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历史系?你是说的东湖校区人文学院的里面有。理工有两个学院:一个是老校区(元和校区),一个是东湖校区。网址里有联系电话、系部介绍什么的,你可以去看看至于主任是谁,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很遗憾%>_<%我能帮你的只有这些了,希望能对你有用,O(∩_∩)O~ 学院教授简介 许 霆:1951年生,男,江苏太仓市人。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8年8月上海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课程班结业。1998年晋升为教授。任编委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列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博士点重点项目《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撰稿;主持过“十四行体在中国”等6项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研究》、《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研究》、《新文学史料》、《上海社会科学》》、《江海学刊》、香港《诗双月刊》和《诗网络》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理论专著《新格律诗研究》(与鲁德俊合作),《十四行体在中国》(与鲁德俊合作)、《新诗理论发展史(1917—1927)》、《中国新诗的现代品格》、《中国现代诗学史论》、《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等,多次获得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刘华民:1952生,男,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要著作有《文天祥诗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宋词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论语》导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撰《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宋词艺术技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实用文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0世纪古诗研究新思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并在多家学报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还撰写出版散文集《逝水钩沉》(雅园出版公司,2008年版)。曾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系统百名勤政廉政好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成果曾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丁晓原:1958年生,江苏常熟人,文学博士,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从事报告文学研究的主要学者和从事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2001年6月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2000年晋升教授。江苏省省级优秀学科梯队、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报告文学和散文。主持7项省(含省教育厅)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社科规划项目。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2篇为《新华文摘》转载,20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中心复印,30篇为CSSCI收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首次发布的(2000年)作者年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排序列全国文学学科第一。出版专著5部,主编著作(作品)5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厅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全国曾宪梓优秀教师奖,中国文联优秀文艺评论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苏州市首届“东吴中青年学者”。 李铁匠:1944年1月生,男,江西新建人。北京大学伊朗研究所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中古史等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有:《中国大百科-外国历史》伊朗部分条目(1990年版);国家社科基金65规划重点课题《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分册(1986年版);国家社科基金75规划重点课题《外国帝王传》伊朗和以色列部分;国家社科基金95规划重点课题《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伊朗部分(1999年版);95规划重点课程《中国外交大辞典》伊朗部分。近年来,撰写出版的史学著作有《长河落日--巴比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古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承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中国军事通信百科全书》古代伊朗部分条目。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张浩逊:1949年生,男,江苏省无锡市人。2000年被评聘为教授。主要从事唐诗研究。已出版《唐诗分类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唐诗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著作5种。参撰《唐诗艺术技巧词典》、《唐代文学百科词典》等7种中型工具书。在《中国韵文学刊》、《中国典籍与文化》、《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社会科学评论》、《古典文学知识》、《杜甫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唐诗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1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唐代文学研究年鉴》、《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复印、介绍、摘登。目前正在进行专著《唐诗接受研究》的写作,国内尚未见同类著作出版。 张道理:1947年出生,男,安徽定远县人。1969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199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安徽科技学院思政室主任、社科部书记、党委宣传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1998年调入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现任常熟理工学院教授。社会兼职有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张道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在常熟理工学院期间主要担任“伦理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教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领导科学”、“人生哲学新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专著《人生哲学新论》、《法律基础教程》;主编《思想道德修养》等;参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形势政策学》等多部教材。先后在《高校理论战线》、《中国高等教育》、《江淮论坛》、《黑龙江高教》、《高等农业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等70余篇,在《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发表论文、述评多篇。完成了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全国职大学生思想观念调查研究”课题,其成果获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线科技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被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参编的《大学生思想修养》获安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曹培根:1957年10月生,男,江苏吴县人,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宣传部部长。中国索引学会会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2006年聘为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以来从事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参撰《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古籍提要》丛书卷(中华书局)等,独立承担教育部师范教育科研课题"高师学生的科研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司〔1997〕40号)、常熟文献史研究"(苏教财「1996」27号)、"文献检索与用户教育史研究"(苏教财[1997]98号)等。有论文集《文献史料论丛》,编纂《黄人集》(原国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标校《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完成教育部、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吴中历史藏书概述》、《汉语史料学》等多项。主要著作有《文献检索知识概要》、《书乡漫录》等6种。主持标校《重修常昭合志》,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札记百余篇,其中多篇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何东亮:1952年出生,男,江苏常熟人。