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产业链外迁对中国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产业链外迁对中国的影响研究论文

浅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内容摘要: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融入全球化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重要模式。从理论角度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有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即国际直接投资可能减少(替代)贸易,也可能增加(互补)贸易。扩大出口,促进贸易增长,是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政策目标之一。本文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 外贸收益 影响效应国际直接投资分为外国直接投资(Inward 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DI),它对一国的外贸收益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国公司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促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20世纪50年代,蒙代尔、弗农和小岛清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马库斯、斯文森和邓宁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进行了综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Bhagwati和Dinopoulos等经济学家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研究。而后又有研究将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纳入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探讨了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贸易与投资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对外贸易规模发展越快,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而外资对东道国的出口增长也能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本文就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进行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效应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再加上我国有丰富的、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所以连续十多年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吸引外资约占全部发展中国家总额的1/5, 2004年中国吸引FDI突破5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FDI最大的受资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总量不断增加,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中国的出口增长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一)数量效应:增加我国外贸总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外国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增加我国的外贸总额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额从1991年的120.47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442亿美元,增长了36.87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93.62%,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呈现加速的形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自1991年的16.75%开始逐年递增,1995年时突破30%,1997年则突破40%,2001年达到50%,至2005年已经上升到58.29%,之后年份小有波动,仍呈上升态势。从出口增加额的角度看,尽管因为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有过较大波动(如1994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增加额占全国出口增加额的比重只有32.38%,而在1996年则高达637.20%),但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增加额占据了全国出口增加额的主要份额。2007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具有重要作用。外国直接投资有着极强的外向拓展力,没有外资企业的出口绩效,我国就难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平稳快速增长,也就是说,在华的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尤其是贸易创造和市场扩张效应是极其明显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促进外贸总额的增加。(二)结构效应: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转变有直接效应,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出口结构与外贸企业增长发生着相随的变化,在外资企业迅猛增长的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结构也基本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目前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比重达到85%以上,机电产品、服装纺织、皮革、家用电器、文体用品、塑料及金属制品和电子通讯设备等外资进入比较密集,且外资出口比重高、增长快、贡献率大的行业的迅速增长在我国贸易结构转变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有间接贸易效应,即经由生产技术和营销知识的外溢、市场网络的转移和示范效应等,带来国内制成品企业出口状况的改善,从而带动中国企业出口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内含的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先进生产力等要素通过各种渠道非自愿扩散, 为我国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科学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模式等,实现了技术知识的外溢,带动和加快了我国产业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有利于扩大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我国生产率增长和贸易结构优化,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转轨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建立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在带给我国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先,从整体上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在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格局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很小,投向第二产业的资金占据主导地位,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结构的深层次优化,即在促进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有待提高。其次,外资企业进口增长过快,以及进入成熟期的外资企业利润汇出的逐步增加,给国际收支平衡造成压力。再者,部分外国直接投资落户中国后凭借其技术、规模、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市场并形成垄断, 尤其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部分外国企业已占据绝对优势,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威胁。提高外国直接投资外贸效益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外贸发展呈现进出口增长速度双双回落,贸易顺差明显缩小的特点。在国际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依然保持了13.4%的增长率,所以当前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继续强化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政策建议如下:利用我国劳动力和资源等比较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资企业出口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保持其贸易高速、稳定的增长。各种旨在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努力,都应以促进结构优化为核心。优化宏观环境,进行税制、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联合与竞争。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加速银行商业化进程,健全资本市场,增加金融产品种类,拓宽储蓄转化投资渠道,增强市场活力。建立健全法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外国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制定科学的外商投资企业行业规划,配合以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重点引进技术先进型产业的外商投资,严格控制技术传统型产业的投资,适当引进外国金融产业资本进行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完善外商投资的外贸效益检测评估工作。改变传统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在出口导向战略条件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将比较优势与新技术优势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制度、管理,支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从而实现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参考文献:1.霍爱英.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18)2.刘云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J].复旦大学学报,2006(1)3.薛斌锋,寿志敏.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7(2)

亲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研究目的: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就是从经济领域的一体化起步的。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 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内容:一、经济全球化的提出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1.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生产国际化。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望采纳谢谢

对我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发展。

RCEP签订后会不会导致部分产业外流,这是许多人都在专注的问题。答案是肯定会有部分产业外流的。中国加入PCEP一定会导致中国部分产业加速外流,最典型的是服装加工,制鞋,玩具等低端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流。会造成东南沿岸城市这些出口型企业订单减少而破产,部分低端产业的工人失去工作机会。

