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5月22日重访北川中学,在恢复上课的高三(一)班教室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并对同学们说:“我们要记住这4个字,相信经历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这就是辩证法。老天给我们制造“多难”,但“多难”却激发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因而推动国家的兴起。 天(自然)没有意志,无所谓喜怒哀乐,但其运动有规律——有的人类已完全掌握,有的还没有或还没有完全掌握。但不管是何种情况,人类的行动规则只能是、必然是“自强不息”。人类“自强不息”就能天人合一。人类从来就是在与天(自然)的矛盾对立统一中繁衍、壮大、飞跃。 科学的灾难观,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灾难。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各种灾难看作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是可以认识,可以战胜的。同时,要坚持辩证法,要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全面认识灾难。 首先要坚持辩证法,要进行分析实际情况,不迷信,不盲从。在灾难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坚持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例如,在认识地震灾难的影响时,就要通过分析得出冷静客观的结论。在地震后,既要看到地震的巨大危害和强烈的破坏力,又要看到地震后的相对安全性;既要看到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以及巨大的精神创伤,也要看到,地震主要发生在相对较小的区域造成的损失是有限的。在应对灾难的过程中,既要高度重视,加强防范,采取果断措施,也不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过于紧张;既要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全力救援,也要统筹兼顾,保证正常的秩序,保证各项救援工作有序进行,保证大多数人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在面临灾难的时候,坚持辩证法,学会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战胜灾难的精神武器。坚持辩证法,学会分析,对于我们在灾难面前正确的认识和估量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容易被灾难冲昏头脑,失去理智,失去客观判断形势的能力。当大难临头的时候,容易以偏概全,对于灾难,容易只看到灾难的可怕,看不到灾难也是可以战胜的,只看到眼前的黑暗,看不到更远处的光明,只看到不利的因素,看不到有利的条件。这种片面性,不利于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不利于科学地作出与灾难斗争的部署。因此,在地震灾难面前,坚持辩证法,学会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取得同抗灾救援的胜利。 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认识灾难,还要善于把灾难这个坏事转变为好事,克服坏的方面,引出好的结果。毛泽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当人们遇到坏事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怨天尤人,而要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力争把坏事变成好事。毛泽东在《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专门用一节的篇幅深入论述了“坏事能否变成好事”的问题。对于这场自然灾难,我们也要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发生地震,当然是大坏事,夺去了那么多人的生命,使那么多的人失去了健康,饱受疾病的折磨。更为严重的是,灾难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人民。各行业遭受的损失,也十分严重。但是,对于汶川大地震也要全面的看,既要看到它的反面,也要看到它的正面。地震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例如,对于医药卫生,心理保健,抗震救援等等,就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而且,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也就是通过地震援救的战斗检验我们的体制和机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例如,灾后心理干预能力有限,灾后救援行动盲目性大。例如,我们已经发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实行属地原则,充分整合各地区的各种包括中央机构、军队机构、地方机构的各种资源。发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而许多问题,在平时的条件下是不容易充分暴露的,是不容易被人们普遍认识的。这场灾难,提供了一个机会,使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这就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对于我国的救援工作者队伍,他们是在和平时期投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超负荷的工作,重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流血牺牲。这总不能够说是好事。但是,这场战斗锻炼了我们的救援队伍,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与地震斗争的经验。这场与地震的大规模战斗,将会大大提高我国的抗震救灾水平,将会出现一批国际高水平的专家。这样说来,这次地震,又不完全是坏事,它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俗话说,多难兴邦。我们的民族遇到这场灾难,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精神,在灾难面前,更加激发出了全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我们长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歌舞升平。这是一种幸福。但是,也容易消磨人们的斗志。这场地震灾难,使人们充分地动员了起来,激发出人们的斗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不能说不是我们的重大收获。在救援灾区的战斗中所激发出的民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发挥作用。 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灾难的态度。树立科学的灾难观,将会助我们摆脱灾难的阴影,怀抱希望开始新的生活。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爱议论文高考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常常想,这个世界没有了爱会是怎样的呢?也许没了爱,我们会陌生,我们会远离,我们会沉默。没了爱,人会活在盲目里,生活的没有目的,活着只是为了活着。那将是可怕的,孤独的,无助的,可怜而又可悲的。人与人之间永远隔着一层薄薄的东西,即使贴得再近,靠得再紧,心与心之间那长长的距离也不会因为拥抱和亲吻靠的近一些。爱是必需品,没有爱的空气是令人窒息的,没有爱的问候是冷漠的,没有爱的风是刺骨的,没有爱的关切是虚伪的。
我们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不曾缺少过爱。即便是他离开了她或她放弃了他,那撕心裂肺的疼痛也只是短暂的,是表面的,不会长久下去,更不会埋入你的记忆。其实,这短暂的痛何尝有不是一种爱呢?它让你懂得了爱,认清了爱,不会再盲目地去爱,更不会轻易地爱。它让你在将来拥有一份更充实的爱,一份你更值得珍惜的爱,一份更丰盛的爱。我想,这痛应该是生活对你的爱。
爱常常被人们误解。有人把爱当成了罗嗦,有人把爱当成了怜悯,还有人竟然把爱当成了对方想利用自己的工具的。这是对爱的诬蔑。这些人是可恨的。爱是天下最神圣的感情,没有人能离开,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是我们之所以活着的精神支柱。诬蔑爱的人是可耻的,因为他们在斥责着爱,怀疑着爱的同时,正在接受着爱赐予他们的一切。然而他们却又是可悲的,从小就接受着爱,拥抱着爱,享受着爱所带来的一切,却不了解爱,不相信爱。当某一天他们即将死去,所有的爱都从他们的身边跨过,离开时,他们才会懂得珍惜。可惜一切都晚了,他们再有不能留住那些爱们。可恨的人流下了眼泪,变成最可怜的人。
也许某一天有人会对你说“我爱你”,你便认为那就是爱了。但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爱是需要付出的东西。如果爱是一粒种子,那么你便要浇灌它,爱抚它,注视它,保护它,它才会发芽,才会开花。真的,我不相信我们现在我们之间所谓的爱情,那种东西过于缥缈,过于虚幻,像天边的彩虹,虽是美好的,但却永远不能触碰,不能紧握在手心,心里永远不会踏实。也许某天我也会在心中悄悄爱上或是喜欢上一个他,但我不会把它当成一份爱,而是成为我日记的一个男主角,换了一本日记,他便不在了,可是他曾经给过我无数的幻想,给过我最美好的憧憬,给过我最珍贵的回忆。
“爱和爱的人的关系也许就像是鞭子和被抽起来的陀螺它令它动了,它令它疼了。”
我想,爱这东西就是如此吧。
人是懂得回忆的动物,寂寞是因为失去。只是很多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我看到外公被推进手术室前最后留恋的目光,有湿热的泪滴落在手中的野百合花瓣上。原来,他的爱,不是我不懂,只是一直被我忽略。
从小就觉得外公不太喜欢我,他总是摆着一张不苟言笑的面孔,坐在庭院的太阳底下。一杯清茶,一把藤椅,似乎就是他的全部快乐了。他只是偶尔找哥哥们聊聊时事,或者摆弄几棵花草,便再无别的情趣了。
他从不像外婆那样做点心给我吃,也不像奶奶带我到商店里,让那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任我挑选,更不会像爷爷那样,在三月的东风里和我一起牵起风筝,在在落叶的秋思中带我去郊外采风。即使是哥哥们找我去登山时,他也会劝阻道:“登山有什么好?你就别去啦,不如来看看报纸新闻。”
可是现在,我分明看到他进手术室前那温暖的回眸,看到了每一次我离开外婆家时他那留恋的目光。我常常以为,懂得爱是多么简单,然而却未曾明白,忽略爱也是那么简单。
我忽略了他喜欢抽烟,可是在我面前他却很少点燃那一支腥红的光亮;
我忽略了他劝我看报纸读新闻是为了让我开阔视野,而不是封闭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
我忽略了外婆不在家的那晚,他亲自动手做了一顿被我嫌弃“没水准”的饭菜,这对于一向不下厨的外公而言何尝是易事呢?
