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自1955年创刊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她既是我国神经精神科学事业发展的客观记录和里程碑;又是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领域中,传播科学信息,记录科研成果,开发智力资源,促进人才成长的高级专业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4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将更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1955~1966)解放前,神经精神科学事业未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专业机构很少。因此,从事本专业者寥若晨星,神经精神科学成了我国医学科学中薄弱的一环。建国后,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健康,神经精神科学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并于1951年8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此期间有少量的神经精神科论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随着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专业队伍的壮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急于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于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创刊我国神经精神科专科刊物——《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随后组成了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穆怀珠任专职编辑。经过全体编委和专职人员的积极筹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号于1955年3月13日问世,为季刊,每期80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当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暲题写了刊名。办刊方针是以神经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对危害人民健康严重的疾病知识,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防治方法、研究心得,要求医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以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初期编辑室设在中华医学会内北京东单三条胡同,1957年迁至北京东四西大街新建的中华医学会办公大楼,创刊初期,编委会议都是在协和医院神经科许英魁和冯应琨教授的办公室内召开,参加者经常有许英魁、冯应琨、魏毓麟、赵葆洵、王芷沅、穆怀珠等。到60年代,则转到中华医学会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有许英魁、冯应琨、黄克维、赵葆洵、王芷沅、谭铭勋、伍正谊、沈渔邨、许迪、陈学诗、王忠诚、张继志等。在50、60年代,在京编委会经常是在星期天或晚上召开。当时编委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陈学诗、张继志还经常来学会帮助加工稿件、撰写编者按语等。外地编委张沅昌、夏镇夷、陶国泰、于清汉等也很关心杂志工作,帮助组织稿件。1958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对精神病人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由卫生、公安、民政三个部门组成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提倡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即不要把精神病人关闭或关锁在病房内。这次会议对我国精神病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地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成效显著,其中以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苏州做得比较好。如上海成立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办起了多所精神病工疗站,使精神病的复发率下降了3/4以上。外出伤人毁物者也大大减少。这次会议的纪要及会后各地开展工作的经验介绍,该刊从1958年第4期起陆续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1959年起改为双月刊,第1期84页,以后每期68页。从1959年起开始刊登英文目录,从1959年第三期起刊登主要论著英文摘要。1960年6月4日根据上级通知,该刊与医学会办的所有期刊一起停刊,检查浮夸、泄密和“修正主义”问题,同时也有纸张困难等原因。至1963年国家经济情况好转后,经改选组成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增加11名年富力强的新编委。专职编辑仍由穆怀珠担任,1965年增加了陈秀华。经积极筹划于1963年5月25日复刊,为季刊,每期84页。并改由中华医学会出版。1963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会议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包括应用神经病理、生化、生理等实验研究方法,对神经病理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成就和进展。本刊从1964年第1期起改为104页,较详细地报道了这次大会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有关脑血吸虫病的病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脑电生理,颅内肿瘤快速显微诊断和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转氨酶测定,不典型内因性精神病的生化代谢紊乱,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生物因素调查、生化代谢及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神经衰弱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的论著。正当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及其专业刊物蓬勃发展之际,出现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本刊与几乎所有的期刊一样于同年9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停至1978年。从1955年创刊至1966年9月停刊,共刊出10卷、39期,刊登文章1366篇,平均每期35篇文章。从1955年至1960年每卷末期附有总目录,从1963年复刊改为文题索引。每期印数从4030册上升到7658册。本阶段特点:2.1 刊出内容以实用为主,较多地报道常见病的临床分析和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机构尚少,科研设备有限,所以回顾性临床分析文稿较多,也很需要。过去我国的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多引用外国的数据,与我国实际情况常不尽符合。因此,陆续发表大量的临床分析文稿,颇受广大读者欢迎,也为我国撰写有关教科书、参考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经常刊出“临床病理讨论”,对锻炼临床思维、准确诊断疾病、妥善地治疗护理大有帮助,因此,成为读者喜读乐看的栏目之一。2.2 在初期,译文和译文摘要(文摘)所占比例较大:在50年代,每期译文1~4篇,译文摘要1~14篇;译文和文摘多来自苏联,部分文摘来自英美。从1958年开始设“综述”栏,对国外的有关进展予以综合报道。由于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基础很薄弱,50年代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较多地引进外国的经验和成就来充实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2.3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章较少。本阶段共刊出论著605篇,其中基础研究15篇(占2.5%),临床研究95篇(15.7%),该两类文章绝大多数在60年代前期刊出的。50年代的基础研究以大体解剖学、病理学研究较多,而生化、生理学研究在60年代开始增多。2.4 神经外科论著较少:在50年代刊出很少,6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较少,在此阶段刊出的605篇论文中有关神经外科者仅44篇(占7.3%),其原因是我国神经外科起步较晚。本刊编委会对神经外科的发展一直很重视,经常优先刊出神经外科研究成果的文章。2.5 充分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资料:本刊编辑委员会十分重视学术会议的报道,认为学术会议是展示各地有关经验总结和科研成就的大课堂,是沟通信息、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切磋学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刊编委、编辑积极参与并组织稿件加以报道,使未参加学术会议的广大读者也从中受益。2.6 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受当时政治影响,特别是1966年,本刊登了不少政治性文章,有时每期占一半版面。两次停刊(1960年和1966年)均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1966年停刊长达12年之久,对神经精神科学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此期间各地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很少,零星的成果只能刊登在文革后期复刊的《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专职编辑陈秀华先后参加上述两杂志的编辑工作。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在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下,激励我国广大神经精神科学工作者奋起追赶国际神经精神科学发展水平,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兴旺发达的繁荣局面。为迎接这一局面,1978年初卫生部同意上报经国家科委批准复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调出陈秀华负责筹备复刊事宜。在京原编委冯应琨、黄克维、陈学诗、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沈渔邨、王忠诚、张继志等多次召开筹备会,讨论编委会人选和复刊计划。复刊后的编委人选原则上是上届编委中身体状况较好者建议继续聘用,有的省缺少编委请当地医学会推荐人选,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聘任。