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大部分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贵。东盟国家越南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1350元人民币(每天8小时),只有中二分之一。印度尼西亚工普通工人的工资1500元人民币,只有中国的60%左右。越南人口9000万,印尼人口2.71亿人。如此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会吸引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流。

二,东盟国家的税收比较低。越南综合税收只有39.4%,比中国68%低了42%,印尼的综合税率32%,只有中国的不到一半。越南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在税收优惠和补贴方面的力度更是空前的大。比如越南为了吸引三星电子进入越南给予三星四年所得税全免,十二年税收减半径收,并在土地租赁方面给予现金补贴。在如此优惠条件的吸引之下三星电子将在中国的手机生产线全部搬迁到越南,为越南创造了14万个就业岗位。2018年三星在越南营收657亿美元,占越南GDP的28%,出口600亿美元,占越南出口总额的25%。

三,受中美贸易战影响,部分中低端出口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东盟国家规避美国的高额关税。

四,东盟国家的环保查的不太严格,部分企业为了规避环保风险选择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等东盟国家。

RCEP签订后对中国许多企业也是有利的,比如白色家电,建材,等行业利好更多。尤其是对外投资的便利化,对中国整体利益更大。

外国人对中语的影响研究论文

1.西方殖民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当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我们都会提到”西方殖民侵略打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大门”。抛开这种殖民行为的无耻动因不论,从结果来看,概括来说,西方殖民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一进程对社会结构的改变上,在这些影响的推动下,中国脱离了封建社会的母体,进入了近代社会结构。首先,它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不可否认的是,资产阶级报刊是资产阶级的"传教工具"(甚至是"侵略工具"),但它们在传扬宗教的同时,也为中国人带来了新的知识和信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因此,尽管外报及其所代表的国家是在资本扩张特性的驱使下强行进入中国的,但是"他们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想,是比封建文化思想要进步得多的意识形态" ,因而在客观上对长期处于封建文化禁锢下的中国民众来说,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不但如此,在外报影响下产生的资产阶级舆论,对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猛烈的冲击,加速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在当时的中国,如果没有这个加速过程,仅靠自明以来萌发的资本主义萌芽自然演进的话,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恐怕要延迟许多年。 其次,它促使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先进思想,投身改革.从洋务派到维新知识分子,再到后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受外报影响甚深. 再次,它为中国人自己办报提供了样板. 外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只是西方殖民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的一个小缩影.然而窥一斑得以知全豹,从这里我们还是能学到相当多东西的. 2.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带有感情色彩来看:外国人侵略中国,这是他们的罪恶,同时也是我们的耻辱!他们在我们领土上犯下了谈天大罪,是不能被原谅的!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又是必然的,又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当时的世界上,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二次工业革命,国家已经强盛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已经不满足国内的发展,急需向海外扩张与发展!而反观当时的中国,经过几年的闭关锁国,错过了世界上的几次工业发展的好机会,且当时的政府又腐败无能,这使中国就远落后于世界的其他国家。外因于内心就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将目光瞄向中国,开始了他们的侵略。“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不变的发展规律!想想我们中国,在元朝强盛时,不也是一直向周边扩张吗?最后快要当然一方面是中国的屈辱史,另一面是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啊,没有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还是农业社会的形态,现代化是历史所趋,我们只是不愿意所以人家来强迫你愿意而已。3.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近代中国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决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是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国内外的某些言论曾引起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因此,认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化地给予解答,而应该将理论和历史事实相结合,进行全面、辩证的阐述和深入、具体的剖析。本文着重分析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以及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的主要方式与特点。过去一般泛用广义的帝国主义概念,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本文采用更为确切的资本—帝国主义概念。一、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这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我们再来读读马克思的几段话,领会其精神和内涵。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谈到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说:“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则谈到了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还指出:“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难道资产阶级做过更多的事情吗?难道它不使个人和整个民族遭受流血与污秽、蒙受苦难与屈辱就实现过什么进步吗?”我们应该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原著,全面准确地领会和理解马克思著作的原意和精神,学习马克思分析历史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下面我结合中国近代历史来谈谈学习马克思这几段话体会到的几层意思。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英国侵略印度的目的是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也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的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第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即使殖民主义有所谓的“建设性使命”,为中国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但这也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牺牲和痛苦的代价,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流血与污秽”,蒙受了“苦难与屈辱”。