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关于地球起源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

关于地球起源论文范文资料

一、地球的起源 地球起源问题是同太阳系的起源紧密相联系的,因此探讨地球的起源问题,首先了解目前太阳系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必要的。概括起来说,它们是: 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按反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太阳本身也以同一方向自转,这个特征称为太阳系天体运动的同向性。 2.上述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非常接近于同一平面,并且这个平面与太阳自转赤道面的夹角也不到6°,这个特征称为行星轨道运动的共面性。 3.除水星和冥王星外,其它所有行星的绕日公转轨道都很接近于圆轨道。这个特征称为行星轨道运动的近圆性。关于地球的起源问题,已有相当长的探讨历史了。在古代,人们就曾探讨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形成问题,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了关于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算是《圣经》中的创世说。在人类历史上,创世说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据了统治地位。 自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以后,天体演化的讨论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开始了对地球和太阳系起源问题的真正科学探讨。1644年,笛卡儿()在他的《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第一个太阳系起源的学说,他认为太阳、行星和卫星是在宇宙物质涡流式的运动中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旋涡里形成的。一个世纪之后,布封(. de Buffon)于1745年在《一般和特殊的自然史》中提出第二个学说,认为:一个巨量的物体,假定是彗星,曾与太阳碰撞,使太阳的物质分裂为碎块而飞散到太空中,形成了地球和行星。事实上由于彗星的质量一般都很小,不可能从太阳上撞出足以形成地球和行星的大量物质的。在布封之后的200年间,人们又提出了许多学说,这些学说基本倾向于笛卡尔的"一元论",即太阳和行星由同一原始气体云凝缩而成;也有"二元论"观点,即认为行星物质是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1755年,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I. Kant)提出"星云假说"。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由于拉普拉斯和康德的学说在基本论点上是一致的,所以后人称两者的学说为"康德-拉普拉斯学说"。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 到本世纪初,由于康德-拉普拉斯学说不能对太阳系的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致使"二元论"学说再度流行起来。1900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伦(T. C. Chamberlain)提出了一种太阳系起源的学说,称为"星子学说";同年,摩耳顿(F. R. Moulton)发展了这个学说,他认为曾经有一颗恒星运动到离太阳很近的距离,使太阳的正面和背面产生了巨大的潮汐,从而抛出大量物质,逐渐凝聚成了许多固体团块或质点,称为星子,进一步聚合成为行星和卫星。 现代的研究表明,由于宇宙中恒星之间相距甚远,相互碰撞的可能性极小,因此,摩耳顿的学说不能使人信服。由于所有灾变说的共同特点,就是把太阳系的起源问题归因于某种极其偶然的事件,因此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著名的中国天文学家戴文赛先生于1979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太阳系起源学说,他认为整个太阳系是由同一原始星云形成的。这个星云的主要成份是气体及少量固体尘埃。原始星云一开始就有自转,并同时因自引力而收缩,形成星云盘,中间部分演化为太阳,边缘部分形成星云并进一步吸积演化为行星。 总的来说,关于太阳系的起源的学说已有40多种。本世纪初期迅速流行起来的灾变说,是对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挑战;本世纪中期兴起的新的星云说,是在康德-拉普拉斯学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加完善的解释太阳系起源的学说。人们对地球和太阳系起源的认识也是在这种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得以深化的。 至此,我们可以对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和方式给出如下可能的结论。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上述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此外,还有固体尘埃和太阳早期收缩演化阶段抛出的物质。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分化作用,不断有轻物质随氢和氦等挥发性物质分离出来,并被太阳光压和太阳抛出的物质带到太阳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质或土物质凝聚起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并演化为今天的地球。水星、金星和火星与地球一样,由于距离太阳较近,可能有类似的形成方式,它们保留了较多的重物质;而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由于离太阳较远,至今还保留着较多的轻物质。关于形成原始地球的方式,尽管还存在很大的推测性,但大部分研究者的看法与戴文赛先生的结论一致,即在上述星云盘形成之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和引力的不稳定性,星云盘内的物质,包括尘埃层,因碰撞吸积,形成许多原小行星或称为星子,又经过逐渐演化,聚成行星,地球亦就在其中诞生了。根据估计,地球的形成所需时间约为1千万年至1亿年,离太阳较近的行星(类地行星),形成时间较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形成时间越长,甚至可达数亿年。 至于原始的地球到底是高温的还是低温的,科学家们也有不同的说法。从古老的地球起源学说出发,大多数人曾相信地球起初是一个熔融体,经过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化历程,至今地球仍保持着它的热量。现代研究的结果比较倾向地球低温起源的学说。地球的早期状态究竟是高温的还是低温的,目前还存在着争论。然而无论是高温起源说还是低温起源说,地球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热变冷的阶段,由于地球内部又含有热源,因此这种变冷过程是极其缓慢的,直到今天地球仍处于继续变冷的过程中。 二、地球的演化 地表的基本轮廓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部分,即大陆和大洋盆地。大陆是地球表面上的高地,大洋盆地是相对低洼的区域,它为巨量的海水所充填。大陆和大洋盆地共同构成了地球岩石圈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岩石圈的演化问题,也就是大陆和大洋盆地的构造演化问题。有关地球内部的结构请参见地球各圈层结构一节。 现在,绝大部分地球科学家都确认大陆漂移现象,并一致认为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结构分布和变化与大陆漂移运动直接相关。比较坚硬的地球岩石圈板块作为一个单元在其之下的地球软流圈上运动;由于岩石圈板块的相对运动,导致了大陆漂移,并形成了今天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地球岩石圈可分为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总体上,前者的厚度是后者的一半,其中大洋岩石圈厚度很不均匀,最厚处可达80公里。 大部分大型的地球板块由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组成,但面积巨大的太平洋板块由单一的大洋岩石圈构成。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整个地球面积的30%,其中约70%的陆地分布在北半球,并且位于近赤道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这很可能与地球自转引起的大陆岩块的离极运动有关。 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在大陆附近的大陆壳岛屿几乎全部位于大陆的东海岸一侧,个别一些大陆东部边缘,则被一连串的大陆壳岛屿构成的花彩状岛群所环绕,形成了显著的向东凸出的岛弧。这种全球大陆壳岛屿的分布特征,可以用岩石圈板块的普遍向西运动和边缘海底的扩张理论来加以解释。长期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地表上的某些大陆构造能够拼合在一起,这就好像是一个拼板玩具,特别是非洲的西海岸与南美洲的东海岸之间的吻合性最为明显。这种现象可以用大陆岩石圈的直接破裂和大陆岩块体的长期漂移得到解释。这就是我们后面将要介绍的关于杜托特提出的现今的大陆是由北半球的劳亚古陆和南极洲附近的冈瓦纳古陆的破裂后漂移形成的。 1966年,梅纳德(H. W. Menard)等汇集了当时所有的有关海洋深度的探测资料,再度进行了世界海洋深度的统计,得到全球陆地在海平面以上的平均高程为公里,大洋的平均深度为公里。大陆和大洋之间存在为海水所淹没的数拾公里宽的边缘地带,这个地带包括大陆架和大陆坡,两者共占地球表面积的。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差异非常明显,大陆地壳的化学成份主要是花岗岩质,而大洋盆地下的岩石主要是由玄武岩或辉长岩构成。因此,整个地壳又可以分为大陆硅铝壳和大洋硅镁壳两大类型。 有关大陆的起源问题,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杜托特(A. L. Du Toit)于1937年在他的《我们漂移的大陆》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上曾存在两个原始大陆的模式。如果这个模式成立,那么这两个原始大陆分别被称为劳亚古陆(Lanrasia)和冈瓦纳古陆(Gondwanaland);这实际上就象以前魏格纳等人所主张的那样,把全球大陆只拼合为一个古大陆。杜托特认为,两个原始大陆原来是在靠近地球两极处形成的,其中劳亚古陆在北,冈瓦纳古陆在南,在它们形成以后,便逐渐发生破裂,并漂移到今天大陆块体的位置。 早在19世纪末,地质家学休斯(E. Suess)已认识到地球南半球各大陆的地质构造非常相似,并将其合并成一个古大陆进行研究,并称其为冈瓦纳古陆,这个名称源于印度东中部的一个标准地层区名称(Gondwana)。冈瓦纳古陆包括现今的南美洲、非洲、马达加斯加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南极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均形成于相同的地质年代,岩层中都存在同种的植物化石,被称为冈瓦纳岩石。杜托特用以证明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的存在和漂移的主要证据,是来自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气候学方面。根据三十多年中积累起来的资料,有力地证明冈瓦纳古陆的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 劳亚古陆是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结合体,这些陆块即使在现在还没有离散得很远。劳亚古陆有着很复杂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它主要由几个古老的陆块合并而成,其中包括古北美陆块、古欧洲陆块、古西伯利亚陆块和古中国陆块。在晚古生代(距今约3亿年前)这些古陆块逐步靠扰并碰撞,大致在石炭纪早中期至二叠纪(即2亿至2亿7千万年前)才逐步闭合。古地质、古气候和古生物资料表明,劳亚古陆在石炭~二叠纪时期位于中、低纬度带。在中生代以后(即最近的1-2亿年间)劳亚大陆又逐步破裂解体,从而导致北大西洋扩张形成。研究表明,全球新的造山地带的形成和分布,都是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破裂和漂移的构造结果。在这过程中,大陆岩块的不均匀向西运动和离极运动的规律十分明显。总的看来,劳亚古陆曾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带,冈瓦纳古陆则曾一度位于南半球的南极附近;这两个大陆之间由被称为古地中海(也称为特提斯地槽)的区域所分隔开。 在杜托特(1937年)提出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理论之前,魏格纳()早在1912年曾提出了地球上曾只有一个原始大陆存在的理论,称为联合古陆。魏格纳认为,它是在石炭纪时期(距今约亿-亿年前)形成的。魏格纳把联合古陆作为他描述大陆漂移的出发点。然而根据人们现在的认识,魏格纳所提出的联合古陆决不是一个原始的大陆。虽然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赞同联合古陆观点,但他们所作出的古大陆复原图与魏格纳所提出的复原图相比,已存在很大的差别,相反倒有些接近杜托特的两个古大陆分布的理论。 最近2亿年以来的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已得到了确切证明和广泛的承认。然而有人推测,板块运动很可能早在30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且不同地质时期的板块运动速度是不同的,大陆之间曾屡次碰撞和拼合,以及反复破裂和分离。大陆岩块的多次碰撞形成了褶皱山脉,并连接在一起形成新的大陆,而由大洋底扩张形成新的大洋盆地。因此,要准确复原出大陆在2亿多年前所谓的"漂移前的漂移"是十分困难的。地球的年龄已有46亿年历史,目前已经知道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为37亿年,并且分布的面积相当小。这样,从46亿年到37亿年间,约有9亿年的间隔完全缺失地质资料。此外,地球上25亿年前的地质记录也非常有限,这对研究地球早期的历史状况带来不少困难,因此,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关于地球早期历史的统一的理论。 大洋的起源与演化 有关大洋的起源和演化研究从本世纪初才开始,在此之前一般认为大洋盆地是地球表面上永存的形态,也即大洋盆地自从贮水形成以来,其位置和分布格局是固定的。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本世纪初以魏格纳为首的大陆漂移这一革命性的学说的提出,对自最近的2亿多年以来大洋的起源和演化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对于大陆漂移学说,并非一开始就得到许多人支持的,因为当时对引起大陆漂移的机制,即力源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1931年,霍姆斯等人提出了地幔对流学说,用于解释大陆漂移的力源,然而这个观点在当时很少受到人们的注意。19世纪后期,有人建立了地球收缩的全球构造学说,用于解释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造山运动。然而,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性大洋中裂谷的巨大拉张性证据的发现,收缩学说被普遍放弃了,与此同时,地球膨胀学说很快流行起来。膨胀说认为,地球开始时很小,直径是现今地球的一半。由于地球大幅度膨胀,原始地壳裂开成为现在的大陆,裂开的地方经过不断发展成为现代的大洋盆地。并且,由于地球的大幅度膨胀引起的所谓大陆漂移,表明大陆块基本上是停留在原地的,即各大陆之间和大陆相对于地幔之间并没有发生过显著的移动。由于膨胀说无法解释大陆地壳上广泛发育的褶皱山脉构造特征是怎么形成的,霍姆斯等人的地幔对流说很快再次被重视。60年代初,随着洋底探测资料的迅速积累,赫斯(H. H. Hess)和迪茨(R. S. Dietz)首先把地幔对流方案发展为海底扩张的学说。赫斯在1962年发表了《大洋盆地的历史》一文,提出了大洋起源的新观点,即海底扩张理论。赫斯认为洋底的主要构造就是由地幔对流作用的直接表现。海底扩张理论证明,大陆和洋底是在对流着的地幔上被动地移动着,而不像早期的大陆漂移说所主张的大陆在洋底上主动漂移。海底扩张理论提出后不久,一些别的洋底观测结果,诸如洋底地壳构造、地磁、地震震源和地热流量分布等对这个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这种情况下,使得大部分的学者都转向了关于海底扩张的研究。现在已经普遍确认,可以用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大洋起源和演化,大洋盆地的固定论看来是过时了。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对大洋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论解释的基础都是地幔对流说。 现代研究证实,大洋最初是在大陆内部孕育的,并开始于大陆岩石圈中的裂谷。大陆在裂谷处破裂并相互分离,从而开始产生新的大洋盆地。魏格纳曾把南大西洋两对岸的吻合作为阐述大陆漂移说的出发点。事实上,把南美洲与非洲两大陆拼合到一起,不仅大陆边沿地形轮廓非常吻合,而且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也可以对接起来。现已证明,大西洋在二叠纪(2亿5千万年前)时还根本不存在,据估计,形成中大西洋的大陆裂谷发生在稍后的三叠纪(约1亿6千万-1亿9千万年前)。至侏罗纪末期(约1亿2千万年前),中大西洋可能已张开达1000公里的宽度;南大西洋的张开大约开始于早白垩纪(约1亿1千万年前),而最初的裂谷发生在晚侏罗纪(约1亿3千万年前);北大西洋张开最晚,大约开始于第三纪初(约6000-7000万年前),与此同时,由北大西洋裂谷向东北延展而伸入格陵兰与欧洲之间,挪威海随之张裂开。从6千万年到2千万年前,挪威海、巴芬海和北大西洋主体都在扩张,但速率和方向均有些变化。综上所述,现今的那些广阔的大洋盆地并不是从来如此,而是长期的地球运动和演化的结果。大洋由狭窄海湾到宽阔盆地的发展,是通过持续发生的大规模海底扩张过程实现的。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的动力都是地幔对流。 由于地球原始地壳自从形成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大规模的地质构造形态的运动。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地球上大洋和陆地的形态就是过去数拾亿年来大规模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球的起源每过一年,大家都要长大一岁。一年,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这在地球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质学家发现: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做地层。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那么人们用什么科学方法来推算地球的年龄呢?目前,科学上是用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们蜕变生成的同位素含量的方法,作为测定地球年龄的"计时器"。人们利用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特点,来计算出岩石的年龄。放射性元素在蜕变时,速度很稳定,而且不受外界条件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份量,生成多少新的物质都有个确切数字。例如,一克铀在一年中有七十四亿分之一克裂变为铅和氦。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岩石中现在含有多少铀和多少铅,算出岩石的年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这样我们就能得知地壳的年龄。有的人算出为30亿年左右。地壳的年龄还不等于地球的实际年龄,因为在形成地壳以前,一般地球还要经过一段表面处于熔融状态的时期,加上这段时期,地球的年龄估计约有46亿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但在宇宙中,比地球年龄大的星球还多着哩。地质科学家说地球至少有46亿岁。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几千年。那么,我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年龄的呢?推算地球年龄,主要有岩层方法、化石方法和放射性元素的蜕变方法等。根据鉴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在格陵兰岛西部戈特哈布地区发现的阿米佐克片麻岩,年龄约有38亿岁。而太阳系的碎屑,年龄都在45亿年-47亿年之间。因此认为,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成员大都在同一时期形成。依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办法,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征。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距今24亿年-6亿年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距今6亿年-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距今亿年-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亿年。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2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按反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太阳本身也以同一方向自转,这个特征称为太阳系天体运动的同向性。2.上述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非常接近于同一平面,并且这个平面与太阳自转赤道面的夹角也不到6°,这个特征称为行星轨道运动的共面性。3.除水星和冥王星外,其它所有行星的绕日公转轨道都很接近于圆轨道。这个特征称为行星轨道运动的近圆性。关于地球的起源问题,已有相当长的探讨历史了。在古代,人们就曾探讨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形成问题,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了关于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算是《圣经》中的创世说。在人类历史上,创世说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据了统治地位。自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以后,天体演化的讨论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开始了对地球和太阳系起源问题的真正科学探讨。1644年,笛卡儿()在他的《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第一个太阳系起源的学说,他认为太阳、行星和卫星是在宇宙物质涡流式的运动中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旋涡里形成的。一个世纪之后,布封(. de Buffon)于1745年在《一般和特殊的自然史》中提出第二个学说,认为:一个巨量的物体,假定是彗星,曾与太阳碰撞,使太阳的物质分裂为碎块而飞散到太空中,形成了地球和行星。事实上由于彗星的质量一般都很小,不可能从太阳上撞出足以形成地球和行星的大量物质的。在布封之后的200年间,人们又提出了许多学说,这些学说基本倾向于笛卡尔的"一元论",即太阳和行星由同一原始气体云凝缩而成;也有"二元论"观点,即认为行星物质是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1755年,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I. Kant)提出"星云假说"。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由于拉普拉斯和康德的学说在基本论点上是一致的,所以后人称两者的学说为"康德-拉普拉斯学说"。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到本世纪初,由于康德-拉普拉斯学说不能对太阳系的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致使"二元论"学说再度流行起来。1900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伦(T. C. Chamberlain)提出了一种太阳系起源的学说,称为"星子学说";同年,摩耳顿(F. R. Moulton)发展了这个学说,他认为曾经有一颗恒星运动到离太阳很近的距离,使太阳的正面和背面产生了巨大的潮汐,从而抛出大量物质,逐渐凝聚成了许多固体团块或质点,称为星子,进一步聚合成为行星和卫星。现代的研究表明,由于宇宙中恒星之间相距甚远,相互碰撞的可能性极小,因此,摩耳顿的学说不能使人信服。由于所有灾变说的共同特点,就是把太阳系的起源问题归因于某种极其偶然的事件,因此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著名的中国天文学家戴文赛先生于1979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太阳系起源学说,他认为整个太阳系是由同一原始星云形成的。这个星云的主要成份是气体及少量固体尘埃。原始星云一开始就有自转,并同时因自引力而收缩,形成星云盘,中间部分演化为太阳,边缘部分形成星云并进一步吸积演化为行星。总的来说,关于太阳系的起源的学说已有40多种。本世纪初期迅速流行起来的灾变说,是对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挑战;本世纪中期兴起的新的星云说,是在康德-拉普拉斯学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加完善的解释太阳系起源的学说。人们对地球和太阳系起源的认识也是在这种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得以深化的。至此,我们可以对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和方式给出如下可能的结论。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上述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此外,还有固体尘埃和太阳早期收缩演化阶段抛出的物质。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分化作用,不断有轻物质随氢和氦等挥发性物质分离出来,并被太阳光压和太阳抛出的物质带到太阳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质或土物质凝聚起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并演化为今天的地球。水星、金星和火星与地球一样,由于距离太阳较近,可能有类似的形成方式,它们保留了较多的重物质;而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由于离太阳较远,至今还保留着较多的轻物质。关于形成原始地球的方式,尽管还存在很大的推测性,但大部分研究者的看法与戴文赛先生的结论一致,即在上述星云盘形成之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和引力的不稳定性,星云盘内的物质,包括尘埃层,因碰撞吸积,形成许多原小行星或称为星子,又经过逐渐演化,聚成行星,地球亦就在其中诞生了。根据估计,地球的形成所需时间约为1千万年至1亿年,离太阳较近的行星(类地行星),形成时间较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形成时间越长,甚至可达数亿年。至于原始的地球到底是高温的还是低温的,科学家们也有不同的说法。从古老的地球起源学说出发,大多数人曾相信地球起初是一个熔融体,经过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化历程,至今地球仍保持着它的热量。现代研究的结果比较倾向地球低温起源的学说。地球的早期状态究竟是高温的还是低温的,目前还存在着争论。然而无论是高温起源说还是低温起源说,地球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热变冷的阶段,由于地球内部又含有热源,因此这种变冷过程是极其缓慢的,直到今天地球仍处于继续变冷的过程中。