我甚至忽略了外公偶尔的任性也只是因为我。那天晚饭后,他忽然很不开心。仅仅是因为我说晚上要回家去,不留下来了。假期很短,作业也不少,我实在是想多给自己留点时间。他一再地挽留我,我却很坚决。终于,他不再说话,默默地坐下来,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白色的烟圈围绕着他,就像是无数忧郁的泡沫,浮在他蜡黄的指尖上,浮在银色的发丝上,还有他忧郁的脸上。我知道,我的内疚改变不了他的失落……
“回去看看吧,去年你说喜欢野百合,你外公就在院子里种了很多。现在都开了呢。”外婆的话打断我的思绪。我抬头,看到手术室前的红灯依旧亮着,不由地纂紧了手中的这枝野百合。是啊,花都开好了吧。
原来,爱,不是不懂,只是太容易忽略,太容易错过。
外公,你的爱,我开始懂了。
爱心是风,在炎热的时候带来一丝凉意;爱心是雨,在久早的时候滋润一方热土;爱心是水,在千渴的时候,获得一线希望,能点亮美妙绝伦的无限天际。生而为人,请务必怀有一颗仁爱之心。
一个真正拥有仁爱之心的人,会更加懂风险。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风险,意味着把自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还记得08年的汶川大地震,顷刻之间吞噬六万多人,可是我们并不害怕,因为在汶川,在那个被地震埋葬的.地方,汇聚了全国人民的爱,人人都在积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还记得汶川“夹缝男孩”郑海洋吗?十年前,正在北川中学读高一的郑海洋被埋在水泥板央缝中长达22小时。后来,志愿者吴丝雨来到受灾地区,帮助郑海洋进行复健,这一过程也让他重拾了生活信心。如今,郑海洋有了自己事业,希望找到失去联系的小雨,当面说声“谢谢”,并请她回新北川看看。这是在奉献中传递仁爱之心,正如盖贝尔说的:“真诚的爱在奉献的时候最丰富。”这就是仁爱,是奉献的爱。
一个真正拥有仁爱之心的人,会拥有更多的勇气,承担更多的责任。爱,使他们勇气倍增,敢于面对任何考验,相应的,强大的责任感,会使人更加谨慎而沉稳这爱,便是国家大爱。“中国核司令”“一生为国铸盾”的程开甲,参与“两弹一星”的英雄们:钱学森、朱光亚、任新民、陈芳允……这些与国家命运密切相连的名字,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不朽的身影,一个个传奇的故事。若不是他们的身上肩负着国家的重担,满怀着一腔对国家的爱恋,又怎会如此为国冢抛头颅,洒热血呢?这就是仁爱,是国家大爱!
一个真正拥有仁爱之心的人,必定是会宽容的人。“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人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表达了对王昭君悲惨身世的同情。昭君出塞,对国家来说,是高尚的大义之举。对诗人来说,昭君的形象大抵不过是“幽怨的薄命红颜”。可我却认为,王昭君也许有幽怨,但那都只是暂时的,她虽“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路途中也并非没有机会逃跑,可她并没有这么做,她明白,一旦她逃跑了,她虽可得片刻的安逸,但换来的却是两国交战,战火涂毒百姓,于是,她选择了放下,选择了宽容,周国平说:“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这是王昭君对国家、君王的宽容,是真正的仁爱!
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那就让我们用奉献的爱,用国家大爱,用宽容的爱,来点燃生命的火焰,让这颗仁爱之心,从你我做起,播种到世间每一个人手中。
生命虽然短暂,春花虽然易调,然而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命就变得更加深刻而绵远了。
——题记
亘古不变的东西就是爱,从哇哇啼哭的那一刻起,爱的痕迹就无法掩盖,时时刻刻伴随着每一个人。
瞬间定格,母亲的爱。
世界上最爱你的那个人,却也正是你忽略最多的那个人。每日清晨,母亲温柔的叮咛“宝贝儿,路上小心点,注意安全”而我却只是再不能简单的一个;“哦”字为回应,甚至连一个亲切温暖的拥抱都不曾给予,我们可曾想过那一瞬间母亲该是多么的失落啊!
放学了因为贪玩,回家晚了,一路上尽是想着怎么编一些理由,而从不曾注意到开门的那一瞬间,母亲焦急的脸上露出更多的是一丝欣喜,紧接着呼出一口长气。那时,编造的种。种理由全然都用不上了,因为我的安全到家已经是母亲最大的安慰了。此时,一幕幕都涌上心头,这些爱的痕迹竟是如此温暖。
瞬间定格,朋友的爱。
我们都曾拥有过很多的朋友,他们是除了家人以外和你接触的时间最长的人。有些话,你不愿意向父母坦露,但是,却会毫无保留的向朋友倾诉。遇到困难,你不愿意在父母面前流下泪水,但是,你却会抱着朋友失声痛哭。忘吃早餐时,他们会在第一是时间内把吃的摆在你面前,生病时,你的朋友会不停催促你去看病。下雨时,雨伞倾斜的角度见证了你们的友谊。所以,在和朋友闹矛盾时多去回想这些痕迹,别让你们矛盾的时间太长,往往失去的那些时间是要用两倍甚至三倍的时间才可能会补回,一天足矣。刚那些美好温暖的回忆停留在脑海里。
瞬间定格,路人的爱。
虽然你并不认识他们,每天和他们擦肩而过,但当你摔倒时,他们会把你搀扶起来,并且询问你的伤势,找不到方向了,他们会帮你找到家人,总是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生出手来帮助你,是警察,是医生,是售票员,是农民工……。虽然没有血缘的纽带,但是他们也给予过你人世间最美的痕迹——爱
英国作家笛福说过: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类的情感怎样变幻无常啊!
