习成绩也往往较好。 ⑧运用记忆法。记忆是建立联系,运用则是巩固联系的最有效手段。我们一定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当然,记忆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学习的知识越多,人的记忆力也就越强。孔子早就说过:“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识就是记忆。
对进行了考察。记忆与人的意识、思维、理性等精神能力和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它经常成为哲学 反思 和思辨建构的对象。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记忆论文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摘要:对进行了考察。记忆与人的意识、思维、理性等精神能力和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它经常成为哲学反思和思辨建构的对象。西方哲学的记忆观经历了古代本体论记忆观、中世纪____神学记忆观、近代认识论记忆观和当代生命哲学记忆观等几种历史类型。
关键词:西方哲学;记忆观;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77(2008)04-0476-06
罗素曾说,记忆“那是一个很困难的题目”。在近代心理学将实验手段引入记忆研究之前,甚至在今天大脑对于脑科学而言仍然是一个“灰箱”的情况下,记忆的运行机制无疑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由于记忆与人的意识、思维、理性等精神能力和精神活动的密切联系,它总是经常成为哲学反思和思辨建构的对象,尽管它也从未成为哲学思想的主流。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形成了以求知、尚智为核心的理智知识型传统,对记忆问题有较多深入的研究散见于哲学家、思想家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记忆思想资源。考察这种哲学记忆观的历史演进,对于推动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古代本体论记忆观
哲学史上第一个谈到记忆并赋予记忆以极高地位的当属柏拉图的“回忆说”。柏拉图不仅实际地撰写了大量的回忆录,包括对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回忆和他的自传,用他的生花妙笔确立了苏格拉底在西方文明史上不朽圣人的地位,而且也从《美诺篇》开始以“回忆说”着手构筑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影响深远的形而上学体系。
“回忆说”的提出直接源于对“美诺悖论”的解答。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是热衷于为一些道德及相关概念的正名,探求它们的合乎逻辑的定义。他不但承认自己的无知,而且通过反复盘诘往往使被问者陷入迷茫的境地而被迫也承认自己的无知。美诺正是在被诘问了三次而对先前自以为是美德的定义感到绝望时提出:“你在对一个东西是什么全然不知时,能够寻求它吗?”苏格拉底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将它重新表述为:“他不会寻求他所知道的东西,因为他既然已经知道它,就无需再探求;他也不会寻求他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甚至连他要寻找的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一些现代西方学者很重视的“美诺悖论”,它表明苏格拉底在美德问题上陷入了绝境。柏拉图让苏格拉底反求诸己,用“回忆说”来解决这个悖论。他说:“既然灵魂是不朽的,可以不断重生,它已经在这个世界以及别的世界中获得一切事物的知识;……因此寻求与学习并不是别的,不过就是回忆。”。在柏拉图看来,包括美德在内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可教的,也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获得的,它们本来就内在于人的心灵和灵魂之中,只不过在现世生活中它们被人忘记而成了不觉察的状态。