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南京教授评选的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南京教授评选的教学研究论文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1917年留美回国后,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认为以此可“推定国家的命运”,持“教育救国”论的思想。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1936年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教育救国的道路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积极推行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陶行知,原名文睿,安徽人。1910年秋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学习,改名“知行”。1914年赴美国留学,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后,成了杜威的关门弟子。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2年初,他被聘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2年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他任教育科主任。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的职务,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专任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运动。这时,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可以“推定国家的命运”,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来“打通”贫富、贵贱的关系,从而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种主张,无疑是一种“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他还经常在《新教育》上发表文章,批判旧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教育的主张。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在1927年春,与赵叔愚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他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起来的,并且在“晓庄”加以试验。1930年4月13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晓庄学校,陶行知因受到通缉而逃亡日本。

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创办了“自然科学园”。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主张把工场、学堂、社会打成一片。陶行知认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工学团是中华民族之救命圈”。1934年7月,陶行知发表了《行知行》的文章,正式改名为“行知”,以表示他坚信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1917年到1935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他提倡鼓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三大运动,其思想基本上是属于“教育救国”论范畴的。毋庸讳言,这是由于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学校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在于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还在于他当时就看到了中国革命要靠农民,喊出了“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的口号。为了唤醒农民起来革命,所以要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可以说,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开始高涨,这对陶行知有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号召“山海工学团”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它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圣地”和“沙漠里的绿洲”,蜚声中外。育才的教育实践,大大地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1936年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入了后期的发展阶段,由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政治实践上,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斗争,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斗争直至1946年7月25日去世。他的死,“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1931至1935年间,他又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他说:“反动派在那里提倡生产教育,我们今天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使生产的劳苦大众受教育,不是生产教育而是生产者受教育。”他说,普及教育就是把文化知识变成空气一样,普及于众生,人人都得呼吸,人人不可少。普及教育要城市与乡村同时并进,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打成一片”。他明确地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普及的教育”。更可贵的是,他还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的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他主张普及教育必须“劝导与强迫并行”,把普及教育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主张。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的。旧中国,文盲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而在经费、师资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只能把普及教育的计划“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要在学校之外,创造出一种较为自然的组织来补救,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工学团“才是文化之活细胞”。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把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2.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3.把普及教育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劝导与强迫并行”。

4.普及教育应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5.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探索、创造、前进、发展的过程。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而进入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等阶段,每一次的新探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而发展,沿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前进。

三、提倡教育联系生活和劳动

陶行知竭力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的“老八股”教育是为教育而办教育,用“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的办法,把读书人引入“伪知识的圈套”,而成为废人。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传统教育是“叫人分利不生利”,“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为教育而教育。他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因此,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后来他进一步主张“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同时,他也反对“仪型他国”、全盘西化的“洋八股”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的主张,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企图用教育的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后来由于他不断地和工农大众接触,特别是在他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后,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有了新的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教农民读书识字,而是主张“把一般无用的知识分子变成参加生产的集团之成员,更进一步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虽然他这一主张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意识到知识分子和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是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来完成的,从而缓和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陶行知的这一主张,确实是很有见地的。

四、“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主体,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创立“生活教育”论的原意,是由于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所找出来的新路”。同时也是出于对传统教育的憎恨,试图从“根本上”来改造传统教育。“生活教育”论主要内容有: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最初多侧重日常生活,遇到什么事,就受什么教育,但“生活”范围很大,处处有生活,处处要进行教育,便降低了教育的特殊职能,所以以后他把生活的范围概括为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五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与生活同步,“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陶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一切都减少,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不能受益”,从而批评“学校即社会”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是要把鸟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张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但他主张把“社会”和“学校”划上等号,抹煞了学校的特殊性。不过,以后在理论上又有所修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的教学方法论。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即“做(既)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由于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把做的过程和教学过程等同起来,这就抹煞了教学过程的独特意义,使系统知识的传授降到次要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晓庄办学时得到充分体现,到1939年以后在办育才学校过程中才有所改变,重新重视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重大的贡献。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后期教育思想变化后,“生活教育”论也随之发展变化。后来他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从而把“生活教育”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论教师

