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传研究生疑因论文压力自杀

发布时间:

中传研究生疑因论文压力自杀

据说是因为在生活当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或者刺激,所以才有了这种极端的想法。

中国计算机博士生在美自杀这件事情在网上也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得不说的是他的自杀原因也疑似因为导师其学术造假自杀身亡,我们都知道学术造假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他能有如此的举动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震惊的。

我们都知道博士生对于自己的生育也是非常的看重的,如果让他迅速到场的话,那倒不如让它早点了结了好,不得不说的是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现在无论是博士生开始研究生生活压力都是非常的大的,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开一点,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自己有生命之忧,也是让每个人都感觉到非常的震惊的。

我们都知道很多的人对于自己的学术水平是非常的自信的,他对于学术造假也是嗤之以鼻,然后才选择了自杀,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可惜,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避免学术造假,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亲近。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对于学术造假来说也是非常的严格的,尽管说,在很久以前确实有人因为学术造假而升官发财,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绝对不允许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监督好自己,同时也能监督好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祖国能够更加迅速的发展。我们也希望这名博士生的家人能够节哀顺变,因为他毕竟是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也希望这件事情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洁身自好,避免学术造假的行为产生。

因为他写的论文存在很多问题,他本人希望导师将论文撤下。但是导师没有撤,继续发表所以,他受不了打击。自杀去世。

美国时间 6月14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校警表示,该校一名华裔博士研究生陈某在其工作的校园办公室内上吊自杀,生前疑似受到华人导师李某的长期压迫与剥削,并与其存在巨大矛盾。

图片来源:华人生活网

事件始末

其电子邮件中留下遗书:「 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

陈博士今年30 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李某产生巨大矛盾。

在陈博士自杀后,他的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他在佛大的导师李某均收到了这封「遗书」。

而在失踪之前,陈博士曾发微信给朋友,表示自己学业上的压力,并说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有关消息说, 陈博士生前似因论文与华人指导教授李某发生激烈争执 。

消息人士说, 陈博士的论文原来已经投稿成功,即将发表,可是他发现起始数据有误,整个论文被全盘推翻 。

因此要求指导教授撤回论文,教授却不同意。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教授表示如果撤销论文,陈博士六年心血将全部作废,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另一个办法就是装作不知情,直接发表论文

但是,陈博士担心发表数据明显错误的论文,万一日后被同行看破,不但影响其他人的研究, 他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会断送 。

图片来源:新闻视频截图

朋友宣称陈博士个性乐观开朗,可是长期受到指导教授压迫剥削。动辄拿无法毕业威胁他, 论文事件更让他苦恼,早就萌生自杀念头 。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他的电脑里就有很多有关自杀的信息。

而此次涉事的教授是一名中国的李教授。随后,记者联系了李教授,但是李教授却表示6月8号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中国,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

如今,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同学的父母也已经准备去往美国。

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陈博士的生前好友所言属实,他的的确确遭受过「野蛮」的对待,在毕业论文问题上,明知有问题,还有逼迫学生发表。

这难到还是一名导师应有之作为吗?

整整六年的时间,都在为自己的热爱的研究倾尽心力,得到的却是一个「造假就可以拿学位」的回答,这恐怕并不是陈博士的「初心」。

博士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博士寻短见的悲剧我们见过太多了,每每都痛心疾首。

一提起博士,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但事实上博士生的生活并没有想像般的光鲜。

在这个时代, 论文、毕业、就业 成了硕士博士们肩上的三座大山,压的人喘不起来。Nature的社论版块曾报导,45%的硕博士有抑郁倾向,有抑郁或者焦虑现状的硕博士比例比一般人高出6倍。

图片来源:Nature

博士生长期高压力和高强度的研究工作,情绪失落、焦虑甚至抑郁频繁出现。然而在心理出现问题后,较少有博士会寻求心理咨询,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最后承受不住,就往往会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和导师关系,一个永恒的难题