从未学过数学的童奴经过苏格拉底的适当提问后说出了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边长平方之比,即毕达哥拉斯定理,就证明知识是灵魂从生前的存在里带来的。所以,后天的 经验 际遇不过是一种“机缘”,经它的刺激和提醒使人回忆起灵魂本已具有的知识,一切学习都是回忆。柏拉图正是以“回忆说”为基点建构了他的乌托邦、理念论、灵魂不朽论、宇宙起源论,建立了庞大的纯粹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所以罗素认为回忆说是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不是在一般的经验层面上谈论记忆和回忆问题,而是一开始就赋予它一种思辨的意义,用它讨论认识的来源和本质、灵魂的不朽和肉体的生灭、整体的理念和分有理念的万物等极抽象的形而上学问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思想史意义。从思维的取向来看,“回忆说”将探寻知识和美德的认识活动从外在转向了内在,从感觉和经验转向了理性和灵魂。黑格尔曾对此评论道:“一般所谓学习是指接受一种异己的东西进入思维的意识,这乃是用事物去填满一个空的空间的机械联合过程,而这些事物对于这空间乃是生疏的、不相干的。”相反,依照柏拉图,“学习是这样一种运动,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异己的东西增加进去,而只是它自己的本质得到实现,或者它自己的本质得到自觉”。这无疑是哲学精神的纯化和 理性思维 的进展,它使记忆和回忆一词摆脱了日常经验的意义,而具有内在化、深入自身的深刻的思想性意义。其次,柏拉图认为“整个自然是同类的”,只要回忆起其中的一件便可能触类旁通,由此推论出 其它 的一切,无需对每一件事物都用回忆的 方法 去认识,这表明柏拉图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他力图用“回忆说”对整个世界形成一个完整的看法,构建一个完整的本体论的结构图景。最后,“回忆说”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他发展了苏格拉底寻求普遍性定义的精神助产术,回答了人的心灵中的知识是如何孕育的这个苏格拉底没有提出也没有回答的问题;同时,就灵魂在堕入肉体之前已经具有某种知识,在肉体的污染和囚困中虽然忘却但经某些“机缘”的提醒和刺激又可回忆起这些知识而言,“回忆说”事实上蕴涵着后来亚里士多德潜能与现实学说的萌芽。
亚里士多德“是从来最多才最渊博(最深刻)的科学天才之一”(黑格尔),在他的自然哲学著作中,辟有专章《论记忆》,而这却是为历来的哲学研究所忽略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的记忆思想以灵魂学说为基础。如果说他对灵魂的说明是形而上学的思辨,那么他对记忆及其它生命现象的观察则充满了自然哲学的色彩。亚氏的记忆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关于记忆的性质和属性。
他认为,灵魂具有感性和理性功能,记忆和想象属于灵魂的同一部分,它属于“第一感觉能力,即我们由以感知时间的能力”。在他看来,“时间的一部分已经过去了,现在并不存在,另一部分将要到来,现在也并不存在。但是由这些部分,却又构成了那无限的和永远存在的(真正的)时间”。时间既是可分的又是连续的,还是可度量的,是灵魂认识广延和运动的内在尺度。“只有那些能意识到时间的动物才有记忆,并且它们是凭藉着以感知时间的器官来记忆的”。第二,记忆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将来是不可能记忆的,因为将来是猜想和希冀的对象;对现在也无可记忆,而只能感觉,因为对将来和过去我们都无法靠感觉来认识,只有对现在才能这样。记忆属于过去,而对当下的现在则无法记忆”。所以,记忆既不是感觉也不是判断,而是当时间流逝后它们的某种状态和影响,所有记忆都表明着时间的过去。第三,记忆的发生。时间成为过去,只是本质意义上的记忆之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由于记忆存在于具有强烈刺激之心灵的潜能之中,因而只有当属于事实的以及属于时间的刺激同时发生时,人才会现实地记忆。“记忆在本质上包含有意识。但是如果只有属于事实而没有属于时间的刺激,或者相反,人们都不可能记忆”。总起来看,虽然亚里士多德认为记忆属于感觉而且是第一感觉能力,它是人们知识经验的开端,与理论科学和高级智慧相距甚远,具有与柏拉图超验地谈论记忆完全不同 的观察和研究记忆的经验取向。但是由于他的灵魂学说渗透在整个自然哲学之中,而且将记忆与对时间的深遂思辨结合起来,因而亚氏的记忆思想仍然具有相当深厚的形而上学基础,他同柏拉图共同缔造了古代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记忆观。