陶行知认为,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要有理想的安排。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改变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教师应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教师是虚心的,好观察和尝试,教师对于科学和科学上其他的新发明,都应感到有浓厚的兴趣。

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事共学共修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他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他还认为,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出的警告。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作为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满天下”。他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认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学习,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他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方是教师职业之真、人性之真。

主要参考文献:

1.《什么是生活教育》

2.《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3.《陶行知教育文选》

樊敏成绩一览表 荣誉称号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5/09 在南京市第五届优秀青年教师评比中,被授予“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南京市教育局 参编教材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3/08 参加国标本(苏少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教材 第10册的编写工作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08 参加国标本(苏少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教材 第5册的编写工作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09 执教的《粉印纸版画》一课被收录到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 国标本(苏少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配套光盘中 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著作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7/08 参加《有效教学——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编写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发表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3/1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一文 省级刊物 刊登在《江苏美术教育》杂志上 2005/02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教学设计 省级刊物 刊登在《教育新视窗》杂志上 2004/06 《专题性学习网站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设》一文 市级刊物 刊登在《南京教育技术研究》杂志上 1999/04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才能的培养》一文 市级刊物 刊登在《南京教育》杂志上 论文及教学设计获奖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6/10 江苏省2006年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中, 江苏省教育学会 《谈小学低年级人物写生教学中学生有效观察力的培养》获二等奖 2004/10 江苏省2004年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中, 江苏省教育学会 《专题性学习网站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设》获三等奖 2007/11 江苏省2007年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中, 江苏省教育学会 《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获三等奖 2007/06 江苏省2006年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和教学设计评比中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粉印纸版画》获一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02/01 南京市2001年度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一等奖 2004/01 南京市2003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 市教学研究室 《走出传统的封闭——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获一等奖 2007/12 南京市2007年度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中,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 市教育学会 《深掘民族文化之泉》获一等奖 2004/10 南京市第三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 南京市教育局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获一等奖 2006/12 南京市第五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 南京市教育局 《粉印纸版画》获一等奖 2007/06 南京市第六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 南京市教育局 《老房子》获一等奖 2003/12 南京市第二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 南京市教育局 《十二生肖》获二等奖 2003/12 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电教论文评比活动中,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 《电脑备课,小学美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获二等奖 南京市电化教育委员会 1998/12 南京市教育学会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年度论文评选中, 南京市教育学会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才能的培养》获三等奖 2002/12 南京市2002年度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选中, 南京市教育局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获三等奖 2003/01 南京市2002年度中、小、幼美术学科教学论文评选中,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获三等奖 2003/06 玄武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 玄武区电化教育中心 《十二生肖》获一等奖 2004/05 玄武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 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获一等奖 玄武区教学研究室 2006/09 玄武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 