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疫情下大豆进口论文外国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疫情下大豆进口论文外国参考文献

发展绿色食品大豆产品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振兴摘要:黑龙江省借助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和较高的机械栽培技术水平,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冲击较大,还面临着种植收益过低、基础设施薄弱、精深加工能力不强等限制因素。 关键词:绿色食品;大豆产业;黑龙江省 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豆发展现状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栽作物,在黑龙江省有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总产量都占全国的1/3左右。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是黑龙江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绿色食品大豆产业也随着迅速发展起来,从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绿色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08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 617.3万亩,年均递增20%以上,现已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1/4以上,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44个,面积1 543.3万亩。认证绿色食品大豆产品138个,企业65 家。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豆的产业优势 1.黑龙江省环境条件优良。黑龙江开发较晚,环境污染小,病虫害发生率比南方低。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丰富,全省拥有森林3亿亩,森林覆盖率43.6%;天然草原面积约6 500万亩;湿地面积6 510万亩。生态良好,具备发展绿色大豆得天独厚的条件。黑龙江土质肥沃,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全省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370毫米~670毫米,光、热、雨同季,适于大豆生长,加之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农产品品质优良。 2.大豆栽培技术水平较高。黑龙江省是全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大豆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近1/3,黑龙江省农垦耕地占全省的1/5,土地规模化种植、机械标准化作业、栽培制度科学化已经走在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前列。目前,全省在各环节、各层面开展的农场与地方县合作共建成效突出,带动了地方大豆种植水平的提高。 3.绿色大豆的科研水平较高。黑龙江省从事大豆生产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较多,每个市都有多家从事大豆技术的研究机构,近几年,每年的育成品种都在十个以上,70%以上大豆品种为高脂肪、高蛋白及兼用型品种,黑字号、垦字号大豆油脂居全国领先水平,东农42等品种蛋白含量领先国际水平;每年省政府都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大豆产业的开发和研究,委托东北农业大学、农科院、植保站等单位进行绿色大豆高效生产技术的专题研究,为绿色大豆的生产、加工提供科技保障。 三、黑龙江省绿色大豆产业发展限制因素 1.加入WTO后受国际市场影响比较大。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关税大幅降低, 大豆和豆粕进口关税都降低到了3% 和5% 以下, 不对大豆的进口实行配额制,不对大豆出口实行补贴,这在政策上为国外大豆的进口铺平了道路。这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在逐步增加,2005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约为2 600万吨,2006年大概是2 800万吨,2007年3 082.1万吨,几乎每年都有200万吨的增加,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3 743.6万吨,较2007年的进口量大幅增加661.5万吨,增幅达到21.5%,连续第四年创下中国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预计2009年的进口量还将增加。与进口大豆相比, 国产大豆无论在商品质量和价格上均有较大差距,2008年底,黑龙江省大豆的国储库收购价格3 700元/吨左右,而进口大豆到港价格仅为3 100元/吨,每吨比国产大豆低600元。 2.三大主栽作物比较大豆处于劣势地位。2005年以来黑龙江省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07年种植面积为5 713万亩,与2005年相比减少600万亩,这里还没有考虑后开垦的耕地面积补充进来的(大多数生荒地都适合种大豆)。相反,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却逐年增加,尤其玉米面积2007年比2005年增加了1 800万亩,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大豆面积的萎缩。原因主要是与水稻、玉米相比种植大豆的效益底,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2008年大豆的公顷收益不足千元,而水稻、玉米的公顷收益都在3 000元以上。 3.大豆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黑龙江省大豆的主产区基本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大豆是比较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作物,黑龙江省的机械化种植水平也较高,但农田基础设施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近几年连续发生的春旱、夏旱等自然灾害给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们各级政府虽然每年都在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抗旱,但收效不大,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面积较大、资金的投入还不到位,机井眼数还不能覆盖大多数产区。没有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 4.大豆精深加工能力不强。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多是传统的制油企业,数量多,成规模的少,粗加工多,深加工少;传统加工多,新兴加工少;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小包装,直接给省外企业加工毛油,这样利润空间就小。