二、____神学记忆观
欧洲中世纪是____神学兴盛并一统天下的时期,所有的理论思维和思想论争都发生在神学的范围内,人们不再探求自然和宇宙的奥秘而致力于对上帝信仰的论证与理解,古希腊的哲学 文化 传统和希伯来的宗教文化传统逐渐融合为一体化的神学哲学理论,直至经院哲学的诞生,哲学完全沦为神学的婢女。奥古斯丁正是站在这个结合点上,作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他认为基督____真正的哲学”,皈依基督____到达哲学的天堂”,而一般人所谓的哲学只是“现世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普遍流行的现世哲学,现世哲学需要经过改造才能被利用,二者的关系是信仰和思想的关系。那么,如何由现世的哲学达到真正的哲学,即信仰和思想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奥古斯丁坚持“信仰然后理解”的基本立场,“你若不信,便不能理解”。而“信仰然后理解”的关键则是他关于记忆的“光照说”。
“光照说”的大意是:一切真理都存在于上帝之中,上帝是真理的来源,真理是上帝之光的照耀,“光照”是人的理性获得真理的途径。奥古斯丁正是通过“光照说”来论证对上帝的信仰。从哲学史上看,“光照说”可以说是对柏拉图“太阳”比喻的承继和对“回忆说”的改造。如前所述,柏拉图通过“回忆说”解答“美诺悖论”,把对普遍性知识的寻求诉诸于超验的理念世界,引出了灵魂轮回观念。奥古斯丁取消了灵魂的前生观念,认为不能像柏拉图那样由现在可发现真理而推出心灵有前生及灵魂轮回,因而回忆就是当下的,真理的获得和幸福的达至乃是由于人具有天然的上帝记忆和天然的追寻上帝的欲求。奥古斯丁认为,“信仰寻求理解”,人对于上帝是听信在先,理解在后。我们之所以能够信仰,是因为已有上帝记忆。但这上帝记忆是极不完全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醒”,即得到圣经、教会这两大权威的“提醒”。因此,人的上帝记忆就蕴含了一切真理之相和后天获得的感性形象,包含有潜意识和意识的内容与活动。“记忆的领域中原已有它们存在着,不过藏匿于邃密的洞穴,假使无人提醒,可能我绝不会想起它们”。人们获得知识,体验幸福,正是由于得到了上帝之光的照耀,上帝之光照亮了记忆中某处邃密的洞穴。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记忆’代表心灵的潜在状态,‘光照’代表心灵的显在活动。”可见,在记忆来源问题上,奥古斯丁将柏拉图的理念改造和提升为上帝,记忆就是心灵的上帝记忆,对于上帝记忆人们是不能再进一步追问的,它属于直接的、当下的、自明的信仰领域。
关于记忆的内容,奥古斯丁认为包括三类:第一,“不通过印象,即在我们身内得见概念的真面目”,人们称之为知识学问,潜隐在最幽远的地方;第二,“记忆还容纳着数字、衡量的关系与无数法则”,它们无色、无声、无味、无从捉摸,也不是感觉所镌刻在我们心中的;第三,“记忆又拥有我内心的情感”,但方式依照记忆的性质与心灵受情感冲动时迥然不同。记忆好比一个库房,这些材料在记忆中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而是依照一定规则有序地排放。“在那里,一切感觉都分门别类,一丝不乱地储藏着,而且各有门户:如光明、颜色以及各项物象则属于双目,声音属耳,香臭属鼻,软硬、冷热、光滑粗糙、轻重,不论身内身外的,都属全身的感觉。记忆把这一切全都纳入庞大的府库,保藏在不知哪一个幽深屈曲的处所,以备需要时取用”。这就是说,记忆不仅保存一切感觉材料,同时又是最初运用理性规则的场所,是联系理性和感性的中介,因而已经包含着对人的认识过程的初步分析。
作为神学家和哲学家,奥古斯丁毕生追求识神与识己,人的上帝记忆既是这场追寻的起点又是终点,在此基础上,奥古斯丁又论述了返观自照的“自我记忆”、三位一体的永恒记忆等。可见,经过“光照说”改造的神学记忆观,实质上构成了奥古斯丁神学和哲学的秘密与枢纽,对于上帝记忆的“先信仰然后理解”在他的神学继承者那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开辟了经院哲学系统化的道路;而关于记忆的内容和记忆对认识的作用则成为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唯名论的思想资源,并最终导致了经院哲学的瓦解。
三、近代认识论记忆观