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愿望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胆战心惊的。
时时刻刻你会被爱而感动,你会被身边的人而触动。爱的痕迹早已将你包围,不要叹息,因为你已成为最幸福的人。
在读幼稚园时,就认识了“爱”这个生字,教师说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最伟大的力量。
“铃、铃……”预备铃响了,马上就要进行数学测验了,我把数学测验时所需要文具一一陈列在桌面上。“呀!我、我竟然忘记带尺子了。”我急得像热锅的蚂蚁,脑子一片空白。“教师就要来了,我不可能在考试的时候过座位向同学借尺子吧!”就在情急中,我的好朋友们,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亲切地问:“伊莹,你怎么了?”“我……我……忘带尺子了。”我着急地说。“不用怕”说完她把自己心爱的尺子拍在桌子上,一瞬间,尺子断成两半,她把其中一段递给我:“将就用着吧,虽然只有半段,但还是可以派上用场。”我的心充我满了感激,我小心翼翼地把尺子接了过来。回到家里,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爱?”妈妈微笑地抚摸着我的额头,和蔼可亲地说:“这是友爱。”“哦,我知道了,友爱是世界是最伟大的爱!”
当旭日东升时,妈妈一早就起床,为我姐弟俩烹饪美味的早餐,把沉浸在睡梦中的我们叫醒,然后上端上香喷喷的早餐,让我们吃完早餐高高兴兴地上学。一次,我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妈妈急急忙忙把我送进了医院,不分日夜地悉心照顾我,给我熬粥、熬药。让我觉得心窝儿十分温暖。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爱?”妈妈笑了,从没笑得如此灿烂。大概是感到欣慰吧!妈妈笑着说:“我的小傻瓜,这是母爱。”我的心里感到疑或不解:“到底什么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受到了更多的爱,在幼儿时的迷也解开了:“无论是什么爱,它都是最伟大的。”
看春天一片桃红柳绿,那是爱,回报阳光的沐浴;看夏天大树投下一片绿阴,那是爱,回报大地的养育;看秋天庄稼,硕果累累,那是爱,回报农民的辛勤;看寒冬腊梅迎风开放,那是爱,回报风雪的考验!
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学会成长,学会感恩,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爱的芳香就会每时每刻地围绕在你的身旁。读懂爱,接受爱,付出爱,并向一切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朋友,甚至感恩对手!世界因爱而美丽,生命因爱而精彩!我的世界因爱而存在、而美丽、而延续!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散落满爱的阳光!
我们与汶川地震受灾的同胞们手连手,心连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天崩地裂一瞬间,灾难无情地题推倒了一个又一个书声琅琅的学校;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温馨甜美的家。老师含泪抚摸着孩子最后一次的家庭作业;学生们哭着仰天期盼,生命的奇迹可以出现在那最后撤离的老师身上;父母们撕心裂肺地呼喊已沉沉睡去的孩子;小伙伴们还在努力回想着家人的味道… …血液顿时染红了天空,泪水也渐渐模糊了我们的视线。这8级大地震,让神州大地在震动中悲恸哭泣!32年前,唐山大地震我们感同深受,令我们刻骨铭心。32年后,汶川大地震,再次让我们感受肝肠寸断,骨肉分离。“汶川,汶川,我们的汶川啊!”全国人民痛心疾首地呼喊着。心痛啊!难道,汶川震后是一片阴影吗?难道灾难造成的痛苦与困难就挥之不去吗?不!英雄的中华人民不会倒下!坚强的汶川人民会在灾难中屹立!6月1日看!帐篷学校撘起来了!读书声又重新响彻云霄。汶川的小伙伴们的笑脸依旧灿烂、纯真、可爱。这笑脸中不仅仅有这些,还透出了几分坚强。他们就如同春天的第一场春雨后的小春笋,顽强不屈,破土而出。温爷爷曾在帐篷学校的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这4个字。温爷爷不正是要鼓励他们:要学会抬起头,挺起胸,不哭!5月14日瞧!爱心志愿者的队伍出发了。他们一路乘风破浪,来到灾区。为的就是能够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爱心志愿者们唱的那一支支帮助之歌不就是神奇的生命赞歌吗?5月13日、哇!献血车前的队伍好长啊!当献血者的血奔涌出来的时候,我相信,他们一定无怨无悔!因为他们坚信: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和汶川人民血脉相连,这一定会温暖汶川人民受伤的心灵!坚强的热血在汶川人民和所有华夏子孙的胸堂奔涌沸腾!5月12日我站在募捐箱前,投入了我攒了一年的零花钱——200元。募捐箱里的一张张人民币,都是一封封无属名的慰问信,充满了我们的爱!受难的同胞数以万计,但帮助他们的人数以亿计。全国人民都向汶川人民伸出了博爱之手,我坚信:任何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很小很小的一点爱心乘以13亿,都会汇聚成爱的海洋!听!书声琅琅。听!溪流叮咚。听!鸟儿欢唱。听!我们美好祈祷:“汶川挺住,中国加油!”5月19日至21日5月19日至21日,全国各地降半旗志哀,当此国殇,举国悲痛。5月19日14时28分,警笛拉响,每个人忙碌的身影都停了下来,自觉地面向四川方向,面色沉重地低下头,默默地听着时钟的脚步,内心都在悲伤地悼念、虔诚地祈祷、真诚地祝福……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夺走了千千万万同胞的生命,令我们痛心疾首。但,它却让我们中华人民更加团结。让每一个人的小爱汇聚成大爱,温暖这一片属于中国的大地!