产业布局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从规模结构上看,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水平低。虽然一些企业也申请了绿色食品标志,但都是一些大豆、豆油、豆粕等初加工产品,像一些深加工豆制品、分离蛋白等加工企业近两年刚刚出现,但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品牌,市场影响力小。必须采取高新技术向工业化、深加工方向发展。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与沿海企业相比,大豆基本都为本地大豆,收购成本较高,而且大多数豆油都是销往省外,销售半径也较长,运输成本增加,这使得黑龙江省的豆油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大豆产业的建议 1.借助政策优势,扩大绿色大豆种植面积。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省进行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工作,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大豆基地的环境监测和管理费用,各大豆主产县应利用该项目,积极争取开展绿色食品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工作。基地的创建上连着企业,下牵着农户,是一个企业增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绿色富农工程,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积极落实省政府“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到2012年,全省建设优质大豆基地5 700万亩,大豆总产量170亿斤。按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种植的大豆是优质大豆,绿色食品大豆基地是优质大豆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各大豆主产县应借助政策优势、制订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绿色食品大豆基地的发展。 2.实行由种植大省向加工大省的战略转变。黑龙江省是大豆的种植大省,绿色大豆的种植面积也排在全国首位,但加工相对薄弱。黑龙江省应积极制定措施,实行由种植大省向加工大省的转变。近几年除了老牌的九三油脂、阳霖油脂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外,也涌现出了像哈高科异黄酮、日月星蛋白粉、瑞盛素肉这样的深加工企业,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扶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对整个绿色大豆产业的拉动作用。无论是大豆生产还是大豆制品加工,都必须实施标准化生产, 逐步建立科学、完备的大豆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和质量认证三大体系,狠抓产地环境、农业投入、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市场准入五大环节的管理,改变无标生产、无标上市和无标流通的状态。要把“振兴大豆产业行动计划”和“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推广大豆绿色栽培技术,杜绝使用不合理农药与化肥,建立绿色有机大豆生产基地,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大豆原料和绿色大豆制品,以适应安全、营养食品消费的需要。 3.加强管理,确保大豆食品质量安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空前的高,食品质量安全法也于今年6月实施。所以企业应该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来确保质量安全,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档案,保存企业购销记录、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等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资料,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试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档案应当保存三年,做到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有据可查。黑龙江省大豆加工的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体系及质量认知体系也相对滞后,大多数企业没有通过“国际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及“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良好操作制造(GM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等相关认证,质量安全管理相对松散,若把黑龙江省建成农产品深加工大省,食品强省还需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向品质优良、管理一流、绿色名牌的方向前进。 4.加大力度保护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打造绿色食品大豆产品知名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种植的都是转基因大豆,因其出油率高、产量高、种植成本低,竞争力远远强于中国大豆。但中国大豆具有高蛋白、非转基因和绿色食品大豆产品的品牌特色,用于加工成食用大豆系列食品,具有质量高、品质好、食用安全等优势。因此,以非转基因、绿色食品、优质安全为切入点,黑龙江省要积极培育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大豆产品品牌,严格非转基因大豆标识制度,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争强市场竞争力。像九三豆油、阳霖豆油这样的老品牌,继续巩固市场占有率,向新食用油产品开发、改善产品包装、有机产品认证方向发展;新的深加工企业应看清形势、抓住机遇,确定好自身的市场定位,努力确立市场的品牌地位。像大庆日月星蛋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率先在全国进行高纯度蛋白质粉的开发,并调配成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蛋白质粉、饮料、饼干等,认证了十多个绿色食品标志,公司以非转基因、绿色营养、优质安全为宣传口号,成功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是国内最大的蛋白质粉加工企业,现“日月星”商标已是中国驰名商标和亚洲最具价值品牌。黑龙江省的企业要跳出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恶性竞争圈子,独树一帜,以非转基因和绿色食品的黑龙江品牌,提高大豆产品的附加值,叫响品牌,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孙向东,任红波.