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中秋节到来之际,我整理了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可在我的农村老家,八月十五不过是个极其普通的节日。爷爷奶奶那辈人根本不懂得中秋节有诸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这等事。他们只知道八月十五是吃月饼的日子。到了父母亲这辈人,依旧没有文化,但多少知道中秋节要看看月亮了。
我们那儿没有“秋暮夕月”的习俗,每年中秋都过的很平淡,喜欢听过年爆竹声的孩子们都不喜欢它。我又不习惯吃月饼,觉得月饼还不如煎饼好吃,就更烦过中秋节。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有了个爱吃月饼的同桌兰兰。她的家境比较好,每年中秋前后都吃上一段日子的月饼。
一开始,我还觉得兰兰挺好,后来就特别烦她。她总是拿着月饼眼馋我,给我解释她的月饼是如何如何得来的。到了那年的中秋,她竟然从家里拿来很多月饼,分给周围的小伙伴们吃,惟独不给我。也不给大家解释我不喜欢吃月饼。
记得约莫是中秋后的一个星期四,我不经意见到邻居家有个精美的月饼盒,就央求母亲去要。母亲碍于面子,起初不肯,后来拗不过我的死磨硬缠答应了。从邻居家要来月饼盒,我又要吃月饼。那时侯家里生活拮据,除了中秋节有月饼可以吃,平时是吃不到月饼的。母亲就用荞麦面照着月饼盒上的模样做了几个,再在里面填了些花生仁、核桃仁什么的,名牌月饼就做成了。
我心满意足,把那几个荞麦月饼当成午饭要拿去学校。临走时母亲叮嘱我说,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向人家要东西,邻居家的月饼是大城里亲戚送的,是很珍贵的礼物呢!虽然只是个空空的月饼盒,也是稀罕物。
那天早晨,我迈着大步走进教室,用一种无比得意的目光炫耀着夹在腋下的月饼盒。小伙伴们聚拢过来,谁也不提兰兰的月饼好吃了。兰兰眼皮红红的,似乎没看见我手中的月饼盒。满屋子孩子中,只有我知道月饼盒里装的什么。炫耀够了,我谁也没给,边上课边吃。兰兰忍不住,问我好不好吃,想偿偿。我拿出月饼,故意跟月饼盒上的月饼比了比,叫她无法怀疑我的月饼是真的名牌产品。
通讯我告诉兰兰,一般的月饼不好吃,除非是名牌。小伙伴们想讨好我吃点名牌月饼,都附和说兰兰平时拿的那些月饼很烂,只有她才当成好东西,还拿出来炫耀,他们根本没有人稀罕!
后来兰兰用她的半斤月饼换了我手中的那个空月饼盒,回家的路上,我偷偷拿出一个月饼吃,兰兰的月饼比我家中秋节吃的强多了,更别说是荞麦月饼了。
兰兰家跟我家不在一个小村子,却跟我恁有缘,我们一直同位到初中三年级。只是没再见她吃过月饼,即使是在中秋节那天。初中毕业,兰兰考上了一所烹饪学校,我则考进了县里一所重点高中,从此不再联系。
去年中秋节,学院放了几天假,我跟舍友们搞了一个小型聚会。那天,我突然收到一个精美的月饼盒和一封来自上海某糕点公司业务部经理的信,信很短:老同学,你现在还好吧!告诉你个令你惊诧莫明的秘密,其实你的那个“羞辱”我的月饼盒里装的是荞麦月饼,而那个精美的月饼盒也不是你家的,而是我爸从四川买了送给你们邻居家的。当初我就认出来,只是奇怪你为什么吃的那么香甜!”现在我已经明白了!
看完兰兰的信,我恍然大悟。
其实无论名牌月饼还是荞麦月饼,都是甜美的一个圆。最美的部分不是它的馅料,而是一家人团圆和睦地吃月饼时的氛围!就在那一刻,我改变了不习惯吃月饼的毛病,打开兰兰邮寄来的荞麦月饼,与大家一起咂摸起来。中秋节吃月饼,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美好情感的交流。
今天,我与平常一样,哼着小曲蹦蹦跳跳的回家……
到了家中,发现妈妈在切月饼,我口水直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拿一个,可妈妈拦住我,问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当时我口水都流到了下巴,就没在意。妈妈说今天是中秋节!晚上可以一家人温馨的坐在阳台上赏月吃饼,我心里大喜……
到了晚上,爷爷奶奶也来欢聚,我们大家坐在阳台赏月吃饼,我再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我把月饼吃了,就以为把月亮也吃了,大家都说我傻的可爱……
爷爷奶奶还给我讲了中秋节的来历,给我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以及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听得津津有味……
啊,那圆圆的月饼让我回味无穷,那圆圆的月亮在我心中荡漾……从此,每个中秋,我们一家人都温馨的聚在一起吃月饼!