组成以冯应琨为总编辑,伍正谊、王忠诚、张沅昌、黄克维、夏镇夷、陶国泰、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适逢当年7月4~10日在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大会,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冯应琨、陈秀华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杂志筹备情况和提请审议的编委会工作条例草案、审稿原则草案和组稿计划。会上讨论热烈,各地编委表示将努力为杂志组审有关稿件。随后,在同年9月5日杂志正式复刊,仍为季刊,每期64页,并开始在论文参考文献前刊登论文英文摘要。从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每期64页。1988年起论文英文摘要改在每期后部集中刊登并取消论文英文目次。1993年起则将论文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下,并恢复论文英文目次。本刊从1980年起被纳入美国的《医学索引》,亦被纳入我国《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编辑室专职人员由1名编辑增加到3名编辑,1名编辑干事。复刊后,本刊除针对当前防病治病的需要,组织相应稿件外,特别注意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1984年4月10日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正式创刊后,该刊不再刊登神经外科稿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领导下,进行了第四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1986年5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组成以陈学诗为总编辑,夏镇夷、周孝达、陶国泰、史玉泉、谭铭勋、沈渔邨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调整了1/3编委,遴选50岁左右、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取代身体不好的65岁以上的老编委,并保留部分身体尚好的老编委作咨询编委。1986年6月3日至7日在重庆召开第三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由陈学诗总编辑介绍编委会改选经过,陈秀华汇报了本刊1978~1986年工作报告以及编委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稿办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通过。并围绕如何办好杂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求把神经科和精神科分开办刊物的呼声较高。为了使读者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从1986年开辟了“精防动向”栏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外神经精神科发展状况。为了加强思想导向,开辟了“人物述林”栏目,介绍老一辈神经精神科专业工作者艰苦创业、刻苦钻研、治学育人的业绩。1991年初进行第五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于1991年4月组成了以陈学诗为总编辑,沈渔邨、郭玉璞、姜佐宁、江德华、张明园、陆雪芬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1991年5月在吉林市召开《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陈学诗总编辑报告编委会改选经过和1986~1990年杂志工作总结。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杂志压稿时间长和脱期问题;部分编委再次提出本刊应分办神经科和精神科两本杂志的建议。由于本学科专业的杂志在各地相继创办,如《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20余种,同时这期间,纸张、印刷、邮局发行费用不断涨价,本刊每期的定价从1986年开始突破了多年的每册0.50元,逐渐上涨,以致发行量逐年下降。从1980~1993年每年平均每期印数为22294、20066、19297、19617、20445、18193、17876、17330、13569、13593、13485、13270册。到1988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经济状况陷于低谷,于1988年7月1日起停付作者稿费1年,9月1日起收取稿件处理费(1991年1月1日起对中华医学会会员停收稿件处理费)及发表费。自1991年开始封面加印中华医学会会徽。根据出版署的规定,从1993年第2期起停用傅连暲会长题写的繁体字刊名,改为简体字刊名。从1978年复刊到1994年底共刊出17卷,90期,刊登文章3106篇,平均每期34.5篇。本阶段特点:2.1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增多:自本刊1978年到1994年底,发表的论著共1379篇,其中基础研究82篇(5.9%),临床研究541篇(39.2%)。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所占的百分比为50~60年代(基础研究2.5%、临床研究15.7%)的1倍多。这是可喜的改变,是这些年来各单位加强科研工作、推行研究生制度的结果。基础研究论文对我国医学科学有促进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有利于基层专业人才的成长,促进神经科和精神科防治工作的开展。2.2 神经外科论文迅速增多:这阶段神经外科发展迅速,从1978年复刊至1984年底,共刊出论著472篇,其中神经外科162篇,占34.3%,与50年代神经外科仅占1.7%(5/292)、60年代占12.5%(39/313)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表明我国神经外科的蓬勃发展,已能用手术方法根治或明显改善多种颅脑、神经疾病,同时也表明已有可能创刊神经外科专业杂志。2.3 重点号和专辑增多:重点号和专辑的专题是编委会根据来稿和有计划地组稿,尤其是结合专题座谈会和有关学术会议组编的。本阶段刊登45个重点号和13个专辑,两者共58个,平均每年3~4个。这是由于自1978~199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成立14个专业学组,专业学组均举办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加上本刊组织的专题座谈会,总计有29个(不包括本刊编辑部未参加的会议),其中神经科19个,精神科10个。本刊除了报道这些学术会议水平较高的论文外,多数专业学术会议和专题座谈会都写了富有指导意义的会议纪要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等。这些纪要和方案标准(详见附表)较充分地反映了会议各种内容和各种见解,并发挥了学术导向作用,颇受读者欢迎。2.4 增辟栏目,活跃版面:本刊原有栏目有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学术动态、书讯,本阶段增辟了学术讨论、技术改革、国际学术交流、精防动向、读者*作者*编者、人物述林等,以充实内容,活跃版面。2.5 加强编辑规范化:从1986年起,加强编辑规范化工作,严格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加强对图表、统计学符号、参考文献、名词术语及版面设计等的规范化,贯彻各种有关编辑出版的国家标准。 3.1 该刊创刊40年来,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不懈地工作,因而不论在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育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兹简要分述于下。3.2 普及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建国初期,我国神经精神专业队伍很小,随着各地专业医疗防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专业人员迅速增多,但多系从内科队伍分流出来,专业知识不足,且有关专业参考书缺乏,为适应这一需要,本刊创刊后,特别注意针对这些需要进行组稿,除了通过论著介绍我国各地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外,用较多的篇幅以译文、文摘形式,继之采用文献综述形式及时介绍国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起到没有围墙的全国专业性继续教育大学的作用。3.3 促进各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工作:为了统一各种神经精神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的依据和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14个专业学组和本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专题座谈会都十分注意分别就有关疾病制定“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定标准”,本刊均及时在有关重点号、专辑中予以报道,以便各医疗防治单位推行应用。对于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广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的热烈欢迎。3.4 反映我国神经精神学科的新成就,推动学科发展: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肩负着反映我国这一专业的先进水平的重任。建国后,我国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意气风发,越来越多地开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大量投寄本刊,本刊总是力争及时地严密审查后择优刊出,尤其是1980年召开了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后,研究报告迅猛涌现,多种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如CT扫描、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检测、核素造影、红外热图、脑地形图、诱发电位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神经化学、精神药物药代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各种实验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组织移植,如垂体移植、胎脑组织移植、肾上腺组织脑内移植等;各种常见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流动病学调查报告等;众多的新成就的报道传播,推动着学科的迅速前进。3.5 促进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锻炼:本刊创刊不久就设立了“临床病理讨论”栏,先后刊出了59篇。由于其内容与读者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可以启发读者从临床难题中独立思考,有力地进行诊断思维锻炼。 4.1 该刊创刊40年来,编委会和编辑部一直努力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侧重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做出了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4.2 充分发挥编辑委员和审稿人的作用,做好审稿和组稿工作:本刊的编辑委员和审稿人大都是我国神经科和精神科界有名望的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是本学科各地的带头人,在审稿和组稿工作中能够严格筛选把关,提供恰当有力的组稿线索,促证了杂志质量。特别是在创刊初期,老一辈编委曾牺牲个人大量休息时间,为本刊审阅和修改稿件,经常星期日或夜晚参加在京编委会,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们都按时出席,认真讨论每一篇文稿。