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西藏旅游杂志

发布时间:

西藏旅游杂志

你用百度hi我,我有旅行社的朋友,可以告诉你,。。。记得把分给我哦

这个其实蛮多的,你到书店去的多的话自然就看的带到很多!

知道搜 西藏 两个字 请采纳

中国生态旅游 10-1008/N 汉文 旅游学刊 11-1120/K 汉文 旅游 11-1341/K 汉文 中国旅游年鉴 11-3402/K 汉文 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 11-4295/G3 汉文 时尚旅游 11-4898/K 汉文 中国航空旅游 11-6002/K 汉文 英文 旅游纵览 13-1138/K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3-1387/Z 中文 旅游时代 14-1308/K 当代旅游 23-1508/G 旅游天地 31-1129/K 旅游科学 31-1693/K 度假旅游 34-1271/G0 旅游世界 37-1263/K 科学旅游 44-1566/N 旅游论坛 45-1363/K 中文 旅游休闲 46-1067/G0 西部旅游 51-1578/K 旅游研究 53-1212/K西藏旅游 54-1037/G8 旅行家 11-3797/K 汉文 旅行者 31-1930/G0 新旅行 42-1750/G0 中英文 旅行 43-1403/G 商务旅行 44-1686/G0商旅生活 46-1080/Z 中文 东方商旅 61-1453/V

西部旅游杂志怎么样

个人认为国家地理最好,很人文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美食地理 国家地理周刊 中国西部旅游这些都是国内比较有名气的,中国国家地理是我每月都会抽时间来看。中国国家地理:价格:月刊 元/期;详情: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旅游杂志个人认为比较好看的有 《中国旅游》、《时尚旅游》、《地理知识》、《国家地理》、《旅行家》、《新旅行》、《旅行者》。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因为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所以现在许多朋友都很向往自由自主的旅游。那么在旅游前,做一个充足的准备,旅游杂志就变得尤为重要。现杂列举出年度全球最畅销旅游类杂志排行榜,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看一下哦!《旅游纵览》《旅游纵览》拥有宠大的固定读者群和发行渠道:1、面向国内外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摄影爱好者、旅游行业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发行;2、面向中央、省、市级主管旅游的领导赠阅;3、在首都机场贵宾厅、秦皇岛至韩国客轮郁金香号和北京、天津、河北省等部分星级宾馆摆放;4、每年将《旅游纵览》摆放到中央各级领导在北戴河暑期办公室内。《旅行家》《旅行家》更多介绍:(1)中国人的世界观:从中国人的思维视角,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旅行并“观”看世界,在旅行中寻求文化及价值观的观照对比。(2)报道真实的旅行消费:强调真实的旅游消费环节,报道内容包括海外旅行、国内旅行、自驾车旅行、自助旅行、探索旅行、商务旅行;旅行必需与可能的各种消费商品与服务;消费观念与各种消费知识。(3)《旅行家》的读者,是中国现实的和成熟的消费者。《旅游天地》《旅游天地》是中国创刊最早、面向全国发行的专业旅游杂志,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管、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为您介绍最时尚的资讯信息,最实用的旅行计划,最迷人的风景。《旅游天地》经过29年的历练,已发展成为国内专业一线旅游杂志。《旅游天地》发行量32万,拥有稳定的读者群,其中通过邮局订阅的固定用户占到50%。创刊29年来,《旅游天地》始终以专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追求自己特色,以一流的品质,在国内众多同类刊物中保持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稳定的影响力,在版面不断扩大的同时,内容也日益完善和丰富,栏目更加充实,图文更趋精致。《旅游》《旅游》杂志创刊于1979年10月。刊物特色:《旅游》坚持以国内选题配合部分国外选题为主要报道样式,力图扎实稳健地为读者展现各地不同的山水人文,做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选题做得深入细致,呈现出不同的旅行视角和体验,不但有当地的自然风光、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更有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做到“以人为本,亲切自然”。刊物定位 :《旅游》着重介绍中国及世界的名山大川、绮丽风光、异域风情;展示旅游爱好者难忘的旅行经历;讲述探险者惊心动魄的历险过程;推荐最新的黄金旅游线路;揭示鲜为人知的绝胜风光,是旅游爱好者出行的指南,是居家旅游者神游四方的宝卷,是展示旅游景区魅力的舞台。《漫旅Travel+Leisure》《悦旅Travel+Leisure》更名为《漫旅Travel+Leisure》包容一切为旅行增添魅力的旅行信息和经验,无论是饮食、购物、酒店,还是时尚、艺术和旅游产业讯息,甚至流行、前卫的生活方式,锐利的发现、生动的记录。

