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拖延症呢?
问题一:怎样克服拖延症 论文 拖延症的危害、形成及克制方法 所属分类: 心理学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尤其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兴盛,吸引个体注意力的诱惑因素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很难高度集中精力完成学习或者工作上的任务。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拖延已经成为个体身上普遍存在的行为现象。“拖延是一种成问题的习惯,它会把重要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拖延过程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拖延行为反映出个体的心境、自控力水平、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认同感。每个个体都会在不同事情上有不同程度的拖延,那些选择主动拖延的人相比被动拖延的人更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所以并不是每一种拖延行为都被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症目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学术界也没有对此形成统一的定义,因此我所理解的拖延症就是“个体主观故意延迟完成必须的任务,直至产生不良情绪和不良后果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状况。”拖延症具有巨大的危害,严重者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纠正,比如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暴露疗法等使拖延者转变认知观念,纠正拖延行为。 1 拖延症的危害 “拖延症”似乎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尤其在学校和职场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学生总是不到最后期限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到最后时刻不履行作为学生的职责。在职场中,尤其是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任务人们更倾向于拖延,然而拖延症具有明显的危害,拖延者不到必须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坚决不会开始行动,因此必定会严重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在团队合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团体总进度和工作效率,甚至使团队蒙受巨大的损失。往往这个时候拖延者会产生焦躁、后悔、自责等不良情绪,因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的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增长和发展自己。” 因此没有任何人会发自内心地愿意自甘堕落和消极怠工。拖延者意识到自身拖延思想时,面对拖延造成的不良后果时,会产生压抑、烦躁、沮丧、自责等情绪,但是下定决心行动的时候却还是一再拖延,久而久之,使拖延者的不良情绪持续积压,这种恶性循环将极大破坏主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体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 拖延症的形成 每个选择背后都有支撑它的理由,拖延亦是如此。为了短暂的、虚假的快乐,或是害怕失败、害怕成功,亦或追求完美,拖延者无论大事小事总是选择一拖再拖,一次次的拖延直至个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比如深深的自责、内疚、烦躁却依然无法下定决心行动起来,使拖延症愈演愈烈。通过观察和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客观和主观2个方面分析拖延者选择拖延的原因。 2.1 客观原因 2.1.1 情境因素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并受到影响。人们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等微观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机遇,同时也加剧了竞争,不管是学生还是职场男女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有时候他们会受到周围同学或同事的影响,受到人际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趋向于短暂性地逃避任务,而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手机、电视、报纸、音乐等使他们轻而易举地从任务中脱离开来,形成拖延。 2.1.2 任务本身的性质和特征个体必须完成的任务有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从难易程度而言,有的浅显易懂,有的深奥难解;从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而言,有的时间限制长,有的时间限制短;从趣味性而言,有的枯燥难耐,有的趣味十足;从任务对个体需求满足的角度而言,有的任务能调动个体......>> 问题二:写论文,老是喜欢拖延,怎么解决 赶紧退了吧,那些实力不行。 论文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 *** 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问题三:严重的拖延症我的毕业论文怎么办啊啊啊 还是抓紧时间写吧,早写早完事,拖到最后论文质量肯定会下降,还是早点写,早作准备,如果不会写的话可以到上学吧论文查重上看看论文写作,上面讲了论文写作的技巧分析,论文写作格式和写作注意事项,参考文献格式,注释的格式等。最后还能直接在上面进行论文查重,很方便的。 问题四:拖延症十分严重 各种逃避写论文 怎么办 论文要早一点准备,临时抱佛脚肯定是来不及的,别在耽误了时间 论文我写过很多,也许我会对你有点帮助 问题五:如何改变自己的拖延症,总是把事情拖很久!感觉好像没什么动力 拖延症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 治疗步骤: 1、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把拖沓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 3、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 4、开始做事。 