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烧麦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烧麦论文文献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黄、艾窝窝、炒肝爆肚。 上海的蟹壳黄、南翔小笼馒头、小绍兴鸡粥。 天津的嗄巴菜、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贴饽饽熬小鱼、棒槌果子、桂发祥大麻花、五香驴肉。 太原的栲栳、刀削面、揪片等。 西安的牛羊肉泡馍、乾州锅盔,兰州的拉面、油锅盔。 新疆的烤羊肉、烤馕、抓饭。 山东的煎饼。 江苏的葱油火烧、汤包、三丁包子、蟹黄烧麦。 浙江的酥油饼、重阳栗糕、鲜肉棕子、虾爆鳝面、紫米八宝饭。 安徽的腊八粥、大救驾、徽州饼、豆皮饭。 福建的蛎饼、手抓面、五香捆蹄、鼎边糊。 台湾的度小月担仔面、鳝鱼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的煎堆、竹简饭。 河南的枣锅盔、白糖焦饼、鸡蛋布袋、血茶、鸡丝卷。 湖北的三鲜豆皮、云梦炒鱼面、热干面、东坡饼。 湖南的新饭、脑髓卷、米粉、八宝龟羊汤、火宫殿臭豆腐。 广东的鸡仔饼、皮蛋酥、冰肉千层酥、广东月饼、酥皮莲蓉包、刺猥包子、粉果、薄皮鲜虾饺及第粥、玉兔饺、干蒸蟹黄烧麦等。 广西的大肉棕、桂林马肉米粉、炒粉虫。 四川的蛋烘糕、龙抄手、玻璃烧麦、担担面、鸡丝凉面、赖汤圆、宜宾燃面、夫妻肺片、灯影牛肉、小笼粉蒸牛肉。 贵州的肠旺面、丝娃娃、夜郎面鱼、荷叶糍粑。 云南的卤牛肉、烧饵块、过桥米线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特色风味食品,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烹饪文化的内涵。 二: 北京的名小吃: 不要以为我有偏见啊,我是北京人,自然重点介绍北京的名小吃啦,(*^__^*) 嘻嘻……,,,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南方的小吃,南方的小吃品种更多,更丰富,,,, 北京著名小吃 豆汁 绿豆经筛选、淘洗、浸泡、磨糊、点浆、发酵、滤粉、沉淀、煮沸等9道工序加工制成。色灰绿,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热食为宜,佐京产辣咸菜丝配芝麻烧饼和焦圈。已有千余年制作历史。 相关的著名企业: 小窝头 玉米面、黄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泽金黄,形似宝塔,小巧玲珑,甜香细腻,500克面可制出小窝头100多个。 相关的著名企业: 芸豆卷 芸豆经磨碎、煮烂、抹压、卷馅、切段等5道工序制成。馅心有芝麻糖馅、豆沙馅或配金糕成鸳鸯馅。入口即化。清代前期已出现于民间,清末成为御膳。 相关的著名企业: 肉末烧饼 由发面空心炭火烤成。食时将烧饼切一小口,取出面心,夹入热猪肉末。外酥里嫩,香味浓厚。 相关的著名企业: 爆肚 鲜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条或片,用沸水爆熟,蘸芝麻酱、酱油、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和葱花等调料食用。清鲜脆嫩,味醇不腻。 相关的著名企业: 炒疙瘩 可荤可素。炒好后,疙瘩颜色深黄,配上绿色青菜,黄绿相间,食之绵软而有韧劲,滋味醇香。已有60余年制作历史。 相关的著名企业: 驴打滚 即豆面糕,因过去售时,随切随将炒熟的干黄豆面撒于糕上,犹如毛驴就地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故名。分为两种,一种为将蒸熟的江米面团沾上炒熟的黄豆粉擀成片,卷入豆馅,切成小块,撒白糖食用;另一种为将红糖和熟黄豆面拌匀,卷在蒸熟的黄米面团里,切块后浇红糖水食用。 相关的著名企业: 焦圈 为油炸食品。和面时注意盐、碱、矾3种调料比例,炸时控制油温,至色泽深黄、油亮即成。 相关的著名企业: 烧麦 北京的烧麦皮薄如纸,四周有折皱的花边皮,包馅收紧口,花边聚在一起,象一朵花。馅心除猪肉、海参、虾仁外,随季节变化制作蟹肉烧麦、翡翠烧麦,一般以猪肉为主,配白菜、青韭、茴香、南瓜、大葱、西葫芦制成。以都一处饭庄所制最著。 相关的著名企业: 仿膳豌豆黄 碗豆经磨碎、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色泽橙黄,细腻甜润,清凉适口。原为清宫膳房制作。 相关的著名企业: 艾窝窝 糯米经泡透、蒸熟、捣烂、晾凉、分剂、包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等馅料。粘软柔韧,酥松甜香,清凉适口。元代已有制作。

偶有滴 韩国饮食文化 非网络可搜到的 保证安全 全韩文

1.贾三灌汤包子 贾三是西安城的名人。来到西安,你是无论如何该去拜望贾三先生的,该去品味贾三先生透彻人心的清真和美伦美焕的技艺。找到贾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安的小吃多,“贾三灌汤包子”是名头最大、字号最为响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贾三是回民,西安的回民差不多都……2.西安凉皮特点:味酸、辣、爽口、凉香,皮子具筋软的特点,宜于夏天吃用。 制作方法:擀面皮、蒸面皮。 主要原料:面粉、调料、菜籽油、辣子简要介绍: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3.临潼石榴临潼石榴具有悠久的历史,引进初期,先在京都长安(今西安)御花园的“上林苑”和骊山的温泉宫(今华清池)内种植,是供皇子后妃观赏的。东晋潘岳称之为“天下之奇树,九洲之名果”。到了唐代,长安周围石榴栽种已有相当规模。4.石子饼制作方式古老,经久耐贮,携带方便。食用时油酥咸香,营养丰富。 主要原料:精面粉。 简要介绍:石子饼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又称干馍或砂子馍,唐代称“石傲饼”其特点是:经久耐贮、携带方便。食用时油酥咸香、营养丰富。