你好意思吗你?!这都靠抄的 小子你家房子塌了压你5,6天你就文思如泉涌了你
写诗人归隐的辋川秋天雨后的场景,把积雨中的秋原写得入神入化,诗中“漠漠”和“阴阴”四字自然贴切,画龙点晴。参考资料:《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百度百科里有
季老师微课:议论文的花式教学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川久保玲,这位在法国发展的日本女设计师,以“Comme des Garcons”直接了当地说出她理解的流行与设计概念。独创一格的前卫形象,融合着东西方的概念,是川久保玲被誉为“另类设计师”的原因。
没任何特殊含义没任何特殊含义,PLAY的各个系列,区别不在心上,在整个设计风格上。
波兰艺术大师Filip Pagowski对这个标志解释道:“PLAY红心标志几乎是与PLAY这条支线同时创建的,但是却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我当时在CdG的一个企划中工作,那条支线从没出品过什么,但是最终又出现,并且凭借这个心形Logo获得了更大的影响,这就是PLAY支线。那个时候其实为CdG工作断断续续也有大概两年半事件,对川久保玲也非常熟悉。
80年代早期看到CdG的那一刻就迷上了它”他说道,“脑海中突然想到长着大眼睛的小红心,立即画了下来,初稿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从未改动。剩下的,就是历史了。”
川久保玲来自日本的服饰设计师,1942年生于日本东京。1980年代前期,她以不对称、曲面状的前卫服饰闻名全球,受到许多时尚界人士的喜爱。
此外,日本的知名服装设计师当中,川久保玲是少数几个未曾到国外留学,而且未曾主修过服装设计的特殊设计师。
川久保玲的父亲是日本应庆大学教授,她在大学时代对于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之後,她到一家服装布料公司上班,并在1967年正式独立成服装设计师,1969年她成立了一个服饰品牌,名称为comme des garcon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lay
川久保 玲(かわくぼ れい;英文:Rei Kawakubo;1942年10月11日-)是一位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1980年代前期,她以不对称、曲面状的前卫服饰闻名全球,受到许多时尚界人士的喜爱。此外,日本的知名服装设计师当中,川久保玲是少数几个未曾到国外留学,而且未曾主修过服装设计的特殊设计师。 生平简介川久保玲的父亲是应庆大学教授。她在大学时代就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9年,她毕业之後,到一家服装布料公司上班,并在1967年正式独立成服装设计师,1973年她成立了一个服饰品牌,名称为「Comme des Garcons」(法文;可译为「像个男孩」之意;常被简称为Comme);1975年,川久保玲33岁时,正在在东京举行首次的女装发表会。1978年这个品牌开始有男装,称为HOMME。 艺术特色1981年,川久保玲第一次在巴黎时装展举行发表会;此时她开始受到全球时装界的注目,隔年,她的服饰有了一个简单的暱称,称为「乞丐装」;并造成1980年初期宽松、刻意的立体化、破碎、不对称、不显露身材的服装设计潮流。这一场发表会的设计灵感据知来自于日本美学中的不规则和缺陷文化。她的创作概念和特色引起了不少时尚评论家的争议,也带动了後进设计师的服饰设计。 川久保玲擅于使用低彩度的布料来构成特殊的服饰,其中有许多是单件同一色调的设计,特别是黑色可说是川久保玲的代表颜色。 1983年,川久保玲获得每日新闻时尚设计奖(Mainichi Fashion Award),1987年,获得美国时尚技术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荣誉学位。今日她是20世纪女性服装设计师中的重要人物。 目前「Comme des Garçons」总店位于巴黎。川久保玲是「Comme des Garçons」这个品牌的主要设计师,并有12间分店,以及大约200专柜或精品店遍及全世界,据媒体报导,川久保玲的这个服饰品牌年营利约为150万美金。在美国,川久保玲的公司经常捐款给孤儿院和美国棒球协会。1988年开始,川久保玲也发行自己的杂志,称为Six。她的先生是英国的编织设计师Adrian Joffe。 COMME des Garcons 最近的作品是"PLAY"系列 由波兰设计师帕高尔斯基设计,此作品一上市,即在潮流界引起极大反响。而销售"PLAY"系列的一部分收入,将用于支持慈善事业。 产品系列*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男士(1978年) *川久保玲经编(自1981) *川久保玲长袍跟班(自1981) 同年,川久保玲第一次在巴黎时装展举行发表会;此时她开始受到全球时装界的注目,隔年,她的服饰有了一个简单的昵称,称为「乞丐装」;并造成 1980年初期宽松、刻意的立体化、破碎、不对称、不显露身材的服装设计潮流。这一场发表会的设计灵感据知来自於日本美学中的不规则和缺陷文化。她的创作概念和特色引起了不少时尚评论家的争议,也带动了后进设计师的服饰设计。 *川久保玲男士俩(自1987) *川久保玲比诺(自1987) *川久保玲衬衫 川久保玲擅於使用低彩度的布料来构成特殊的服饰,其中有许多是单件同一色调的设计,特别是黑色可说是川久保玲的代表颜色。 1984年,采用有弹性的人造丝的交叉往来,使服装看起来像在身上起泡的鼓包。 1986年,捆绑的棉,人造丝和PU,厚帆布,创造有可能的吸引的造型。 1992年,未完成的服装和纸样,贴着艺术家权威的“解构”邮票,在时装界发起解构主义运动。这一灵感,影响了整整一代时装设计师…… “我不喜欢显现体型的服装。”所以她和别的设计师都不一样。由于她没有受过正规学院式绘画和裁剪的专业训练,所以设计师和传统之间无所束缚。她的衣服不是常规的两只袖子和正常的比例,因此,她的服装在销售的时候,必须有着如何穿衣的指示说明。以便人们正确地穿着它们。 不在扣眼中的扣子,让一块围布在空气中飞扬起来。这不是不对称,因为不对称要求有一些对称的元素在里面。让我们叫它非对称,不匹配或者完全是偶燃的。直条字被破坏了,这之间没有任何的学院派,或回收的朋克,或是后核生存主义。日本的破坏,本身就是时尚隐藏的主题。在它所有的神秘和完美之中,“艺术为现实挖了个洞。” 我们称之为现实的东西,将生活隐藏了起来。是艺术,将我们眼睛中的盲点取消,让我们发现了更多。川久保玲,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她让我们发现了许多遮盖在高级时装流行外衣之外的许多东西。尽管可能被大家讽刺讥笑,但经过时光的磨洗,我们不得不收起愚蠢的高姿态,细细品味她带来的无穷魅力。在破破烂烂的布片背后,蕴藏着一种对自己的再认识。 那不是以别人为目的的自我表现,不需要取悦别人而穿上漂亮的衣服。毕竟,流行是全方位的。被各种精品店和精美的时装发布会迷惑的世界,人们在百货店中看到的千篇一律的服装而别无选择。在这个世界里,到底哪一个是你自己的选择呢? 在日本,各种形式的版本是不同的: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妈妈们穿的是和服,而年轻一代则穿着法国的“新外观”,再新一代则完全是美式风格。但是新的服装服饰的出现,不是从我们的街头,或者现代时装的博物馆中产生的,它不是西方的衣橱。换句话说,首先到达东京的,不是服装,而是电影,杂志和照片。日本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感受到了文化入浸和融合的困惑。它不仅仅是一个老式学校翻新教学楼的过程,而是通过个人的观点去看待文化融合的积极手段。毕竟,麦当劳和美国大兵,嬉皮士和性解放,让这个岛国的优雅民族一时间变得无所适从。西方的文化观念,偏好和历史,都与东方文化截然不同。也就是在这时,六七十年代,一批日本青年服装设计师跨洋求学。他们有的将巴黎高级时装进行到底,如森英惠(HannaMori),高田贤三(Kenzo);有的则回到东京重塑新日本风格,担纲文化新旗手,如三宅一生(IsseyMiyake)如山本耀司(YojiYamamoto)。至于川久保玲,则是另一个特殊的例外:她既没有出去学别人的模式,也没有经过正统的训练,但在东京的本土上,她做出的又绝不是纯民族的东西。她的意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堪称前卫的美国,以及朋克发源地的英伦三岛不列颠王国。她的看似古怪的思想,实际上是非常深刻的。深得无底,所以才会在20年后大放异彩,让更年轻的一代时装设计师们崇拜,去解构,去寻求自信。幸运的是,她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这一切,否则说不定会成为时装界里又一位悲惨的女高。 她的第一个时装发布会,也打破了时装表演的一贯模式;她用一曲狩猎哀歌取代流行音乐,用古怪的化妆和不整洁的头发,将模特丑化