继续充分发挥这样一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有权威的专业编审队伍的作用,是搞好杂志的根本保证。4.3 充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新成果和新动向:本刊始终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放在首位,通过良好的总体设计与导向,使广大专业人员获得新知识,扩大其眼界,提高其医疗水平和科研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神经精神科事业的发展。4.4 充分报道学术会议的内容,扩大其社会效益: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后来的14个学组,早年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后期每年总要召开2~3个专科学术会议或专业学术讨论会。并就有关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专业学术讨论会是针对本专业中各有关方面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组织的学术讨论会,除公开征文外,根据主要议题特邀专题报告和综述报告,这些会议结束之前,会议领导小组总要根据报告的论文和广泛讨论的情况以及与会人员对会议的评价意见,认真总结,指出主要的收获、学术争鸣情况,取得一致认识的意见和尚有不同认识的几种意见,以及今后应努力探索的课题等,委托一位主持人向大会作总结报告。本刊为了充分发挥学术会议的效益,除了选登有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外,组织有关专家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求不要套话、空话,要求在会议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把会议的重点议题所涉及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纪要应达到使未参加会议的读者读后感到象参加会议一样真正有所收获。有关这些学术会议的重要论文、会议纪要、综述,加上述评,形成一个重点号或专辑,以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会议内容,获得效益。4.5 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和重点号:举办专题座谈会是一种重要的组稿形式。选题是由编委会制定下年度编辑计划时确定的。选择当前急待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各有关分题的中心发言人、特邀综述报告人以及拟约请参加讨论的专家或单位名单。对于一些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可邀请多学科专家参加讨论。座谈会一般以50~100人的规模最好,讨论范围明确,人数少,但均是专家,便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和争论,达到讨论深入。会后将座谈内容整理,写成充分反映会议内容的纪要刊出,可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研究的深入。同时选登一些有关研究报告和综述,约请对该专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一二篇指导性述评,对有关问题提出看法,指出方向,集中刊出这些文章,就可形成一个很受欢迎的重点号。4.6 加强读者、作者和编者的联系:本刊1992年、1993年两次在杂志上刊出启事征求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有不少读者和作者就本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希望。这些意见很定贵,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对策,并认真改进、落实,对杂志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好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除不定期公开征求读者意见外,还要通过编委、座谈会多方收集读者的要求、希望、批评、建议,及时改进杂志工作。4.61 由于作者、读者、编辑的密切配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1978年复刊后,认真抓好编辑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杂志社主管社长、总编辑、编江部主任对每期稿件认真核查及签发。刊出稿件质量是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本刊发表的1379篇论文,有101篇获国家、部、全军科技奖,58篇获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科技奖,31篇获优秀论文奖(附件2),共有190篇获奖,获奖率达13.8%,我们衷心感谢全国广大作者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的大力支持。4.7 处理好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关系:创刊以来,该刊在处理两个学科的稿件上是基本协调的,基本按1∶1的比例编辑的,1990年一度出现的精神科稿偏少的现象已得到纠正。尽管如此,由于近几年来神经科和精神科事业发展迅速,队伍不断壮大,县级医院已有专科医生,两科均有上万名专业医务工作者,来稿逐年有较多的增长,稿件积压日趋严重,虽曾采用增加页数、出版增刊、部分论著改为论著摘要等措施加以缓解,仍存在压稿时间较长现象,今后将更进一步加强这些努力,力争1年内刊出率达到70%,消灭来稿2年登不出的现象。鉴于199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分成两个学会,分别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将本刊分成《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华精神科杂志》已提上了议程,可望在1996年得到实现。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2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 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3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 4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林崇德教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5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6 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创刊于1987年2月,初为双月刊,2002年起改为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该刊多年以来被美国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 PA),美国精神卫生文摘(Mental Health Abstract, MHA),美国ULRICH国际期刊,及英国皇家图书馆收录。在国内被收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在全国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4年获奖,1998,1999,2000,2001年均获得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属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 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9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8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y)。
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说到维也纳就会想到金色大厅,对,就是那个地方。犹太谷商家庭,家庭富裕,衣食无忧。一说到犹太人会想到爱因斯坦,智商高啊!言归正传,家中有六个孩子,他排行老三,他的哥哥Sigmund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幼年多病,有两次被车撞的经历,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在父亲支持鼓励下,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因为孩子孩子中排行比较小,哥哥优秀,小孩子玩耍一般不会找体弱多病的,没人带他玩,兄弟姐妹能胜任的事情,他不可以。以及幼年多病经历,复杂多变的磨难让他非常自卑,(别人的自卑感来自社会环境,他的自卑来自自身以及家庭环境内部,所以会放大,毕竟家是最后的港湾),同时立志学医。1895 年,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初为一名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后转向精神病学,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 1896年的4月到9月,他应征服役,在奥地利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 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维也纳大学深造。其间,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Raissa Timofeivna Epstein)结婚。他们生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其中亚历山德拉(Alexandra)和库尔特(Kurt)后来成为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 1899年,在维也纳开设诊所。与S·弗洛伊德在同一个城市里行医,结识后者并成为好友。不久,他又和威廉·斯特克尔一起《心理分析汇编》的编辑工作。1902年,拜读了佛洛伊德的《释梦》一书后,撰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辩护。(《梦的解析》1900年出版后,并没得到广泛的接受,当时的人对佛洛伊德的说法持负面态度。那么阿德勒的力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让弗洛伊德对他产生好感。)参加弗洛伊德周三讨论会,是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 1908年,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心理分析会议期间,阿德勒发表了关于“好斗的冲动”的报告。1910年,阿德勒成为“周三精神分析学会”(弗洛伊德创立)的第一任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的主编,可见阿德勒学术水平高超以及佛洛伊德对阿德勒的重视。 1911 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分道扬镳。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 1912 年,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改称个体心理学会,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1914 年,他创办学派理论刊物《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开始把理论应用于儿童的培养和教育。 