看喜欢的公众号里推出的一篇文章《早起,这件小事》,恰好这学期“早起”是自己蛮关注的一个话题。 点开文章,从开头第一个字一板一眼的看到最后一个字。这是很久以来,我少有的几次如此专注地看完网络上的一篇文章。 开篇一句引子就把我深深给吸引住了: “早起,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似乎错过它,就会错过很多人生乐事。” 正文部分以采访的形式介绍了四位常年早起实践者,其中,有一位早起者说的一段话,特别打动我: “我很迷恋早点摊的烟火气,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环境一点都不精致,油油腻腻的,甚至还有老头老太太跟你拼桌,但就是让我觉得很舒服,甚至有一种幸福感。”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两件事: 一件事就发生在上个月国庆中秋。 那一次和明喆回他老家参加亲戚的婚礼。前一天晚上在我家休息了一夜,因为明喆要做第二天的伴郎,所以当天我们凌晨三点多从家里出发。 一路开车,从乡村到高速,从高速再到乡村,伸手都是一片漆黑。而且渐入深秋,加上清晨本来雾气就比较重,又没有吃早饭。整个人坐在车里,被冻得瑟瑟发抖。 我们先去明喆老家接他的奶奶,还在他们家集市上吃了早点。 这是我第一次在路边吃早餐。 一个很小很小的早餐铺,外面是很多蒸笼,有菜包、豆沙、烧麦、小笼包,肉眼可以看见那些蒸笼从里往外飘呼着的热气。 早餐铺里头是好几张方形的桌子,凳子。在一个角落里有好几个装各种粥(青菜粥、白粥、豆浆等)的容器罐,旁边是一堆的碟子,想喝什么自己拿碗盛。 我们三点了两笼的小笼包,三碗海带胡椒汤。我捧着热乎乎的胡椒汤,用汤勺大口大口的喝,感觉胃里也蒸笼出一股股的热气。 以前只看别人在路边吃过,第一次自己经历,并且可以褪去大城市一早的繁忙、急躁,一边悠闲的吃,一边没拘束的观看其他的人,这种感觉真的超级有人间烟火的味道。 还有一件事,就是老家的手擀面。我们家仅仅是划定为“村”这个领土概念。但这个“村”呀,着实有三四家面馆,还不算其他的早餐店铺。 这些面馆每天五点出头一些,就开张营业。 我上初中那会,还有图方便的人家给小孩在这里包月吃面,也就是按月预定,每天早上上学时,小孩来这里吃面当早餐。 六块钱一碗的青菜手擀面,满满一大海碗。在滚烫的大锅里将提前准备好的面条涮几下,用超长的筷子捞到大海碗里,配上佐料鸡精、葱花,以及一大勺货真价实的猪油, 美味得能让人吃到见汤见底。 我现在每次放假回家,都会选择起个大早,去小面馆吃面。 也就在那个点,你会看见老人妇女已上街买菜,送小孩上学,集市边做生意的人家已陆陆续续开张营业,与大城市马路上寥寥无几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它会让你有一种真真切切在“生活”着的感觉,而不只是“活着”,是地地道道的人间烟火,菜米油盐。 但其实,自从到大城市上学之后,我已经很少很少回家,特别是这几年,可能只有寒暑假在家会待上几天,但早起的习惯一直保持着。 一个人在外地的早起,与在家时,明显就有不一样的区别。 如果两者之间有什么共通点的话,我想就是, 有选择性的早起,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高标准,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更好的、更自由的归家。 现在是在读研期间,看似和本科相比,每周的课程负担不是很重,但其实,很多的课业都是在需要自己在课后花费大把的时间去温习、自学。 我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蛮高的,每一门课程的发言讲解,我都会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 很多时候,经常是,十分钟的分享发言,我会准备几十个小时,除了基本的书籍,还会找一些补充性的书籍以及论文文献来看,甚至连发言的PPT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而随着学业的深入,这种学生讲课,老师点评的模式越来越多的渗透到课堂上,自然课后下的功夫要越来越多。 比如这将近两个星期,我都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布莱希特”的味道(这个布莱希特是我下一门课的讲解人物)。 其实在这之前,我只常识式的听说过这个人物,但具体的就不清楚了,这意味着需要自己从头开始补习。 基本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白天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研究这个人物身上。 这仅仅只是学业方面的,还有更为重要的,已经研二的,自己也开始着重研三毕业的事,会额外的去看与实习工作相关的书,以及练习相关的技能。 这对于我来说,都是需要花时间与精力的。 再加上,一方面,我们这学期毕业论文需要开始着手写,并伴随着每个阶段的考核检查;另一方面,这学期的课程是以往最多的。 相对来说,学业还是挺紧张的。 这学期,对于我而言,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去分配筹划自己的时间。 自从上次说到,因为长期坐在图书馆,导致脊椎疼痛无比,有时候会严重到在夜里痛醒后,我便开始从未有过的密集锻炼。 我把身体放在第一位,身体毁了,做再多都只是徒劳的。 现在,会每天五点十分起床,穿跑步衣,在宿舍楼下围着走廊一圈圈的跑步。 从5:20——6:20,跑步八公里,之后洗漱、吃早饭,开始一天的正常生活。 因为这样的生活作息以及规划,就注定需要选择早起。 说实在的,我并不觉得早起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很多时候,被闹钟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想的,都是关掉再睡。 即使穿好运动衣,系好鞋带下楼开始做热身运动,甚至跑了一大半的路程,心中依旧会有打退堂鼓,重新钻到被窝里的冲动。 我会一边戴着耳机听英文歌,一边迈大步伐,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 事实是,真正觉得早起、晨跑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是当你看见窗外天色,从乌黑一片到初绽曙光,从黑暗见证黎明的那几秒钟; 是你奋力跑到满头大汗,衣衫被打湿的那一刻; 是你回到宿舍,看见舍友还在睡梦中,而你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开始一天生活的那一刹那; 是你来到图书馆,对着一天的规划日程,在上面用红笔勾掉【晨跑8公里】这一项日程的那一个动作。 而最痛苦的,就是被闹钟吵醒的那一瞬间,以及挣扎着起床的那几分钟。 之前,因为实在会错过早起,为了激励自己,我会看一些关于早起的书籍,从文字里去观察别人的生活,探究别人的想法,进而实践在自己的生活中。 哈尔·埃尔罗德《早起的奇迹》 是这学期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具体是有这么几句话,让我在很多个清晨想要关掉闹钟,继续贪睡时,猛然间警醒: 第一句:“不要小瞧自己瞬间的一个念头,往往是你经验、记忆、知识的产物,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 每当我躺在床上想要赖床时,一想到这句话,就会提醒自己,这不仅仅是起床这件事本身,而是代表着我的生活态度以及信念问题。 一想到这些,吓到睡意全无。 这就引申到了第二句: 早晨的行动将影响你的思维和心态,决定你一整天的表现。 最后一句,是每晚睡前给自己的自我暗示,具有强烈的刺激效果。 “重要的不是睡多久,而是你以为自己睡了多久。”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起不来总会认为是因为没睡够,缺少睡眠;但其实,睡眠多少和早起是没有必然的、百分之百的联系的。其决定性作用的,一定是你的自我意识问题。 这三句话,芃芃在这里分享给准备早起的各位。 现在已经渐入冬季,暖和的被窝,总也驱不散的困意,以及天性的懒散,都会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突出。 早起,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你有极度早起的需求,或者希望尝试一段时间的早起,以下还有三点小建议分享给你: 第一,明确早起的动力。 动力越清晰,计划性越强,越不容易半途而废。 不要为了早起而早起。 如果早起不能真真切切地让你的生活有所改善,那还不如保持原来的生理作息, 第二,前一天晚上订好闹钟,并做好自我暗示。 订好闹钟是为了督促自己按时起床,请不要在早起这件事情上对自己太自信,认为可以自觉到自然醒。 自我暗示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强化早起的动力,比如反复在心中提醒自己,早起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暗示自己一晚上的睡眠已经很充足,不需要再赖床补觉。 第三,起床要果断利落。 千万不要在闹铃响的那一瞬间,有再睡几分钟,等会再起的想法;一旦按下闹铃,就基本上要睡过去了。 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闹铃声响,立即起床,快速从被窝里钻出来,穿衣、洗脸,进入一早的计划状态。 以上,就是芃芃分享的关于早起的三点建议。 希望我们每一天,都可以如自己所愿,一天有一天的精彩,一年有一年的眷念。 回顾往后的每一日,皆是了无遗憾。

