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精算师论文

发布时间:

精算师论文

精算专业不是只要数学好就可以成为精算师的,你的表达能力,你的讲解能力也要强

数学好就是不是可以成为精算师,数学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精算师需要有数学基础和能力 要能坐的住来学习比较枯燥的数学和一些其他经济金融保险类知识 当然是要学理(因为似乎没见过学文的) 书籍的话只要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就可以了 数学12就随便了 可以酌情买一些辅导书不过我没买过 如果要考SOA 或日本的话就要买他们那边的书 知识都差不多就是用外语答。。。。。日

精算师是分析风险并量化其财务影响的专门职业人员。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在保险、金融及其他领域中,分析、评估不确定的现金流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

北美精算师论文答辩

可以报名啊 但是你的数学一定要好 这次考试开始越来越难了啊

我现在正在考准精算师。精算师的话,首先要通过准精算师的考试,中国准精算师一共需要考过9门,它们都是:数学基础1, 数学基础2, 利息理论 ,寿险精算数学, 生命表基础 ,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 ,寿险精算数学, 寿险精算实务, 综合经济基础。 (你要考中国精算师的话你要用中国精算师考试用书) 通过准精算师的考试后你还要考过两门课程之后所有要考的就完毕了,但这样你还不是精算师,因为精算师还需要有3年或者3年以上的和精算有关的工作经验,并且要通过中国保监会的论文答辩后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算师。 假如你不是保险学专业的学生的话,那你只能靠自学了,但是保险学专业的学生也不是能学到所有精算的知识,有的知识还是要靠自己学的。 还有就是现在基本没有精算的补习班,原因很简单,一般人没那个能力学下来,你学了就知道了,中国精算师考试用书一共5本,你能学完3本还信心十足,梦想仍在的话,那你就真的能成功,是真的不容易。首先你要学的话数学一定不能次,再者就是要有耐心,有的时候学精算是前面的公式好几个都推导不出来,但是你若是坚持多看多联系前后的公式的话,多思考的话你看到后面的时候再回头时有可能恍然大悟推出来的。

“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和金融学为基础的应用与交叉性学科,是现代金融、保险、投资业的科学基础。它培养的是社会经济领域(特别是金融保险业、投资业的管理和风险测评)的专业人员。具备精算专业知识的人员已成为我国人寿保险公司开业必备的前提和基础,是各公司抢夺人才、储备人才的热点。目前国内主要有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设有此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于1992年设立了这一专业方向,并相继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还先后接受授权设立了北美精算学会考试中心、美国人寿保险管理学会考试中心(北京考点),成为国内培养风险管理、精算学和保险管理人才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专业方向设立于1992年,是我国最早开展精算教育和研究的院校之一,2004年在应用经济学下设立风险管理和精算学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在统计理论和模型应用方面的强大背景,本专业在精算模型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和精算软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精算研究和实务方面的人才。 研究方向有: l 养老金与社会保障精算:包括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和应用;社会保险精算和监控系统;养老基金资产负债管理; 职业年金精算管理控制系统。 l 保险精算:包括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中的生存分析;生命表和人口分析;人寿保险公司国际会计准则;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精算控制循环在保险公司管理中的应用等。 l 非寿险精算:包括风险分析、损失模型、汽车保险的定价系统等。 二、 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宽广的精算和统计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和专门的研究方向,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够探索和研究新的风险管理以及精算模型,开拓风险管理的应用领域。具有创新能力,治学严谨。 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必要的精算和统计知识,能够为实际问题建立精算和风险管理模型,并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实施模型的测算和结果分析,毕业生应成为精算模型和应用方面的高级人才。 三、 研究机构 风险管理与精算中心 四、 导师介绍 王晓军,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北美精算学会精算师考试中心北京考点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保险精算、养老金、社会保障精算。主要著作有《社会保障精算原理》、《中国养老金制度及其精算评价》、《保险精算学》、《寿险精算学》。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多项科研课题,获多项科研优秀成果奖。 彭非,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瑞士联邦统计局兼职研究员、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北京统计学会理事。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寿险精算、生存分析、人口分析。指导博士生方向为保险精算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的学术著作有:《Approche spatio-temporelle de la mortalite:cas de la Chine dans les annnes 1980》,《生存分析》,等。 孟生旺,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曾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各种科研奖励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6部。代表作有《保险定价:经验估费系统研究》,《实用非寿险精算学》,"Accounting for individual over-dispersion in a bonus-malus automobile insurance system"等。 五、 培养方式 学习方式以课堂学习、讨论和上机实习为主,并与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并考核合格后,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生通过论文答辩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学位。 六、 对外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风险管理和精算学专业与国际著名的精算组织、设有保险精算专业的国际著名大学、外国保险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北美精算学会(Society of Actuaries, SOA)精算师考试中心北京考点设在统计学院。与澳大利亚安保集团合作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精算中心。此外,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佐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商学院、波士顿大学精算专业、康涅狄格大学精算专业、澳大利亚精算学会、澳大利亚麦克里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等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和交流关系。 七、 毕业生就业情况 统计学院从1992年开始招收风险管理和精算学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每年招生8名左右,每年有3名左右的博士生以风险管理和精算学为博士论文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保险公司、银行、政府部门和高校相关专业。2004年设立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专业博士点、硕士点。2006年年和2007年相继有毕业生。 八、 主要专业课程 高等统计学、保险精算学、保险风险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方法、精算管理控制系统、统计模型、养老金精算模型、数据分析与SAS、寿险精算实务、非寿险精算实务、团体保险实务、Excel VBA应用