川久保玲善于使用低彩度的布料来构成特殊的服饰,其中有许多是单件同一色调的设计,特别地,黑色可说是川久保玲的代表颜色。川久保玲习惯穿一身黑,留一头不对称的黑色齐肩短发。说:“黑色是舒服的、力量的和富于表情的。我总是对拥有黑色感到很舒服。”“我致力于黑色的三个影子。”一次她做了一件朱红的服装,并解释“黑色是红的。”川久保玲的设计独创风格十分前卫,融合东西方的概念,被服装界誉为“另类设计师”。她的设计正如其名,独立、自我主张——只要我喜欢,有什麼不可以。她将日本典雅沉静的传统、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重叠式创新剪裁,加上利落的线条与沉郁的色调,与创意结合,呈现很意识形态的美感川久保玲,是一个特殊的例外:她既没有出去学别人的模式,也没有经过正统的训练,但在东京的本土上,她做出的又绝不是纯民族的东西。
东北大米一年一季,生长周期长,营养干物质积累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更添风味。
(1)气候条件:
五常东、南、北三面环山、一面向平原,是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是东南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寒流的交汇处,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于等于15摄氏度时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因此独特的气候为大米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日照时长:
水稻是长日照作物,五常年日照2700小时,水稻的生长关键季节日照可达10小时,满足了优质米对光照的需求,使稻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
(3)土质肥沃:
五常境内有黑土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土层平均厚度达到1米以上。土壤中含有机质3%-5%,土壤结构好且透气性强,氧气全,进入水稻中的养分多。
(4)水质优良:
水稻种植所采用的灌溉水,起源于大面积原始森林由千万个山泉回城的拉林和、牤牛河、溪浪河三大水系,水质甘甜且无任何生活、工业污染,是哈尔滨市饮用水源,是名副其实的矿泉水种稻。
(5)品种优良:
经过水稻研究人员数年努力,培育出五优稻四号(稻花香2号)适宜五常当地的优质水稻品种。该水稻品种抗性强、产量稳、米粒清白透明、外观好、米味儿甜、胶黏度在70左右,弹性适口、饭冷不回生。
(6)技术先进:
五常种稻历史起源于1835年,清朝时期为皇室贡米产区。经多年的不断改革,栽培的品种最终由稀有品种、供应品种发展到市场流通品种。栽培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到计划、标准化、无公害、无绿色、有机的栽培模式。
我们太上粮源品牌代表的是真实、自然优质的农产品。每一粒都是生于自然的新鲜好米。
稻花香种植黑龙江五常,寒地黑土为其提供充足营养,人工古法耕作,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五常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品质有保障。稻花香成饭后软滑香糯,食之齿间留香,就连生米都有浓郁的大米醇香。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大米的问题可以vx搜索小程序:太上粮源生活馆、天猫搜索同名店铺或可以直接私信我~
东北(星火)大米的九大特点:1,产自黑土地,土地肥沃,土壤有机物含量高。2,寒地冻土自然杀灭病虫,减少农药施用,3,水源充沛,松花江江水灌溉。4,日照时间长,年均2500小时以上日照5,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6,生长周期长,一年只产一季稻。7,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8,支链淀粉含量高,饭粒油亮,香味浓郁。9,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五常市优质的自然资源,赋予了五常大米独特的品质。这种气候条件使当地收获的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饭粒油亮、香味浓郁,水稻中干物质积累多,营养成分高,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所以吃起来香甜。另外由于支链淀粉含量高,米饭油性大,如果将一碗米饭倒进另一碗里,空碗内挂满油珠,连一颗饭粒都挂不上。米饭清淡略甜、绵软略黏、芳香爽口。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问题一: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有哪些? 东北大米品质优良是因黑土地经寒冷的气候下,地表植被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富含天然氮磷钾等有机质、土层结构性好、土质疏松、保水性特别强,进化成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重要的是一年只收一次,少旱少涝。 问题二: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有哪些 1、日照充足:生育期日照时间长,东北地区雾霾现象相对较少。 2、好水质:地处长白山脉,松花江、嫩江、东辽河、水系众多,山泉形成的灌溉用水无污染。. 3、积温时间长:一年一熟,生育期一般在5个月左右。 4、日夜温差大:长达半年的寒冷冬季,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秋季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利于东北大米的营养积累。 5、病虫害少:东北大米种植区病虫害少。 问题三: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东北大米为何要比南方大米好吃,优质呢?主要原因是1东北土地肥沃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高2东北大米生长周期长,一般为4月到十一月左右。 问题四:东北大米为什么品质比南方大米好? 东北大米属于粳米,粳米的特点,就是直链淀粉低左右,支链淀粉高。什么意思呢?简单说来,直链淀粉高,口感偏硬,支链淀粉高,口感偏粘。糯米就是支链淀粉高的一种米,所以口感特别粘。除了口感外,直链淀粉还有一个特点,分子量小,可容于50-60度的热水,而支链淀粉在50-60度是不会溶解的,所以,东北米浸泡或蒸煮后,膨胀度高,看上去圆润饱满。直链淀粉易老化,支链淀粉则不易老化,所以东北大米又具有“剩饭不回生”的特点。所以东北大米,凉吃口感也很好。类似的,同一纬度的用于制作寿司的日本的越光米,如果冷后口感很差,就不适合做寿司了吧。 除了淀粉构成不同的主要区别外,东北大米还有甜、香,泛油光的特点。甜主要是因为东北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当然,也可能与水有关。至于香,大概也跟水中或土壤中富含矿物质有关。油光与大米中的富含磷脂有关,东北能出含油量高的大豆,能产含油量高的大米也不出奇。 南方的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晚稻为150~170天。普通早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大约为25%,晚稻一般为15%―20%,北方粳米的含量大约为8%(关于这一点,我比较怀疑,东北五常大米大约在17%左右)。前面已经说过,直链淀粉越低,做出的米饭越饱满,越软粘。所以一般说,晚稻口感更好。 早稻虽然说口感不好,但寸有所长呀。我这里得为早稻所几句好话。 第一,出饭率高,更易饱,所以是食堂的最爱,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因为生长期短,价格便宜呐。第二,含水量低,适合做储备粮,夏季温度高,便于翻晒,而晚稻因为天气原因,含水量往往难以达标,容易发霉变质。如果有一天中国出现粮食短缺,早稻可是我们的救命粮。第三,适合做米粉,早稻米质疏松,易于加工,另外,也因为早稻因为直链淀粉高,老化快,也很适合制作成像粉条一样的干米粉。