主要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开设过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主持的“苏南发达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综合实验研究”课题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江苏省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发表专业研究论文“学习因素诊断测验在苏南地区的试用报告”(心理科学)、“人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南师大学报)、“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辨证思想”(苏州大学学报)等二十多篇;出版编著、教材有:师范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管理心理学。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心理学会理理事,江苏省教师教育研究会理事。 杨景龙:1962年生,男,河南省安阳市人。是安阳市“名师工程”首批名师、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市管优秀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诗歌教学研究工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诗探索》、《词学》、《古籍研究》、《文史知识》、《名作欣赏》等刊发表古代诗词曲和现当代新诗研究文章70余篇,出版独著、合著多部,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蒋捷竹山词校注》、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另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省社科项目多个。论著获1997年度、200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1997年度、2004年度、2006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独著的《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一书,在上海“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文学遗产》论坛”上受到好评,被誉为“中国诗学研究领域贯通古今的具有学科创新性质的专著”,获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张幼良:1963年生,男,江苏省无锡市人。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馆长。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两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两项。近五年来在《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苏社会科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篇,CSSCI期刊收录10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为各类文章和学术机构选录4篇,出版专著1部,合作出版专著3部。张 永:1967年生,男,江苏句容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民俗学研究、沈从文诗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等。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6月入伍,先后在解放军炮兵学院基础部、政治部工作,中校军衔;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1年到2003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朱晓进教授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4年到2007年,在扬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文艺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沈从文小说的民俗世界”(2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2005)。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发表论文三篇,其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其中《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一文获2003年度《文学评论》学术提名。论著《民俗学与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25万字)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周 宏:1962年生,男,江苏省吴江市人,哲学博士。人文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主编、编辑部主任;江苏省333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校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分配到校担任哲学教师至今。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理论战线》、《南京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和《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发表《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现代西方哲学论略》、《哲学:智慧的地平线》、《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知识经济》、《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等著作10余部;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6次获国家和省厅级奖励;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江苏省哲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理事。 张锡庚:1957年生,男,江苏省江阴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常熟市文化局副局长、常熟市书画院院长、常熟市文联副主席、常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书法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五、六、七、八、九届书法展;第一、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展、全国三、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并在四、五、八届获奖。2006年获全国首届行书展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二等奖,入选国际和全国的名家邀请展、编入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并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杰出艺术奖、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获苏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苏州市“十佳”书法家称号。被《书法》杂志评为“中国书法2006十大年度人物”。 论文发表于《文物》、《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世界》等专业刊物。出版著作有《张锡庚书法作品集》、《书法与文化》、《行书经典十讲》、《书法教与学》、《大学生书法》、《怎样学书法》、《古代名帖临摹》、《难得糊涂——郑板桥和他的书法艺术》等十余种。《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杂志为其作品作过专题介绍,被《书法》杂志选为特邀点评嘉宾。《书法之友》为其举行创作研讨会。三度应邀赴美参加“国际书法教育研讨会”、举办个人书法展并讲学,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应邀赴日进行书法交流。学院领导及行政人员 周 宏:人文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 丁晓良: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 黄 斐:教学工作副院长 徐志坚:学生工作副院长 党总支副书记 张锡庚:副院长顾国梅:学院办公室主任 王莉莉:教务秘书 蒋 超:学院分团委书记、06级辅导员 陈清森:07级辅导员 负责学生军训 宿舍管理 体育锻炼 范 莉:08级辅导员 负责日常管理 学生奖惩 档案管理 王 梓:05级、09级辅导员 负责学生就业 勤工助学 学生考勤
当人类为吃饭问题而奔波的时候,当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被当权者奴役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当全世界的君主都认为天下是自己一个人的的时候。当中原的大地残杀,饥荒,战争,瘟疫,苛政,死难让千里无人烟,白骨露于野的时候,当强大异常的周边异族威胁着中原无辜苍生的时候。 在世界的东方,一个军人挺身而出,夺取了政权。他让这个国家的人们知道了除了吃饭,富裕,自由,民主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也是应该享受的,在世界的东方,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富裕,自由,民主是人们幸福的三大标尺。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军队不是当权者维护统治的工具,而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工具。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土地不是唯一的财富。最大的财富是在于聪明创造。 这个国家开创了人类古代史上经济的奇迹,拥有全世界最富裕的财富。在北宋富强的一百六十年,以及南宋蒙元入侵以前的那一百多年。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在幸福的国都,没有饥荒,没有贫困,没有灾难,没有苛政,没有死亡。没有皇权暴政。没有官吏欺压。 赵匡胤,是全世界第一个让人们沐浴在富裕,民主,自由国度的人。 而宋朝,也成为地球上11世纪最富强的国家。 三、欧洲文艺复兴的发起人 当东方文明被草原上的蝗虫摧毁了以后。偌大的亚欧大陆,只有两个地方的文明没有受到蒙古人糟蹋。一是奇怪的天气拯救了日本。而是西欧,因为他们距离这写蝗虫的灾发地实在太远了。因此西欧人的文明没有受到摧残和践踏。 崖山之后,已无中国。蒙古人的入侵让中国人失去了独霸全球的机会。而西方的文艺复兴,却逐渐让西方人强大起来。