帝国主义的侵略正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源,也是中国实现独立、民主、富强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二、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要回答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历史事实的阐述。我们要用大量可靠的历史事实、生动的例子、具体的统计数字、形象的图片资料等,给学生剖析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各种方式、手段和罪行。下面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简要地概括其侵华的主要方式和特点。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它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全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从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10多次。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勒索赔款,掠夺财富。这些自称为“西方文明传播者”的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这些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中学历史教材在中国近代史部分重点介绍了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当前,霸权主义、帝国主义仍然威胁着世界安全,区域性战争此起彼伏,世界并不安宁,争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吸取历史教训,认清帝国主义本质,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列强侵略和自身发展两种力量的作用下,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全面的、深刻的社会巨变,其中最大的变化也是最本质的变化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在中国社会的巨变中出现了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两种趋势。半殖民地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半封建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的发展。 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发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约、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以及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①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如割让土地、强占租借地、强辟租界与划分势力范围。②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破坏领海主权,在内河派驻军舰和强行驻军等。③控制中国海关,从关税税率确定到海关行政管理,直至关税征收使用,中国海关的基本权利逐步落入外国人之手。④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始于《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⑤破坏外贸自主权,始于《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片面最惠国待遇。⑥干涉中国内政,包括控制中央政府或实力派人物,作为侵略工具。如列强先后控制过清政府、扶持利用袁世凯、控制军阀各派系头目、控制国民政府及其内部有关派系等;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镇压和破坏人民斗争和中国革命,使之向有利于列强利益的方向发展和演变。 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概括地讲,近代前期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分为不同的两个时期。甲午战争以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他们通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目的是:如何确保其商品倾销中国市场,如何便利其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为此,列强通过增开通商口岸、控制中国海关、免收内地税、保证其人员在华活动自由和安全并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这是这一时期列强发动战争的动因和确定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主要依据。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科技优势,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强迫贷款、开设银行、修筑铁路、开设工厂、开采矿山等。因此,确保其在华资本的安全,便成为列强在这一时期进行政治、军事和文化侵略的主要任务。近代后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分布在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沦陷区疯狂掠夺。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局面。 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鼓吹“中国人种西来说”,胡诌“中国社会停滞论”,惟有依靠列强侵略才能发展,惟有依靠传教士传布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等等。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列强侵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列强侵华带来的最大影响,其他的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而起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首先,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如领土完整遭破坏,使中国长期不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海关行政权的丧失,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无法保护本国的民族工商业,也不能增加国家收入,仅仅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允许鸦片(毒品)进口,仅作为商品征税,不仅严重侵犯了中国贸易主权,而且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公使进京和在中国驻军,使中央政府处于列强外交和刺刀的监视之下。其次,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如巨额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机遇,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必要的资金,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严重的依赖性。自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向中国勒索赔款之后,其后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数额步步升高。截止1901年,中国对外八次主要赔款达19.53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的16倍。伴随着巨额赔款而来的是,清政府无力偿还时,不得不向外国银行团借款,忍受其高利贷盘剥。在偿还赔款时,又要以白银折合金币(美元、英镑)偿付,随着金涨银跌,列强从中捞取到更多好处,从财政和金融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而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却越来越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人民也因此越来越贫困化。