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论文研究父亲缺失的创新点

发布时间:

论文研究父亲缺失的创新点

这个现象是特别不好的,影响就是会让孩子变得特别自卑,让孩子缺少对父亲的这个概念,也会让孩子变得特别脆弱,遇到事情的时候喜欢逃避。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创新点,创新点指的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作品并且具备原创性的一种特点,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乃至于高于前人的研究上得出的一种独到观点,换言之,创新点也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创新点的几种形式:

1、理论创新

2、方法创新

3、角度创新

4、过程创新

5、观点创新

这五种创新模式在写论文的时候都可以用,那一般毕业论文常用哪一种创新模式呢?像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过程创新都是比较常用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

1、本课题《课题名称》在分析研究学者理论的基础上,从系统化,全局化的角度入手(此处提及了创新的角度)结合了某某观点(此处的观点是你论文研究的主要人物所提出的理论)从多个角度,全面的针对某某问题进行分析(这个问题是你论文研究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并结合某某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此外,本课题还在某作者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某某问题,该问题一直是备受目前此类课题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为了进一步完善该问题,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在研究方法上与前人不同,得出了如下结果,并提出了如下方案。

因此,本课题在研究上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突破性。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创新点写法啦。

2、再举个例子,多种写法供大家参考,以罗列的形式:

第一,理论创新,本文以某某理论为切入点,以某某理论作为论文的主要贯穿点,紧紧围绕该观点进行。

第二,研究框架创新,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大胆的采用新颖的框架模式,以实验为基准,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突破以往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多以量研究为基础,本文更加注重量化与质化的结合,利用某研究方法,以期可以得出更加适合于实践应用的结果。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套用这句话来说“ 健康孩子 的原生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健康孩子的原生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里的健康主要指品学兼优)。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成就,有多大权力地位,给予孩子多少金钱和资源,而是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 在我从事的教育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很多孩子和他们的原生家庭,班级里四十多名孩子,就有四十多种家庭状态,当然有一些优秀孩子,他们家庭情况是相似的,都是来自比较健康幸福和谐的家庭,都一个稳定的、相互关爱的家庭环境,父母给与孩子的教育和鼓励都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孩子也表现出比较好的学习成绩和品德言行。 与之相对应的, 就是那些原生家庭不健康的,不健全的,不和谐美满的,产生了很多问题孩子,这些问题孩子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是厌学,完全不理会学习的内容;有的是贪玩,心智够聪明但是不用在学习上,全身心就是玩;有的是不会沟通,不会交流,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处于一个孤独失望的环境;有的是自卑,由于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孩子失去关爱、没有自信。 这些离异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背后是一个破碎的环境,无法得到温暖和关注,无法得到理解和帮助,无法得到指导和建议,得不到来自父母真心的爱,自己内心苦楚和疑惑无从释放和解答,在人生关键路口没有方向,没有指路明灯,他们每天都是低沉的默默的走在上学路上。 而那些来自健全家庭的孩子,背后是一个强大的集体,有父母贴心的关爱,有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有巨大的无条件的帮助和陪伴,心中有温暖,脚下有力量,每天都是兴致勃勃、昂首挺胸走在上学路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天看见孩子们,我内心充满激动,我知道自己从事一项非常伟大的工作,我的任务就是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至少是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这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如果经过努力,能够成为祖国建设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将是更好的事情。就像我们育才中学一直倡导的一样,育才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像我们育才中学办学思想要求的那样,培育阳光生命,奠基智慧人生。当我身边出现一些问题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现状引发我的深思,我知道要认真的、用心的教育和引导这些孩子,父母离异客观上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是有失职的成分,但是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失职,我一定要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这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我要尽职尽责。 我开始针对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展开分析和调研,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 能认清楚 现阶段的关键形势, 能把握住人 生中的重要环节, 能克服 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能激发 孩子们全部能量用在学习上, 能帮助 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三观,这也是我做这个调研的初衷。老师的关注点不仅仅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更加要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所有孩子都是一样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是同样的充满智慧、充满希望的。面对离异家庭孩子表现出来的无助、孤单、自卑等情况,我想每一名人民教师都是有这个觉悟和能力的,帮助孩子,在人生关键的几步,一定要走好。 第一部分: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容易感到迷茫的时期,也是问题行为和犯罪行为的高发时期。青少年犯罪与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此阶段的青少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并最终可能走向犯罪深渊。 在孩子青少年时期,对于健全家庭来说,父亲可能正处于职业发展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父母要平衡好自身职业发展与子女发展的关系,一定不要顾此失彼,一定要履行好导师的职责,带领孩子走出青春的混乱。 对于离异家庭来说,父亲可能是缺失的,青少年得不到父亲的帮助关怀,得不到父亲的管理和约束,没有树立起来规矩和界限,有一组数据来自国内,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和成瘾性的人格特点,其首要责任在父亲。该基地收治的网络成瘾病例中,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占比87%。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时期在整个人生阶段的重要性,父爱和父教在青少年乃至整个人生的过程中的重要性,离异家庭的孩子不仅仅失去家庭完整的关爱和温暖,有的还失去父亲的陪伴和管教,在为这些孩子感到遗憾和可怜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这将是十分危险的讯号。父教与母教同时并存,作为一种有效的平衡与纠偏机制,可以阴阳互补,防止家庭教育走向极端。 我是一名男性教师,于是我就从父亲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孩子的话题。我们先看看好父亲应该具备的8种品质。 第一, 好父亲是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 第二, 好父亲是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 第三, 好父亲是勇敢独立、不怕风险的 第四, 好父亲是目光远大、积极选择的 第五, 好父亲是是非分明、坚持原则的 第六, 好父亲是胸怀宽广、大度包容的 第七, 好父亲是勤劳节俭、自理自制的 第八, ]好父亲是爱好运动、顽强不屈的 当一个离异家庭孩子出现的时候,很多情况都是跟着母亲一起生活,于是生活里失去父亲和关爱和管理,那么他很遗憾不能享受以上8种好父亲的帮助,父亲的角色在他人生里将是一个虚幻的存在。 离异家庭的原因有千千万,以下分析和总结也仅限于本次调研取样。经过对班级学生的调查分析,我总结出来一个共性原因,这些离异家庭,无一例外都是没有高学历、高文化的父母,都是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缺乏理解宽容,缺乏沟通商量,缺乏风雨同舟,甚至是毫无责任心的人。还总结出来很多其他原因,例如母亲性格极端,父亲性格极端,财富与贫穷,社会地位悬殊,无知无畏导致触犯法律,新冠疫情影响等。 第一,母亲善良单纯,甚至比较傻,涉世不深,在年纪轻轻或者对方强烈追求之下就结婚,双方都不深入了解,性格不合,为后来离异埋下隐患。 第二,母亲性格偏激,行为怪异,内心十分矛盾,对于自己伴侣毫无感情,轻视、蔑视、看不起的态度,对孩子表面严格实际放纵、放弃,对孩子态度时冷时热,情绪不稳定。母亲更年期,孩子青春期,“两期相遇”带来矛盾重重。 第三,父亲做生意成功,有很多资产,搞婚外恋,基本不管理家庭,不关心孩子,只负责给钱,孩子衣食无忧,零花钱很多。 第四,父亲做小买卖,没有钱甚至还有很多外债,常年不回家,对家庭情况不闻不问,对孩子教育完全不管。(看来离异家庭与财富无关,富豪家庭可以离异,贫穷的家庭可以离异。) 第五,父亲性格多疑,极度不信任自己妻子,疑神疑鬼,跟踪妻子行踪,并强加给妻子罪名,酗酒,打骂妻子甚至发生家庭暴力倾向。 第六,夫妻双方或一方非常强势,态度蛮横,不讲道理,经常爆发家庭内战。 第七,夫妻双方社会地位悬殊,城乡结合,文化、经济地位差异严重,工作不稳定,收入没保障,打工租房子,没有固定居所。 第八,夫妻双方年龄差距大,都是早婚早恋,多婚,再婚,重组家庭,家庭关系极度复杂。很多母亲都是十八、九岁生育,完全没有养育孩子的能力,完全不具备做母亲的最基本素养。 第九,夫妻双方无知或者轻信,不懂法律触犯法律,或者本人犯罪入狱,或者将不法分子引狼入室,使家庭陷入巨大危机和陷阱。 第十,新冠疫情影响,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办公和学习,家人之间全天候在一起,各种矛盾问题都暴露无遗,家人之间出现冲突,不可弥合。 因为离异家庭多数是母亲带孩子,所以父亲的缺失尤其明显,这个调研报告的重点也是从父亲缺位这个角度出发的,所以这些孩子的生活里,基本就是没有父亲的身影,或者就像游客一样几年出现一次,形同虚设。 第一 孩子性格偏激,行为怪异,神经兮兮。语言冲突激烈,经常顶撞老师,胡言乱语,在课堂上毫无征兆的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扰乱课堂秩序。 第二, 孩子性格十分安静,沉默寡言,甚至自闭,从来不与老师说话,极少跟同学交流。 第三 不学习,上课走神。有的沉醉于自己特殊的爱好,幻想。有的玩手机,看小说。有的对家长撒谎,增加家长与老师之间矛盾。 第四, 早恋,不知上进,爱美爱打扮,注意形象。认为学习无用,认为生活没有盼头,想早一点出去打工赚钱,脱离现在的家庭环境。 离异家庭孩子的种种表现,不止上述这些,我总结和归纳的也并不全面,有的孩子是几种情况兼具,有的孩子某一表现更加突出,有的孩子善于隐藏自我,不善于或者不想去表达,有的孩子用张扬的言行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 在具体帮扶过程中,我的努力是异常艰辛困难的,因为问题孩子在我们班级占比大,约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是来自问题家庭,他们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着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有的情况比较严重。还有一部分孩子虽然父母都在,但是疏于管理和教育,导致孩子不能专注学习。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心理素质挑战,也是一个能力的挑战,有时候我也感觉迷茫,无助,甚至感到无能和不知所措。面对无辜的孩子,我不忍心惩罚和批评他们,因为我想要他们感觉到爱和希望,但是如果批评指导不到位,又起不到作用,于是我就会感到无助。 但是,令我高兴的是,经过一段时间不懈的努力,经过我不断的疏导、教育和帮助,班级有的孩子有了新的起色,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我也在不断的做家长工作,给家长之间做桥梁做纽带,我发现有的孩子开始理解妈妈的艰辛,理解妈妈的不容易,打破了与妈妈一直以来僵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改善变好的迹象,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发现自己的努力有的成果,开始见效了! 作为一名男性班主任,我感觉自己身上责任重大,每天看见我的学生们一个个开心雀跃的来到班级,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和鼓舞,比照那些女性班主任,我感觉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有一些特殊的优势的。班级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是一个一直向前方前进的队伍,队伍中每一个人都不能掉队,越是后进的学生我越应该关注,我越应该发力和用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关怀,努力让他们增强自信,这也是作为教育者的一个内心坚定的想法,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掌握做人的基本技能,掌握做事情的基本规律,建立起正确的三观,然后独立自信的走向世界,面对风雨。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管他们的家庭有什么情况,不管他们自己有什么困惑,这是作为老师身上最大的责任,我会时刻认识到自己从事工作的伟大,教师就是教书育人,一方面是教授知识,另一个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就是育人,成为孩子们的指路明灯,不让他们误入歧途,挽救一个孩子比完善一个孩子更加重要,意义更加深远,我们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而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针对离异家庭孩子情况,我准备从 两个大的 方面 开展工作。一个方面就是对外,对家长、对孩子采取办法(第一到第三)。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内,我自己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第四到第七)。 第一、帮助家长 调整思想认识, 提高重视程度。 离异家庭都是有很多复杂情况,很多无法化解的矛盾,这些问题都是大人之间的事情,不能因为一个破碎的家庭就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孩子成长机会只有一次,并且关键的节点只有几个,那么现在青少年时期就是其中一个关键。既然父母已经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必须有权利和义务履行做父母的责任,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也是新修订的《家庭教促进法》规定的内容。 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的严肃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这是家长责无旁贷的责任,家长如果不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大的失职。帮助家长树立一下两个观念: 第一,家长是孩子教育第一责任人。 要改变一些家长“把孩子放到学校就不管了,交给老师就不管了”的错误心理,不管父母双方是不是离异,都不能逃脱对子女教育的义务。 第二,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我们看见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很多问题和表现,我们不要简单的责备孩子,我们要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孩子的一切都是家长的问题,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发挥一个榜样模范作用,努力践行一个合格家长的作为,为孩子营造完整和谐家庭,为孩子提供优良学习环境,尊重孩子个人,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严,只有家长自己做好了,做对了,那么孩子就会学习和模仿,孩子身上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第三,给与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 爱与尊重就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家长对于孩子爱和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可以归纳到“爱和尊重”这里面,爱是严管厚爱相结合,是关心关爱照顾,是管理和约束和确立规则。尊重就是尊重孩子人格,孩子不是寄生在身边的物品,他是一个有独立尊严的个体,家庭的一切事务都要孩子的参与和讨论,充分征求孩子意见和建议,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真正是一个家庭成员的感觉,这就是尊重。同时还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要尊重和理解孩子自主的选择,家长对待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领导同事和朋友那种,给与足够尊重,而不是颐指气使,而不是呼来喝去,这样相处下来的亲子关系,才是健康正常而且充满爱心能量的。 任何没有爱和尊重的关系,都是不健康的,任何没有爱和尊重的亲子关系,都是不健康、不健全的,一切的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都是充满爱和尊重的,任何融洽持久的关系都是充满爱和尊重的。 爱和尊重永远是一个伟大的主题,爱和尊重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这就是我做本次调研得出的第一条重要结论。 第二、 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 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都表现的比较成熟,心理压力很大,我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学生童年这样不快乐,童年这样压抑,于是我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们放松,孩子们之间相互尊重并和谐相处,其他孩子不会歧视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甚至更加友好和关爱他们,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找我沟通,我会诚恳的态度,客观的分析事情原委,并给出较好的处理办法,建立孩子们之间理解和宽容的桥梁,形成一个家庭般温暖进步的氛围,努力建设好班级,增加班级荣誉和表彰,让孩子们集体荣誉感和幸福感,让孩子们愿意来上学,喜欢来到这个温暖的班级,并且更加努力为班级做贡献。 班级就是我们临时的家,是我们走出家门之外又一个幸福的家,是我们在原生家庭之外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家。在家庭里得不到的爱和尊重我要努力在班级补充给他们,在家庭里得不到的关注和鼓励,我要努力在班级补充给他们, 这就是我做本次调研得出的第二条重要结论。 第三,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对于别人很正常,很平常,但是在他们心理可能会产生微妙的反应和变化。在班级里我会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这些疏导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要跟家长交流的,家长有权利知道孩子在校情况和表现,家长和老师一起想办法,协同发力,让孩子放下心理负担,解开思想疙瘩,轻装上阵。 第四、 家庭矛盾调解员。 我现在实际上已经充当“家庭调解员”,针对他们的家庭矛盾我也知道了一些情况,并且合适的机会我也帮助调解了,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我一个班主任,因虽然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想要避免冲突,增进理解和宽容,重建家庭和谐关系,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但是我还是会尽力的,尽力帮助调节家庭矛盾,说服父母双方要以孩子发展为重,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完整家庭。 第 五 ,加强学习,增加本领。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还是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我要不断学习关于班级管理、情绪管理、教育方面的书籍,最大限度的应用在孩子身上,将孩子的不同特征与书本里给出的案例结合,努力找到每一个孩子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突破口。 第 六 ,锻炼意志,健全人格。 我是体育老师,必须发挥好我的强项,认真开展体育教学,认真对待生命教育,让孩子们尽量多的参与阳光下运动,让他们增强身体素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学习团结合作,学习锻炼意志品格,让他们形成一种不怕苦,肯吃苦,能吃苦的精神,全面增强身体素质。利用班会、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机会,对孩子们开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情绪管理与疏导,学会交朋友等主题教育,目的在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 七 ,亦师亦友, 扮演 父亲角色。 离异家庭的孩子,很多都是父亲角色缺失,父爱包含两个方面,就是爱和管理,这正是我应该补位的地方,我要发挥一个男性班主任的优势,努力做到: 第一,爱孩子。 让孩子在家庭里缺失的东西,在班级里得到补偿!家庭里得不到父爱的满足,那么我就用自己的关爱温暖他们,家庭里得到父亲的鼓励和支持,那么我就在班级里补偿他们,在家庭里得不到关注和重视,那么在班级里就一定能得到关注和重视。 第二,理解孩子。 很多问题和矛盾都是沟通不畅造成的,都是不能相互理解造成的,我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听他们内心真实的话语,当需求我帮助的时候,我一定尽心尽力,这也体现了孩子对我信任。理解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萌动不安,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压力和负担,轻装上阵。 第三,管理孩子。 父爱重要的作用就是约束和管理,就是边界和界限,就是规则和规定,父亲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给孩子定规则的,于是我要认真确立规则,让孩子们形成规则意识,服从社会规则的约束和管理。 当一篇文章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内心始终无法平静,我本身是一名父亲,同时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肩膀责任重大,我感觉自己使命光荣,我感觉自己从事的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生活里我一点点体验做父亲的快乐幸福,我知道一个完美家庭的重要性,工作里我一点点体会到离异家庭孩子的不幸和遗憾,我听到家长们向我倾诉苦恼和困境,我听到孩子们跟我说出内心真实想法,有时候他们脸上没有花朵般的笑容,我就十分伤感。 孩子都是天使,孩子都是无辜的,不管家长是不是有责任心,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我是应该有责任心的,我的责任心强烈的驱使我要完成一个工作,就是想通过我的努力,去唤醒那些忽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们,去唤醒那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位、失位的家长们,去唤醒那些忽视、无视孩子成长的父亲们,去唤醒他们教育孩子的良知。有时候父亲不需要有什么高水平文化,高能力的业绩,只需要你在,就好! 我想替那些孩子们说一句心声: 父亲,只要你在,你在我身边就好!因为你是灯塔,你是肩膀,你是力量,你是坚定,只要父亲在我身边,我就会充满力量,不惧怕人生风雨啊!父亲啊,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少你! 终于,我还是写到了结尾部分,我内心有很多话语和感受,无法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以上调研内容还非常片面,也不一定符合规范要求,仅仅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一点思考,有不足之处请指正。祝福我们的国家发达、社会和谐、家庭美满,孩子都健康成长,这也是每一个教育从业者的初衷啊。 孩子们,在一个家庭之中,那些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好传统,一代代相传,那就是必有余庆;但是那些贫困、愤怒、争吵等不好做法,要是一代代传下去,那就是必有余殃,我们要终止这样的趋势,我们要改变现在的环境,我们要从自己这一代开始改变,要相信力量,相信信念,我们不能屈服于命运,我们要在青少年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知识,未来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都是需要知识的,所以不要放弃自己,不要放弃幸福,你完全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你的爸爸妈妈也会改变,会因为你的存在,因为你的努力而变的更好! 孩子们,你们来自一个不完整家庭,你们也许有一段不和谐美满的来时的路,但是请你要坚定信心,发扬斗志,拿出一些勇气和气魄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努力,开始改变,我们从这里要走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道路!好吗,我们一起努力!孩子你要相信,你可以改变,你可以变的更加好,你可以有一段不完整的来时的路,但是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完全可以拥有未来一片平坦顺畅的光明之路!孩子一定不要放弃自己,一定要知道奋起直追,改变命运! 父爱是山,父爱是河,山的威严高大,河的润物无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亲的关爱和管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我们都是对孩子负责人的人,我们不要求孩子要成行业精英、业界翘楚,我们只希望孩子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幸福的过一生,这就是最平凡而伟大的成绩了。从今天开始,关注孩子,关爱孩子,好好建设我们每一个小家庭,努力形成一种好的家庭状态,那就是妈妈被宠爱,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纳。 有理由相信,通过我和家长们共同努力,从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家庭给出的解决方案,都是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的,会让每一个孩子发生变化的。我终于看见,阳光洒满我们上学的路上,鲜花娇艳的绽放,孩子们清爽的笑声传来,一个个身姿挺拔,一个个精神高昂,迈着矫健的步子,走在幸福的上学路上,这就是我对于孩子们美好的憧憬,也是我作为一个教育者愿意用一生践行的诺言: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每一个人都是闪光的星星,我发现了你们,你们都会大放异彩的!努力去飞吧,放心去飞翔吧,因为我们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堡垒,我们永远在背后关注你们,祝福你们! 亲爱的孩子们,放心去飞吧,勇敢去追吧,追那些属于你们的灿烂明亮的梦想吧,祝福你们健康成长,永远好运!!