每每有博士自杀,媒体总会报导其与导师关系不和谐,受导师压榨。对硕士博士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很复杂,但能确定的是,导师很重要。但是这年头,好老板凤毛麟角,优秀的博士比比皆是,一来二去抑郁的博士只能是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博士毕业必须要经过导师签字,故而遇到人品不太好的老师,毕业就会殊为不易。为了能让导师签字,博士硕士们往往要「答应」导师一些非毕业要求之内的其他额外条件。

而在此次事件中, 陈惠祥与导师之间关系就不是很融洽,据悉,导师经常对陈大骂出口,压迫剥削,甚至不顾陈的学术生涯也不撤稿。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和导师相处呢?

学霸君也很无奈…处于弱势的博士生们往往只能选择 妥协 :

1、做自己该做的事,保持一些个性。

2、学会理解和观察,摸清导师的脾气。

3、我能行!用能力赢得导师尊重。

拒绝学术灌水,为自己的学术生涯负责

但是,这次事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焦点: 论文撤稿 。

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是学霸君面对这件事,我也会和陈博士做出一样的选择: 撤稿 。

这是科研人最基本的科研精神。

作为科研工作者,论文在当前还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评价标准。为了学位、职称、奖金、奖项、申请基金,科研工作者有时候不得不为了科研发一些「水文」,或者对论文数据进行一些「修饰」,有些地方将错就错,变得不那么较真。

陈惠祥正是担心有纰漏的论文会让同行纠错,最后影响自己的学术生涯。

比起陈惠祥的执著于较真,当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有时迫不得已,随波逐流,事后又悔不当初,被网友爆出学术不端,居然以年轻时不懂事来回应。

对于自己的学术生涯,我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毕竟被查出来学术不端,就是自己一辈子的污点。所以我们应该拒绝学术灌水,为自己的数据和论文负责。在投稿时要筛选靠谱,业界好评的杂志,避免被「黑名单」期刊和水刊耽误,进退两难。

最后,学霸君希望各位博士调整心态,拒绝抑郁,如果抑郁了,千万要: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生命只有一次,千万珍惜。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Plus 照片由 Pixabay 从 Pexels

中传回应研究生疑因论文

近日,有网友反映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高君路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研究生陶涛的硕士学位论文 ,对此,湖北大学研究生院和哲学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核实后将联系记者。 澎湃新闻记者在中国知网上找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伦理学专业研究生 陶涛2008年5月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康德的道德自由观》 ,以及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生 高君路2014年5月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康德道德自由论探究》 。经澎湃新闻记者比对发现,两篇论文部分内容基本一样。 陶涛的硕士学位论文比高君路的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早6年。 两篇论文的目录基本一致,左为高君路论文目录。 2008年陶涛论文摘要 2014年高君路论文摘要 如陶涛在其论文的第三部分“实践自由”中的第一段写道:自由作为先验的理念,虽然已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给予了其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它还未经证实。同时,“如果我们目前能够找到一些理由去证明,这种属性事实上应属于人类的意志并同样也属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那么由此就并不只是说明了纯粹理性可以是实践的,而且也说明只有纯粹理性、而不是受到经验性的局限的理性,才是无条件地实践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证明了自由这种属性属于人类的意志,那么纯粹理性的实践运用也就可以得到证明。 高君路论文中“实践自由”这一部分的第一段内容如下:自由作为先验的理念,虽然已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给予了它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它还没有被确切证明它的“实在性”。同时,“如果我们目前能够找到一些理由去证明,这种属性事实上应属于人类的意志并同样也属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那么由此就并不只是说明了纯粹理性可以是实践的,而且也说明只有纯粹理性!而不是受到经验性的局限的理性,才是无条件地实践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假若我们证明了自由这一属性属于人类的意志,那么纯粹理性的实践运用也就可以得到证实了。 两段内容基本一致,只是高君路在其论文中对一些表述略作修改。 除此之外,高君路硕士学位论文中的致谢内容也涉嫌大面积抄袭了陶涛论文中的后记内容。 如,陶涛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后记部分中写道:……我相信,“自由”虽不创造生命,却赋予生命以意义。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是我选择伦理学作为专业的原因;而选择“自由”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则是我努力进入伦理学殿堂的尝试……我爱这篇论文,犹如皮格马利翁热爱他的雕像。皮格马利翁仅需向爱神寻求帮助,便可将雕像变为挚爱的美人;而我能够完成此文,却离不开太多无私的支持……康德曾说“我己经给自己预先勾画出我要执著前进的轨道。我将步入我的进程,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继续走下去。”那年,他22岁。 而高君路则在其论文的致谢中写道:……我相信,“自由”虽不创造生命,却赋予生命以意义。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是我选择伦理学作为专业的原因;而选择“自由”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则是我努力进入伦理学殿堂的尝试……我爱这篇论文,犹如皮格马利翁热爱他的雕像。皮格马利翁仅需向爱神寻求帮助,便可将雕像变为挚爱的美人;而我能够完成此文,却离不开太多无私的支持……康德曾说:“我己经给自己预先勾画出我要执著前进的轨道。我将步入我的进程,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继续走下去。”那年,他22岁。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可以发现,内容几乎完全一致,甚至原本专业为外国哲学、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生高君路,在致谢中,专业也变成了“伦理学” 。 澎湃新闻记者分别致电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及研究生院办公室,对方均表示针对高君路论文涉嫌抄袭的问题,核实后将联系记者。

