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关于中学生“早恋”的问题眼下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是十分普遍.据说,北京等大城市中学生谈恋爱的比例占六成以上。其实我们不用看这类数字,生活中留点心就会发现勾背搭肩的 “小情侣”比比皆是。这个问题的出现,自然有其必然性。最近在网上看了几篇相关的文章,发现研究这个问题的都是热心的老师们,他们就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影响等等评头论足。然而由于老师自身的局限性,在研究过程中未免有很多误区,现举两例:很多老师都这样认为:中学生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完善自己,将来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自然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爱情之果,说“家有梧桐树,还怕招不来金凤凰?”当然我们不是说这种观点错误,但是中学生往往是单纯的,并不考虑恋爱的目的和现实性,如果让大家意识到现在不能谈恋爱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那岂不是在大家纯洁的感情中注入了恋爱的杂质?这里我斗胆说一句,这种有钱有权有地位的成人所谓恋爱结婚大都是例行公事,是利害权衡后的选择,而不是真情所在。这是被世俗的城墙困住的必然结果。朱光潜先生说过,对于恋爱来说,这类东西介入一分,恋爱的纯真程度就会降低一分。所以这样的观点不大可取,也没多大说服力。还有老师认为中学生恋爱主要原因是随着自身性意识的萌芽,开始对异性产生一种神秘感(主要指身体),而受到的性教育缺失,这时又受到一些图书、网络的不良诱惑,引起性冲动从而急切寻找异性伙伴,导致早恋发生。这种说法是完全的西方直线型思维模式的产物,在下实在不敢苟同。因为照这么讲,异性伙伴似乎成了泄欲的对象,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然而真正出现性行为越轨的现象却是少之又少,且因为对异性身体有神秘感而去早恋也很难讲通。王昌龄《闺怨》中说道: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闺中少妇也就是现在中学生的年纪,难不成也是受什么不良影响?可见这种感情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由此可见,老师们虽是热情,但是教育制度已经把他们固定成为严厉古板的私塾先生,很难真正理解学生。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中学生自己探讨、研究、思考。中学生早恋问题就像洪水,来势突然且凶猛,学校、家庭、社会自然要想对策,现实中往往是高筑墙堵之,这实在是不太明智。我们知道,大水当前,要学会疏导,还可以蓄水来发电。水是越堵越泛滥,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现实也无不如此。以前封建王朝镇压农民起义,可是发如韮,割复生;头如鸡,割复鸣,不如下诏招安,让乱民成为“正规军”,自然可以息事宁人。今天中学生谈恋爱的问题越来越泛滥原因就在这里。(然而只要有封建王朝就会有农民起义,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那么“早恋”这支起义军背后的朝廷是什么,我们以后再论述)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是合情合理的。(大家先别急,咱们慢慢分析)远的不说,就是一百年以前,现在的中学生恐怕全都“成家立业”了,所以人到了这个年龄,情窦初开是很正常的现象;还有句话说存在即合理,这是十分正确的。因为“理”就是从存在的东西中发现的,所以存在当然要合理,更不要说普遍存在了。这可能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确实是在情理之中。(关于原因我们下面有交待)既然是合情合理的存在,那它产生的影响也必定有好坏两方面。老师们提到早恋的影响,无不咬牙切齿、深恶痛绝,认为它百害而无一利。因为早恋的学生往往把时间浪费在“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之中,就是上课、学习的时候也在牵挂着对方,致使无心向学、成绩下滑;再者,早恋往往会引发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暴力事件,给同学们身心带来严重伤害。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但是我们试想,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感情丰沛、天真无邪,正是学会感恩、学会博爱的大好时机,如果能利用男女同学之间这种蒙胧而纯真的感情使同学们走出小我的圈子,学会爱他人,异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既不会荒废学业、伤害身心,又满足了同学们的感情发展需要,这该是一片多么美好的前景!可能有人会说:这就不能称之早恋了,因为它区别于真正意义上的“恋爱”。早恋可以看作这种纯洁同学关系发展的畸形,所以很多人呼吁把这个感情色彩很浓的词语与异性同学间正常的友谊关系区别开(不过我们为了方便理解,暂且称之“早恋”,将上文的发展到错误的方向的早恋称之为“畸形早恋”)。我们知道,中学生产生这种感情本身是没错的,因为它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既然大多数早恋往往发展为畸形早恋(要么老师们就不会一口否决早恋),那么肯定自有原因,其直接原因归结如下:内部原因:虚荣心作怪,错误的荣辱观念造成因为早恋而产生的错误的自我感觉,继而引发互相攀比女朋友,或者相关暴力事件;责任心太差,低下的道德水平造成对早恋持有游戏的态度,不敢对双方的感情负责,不敢对造成的伤害负责。