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中国精算师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并不高,甚至部分保险公司不认同中精证书,比如平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精的考试体系在工作中没有太大的实用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北美体系,但是又有很大的差距,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出题古怪。
理论知识相较于北美体系的经典教材,中精更像是很多文献堆积起来的论文,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精一直处于停考的状态。
起源:
1999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第9号公告,宣布举行中国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考生报考的资格为:在1996年前完成北美精算学会100系列课程考试或英国精算师考试A-D系列课程考试的准精算师,并具有一定的保险精算从业经验。
符合条件的考生60人,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中资、外资、中外合资)从事精算实务工作,其余的主要在院校从事精算教育工作或在社保部门工作。共有43人通过考试,并由保监会颁发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
这是一次针对现有保险精算从业人员的精算师资格认定考试,标志着中国精算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开始,精算师职业在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