世界力量的重心开始从中国西移到了欧洲。文艺复兴,让欧洲人摆脱了千年黑暗时期,真正开始了近代文明的到来。 四、支持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国王 新航路的开辟,将原本互相封闭的几块大陆联系到了一起。证明地球是圆的,从此人类文明互相交流日益增加,国家与国家的距离在拉进。这直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从此西欧各国君主野心勃勃,支持海盗建立海外殖民地,积极开拓世界霸权, 五、英国女皇伊利莎白 大西洋上的硝烟,让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永沉海底。从此在世界上,一个小小的岛国建立起了它的海上霸权,这个岛国的发展对人类近代的影响巨大。英伦强大起来,他们征服了世界上许多殖民地,并且大批移民美国。英语成为世界最流行的语言。虽然英国入侵过很多国家,但是同时却也带去了先进的近代文明。促使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人们早日接触到先进的近代文明,避免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十世纪对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从一九一九年孟真的《王国维之<宋元戏曲史>》开端 到二○○○年底结束,共八十余年,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程一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开创期(1919-1948);(二)重建期(1949-1977);(三)繁盛期(1978-2000)。以下分述三期的基本情况,勾勒其发展的大体轮廓。 一、开创期 这一时期从一九一九至一九四八,整整三十年。研究开始时王国维尚未去世,研究过程中 王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加上这三十年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各政治派别为了本派的利益 曲解王氏文学批评,使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呈现复杂的状况。 1.王氏文学批评研究之奠基 前三十年的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中,著名学者的评价格外引人注目。 一九一九年元旦,时值《宋元戏曲史》单行本发行不久,傅斯年就发表了以《宋元戏曲史 》为题的书评。文章一开头就说:“近年坊间刊刻各种文学史与文学评议之书,独王静庵《 宋元戏曲史》最有价值。其余间有一二可观者,然大都不堪入目也。”(注:傅斯年.宋元戏曲史[M].新潮第1卷第1号,1919.1.1)给予王氏《宋元戏 曲史》以高度评价。文中作者体会到了王氏开创性工作的难度,罗列了王氏的精辟之论。 北京朴社一九二六年重印《人间词话》,这是《人间词话》首次单行出版,俞平伯为之作 短序。俞氏从批评方法入手高度评价这本小书,同时也指出开展研究的难度。《人间词话》 单行本刊印和俞氏的序,使广大读者更方便接触王氏的文学批评,扩大了人间词话的影响。 陈寅恪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四大教授之一,两人私交甚笃。王氏自沉后,陈为其写清华纪念 碑铭文。陈氏不仅了解王之为人,更通读他的著作。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陈寅恪写 道:“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 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 者以轨则也。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崖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四十年代,郭沫若比较王国维与鲁迅,对他们的学术研究,郭沫若有这样的评论:“王国 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注: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J].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1946.10.) 以上著名学者的文章只是初步的评介,并没有对王文学批评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研 究。从著名学者对王国维文学批评的评价可见出王氏文学批评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 位。由于学术大师们的推崇介绍,广大读者开始接触王氏文学批评,对王氏文学批评的整体 研究逐渐兴盛起来。 2.多样化的研究 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开创期三十年中,有四篇文章经常被研究者提及。吴文祺有二篇:《 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安先生》、《再谈王静安先生的文学见解》,李长之的《王国维 批评著作批判》和壳永的《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吴文祺、壳永、李长之代表三派人, 即革命派、传统派和科学社会主义派。他们从自身的地位、思想观念出发,用不同的批评视 角研究王氏文学批评。需要说明的是,在此革命派是指主张文学革命的派别。 我们先看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吴文祺的文章。在他的第一篇研究文章中,吴氏给予王国 维新文学家的地位。“不料在二十年前酸化了的中国文坛里,居然有一个独具双眼大声疾呼 地以小说戏曲为‘文学中之顶点’的人,其见解之卓越,较之现代的新文学家,有过之无不 及,其人为谁?就是海宁王静安先生。”(注: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安先生[J].小说月报,卷17号外,1927.6.)作者通过大量引用《静庵文集》中《宋元戏曲考》中的论述,如强调文学的现实价值、肯定悲剧的力量、认为文艺的目的是给人审美的愉悦 、提出文学以自然为贵、反对格律和用典,借以表达革命派的文学主张——反对文言、力倡 白话。吴氏想借王国维的学术地位,为新文化运动推波助澜,替文学革命制造声势。 吴氏的第二篇文章是找到了以前未见材料后对第一篇的补充。作者的立场没有改变。吴氏 的两篇文章,虽说是研究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实际上是摘抄王氏的文学见解为己服务,并没 有从整体上把握王氏的文学批评。所选材料多是王前期的杂文和《宋元戏曲考》中的一部分 观点,由于《人间词话》用传统的文论样式——词话来批评古典诗词,因此在两篇文章中不 曾一见,尽管它当时极常见,影响也越来越大。作者不了解王的为人,更谈不上理解,没有 看到王氏治学道路的转变。用王氏的话说是没有“入乎其内”,自己心存己见,这样的研究 牵强之处就在所难免。另外,作者的批评方法散漫随意,多是引用材料,少分析研究,没有 进一步深入丰富本派的理论,反映了革命派早期的激进浅薄。 李长之的《王国维批评著作批判》与吴文祺的第二篇文章发表于同一期《文学季刊》。李 文与吴文的弊端大致相似,不同的地方仅在于作者所持的立场,故在此不重复。 传统派的文章是《大公报》为纪念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发表的三篇文章中的一篇,作者题为 壳永,有研究者认为实际上是吴宓写的文章,此说可从。全文用文言写成,分三部分立论。 第一部分,历史的批评。开篇盛赞王氏对文学发展过程的论述和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具有历 史的眼光。第二部分,美学的批评。吴氏突出王国维所论第二形式之美,即古雅在文学批评 中的地位,且解说王氏后从事戏曲研究并没有放弃古雅说。第三部分,伦理的批评。《< 红楼梦>评论》中有一章专门讨论《红楼梦》伦理上之价值。就象王所用“美术”一词不是 我 们今天的美术一样,“伦理”一词在此是指宗教或哲学上人生的解脱。(注:壳永.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N].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3期,1928.6.1.)综观此文,条理清 晰、论述谨严,较客观地反映了王的文学思想。这与作者与王国维有深交且对王中后期的学 术思想熟识于心有关。但此文也有缺陷,从作者立论的三个方面,就可看出他的派别观点。 作者第二部分过度强调了古雅在美学上的地位,而《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发表于一九 零七年《教育世界》,此时王正在进行治学道路的转变。作者忽视了这个转变,没有看到王 前期有一个“与叔本华之为伴侣之时代”(注:王国维.静庵文集·序[A].王国维论学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406.),也没有完全理解王前期的文学批评,如在第三 部分伦理的批评中,作者所谓的伦理道德并不完全等同于王氏文中所论之伦理。总的来说, 此文比上论两派文章更切合、更有深度,缺陷用王国维的话说是不能“出乎其外”。 朱光潜的《诗的隐和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也发表于一九三四年。 朱光潜的研究没有掺杂任何门派之见,他用诗的隐和显来代替解释王国维的隔和不隔、有我 之境和无我之境。朱氏比王国维年纪小,曾留学欧洲,接触了一些王不曾见到的文艺理论, 受二十世纪初欧洲美学思想的影响,他用谷鲁斯、立普斯的“移情说”理论,认为王氏所谓 “有我之境”实相反为无我之境,他名之曰同物之境;同样“无我之境”实为有我之境,朱 氏命名为超物之境,并且构架自己的理论体系,用了大量诗词进行论证,自成一说。(注:朱光潜.诗的隐和显[J],人间世,第1期,1934.4.)朱光 潜的这篇文章,一改上面四篇研究论文的面貌,以自己扎实的古典诗词和通晓西学的优势, 为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打开了局面。可惜的是这一趋势并没有立即发展下去,直到差不多 五十年以后,纯学术研究才慢慢承续上前半个世纪的接力棒。 王国维前三十年的研究,从无到有,最后呈现多样化的研究格局,整体研究达到了一定的 高度。但与大师们的评价和王国维文学批评对中国近现代文论的深远影响比较,其研究状况 、研究水平是不相称的,还有待于拓展。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复杂,要点大致有三。其一 ,王国维所处时代及人生道路的复杂性。其二,王氏文学批评的写作发表与时代不同步,难 以形成共鸣。当王氏接受西方美学、哲学理论来改造中国古代文论时,走在时代前列;而国 内鲜有人知道、了解西欧的哲学,王氏的文章难以为时人所理解接受。王氏治中国宋元俗文 学——戏曲时,文学革命还没有开始。而当文学革命、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开始后,王 氏又回到了革命派的对立面,现实的批判掩盖了王氏曾作出的贡献。其三,其文学批评的本 身特征。如《<红楼梦>评论》的晦涩难懂、《人间词话》难以整体把握、《宋元戏曲史》 的艰深性、开创性等。 二、重建期 第二阶段从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七年,也是三十年。研究主要在前十五年,后十五年由于 文化大革命,研究完全停顿。国内共有论文三十二篇,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低潮期。 三十二篇论文中《人间词话》的研究占二十五篇,《宋元戏曲考》的研究占四篇,《<红 楼梦>评论》的研究最少,只有三篇。此期的研究,研究者尽量避开敏感话题,如王国维人 生道路、早期文学批评中受尼采、叔本华和康德思想的影响,即使做研究也无一例外的是批 批判,如佛雏的《对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再批判》、王达津的《批判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哲 学依据》等。