外部原因:受爱情书刊、影视作品等影响,受成人恋爱影响,比如前几年《还珠格格》热播时,很多青少年都开始疯狂模仿;还有作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孤僻性,和上代人有不可逾越的代沟,没有同龄人进行感情交流从而引发早恋。那么畸形早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同学们对学习兴趣淡薄,从而此类“外物”很容易使同学们分心。孔夫子说:年少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色。同学们正处于学习的大好时机,如果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坚定信念,自觉做到珍惜时间,不虚度青春韶华。正气于内,邪不相侵,就不会出现学习的时间想着他(她),不会拿学业为代价去畸形早恋,当然也不会本末倒置地去接受种种诱惑或制造无聊的暴力事件,从而能够正确处理自己感情发展需要,将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正常化。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也不能完全怪我们学生,追根溯源还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冷酷无情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而且对学习的认识浅薄,这才是背后的“封建王朝”,中学生的畸形早恋就像农民起义,既是一种逆反,也是封建社会一定会发生的,这是现实自身的无奈。明白了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我们再回头看看老师们对于畸形早恋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免感到很可笑。一味生硬地堵是没有实际效果的,而且违反人的天性,所以应该将同学们的感情加以正确引导和利用,就像疏导洪水用来发电,让同学们明白理性思考、权衡利弊,这是当前最明智的处理方式。至于想要根除畸形早恋,那就等我们有了实力,能推翻应试教育的王朝时再说吧!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没能跳进梦寐以求的城市,回到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那时的他已经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当上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心性极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现状呢?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时,他义无反顾地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了城里引人瞩目的人才。事实上,他确实也是相当出色的,他辛勤、朴实,他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但是终于有一天,高加林进城的背后原因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人生变幻真是难以预料,谁又能知道自己今天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对于高加林的才华我是佩服的,对于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变迁我是同情的,对于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对于高加林的爱情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初恋是美丽,初恋也是激情彭湃的。正如小说中描述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她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就在高加林离开讲台,失意无奈的时候。她的爱给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仅此而已。因为,这爱实在是太单纯、太无助了。虽然,那时的刘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倾慕以久的、多才多艺的、强壮标致的“先生”所爱着;那时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所爱着。但实际上呢,这爱的天平能平衡吗?不能。当高加林重新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时,这天平就一下子倾斜了。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终于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无情地拒绝了深深爱着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伤的是,当高加林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没有任何言语含泪接受了,她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 我被这无私的爱而感动着,也被巧珍那坚强和豁达而感动着。但也仅仅是感动而已,我又能说什么呢?退一部想想,一字不识的农村姑娘巧珍能和才华横溢、心性高远的高加林生活到一起吗? 如果说高加林当时选择了巧珍,以他躁动的个性又能安于现状吗?两个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使生活到了一起又能有共同的语言吗?我不敢回答。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嘴角能流淌出几个小小的故事。不也无憾吗?
论要爱情还是要面包,这个可以自由发挥.