总之,列强的经济侵略使近代中国成为“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第三,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列强的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然,西方列强在侵华的时候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是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进步。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随着中国近几年来的迅猛发展和沟通的日益方便,外国文化以及西方流行也开始在中国侵占市场,各种繁多欧美以及日韩文化、产品开始中国各大中小城市开始普及,以至于出现了“哈日族”、“哈韩族”、“街舞”、“极限运动”、“80后”等等新名词。那么,这类新名字与新文化的出现会给现金的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 美国街头文化是美国社会一样很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由于近50年来,美国社会当中还具有严重的种族歧视观念,当时的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非常低,所以美国的黑人当中就开始流行一种街头文化,以此来进行发泄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街头文化里,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街舞”、“HIP HOP音乐”、“街头篮球”还有诸如“涂鸦”(画在墙上的一种美术形式,在美国低特律的地铁墙上随处可见,内容包括一些有关政治和社会风气的不满的发泄)、“battle比赛”(美国地下的一种音乐比赛,一对一,以挑出对方身上的缺点进行对骂的形式,歌词中大多有挑衅的意味)等。当然要纠正一点,很多人以为街舞就是街头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实应该是battle,街舞在美国街头并不是很流行,现在主要是在日韩比较流行。 接下来是正题,中国的流行乐坛,大多受美国、日韩等地的影响,歌曲旋律、歌词当中所包括的文化内涵也基本都是外国文化的味道,而有本国文化的音乐人却很少,即便有,也不太受到国内歌迷的支持和欢迎。受支持的大多是一些20出头的年轻歌手,而恰恰他们的歌基本属于模仿欧美风格。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与他们国家的社会背景以及发展状况慢慢演变出来的,所以每一个国家他们的文化分支都是具有本国的文化内涵在内的,这也造成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古老而传统的,因为发展的历史久远,文化也就有了一些传统和古老的味道,这正是重点,正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很古老,使得很多国内的年轻人认为中国文化老土,以导致崇洋媚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可悲的是,中国的年轻一带受的都是外国文化的熏陶,而且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再举个例子,前几天,李连杰先生的新片《霍元甲》上映了,整部片子整体来说很不错,让人看了很感动。从长远来说,李连杰的古装功夫片总是能体现出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与霸气。从《黄飞鸿》系列到《功夫皇帝方世玉》再到《精武英雄》,这次的《霍元甲》也是一样。但是,在影片的最后,霍元甲因为日本人的毒害而倒下的时候,也正是全最高潮的时候,却突然蹦出来一个周杰伦开始嘻嘻哈哈,一下子打乱了影迷先前的情绪,于是整个高潮片段都给一首歌搞砸了。这就说明不同社会背景下发展出来文化在很多场合是无法相互融合的,这就好比在维也纳音乐会上放京剧,是同一个道理。 二、 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确实好看,我不否认,因为我也曾经痴迷,日本人的坚强和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也确实值得人们尊敬,日本动漫在年轻一代当中的风行,在我看来,是无法避免的。 小学5年级,那时候看《火影忍者》不知道有多少疯狂,什么忍者刀啊什么忍者道具之类动漫周边产品买了也挺多钱。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动漫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精神是我可以终身受用的。这是好处,但带来了什么坏处呢?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痴迷群体,一般在青少年,也就是10-16岁的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一些处世原则都还未成熟,看到了喜欢的东西就会过分盲目地崇拜,而日本的动漫中体现出来的大多是日本传统文化与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思想侵略”。日本人从本质上来说,写这些漫画是有某些政治目的的。设想一下,中国的年轻一代,脑子里装的都是日本的文化,都是看日本文化长大的孩子,到我们这一代长大了以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有谁还记得,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还从何寻找?! 三、 “80后”文学热潮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近几年来,一批又一批80年后出生的年轻作家开始侵占中国文学市场,随着“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的越办越好,像郭敬明、韩寒这样的作家开始在中国的青少年群体当中大红大紫起来。在早期,因为中国教育机制的某些缺陷,部分地区的学生,特别是初中、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当然这种缺陷现在依然存在),所以早期有很多喜爱文学的初、高中生曾经写了一些叛逆并且带有批判意味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符合了当时大多学生的心理,所以有较多的学生开始模仿这种写作风格。渐渐地,这种带有叛逆色彩风格的文章更加成为了一种形式,这些学生写东西不再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而是刻意地使写的文章达到某种效果。更加严重的是,因为这种风格的文章写得多了,想法也有些过头了,很多的学生有了消极的念头,更有甚者因此得了心理疾病,并且有更多的学生开始认为,写文章是为了追逐某种潮流,而这并非文学的本质。 当然,这些现象也有好的一面,因为追逐潮流和这种新的“颓废风”,很多学生也开始拿起了笔试着写作,其中有一部分人挖掘了自己对于写作的兴趣,当然也有人永远无法领悟到写文章的实质意义。不过“80后”之风还是为久经沉寂的中国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四、 来自美国的“摇滚颓废风” 同上面的“80后”一样,美国的摇滚朋克风潮一样带有颓废的意味。其实摇滚很好听,我也很喜欢,但从为去认真研究过,也从未想过学习它的什么或者崇拜它的什么,只是以之为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为之着迷。摇滚乐中带着强烈的颓废意味,虽然有汉森乐队这样的清新摇滚乐队,但是却少之又少。外国的摇滚歌手有很多带有心理疾病,并且常做出疯狂的举动,可是国内的歌迷也居然有人认为这很有个性,纷纷为之效仿,这真是让人想不通。加上“80后”风的熏陶,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着耍酷,学叛逆,学颓废。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心理状况,而是一种刻意制造出来的性格特点,随之而来的是对于生活、对于学习和对于事业的消极想法。 总结:外国文化确实绚丽多彩,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抨击外国的文化,也不是说不能去欣赏外国的文化,但是,我们中国的年轻一代当中,能够意识到自家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把这些外国的文化因素做为兴趣,但千万别迷失了心智,过于地崇拜,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有它瑰丽眩目的一面,为什么不尝试着接受呢?还有,要是真的喜欢日本的漫画,建议你相信自己有了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后再去看日本漫画,日本漫画中体现出来的许许多多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要删去坏的方面,学习好的方面。 最后套用一句经典的台词: “取洋人之长,补国人之短,耀出千分光,发出百点热!” ——电影《黄飞鸿系列之西域雄师》