1920 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成立儿童指导中心,取得很大成功。 1922 年至 1930 年期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 1926 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1932 年,他到长岛医学院任美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 1934 年,定居纽约。 1937 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讲演旅行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 阿德勒反对佛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 他认为摆脱自卑,寻求优越才是人生动力 。 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它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 补偿 。(身残志坚) 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他不断的驱使你去克服它,只有在你感到 向上斗争 的过程中达到一种 满意阶段 时,你才有 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 出生后的头几年,对人成年后的人格形成绝对重要。(与佛洛伊德一致) 两类父母行为肯定会导致儿童的人格问题: 溺爱:没有应付生活问题的能力忽视: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第一个孩子容易被溺爱,但随着第二个孩子出生,自卑感变得强烈,待遇会变差,注意资源有限原理(卡尼曼(Kahneman)于1973年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较多的出现问题儿童,中间儿童发展比较积极,末尾出生儿童也容易出问题。参考资料[1]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05月第1版:200 [2] 叶浩生.21世纪高校心理学教材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301 [3] 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09月第1版:367 [4]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320 [5] 许燕.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1日第1版 [6]中国慕课网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版本公开课
弗洛伊德生平 作者:[英] 欧内斯特·琼斯 转贴自:顾闻 点击数:1690 顾闻译自《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1982年)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论点已被后人所修正、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由性欲所支配,社会-经济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教养对本性也都起着作用。虽然弗洛伊德学说一再受到抨击,这丝毫无损于他的形象。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 一八五六年五月六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的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他起初的名字是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再加上一个犹太字所罗门(Solomon),但是十七岁那年,他把第一个之改为西格蒙德(Sigmund)。 弗洛伊德三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的前妻生的两个孩子比西格蒙德大二十岁左右,他们没有去维也纳,而是移居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西格蒙德是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五个妹妹。它的早年生活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 准备的年代 青年时代,弗洛伊德对一般的哲学和人道主义问题很感兴趣,但是,他觉得必须有一种严格的科学训练来约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一个犹太慈善机构的资助下,他于一八七三进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弗洛伊德从事大部分研究工作的生理实验室主任是恩斯特·冯·布吕客,他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训练者,一个在科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的人物。他的人格对这位年轻的学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弗洛伊德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一项杰出的研究工作,他证明了低级动物的脊髓神经节细胞与高级动物的同一性,这在过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弗洛伊德的证明,对进化论是个有益的贡献。不久以后,他又撰文描述了神经细胞的构造,从而为神经原的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也是现代神经学的基础。就因为致力于这些重要的研究工作,弗洛伊德拖了两年时间才评到医学职称。即使在评定以后,他还是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实验室里。他不喜欢数学物理,它的工作始终在组织学方面,即组织构造的研究。 接着,弗洛伊德开始用显微镜揭示人的神经系统的各种神经束。他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延髓,也就是头脑中最低级的部分。他终于理清了脊髓和小脑之间的种种联系。然而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对听觉神经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以及对脑神经感觉神经核与脊髓的感觉神经结具有相同的证明,后者是对进化论的又一重大贡献。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一八八五年到一八八六年间。 一八八二年,弗洛伊德爱上了他妹妹的朋友玛尔塔·贝尔纳斯。贝尔纳斯比弗洛伊德小五岁,出身于汉堡一个颇有名望的犹太家庭,那时正住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很快认识到自己必须干一种比较实际的工作,而不是那种纯粹的研究,于是就进了维也纳医院,当了一名住院实习医生。他三年里在医院的各个部门都工作过,因此在医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但是他的兴趣则在他的导师T.H.梅涅特所负责的精神病学方面。在医院实习期间,他发表过一些有关古柯碱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引起了医学界对这种药物的注意。弗洛伊德发现古柯碱具有麻醉的特性,他向他的一些当眼科医生的朋友的建议,在治疗眼疾时不妨可以用用。有一位名叫柯勒的医生发表了这一成果,因而被誉为局部(古柯碱)麻醉的创始人。 在他医院工作结束的时候,弗洛伊德被授予一笔数目不大的奖学金,这样,他就能去巴黎旅行,并到萨尔帕屈里哀跟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沙可学习。在巴黎学习的四个半月,成了弗洛伊德一生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沙可这位当时最有名望的神经病学家献身于癔病研究的情形,促使弗洛伊德也走上了同一条道路。这对他把兴趣从躯体方面转到心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回到维也纳以后,他向医学协会作了巴黎的见闻的报告,但是受到冷落,这预示着他以后的工作将要得到同样的反映。 弗洛伊德于1886年春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并在同年九月结婚。他的婚姻十分美满,共有六个孩子,三儿三女,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了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还作为神经病学家在一家儿童诊所工作过几年,并出版了2大卷论述各种小儿麻痹症的权威性著作。这样,他成了欧洲重要的神经病学家之一,他在这个领域中多年的工作,无异对他后来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的初期 早在1882年弗洛伊德的一位年事较长的同事和朋友约瑟夫·布洛伊尔就告诉他,有位叫安娜的病人曾受益于在催眠中恢复痛苦记忆的“疏泄”疗法。弗洛伊德又将这一情况向沙可讲过,但没有引起沙可的主意。弗洛伊德自己行医时对癔病病人使用过催眠疗法,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他于一八八九年前往南锡,向一位有名的催眠专家伊波利特·波恩海姆求教,那个时候,他正在采用布洛伊尔的疏泄法。三年以后,他观察到在被遗忘的痛苦记忆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那些不能接受的愿望,于是他形成了压抑的概念,这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他请布洛伊尔一起合作,并于一八九五年共同出版了一本划时代的著作——《癔病研究》,这时,弗洛伊德已经放弃了催眠术而开始采用。“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的发明,是弗洛伊德一生中的两大业绩之一,另外一项业绩是两年以后开始进行的自我分析。 在这些年中,他向一些医学团体宣读了若干篇论文,宣布了他所得到的惊人结论,他指出各种精神神经症都是由无意识的性冲动而引起的。但他得到的反应极为冷淡,人们几乎要把它当作怪人而弃之。这时,他只有一个朋友对他深表同情,那就是住在柏林的威廉·佛里斯。弗洛伊德经常给他写信,记述了他为设法了解深层心理而采取的实验性的步骤,他的信件和记录已在一九五四年发表,题为《精神分析学的起源》。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份题名为“计划”的长篇记录,弗洛伊德试图从神经原方面来描述思维、记忆等各种精神过程。这是他在最后一次试图把精神过程与躯体过程联系起来。 伟大的发现 一八九五年到一九零零年,是弗洛伊德多产的时期。他在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释》,被认为是1本巨著。该书不仅论述了过去的探讨者感到一筹莫展的梦境生活问题以及形成梦的种种复杂机制,而且还讨论了深度心理,即无意识的结构和作用方式。弗洛伊德在认识方面的最大贡献,就是他详细的研究了所称的“初级”系统和“次级”系统。它指出了两种系统的作用方式是如何根本的不同,两者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如何复杂并具有决定性意义。他所描述的初级系统的精神机制,最初是在探讨精神神经病时得到的认识,现已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所谓的压抑、浓缩、移位、倒错以及润饰。这是由于这些机制,那些能接受的愿望、欲望或冲动才得到了间接地满足。有关隐蔽的愿望满足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通过这一理论,他以一种真正的心理动力学概念取代了已陈旧的联想心理学。 弗洛伊德发现,无意识的内容与意识,就像无意识所特有的机制一样,是完全不同的。从本质上说:无意识的内容起源于幼儿时代,在这方面,弗洛伊德对幼儿心理的内在性质作了阐述,他引起了世人的震惊和反感。