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发布时间:

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您好! 您要发教育方面的刊物这些刊物多了 我可以给您推荐 都是正规的刊物您看要是有合适的 可以直接Hi我 时代教育 省级当代职业教育 省级小学科学 省级教育科研 省级新校园 省级教师 省级科教文汇 省级海外英语 省级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学报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学报信息教研周刊 国家级中小学电教 省级吉林教育 省级陕西教育 省级数学学习与研究 省级高校招生 国家级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国家级教育艺术 国家级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国家级数理化学习 省级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育部语文天地 省级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第十一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大赛结果2022年12月15日出来。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在第十一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诗意语文工作室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拼搏进取,奋楫逐浪。评选有48位老师获奖,一等奖19人,二等奖21人,三等奖8人。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每年举办一届。第十一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将于2022年10月28到30日举办。大赛由全国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语文学习报社和《语文教学研究》编辑部联合承办,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组织委员会操作实施。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是全国语文教育界交流和研讨的重要平台,亦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评价和激励机制,引领全国高中语文教学新趋势,促进各地语文教师学术交流,推动全国高中语文学科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查无此刊,至少不能界定为正规刊物。

现在很多杂志社都有其固定合作的论文编辑部,编辑部负责征求相关稿件。散稿的录取几率很低低的,因为杂志社优先考虑的是这些编辑部的稿件,实在没有稿件之余才会考虑这些散稿的征用。所以还是联系一些与杂志社合作的第三方比较好,能够高效的发表论文。 期刊编辑部杜编辑,可推荐省级,国家级期刊,详情看我空间咨询 可推荐安排教育类期刊:《河南教育》《吉林教育》《陕西教育》《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政史地》《中学生阅读》《中学英语园地》《文理导航》《数理化学习》《数学学习与研究》《新课程》《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研究》《科教文汇》《时代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技创新导报》《中小学电教》《现代阅读》《青年文学家》《读写算》《中学英语之友》等几十种国家级,省级教育类期刊;以及高校学报等

教育实践与研究编辑部

1.发表论文的过程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2.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 杂志 ,审核 时间 为14-20天。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3. 发表论文有效问题国家规定,必须发表在正规的CN期刊正刊上

第一、写论文、第二、找期刊(职业教育、教育进展)、第三、找有这个期刊的出版社、第四、联系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进行投稿

给《教育实践与研究》投稿有两种方式:可以采用将稿件直接邮寄到编辑部的方式,或发送电子邮件两种方式投稿。1、直接邮寄到编辑部: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教育实践与研究》杂志社。邮编:050061。联系电话:,66005943。2、发送电子邮件:网址:邮箱:补充说明:教育实践与研究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1、稿件立意新颖,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练,资料详实。2、稿件必须经由作者完成,杜绝抄袭。3、稿件中如有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尽量不用图表。4、引文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在右上角标注,并在文末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和出版单位及出版日期。5、稿件必须附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或县)、毕业院校、学历或学位、现供职单位全称、职称、职务、研究方向,置于正文尾部。7、电子邮箱只供投稿专用,有关发表事宜请拨打电话或通过QQ详谈。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联络手机,邮件主题标为“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教育实践与研究》(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010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59/G4)是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业务指导期刊,也是河北省唯一面向基础教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业务指导期刊。

看你需要在哪里呈现了。 一般论坛都能发表 学校论坛也能发表微博也能发表 微信公众号也能发表 朋友圈也能发表。。。问的仔细一点

教育与教学研究编辑

《教育与教学研究》编辑委员会主 任:周激流副主任:袁联波编 委:万 平 邓经武 刘先强李文玉 李 萍 严雅莉张 繁 罗 徕 胡世强胡郁青 胡 珍 诸 丹徐 明 袁联波 黄 鸣黄基秉 彭时平 谭 平赫荣定 魏 青

这本杂志其实是《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在新闻出版署可以查到。在此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以晋级、评职称。

本刊简介:《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由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院、自治区科协主管,新疆民族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所、自治区科协主办,知识力量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教育教学类学术期刊。并具有ISSN/CN标准刊号【CN:65-1085/Z】,【ISSN:1618-2616】 。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紧跟国际教育发展趋势,适时追踪教学热点,及时反映教育领域的重大进展,积极促进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本刊是全国性教育资讯的发布平台,是全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互通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切磋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的载体,同时也是在校大学专本科生、硕博士生发表毕业论文的重要园地。 栏目介绍:【教育视点】【理论探讨】【高教管理】【教育观察】【教学研究】 【党建思政】 【职教天地】 【模式探索】 【科技成果】 【校园内外】 【教坛之声】 【职业天地】 【集团经济】 【法制评论】【体育天地】 【教学参考】