人生 爱情 谈谈 为什么 可以 他们 男人 就是 “赏美”更是人之一大享受。因此大家就可以接受为什么韩国的女明星们据说都美过容,我们也可以理解“潘金莲”为什么会背叛“武大郎”而对“西门庆”投怀送抱,我们同样可以解剖出“美容”产品为何层出不穷,花样甚多。大家都喜欢用“情人眼里出西施”来表达他们对美的“情有独钟”,只是“婚外恋”是怎么发生的就不得而知了。人容易萌生烦腻心理,于是男的可能会背叛爱情去“招蜂引蝶”,说出“家花不如野花香”、“老婆都是别人的漂亮”的爱情“信仰”、女的可能会“红杏出墙”去“抅三搭四”,施用“美人计”去扮演“狐狸精”的角色。不知道这些是不是另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呢?老天从来就不公平,于“爱情”来说,上苍的“天平”更是从来就没有平衡过。男人为什么有帅的不帅的?女人为什么有美的不美的?虽说都是基因惹的祸,但很多人还是会不爽地拷问老天,当然,答案自然是“哑巴吃黄连”。再于“帅和不帅、美和不美”来说,为什么帅的男人“寻花问柳”会被原谅成“风流倜傥”?而不帅的就要被加罪为“卑鄙下流”?为什么“西施”的笑能被辟成是美谈,男士趋之若骛?而“东施”一模仿就留下“东施效颦”的笑柄,男士嗤之以鼻?又于古代“男女”来说,为什么男的可以“三妻四妾”?女的就得“三从四德”?男的一不满意可以一“休书”搞定,女的就必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老天从来就不给你解释为什么。古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爱情中则更多的是“强人所难”,而“媒婆”就是罪魁祸首。很难估计有电子商务资料库/,,66!26/9%:'%&多少爱情悲剧是因为“媒婆”引起的,有多少“私奔”是因为“媒婆”造成的。我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感谢“月老”?他的穿针引线就一定是人家所愿的吗?他就敢确定人家不会有更好的爱情吗?爱情最重要的是“两厢情愿”,“说媒拉红线”本就破坏了爱情结合原则,说得再怎么好听也只能落得个“多管闲事”。奇怪的是,现今社会高科技发展,找伴侣可以网上征婚,“媒婆”这一职业为什么依旧不会下岗呢?“爱情是自私的”是“人性自私论”唯一站得住脚的筹码,恋人们可以把“重色轻友”当成理直气壮的解释,一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境界。在干柴烈火的爱情世界里, “二人世界”的“卿卿我我”可以全然不把其余的放在眼里。他们可以在大庭广众下接吻拥抱,不顾别人的鸡皮疙瘩;他们可以在校园自习室里有说有笑、眉来眼去,不顾同学们的学业;他们可以在深夜的宿舍里“褒电话粥”,不顾宿友的睡眠时间;他们可以在背叛道德下轻松地说:“我们愿意,我们是纯洁的。” 《流星花园》中F4中的“西门”有一句名言:“每个女人的保存期限只有一个礼拜”,这是何等潇洒的话语,可惜它为爱情道德所不容。“人不风流枉少年”相信是多数年轻人的爱情信仰,因为如今的“早恋”问题已是铺天盖地,而讨论该不该“早恋”也早已失去了的意义,该讨论的是怎样把握好“早恋”的方向。很多人总喜欢说爱情只是一场游戏,可悲的是他们一生追求爱情,却总与爱情失之交臂,但总喜欢对爱情津津乐道。伦理家说:“没有性的爱情是不完美的爱情,以性为筹码的爱情是不纯粹的爱情。”
小学教师论文的选题题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论文的选题题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亲历、探究、感悟——指导学生西瓜栽培的实验案例
2、学生喜欢语文书,却不喜欢语文课——一次发书后的反思与实践
3、让语文作业与“大头贴”同具魅力
4、“蝴蝶”飞起来了——浅议一堂新课标下的自然课
5、培养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浅谈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6、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静思默想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7、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特殊的葬礼》教学随想
8、感悟评优课《神秘的地下宫殿》
9、让学生变成“读书郎”——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初步尝试
10、“课改热”后的“冷思考”
11、德育,需要教师“共同遭遇”
1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13、自编教材,其乐无穷——记一次数学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14、大拇指教育的智慧——浅析赏识教育
15、掀起你的盖头来——是是非非话“奥数”
16、沟通,预约语文教学的和谐有效——一次特殊的语文回家作业引起的思考
17、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18、数学课堂的生命——走进学生生活——低年级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19、不急着演——苏教版第八期《推敲》教学片断反思
20、诗意地栖居,幸福地享受——浅谈语文课堂诗意地追求
21、让考试的感觉象春天——小学体育学科考核评价的探索
22、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23、情感元素,让德育课堂洋溢生命的气息——从执教《有多少人为了我……》谈起
24、让你不再“听”数学——浅谈提高探究有效性的三点做法
25、小组合作,你准备好了吗?