火烧圆明园论文文献

I stared stupidly at a heap of crumbling ruins, ivy-covered and gray, through which great trees had pushed their way. I crept forward, dragging my numbed foot, and as I moved, a falcon sailed from the tree-tops among the ruins, and soaring, mounting in narrowing circles, faded and vanished in the clouds above.

在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诞生、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望长城》、《话说长江》、《丝绸之路》、《故宫》、《敦煌》等,而这些作品的创作也不断推进着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然而万事万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瓶颈期”,无法深入创作、成熟壮大,就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瓶颈而言,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解决、突破,进而取得再创作的繁荣稳健。

一、人物采访与解说的互相配合

对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历史问题的权威研究人士进行访谈,通过他们之口讲述或评述历史事实,更能够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当事人和知情者不仅是历史事物的见证人,他们的音容笑貌、神态动作也反映出对所表述历史事实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加之解说词的有效配合,能够让受众对历史事实的认知更直接、更生动、更具象。在纪录片《幼童》中,通过采访当年留美幼童后裔和幼童曾寄住过的美国家庭后裔,辅之以历史研究员的访谈,使得整部片子更具真实性与生动性。

二、选用历史文献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是指在历史事件发生或历史人物活动的现场拍摄并保存下来的'历史影像资料和历史文字资料,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生命本源和主要载体。在系列纪录片《幼童》中,通过展示幼童的成绩单、照片、书信等文献资料,对营造历史氛围、叙述历史过程、表达历史细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其史实性与文献价值。

三、选用历史遗迹

历史遗迹是指历史事件发生地或历史人物生活过的遗址及其遗迹、遗物。一些精彩段落除带给观众历史知识信息外,还给观众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供人们长久回味。在纪录片《圆明园》中,通过拍摄现有的残垣断壁来显示八国联军侵华时火烧圆明园的种种劣行,更能激起受众的爱国热情,唤醒民族意识,引发情感共鸣。

四、模拟性影像重现

这种表现手法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找专业演员扮演历史人物、选取影视剧片段、利用高科技技术还原历史场景、使用主观镜头。在纪录片《敦煌》中,通过演员扮演将敦煌壁画飞天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给受众,带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在《圆明园》中,通过截取影片《末代皇帝》的片段,展现宫廷画师郎世宁当年的所见所闻,更具视觉感;利用现代电脑特技真实还原了圆明园被毁之前的盛况,使得受众不禁为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所折服,更为里面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所震惊;在《幼童》中,使用主观镜头来模拟当年幼童的视角,再现了当时他们学习的场景,更具真实性。

五、现实时空和历史时空的交替显现

现实时空一般表现摄制组寻访拍摄过程中的活动,如对相关遗迹、遗址、遗物的考察探寻,对当事人及知情者的采访等。历史时空主要靠访谈内容、历史遗迹画面、历史文献资料画面、模拟性重现画面加解说词来营造。在《敦煌》讲述飞天壁画时,现实时空为对史学家的采访,历史时空为演员扮演飞天壁画的场景,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对这一内容的精彩呈现。

六、增强作品感染力的细节化处理

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细节是深入展示人物复杂心理活动的主要外化方式。透过细节,观众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物的整体形象,更能很好地触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感受到鲜活生动的历史脉搏。在《敦煌》中,通过对一窟窟壁画细节化的展现,从局部到整体为受众呈现了完整的敦煌壁画,对于展现整体风格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与烘托作用。

七、增强作品可视性的故事化叙事

故事化叙事的表现手法自弗拉哈迪始就一直被沿用,“纪录片创作题材的选择应该把有故事的人物或者事物放在首位”,通过故事化叙事可以增强作品的悬念,强化作品的趣味性,吸引受众继续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就是通过讲述各个大国崛起时的故事来完成作品陈述的,既吸引了受众的兴趣点,又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