西藏科技杂志

藏文指的是藏族使用的藏语文。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除了中国境内的藏族外,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境内也有一部分人使用藏语。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统一的,书面语通用于整个藏族地区。 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之悠久在国内仅次于汉文。它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和标点符号3个部分。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外来语)。由于藏文语音经过千多年演变,而书面语的正字法不变,另藏文拼写变的非常复杂,以标准藏语拉萨话为例,拼写的时候是以不同的辅音字母的“加字”来表示不同的音调,藏文拼写虽然复杂,但拼写都很规则,只要经过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就可以掌握藏文的拼写,见到藏文就知道读音,虽然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藏文不象世界上拼写和读音最不规则的语言英语那样拼写无规可循,重音不固定。所以学藏文拼写还是比学英文拼写简单。 辅音字母每4个字母为一组,共7组半。每个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方言有异,但均附带有一个元音a。元音字母,意为”悦耳的字”,是相对于辅音字母而言的。因元音发音时无阻碍,悦耳动听而得此名。标点符号,意为“分界线”或“分界符号”。藏文标点符号形体简单、种类极少,而且,其使用规则也与其他文字的标点符号有别。藏文标点符号共有6种形式,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此外,还有云头符,用于书题或篇首;蛇形垂符,用于文章开头处;单垂符,用于短语或句终;双垂符,用于章节末尾;四垂符,用于卷次末尾。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便于更加准确地表达语义,藏文中已开始借鉴并使用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 藏文字形结构均以一个字母为核心,其余字母均以此为基础前后附加和上下叠写,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字表结构。通常藏文字形结构最少为一个辅音字母,即单独由一个基字构成;最多由6个辅音字母构成,元音符号则加在辅音结构的上、下、正中。核心字母叫“基字”,其余字母的称谓均根据加在基字的部位而得名。即加在基字前的字母叫“前加字”,加在基字上的字母叫“上加字”,加在基字下面的字母叫“下加字”,加在基字后面的字母叫“后加字”,后加字之后再加字母叫“再后加字”或“重后加字”。藏文30个字母均可作基字,但是,可作前加字、上加字、下加字。后加字的字母均有限。再后加字,在文字厘定中已经取消,只出现于文献中。 藏文书写习惯为从右向左。字体分两大类,即“有头字”和“无头字”,是根据字体的不同形式而得名。有头字相当于楷书,常用于印刷、雕刻、正规文书等,无头字相当于行书,主要用于手写。无头字又可细分为“粗通”(tshugs-thung),意为“笔画短促”;“粗仁”tshugs-rin),意为“笔画长”;“珠杂”(vbru-tsa),是一种笔画转折处棱角突出的行书字体。还有一种书写迅速、笔画简化的草写体,藏文叫“丘”(vkhyug),适合速记,其形体与印刷体差别甚大。卫藏地区盛行无头字,安多地区盛行有头字。 【藏文的创制】 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吐蕃经济一天比一天发达,实力一天比一天雄厚。不过有一个大问题让他非常恼火,就是吐蕃当时有文字,但没有统一的文字,没有办法发布政令,没有办法书写法律,没有办法翻译佛经,也没有办法和周边邻近的邦国进行书信联系。不少国家派来使节,送来丰厚的礼品,还有用各种文字写的书信。吐蕃王臣们也给他们准备了回礼,不过没有办法写回信,只好通过翻译口头回答几句,就把使节们打发走了。 其实,松赞干布从继位开始,就想创制吐蕃人自己的文字,先后派出过几批大臣,带着大量的金砂、金粉,到南亚、西亚学习文字的创制方法。去的人,有的在途中被强盗杀害,有的在森林中被老虎吃掉,有的中暑得热病死亡。剩下几个,都是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后来,松赞干布想起了一个能人,名叫吞米·桑布扎。他从小聪明伶俐,又有吃苦精神。松赞干布特意把他召进红山宫,鼓励又鼓励,嘱咐又嘱咐,说我们吐蕃没有文字,好比一个人没有眼睛,一个武士没有刀剑,走夜路没有灯。你一定要把造字的方法学回来,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情。他给吞米满斗金砂和金粉,让他带着作为拜师求学的礼金;又给他充足的龙脑、冰片、檀香木等药片,准备在途中祛暑防病。 吞米·桑布扎出发以后,松赞干布特意在吉雪沃塘北面的娘热沟口修筑了一座9层楼的宫堡,取名叫工噶玛如,准备吞米·桑布扎学成归来后,住进里面安心创制藏文。 再说吞米·桑布扎和他的同伴,离开了吉雪沃塘,经历千辛万苦,翻过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骑着大象走出了老虎出没的森林,走遍南亚各地,最后找到了精通声明和文字学的大师婆罗门李敬,献上金砂金粉,恭恭敬敬地提出了创制文字的请求。婆罗门李敬被他的热诚和意志所打动,答应收他为徒。吞米·桑布扎在李敬身边整整3年,学会了梵文、乌尔都文等南亚文字,又学习了文字的创制方法,最后带着宝云经、宝箧经、大悲莲花经等经书佛典回到了吐蕃。 松赞干布热烈欢迎吞米·桑布扎学成归来,亲自把他送进北郊的工噶玛如宫堡,让他在里边集中精力创制文字。吞米·桑布扎住进去以后,从此闭门不出,像喇嘛修禅一样,独自一人在里边待了很多个夜晚和白天。终于有一天早晨,他派人报告:藏文已经创制出来了!松赞干布像捡到马头那样大的金子一样高兴,立刻带领各位大臣骑马赶到北郊。吞米·桑布扎已经把创制好的藏文字母大楷、小楷、大草、小草,书写在周围的岩石上。他说,我仿效兰扎文创制了藏文楷书体,仿效乌尔都文创制了藏文草书体,藏文字母共有30个辅音,4个元音,能拼写出藏人所有的语言,表达藏人所有的意思。松赞干布说,感谢大臣吞米·桑布扎,他为我们吐蕃立了大功,他给我们吐蕃人民带来了大恩大德。不过,文字只有吞米一个人会写会念会使用不行,它要在我们整个吐蕃范围里流行,特别是我和大臣们要带头熟悉和使用。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拜吞米·桑布扎为师,第一个学习和掌握藏文。 从此以后,松赞干布把王政委托给几位大臣处理,自己住进工噶玛如宫堡跟吞米学习文字,据说这一学就是整整4年。在这期间,松赞干布不但学会和精通了藏文,还和吞米·桑布扎一起制定了十善法,这是用吐蕃文字写成和颁布的第一个法律条文,也就是所有藏人都要遵循的道德规范。 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吐蕃臣民百姓欢聚在吉雪沃塘,表演各种歌舞戏曲,庆祝藏文的创制和十善法的诞生。松赞干布亲自把吞米·桑布扎介绍给全体臣民百姓,称赞他是吐蕃了不起的贤臣。藏文古史《贤者喜宴》中这样写道: 藏人之中七贤人, 吞米高为第四贤, 七贤绝非一般高, 首位当推大译师, 藏人总抱大恩情, 焚香顶礼理应该。 