产生四季的变化 地球公转 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 地球公转的特性 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和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位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转看成是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与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有半长轴、半短轴和半焦距等要素,分别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轴两端对于焦点(F1、F2)的距离。 半焦距与半长轴和平短轴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即 c2=a2-b2 半焦距c与半长轴a的比值c/a,是椭圆的偏心率,用e表示,即e=c/a, 偏心率是椭圆形状的一种定量表示,e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椭圆越接近于圆形,则e的数值就越小,即接近于0;反之,椭圆越扁,e的数值就越大。经过测定,地球轨道的半长轴a为149600000千米,半短轴b为149580000千米。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 可见,地球轨道非常接近于圆形。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随着地球的绕日公转,日地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变化。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近的一端,称为近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近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一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47100000千米,通常称为近日距。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远的一端,称为远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远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52100000千米,通常称为远日距。近日距和远日距二者的平均值为149600000千米,这就是日地平均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根据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L=2πα(×e2) 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全长是940000000千米。 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从黄北极看,是按逆时针方向公转的,即自西向东。这与太阳系内其它行星及多数卫星的公转方向是一致的(如图3-17)。 2.太阳周年视运动 地球公转是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中发现的。为了说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我们首先用一个动点与一个定点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假如,动点A在绕定点B做圆周运动,方向如图3-18。则在定点B看上去,A点的轨迹是一个圆形,A点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的。这种情况,与从动点A看定点B的运动特征是完全相同的,B点的运动轨迹也是圆形的,运动方向也是逆时针的。但是,A绕B的运动是一种真运动,而B绕A的运动则是一种视运动,它是A绕B运动的一种直观反映。 地球的绕日公转和在地球上的观测者见到的太阳视运动的特点与上述情况相同。如图3-19,尽管实际情况是地球绕日公转,但是作为地球上的观测者,只能感到太阳相对于星空的运动,这种运动的轨迹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是重合的,方向、速度和周期都与地球的相同。太阳相对星空的运动,是一种视运动,称为太阳周年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公转在天球上的反映。 3.地球轨道面和黄赤交角 如前所述,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轨道面。地球轨道面在天球上表现为黄道面,同太阳周年视运动路线所在的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在天球上,自转表现为天轴和天赤道,公转表现为黄轴和黄道。天赤道在一个平面上,黄道在另外一个平面上,这两个同心的大圆所在的平面构成一个23°26′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如图3-20)。 黄赤交角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自转轴对地球轨道面是倾斜的。由于地轴与天赤道平面是垂直的,地轴与地球轨道面交角应是90°——23°26′,即66°34′。地球无论公转到什么位置,这个倾角是保持不变的。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没有明显改变的。目前北极指向小熊星座α星,即北极星附近,这 就是天北极的位置。也就是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平行地移动的,所以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是不变的,黄赤交角是不变的。 黄赤交角的存在,也表明黄极与天极的偏离,即黄北极(或黄南极)与天北极(或天南极)在天球上偏离23°26′。 我们所见到的地球仪,自转轴多数呈倾斜状态,它与桌面(代表地球轨道面)呈66°34′的倾斜角度,而地球仪的赤道面与桌面呈23°26′的交角,这就是黄赤交角的直观体现。 4.地球公转周期及岁差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用太阳周年视运动来测得。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太阳在黄道上连续经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年”。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 地球公转的恒星周期就是恒星年。这个周期单位是以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在一个恒星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从以恒星为背景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然后回到天空中的同一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从黄道上某点出发,这一点相对于恒星是固定的,运行一周,然后回到黄道上的同一点。因此,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恒星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 恒星年是以恒定不动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转360°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日,即365日6小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春分点周期就是回归年。这种周期单位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得到的。在一个回归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春分点是黄道和天赤道的一个交点,它在黄道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年西移50〃.29,也就是说春分点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里,是个动点,移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即顺时针方向。而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即逆时针的。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春分点所走的角度不足360°,而是360°—50〃.29即359°59′9〃.71,这就是在一个回归年期间地球公转的角度。因此,回归年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只表示地球公转了359°59′9〃.71的角度所需要的时间,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日,即365日5小时48分46秒。 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周期就是近点年。这种周期单位是以地球轨道的近日点为参考点而得到的。在一个近点年期间,地球中心(或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过地球轨道的近日点。由于近日点是一个动点,它在黄道上的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即与地球公转方向(或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方向)相同,移动的量为每年11〃,所以,近点年也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一个近点年地球公转的角度为360°+11〃,即360°0′11〃,用日的单位来表示,其长度日,即365日6小时13分53秒。 只有恒星年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下面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回归年是地球寒暑变化周期,即四季变化的周期,它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极为密切。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每年短20分24秒,在天文学上称为岁差。 为什么春分点每年西移50〃.29而造成岁差现象呢?这是地轴进动的结果。 地轴的进动同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形状、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的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轴的进动类似于陀螺的旋转轴环绕铅垂线的摆动。当急转的陀螺倾斜时,旋转轴就绕着与地面垂直的轴线,画圆锥面,陀螺轴发生缓慢的晃动。这是因为地球引力有使它倾倒的趋势,而陀螺本身旋转运动的惯性作用,又使它维持不倒,于是便在引力作用下发生缓慢的晃动。这就是陀螺的进动。 地球的自转,就好像是一个不停地旋转着的庞大无比的大“陀螺”,由于惯性作用,地球始终在不停地自转着。地球自身的形状类似于一个椭球体,赤道部分是凸出的,即有一个赤道隆起带。同时,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的连线,不是经常通过赤道隆起带的。所以,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赤道隆起带的吸引力,是不平衡的。另外,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黄道面和天赤道面都不重合,与黄道面呈5°9′的夹角,也就是说,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连线,也不是经常通过赤道隆起带。所以,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尤其是对赤道隆起带的吸引力,也是不平衡的。据万有引力定律,F1>F2。 日月的这种不平衡吸引力,力图使赤道面与地球轨道面相重合,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地球自转的惯性作用,使其维持这种倾斜状态。于是,地球就在月球和太阳的不平衡的吸引力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摆动,这种摆动表现为地轴以黄轴为轴做周期性的圆锥运动,圆锥的半径为23°26′,即等于黄赤交角。地轴的这种运动, 称为地轴进动。地轴进动方向为自东向西,即同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而陀螺的进动方向与自转方向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陀螺有“倾倒”的趋势,而地轴有“直立”的趋势。 地轴进动的速度非常缓慢,每年进动50〃.29,进动的周期是25800年。 由于地轴的进动,造成地球赤道面在空间的倾斜方向发生了改变,引起天赤道相应的变化,致使天赤道与黄道的交点——春分点和秋分点,在黄道上相应地移动。移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即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每年移动的角度为50〃.29。因此,年的长度,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周期单位要比以恒定不动的恒星为参考点的周期单位略短,这就是产生岁差的原因。 由于地轴的进动,造成地球的南北两极的空间指向发生改变,使天极以25800年为周期绕黄极运动。所以,天北极和天南极在天球上的位置也是在缓慢地移动着。如图3-24,北极星在公元前3000年曾是天龙座α星,目前的北极星在小熊座α星附近,到了公元7000年,移到仙王座α星附近,到公元14000年,织女星将成为北极星。 由于地轴进动造成天极和春分点在天球上的移动,以其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天球坐标系也必然相应地变化。对赤道坐标系来说,恒星的赤经和赤纬要发生变化,对黄道坐标系来说,恒星的黄经要发生改变。但是,地轴的进动不改变黄赤交角,即地轴在进动时,地轴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始终是66°34′。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下,由于地轴进动而造成的天极、春分点的移动角度相对来讲是很微小的,在较长的时间里不会有很大的移动。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说天极和春分点在天球上的位置不变,恒星的赤经、赤纬和黄经也可以粗略地认为是不变的,以此为依据而建立的星表、星图仍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5.地球公转速度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亿千米,也就是经过日地球公转了亿千米,即每秒钟千米,约每秒30千米。 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我们知道,春分点和秋分点对黄道是等分的,如果地球公转速度是均匀的,则视太阳由春分点运行到秋分点所需要的时间,应该与视太阳由秋分点运行到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是等长的,各为全年的一半。但是,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则走过相等距离的时间必然是不等长的。视太阳由春分点经过夏至点到秋分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需要186天多,长于全年的一半,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和南半球的冬半年;视太阳由秋分点经过冬至点到春分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需要179天,短于全年的一半,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和南半球的夏半年。由此可见,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造成地球上四季不等长的根本原因。