综上所述,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物和历史的现实折射,有着很强的史料价值,而且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的探讨和总结,完善并补充新的表现手法,以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我觉得答案说的那么长,有什么好?还有,我严重声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错的!!!!!!最简洁明了:圆明园毁于: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间中国军民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战争。因其性质与鸦片战争基本相同,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圆明园毁于: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中国民众先“抢劫”了圆明园? 作者:陈云发 在中国近代史上,1860年10月发生在北京圆明园的劫难,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建筑园林、其文史价值决不低于故宫的皇家宫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毁于一旦。而造成这次大浩劫的祸首,便是英、法侵略联军,至今,他们从圆明园掠夺去的许多珍宝还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的罗浮宫等处,这便是他们充当强盗的证据。 关于这场劫难的责任,历史早已用血的事实书写清晰了,而英、法两国的正直历史学家也都不否认他们国家的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不料,事隔145年之后,却有中国自己的“研究者”出来为当年的英、法联军强盗洗刷罪名,声称当年最先抢劫圆明园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中国民众。 谓予不信,最近就有一篇“论文”,题为《1860:以圆明园为证》(刊于2005年5期《上海文化》杂志,作者李天纲),做的是为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翻案文章。此文一开头就以“民众先抢圆明园”作为第一部分的小标题,用了整整一大部分的笔墨来“论证”英、法联军攻陷圆明园后,是中国民众先进去抢劫,然后才引起联军士兵眼馋,“带动”了联军也发生抢劫的“事实”。证据呢?作者引用了所谓“外文记载”后称:“-按英法联军将士的回忆录,他们是10月6日追赶满兵,进入圆明园的,目的初不是去抢劫。当日,为了战事,在苑囿外围烧了几间房子,但这已经是在海淀地区本地人的焚抢之后。”而据“论文”作者说,直到这时,“来自英法乡下的士兵,住在宫殿里”,才刚刚“眼界大开,垂涎三尺,已经在谈论盗掠珍宝”。而这第一天据说“还有军纪,法国士兵拿了一些小东西,还没有正式动手”。 与此同时,作者还引用清廷权臣幕僚王壬父的记载,称“夷人入京,遂至园宫,见陈设巨丽,相戒弗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乃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论文”作者据这段记载,武断地称:是“西郊一些八旗子弟趁着战火,冒了外国军队的名义,在附近先烧抢起来,随着才有英法士兵瞠乎其后的烧抢。”这里,作者为了诬陷中国人先抢劫,故意曲解了王壬父的原文,明明原记载只说是中国老百姓假冒夷人之名放火,并未说中国人抢劫,而是联军回来后“大掠”,到了作者笔下,中国老百姓“纵火”便变成了抢劫,这种解读古文,看来并不是古文功底不够,恐怕至少是先入为主吧!另外,作者把王壬父原文中的“贵族”等同于八旗子弟也极不妥,八旗子弟确是贵族,但清朝的贵族并不全是八旗子弟。 关于英法联军的军纪究竟如何,并不是侵略者自己的回忆录说了算,中国人民早在虎门、定海、吴淞、杨村等许多战区“领教”过了,也有历史记载,这里就不多说。我感到迷惘的是,文章作者何以迷信侵略者的遁词,何以要曲解古人的记载?难道凭着他的这篇文章,就能为侵略者洗刷洗劫圆明园的滔天罪行?进行这项研究就为了证明中国人“素质差”是古已有之吗? 圆明园浩劫的悲剧,首先就是英、法侵略者跑到中国的土地上来,把护卫圆明园的清军打散了,由他们占领了圆明园,是他们首先抢劫,这是铁的事实。难道这些一心想到中国来发财的侵略者第一天真的只满足于“拿了一些小东西”?他们抢掠还要看中国人的眼色?由中国人为他们“示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的专家“研究”得出是中国“民众先抢圆明园”的结论的时候,2003年,法国作家伯纳.布立塞却撰写了一本叫《1860:圆明园大劫难》的书,揭露了英法侵略军火烧、劫掠圆明园的大暴行,并对联军的暴行“感到十分哀伤和内疚”。我想,《1860:以圆明园为证》的作者先生不妨认真去读一读这一本外国人的书(此书最近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看看法国人是如何反思法军士兵的罪恶的。与此同时,我想应该提醒一些热衷于做翻案文章的专家,不要妄想靠哗众取宠来一鸣惊人了,拿出一点学人的良心来吧!

烧烤类论文文献查询

根据原文如何查找参考文献?我们平时在写论文时,经常会涉及到参考文献,这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要求,很多小伙们即将毕业,在写论文时还不知道如何查询参考文献,下面小猎简单说下查询参考文献的方法。1我们查询参考文献的方法很多的,我们可以先以“百度学术”为准,打开百度,输入“百度学术”。2进入“百度学术”,我们在框中输入要搜索论文的相关内容。3我们以“中医治疗”为例,输入框中,点击百度一下,这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关于这类论文文献的文章。4如何将一些文献复制下来添加到自己的论文中呢?我们点击文献下面的“批量引用”。5这时我们的文献会添加到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添加图标中。6我们点击该图标,进入下图界面,将格式改成“GB/T”格式,点击“一键复制”即可,这样论文的参考文献就查到了,也复制了下来,可以粘贴到自己文档中。

原文查找参考文献可以用:中国知网输入文献篇名找到文献,勾选文献篇名前的方框,然后点击上方的“导出与分析”按照步骤就查找到了参考文献。另外,在多篇文献篇名前方勾选,再点“导出与分析”可批量查找下载参考文献。百度学术输入文献篇名,在文献列表中找到该文献,下方有和“批量引用”,例如点“引用”出现个窗口,选择自己需要的格式就可复制或导出了。谷歌学术查找英文文献参考文献,输入篇名或者关键词,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点击文献篇名下方的引号,就是该文献的参考文献。

根据注释或者文后的参考文献查找。如果不知道源文献的作者、题名等,建议通过全文检索查找。现在的很多检索系统都支持全文查找的,只需要在你摘抄的内容中找出一两句具有代表性的话,进行全文查找就可以了。试试看就知道了。

论文的文献有很多查找方式,下面我介绍几种:

1.知网电脑网址:,超级方便知网是我写论文时用得最多的软件,真的很好用,对于一般专业的学生来讲,很足够了!2.各地图书馆现在图书馆搜索系统都做得非常棒,你想要查找哪一方面的都能立马找到而且借书啥的也比较方便,我个人觉得比较旧的文献当地图书馆可能要比网站强。很多图书馆是可以网上自行查询的,就是有你要的书,你再去图书馆,没有的话,你也就省了白跑一趟。

3.维普网网址:,维普的手机app不好用,还是用电脑搜维普网跟知乎比起来,搜期刊更为方便。4.Intute学术资源搜索

5.谷歌学术(用于外文文献)如果只要求自己用,想要看懂的话,文献直接谷歌翻译即可。

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植物着丝粒是基因组中进化最剧烈、结构最复杂的区域,在物种形成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多数植物着丝粒结构复杂,主要是由高度重复的卫星DNA (satellite)以及中间穿插的反转座子序列 (CR) 组成,其中着丝粒satellite序列单元长度主要集中在150 – 180 bp之间,例如水稻CentO和玉米CentC序列,多年前已经发现并用于着丝粒结构与功能研究(Comai et al., 2017)。 普通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过两次远缘杂交和多倍化过程,是染色体组进化及多倍体二倍化研究的模式材料。 然而普通小麦基因组巨大,90%以上的序列均是高度的重复序列,给小麦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Marcussen et al., 2014)。 前期对小麦着丝粒的研究基本局限于通过筛选着丝粒BAC等手段,获得某些着丝粒序列(Liu et al., 2008; Li et al., 2013)。 对小麦着丝粒全面解析,包括小麦着丝粒DNA序列组成(尤其是功能性satellite序列)、结构以及其在基因组形成和进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对多倍化适应的分子机制目前基本不清楚。

韩方普研究组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研究。 前期在小麦非整倍体及其野生近缘种杂交后代观察到丰富的着丝粒变异现象,染色体重排诱导着丝粒序列减少、丢失、扩增、新着丝粒以及多着丝粒形成,不稳定的着丝粒可能造成染色体频繁的断裂和接合,暗示着丝粒在异源多倍体小麦物种形成过程潜在的功能 (Guo et al., 2016)。近年来随着小麦参考基因组的逐渐公布,对小麦着丝粒进行全面的解析成为可能(Avni et al., 2017; Luo et al., 2017; (IWGSC), 2018; Ling et al., 2018),)。