近代以降,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____会和经院哲学的束缚逐步松缓。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推动着人们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以革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验科学的许多重大成就,也向哲学提出了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加以指导的要求。因此,对科学研究方法和认识方法做出哲学概括与说明的认识论问题就被提升到了特别显著的地位。相应地,对记忆问题的探讨再也不能在原来神学的框架内进行了,它被纳入了对知识的来源、性质、范围等问题的探讨中,其中尤以经验论哲学为甚。
将经验论加以系统化的洛克是哲学史上对记忆问题进行认真研究的重要思想家。他对人类思想的各种情状进行了划分,明确区分了感觉、记忆、回忆和思维等,第一次从唯物主义经验论角度肯定了记忆在人类思想意
识结构中的地位。洛克十分重视记忆的重要性,他说:“在有智慧的生物中,记忆之为必要,仅次于知觉。它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如缺少了它,则我们其余的官能便大部分失了效用。因此,我们如果没有记忆的帮助,则我们在思想中,推论中和知识中,便完全不能越过眼前的对象。”可以看出,洛克认为记忆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心的大部分官能在发挥其功能时都需要有记忆系统同其协同作用,否则其功能就无从发挥。例如感知器官如果缺乏记忆系统的配合,那么感知对象对它而言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或者它不知道它每一次感知到的是同一个对象,因此它也就不能获得任何稳定有效的信息。而学习的内容如果不能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则学习者什么也没有学习到。第二,有了记忆,人才可能有间接知识,只有凭借记忆,人才可能离开眼前的对象,通过推理、比较、想象等思维活动获得具有间接性的知识,“敏捷的才智在于能自由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观念”。
“天赋观念”是洛克认识论集中批判的问题,他正是通过对记忆的分析来达到的。洛克说:“回忆作用同其它思维方法,分别之点,就在于回忆时,分明意识到那件东西是曾经在心中存在过的。人心以前所不曾知觉过的东西,都不能说是在心中的。”存在于心中的任何观念,如果不是当下的一个实在知觉,就是从前不为理解所知道的;而如果一个观念能通过记忆被追唤出来,则人一定知道它是以前在心灵中存在过的旧的观念。任何观念究竟是否在人心中或记忆中,就完全看这样差异。借着这个差异,洛克断言,“记忆中并没有天赋的观念”。因为根据洛克的逻辑,人心中的知觉(观念)只有两种:已知的记忆和当下的新知。新知的观念总要以某种方式贮存到记性中成为记忆,作为记忆存在的已知观念在某个时候一定是当下的新知,当下的新知转化为记忆就成为人类知识的来源和流程。依此层层追溯,一定可以达到一个既没有任何记忆也没有任何新知识的阶段——“白板”阶段。这样,洛克就通过对记忆的分析驳斥了天赋观念论的“普遍同意说”和“理性发现说”。
另外,洛克还注意到了人的意志对记忆活动的主动控制、记忆的两层缺点、记忆与抽象言语的关系等,在经验论的框架内比较详细全面地考察了人类的记忆现象。相对于洛克之后的许多哲学家,包括许多当代哲学家从根本上忽视记忆在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事实上他已赋予了记忆在思维中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还只是“仅次于知觉”的第二位的地位。可以说,在记忆问题上洛克超越了他的时代。
如果说洛克在对经验论哲学的综合中存在着动摇的倾向,那么休谟则将经验论原则彻底化了。休谟认为,呈现于心灵中的除了知觉以外什么东西也没有。知觉分为两种:微弱暧昧的抽象观念和强烈活跃的感觉印象,一切观念都是印象的摹本。“记忆和想像这两种功能都可以摹仿或摹拟感官的知觉,但是它们从来不能完全达到原来感觉的那种强力同活力”。这就是说,直接面对对象的感官知觉最为强烈,引人冲动,而离开直接对象的事后记忆,甚至最自由的思想也比最钝暗的感觉较为逊弱。当人心的种种思想或观念出现于记忆或想象中时,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以某种次序和规则相互引生,这些规则只有三种:相似关系、接近关系和因果关系。这三种关系都以记忆为基础,“除了直接呈现于他的记忆和感官面前的东西而外,他再不能确信别的东西”。