我们居住的星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从有人类的那一天这个星球就令人敬畏,受人敬仰,无论被当时的人叫做什么,人类对地球的感情从未改变过。但地球在宇宙中却是一颗最普通不过的星球,甚至在太阳系都是如此。在地球存在的太阳系中,一共有九大行星,按体积计算地球排在第五位,按照距离太阳的距离地球排第三位,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亿km,在地球内侧是水星和金星;地球的密度是5515千克每立方米,与太阳系其它行星相同的是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同时也在进行自转。因为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我们最熟悉的星球,因此我们称其它八大星球为类地行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家园地球是颗在普通不过的星球,但为什么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居住呢? 其实在这普普通通的特性中也蕴含着不普通,正是地球自身的一些特殊性造就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世界。从位置角度讲,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温度适宜,而且从太阳系诞生到地球上开始有原始的生命痕迹,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在这种稳定的光照条件下,地球上孕育生命成为了可能;另外一个方面,地球与其它行星互相之间的位置比较合理,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及公转轨道处于同一平面都决定了地球的演变不受其它行星的干扰;地球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系统,这一点也有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决定了地球物理化学形态的演变,同时液态水圈和氮-氧形成的大气圈,还有固体地圈的板块运动都让地球渐渐变的不再普通。基于以上这些地球特有的特征,水在地球的地质作用力和原始大气圈的影响下开始形成原始的海洋,而生命的起源就在这片蓝色的世界中开始了

关于人类起源论文范文资料

您好 有人认为,只有发现人科化石的地方,才能称作人类远祖的发祥地。目前已发现的几种人科化石,都是在非洲。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人类的故乡依然在非洲。 然而,曙猿化石的发现毕竟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可能:也许将来有一天,人们会在中国发现更多人类远祖留下的踪迹,从而让我们能更明白地推断,在数百万及至数千万年以前中国大陆上发生过的事情。 发现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漫长的路。但相对于千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来说,这过程是非常短暂的。 相关资料·人类是如何起源的? 简单地说,人类起源就是人的历史渊源,即人是从何而来的,怎样来的。考古发现已证明,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独立进化的一支。因此,人类起源研究也就是追溯人这一支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以及怎样从猿的系统分化出来并如何进化成现代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1)人类起源理论;(2)过渡阶段;(3)两足直立行走;(4)使用和制造工具等方面。下面主要谈人类起源理论。 18世纪林奈在进行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猴归入一类,称之为灵长目,意思是它们都是灵敏的高等动物。1809年J.-拉马克提出人是从猿进化来的,但证据还不够充分。半个世纪以后(1859).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在该书的结尾部分暗示了人类是由动物起源的。在达尔文的启示下,.赫胥黎以进化论的观点研究人类起源问题,1863年发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提出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分支而来的,这就是“人猿同祖论”。1868年E.海克尔在《自然创造史》一书中进一步用事实论证了人猿同祖论。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以大量事实论证了人类并非亘古就存在的,也不是“分别创造作用的产物”,论证了人类也是进化的产物,是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古猿进化来的;并且在当时科学发展水平所许可的情况下,讨论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一系列问题。1876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强调了劳动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08页) 自从那时以来的100多年中,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提供了大量有关人类进化的实物证据,大大地推进了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也推动了人类起源理论的发展。 100年以前,一般认为人类的历史不过几千年之久。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许多地点都有尼安德特人类型的化石发现,因而把人类历史向前推到10万年以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前三分之一时间内,首先在印度尼西亚爪哇,随后在中国北京周口店都发现了猿人化石,这就把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万年。从1924年起在南非几个地点发现了形态特征比猿人更原始的南方古猿化石,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到50年代确立了它在人科中的地位,使人类进化的历史延长到了200—300万年前。1965年西蒙斯等对庞杂的森林古猿化石(总共28个属50多个种)重新进行研究,加以整理归纳,分为猿类和人类两大类,认为应把腊玛古猿归入人科,作为人科的早期代表。 基于上述资料,西蒙斯和皮尔比姆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一套人类起源的理论,认为人和猿是在新第三纪的中新世(距今1800万至600万年间)开始分化的,那时人和猿就已有了明显的区别,人猿超科中的各种成员就和现生的各种猿和人有着明显的祖先-后裔的系统关系。其中森林古猿属里的几个种是各种现生猿的祖先,而腊玛古猿是由一种森林古猿演化而来的,它是最早的人科(人的分类系统)代表,以后由腊玛古猿演化成距今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再经过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晚期智人(克鲁马农人)而进化成现代人。在一段时间里这种理论在学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 但是,近些年来,一系列新的重要的发现以及对已有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使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人对腊玛古猿的似人科的形态特征提出了疑问,有人提出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可能是同一个种的性别的差异,它们可能是现生猩猩的支系的祖先;自1961年以来在肯尼亚、希腊、土耳其、匈牙利、巴基斯坦和中国等地,先后发现了更多的中新世的人猿超科化石,特别是在中国云南禄丰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在过去的十几年内,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认为,人和猿最早分异的时间距今不过500万年左右;20世纪70年代,在坦桑尼亚的莱托利和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地区发现了距今300—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类的原始类型——南方古猿阿法种,它是迄今所知能肯定的最早的人科代表,具有意想不到的不少与黑猩猩相似的性状而与腊玛古猿不同,从而认为后者可能不是人科成员,而且人和猿可能是在较晚的时期才开始分异的。基于上述情况,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C.皮尔比姆对人类起源提出了新的解释或新的概念,认为中新世的人猿超科成员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它们与现代猿或人的关系不像原来认为的那样清楚,究竟哪一种是人的祖先,哪一种是某种现生猿的祖先,现在都还无法确定;人的系统树既不是一条阶梯,也不是祖先后裔的简单直线关系,而是更为分散的、灌丛式的进化系统。 现在看来,人类起源的过程远比过去的理解要复杂得多。人类进化实际上包含了非常复杂而又互相有关的解剖的、心理的、技术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因素,人类起源研究不仅要阐明人的生物机体本身的起源,而且还要阐明人的物质文化、语言和意识以及人类社会等的起源,这仍是古人类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人类起源理论也还在不断发展之中

主讲人简介:

吴新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

1928年生,安徽合肥人。1953年上海医学院医本科毕业。196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此后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84年与外国同行联名提出多地区进化假说,为当今关于现代人起源争论的两大学说之一。

199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已发表古人类学论著90余件。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9年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

内容简介:

一、 物种起源

1. 从脊椎来阐述人是动物界的一员

2. 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二、 是何时、何地、由哪种动物变成的

三、 人类祖先的踪迹

人类进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分别用化石代表阐述。

四、 现代人起源学说

1.现生人类的祖先

2.多地区进化学说

3. 夏娃学说

4. 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5.用DNA研究生物的历史存在许多问题

《人类的起源》 (全文)

今天跟大家讲一下《人类的起源》,讲到人类起源,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呢?可能一个是最早的人什么时候在地球上出现,哪位同学能够给一个答案吗?随便说说没关系的。

学生答:我觉得应该是大概三、四百万年之间,最早在非洲就出现的。

专家:三百万年,在非洲,还有呢?

学生答:我觉得应该是元谋人,中国的元谋人,时间不太记得了。

专家:还有一个元谋人,

学生答:大约是在四百万年以前吧,地点应该也是在非洲。

专家:四百万年,又多一百万年。好的。到底是多少万年,实际上刚才几位同学都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看在什么时候说这个话了,在今天说呢,好像都不太对,因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所以我就从头说起。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那个时候最早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爪哇猿人,还有北京猿人,所以在当时,北京猿人的年代是根据伴随他的动物化石来定的,大家是生物系的同学都知道,生物是进化的,一个时期跟另一个时期的生物不太一样,在形态上不一样,所以根据生物形态变化,可以造出来一个时间表,就知道在什么时期,比如说五十万年前,这个动物是什么样,有哪些动物在世界上,一百万年以前又是怎么样的。和北京猿人在一起的动物化石,当时定的是五十万年,所以北京猿人就是五十万年以前,所以那个时候人类的历史记录也就只有五十万年。在此以前,那就更短了,就是说在19世纪的时候,最早的人化石是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最早的年代不超过十万年,所以就说人类的历史记录最早就是十万年。

所以出了北京猿人以后,人类历史记录大概就是五十万年,所以北京猿人那时候是最早的人了,这样的宝座,他坐了二十几年。从20世纪20年代末,一直到1959年,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了一个人的头骨,就是这位老太太,她叫做玛利·利基,她夫妇俩在坦桑尼亚的荒野山谷里头寻找人的化石,寻找了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到1959年就发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头骨了,就是中间的这个,这是她夫妇俩跟这个头骨一起,还发现一些石器。大家知道石器是人制造的,天然没有的,就是石头的工具,这个石器跟这个头骨所在的地层,用放射性同位素钾、氩的方法来测定是距今175万年,因此这就把人类的历史记录就延长了175万年,这是1959年,所以当年被选为世界十大新闻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有个英国的一个女孩子,中学毕业生,叫做珍妮·古道尔,前几年到北京来过,现在搞动物保护,她当时很有志于研究古人类,她到了非洲,就请刚才那位先生,就是路易斯·利基,给她找钱资助,她就住到密林当中,观察黑猩猩的生活,她观察很长时间,结果发现,黑猩猩能够制造工具,可以把草棍的枝杈给去掉,去掉以后用那个草棍插到蚂蚁窝里头,因为非洲的蚂蚁很大,它的窝就像坟一样,所以我们叫蚁冢,插到那个蚁冢里头去把这蚂蚁钓上来吃,就是说能够改变自然界物体的形状,为自己所用,这就是制造工具的开始。因此她发现了这样一种制造工具,这种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呢?这意义就很大了,在此之前,关于人的定义是什么呢?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所以发现了最早的工具,刚才讲的175万年的工具,那么就可以知道,这时候有人了。在1891年发现了爪哇猿人,但是一直有争论,争论很长时间,好几十年,定不下来他是人是猿,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工具跟他一起发现,他的脑子介于现代人跟现代猿之间大小,所以定不下来。所以在那个时候1959年,根据那样的人的定义,人的历史就到了175万年,因为最早的工具是175万年。那么现在珍妮·古道尔发现了黑猩猩也能制造工具,就是说用制造工具来作为人跟猿分界的历史标志就行不通了,就不合适了,所以人们就得讨论,是不是用另外一个标志区分人跟猿,大家知道古猿变成人,但是变到什么状态下就是人呢?没有到这个状态就不是人,这个标志就比较难定。