1. 我们利用之前发表的中国春小麦着丝粒表观标记CENH3抗体的ChIP数据,重新比对到最新的中国春参考基因组上,确定了小麦着丝粒大小及位置(图1A)。 在小麦中发现两类着丝粒特异的串联重复序列,和CENH3核小体结合,分别在其二倍体供体B和D亚基因组着丝粒富集分布(图1B)。与二倍体供体着丝粒特异satellite序列的信号强度相比,在普通小麦中这些序列的拷贝数明显减少,FISH信号明显减弱,甚至在某些着丝粒上已经完全丢失satellite序列(图1B)。与传统着丝粒的串联重复序列单元大小150-180 bp不同,小麦着丝粒satellite序列单元大小超过500-bp,序列上包含多个特定的CENH3结合位点,表现出周期性CENH3结合特点(图1C)。

图1 小麦着丝粒串联重复序列在不同亚基因组之间的分布

2. 随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小麦着丝粒串联重复序列在不同亚基因组间发生分化(图2A),更同质的串联重复序列保持和CENH3核小体的结合(图2B),在小麦多倍化过程中,从二倍体到四倍体再到六倍体,着丝粒特异satellite序列在每个亚基因组上其遗传多样性明显增加(图2C) 。最后比较不同倍性小麦着丝粒位置、基因共线性以及表达等情况发现,多倍化过程中小麦着丝粒结构发生重排,基因位置和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着丝粒串联重复序列发生局部扩增(图1B)。异源六倍体小麦着丝粒在不同亚基因组之间的不对称性可能参与小麦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促使多倍体小麦的稳定传递。

图2 小麦着丝粒特异satellite序列亚基因组不同区域序列相似度

该论文于2019年7月16日在线发表于 《The Plant Cell》 上,题为“Centromere Satellite Repeats Have Undergone Rapid Changes in Polyploid Wheat Subgenomes” (doi.org/10.1105/tpc.19.00133),韩方普研究组已毕业博士研究生苏汉东和刘亚林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韩方普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Avni, R., Nave, M., et al., (2017). Wild emmer genome architecture and diversity elucidate wheat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Science 357, 93-97.

Comai, L., Maheshwari, S., and Marimuthu, M.P.A. (2017). Plant centromeres. Curr. Opin. Plant Biol. 36, 158-167.

(IWGSC), I.W.G.S.C. (2018). Shifting the limits in wheat research and breeding using a fully annotated reference genome. Science 361(6403).

Li, B., Choulet, F., Heng, Y., Hao, W., Paux, E., Liu, Z., Yue, W., Jin, W., Feuillet, C., and Zhang, X. (2013). Wheat centromeric retrotransposons: the new ones take a major role in centromeric structure. Plant J. 73, 952-965.

Ling, H.Q., Ma, B., et al., (2018). Genome sequence of the progenitor of wheat A subgenome Triticum urartu. Nature 557, 424-428.

Marcussen, T., Sandve, S.R., Heier, L., Spannagl, M., Pfeifer, M., International Wheat Genome Sequencing, C., Jakobsen, K.S., Wulff, B.B., Steuernagel, B., Mayer, K.F., and Olsen, O.A. (2014). Ancient hybridizations among the ancestral genomes of bread wheat. Science 345, 1250092.

Liu, Z., Yue, W., Li, D., Wang, R.R., Kong, X., Lu, K., Wang, G., Dong, Y., Jin, W., and Zhang, X. (2008).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retrotransposons at wheat centromeres and pericentromeres.

Chromosoma 117, 445-456.

Luo, M.C., Gu, Y.Q., et al., (2017). Genome sequence of the progenitor of the wheat D genome Aegilops tauschii. Nature 551(7681):498-502.

小麦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 历史 ,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关于考古发现中的小麦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中的小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中的小麦:引言

小麦是旱地高产作物,也是中国北方地区现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因为其在农业史研究方面的意义,而且还在于在考古学 文化 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随着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的深入,对史前时代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家关注的 热点 问题。现有的考古学资料显示,正是在文明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龙山时代,考古遗址中小麦遗存普遍出现,这可能暗示当时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与农业特别是小麦 种植 有某种关联(1)。关于农业对考古学文化发展的直接作用,在北美东部的史前文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2)。由于受到考古资料的局限,至今仍然对小麦这种重要粮食作物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很多模糊的认识。本文通过系统 收集 已经发表的考古资料,对中国先秦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小麦遗存(3)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小麦产生与发展历史过程,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设想。

考古发现中的小麦:中国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发现

根据学术界的一般观点,西汉以后,小麦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到秦以前的时期,是探讨小麦这种作物在中国出现和早期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本文中的“早期”就是指秦及其以前的时期。关于中国早期小麦的研究,一直受到 植物 学家、农学家、古文字学家的重视,而从考古学角度进行探讨的工作很欠缺。事实上,研究这个问题,考古学资料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系统检索公开报道的小麦考古遗存资料后发现,到目前为止,小麦考古遗存的相关报道不仅数量少,而且有些资料的可靠性比较低。我们将所收集到的相关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的考古 报告 中公布的材料,另一类是转载或者是非考古报告中公布的材料。第一类资料,还可以根据标本是否经过专业人员鉴定细分为两类。

从表中可以看到,年代最早的小麦遗存是河南陕县庙底沟距今7000年前后的麦类植物印痕。这个资料未见正式报告中报道,只是在论述性文章中提到;认为是“麦类印痕”,没有明确是小麦还是大麦,亦或是其它麦类。山西保德王家湾出土的史前时代“麦粒印痕”,既不曾见于正式报告,也没有明确小麦还是大麦(23)。20世纪60年代报道的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乡土墩遗址发现的遗存,也是“麦”,没有明确是否为小麦或大麦。鉴于上述,我们暂时对这三个材料存疑,就是我们在分析中国早期小麦遗存的时空分布时不采用这些数据。此外,文献20中提到的几个遗存资料,都没有给出参考文献,其中除山东日照两城镇、河南洛阳皂角树、陕西周原和安徽亳县 钓鱼 台以外,我们都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 自然 也不能将河南新密新砦、偃师商城商代早期、殷墟商代晚期的发现作为正式资料来引用。关于遗存的年代,我们优先选择那些炭化麦测年结果,但对于炭化遗存自身进行测年只是最近才被重视的,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报道都没有对炭化遗存自身进行测年;所以,如果麦类遗存与明确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共存关系是确定的,就采信其年代;而象新疆发现的三处遗存资料,其年代是根据与其共存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年代判定的,但问题是考古学文化的年代也是不确定的,例如,对于新疆“含彩陶类型”的年代,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孔雀河下游墓葬的年代也只是推测,对于这三个遗存的年代,本文也存疑,最起码有待新的资料来证实。