加入WTO后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展望与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6):39-41. [2]韩晓增,王守宇.发展黑龙江省绿色大豆产业带的思考[J].大豆通报,2001,(6):3-4. [3]芦玉双.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J].大豆通报,2003,(1):28-30. [4]曹海英.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黑龙江粮食,2006,(1):18-20.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酵,3月16日,德国宣布封锁边境,不少国家也纷纷仿效以求自保,尽管只是短期也并非普遍,却足以使国际贸易渠道受到阻碍、全球经济联系出现裂缝,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自然难以独善其身。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大豆的国际贸易形势表现出错综复杂的趋势,大豆的供给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当前,我国国内各大油厂的大豆库存面临严重不足,开机率为四年同期最低值。目前,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大豆消费国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实际上,在国际贸易历史中,我国也曾是大豆的净出口国。但自1995年开始,我国便由大豆净出口国开始转变为净进口国,当年进口量就多达30多万吨(不包括大豆的副产品豆粕和豆油)。其后,我国大豆进口量更是成飞跃式增长,2000年即达到了1324万吨。2001年中国入世后,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进一步开放,大豆进口关税大幅降低,使得一批拥有技术、规模优势或两者兼备的世界农业强国开始瞄准中国市场。在比较优势的作用下,世界农业强国生产的大豆可谓是“物美价廉”,因此得以快速挤占国内大豆市场份额。2001年,大豆进口总量创下了1394万吨的小高峰,进口大豆占国内油脂加工原料的比例上升到了70%以上。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高达88501.1万吨,进口大豆占国内大豆供给市场总量的83%。榨油和提供豆粕饲料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生产方向。我国大豆需求量的狂飙式上升,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着直接联系。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禽蛋奶逐步成了大众化消费品,势必促进价格相对低廉的大豆油以及为养殖业提供饲料的豆粕需求的激增。具有价格优势的大豆油在我国居民食用油市场上近乎占据着半壁江山,短期内难有与之相匹者。同时,由于大豆富含高蛋白的特性,大豆的副产品豆粕在同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其他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相较时,尽管在产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在肉禽蛋奶已成为大众化消费品的现实约束下,豆粕作为牲畜和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仍然显得“僧多粥少”、极度匮乏。除此之外,糕点食品制作、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生素等也等着豆粕来救急,还有宠物食品、水产养殖等也需要豆粕作为原料,其他产品难以替代。价格低廉的豆油和用途广泛的豆粕使得国内大豆市场呈现需求刚性。由于大豆单产低,人多地少的中国暂且不具备大豆高度自给的能力。以 2017 年为例,大豆进口总量为9554 万吨,如果是本土种植,就需要 7.7亿亩耕地。中国大豆供应严重依赖贸易进口,其中以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为最。2019年,我国自巴西、美国、阿根廷三国所进口的大豆比例分别达到了65%、19%、10%。随着疫情蔓延扩张,世界各国相继采取“封城”“锁国”“限运”等一系列限制农产品对外出口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俄罗斯在内,共计有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1国暂停对华出口大豆至6月,海内外多数农业企业也被迫“停产”“限产”。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导致脆弱的大豆产业链“断供”,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弊端登时暴露无遗。2020年3月,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出现严重危机,到岸大豆数量仅为42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4%,下滑至2015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到岸数量的减少引发了我国大豆交易价格飞涨。先看巴西。2017年以来,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中国将大豆进口的重心从美国向巴西转移。据海关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从巴西买入5093万吨大豆,占总购买量的53.3%,超过了从美国购买的、占总采购量34.4%的3290万吨大豆。2018年,这一比例曾高达75.04%,巴西取代美国正式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根据巴西卫生部5月27日晚公布的最新数据,巴西新冠确诊病例已经突破41万例,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更糟糕的是,巴西近日以来的新冠死亡病例数居高不下,特别是最近两日连续超过1000例。时至今日,中国逐渐走出新冠疫情的恐怖阴霾,巴西却沦陷为全球新冠疫情新的“重灾区”。尤其是5月份,作为拉丁美洲最大、承担巴西国内八成农产品运输的桑托斯港负责处理大豆、玉米、糖和咖啡的至少三家私营码头,已经发现疫情确诊病例,从而被迫启动应急计划,引发巴西其他地区也相继出台限制措施。眼下正是南美大豆的上市季节,但放眼巴西大豆出口市场,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再看美国。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疫情实时监测系统显示,截至美东时间6月1日,美国已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804206例。美国的新冠病毒感染数字和死亡数字在全球遥遥领先,随着政府加快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和美国国内的大规模游行活动激增,美国疫情很可能出现反复。而此前,《华盛顿邮报》已经报道美国多家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员工被确诊感染,接下来,美国疫情继续向中西部农业州扩散不是没有可能。现在正是美国大豆的播种期,虽然据报道,美国大豆种植受疫情影响并不明显,面积还有增加,但专家估计疫情的影响会持续半年左右,也就是说进入2020年秋季疫情的影响才可能会完全消除,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夜长梦多,势必会影响到大豆的价格。