【藏文的三次厘定】 每种文字创制之初都不可能十分完善,需要在运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规范,日益完善,藏文同样有一个发展过程。据藏文史籍记载,藏文在历史上曾进行过3次较大规模的厘定规范,分别是8世纪中叶—9世纪初叶,9世纪中叶,11世纪初叶。 从8世纪中叶墀松德赞(730—797)至9世纪初叶墀德松赞(?—815)时期,是藏文的首次厘定规范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九大译师,其中白若杂纳根据当时译语的发展和规范需要,编写了规范译语的翻译工具辞书《梵藏词典》。这是藏文辞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吐蕃赞普墀祖德赞(热巴巾,803—841,即汉文文献《唐书》所记的可黎可足)时,集藏、印著名译师,专设译场,统一译名,规定译例,校订旧译经典,新译显密经典,进一步对藏文进行规范。藏史称此为第二次厘定规范。这次规范中形成的藏文结构、拼写规则、创造新词语、表达新概念的规则至今未变。 对这次规范,藏文史籍如《贤者喜宴》中记载得比较详细,主要内容有:第一,颁布厘定新词术语的“法令”,确定工作主持人为钵阐布·贝吉允丹和定埃增二人。第二,确定了翻译的三大原则,即翻译要符合声明学理论原则;译文要忠实原文;译文要通顺易懂。第三,制定了音译、意译、直译和改译的方法。其中音译规定:难以解释的虚字词或声明理论不宜意译的采用音译;多义词不能按它的某一义来译时,采用音译;一些词意容易使人发生误解或有歧义的,采用音译。第四,规定4条注意事项。尤其规定,各译场不得按各自方言土语翻译和创造新词术语,必须使用厘定规范了的语言;若确要创新字词,必须理由充足而有根据,新创造字词必须由赞普下诏批准后,方能使用。 这次文字厘定,严格而谨慎,成效很大。当时噶瓦·拜则、焦若·鲁益坚参、相(尚)·益西德针等藏族译师与印度班智达孜纳弥札、达纳希拉对旧译典籍进行修订,同时就显密乘典籍如何译法提出了处理方法,撰写了《语合二章》,确立了声明理论与藏语文互相吻合而又易懂的翻译原则。还对藏文词汇不规范以及译语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搜集整理编辑了一部标准的藏梵文对照词典《翻译名义大集》,共收词语9565条,分283个门类,此书后收录于藏文大藏经的丹珠尔部杂部。这一时期,吐蕃从天竺聘请了很多班智达来藏,与本土大译师一起,按照规范了的藏文翻译编写了丰富的文献典籍。 墀祖德赞时期对藏文的新规范,影响很大。目前通行的藏文基本保留了这一个时期修订后的文字体系。某些原则和规定,至今仍闪烁着光芒。如上述第二条内容完全符合现代翻译要求的“信、达、雅”三原则;关于音译的原则规定也完全适用于现代。 吐蕃末代赞普达磨的五世孙阿里古格王意希沃之子大译师仁青桑布(958~1055)同入藏的天竺班智达善护、德护、智护一起,共同修订文字,厘定新译语。藏史称此为第三次厘定规范。 藏族历史上的几次文字改革,采取了调整藏文字母体系、简化正字法、规范词语,并立法推行等措施,不仅促进了藏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还对藏文的统一和推广应用,以及藏族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藏文的使用】 目前,藏文在藏族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以藏文教学的学校遍及整个藏族聚居区,全国藏文报刊有20多家,报出版藏文书籍的出版社有8家,承印藏文书报的现代化印刷厂有20多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0年6月发布的《西藏文化的发展》中对藏语文在西藏的使用和发展作了全面、扼要的介绍,我们不妨摘录于此,从中可以管窥藏文在藏族地区使用的情况。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聚居地区,藏族人口占95%以上,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维护和保障藏族人民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先后于1987年和1988年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和《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细则》,将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西藏各级政府依法落实保护和发展藏民族语言文字的规定,在保障藏族人民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的同时,使藏语言文字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1959年民主改革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在司法诉讼活动中,对藏族诉讼参与人,都使用藏语文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都使用藏文。各单位的公章、证件、表格、信封、信笺、稿纸、标识以及机关、厂矿、学校、车站、机场、商店、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的标牌和街道名称、交通路标等均使用藏汉两种文字。 目前,西藏自治区的广播电视每天藏语播出时间达20多小时。1999年10月1日西藏电视台卫视频道开播之后,每天都播放藏语节目和藏语译制片。电影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牧区,每年保证有25部新译制的藏语电影在各地放映。藏文图书报刊发展很快,仅1989年以来的10年间就出版藏文图书441种,许多高质量的藏文图书还在国内外获奖。据统计,西藏现有藏文杂志14种,藏文报纸10种。《西藏日报》藏文版每天出版,大量稿件直接用藏语文采写、编辑,此外还投巨资建立了计算机藏文编辑排版系统,结束了铅字排版的历史。《西藏科技报》和《西藏科技信息报》都创办了藏文版,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西藏所有文艺团体都用藏文创作节目,用藏语表演。 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育体系,已经编译出版了从小学至高中所有课程的藏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藏语文的词汇和语法得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藏文专业术语规范化及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藏文编码已正式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藏文的信息化正在走向世界。 部分材料出自【中国藏学网】 藏文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用藏文写成的古代文献浩如烟海。公元13世纪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国中推行一套新创成的“蒙古新字”,或者叫“八思巴蒙文”,就是在藏文字母影响下产生的。