如果我们暂时不考虑前面提到的存疑的麦类遗存资料,就可以做出图l。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年代最早的小麦遗存就是龙山时代,空间分布上从甘肃天水西山坪遗址(年代是距今4800年)、甘肃民乐东灰山(距今5000—4000年)、陕西武功赵家来(4400—4000)、歧山周原,到山东(24)茌平教场铺、胶州赵家庄和日照两城镇;此后的夏商周时期,不仅有小麦遗存,还有大麦遗存,有二里头文化的河南登封王城岗、洛阳皂角树、偃师二里头(二里头文化三期),商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陕西歧山周原、西藏昌果沟,周代的安徽亳县钓鱼台、青海丰台。

上述资料显示,在龙山时代,似乎小麦突然在中国黄河流域大范围出现,而且从胶州赵家庄等遗址中出土的炭化小麦形态看,显然已经是完全驯化成熟的小麦,已经远远脱离了小麦种植活动的初期阶段。但是,我们发现,在河南省范围内,没有发现龙山时代的小麦遗存。而此后的夏商周时期,小麦遗存分布空间范围扩大了;如果将这种考古发现状况与文献记载的商代小麦生产情况对比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是极不相称的;同时,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公认的,这与考古发现的小麦遗存数量少也是不相符合的。据此我们推测,考古发现的龙山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小麦遗存现存在很大偏差,就是河南境内的龙山时代考古遗址中也会比较普遍地存在小麦遗存(25),而夏商周时期小麦遗存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目前的发现。

考古发现中的小麦:中国早期小麦的研究现状

关于小麦在中国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感 兴趣 的话题。一般来讲,探讨一个国家或者区域某种农作物栽培起源和发展,首先要弄清其发展的时空范围。出现最早的地点或者区域往往被认为是起源地,而那个地点的时代就是起源的时间。中国古代种植的是普通六倍体小麦,关于中国早期小麦来源问题,学术界有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早期小麦是由西亚经过中亚传播过来的(26),另一种关观点认为,中国小麦是本地起源的,有人主张是在黄河中上游及其高原地区起源(27),有的人主张是从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起源的(28)。

主张普通小麦是从西亚传播过来的观点,其主要依据是在中国没有形成普通小麦的物种条件,普通小麦(即六倍体小麦)是由栽培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Aegilops quarrosa)天然杂交、杂种染色体自然加倍而形成的一个物种(29)。中国历史上从未种植过二粒小麦,自然界也不存在野生二粒小麦,所以,虽然作为自然植被成分的粗山羊草分布在新疆伊犁河谷、作为多年连作麦田中的杂草存在于黄河中游的陕西和河南等省的若干县,由于上述两个区域都没有二粒小麦,中国不具备粗山羊草与二粒小麦自然杂交的客观条件,也就是不具备形成普通小麦物种的条件。而目前的考古资料表明,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中、东欧洲的很多考古遗址中都出土了普通小麦的一种(Hulled spelta wheat),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中亚、安那托里亚高原中部、印度和中东欧洲普遍出现了普通小麦的另一个种,而这种小麦可能就是后来传播到中国的小麦物种(30),中国的普通小麦在距今5000年前后才出现。当然,事实上,虽然普通小麦作为一个物种,不是在中国形成的,但传播到中国后出现了很多变异,这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这些变异包括“云南小麦”(T.aestivum ssp.Yunnanense King)、“西藏半野生小麦”(田间杂草)(T.aesfivum ssp. Tibetanum Shao)、“新疆小麦”(T.aestivum ssp.Petropavlovshyi Dong)等。物种的起源中心和变异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起源中心是指物种形成的地方,而当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可能会形成很多新的变异,产生一些新的物种,这种变异性十分丰富的地方,被称为变异性中心,也叫多样性中心或者是次生起源中心。中国普通小麦的变种也是世界之最,中国是普通小麦的变异中心、多样性中心和次生起源中心。

主张普通小麦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及其高原地区的学者的主要根据是,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卢氏县、三门峡、洛阳和陕西宝鸡、西安等许多地区都发现了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有亲缘关系的小麦草(Aegilops quarrosa),70年代在西藏发现六倍体野生小麦(Tfiticum xizangense Li,ssp.nov)(31),根据这些发现,有学者提出普通小麦中国起源的观点,甚至主张中国小麦是由东向西传的(32),直到欧洲(33)。但是,在不能证明中国曾经存在过栽培二粒小麦、且六倍体普通小麦是由栽培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而来的结论没有被修改的情况下,即使在中国找到粗山羊草,也不能证明普通小麦可能是中国起源的。至于“从中国特有的‘云南小麦’等普通小麦中‘不难找到六倍体普通小麦由野生型转变成栽培类型的类似自然进化系谱”的说法,不仅不符合目前关于普通小麦形成条件的认识(六倍体普通小麦是由栽培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而来),而且单就这个命题也是需要证明的,只有通过实验的方法在云南小麦等普通小麦中找到六倍体普通小麦由野生型转变成栽培类型的类似自然进化系谱,我们才能进一步推测普通小麦可能起源于中国,在这样的基础上,还需要有考古学证据。而事实上,考古发现的炭化小麦遗存并不支持这个观点,目前发现的早期炭化小麦遗存,黄河中上游和下游地区的年代基本一致,黄河中上游地区并没有时代很早的炭化小麦证据。

主张小麦在山东起源然后向周围地区传播的观点,主要依据是古代文献。关于古代文献可信性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注意到,目前的考古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炭化小麦遗存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在山东,这可能暗示着龙山文化时期山东地区小麦种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从炭化小麦遗存的形态特征看,山东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炭化小麦遗存已经远远脱离了栽培小麦起源阶段,是有一定发展阶段的特征。所以,如果只依据古代文献和考古学资料就断定普通小麦起源于中国的东方—山东地区,证据显然不充分,况且某种作物起源的研究是不能没有现代 生物 学研究参与的,目前我们不仅没有在山东地区发现任何与栽培二粒小麦有关的遗存,即使是黄河中游地区存在的粗山羊草,在山东也没有发现任何踪迹。

综合来看,上面的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都没能证明小麦的确实来源。如果我们再看一下图和表中所列的考古发现的炭化麦遗存,我们会发现这个情况是合乎逻辑的,就是目前的考古发现以及相关的研究(指的是与小麦等遗存相关的古植物学方面的分析等)都不能支持我们对中国早期小麦的历史做一个科学结论,只能是根据一些资料进行推测,换句话就是说,现在远不到对中国早期小麦来源下结论的时候。参照西亚地区小麦起源和东亚地区水稻起源研究的历史过程,我们认为关于中国早期小麦历史的研究,还需要积累大量的考古学资料,同时要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考古发现中的小麦:关于中国早期小麦研究的几点思考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早期小麦种植的研究,应当从考古发现、种植的环境条件、野生植物资源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34)。