精算师的报名条件需要满足下列五个条件一、具备中国准精算师资格。二、拥有三年精算相关工作经验。三、具有本科(国家承认同等学历)以上学历。四、通过A1-A8全部科目的考试。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1、寿险方向通过F1L、F2L、F3和F8科目,并在F4、F9和F10这3门科目中至少通过1门科目。2、非寿险方向通过F1G、F6、F7和F8科目,并在F2G、F5、F9和F10这4门科目中至少通过1门科目。扩展资料:精算师考试形式1、精算师考试的考题形式为标准试题和笔答题,考试采用学分制。2、考生通过全部基础课程考试,获得270学分,可以获得准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精算师高级课程考试共130学分,90学分必考学分,40学分选考学分。3、参加精算师考试的考生在通过全部课程的考试后,还需有专业训练要求,考生要请一名资深的中国精算师指导,在专业领域工作两年,并有一篇专业报告,经答辩合格后,方取得精算考试合格证书

寿险精算论文文献

已经重新启动了

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中国精算师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并不高,甚至部分保险公司不认同中精证书,比如平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精的考试体系在工作中没有太大的实用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北美体系,但是又有很大的差距,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出题古怪。

理论知识相较于北美体系的经典教材,中精更像是很多文献堆积起来的论文,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精一直处于停考的状态。

起源:

1999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第9号公告,宣布举行中国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考生报考的资格为:在1996年前完成北美精算学会100系列课程考试或英国精算师考试A-D系列课程考试的准精算师,并具有一定的保险精算从业经验。

符合条件的考生60人,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中资、外资、中外合资)从事精算实务工作,其余的主要在院校从事精算教育工作或在社保部门工作。共有43人通过考试,并由保监会颁发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

这是一次针对现有保险精算从业人员的精算师资格认定考试,标志着中国精算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开始,精算师职业在中国的诞生。

目测你是徐州某学校,数理专业09-信计~~哈哈

中国精算师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并不高,甚至部分保险公司不认同中精证书,比如平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精的考试体系在工作中没有太大的实用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北美体系,但是又有很大的差距,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出题古怪,理论知识相较于北美体系的经典教材,中精更像是很多文献堆积起来的论文,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精一直处于停考的状态。保险精算的定义保险精算是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各种保险经济活动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性、估价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如研究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人承担风险的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保险费率和责任准备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等保险具体问题。保险精算最初的定义是“通过对火灾、盗窃以及人的死亡等损失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估算以确定保险公司应该收取多少保费。”在寿险精算中,利率和死亡率的测算是厘定寿险成本的两个基本问题。由于利率一般是由国家控制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利率并不是保险精算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而死亡率的测算即生命表的建立成为寿险精算的核心工作,也仍然是精算研究的课题。非寿险精算始终把损失发生的频率、损失发生的规模以及对损失的控制作为它的研究重心。非寿险精算已经发展了两个重要分支:一是损失分布理论;二是风险理论。伴随着金融深化的利率市场化,保险基金的风险也变为精算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投资收益的敏感性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等。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保险精算最基本的原理可简单归纳为收支相等原则和大数法则。所谓收支相等原则就是使保险期内纯保费收入的现金价值与支出保险金的现金价值相等。由于寿险的长期性,在计算时要考虑利率因素,可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①根据保险期间末期的保费收入的本利和(终值)及支付保险金的本利和(终值)保持平衡来计算;②根据保险合同成立时的保费收入的现值和支付保险金的现值相等来计算;③根据在其他某一时点的保费收入和支付保险金的“本利和”或“现值”相等来计算。大数法则:即对于大量的随机现象(事件),由于偶然性相互抵消所呈现的必然数量规律的一系列定理的统称。常见的有三个大数法则:切比雪夫(Chehyshev)大数法则贝努里(Bermulli)大数法则泊松(Poisson)大数法则