还有4月21日,因为疫情原因,特朗普宣布暂停移民60天,导致大量临时移民工人缺失,再加上美国确诊人数数量庞大,美国大豆的种植和收割虽然机械化程度已是很高,但劳动力数量陡然降低多少还是会对它产生影响。三看阿根廷。作为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阿根廷的疫情同样不容乐观。3月31日,阿根廷全国上下全面实行强制隔离措施:除了超市和药店外,其他商铺悉数关门;除特殊行业外,所有企业一律居家办公。严格的防控措施无疑会给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伤害,农产品方面自然也无可幸免。眼下,阿根廷正值大豆和玉米的收获忙季,但由于新冠疫情引发的紧张局面,阿根廷面临着物流延迟和人手紧缺的困境,导致不少种植户选择将新收获的大豆和玉米囤积起来,暂时不出售。据外电3月19日消息,位于世界最富有的三大粮仓之一——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中心的城市罗萨里奥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也宣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停港务活动。作为阿根廷重要谷物出口枢纽——罗萨里奥附近的三大港口负责处理全国近八成的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其中主要产品就是大豆、豆油和豆粕。2019年,阿根廷大豆出口总量中约有80%出口至中国,阿根廷现在这种封国闭港的严格措施对于豆粕的提振十分明显,直接会影响中国豆粕市场动荡不安。通过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新冠疫情下大豆国际贸易形势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大豆的供给安全。一、疫情防控导致物流中断,大豆贸易运输受阻一方面,从产区到港口的物流通道由于各地疫情防控效果的差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目前来看,中国大豆三大进口来源国的国内疫情都不容乐观。居高不下的感染总病例和新增病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物流及码头工人等,造成国内劳动力紧缺和物流延迟。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初现成效,但由于各大大豆出口港深受疫情影响,从港口到销区的物流通道仍然面临重重阻碍。以巴西的桑托斯港、阿根廷罗萨里奥附近的三大港口等为代表的外贸大型港口,都各自承担着国内极高份额的农产品运输工作。但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正常的物流运输工作被迫中止或受到限制。二、农产品出口禁运风险增大,大豆国际贸易市场异动性强由于农产品的特殊重要性和战略地位,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蔓延,部分国家对于大宗农产品存在不安全预期,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也难免存在不稳定情绪,再加上年初非洲诸国、印度等面临的蝗虫灾害,各国为求自保,紧缩供应链,国际农产品出口禁运措施加强,价格呈现上调。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表明,3月份我国的大豆市场交易价为每百斤286元,创下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同时,大豆生产者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对外进行大豆销售的意愿降低。三、国际投机资本借机炒作,恶化预期来制造行情。前不久,美国彭博社报道称,多个国家竞相实施粮食出口禁令。仅500字的新闻稿,在10多天的时间里,导致全球粮食市场异常波动,人心惶惶。尽管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就是国际投机资本恶意炒作的深刻教训。这次疫情冲击可能带来的粮食危机风险,与2008年相比只是存在成因上的不同,其中隐患同样不堪设想。对于来自国际投机资本对粮食市场的蓄意炒作,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和防范。豆粕和豆油已成为我国农贸市场的刚需商品,这种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甚至呈现继续强化的趋势。同时,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消极影响预计还要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对于如何有效保障我国大豆市场供给稳定和持续发展,提高抵御自然、政治、经济等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施策。一、加大对巴西等大豆近期进口国的疫情援助力度,全力维稳大豆供应链。南美洲是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地,其中巴西又是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当前正是巴西大豆收获和外运关键时节,因此保障大豆供给安全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对巴西等国疫情防控的支持力度,用中国抗疫经验帮助巴西降低疫情困扰,尽快恢复或开辟多元化物流通道,保障大豆运输和出口渠道畅通。同时尽快做好断供预案,以应对大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突发情况。再者就是抓住巴西第二大港口帕拉纳瓜已正常恢复运行等契机,加量、加速、多进、多储。二、 政府部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正确引导市场。这次新冠疫情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已经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网络上传出的诸如“世界即将陷入粮食危机,中国也难以避免”等言论又进一步加重紧张氛围,引起诸多民众陷入了囤粮的恐慌。关键时刻,具备号召力的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前瞻性、引领性作用,及时发布准确信息,既有利于提前防控风险,又有利于稳定市场走向。例如:4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国内粮食供应情况等诸多方面,逐条进行了详实解答,稳定了民心也稳定了市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加大科研投入以提高国内大豆产量,提升大豆自给率。针对我国本土大豆低产高价的现实,要坚持2019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大豆振兴计划,推动大豆重大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加快培育高产、高油、高蛋白、耐密多抗、宜机收的大豆新品种。升级传统的分散种植模式,提高大豆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力求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大豆质上和量上提升,减少大豆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国外疫情论文参考文献