第四,易消化。直链淀粉分子量小,易消化,相对于直链淀粉只有2%的糯米,做成稀饭的早稻,直是太好消化了。 问题五:东北大米主产区较优越的自然条件 东北水稻区气候生态特点决定了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是生产优质东北大米的基础,东北大米主要的3个优势: (1) 东北方地区纬度偏高,适于水稻生长发育,是水稻优质的产业化基地。东北有地域广阔的大平原。地势平坦,其生态环境适合于水稻生长发育。黑龙江省被首选北方水稻生产区。 (2) 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雨水较充沛,水稻生育期间的降水占全年80%左右。满足水稻的生产要求。 (3) 在水稻生育中后期。温度、光线等条件较优越,水稻抽穗至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使籽粒更加饱满。特别是水稻灌浆期,气温正好在21-23℃。称为最佳灌浆期,这段时间有35天左右。综合东北稻区的有利条件,表现出水稻单位产量高于全国水平,稻米品质优良。 学会从外观形态看东北大米的营养价值:(一看、二闻、三尝) (1) 一看:看其碎米粒的多少能看出蛋白质含量的多少。稻谷中蛋白质的含量的高低,影响了稻谷籽粒强度的大小,稻谷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越高,籽粒强度就越大,耐压性能越强。加工产生的碎米就越少。 (2) 二闻:大米中的脂肪易氧化酸败,因此长期存放的大米有股异味。 (3) 三尝:吃起来口感越粘,说明其精度较高,淀粉的相对含量较高,纤维素越少,消化率越高。精度不高的大米蒸煮后硬度增加,黏度降低。 东北大米好吃、质量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 一: 日照充足: 楼上说的光照充足,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东北地区基本不存在灰霾天气和桑拿天,阳光很好。 二: 积温时间长: 积温导致东北的水稻生长缓慢,生长期长,一年一熟, 因此,质量较好。 在海南,水稻一年三熟,生长过快。 三:日夜温差大: 较大的昼夜温差。 四: 土壤肥沃: 东北的土壤质量很好,很肥沃,为稻米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 五: 很好的水质: 水质好,无污染。 希望采纳,谢谢 问题六:为什么都说东北大米好 一季粳稻:一年只产一次,保证的水稻对于土地营养成分的吸收,到了冬季,土地繁衍生息,储存能量,保证了第二年的土地营养补给。土壤肥沃,黑龙江地区是特有的寒地黑土带,经过亿万年的积累,导致了特有的黑土地,保证的大米的营养充分。气候独特等原因,导致了东北大米的”好吃“。 问题七:东北大米好吃的原因? 一: 日照充足: 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 积温时间长: 积温导致东北的水稻生长缓慢,生长期长,一年一熟, 三:日夜温差大: 较大的昼夜温差。 四: 土壤肥沃: 五: 很好的水质 问题八:东北大米有什么特点? 日生长期长,养分充足,口感好。。
西北联大为什么被解体分立? (2012-09-06 17:01:56)文/陈海儒提起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历史,人们不禁会问:同是抗战时期内迁组建的联合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持续8年,几乎与抗日战争相始终,为什么西北联合大学从1938年4月组建到1939年8月完全分立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五所学校,仅仅存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然而,目前尚没有一篇专门讨论西北联大何以会很快分立的专题研究论文。在已经出版的有关学校的校史如西北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的校史中,对这个问题也都含糊地一笔带过。关于西北联大的分立,目前所见文献一般称之为“改组”、“解散”、“解体”、“肢解”。国民政府的文件、当事人的回忆与书信等文献资料对这个问题的说法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种,内部分裂说,即组成西北联大的诸校由于内部不团结,闹分裂,教育部为解决矛盾而下令分立;第二种,防共控制说,即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有效防止共产党力量在西北联大的发展,主动将西北联大“肢解”,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第三种,开发西北说,即国民政府出于开发西北教育、奠定西北高教基础的目的而令西北联大“分立”。 1 内部分裂说 抗战时期,担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从西南联大常委蒋梦麟处对西北联大内部的复杂关系有所耳闻。后来,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有这样的记述:“当时还有一个西北联合大学,也是从北京迁去的几个学校联合起来而成的,设在陕西城固,但是它们内部经常有矛盾,闹别扭……他们好比三个人穿两条裤子,互相牵扯,谁也走不动”,终至各走各的道。西北联大的前身——西安临时大学共有文理学院、法商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医学院等六个学院,除法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这三个学院由北平大学的院系单独组成外,其余三个学院均整合有其它学校的力量,如,工学院是由北洋工学院和北平大学工学院合并组建而来,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均由北平大学与北平师范大学的相关院系整合而成;同时,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三校的组织机构并没有随着西安临时大学的成立而消亡,三校的官防依然可以使用。1938年4月西北联大成立时,沿袭了西安临时大学的基本体制。这种松散的合并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1938年9月,胡庶华从重庆大学校长任上调往西北联大任常委,一到城固,他就注意到了西北联大内部的矛盾,发觉它“真像一锅大杂烩,摩擦极多,矛盾重重”。从现有资料来看,西北联大的分立倾向主要来源于原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的前身是有“东方康奈尔”之称的北洋大学,它以办学严谨、成绩卓著而闻名于世。从1932年起,毕业于北洋大学的李书田就担任北洋工学院的院长。强烈的“北洋大学情结”和不懈的意志使他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恢复历史悠久的北洋大学。1937年2月,他拟具了“国立北洋大学筹备缘起及分期完成计划”,提出了八期建设的设想,以图恢复北洋大学。不料,日寇入侵不仅使他的计划搁浅,而且北洋工学院被合并。恢复北洋大学的难度似乎越来越大,但他没有停止努力。正如1987年出版的《西北大学校史稿》对西北联大时期李书田的独立心态的叙述:他虽是西北联大的常委,但分离之心早已有之,同时他与当时教育部长陈立夫是留德同学,他的要求得到陈的支持和纵容。身为教育部特派员的陈剑翛本应起到维护平衡的调节作用,但他目睹三院校之间各自为政、矛盾重重,他一人单枪匹马,也无济于事,不久,就请辞联大常委职务,到湖北任教育厅厅长去了。1938年7月,由西北联大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组建一所独立的工学院时,李书田曾向教育部提议定名为“北洋工学院”,教育部怕引发其它并入院系的反对没有采纳,定名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成立后,作为院长的李书田推行北洋大学的精英式教育,用原北洋工学院的一套制度管理西北工学院校务,以统一的标准重新考评所有的教师、重新聘职,同时实行严格的学籍制度。这伤害了原北平大学工学院、原东北大学工学院、原私立焦作工学院部分师生的利益和面子,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1939年1月,原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及原北平大学工学院的一些学生围攻李书田,继而引发了这三校学生与原北洋工学院师生之间的严重冲突。