精算方向毕业论文

如果你确定你是合适的精算,以下是我的建议: 1,因为它是一个计算机专业的,要学习大量的数学课程在大一和大二的概率与统计类,建议您在每一个去测试科目,如一个最好的(今年似乎开始改革的具体内容会有一些变化),所以不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审查。数学复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空闲时间恶补经济,金融,财务知识,有英语应该学习的。这些都可以穿插测试和数学课程。 3,我们建议您测试三成左右。

关于保险专业毕业的论文

摘要:

目前,高校保险专业建设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师资缺乏,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缺失,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高校培养出来的保险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保险市场对实践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供求不平衡的现象。

关键词:

保险论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既是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又是现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器”,而保险发展不可或缺的就是保险人才,但对郑州升达学院等应用型大学而言,在保险教学中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轻课外实践问题,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等,不能适应社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加强保险专业实践,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人才是当前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是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加强保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一方面会让课堂变得乏味;另一方面也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课外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提高,从“被逼学”变成“我要学”。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加强保险实践教学,为我国保险业发展输送适用人才。

据保险专家对我国保险市场进行的前瞻性预测,保险业每年的增长速度可达到30%,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15~20年。保险业结构的调整,新增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对人才的需求,社会保障体质的发展都会增加市场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但是,保险人才市场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失衡。一方面需求与供给量严重失衡,造成保险业界不断地挖墙脚现象;另一方面保险人才供给出现了岗位、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脱节,保险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保险公司招聘的岗位大多为营销员,而毕业生由于存在行业和岗位偏见、缺乏人际关系、社会经验等,往往希望直接做管理、内勤等,同时保险公司对人才的从业经验要求较高,而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可能具备这些要求,出现严重的需求与供给质的失衡。

二、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保险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不准确。

目前不少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切合实际地拔高培养规格,导致保险专业学生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而不精,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保险行业的营销岗位数占全部岗位数的80%,保险营销岗位人力资源缺乏。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的学生应当先定位于保险营销而不是保险管理人员。

(二)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考评体系不健全。

根据我院保险方向2011年培养计划,保险方面的相关课程有保险学原理、保险实务、保险精算、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缺少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缺少保险单填制、保险销售、保险理赔、保险查勘等实践课程。

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与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其他金融专业的教学计划等,都没有明确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计划来看,其中只有大二暑假以后的实践环节,但此环节多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以效果并不佳。这关键是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考核体系,学生暑期的实习更多的带有应付性,起不到真正的锻炼、提高。同时,课程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是由不同老师来完成,缺乏统筹安排与协调,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金融实验室还有待完善。

目前,我院金融控制中心已经成为现代化的金融实验室,具有了标准的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操作系统,使学生能在实验室即可获得与证券公司相同的实时股市行情及相关信息,据此进行模拟投资实习,除了虚拟资金外,与实际投资完全一致。另外,具有完善的金融各领域的考证题库,但缺少保险的实践操作,比如保险单的填制,保险出单系统的模拟,保险理赔等的模拟操作。

(四)实践教学环节脱钩,教学方式单一,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一方面我院保险方向缺乏完善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体系,各环节相互脱钩,实验项目无法进行,教学课时得不到满足;课程实习等过于形式化,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选择,缺乏有效的实习基地,所形成的论文很少深入实际进行调研,文章质量不高。目前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侧重于案例教学,虽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但终归纸上谈兵,与现实差距较大。

(五)保险专业教师缺乏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

我院现有三名保险专业教师,一名是保险专业毕业,另外两名是金融专业毕业,无任何保险公司从业经验。另外,学院管理体制使得老师难以有课余时间参与保险公司的实践。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空有理论缺乏实践,也难以教给学生符合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虽然专业基础扎实,虽然备课充分,但难免照本宣科,泛泛而谈,难以正确把握保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途径思考