父亲缺位论文文献

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为人母了,大家聚在一起的话题也绕不开家庭、孩子、老公。有的会抱怨孩子的爸爸是完全指望不上,孩子出了问题只会生气抱怨,还指责她们没带好孩子。还有的说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我老公每天在外面忙,什么都帮不上,偶尔在家也就是玩玩手机,睡睡觉。更麻烦的是看起来我的孩子跟爸爸越来越像。         其实这些情况都是属于父亲的缺位。关于父亲缺位,有显性的缺位,也就是父亲因为各种原因不在身边;也有隐性的缺位,就是虽然在身边,但是起不到什么作用。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缺失的父亲加焦虑的母亲加失控的孩子这样一个模式。造成这些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要赚更多的钱,房子、车子、孩子的教育、医疗的需要、养老的需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往往很多家庭都选择了让男人外出赚钱。有一些家庭持有的观念就是,照顾孩子和家庭是女人的责任,所以尽管孩子的爸爸就在身边,也并不会在家庭教育当中施以援手。         对于独自照顾家庭和孩子的妈妈而言,如果一个人外出工作,总会有休息的时候。但是一个人面对家务和孩子,往往二十四小时都在紧张当中度过。丈夫不在身边,也就意味着可能没有一起商量,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当女人把自己奉献给这个家的时候,也往往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平和和幸福感。         有一个压抑、委屈和焦虑的妻子和母亲,家庭的氛围可想而知。很多女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就把所有的关注都给了孩子,忽略了丈夫的需求,夫妻关系也会疏远。而当女人对夫妻关系失望,她就会越发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这些也都会左右妈妈的情绪。一个焦虑的母亲,为了释放焦虑,可能会选择不由自主的抱怨,想要去改变孩子和孩子的父亲,当达不到效果的时候,焦虑的女人对孩子、对丈夫、对家人的怨气会加重。         其实男人也不轻松,他们在家庭当中很孤独。他们的妻子全身心的照顾孩子,男人理所应当的就要去担当,去赚钱,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担当。         父亲在家庭当中缺失,不是他真的消失了,而是他不被孩子们看到,也不被他的爱人看到。家庭不再是他避风的港湾,而是近身搏斗的另外一个战场,有的父亲就会逃离,会到外面去给自己的心灵寻找新的落脚点。有的人则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即便每天下班都回家,每个周末都在家,依然在家庭教育当中处于缺位的状态。         要解决父亲缺位的问题,夫妻双方需要齐心协力规划好家庭的共同愿景,还有分工,也要为自己的婚姻幸福负起责任。一味地抱怨指责只会恶化家庭的关系,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         无论多么忙碌,女人都要留出时间给自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提升让自己快乐的能力,这样才具备家庭幸福的基本条件。你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婚姻关系上,这样也就不会把所有的关注给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那么大的压力。女人作为妻子,你要尊重丈夫,无论自己多能干,都要留出丈夫付出的位置。男人在家庭当中如何更好的发挥父亲和丈夫的作用,也需要妻子的鼓励和支持。         在孩子教育方面,如果想要孩子传承来自父亲的力量、自信和勇气,母亲对于父亲的欣赏是必不可少的。母亲要用父亲的优点跟孩子做与父亲的链接。比如,跟孩子说你做事情认真的样子跟你爸爸一模一样。因为孩子天生就想要在这个家里有归属感。所以当他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他更容易往认真的方向跟父亲靠近。         而作为父亲,一定要重视自己在孩子教育当中的重大作用。父亲往往是家庭里面视野更宽,眼光更远,也更理性的那一个,父亲在孩子的教育当中是不可或缺的。父亲的言行,父亲在家庭当中的担当,父亲对于母亲的尊重和爱护,都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榜样和学习对象。父亲缺位不是一个人的问题,需要一家人共同携手面对。