具体做法: 1、 时刻提醒。将你提工作报告或论文的最终期限或约会日期写下来,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用荧光笔重点标注一下。 2、将工作安排在一天当中效率最高的时候。 3、给自己设个最后期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往往在最后一刻都能完成。 4、将工作分出轻重缓急,重要的马上就做。当一大堆工作都摊在你面前时,你就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了。 5、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其余工作你就会在轻松的心态下完成。 6、劳逸结合 7、将庞杂的工作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避免工作被打断。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9、计划不要变来变去。一旦你给自己制定了计划,就严格遵循它。不要为了使计划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内容。 10、当按时完成计划时,及时进行奖励。 问题六:做事拖沓,有什么好办法能改掉拖延症呢? 给自己列计划表,严格执行,如果自己执行不到位,就自己惩罚一下自己,比如一星期不许吃零食 问题七:以“拖延症”的好坏为论点的议论文 界上没有什么是静止的,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任何一个人对《谁动了我的奶酪》这部书都有不同的感受,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奶酪”这个故事,给我们的人生许多启示。 问题八:拖延现象(拖延症)的成因有哪些?如何应对? 生理因素: 对于一部分人而言,拖延和他们的抑郁倾向和注意力缺陷症(ADD/ADHD)有关。建议怀疑自己有这类问题的人到靠谱的心理诊所/医院精神科就医。明确诊断,对症下药。 拖延还经常被和缺乏自控力联系起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自控力和人的前额皮质有关。略去那些复杂的科学理论和心理学实验,几个需要了解的要点是:意志力本身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些事上消耗后,会影响在其他事情上的意志力),但可以经由锻炼而提高“容量”;充足的能量会让前额皮质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控制拖延,需要保证精力,保证营养,把容易拖的事情安排在精力充沛的时段,开始工作之前先补充糖分。平时最好有充足的睡眠(平均>7小时)和日常锻炼(每天三十分钟,每周四次以上)。 冥想也是一个可以从生理上改善意志力,集中注意力的办法。每天练习冥想相当于精神上的锻炼。最简单的冥想就是在一个无干扰的环境中闭目 *** ,放慢呼吸速度,不去刻意思考。时间可以从5分钟到20分钟。关于冥想深入进去有许多学问,在这里不探讨。 心理原因: 拖延的心理因素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 童年时期接触什么样的认知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因此不应把拖延症完全看作是自己的错。但是,认清源头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挖掘那些埋藏得很深,过去很少质疑的错误认知。如“自责内疚可以促使自己行动”,事实上很多时候自责内疚反而增大压力,使拖延状态恶化。如“如果再拖我就完蛋了”,事实上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非成功即失败。一个人在某些领域的“失败”并不能否定整个人的价值。 如果略去“童年血泪史”,仅仅看拖延症当下的表现,可以把拖延的心理成因归纳为:低期望(即缺乏自信)、低价值感(即认为要做的事意义不大)、高冲动(即追求即时的满足和回报)。(据《拖延心理学2》)。 我曾在一个以战拖为主题的QQ群内进行调查(一套书上的自测题), 绝大多数成员都属于冲动型拖延,很可能和天生特质(进化心理学中的“猎人”?)和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反馈有关。但是与他们进一步的接触发现,拖延者低期望和低价值感可能已经根深蒂固 ,以至于其本人都没意识到自己“低”得不正常。或者平常并没体会到低期望和低价值感,但在拖延的时候这两种特征就凸显出来,让人无法爬出拖延的泥潭。寻找应对方法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盲区。 “完美主义拖延”也可以纳入这个体系――想要把事情做完美,准备工作做完美,其实是认为“不完美即失败”(低价值感)、“不完美就说明我不够优秀”(低期望),不屑于一开始的试错(低价值感),不愿面对未知的失败可能(高冲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拖延者需要长期的自我反省和认知调整。以上这些易酿成拖延的下意识心理活动,需要及时被发现和纠正。最有效果的,可能是“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事”。然后通过不断地取得小的进步来增加自信。至少,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增添意义,及时肯定自己的努力(哪怕仅仅是发现自己的前期努力是无用功)。还有一个技巧是把任务“游戏化”,给予自己及时的奖励(奖励内容最好是可控的,比如一顿美餐;不要成为另一个消磨时间的黑洞),把“高冲动”这个缺陷转化成动力来源。(更详细的方法,可以参考Self-Discipline in 10 Days) 外界因素既有直接的诱因,他人的影响,也有宏观的社会因素。 直接诱因包括任务的性质本身,典型的如科学研究、论文,回报遥远,不确定性大。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把任务化成可掌控的小块来处理。也包括周围环境的诱惑,如手机上网等。可以采取一些技巧加以控制(学会时间管理方法、限制上网、或者干脆转换环境......>> 问题九:怎样改变拖延的毛病? 如果你有了拖延症,也不用过于担心,下面来看一看,问渠心理网为你介绍的几种调整拖延症的方法: 1、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我要在九月一日之前打扫和整理我的车库。 2、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一个迷你目标都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可以累积成大目标。 不是:我打算要写那份报告。 而是:我今晚将花半小时设计表格,明天我将花另外半小时把数据填进去,再接下来一天,我将根据那些数据花一个小时将报告写出来。 