农业科学综合 文献列表 [D-D1-ZGNS]中国农史 [D-D1-NOSE]农业考古 [D-D1-ZRZX]自然资源学报 [D-D1-STXB]生态学报 [D-D1-YYSB]应用生态学报 [D-D1-STXZ]生态学杂志 [D-D1-ZWSB]植物生态学报 [D-D1-ZNYK]中国农业科学 new [D-D1-HBNB]华北农学报 [D-D1-JSNY]江苏农业科学 [D-D1-AHNY]安徽农业科学 [D-D1-HNNY]河南农业科学 [D-D1-XBNX]西北农业学报 [D-D1-HBNY]湖北农业科学 [D-D1-JSNB]江苏农业学报 [D-D1-TRXB]土壤学报 [D-D1-TRQS]水土保持学报 [D-D1-TRTB]土壤通报 [D-D1-TURA]土壤 new [D-D1-ZGSB]中国水土保持 [D-D1-STTB]水土保持通报 [D-D1-TRFL]中国土壤与肥料 [D-D1-STBY]水土保持研究 [D-D1-ZWYF]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D-D1-TRYJ]生态环境 [D-D1-GHDQ]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D-D1-HNXB]核农学报 [D-D1-NHBH]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D-D1-NCST]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D-D1-ZGNY]中国农业气象 [D-D1-SWJT]生物技术通报 [D-D1-NHFZ]农业环境与发展 [D-D1-STBC]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D-D1-ZGTN]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D-D1-NZKJ]中国农资 [D-D1-ZGNZ]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D-D1-NXTS]中国农业信息 new [D-D1-NKDB]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D-D1-ZNTB]中国农学通报 [D-D1-ZGNK]中国农垦 [D-D1-ZGNT]中国农技推广 new [D-D1-XKK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D-D1-JKCN]中国农村科技 [D-D1-TRQY]Pedosphere [D-D1-ZGNX]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new [D-D1-HNNT]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D-D1-ZJNB]浙江农业学报 [D-D1-ZJNX]浙江农业科学 [D-D1-YNKJ]云南农业科技 [D-D1-NYJY]农业教育研究 [D-D1-YNNY]云南农业 [D-D1-FJSB]亚热带水土保持 [D-D1-XNYZ]新农业 [D-D1-XNCB]新农村 [D-D1-XJNX]新疆农业科学 [D-D1-XJNK]新疆农业科技 [D-D1-XJLK]新疆农垦科技 [D-D1-XDNX]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 [D-D1-ANHE]现代农业科技 [D-D1-XDNY]现代农业 [D-D1-XDHY]现代化农业 new [D-D1-XNYX]西南农业学报 [D-D1-XZNY]西藏农业科技 [D-D1-WNKJ]温州农业科技 [D-D1-TJNY]天津农业科学 [D-D1-TJNK]天津农林科技 [D-D1-TZJD]特种经济动植物 [D-D1-TCYA]特产研究 [D-D1-TWNT]台湾农业探索 [D-D1-SNYK]四川农业科技 [D-D1-STBK]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D-D1-SJRD]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D-D1-SHZK]石河子科技 [D-D1-SHLB]上海农业学报 new [D-D1-SLYK]上海农业科技 [D-D1-SNKX]陕西农业科学 [D-D1-SDST]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D-D1-SXLX]山西农业科学 [D-D1-SXNO]山西农业(致富科技) [D-D1-AGRI]山东农业科学 [D-D1-SDNS]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D-D1-SMNK]三明农业科技 [D-D1-RDNK]热带农业科学 [D-D1-QHNK]青海农林科技 [D-D1-QHNG]青海农技推广 [D-D1-NYZS]农业知识 [D-D1-NYZW]农业展望 [D-D1-NYYS]农业与技术 [D-D1-BJNK]农业新技术 [D-D1-NXTZ]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D-D1-JSJN]农业网络信息 [D-D1-NYSB]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D-D1-LXLX]农业科学研究 [D-D1-NYKJ]农业科技与信息 new [D-D1-KJTX]农业科技通讯 [D-D1-NKGL]农业科技管理 [D-D1-NMZF]农民致富之友 [D-D1-NKPX]农民科技培训 [D-D1-NJZA]农家之友 [D-D1-NJKK]农家科技 [D-D1-NJGW]农家顾问 [D-D1-NJCM]农家参谋 [D-D1-NJFW]农技服务 [D-D1-NCXJ]农村新技术 [D-D1-NCTD]农村天地 [D-D1-NCXX]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D-D1-NCSY]现代农业科学 [D-D1-NCSJ]农村实用技术 [D-D1-NCKF]农村科技开发 [D-D1-NCJI]农村经济与科技 [D-D1-NCBS]农村百事通 [D-D1-NNNC]农村.农业.农民(B版) [D-D1-NNNM]农村.农业.农民(A版) new [D-D1-NXNL]宁夏农林科技 [D-D1-NBNY]宁波农业科技 [D-D1-NMGN]内蒙古农业科技 [D-D1-MDNY]闽东农业科技 [D-D1-LNNY]辽宁农业科学 [D-D1-JXNY]江西农业学报 [D-D1-JXNK]江西农业科技 [D-D1-JLNK]吉林农业科学 [D-D1-JNYZ]吉林农业 [D-D1-HNNK]湖南农业科学 [D-D1-HUYE]湖南农业 [D-D1-HLJN]黑龙江农业科学 [D-D1-HNXT]核农学通报 [D-D1-NYHN]河南农业 [D-D1-HZXB]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D-D1-HBKO]河北农业科学 [D-D1-HBNK]河北农业科技 [D-D1-HBLI]河北农业 [D-D1-HZNK]杭州农业科技 [D-D1-GATE]贵州农业科学 [D-D1-GXNY]广西农业科学 [D-D1-GXLB]广西农学报 [D-D1-GDNY]广东农业科学 [D-D1-GJNY]古今农业 [D-D1-GSNK]甘肃农业科技 [D-D1-GSNY]甘肃农业 [D-D1-FJNX]福建农业学报 [D-D1-FJNK]福建农业科技 [D-D1-FJNY]福建农业 [D-D1-DDSN]当代生态农业 [D-D1-BJNY]北京农业 [D-D1-BXJG]保鲜与加工 [D-D1-AHNB]安徽农学通报 [D-D1-NYJZ]中国农业教育 [D-D1-GDNJ]高等农业教育 [D-D1-NMWZ]农民文摘 [D-D1-NFNY]南方农业 以上这些杂志都可发表科技农业文章。