美棉产量对中国的影响研究论文

目前,亚洲棉田面积占全球棉田面积的60%以上,美洲棉田面积占到了近30%。1990—2000年的11年间,全世界棉花平均年产量为1868.37万t,其中亚洲平均年产量为1124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0.2%,美洲平均年产量为484.2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6%。在世界80多个棉花生产国家中,中国、美国、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这4个国家的产量和消费量大约占到了世界棉花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60%。另外,巴西、澳大利亚、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希腊、叙利亚和墨西哥也是棉花的主要生产国,但他们的产量要小得多。在4个产棉大国中,中国位居第一。1990—2000年间,中国平均年产量为442.65万t,占到了世界平均年产量的24%;其次为美国,平均年产量为363.95万t,占世界平均年产量的19.5%;印度平均年产量为198.45万t,占世界平均年产量的10.62%;巴基斯坦年均产量为172.05万t,占世界年均产量的9.2%。1.美国在1982年以前,美国的棉花产量﹁直居于世界首位,1982年以后,中国发展成为棉花生产第一大国,美国的棉花产量就始终处于第二位。从表面上看,美国棉花生产长期增长的趋势不是很明显,但其波动过程似乎十分剧烈。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棉花生产不但受到本国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而且更多的是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美国国内对棉花的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美国棉花产量的一部分主要用作出口,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出口大国。自1990—1999年美国平均年出口量为1577/t,占美国同期年均生产量(374.1万t)的42%,占世界同期年均总出口量的26.7%。20世纪50年代美国平均年产量为303.6万t,60-80年代年均产量有所下降,分别为276万t、256.4万t和272.4万t,20世纪90年代年均产量涨幅较大,平均每年生产374.1万t,比50年代增长了23%。进入21世纪美国棉花生产量较以前有所提高,2000—2002年,年均生产:量为397.3万t,比90年代增长了6.2%,尤其是2001年生产量达到442.447万t,为美国历年棉花生产量之最。2.印度印度是世界上植棉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早期曾是世界最主要的棉纺织品出口国。18世纪末英国机器纺织工业兴起,精美的机器棉纺织品将印度手工棉纺织排挤市场,印度转而成为原棉供应国。印度种植的是亚洲棉和非洲棉,其纤维粗短,不适合机器纺织,因此原棉出口受到美棉的冲击。18世纪下半叶,印度才引进陆地棉。19世纪统治印度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为了从印度获得廉价原棉以供应英国纺织工业需求,在印度积极鼓励植棉。1854年在孟买建立了第一个机器纺织工厂,开始了印度现代纺织工业。印度棉花产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超出本国需求,所生产棉花有25%供出口,但出口受到美国棉花激烈竞争。二战后,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40年代棉花年平均总产较30年代大幅度下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力进行品种改良,单产和品质都得到提高,生产开始持续发展,]962年印度棉花生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达到107.3万t。到70年代中期,棉花开始自给有余,有少量出口,棉花总产量增长趋势持续到90年代。1999年印度棉花生产量达到265.4万t,比1971年的126.1万t)曾长了1.1倍,1996年度棉花生产量达到303.3万t,为历年之最。印度棉田面积除50年代前期少于美国外,此后各年始终是世界植棉面积最大的国家,1971—2002年平均每年植棉面积为787万hm2,而同期中国的年均植棉面积为509.9万hm2,美国的年均植棉面积为480万hm2。印度的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在4个植棉大国中最低,也低于世界单产平均水平。20世纪60年代起单产逐渐提高,80年代单产提高速度加快,从1981年的177kg/hm2,提高到2002年的302kg/hm2,年均增长率为2.6%,高于世界同期单产1.9%的年均增长率,即使如此,印度棉花单产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几乎只是世界平均单产水平的一半。3.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棉花总产20.2万t,占印、巴合计总产的27%。巴基斯坦独立之初,棉花生产及棉纺千业起点很低,但发展十分迅速。20世纪50年代年均生产皮棉28.7万t,占世界年均总产量的3.1%,此后逐年增长,到1984年,棉花产量达到100.9万t,首次突破100万t,此后一直保持着迅猛发展势头。到20世纪90年代年均产量已达到162.97万t,占同期世界年均产量的8.5%,成为世界4大产棉国家之一。1990—2002年年均单产575kg/hm2,在4大产棉国中居第二位,高于印度同期年均单产(同期美国棉花单产为728.54kg/hm2、世界棉花单产578.15kg/hm2、中国929.3kg/hm2、印度275kg/hm2)。