1.关于小麦遗存的考古发现

关于中国小麦起源的两种观点,都需要通过系统分析现代植物和考古遗存来完善。我们的研究工作需要积累资料、探讨方法。我们同意采取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新思路(35)。考古遗存首先要积累数据,然后进行形态学上的综合研究。

前文已经对目前发现的小麦遗存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在那些可靠的资料中,年代最早的小麦遗存属于龙山时代早期阶段,就是距今4800年前后,此后的夏商周时期,都发现了数量不等的小麦遗存资料。从龙山时代开始,小麦就广布黄河流域,在上游、下游都有发现。黄河中游的河南没有发现,可能是工作的原因。事实上,中国小麦的考古发现,还有很大局限性,首先是已经调查和发掘的遗址数量与实际上存在的考古遗址数量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在空间上还有很多空白区域,尽管目前不能预测如果对更多的遗址进行植物遗存提取能够找到多少有小麦遗存的遗址,但至少会有一些突破性的发现,否则无法解释龙山文化时期小麦普遍性的突然出现;其次,就是已经调查和发掘的遗址中,只有极少部分经过了浮选,假设已经发掘的遗址中有50%以上的经过浮选和科学采样,我们发现小麦遗存的数量也会成倍增长。在积累小麦遗存资料的同时,还必须关注相关遗存资料,包括与小麦早期栽培相关的杂草、农田等遗存,小麦耕种和收割相关的工具的研究,灌溉系统的发现与研究等。在上述研究工作中,要综合利用植物大遗存(炭化植物种子、植株残骸等)、微体遗存(花粉、植硅体和淀粉粒等)分析等植物考古手段。

探讨中国麦作农业与西亚地区的关系,新疆和西藏等地区是必须加以关注的区域。新疆地区新石器时代或者先秦时期炭化小麦,需要系统采样分析,西北地区系统的植物考古采样分析与研究,可能是廓清中国小麦种植历史的一个必由之路。

根据山东近年来植物考古发现的情况分析(36),经过系统浮选的遗址中多数有小麦。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在黄河流域进行系统的植物考古分析,可能会在整个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北方古代遗址中获得更多、时代更早的麦类遗存资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探讨中国早期小麦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我们必然会获得更多的可靠证据。当然,我们现在也需要根据国内外研究和发现,从理论和模式上进行思考,为综合研究做准备。如果小麦是从西北地区传播到山东地区,我们需要从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方面找到更多的证据,因为这种农业技术的传播应该是通过人员的交流实现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不同时空范围内在小麦遗存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目前只有陕西周原王家嘴地点出土的炭化小麦进行了测量分析,其结果是小麦121粒,其中1粒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小麦特征很典型,圆柱状,背部隆起,腹沟很深,其中随机抽取20粒进行测量长宽平均值为3.39、2.61毫米,比现代小麦稍小。新疆孔雀河下游北岸墓葬中出土的距今4000多年的小麦遗存,其籽粒明显小于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乡土墩遗址所出(37)。

2.种植条件分析

农学家或者农业气候专家多数主张在没有灌溉系统的情况下,华北地区没有种植小麦的条件(38)。主要原因是小麦种植需要冬春雪水保墒,华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不能满足这个需求,如果没有灌溉系统,种植小麦很难。那么,我们就需要回答两个问题:(1)龙山时代或者更早阶段,气候条件与现在的差别多大?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目前还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已经发表的关于全新世气候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全新世开始到仰韶时代,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而龙山时代则经历了气候变冷和干的过程(39),而现有的考古发现显示,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仍然比较普遍的种植水稻(40),可能表明即使在龙山时代,气温和降水条件也好于现代。所以,全新世早期阶段,黄河流域可能具备种植小麦的气温和降水条件。(2)龙山时代或者更早阶段,黄河流域是否存在灌溉系统,或者存在灌溉系统的可能性?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首先,仰韶时代已经普遍种植水稻,而水稻种植是需要灌溉系统的,所以,从客观上,具备修建小麦灌溉设施的条件;其次,距今7000年前后已经出现、龙山时代更加普遍的水井,可能与灌溉系统有关(41)。所以,尽管目前尚没有发现灌溉系统的考古遗存,但龙山文化乃至早些时候有灌溉系统,应没有太大疑问。这里我们还要考虑到史前时代灌溉系统保存的困难程度之大,因为中国是农业古国,世世代代从事农耕活动,后代破坏或者改造前代灌溉系统,客观上造成了我们发现史前时代灌溉系统的困难。

上述分析表明,龙山时代甚至更早阶段,黄河流域具备种植小麦的气候条件,也可能存在灌溉系统,所以,从客观条件方面,能够满足小麦种植。

4.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农业就是人类与植物关系问题。关于某种作物栽培的起源,只有在这种作物野生祖本分布地区才有可能。野生祖本多样性中心才有可能是起源中心,从水稻起源地、西亚小麦起源地等的研究都证实这一点。所以,研究中国早期小麦种植历史,除了对考古遗址进行系统的植物考古遗存提取和分析以外,我们还需要开展植物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植物学调查。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基础。20世纪50年代,在河南陕县三门峡和卢氏县首次发现山羊草属中的粗山羊草,后来发现其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许多地方,甚至到新疆新源牧区,实验证明其为合成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亲本之一,被称为“中国小麦草”(42);相继在云南发现的“铁壳小麦”(Triticum yunnanense K.ssp.nov.)是由野生种向合成六倍体小麦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

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并有可能实现突破。第一,在发现最早的小麦遗存的区域(43),系统调查野生植物资源,同时对小麦种子形态、可能的农耕区等进行分析,探讨其与西亚最早的普通小麦遗存之间的关系。这个研究结果将成为我们认识中国早期小麦来源的重要参考材料。第二,系统分析中国现存小麦野生祖本的生态环境特点,并在其周围地区进行全新世以来植被重建研究,寻找新石器时代早期与小麦驯化有关的植物资源,这个结果将成为前面的第一项研究的重要补充。

五 先秦时期是中国小麦种植的初期发展阶段

现有的考古资料显示,从龙山时代开始,黄河流域的小麦种植活动就已经比较普遍了,二里头文化、商周时期,小麦种植可能保持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势头,而文献记载则可以证明西汉以后小麦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十分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了(44)。

传统观点认为,商周时期黄河下游地区才有小麦(45),现在看来,这个观点肯定需要修改了。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不仅有了小麦种植,而且很可能已经比较普遍了,小麦在农作物中的地位可能仅次于水稻或者谷子和黍子,但肯定比大豆类更受重视。在山东已经进行系统浮选的四个龙山文化时期遗址中,全部发现了炭化小麦遗存,这可能表明小麦种植在当时当地是相当普遍的,当然,我们要证明这个问题,还需要对更多的龙山文化遗址进行植物考古研究。在黄河中上游的情况也如此。目前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小麦遗存是甘肃天水西山坪遗址距今4600年,在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年代为距今5000—4000年。这个年代数据是否说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小麦种植比黄河下游早出现,目前还不能下结论,要等待更多的考古遗存证据。