看你需要在哪里呈现了。 一般论坛都能发表 学校论坛也能发表微博也能发表 微信公众号也能发表 朋友圈也能发表。。。问的仔细一点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2017版外语类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有以下13中,官方排名顺序如下:1:外语教学与研究2:外语界3:外语教学4:外国语5:现代外语6:外语与外语教学7:中国外语8:外语学刊9: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0:外语电化教学1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2:外语研究13:外国语文核心期刊没有容易发表的,除了14版的福建茶叶,那个是特例。你可以结合别的学科发表,我自己发表的文学核心也是结合别的学科发表的,找了一个叫期刊纵横的博客发表的

? 其他人物5 作品鉴赏

1、《外语界》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是目前国内唯一集中反映外语教学和科研最新成果与动态、探讨外语教学理论、交流外语教学实践经验、评介外语教学和科研图书资料的综合性刊物,多年来一直被权威机构评为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

是了解外语教学界动态的窗口,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必备读物,它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教师及外语教学科研工作者。曾用刊名:外国语言教学资料报导。

2、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编辑。大学外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介绍;论文、札记、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研究;读者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人员、外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研究生。

3、中国外语

《中国外语》创刊于2004年9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综合型外语学术期刊。《中国外语》涵盖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和外国语言研究三个方面。《中国外语》主要设有高端笔会、学术探索、教学研究、文化视野、教师教育、纵横论译、学术批评、综述等栏目。

4、现代外语

《现代外语》杂志属于外语学习专业刊物。内容以英语研究为主,兼顾日、俄、德、法、西、印尼、越等其他语种,侧重现代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同时也刊登翻译研究、辞书研究、教学法研究及书刊评介等方面的文章。

5、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杂志系中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本刊以繁荣学术、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

6、外语研究

《外语研究》是由总参政治部宣传部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中国常用外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外语研究》办刊宗旨是:“开展外语理论研究,交流翻译和外语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评介外国语言文学理论,报道中国国内外外语研究和教学的动态,介绍外语名家,蘩荣外语教育事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语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外语教学-期刊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现代外语-期刊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语教学与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语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外语