新冠疫情对航运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摘要: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爆发,航运企业业务订单更是进一步下降,因此航运企业急需在疫情环境下寻求应对之策,度过危机。本文分析新冠疫情爆发对航运业的影响,提出应对之策,希望能够为航运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 航运业; 航运市场; 长江航运; 疫情防控;引言自2019年底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后,中国迅速采取措施限制人员流动,正常的商业和工业活动收到一定的限制。受疫情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航运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因此,全面分析疫情的影响程度,积极应对,是减小疫情对航运业影响的重要举措。一、对航运业的主要影响1. 市场需求疲软,疫情冲击全球航运市场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疫情蔓延导致市场需求侧疲软,从而导致船舶需求减少。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延长春节假期,并限制人员流动,对第一季度工商业活动形成了较大限制。虽然国内疫情在4月份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逐渐,但海外仍处于疫情爆发期,且目前尚无迅速收敛迹象。2.航运业部分细分部门受疫情波及(1)邮轮业。受疫情影响,全球最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2020年收益初步估计损失在3亿美元以上。邮轮公司在邮轮停航后的主要损失包括船票收入和停航后的运营支出两个方面。邮轮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也会面临着较大损失,包括包船的旅行社以及邮轮母港运营企业等。(2)水路客运业。疫情爆发后,武汉暂停了全市所有轮渡运营。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客运码头经营者和道路水路客运经营者全部暂停进入武汉的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部分地区全面暂停水路客运发班,水路客运近乎停滞。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武汉渡轮虽已于4月8日起恢复运营,但乘客数量较少,收入难以维持营运费用。[1]3. 航运企业违约风险升高,成本增加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航运企业可能面临较多的违约风险。在签订货物运输合同或者船舶租赁合同时通常会约定货物到港时间或船舶租赁时间。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都采取了更严格的检疫措施和程序,增加清关时间。船舶也可能发生隔离和被迫绕航,延长运输时间,在船舶到达也可能会面临港口由于疫情关闭的情况发生。在期租合约中,当船舶由于船员出现疫情而发生隔离或被迫绕航从而导致延误,根据租约相关条款的约定,船舶可能面临停租,诸多港口也多采取了调整作业时间等措施。船厂工人由于春节长假外来人员返乡和延迟复工出现短缺,或将导致船厂推迟交付新船。诸多风险将增加港航企业和造船企业的营运压力,船厂和船东、货主和承运人、承租方和船东之间的履约风险也相应增加。4.后疫情期间将面临航运拥堵风险疫情期间,由于国内大量企业推迟复工,大量货物堆积在仓库,港口会面临高泊位利用率和锚地高占用率。内河船闸、港口货物仓库和转运车辆将持续一段时间的高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港口使用成本增加二、应对措施1. 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统筹兼顾(1)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解决资金供给,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大面积中小企业集中倒闭。通过宏观政策调控和各项扶持政策,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同时,有效推进包括航运企业在内的企业复工复产。(2)扩大有效投资,避免盲目投资。促进投资流向高新技术、高端制造业、新基建、高端航运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在保持杠杆率稳定可控的情况下推进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3)稳定市场信心。在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通过建立对经济增速的合理预期,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等,稳定和提振整体市场信心。2. 航运业的应对举措(1)救济重点航运业细分部门,防止行业衰退。受疫情影响,航运业细分部门中最为严重的为水路客运业和邮轮业等,需要进行重点救济。在政策上可在审慎考虑后采取分类给予财政补贴,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或者延迟征税,或者其他救济措施,以此尽可能减少相关企业亏损,保障企业维持运转,防止行业衰退并维持良性发展。此外,还应进行积极宣传,拉近公众对邮轮产品的认知,加快市场对邮轮安全焦虑的解除速度。(2)做好航运从业人员防护。针对水路客运业和邮轮业等人员密集产业,应对登船旅客进行疫情排查和登记,并设置固定舱室作为隔离舱室。所有船舶在船员登船工作前应进行健康检查,并做好船舶防疫和消毒。做好船员有序换班换证工作,针对在船船员可能发生的感染情况,船公司以及船员管理企业应做好应急预案,除做好登船健康筛查外,还要尽可能按照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配备相关医疗器具和药品,避免出现全船聚集性疫情爆发现象。[2](3)统筹货物积压情况,做好疫后航运拥堵预案。对于疫情后可能发生的航运拥堵情况,建议政府结合当地情况做好货物运输计划拥堵预案,提前统筹规划辖区内的运输车辆和货物情况,做好与承运企业或承运主体的沟通,推动航运企业间信息共享和意见协同。对于港口运营企业或主体,应科学统筹港内所有泊位、锚地、航道、引航、拖轮资源,能够在疫情结束后提高泊位装卸效率,减少船舶在港作业时间,科学引导船舶进出港和装卸作业,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船舶拥堵锚泊等待进港和航道拥挤船舶占用泊位等待出港现象。三、结语新冠肺炎COVID-19将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但随着我国政府采取强力措施防控疫情,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目前海外仍处于疫情爆发期。疫情对于航运业造成的阶段性影响仍是需要行业和政府警惕的,建立更加有效应对航运突发事件的体系。参考文献[1]葛颖恩, 杨佳琳. 基于对比分析的新冠疫情对航运业的影响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20(2).[2]刘宗杨、熊海涛、周春辉. 新冠肺炎COVID-19对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J]. 交通企业管理, 2020, v.35;No.364(06):18-21.¥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新冠疫情对航运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中国期刊网官方账号新冠疫情对航运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摘要: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爆发,航运企业业务订单更是进一步下降,因此航运企业急需在疫情环境下寻求应对之策,度过危机。本文分析新冠疫情爆发对航运业的影响,提出应对之策,希望能够为航运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 航运业; 航运市场; 长江航运; 疫情防控;引言自2019年底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后,中国迅速采取措施限制人员流动,正常的商业和工业活动收到一定的限制。受疫情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航运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因此,全面分析疫情的影响程度,积极应对,是减小疫情对航运业影响的重要举措。第 1 页一、对航运业的主要影响1. 市场需求疲软,疫情冲击全球航运市场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疫情蔓延导致市场需求侧疲软,从而导致船舶需求减少。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延长春节假期,并限制人员流动,对第一季度工商业活动形成了较大限制。虽然国内疫情在4月份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逐渐,但海外仍处于疫情爆发期,且目前尚无迅速收敛迹象。2.航运业部分细分部门受疫情波及(1)邮轮业。受疫情影响,全球最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2020年收益初步估计损失在3亿美元以上。邮轮公司在邮轮停航后的主要损失包括船票收入和停航后的运营支出两个方面。邮轮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也会面临着较大损失,包括包船的旅行社以及邮轮母港运营企业等。