中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

已广泛栽培于全国各产棉区,且已取代树棉和草棉。我国现有栽培品种有:斯字棉、德字棉、岱字棉、柯字棉等,最近育出的高产品种,在北方有鲁棉一号。原产美洲墨西哥。十九世纪末叶始传入我国栽培。

1、【在世界上的产区】

中国、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其中中国的单产量最大,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2、【在中国的产区】

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华北平原、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扩展资料

棉花集中产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自然生态条件适宜。棉花喜温、好光、怕涝,在≥10℃积温3500℃以上、≥15℃的持续日数在150天以上、最热月气温>25℃、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年降水600毫米左右的平原地区宜于集中发展;在降水稀少、但灌溉有保证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也宜于种植。

②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有充裕的劳动力,交通运输方便,技术、加工、市场条件好,并有充足的粮食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棉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棉花集中产区

因为要打压中国的发展,增加税收之后中国的商品价格就上涨,购买力就下降,然后他们本土的商品购买力就会上涨,然后税收还多收中国的钱,可以说是相当不要脸了。

2018年上半年,主产国棉花产量不及预期,导致全球棉花价格强劲上涨,中国早早就签订了大量美棉订单,并提前进口。

而后,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7月6日起对美棉加征25%的关税,美国不断扩大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加征关税的范围,而巴西棉花逐渐上市出口,中国取消了大量美棉订单,将进口需求转向巴西。2018/19年度,中国进口的棉花中,仅18%来自美国,较上一年度(45%)大幅降低,同样大幅低于过去五年平均30%的水平。