事实上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父亲一直都缺位的,因为父亲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保证家庭的安全、健康的发展,这意味着父亲的主要工作是对外,而不是对内。在家庭中母亲的责任才是教育,这就意味着孩子实际上在童年时期很难接触到父亲。这种特性在古代尤其明显——只有到了七岁左右,男孩子才需离开母亲的怀抱,进入社会生活,此时父亲才开始成为他人生中的领路人,但女孩子仍旧继续由母亲来教育,以保障在未来的人生中学会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在此期间,父亲象现代人一样,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甚至象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一个神龛里供奉的神像。 五、六岁的小男孩开始跟着父亲开始学习生活技能,有的贫穷家庭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就已经外出学徒了,据说华陀七岁开始离家到蔡医生处学徒,虽然未见得准确,但是事实上是差不多的,所以过去的孩子真正跟随父亲的时间并不长,即便跟父亲在一起,也不是为了陪伴,而是为了训练。 最近有个很火爆的电视剧《白鹿原》的原著里,白孝文结婚我隐约记得刚刚十五岁,他的妻子十八岁,所以在他日夜疯狂的时候,他的奶奶才会一再干扰他,因为他的年纪太小了,而在他结婚之前几年,他就离开了学堂,跟随父亲学习成为一族之长,家里家外地操持,这个时候父亲才在他的生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一直是白孝文的奶奶在照顾两个孙子,因为父亲的责任是教会儿子生存技能,在纷乱的世界中保持冷静,以及担负家庭的安全和发展,父亲的更象是老师,而不是我们现代家庭中的爸爸,就象《摔跤吧,爸爸》里的父亲,就象《寿司之神》里的小野二郎,(关于这一点,我在千聊Live的独步清凉的直播间里有相关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另外课程已经结束,不太清楚后来的人能不能加入听课,如果有听不了的,麻烦你在评论区通知我一下)。 所以我们很难看到古人谈到父亲在家庭中缺位的问题,“父慈子孝”一直都是我们的传统,即便父亲长年不回家,只有一个类似神像的位置,那个位置是在每个人的心里存在的——母亲对父亲的尊重让孩子知道父亲的价值,让孩子敬畏这个“权威”。 男女平等了以后,这事就打破了,女人不但在家里说了算,而是家里外面一把手,人人争当“权威”,有个女人牛闪闪地跟我说说:“凭什么让我尊重他?谁来尊重我呀!”,还有人说:“万老师,你说不是我不尊重他,实在是他吧……我跟他没法说话,你说让我怎么尊重他?” “人家一个人工作,养活你们娘仨,你凭什么不尊重人家?”我问她。她特别吃惊地看着我:“那照你这么说还是我错了?!” 如果男人养家是应该的,那么男人就应该获得女人的尊重,这个“权威”的位置就应该留在那里,即便只是一个神像的位置,否则如果母亲没有尊重父亲,无论是什么原因,子女是不会尊重父亲的。 古时如果父亲对于儿子的教育作用发生在七岁之后,那么对于女儿来说,几乎是一生都缺位,因为女儿一直以来都由母亲教育,虽然有一句话叫“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事实上从古至今,生活条件好的家庭,没有不让女儿读书的,因为读书是培养德行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这个“无才”的意思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想象的“读书识字受教育”,而是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与生活无关的技能。比方说弹个小曲,唱个京剧之类。 所以古人的女儿跟父亲一直接触得都不太多,因为女儿主要的老师是母亲,在女孩结婚之前,也就是十五、六岁左右之前,她需要跟母亲学会所有的生存技能,从小到纺纱、织布、绣花,织补、厨艺,甚至于夫妻相处之道、照顾婴儿等等,大到大家族的内部管理事物,奴仆的调配使用管理,家族之间的礼尚往来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要在她出嫁之前全部学会,至于读书识字属于业余爱好,女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也不强求。 用《京华烟云》的里木兰妈妈的说法,之所以对女儿的要求如此之高,实是在是因为“虽然女儿生在富贵之家,但是却不一定能嫁到富贵之家”,所以为了女儿一生的生活能够有保障,必须要给女儿严格的训练,让她即便嫁入贫寒人家,也一样能够生活下去。 《大学》里有一句话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很多后人译为:哪有先学养子而后才嫁的呢? 这种翻译完全受限于个人对“性”的羞耻感以及对生活的想象而成,事实上这句话说的是:没有先学会做人,就象一个女人没有学养孩子就出嫁了。 养孩子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生下来那么简单,尤其对于我们这种非常重视儿童教育的民族来说,“养子”实际上是意味着经营整个家庭内部运作,或至少是“抚养婴儿”,在多子女家庭姐姐帮助妈妈带弟弟是常态,而在带弟弟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抚养婴儿。 退一步说,即便单纯指生育这件事,古人在姑娘未出嫁之前,也是要受过相关的教育的,比方说古人给嫁女儿的陪嫁里必须要有“春宫图”和“压箱底”,甚至结婚前夜要与母亲同寝,这个设计并不是享受最后的陪伴,而是由母亲对女儿进行性教育。 用林语堂的话总结一下过去的家庭教育其实是,男人学习的技能,而女人学习智慧。 巴尔扎克曾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当然所指的是正统文学,非网络小说和流行娱乐小说。 透过这些民族的秘史,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自古以来男人在孩子儿童时期一直都是缺位的。主要的教育责任一直都在母亲手里,毕竟女儿到出嫁前都是母亲一直带着,而男孩也是到了能自理了,七岁左右才开始交给父亲,交给父亲不是开始由父亲陪着玩,而是由父亲来始训练他学会承担生活的压力,甚至于是承担整个家族的命运。 这也是家庭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女人德行的重要原因——女人在家庭中主要的责任就是教育后代,一个女人的心理素质,德育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未来,女人在家庭内部占主导地位,所以有一句古话叫“娶一个好女人富三代”,这个“好女人”不是指有钱有地位的女人,而是指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女人,心理健康成熟的女人。“一家有女,百家逑”指的也是这样人家的女儿,所以古代的联姻是非常慎重的,最先要考察的不是这个家族的地位,而是这个家族的教育水平,所以士大夫的女儿,即便生活贫寒,一样会嫁入豪门,因为她的存在,是豪门幸福生活延续的基本保障。 而心理健康成熟的女人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报怨、不焦虑。 报怨和焦虑会导致整个家庭的四分五裂,所以古人的七出之条——不顺父母、无子、淫乱、善妒、有恶疾、两舌、窍盗。其中“不顺父母、善妒、两舌、”都是由报怨和焦虑导致的。 在现代的家庭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处于焦虑的状态,每一个人都感觉更为深刻的孤独、寂寞、也因此而恐惧、焦虑。这是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越自由,越孤独、越无力、越恐惧,然后越焦虑。古人很清楚一个焦虑、抱怨的人是无法成为丈夫的丞相的,只会增加身边人的焦虑和抱怨,所以在生活压力必然存在的情况下,家庭中至少有一个人能保持安宁健康的心态,这样才能保障家庭整体的幸福,也因此古人一直以来对女人的事业要求并不高,只不过到了现代,我们继承了古人对女人事业要求不高状态,但却没有注意培养女人的心理健康。 所以虽然很多中国家庭都符合“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的模式,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根源实际上是在家庭内部占主导地位的女人太焦虑了。 一个“焦虑的母亲”为了释放焦虑,而不由自主地抱怨、操控着父亲和孩子,当父亲拒绝被操控的时候,焦虑的母亲就是对父亲的怨恨就会加重,父亲从此开始在家庭中缺失——不是他真的消失了,而是他不被孩子们看到。 我的个案中有很多人说:“好象我父亲一直都没有起什么作用”,然后在咨询不断地深入下去之后,这些人又会感叹:“原来不是我父亲缺失了,而是我屏蔽了他。” 而他之所以会屏蔽父亲,实际上是因为母亲的焦虑和抱怨破坏了父子或父女的关系,所以即便父亲每天下班都回家,每个周末都在家,依然在家庭教育中处于缺位的状态——父母之间的紧张焦虑的状态,不断抱怨的母亲,以及母亲与子女之间从小到大就必然存在的亲密关系,让孩子会无原则地跟母亲站在同一个战壕,这其实意味着父亲在家庭中被孤立,甚至于处在隔绝状态。甚至于孩子会为了支持母亲,而站在父亲的对立面,反对父亲的言行。 此时男人在这个家庭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家庭不再是避风的港湾,而是近距离的巷战,有的父亲就会逃离,会到外面为自己的心灵寻找新的落脚点,有的人是把心灵安放在工作上,成为工作狂;有的人会把心灵安放在娱乐上,打游戏、赌博等等;有的人会嗜酒、吸毒;而有的人则会出轨、嫖妓……而留下的人,即便留在家庭中,也是人在心不在。 父亲被孤立隔绝之后,这个“焦虑的母亲”因为无法操控这个父亲,就会将控制力全部投向孩子,孩子小的时候会过度溺爱,因为这个孩子不只是她的孩子,还是她整个生命的代表——这样的女人因为自身的情绪压力,心理问题,甚至认知错误,导致她无法取得良好的社会地位——子女就成了她实现人生所有野心和攀比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 而这必然又会造成对孩子过度操控、娇惯、当孩子力量不断增长之后,才会导致“失控的孩子”产生。 所以,如果想要解决家庭的问题,就必须要注重女人的焦虑,关注女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想要解决父亲缺位的问题,也必须从母亲的角度出发,毕竟家庭是一个整体,这件事绝不是父亲想要回来,就会被允许回来的,还是那句话,在家庭内部女人占主导地位,女人如果没有在家庭中给男人留下位置,男人无法回归家庭。 古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女人要学会尊重男人,被尊重的男人即便只是一尊神像,也要有神像的位置。 有些人看了我的文章,在后台留言给我,认为我有性别偏见,差点就会扣上“重男轻女”的帽子。 还有人直接质问我:亏你还是个女人。 但事实上我不是“重男轻女”,而是“重女轻男”,女人既然在家庭内部中占主导地位,必然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女人不重视自己的问题,所带来的伤害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毁灭——子女的人生就象一场惩罚。 所以想要解决“父亲缺位”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其实是母亲的心理健康问题,女人必须要注重心理健康,女儿的培养也必须要注重心理健康,而不仅仅是才华。 当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后面的问题才能一一得到解决。 父子关系是人类从出生以来第一个与“权威”之间的人际关系,人类在与父亲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与“权威”相处。 我有一个个案,严重的疑病症患者——焦虑无处释放,也无法解决跟领导之间的关系,于是焦虑全部被释放到身体上,怀疑身体有各种各样医院检查不出来的病理现象。她的特点之一就是把领导当“爹”,她跟领导之间的战争就是她跟她父亲之间战争的翻版。她自己完全控制不了自己,她对父亲的厌弃、憎恨全部释放到领导身上……她的同事对此莫名其妙,就问她:“我怎么感觉你好象把咱们领导当你爸呢?” 所以可想而知这样的人事业怎么可能会顺利发展?你爸会容忍你,因为他无法抛弃你,但是你的领导不会,领导为了团队的目标可以抛弃任何不符合团队目标要求的人,这才是人生最真实的一面。 但是很多心理学家基于这样一些案例的特征而提出一个观点,认为父亲应当培养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父亲,搞好亲子关系,多培伴儿童的成长,这样就解决了。然后很多女人更加理直气壮地批评,甚至指责自己的丈夫不够尽职尽责,不够完美,不够温柔善良,或不能在经营事业的同时经营好家庭——这其实是在要求一个人成为我们幻想中的“完美的人”。 但是实际上,一个完美型的父亲,只会毁掉孩子的人生,父亲越完美,孩子的人生越无解。因为慈爱的父亲无法让儿女获得成长,这些孩子无法在慈爱的父亲身上学会跟“权威”的相处——权威都不慈爱,这个世界不存在慈爱的权威。 近年来还经常会出现年轻人理直气壮地教育单位领导如何做人的事情。其实就是因为年轻人理直气壮地觉得权威应当,甚至必须是慈爱的——父亲的慈爱,会让孩子认为所有的“权威”都是慈爱的,但这是幻觉,是慈爱的父亲带来的幻觉。 另外儿子无法在慈爱的父亲身上获得力量,女儿也无法通过慈爱的父亲学会与异性相处。 一个人想要在这一生中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力量,而力量来自于父亲,一个温柔慈爱的父亲无法给予儿子这样的力量。 “慈爱”是形容妈妈的,不是用来形容父亲的,“父慈子孝”的“慈”,不是我们现在对完美父亲的要求,这个“慈”是带有力量的,是“慈故能勇”的意思,就象《摔跤吧,爸爸》里的父亲一样。 比方说,在孩子犯了错,需要改过的时候,他需要有人严格地要求他,因为改过是痛苦的,是需要压迫的,如果父亲是温柔慈爱包容的,那么这个孩子就失去了让他痛苦的压力,如果没有痛苦的压力,那还有什么理由要改过呢?人们幻想完美的父亲,或甚至抱怨父亲不够完美,不包容,其实是因为不想改过,不想接受现实,不想学习成长。 另外在婚姻中,夫妻之间难免会发生争斗,现代的女人都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内心的欲望和要求会特别多,这时男人需要有力量才能不被女人影响,而男人的力量经常要来自于对父亲的依靠,如果父亲是有力量的,这个男人就会有力量,如果父亲习惯于妥协,这个男人就自然失去了榜样,失去了力量,因为父亲会教会儿子妥协——不只是在婚姻中妥协,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妥协,一个不断妥协的人,很难坚持自己的道路,也很容易被人潮吞没,一个人想要有所建树,在痛苦困难面前不妥协是最基本的要求。 某个案,母亲非常刚烈,父亲在家庭中被母亲排斥、打压,个案对此的评价是:“我父亲什么也不行,也不怪我母亲打压他,他干不了,只好我妈就做……现在我理解了,我父亲也挺可怜的……”个案在婚姻中完全重复了他父亲的命运,最后年纪轻轻就性无能,因为他缺乏力量,既没有力量离开这样的婚姻,也没有力量征服这个跟他妈妈一样的女人,所有的力量都用来压抑自己,憎恨自己。儿子在婚姻中重复父亲的痛苦,在事业上重复父亲的懦弱。 所以父亲想要在孩子的一生中起到良性的作用,必须要学会不要成为别人口中慈爱的父亲。父亲的“慈”,其实是理性、冷漠、力量的,但是却是为了孩子长远人生考虑的。 我还见过有些女孩子无法谈恋爱或婚姻不幸,因为她们自然要求男朋友或丈夫向她的父亲学习,永远都会觉得丈夫不够爱她们,不够男人,这使得这些女人永远都是女孩,永远在寻找“父亲”,也永远处于抱怨的状态,无论怎么样她都觉得她无法容忍——“他怎么就不如我爸呢?!”——这是她们内心最大的疑问,实际上她们经常拿男朋友或丈夫的缺点跟父亲的优点比较,而且是幻想中的优点,因为女人是不可能全面了解父亲的,很多父亲作为丈夫的优点都是女人站在女儿的角度幻想出来的。 所以一个非常慈爱的并且非常爱女儿的父亲,其实是会剥夺女儿爱别人的能力,甚至于剥夺女儿经营幸福婚姻的能力,以至于她会晚婚,甚至不婚,年纪越大越孤独,因为她的人生中绝对不可能找到另外一个能够给予她如此全然的爱的第二个人,拥有这样的父亲,尽管这个父亲在她眼中仍旧有种种不足,但居然这个世界上无法遇到比这个如此不足的父亲对她更好更优秀的男人——这是这个女人人生中最大的不幸——童年起就买断了她整个人生的幸福。 我经常跟我的个案说,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相处的就是父母,如果一个人跟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好,这个人跟任何“权威”都不可能相处好,也不可能得到贵人的帮助。毕竟这是唯一一个绝对不会抛弃你的“权威”,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在他们身边学习如何相处,即便你的父母可能是彼得潘综合症患者,这都是非常好的成长之地。 所以事实上,越是难以相处的父亲,不那么慈爱的父亲,严厉的父亲,有着各种被母亲抱怨的缺点的父亲,实际上越有利于子女的人生成长——能跟这样的父亲相处得越来越好的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的人生中都会缺少很多障碍,而且父母关系的恶劣,成长的环境够复杂,孩子就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矛盾,解决各种不同的压力,反会让孩子的情商得以成长。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父亲或母亲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中,教会孩子如何面对父母的矛盾,处理跟父亲或母亲的关系,而不是处理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多女人跟儿女抱怨,甚至逼迫儿女替她们去解决她们应当解决的夫妻关系,这是非常愚蠢的)。尤其是母亲,需要教会孩子处理跟父亲之间的关系,如果母亲没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就只能从书籍中学习,然后在生活中应用,然而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孩子学会跟严厉、冷漠的父亲相处,也会让这个父亲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在家庭中获得尊重,父亲也就感受到他在家庭中的价值,男人因此会愿意留在家庭中,哪怕夫妻关系艰难一点,父亲也不会轻易离开,而且会越来越温和,因为父亲得到了爱的滋养,会卸下防御的盔甲。 子女学会跟父母相处,除了事业上会减少障碍,获得助益之外,还会使得子女获得良好的夫妻关系。所以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声称父母的婚姻关系良好,子女的婚姻关系也会良好,这种说法毫无道理。父母的婚姻关系好,并不意味着子女的婚姻就一定会好,父母的婚姻关系不好,甚至离异,也并不意味着子女的婚姻关系就会不好,甚至离异。 但是子女如果学会了跟父母相处,就会对子女未来的婚姻有益,尤其是父母在不那么好相处的情况下,子女如果能正确处理跟父母之间的关系,那么子女的人生就会越来越幸福。 所以关键点其实是子女在原生家庭中是否学会了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处理矛盾,学个“学会处理”的意思不是说“父母擅于处理人际关系,子女才能学会”,这个“学会处理”的意思其实是说子女自己能够“见善思齐焉,见不善内自省也”。 也就是说,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父母这个问题处理得对,那么子女可以直接学为己用,而父母如果表现出各自的缺点,让矛盾激化了,那么子女就要学会“内自省”也,看到并且学到“原来这个问题不能这样处理,如果是我,我应当怎样处理”。 这是一种思维模式,而不仅仅是一句“箴言”,这个思维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子女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能学习到对自己人生有益的东西。 尼采说:“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如果一个人能够训练拥有“见善思齐焉,见不善内自省也”的思维模式,意味着即便与魔鬼面对面,也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就象“阿尔法狗”一样,一路自动升级,永远不会被深渊吞噬,永远也不会变成魔鬼。 而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完美主义的要求,而是教育训练的结果。对于拥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来说,父母的夫妻关系是否良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原生家庭无论是什么样恶劣的环境,都不会对这个人产生不良的影响。 但是想要让孩子拥有这样的思维模式,父亲或母亲必须至少有一人拥有这样的思维模式,父母如果都没有,就要擅于选择适当的教育环境。 所以父亲在一个家庭中是否缺位,第一取决于母亲对他的态度,第二取决于子女获得的教育,看待父亲的视角,如果子女意识到他必须要尊重父亲,必须要学会跟父亲相处,那么无论这个父亲是如何的不堪,他仍旧会在子女心目中获得一席之地,不可能是缺位的状态。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个位置不是父亲争来的,要求来的,很多父亲因为受到了现代心理学家的教育,会特别主动地参与到家庭中来,但是这种主动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纷争,因为相对来讲,父亲其实更容易宠爱孩子,也更有能力宠爱孩子,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所以其实男人在家庭中并不适合担任教育责任。 自古以来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时候,都是孩子有了自理能力,需要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时候,在现代看来,父亲更适合教会在孩子上学之后,教会孩子如何跟同学相处,如何拥有朋友,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处理跟老师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代表着另一种权威关系,特别是在初中之后,父亲更适合的位置不是陪伴,而是引领他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甚至包括如何表达情绪,如何对喜欢的女孩表达好感,以及指出孩子不当之处,并有力量要求孩子修正自己,而一个家庭想要让父亲起到这样的作用,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母亲要尊重父亲,否则一个没有得到尊重的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毕竟在孩子出生起,他的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就是母亲。 所以事实上父亲的位置不是争来的,而是智慧的母亲让出来的,尊重出来的,而不是要求出来,强迫出来的,而且时间不到,生硬地拉父亲必须进入家庭教育的环节,反而会因为教育观念不同而引发战争,如果孩子年纪不大,反而会养成孩子挑拨离间,看人眼色的恶习。 ��h���ؕ�

人员流失研究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由于收入低、人才成长环境欠佳,加之家族式的管理对人才晋升等要求的局限,引进并留住人才有一定的难度,使得人才匮乏成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一、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一)薪酬待遇缺乏竞争力薪酬是员工地位和荣誉的象征,薪酬多少,标志一个员工的才能、积极性和贡献的大小。薪酬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员工的消费水平、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关系到他的生活质量与活动空间,关系到他的一切。因此,员工的薪酬问题始终是一个员工极为看重的问题。民营企业在薪酬方面的主要问题有:薪酬水平与外部同行业相比较,不具有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在薪酬方面的吸引力降低。待遇的内部公平性也存在问题,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员工期望的基本的薪资待遇以外的更多方面的生活保障没有得到落实。(二)人才晋升难,发展空间小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因此,在人才选用和晋升时,最为担心的是这些人才对企业或老板的忠诚。一方面,企业感到原有的亲戚朋友创业元勋的能力、学识和素质已难以胜任企业的持续发展,急需从外部选聘人才。但另一方面又顾虑从外部选聘的人才是否和自己一条心,能否忠于企业,忠于职守。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导致企业以家族成员利益为中心,企业内从财务到人事等核心部门充斥着本家族人士,从而造成近亲繁殖。在晋升、培训机会的分配与安排上,不是以员工的能力与实际需要为标准,而是将外聘人员当作“外人”,一律拒之门外。 (三) 员工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包括有关心理的、社会的因素,也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躁声、粉尘和振动等物质因素。工作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员工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工作业绩和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产品质量目标的实现。民营企业在环境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员工缺少参与机会,人际关系紧张,与领导没有沟通渠道,物质条件恶劣。(四)对员工缺乏科学合理的约束管理机制 现在许多民营企业急功近利,不注重人才的开发培养和储备,往往在企业急需要人才时,到人才市场去招聘,选拔时看重人才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注重考察人才的品德。在劳动关系方面,未能及时地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和技术保密协议。这些员工进入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掌握了企业的一些技术和信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可能会泄露企业机密或跳槽将企业机密带走,结果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五)民营企业主素质偏低1.民营企业主思想狭隘。多数民营企业只把企业的成功全部归功于自己和家族的贡献,认为员工只是为我打工,至于说对企业发展贡献的回报,一切免谈,这样一来关键人才的个人才能和个人贡献被一笔抹杀,关键人才无法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2.学历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一般来说民营企业主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认识,不大懂得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大部分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二、有效遏止人才流失的对策要减少人才流失,必须从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多方面研究相应对策:(一)提供具有竞争性的薪酬1.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制定薪酬策略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就是薪酬的外部竞争力,强调薪酬支付与外部同行业的薪酬之间的联系。对于每一个职位,社会都有一个平均薪酬,这是人才接受工作的下限。如果企业的薪酬普遍高于这个水平,会极大地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而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又会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因此,建议尽可能采取领先型薪酬策略,要让员工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样才能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2.提高薪酬的内部竞争性。制定薪酬策略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即薪酬结构要支持工作流程,要对所有员工公平,要有利于员工行为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使员工的付出与回报相称,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努力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在民营企业中,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员工对薪酬公平性的不满。绩效考核工作要做到公平、公正,避免员工对薪酬不公平的不满。 (二)营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人才与企业同步成长1.建立学习型组织。现代企业观认为,企业的成功来自于员工的成功,应倡导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赢关系,现代企业应该成为不断发展着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要求企业重视员工个人在企业里的职业发展。民营企业中的各种人才创造力强、进取心强,他们最看重的是自我发展问题。只有努力为人才营造宽松的职业发展空间,帮助员工找到职业生涯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结合点,才能使民营企业变成能吸引人、能留住人、有发展前途的企业。2.提供必要的培训。企业应将培训提供给那些真正需要的员工,同时也要考虑到培训机会的均等性,以免造成员工的不公平抱怨。培训的方式更多地采取以实际操作为主,而不是流于形式,做到培训的有效、实用。(三)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1.人文环境。企业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信息、人人平等的氛围,除企业正式、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企业要鼓励各种自发的、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它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如联欢会、集体旅游等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因为在这些活动中,无论是最上层的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员工,都可以卸下工作的担子,恢复最真实的自我,轻轻松松地平等交流,形成一种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2.物理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有时这方面的关注不只是在生理上有助于员工高效地工作,还会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保持对卫生、清洁度、噪声、振动和污染的控制。这不仅会对产品和员工的工作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助于员工的身体健康。(四)建立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当前经济社会中,人才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尽可能地降低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就要建立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1.建立人才后备库。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时,需建立系统的人才信息库,为企业提供可选的接替人选,以便在人才流失时能迅速地使企业系统运行恢复正常。人才信息库中的后备人才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取得。一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就注意后备力量的发现和培养,如雇员间的横向流动,团队工作等。另一方面,是了解业界的精英所在,与猎头公司保持联系,必要时,可采取此方面取得高素质的人才。2.严格招聘程序。现在的招聘现场中,很多应聘者的目标是不明确的,只为了工作而应聘,对所应聘的企业也是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就是企业中新进员工的频繁跳槽,企业培训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在招聘工作,就要防止潜在的跳槽者进入企业,对应聘者的能力和品德加以严格的考核,做到招进来的都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最合适且有潜质的员工。 3.法律约束。核心员工的流失可能给企业带来商业机密的流失,商业客户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利用法律作为自己的保护手段。同核心员工签定约束合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有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义务,同时采用大部分国家采取的竞业限制合同,也就是要求员工在离开企业的一段时间内,不得从事与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工作,来防止机密的流失和竞争的加剧。(五)民营企业主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企业主自身的领导魅力对于留住人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做一流的企业领袖,必须具有以下品格:首先,博学多识且具有开拓精神。企业主必须具备一定知识素养,成为本行业内行,才可能有较高的威望;工作中要有开拓进取精神,否则,墨守陈规,谨小慎微,就会失去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其次,企业主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操守,要用社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协调与他人的关系;最后,对人要诚信豁达,真诚是取信于员工的基础。生活中应放下架子,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了解员工疾苦,熟悉员工的生活、性格、感想、希望,掌握长处和弱点,增加与员工的感情。总之,应对人才流失的危机,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时刻注意管理活动与员工反应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优秀员工的反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从他们的言谈举止等一系列重要信号中得到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尽可能改进企业不完善、不利于留人的方面,创造一个对人才有吸引力,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工作环境。【参考文献】[1]陈虎,江景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及治理[J].企业经济,2004,(3).[2]蔡而迅.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之核心[J].经济师,2001 ,(2).[3]李娟.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的规避[J].经济师,2004,(3).[4]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论文的创新点写作技巧如下:

想要一篇有创意的论文,那么你的理论一定要要是足够创新的。理论创新的技巧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来写。论文的创新,主要是一种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指人类在开拓进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分析和理论解答。

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研究对象作出新的理性升华。理论创新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解释原则、模式和视野的创新,即方法层次的创新,它对新的理论观点、理论原则、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在深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及人的思维规律、有效探索社会实践新领域的基础上,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范畴,特别是形成新原理、新的科学体系;

三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并以此为检验标准,对前人创立的基本原理,在充分肯定和继承的基础上作补充,进行新的论证和发挥,对其中错误的成分加以纠正,陈旧的成分加以扬弃;

四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对前人科学的思想资料和理论观点进行重新梳理,清除由于后人的错误理解而混杂其中的不正确的或随意附加的东西,重提或凸显前人提出的某些能够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的理论原则和观点,并赋于其新的意义。

扩展资料:

撰写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

1、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2、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3、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4、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5、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第一, 减少关键人员离职发生。对于IT企业而言,“留住人才”的最大挑战,实际上是怎样留住那些对企业十分重要的关键人员。失去关键人员的代价,不仅意味着重新招聘人才所要花去的有形费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带走客户、业务甚至员工和技术所造成的隐形损失。而“留住”的含义,也更主要是指如何把一个人才最有创造力、最有积极进取精神的那一段时间留住。哪些是企业的关键人员呢?就是指参与企业重大经营战略的制订、业务活动的实施,或参加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够识别、创造商机并能付诸实施;对公司业务有直接影响;拥有关键的技能、经验、特长和知识;拥有广泛和重要的客户关系;追求高目标、高成长、高绩效;具有领导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人员。第二,设置提高转换成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增加技术人员的流失损失。物质方面可以通过签订有高额赔偿金的合同、让雇员持股、建立年功序列工资制、增加项目完成的奖金比例、提高年终奖的比例等方法来实现。也有的公司主要从精神方面入手增加雇员的转换成本。靠“感情留人”和“文化留人”。这家企业注重对员工承诺的培养,强调企业是员工大家的企业,并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由于企业主要采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所以这家企业注重一种企业文化的培养:每个雇员都是来做投资的,应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并向雇员灌输如果企业成功了,那么每个人都是赢家这样的思想。第三,建立绩效和回报紧密挂钩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雇员的分配公平性。需要指出的是: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直接借鉴一些“好”的绩效评估体系。第四,建立并完善多向的职业发展阶梯。这一策略针对的是职业成长度和晋升机会的结果。晋升机会和职业成长度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反映了雇员追求自我的一种发展,设立多向的职业发展阶梯可以帮助雇员满足这一需求。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设立专门的技术发展阶梯。让高技术级别的雇员培养低技术级别的雇员,将此列为高技术级别雇员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并和绩效评估联系起来;对于不同的技术级别设立不同的技术培训项目,帮助技术人员在某一技术方向上不断发展。第五,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管理技能培训,增加对技术人员的上司支持度。IT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分属于企业不同的项目组,项目组的负责人(一般称为项目经理)负责管理本项目组中的技术人员。在IT企业中,这些项目经理一般都是技术出身,而且往往是因为技术水平出众而被提升的。保证合理的离职率,对一家健康企业来说,员工跳槽既必需又有益。对于一个企业内的员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非常重要的骨干员工,掌握着公司的核心技术、重要客户,或者本身就是企业共同创建者,他们一旦离开,企业的损失巨大;另一类人,则是企业的普通员工,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以很快找到替代人选。对于第一类员工流失,应该尽量避免发生,同时也要准备替代方案。而对于第二类人,则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许可、甚至鼓励。毕竟企业也象人一样,需要陈代谢,需要常变常新。总之一个原则,所有人员流失都要在控制之内。IT企业人员流失的因素薪酬待遇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处于不同层次的人需求不同,因此薪酬对流失的影响也就不同。对于多数IT企业中的员工和基层主管来说,生存需要是主要的,所以对薪酬的刺激更为敏感;对于中层经理来说,他们统称都拥有相对较高的薪酬待遇,而社会需要(“面子”、“圈子”)和自尊(受尊重的需要)是主要的,除非薪酬的差距较大,否则不会为了高一些的薪酬离职;至于企业的高层经理,信任和成就感(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主要的。如果不出现信任危机,一般是不会因为薪酬而流失的。另外,员工之间对薪酬的相互比较会引起流失。如果发现和自己能力相似的同事或朋友工资比自己高时,则会引起不公平感,进而发生流失。另外,薪酬不仅仅反映了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对个人能力的某一方面的肯定,拿高薪的人会有一种成就感和优越感,尤其是在和同事、朋友进行薪酬的相互比较时。管理问题:中国IT企业的成立时间一般都不长,多数还处在企业的发展初期,还存在着许多的管理问题,但对于人员离职,影响对最大则主要表现在:没有成熟的企业文化、缺乏充分的人员沟通、上下级关系等几个方面:没有成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之魂”,企业文化被员工视为判断行为的准则,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企业文化对流失的影响是渗透性的、复杂的,又是不可忽略的。发展初期的企业一般都只有规章制度、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员工没有归属感、没有企业主人的责任感,没有难以割舍的感情纽带。因而比较容易产生离职的想法。员工之间的沟通少。由于平时的沟通少,所以员工反映“感觉不到公司的气氛”;员工和直接上司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相互之间不沟通,就没有办法相互了解,会影响到其它方面;同时,管理高层和基层员工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管理高层往往站在战略的角度看公司的发展,提出的方针具有前瞻性。但是基层员工多数看的是现在怎么样。公司的沟通中往往是中层知道高层做什么,但是基层的人员就不了解了,有的不理解高层的做法,对企业的前景不看好。认同感不够。员工没有感到被管理层是重视。例如有的骨干员工流失了,管理层没有什么表示,员工会觉得自己在管理层的眼中是无关紧要的;反馈度不够,员工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承认,看不到自己努力的结果;角色匹配的问题。员工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了,但是自己的角色又用不到这种能力。职业发展的道路不畅。由于公司相关的职位有限,每个人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由于工作压力大,有时虽然有培训的机会,但也不得不放弃,这使得员工在很长时间感觉不到发展。