【摘要】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念的角度详细地论述了影响外语教与学的四个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对外语教学尝试性地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关键词】 心理语言学 语言教学理论 教与学 思考笔者在与外语教师的日常交往和教学中,经常听到有些外语教师抱怨:教得再辛苦,可学生成绩就是上不去,或是不理想等等。而不少学生的反馈也大致如此:每天花在外语上的时间最多,可最终成绩总是上不去,学来学去还是“聋哑”英语等等。这就不禁使我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其中的症结究竟出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教学理论上的5 个 W+HOW1. WHO:谁参与教与学?很显然是教师和学生,但是这些学生是谁?从哪儿来?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如何?他们的经济状况怎么样?他们的父母亲是谁?他们的语言能力怎么样?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个性?2. WHAT:教师本人的教学经历以及受过什么样的培训?对教学目的语及其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对教育理论了解多少?本人的个性是怎么样的?学生必须学、教师必须教的是什么?什么是交际?语言是什么?当你说起某人知道如何运用一门语言,意思是什么?第一语言和目的语的差异是什么?3. WHEN:学生对于目的语的学习始于何时?花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是多少?(每周上课的时间是多少?每天所花的时间是多少?)4. WHERE: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目的语的?课堂教学是否用目的语?目的语的使用仅限于课堂上吗?5. WHY:学生为什么要掌握目的语?其目的是什么?学习目的语的动机是为了通过考试,为了将来事业有成,还是想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以便与该文化背景下说这种语言的人进行交际?简言之,其学习的动机是属于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还是综合性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6. HOW: 怎么教?怎么学?怎样才能在语言学习上取得成功?目的语学习需要哪些认知过程?学生都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语言学习上认知(cognition)和情感(affect)之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以上所论之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里面却包含着很深刻的语言习得理论,作为一名教师,他不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具备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深入研究、思考以上一些问题,拿起书本便教,是很难教好的,也很难说他能够给学生什么指导意见的。这样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二、语言教学的方式、方法作为一名外语教师,他对语言教学流派和其本质的了解程度和具体运用能力对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将起着一个很大的作用。遗憾的是在外语语言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和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的影响,片面而夸大地强调过度学习(overlearning),模仿(mimicry),重复(repetition),句型操练(practice)以及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等方面的作用,而忽略了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情感过程(affective process)以及语言学习的本质和特点,这样势必会给语言教学带来以下负面影响:1. 脱离目的语的文化。2. 教学上的僵硬性。3. 教学上的机械性。总而言之,这种教学方式是完全有悖于全人(whole person)教育观的,也完全有悖于人本主义教学理念(humanistic approach)的。 语言教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它更是一门艺术,不能完全像 Nelson Brooks 教授(1964)所提出的那种 A+B+C... 的典型的公式化结构主义教学。外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日新月异,而我们有不少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19 世纪 40 年代至 20 世纪 40 年代盛行于西方的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进行教学,其课堂教学特点如下:·课堂(基本)用母语教学,很少用目的语;·孤零零地教一大串互不关联的单词;·繁琐地、长时间地解释语法;·阅读相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过于艰深的课文;·很少注重课文内容,其语言点总是以语法的面目出现;·惯常的操练便是翻译互不联系、一个个独立的句子;·绝少注重或不注重发音。这种教学过程或许我们可称之为线性叠加过程,而语言习得不可能只是叠加性的。一堂课的教学不能仅仅限于教各种语法结构,换言之,一课的内容甚至一本书或一套教材的内容教学不等于各个结构总和的教学,因为掌握了结构总和不等于掌握了语言本身。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莱尔教授(1982)所说的那样:“传统的模式违反了在自然语言习得中发现的一些学习条件,这些条件对于有效的语言学习很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有在真正的交际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充分的机会;提供一个“语言丰富”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其中可以通过语境线索弄清词语的意义;有保持沉默并在说话之前培养接收能力的机会,……那种把课程中所教的一切置于严密监视之下,并且想说明一切的方法,没有考虑到记忆力的局限性,剥夺了学生使用自己的自然语言习得战略的权利,并且严重损害了学习环境的丰富性。”当然,作为一名外语教师,仅仅了解或知道外语教学的流派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具体灵活运用,而具体灵活运用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 熟悉每一种教学流派所涵盖的内容:(1) 产生的背景 (background);(2) 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3) 设计(design):·一个方法的目的是什么;·语言内容是怎样选择和组织的?即这个流派所含括的大纲类型;·这个流派所主张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类型;·学生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教材的作用。(4) 教学程序(procedure)2. 熟悉每种流派在在具体教学实践和环节中的利、弊与可行性。要熟悉每种流派在具体教学实践和环节中的利、弊与可行性,除了要深刻理解各流派所提出的教学理论、观点和思想,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本的特点和内容来灵活运用各个流派的方法,或有所侧重地用某一个流派的方法或把相关的流派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运用,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挖掘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教学方法与语言大纲的设计真正地熟悉了教学方法还是不够的,因为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是大纲活动体系中的一个方面,比如面对一批刚开始学习商贸英语或旅游英语的学生,在教学前,首先要考虑以下问题:1. 这些学生是谁?2. 他们的语言水平现状如何?3. 他们所需的交际水平。4. 他们未来使用英语的情况和环境。只有考虑到诸如以上的因素,然后才能考虑到教学方法或者教材的选定。而以上问题所获得的答案或信息反馈为语言大纲的设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大纲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需求分析:学生需要什么水平的教师以及学生以后要达到的水平。2. 目标和目的设计:目标不明确,目的就不明确,而目的不明确便会导致以下问题得不到系统解决:·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过程;·教材;·评价。3. 教学活动的选择:此项关系到教学理论和思想的具体实施。4. 评价:对教学计划和程序的有效性、可行性、可接受性以及效率进行评估。以上诸方面关系参见下表:从上图我们可以得知:在考虑众多因素基础上的需求分析是直接为学习目的服务的,学习的目的决定着教学计划和程序的设计,而教学方法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四、SARD 问题师生关系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常常是受教育者,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常常板着面孔,以权威者自居,所授的内容不容置疑和商讨,同学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样知者(knower)和学习者(learner)之间怎么会存在自然的密切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学习者就不可能有安全感(security),而S正是代表Security。