外交部对美国企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间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和两国经济带来明显的现实利益。然而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诸多贸易问题愈加突出,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一、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1.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1) 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人们的消费选择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 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由于中国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较低,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2.重要原因是美对华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3.直接因素是全球化产业转移所导致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4.中美贸易逆差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对美国的大量顺差来自货物贸易。而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世界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提供的服务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5.对华的直接投资掩盖中美贸易逆差随着美国对华市场投资的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在华投资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国直接对华出口将会造成美国对华出口数额的进一步减少。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海外子公司的巨额生产与出口,并相应地增加美国公司从其海外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从而扩大了美国的“逆差”。6.统计方式的不同夸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在统计原则和统计方法上,中美双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然而中美双方在贸易统计数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统计的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要远远大于中国统计的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且之间的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二、应对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对策探讨面对美国政府就中美贸易逆差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的现状,针对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相应的对策:1.调整对美贸易进出口结构,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重视出口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之一。近年来, 中美贸易逆差日益加剧,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政府很愿意通过改善对美贸易结构来缓解这种局面。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企业拓展出口市场。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2.与美国进行友好磋商,彻底解决最惠国待遇问题最惠国待遇是互惠的,不是单方面给予的恩赐,美国政府对这个纯属贸易领域的间题附加人权条件是没有道理的,现在是彻底解决最惠国待遇,从根本上改善中美经贸关系的时候了。充分发挥美国在华大公司、对华友好商会和华人团体的游说力量,以消弱美国国会内的反华势力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3.建立贸易统计协调机制,统一贸易计算口径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双边贸易逆差额的统计,中美两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转移贸易的前提下,进口以原产地标准统计的做法,是造成这种巨额差异的原因之一。中美在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差异性,也说明基于物质资源跨国流动的传统贸易统计,已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当代国际贸易交往中各国的利益得失。只有树立综合涉外统计的观念,掌握全面可靠的涉外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间贸易的往来状况。4.利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逆差问题WTO 机制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强制性,为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提供一个稳定、公平和可预见的制度环境。这种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大大降低中美贸易交往中的风险。在中美因贸易逆差问题而产生纠纷时,尽量把握主动权,具体评价美国所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充分利用WTO 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美贸易中中国的正当权益。同时中国政府应继续努力,如期履行对WTO 的各种承诺,按照W T O 规则进行对外贸易,以增强全球竞争力。5.促进美国进一步放宽对华出口技术限制在技术贸易领域,中国市场十分广阔,大有发展余地。放宽技术出口限制,进一步督促美国放弃高技术设备产品的管制,通过降低中国低附加值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高技术贸易的进口比重,来缩小中美间的贸易逆差,将大大增加美国厂商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机会,从而带动美国对华出口,降低美国对华贸易差额。6.中美高层沟通常规化,建立相应的对话机制往往由于贸易统计标准的差异、加工贸易的两面性、非贸易因素的影响,造成两国在贸易逆差方面的误解和分歧,使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制定对华贸易政策、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上,使中国处于不利的境地。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应主动出击,促进相互合作。中美两国高层次的沟通要常规化,并建立相应的对话机制,通过平等磋商和扩大合作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国外对于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全社会发展稳定,影响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机制的成功导入,使毕业生择业的空间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拓展,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新旧择业观念的剧烈冲突和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使得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了解这些大学生择业观的新变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1.择业目标多元化。由于大学生择业过程的不同,不同的大学生对择业目标也抱有不同的择业期望值,择业目标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一种潮流,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他们懂得将职业理想与个人需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理性地选择职业。但是,在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在择业目标上还存在着短期性思想,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心和长远计划。如:有些毕业生仍抱着找一份终生职业,捧上“铁饭碗”的想法,目光只看大型企业,只在意工作是否层次,只看薪金多少;还有一些毕业生不安心工作,随时准备跳槽,不知道进取、奉献。大学生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和工作环境本无可厚非,但以此为目标,抛弃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忽视以事业为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价值取向多重化。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西方文化思想的洗礼、周围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行为方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势必带来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新旧观念错综复杂地交织于大学生思想当中,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复杂性。一方面,大学生在择业时能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即达到“利与义”的统一。这些大学生考虑更多的是能否发挥自己的价值,希望自己能到艰苦的地方去接受锻炼,而没有职业的尊卑;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思想大大增强,表现出一种“重实惠、轻思想”、“重物质、轻精神”的趋利性特征,缺乏应有的职业理想和历史责任感,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成功择业,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择业行为个性化。由于不同地域的高校存在着教育模式及就业体制的差异,不同毕业生的生活经历、价值观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使得每个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并决定着不同的择业行为。现阶段,突出个人才能和经济利益的实现,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有的毕业生往往选择既能发挥专业所长,又能提高自我素质的职业岗位;有的毕业生更看中企业后劲和未来发展前景,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还有的毕业生在择业动机上更突出自我发展,着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勇于创造属于自己的职业领域;而一些较为保守的毕业生仍是愿意选择一些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存在着追求专业对口、一次就业定前途的认识误区。4.择业心态的复杂化。大学生的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大学生,就会对未来职业的追求也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国家就业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参与就业市场自由选择职业的心态已经成熟并趋于稳定。绝大多数毕业生能正确的对待“待业、就业、择业”之间关系,能正确的分析就业形势和评价自己,勇敢地面对市场竞争。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过于自信或自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使得职业理想往往脱离于客观物质条件;还有一些大学生渴望竞争又害怕竞争,缺乏竞争的勇气,往往会错失良机,后悔不迭。这些大学生暴露出来的矛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择业时的成功率。二、成因分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大学生择业观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已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过程的核心,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及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现实,必然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择业观念的变化,并呈现多元化、务实化、理想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更看重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更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中国加入WTO后,科技产业的发展、外资企业的增加和金融领域的开放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企事业单位的分流下岗,减员增效,也为大学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大学生因为不能很好的自我定位而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择业心理素质较差、专业水平不过关的大学生则成为滞销产品。2.就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就业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择业素质存在着明显缺陷,表现在择业思想上的不成熟,择业价值取向上的模糊不清,择业目标上的趋高不下,并在择业过程中向着这种不切实际的择业目标发展。