事件发生后,李书田率领部分原北洋工学院的师生离开城固古路坝,前往四川,拟恢复、重建北洋工学院,因教育部的阻拦,最后在新建的西康省建立了西康技艺专科学校。除了北洋工学院系统的独立倾向之外,原北平师范学院力量和原北平大学力量之间也有一些不快。直到1941年西北师范学院迁往兰州时,西北师范学院院长李蒸虽知搬迁面临很多困难,但想到“在城固同西北大学在一起,麻烦也很多”,便排除万难搬迁到兰州去了。上述这些闹矛盾的事实,促使一部分人提出了“内部分裂说”,认为西北联大的解体是他们内部矛盾太大。 2 防共控制说 目前所见最早提及西北联大解体的文件是中共地下党组织1941年8月给上级的报告。其中除叙述了西北联大内部的不团结之外,特别提到了“教育部陈立夫对它(笔者注:指西北联大)的野心”。此处陈立夫对西北联大的野心应该指的是陈立夫想要控制它。其实早在王世杰任教育部长时,教育部就有严格控制西北联大前身西安临大的想法。1937年10月11日,教育部颁发了《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组织规程》,规定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由教育部部长兼任,设委员7至11人,由教育部聘任。随后,教育部指定由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蒸、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教育部特派员陈剑翛等四人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商决校务。不久,教育部又指定特派员童冠贤为“常务委员兼主持筹委会各种事项之执行”。从委任特派员陈剑翛为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之一,到将特派员童冠贤置于其它四位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之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教育部想要牢牢控制西安临大的意图。指派童冠贤的命令立即招致组成西安临时大学的三所主要高校的校领导徐诵明、李蒸、李书田的不满,他们联名给王世杰去电,要求辞职。王世杰接到电报后,立即去电挽留并解释:临大筹委会规程湘陕一致,并系同时令知。西安临大原为收容北方学生,并建立西北高教良好基础,政府属望殷切。校事照章应由常务会议商决,系共同负责之合议制度。正赖诸兄及其他委员协同主持,何可言辞!大难当前,务希继续积极任事,不胜企感!王世杰的回电暂时平息了三位校长辞职的风波,但“临大筹委会规程湘陕一致,并系同时令知”之语则与事实有较大出入。教育部于1937年8月28日曾给长沙临时大学负责人密谕称:“指定张伯苓、梅委员贻琦、蒋委员梦麟为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杨委员振声为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秘书主任。”可以看出,童冠贤和杨振声同是教育部所派,但给童冠贤的任命是“为常务委员兼主持筹委会各种事项之执行”,给杨振声的任命仅仅是“筹备委员会秘书主任”,连“常务委员”都不是。由此可见王世杰时期的教育部就对西安临大有特殊的“关照”。然而,教育部想要牢牢控制西北联大似乎并不很容易。尤其是当时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有“抗大第二”的称号,国民党中央和教育部对法商学院一些教授的言论及学术研究中的亲共倾向极为不满,多次要求校方解聘这些教授,联大校方拒绝接受。北平大学校长、西北联大常委徐诵明1963年在回忆中对此事这样提及:在抗日战争发生以前,北平大学特别是法商学院的学生中就有不少进步分子,因而早为国民党中央所注意;徐诵明自代理校长职务后,每次到南京见到陈果夫、陈立夫、陈布雷等人,总被提醒法商教员分子很复杂,应该好好整顿。1936年,北平大学新聘许德珩、程希孟、沈志远等左翼人士为法商学院教授之后,更加引起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注意。1937年3、4月间,教育部去电北平大学,称:奉中央令要解聘陈启修、李达、许德珩、程希孟、沈志远五教授,嘱徐诵明依照办理。徐诵明和法商学院院长白鹏飞顶住压力,不愿解聘这五位教授。王世杰对徐诵明说:“中央命令不能不照办,人数方面可以略减,否则恐影响平大前途。”语气虽委婉,但态度的强硬显而易见。为避免给北平大学校方添麻烦,沈志远主动要求到上海生活书店去工作。抗战开始后国共关系松动,沈志远才回到西北联大继续任教。1938年1月陈立夫任教育部部长后,更加强了对西北联大的控制。首先,他安插亲信、安排“CC”干将到西北联大任职。原校常委陈剑翛去职后,教育部派原重庆大学校长胡庶华接替陈剑翛之职,同时下令将西北联大工学院和农学院从联大中独立出来。其次,1938年10月,他增派原教育部督学张北海任西北联大校务委员。张北海进校后,担任了法商学院院长一职,在学校内部实行特务做法。1939年4、5月间,教育部又去电西北联大,称奉蒋介石令,要解聘法商学院十位教授。时任西北联大常委的徐诵明两次到重庆向教育部争取保住十教授无果,法商学院院长许寿裳愤然辞职,徐诵明和不满意张北海做派的李蒸联名函电教育部要辞去西北联大常委职务。然而,李、徐两人的电报发出不到五天,教育部就下发了解散西北联大的命令。对此,徐诵明有自己的看法:西南联大一直办到抗战胜利,才迁回平、津,各自复校,而西北联大则仅存在两年时间,于1939年8月被政府教育部横行解散。这是什么缘故呢?问题就出在教育部要解聘平大教员,而平大拒不受命,这是西北联大被解散的惟一原因。……国民党企图解聘法商五教授的阴谋虽未能得逞,但是他们的不满意是可以想象而得的。这是日后西北联大所以解散的远因。……拒不解聘教员,后又辞职消极抵抗,这是西北联大被解散的近因。①时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的李蒸的回忆也可以印证徐诵明关于教育部为有力控制西北联大而解散它的看法。李蒸在1962年这样回忆:我们同陈立夫几次谈到学校的不安定情况,特别是法商学院,提出张北海的特务做法不能使学校正常进行,请调离学校以重课业。陈立夫已面允调他回部。我们于教育会议后回到学校,以为他必能实现自己的诺言。但是,他不但未将张北海调离学校,反而将他由法商学院院长地位“提升”为全校的常务委员。法商学院是原平大的一个学院,平大校长徐诵明看到这是陈立夫决心与他为难,所以立即向当时教育部提出辞职。我当时看到陈立夫这种作法,显然是要把整个西北联大置于特务控制之下,学校不能再办下去,于是也向当时教育部提出辞职。原有平大、师大两校长都提出辞职,特务张北海也就无法在西北联大赖下去了。陈立夫羞恼成怒,一不做,二不休,于是趁我们提出辞职的机会,毅然对西北联大进行改组。 3 开发西北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国破家亡的惨痛教训使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开发西北的重要性。如,时任军令部长的何应钦指出:“西北为中华民族摇篮,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从国防考虑,从经济考虑,从文化考虑,都需开发。”朱铭心认为“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出路,要恢复中国版图,必须以我民族发祥地的西北做大本营,要集中全力来开发西北。”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政府经过长期的调研,尤其是蒋介石视察西南、西北后,提出了“西南是抗战的根据地,西北是建国的根据地”的理论,使更多人意识到了开发西北的重要性。在国民政府的西北开发规划中,教育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抗战前,西北地区教育落后,少有高校,专门性的学校也很少。因此,陕西省地方政府有过引进外地高校内迁西安的计划。1935年底到1936年初,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给行政院去函,建议将国立北平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一并迁陕,重组为“西北大学”,以为西北高等教育奠定基础。