3、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遭遇到第一个(或者第二、第三个)困难时,不要放弃。困难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 不是:教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办法写论文了。 而是:虽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前先列出论文提纲。 5、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即便是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则我就会感觉哪里不对。 而是:我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这感觉很好。 4、留意你的借口。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而要将它看作是再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或者利用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赏。 不是:我累了(饿了/很忙/很烦,等等),我以后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将只花15分钟写报告,接下来我会小睡片刻。 上面所说的这四个方法,是一种认知调整法,只要你用合理的认知,去调整你那不合理的认知,那么你的拖延症就会消失! 问题十:怎样克服拖延症和懒惰 一、消除干扰 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二、分清主次学会运用二八法则 1、分类: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性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者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类,依次完成。你发每封电子邮件时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是呈交老板的计划书就要周详细密了。 2、分解: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 三、设定更具体的目标 如果你的计划是“我要减肥,保持好身段”,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流产。但如果你的计划是“我每周三次早上七点起床跑步”,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被坚持下来。所以,你不妨把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可以控制的小目标。当你的家里看起来像一个垃圾站时,让它立刻纤尘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钟把洗手间清洁一下却也不算太难。 四、互相监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五、不要给自己太长时间 心理专家弗瓦尔发现,花两年时间完成论文的研究生总能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放松、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写论文的人几乎每分钟都在搜集资料和写作。所以,有时候工作时间拖得越长,工作效率越低。 六、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果拖沓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七、别美化压力 不要相信像“压力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错误说法。你可以列一个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时间表,以避免把什么事情都耽搁到最后一分钟。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拖延症形成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一种观点认为,拖延是由一种或数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造成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可能拖延;另一种观点认为,拖延多是由环境决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
扩展资料:
干预措施:
1、改变认识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2、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3、增强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
4、发挥群体的作用
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拖延症
别管,结果行动起来
若干年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碰到了一个简单的任务:将一箱衣服从他所居住的印度邮递至美国。这些衣服是他的一个朋友兼同事来看过他之后落下的,所以阿克洛夫急着想将它们把它送回去。但是有一个问题:印度的官僚体系和阿克洛夫自己称作“我在这些事情上的无能”使之成为一件麻烦事——确实,他估计这将会占去一整个工作日的时间。于是他一周又一周地推迟处理这件事情。这样一直持续了八个月之久,直到阿克洛夫自己都快要回国了他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一个朋友恰好也要寄一些东西回美国,于是阿克洛夫得以将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衣服连带着一同捎回去。考虑到洲际邮件的不稳定性,阿克洛夫很有可能比斯蒂格利茨的衬衫提早到达美国。这个故事有一点让人感到安慰:就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会拖延!很多人生活中都充满着一大堆未完成的任务,或大或小,噬咬着我们的良心。但阿克洛夫将这再熟悉不过的体验看成是一个谜。他真心想把衣服寄回给他的朋友,但是,就像他在1991年的论文《拖延和顺从》(Procrastination and Obedience)中所提到的那样,“八个月里每早醒来我都决定第二天早上去把箱子寄给斯蒂格利兹。”他永远都将要把箱子寄出去,但那一刻从不到来。后来成了行为经济学的中心人物之一的阿克洛夫意识到,拖延可能不仅仅只是一个坏习惯。他认为这揭示了关于理性思维的限度的一些重要问题,并且可能帮助我们理解包括毒品滥用和储蓄习惯在内的形形色色的现象。自从他的论文发表以后,拖延症研究变成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领域,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都争相加入。