藏文主要在藏、川、青、甘、滇五省区和锡金、不丹、印度和巴基斯坦拉达克地区使用。藏文在藏族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以藏文教学的学校遍及整个藏族聚居区,全国藏文报刊有20多家,报出版藏文书籍的出版社有8家,承印藏文书报的现代化印刷厂有20多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0年6月发布的《西藏文化的发展》中对藏语文在西藏的使用和发展作了全面、扼要的介绍,我们不妨摘录于此,从中可以管窥藏文在藏族地区使用的情况。西藏自治区是藏族聚居地区,藏族人口占95%以上,藏语言文字是全省通用的语言文字。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维护和保障藏族人民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先后于1987年和1988年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和《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细则》,将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西藏各级政府依法落实保护和发展藏民族语言文字的规定,在保障藏族人民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的同时,使藏语言文字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发展。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1959年民主改革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在司法诉讼活动中,对藏族诉讼参与人,都使用藏语文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都使用藏文。各单位的公章、证件、表格、信封、信笺、稿纸、标识以及机关、厂矿、学校、车站、机场、商店、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的标牌和街道名称、交通路标等均使用藏汉两种文字。西藏自治区的广播电视每天藏语播出时间达20多小时。1999年10月1日西藏电视台卫视频道开播之后,每天都播放藏语节目和藏语译制片。电影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牧区,每年保证有25部新译制的藏语电影在各地放映。藏文图书报刊发展很快,仅1989年以来的10年间就出版藏文图书441种,许多高质量的藏文图书还在国内外获奖。据统计,西藏现有藏文杂志14种,藏文报纸10种。《西藏日报》藏文版每天出版,大量稿件直接用藏语文采写、编辑,此外还投巨资建立了计算机藏文编辑排版系统,结束了铅字排版的历史。《西藏科技报》和《西藏科技信息报》都创办了藏文版,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西藏所有文艺团体都用藏文创作节目,用藏语表演。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育体系,已经编译出版了从小学至高中所有课程的藏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藏语文的词汇和语法得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藏文专业术语规范化及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藏文编码已正式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藏文的信息化正在走向世界。