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感到安全的话,他们会学得最好(Learners learn best when they feel secure.)。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必须学会使学习者能够产生这种安全感的技术。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1) 教师要学习心理学、 教育学以及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教师不仅要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还要解决他们自身所不能解决的心理、情感等问题,使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2) 教师所持有的两种态度是重要的。其一:对于学习者的完全信任态度;其二:对于学习者的个性不加评价的态度。A 这个字母分别代表 Attention 和 Aggression。Attention 为注意力。在语言教学中,我们通常发现学习者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课堂上老是分神,心不在焉。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在排除学习者的学习和情感因素(learning and affective factors)的前提下,要更多地找找自身的原因,看看问题是否出在课堂教学活动安排上面,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因为课堂活动安排的不丰富多彩,教师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jug-and-mug method), 而学习者只是稳坐板凳的听众(bench-bound listeners),只是被动的吸收者(passive absorbers),缺少积极的参与(involvement),这样就很容易精力分散,久而久之,便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最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邹永宜(1995)指出:“大多数英语课本每单元的编派形式都是一样的,但并不是说就应该按照一成不变的顺序,以同样的方法完成每一单元的内容。……如果一位英语教师的课千篇一律,缺乏变化,学生会感到厌倦。”Aggression 这个词在心理语言学上应理解为“进取心”,而不是该词的通俗意义所具有的贬义的色彩。成人的语言获得(learning)和小孩的母语习得(acquisition)在“进取心”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成人如同小孩,在学习了语言的某些方面以后,总是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所学,用新的知识作为自我表现(self-assertion)的工具。作为教师,应把握住这一点,因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注意力和进取心刚好结合在一起。学习者越是积极地参与,注意力也就越是集中。R为 Reflection,即反思。根据语言学家布莱尔的学说,Reflection 分为课程内容反思(text reflection)和体验本身的反思(experience reflection)。这是在课程教学框架中的一个特定的沉默阶段(a period of silence), 一般应安排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前几分钟,一是让学习者反思一下课程所学的内容,以求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得到巩固所学和加强自信心(self-confidence);二是让学生反思一下学习体验本身。学习者在某一段学习期间以后,常常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矛盾和各种影响外语学习的不良情绪,如气恼、焦虑、压力下的灰心、气馁等。而这时正是需要教师去帮助学习者化解心理矛盾的时候,这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做到这一点,既通过学生反馈和调查,有针对性地化解、缓冲学习者的心理矛盾,平息他们的各种干扰外语学习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现阶段的学习发展情况以及重新评估未来的目标。同时他们也得以在无威胁的状态下和放松的情况下(in a non threatened manner and in a relaxed way)继续其语言学习。D为 Discrimination,意为辨微。成人在外语获得中不象小孩在母语习得中那样有一种安全感,婴儿在出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听,而不说(事实上也不会说),父母也不逼他们说,而只是反复、不厌其烦地通过游戏等娱乐方式对他们进行无意识的母语的输入,等到他们会说话的时候,也没人对他们提出苛刻要求,说应该这样讲或那样讲,总是对他们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报以鲜花和笑脸。而成人在语言获得方面就没有小孩那么幸运了,成人在学外语的时候,一开始在没有得到多少语言输入(linguistic input)的情况下,教师便要求他们进行语言输出 (linguistic output),并且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是很苛刻的,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可想而知,其压力有多大!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在最初语言学习阶段,必须加大对学习者输入技能(receptive skills)即听和读的培训,然后才是对其输出技能 (productive skills)即说和写的培训。正如语言学家 James Asher(1977)所言,人的右半脑为输入技能提供了保证,而右半脑在接受输入到一定量或程度的时候,才会激发左半脑对语言的输出技能。就象往一个杯子里注水(即输入)一样,只有注水到一定程度,杯子里的水才会自然溢出来(即输出),这里实际上蕴涵着一个浅显的道理:水到渠成。因此,当语句通过视觉或听觉方式输入后,方能使学习者在以后的输出时能够辨微、辨认打下基础。正如以上所言,成人一开始学语言便要求他们辨微,要求他们在发音、拼法和语法结构方面进行辨微且做到准确无误,这无疑违反了语言习得的规律。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经常说,要学好一种语言必须要做到“不自觉”,即必须达到一种“不自觉”的境界,而要研究语言学必须要做到“自觉”。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让他们掌握外语,以达到用外语作为工具学习专业知识或者进行交流的目的,而不是让他们做语言学家。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只有自然吸收的语言才能转化为口头的熟练掌握。换句话说,光靠语法分析、光靠辨微等所得到的理性认识并不能使人们熟练掌握外语。克拉申认为,成年人的外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1) 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理解的、丰富的和自然的语言材料;(2) 理解思想障碍,减少心理负担,使学习者能做到自然吸收。克拉申所提这第二点也正是人本主义方式(humanistic approach)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 弄清“学习语言”(learn the language)与“学习有关语言的知识”(learn about the language)的区别;2. 弄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3. 通常的听、说、读、写顺序应科学地排序为听、读、说、写;4. 没有安全感的学习是不可取的,即认知(cognition)与情感 (affect) 的问题, 同时这也是“全人”(whole person )教育观在外语教学上的体现。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说辨微不重要,相反,学习者对于一种语言不能辨微,一辈子都会犯同样的错误。但辨微不是在最初阶段,而是要等到学生已经获得安全感的那个阶段,等到已经接收到大量输入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各个方面的精确辨微就会作为创造性自我发展的一部分而出现。以上所论述的心理学家 Charles Curran(1972)的 SARD 理论,依笔者之管见,其核心点为 S(安全感),只有在 S 上做好文章,才能带动 ARD 问题的真正解决。当然,影响外语教与学的因素还很多,但本文所涉及的四点考虑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将有助于外语教师及时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从而避免出现在语言教学中所不应出现的问题。我们常说一门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在这里不应片面地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应理解为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教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师多在如何“教”上面下些功夫,多进行一些反思性的教学,而本文所提的四点考虑正是围绕“教”这个字而展开的。参考文献1. 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entice Hall Regents, . Jack C,Richards & Theodore ,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年版。4. 罗勃特·W·布莱尔著,徐毅译:《外语教学新方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7 年版。5. 徐烈炯:《当代国外语言学学科综述》,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6. 邹永谊,赖莉娅:《英语教学新概念》,重庆出版社 1995 年版。