网友关注的焦点是,该研究生的导师对他太严苛了,不仅布置了大量的任务,平时还得打扫导师的办公室。

复旦的回应是,已经接到举报,而且现在已经在调查核实当中,详细的信息会在之后公布。

复旦表示会积极的调查这个事情,一旦发现有任何的问题,绝对不会姑息。

中传回应研究生活疑因论文坠亡

学校对此表示十分的悲痛,会配合警方找到教授坠楼的原因,网友们也相信法律一定会还教授一个公道。

因为该名学生的死亡认定和导师有关系,在该导师没有受到惩罚的情况下,这么快就恢复其导师的职位,对学生不公平

有必要。虽然写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要求,并且一般本科生也写不出什么好的论文,但是写论文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不只是学习知识,还要通过观察,实验,形成自己的结论。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我认为本科生有必要写毕业论文,主要原因如下:

1.系统梳理知识

在本科阶段会学习很多门课程,这些知识点在大脑里面可能是零散的,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可以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得出什么结论,去追根溯源,从而进一步内化知识点,并且形成结构,存储在大脑中。以后使用就可以随时调用。

2.批判性的思维

如果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教的知识,课本写的东西,只会全盘接受,而不通过大脑思考是否正确,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写论文的过程,也是对前人的结论做研究,分析推理的过程。写论文可以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3.动手实践能力

本科生的论文,因为研究不够深入,可能不够深刻,但是可以写偏实践的论文,比如通过自己大量的实验,得出某个数学结论,通过归纳得出什么东西,对于以后写跟有影响力的文章打下基础。人的能力都是通过练习,慢慢打磨出来的。

综上所述,本科生写毕业论文是有必要的,对于写作能力及研究能力提高有帮助,而且现在很多大学宣称要建设研究型的大学,更应该从本科生抓起。

这位硕士属于自杀,当代年轻人压力过大,心理素质堪忧。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检查和疏导。以免酿成悲剧。

疑因毕业论文的压力过大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写,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和别人请教,相信完全可以克服这种不好的情绪。

这是正常的呀,害怕论文通不过,感到非常焦虑,我觉得你写完之后可以找朋友或者找班里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帮你看一看,帮你修改修改,这样的话就能提高你的通过率了。