我喜欢这欢乐无穷的中秋!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尽管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广州的月饼大战早已硝烟弥漫。广州酒家、莲香楼、陶陶居等纷纷举办了月饼订货会,各自亮出了最新鲜、最亮丽的牌张。
纵观今年月饼市场,除了花式品种更多样化、包装更精美外,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打“文化牌”了。月饼,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特点,如何体现月饼这一中国色彩呢?商家可谓想尽办法:首先是广州酒家的“西关第月饼”将广州西关最传统的民居风情“趟笼门”运用到包装上,让消费者在品尝月饼的同时了解西关文化,提升了月饼的品位;再就是莲香楼115周年个性化纪念邮票的.发行,体现了其悠久历史和文化特色,增加了月饼的附加值;还有陶陶居则在传统月饼品种宝库中挖掘文化内涵加以发展……无不体现了今年月饼最突出的共同点——“文化”。
让月饼留下文化的烙印
作为广州西关饮食文化缩影之一的莲香楼在开铺115周年来临之际,国家邮政局特批准发行了莲香楼115周年个性化纪念邮票。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家饮食行业百年老字号发行的邮票。
日前,莲香楼举行了邮票首发式,本次发行的个性化邮票设计精美,一套共有4枚。邮票的主票以“同心结”为主图,附票的设计和构思则以莲香楼115年的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为主题。
据了解,此次个性化邮票发行1500版,每版4套,共6000套。邮票不单独公开发售,只会装入周年纪念的月饼礼盒,日前首发仪式另外加送一枚贴有邮票并盖上邮戳的首日封,共1150个。
据广州市邮政局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推出莲香楼的个性化邮票,主要是因为莲香楼有悠久的历史,其在国内甚至海外华侨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经历了115年风雨,莲香楼依旧飘香,这十分难得。”广州的百年老店现在已所剩无几,市邮政局正是因为莲香楼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才联合推出个性化邮票。
据莲香楼的张雪清书记介绍,邮票与月饼搭配并不多见,中秋是亲人朋友团聚的节日,但许多家庭可能没能团聚,朋友难以见面。月饼蕴涵着亲情友情,而邮票包含着将这份亲情友情邮递到远方的意义;另外,月饼是中华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特色。此次用主票为“同心结”,附票为百年莲香楼文化的特色邮票搭配月饼,体现月饼的文化品位和中国色彩。张书记表示,今年莲香楼月饼的所有组合都会与“文化”两字分不开。中国烘焙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周广军也说,莲香楼以这种邮票与月饼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其产品,不仅在广东是首次,据知,在全国也是第一次。
此次莲香楼将个性化邮票放入月饼礼盒受到月饼客商的欢迎,月饼礼盒还未推出时已经有各地客户大量订购,其中不乏来自西藏与新疆的客户。而新疆的客户因为宗教信仰需要,还特别要求莲香楼制作了清真月饼来与这次的个性化邮票搭配。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做月饼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是个美好的日子,更是个吃月饼的日子。这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学校做了一次月饼。
第二节课还没开始,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语文书等待语文老师的到来。没想到没等到语文老师,却等到了一个陌生的老师。同学们都很好奇这节课要干什么。
上课铃打响了。电视上显示着几个大大的字:怎样做月饼。老师发给了同学们一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和怎样做月饼的相关知识。老师讲了怎样做月饼和一些中秋节的故事后就带我们去了活动教室。
到了活动教室,一些都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只要动手做就行了。一个小组一个桌子,桌子上有盆、面粉、馅料、模具等各种材料。第一步是和面。盆里,和面要的材料已经配好只等我们和了。
只有一双筷子,一人和一下,把面和的像一盆散沙,只能强行把他们揉在一起。接下来,要把面团平均分成12份。这可是最难的了。这面团像是淘气的孩子,揉着揉着就散架了,幸好后来一个老师前来帮忙,我们才得以完成这一步。然后,就是把每份都揉成团了。这很简单,揉完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捏起他们,好像使劲一点就会碎掉。再就是把它们一个个摁扁,放馅,捏紧,团成团,放到模具里,压扁,摁出来,一个个可爱的月饼就做好了!
这次自己动手做月饼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今天我参加了小记者中秋节的活动。
早上,我和爸爸来到清风楼的华天超市,有很多小朋友都已经到了,我也站到队伍里和大家一起排队,人到齐了,我们就上楼了!
我们来到超市4楼,老师让我们8人一排坐好,坐好后,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和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比如嫦娥跟中秋节的传说等等.
听完老师的故事后,超市的一位阿姨开始给我们讲月饼的制作方法,听完后,我们就开始动手做月饼了。
首先,揉一小块面,接着,把面放在手里,捏成饼状,然后放入选好的馅料,在手中边转边封口,做成一个圆形面团,最后把圆形面团放到模具里一拍,一个月饼就这么做成了。
老师说我们一人可以做4个月饼,大家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就都做完了。
阿姨说做好的月饼要在烤箱里烤3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带我们做了2个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
时间很快就到了,老师组织我们到楼下排队分月饼,看着我们自己亲手做的月饼,特别开心!
我想,今天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尝尝我做的月饼!他们也一定会跟我一样开心的!