(一)完善教学计划和实践考评体系。

首先,要完善教学计划,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习等,比如增加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课程等;其次,完善实践考评体系,针对大二学生暑期的实习,一方面学院可事先联系并指定实习地点,其次对于实习加大考核力度,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从实习中得到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再次,端正学生的就业理念,不要只想着到保险公司当管理人员,而应该具有从基层干起再逐步晋升,脱离基础环节的实践经验是难以胜任内勤及其他管理方面工作的。

(二)完善金融控制中心有关保险方面的实践项目。

金融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够较好地满足商业银行及证券操作方面的实践,应该增加保险单填制、保险理赔、保险系统操作等保险方面的实践软件。

(三)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是搞好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建议:首先,强化教师自身的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给教师提供到保险公司实习的机会,可以从基础的保险营销员做起,以发现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不足并得以改进。其次,定期聘请保险公司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到我院来开展讲座。再次,适当放宽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聘请保险公司人员讲授保险实务、保险营销等课程。

(四)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加强实习基地管理。

以高校为依托,联合保监局、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等,组建保险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立业界与学界的良好互动机制。一方面业界可调动各种资源为培养师资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通过实习基地让学生顶岗实习,公司高管参与教学计划修订及公司高管进课堂等方式,增强保险方面实践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实习学生可为公司提供成本低、有活力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利于对人才的储备。