那么这时候人们就回想到,在古希腊的时候,有一个柏拉图,他当时曾经给人下个定义,他说人是什么呢?是两个脚行走的,没有毛的这种动物。有一天,他的学生就把一个鹅拔了毛拿来,就问老师,这是人吗?当然不是人了,所以后来在书上就叫做柏拉图的鹅,说人是柏拉图的鹅。因此这个定义就被废弃了,就没有人采用了,那么到现在珍妮·古道尔发现了黑猩猩也能制造工具,而人作为制造工具的动物的,这个定义也不能用了,那人们就回想到那个时候柏拉图的定义,有没有可用的地方,就觉得还是有些道理,那么再修改一下,就是两个脚行走。另外身体要直的,就是两个脚直立行走,这样才算是人,只要是能达到这样就算是人了,于是大家都同意采用这样一个标志,这个标志一采用还有个好处。就是在当初那个时候,用石器作为人跟猿分界标志的时候,那毕竟是身外之物,你不可能发现一个人化石手里头抓一个石器,不可能的,是吧,它是身外之物,现在用人本身的身体结构,来定义人跟猿的界线,这样也更好一点,所以这样人的定义一改,把人的历史记录又延长了,就延长到三百多万年,因为在此之前呢,在南非已经发现了一些叫做南方古猿的化石,但是他不能够制造工具,就是说没有发现工具跟他在一起,而他的年代达到二百万年。后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又发现了一些也是南方古猿的化石,三百多万年以前的,也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钾、氩法来定的,当时给他起的名字叫做南方古猿阿法种。因为在阿法那个地方发现的,后来挖着挖着就挖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骨架,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占全身的身体骨骼的40%,发现的那一天,他们晚上在营地就庆祝了,因为是三百万年前那么完整的骨架,大家联欢,联欢就放唱片,就叫做《露西在钻石的天空》,所以这样以后,他们干脆就叫这个骨架叫露西。所以我讲露西,可能有些同学就知道了。就是指的这个东西,所以露西的发现呢,就使得人类的历史记录延长到了三百多万年。

那么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刚才讲的那个玛利·利基发现东非人的那位老太太,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她一个人带了一个英国的中学毕业生,在坦桑尼亚的另外一个地方发现了这些脚印,从脚印的研究可以知道,他是两个脚直立行走的,而且每一步之间的幅度也可以量出来,可以算出来,你看这个脚印的大小,跟现代人的脚比较还是比较小的,所以在那个时候的人,比现在的人矮小,这是个复原图,是想像的 ,是两个人在走路,在火山灰上踩出来的脚印,以后再堆上新的堆积,所以这个岩性不一样,成了化石以后,就能剔出来,那么在这个时候人类历史有三百多万年,所以刚才那位同学讲的,三百多万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个答案是对的。

那么到二十世纪90年代,到1994年在埃塞俄比亚,一组美国科学家,他们又发现一些化石,四百四十万年前的,这就是那个南方古猿始祖种了,这是四百四十万年,所以刚才有个同学讲,四百多万年,在这个时候就对了,这是1994年,所以把人类历史延长到四百多万年。到2000年,千禧年了,法国科学家在非洲也发现了一些化石,报纸上登的叫千禧人,化石有大腿骨,从大腿骨上可以研究出来,他能够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当时叫做千禧人,以后经过研究给了个正式名称,属名叫做原初人,他的种名,按照他发现的地方,叫土根山,所以我们翻译叫土根种,就是原初人土根种,后来接着又发现了新的化石,就是去年报纸上给他名字叫做乍得撒海尔人,都是大概六百万年,或者六 七百万年前,所以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历史记录达到六 七百万年以前,但是这是讲两条腿直立行走的这样的人。那么至于制造工具呢?最早的工具到现在为止只有250万年,没有更早的了。这样看的话这所有化石都是在非洲,所以刚才同学讲人类起源地在非洲,现在一般的认识都是这样,但是是不是就肯定在非洲呢?恐怕还不能做最后的论断,为什么呢?因为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来,就是哪里发现最早的化石,人们就倾向于认为人类起源地在什么地方,当初在1891年在爪哇发现的爪哇猿人,1921年发现了北京猿人,1929年发现了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所以这个时候,人们都倾向于人类的摇篮是在亚洲,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人类学理论认为人类起源是因为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使得印度洋湿润的海风吹不到山以北的地方,所以喜马拉雅山北的地区就变得干旱,这个时候在那个地方森林就越来越稀,那么原来在森林里生活的古猿,古代的猿类就不得不下了地,下到了地面上这样就变成人了,当时理论是这样的,因此北京猿人的发现,更证实了这样一种理论,所以当时大家相当多的都相信人类起源是在亚洲。

刚才讲到了1959年非洲发现了东非人,有170多万年以前的化石,这个时候风向就转到了非洲,但是毕竟在中国的西南部特别是云南,当人类起源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中新世的时候,它的气候环境条

件适于古猿变人,适于人类的产生,因此现在还不能够完全排除在云南找到人类祖先的可能性,所以还是值得去找的,但没有找到以前,只是可能性存在,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可能性就代表说人类起源在亚洲,所以目前我们还是说在非洲。所以关于人类起源的地方,这几年随着化石的发现,认识也是逐渐在变化的。

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人类演化的几个阶段,最早的就是乍得人、原初人,接下来就是南方古猿跟地猿,这是四百四十万年前开始,目前只发现于非洲,南方古猿一直延续到一百四十万年以前,以后才没有了,但是在两百多万年前的时候,在南方古猿当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种,那就是能人,这个能人化石发现越来越多呢,就有人主张他分成两个部分,分成两个物种,一个就叫能人,一个就叫做鲁道夫人,那么再接下来呢,到180万年前开始,又出现一种新的物种,叫做直立人,直立人他延续到二十多万年前,也就大约在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另外一种人,叫做智人,智人一直延续到我们现在,我们本身都是智人,因为智人,他文化上更复杂了,从他的体质形态,从他的文化上就分得更细一点,虽然年代只有二十多万年,但又分两段,一段叫早期智人,一段叫晚期智人。

那么刚才讲的,人类演化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包括乍得人、原初人,还有地猿,还有南方古猿,南方古猿一共有好多个种,到现在为止的,七个种,是不是上面每一个种他将来都变成我们呢?不是的。可能只有其中的一种,甚至于这几种里头的都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可能的。 那么这个现象就说明什么呢?就是说人类的进化过程当中,它的模式是树丛状的。在此之前,人们发现一个化石,说是十万年前,以后又发现了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于是说这个五十万年前的人变成十万年前的人,变成了现在的人,以后再发现一个四十万年前的,五十万年前这个人变成四十万年前的人,再变成二十万年前的人,再变成现在的人,就是说一条线呈阶梯状,一步一步往上升,所以这种模式叫做阶梯状的模式,所以在早期对人类的进化认识是这样的,是阶梯状的,由简单到复杂。那么发现了这么多种南方古猿以后,人们就改变了认识,就认识到,人类进化过程当中,不是阶梯状,而是树丛状,它分很多个枝,这些枝在不同的时间走向绝灭,没有后代,而其中只有一枝独秀,以后才变成我们这样的,是不是这些枝里头互相的融合,在理论上讲不会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不同的种,大家知道,不同的种不能交配,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所以他们不会交配的。所以对人类演化的认识,由阶梯状变成树丛状。

这里就给看一些标本,这都是南方古猿的标本,这也是南方古猿的,刚才那种南方古猿,你看头比较圆一点,现在这两个猿人脑袋上头有一条脊,这个脊就表示咀嚼肌特别大,咀嚼肌的地方不够了,长到头顶上去了,像大猩猩的,这一类就叫做粗壮类型,刚才那一类就是叫做纤巧类型,一般认为,可能我们人类的祖先是在纤巧类型里头,而粗壮类型都是绝灭了。 这个图是想像的,当时南方古猿生活的图。这个是能人的头骨,你看脑袋就比较大一些,更接近于我们现代的人了,所以根据现有化石,人类最可能起源于非洲,古猿在非洲,可能在东非,长期的直立行走开阔了视野,使用工具,大脑越来越发达了,于是转变成人,到距今大约250万年前,人类开始制造最简陋的工具,这个与人类发展的第二阶段“能人阶段”的开始大约是同时了。

现在讲到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就是直立人,直立人在东南亚有爪哇的直立人,中国有很多地方,比如说周口店,刚才那位同学讲的云南的元谋人。他就是直立人,时间是大概在170万年前,这是现在我们中国发现的,最早直立人的化石,比元谋人晚一些的直立人,中国有陕西蓝田的公主岭那个头骨,湖北郧县有两个头骨,安徽的和县和南京的汤山,以后陆续都发现了直立人的化石,当然最重要的直立人的地点,那就是北京的周口店,发现了有代表四十个人的身体的骨头,石器也号称有十万件,这是现在世界上,在这样阶段的人类材料当中最丰富的一个地点。

这个是非洲直立人骨架子,这是一百六十万年前,一百六十万年前有这么完整的骨架可真不容易,有了这个骨架子,就可以量出他的身长了,量的结果他大概有一米六这么长,这个骨架是个小孩子,因为根据他的骨头可以鉴定出他的年龄,这个小孩子也就十岁左右,所以如果这个孩子长大,他至少能达到一米八,所以在一百六十万年前,就有身高一米八的这么一个人。刚才我也讲到,我们看到一个脚印就很小,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三百多万年前,人是比现在矮得多的,就是一米多,所以从那个时候到一百六十万年前,人的身材是不断地长高,从一百六十万年到现在,现在看来人的身材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上上下下而已。所以有的人曾经根据古代的战袍,大家看博物馆古代的战袍很高大,就以为是过去的人非常非常高,现在的人变矮了,有的人讲早期的南方古猿,三百万年前的人很矮,所以说人是慢慢地越来越高了,所以两种说法都不太全面,全面地讲,就是在两百万年再早,人类在逐渐变高,从一百多万年以前到现在,人的身材随着环境条件各方面,稍稍有所变化。

这是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的化石,这是我们中国的直立人,刚才看到的是非洲的直立人,这是元谋人的两颗牙齿,这四颗是因为两面,不同的面。这是蓝田猿人的头盖骨,这是零碎的化石,但是可以把他拼凑起来。这是北京猿人,这是一个复原的像,北京猿人的化石,大家知道是在解放以前,就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时候就丢失了。所以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有些线索一出现,再一追最后又不行了,一直是悬念。但是解放以后,我们在周口店又发现一些化石,都很少,这五颗牙,解放初期发现的,这两段骨头,是肢骨,一段是胳膊,一段是小腿,这也是在解放初期发现的。后来在1959年又发现了一个下颌骨,在1966年又发现了两块头骨,这样也可以拼凑成一个头盖骨,1966年还发现一个牙齿,所有这些都是现在在国内仅存的北京猿人的化石,其他的到现在为止一直在寻找,但还是没寻找到,此外在瑞典还有三颗牙齿,那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发掘的时候,当时运到瑞典去修理,所以后来存在那里的,一直到现在没有追回来,这就是世界上仅存的北京猿人的化石。

好,那么直立人以后呢,我们现在就介绍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在中国也叫做古老型智人,这个好多地方都发现了,像陕西大荔、辽宁的金牛山这些地方都有头骨的,在印度也有,也是头骨,欧洲主要是尼安德特人,这是中国的早期智人,这是陕西大荔的头骨,比较完整的。这是在辽宁营口发现的,这个也是比较完整的头骨都是早期智人,都是二十多万年前的。

那么人类进化到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晚期智人,我们本身就是晚期智人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人类的本事更大了,所以他的分布范围更广了,不只是在欧洲、亚洲跟非洲了,分布到大洋洲,分布到美洲,还有很多的岛屿。 在人类进化的同时,人类的工具也在进化,最早的人类工具很简单,就是一块石头,打另外一块石头,打出来有边缘,很锐利,可以用,后者有边缘很尖,这样可以挖东西,就行了,就用了,所以这种打制的技术叫做第一模式。以后到170万年前出现了第二模式,第二模式这个石器就比较规矩了,做得很规矩,按照一定的规矩做成很规矩的形状。到二十万年前,在非洲又出现了第三模式,你看这个做得更规矩了,从专业上讲,就是打的方法它有一套规程,非常讲究了,这叫第三模式。以后到了三万五千万年前,除了石器以外,人们还会用骨头做很精致的骨器,包括鱼叉,有倒钩的叉,可以叉鱼的,可以把这个骨头磨成针,就可以缝衣服的,还会画画,画壁画,还会雕塑,这个叫做第四模式。