关于疫情防控的参考文献:

面对新型肺炎凶猛来袭,中国人再次表现出强大的团结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抗击疫情。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速度,有一种精神叫众志成城。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遇到过不止一次的自然灾害。中国人没有退缩,没有向灾难低头,没有被灾难吓倒,而是用团结就是力量的豪气,用坚韧创造历史的骨气,用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勇气,战胜了巨大困难,取得了战胜洪水、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同样,面对此次重大疫情和灾难,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将困难变成无声的号角,让每个人迅速行动起来,大力支持和帮助疫情地区共同面对危难,最终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磅礴洪流。

在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最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就是团结的力量。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军人百姓、不分干部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哪里有疫情,他们就赶往哪里,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在这突入其来的疫情面前,全国上下的齐心协力,紧密团结和鼎力支持,使抗击疫情拥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和救援物资就像一条条溪流,从四面八方汇集,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胜利的力量。

新冠疫情下的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一、思路

1、第一段写疫情是一次大考。

2、第二段写疫情控制是关键。

3、第三段写中国疫情的防控重要性。

4、第四段写疫情防控成果。

二、论文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是一次危机,其程度之严重、其局面之严峻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这也是一次大考,无论如何都要交出一份成绩满分的答卷。

目前,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防疫抗疫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巩固,胜利在望,人心大振。在这样的时刻,打一场这样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攻坚战,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愈益引起世人瞩目并得到高度首肯和称赞,同时国家治理精细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也愈益凸显,而且不可有丝毫轻视。

中国共产党有大担当。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果断决策、果断出击,发出了打赢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号令,采取了人类社会疫情防控史上最严厉、最坚决、最有效的非常之举。

扩展资料:

从疫情学到的东西:

1、人类在灾难面前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强的。

新冠疫情是残暴的,在武汉爆发期间,我国有四千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国民经济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而在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十九万多人由于感染新冠而死去。我国在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全民抗疫,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进入了尾声。

2、珍爱生命,注重健康。

国内疫情过后,大家都非常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健康的重要。只有健康地生活下去,我们人类才会有希望,才会不断地战胜各种各样的灾难,而且生活得更加幸福。