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 《粉印纸版画》获一等奖 玄武区电教中心 2007/06 玄武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 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 《老房子》获一等奖 玄武区教育信息中心 2007/12 玄武区2007年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中, 玄武区教育学会 《深掘民族文化之泉》获一等奖 1999/11 玄武区年度美术学科教学论文评选中, 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玄武区教学研究室 《“因材施教”之我见》获二等奖 2001/12 玄武区艺术学科23届年会论文评选中, 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玄武区教学研究室 《激发兴趣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三等奖 教学实践评优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7/07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学实践评优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 《粉印纸版画》获一等奖 新与实践活动组委会 公开教学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3/04 南京市美术教研活动中, 南京市 上苏教版第八册《美丽的方巾》一课 2003/06 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 南京市 中期评估中,上苏教版第十一册《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一课 2004/05 迎接国家教育部杨瑞敏司长、华师大钱初熹教授来宁调研视察, 南京市 上苏教版第十二册《标志设计》一课 2004/10 南京市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中, 南京市 上网络美术课《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2005/12 南京市美术优青展示活动中, 南京市 上展示课《画汗衫》 2007/01 南京市校本课程研讨活动中, 南京市 上观摩课《走进三国人物》 2003/12 玄武区第25届艺术年会活动中, 玄武区 上《秋天》一课 2005/02 玄武区“四边”教学设计活动中, 玄武区 开设《青铜》教学案例解读讲座 辅导学生参赛获奖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1/10 第六届世界和平书画展国际青少年书画赛中, 世界和平书画 获优秀园丁奖 作品展览会 2005/06 第十届世界和平书画展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比赛中,获一等园丁奖 埃及文化交流部世界和平书画展组委会 2006/05 第十一届世界和平书画展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比赛中,获组织辅导金奖 法国绘画、陶艺协会世界和平书画展组委会 2001/08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 国家教育部 获美术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2002/08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 国家教育部 获美术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2003/08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 国家教育部 获美术、书法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2004/08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 国家教育部 获美术、书法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2005/06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美术、书法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06/06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绘画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07/09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书画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07/09 “和谐社会”全国中小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展,获辅导教师三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03/11 VISA奥运畅想少儿绘画大赛(南京赛区)中, 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获优秀指导奖 南京市教育局 2003/10 金陵小画家国庆万人画展中, 团市委 获优秀组织奖 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2005/01 金陵小画家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金陵小画家精品艺术展, 金陵小画家艺术委员会 获优秀组织奖 2005/11 南京市第六届少儿文艺团队书画比赛中,获市优秀教师指导奖 南京市文化局 1998/04 玄武区小学生儿童创作画比赛中, 玄武区教育委员会 获优秀指导奖 1998/10 玄武区第六届中小学生《少年宫》杯美术、书法比赛中, 玄武区教育委员会 获优秀辅导奖 2003/02 玄武区小学生科学幻想画比赛中, 玄武区少年宫 获优秀指导奖 2003/10 玄武区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比赛中, 玄武区教育局 获优秀指导奖 2003/11 玄武区中小幼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画比赛中, 玄武区少年宫 获优秀指导奖 2004/05 玄武区“庆六一东方珍珠杯”小学生儿童创作画比赛中, 玄武区教育局 获教师优秀指导奖 2005/06 玄武区参加南京市第六届少儿文艺团队书画比赛中,获教师优秀指导奖 玄武区少年宫 2006/06 玄武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美术、书法、摄影选拔赛中, 玄武区教育局 获教师优秀指导奖 2006/10 玄武区小学生科学幻想画现场创作比赛中,获教师优秀指导奖 玄武区教育局 2007/10 玄武区中小学生美术书法选拔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玄武区教育局 其它获奖情况 时间 内容 级别、授奖部门 2007/09 江苏省美术课程资源课件制作评比中,《画画虾和蟹》获二等奖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2007/09 江苏省美术课程资源课件制作评比中,《大家一起来想像》获三等奖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2004/11 南京市教育系统庆祝第20个教师节师生书画影展中,美术作品《荷》入选 南京市教育局 1999/05 玄武区“蓓蕾杯”中小学师生书画大赛中, 玄武区教育委员会 获优秀作品奖 2004/04 玄武区第九届职工技术大比武电子课件制作决赛中, 玄武区总工会 获三等奖 玄武区宣传部 2006/12 玄武区2006年度课件制作评比中,《画画虾和蟹》获二等奖 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玄武区教研室 2007/06 玄武区中小学生“双迎、双庆”师生书画比赛中,《伴奏》获教师优秀作品奖 玄武区教育局 参与课题研究 2001/032005/06 参与省级“十五”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任课题组副组长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江苏省教育学会 2006/10 参与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实践研究” 2007/10 主持南京市“十一五”个人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生美术鉴赏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南京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