他坚持认为,幼儿深度心理的活动是双亲的性的动机和敌对动机驱使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其内容就是对双亲中异性一方的性欲望和对竞争者的妒忌与憎恨。弗洛伊德甚至认为,幼儿在诞生之时,并在未断奶时就已经有了色情感。他这本论述梦的著作刚发行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可是过了几年,当上述那些性的观点经过更充分地描述之后,便遭到了人们的猛烈攻击。 成年时代的弗洛伊德 我在这里想对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弗洛伊德的个性和旨趣做出些介绍。弗洛伊德博学多才,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他精通古典文学,对本国和别国的文学名著事业的涉猎甚广。他对希腊神话极为熟悉,不但经常随口应用,在他的著作中也的的确是。他有非凡的文学才能,因而被公认为德语的散文大师。在艺术方面他最为欣赏的是诗歌与雕塑,对绘画与建筑也有兴趣,但对音乐的爱好相对小些。从1890年到1914年,他通常每年要到意大利去消磨,潜心研究那里的艺术杰作。凡这类的旅行,同去的不是他的弟弟就是他的朋友;因为他的妻子不喜欢旅行,宁愿和孩子们一起守在家里。弗洛伊德在外出旅游之前,总是先携全家去某个宁静的山林胜地都度上一个半月的假期,那时他的生活中最最幸福美满的时光。弗洛伊德非常喜欢孩子,总爱和他们呆在一起。 弗洛伊德个性中有一个相当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富幽默感,而且始终十分犀利,有时还不缺乏讽刺挖苦之意。碰到了恶意的批评,他就不无诙谐的议论上几句,要是换上别人,很可能会愤愤不平,为之动怒。在犹太笑话和轶事方面,弗洛伊德有着十分丰富的知识,他喜欢用它使自己的论证更加鲜明有力。 一八九一年,弗洛伊德全家搬到贝尔加泽街十九号(仍在维也纳市),他在那儿一直住到一九三八年。一九〇八年,弗洛伊德在他住的那一层又得到一套房间,共有三室,后来,他把这套房间与原来的连通起来。弗洛伊德有几个房间,里面摆满了——或者不妨说到处摊着他收集的文物古器,特别是那些希腊、埃及的古董;这是他唯一的嗜好,他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他对考古发掘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发展 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几位年轻的同事和学生定期碰头,对他当时正在从事的研究进行探讨。他们谦虚地称这个小团体为“星期三心理学研究组”,后来该组发展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协会”。在这些人当中现在还有知道的两位,他们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威廉·斯泰克尔。在《梦的解析》发表以后的五年中,弗洛伊德很少写作,但是在他一九〇四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可能是他流传最广的一本著作。这本书探讨了种种有缺陷的心理作用,比如遗忘、失言、笔误、错放东西等等。弗洛伊德在书中作出的结论,现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他的其他所有理论都没有达到这一步。这本书对于决定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因为书中所揭示的许多看似偶然、毫无意义的行为,以及许多简单地归结为“自由意志”的举动,实际上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隐秘而矛盾的愿望所驱使的。 次年,即一九〇五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一本篇幅较长,一般称之为《多拉的分析》,弗洛伊德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如何用梦的解释去揭示并治疗精神神经症的种种症状;这是我们认识弗洛伊德的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本是《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他在这本书中透彻的研究了无意识动机能够间接表现出来的许多方式。 这一年里,他还出版了一本最有争议的论著:《性学三论》。里面新奇而又耸人听闻的地方,这是他对幼儿性作用的全面描述,他把成人性变态解释成是幼儿性作用的畸形产物。这是弗洛伊德第一本的引人注目的书。他不但引人注目,而且还给人们极大的愤慨,遭到了强烈的谴责和嘲笑。弗洛伊德在各国科学界顿时成了一个最不受欢迎的人,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他遇到了只有最伟大的先驱者才会遭受的种种辱骂和攻击。但是,无论那些批评有多么刻毒,他从来不予回答。他唯一发表的为自己观点辩护的著作,是《精神分析运动史》(一九〇六年),这本书主要是区分他的理论和阿德勒、荣格等提出的对立理论之间的基本差别。对于其他问题,他的回答就像查尔斯·达尔文一样:继续发表新的证据。 一九〇六年,著名的历史精神分析学家欧根·布洛伊勒和卡尔·荣格,以及他们的一些学生宣布,他们赞同弗洛伊德的方法结论。除了英国医生欧内斯特·琼斯以外,他们是第一批支持弗洛伊德的非维也纳人。一九〇八年四月,荣格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会议地点在萨尔茨堡。两年以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正式成立。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组织已有30多个分会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当时,出席第一届代表大会的有四十二名代表,其中包括卡尔·亚伯拉罕,布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匈牙利同事桑多·费伦茨,荣格和欧内斯特·琼斯 本人。委员会的职责是在事务管理问题上向弗洛伊德提出建议并提供帮助,同时也在他和外界攻击他的人之间形成一道屏障。 早在一八八五年弗洛伊德就在维也纳大学当过临时聘任讲师,这样他能在那里开设一些非正式的讲座。一九二年他被特聘为教授,一九二〇年时他当上了正式教授,然而他在教授会议上却没有席位,也没有别的什么特权。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正式的教职。 精神分析学在非医学方面的应用 弗洛伊德发表过大量临床方面的论文,对精神分析学研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还公布过五份长篇病历,提供了很多有关他研究方法方面的情况。此外,他还写过一系列专门论述精神分析技巧的文章。但是从他的《梦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他的发现具有广泛的意义,他知道这些发现一定会远远超出精神神经症的狭小范围,涉及人类方面的各种问题。在这个比较容易接近的领域中获得的知识,可以用到“正常”生活中一些很难解释的问题上。因此他在一九一二年创办了一份《意象》杂志,用来讨论他的研究在非医学方面的应用情况。《意象》杂志是对早期创办的《精神分析学年鉴》(一九0九年)和《精神分析学导报》(一九一〇年)的补充,《导报》不久便为《精神分析学杂志》所取代 (一九一三年)。 伟大的创造性作家对人类心理的透彻观察,早就使弗洛伊德赞叹不巳他在一九〇七年写的《耶森的<格拉狄瓦>中的妄想与梦》,对德国作家耶森的小说《格拉狄瓦》作了精彩的研究。在这位富有想象力的作家的作品中,弗洛伊看到一些心理机制和他在探讨梦与神经症时所阐述的机制完全相同。三年以后,弗洛伊德又出版了一本雄心勃勃的研究专著:《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他在书中将列奥纳多在艺术追求与科学追求方面的矛盾追溯到他的幼年时代。在弗洛伊德的启发下,他的一些学生,特别是奥托·兰克便把弗洛伊德的方法用来解释神话和民歌传说,这样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人类想象的各种表现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卡尔·亚伯拉罕甚至用这种方法阐述了三千年前第一位一神论者埃及法老阿朗那顿发动宗教革命的动机。 一九一三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释》。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发现这些都是儿童和野蛮人的原始心理所共同具有的特征。他强调了原始人弑亲行为的重大意义,并认为文明、道德和宗教就起源于对弑亲行为的追悔和其他反应。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食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缺乏暖气以及其他的麻烦,给弗洛伊德和他朋友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苦。而战后奥地利货币的崩洗不仅使弗洛伊德的积蓄丧失殆尽,而且迫使他奋力抗争以避免破产。大战期间,弗洛伊德出版了唯一一本关于时事的著作《对战争与死亡时期的思考》(一九一五年)。他指出实际上幻灭感并不一定是战争引起的,幻灭感的产生与过去人们过高地估计人类的道德进步有关;这一事实只是由此发生了可怕的战争才被揭示了出来。十八年后,弗洛伊德应国际联盟之邀,就“为何会有战争’的问题,与爱因斯坦作了通信讨论。弗洛伊德一方面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在消灭战争的道路上还存在的各种障碍。 鼎盛时期 就在战争的第一年,弗洛伊德可能以为他的工作将要结束了,于是他就心理的本质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这些文章成为他一生主要工作的最高峰。 一九一九年弗洛伊德创办了一家国际性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志 和书籍。到一九三八年纳粹查封前,该公司已经出版了五种杂志、一百五十种书籍。 就在同一年弗洛伊德在一本名为《超越唯乐原则》的书,对人的心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革命性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使得他的信从者们大吃一惊。弗洛伊德本来认为,心理中的主要原则是唯乐—痛苦原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唯实原则。但在这 本书中,他提出了一种更加基本的原则,即他所称的重复—强迫原则(repetition-compulsion),它具有恢复早期状态的倾向。如果从逻辑上推到极端的话,这意味着那里存留一种使生命变为无生命物体的倾向,弗洛伊德称之为“死本能”。这与其说是临床的结论不如说是一种哲学的推论,只有极少数几个信从者觉得能够接受这一观点。这也表明弗洛伊德有关本能的理论有了变化。他曾几次试图把各种本能分为两组对立的类型,他就用这种方法把本能归入生本能和死本能两个基本的范畴。他认为死本能外向化时,就会引起攻击性冲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 在以后的两年里,弗洛伊德又出版了两本著作《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和《自我与伊德》,后者为新的自我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并且直到现在人们仍在对它进行着富有成果的研究。弗洛伊德以前曾把精神过程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方面:但是通过进一步研究,他认为这种划分法虽然不失有用,然而还存在着一种更加基本的尺度。这时,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三分法,他把所分的三个部分称之为伊德、自我和超我。伊德相当于来自原始本能的能量的原始贮藏库。弗洛伊德认为它是一种完全没有分化过的能量,但是伊德也许并不象他想象的那么完整。自我则是从伊德产生出来的与外界进行接触的专门性力量。弗洛伊德在研究了病人身上几种形式的抵抗之后,以充分的理由提出假设:自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意识的。这个结论也附带地说明,人们为什么坚信那些产生于内心深处的决定是自发性(自由意志)的。 早在几年之前,弗洛伊德就已提出“自我理想”的概念:它是一种自恋性力量,它批判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驱使自我达到更严格的道德标准或审美标准。