从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对象 研究思路 研究结论 等方面写创新不容易的能在论文中找到一丝丝的自己想到的而没被别人想到的地方,都可以挖掘一下~

亲子教育缺失问题研究论文

浅谈家长怎样与孩子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可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放纵、宠爱多于正确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造成了在当今社会家长无法跟孩子沟通的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的研究,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看看你的孩子是在哪种情况下成长的: 第一,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第二,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第三,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第四,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第五,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己; 第六,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把握目标; 第七,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别人多一份关爱。 怎么才能让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一、要树立威信,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这是家长与孩子真诚沟通的基础。试问,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个一问三不知、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能培养出好孩子吗? 二、要营造氛围,注意亲子教育。 大多数家长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家长可以与孩子同看一本书,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这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 三、要少批评,多赞美 ,让孩子自尊、自信。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这也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关键。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千万不要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当然,孩子关键性的缺点是要纠正的,但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沟通时,给孩子机会,潜移默化,缩短距离,疏导情绪,能进能退。总之,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将导致失败。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概论论文

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缺乏关爱,特别是父母的关爱,而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确立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对待人际的态度。下面是我整理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概论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凸显在众人眼前的一个需要被高度重视的群体,本文通过综合归纳留守儿童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综合其在焦虑情况、人格方面、行为表现、人际交往以及其他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其中父母、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性别、学校以及社会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进而针对分析提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强父母教育的责任、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建立相关社会关爱体系以及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都能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一个特殊产物――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往往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他们心身健康的缺失。比如,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抚养、关爱与教育,这都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

二、留守儿童的概念

1994年首次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概念,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目前,国内对于“留守儿童”的概念却存在许多方面的分歧:第一,留守年限的划分;第二,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第三,父母外出情况的划分。多数研究者[1]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应该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三、留守儿童的心身健康状况

1.心理健康方面(SCL-90)。李宝峰等[2]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9个因子――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中4个因子――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敌对、抑郁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王东宇等[3]研究显示,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中学阶段,比例占到30.3%,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王丽芬(2002)的研究体现在与国内中学生常模的对比,农村留守儿童在6个因子――强迫、躯体化、恐怖、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分值表现明显高于常模;另也有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中的女学生群体在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四个因子上的分值明显高于男生;同时,年龄差异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因素。

2.焦虑情况方面。刘正奎等[4]通过相关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状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同时,在留守儿童中存在个体焦虑水平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当父母离开儿童时,其年龄越小,焦虑水平就越高;第二,焦虑水平与父母和孩子间的联系频率也存在相关。龚开国[5]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特质焦虑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张顺等[6]对安徽省某县两所农村小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3.人格方面。范方等[7]通过建立对照组的实验方法,利用16PF分别测试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在稳定性、乐群性、自律性、轻松性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紧张性、世故性、忧虑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赵红等[8]采用《EPQ个性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在对照组与留守儿童组中进行性别比较实验,留守组儿童男女之间在6个因子――行为、内外向、智力与学校情况、神经质、自我意识和合群总分上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的男女差异仅体现在行为因子上。程少贵等通过运用MHT和EPQ量表测试并与常模比较得出,留守儿童的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常模,主要体现在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因子上,在神经质量表得分上,留守女性儿童显著高于同龄常模。

4.行为表现方面。周宗奎教授等人的研究认为,在行为上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有:自由散漫、不服管教、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赌博偷盗等。程良道(2005)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学习适应不良、逃学、厌学、小偷小摸、人际关系紧张、退缩性行为、情感淡漠、内向、攻击性行为、任性、性格孤僻、失落感、无用感、无价值感等问题行为。很多报道显示,现如今,大多数的少年犯其早年都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其中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5.人际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缺乏关爱,特别是父母的关爱,而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确立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对待人际的态度。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因为很少与人交流,一般出现问题也不会想到主动与人倾诉,久而久之容易变得少言寡语,待人冷淡,很难与人亲近,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对自己的事从不主动向别人提及,这样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们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往往在人际关系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到会产生对他人冷漠,直至一种隔离的状态,很难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任,而这种人际方面的问题又将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连带产生。

6.其他方面。巨大的心理危机潜伏在留守儿童群体当中,他们中的大多数表现出比常人更突兀的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特质,比如,他们常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逆反心理严重、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情绪多变,严重到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这也是为什么留守儿童占青少年犯的比重较大的原因。

四、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父母因素。王丽芬和王东宇(2002)的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年限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大致表现为抛物线式,父母外出一年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很低,两年后升高,继而逐年降低,到十年以上时为最低;其研究还表明,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男孩高于女孩,高中生好于初中生,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好于无兄弟姐妹。还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与父母和孩子的联系频率、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之间的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都有很高的相关,特别指出联系频率越低,留守儿童的恐怖倾向、过敏倾向的危险性也会增加。父母往往在影响儿童未来成长因素中占据极大的比重,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缺失,将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   2.监护类型因素。叶敬忠等的研究中,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及同辈监护四种,不同监护类型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留守儿童存在于隔代监护中。在高亚兵的研究中表明:首先,隔代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因为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及年龄偏大,所以导致不能辅导儿童的学习和品德方面的成长;其次,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很少与留守儿童沟通和交流,当然也不会帮助儿童排除他们的烦恼,大多会采取让他们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最后,家庭教养方式在这两种类型监护人中也有不同,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迁就、溺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闻不问。

3.留守儿童的性别因素。女留守儿童孩更易比男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在与人交往中更易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怖、自责等情绪。岳慧兰采(2006)用MHT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这一说法,女生的焦虑、恐怖、和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男生。这可以解释为男女之间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发展不同。从身体状况上而言,女生身体较弱,性格多偏内向,所以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会较为敏感、情感细腻、依赖性强、意志力弱、适应能力较差等。

4.学校教育不足。从学校方面而言,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关爱明显不够,大部分地方没有对这一群特殊群体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偏远地区以及农村学校。这些学校因为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在学校能保证正常的学习就已经很不错了,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人文关怀,而就算在正常的学校,也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学习压力过大,对留守儿童也很少会做到特殊关注,比如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关心他们与同学的相处,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等;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寄宿,这使得对他们的日常管理和看护形成了“空洞”,教师除了上课,课后基本与学生再别无更多交流,这很容易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种被忽视、被遗弃的感觉,这将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社会关爱缺乏。日常生活稍有注意就会发现,身边很少有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相关呼吁,也很少有相关的组织来帮助、教育、爱护这些留守儿童。反而是经常会看到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消息,而这将造成更多留守儿童的产生,如此看来,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不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

五、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父母教育的责任。留守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缺乏与父母生活、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他们从小在成长过程中的这种与父母相处的缺失更加需要后天家庭教育的呵护和培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长。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建议是在孩子年纪幼小的时候,尽可能避免父母外出,或者至少能留有一方来照顾孩子;在教育方式上,父母切忌因为对孩子的亏欠心理而演变成溺爱式的教育,要注意正确表达情感,及时与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和问题,严格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培养他们健全、健康的心理机能。

2.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是学龄期儿童活动最频繁的地点,若能够发挥良好的学校教育,则会对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有所弥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成长。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应该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和帮助:第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库”;第二,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第三,教师应多关注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四,将“家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保持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教师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学业和心理都获得良好发展。

3.建立社会关爱体系。社会急需呼吁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首先,可建立相关公益性救助机构,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可由离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构成;其次,通过法律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杜绝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如赌博、网瘾等;社会公益机构应组织有益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如夏令营、科技活动等;最后,呼吁有志之士下到基层去,扩充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留守儿童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能否得到提升应该是三者协调发展的结果――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社会的关注又促使学校和家庭提供对留守儿童更完善的教育和关怀,三者相互促进,为留守儿童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家庭因素,但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偏差,却不是家庭单方面导致的,而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关注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多方面协作来弥补,给予物质、精神上的投入,使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发挥自身特长和潜力,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并且尤为重要的任务,应当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关爱。

参考文献: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0(3):60-65.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20(5):82-83.

[3]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521-522.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5]龚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8.

[6]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7]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8]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11-13.

作者简介:裴菁菁(1987-),女,陕西咸阳人,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家长怎样与孩子交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可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放纵、宠爱多于正确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造成了在当今社会家长无法跟孩子沟通的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的研究,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看看你的孩子是在哪种情况下成长的: 第一,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第二,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第三,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第四,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第五,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己; 第六,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把握目标; 第七,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别人多一份关爱。 怎么才能让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一、要树立威信,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这是家长与孩子真诚沟通的基础。试问,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个一问三不知、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能培养出好孩子吗? 二、要营造氛围,注意亲子教育。 大多数家长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家长可以与孩子同看一本书,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这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 三、要少批评,多赞美 ,让孩子自尊、自信。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这也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关键。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千万不要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当然,孩子关键性的缺点是要纠正的,但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沟通时,给孩子机会,潜移默化,缩短距离,疏导情绪,能进能退。总之,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将导致失败。

《浅谈幼儿园对家庭亲子教育的指导》

【摘 要】幼儿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幼儿园是孩子接受集体教育的地方,但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当前家庭亲子教育有一定亮点,但仍存在教育认识具有盲目性、亲子关系应日趋多元化、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指导力度、改善亲子关系、优化教养方式、树立一体化教育观加以改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家庭亲子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亲子教育;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幼儿园成为幼儿接受集体教育的地方,但家庭仍然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对幼儿知识的巩固、良好习惯的培养、情感的建立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家长亲子教育有一定的亮点,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幼儿家庭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年轻的幼儿家长,在成为父母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如何教养子女的专业训练。现阶段家庭亲子教育中普遍存在重幼儿智力开发和知识学习,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家庭亲子教育的认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家长存在以训斥、责打等态度对待幼儿的不适当行为,或对幼儿包办替代等,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家庭亲子教育存在教育误区;因为幼儿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很多家庭保持着传统单一的亲子关系模式,家庭亲子教育关系有待改进;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孩子游戏,家庭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方式单调。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父母的教养素质有关系,所以幼儿家庭亲子教育的重心应由幼儿转向与幼儿成长密切相关的父母身上。因此,要培养健全的孩子,首先父母就应转变家庭亲子教育观念,提高家庭亲子教育能力,掌握有效的家庭亲子教育方法。