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两个比较大的考验。一个是大学的毕业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另一个如何在毕业后适应社会。这两个问题都是让大学毕业生比较焦虑和头疼的问题。其中毕业之前最主要的焦虑和担忧就是毕业论文是否能顺利通过。很多人因为毕业论文的压力甚至产生了焦虑和不安。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及时的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冷静下来,对自己的论文要有足够的自信,勇敢的面对大学的最后一场“考试”。

面对论文感到焦虑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对自己的论文要有自信,自己勤奋努力一定会换来最好的结果。不要自己给自己心理压力;其次,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让自己心中焦虑和不安得到释放。比如去跑步和爬山、唱歌。让自己将心理的焦虑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定的发泄和释放;最后,要对自己有自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自己勤奋努力写出来的论文要有信心,论文答辩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要让自己冷静,焦虑和不安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所以要让自己勇敢的去面对,去迎接这次论文答辩的挑战。

要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让自心中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和发泄,比如去爬山,爬到山顶大喊几声。或者去不影响别人的地方一展歌喉,然自己心理的压力释放出来,这样就会少一点心理压力和不安情绪。

要对自己和自己的论文有信心。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不要自己给自己心里压力。自信面对论文给自己带来的挑战,勇敢的去面对他,就算失败也不会有遗憾。

又到一年毕业时,你会感到焦虑吗?

面对这么多的压力很大的,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学会放松自己的精神状态,偶尔也应该出去走一走,和同学们出去聊聊天。

研究生因毕业论文不过选择自杀

你必须在系统中提交申请才能进行毕业答辩,否则根本无法提交,也帮不了你。你可以找试试,校长也不一定办的了,但是提交申请的时候。除非你去找校长,即便是你的导师和系主任,不过既然你有这么大的能量惊动,论文发表情况是必须选择的项目,无法在系统中提交。不光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之前必须先发表论文,还上什么研究生呢,凡是知名一点的大学都是这样规定的