3、在重大灾难和灾害面前,所有人应当统一思想,共同面对。

我们伟大英明的党在疫情之初,就高瞻远瞩,对被疫情感染者实行隔离,国人宅家,封城武汉,最大限度地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全国人民一切行动听指挥,共同抗疫,终于取得了伟大的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与蔓延,是2019—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灾害事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和冲击。中国作为最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冲击的国家,在全球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智慧和中国自信,为世界各国建立应对疫情机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为此,总结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中国的战“疫”经验,为全球疫情防控、应急管理、风险治理及国际合作提供“中国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及绩效:中国力量与中国速度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已经成为人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功典范,最突出之处在于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彰显了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图1)。第一,统一领导,高效决策。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与国家最高决策层果断的战略决策是战胜重大疫情的基础和前提,集中统一领导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维及统筹抗疫部署是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的关键。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仅仅依靠个人、民间组织、地方政府是不可能彻底控制住的,需要具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反应迅速、决策高效的集中统一的领导机构发挥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能,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高效决策是中国迅速控制疫情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第二,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强大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战胜重大疫情的关键。依托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的社区和村组进行广泛动员,无缝隙、全覆盖,形成抗疫的社会动员体系;依靠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防疫的核心基层组织网络体系;广泛宣传,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疫情的危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疫的自觉性;采取各种强有力的“硬核”措施,奖罚分明,严厉禁止和处罚各种违反公共卫生安全的行为。第三,全国统筹,对口支援。一是弥补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抗疫物资不足的问题,充分调配全国资源,实现全国抗疫物资的统筹安排;二是增强人民群众的抗疫信心,通过多地大规模医护人员的支援、医疗资源的投入、抗疫物资的充足供给,增强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三是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疫区与非疫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了地区协作、患难与共的精神;四是能够实现当地医院与全国医疗资源的有效对接、优势互补,形成规模化、网络化的应对方式。第四,科技抗疫,保障有力。一是动员民用和军用高科技医疗设备集中投入疫情重点地区,保障先进设备的充分供给与高效配置;二是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专家和医护工作者,深入重点疫情一线,遏制住重点地区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三是利用5G、大数据技术构建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应用网络体系,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数据成本,提高了抗疫效率;四是综合集成交叉技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保障了抗疫的应急之需;五是发达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抗疫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全国大量的抗疫和民生保障物资快速运达疫区,保障了抗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供应,稳定了社会秩序。第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国人民高度团结,积极配合并遵守政府制定的各种防疫措施,提高了抗疫效率,降低了各种治理成本。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广大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奋战,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第六,守望相助,国际合作。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在取得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积极援助世界各国。例如,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同153个国家举行83场卫生专家视频会议,中国政府和民间已经或正在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多批急需的医疗物资援助,已有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同中方出口商签署防疫物资商业采购协议;中国已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和柬埔寨等国家派出多批医疗专家组,同时正在筹备向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派遣专家组;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国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1、反应速度,第一时间要求禁止外出。2、民众的配合度,包括饭店不能营业,等。

论点是中国制度的优势,论据是中国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围绕相关制度,给出对应在疫情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来证明这个制度的优势。

论文写作要体现出论点、论据和论证,而且论点要鲜明、准确,论点最好放在文章的开头,用一句话,而且是判断句式,把中心论点都摆出来,同时文章内容结构要严谨,逻辑性也要强,议论文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生动、符合逻辑。

下面是一则范例: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我们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只要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也考验着各国的国家治理。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一、抗疫斗争充分展现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我们党正是依靠人民形成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我们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次抗疫斗争,再一次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体现为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病毒,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没有现成答案可以参考。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

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

我们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并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确定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

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无疑是危急关头最重要的决策。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这一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个政党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表现,最能检验其领导力。我们党在抗疫大战中所发挥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展现了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

二、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凝聚起同心同德、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发挥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要经受住这场历史大考,必须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迅速组织动员起各方面的力量。各行各业都自觉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依靠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数量庞大、构成多元的社会群体团结凝聚起来,使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非凡的统筹协调能力。中国是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方面关系都要协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一度按下“暂停键”,但群众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会秩序总体正常。我们党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立足全局、着眼大局,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全面展开,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统筹协调能力。

三、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我们不仅采取了正确的防控措施,更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面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很多人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人民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

我们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协同,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加快有效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充分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主动担责。依靠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我们不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也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四、不断发挥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峻的斗争深刻启示我们,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我们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做到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努力提高面向未来的“答卷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考验,不断化危为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疫情大国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精神是战胜疫情的强大支柱。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出的“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越是艰险越向前”“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丰富、进一步厚实和进一步深化。

通过这次大考,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谱。要在战“疫”精神的传承中自警自励、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汇聚民族复兴磅礴之力。

扩展资料:

同舟共济的团结合作精神。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国伸出了援手,把团结合作共同战疫的理念落在了行动上。

而当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之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一方面毫不放松地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同抗击疫情。

第一时间向意大利、伊朗、伊拉克等国家派出志愿医疗专家团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国家提供了抗疫物资和检测设备。

一个个“逆行者”临危受命,飞赴世界疫情重灾区,交流分享抗疫经验、技术……携手共筑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相信中华民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文明之光,一定会照亮全球战疫的新征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战疫精神

从中国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疫情防控),中国速度(火神山,雷神山,解决国内疫情),党的集中领导和身先士卒(人民至上的理念)。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全国人民的参与,让我们一起打赢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疫情的议论文800字,欢迎阅读参考!