评讲师的论文评副教授

不能用了。你评副教授,需要看讲师以来的科研水平。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申报副教授资格: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2.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2年以上。第十二条 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具有本专业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教学方法先进,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1.积极参与管理工作,担任班主任、辅导员或其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2年以上。2.系统担任过2门课程全部教学工作,完成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指导过实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方法得当,近5年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其中至少2次为“优秀”。3.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获得校级以上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以上;或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前3名);或主持校级以上教改课题1项以上,课题应有正式的立项报告和结题报告;或担任校级教学团队、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项目主要成员2年以上(前2名),应有正式的立项报告或聘任决定。第十三条 专业实践要求专业实践能力强,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7条中的一条:1.高职院公共课教师指导社团或社会实践活动累计5个月以上;专业课教师在企事业单位工作3年以上或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5个月以上,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到小学、幼儿园实践累计5个月以上,积极参与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直接指导的学生在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教学基本功等比赛中获省级二等奖或国家级三等奖1项以上;或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获省级奖,本人均应获指导教师奖。3.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本人在教育等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教学基本功等竞赛中获市级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或国家级等次奖1项以上;或创作的作品被省级专业机构收藏、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设计项目被采用2件以上,收藏、采用需提供相应的证书和材料。4.有较强的技术服务和研发能力,主持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1项以上,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课题应有正式的立项报告或签订的正式协议和结题报告,并通过有关部门鉴定。5.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对基础教育有一定的研究,受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委托,主持过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应有正式立项报告或正式协议和结题报告。研究成果经委托单位鉴定,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6.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教师主持省级以上医学继续教育项目1项以上,主持项目须有相应证明材料。7.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参与市(厅)级科研课题1项以上(前3名),课题通过鉴定;或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或获得被国家授权并转化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第十四条 科研业绩要求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为本专业学术论文(高职院公共课教师不能满足第十三条第2—7款条件之一的,须在本专业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3篇为本专业学术论文),论文经专家鉴定对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取得下列成果的,可视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且仅限视同1篇:(1)撰写正式出版的本专业高水平专著8万字以上; (2)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编写正式出版的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精品教材且本人编写8万字以上;(3)艺术教学类教师出版高水平的作品集。第十五条 破格申报副教授条件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从事高校教学工作20年,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8年;或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0周岁以下须具有硕士学位),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3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1年以上,可以破格申报副教授资格。破格申报副教授资格,除具备第十二条第1、2款和第十三条第1款外,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至少1次为“优秀”,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第2条和第3—9条中一条:1.教学业绩突出,教改成果显著,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或担任省级教学团队、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主要成员2年以上(前2名);或主持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以上,并已结题。2. 在本学科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本专业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至少4篇为本专业学术论文,且至少1篇发表在本学科核心期刊,论文经专家鉴定对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撰写正式出版的本专业高水平专著8万字以上,或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写正式出版的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精品教材且本人编写8万字以上,或艺术教学类教师出版高水平的作品集,可视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仅限视同1篇)。3.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直接指导的学生在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教学基本功等比赛中获省级一等奖或国家级二等奖1项以上,本人均应获指导教师奖。

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者,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担任讲师职务7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5年以上; (3)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4年以上; (4)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2年以上。 当年年底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人员,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 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 2、系统担任一门公共课、基础课或两门以上专业课程的讲授工作,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课程,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 3、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及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遵循教学规律,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优秀。 4、积极开展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法研究,教学改革成绩显著。根据工作需要协助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或研究生,成绩突出。 (二)工作业绩 本科院校教师,任讲师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1、教学。专业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180学时以上;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200学时以上;兼职教学的管理人员按专职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的1/2计算。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评优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省辖市、厅级以上奖励。 (3)获得省辖市、厅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论文、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收录论文3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专业课教师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6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3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3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 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5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2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部)或译著(本人翻译10万字以上/部),或参编省级以上统编、规划教材(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部);同时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2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经专家鉴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著作、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达到副教授水平。 3、项目、奖励。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三等以上科技奖、社会科学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二等以上教学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或2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以上的第一作者,或2项省辖市、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2)主持完成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项目(课题),或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项目(课题)的主要完成人,并通过省、部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或结项验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3)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 (4)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限前5名)。