今天到小姨家,一打开门,就看到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场面。阿姨们围着一张桌子忙碌着,有调面糊的,有擀面团的,还有拿着模型挤压的,桌上已排满了各式各样的半成品饼。原来是准备自己做月饼呀!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像小鸟一样飞进阿姨的家,并且很快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开始做月饼了,妈妈把按比例调好的、一团柔韧而又劲道的面团给了我。刚开始我像只无头苍蝇,无从下手,粉团在我手里顽皮地摔“跟斗”。妈妈教我先在模型的图案上沾上几滴油,再把面团放进模型里,接着用食指顺着花形挤压,然后铺上一层馅,最后盖上一层面团。经过再次挤压,哈!完成了。样子有点丑,形状不均匀,我并不气馁。几次练习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月饼出现了。阿姨把月饼放进锅里,几分钟后,一锅香喷喷的月饼出锅了。
“圆月出现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们闻声奔出了门外,只见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夜空中,像玉盘。皎洁的月光洒下大地,柔似轻纱,穿梭于薄云中。我一边吃着自制的、热气腾腾的、酥而脆的月饼,一边赏着迷人的月色,不禁想起了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爸爸,您在他乡想我了吗?”
今天是中秋,远方的亲人都要赶回家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这一天新乡日报社组织小记者一起做月饼,我非常高兴的报名参加了。
活动地点在在丹尼斯四楼,每一个人发一个面球和一个枣泥馅球,先把面球按扁按薄,然后把馅球放上面,再把面往里推,直到把馅包住,最后把它揉圆,揉的越圆越好,揉的时候不要在桌子上滚不然 会粘在上面的。我们把面揉好后,一名老师拿来印模,另一名老师手里拿着一把小刀给印好的同学刻上数字,好分清是谁的。终于轮到我拉!我把月饼球放在模里用力往下按,直到按的和模具一样圆, 模具的把手上有一个按杆一按再一扣,月饼就出来了,老师在我的月饼后面也刻了数字,我是32号。最后老师把所有的月饼都拿走去烤了。
我们利用考月饼的时间学做礼盒。每人发了两张卡片,首先用双面胶粘在一张纸上,粘成一个正方形,再把另一张卡纸粘在上面,接着在上面画画,我画了很多心。最后把四边立起来,成长方体,用绳 子一系就好了。月饼来啦!我们欢呼起来,老师把月饼按号给我们发下来,还给我们照了相。我提着自己的成果兴高采烈的回家了。看着爸爸妈妈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我心里可高兴了!
这次的活动不但让我学会了做月饼,还让我品尝到了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成功果实的快乐,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快要中秋了,吃月饼并不稀罕。但是今天,我们要去蛋糕房里做月饼哦!我开心得不得了。
洗了手,围上裙,一位高个子师傅走过来,告诉我们今天他来教我们,我都快等不及了。
只见他把第一个月饼工具拿出来,你猜是什么?原来是模具。这些模具形状各种各样,有小老鼠的,有小猫的,有大吉大利的……五花八门,稀奇古怪。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小猫的,霎时,大家一起你争我抢,生怕被别人抢了先,我眼疾手快抢到了小猫的。
不久,师傅将材料端上来。有两盘,一盘是蛋黄和冰翅,第二盘是广式皮。先将冰翅球拿在手心里捏成小碗形,将蛋黄放进去,狠狠地捏,捏成球形,再把广式皮包一下,再用模具一压——好了。我做好后,将目光看向别人,哈哈,有个人把冰翅捏碎了,正急得手忙脚乱的,还有些人也做好了,正在看热闹呢!
下一步是包蛋黄,擀好皮,蛋黄放入捏一下,也好了。这时,一个精致的月饼,出现在眼前。我递给师傅,放入烤箱,烤了一会儿,又拿出来刷下蛋油,又烤起来,我口水都淌了一地了。不一会儿烤好了,一个个月饼发着光,犹如一个个黄宝石,吸引着我们,太棒了!
月饼出炉了,首先闻见的不是香味,而是糊味儿,那种糊还有点儿香。过了一会儿,糊味散了,我们各自把自己的月饼拿到了手里,我吃了一口,蛋黄顿时被我吃下,蛋香扑鼻而来,我眯起眼睛细吃起来……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们家人团圆的日子,也是我们吃月饼赏月的日子。我和我们班同学一起去烘焙店做月饼。我既兴奋又开心。
来到月饼店,我们穿上围裙走进工作间。房间里有一张很大的桌子,我们围在桌子的周围七手八脚地开始准备材料,只听老师一声令响,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拿起了材料,忙着做了起来,工作室里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首先,我们把加工好的月饼皮放在手心里压扁,拿来馅儿,用皮一点一点包住馅儿,包成一个球形之后,把这个球形塞进带有图案的模子里,用手掌按平,再左敲敲、右敲敲、上敲敲、下敲敲、等把模子里的月饼敲松了,再把它抖出来。哇!一个花纹清晰美观的'月饼做成了。然后,我们把做好的月饼放进了一个大烤箱里。过了20分钟后,金灿灿的月饼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香喷喷的味道迎面扑来。让我馋得口水直流,真想马上吃一个。
我拿着香喷喷的月饼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吃,他们夸我真是个小巧手儿,做的月饼真好吃。今天真是个特别让人愉快的日子,我亲自做了一回月饼,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家家聚在一起,吃美味的月饼,赏月……
中秋节的上午,同学郭宇晨打电话相约一起去参加河南商报小记者组织的活动——做月饼。我还从来没做过月饼呢,肯定很有意思。带着兴奋地心情到了活动的地点,位于金水路的曼哈顿广场, 哇!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擦踵,还好有郭宇晨来接我,不然我还真怕“迷路”了呢。
快了!快了!马上就轮到我们了,我又激动又兴奋。终于到我们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顶大大的厨师帽,一双手套,还有一盘月饼馅和面。哦?不好意思,这些材料看的让我垂涎三尺,都流口 水了。哈哈!接下来,老师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和示范,我们也都很认真的听和做,首先把馅搓成小圆球,然后把面拍成饼,把馅团进去,用月饼模子一压,一个新鲜美味的月饼就出炉了!