究竟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之前还有人存在疑问,如今应该有了深刻感触。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每一场疫情都是对全人类全方位的考验。病毒,地球上最古老的存在之一。它已诞生数十亿年,但是直到100多年前,人类才借助仪器观察到它的模样。从100多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到近20年来的SARS病毒、甲型H1N1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从不曾停止。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依然少得可怜。

灾难来袭,呼唤担当。

信息分享透明高效,防控机制坚决有力,中国完成了一个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甄别出病原体并第一时间同世界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10天建成两座医院、对近6000万人实施封锁……这是处于疫情中心的中国“做好自己事情”的担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从近邻日本到非洲兄弟赤道几内亚,从俄罗斯到西班牙,一架架带着爱心的航班飞抵中国。这是“风雨同舟”的担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应对病毒,离不开专家的专业能力。“逆行”人群中,有德国专家,有俄罗斯专家,有世界卫生组织牵头成立的国际专家组。这是“守望相助”的担当。

“凡是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面对疫情,反思必不可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开始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被挤压、城市化居住与日益频繁的人员流动则让病毒的传播防不胜防。有人说:“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因此,不要把每次疫情当做单独事件处理,人类需要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命运与共”的担当。

“面对疫情,我们都是中国。”德国小伙在“爆款”视频中声援中国。“留下来!跟中国朋友一起奋战!”法国人朱利安用留在中国表达信心。这是“患难与共”的担当。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疫情突袭,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感谢中国,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四面八方,感激之情,发乎内心。“全力支持”、“共同努力”,温暖之意,溢于言表。

这个世界,人与人命运相连,国与国命运相通。面对疫情,隔岸观火,要不得;恶意攻击,更是有悖人类良知。积极担当、共克时艰,才是正解。

已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共战疫,待疫尽去,国泰民安。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又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5G商用元年,是奥运之年是……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突入而来的疫情给打破了……

从新年前夕当如今,我相信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不断地从电视网络上接受前方的信息,也不断的冲击着我们认知的上限和下限,与十七年前不同的是,如今讯息密度达到每时每刻都在刷新,期间无数的负面消息,无疑是在放大我们的恐惧与愤怒。

但与十七年前相同的是,那些被冠以英雄称号的人们,他们依然在,是谈及人们在大街上唱国歌而哽咽的钟南山院士,是防疫一线人员与9岁女儿的隔空拥抱,是不辞辛苦给医疗队送蔬菜的秦师傅,是给警局送口罩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子,是等妻子归来承包一年家务泣不成声的丈夫,是征集核酸检测小组直面危险时的.那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我做过”,是雷神山,火神山上那日夜兼程的工人师傅们,是奋战在防疫一线那累到虚脱的医生护士,是每一位被阴霾笼罩下的坚强的人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伟大的中国人民”。

其实我本人是比较反感那些什么梦想、未来、希望这些被念叨很多次的词汇,但是有些东西,在灾难面前,谁真的又有勇气直面这样的危险?是啊,不是我这种每天呆在家,只能干揪心的人,更不是靠那些害虫蛀虫、“键盘侠”的那些人,靠的是那些“伟大的中国人民”。

人啊,总是要仰望些什么,那高远、崇高的又与市井不那么挂钩信念,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为那些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加油,但只要有信仰在,没有什么困难在之面前能称之为困难,做好自己改做的事,相信他们,伟大的中国民万岁!

而强大的中国精神就是为祖国,为人民不惜牺牲一切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疫情下中国制度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目前全球的疫情仍然在。发展中。所有的国家中中国是做的最好的。不管是。不过在哪好好照相凤城还是?抗议排斥是全国的隔离。救援措施。都是因为中学时。而最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制度优势:

1、抗疫斗争充分展现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我们党正是依靠人民形成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我们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次抗疫斗争,再一次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2、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凝聚起同心同德、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

发挥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扩展资料:

抗疫启示: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峻的斗争深刻启示我们,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我们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做到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努力提高面向未来的“答卷能力”。

1、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要经受住这场历史大考,必须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迅速组织动员起各方面的力量。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

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

2、非凡的统筹协调能力。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一度按下“暂停键”,但群众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会秩序总体正常。我们党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立足全局、着眼大局,

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全面展开,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统筹协调能力。

3、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很多人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人民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我们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我们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协同,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加快有效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充分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

扩展资料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峻的斗争深刻启示我们,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我们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做到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努力提高面向未来的“答卷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要论:抗疫斗争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也考验着各国的国家治理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扩展资料:

在新冠病毒在全球依然肆虐的今天,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成功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多名高级官员对中国成功抗击新冠疫情并为世界抗疫提供有益经验点赞;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说,中国抗疫行动有三方面“特别突出”,这些经验对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很有帮助,包括中国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中国人民的个人责任感以及在病例数下行情况下,仍持续提高疫情应对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

法制网-抗疫成就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