在人类进化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脑子是越来越大,右边是黑猩猩大猩猩的脑子,左边是三四百万年前的人类的脑子,所以这个大小差不多,比黑猩猩高明不了多少,以后逐渐地发达越来越大,因为人类的进化过程当中,脑子越来越大,人的聪明程度是越来越聪明。所以这样人们就容易想到,脑子的进化跟聪明才智的增长是成正比例的,这个也是不无道理的。

最后有一点时间介绍一下现代人起源的学说。就是说我们是现代人,像我们现在这样的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也是最近这几年媒体上表现的争论很红火的一个课题了, 一种是说出自非洲,就是说在大约二十万年以前,在非洲就出现了像我们现在这样长相的人,这种人大概在十万年以前,他的后代就走出非洲,到欧洲、到亚洲,以后大概到六万年以前到中国,就把中国以前的比六万年更早的那些人的后代都取代了,那些后代都没有后代,都绝种了。所以我们就是六万年前由非洲来的移民的后代,这是这种学说,出自非洲。你看这就是出自非洲了,就是说从非洲出来以后,他到各个地方,那些地方原来都有化石人,比如我们北京猿人也是其中的,刚才讲的大荔人也是其中的`,但是这些人的后代呢,后来都绝灭了,被从非洲来的这些人取代了,这是这样的一个模式。另外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多地区进化,就是我们的祖先最先是从非洲来的,比如说以中国为例,一百多万年以前从非洲来一批人到中国,这些人繁衍产生后代,这些人的后代,后来一直生长就成北京猿人,大荔人,一直到我们现在,当然了,在欧洲也是,它有一条进化线,在东南亚也有,在非洲也有,但是这几条进化线之间互相有交叉,就是说有基因的交流,越早期越少,越到晚期越频繁,这是这一种学说。我们中国的古人类学工作者,包括我自己,比较相信后者,这个学说的证据,就是我们中国发现的很多化石,这些化石里头有门牙,就是上门牙,这个上门牙都是呈铲形的,什么叫铲形的,你看这个门牙从后面看,牙齿的两边鼓出来,中间凹进去像煤球铲子一样,而这种铲形的门齿,到我们现在中国人,现在黄种人还有80%的都是这样,而现在欧洲的人只有不到5%是这样的铲形门齿,在非洲的黑人里头大概有10%左右,澳洲土人就百分之二十几,而欧洲的化石人也有铲形门齿,但是出现的频率比在中国就少得多了,中国不一

定说是百分之百吧,至少到现在没有发现一例不是的,是这样的。那么同样的门齿一直延续下来那么多年,那就是证明了在中国的人类进化是延续下来的。

另外就是说中国的化石人头骨,在比一万年更早的人,我们发现了好多个头骨,这些头骨都有一系列共同的特征,一个是脸面是扁的,一个是鼻子是比较塌的,眼眶基本上是长方形的,如果说中间换了人种的话,那么有些特点就应该变了,但是这些特色不变,所以可能是连续进化的,在连续进化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有少数的头骨,有少数的特征跟中国的大多数头骨不一样,这里头就可以看到,这个南京一号他的鼻梁特别高,你看下头这个大荔鼻梁就比较低,那就是说中国有少数化石头骨鼻梁是高的,所以这个就说明什么呢,这些性状它是由基因决定的,像马坝这个圆眼眶,肯定是决定他的眼眶的基因跟中国其他的大多数人不一样,而跟欧洲的一样的,所以这个基因很可能就是从欧洲过来的,从西方过来的,所以刚才那个翘鼻子也是这样的,就是说在中国的人类进化当中,有少量的从外来的基因反映进来的,所以这样就形成一个假说了,那就是说中国的人类进化,它主要的是连续的进化,附带的跟其他地区有杂交,就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这么一个假说,当然这是个假说了,根据现有的材料有这种归纳,那么将来随着新的化石发现,可以加强,可以丰富,甚至可以推翻,那么这种假说有古文化的证据,刚才给大家看了一下,在世界范围里头,石器的发展是由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这么过来的,这是在非洲,在欧洲也是这样。而在中国不是这样,中国很长时间一直是模式一,模式三,模式二很少,很个别的地方有这种模式,中国到现在差不多接近一千个地方发现了旧石器,但是绝大部分九百多个地方都是模式一的,而模式三、模式二很少很少,所以看来中国的古文化的发展也是连续为主,跟西方的交流为辅。那么刚才开头讲的另外一个假说,就是说夏娃假说,出自非洲的,它主要根据是什么呢,主要根据1987年有三个科学家,他们把人类的胎盘中的mtDNA提取出来,结果发现,非洲人的DNA变异特别大,而亚洲、欧洲的变异都很小,变异怎么会产生的,就是因为在遗传过程当中产生突变,遗传过程时间经过越长,突变积累的就越多,变异越多,所以非洲变异多意味着它的历史比较长,而亚洲、欧洲呢,历史比较短,因此认为现代人最早出现在非洲,逐渐走出非洲,而什么时间现代人在非洲出现呢,根据变异的速度,突变产生的速率,多少万年产生一个突变,这样的计算,计算出二十万年。

这是一个模式图,就是说现代人从非洲走向这些地方,所以如果说这样一种模式是对的话,那么你们可以看到,走出非洲的要道就是现在近东这个地方,就是以色列这个地方,在以色列这个地区已经发现一些石器,这些石器是十万年前的,而这些石器是第三模式的石器,如果说进化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掌握了第三模式技术的人的后代,六万年前到中国,取代了中国原来利用第一模式的那些人的后代,也就是说在五万年前,四万年前中国的旧石器应该是普遍变成第三模式,甚至于更进一步,而不再是第一模式了,因为第三模式比第一模式进步, 但是实际上情况不是这样的,刚才讲中国真正到第五模式、到第四模式很晚,三万年,两万年前才出现,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现代人出自非洲的学说看样子跟中国石器的发现材料也不符合的,前几年又做了许多工作结果也是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细讲了。

生命的起源是微生物,那么人类是如何发展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人类的起源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关于人类的起源,在人类早期,就有许多这方面设想的神话。

比如《女娲造人》是中国的神话,《伊甸园里》是西方神话。尽管两则神话故事所产生的地点不同,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共同点。第一,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无论东方西方,古人早都思考人类起源问题。第二,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有创造人的神,不过一则设想为女娲,一则设想为上帝罢了。第三,制造人的材料都设想为泥土,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第四,人的形象都是按照创造者自身的形象设计的。第五,两则神话又都说到人类为什么有男女性的差别。

在完全隔绝的状态下,东西方的想象竟有这么多相似点,这是非常有趣的。那时是人类童年时代,那种认识真是天真幼稚得可以,但是古人是很富有想象力的。如果把神话当作科学,像牛津的那个主教塞缪尔?威尔伯福斯那样,那就成为科学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把神话当作艺术,当作原始的文学艺术,那么古人的想象就具有永久的魅力。

关于人类起源,直到19世纪才走上科学的道路,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但是,科学的探索没有止步。随着人类考古业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古人类的化石,出现了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心血说。诸如:古人类学家认为从猿到人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这四种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化石,在体质特征和文化遗物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充分地反映出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还有的就是:海猿说、海陆双祖先复合说、外星人说等。这些学说都从不同角度来论说人类的起源。

无论是“海猿说”“海陆双祖复合说”还是“外星人说”,都在有力地向传统的“从猿到人”的进化论学说发出挑战,但要形成公认的科学结论,还证据不足。科学在发展,研究在深入,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开自身的谜团。

人类是如何诞生的?这应该说是一个困扰众多生物学家的`未解之谜,众多生物学家在大胆的假设后提出了很多的假设,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还是:化学起源论,神创论,外来生物论,自然发生论这四大论派。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属于神创论了。神创论主要是西方和东方,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是神创造的,是由亚当和夏娃延续下来,东方学者则认定人类是由女娲捏的泥人,或者撒的泥点变的,这两点现已被证实不具参考性,是不可能的。 其次,外来生物论近来也被人们广泛关注,从复活岛上一个个神秘的巨型石像,火星上去年拍摄的照片中神秘的“女人”,以及虽已被证实却在当时轰动全球的火星上的人脸表明,人类对外来生物论有着很多的支持,况且根据科学家对已有星系的计算仅仅可能出现的生命的星系就有几十万个,这也大大为外来生物论提供了极大的论证。

再一步,自然发生论也早就被人们所假设,这主要是由于腐烂的东西里经常会生出小虫子而被人所怀疑,于是,当时的学者便提出了这一自然发生论的假设,但不久,“腐肉生蛆”的著名实验便打破了这一观念。 最后,最具真实性的还是要算化学起源论,这一点不可否认。化学起源论主要是说原始地球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的物质随着尘降落至地面形成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等等。这些小分子物质又随着原始河流流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互相聚集形成如蛋白质一类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又进行组合形成了原始生命,这些原始生命可进行生殖,代谢等一系列活动,接着,又经过数亿年后,最终形成了原始单细胞生物并演化至今。

当然,对于人类起源的假设数不胜数,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自己的观点,并不懈努力地寻求吧!

关于起名论文范文资料

By 迟毓凯 • Jan 13th, 2008 • Category:教学科研“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这是和一位博士当年谈起论文要起什么名字时候所谈的一句俗语。是的,辛辛苦苦几年,好容易搞出一篇论文,要配上一个响亮一些的名字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因此,如何在论文开始或即将完成之际,给论文起一个好名字也常颇令人费思量,否则的话名不正言不顺嘛。 关于论文起名字其实要求很多,这里只谈一点。许多人在写论文名字的时候爱挂上“……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研究”这样的尾巴,据说这样写起来让人看着清楚,而且论文带着“研究”的字样,似乎更能让人看到肃然起敬,但我不认同这样的做法,理由很多,但也只提一点,看过很多国外的博士、硕士论文,也参阅过许多国外权威专业刊物,但很少见到以“Research on……”为题之类的研究,即使按照国际惯例,“……的研究”这个尾巴也是多此一举的。 看惯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我比较喜欢的是“××:××××”这类的题目,前面有一个和现实接轨的容易理解的标题,冒号后面是更严肃的研究内容简介。这类题目似乎在国外的研究中更为多见,在国内的心理学界,杨治良老先生曾有一篇《心理学报》的文章,前面以“钢筋水泥”为标题,后面以专业的内隐认知为内容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将“钢筋水泥”等此类俗名放在严肃的专业研究上,通俗的名字下面,隐含的是对研究内容的深深理解。不过此类名字,在专业期刊杂志上,始终不多,似乎中国人更觉得专业研究是少数人的事,让更多的人理解你的研究是没有水平的标志吧。 曾经帮助一位博士给她的论文起名字,她做的是婚姻承诺的,我的建议是:《许我个未来——婚姻承诺的心理学研究》。前面是用徐志摩与陆小曼中的名句,“许我个未来”,后面点明研究的内容与取向,自认为既有诗情画意,有表现出专业研究取向,是个好名字。只可惜不是我的论文,最后未被采纳,引为憾事。

李乐(岳)衡

李岳城 李岳衡 李岳宸 李岳航 李岳恒李岳书 李岳洋 李岳睿 李岳阳 李岳展李岳泽 李岳谦 李岳璋 李岳修 李岳恩李岳峰 李岳达 李岳鸿 李岳勋 李岳哲李岳轩 李岳伦 李岳儒 李岳翰 李岳宇李季东 李清渝 李兆健 李翔璿 李泓晋李锦康 李昀衡 李意璟 李晋光 李钧航李皓楷 李沛权 李绍荣 李庆晨 李弘顺李浩东 李崇安 李敬承 李刚佑 李豫之

写作思路: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在知网查阅相关的文献,然后从文献中找出有用的知识点加以总结,最后再编撰关于谢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例文:

传说中源于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申伯后人以国名为姓氏。黄帝之后的谢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三代之际微不见)。

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春秋时期,谢姓已经迁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谢姓一支移民四川。

谢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琼桂、湘赣闽台、湖北大部、浙皖南部、川渝东部,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以上,有的达到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6%,居住了大约60%的谢姓人群。

在云贵川大部、重庆南部、陕甘豫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上海、江苏南部、黑龙江和内蒙古北端的连接地区,谢姓在当地人群中的比例一般在,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居住了大约21%的谢姓人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谢姓

关于冰球论文范文资料

冰球(ice hockey ),亦称“冰上曲棍球”。冰球运动是多变的滑冰技艺和敏捷娴熟的曲棍球技艺相结合,对抗性较强的集体冰上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穿着冰鞋,手拿冰杆滑行拼抢击球。球一般用硬橡胶制成,厚2,54厘米,直径厘米,球重为156-170克。比赛时每队上场六人,前锋三人,后卫两人,守门员一人。运动员用冰杆将球击入对方球门,以多者为胜。