能够吃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心里那个美啊,很有成就感。那一天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现在想起来,做月饼是真有趣啊!
为了迎接中秋佳节,今天的综实课,我们请来了家委会的琳妈妈来教大家做冰皮月饼。
同学们早早就来到数学活动室,分好组等待学做月饼。上课前,钟校长的一句话:“冠军得主,可以拿走琳妈妈做的月饼”,让我们斗志大增,我心里暗想一定要拿到冠军。
琳妈妈首先介绍要有的材料有:糯米粉,玉米面和紫薯,还在最重要的冰皮粉和模子。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琳妈妈便耐心的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我们做月饼。首先,把糯米球压扁,将紫薯放在中间,看看能否包住,能包住的话就慢慢包住紫薯,然后把包有紫薯的糯米球搓圆,再包一层冰皮粉放进准备好的模子里轻轻一按,一个新鲜可口、无添加的冰皮月饼就做好了,真是神奇!
我按着琳妈妈教的步骤认真的、细心的做起了属于自己的月饼,选了个心形的模子,做出了个爱心月饼,我决定要带回家跟爸妈一起分享。
这真是节有趣的综实课,感谢钟校长和家长们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知识,学会了与人分享的乐趣!
今年的中秋节,我觉得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中秋节,因为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月饼。
早上,妈妈带我来到她同事开的一家月饼店。到了那里,才知道是过来做月饼的,一听说要做月饼,我一下子来了兴趣。
我们穿上围裙,戴上工作帽,进入了工作间。房子中间有一张大圆桌,我们围在桌子周围。桌上有一个盆子,里面放着月饼馅,另一个盆子里是专门做月饼的饼面粉,旁边还有带有生肖图案的木头模子。店主告诉我,那面皮可是要耗费很多材料和很多时间才能做出来的,而且烤月饼时的温度也要控制,保持在80摄氏度左右。
我们开始做月饼了,先把粉抹在手上,几次调整后总算搞定了比较适量的面粉,然后把面团压扁,接着左手拿面皮,右手拿馅儿,包成一个球形之后,把这个圆球塞进带有图案的模子里。我属羊,我就用羊的模子按了一下。哈哈,一个我亲手做的月饼终于诞生了。
不一会儿,我们把月饼放进了烤箱,过了半个多小时,香喷喷的月饼出炉了,我拿起自己做的那个月饼吃了进来,又香又软,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第二个。
今天是个特别好玩的日子,做月饼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今天是中秋佳节,是团聚的日子,是赏月的日子,也是吃月饼的日子。在这个幸福的日子里,我将要学会做月饼了,而且还是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想想就兴奋不已。
一大早,我兴冲冲的奔去做月饼学校,路上遇见了李锦妍,我们两个拉着手急急忙忙签了名就往教室里跑,给车禹璇占了个座位就坐下期待着老师给大家传授做月饼的方法。不一会,几个老师抱着大大小小的工具和月饼材料就进来了,我们三个相互确认了下眼神,忍住激动的心情,一起等着老师走到我们面前发东西。接下来就是按照方法一步一步的做起了月饼。
首先,我小心翼翼的把面粉、冰皮色素倒入碗里,再用一小杯热水把它们搅拌均匀和成面团。然后把面团分成两部分并且压成面饼皮,再把提前准备好的蔓越莓馅包入面饼皮中揉成团子,紧接着再把把做好的团子捏几下,就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包子,我把做好的大包子放入模具里,“哎呀——”我喊了一声,怎么包子比模具要大得多?我赶快把包子的一点皮揪了下来,但还是太大,于是我想办法找老师拿来一个大一点的模具,这下总算是把又胖又大的包子放了进去。我把模具按了一分钟,倒过来磕了一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的月饼做好了,正上方还有一个绿色的桃心,桃心上还有着一个“秋”字。
我对着妈妈爸爸喊:“两个月饼做好了!”到了晚上拿出我做的月饼对照着洁白无瑕的月亮说:“它和月亮长得好像呀!”
中秋节到了,大家一定会吃一种食物——月饼。今天,商报举行了一个活动,就是做月饼。
下午, 我们按照报纸上写的位置,来到了“曼哈顿商务广场”。到了那里人山人海。有的在逛商场,有的在挑衣服,还有的在说话。我和妈妈往里走了一点,看见了许多的小记者和邵振刚记者。在 那儿,我见到了赵悦彤。我们两个见到对方都很开心。
开始做月饼了,由于我们站的比较靠后,第一批没有轮到。在等待的时候,我和赵赵(赵悦彤)有说有笑的,聊得非常开心。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的功夫就到我们了。我的心里非常激动。我和赵 赵还有一些小记者在一张桌子上做月饼。我们看见别的桌子上有厨师帽、一次性手套、皮儿和馅儿。我们那里什么也没有。我们就一直向厨师要材料。我们等呀等,终于等到了材料。过了一会儿,厨师 开始教怎么做月饼了,我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先把馅儿弄成圆的。然后,把皮给压扁。接着,再把馅儿包到皮儿里。最后,把包好的面团放到模型里,一压就成了。
看到自己做好的月饼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真正学会了一门艺术。以后还要多练习。
做月饼的感觉可真好呀!