应该说,他们的择业追求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在主观上给其就业带来了诸多麻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社会上还不完全具备公平竞争的环境,就业市场上还存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地方,暴露出一些问题,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法制化就业市场。3.高校扩招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扩招使得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原本激烈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高校扩招后使得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考核放宽,部分知识能力储备不够的学生也能毕业踏入社会,这就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增加反而质量却下降的原因。此外,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缺乏计划,造成部分专业供过于求,部分专业却供不应求,表现为在一定行业范围的就业岗位需求数量与高校毕业生数量不对等,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均衡。许多专家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常发生变化,为之服务的教育内容往往滞后,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因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不能马上就业,这一情况在扩招后被放大,使得就业问题更加严重。所以造成当前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与岗位是错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急速来临造成认识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高等教育发展要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1]4.个体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思维观念以及个人知识素养,决定着大学生不同的择业方向。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每个人的价值取向、综合素质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积极因素来看,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欲望和择业动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也难免出现种种矛盾心理、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毕业生感到压力重重,无所适从。三、建立现代的大学生择业观的几点思考1.以社会为需求,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当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动力,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发事业的成功,这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如果单纯地追求自我价值,忽视和淡化社会价值,就会造成个人与社会的脱离,没有了人生价值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大学生的择业理想也就难以实现。大学生择业目标一旦确立,其求职的奋斗过程也将全面展开,但是择业目标的实现与演绎过程存在着潜在不确定性与外在因素的影响。作为择业主体,必须从有利于及不利于两方面来分析择业的可能性,才能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一蹴而就。因此,高校大学生在择业时要以一种积极、乐观、自信、饱满的面貌走进求职场,充分展现自身的优势与才能,把社会需要作为选择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树立“贡献社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择业观念,本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的理想追求,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在促进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中建功立业,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2.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大学生来说,知识、能力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外在表现,它们对大学生择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益重视人才的时代,社会需求的不是单一型的人才,而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它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科学的认知方法,还要有较高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大学生拥有的知识程度、知识结构和职业品质将决定其在择业中的竞争力。作为一名高校毕业生,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认识自我,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过高的评价往往使大学生脱离现实,盲目乐观,不思进取,自傲自负,结果是一事无成;过低的评价往往忽视自身长处,缺乏自信,逃避问题,过于自卑,结果是大事难成。因此,树立客观真实、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意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特征是人才合理流动,社会不再可能提供“从一而终”的职业和岗位。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学会在流动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在流动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近年来,国家和社会也正在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力度,为毕业生的流动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许多毕业生不再寻求事业单位,而是主动到民营企业、外企和沿海地区谋求发展。这些大学生由于树立了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所以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和把握新机会,充分实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人生价值。对于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一时落实不了工作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部分专科和冷门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们,应不必急于强求自己寻找一个固定的就业单位,可以先将户口暂时迁回生源地,委托工作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保管自己的档案,然后在流动中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单位。4.树立敢于竞争、敢于创业的择业观。首先,要树立敢于竞争的观念。当今世界是竞争的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整个人生过程。可以说竞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大学生求职择业在其本质形式上就是竞争过程,是素质与能力的竞争。竞争促进了优胜劣汰,使大学生产生了危机感;竞争可以推动优化,使大学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事实上,强烈的竞争意识并末在大学生身上得到真正的体现。面对竞争时,毕业生多半显得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因此,树立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掌握正确的竞争原则,培养良好的竞争素质,对于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要树立敢于创业的观念。培养创业观念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随着现代职业之间的流动不断增加,职业岗位转换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一份职业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自主创业给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之外的“创新之路”。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应将创业观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全过程,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使他们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主动地投身于就业市场,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参与竞争,在创业时机到来时,勇于决断。5.树立敢于到农村基层、西部等艰苦地方去工作的观念。长期以来,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一直把就业目标锁定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向往生活待遇优越的热门单位,使得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就业基本曾饱和状态,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基层、西部等艰苦地方则倍受冷落。很多大学生依然抱有“精英”的优越感,对自己择业期望值很高,放不下架子,宁可在大城市待业,也不愿下基层吃苦,影响了成长成才。其实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基层的择业空间还无限广阔,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还很巨大。此外,国家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一线和西部艰苦的地方就业,保证了毕业生“来去自由”和“上下畅通”,使毕业生去基层就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不应该只顾眼前利益,贪图一时的环境优越,更应该考虑的是国家发展的大局,到农村基层、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在有发展潜力和宽松环境中磨练自己,积累经验。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成就未来事业,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6.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择业素质如何往往取决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教育效果,影响到其职业理想的实现和职业能力的发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仅仅依靠高校单一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这要求我们在客观上必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以学校、家庭教育为主和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的、互动的就业教育机制。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尽快转变单一管理的角色意识,将就业管理发展为集管理、指导、教育和服务“四为一体”的综合职能体系,从而体现多位一体化、服务专门化、工作机制化、调控宏观化的就业工作特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街道社区、家庭等教育载体,把正确的职业观认知和评价渗透给每个毕业生,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并要拆除政策、地区间的壁垒,建立灵活的就业、用人机制。政府、高校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落实相关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就业工作指导力度,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择业机遇,使毕业生顺利地踏上择业成功之路。

你去CNKI去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这个是清华大学的数据库,是中国最完整的期刊、论文数据库,很多大学搜是不是抄的就看这里。

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中国留学生还是美国应届毕业生,自身的优异成绩和丰富经历总是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硬实力。丰富个人的技能和经历,提高对专业领域的掌握程度总是没错的。从宏观层面来讲,政策如何影响,又或是疫情会持续多久,总会有新鲜血液进入这个国家的就业市场和经济,随着美国政府的调控,失业率也有可能在下一个季度或者更长时间内再次降低并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届时许多新的机会又会重新出现,总归是要抱有希望才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