2013年,重三小冰球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多方支持下我校的冰球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队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一、学校重视。 学校十分重视冰球队建设,将其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学校主要领导召开三次班子成员会议重点研究招生及训练工作,专门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让班主任鼓励学生热爱冰球,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冰球队,使冰球队得到壮大。学校还召开两次全校家长会,会上校长代表学校向全体家长报告了几年来学校冰球队取得的成绩,学校冰球队的发展前景以及学校冰球队及学校冰球队的近期设想,制作了三块有关冰球的专题宣传板。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家长对学校冰球工作十分认可,反响强烈。 校长经常到训练现场检查冰球训练落实情况,主动与教练组全体老师共商运动队建设问题,提出训练目标及要求。经常同周边小学的体育教师、校长开展联谊和座谈,物色运动员苗子,同时想法设法解决运动员的实际困难,给优秀运动员创设好的学习环境。这些措施对稳定运动队伍、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我校体育运动水平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管理 学校把冰球队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安排一名副校长主抓冰球队工作,配备了两名教练员,外聘了两名教练员,组成了力量强大的师资队伍。 为了规范管理,学校安排专人管理冰球器材,设立账目及时记载入库、出库、使用、损耗情况,界墙也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维护。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冰球的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各界为冰球投资,支持冰球队的发展。三、科学训练。 我校冰球队现有队员48人 。(02年8人,03年10人,04年10人,05年10人,06年10人)。我校组织运动队训练做到了长年不间断,并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训练措施。2013年度,我们按计划严格组织训练,校长经常督促过问训练情况,主管校长经常与运动员共同训练。训练计划得到了有效落实。 四、开展活动 学校筹备开展街球活动,我们利用篮球馆资源大力开展街球运动,让更多的孩子喜欢冰球和街球。 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比赛。如:班级手球比赛,轮滑比赛等。冬季,各年组开展冰球对抗赛,追逐赛等。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很多家长参与到其中,活跃了校园气氛,增进了家校联系。 如今,我校的冰雪项目也在冰球运动的带动下开展起来,每到冬季来临,学生们期盼着,属于他们快乐的冰雪天地。每到这时候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和部分教师就开始了他们紧张的忙碌,铲草平整冰球场地,把浇冰用具安装调适好,立冰球界墙,浇冰场整天忙个不停。每年的千人上冰雪活动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 12月初,学校召开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启动仪式”,开展了一系列冬季特色体育运动,有雪地足球赛、雪地拔河赛、雪地跳绳等比赛,全校千余名师生在雪地上、冰场上欢呼雀跃,尽情感受冰上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目前,学校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参加冰雪活动,每个学生都会有一项冰雪技能。冬天的冰场是孩子们活动、娱乐、掌握技能的乐园。现在冰球不但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而且我们实现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的层层推进,形成我们一重三小的办学特色的预期目标。 五、取得的成绩 我校学生赵海洋、盛静纯、徐子淳三名队员被输送到齐市体校。2014年3月19日,闫洪鑫、王文卓两名队员代表国家女子冰球队赴波兰参加世界女子冰球赛。 学校冰球运动得到了富区媒体的关注,富区电视台多次报道一重三小王嘉廉冰球希望学校事迹,并制作了一期30分钟的专题片在富区电视台播出。 六、下步打算及困难 1、2014年,学校计划开展全校性的轮滑比赛和全校性的街球比赛,具体安排将在训练计划中体现和实施。 2、严格执行训练计划,扎实开展训练。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 作文 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精心给大家整理以筑梦未来话题 议论文 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筑梦未来话题议论文作文1

20__年7月31日,伴随着“北京”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口中念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的成员们一跃而起,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落户中国。这是全球唯一一座“双奥运”城市,举国上下万众期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20__年2月4日,农历大年初四, 立春 ,奥运主火炬继2008年之后将在鸟巢再次燃起,北京将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全球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东方。

冬奥会共设7个比赛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各个国家的运动员都为这次奥运会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次冬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与雪容融,它们分别是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一只可爱的熊猫,外形酷似宇航员,随时都能冲破天空探索那些未知的宇宙世界。雪容融则是一个红彤彤的灯笼娃,它浑身充满了喜庆祥和,带给世界各个国家温暖的气息。

冬奥会之所以选择在冬季举办,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冰雪运动,比如:冰球、冰壶、滑雪、滑冰……

这次在北京举办得冬奥会亮点很多,为的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现在与发展。随着晶莹得雪花聚集在一起,奥运圣火被点燃的那一刻,作为中国人的我心中无比的自豪与激动。

国强则民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立志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发展与繁荣用尽自己得力量。

以筑梦未来话题议论文作文2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这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者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中国人的精神》

场外,繁星漫天;场内,冰面如镜,映照出大千世界,以及中国至高无上的队魂。

1000米短道速滑比赛即将开始。

发令枪打响,所有的选手都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领先的是一位中国身影——武大靖。看他与他人差距越来越远,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个奇迹。然而因场地原因,比赛中途叫停。

比赛重新开始,武大靖的体力因第一次全力冲刺而消耗太多,起跑之时,刘少林抢先第一;任子威靠自己的实力超越了他,但对手紧咬不放。此时,武大靖快要支持不住,便拍了拍队友的手。这一动作虽然无声,但中国人都懂得他的意思……

那就是,“我为你护航。”

时光倒流回前四年的平昌奥运会……

任子威说:“只要我和武大靖一组,我一定会保护他。”

“四年前,你初出茅庐,全力护我;四年后,我体力耗尽,全力护你。”

于是就见任子威如同惊龙一般,独占鳌头,把世界抛在身后;紧随其后的李文龙拖着那断了的冰刀,默默地为他保驾护航;武大靖的身影却愈来愈远,只为拖住别国选手,让队友全力以赴。

时光荏苒,但承诺永不褪色。

他们知道,历史和人们只会记住摘得桂冠的选手,他们也懂得,多少年来的刻苦练习,也是为了那一枚凝聚着所有荣誉的金牌。但是在这关头,他们只为托起自己的队友。

因为,只要你赢,我也不算输,我们代表的,是中国。

比赛结束,任子威夺得金牌。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得冠军的不一定是我,但必须是中国”

“他身披国旗,却回望队友;他虽未摘桂,却如释重负;他满脸笑容,有如小孩子”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人薪火相传的精神。

我的运动,我的奥运,我们的中国精神,一直在!

以筑梦未来话题议论文作文3

梦想不应只存在自己的心里,不应成口头空谈,应自小去行动,去构筑梦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垒于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树都是从小小的枝芽生长出来的;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尘土;千里的路途,是一步步行走出来的;我们梦的梦想,是一砖一瓦构筑而成的。现在的发奋图强,现在的努力学习,说大了是为了中华民族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社会,自由、平等、公正的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说小了也是为自己构筑梦想,构筑未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永葆初心,砥砺前行。

经历百年战争,才换来一朝和平,在祖国正在迅猛发展的时候,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应有自己的梦想,去追梦,去筑梦,才能跟上祖国的步伐。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经历什么,或许未来我们会离开自己的家,逐步踏入社会,不知有多少未知将会发生,有怎样的风暴在等待着我们,未来的十字路口我无法选择,也无从选择。不同人有不同的命运,而我当下需要的是做好自己,修养自己的品德,端正自己的态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管它未来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只要我们有梦想,我们能不断构筑自己的梦,这就够了。

人生苦短,我们终将失去,不妨勇敢一些,不断攀登高峰,筑造梦想。

以筑梦未来话题议论文作文4

每一次破茧成蝶,都是在黑暗与痛苦中磨砺着。在追逐梦想的日子里,它,从未懈怠。

毛虫,这卑微的生命,自然界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从未因此沮丧,它有一个美丽的梦想——破茧成蝶。它追逐着,心无旁骛。

它结茧了,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兴奋从心底泉涌而出,与之俱来的,还有撕心裂肺的痛。

它用柔软的头去撞击那厚厚的茧,一次,两次,三次……厚厚的茧纹丝未动,它不禁滋生出些许沮丧,它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要终结在这茧里了。

蓦地,它看到了从前的自己,那个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自己,仿佛一束阳光,射进了它心中的黑暗之渊。此刻,它看到了未来的自己——那个在花丛中,小溪边翩翩起舞的彩蝶。

它继续用柔软的头去撞击那厚厚的茧,一次,两次,百次,千次……它坚信自己会冲破黑暗,重见光明。

渐渐地,它感到背后一阵疼痛,它明白,梦想将触手可及了,他忍着撕扯般的痛,更加努力地撞击着。

生与死,成与败,在顷刻间定格,又一次的撞击,它竟然什么也没撞到,它缓缓睁开了朦胧的双眼,它,看到了久违的阳光,阳光倾洒,映照着那色彩斑斓的蝶影,它在空中轻盈地流动,在花丛中、小溪边翩翩起舞。

破茧成蝶,是一个令人惊羡的结果,更是一个痛苦与磨砺的过程。在追逐梦想的日子里,它从未懈怠,终与梦想共舞。

以筑梦未来话题议论文作文5

梦想,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动力。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梦想,周而复始,梦想,锲而不舍。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亲爱的同学,你的梦想是什么?当工人、医生、科研人员,还是农民、记者、勘测人员......不论干什么,都是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现在是小学生,正在为实现自已的梦想努力学习,行进在

《筑梦路上》这本书,令我最感兴趣的是我们也能成“创客”这一篇 文章 ,首先题目取的很新颖,然后它的内容是写各种学生的创作作品如:绿色之窗、自动烘干伞、智能遥控太阳能清捞船.......创客的意义是善于挖掘新技术,努力把空想变为现实,在实践中学习新东西,并加以创造性地使用。

当综合实践课中余老师把“创客”介绍给我们,顿时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便展现在我面前:创客空间科技体验制作“魔法圆珠笔”、“纸杯音响”将生活的小物件变成科学小作品,让创造性思维融入在生活中,并感受创客的快乐。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正是因为这些美好的梦想,人生才有目标,有了希望,有了奋斗的力量。但在筑梦的路上总会有一些坎坷磨难阻挡着我们,这时我们就必须学习一些 方法 ,克服它们,不懈地向前努力,直奔梦想。

以筑梦未来话题议论文作文5篇相关文章:

★ “筑梦大运同向未来”主题征文素材(精选10篇)

★ 礼赞新中国,筑梦新时代话题作文建功新时代主题范文5篇

★ 我和我的祖国,奋斗新时代的征文五篇筑梦新时代话题作文参考

★ 逐梦新时代一起向未来作文精选10篇

★ 筑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征文800字(6篇)

★ 逐梦新时代一起向未来主题征文作文模板(10篇)

★ 做新时代的筑梦人作文1200字范文精选

★ 逐梦新时代一起向未来个人作文精选10篇

★ 逐梦新时代一起向未来征文作文(10篇)

★ 筑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作文10篇

关于起风了论文范文资料

高一作文议论文范文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作文议论文范文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紧紧握在手中的气球不知道什么时候飞走了,那张严严含在最爱小说中的字条不知道在什么季节里丢了,那棵经受风霜岁月即使奄奄一息也挺直的花朵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凋谢下去了。

一条以往熙熙攘攘到密不透风的街道如今只剩下被踏上欢乐的落叶,被雪冻得腐烂发黑却还死死不肯消失。为什么不消失呢?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呢。晚夜,街灯亮了,给风雪中的行人带点温暖,只是短暂的。起风了,点点苍白的小雪花纷纷落了下来,街边的长椅被铺上白绒绒的毯子、冰冷的可怕。把手放在不温暖的口袋中迈着一步一步没有目的的脚步,迷茫的前方,哪里算是到达。偶尔想证实一些真实的存在,却又害怕结果是一次又一次荒芜的空地。总是可笑的以外我们望的是同一片天空,捧着同一色彩虹,总是开心的以外我们是一样的。原来我们的世界那么的不同,原来我一直都是一个人。

老师常说要学习贝多芬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可是这样说我们就能像他一样么?我们不是圣人,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将来,没办法去决定很多事,一些好的就被贮存在漂流瓶中,一些坏的就随处被摧残。渐渐的、什么都被带走了,看开了。留住干吗呢?不属于自己的干嘛干嘛,这一句平时觉得有点搞笑的话顿时觉得蛮有道理的。有时候听到一些话会马上感觉喘不过气,不是生气,不是悲伤,能让人霎时沉默。一些很无奈的事既常常发生又无法避免。我们还能怎样呢,有时候觉得人类很懦弱,受不起一丁点的打击,越想拼命的往上爬就越怕一失足从更高处摔到粉身碎骨。在阳光到不了的地方,在视线去不了的地方。平日里反复练习的旋律,往常中散乱浮空的羽毛,都消失不见了。嘘,不要出声,忘记那微弱的呼吸声,离开,去想去的地方,好么?那里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深爱的音符,一切进行的很安静,没有被打扰,没有被打断…

如果画板上的色彩不会褪去,如果定位液失去了作用,如果阳光不那么孤单,如果海水不那么冰凉。

高一作文议论文范文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像苏轼词中所说的,人生苦短曲折,阴睛圆缺如月,并无永远的完美,也无永远的缺陷,绝大多数人生都是喜忧参半,苦苦甜甜交织。

回顾古往今来,有的人生是苦尽甘来,有的人生先是鼎盛一时后来王冠落地,有的人生是一生平铺直叙;有多少人如梁祝一样有情人未成眷属,又有多少人比翼双飞,正应了那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诚然,人生如阴晴圆缺的月亮,人生如有时起有时落的海上波浪,人生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鸡尾酒,人生如酸甜苦辣咸的五味子,人生如悲风喜雨交加的天气。尤其是在世道艰辛的年代,人鬼天地,万金似慷慨,浮生若梦,殇情暗徘徊。无奈何青春逝去,无奈何江山易改,无奈何路回星移,无奈何时运他人宰。

人生中有许多多的事是不近乎人意的,有时你想让它向东它就偏向西,让人致使不得,这时,人们通常会有两种反映,一是怨天由人,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自暴自弃,二是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有好处的,然后再继续努力。但是面对恶运,我们不能象陶渊明一样到世外桃源中去逃避现实,隐居山林,自暴自弃。如果你属于前者,那就可要小心了,千万别雾失楼台,月迷津度,倘若你是后者,那就要恭喜你了,你那种“大风过后,必见彩虹“的心,大家也感到十分倾佩呢!