一年又一年,我们转眼间长大了,伴着我的中秋夜,也在发生着变化,一年胜似一年。 记忆中很清晰,前几年快到中秋节时分,家家忙着打月饼,特别是我奶奶家。那时候,奶奶到加工厂里打的月饼,我吃起来很香很甜,虽然仅仅是瓜子白糖面粉的。 我记得,我家邻居如果先打好了月饼,就拿来给我们尝尝鲜,不管是一块还是两块。我看到后,欢欢喜喜的样子,拿一块放在嘴里吃着,还不停地问:“奶奶,我们家什么时候打月饼啊?” 中秋节,苹果和梨是必有的。我经常抱起一大个梨,吃的不亦乐乎。晚上,全家人居在一起赏月,谈论着家长里短。我是快快乐乐的,心里总想着,月亮上会不会有嫦娥。 时间过的多快,我已走过了16个中秋节了。有时候想想,还真的很喜欢以前的中秋。 和以前不同,今年的中秋,总感觉来的有些快。 今天,吃完早饭,开始学习,并没有感觉到中秋的不同。中午,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吃月饼。可吃完午饭,妈妈就去玩了。爸爸去午休了。屋子里空落落的,好清静的中秋节啊! 晚上,期盼已久的中秋晚会来临了。边吃着月饼,月亮从窗外洒来一束束皎洁的幽光,正好照在我身上。看着晚会,感觉一点意思也没有。人呢,也没有了以前的欢快劲儿。 这时候,若有若无地听见了一声鞭炮的嘹亮声,有些镇耳朵,我紧紧地捂了起来。外面,屋里,还是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月饼的芳香味。 看完晚会,就上床睡觉了。望到很明亮的月光,撒下了一片银色的朦胧。有树枝遮去了一块,忽明忽暗的,宛若少女羞答答的脸庞。 月光还是和以前一样,澄澈,明亮,唯独月光下的人变了,变得不一样了。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民间有了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1、月饼始于古代面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带已有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最早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因此月饼又叫宫饼、月团。2、早在汉代,西域就向中原传来了芝麻、胡桃等,当时用这些原料生产出来的圆饼叫胡饼。月饼作为一种“点心”,心意点到而已,不求奢华,重在情意,是社交佳品。3、到了汉代的某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中秋正吃着胡饼,玄宗忽然觉得胡饼叫法不好听,此时贵妃恰好仰望着明月,于是脱口而出—月饼。自此,“月饼”的叫法便流传开去。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作文范文(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是农历的8月15日,是我期盼已久的中秋节。为什么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中秋节呢?因为我们全家不但可以团聚,还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月饼。到了晚上我和姥姥、奶奶、妈妈、爸爸、哥哥坐在月亮下,边看着月亮,边品尝着圆圆的月饼,啊!
我突然感觉从我嘴里飘出了一股松仁玉米的味道,原来这是松仁+玉米味的月饼,于是,我又看了看其他月饼的口味,哇!各种各样的口味,有燕麦葡萄干的、碧玉丝瓜的、蛋黄莲蓉的、五仁的……看得我直流口水,看着圆圆的月亮,吃着各种口味的月饼,我的心里甜丝丝的,好相似蜂蜜流进了我的心里。
回到家,我想把今天赏月的事想记下,于是,我就把那赏月的事记录成了日志,妈妈微笑着说:“这样子,就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甜蜜的中秋节了。”说着我们家里便响起了一阵快乐地欢笑声。
那就先说说吃月饼的吧!
昨天弹琴的时候我弹得好,于是妈妈给我了一个月饼。那是妈妈的办公室的阿姨给的,我还想吃一个可惜没有了。
那个月饼非常好吃,外面是包着酥皮烤的香喷喷的外皮,里面一点有一个白色的软软的甜甜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吃的,反正很好吃,最里面是像鸡蛋型的蛋黄。
好好吃呀!
现在该说点蜡烛的事了,弹完琴回来我们小区保安说停电了,妈妈让我赶快到外面吃饭,我说:“还是到家里吃饭吧,这样还能趁这个机会写点作业呢。”我们就回去了,我们从1层爬到了10层,妈妈很快准备了点饭。可是我们吃完饭天已经快黑了。
该写作业了,妈妈开了备用灯一开始备用灯还挺好的,灯的颜色是白蓝色的,可后来灯变暗了那是因为快没电了,妈妈点上了蜡烛,我观察着妈妈把蜡滴在盒子上在把蜡烛立在了上面,那是防止蜡烛倒下来,因为没有转方向蜡烛一边是高的一边是低的,妈妈就转了个方向。蜡烛的火苗上面是桔黄色的,下面挨近蜡烛油的地方是蓝色的。用了一会,我们又点了第二根蜡烛,因为两根蜡烛靠的太近,所以高的.一根被矮的那根烧化了一半,又过了一会两个蜡烛都搭了一座桥,好神奇呀!