休谟是如何推知这一点的呢?休谟认为,几何、代数、三角等具有直觉的确定性的知识,人们只凭思想作用就可以保证其明白性和普遍必然性,而对于“实际的事情”的研究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但在这里各种事实的反面总是可能的。人类理性不可能凭借事物呈现于感官前的种种性质,把产生它的原因和由它所产生的结果揭露出来。人们只是由于似乎相似的原因,便期望有相似的结果。但这并不是推论,而是期待和信念,即这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关于实在事情或实在存在的一切信念都只是由呈现于记忆或感官的一个物象来的,都只是由那个物象和别的物象的恒常会合来的”。正是由于一种物象和呈现于记忆中的东西的习惯性会合,人们才有了相似关系、接近关系和因果关系的推论方式。如果不根据呈现于记忆或感官中的一些事实,那么一切推论不过是纯粹假设。尽管思想可以自由地超出记忆和感官之外,达到最远的地方和最远的时期,但是它必须依据感官或记忆之前的一些事实。“所以你最终就必须归结到呈现于记忆或感官中的一种事实。若非如此,那你就得承认,你的信念是完全没有基础的”。因此,所谓因果关系仍是由于经验的不断重复和恒常记忆,它是否是事物的固有性质和必然联系,对于人是不可知的,人们只需要根据经验和记忆期待将来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就够了。可见,休谟从知识、理论起源于知觉、印象的经验论原则出发,将知识、理论特别是关于“实际的事情”的知识、观念局限在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感觉经验的不断会合和多次重复成为呈现在心灵中的记忆,根据经验和记忆形成思维的信念和行动的习惯。而对经验和记忆的外在对象是否有真实的因果联系甚至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则持怀疑主义态度。这样,休谟在对经验主义原则彻底化的过程中,走向了不可知论。
四、生命哲学的记忆观
20世纪上半叶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对记忆进行了独特而深入的研究。柏格森公开举起非理性的旗帜,致力于解决传统哲学的身心二元论,他以生命冲动为基石,把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从空间转移到时间,突出直觉的方法论本质,系统地提出了人的生命创造进化学说,记忆理论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重要内容。
批判传统哲学特别是笛卡尔理性主义二元论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出发点。他认为物质与心灵的关系,在笛卡尔那里被拉得太远,因为他认为物质具有几何空间性而心灵却无广延;在贝克莱那里又被扯回太近,因为他使物质的第一性质等同于第二性质而成为纯粹的表象。柏格森肯定精神的真实性和物质的真实性,力图在二者的结合部——记忆——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旦着手从纯粹事实当中寻找这样的信息,以求帮助我们解决这个
问题,就发现我们不得不涉及的不是别的,而是记忆”。“任何人只要不怀成见,立足坚实的事实,一旦着手研究心灵与身体这个经典问题,很快就会把它看作记忆的核心问题”。可见,记忆问题是柏格森批判传统哲学提出生命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
柏格森在讨论记忆时,涉及到了记忆功能的发生方式、如何储存和运动的过程,他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记忆形式:记忆-形象和记忆-行动。前者记载依时间出现的全部日常生活事件,不忽略任何细节,也不考虑任何实际用途,只是由于自身性质的必然性把过去保存起来。这种记忆形式形成了经验性认识,把人们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第二种记忆形式并不保留具体的事件、过程、方位等,而是把过去运动中形成的理智协调的运动保留下来,它代表着过去积累起来的努力。柏格森说:“被储存在当前里的这种对过去全部努力的意识,确实也是一种记忆,但它与第一种记忆却大不相同,它总是受行动的支配,位于当前意识中,并且只顾及未来。”第二种形式之所以无愧于记忆的名称,不是因为它保持了以往的形象,而是因为它把过去的作用延伸到现在,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行动意识,是纯粹记忆而不是大脑的自然机能。它努力聚积的是人的生存能力,显示着人的生存能力的增强。因此,第二种记忆实质上是促使人行动、促使人生活的力量,正是它体现了生命的创造进化过程。