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面对艰辛、面对险阻、面对不平等的社会、面对强权、面对邪恶、面对敌人,我们要象夸父,象齐天大圣,象刘邦项羽,象朱元璋,象马恩列斯毛一样,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思绪飘飞带着梦想去追,我行我素,做人要敢作敢为,不气不馁无惧无畏,。做一翻翻天覆地的大事业。这才是积极的人生观,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正所谓风华少年,我们放这大好时光不用,为什麽还在等待?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不会为你主动填补月缺的空白。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们要树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决心,自己掌握自己,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与奋斗,让阴暗的人生之。

高一作文议论文范文3

如果有人问“在我们城里,,什么地方最容易赚钱?”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们学校门口。

学校乃芊芊学子求学之所,必然聚集众多豪门子弟乃贫寒学士或家境一般之人。一所正规学校,学校人数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若是一个贫寒学士一天生活费用5元之仅,一个家境一般之人一天生活费用20元之度,一个豪门子弟一天生活费用100元之宽,校内成百上千人,积水成河,以少变多,一天之内全校话费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吧!若是校园食堂伙食较差,且校内无水果,烧烤,小吃等售卖,那在校门口摆摊的或者开店的商贩可是每天都能大捞一笔。

我们学校门口是最佳赚钱地点,不仅仅是由于它是一个风水宝地,也是由于它刚好符合了学子们澎湃的内心。

我们中学门口乃全体非住宿生回家返校必经之路,也是下课后寄宿生走出校门的必经之路,它四面环绕一层绿色,由商店成排地修饰成了一条不宽不窄的阳光暖道。每到中午,下午,晚上放学等时间就成了学校门口最为拥挤的时候,路边有卖橘子的老奶奶,有卖苹果的妇人,也有那每天可以看见的买糖葫芦的老爷爷。这时候,统统是他们赚钱的最佳时机,特别是住宿生晚上出来买几斤苹果,那个又来买几斤橘子,接来二去的不知他们卖掉了多少,只见框也开心的露出了笑脸,下午的时候经常听见那老爷爷的一句常话“便宜卖了啊”。无论是早上还是中午只见那些粉店,面包店成群结队地排着队,像一条蜿蜒的长龙甩出电门口,五元一张,五元一张地递过店主手里,只见装钱的桶里快要溢出,心中那是一万个羡慕。更为严重的是,一家卖砂锅粉的夫妇就在路边摆了个摊,没有门面,但去往那里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学子们宁愿花费几十分钟等候也不愿离去,钱币好像是纸做似的,一张一张得送到那学校门口商贩的手里,渐渐地,似乎人们也明白这个事实,所以,一些买烧烤的,糯米饭的,烧玉米的等等的也随之而来。

照此下去,几年之后,那对卖砂锅粉的夫妇极有可能因为我们学子而发家致富,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你们别不信,不然我们就等等看。

我可能猜得到,一个商贩一天能从我们手里赚去多少钱,低则几百,高则上千,甚至不止。所以说,我们学校门口是赚钱的最佳地点。

我们学校门口是最佳赚钱地点,且不劳不累不伤脑。

来我们学校门口赚钱,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助你走上人生巅峰。

高一作文议论文范文4

造物主对铅笔说,你辛辛苦苦留下的痕迹可能会被轻易地擦去,这些你要有心里准备。这无非就是告诉我们,人生过程中,你辛辛苦苦的努力或许会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因此,我们能做的便是,坚守好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初心。

或许你的努力不会被别人认可,但就因此而不去努力是否会不甘心?自古以来,自己努力的成果得不到认可的有很多人,但他们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作为美国仅次于华盛顿的总统林肯,他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一直处于被否定的状态。但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将这些否定转变为前进的动力随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南北战争的胜利,他成功了,他得到了别人迟来的肯定。若当初林肯因别人的否定轻而易举地放弃了,黑人奴隶何时才能得到解放,美国今天的商品经济还能如此蓬勃?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原先在北大教师的努力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于是他端正态度,凭着自己的努力,摸爬滚打,终于,他成功了,成功地成立了新东方。他的成绩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若当初俞敏洪因为他人的否定而放弃,我们今天还会认识朝气蓬勃的新东方?

即便是人人崇拜的明星,他的星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遭到他人的否定。

一代喜剧周星驰,从接演的第一部电影开始便不被当时的港媒看好,还发文直指周星驰不会演戏。然而,他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打击,反而把这些骂声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最终用自己的艰辛与努力,换来了一代喜剧的地位。若当初星爷少了那份坚持,少了那份初心,他的无厘头发格我们还能看得到?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我们辛辛苦苦地努力,无非就是想证明给别人看我能行,无非就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即使今天他人不认可我,我坚守初心,依然不懈地努力,正如铅笔一般,即使写下的痕迹被擦去,还要坚持写下去,直到别人的肯定。

高一作文议论文范文5

认识一君,该君一向文采不俗,却于分科之际,听从父亲的话,选择了理科。填志愿时,听从老师,选择本二类学校,从而本一的分数上了本二的校,如今高不成,低不就。每谈往事,该君总是唏嘘不已。

以爱为由,如此悲乎!

一董姓教授对学生说:“成功就是40岁时身价4000万”,并“警告”自己的研究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听了此番话,从头到脚都拔凉拔凉的。我想象中的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该董姓教授将他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打包“贩卖”给尚未踏上社会的学生,听其话,不亦悲乎!

我们是90后,我们没有发言权,故听话;我们吃的米远没有年长者吃的盐多,故听话;人生阅历少,为少走弯路,故听话。温室里的花朵,听从园丁的指挥,将自己开得灿烂无比,却比不上风雨里的小草让人感动。好的教导,给我们的人生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方向,少走弯路,让我们低头向他们认为最美好的地方快速奔跑,路旁的风景一闪而逝,小路上的荆棘从未遇到。没有精彩,没有充实,90后的空虚与孤独导致了任性、善变、自私、非主流的一代,骂声四起,却从未想过从90年代呱呱坠地的那张白纸,变成如今这般模样,是谁之错。

人性本善,长辈的教导从懵懂的孩童时期就开始了,一张白纸,对其点墨,最初的价值观,由此形成。人的一生若有1/3的时间在睡觉,那么他的少年时期必有1/2的时期在学校,于是老师的话,也对孩子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老师的教导话语不敢不听、不能不听,但如何听、怎样听却是个问题!长辈的话不一定全是好话,这要靠自己去辨别,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但大部分的谆谆教导,却还是要听的,任性、叛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标志。

时代在改变,世界在进步,为什么不在听长辈话的同时,也让长辈听一听你心中的话?单向教导已非主流,双向传递才是方法。

以《起风了》为例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论文的美学特点

《起风了》描绘了日本昭和时代的特有的田园风光以及当时的风土人情、以及噩梦般的关东大地震。每部作品均有着精美的画面设计、流畅的角色动作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融入人文精神独特的思想教育意义。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真实的描绘、探讨人和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无法表达的美通过动画呈现给观众。《起风了》这部动画电影论文来源于法国诗人保罗-瓦勒里所写的浪漫诗句:还要继续的活下去。宫崎骏先生以完美的姿态,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

一、对萝莉的控的女性角色的塑造及其表现

动画大师宫崎骏先生的少女情结具体的表现在于:在他过往的每部作品中,都会有一位萝莉外表坚强内心的女性角色。她们的成长历程为故事的主线,《风之谷》女孩娜乌茜卡、《天空之城》女主角希达、《干与干寻》少女干寻[1]。这次也不例外,《起风了》菜穂子被塑造为一位拥有可爱的萝莉外表且内心善良的姑娘。堀越加代的形象,使我们联想到《龙猫》小女孩小梅、《悬崖上的金鱼姬》海神女儿波妞,有着相似的萝莉可爱的外表,坚韧的内内心。菜穂子与病魔作斗争以及堀越加为自己梦想坚持的描写,表现了宫崎骏的日本坚强女性的尊重之情。

二、对西欧建筑的喜爱

宫崎骏早年游历意大利,这些经历使得作品中常会出现一些具有浓重欧式风格的场景。大到房屋建筑,小到衣帽服饰、生活用品,甚至于一些角色的体貌特征都具有典型的欧式风格。即使如此,观众们也不会把这些作品当成是欧洲的动画产品。但他的动画作品,往往带有很深的日本独特的民族风情。他推崇用自己民族灵魂的东西讲述着他的动画故事。

三、对自然生灵的崇敬

宫崎骏动画永恒的主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幽灵公主》中随处可见、葱郁的森林,《魔女宅急便》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都在透露着他对于自然的向往之心,及他对人类过度利用自然造成生态破坏的担忧。《悬崖上的金鱼姬》海水里到处是人类生活的垃圾,凸显了被人类污染的海洋;《狸猫大作战》狸猫们保护自己的家园“森林”与人类抗争的故事。

宫崎骏30岁时,受到中尾佐助的“照叶树林(常绿阔叶林)文化论”[2]以及“万物皆有灵”的思想的影响。绿色为永恒的画面主色调,作为精神寄托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在他眼中树不仅有灵性、而且有顽强生命力。《幽灵公主》、《风之谷》自然环境被肆意破坏的情况下,《起风了》经过地震灾难后的场景。大树们都能依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重新茁壮成长。就像他自己一样,无论面对多大困难仍坚持梦想不放弃。爱、童年、友情、成长、勇气正能量的传达,使观众用心去感受自然之美。

《起风了》展现给观众一幅幅日本昭和初期风光旖旎的自然风景画卷。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战争,往往是通过印象派背景以及广阔蓝天和广袤新绿间的.血红残阳来表现的。战争代表破坏与毁灭,它摧毁了梦想的舞台,拆散了青梅竹马相爱的爱人,代表梦想的飞机,因战争而破碎。

四、飞行梦与反战情节

我们都能够很轻易的看到他对于“飞行”的渴望,这些源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以及飞机制造世家的出身。在动画作品《风之谷》,用滑翔机在腐海森林上空遨翔;《天空之城》神秘的道具“飞行石”、大量的关于飞行的场景画面、以及最大的飞行器——高悬于云之端的天空之城;《红猪》男主角凭借出色的天空飞行技术,以抓捕在亚地里亚海上空的劫匪为生;《哈尔的移动城堡》通过魔法可以移动飞行的城堡。《起风了》是宫崎骏先生所创作的一部完整属于飞行的作品,这部作品不单单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更是为了展现作者对飞行与梦想的坚持。通过描写二郎从小的梦想就是制造出能自由飞翔的飞机,但是后来却由于战争的需要,不得不设计制造战斗机,也揭露了二郎“想设计优美的飞机”的单纯设计理念与零式战斗机在战争中起的作用之间的矛盾。这与宫崎骏先生本身对飞行器的执着以及反战意识是相通的。

五、现实与梦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在影片中,无论是地震还是战争都是采用真实的表现手法来描写当时日本的真实情况。日本关东大地震以及经济大萧条之后,男主人公成了航空精英,并与曾在火车上邂逅的菜穗子重逢。不再像《魔女宅急便》中乘着扫帚在天空飞,《悬崖上的金鱼姬》鱼子从海边飞奔在陆地的这样的包含种种幻想元素的作品,影片中并没有魔法及怪物的出现。第一次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题材,真实存在的成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片中的男主人公与德国大师学习,最后与妻子相见,都是通过虚幻的表现手法,以梦境的形式来实现的。通过现实与梦幻的结合,观众感受到地震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慌与痛苦,二郎与菜穗子感人的爱情故事。通过梦的手法,人生如梦,展现爱情在恋人心中的永恒,同时也模糊了生死的界限。