拖延症是希腊人称作akrasia的现象的一个有力的例证——做出有违于最佳判断的事情。皮尔斯·斯蒂尔将拖延症定义为,出于自愿地推迟某事,尽管你知道这样的耽搁会让你更加难受。换一句话来说,如果你只是说“尽情的吃喝玩乐吧,因为明天我们就死了”,那么你就不是在拖延。
如果你认为那是最有效的利用时间的方式而有意推迟也不算是拖延。拖延症的实质在于不去做你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造成人们精神负担的心理扭曲。这就是拖延症令人困惑的地方:尽管它是在避免令人不愉快的任务,但是沉湎于其中也不会让人快乐。在一个研究中,65%的被调查学生在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学期论文之前,表示希望避免拖延:他们既知道自己不会准时地完成功课,也清楚这种延迟会让他们不快乐。
对于拖延,很多人都将原因归结为一个字——懒。的确,几乎跟“拖延症”同时崛起,并被许多人自我确诊的另一种绝症,就是“懒癌”了。但有一些拖延症非常严重的人,也并不懒,他们在迟迟无法开始工作或学习的同时,做了很多其他的事,并没有闲着。 那么,拖延症究竟都有哪些成因呢? 未来的好处,在现在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未来的烦恼,在现在看起来,也不那么可怕。这是一种人之常情。简单来说就是更倾向于获得眼前的利益,有花堪折直须折,今朝有酒今朝醉。 拖延也是一样,被拖延的任务往往是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好的事情很少会被一直拖延下去。 完成一项艰巨任务所获得的心理满足和金钱报酬,都需要等到做完它之后才能得到。就算一直拖下去,最后真的搞砸了,后果也是要到截止日以后才会降临的。 可是,玩游戏、看电影立马就可以得到快乐,做小件的其他工作也可以很快完成,于是在选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时,就总是把复杂庞大的任务推到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艰巨任务不断地被其他事情“插队”,就形成了拖延。 多想想自己为什么选择做了这些“插队”的事情,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让自己有拖延的余地。 被一拖再拖的,往往是被安排、被指派的工作,要么是做完了就会得到奖励,要么是做不完会有相应的惩罚。 一项任务本来就是要做的,而且人们选择职业时多多少少考虑了自己的爱好,所以原本对任务或许还抱有一丝兴趣,可是一旦上司制定了什么奖励或惩罚的规则,这项任务在人们心里就更加变成了一件“唉,好烦,不想做可是不得不做啊……”的事情。 奖励和惩罚这样的外在激励,会削弱人们心里原本存在的内在激励,也就是原有的对工作发自内心的兴趣。最可怕的是,给自己类似奖惩的心理暗示来激励自己,也常常会收到反效果。给自己指派工作,会让自己感到这任务“不是我自己想做,是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才被迫去做的”,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逃避,拖延也就随之而来。 “写完论文之后我就约三五好友去KTV玩个爽”、“做完这个企划就去吃一顿犒劳自己”、“交稿之前绝不看电影”,这样的想法很危险…… 不要过多地想工作做完后会怎么样,做不完会怎么样,去做就好了,当你真正静下心来沉浸在工作里面,任务就会不知不觉地逐渐接近终点的。 在面临某种重要的任务时,为了避免自己表现不佳,有些人会故意为自己制造障碍。 如果没有做好,就安慰自己“不是我能力不行,是因为缺乏天时地利人和”;而如果做得好,可以想“看我多棒,即使如此我还是能做好”。这样就能减轻失败带来的心理伤害,因为遇到障碍而失败,总比“我已经尽了全力却还是做不好”要容易接受得多。在期末考试、竞技体育、职场竞争等情境中,只要用成绩、排名来对参与者进行评比,就很可能会有人做出各种各样的给自己设置障碍的行为。 自我妨碍只能带来心理安慰,而并不会让最终取得的成绩变得更好。正视可能面临的失败,积极努力地应对,反而可能结果超过预期。这样的经验多几次之后,就能逐渐建立一种正面的反馈,让人不再用逃避的方式去面对问题。 对于很多人而言,拖延症都是从高中、大学阶段开始出现,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小学、初中阶段,我们要做的事很单一。但是随着人慢慢长大,要做的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多,而且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有些至关重要,有些无关紧要,有些火烧眉毛,有些时间充裕。 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记清楚自己手头全部的待办事项,更别提按照截止期限和重要程度排好这些任务的处理顺序。面临冗杂繁多的工作,巨大的心理压力会进一步加剧拖延——只有一两件事没做,人就会打起精神来把它们消灭掉,有十件事没做,反而只想瘫在沙发上吃薯片看肥皂剧。 列出待办事项清单,能有效地解决这种工作越多越拖延的困扰。 至于先做什么工作更好,则是见仁见智的。有些人喜欢先做复杂的大项工作,以免做什么事的时候心里都惦记着它。也有人喜欢从小件的、简单的工作入手,带着成就感的愉快心情,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别管,结果行动起来
拖延症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的问题 比如说早上起床赖床 写作业时咬笔盯着题却不想写可以以母亲的抱怨声为开头随后我与母亲发生争执 母亲摔门离去我独自坐在房中思考感到懊悔、愧疚 决心改掉拖延症于是开始写作业写这道题 脑子又不听使唤 窗外有一只小鸟停歇在电线杆上 冲我高歌我的脑袋里有两个小人 一个让我写作业 一个让我抬头看看小鸟漂亮的羽毛等等 这里着重描写我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终于 我深吸一口气 沉下气 眼睛紧盯题目咬牙做完这道题 继续坚持 不断写题目 渐渐地我渐入佳境 不再想着小鸟啊 我终于成功了 母亲也十分高兴然后写 我的感悟:战胜拖延症并不是什么难事 重要的是克制住身边的诱惑 等等
十万个冷知识