【摘要】高原反应是指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暴露在低压、低氧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旅行时出现高原反应到底该不该吸氧?目前认为:对于高原反应比较轻的,可以暂时不吸或先采用低流量吸氧;但如果高原反应比较明显且身体虚弱,长时间不缓解,则建议积极吸氧,尤其是在夜间吸氧。这样不仅有助于减轻高原反应症状,还能获得良好的休息,保持体力,便于白天继续旅程。

昨天,闺蜜小静发来了一张她正在吸氧的照片。原来,她在青海湖游玩时出现了头痛、胸闷、还恶心。到医院一测,血氧饱和度竟然只有74%,要知道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可是在94%以上呀。经医生诊断,她这是因为高原缺氧出现了高原反应。

小静一边吸着氧一边问我:“网上有人说出了高原反应不能马上吸氧,理由是吸了氧气之后,身体会产生依赖性,之后每每有一点点高原反应就会回想着去吸氧,就无法离开氧气瓶了!可我到了医院,大夫马上就给我吸氧了,我会不会就此离不开氧气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高原反应以及出现的原因。

高原反应是指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暴露在低压、低氧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高原反应的出现与高原环境的特点密不可分。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压下降,虽然空气中的氧浓度仍然是21%左右,但氧分压却随之下降。例如:在海拔3000米,空气中的氧分压为110mmHg,比平原地区的159mmHg已经有了明显下降(下降约30%),更不要说海拔更高的地区了。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一般在进入高原后6-12小时出现,并从第三天开始逐渐消失,也有部分人可持续2周。

据统计,从平原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时,50%~75%的人可出现急性高原病。除了急性高原反应,还有两种更为严重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我诊治过多例从北京到高原旅游的患者,他们因为高原脑水肿在当地抢救后仍然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需要回京继续治疗。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中年律师。他其实第一天就出现了高原反应,非但没做任何治疗,反而继续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区。就在第四天清晨,他没能醒来,确诊为高原脑水肿。经过抢救,他总算保住了性命,但是反应却变慢了,连记忆力和计算力也都出现了下降。庆幸的是,回京后经过3个月的间断高压氧治疗,他明显改善,职业生涯得以继续。

现在,我们回到小静的问题,出现高原反应到底该不该吸氧,吸氧会不会产生依赖?看过之前的介绍,您就会发现:高原脑水肿、肺水肿开始时大多先有高原反应的表现,如果这时积极吸氧,改善症状并减少出现脑水肿、肺水肿的风险,您觉得吸氧是不是很应当呢?