26、论小学教育中的“赏”与“罚”
27、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艺术课《猜猜我是谁》教学案例与反思
28、书山有路“疑”为径
29、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收获
30、课堂:因朴实而精彩!
31、关注学生:从现象走向本质
32、透视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
33、用爱心营造阳光——刍议“新时期孤离学生”与教育的急功近利
34、当数学课遇上网络——从一堂数学网络课说开去
35、让“作业”和“自由”共舞
36、错误,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37、教育随笔——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38、羽化课堂生命
3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解读
40、感悟快乐的课堂情绪——谈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41、给孩子一个金话筒——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2、收放·适度·并重·反思——三年级乘除法竖法计算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3、寻回教学目标在教师心中的位置
44、爱可以这样表达——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探讨
45、“做数学”,让智慧出在指尖上
46、让童心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浸润和飞扬——浅谈校本课程的开放和使用
47、在缘情会文中还“语文味”于课堂
48、老调需重弹,钻研是真经
49、活起来的“精彩”——作文课教案从“有”到“无”的思考
50、数学离生活究竟有多远?——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数学课堂
51、太仓市小学体育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52、构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脚手架
53、让爱“导航”,请严“护航”——试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
54、在文本中成长——《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55、优化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谈《角》的教学
56、绿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57、语文教育呼唤人文性
58、让批评充满人情味
59、让阅读课“写”起来
60、“协商”——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61、亲近“白纸黑字”:谨防阅读教学平面化
62、爱的吐蕊
63、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
64、校本课程“识字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的生成和实施
65、融入生活,超越文本,碰撞情感——我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的初浅认识
66、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67、一颗被丢弃的红五星
68、儿童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和反思
69、多渠道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70、感悟——语文教学活的灵魂!