《宋元戏曲考》由于考证较多,相对较艰深,研究论文也不多。《人间词话》 解放前有几个版本,印数很大,流传广泛,内容与政治不太关联,自然研究得最多。这一时 期国内的研究紧跟政治运动的步伐,但也有学术性研究。整个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主 潮流的研究,二是重学术的研究。 按照现已成型的文学史分期,王国维应属于近代文学中的人物,文论也收入近代文论选。 由于近代文学强烈的现实性和能为政治运动服务,解放后、文革前这一段时间里,王国维变 成激进研究批判的靶子。其中林雨华的《试论王国维的唯心主义美学观》和王季思的《王国 维戏曲理论的思想本质》等就是主潮流研究的突出代表。 重学术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钱仲联和周振甫。 钱仲联的文章《境界说诠证》(注:钱仲联.境界说诠证[N].文汇报,1962.7.14.)定义“境界”用王自己的论说材料说话,追寻“境界”说 的渊源,认为近人用艺术形象解释“境界”有一定理由,但“境界”还不完全等同于形象。 作者有感于当时研究文章的简单化倾向,自己虽然不发表很有见地的看法,但希望通过整理 相关研究资料,引导研究工作走上专业化、学术化的路子。 综观这一时期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研究面狭窄,研究方法单调,导致论文质量低, 研究水平不高;其二受政治气候左右,表现出浓重的政治色彩。 与前一期的研究相比较,本期研究批判的多,肯定的少,整个研究趋于同化,缺乏另类的 声音,传统的研究在本期基本绝迹。 三、繁盛期 经统计,繁盛期共有论文三百一十三篇,虽然时间比前两个时期短,但研究文章的数量是 前两期的十倍左右。学术研究经过建国三十年的制约束缚后,在解放思想的号角声中,逐步 走 上正轨,迎来了最后二十年的辉煌。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是时代潮流中的一支支流,它的 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历程。 1.八十年代研究概况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新时期刚开始,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承袭了解放后三十年的研 究 方向,《人间词话》的研究占主导地位。七九年共有六篇研究文章,其中《人间词话》的研 究占四篇;八零年共有十三篇文章,《人间词话》研究占七篇,另有二篇研究王的美学思想 ,其取材多从《人间词话》;八一年共十二篇,五篇是《人间词话》研究,七篇是文艺美学 研究;八二年共十四篇,八篇是《人间词话》的研究,二篇是文艺美学研究。《人间词话》 是王国维的文学批评代表作,易为大多数人接受,影响最大,对它的研究在整个王文学批评 研究中占重要地位,九十年代以后仍有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章。但前四年的整个研究,我们还 是能感受当时学术界乍暖还寒的基本状况。 新时期初期研究工作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对王国维文学批评中美学、哲学思想的研究。八十 年代初中期,全国掀起美学热,以美学的观点来解说文学,成为流行趋势。马克思关于“艺 术”掌握世界的思想给大家以启发,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感悟”和“妙语”理论也成为一种 思考的资源。由此形成了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 审美反映”的观点。对王的研究也卷入这一潮流,八十年代研究王文艺美学思想的文章,占 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部专著,它们分别是卢善庆的《王国维文艺美学 观》和《王国维美学思想论》、聂振斌的《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 对王国维文学批评中哲学思想的研究与美学思想的研究类似,在此不复赘述。 八十年代末期,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低知识群体一部分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成为新时期 富翁,而知识分子待遇偏低,与知识分子的贡献不对称,整个学术界的研究工作受到冲击, 知识分子纷纷下海,此时也正是中国学术的转型期。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也遭遇同样情形 ,这一段时间表现较为低迷,论文数量相对较少,质量不高,如八九年全年仅仅只有六篇论 文,为八十年代最少的一年,其中四篇是前人已谈到的或简单的评述,只有二篇相对价值较 高,即周锡山的《王国维的戏曲美学思想》、新雨的《王国维纯粹美学观新辨》。整年的文 章与前期的研究对比没有大的突破,从视角到观点以至批评方法都缺乏新意。 2.九十年代研究概况 九十年代以后,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呈现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前期研究的 深入,比较研究工作的开展和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史的研究。 (1)对前期研究的深入 新时期前一段的研究,上面已讲到多有建国后三十年研究模式的痕迹。九十年代随着整个 大环境的改变和学术本身的转型,学术研究逐步走上正轨,一部分文章承继着八十年代的话 题深入进行研究,论文质量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为:其一,研究的系统化和细致化。如陈 良运的《王国维“境界”说之系统观》,魏星的《王国维“三境界”源出尼采说》;其二, 注重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如郭志今的《晚清启蒙思潮与王国维非功利文学论》,蔡仲翔 、李哲理的《天才、超人、赤子——从王国维的作家论看中西文化的融合》;其三,王国维 文学批评现代意义的发掘。如张新颖的《王国维现代意识的变动过程》,童庆柄的《略论王 国维文艺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其四,传统研究方法的续接。如蒋哲伦的《王国维论清 真词》,赵义山的《王国维元曲考源补正》;其五,新研究领域的拓展。如《论王国维对 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2)比较研究工作的开展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九十年代以后在国内蓬勃发展。杨牧曾推王国维为“中 国第一位从事东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王国维文学批评无疑再恰 当不过了,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园地,九十年代产生了一批此类文章。柯尊全的《论王国维 的古雅理论兼与贝尔的形式理论比较》、周波的《中外文学关系:康德“意象”说与王国维 “意境”说比较》、蒋英豪的《王国维与世界文学》等是中西进行比较。国内不同时期进行 比较的有易容的《王国维的人生“欲”与“美”及梁启超的“趣味”说》、解玉峰在《论两 种戏剧观念——再读宋<元戏剧史>和<唐戏弄>》、耿明奇的《王国维与王夫之文艺观比较》 等。 (3)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研究 进入八十年代,王国维研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八十年代初中期每年有为数 不少的论文,到九十年代,海内外研究王国维的专著已经出版十多种。 唐增德的《评有关王国维研究的三本书》专评陈鸿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三部专著 ——《王国维与文学》、《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王国维年谱》。唐增德认为陈氏 三部著作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极其重视王国维史料的发掘搜集工作,以此作为研 究的基础;第二个特点是陈著不仅在资料的占有和考证上十分用力,而且在研究视野的开拓 上亦颇有气魄;第三个特点是著者勇于碰硬,拨谜析疑,在许多重要的然而又有争议的问题 上,提出了有理有据的新见解。 夏中义的《王国维诗学研究之研究》是从文献学比较的角度来肯定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 究》。 3.王氏文学批评研究专著 开创期和重建期没有出现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专著,随着研究深度、广度的扩展,研究专 著出现在繁盛期。繁盛期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专著有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究》、卢善庆的《王国维文艺美学观》和《王国维美学思想论》、陈 鸿 祥的《王国维与文学》、聂振斌的《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祖保泉、张晓云的《王国维与 人间词话》等。下面择取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代表专著——叶嘉莹的《王国维及文学批 评》来稍作评介。 叶著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集大成者,此书由香港书局始印于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二年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在国内出版发行。此书在国内一出版,国内王氏文学批评研究论文质量明 显提高,王国维文学批评专著遂如雨后春笋般破士而出。直到九十年代末,有研究文章还在 完全袭用叶嘉莹此书中的观点,如代迅的《成功与失误:王国维融会中西文论的最初尝试》 。叶氏此书可以说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繁盛期的扛鼎之作,自然也是八十年来王氏文学 批评研究的权威著作。具体在书中体现为结构完整和论说细密。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分两部分。第一编主要介绍王国维的生平。焦点在于第二章王国 维死因的探讨,第二章第一节叶氏罗列了王国维自沉原因的几种不同说法,第二、三节抓住 王氏自沉原因中的三种主要关系,即王氏与罗振玉、清室、民国政府的关系,弄清了这三种 关系,王氏自沉之原因就跃然纸上。而第一章从性格与时代论王国维治学途径之转变,则 是王氏之死和王氏文学批评研究的铺垫。第一章第一节叶嘉莹认为王氏的个性有三个鲜明的 特点。一是知与情兼胜的禀赋,二是忧郁悲观的天性,三是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叶嘉莹对 王氏性格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三点结论有根有据,读后对王氏为人及文学批评的理解豁 然开朗。第二节时势对王氏的影响,主要是两次事变对王氏治学道路的影响。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二编探讨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占了全书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篇 幅,是全书的重点。第一章是序论。初步介绍王国维的二组文学批评,一组是以《<红楼梦> 评论》为主的前期杂文,一组是《人间词话》和同时期风格相近的一部分文章。而王氏的《 宋元戏曲考》叶嘉莹则没有提及,全书中也没有论及。 第二章探讨静安先生早期的杂文。即第一章所谓的第一组文学批评。第一节作者总论王氏 早期杂文,归纳出这些杂文中表现的几方面的文学观念。第一反功利的文学观,第二王国维 文学批评中的美学观念,第三是王氏对衡量文学作品之内容所持的价值观念。叶嘉莹的研究 特别注重分析,在归纳出结论后,他往往要探究出原因。