后来,弗洛伊德把它重新命名为“超我”,不过其含义则大大地扩展了:它是从自我分裂出来的部分,它体现了插入其中并由一定程度上被同化了的父母的要求和标准。然而由于它在攻击性冲动中有着较深的根基因而能引起一种极度痛苦的犯罪感。其程度之难以忍受,使得人们设法寻求逃避——这是一个与犯罪倾向有关的题目,或者以各式各样的自我惩罚和自卑感来减轻那些感觉。所谓“良心”,就是衡量自我和超我之间心理紧张程度的一种尺度。 大约在这一时期,也就是在一九二三年春天, 弗洛伊德的口腔上部患了癌症。同年十月,他做了一次根治手术,上颚一边只好全部切除,于是他必须装上又大又复杂的假牙,这给他带来了不少苦恼。在这以后的十六年里他吃了不少苦头,除了无数次痛苦的治疗以外,还动了三十三次手术。在这漫长的时期他从来不哼一声,而是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病痛。 一九二五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抑制、症状和焦虑》,该书阐述了焦虑和恐惧的性质及来源;他在这一年中还应约撰写了一部简短的自传。一九二六年,他写了一本为普通人而不是受过医学或精神分析学训练的人运用这一学科的可行性进行辩护。他担心精神分析学会变成医学的一个无足轻重的附属部分,以致它对于人类更广泛的意义会被人们忽视。但是,他想使精神分析学的应用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一九二七年弗洛伊德写了《幻觉的未来》一书,为此他受到宗教界的强烈谴责。严格地说,这本书对精神分析学并没有什么贡献,它只是表达了弗洛伊德的信念即单靠愿望和恐惧的心理动机就足以形成宗教的信仰,尤其是对上帝和永恒的信仰,这里根本不需要求助于什么超自然的力量。两年之后,又一本不受欢迎的书《文明及其不满》问世。弗洛伊德在书中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根本弱点,并指出了许多必须加以补救的缺陷。他在较早些时候写的《群体心理学》中,就对联接各个社团的纽带的性质及其来源作过大量阐述,这对社会学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另外在这些年里,弗洛伊德还发表了不少临床方面很有价值的论文,以及论著《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这便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写的那两卷讲演在内容上得到了更新。 一九三〇年,弗洛伊德的文学才能使他得到了歌德奖,这是他非常重视的一项荣誉。第二年,他的故乡为庆祝他的七十五寿辰,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出生的那条街道,许多科学协会接受他为名誉会员,但除了他一九〇九曾作过讲演的克拉克大学曾授予他荣誉学位外,再也没有哪所大学授予他类似的学位。然而,一九三六年,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他八十寿辰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年使他感到满意的另一件事是,他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 弗洛伊德在流亡中 一九三三绝纳粹党人开始对犹太人进行迫害,这对弗洛伊德的研究工作是一个重大打击。当时弗洛伊德在德国的许多支持者被迫逃离自己的国家,他的著作在柏林被当众焚烧。此后不久,他的出版公司的大部分存书又在莱比锡被没收。尽管在德国的主要销路已经丧失,但该公司仍然全力挣扎,直到一九三八年纳粹入侵奥地利,公司房产被没收为止。 纳粹的迫害促使弗洛伊德思考犹太教的性质和起源问题,这一问题占去了他一生中最后五年的大部分时间。他把《摩西与一神教》写了又写,该书在当时信奉天主教的独裁政权统治下的维也纳,没有机会出版发行。一九三八年他离开维也纳后,该书终于问世,英译本也在他逝世前的几个月得以发行。这是一本想象力极为丰富的著作,书中的一些观点既难以证实也不容易予以反驳。弗洛伊德在书中推断,犹太教中特有的一神信仰,与第一个传播这种信仰的、富有单命精神的埃及法老阿肯那顿推行该信仰有关。通过对有关摩西出身的奇异故事进行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推断摩西实际上是埃及人,他提示说,摩西是一个忠于阿肯那顿的信仰的贵族,阿肯那顿死后,他的一神信仰就遭到埃及人的坚决抵制。由于这一看法,弗洛伊德在曾经把他尊为本民族伟人的犹太人那里,第一次受到了冷遇。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摩西向犹太人灌输一神信仰时,必须面对人们的强烈反抗,他认为摩西就是在一次反对他的权力的暴乱中被杀身亡的。于是,弗格伊德进一步设想,摩西被害之后,人们为这样对待伟大领袖而悔恨,这是一种与弑亲愿望的先天反应有关的悔恨,他认为这是人类遗传特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摩西的学说后来由少数几个忠实的信徒珍藏起来直到几百年后才由一些伟大先知将它立为教义。 尽管压力重重,弗洛伊德坚决不同意离开早己成为故乡的维也纳。但是,一九三八年三月纳粹入侵奥地利以后,局势已经很明显了,如果还不走的话,要不了多久,他就会象别的犹太人一样厄运临头。在这关键时刻,欧内斯特·琼斯飞抵维也纳,劝他移居英国,英国内务大臣亦为他、他的家庭以及他的学生提供了最充分的帮助。是年六月,他克服了纳粹分子设置的重重障碍,终于飞抵伦敦。九月,他又搬到马兹费尔德花园,这是他最后一次搬家。九月问,弗洛伊德接受了最后的手术治病,这也是最大的一次手术。到了次年二月他癌症复发,医生认为已无法再动手术了。然而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月,弗洛伊德还在忙于他的本职工作,还在接待来访者,撰写文章。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弗洛伊德在伦敦与世长辞。 1939年9月23日,精神分析法创始人西格蒙·弗洛伊德在伦敦逝世,终年83岁。 弗洛伊德1856年生于奥地利库拉维亚,,1873年入维也纳攻读医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任讲师。1895年创立精神分析法,提出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治疗疫病的理论。 1908年建立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很快欧洲各国的精神分析学会均相继成立,并建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讲学,获广泛反响。1923年又将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个层次,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1938年国法西斯德国侵占奥地利而移居英国。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癔病研究》(与布洛伊尔合著),《释梦》,《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梦的解析》、《对性学说的三个贡献》、《超越快乐原则》《自我与本我》、《图腾与禁忌》、《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强迫行为和宗教仪式》、《文明及其不满》、《摩西和一神教》、《自我与伊德》等,他的学说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以及史学、文艺、哲学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1912-1924年,兰克是欧洲最先研究精神分析学的两家杂志《肖像》(Imago)和《国际精神分析学报》的编辑。1918年,兰克在波兰服役于奥地利军队时和后来成为心理分析学家的贝娅塔(Beata Tola Mincer)结婚,他们有一个女儿。1919 年他和弗洛伊德等人创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学出版社,1924年以前一直任社长。大约1920年左右,他开始在维也纳担任精神分析临床医生。兰克的代表作是1924年出版的《出生创伤》一书,在这本书中兰克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论。虽然弗洛伊德赞同并且随意引用过兰克早期发表的一些著述,但他激烈反对《出生创伤》这部著作。该书阐释的原理使弗洛伊德感到烦恼,也使精神分析圈内的其他成员感到烦恼。由这本书引起的争论导致兰克被开除出精神分析圈子,并且也最终导致他把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与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对比。1924年,兰克离开维也纳,在巴黎和纽约继续他的临床实践和著作,同时还从事教学工作。1936年定居纽约。在这段时间,他一方面修正从维也纳那种传统的社会条件之下发展出来的弗洛伊德学说,使之适应于当代美国这样一个工业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创立他的“自我结构的精神分析”学说,并用英语写成《意志疗法》和《真理与现实》。在发表这些论述治疗方法和人格理论的学术著作后,他又写了4部书,其中,一部以灵魂概念为主题;一部是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在他去世以后才出版;再一部是对他第一篇论文的修订,涉及到有关艺术创造力的更为成熟的论述。他死于1939 年 10月31日,即弗洛伊德死后的五个星期。
《精神分析研究》
《精神分析研究》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精神分析杂志。下面《精神分析研究》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霍大同,谷建岭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2016-11
平装:16开332页
ISBN:9787100126359
定价:58.00
出版社推荐语
作为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精神分析杂志,《精神分析研究》将见证精神分析在中国扎根、发芽、开花。
《精神分析研究》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精神分析杂志,在其周围凝聚着中国精神分析学界的各种有生力量。
内容简介
本书刊(以书代刊)以对弗洛伊德、拉康等精神分析大师的著作的学习与理解为基础;通过将中国材料与西方精神分析理论从微观个体层面到宏观文化层面的解释与对质,从而找出哪些是精神分析理论能够解释的东西,或者仅仅能部分解释的东西,以及不仅不能解释甚至完全矛盾的东西;进而创造与发展出能够有效解释中国材料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发展、丰富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一个精神分析的中国学派亦因此种理论上的努力与突破而诞生、而发展、而壮大。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愿望是:一个可能会有的精神分析的中国学派能够与法国学派、美国学派、英国学派等一道,更进一步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和文献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乃至与脑科学和精神病学这样的生命科学的分支等不同文明的、不同国籍的学者与学派一道,为建立一个真正有效地解释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理论和治愈因文明的发生与发展而引起的人类的种种心理疾病的一整套方法与手段而努力、而探索、而奋斗!为此,本书刊设立以下栏目:霍大同精神分析理论专题、外国或者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家专题讲座、精神分析经典研读、精神分析中国化探索、精神分析临床个案报告、中外精神分析动态等。第二辑主要的文章有:“群落之父与天子》”、“躺椅下的精神分析或'是否还有其他'”、“从雾到气——无法实现的出生登录——对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的分析”等。
作者简介
霍大同,四川大学教授,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学博士。主要著作为:《LaChinesurledivan》(沙发上的中国)。霍大同从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借助中国的思想,提出了对梦的新的解释。这种解释已经得到国外同行的重视。我馆正在翻译的一本法文著作《梦的解释》就提到了霍大同的理论的意义。