71、构建绿色音乐课堂,把音乐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
72、让作文充满生命的绿色——浅谈小学生个性写作的培养
73、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
74、从新的视角探究儿童画教学的指导方法
75、低年级语文课引导学生“倾吐”的`做法和体会
76、用语文细节创设书香四溢的班级文化点滴谈
77、读书——永远的情怀
78、小学教师课堂困境成因的社会性探析
79、晨会,一道可口的精神早餐——通过晨会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80、我们怎样开始上课——关于“上课开始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81、体验:让阅读教学课堂绽放生命之花
82、对“生活英语”打假
83、丑小鸭在这里变成天鹅——浅谈一年级新生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培养
84、浅议教学难点与难点教学
85、“温柔”是一剂良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人性化教育例谈
86、给学生一对能遨游书海的翅膀——浅谈小学快速阅读教学
87、课堂,让语言与能力同构共生——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88、我和秋天有个约会——小学语文《秋游》教学例谈
89、课堂: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小学语文学科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9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塑音乐新课堂——浅谈师生角色互融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91、给予什么
92、别让精彩与课堂擦肩而过——例谈语文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利用
93、论师生交往中理解关系的缺失与重建
94、理解:语文课堂生活的诗意状态
95、三思“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9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97、有效教学,源于“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98、基于理解的朗读才有生命力——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三引领”
99、回归生活,紧贴教学,触及心灵——“构建生活课堂,实施生活德育”研究初探
100、让每一片花瓣都散发芬芳-案例研究四则
101、还学生言语的权力
102、短信,让心灵“零距离”
103、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104、打造校本教研文化,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105、一个都不能少——浅谈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106、成就真而美的课堂——美术公开课教学本质的突围与坚守
107、真实,在过程中凸显——堰桥中心小学校本教研阶段性回顾总结
108、增强生活体验,让学生享受“绿色作文”
109、生成:课堂教学的本质与诗意所在
110、谈谈小学生的数学阅读
111、智慧在这里徜徉
112、智慧课堂:让课改向理性深处漫溯——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之文化书写
113、从纠缠到和谐——与品德学科的两组课程对话
114、生命之花在文化严霜的摧残下凋谢——应试教育对生命的摧残及其文化归因
115、终极关怀:现代教育应有的视界
116、从课本、课堂、课程的基本含义看教育的三种境界
117、数学教学应突出学生的数学思考——兼对课改实践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118、新课改,让数学课本默默地离开?
119、音乐,让美术课堂更多彩——浅谈美术教学的情趣教育
120、善待错误,点“石”成“金”
121、作文,要说爱你也容易
122、我的一堂标点教学课
123、赢在起点——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
124、数学游戏是儿童获取数学礼物的最佳方式
125、煎、炸、烹、妙——美味英语课
126、小学生社会交往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对策的浅析
127、关注生成,保留课堂真实本色
128、直面心理惩罚
129、让“流行”的课堂多一点理性的思考
130、抓契机,重渗透——谈小学低段作文意识的培养
131、让学生在日记中获得精神的成长——新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32、让计算教学“活”起来
133、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
134、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谈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
135、教师成长:滴水穿石的守望
136、口语交际教学的再思考——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症结及对策
137、学名师上课
138、学海泛舟心有舵——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导向
139、真诚对话,让阅读充满人性关怀
140、作业“变脸”,价值提升
141、教学资源:从“被动使用”到“有效开发”
142、听的精彩,听的收获——培养学生听力阅读的心路历程
143、我们在对话中成长——校本教研案例一则
144、悟出语文学习的灵性和情趣,练出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价值
145、让课间活动成为孩子生命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146、换一种评价——小议“即时性学生评语”
147、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相关政策分析
148、从“文本”到“人本”——谈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149、痛着,并成长着——我对挫折教育的一点认识
150、打造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底气
151、当前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152、课改不需要作秀——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问题
153、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154、让智慧奔涌在笔端——学生撰写“流动日记”随笔
155、让学生的“自主”不浮于表面
156、花开有声——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早恋”情结
157、倡导有生活意义的语文对话
158、语文,再语文些
159、课改,盲目跟风要不得
160、慎防“泡沫改革”
161、用文化的力量引领教师的发展
162、课堂,激情的旅程——浅谈语文课堂中有关动态生成的几个问题
163、开启思维之窗,让风自然流动——语文学科思维训练之我见
164、过程——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