又到了中秋节了,我放了三天假,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买了大块牛肉,给二伯、三伯做礼物,因为年年吃月饼他们早都吃腻了。我们也买了大块牛肉,送给爷爷奶奶。第二天老爸带我们出去玩了,我们回来还有香喷喷的饺子吃。第三天我坚持做完作业,晚上老爸带我出去打乒乓球。
中秋节我们吃月饼、看月亮,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中秋节真美好啊!
中秋节到了,我去参加了“月饼联欢会”。那儿摆着许许多多的月饼,红的、绿的、黄的……五彩缤纷的月饼看得我眼花缭乱。
月饼的形状也非常奇特和新颖。有活泼可爱的兔子,尖嘴猴腮的老鼠,还有爱心形和元宝形的,形状多种多样。看着它们,我口水直流。
我已经一刻也忍不住了,抓起一块塞进嘴里,月饼的香甜味,回味在嘴里,甜进我的心里。
今天,正是我最喜欢的节日。那就是中秋节!叮铃铃,电话响了,原来是妈妈打来的,妈妈说他买了月饼吃!
我实在太高兴了!今天我有月饼吃了!叮咚!门铃响了,我想应该是妈妈回来了!果然是妈妈回来了!我和爸爸都等不及了。我立马夺过妈妈手里的月饼!那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闻一闻,真是香极了,咬一口,真是外脆里嫩,真是太好吃了!
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味道真是好极了,我又拿了一个火腿味道的和芝麻味道的,当我正要吃的时候,我妈妈却不要我吃了,保护好牙齿!我想只是吃个月饼,牙没事的!晚上我的牙齿疼得要命!妈妈决定带我去看医生。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相传已久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为月饼象征着快乐、美满、和谐。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经过我上网调查,还有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七仙女回填宫时给有着正义董永留了一个儿子。后来有一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那孩子看到同村的小伙伴们在村头桂花树下玩耍,也想过去凑凑热闹,哪知道不但没人理他,还骂他是个没妈、没教养的野孩子。他委屈极了,便号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天神吴刚,吴刚便悄悄拿出登云鞋,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妈的时候,就穿鞋圆月下吧。”
董永的儿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云鞋,飞到了天宫,七仙女见了自己的儿子,又悲又喜,便亲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做成馅儿,按圆月的样子,做成香甜的仙饼,给儿子吃。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命令麒麟把董永的儿子驮回人间。
后来,董永的儿子当了官,就叫各州各县的人们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都来仿做他在天宫时吃的仙饼,摆在月亮下,表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这种饼子就像月亮一样,所以后人便称做中秋饼。
直到今天,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的晚上,当一轮圆月挂在蔚蓝的夜空,人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中总会憧憬。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夜,静悄悄的,一阵凉爽的风穿过我的窗户,轻轻地抚摸我的脸,我站在窗前,深情地望着十五的月亮。
晚上我们一家吃着被我们号称“天下第一厨”的姨爸爸做的团圆饭。人们都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在外面的游子啊,总会思念自己的家,想在中秋时节和家人团圆,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可今年的中秋节,爸爸因为工作忙,不能回家团圆,这使我非常难过,我非常想爸爸,今年,爸爸并没有和我们共享团圆饭。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却打破了这个俗语,这天的月亮真是又大又圆,就似一块大玉盘,这种现象要到20xx年才会再有一次,整整八年呀!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幸运,能看到这种趣事儿,我用妈妈的手机把十五的月亮留了下来。
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怀着一颗思念故乡的心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打工,虽然这次爸爸没和我们团圆在一起,但我依然觉得今年的中秋节过得非常难忘,非常开心。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每当唱起这首歌谣,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到了。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来到卖月饼的地方。只见货架上的月饼琳琅满目,人流如潮,耳朵里到处都是一家人为买什么月饼的争论声,鼻子里充满了月饼芳香的味道。我们货比三家,终于找到了一家便宜又好吃的月饼店。刚巧,里面有我最爱吃的凤梨月饼,妈妈一听,就帮我买了一盒。
夜幕降临了,我们拿着早上买的月饼,去婆婆家赏月。在车里,妈妈突然大叫起来:“好大的‘太阳’啊!”哦,原来是一轮明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夜空了,就像一个大玉盘。来的婆婆家,我们坐在院子的长椅上,一边欣赏月亮一边准备切月饼。月饼真香啊,妈妈拿着刀站在桌子前,爸爸说:“快切呀、快切呀。”公公、婆婆也乐呵呵地等着吃月饼,我更是“口水流下三千尺。”
看着我们的馋样,妈妈笑眯眯的切好了月饼。我拿起一块月饼就往嘴里送,真香啊!我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明月。看着此时的月亮,我想:“远方的亲戚,他们是不是像诗里写那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在月宫上的嫦娥,看着人间团圆的景象,是不是也在想念人间的生活呢?爸爸看着深思的我突然把我抱起来,只听见”咔嚓“一声,妈妈帮我拍了一张照片。哦!原来我这样刚好可以”碰“到月亮,就像我捧着月亮一样,真有趣!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中秋节,令所有人都难忘,回忆的中秋节。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像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足。潮式月饼:皮酥馅细,油不肥舌,甜不腻口,口感柔软。苏式月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滇式月饼:皮酥馅美,甜咸适中,色泽澄黄,油而不腻 。京式月饼:外形精美,皮薄酥软,层次分明,风味诱人。徽式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潮州月 潮式:豆沙芋泥 水晶 脆皮糖浆皮(5张)衢式月饼:酥香可口,芝麻当家。秦式月饼:冰糖、板油出头、皮酥馅甘,甜而不腻。晋式月饼:甜香,醇和。形式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丰镇月饼:味道香甜,入口醇香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中秋节月饼的来历中秋节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并非自古有之。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其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说法之一,月饼源于秦汉时长江流域一带的粘米饼子,时称糍粑,隋唐时成形,盛于宋代。也有史料记载,月饼最早出现是在南宋,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上出现而已。真正意义上的中秋月饼是在明代出现。当时,北京城里有一种用果馅做的月饼,自此人们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开始自己制作月饼,自家食用或是馈赠亲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形状各异,名称也很特别。譬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制作的月饼名堂多而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关于月饼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出现了设计精良、构图美妙、花纹灵细的装饰图案,充分体现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还一种说法是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可以到百度文库里面搜一下,有不少呢。
I do’t no.