拖延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很好理解。拖延症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话题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对于此话题有学习欲望,此话题对学生生活有指导意义。 阅读七选五试题,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在所给的原文中找出关键词或者说是线索词。文章的整体思路能帮助你在答案中筛选出符合逻辑的选项,关键词则能帮助你确定更多的细节,排除相近的选项。得出正确的答案。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主题是“时间的管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次团辅活动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正式开始团辅活动之前,指导者先让团体成员在房间里自由漫步,见到其他成员,微笑着握握手,当指导者说:“停”,每个成员和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两人一组,席地而坐,各自做自我介绍尽可能多了解对方,然后再开始与其他同学下一轮的“相识”。通过热身活动,使同学们迅速了解彼此,拉进彼此距离,增进感情,帮助后续活动有序进行。然后画时间馅饼图,发给学生每人一张A4白纸,请学生在白纸上设计一天24小时的作息时间安排。所以,拖延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很好理解。
问题一:怎样克服拖延症 论文 拖延症的危害、形成及克制方法 所属分类: 心理学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尤其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兴盛,吸引个体注意力的诱惑因素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很难高度集中精力完成学习或者工作上的任务。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拖延已经成为个体身上普遍存在的行为现象。“拖延是一种成问题的习惯,它会把重要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拖延过程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拖延行为反映出个体的心境、自控力水平、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认同感。每个个体都会在不同事情上有不同程度的拖延,那些选择主动拖延的人相比被动拖延的人更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所以并不是每一种拖延行为都被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症目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学术界也没有对此形成统一的定义,因此我所理解的拖延症就是“个体主观故意延迟完成必须的任务,直至产生不良情绪和不良后果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状况。”拖延症具有巨大的危害,严重者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纠正,比如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暴露疗法等使拖延者转变认知观念,纠正拖延行为。 1 拖延症的危害 “拖延症”似乎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尤其在学校和职场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学生总是不到最后期限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到最后时刻不履行作为学生的职责。在职场中,尤其是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任务人们更倾向于拖延,然而拖延症具有明显的危害,拖延者不到必须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坚决不会开始行动,因此必定会严重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在团队合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团体总进度和工作效率,甚至使团队蒙受巨大的损失。往往这个时候拖延者会产生焦躁、后悔、自责等不良情绪,因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的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增长和发展自己。” 因此没有任何人会发自内心地愿意自甘堕落和消极怠工。拖延者意识到自身拖延思想时,面对拖延造成的不良后果时,会产生压抑、烦躁、沮丧、自责等情绪,但是下定决心行动的时候却还是一再拖延,久而久之,使拖延者的不良情绪持续积压,这种恶性循环将极大破坏主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体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 拖延症的形成 每个选择背后都有支撑它的理由,拖延亦是如此。为了短暂的、虚假的快乐,或是害怕失败、害怕成功,亦或追求完美,拖延者无论大事小事总是选择一拖再拖,一次次的拖延直至个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比如深深的自责、内疚、烦躁却依然无法下定决心行动起来,使拖延症愈演愈烈。通过观察和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客观和主观2个方面分析拖延者选择拖延的原因。 2.1 客观原因 2.1.1 情境因素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并受到影响。人们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等微观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机遇,同时也加剧了竞争,不管是学生还是职场男女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有时候他们会受到周围同学或同事的影响,受到人际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趋向于短暂性地逃避任务,而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手机、电视、报纸、音乐等使他们轻而易举地从任务中脱离开来,形成拖延。 2.1.2 任务本身的性质和特征个体必须完成的任务有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从难易程度而言,有的浅显易懂,有的深奥难解;从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而言,有的时间限制长,有的时间限制短;从趣味性而言,有的枯燥难耐,有的趣味十足;从任务对个体需求满足的角度而言,有的任务能调动个体......>> 问题二:写论文,老是喜欢拖延,怎么解决 赶紧退了吧,那些实力不行。 