目前认为:对于高原反应比较轻的,可以暂时不吸或先采用低流量吸氧;但如果高原反应比较明显且身体虚弱,长时间不缓解,则建议积极吸氧,尤其是在夜间吸氧。这样不仅有助于减轻高原反应症状,还能获得良好的休息,保持体力,便于白天继续旅程。

需要指出的是,医生决定给小静吸氧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小静比较胖,研究已经证实肥胖者更易出现高原反应,用一句话形容就是高原反应“欺胖不欺瘦”。另一个就是她白天在青海湖淋了雨,不仅感冒还发了烧。高原病“撞上”感冒,即使是轻微感冒,都有可能导致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两种急症而夺命。因此,小静进行吸氧是非常必要的。经过昨晚的氧疗,今天早上她满血复活前往了茶卡盐湖,在天空之镜留下倩影,没有出现所谓的氧气依赖,也就是离不开氧气的情况。现在,我的朋友圈已经被她刷屏了。

总结一下,旅游时怎样才能减少高原缺氧呢?刚到高原的前几天要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最好从低海拔地区逐渐向高海拔地区过渡。如果出现高原反应,可采用间断吸氧的方法去逐渐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不可强行前往更高海拔的地区。至于吸氧方式,除了去医院及使用制氧机吸氧、高压氧治疗,近年还有一种新兴的方式采用软体氧舱(微压氧舱)进行氧疗。一旦出现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需要立刻进行急救,这时高压氧治疗就大显身手了。

最后,提供给大家青藏铁路公司发布的《高原旅行提示》,里面明确列出了以下6类人群不适合前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旅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II期以上,各种血液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未获控制;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现患重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曾确诊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血压增高明显的高原高血压症、高原心脏病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高危孕妇。

高原旅游前正确认识高原反应,在高原时合理应用氧疗,保障您平安享受高原美景。

参考文献

方露,徐成丽.超重及肥胖与急性高原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医学研究杂志,2018:47(4):28-31.

黄海涛,李楠.高原反应的药物预防与治疗.武警医学,2017,28(12):1282-1285.

郭振娜,白玛多吉,朗嘎卓玛,等.急进高原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西藏科技,2016,282:59-61.

-完-

关注科普中国官方微信

陕西收藏杂志

印刷厂印报纸是如何收费???不是每个印刷厂都可以印报纸的呀,你还是找报社印刷厂或有资格的印刷企业联系吧,他们会给你准确的报价的。

苏林,1948年7月生于陕西省宝鸡市,1975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现任联合国文化总署副主席。曾任陇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宝鸡市教委艺术教研员,主管艺术教育、美术书法教师培训工作。多年来,孜孜不倦、自强不息,在各大报刊、大型文献集发表书画作品,并参加全国各项书画大赛,荣获金奖、银奖、铜奖等,荣获多项荣誉,被评为中国当代百名最佳书法家、中国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被多所高校聘为教授。苏林教授为中国艺术收藏杂志社副主任、《博士风采》编辑社顾问,大型艺术文献《中华颂》特邀编委、大型文献《创新中国》特邀编委、大型文献史册《一代名师》特邀编委,曾作为中方代表参加国际书画交流年会。

绛县历史悠久,史称古绛,是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在此建都,留下了车厢城、晋文公墓、晋献公墓、晋灵公墓等诸多遗迹。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阴寺和国宝释迦牟尼独木雕像等人文景观,沸泉龙岩洞、东华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绛县是尧文化和龙舞文化发祥地之一,唐尧故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绛县飞龙获得了国家专利,曾参加过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和香港回归庆典,先后出访过日本、马来西亚等国。