论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原文出处】保险研究·论坛【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407【分 类 号】F104【分 类 名】统计与精算【复印期号】200405【作 者】安洪军/毕姝晨【作者简介】安洪军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毕姝晨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计财部,上海 200120【内容提要】过低的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程度,既不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也不利于加强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效联系。本文先对我国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程度进行了现实考察,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程度过低的风险,最后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相应建议。【摘 要 题】精算【关 键 词】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资产负债管理【责任编辑】代金【参考文献】1 胡文富.我国保险业做大做强的策略[J].保险研究,2003,(10).2 吴定富.保险资金运用与债券市场发展——在“债券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国际论坛上的讲话[R]. 江生忠.中国保险产业组织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J·洛.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美国公司财务的政治根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一、我国保险资产证券化程度的现状考察首先,我国保险资产证券化总体程度低。这里我们所说的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仅指保险公司持有的证券化资产情况,由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比例的限制,我国保险公司所持有的证券化资产主要包括国债和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债券和金融债等主要投资形式。从国际发展的趋势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保险资金运用的资产证券化趋势不断加强,美国保险公司证券化资产已超过80%[1]。而我国最近5年证券化资产占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平均仅为(见表1(表略))。显然,过低的保险资产证券化程度大大降低了保险资金的收益性和流动性。其次,保险公司证券化资产结构配比不合理。在保险公司证券化的资产中,投资于风险性资产(非国债投资)的比例过低,主要以收益率低的国债投资为主。根据表1数据显示,我国保险公司持有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在内的非政府债券资产占整个资产总额的比例过低,最近5年非国债投资额占保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平均为。单就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比例而言,平均只有左右。与此同时,我国1999年~2003年投资于安全性很高的国债的资产占投资总额的比例平均高达,在投资管制最严格的1999年,这一比例达到。第三,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不协同因素。目前,资本市场体系本身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层次需求,尤其是满足保险市场的资产证券化需求能力低,造成保险资产证券化途径限制。如:保险公司可以购买企业债券比例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每年发行只有几百亿元,与保险公司每年资产增加额相比,许多保险公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也就是说,现行市场投资工具与保险资金运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项目在法律上没有障碍,基本上同发达国家一样,各种项目均可投资,但由于我国市场发育还不成熟,难以兼顾和保障保险资金运用的稳健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三原则,难以找到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相匹配的投资工具。其后果是,虽然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一直是呈放松的趋势,但是银行存款占保险资产总额的比重却没有下降的趋势。在保险公司可以运用的资金中,50%以上是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的。截止2003年10月末,银行存款已经接近于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一半(见表2(表略))。这意味着保险业从居民储蓄中分流出来的资金一半以上又重新回流到银行,需要通过银行进行“二次交易”后再融资出去,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增加了银行风险[2]。最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不高,资产证券化收益率较低。近几年保险资金以年增长率30%的幅度保持持续增长,而年收入率却不甚理想。如2001年全国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为,而2002年仅为,2003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透露,其半年收益率为,特别是随着占最大比例的银行协议存款利率的走低,保险公司不能通过投资增加利润,保险资金的收益率面临较大挑战。二、我国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程度过低的风险分析首先,我国保险业已经进入了保险投资弥补承保利润亏损的阶段,保险公司的损益随保险投资的波动而波动。从近几年保险业发展趋势来看,业务竞争日趋激烈,承保业务范围越来越宽,承保责任不断扩大,保险费率常常被压至成本线以下,其直接后果必然带来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盈利甚少,甚至亏损,所以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是由投资利润决定的。从1999年起,我国主要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连续四年超出利润总额(见表3(表略)),说明我国保险业事实上已经提前进入了保险投资弥补承保利润亏损的阶段,投资收益业已成为各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除个别保险公司和个别年份外,国内主要保险公司对投资依赖程度均超过了100%。在此背景下,如果不及时消除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比例对保险资金流出保险业追逐利润的限制,则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都难以扩大。其次,由于资金运用能力和资金运用环境的限制,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度较低,保险业的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比上资产总额)明显较低。从表4(表略)可见,目前我国主要保险公司的资产利润率平均在左右,并呈现出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已经从2000年的下降为2002年的),而法国安联、日本生命、美国国际集团等保险公司的资产利润率均在10%以上[3]。再次,在放松保险管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保险管制放松的范围和次序上的把握,我国费率市场化的步伐明显要快于投资管制放松过度,其后果是,在投资收益尚不能以更大比例弥补承保利润下降缺口的条件下,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利润实现压力。从财产保险市场看,2003年年初,监管层进一步以车险费率为代表放松控制后,保险公司仍然坚持以争抢市场份额为导向,费率水平已经出现进一步向下调整的趋势。可见,我国保险市场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迫使保险价格水平进一步下降,导致某些险种的保费低于保险成本,导致整个保险业只有较低的回报。因此,保险业的资本比率(资本与资产比率)在下降,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在加大。第四,在政府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将面临着较大的资本金缺口,伴随着保险费率水平和保险公司赢利能力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使得保险公司目前很难获得充足的利润来支持资本化,保险公司的融资成本事实在加大。可以说,资本金严重不足是困扰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书中公开披露的信息,其上市集资的目的就是解决资本金不足所形成的偿付能力缺口。按照监管要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偿付能力应该为亿元,而上市前的实际偿付能力仅为亿元,偿付缺口达到31亿元。实际上,我国计划在海内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大都是为了解决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综上所述,我国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程度过低的风险日益显现,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关系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狭窄的资金运用渠道限制了保险功能特别是资金融通功能的发挥,削弱了保险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作用。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严重不匹配,包括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不匹配,预期资金运用收益率与保单预定利率不匹配等,不仅不利于化解寿险利差损等已有风险,还可能产生新的经营风险。三、提高我国保险资产证券化程度的对策建议第一,从发展债券市场来寻求提高保险资产证券化程度的突破点。在许多保险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保险公司大量持有各种债券的趋势,而股票在资产中所占的份额并不高,这种现象背后的机理是债券的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的组合比较适合保险资金运用的要求。“即使法律不限制人寿保险公司的投资,它们也经常更偏向于债务投资而不是资本投资。当保险公司的付款义务经过保险统计的计算被确定后,保险公司会更倾向于用投资回报来履行它们的义务。债务与资本相比能更好地履行它们的义务。保险公司的利润将会来源于它们类似债务的义务和它们的债务投资之间的利差。”[4]。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品种发育很不平衡,公司债券市场品种和规模都不够发达,而市政债券及其他类债券到现在还是空白,无法满足保险公司的投资需求。因此,提高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程度必须从债券发展中寻求突破,尽管这种突破似乎超出了放松保险投资限制自身的界限。第二,稳步推动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从国际发展的趋势看,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投资比例占市场的份额相当可观,美国占20%,日本占34%,英国占60%。从投资回报水平看,仅美国过去20年的平均收益就达到[5],这表明股票市场为保险公司带来了较高的回报。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还不能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只能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市,受基金规模等限制,我国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比例较低。我国股票市场无论市场收益率,还是发展潜力都要比发达国家前景广阔,而缺少了保险公司这一重要的理性投资者,股票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支持保险资金以适当的比例直接投资股票市场,使之成为股票市场的一支主导力量,必将促进保险业的稳步发展。第三,保险公司要适度进行长期战略性投资。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一是应当战略性投资于那些有稳定经营历史、财务稳健、经营前景广阔、经营收益好的上市公司;二是应更注重未来5到10年和更长期限的投资收益,积极参与那些风险小、期限长、收益高的重大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等定向融资项目;三是应当充分利用香港活跃的银团贷款市场等离岸金融市场,积极寻找其他海内外中长期投资项目。第四,保险公司要加快推进产品创新。保险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在保证保险产品满足客户保障需要的基础上,在产品设计和定价等方面可以以自身的投资能力适度的与资本市场相互关联。第五,应加快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高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程度,既是提高证券投资比例过程,也是保险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过程。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必须因产寿险不同而不同,产险业投资的资产要求的流动性优于寿险,而寿险的投资资产的盈利性和安全性要优于产险业。例如,根据目前国内寿险产品业务的来源不同,寿险资金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分别对应着传统产品、传统分红产品、投资连结产品等不同类型的产品。传统产品由寿险公司自己承担资金风险,享受盈余。这类产品应投资于风险小的资产,比如国债、信用高的中小企业债、金融债等。而其他两类的产品性质又决定其资金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运用。所以,保险公司要按资产负债合理匹配及风险控制原则,按照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性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对称匹配关系,制定投资的工具和范围,以及相应的投资比例,以最佳的合理投资组合获得较高的收益。第六,扩大可运用资产总量,盘活存量不良资产。由于经营的历史原因,目前我国主要大的保险公司都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资产的存在不仅影响保险公司整体资产质量和可运用资产总量,也制约了保险市场的发展。目前,可以适当借鉴我国国有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做法,或成立单独的管理机构拨离这部分资产,或者采取合理的价格以不良资产证券化形式出售,在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的同时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精算主要是经济学,数学,和寿险非寿险这几门构成的,其实感觉只要能把数学啃过了其他几门应该就比较容易点,毕竟精算是个集中几门学科知识的一个综合的学科,我现在正在学精算,不知道楼主是想了解哪方面,能说的太多了,如果你要是想学的话,建议你从数学开始,或者经济学,因为这两个你半路放弃的话,可以转别的方向去研究,精算的就业现在在中国也不是很轻松,因为中国的考生,,你懂得,,还是建议要研究生读也读精算或者出国。至于这几门课的关系,我自己感觉是用数学穿起来的一个体系,精算的数学偏统计方面,经济学只是学基础,但是毕竟他是应对风险的一个行业,所以什么都要看一点,精算模型和寿险精算,非寿险感觉没有数学难学,这个建议放在经济和数学之后学,如果这几门都过了剩下的就跟文科似的比较好过了。。困死了,,都不知道打的什么,有什么你再问吧。。。我这能无限说。。。