5月18日,28岁的中南大学研三学生姜东身从学校图书馆六楼跳楼身亡。5月23日,姜东身哥哥姜东中告诉澎湃新闻(),弟弟死前在网上留下五千字遗书,称因论文答辩遭导师为难无法通过,选择自杀;他和导师见面时,后者称是按规章制度来,否认刻意为难姜东身。同一天,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俊向澎湃新闻证实,姜东身跳楼自杀,校方正与家属积极沟通,其他情况不便透露。中南大学位于湖南长沙,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学校称正与姜东身家属沟通,希望妥善处理此事5月23日,一则题为“中南大学研究生答辩未通过跳楼自杀,死前向副院长导师写下五千言”的网帖在网上流传。姜东中说,网帖中的内容,就是弟弟生前在网上留下的遗书。澎湃新闻在中南大学贴吧检索5月18日的所有网帖,未发现姜东身的遗书。吧务5月20日发出声明:“近日因图书馆事件,本吧出现多个讨论帖,其中不乏不明真相的议论及对当事人和学校的中伤;对此,吧务开设公告帖,吧友有讨论可以发在本帖,其余讨论帖均将删除。”姜东中说,他也未见过弟弟的遗书原文,看到时已经是转载版本。“无数不眠夜,一跳轻松解决。你要我陪着你,那就永远陪着你吧。你要留我,我就长留,我会经常去机电院和图书馆逛逛的。”在网传遗书中,姜东身指称,导师杨忠炯故意为难他,别人“很水的论文”都通过了,唯独对自己的论文十分苛刻,还要求其延期答辩。网传遗书还提到,杨忠炯有私拿科研经费、收受礼品等行为。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官网显示,杨忠炯是该院副院长、教授。澎湃新闻多次拨打官网公布的杨忠炯的电话,均无人接听。姜东中说,5月23日下午,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俊通知他和母亲,与杨忠炯见了一面。据姜东中转述,对是否“故意为难姜东身”论文答辩,杨忠炯表示自己是按规章制度来,没有刻意为难;对网传遗书提到的私拿科研经费等问题,杨忠炯表示“上级部门已经在调查”。见面持续约半小时。姜东中说,杨忠炯称自己也很难过。陪同见面的马俊向澎湃新闻证实,姜东身自杀后,校方正积极与家属沟通,希望妥善处理此事。不过,其拒绝透露谈话内容,称其他情况由学校宣传部门统一对外发布。澎湃新闻多次致电中南大学宣传部门,电话均无人接听。截至发稿时,中南大学未对此事发布公开通报。自杀前,姜东身打了一个电话可惜母亲没接到姜东中说,事发后,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岳麓派出所出警处理,因其弟系自杀,未予立案。不过,该说法未获警方证实。5月23日,岳麓派出所值班民警告诉澎湃新闻,处理此事的民警不在,无法提供查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南大学毕业生告诉澎湃新闻,他与姜东身是师兄弟,杨忠炯曾经也是他的导师。这名毕业生说,杨忠炯对待学术研究十分严格,但不会“故意为难学生”。“每一届都会有答辩不合格的学生,我在毕业时也因首次答辩不合格被要求延期,但只要在5月22日之前修改合格,再次提交即可。”该名毕业生说。“姜东身是一位很用功的师弟,他选择自杀大家都很难过。”上述毕业生说。姜东身老家是河南省信阳市,初三那年父亲因肝癌病逝,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姜东中被迫辍学打工,与务农的母亲一起供他读书。姜东中说,弟弟一直很努力,2006年考入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还清了助学贷款,2012年考入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读研究生。“当时他说想读一个好一点的硕士,毕业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姜东中说,这是弟弟工作后还选择读研的原因。家人们没想到,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关头,姜东身选择了自杀。姜东中说,5月18日下午3点,校方打电话告诉他们“姜东身在网上写了一封遗书,校方发现情况后也没找到人”;下午5点多,校方向他们确认“姜东身3点半在图书馆跳楼自杀”。由于自己在上海打工,姜东中赶到湖南省长沙市时,已是5月20日清晨,当时其弟的遗体被安放在殡仪馆,痛哭过度的母亲神志不清。姜东中说,5月18日中午,弟弟自杀前还给母亲打了电话,“但当时妈妈有事出门了,没接到这个电话”。“如果接了这个电话,如果我们平时多和他交流,如果他可以跟我们说说他的烦恼与痛苦,也许就不会走到这一步。”姜东中哽咽着说。面对跳楼研究生遗书控诉,导师平静回应系“正常教学指导”2015年5月18日,中南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姜东身因硕士论文答辩未过跳楼自杀,当场死亡。他留下五千言遗书,表明他自杀的原因,句句直指其导师——该院副院长杨忠炯教授。“你要我陪着你,那就永远陪着你吧。你要留我,我就长留。”(遗书语)噩耗传来,姜东身家人前往中南大学。导师杨忠炯和家人见面,之后平静地称:他没有责任,他所做的“是正常教学指导”。陪同的老师劝杨忠炯副院长跟姜东身家人握手,杨副院长挥挥手表示不愿意,就走开了。姜东身母亲付建琴愤慨儿子遗书中提到的事情,其家人不满意于杨忠炯的冷漠和逃避责任,向校方要说法,说只有几万元抚恤金,杨忠炯无责任。姜东身家人联系当地媒体,记者来了,无人敢报。绝望之余,遂躺学校地上,以表示抗议。

大连理工大学突然上了热搜,此次不是“粪池炸了”的搞笑的段子,而是一场令人感到惋惜的悲剧。一研究生在实验室内身亡,案发后学校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经警方初步调查,已排除他杀,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该学生是一个性格乐观的人,他全文都是用诙谐调侃的语气来写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幽默诙谐的言语背后藏着的却是研究生的心酸。在遗书中,他简单介绍了他读研以来的各种感受,面对导师的屡屡否定,他的内心已经留下不可抚平的伤痕。