在第一章中这样的例子时而可见, 在此,作者也分析了王国维这几点文论观点形成的三点原因:性格、西方影响、中国传统, 而且注意到每点观念中的这三方面所占比重。《<红楼梦>评论》理所当然是这一章的重点, 第三节全部讨论《<红楼梦>评论》,在介绍了此文后,作者对《<红楼梦>评论》一分为二的 评价,一方面是此文的长处,如:第一他认为《<红楼梦>评论》全以哲学与美学为批评之理 论基础,在七十年前的晚清时代,能够具有如此的眼光识见,便已经大有其过人之处;第二 ,批评体系的建立;第三,辨妄求真的考证精神。另一方面,《<红楼梦>评论》有一个无可 挽回的缺点,即完全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解说《红楼梦》。在此节中,论缺点所占篇幅远远大 于优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此文的评价态度,前面当作者谈读此文的意义时,也是将对现 在的借鉴价值放在突出位置。叶氏在书中条分缕析,其说最为详备。此书印行后凡评价《< 红楼梦>评论》的文章都承袭叶氏的观点,此论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对《<红楼梦>评论》最权 威的评判。 第三章是下编的重点,论王氏文学批评代表作——《人间词话》。叶氏研究王国维自己编 定发表于《国粹学报》上的六十四则词话,把前九则定位为批评理论之部,后五十五则为批 评实践之部,此说是叶氏新创。王国维长期徘徊于旧传统、新理论之间,王氏写作《人间词 话》时正在逐渐回归传统学术,但王氏早年接触的西学却并没有完全抛弃,逻辑谨严、论辩 缜密也是王氏后期治甲骨、金石、史地之学的行文风格。对《人间词话》结构的安排可见出 王氏的苦心孤旨,同时也显现了叶氏治学的细致精微。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关于《人间词 话》中的“境界”说,三年后在《宋元戏曲考》中都改为“意境”。解释这个现象时,普遍 的看法是认为王氏晚年修改前说,复用中国文论的旧范畴。而叶氏考究王氏文论,发现《人 间词话》的一年之前,又曾用它于《人间词话》已脱稿的三年之后,而且‘意境’二字之表 面字义又较‘境界’二字尤易为人所了解和接受,那么何以他在论词之专著《人间词话》一 书中,于标示他自己评词之准则时,却偏偏不选用一般人所认为易解的‘意境’二字,而却 选用了较难为人理解的‘境界’一词?以静安先生一向治学态度之谨严,其间自然必有其所 以选用‘境界’一词的道理,也就是说,‘境界’一词之含义必有不尽同于‘意境’二字之 处。”(注: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89-190.)不同之处在于“静安先生之选用此词,原来就特别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的感受及表 达之特质,而此种感受又兼内在之情意与外在之景物而言,是则境界一词盖原已含有一般指 作品中‘情意’或‘景物’的习惯用法之意。而无论其为‘情意’或‘景物’,既已表现于 作品之中,当然便也有一般习用的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之界域之意。再就其可以作为衡量一 篇作品的艺术成就之基准言,当然也会有某一阶段或某一层次的意味。”(注: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96.) 叶氏系统受过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熏陶,推理思辩能力极强,明显让人感觉不同于建国后 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者,书中论述的逻辑性卓异于国内的学者。 截止二零零零年,全国共召开了三次王国维学术研讨会。它们分别是一九八七年六月八日 至十二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国际王国维学术研讨会”,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至二十七日在海宁召开的“海峡两岸王国维学术研讨会”,一九九七年在海宁召开的“九七 王国维戏曲史论学术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七年、一九九零年出版 了了三集《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研讨会的召开和论文集的出版促进了王国维文学批评的 研究。 综观王氏文学批评研究的繁盛期,研究工作逐步脱离时代和政治影响,学术走上前沿,学 术个性得以张扬,尤其是九十年代的研究,这十年是王氏文学批评研究八十年来最重要的十 年,也是与前两期显著不同的十年。 展望本世纪的研究。就材料来说,《宋元戏剧史》及与其同期相关论文的研究应加强;就 研究方法来说,比较研究还大有作为,新的研究方法还需不断寻求运用,如其它学科的观念 和方法,文化学研究视角等;就研究态势来说注意深入细致与整体研究并重,深入细致还有 许多工作可做,如王国维写出《<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的个性心理研究,对王国 维文学批评的接受研究,由微观的研究作为基础来促进整体的研究工作。^
在戏曲研究中,他是偏考证的,开戏曲史研究之先河;另,与他同时代的吴梅则是篇戏曲本身之研究,如制曲、度曲等。
诗歌赏析文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 知否 就是是绿肥红瘦". (4)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作者: 刘凯 凤凰出版社 古老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诗歌就像中国文化浩瀚海洋里的一颗明珠,熠熠闪光。璀璨的光辉映照你我,以它那或阔大或深曲的意境、或澎湃或温婉的情韵、或典丽或朴质的语言怡养着我们的性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由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变迁,普通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鉴赏古代诗歌仍有一定的困难。作为每年的高考专项,古代诗歌的鉴赏正日益爱到大家的重视。不过从每年的高考成绩看,古代诗歌鉴赏得分不高。虽然花的时间不少,但收效甚微。究其所以,固然和中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生阅历不足有关,但最为主要的还是方法不当。因此,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也就显得益发重要。这也就是编纂此书的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作者:万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为了积极配合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要求,适应新课程高考的要求,参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特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两本配套用书。本丛书有以下特色: 一、首家推出“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选文针对性强,试题原创性强我们根据近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省市高考卷所选诗文的特点与趋势编选诗文,注重选文质量,侧重名家文章。试题编制强调原创性、独创性,答案参照权威鉴赏辞典并经过学生实践后制定,确保试题与答案的准确性。另外试题、分值按照高考卷惯例设置,便于使用。~~~~~~~~~~~~~~~~~~~~~~~~~~~~~~~~~~~~~~~~~~~~~~~~~~~~~~~~~~~~~~~~~~~~古代诗歌与名句名篇(高中语文)/龙门专题作 者: 蒋念祖,陈国林 主编,孙国强 本册主编出 版 社: 龙门书局龙门专题》是针对中等程度及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研究开发的,尤其是对尖子生来讲,《龙门专题》是必备图书!这套书在设计上全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中等程度的学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精析与应用”部分侧重夯实学生基础,重点在把基础知识讲细、讲透,适合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拓展”部分重点在于拓展学生思维,直接与中高考的难度、题型接轨,适合中等学生提高成绩。同步学习使用:《龙门专题》每一节内容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编排的,因此可以随着教学进度同步使用,老师讲到哪里,就紧跟着做透哪一本专题。中高考复习:“基础篇”适用于第一轮全面复习,全面梳理知识点,从这一角度,专题比任何高考复习资料都要详细、全面:“综合应用篇”适用于第二轮专项复习,尤其是跟其他专题、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综合时,事半功倍。“万变不离其宗!”考试题目都是由基础知识演化而来的,因此基础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准确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轻松地应用和解题!使用《龙门专题》打基础,重点注意每节的“知识点精析与应用”,它分为三个小部分:知识点精析: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解题方法指导:通过经典和新颖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 基础达标演练:可以即学即练,便于巩固。“能力拓展”栏目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它同样包括三个小部分:释疑解难:以综合性,关联所学知识,并作深度的拓展和延伸;典型例题导析:最具代表性的例题、全面的思路分析、有的放矢的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思维拓展训练:完美的拓展训练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知识点精析与应用”用于梳理知识脉络,掌握基本知识点;复习时侧重使用“能力拓展”栏目,这部分立足于教材,对中高考必考内容进行拓展提升,也包括了一些难点和失分率较高的内容。此外,“本书知识结构”、“本讲知识网络图”能帮助学生迅速快捷地掌握全部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在中高考的复习备考中,还要注意:近年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考)中所占分数比例,紧跟第二轮专项复习节奏使用。~~~~~~~~~~~~~~~~~~~~~~~~~~~~~~~~~~~~~~~~~~~~~~~~~~~~~~~~~~~~~~~~~~~~~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作 者: 田福春,杜静卉 主编出 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是《决胜高考》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海淀区中学语文专家精心打造。作者精心挑选了与知识方法相匹配的历届高考题及与高考有关的习题供读者练习。书中另附有2008年各地高考古代诗歌题,可以帮助考生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在考试中取胜。 本书从古代诗歌的分类、意象的分析、意境的分析、写作手法的分析、思想感情的分析、语言风格的分析六章节对诗歌鉴赏中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分类解说。每一分类中都包括三个环节:锦囊妙计、小马过河、恍然大悟。 