目录
霍大同精神分析专题
代情结——中国人梦中的母与子
身体在场专题
谱调八音奏殇曲,共舞意未卜:刹那阴阳可舍取
治疗、身体、渐近线
治疗中身体的在场
身体的在场与形象的享乐
梦与幻觉,对峙的身体
祖先与传递专题(续)
群落之父与天子
躺椅下的精神分析或“是否还有其它”
神话的普遍性,主体的独特性
从整合祖宗们历史之难到构建一个祖先
祖先创伤的传递
符号性债务,想象性债务
精神分析基本概念专题
俄狄浦斯(情结)
性化
爱
神经症
(神经症的)形式化
癔症
自我理想
石祖
精神分析文化专题
从雾到气——无法实现的出生登录
——对小说《香水——个谋杀犯的故事》的分析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一个文化和心理学视角
作为Autre的女人
——精神分析视角下对女性与性别问题的再反思
试论训诂与精神分析的同构
精神分析临床实践专题
母亲的代际创伤与厌食症女儿
小棕熊——透过一个精神分析临床个案看语言和传递
当分析者提出上厕所时——设置、差异性或者更多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析专题
青少年精神分析——历史与现状简述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儿童精神分析术语摘译
阉割焦虑
强奸焦虑
第八个月的焦虑
婴幼儿孤独症
口吃
手口
婴儿腹泻
大便失禁
遗尿症
恋物、恋物的
失眠
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
过渡客体
恐怖症
婴幼儿精神病
创伤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网,上面有最全的期刊大全,并且都有真实的杂志社投稿信息。最重要的是,在该网站上搜您论文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出适合您文章的刊物,投稿的话,挑选刊物的余地很大,去看看吧。百度万维书刊就找到了。
因为人在运动过后,会排出大量的废物,这样身体就会感到比较轻松,人也能够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样让也会更加的快乐。
不同宝宝“自虐”的行为表现各有不同。“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统计资料表明:高达20%的健康儿童会出现这种敲头的行为,其中男孩出现的概率是女孩的3-4倍。大多数宝宝是不会真正伤害自己的,宝宝对于痛觉比大人更灵敏,所以他们不会故意打疼自己,并且3岁以下的宝宝敲打时产生的力量很小,一般不足以对自己造成伤害。二、宝宝为什么会“自虐”?1自我安抚和娱乐婴儿在妈妈腹中时,随着妈妈们运动而摇摆。后来,他们喜欢被抱在怀中摇晃。这种摇晃、节奏性的感觉刺激着大脑的前庭系统,让他们感到快乐、得到安抚,并随着宝宝的成长而继续下去。有时他们睡觉,会通过有节奏地拍脑袋来安抚自己入睡;有时宝宝感觉无聊,会通过抓头发来消磨时光,从中获得乐趣;有时纯属好奇,想知道身体的反应,打完自己的嘴巴后还咯咯笑。2表达受挫的情绪宝宝在1-3岁的阶段,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但是自己却不具备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宝宝说不出”的不平衡状态。当宝宝无法表达他的感受,或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时,他的挫折感就会通过身体行为表达出来。于是乎,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会哭闹、尖叫、发脾气,甚至通过打自己来表达。这一阶段的宝宝特别敏感,产生挫折感原因可能是:他对你“说话”你没有及时反馈他、你动了他的玩具摆放顺序、没有用最快速度给他想要的东西……这些妈妈们不以为意的小事。3吸引你的关注当宝宝做出“自虐”的行为时,妈妈们往往会惊讶并显示出关注的神情。一旦宝宝发现这是得到更多关注的办法,他们会从中得到经验,使用这个“招数”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宝宝可比你想象中的要聪明哦。
我发文之前,霸凌事件出现了所谓的“反转”社会舆论指向了受害者的母亲 有质疑也有支持,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分不清事件的真相。资讯瞬息万变年头,真相虽然被掩盖,但是再尖锐的语言也无法抹去一个小学生被生生扣上“屎盆子”的事实。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引爆朋友圈舆论多天。 被屎尿扣头的小孩,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寒冷的冬天冷水洗头,苦忍着身体的脏污和心灵的双重屈辱。 正在受苦难的小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校方和老师的所谓“调节”给我们开了个“玩笑”!认为此事件非霸凌,只是个偶然事件。 孩子的母亲在痛苦中煎熬,网发《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一文,哭诉自己孩子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山雨欲来风满楼,《霸凌》一文在网络上散布开来,怀疑、指责、质疑、笑骂。社会舆论再次将这个受害的孩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次次的事件重播没有让大家关注校园霸凌事件,最终大家记住的,是这个扣上“屎盆子”的可怜孩子。也许,这个“污点”烙下的印记,要影响他的一生。 既然伤痛无法挽回,谁来抚慰幼小的心灵?! 我们曾经都是这个被伤害过的小孩,收到不公待遇的时候,大多数孩子不敢或者从没有向父母反映过情况,即使说了,也只是换来父母一句严厉的斥责。 老师们的不作为更让人寒心,视若无睹、见怪不怪。学校的调节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仿佛受欺负是那样的正常和无所谓。 如果中关村二小事件中的小孩没有被扣上所谓的“屎尿盆子”,而是被泼了一杯水,那么他的家长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激烈反应, 那么此次的校园霸凌事件就会被“内部消化”扼杀在萌芽中。如果事件曝光,往往是传播广泛、事态严重、甚至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2010年美国美国麻萨诸塞州就读小镇公立高中的15岁女生霏碧·普润斯放学后在自家公寓的楼梯间上吊自杀,原因是她不甘忍受学校同学的欺辱霸凌。霏碧曾到学校办公室说她无法忍受别人的污辱,她的妈妈也曾向学校报告说孩子被欺负,但校方并未追究处理。 同学的任意欺凌和学校的不重视不作为终于压垮了女孩最后的精神支柱,选择了自尽。 陶某某,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的一名初中学生,在儿童节这一天,他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仅留下了几封带血的遗书,遗书中,讲述了自己长期被同学欺凌的细节:洗饭盒、倒洗脚水、还有殴打,由于无法继续忍受欺凌与侮辱,所以选择轻生。 面对校园暴力,这些未成年的受害者自己通常难以承受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解决。悲观的选择错误的解决方式,后果往往很严重。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霸凌,其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无论是偶尔或者经常被人欺负, 这些孩子们在23岁和50岁时都会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扰。此外,童年时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45岁时会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50岁时认知功能也会表现较差,50岁之后面临失业和依靠低保生活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说, 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和认知影响在40年后之后,仍然持续影响他们的生活。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校园暴力,从取外号、非议、取笑、孤立这种简单的施暴方式到网络造谣、通讯恐吓等诸多花样翻新的霸凌方式。研究显示, 在少儿时代涉入过较严重霸凌事件者,成年以后犯罪入狱的比例比普通人群高出很多,无论他们当初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 如果身体上的伤痛能轻易拂去,那么心灵的伤要怎样才能愈合?成长路上遇到的负面影响,长大后极有可能造成人格缺失,影响以后生活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承受不了霸凌带来的创伤,一旦刻下自卑、悲怆的烙印,陪伴一生的,有可能是惨痛的结局。 霸凌如果不可避免,如果家长还是持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那可真是可悲到极点了。 中关村二小受害学生的母亲在网上发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诸多段落描述了事件发生后学校和家长们的反应。 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 视若无睹:“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正常,成长路上怎能没有磕磕绊绊。” 选择逃避:“你不招惹他,他怎么会欺负你呢,以后遇到他躲着点就好了。” 选择隐忍:“明天妈妈/爸爸找学校去,让他给你道个歉,以后还要好好相处!” 如果你做么做,就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明目张胆的告诉别人:我的孩子可以随随便便任人欺负!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你这个孩子的至亲就变成了“助暴者”! 不要让孩子受到源自家人的二次伤害!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些男生会在放学的路上“围堵”女同学,开一些“不轻不重”的玩笑,例如交个朋友,要个联系方式等,女生一旦反抗便造遭受一群男生的欺凌辱骂。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某一天会受到这样的“待遇”。一群叛逆的男孩子骑着自行车在后面嬉笑叫嚣,他们并不以为眼前的懦弱的女孩胆敢逃跑,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蹬着脚踏车,原本半小时的路程仅用了13分钟。躲到邻居家门口喘着气我,不敢让他们知道我家地址。与家里人说了情况,他们反而 严肃的告诫我“不要跟这些混混一起放学,不要招惹他们!你到底听没听到?” 难道我不招惹他们就能逃脱欺凌?躲避就能让我安静的学习么?简直是可笑! 难道真的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家长才愿意出面阻止?!我不敢想那些放学的路上是怎么度过的,每天都战战兢兢的避免相遇,直至这些“坏孩子们”毕业,我才感到解脱! 一些家长总以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但是你忘了,这是一群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是非道德观需要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任意放纵! 以逃避的姿势寻求自我保护,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今天你的孩子是个“旁观者”,明天他可能就是“受害者”、“霸凌跟随者”甚至是“霸凌实施者”!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倾诉者和值得依靠的后盾,我们都是过来人,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糟心事不要重复在下一代身上。也许我们不能杜绝校园霸凌现象,但是我们能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因霸凌事件引发更严重的悲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孩子内心愤怒焦躁的火焰需要妥善的安抚,而不是一味的打压!