六、爱情与梦想的坚持

在《起风了》中,爱情与梦想始终作为两大主线贯穿着整部动画作品。主人公努力追寻梦想以及主人公凄美爱情的故事。影片的故事开端二郎的空中飞行的梦境开始的,最后在梦到爱人菜穗子相见而结束。从主角儿童时期堀越二郎和妹妹对话,以及成年后每一次兄妹相见,可以看到二郎是个为梦想拼搏努力坚持不懈的人。二郎梦想设计出单纯能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制造出的零式飞机最后却专门用于战斗。这种矛盾,就像宫崎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飞机迷,但同时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反战人士。“能够打造出一台美丽的飞机就是我唯一想做。”是二郎与宫崎骏先生共同的的心声,他们所热爱的飞机,并不是用于战争的飞机,而是单纯对飞机的热爱。整部电影风是贯穿始终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元素。一阵阵风未停止过,无论是影片开始时的关东大地震与女主的邂逅还是结尾的二战结束。在火车上一阵强风把他们带到彼此身边,首次相遇。风让他们再次相遇相识相爱,二郎飞机试飞成功是有风和菜穂子“幻影”陪伴。风看不到,但它一直存在,我们能真切的感觉到。

《起风了》在苦难年代中辛酸而坚强为梦想活着实现自己梦想的男人。宫崎骏的动画事业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坚持,用自己别具一格的手绘风格,坚持自己心爱的关于动画的梦想,全身心投入于动画事业。“风吹唯有试着努力活下来”,也是宫崎骏先生所表达的主题。努力不懈为动画产业奋斗了四十年,最后用《风起了》这种特殊的方式和所有人道别,就像电影里主角的偶像卡普罗尼最后问他的“尽力了吗?”,二郎斩钉截铁给出的答案,也是宫崎骏先生自己一生对自己动画事业与梦想的最真实的写照。《起风了》作为圆舞曲,为自己的动画生涯舞出一个圆满的记号。对动画梦想坚持的精神,也是动画创作者所必需具备的品格,能完成自己动画梦想,更好的为动画事业奋斗。

又是深夜,雨如同调皮的孩子一样,从半空欢呼着跳落下来,掉在地上,变成了我们的悲伤。

我们是不幸的一代人,我常常想,要是我还有个弟弟或者是妹妹的话,我会不会更轻松一些,在题海里挣扎的痛苦会不会少一些。 树上的叶子呆立不动…… 可惜,没有风,要是有风的话,就更适合这个意境了吧。

下雨的日子,本来就像生活一样,那么凄凉。 雨小了起来,路人恢复了往日的神色,该赶路的赶路,该回家的回家。

我就坐在窗前,看着他们来了又去,去了又回,好像永远都在重复,却不得不重复。突然想起了轮回,也是一样,无休无止,一遍又一遍。

或许,比轮回还要可悲一些,因为轮回里有孟婆汤,过轮回的人都记不起来过去,所以他们一点都不会感到无奈,而这里的人,明明知道在重复,却不得不如此。 其实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福。

看了那么多的人,懂了那么多的情,终于发现,原来我们都那么悲哀的活着。 我不想在这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迷失,所以我封闭了自己,一个人永远的独处,多好! 我不愿孤独,却不得不孤独。

我像一只受伤了的兽,在捉摸不透的城市里穿行,想要离开,却无力走出,只能在无数梦里回想着逃离,却不得不安于现状。 终于,起风了。

那,该适合这个意境了吧……。

《起风了》

填词:米果

谱曲:高桥优

演唱:买辣椒也用券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迈出车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犹豫

不禁笑这近乡情怯,仍无可避免

而长野的天,依旧那么暖

风吹起了从前,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

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过这世间,万般流连

翻过岁月不同侧脸,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也沉溺于其中梦话

不得真假 不做挣扎 ,不惧笑话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 且就随缘去吧

逆着光行走 ,任风吹雨打

短短的路走走停停,也有了几分的距离

不知抚摸的是故事 ,还是段心情

也许期待的不过是, 与时间为敌

再次看到你,微凉晨光里,笑的很甜蜜

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

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过这世间,万般流连

翻过岁月不同侧脸,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也沉溺于其中梦话

不得真假, 不做挣扎 ,不惧笑话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 ,且就随缘去吧

晚风吹起你鬓间的白发,抚平回忆留下的疤

你的眼中 ,明暗交杂 ,一笑生花

暮色遮住你蹒跚的步伐,走进床头藏起的画

画中的你, 低着头说话

我仍感叹于世界之大,也沉醉于儿时情话

不剩真假 ,不做挣扎 ,无谓笑话

我终将青春还给了她,连同指尖弹出的盛夏

心之所动, 就随风去了

以爱之名, 你还愿意吗

扩展资料:

《起风了》是由米果填词,买辣椒也用券唱的歌曲,该曲改编自高桥优谱曲、作词并演唱的歌曲《ヤキモチ》(收录于2012年发行的专辑《今、そこにある明灭と群生》)。

《ヤキモチ》中文名叫《吃醋》,是2014年日本高分暖心日剧《深夜食堂》第三季的主题曲。

歌曲简谱:

1/2

2/2

起风了 - 买辣椒也用

舞曲:DJ小站

作词:米果

作曲:高桥优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

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迈出车站的前一刻

竟有些犹豫

不禁笑这近乡情怯

仍无可避免

而长野的天

依旧那么暖

风吹起了从前

从前初识这世间

万般流连

看着天边似在眼前

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过这世间

万般流连

翻过岁月不同侧脸

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梦话

不得真假 不做挣扎 不惧笑话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

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 且就随缘去吧

逆着光行走 任风吹雨打

短短的路走走停停

也有了几分的距离

不知抚摸的是故事 还是段心情

也许期待的不过是 与时间为敌

再次看到你

微凉晨光里

笑的很甜蜜

从前初识这世间

万般流连

看着天边似在眼前

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过这世间

万般流连

翻过岁月不同侧脸

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梦话

不得真假 不做挣扎 不惧笑话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

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 且就随缘去吧

晚风吹起你鬓间的白发

抚平回忆留下的疤

你的眼中 明暗交杂 一笑生花

暮色遮住你蹒跚的步伐

走进床头藏起的画

画中的你 低着头说话

我仍感叹于世界之大

也沉醉于儿时情话

不剩真假 不做挣扎 无谓笑话

我终将青春还给了她

连同指尖弹出的盛夏

心之所动 就随风去了

以爱之名 你还愿意吗

“呼……呼……”从夜晚的窗外传进来,墙上的树影摇曳。噢,原来起风了。望着夜空,思绪飞得好远、好远。

“嗯,还是外面凉快,房间里热死了。”“乖乖,起风了,快进屋。”“哦。”童年时的我总喜欢站在露天阳台上吹风,因为怕热,总觉得房间里太闷,而奶奶总在我吹风纳凉时喊我进屋,我每次都答应着进屋,但我仍旧在阳台上吹风。

为了身体健康,每次吃完晚饭,我总和奶奶出去散步,走在树林里。小时候,家住在郊区,附近有个树林,听着鸟鸣,看着夕阳,一老一小,手牵着手,走在林间。“乖乖,起风了,咱们回家吧!”“不嘛!”“乖乖,听话。”于是,一老一小,手牵着手,走在来时的路上。

由于父母工作忙,幼儿园时,经常是奶奶接我放学,“呼……呼……”“起风了,好冷啊。”“乖乖,快把这外套穿上。”噢,原来奶奶是怕我冷,帮我带衣服了。啊,那个包,每次奶奶来接我时都带着那个包,难道那里面一直都放着一件衣服?

想到这,心不免被一把揪住。为什么?为什么我早些没发现,没想到呢?唉……

又是一年秋天。我家已搬家好几年了,家里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可是奶奶的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呼……”起风了,“轰……”打雷了。我最怕打雷了,尤其是晚上。“奶奶,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睡啊,我怕。”奶奶没说什么,只是让我躺下。一张本来就不怎么大的床,躺上两个人,不免显得拥挤了些。唉!只怪当时太任性太胆小。

“呼……”起风了。

初一那年的一天早上。我照常早早起床,洗漱,吃早饭。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是哪里不对。

“妈,起床吃早饭了。”爸爸打开房门叫奶奶起床。好安静,不对,不该这么安静。奶奶生病了病,所以每天早上都会因病痛而发出声音,但是今天为什么这么安静,不对!不对!!“妈,妈……”爸爸的喊声打破了寂静。不会的!不会的!我丢下碗筷,冲进房间……

那天,我是怎样去的学校,怎样过的一天,怎样回的家,我都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出门时,看到一地的落叶,昨夜起风了。

一阵凉风将我的思绪带回现实,忽觉脸颊上一阵凉意。原来我哭了。在奶奶的葬礼上,我没有哭,没有像表哥、表姐一样痛哭流涕,我甚至还在一旁玩耍。大人们说,孩子还小,不懂。不我懂,正因为我懂,所以才不哭,因为奶奶不喜欢我哭,也不希望我哭。

望着星空,眼前又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老一小,手牵着手,走在林间,听着鸟鸣,看着夕阳。

“呼……”又起风了。

清爽的秋风已带上丝丝凉意。

秋风轻拂,红叶摇曳,像一片跳动的火焰。

带着谷香的秋风迎面吹来,沁人肺腑。

凉风骤起,枯黄的树叶飘飘摇摇地随风漫飞。

秋风欢蹦乱跳地驰骋过田野,田野里的一切都变成金黄色。

秋风沙沙地吹来,染黄了田野,染红了枫叶,带来一丝凉意。

无情的秋风剥去了树木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了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秋风像一把锋快的镰刀,从柳梢上刮过,半绿半黄的树叶唰唰飘落下来

那秋风如同一支神气的画笔,给树叶涂上浅红、嫩黄、深紫、翠绿各种各样的色彩,绘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山水画

自己把这些句子攒在一起吧,也练习一下。

《起风了》歌词含义:

这首歌唱出了人生与爱情,初闯世间的少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他一遍,这种字里行间的自信和神采总会给人热血澎湃的感觉,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一腔热血。

微凉晨光里,再次见到你,笑得很甜蜜。这几句话是情侣分手再见的悲伤与幸福吧,歌词描绘的像是一种内心世界,描述了一个人的一生,既年少又成熟。心路历程皆有迹可循。

不过非常难得的是如今走过这世间,依旧万般流连,翻过岁月不同侧脸,见识过世事复杂,依旧年轻的那种心态,是未曾被岁月蹂躏殆尽的人。

《起风了》歌词如下: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迈出车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犹豫

不禁笑这近乡情怯,仍无可避免

而长野的天,依旧那么暖

风吹起了从前,从前初识这世间

万般流连,看着天边似在眼前

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如今走过这世间

万般流连,翻过岁月不同侧脸

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梦话,不得真假

不做挣扎,不惧笑话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

逆着光行走,任风吹雨打

短短的路走走停停,也有了几分的距离

不知抚摸的是故事,还是段心情

也许期待的不过是,与时间为敌

再次看到你,微凉晨光里

笑得很甜蜜,从前初识这世间

万般流连,看着天边似在眼前

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如今走过这世间

万般流连,翻过岁月不同侧脸

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梦话,不得真假

不做挣扎,不惧笑话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

晚风吹起你鬓间的白发,抚平回忆留下的疤

你的眼中,明暗交杂

一笑生花,暮色遮住你蹒跚的步伐

低着头说话,我仍感叹于世界之大

也沉醉于儿时情话,不剩真假

不做挣扎,无谓笑话

我终将青春还给了她,连同指尖弹出的盛夏

心之所动,就随风去了

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

扩展资料:

歌曲《起风了》原本是宫崎骏的电影《起风了》的主题曲,改编自2017年2月2日发布的高桥优谱曲、作词并演唱的歌曲《ヤキモチ》,后来由米果重新填词成为中文歌,歌手买辣椒也用券更是用特殊的嗓音翻唱将其推向了 *** 。2018年12月3日,新版《起风了》在网易云音乐发行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起风了》

吴青峰版的《起风了》歌曲在编曲上更加贴合了吴青峰的独特声线,将他温柔细腻的嗓音最大限度发挥到极致,一开嗓就能将听众深深吸引进去,被众多歌迷称为“神仙唱歌”、“神仙音域跨度”。

在演唱中,吴青峰把自身独有的“少年感”融入其中,清新自然又不失力量与希望,展现出最具特色的“峰”味。如他所说“希望这个版本,可以在你们心里起风,在风起时陪伴你们,这会是歌者最甜美的收获。”

《起风了》是日本小说家堀辰雄的一篇代表作。在作者为数不多的中篇小说中,《起风了》以其深刻的思想主题和唯美的艺术境界博得了许多读者的肯定与感动。也成为堀氏文学思想定型的一个里程碑。作品取材于作者的其实经历。1933年,作者在轻井泽养病时结识了矢野穗子,并与她相爱,第二年两人定下了婚约。但当时矢野穗子患上了肺结核,作者自身的肺病也犯了,两人无法正常结婚.于是一起到富士山高原疗养所养病。矢野穗子终于因治疗无效在1935年病逝。而作者却逐渐好转,一个人独自活了下来。从《起风了》的创作时间也可以看出,是在矢野穗子病逝后的第二年,作者开始以这段经历为原型,创作出了这部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小说。小说从1936年9月开始创作,1937年末完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