本书侧重实用,可操作性强,省去了教师整理知识点、挑选习题的过程,可拿来即用。学生即便没有老师辅导也可以独立完成古诗鉴赏的复习。 本书可供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也适合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参考。 ~~~~~~~~~~~~~~~~~~~~~~~~~~~~~~~~~~~~~~~~~~~~~~~~~~~~~~~~~~~~~~~~~~~~~中国古代歌诗与当代歌词鉴赏作 者: 赵飞 编著出 版 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共十二讲。导言讲述了古代诗歌与当代歌词承上启下的渊源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溯千年文化之流,饱览我国民族精神人文风光。第一讲至第十一讲,着重探讨了十个时下大学生至为关注亦为之困惑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进取不息的人格力量在时空坐标上的悲剧意义?女性至美的社会价值以及古代女性形象留给我们今天的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坦然地做到笑对人生宠辱不惊?怎样处理对精神和生活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的亲情和翃?经得起时空跨度考验的爱情方为真爱、至爱;从伟人光彩中的瑕疵看人物个性的丰厚性;“大我”、“小我”完美集合于一体方为最高至善之境界……。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学空间,教材在最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品读 风格 特点 语言 学了中国古代文学,我感觉到诗词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字,最动人的文字,最擅长抒情的文字。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唐代的诗,一派异彩缤纷的壮丽景象。全面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背景,让唐诗充分的酝酿。从小最先接触的就是唐诗,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唐诗昂扬的情调,豪迈的气魄;又是清新自然,漫游隐逸的田园生活。即使是在日薄西山晚唐,唐诗也能出现一片灿烂的夕阳余晖。唐诗,有山水田园诗的清新自然。 就像孟浩然的诗一样温和可亲。他的《过故人庄》,用最朴实的口头语,写眼前景,叙家常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暂抛开烦恼,应邀去故人家,是最淳朴的深厚的情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单是这美好的景致就是最好的享受了。但是短短两句描写,渗透着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可见他也对这山水田园美景十分的喜爱与向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更是在这“田家”淳朴的民风中享受,抛开世俗与不快,饮醇酒,啖佳肴,纵情谈笑。最后是恋恋不舍的惜别,相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样的山水田园诗,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朴实自然。甚至淡的看不到诗的味道,却有能在平淡中见醇美,在简单中体会浓郁的情谊。唐诗又有悲壮雄浑的边塞情。印象最深的是岑参的边塞诗。融合着自然景象的描写,写的热情洋溢,气宇轩昂!军旅生活在他的笔下,更多的是苍凉的边塞风光,和将士们的勇武。就如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首先把我们带进“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西域。狂风弥天、飞沙走石,狼烟四起。更是用恶劣环境的描写烘托出匈奴敌军的来势凶猛。“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夜半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将军亲自带兵奔赴战场迎敌,在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里行军,这样吃苦耐劳,勇武向前的英雄军队,必定是“料知短兵不敢接”,而“车师西门伫献捷”也是必然之事!诗中的乐观,英勇豪迈的气概,让我们充分体会着盛唐这个时代才具备的精神。 唐代,有一匹狂放不羁骏马——“诗仙”李白。诗仙李白行侠仗义,豪放不羁。他政治无谓,却可遨游天海。他胸怀开阔,憎爱分明,高兴时美酒清歌,仰天大笑;悲愤时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漫游生活中洒脱的诗,句句给我们展现他追求的自由和他宽阔的胸襟。那些的不用细腻的工笔画,他的诗是飞动椽笔的大写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太阳神驾着六龙的车子到这里也要折回来,奔腾的江水也要撞回来。他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去如疾风,纵横变幻。这样的描写,唯其夸张,更加传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一句绝妙的风景描绘,蜀道的艰难险峻,青泥岭道路弯曲险怪,被展现的淋漓精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引人入胜的魅力,令人荡气回肠!只有李白的胸怀与豪壮奔放的性格才能装下这样的令人魂悸魄动气势,只有李白的神笔下的奇思异想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令人惊起长嗟的奇姿壮彩! 晚唐又有一位一生坎坷,境遇凄凉的接触诗人。他曾用“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来告诫当朝君主,但最终在政治上日益失意,壮志难酬。但他的爱情诗篇却是晚唐诗中最灿烂的一抹余晖!他就是李商隐。细细品读,我们会沉迷于“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铭骨相思,也会为“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情感真挚之美和诗人内心的迷惘而伤感。他的字里行间交织着爱情的希望,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生死与共。深沉而绮丽的语言,严肃而浪漫。真挚的情思,痴迷的心,他的爱情绝唱让读者在诗人营造的炽热的感情世界里的存在,沉迷。他的诗句委婉、深情、耐人寻味。“巴山夜雨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他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景中透着情,情景交融构成了他的委婉曲折的手法和营造朦胧美的特点。 我能品出,他的诗句,字字是浓郁的情感琼浆!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大体上可分类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潇洒超脱,高远清雄。犹如沙场的英雄,一腔热血,又有恢宏刚健的气魄。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它典雅涪婉,情景交融,曲尽情态。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放了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细品苏轼的词,一首首皆是一粒粒珍珠,随便拾起一粒,都是光彩照人。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除了风月柔情,他也把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把词转化成了言志抒怀的工具。他用词表现着自我,是抗敌御辱的的爱国热忱,是怀古的沉郁情思。他用豪迈磅礴的语句赞历史丰功伟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用起笔恢弘的气势,连接广阔的历史时空,贯穿着无数英雄豪杰。他用《念奴娇》为我们讲述了辉煌的历史故事,他用雄丽之至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和足智多谋的周公瑾。“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让人忽然醒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寄情于大好河山? 内容的大起大落,横绝今古。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贯穿在他壮丽恢弘的辞藻之中。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品读他的词,是感受热烈奔放风格,是念出短促有力的音律,又是思考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的思想。 在词坛上,以婉约著称的要数那突破束缚的一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用委婉细腻的笔触,和女性特有的心灵感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爱少女。清新明丽的语言凝练优美,谁都能读出她笔下那妩媚婀娜少女的含羞多情。她以婉约隽秀的语言,大胆的抒发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一剪梅中》花与水的比喻,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似不经意又无脂粉气。“云中谁寄锦书来”,又以大雁传书的浪漫吐露相思之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辞藻清新生动,意美音佳,蕴藉而含蓄。南渡以后,国破,家亡!让这个曾经幸福的闺秀为颠沛流离的孤苦生活而愁。她“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只有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雁过也,正伤心",又是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可丈夫已死,这锦书以无处可寄。想想,只有"伤心”。她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盛开,而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尽是难罢难休得相思!大珠小珠落玉盘似得叠词,急促的节奏,凄婉的情调,把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凝集心头,描绘的淋漓精致。让我们不由得伤感起来。这和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是她用最凄美细腻的笔触描绘的她晚年的心境:怎一个愁字了得!品味李清照的词,清如水,醇如酒!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我们随浪漫的李白梦游天姥,陪忧伤的李清照独上兰舟。我们听见豪放苏轼的赤壁放歌,能感受到白居易有感琵琶弹奏的寄怀。无论你喜欢追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悲壮磅礴,还是想揣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凄凉无奈,只要能细细品读,中国古典诗词都能以它无穷的魅力让你沉醉心迷!