1.校园暴力可使学生的身心 健康 受到伤害。校园暴力不仅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还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 健康 ,有些学生由此产生恐 惧心理,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 2.《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霸凌,其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这些伤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就业,社交,甚至造成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3.根据“英国国家儿童发展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发现:“童年霸凌伤害为何会造成长大后心智 健康 、体能 健康 与认知 健康 都呈现贫乏状态,其发展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 有一种可能是,霸凌对受害者所造成的压力“嵌入”到某些基因,影响了支配应激反应、情绪和环境敏感性的激素和大脑化学物质。这些早年出现在生活中的痛苦征兆若是没有被治疗,长大后可能会形成抑郁或焦虑的来源。 第二种可能是,一个人一开始遭受到霸凌伤害,将带来更多来自同伴或成人的伤害,霸凌行为制造了一个持续一生的受害循环,几乎影响到生活的所有领域。 千万要记住:“家是心灵的港湾,是疗愈心灵创伤的殿堂!” 一、你要百分百信任自己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告知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父母永远是你们有力的后盾。” 这里又让我想起了这样的两个事例: 第一个讲的是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在课间玩耍的时候,被同学把脸抓伤了。老师在处理事情时,受伤男孩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待会我妈妈来接我的时候,你一定要跟妈妈说我在学校很乖,不是我招惹同学的,我不想回家又被妈妈指责我惹是生非。” 另外的一个事例说的是一个初二的女生被同学误解偷了东西,当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的时候,她首先说的第一句话是说:“老师,我要打电话给我爸爸妈妈,让他们也一起来!”小男孩受了伤,需要老师来帮忙证明自己没有惹事生非,可见平时在家父母几乎不相信孩子说的话,在校园不管发生什么,都是自己孩子的错。 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叫:“手不逗虫,虫不咬手!” 可是偏偏在校园里就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要欺负你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也许就是你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没有任何的理由,狼吃小羊还要找个你在下游把我上游的水弄脏了的理由,而这群校园霸主连理由都懒得找。 另一个女生可见跟父母的信任度就非常高了,即使全世界都不相信你了,我也依然相信你是清白的。 二、教会孩子勇敢的对校园暴力说“不” 中国有句古话:“人怂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如果你在学校被欺负了还在一味的忍,那么你的苦日子就来了! 那该怎么办呢? 第一时间向老师反应,因为在学校,你最应该信任的就是他们了,还有,回家告诉父母,寻求大人帮助。 如果在校园里事发突然,那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一下: 发生一对一的欺凌,而且双方势力悬殊不大的时候。 首先,不要低头,眼睛直视对方,虽然你很害怕,但是也要用坚定的眼神告诉对方,你也是有力量的。因为一旦低了头,说明你怕了,示弱了,那么更能增强对方的嚣张气焰。 其次,在语言上进行有力回击,比如,大声说:我不怕你,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你有什么理由来伤害我…… 要相信邪不胜正的道理,这样,至少在心理上让对方不是那么嚣张跋扈! 还有就是,你的声音大,也可以引起学校老师,保安,工作人员,周边同学的注意,第一时间获得救助。 如果是一对多,并且在逃不掉的情况下,那么谁先动的手,那就对先动手的人进行有力回击,口里要出声,从身体到语言,让其他围观的也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话,注意尽量不要伤害到对方要害!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最好都不要发生肢体冲突,最好的就是在矛盾没有激发之前就“三十六计,走为上!” 好了,最后,都希望孩子们能提高警惕,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要学会保护自己! 毕竟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任何东西跟生命比起来都是不值一提的,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不做无谓的牺牲。之前印象最深的是看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几乎是哭着看下来的。校园欺凌,是每个校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现在已成为一个 社会 热点,引发大家的热议,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发生的暴力事件,有些学生看着别的同学不顺眼就欺负她,通过言语、肢体动作侮辱别的同学,由于发生的地点在学校,这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本是学生汲取知识养分,习得做人道理的地方,如今竟也掺杂了暴力的成分,令人心寒。为人父母的必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够平平安安过每一天,学好知识,但是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往往不尽如人意。校园欺凌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还会影响他未来的成长道路,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的心理变化。第一:由乐观变得悲观和敏感。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首先在心灵上会受到创伤,本来活泼可爱的一个孩子,突然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爱笑了,对别人的言语表现得很敏感,可能会动不动就哭,不爱说话了,表现得郁郁寡欢,平时喜欢的食物和东西也不会欣喜了。第二: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自闭症和抑郁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较弱,如果受到刺激或者伤害,没有及时开导,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加上孩子心理不成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难受之处,因此,受到欺凌一般也不敢跟父母说,独自承受一切,会增加患自闭症和抑郁症的风险。第三:孩子会表现得患得患失。害怕独处。因为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一般都是被其他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联合起来围住,进行言语辱骂、恐吓甚至采用肢体暴力行为,又是很无助的,反抗不了,所以心灵上留下了阴影,从此会害怕独处,不敢关灯睡觉,也会害怕陌生人接近,表示善意,怀疑这个世界上都是坏人,内心自我封闭。校园欺凌像是洪水猛兽般会吞噬一个孩子的 健康 心灵,随之而来的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而且很难从阴影里走出来,希望国家实施有关政策管理和打击此类事件,还孩子一个美好的校园回忆。您好,我是社交心理资讯我开开,针对校园欺凌(暴力)问题对孩子们造成的伤害程度,请允许我来为您解答。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 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甚至是明目张胆的在校园公共区域进行欺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语言谩骂、殴打、损坏财物、网络传播不雅视频、恐吓和威胁等。案例一: 2011年9月某日,在某校的大门口外50米拐角处,高二某班詹某同学伙同本班5名同学对高一某班李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2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位同学的矛盾源于当天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其中李某同学插队,詹某同学上前制止,李某同学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詹某回到班上以后,将事情告诉班上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李某同学,好好教训他一顿。因此导致詹某等五位学生群殴李某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 事后学校邀请詹某、李某及另外五位参与打架的学生家长到校,经过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詹某应负主要责任,承担50%的医药费,其他五位学生负次要责任,共同承担50%的医药费。参与打架的学生经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都表示承认错误,学校根据当事学生的责任大小和认错态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案例二: 校园暴力导致十六岁花季少女死亡,2017年1月13日上午9时,年仅16岁的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职教中心中学三年级学生吴某某惨遭校园暴力,最终于县城东山山崖脚下发现尸体;陶XX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的一名初中学生,在儿童节这一天,他喝下一整瓶剧毒农药,结束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在整理孩子遗物的时候,家人意外发现了陶成鹏留下的三封遗书,其中一份遗书是写给老师、父母和弟弟的,在这份血迹斑斑的遗书上他写道:你们的学生、孩子、哥哥对不住你们,我因受不了几名同学的欺凌,所以选择离你们远去了。1.受到校园欺凌的同学会产生心理问题,影响 健康 ,甚至影响人格发展,身心影响。 严重的会造成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2.对校园的恐惧,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对上学这件事避之甚远,从此成为心理的结郁。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甚至还有国家因素都会对此类事件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减少校园欺凌事件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从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合力,引导学生生活 健康 发展。 校园欺凌已引起学校、家庭和 社会 的广泛关注。校园里孩子们遭到校园欺凌,不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给双方都会带来各种不同的心理伤害。下面我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1.施暴者越变粗暴,受害者越变胆怯 受校园欺凌的孩子变得心神惶恐不安,课堂上也不能专心听讲,一老分散注意力,老是担心又被受欺辱。心灵上蒙上一层阴影,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感,变得越来越胆怯懦弱。胆怯到什么程度呢?说出来真不可思议!就是受到了欺凌,也不敢给家长说,也不敢跟老师反映情况,只是自己默不吭声地受欺辱。 2.受害者变得孤僻自卑 孩子受校园欺凌后,性格上都发生巨大变化。原来活蹦乱跳、性格开朗的孩子,一下子就变得沉默寡言,生性冷淡孤僻,不合群体,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暴自弃,总觉得自己差人半截的感觉,自卑心理自然潜滋暗长。 3.失去自信,缺乏上进心 孩子一旦产生自卑感,失去自信、缺乏进取心等负性心理接踵而至。这时候,原来阳光灿烂的孩子变成颓废不振,不愿上学,学业荒废不说,整个人都变得精神,振作不起来。有的孩子更是得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校园欺凌行为是校园里的恶性肿瘤,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严重的心理伤害。因此,我们要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治校园欺凌行为,给校园还一片蓝天。会引起严重危害心理阴影是,厌学,恐学,胆小,自卑,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厌世,如果不请心理医生疏导将留在心里永远的伤害 校园欺凌可能会造成被欺凌者厌学、影响其人格发展、抑郁、社交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情况会导致自杀。同时欺凌者自己也有可能成为欺凌者或以暴制暴。总之遭遇校园欺凌会对一个人的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其一生。(我们也看到有遭受欺凌后,经过正确的方式处理,被欺凌者开始自我成长,转化成正能量,促进了自我成长的案例,但是目前来看是极为少数的例子,而过程亦是非常不容易的)
不能。国际精神医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的书刊,是固定时间进行发布的,所以是不能加急的,该书刊内容较多,拥有很多的知识点,深受人们喜爱。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应用心理学。
1、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其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它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该刊的文章摘要甚至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所收录。
2、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
《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且被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
3、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原名《心理学动态》,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它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论文。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且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4、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它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刊物。
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它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且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5、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由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其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
起初是省级期刊,现在属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精神医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办。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G953-2007),是国内有重要影响力专业期刊之一。
《精神医学杂志》以“面向临床,质量第一”为办刊宗旨,着重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突出精神医学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面向全国各层次的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工作者,以精神科医生、护理人员、心理学工作者及其他相关学科人员为主要对象。
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2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 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3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 4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林崇德教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5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6 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创刊于1987年2月,初为双月刊,2002年起改为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该刊多年以来被美国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 PA),美国精神卫生文摘(Mental Health Abstract, MHA),美国ULRICH国际期刊,及英国皇家图书馆收录。在国内被收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在全国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4年获奖,1998,1999,2000,2001年均获得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属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 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9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8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