原料: 糖浆皮、鲜鸡蛋、肥肉、果仁、芝麻、糖莲子、糖冬瓜、核桃、白糖、生油、麻油、汾酒、面粉、糖金 桔、玫瑰糖制陷。材料用量自酌,品种你也自己看着办。1.分皮将已搓好的月饼皮按斤两规格分好每个月饼的饼皮.2.分馅把要制作月饼品种的馅料按量分别称好,要熟悉各种馅料配方和做法.如单黄莲蓉,在中间加一只蛋黄;双黄或三黄、莲蓉,则要把莲蓉分成两份或三份,每份莲蓉再包入一个蛋黄,以二合一或三合一的方法包成一个饼坯.五仁类馅料要捏实、捏圆滑,但馅料不能捏得过久,否则会渗油、离壳.每一种馅料要在转换过程中标明品种,由于包好饼皮的饼坯,辨认不出其馅料容易造成混乱.3.包馅把饼皮分别包裹已称量好的饼坯,包时饼皮要压得平正,合口处要圆滑均匀.4.成型把包好的饼坯放进木模中轻轻用手压实,压平.压时力度要均衡,使饼的棱角分明,花纹清晰.再把饼拿到案板边上将饼坯拍出,脱模时要注意饼型的平整,不应歪斜.5.加温先喷请水入炉,炉温200~220℃,如用热旋风烘炉,炉温298℃(时间14分钟左右),盘里的饼烘至饼皮转米白色或微有金黄色时才可以抽出,在饼面上涂刷蛋浆,再放回炉内烘至熟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月饼(Moon Cake)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月饼后与各地饮食习俗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种类,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经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原料: 糖浆皮、鲜鸡蛋、肥肉、果仁、芝麻、糖莲子、糖冬瓜、核桃、白糖、生油、麻油、汾酒、面粉、糖金 桔、玫瑰糖制陷。材料用量自酌,品种你也自己看着办。1.分皮将已搓好的月饼皮按斤两规格分好每个月饼的饼皮.2.分馅把要制作月饼品种的馅料按量分别称好,要熟悉各种馅料配方和做法.如单黄莲蓉,在中间加一只蛋黄;双黄或三黄、莲蓉,则要把莲蓉分成两份或三份,每份莲蓉再包入一个蛋黄,以二合一或三合一的方法包成一个饼坯.五仁类馅料要捏实、捏圆滑,但馅料不能捏得过久,否则会渗油、离壳.每一种馅料要在转换过程中标明品种,由于包好饼皮的饼坯,辨认不出其馅料容易造成混乱.3.包馅把饼皮分别包裹已称量好的饼坯,包时饼皮要压得平正,合口处要圆滑均匀.4.成型把包好的饼坯放进木模中轻轻用手压实,压平.压时力度要均衡,使饼的棱角分明,花纹清晰.再把饼拿到案板边上将饼坯拍出,脱模时要注意饼型的平整,不应歪斜.5.加温先喷请水入炉,炉温200~220℃,如用热旋风烘炉,炉温298℃(时间14分钟左右),盘里的饼烘至饼皮转米白色或微有金黄色时才可以抽出,在饼面上涂刷蛋浆,再放回炉内烘至熟透.