在遗言中,该学生描述了自己几次论文被拒的经历,他想要极力去满足导师的要求,私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到头来得到的却是导师几句敷衍的话:“还可以”,“多去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数据毫无意义”。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他变得不再自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顺利毕业。今年他原本还准备去备考公务员,可在这压抑情绪的影响下,他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彻底失去了希望。

此次悲剧不仅仅是简单的自杀案件,这还体现了研究生群体正在面临“通病”,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近些年,研究生、博士生因毕业问题自杀的案件屡屡发生,这绝非是偶然,而是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

很多研究生导师都会将学生当作免费的劳动力,并故意找借口不让其毕业榨取其剩余价值。读研本身就是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一旦延迟毕业学生内心很容易崩溃,这会让他无法面对家人。其次,研究生也是需要鼓励的,但很多导师在点评时都是字字珠心,这很容易令人丧失信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如果不是他们疏忽了学生内心的感受,这件事又怎么会发生。如果不是导师的冷言冷语,这个开朗幽默的大男孩又怎么会变得如此压抑,所以说,有时候否定和冷暴力就能逼死一个人。

学校和国家都能够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研究生导师方面,必须要严加管理。作为一名导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还要懂得尊重学生,就算学生论文写得不好,老师也应该要鼓励并耐心指导,而不是直接点评两句就搪塞过去,这只会让学生更加的迷茫。

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在实验室里自缢身亡,在遗书中记录了自己考上研究生后的日常,他经历了很多研究生都经历过的窘境:实验室的设备老化,动不动就罢工;如何进行下一步研究全靠自己查阅文献;千辛万苦做出来的实验数据被评价为毫无意义,导师只说有问题,却没有点拨思路……在经历过绝望与无助后,他走向了人生的末路。

一、研究生面临科研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同年龄的朋友早已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而自己每个月领着三四千的工资只够生活开销。此时科研与生活很难达成一种平衡,也不能理解读个书哪来这么大的压力?而这样长期下来,就很容易造成精神问题。同龄人有的结婚生子买车买房了,自己却连能否顺利毕业都不知道,压力倍增,看着日益老去身体不再健康年轻的父母,不知道何时才能够报答他们,心中焦急但无可奈何?

很多高校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但是极少有人接受治疗,心理问题的产生,又和家庭、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问题密切相关。遇到烦恼时,想对家长说,但有的家长只能说一句"忍到毕业就好了,现在就听老师的吧",想对同门说,害怕成为大家的笑柄,想对昔日的好友说,但是大家的生活轨迹早就不一样了,真的可以理解么?于是就只能一个人扛着,慢慢地就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二、导师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研究生培养本身就是"宽进严出"的制度,扩招以后,部分学生的学术能力本身就不高,无法产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但却一心想要恳求老师给自己答辩毕业的机会,老师若是拒绝,他们很有可能走极端。现在的"导师责任制"日益严格,部分严格但是谨慎的好老师不敢轻易放水,让学生论文通过顺利毕业,因为他们怕自己受到影响。

很多研究生将导师称为“老板”,这个“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对于有些研究生,即便努力完成了科研任务,导师不同意就无法毕业。以为努力了就能得到善待,就会有好的结果的研究生,往往发现,自己成为了科研机器,既无法得到导师的体谅,也无法向外人诉说。

三、激励学生成长也需要释放压力

长远的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奋斗的方向,但如果不关注当今当时当地的一举一动,那么,一道小小的沟坎很可能就会让他栽跟斗,使他对漫长的跋涉更加灰心。有太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放在关注成功,而鲜少关怀失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正是源源不断的关心,这些关心让他徒增焦虑。所有人都在关心他如何走向成功,却没人站在身后对他说失败也不可怕。谁的生活不是九分苦一分甜呢?勇敢活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

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因为压力,人才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一种上进心,还有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个世界确实是不公平的,而学生,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公正的世界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争取最适合自己的公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