二、幼儿家庭亲子教育问题分析

1.家庭亲子教育的热情高,但教育认识具有盲目性。

由于家长受高智能人才观的影响,家长较重视知识学习,家长较多或经常对幼儿进行阅读、数学等亲子教育,很多家长会为孩子寻找各类学习、兴趣班,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热情很高,但多数家长不具备亲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仅停留在幼儿园教育的延伸阶段,不能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孩子主动的进行家庭亲子教育,家长缺乏必要的、科学的家教知识,缺乏对幼儿生理特征及发展规律的了解,实施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较差。

2.家庭亲子教育关系有待改进,应日趋多元化

在日常教育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做错事情时,多数家长能够采取比较适当的方法,讲清道理,与孩子商讨办法,指导幼儿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但仍有部分家长以训斥、责打、冷淡等态度对待幼儿的不适当行为,或对幼儿过于照顾,包办替代等。21世纪的家庭教育趋势是“亲子互动”模式,倡导“两代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多数家长能够保持“家长+朋友”的家庭亲子教育交流方式,但是依然有少数家长仍保留着“家长式”的亲子教育交流方式,幼儿期是发展敏感期,长此以往使幼儿逐渐形成依赖、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差等性格特点,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妨碍了和谐亲子教育的形成,束缚了孩子的发展。

3.家庭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教育价值低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对事业有了更多的追求,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上,亲子交流机会少,孩子缺乏关注。在实践中发现只有少数家长能够经常与孩子共同游戏,多数家长只是偶尔与孩子一起玩。多数幼儿在家庭中保持着独自玩玩具、看书、看电视、玩游戏。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与孩子游戏、交谈,所以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方式、教育价值都受到严重影响,影响了幼儿语言、动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家长一方面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但在精神方面孩子显得“营养不良”。

三、幼儿家庭亲子教育改进的方法

1.提升家庭教育理论,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力度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缺乏必要的早期教育理论指导,教育行为多半属于自发性状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为家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家长不仅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要克服溺爱、过分保护、包办代替等心理。同时,幼儿园和班级教师可以分析不同类别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家长的需求,通过幼儿园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幼教宣传栏等活动形式,组织有关专家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对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家长亲子教育水平,使孩子们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亲子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改善亲子教育关系

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平等对待幼儿,建立和谐、宽松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发展。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幼儿,不给孩子太大的期待压力,否则难以形成孩子良好的自我评价,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要引导家长树立家庭教育“做人为本”的思想,把教育孩子学习做人为主要内容,教孩子学习怎样正确对人、对事、对己、以物等,在婴幼儿期,自觉发现生活中蕴涵的教育机会,及时进行教育。

3.传播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优化亲子教养方式

很多家长不理解亲子活动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帮助家长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加强亲子教育的指导,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提高亲子活动质量,如开办亲子教育研究中心、亲子俱乐部、亲子热线等,通过组织家长亲自参与亲子游戏活动,指导人员现场分析、指导、评价,使家长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拓展教育视野,使家长在参与活动中提高水平,增强素质。另外,家长也要主动吸取教育知识,懂得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和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识,才有使家长教育有的放矢。

4.树立幼儿园——家庭一体化教育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辅导,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幼儿园要树立家园共育意识,转变家长工作思路,扩展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举办开放活动、家园同乐、聘请家长作幼儿园义务教师等,通过家长的亲身参与,让家长了解、观察保教人员的教育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借鉴方法。幼儿园要成立家长学校,组织专门人员根据家长需求,制定计划,聘请专家有目的地帮助家长学习幼儿教养知识。另外,可以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幼儿园自办幼儿教育报、利用幼儿园网站论坛、班级教师微博等多种形式,丰富家长的教育经验。家长要更多地向幼儿园学习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园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就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审计失败案例研究论文的创新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创新点,创新点指的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作品并且具备原创性的一种特点,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乃至于高于前人的研究上得出的一种独到观点,换言之,创新点也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创新点的几种形式:

1、理论创新

2、方法创新

3、角度创新

4、过程创新

5、观点创新

这五种创新模式在写论文的时候都可以用,那一般毕业论文常用哪一种创新模式呢?像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过程创新都是比较常用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

1、本课题《课题名称》在分析研究学者理论的基础上,从系统化,全局化的角度入手(此处提及了创新的角度)结合了某某观点(此处的观点是你论文研究的主要人物所提出的理论)从多个角度,全面的针对某某问题进行分析(这个问题是你论文研究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并结合某某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此外,本课题还在某作者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某某问题,该问题一直是备受目前此类课题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为了进一步完善该问题,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在研究方法上与前人不同,得出了如下结果,并提出了如下方案。

因此,本课题在研究上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突破性。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创新点写法啦。

2、再举个例子,多种写法供大家参考,以罗列的形式:

第一,理论创新,本文以某某理论为切入点,以某某理论作为论文的主要贯穿点,紧紧围绕该观点进行。

第二,研究框架创新,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大胆的采用新颖的框架模式,以实验为基准,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突破以往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多以量研究为基础,本文更加注重量化与质化的结合,利用某研究方法,以期可以得出更加适合于实践应用的结果。

审计失败是指审计人员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审计失败可能来自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错误或舞弊,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当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中存在错误或舞弊时,如果审计人员严格地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行事,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通过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是可以将会计报表中重大的错误和舞弊事项揭示出来的。但是审计人员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查出这些错误和舞弊而出具了肯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错误的判断,这就是审计失败。审计人员通常要对审计失败承担责任,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审计计划,保持高度的专业怀疑。

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就由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吧!

摘 要: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职业,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可以控制,却不能完全消除。 文章 结合多年审计工作 经验 ,探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审计风险;产生原因;防范

一、审计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涉及面广、内容多而复杂、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产生的审计风险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1)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观原因。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本来就是虚假的或失实的,加之各个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低下,有意舞弊欺过关,那么审计人员在此基础上实施审计后所得出的结论也肯定是错误的或失实的。

(2)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的矛盾产生的审计风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安排给审计机关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差异以及财务制度发生变化快,审计人员为了及时完成审计任务,有时甚至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不能面面俱到,失察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由此审计结论偏差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3)审计手段的局限而形成的风险。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执法手段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检查、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不能采取更多不正当的审计手段。现实中好多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必须由纪检监察、公安、财政、税务机关等部门配合,运用各单位的职能手段才能完成,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仅凭审计人员查阅资料和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调查是难以揭示的,由此也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4)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审计风险。如果我们的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不高,审计能力不足,不熟悉 政策法规 、较强的语言、书面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及计算机审计技术。就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增大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5)审计结果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审计结果是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调查后形成的审计结论,包括审计定性、评价、处理处罚和审计建议处理不实或不当都会产生审计风险。

(6)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或者说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关注到的某些问题而导致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不是审计人员故意所为,而是审计人员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假若审计人员因某种私利故意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而这种行为本身就受到职业道德的谴责,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可控性和偶然性的特征,始终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完全消除或杜绝审计风险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了解和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 措施 ,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1)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人员要认清职责,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跟上时代的步伐,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强化风险意识,才能使我们的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风险从审计项目计划开始到审计结束都可能产生,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的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本着服务大局,围绕政府工作中心,突出审计工作重点合理安排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项目,抓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点、 热点 、难点问题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才能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风险评估,科学编制 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是保证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纲领。审计组应根据被审单位的职能、职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以及被审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 财务管理 的能力水平、执行 财经 纪律的自觉性、以前审计和其他财务检查情况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准备好各种应对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一个科学、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审计实施方案。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根据有关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尽量及早预测审计风险。

(4)严谨细致,现场审计明察秋毫。审计组从进点开始,就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准则等制度进行审计。根据审前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做到谨小慎微、踏实肯干、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查证、分析、讨论、取证。在纷繁复杂的会计资料中,从一笔不当的会计处理或者一张要素不全的原始凭证,甚至是从 保险 柜中盘出的一张便条等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取得突破口。每个审计事项做到深入细致,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审计人员只有严谨细致才能明察秋毫,才能发现疑点查出问题和重大线索,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经得起检验,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5)严格把关,层层审理复核。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规避审计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经过审计组长(主审)、业务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专职审理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材料以及审计 报告 、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 建议书 、移送处理书等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进行审理复核,包括审计程序是否严格规范,审计记录是否清楚,审计取证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可靠,审计目标是否实现,揭露问题事实是否清楚、准确,引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有效,处理处罚意见是否适当,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结合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的实际,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6)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审为国家、计益人民,只有通过审计监督来揭露矛盾,促进廉政建设,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一定要有浩然正气,不怕得罪人,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敢于碰硬,刚正不啊,一查到底,决不退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体现审计机关存在的价值;才能解决问题、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防范审计风险。

(7)加强学习,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审计人员要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的政治理论和各项法律、法规方面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技术 方法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只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供前提条件。

(8)廉洁从审,树立求真务实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审计机关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作风建设。审计人员必须要树立起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廉洁从政制度、审计“八不准”纪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耐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常做到自重、自警、自励、自律,自觉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为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安亚人.审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S].

[3] 白玉林.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的思考[Z].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