165、授“语”以“渔”——谈如何拓展中年段学生言语实践的空间
166、自己摘的果实最有味儿
167、反思,魅力无穷——记《观察物体》一课某一片断的改进过程
168、课改,更应演绎常态课的精彩
169、谁为我们的成长负责——教师成长的困惑与反思
170、让孩子真正拥有“权”
171、二次讨论,打开语文课堂一扇窗
172、守住文本价值的底线
173、低年级学生也能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174、“得寸进尺效应”给我们的思考——我对转化“差生”的一点想法
175、期待的美丽——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176、合作时机选择:从“随手拈来”到“恰到好处”
177、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五大突破
178、警惕评价中的负面效应——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评价现状的思考
179、小学生职业志向的调查研究
180、用对话式教学重构语文课堂
181、别忘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对私拿他人物品行为的个案干预
182、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执教《摆的研究》一课后心得体会
183、我爱我的读书卡——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思考与实践
184、切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从一个案例谈课堂活动
185、在文本价值与独特体验之间寻求平衡
186、面对“麻烦学生”的教育反思
187、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从一堂识字课看探究学习
188、教学的成功从“课前预设”开始
189、感悟不能,让训练走开
190、“读”占鳌头
191、赏出“水”来,品到“渠”成
192、梅花香自苦寒来——抓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
193、少讲新奇典型,但求平常真实——谈学生习作的取材
194、浅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
195、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使用的研究
196、领悟语文教学的春天——浅谈构建语文新课堂
197、在课改中重建我们的校本科研文化
198、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199、“学生插嘴现象”的理性思考与应对策略
200、从视觉文化角度看课文插图的现代教育价值
201、几经风雨,初见彩虹——开发校本课程《小公民》的实践与思考
202、“教学机智”的养成与实践
203、于细微处解读学校团队精神
204、数学课中“挑战性问题”设计之初探
205、“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
206、数学学习别“冷落”了课本
207、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求平衡——谈新课程下的课堂常规
208、让孩子拥有阅读的三大礼物:兴趣,方法,习惯
209、数学阅读: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
210、让课堂流程在动态生成中“变奏”——谈《长方体的体积》的两种不同教学方法
211、网络教学热的冷思考
212、让“别样的声音”变得精彩
213、“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实施有效教学,关注预设与生成
214、情感,还朗读美丽的容颜——从学生的朗读谈朗读教学
215、莫让“人文”虚化了语文——教《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有感
216、什么样的数学吸引学生?——《角的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
217、追求真实的课堂教学——对公开课的一些思考
218、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
219、让语文走向生活
220、“孩子,别趴下!”——防止“差生”向“接受失败者”转化的策略
221、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追求
222、将新闻引入语文课堂的尝试
223、校长追求什么?——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
224、以意逆志,活化对话——新课程视野下阅读对话的价值审视
225、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浅谈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226、对话——生命因你而精彩
227、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三“心”二“意”
228、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229、渗透数学文化,丰富教学内涵
230、让孩子过有道德的网络生活
231、自主参与,探索创新,享受学习,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232、让学生插上“积累”的翅膀——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践
233、建立记录袋,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234、给小草开花的时间——谈课堂教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
235、生命化教育:对“流行的激励”的理性思考与追问
236、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37、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238、思维——课堂教学的不竭动力——几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对比思考
239、数学课堂,我们迷失了什么?
240、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与评析
241、要给孩子的学习补充心理营养
242、再现生活,享受快乐——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43、班级特色文化——学校德育的新天地
244、以“境”促“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在低年级实施“创设情境,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模式
245、沟通与交往从容,谈吐与智慧齐飞——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46、让数学和文学联姻
247、《小班探究性阅读教学片断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
248、给我一个“支架”,我将……——浅谈“支架式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49、“亲近母语,快乐阅读”——低年段“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阶段性研究报告
250、让音乐课堂在“人文评价”中前行
251、在数学教学细节中体味多元评价的魅力
252、表扬或批评,我们应该持怎样一种态度?