北京邮电大学陈岩教授研究生论文

11月27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了2008年论文被SCI、EI、ISTP、SSCI收录情况。该校的统计结果为:SCI收录214篇;EI收录530篇;ISTP收录922篇(高等院校排名第九位);SSCI收录3篇。11月25日 该校承担的教育部战略研究重点项目结题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验收会议在该校科技大厦顺利召开。该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10月23日 “2009年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ODC’2009)”在该校科学会堂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亚太光通信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国光通信领域一次参与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高水准会议,堪称中国光通信领域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9月23日 该校“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大会在北邮科技大厦圆满举行。“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灾备技术工程实验室。8月10日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学术机构。6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平导师组获JCN 2008年度最佳论文奖。JCN最佳论文奖每年评选一次,从2000年至今仅评选出9篇最佳论文,历年来分别为美国、以色列、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知名学者获得。这是自2000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来自中国的高校和学者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ICT-MobileSummit 2009会议最佳展示奖。6月15日 北京邮电大学——诺基亚联合研究实验室启动。4月 “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月 2008年度,该校有10项科技成果获奖,所获奖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盘锦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等多类奖项。 12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版)继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后再次蝉联此奖。《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在教育部科技司最近举行的2008年第2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9月 Science上发表该校邓伟洪、郭军、胡佳妮、张洪刚等师生撰写的论文,这是该校师生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1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建设项目通过专家验收。(2008年统计)2007年学术论文:SCI论文约160篇,EI论文约496篇,ISTP论文约431篇。

1989年9月-1993年6月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国际贸易专业1994年9月-1997年6月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世界经济专业1997年9月-2001年12月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 世界经济专业 1993 年6月-1997年6月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公司 国际商务师1997年6月-1999年9月 中谷粮油集团公司 部门经理1999年9月 2003年8月 吉林中谷国际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2000年9月-2002年4月 大连中谷韩尔有限公司 董事 副总经理(兼)2003年8月-至今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2005)博导(2007)2008年8月-2009年8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布鲁内尔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东北粮油咨讯》副主编(兼)

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一)田宝玉、林家儒导师组:2)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2)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3)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曾志民导师组:1)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责任教授。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系统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及认知网络理论及技术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冯春燕,女,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关键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二、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一)王文博导师组:1)王文博,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院长。现主要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10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并兼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TD-SCDMA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国防通信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北京通信学会常务理事.2)全庆一,男,196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西电学士(信息工程系),1993年西电硕士(信息工程系),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博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1997-1999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今在北邮任教。期间,2005-2006年在韩国产业技术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技术及其应用。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卫星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杨大成导师组:1)杨大成,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研究,硕士研究方向:移动通信。2)杨鸿文,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于甘肃,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鸿文教授是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第四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委,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一)蔡安妮导师组:1)蔡安妮,女,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通信与模式识别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专业领域为多媒体通信、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科工委、计委专项和公安部等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入选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三);完成的国家计委重大部门专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其中与国外同行共同出版英文专著1部;撰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美国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光电工程师学会收入20世纪该领域的 MileStone Book。2)门爱东,男,生于1966年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处理和传输实验室。 于1987 年和1994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研究领域是图象和声音处理、数字电视广播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等。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1次,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 “北京市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等。担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委员和广播电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景晓军导师组:1)景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军事通信学学科带头人、生物识别及多媒体通信实验室主任,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199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10月为国际WSEA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cademic and Society) 协会希腊雅典特殊会议主席。2004年4月为国际WSEAS协会美国佛罗里达特殊会议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图像处理、指纹识别、信息融合。近年来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军队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及多项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其中亲自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7项,多次获得科研奖励。2003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进入SCI、EI检索。出版著作8部。2)陈磊,男,生于1967年1月,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数字电视、视音频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及成果产品化工作;在科技部、北京市资助下,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面向市场开展科研工作。相关工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研制成功“数字电视编码、解码、复用、调制系统”、“数字电视网络适配系统”、“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及监测系统”,等。目前项目:新一代视音频编解码系统、数字电视IP传输系统、下一代广播网(NGB)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传输适配系统、高码率复合TS流光传输系统,等。研究方向:数字电视、下一代广播网(NGB)、IPTV。

楼主,给你推荐两个网站“北邮人”和“灰虎网”,在这里你能了解很多北邮考研的信息,包括你想知道的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因为通信方向的导师太多了,也不好一一详细介绍,去网站看看吧,里面的介绍都非常详细祝你成功~~