月饼小知识 人们心中的高尚礼品,包装华贵典雅,有浓厚的节日色彩,自古以来,人们互相送赠,礼尚往来,已有缺一不可之感觉。 制作工艺 以莲蓉馅料为主,其他馅料次之。随着生活水平之改善,近几年来月饼种类不断增加,档次也相应提高,从工艺到口感都发生很大变化。 月饼好劣之分 月饼须以送礼为主,但食用也为特别的为好月饼。外表火色匀称、皮薄、饱满、有光泽、入口有饼香味、莲蓉口感细腻。好月饼用手指轻轻压下即会有弹性变形、若不能变形者,莲子含蛋偏小,属次等货。蛋黄甘香带咸味、起红沙、切开有少许蛋油,此月饼为上等之品也。 月饼佳期食用方法 月饼宜新鲜食用,不宜冷藏,若冷藏过的月饼应解冻而食。食用时应慢慢咀嚼,细心品尝馅料的香味,你定会回味无穷。 美食主义--月饼热量知多少!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重视的三大节日之一,亦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除了大伙兴致勃勃的在月光下赏月,却也少不了月饼、蛋黄酥、柚子来应应景;但是您知道您吃下多少热量吗?一个广式月饼相当于两碗白饭的热量啊! 一碗白饭约为280大卡、一个广式月饼约600大卡、苏式月饼约300至350大卡、蛋黄酥约450大卡、绿豆椪约540大卡、凤梨酥约400大卡,但常有人认为吃一个意犹未尽,再多吃一个没关系,所以于无形中就摄取了过多的热量而不知。 更何况月饼的主要制造原料有:面粉、猪油、白油、奶油、玛琪琳、糖、鸡蛋、咸蛋黄、及核桃、腰果、杏仁等各式坚果类〈属油脂类〉,在制作过程为了使外皮更酥松、内馅软而爽口,而使用了大量的油脂;所以,月饼不仅是高热量,同时也是高油脂、高糖份的食品,若是馅中亦包有蛋黄,更是含高量的胆固醇,因此对于需体重控制者、糖尿病、孕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真的只能浅尝即可! 另外,中秋节盛产柚子,也是送礼、应景的佳水果,一个一公斤的柚子约200大卡的热量,且富含高纤维质,无胆固醇,所以在此建议大家,少吃月饼、多吃柚子、赏月、谈天,一样可以享受中秋的气氛,过个健康的佳节,才不会“月圆人团圆,脸儿也圆圆”喔! 但话说回来,中秋佳节,没有月饼怎成佳节?月饼象征着团圆,当然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趋紧张,读书的读书,赚钱的赚钱,恋爱的恋爱,外出的外出,家里年老的长辈们,也只能盼着八月十五一家人吃餐团圆饭、赏赏月了……所以,不管你是刚刚参加工作,还是已经结婚成家,这八月十五一到,你就一定要买上几盒好月饼孝敬孝敬家里的老人家,也甭管自己是否正值减肥黄金阶段,总之吃上几角月饼,陪老人家乐一乐,也是应该的。
可以到百度文库里面搜一下,有不少呢。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 从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能放半年的,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其实,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还记得上学时曾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翻看一些河南、山东地区的考古资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头脑的是一柄出土于山东日照的玉斧,当然真的玉斧无缘得见,但是单单就那图画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了。那斧薄得能够透过光线而上面精致的一条夔纹是很难让人简单地以“活灵活现”这个词将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时代,它的存在又能够说明什么? 与其说玉斧是斧,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或者称之为精灵,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于是由了它,艺术方才出现。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 中秋节真好,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给自己做吃的,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就能花样翻新。 看来糕点如此,艺术作品和其他许多事情,确实也都是这个样子。
中秋节起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中秋风俗: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从习俗上看,过去中秋节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现在送礼更兴旺。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要想想,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0回答者: 鄯晶尹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008-9-14 16:30我来评论>>相关内容• 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风俗习惯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写...• 比较两者关系的议论文该怎么写(在线等)• 高考作文:议论文,怎么写得高分.在线等答案• 《日出》议论文 有希望内容的!!在线等!!!• 给这篇议论文进行评论 要800字 在线等查看同主题问题: 中秋节 议论文 在线其他回答 共 1 条中秋简介[编辑本段]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由来[编辑本段]“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中秋习俗[编辑本段]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中秋宴俗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文人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民间拜月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月光马儿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玩花灯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舞火龙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的“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象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最简单的分三个部分写: 1。简单写下市场上关于月饼过度包装的现象。 2。分析说明这种现象带来的利与弊。 3。提出解决月饼过度包装现象的方法。 我帮你找了下面资料。希望能够帮助你。CC 月饼过度包装得到有效遏制 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佳节,阖家团聚,吃月饼赏明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月饼质量抽检全部合格 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月饼,从1999年至今,质检总局已连续9年组织对月饼产品质量进行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跟踪抽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月饼产品总体质量状况较好,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占据月饼主流市场的均为大中型企业和名牌企业,其产品质量很好。 本周,国家质检总局再次组织对月饼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与往年相比,今年抽查涉及了全国378家月饼生产企业的425种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是历年以来抽查覆盖面最广的一次。 本次抽查的63家大、中型企业的月饼产量约占全国月饼产量的80%,其实物质量合格率为100%,7种中国名牌产品全部合格。 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国家质检总局对两种质量较差的月饼产品进行了曝光。 过度包装得到有效遏制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9855-2005《月饼》针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月饼过度包装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即要求月饼质量与包装容器有一定合理的比例。月饼新标准实施后,有效地限制了月饼产品的过度包装。自强制性标准实施后,质检总局已连续两年对月饼包装进行了跟踪抽查。 本次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按照有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样品每千克月饼的销售包装容积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发现,由于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月饼包装作出明确限制规定,今年月饼产品的过度包装得到有效限制。 同时,各地为抵制过度包装,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如从本月1日起直至中秋节,北京就率先推出了“2007北京购物季”的主题活动“真感情无需包装”活动:“素装月饼”展卖活动,12家商业企业的40多个门店向消费者提供“素装月饼”,确保质量好、价格低。 近期物价指数攀升,月饼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遏制过度包装或素装月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月饼涨价,稳定节日商品价格,帮助消费者树立起节俭、理性、健康的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