保险精算论文引用文献

1、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要遵循规则,就像致谢一样,参考文献部分也需要遵循的特定规则。只列出已经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使用未发表的数据和摘要。 2、在投稿之前要对照所有的文献的原始出处,仔细检查参考文献部分,最好做校对检查。 3、检查的时候要确信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定泪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在正文中被引用的。

关于论文如何引用文献如下:1、一篇论文,是能够引用另一篇文章的,如果整篇文章没有引用某一篇,那篇论文就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引用是可以进行的,但是,大家要注意,在论文中不要引用太多的内容,而且引用需要正确的引用格式。假如直接抄别人的文章,查重率一定很高,会导致自己不能顺利毕业。

2、要知道,进行论文写作的基础是要我们掌握与论文有关的知识,如果对这些知识点都一窍不通,那你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比如说化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总会需要进行专业名称解释,这时候就需要熟练的专业能力,如缺少这一能力,就无法向大家解释这幅图。

写一篇论文时,不要把所有内容都集中在一个段落中,这样的方法就是把重点词句分成几个段落,而不是把所有内容都集中在一个段落中,这样还能减少论文的重复率,这是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强的人最容易的选择。

3、在引用参考文献后,我们需要列出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并放在他们感谢论文之后,以及在论文中标注引用内容,这样也可以更好地避免被引用的内容干扰重复率。但学校一般会设定一个引用率范围,学生论文的引用率不能超过这个范围,超过论文就不合格。

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如下:

1、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

参考文献,即是对该文献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要在保留原文献的理论中进行借鉴,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

2、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3、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不过,有些杂志对文献数量有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

4、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

较新的文献更能突出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为SCI杂志的影响因子做点贡献。但是,有些自己领域很经典的文献还是不能落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