正是在第二种记忆即纯记忆中蕴涵着柏格森那个重要而令人费解的“绵延”概念,“绵延说”和记忆理论有密切关联。“纯粹绵延是,当我们的自我让自己生存的时候,即当自我制止把它的现在状态和以前各状态分离开的时候,我们的意识状态所采取的形式”。绵延使过去和现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存在着相互渗透,存在着无法区分的继起,它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只有活生生的生命过程才会有纯绵延的形式出现。在柏格森看来,数学时间是空间的实在形式,而对于生命万分重要的时间是绵延。第二,绵延是没有区别的陆续出现,生命过程是无法切断的生命之流,只有在自我的生命流程中而非纯粹空间内,过去和现在才并非相互外在而是在意识的整体中融汇起来。第三,绵延是一与多样性的统一,构成生命之流的绵延虽然是“无法区分的继起”,却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绵延过程是一,是什么把绵延过程统一起来呢?柏格森认为是依靠记忆。第四,绵延的趋势不可预测。对于一个不可分的生命过程,任何超人的智慧都无法预见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创造是生存所必须的,生命存在的根据就在于创造,它不服从于某种先验的目的。由柏格森记忆理论和绵延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纯记忆就是绵延不断的生命之流的形式和保证。只要生命在继续就会有过去,而过去就意味着记忆、储存和积淀。记忆并非储存在大脑里,而是储存在绵延中,即储存在生命本身和生活范围中。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立即返回过去,使过去作用于现在和未来。所以,柏格森所说的记忆并不是一种心理存在,而是生生不息的创造的生命能力。
对直觉的重视是柏格森区别于传统哲学的重要之点,但他又不同于现代哲学其它流派从存在、意志等出发去阐述直觉,而是以绵延和记忆理论为前提去发现直觉的。他认为直觉对于当时的人类而言只是理智的边缘或半影,它是因为在行动中不及理智有用而被排出中心的,但是直觉自有更奥妙的用途,应当再恢复它的较显要的地位。柏格森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直觉意识,直觉地思维也就是绵延中思维,而生命的绵延依靠记忆成为可能,所以记忆就为直觉提供了基础和参照。“真正直觉的机制就仅仅是唤起回忆,给它一个实体,并重新赋予它活动的,因而也是切实的性质”。记忆中的知觉和形象不断聚积,最后缩约成一个单一的直觉,从而直接地产生对事物、生命的完整意识。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记忆观是对传统形而上学记忆观的根本变革,它一反传统哲学将时间空间绝对化、数学化的理智形而上学 思维方式 ,将记忆视为生命绵延的根据和创造的源泉,从而超出了对记忆的自然科学式理解。如他反对把记忆当作大脑的自然机能,把大脑当作记忆的贮藏室,记忆是纯粹的过去等等,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正是这样看的;他也反对把记忆当作减弱的知觉,这在休谟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柏格森所理解的纯记忆是生命的能力而非心理存在,它储存在绵延中即储存在生命本身之中。过去活动的内容和结果积淀下来所形成的能力即纯记忆,过去依然是充满生机的,是具有当下效应的现在的前提,也是使当下效应指向未来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柏格森的纯记忆也就是类记忆、社会记忆。但是由于他的哲学在总体上是综合的而非分析的,“主体与客体的区别,……在他的哲学中是完全没有的”,因此,柏格森虽然突出了记忆对于生命创造进化的意义,但却由于这种混淆而具有生物有机论的倾向,也并未真正深入人类社会演进传承的记忆一创造过程。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哲学记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