首先把中华文明扯一大堆,然后选一两篇典型诗歌分析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花非花》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格律: 调见唐白居易《长庆集》,以白氏词中首句“花非花”为词调名。此本《长庆集》长短句诗,后人采入词中。盖其自度曲,因情生文者也。 此调为单调。六句,二十六字。第二、四、六句押韵,均用仄声韵。括号内可平可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赏析: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评价:这是一首情诗。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喻。欲言又止,但止不住又说出真情——夜半来,天明去,既非花,又非雾,说明确有人来。谁来谁去?隐而不吐。为什么来?春梦无多,回味无穷;朝云遽散,惋惜惆怅。春梦者,春情也;朝云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事也。此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于朦胧中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于丹很多人会疑惑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现在的诸多压力,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歌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今天精读君选出6部关于中国古代诗词的书籍与大家分享,愿我们的生活都拥有诗意。1《宋词鉴赏辞典》豆瓣评分9.4 1475人评作者简介:作者有夏承焘、俞平伯、臧克家、周汝昌、周振甫、程千帆、沈祖棻、唐圭璋、袁行霈、叶嘉莹、王运熙、钟振振等两百多位,均为中国古典文学界著名研究专家。内容简介: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词,其鼎盛之时在两宋时期,人们多习惯于将唐诗宋词并举对立,宋词与唐诗、元曲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辞书社从原《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辑出宋、辽、金部分,编成这部《宋词鉴赏辞典》。推荐理由:文学鉴赏辞典系列是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著名品牌。《宋词鉴赏辞典》是这一鉴赏辞典系列的经典之作。自首次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与《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在中国出版界一度形成热点,成为有品牌效应和名牌品位的精品图书。2《古诗源》豆瓣评分9.3 1385人评作者简介: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是清代前期的诗人,乾隆时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除本书外,还编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内容简介:《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这部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馀首,分十四卷。这是一部带资料性的选本,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比较丰富,可作为阅读研究古代诗歌的参考。推荐理由: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上古汉魏六朝隋诗,皆为唐诗之源也。既以编诗,亦以论世,使览者穷本知变,以渐窥风雅之遗意,《古诗源》之裨益也。最佳的先唐诗选,没有之一。——豆瓣网友3《唐诗鉴赏辞典》豆瓣评分9.2 3387人评作者简介:作者有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均为古典文学专家。内容简介:《唐诗鉴赏辞典》选收了唐代一百九十多位诗人的名篇佳作一千一百余首,著名大诗人的诗篇占有较大比重,各个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也兼收并蓄;同时,逐篇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鉴赏、剖析。推荐理由:《唐诗鉴赏辞典》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之作,1983年第一次出版,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精心撰写赏析文。其融合文学赏析与工具书于一体的模式,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至今已畅销30年。3《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豆瓣评分9.2 730人评作者简介:叶嘉莹教授,其英文专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由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中文专著有《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灵溪词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词学古今谈》、《清词选讲》等近20种。叶嘉莹教授的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界及广大诗词爱好者中有很广泛的影响,《灵溪词说》还曾于1995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成果”一等奖。内容简介:本书是诗词鉴赏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推荐理由:叶先生学识渊博,极富才情,善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独特细腻的兴发感受,跨越时空阻隔,去体味挖掘那一特定历史时期诗人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带领现代读者与古代诗人做了一次心灵层面的交流之旅。5《千秋一寸心》豆瓣评分8.8 1245人评作者简介:周汝昌,字玉言。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内容简介:本书编选唐宋诗词欣赏讲解文章六十篇。书中所选诗词包括秦观、陆游、岳飞、柳永、李清照、贾岛、杜牧、李商隐、杜甫、王安石、苏轼等人的名篇。推荐理由:正像我们已经从作者的红学著述中感受到他对古典文化、《红楼梦》的痴迷一样,我们从《千秋一寸心》中同样能感受到作者对古典文化、古典诗词的那份热爱与深情。6《诗词格律》豆瓣评分8.7 830人评作者简介:王力,字了一。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王力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内容简介:全书共四章:第一章介绍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韵、四声、平仄、对仗等;第二章分别讲解律诗、绝句、古体诗的诗律;第三章讲词律,分为词的种类、词谱以及词韵、词的平仄与对仗三小节; 第四章讲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推荐理由:本书是王力先生讲解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名作,自出版以来,已售出几十万册。因作者的初衷便是将诗词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故而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便于学习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本书长期受到读者好评的原因。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李清照诗词 [专著] / 荣斌编著 济南 : 济南出版社, 2007 李清李清照漱玉词写意 [专著] / 史良昭选评 ; 胡博综绘画 ; 穆棣书法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普通古籍] 康震评说李清照 [专著] / 康震著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7 李清照词赏读 [专著] / 徐建委,刘峥著 北京 : 线装书局, 2007 李清照诗词 [专著] / 荣斌编著 济南 : 济南出版社, 2007 李清照资料汇编 [专著] 斌杰,孙崇恩,荣宪宾编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4, 2005重印 李清照诗词文选评 [专著] / 陈祖美撰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004重印 漱玉清芬 [海外中文图书] : 李清照 / 雪岗著 台北 : 万卷楼图书公司, 2000 李清照诗词评注 [专著] / 侯健,吕智敏[著] 太原 :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7
古诗词大全600首热心网友1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4 《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5 《江畔独步寻花》(其一)——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中国古代思念古诗很多,因为人的情感中相思之苦,是每个人都经受过的,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经常和家人不在一起,没有像现在的通讯方便,所以这些人就写信写诗,已安慰自己的思念之情,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分离,相聚母子情朋友情相思爱人之情,所以感情就是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离家乡,思念家乡,思念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思念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思念国家,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分离的爱人,两地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晴抓好的一种相思,两地情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多少让人泪下的思念之情?