论文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 *** 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问题三:严重的拖延症我的毕业论文怎么办啊啊啊 还是抓紧时间写吧,早写早完事,拖到最后论文质量肯定会下降,还是早点写,早作准备,如果不会写的话可以到上学吧论文查重上看看论文写作,上面讲了论文写作的技巧分析,论文写作格式和写作注意事项,参考文献格式,注释的格式等。最后还能直接在上面进行论文查重,很方便的。 问题四:拖延症十分严重 各种逃避写论文 怎么办 论文要早一点准备,临时抱佛脚肯定是来不及的,别在耽误了时间 论文我写过很多,也许我会对你有点帮助 问题五:如何改变自己的拖延症,总是把事情拖很久!感觉好像没什么动力 拖延症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 治疗步骤: 1、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把拖沓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 3、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 4、开始做事。 具体做法: 1、 时刻提醒。将你提工作报告或论文的最终期限或约会日期写下来,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用荧光笔重点标注一下。 2、将工作安排在一天当中效率最高的时候。 3、给自己设个最后期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往往在最后一刻都能完成。 4、将工作分出轻重缓急,重要的马上就做。当一大堆工作都摊在你面前时,你就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了。 5、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其余工作你就会在轻松的心态下完成。 6、劳逸结合 7、将庞杂的工作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避免工作被打断。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9、计划不要变来变去。一旦你给自己制定了计划,就严格遵循它。不要为了使计划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内容。 10、当按时完成计划时,及时进行奖励。 问题六:做事拖沓,有什么好办法能改掉拖延症呢? 给自己列计划表,严格执行,如果自己执行不到位,就自己惩罚一下自己,比如一星期不许吃零食 问题七:以“拖延症”的好坏为论点的议论文 界上没有什么是静止的,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任何一个人对《谁动了我的奶酪》这部书都有不同的感受,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奶酪”这个故事,给我们的人生许多启示。 问题八:拖延现象(拖延症)的成因有哪些?如何应对? 生理因素: 对于一部分人而言,拖延和他们的抑郁倾向和注意力缺陷症(ADD/ADHD)有关。建议怀疑自己有这类问题的人到靠谱的心理诊所/医院精神科就医。明确诊断,对症下药。 拖延还经常被和缺乏自控力联系起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自控力和人的前额皮质有关。略去那些复杂的科学理论和心理学实验,几个需要了解的要点是:意志力本身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些事上消耗后,会影响在其他事情上的意志力),但可以经由锻炼而提高“容量”;充足的能量会让前额皮质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控制拖延,需要保证精力,保证营养,把容易拖的事情安排在精力充沛的时段,开始工作之前先补充糖分。平时最好有充足的睡眠(平均>7小时)和日常锻炼(每天三十分钟,每周四次以上)。 冥想也是一个可以从生理上改善意志力,集中注意力的办法。每天练习冥想相当于精神上的锻炼。最简单的冥想就是在一个无干扰的环境中闭目 *** ,放慢呼吸速度,不去刻意思考。时间可以从5分钟到20分钟。关于冥想深入进去有许多学问,在这里不探讨。 心理原因: 拖延的心理因素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 童年时期接触什么样的认知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因此不应把拖延症完全看作是自己的错。但是,认清源头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挖掘那些埋藏得很深,过去很少质疑的错误认知。如“自责内疚可以促使自己行动”,事实上很多时候自责内疚反而增大压力,使拖延状态恶化。如“如果再拖我就完蛋了”,事实上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非成功即失败。一个人在某些领域的“失败”并不能否定整个人的价值。 如果略去“童年血泪史”,仅仅看拖延症当下的表现,可以把拖延的心理成因归纳为:低期望(即缺乏自信)、低价值感(即认为要做的事意义不大)、高冲动(即追求即时的满足和回报)。(据《拖延心理学2》)。 我曾在一个以战拖为主题的QQ群内进行调查(一套书上的自测题), 绝大多数成员都属于冲动型拖延,很可能和天生特质(进化心理学中的“猎人”?)和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反馈有关。但是与他们进一步的接触发现,拖延者低期望和低价值感可能已经根深蒂固 ,以至于其本人都没意识到自己“低”得不正常。或者平常并没体会到低期望和低价值感,但在拖延的时候这两种特征就凸显出来,让人无法爬出拖延的泥潭。寻找应对方法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盲区。 “完美主义拖延”也可以纳入这个体系――想要把事情做完美,准备工作做完美,其实是认为“不完美即失败”(低价值感)、“不完美就说明我不够优秀”(低期望),不屑于一开始的试错(低价值感),不愿面对未知的失败可能(高冲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拖延者需要长期的自我反省和认知调整。以上这些易酿成拖延的下意识心理活动,需要及时被发现和纠正。最有效果的,可能是“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事”。然后通过不断地取得小的进步来增加自信。至少,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增添意义,及时肯定自己的努力(哪怕仅仅是发现自己的前期努力是无用功)。还有一个技巧是把任务“游戏化”,给予自己及时的奖励(奖励内容最好是可控的,比如一顿美餐;不要成为另一个消磨时间的黑洞),把“高冲动”这个缺陷转化成动力来源。(更详细的方法,可以参考Self-Discipline in 10 Days) 外界因素既有直接的诱因,他人的影响,也有宏观的社会因素。 直接诱因包括任务的性质本身,典型的如科学研究、论文,回报遥远,不确定性大。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把任务化成可掌控的小块来处理。也包括周围环境的诱惑,如手机上网等。可以采取一些技巧加以控制(学会时间管理方法、限制上网、或者干脆转换环境......