教育部、行政院接到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请求将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入陕西重建西北大学的报告后,一定经过了长时间深思熟虑,但还没有等到教育部有所动作,七七事变遽起,平津高校被迫内迁,教育部顺势将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三校迁往西安,组建了“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4月,迁往陕南的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从教育部的文件中可以看出,国民政府设立西安临时大学的目的有二,一是“收容北方学生”,二是“建立西北高教良好基础”;设立西北联合大学的目的是“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并令“该校院逐渐向西北陕甘一代移布。”即,教育部有明确的使西安临大和西北联大扎根西北、奠基西北高等教育的意图。从1938年7月开始,教育部先后下令将西北联大的相关院系与其他院校的相关院系重组,设立了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大学, 给这些学校统统打上了“西北”的烙印,基本完成了奠定西北高等教育基础的计划。正如西北大学教授姜琦在1941年9月《西北学报》创刊号上对西北联大分立意义的阐述中所说:“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夏,教育部鉴于过去的教育政策之错误,使高等教育酿成那种畸形发展的状态,乃毅然下令改组西北联合大学,按其性质,分类设立,并且一律改称为西北某大学某学院,使它们各化成为西北自身所有、永久存在的高等教育机关。”西北联大分立后的各高校集于陕南一隅既不易发展,也不符合教育部为西北高等教育布点的目的,于是1940年教育部有西北大学迁设西安、西北师范学院迁设兰州、西北工学院迁设宝鸡、西北医学院迁设平凉的计划。1941年,西北师范学院开始迁往兰州,至1944年全部迁完,实现了教育西进的第一步。在明确了教育部奠定西北高等教育的意图与规划后,西北联大分立各校把研究西北问题、关注西北发展当作自己的职责,教师及学生在科研上均以西北问题为首要的研究对象。西北大学教授刘志聪在《西北学报》创刊号上发表《西北最高学府的风光》一文,给西北大学乃至其他西北联大分立院校提出了五条责任,以期它们能真正成为“扎根西北”的高校:第一,恢复西北文化;第二,振兴蒙回教育;第三,完成教育布点;第四,注重西北考古;第五,注重地质调查。如果说西安临大、西北联大的成立是迈开了奠基西北高教的步伐,那么西北联大分立成数校,是将西北高教的布局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的一个深化过程。只是因时局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工作尚未完成,抗战就已结束,各校教职员、学生回归故园的愿望日盛一日。教育部在战后高校复员的浪潮中力不从心,再加上部分高校不遵教育部的命令,强行回旧址办学,抑制了教育部开发西北教育的力度。但是,在西北留存下来的高校,为战后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高教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4 结论:关于三种原因解释的分析 在我们目前掌握的史料中,缺少将西北联大解体分立的具体决策过程的相关史料,例如教育部决策是如何考虑的,各相关校长是如何反馈的,有无召开相应的会议进行讨论等。所以,还无法清晰完整地还原将西北联大解体分立的决策过程。而上述关于西北联大分立的三种解释原因说,出自于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史料,出自于不同情况下不同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也都难以独立地构成绝对充分的原因解释。我们也只能在现有的史料基础上,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第一,关于“开发西北说”。这种原因可能是将西北联大分立最主要的内在原因,毕竟有战前1935—1936年间的档案史料证明,当时的陕西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讨论过将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迁入陕西,组建西北大学的方案,从后来执行的情况看,西北联大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这是一个“合”的方案,是为了改变西北地区教育落后的局面,迁入一批高校在陕西合成一个新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再将西北联大“分”成数个独立的校院并迁往西北各地,这个“分”的决策是在1938年夏天到1939年8月这个期间做出的。可见,国民政府最初的想法是在西北布局一所综合性大学,是这些学校迁到陕西以后,才逐步意识到将它分立为文理、工、农、医、师范五所院校,更加符合教育实际。只是关于这个决策的过程,尚缺乏相关的档案史料加以说明。在做出这个决策的过程中,另外两种原因也发生了一定的作用。第二,关于“防共控制说”。西北联大以左翼倾向明显的北平大学为主体,国民党当局为了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强令解聘进步教授,并因此与徐诵明等校务委员发生过争执,且不断更换学校领导,而且学校分立之后,共产党的活动规模明显减小,国民党员的数量明显增多,这都是事实。作为当事人的徐诵明和李蒸等人,将此理解为当局“解散”西北联大的原因有他们个人的经验依据。解放后出版的各种“校史”,在“革命史叙述”的大的政治语境下,出于对革命斗争效果的放大心态,将“防共控制说”作为西北联大“解体”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徐诵明、李蒸关于这些事情的回忆,也是在解放后的1960年代初期写的,因而不能忽视时代背景对他们当时回忆的影响。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解释了西北联大“解散”的原因,而不能解释将其“分立”的原因。从“防共控制”的角度看,将一个共产党活动剧烈的学校“解散”确实可以起到一了百了的效果,但又如何解释将这些学校分散到各地独立办学呢?那岂不要将共产党撒到各地去做火种?国民党当局有这么糊涂吗?我们今天客观地分析当时的情况,应该说国民党政府对西北联大尤其是西北联大法商学院确实采取了许多加强直接控制的措施,这些措施使得李蒸这些教育家们不胜其烦,助长了他们想独立出去、离国民党所时常“关照”的法商学院越远越好的心态。也就是说,国民政府的防共控制措施强化了西北联大内各学院负责人独立成校,以摆脱教育部反复派人掣肘的动机,造成了西北联大诸学院负责人支持、配合将西北联大解体后各自独立的局面。第三,关于内部分裂说。西北联大是由不同背景、不同地方的高校组成的,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是正常的(西南联大也有内部矛盾,只是处理得较好,没有这么明显地发作而已)。但是,当局既然下决心将这些学校组织在一起,就不会因为内部矛盾再将其解散分立,主动引火烧身。当然,那些内部矛盾始终是存在的,也无法根除,但其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可能只是为政府将西北联大解散分立的决策提供了执行层面的“民意”基础,各学院的负责人是愿意独立出去各干各的,这样免得挤在一起发生摩擦。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所得出的结论是:将西北联大解体分立最主要、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国民政府开发大西北、完善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战略布局长远考虑。而西北联大的内部矛盾和防共控制的政治动机,也多少介入到了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强化了政府将西北联大快速解散分立的决心,也是各校、院领导一级配合政府决策的内在动力;反过来再想一想,如果这些校、院领导团结一致,坚决反对解散分立决策的话,国民政府就是做出了决策,也未必贯彻得下去。所以,我们得承认,内部矛盾和防共控制在将西北联大解散分立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也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上述结论只是在现在史料基础上做出的分析,相信随着对新史料、特别是关键性史料的挖掘,一定会有更为充分、合理的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