由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收藏》杂志、新浪收藏、艺超网联合主办,全国26个省市区收藏协会协办的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已于12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圆满结束。荣获“当代十大名窑”传承奖的企业是:(钧瓷、定瓷、汝瓷、龙泉瓷、耀州瓷、德化瓷、珐琅瓷、潮州瓷、法蓝瓷、宜兴紫砂十大门类)河南省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中国白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河南省汝州市玉松汝瓷有限公司、浙江省龙泉正聪青瓷研究所、江西省景德镇市熊建军珐琅彩瓷有限公司、陕西省铜川市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台湾企业)、广东省潮州市弘扬陶瓷有限公司、江苏省宜兴吕尧臣吕俊杰紫砂艺术馆河南省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钧窑,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名。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北宋徽宗定为御用珍品,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中国奢侈品联盟体成立后,中国元素十大奢侈品品牌亮相,河南钧瓷与中国奢侈品牌靠近了一步。大宋官窑钧瓷名品,与茅台等品牌一起入选。 福建省德化县中国白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德化瓷 中国福建德化生产的白色瓷器。瓷质细腻纯净,透光度良好,釉色纯白、明亮莹润。主要品种有日用细瓷和陈设艺术瓷。建白瓷(即象牙白)、高白瓷和艺术瓷雕是德化瓷中3大独特产品。北宋时期,德化就用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并出口外销。到了南宋,清瓷生产中断,白瓷兴起。家春岭、太平宫等窑场出品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白度高,透光度好,已达较高水平。当时的陶瓷器成型以陶轮拉坯和陶模印坯为主,采用篾划刻花、印花等装饰法。 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 定瓷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型在唐代以碗为主,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定窑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汝州市玉松汝瓷有限公司 汝瓷 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西环路北段。是专业从事汝窑、汝瓷研究,宋代汝瓷复仿制品与工艺汝瓷设计生产的企业。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复仿制基地,河南省旅游局指定的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厂区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拥有高工程师1名,工程师2名,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4名,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5名,从事陶瓷加工工八年以上技工20余名;生产用球磨机2吨、1吨各一台,中试用球磨机500KG、300KG、200K各一台,实验用球磨机30KG、15 KG、10 KG、5 KG各一台;陶瓷烧制窑炉3立方、2立方、立方、立方各一座;生产车间2400平米,设施齐全。是河南省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为厚的汝瓷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孟玉松女士,系高级工程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河南省古陶瓷协会理事,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民协认定的汝瓷杰出传承人,河南省陶瓷协会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古陶瓷专家。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龙泉市正聪青瓷研究所 龙泉瓷 创办於1996年,中国龙泉青瓷协会会员单位,是著名的龙泉青瓷专业生产厂家。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先生集五十多年艺术精华,主持科研,生产为一体。本所拥有多中、高级工艺美术师,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产品品种丰富。曾多次完成国家总理礼品的定制任务。正聪青瓷研究所为青瓷研究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广大青瓷爱好收藏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西安收藏杂志

收藏杂志社就可鉴定,想交易可去大唐西市古玩城或者书院门古玩市场。

唐代三彩陶器,通常简称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以白色黏土作胎,用含铜、铁、钻、镒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又在釉里加入很多的铅灰做助熔剂,经过约800 °C高温的烧制而成,釉色呈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褐等 多种色彩,人们称为“唐三彩”。其实,它是一种多彩陶器,在三彩器物中,有的只 具备上述几种彩色中的一种颜色,人们称为单彩或一彩,带有两种以上颜色的, 则称为三彩。单彩的釉陶,在汉代已出现,主要有绿色、黄色两种,称低温釉陶,唐三彩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三彩陶器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它作为助熔剂(铅氧化物),可降低釉料 的熔融温度,在窑炉里烧成时,使各种着色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四方扩散 和流动,各种颜色互相浸润,形成斑驳灿烂的彩色釉。另外,铅还能使釉面光亮度增加,使色彩更加美丽。唐三彩主要见于作随葬的明器(又作“冥器”,专用作死人的陪葬之物,非实用之物)。唐代盛行厚葬,唐朝廷曾多次 颁发过关于不同等级官员死后随葬相应 数量的明器规定,故三彩陶器可能是适应这种厚葬风气而兴起的。唐三彩以西安和洛阳两地唐墓出土的数量最多,江苏扬州、山西和甘肃两省的唐代墓葬中也有出土。唐三彩产地主 要在长安与洛阳。20世纪50年代,在河南巩县发现一处三彩窑址,见到三彩器 钵,但未见到三彩陶塑。2005年7月,考古人员对巩义县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发 掘,清理出6座唐三彩窑炉和大量唐三彩器皿残片、半成品以及烧窑器具,再现了唐三彩制作工艺流程。1999年1月,有报刊报道在西安市西郊发现唐三彩窑址。这一重要窑址的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有民间收藏者的一份功劳。最初是两位民间收藏者在那儿的一个基建工地上,偶然拣拾到几十件唐三彩残片,后来西安《收藏》杂志予以报道,引起了陕西省文物局、考古所的重视。1999年5月起,考古专家在那儿开始发掘,终于找到了四座唐三彩窑址和大量的素烧坯、唐三彩碎片,以及各种陶范模具等器物。辽三彩海棠口牡丹纹盘 三彩陶器用作明器,除了是生活用器之外,更多的是一些陶塑,如动物俑和人物俑等,还有亭台楼阁的建筑物、家具等。人物俑有武士俑、天王俑、文官俑、 男女俑等。唐三彩品种比唐代任何手工业艺术部门的产品都丰满,可见说是包 罗万象,包括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三彩不仅在艺术上达到很高成就,在陶瓷工艺上也对后世有影响。宋代以后的各 种低温色釉和釉上彩,大部分是在唐三彩 陶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着色剂基本上和唐三彩一样,仍是铜、铁、钻、镒四 种。宋代有“宋三彩”,辽代的“辽三彩”也 是唐三彩的后裔。 唐三彩对国外同类艺术有巨大影响。唐三彩传到朝鲜以后,当地人在它的 基础上创制成一种彩陶,名为“新罗三彩”,日本仿制三彩也得到成功,称“奈良 三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