教授研究论文

电脑:WIN10

软件:免费

软件:浏览器

1、首先,点击电脑桌面上的“浏览器”。

2、接着打开百度,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点击链接,如下图。

3、然后点击“作者发文检索”。

4、最后,输入导师的相关信息后,点击“检索文献”即可。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论文案例

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师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关系密切。所以引导高校教师形成成熟的教育思想,意义重大。高校教师的教育思想成熟与否,可以从他们的教育实践来衡量,分析高校教师的教育方法,结合他们的教育特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高校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认知,在分析他们的教育思想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切入点,了解他们面临的教育挑战,然后制定相应的对策。教育思想是人们基于自我认识,对特定的教育实践形成的认识,这种认识经常经过进一步的组织加工,明确地表达出来。教育思想具有历史、社会性、前瞻性等特点,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可以起到指导作用。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积极和消极之处,改进教学工作。教育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总的来说,教育思想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先进的教育思想可以引导人们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受教育的实践,正确看待教育活动,同时在教育思想的框架内开展教育活动。其次,先进的教育思想可以使人们清楚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利与弊,改进教育方案,提高教育效果。最后,先进的教育思想可以认清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描绘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蓝图。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教育思想。 它包括因材施教、学与思相结合、启迪引导等。现代以来,我国许多教育学家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乡村教育思想等一系列教育思想。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面临着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立足现实,反思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传统教育思想中寻找启发性内容,创新现有教育思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新时期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一致的。只有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高校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应该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但现实教学实践中也有教师不能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长的唯一指标,而不关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长,没有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这些做法需要纠正。另外,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新时期,高校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引导,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使教学活动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且成为提高学生政治意识的舞台。优秀的业务能力是高校教师实现自己教育思想的保障,只有磨练优秀的业务能力,高校教师才能将自己的教育思想精髓完美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优秀的业务能力是高校教师知识积累量和教育能力的体现,如果所有的高校教师都能具备优秀的业务能力,大学的教学水平就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在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在业务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他们在教学生们知识时,缺乏业务经验的支撑,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高校教师的教育思想与业务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不仅可以为后者提供方向指导,也可以为后者提供动力支持。良好的业务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实践熟练度的体现,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从教育实践看,高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具有指导和驱动作用,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实现自己的职业使命。新时期,高校教师需要正视自身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积极与行业老师开展交流,学习先进业务经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进而创新自己的教育思想。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教育思想成熟的表现,也是教师应遵守的基础。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要求逐渐降低,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外兼职方面,在课堂教学方面消耗的精力逐渐减少,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规范内化、职业道德实践引导。关于职业道德的认知,可以从相关规章制度来看,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这一规范的指导下,高校教师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就职业道德规范内在化而言,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下,能有效地改进教育活动,使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深刻理解规范的内涵,力求外在化,内在化于内心。在引导职业道德实践上,在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指导下,高校教师可以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行为,力求使自己的教育行为产生理想的效果。高校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把课堂教学放在主要层次,把学生放在工作的中心,从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职业道德实践三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高校教师应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重视学生们思想认知的特点,重视学生个人价值和创造力的发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取得教育实效。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践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必须重视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学生在思想认识发展方面不平衡,所有学生的思想认识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高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接受能力,选择学生们可以接受的案例,同时用适当的方法说明知识点。其次,要把提高业务能力与学生思想发展相结合。在现实教学活动中,高校教师注重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 因为在教师职业发展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是必须要做的。但教师们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需要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所做的一切教学准备都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如果不能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这种教育就需要改进。