研究学研究编辑部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 1994—199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哲学系社会发展理论方向,获博士学位。1983—198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79—1983 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哲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8—1996年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科研处处长。1997—至今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辑部主任,《社会学研究》杂志副主编,学术职务。1988—1996年 中国社会学会秘书处长。1990—1994年 北京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1992—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2000—2010年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2010—至今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系主任。 (1)研究生课程:“经济社会学专题研究”(80612263),研究生课, 2009春;“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70611343),研究生课, 2008秋;“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70611343),研究生课, 2006秋;“经济社会学专题研究”(80612263),研究生课, 2006春;“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70611343),研究生课, 2005秋;“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古典理论”(80612732),研究生课, 2004秋;“经济社会学”(80613123),研究生课, 2004秋;“犯罪社会学”(80613283),研究生课, 2004春;“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当代理论”(80612722),研究生课, 2003秋;“经济社会学”(70611232),研究生课, 2003春;“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70611342),研究生课, 2002春;“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70611342),研究生课, 2001秋;“经济社会学”(70611232),研究生课, 2001春;(2)本科生课程:“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40610313),本科课,2009春;“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40610173),本科课,2009春;“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40610173),本科课,2008秋;“经济社会学”(40610713),本科课, 2008春;“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40610313),本科课,2008春;“社会学概论”(20610012),本科课, 2007秋;“社会心理学”(40610133),本科课, 2007秋;“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40610313),本科课,2007秋;“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40610173),本科课,2007秋;“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40610173),本科课,2007春;“农村社会学”(40610683),本科课, 2006秋;“经济社会学”(40610713),本科课, 2006秋;“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40610313),本科课,2006春;“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40610173),本科课,2005秋; (一)硕士:唐 丽,2000-2003,河北人民出版社童根兴,2002-2005,社科文献出版社社会学部主任李 洁,2003-2006施芸卿,2004-2007,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闻 翔,2005-2008,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胡丽娜,2005-2007,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傅春晖,2006-2009王 篪,2007-2009,现哈佛大学读博陈彦瑞,2008-2010陈秋虹,2008-至今,学习中廖炳光,2009-至今,学习中刘子曦,2010-至今,学习中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1.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2.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