目前发现的相当于夏代时期的与小麦相关的遗存资料数量比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河南洛阳,这可能与夏代延续时间短而且没有对考古遗址进行系统的植物考古研究有关。现在已经发现的与小麦相关的遗存有登封王城岗二里头文化时期炭化小麦、洛阳皂角树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炭化小麦、大麦等、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三期的刻有麦穗的陶尊残片,麦粒饱满芒较长(另有一个稻穗残片)。

商周时期考古遗址中的与小麦有关的遗存数量增加,而且分布空问范围明显扩大。主要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炭化小麦;西藏昌果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公元前1370年(距今3500年)前后的青稞(Hordeum velgare L.vat nudum)、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谷子(Setaria italica L.Beauv)、裸燕麦(Avera nuda L.)、豌豆(Pisum sativum L.)等(48),其中,青稞和谷子数量最多;青海丰台卡约文化遗址中浮选得到2000余粒炭化植物种子,其中以大麦(H. vulgate)、小麦(T.aestivum)和粟(S.italica)为主,大麦占90%以上,农田杂草种子数量也比较多,可能表明当地农耕活动规模比较大(49)。安徽省毫县钓鱼台遗址的西周时期陶鬲 内存 有炭化小麦(50)。周原小麦数量占出土谷物数量的1.7%,没有公布出土概率;先周时期小麦数量占同时期出土谷物数量的13%;可能说明周人已经规模性地种植小麦了。

根据现有的考古学资料来分析我国先秦农作物的比例,条件还欠成熟,主要是因为经过系统植物考古分析的遗址数量太少,结果不具有 统计学 上的意义,而那些偶然发现的各类农作物遗存由于其偶然性,其统计学上的意义更是值得怀疑。但我们在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的发现却能给一些启示,因为在经过系统植物考古研究的四个遗址中,都发现了谷子、黍子、水稻、麦类这四种农作物,发现的豆类植物,虽然无法确定其是否为栽培,但其普遍性则暗示了栽培的可能性非常大,至少在当时人的食物中占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我们也注意到,即使在山东地区,不同遗址中各类粮食作物比例也不同(51),这可能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环境对农作物构成的影响。因为即使是农业 科技 高度发展的今天,农业的 地理 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小麦遗存,是否就说明小麦是当地种植的?严文明先生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大溪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长江中下游各大文化区的生业经济中农业大概已经占主导地位,同时,贸易活动在经济活动中也非常活跃(52)。如果我们承认在黄河流域也具有同样的发展水平的话,那么,考古遗址中的小麦遗存就不一定是反映了小麦种植活动。这里提出来的问题就是,在对古代麦作农业活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麦田的寻找和证实。当然,对于水稻和谷子等其他农作物的研究也如此。对于古代农田的研究,是古代农业研究中的关键步骤。

综观上述,尽管在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具备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而且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小麦遗存是龙山时代,但是,中国的小麦是否为本地起源,仍然是一个需要多 学科 合作进行证明的科学问题。不仅如此,关于中国古代小麦种植状况的研究,也将成为考古学、农学共同关注的课题。

烧伤休克论文参考文献

休克(shock)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

1、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特点是血管内容物不足,导致心室充盈不足和心输出量下降。如果心率的增加没有得到补偿,就会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1)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大量失血和有效循环血容量迅速下降而引起的外周循环衰竭综合征。当失血量在15分钟内小于总血容量的10%时,身体可以进行补偿。如果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20%左右,就会发生休克。

(2)烧伤休克可由大面积烧伤和大量血浆损失引起。休克早期与疼痛和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能继发于感染并发展为败血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与疼痛和失血有关。

2、血管扩张性休克

血管扩张性休克通常是由于血管扩张导致的血管内容物不足引起的。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但心脏充盈和组织灌注不足。

(1)败血性休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G杆菌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休克类型。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可分为低动态休克(冷休克)和高动态休克(暖休克)两种。

(2)过敏性休克致敏生物体再次暴露于抗原物质时,会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导致体积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弥漫性非纤维蛋白血栓形成。血压下降和组织灌注不良可导致多个器官受累。

(3)神经源性休克药物阻断可引起神经小动脉扩张、血容量增加、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压下降,预后良好,常能自愈。

3、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泵功能受损或心血流流出道受损、代偿性快速血管收缩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灌注不足和低血压的状态。心源性休克包括由心脏病、心脏压迫或梗阻引起的休克。

扩展资料:

休克诊断:

1、早期诊断

当有交感肾上腺功能亢进的迹象时,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性。症状的早期诊断包括:血压升高,脉压差降低;心率加快;口渴;皮肤湿润,粘膜白色,四肢寒冷;皮肤静脉萎缩;尿量减少(25-30毫升/升)。

2、诊断标准

临床上持续多年的休克诊断标准为:休克原因有多种;意识障碍;脉搏细,每分钟跳动100次以上或无法接近;四肢湿冷,胸骨皮肤压指阳性(压指后充盈时间大于2秒),皮肤有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紫,尿量小于30毫升/小时或尿道闭合。

收缩血压低于10.7kPa(80mmHg);脉冲压差小于2.7千帕(20毫米汞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休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失血性休克

休克中、后期血压进行性降低,使冠状血流减少,同时儿茶酚胺增多引起心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使耗氧而心肌缺氧加重,甚至可引起坏死和心内膜下出血。

休克时出现的酸中毒、高血钾和心肌抑制因子均能使心肌收缩性减弱。心肌内广泛的DIC使心肌受损。内毒素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

扩展资料: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

(1)失血性休克 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

(2)烧伤性休克 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 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

血管扩张性休克通常是由于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内容量不足,其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但心脏充盈和组织灌注不足。

(1)感染性休克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临床上以Gˉ杆菌感染最常见。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有分为低动力休克(冷休克)和高动力性休克(暖休克)两型。

(2)过敏性休克 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到抗原物质时,可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使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出现弥散性非纤维蛋白血栓,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良可使多脏器受累。

(3)神经源性休克 交感神经系统急性损伤或被药物阻滞可引起神经所支配的小动脉扩张,血容量增加,出现相对血容量不足和血压下降;这类休克预后好,常可自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力衰竭

烧伤休克原因较多,最主要是热作用的损伤,造成血管内皮系统损伤,引起体液大量渗出,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大量血浆等物质从血管渗到皮下、第三间隙,有效循环血量迅速下降,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疼痛、紧张等引起的心因性休克;体液渗出的炎症介质引起休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