如果不能把学生的思想发展作为教育目的,这种教育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能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 在高中教育中,教师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帮助学生走出困惑之地,使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成为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才,正是以人为本教育原则的体现。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健全教育思想保障机制为高校教师们排忧解难。高校教师也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他们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建立了教育思想保障机制,为的是帮助高校教师解决各种困难,推动他们的职业发展。建立教育思想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健全人员保障机制。组建高校教师教育思想研讨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育思想讨论会,使教育思想始终充满活力。对兼职教师或非专业教师,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其次,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难免会消极懈怠,工作缺乏动力。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 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在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对教师们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提供充实的物质保障。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包括购买数字资源和其他教学设备。如果能为教师们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教师们就能充分准备教育活动,实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另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设备,也不会影响教学效果。新时期,高校教学工作遇到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高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提高教学效果,需要高校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他们的教育思想是根据教育实践形成的,是他们教育观的集中体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做好教育活动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们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们的满意度。 如果学生们能学习知识,同时给予教师们很高的评价,教师的教育效果就会很好。所以,高校教师只有积极完善自己的教学思想,完善教学对策,经常与学生沟通,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金课题】1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资助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研究”(项目编号: 19JDSZ1011 )的阶段性成果。2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高校民主党派人士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20D08 )阶段性成果。(作者(申覃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必然拥有一位好校长。这样的好校长,并不是用各种荣誉、证书堆砌起来的,而是留给学校多少文化遗产。若干年之后,当校友们聚会时,能够讲述关于学校、关于校长的许多“故事”。这样的好学校,并不是用各种学科竞赛、升学率和名师专家包装起来的,而是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教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在教育领域中敢于破禁锢、树新风,真正成为一所学校,成为真正的一所好学校。      今天有幸走进了 “馨火计划“,聆听了吴虹校长分享的精彩课程《互联网让教育更好玩》。通过吴校长有理有据地阐述的一些优秀案例,让我们了解到了:互联网改变了乡村孩子的课堂,也改变了他们看世界的方式,互联网给乡村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世界!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也精彩讲地述了他的成长历程。他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均取得优异成绩,处处践行着陶行知教育思想!杨校长获得过全国学陶成果一等奖。他主持的《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赏识教育实践研究》课题,被审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他完成了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的研究学习,写下了五、六百万字的教育日记,发表了大量的优秀论文。 他的专著《走在行知路上》更是作为“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马来西亚再版。他还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杨校长的成长是一步一个脚印,这体现了他对教育的热情,对自己梦想的坚持!杨校长无愧于“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的称号!       在馨火访学群里另一位分享嘉宾是江苏省南京市青少年科技协会理事,原南京市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黎鹤龄先生。他为老师们带来的分享主题是《乡村学校科技教育的实施理念和策略》,并通过乡村科技教育的发展以及科技教育在乡村学校存在的短板等问题阐述了乡村科技教育的实施理念。   中国的教育长期只重视输入,不重视展示,但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展示自己。学校在开展科学教育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指导小学生从小团体开始做课题研究,培养“幼年研究生”,真正践行陶行知大师的思想,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安定区李家堡学区的“阳光课堂”是借助网络和上海沪江网CCtalk平台,利用直播中心的电脑、摄像头、无线话筒等媒体设备,学校的一体机、摄像头等终端媒体设施,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形式的直播课堂。“阳光课堂”是双师课堂,线上专业老师和线下助学老师相互合作的“1+N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小规模学校专业老师不足的问题,是保障农村最弱势群体的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的新出口,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       2017年,安定区李家堡学区率先在全市探索实施了“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形成了一校带多校、一点带多点的“互联网”教学模式。阳光课堂真正找到了一条互联网联通中心校、教学点,通过网络直播课共享优质师资的途径,课程彻底开齐开足,孩子变化巨大,成绩提高显著,这一创举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诸多媒体的宣传报道。这一教育改革成果得到了有效推广,进一步缩小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邵校长说村小的出路在互加网络教育平台。共享资源,弥补资源不足,这让村小变得有读书声、有歌声,有笑声,网络直播课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今天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要在管理方面不断创新,不断缩小与城市小学管理之间的差距,这就要求的农村小学的校长们以及管理工作者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办学理念,开拓创新,努力尝试新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和扭转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不利局面,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教育管理和发展的新道路,推动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学生要阳光,老师也要阳光,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阳光课堂”!       以往,我们对好学校和好校长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解里或者媒体的描述中,没有多少感性的认识或具体化的理解。但当我们这几天真正走进了这几位闻名遐迩的校长时,一下子我豁然开朗了,过去在纸上的所见所闻都跃然眼前,非常鲜活。陶行知先生说过:“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这几位校长都在用行动践行着,用整个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我由衷的要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