>> 问题九:怎样改变拖延的毛病? 如果你有了拖延症,也不用过于担心,下面来看一看,问渠心理网为你介绍的几种调整拖延症的方法: 1、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我要在九月一日之前打扫和整理我的车库。 2、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一个迷你目标都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可以累积成大目标。 不是:我打算要写那份报告。 而是:我今晚将花半小时设计表格,明天我将花另外半小时把数据填进去,再接下来一天,我将根据那些数据花一个小时将报告写出来。 3、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遭遇到第一个(或者第二、第三个)困难时,不要放弃。困难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 不是:教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办法写论文了。 而是:虽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前先列出论文提纲。 5、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即便是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则我就会感觉哪里不对。 而是:我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这感觉很好。 4、留意你的借口。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而要将它看作是再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或者利用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赏。 不是:我累了(饿了/很忙/很烦,等等),我以后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将只花15分钟写报告,接下来我会小睡片刻。 上面所说的这四个方法,是一种认知调整法,只要你用合理的认知,去调整你那不合理的认知,那么你的拖延症就会消失! 问题十:怎样克服拖延症和懒惰 一、消除干扰 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二、分清主次学会运用二八法则 1、分类: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性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者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类,依次完成。你发每封电子邮件时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是呈交老板的计划书就要周详细密了。 2、分解: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 三、设定更具体的目标 如果你的计划是“我要减肥,保持好身段”,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流产。但如果你的计划是“我每周三次早上七点起床跑步”,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被坚持下来。所以,你不妨把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可以控制的小目标。当你的家里看起来像一个垃圾站时,让它立刻纤尘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钟把洗手间清洁一下却也不算太难。 四、互相监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五、不要给自己太长时间 心理专家弗瓦尔发现,花两年时间完成论文的研究生总能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放松、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写论文的人几乎每分钟都在搜集资料和写作。所以,有时候工作时间拖得越长,工作效率越低。 六、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果拖沓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七、别美化压力 不要相信像“压力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错误说法。你可以列一个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时间表,以避免把什么事情都耽搁到最后一分钟。
1.完美主义。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解决方法:对自己说现在的状态就已经很好,可以开始了。每有一点进展都鼓励自己。意识到一点错误都不犯是不可能的。伟大的作家,诗人,艺术家都是断断续续完成他们的杰作的,自己也可以如此。2. 抵制与敌意。这个老师对我态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兴作他布置的作业。解决办法:要意识到,不完成作业受害的是自己。不能仅仅因为一个老师的态度而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3.容易颓废。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不需要做我干吗要做,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解决办法: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设法降低事情的难度,取得进展;暂时推迟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这一点也很符合很多中国学生的现状。因为不是人人都对自己的课题感兴趣的,所以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不容易定下心来完成相关任务。解决的办法如上所说,向别人寻求帮助,听取建议,同时可以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4. 自我贬低。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以后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解决办法: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自己对自己进行勉励。
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拖延症呢?