中国古典诗词言短意长,其语言具有朦陇美、含蓄美和凝炼美,而中国古典诗词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体现在语言的“活”方面
“中国古代诗歌思念类诗词繁多的原因探究”是论文的题目,无法用简短的文字做回答。你可以围绕以下这个论点展开论证: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人的个体流动阶段后,限于交通、通讯的基础条件,加之诗词文学形式的出现,人之间的思念常会以诗词寄托,这是思念类诗词繁多的社会原因。上古时期,人们以部落或家族的群体形式存在,群体有整体的迁徙,但几乎没有个体的社会移动,不存在距离上的分离,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思念。近代以来,通讯和交通逐渐发达,信件、电报电话、乃至直接“会面”变得轻而易举,思念的痛苦大大缓解。秦代统一后,人们的个体移动有了广泛的空间,如戍边、游学、官宦、经商、从业等等,常造成亲人的长期分离,思念变得无处不在。直到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发达之前,这一个历史阶段是思念类诗词繁多的时期。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生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可以说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意象、一个情境,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也就随之给唤引出来了”。在作品中,意象是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读透作品的关键。下面这些花草、树木、虫鸟等自然现象就常常含有不同的寓意。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意象呢?下面是来自百度百科的一段文字:“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但又不是一般的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再现,是以往感性或知觉经验在意识中的再造或回忆。”总的来说,意象是物象的一种,它不是普遍的、客观的形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几乎每一首诗词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意象,意象对于诗词就像细胞对于人一样。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我们会发现,随便一首诗词都有属于自己独特但又大众的意象,为什么说是独特但又大众呢,因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可以大致的分为几种,这个稍后再做解释。我的认为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有它不同的意思,就算它们都表达出思乡的感情,但是再不同的诗歌中你会读出属于它本身自己的意义。那么现在就来看一看,中国古代诗词经常使用的意象:(仅列举几样)1、树木类:柳树、松柏、梧桐、竹。它们在平常人眼里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在诗、词人的眼中它们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品格和它们自己的意义;比如:柳树这个词就表达出了: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而我们更为熟悉的便是松柏,在很多诗词人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松柏这一意象,甚至到后来的现代散文家的作品中也有这个词语,而它的意思似乎就从古代一直遗传下来,并没有多少的改变;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2、花草类:花又可以大致分为,花开、花落两类,我们常见的关于花草的意象有以下这几类;桃花、牡丹、兰花、菊花、红豆。而草更多的寓意了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在这一类里面,我最喜欢的意象便是红豆,不知当初王维是怎样将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却给人很美好的感觉。在此不得不再写下一遍他的诗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在这一类里面,我认为最常用的就是菊花,它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3、动物类:猿猴、鸿鸽、鱼。鹰、狗、乌鸦、寒蝉、瘦马等,在这些意象中我们最熟悉或许就是瘦马了吧,因为我们很早就学过马致远先生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而在这些意象当中,寒蝉使我不得不多留点笔墨,写下我对于它的理解,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蝉要花很多年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努力后的寒蝉更是多了几分凄冷,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以上三类意象只是我国古代诗词意象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从这些意象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里面,在不同的时间里,它或许有不同的意思,但也或许延续看了以前的意思,但却都很明确的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想要真切表达的想法,可见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是多么的必不可少,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意义,那么整个诗词也就失去了它的色彩。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1、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转变:诗歌鉴赏,就是感受形象,品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定位于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对学生而言,高考诗歌鉴赏题是他们“心口永远的痛”。学生平时积累少,看诗歌鉴赏理论文章更少,面对这类题往往无从下手。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很多人认为,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恰恰相反,笔者认为,这是降低了难度,因为,表达技巧很具有争议性,特别是一些名词术语的判断和表述更没有唯一性。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诗人)的二合一,诗歌鉴赏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意象的理解,掌握意象就掌握诗人感情,就能破解思想内涵;而且,学生容易从生活现象联想到诗歌意象,有话可说。只要有话可说,就不愁得不到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掌握了意象,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成功了一半。2、 高三时间的局限性:高三时间紧迫,升学压力大,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对教师、学生而言,每节课都非常宝贵,很多老师对高三研究性学习投鼠忌器,学生也不敢放开手脚,研究性学习停滞不前或干脆取消。诗歌意象大搜查基本上不用集中研究、外出调查和老师的指导,所需时间较少。3、 高三复习课的局限性:一般情况,第8周高三就结束新课,进入全面复习。诗歌复习的基本手段是“讲—练—评--测”,而且,训练周期短,学生对诗歌的基本知识点多是蜻蜓点水式,唯有通过大量的训练题加以强化。学生被动接受的多,自动出击的少。如此一来,即使不产生厌烦情绪,也只有被动接受。诗歌意象大搜查还给学生自主性,在自由选题、自主研究中大展拳脚,发掘课堂上、练习中未能深化认识的知识,是有效的复习手段。4、 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古典诗歌,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笔者曾经在高二诗歌单元里组织过诗歌朗诵和摘抄活动,学生都兴趣盎然。我想,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不能让高三繁重的学习任务湮没。二、 课题的实施方式1、独立选题或成立四人以下合作组;2、从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由选择任一意象,每一个意象至少要用5首诗歌进行阐述。3、 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小论文以原稿纸或word文档为载体。4、 课外完成,教师适时辅导。5、活动周期:上学期第18周至下学期第2周(跨寒假)。三、课题的结题形式和激励措施别说高三学生麻木,眼睛只盯着高考,不在乎评比表扬。其实,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及时的表扬不仅必要,而且还要想尽办法去创造机会。笔者用了以下方法:1、 开总结会: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表扬先进,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交流心得。2、 结集出版,班内宣传:二次修改后,要求学生抄正在指定的纸张上,学生干部负责装订成册。3、 评比奖励:设三个奖励等级,人人有份,目的重在鼓励学生。4、 优秀作品挂上班级网页,方便学生查找。5、 生品读作品:课前5分钟由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谭健文老师主张学生多朗读高考优秀作文以提高学生作文素养,同样地,让学生朗读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诗歌素养。诗歌鉴赏复习周期不长,如果让学习诗歌成为习惯,让学生耳濡目染,一来可以营造诗歌学习氛围,二来对学生也是很好的肯定和鼓励。四、活动总结一如活动初衷,学生兴趣浓厚,不到两周已经有学生交成果了。大部分学生所举例子远超最低要求的5首。高三后期复习的诗歌大部分都在学生的研究成果中出现过,而此时学生早已胸有成竹了。另外,学生不再惧怕诗歌鉴赏,做题真正是“有话可说”了。
我知道楼主可能问的是当下的书报刊物,如果诗歌基础不牢固的话,可以主攻中国经典的古典诗词集合:《古诗十九首》、《楚辞》(里面包含有屈原的九歌九章)、乐府诗集(比如经典的《越人歌》)、《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我的中学时代,《新概念》、《萌芽》上面很多现代年轻作者的古风诗词
《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是以发表当代诗人诗歌作品为主,刊发诗坛动态、诗歌评论的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
《中华诗词》杂志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家国家级的诗词刊物。
应该是《诗刊》吧。。。
这里有一百多个古典诗词杂志投稿邮箱。但稿酬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