论文写作拖延症,大多是内心对写论文这件事情有恐惧,被论文这个大项目给吓到了,不敢直接面对,不敢开始动笔,最后一拖再拖,弄得自己焦头烂额。
针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两个字——行动!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要绝望了?哈哈,不是你想的那种行动啦!这里所说的“行动”,是有讲究的,绝对不是盲目鲁莽的行动!这里的行动一共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分解。把你要眼前要做的这件事情分解成多个行动,也就是项目分解。它看似是一件事,但是,如果你把它拆分开来,就可以变成很多个比原先轻松很多的事情。
比如,写论文这件大事就可以分解成多件小事——选题,查资料,定题目,列大纲,写正文,修改,排版……当你把整个写论文这件事情像这样分解开来的时候,是不是就会觉得整个思路都清晰很多,也就没觉得这么困难了?
第二步:再分解。把大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还不够,肯定还有一部分人还会觉得动不起来,怎么办——那就接着分解,分解到不能再分解,小到你可以没有恐惧地去开始第一步为止,怎么理解?最简单的,第一步——站起来!
第三步:马上行动。这里的行动,不光是说要马上去做具体的事,而是要马上动起来,让你的整个身体处在行动的状态!
比如说,你站着的状态,和坐着的时候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站起来的时候,更容易动起来,如果是坐着,就很容易产生怠惰的情绪。因此,要想保持这种行动的状态,可以在开始做事前,站起来做个简单的热身运动,可以是跑楼梯,高抬腿,做俯卧撑等等,让自己全身兴奋起来,大脑越活跃,就越有劲儿做事情,思维也更活跃!~
做好精力管理,掌握蜕变的正确打开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陈翌侨轻安”。
别管,结果行动起来
十万个冷知识
每天早上起床以后,你的心理活动一定是这样的
▼
“再过五分钟我就起床。”
......
“再过五分钟我就起床。”
......
“再过一分钟。”
......
“再过三十秒!”
忽然你看了看表,
卧槽!
又要迟到了!!!
然后你开启暴走模式,
洗头洗脸刷牙化妆穿bra换衣服。
本来需要一个小时完成的事情,
你竟然在10分钟搞定了。
“Oh,Yes!"
你觉得自己成功的要开启美好的一天了,
然后你再一看表,你丫还是要迟到了
你似乎已经看到了领导要斜着眼看你的表情;
你似乎看到了闺蜜抓狂的脸;
你似乎看到了你的火车就要从你面前呼啸而过;
你似乎看不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大写的生无可恋。
对,没错。你有病。得治!
心理学上来说,这就是
▼
来来来,我告诉你萌什么叫做拖延症。
▼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你的拖延症已经严重影响你的生活。
每次把事情拖延到最后还没有做好,
你就会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
严重的还会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所以拖延症不容小觑啊。
你这是病,得治啊。
那么到底该怎么积极对抗自己的拖延症呢?
1.积极的心理暗示。
你要告诉自己,上班很快乐啊。
你只要挤一个小时地铁就可以见到办公室里可爱的小哥。
2.增强自信心。
爸爸怎么会迟到呢?
爸爸是宇宙之王!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倒爸爸!
迟到是凡人才做的事!
3.发挥群体的作用。
将自己融入公司的大家庭里。相互监督。
你看人家都不迟到,你怎么可以迟到。
迟到了会被别人看不起!
“原来你是这种爱迟到的同事,啧啧啧。”
你还想迟到吗?
现在你萌有没有get到治愈自己拖延症的方法?
所谓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各位病友
不如让我们从明天开始
迎接一个不迟到的你
如果明天不行
。
。
。
。
那就后天吧
最后祝你萌早日痊愈!
陪伴如初,心有所依 微信公众号 (初心客厅)ID:xinlishudaozixun
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拖延症呢?
别管,结果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