253、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价值
254、浅谈小学校本人力资源的管理
255、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果分析
256、浅谈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策略
257、陶行知的经验论及其现代启示
258、一切从“心”开始——创设小学低年级数学的生命课堂
259、小学思品课旧大纲与新标准之比较研究
26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于农村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61、心灵相约——做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262、不可低估的动漫魅力——将动漫引进美术课堂中
26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孩子?——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思考
264、实践“对话”课堂
265、从对话的理想到理想的对话——由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对话想开去
266、一次交换试卷的风波
267、童真,童趣,童心——童谣与儿童美术教学的研究
268、《小学语文生活化导学片段的设计与实施》结题报告
269、巧妙运用“相似论”提高教学有效性
270、让“问题教学”彰显新课程理念
271、新课程下,寻找数学教育的平衡点
272、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牵——打造“心心相印”的班集体过程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策略
273、追寻最美的阳光仙——由心理辅导访谈带来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考
274、音乐始于人自身内——有感于柯达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275、语文创造力构成的心理因素及培养
276、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把低年级数学教学童趣化的几点做法
277、“诺亚方舟”是否有我们的风吹过——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的研究与对策
278、当心,别让表扬变为美丽的“谎言”——论表扬孩子的误区
279、精彩源于学生的“错”
280、基础教育场域中教师对学生的“新”评价
281、理性思考,诗意创作——从创作《月光启蒙》看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282、课前调查——你开始了吗?
283、蓄情·体情·抒情——浅谈阅读教学的情感流程
284、别“伤”着孩子——当今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隐性伤害”的一点思考
285、用“延时评价”点击学生心灵的鼠标
286、让课外阅读成为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餐后甜点”
287、今夜没有暴风雨
288、让课堂变“水平如镜”为“波澜起伏”
289、创设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亲”数学
290、自觉进行“知识教学的革命”
291、以生活为本,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292、我会和一年级小朋友说话了——浅谈教师口语的艺术表达
293、创设“听”的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94、《小学“学习地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95、晨会,您有效利用了吗?——晨会活动开展现状剖析及整改策略
296、在学生眼前悬一把“青草”——让“草香”飘逸在课堂始终
297、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诗意的栖居”
298、沟通往来于文字之间——谈谈数学作业的批阅方式
299、别让文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300、不该小视的——课堂“小结”——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小结环节的设计
301、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爱上写作的理由——从作文评语入手指导学生写作
302、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诗意的栖居
303、“亲情、和谐、创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304、对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几种误区的诊断及治疗
305、演绎数学文化,倾注人文关怀,构建生态课堂——为数学课堂画上文化的坐标轴
306、潜心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动态生成过程
307、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308、论学校形象的审美设计
309、数学“生态课堂”建构刍议
310、演绎数学文化,倾注人文关怀——为数学课堂画上文化的坐标轴
311、议教学中学生的从众行为
312、“数”山有路巧激趣,学海无涯“乐”作舟
313、小学语文课上渗透人格教育——浅谈学生自信培养
314、关注课堂生态,构筑生态和谐课堂——由教室中出现的“中间地带”说开去
315、金玉当作外,败絮勿为中——浅谈合作学习之“橘”
316、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初探
317、从“必然”中求得“自为”——班主任工作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的深入研讨
318、让儿童的“梦”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回归
319、《小学班级特殊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研究报告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升高,文化素质也在逐步提高,从而使少年儿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身体发育早龄化,60%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前后就进入青春期;社会经验比以往学生更加宽阔、更加深(或者说现在的少年儿童比十年以前的同龄孩子所知道的要多几倍或者十几倍)。这些“发展”既有他的作用,但还存在他的不利之处,从几所小学调查中发现:其一、有的学生对于青春期有关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是“无知”,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卫生保健,甚至心理上也出现很大的“波动”,造成思想压力大、情绪低落、成绩大幅度的下降等各种不利的因素。其二、现在小学生也存在“早恋”的现象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而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早恋”的内涵或者说起概念等等根本一无所知,所以这种现象也可称之为“幼稚”,但这种现象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其后果往往是不好控制的。青春期(俗称过渡年龄期)是指从儿童时代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它的生物基础就是性的逐渐成熟。这一时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它不仅要求身体发育成熟,而且要求掌握知识、技能,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履行各种社会职能和担负起社会责任。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们内心深处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的情感体验:喜悦与烦恼,开朗与沉默、社交与孤独、大胆与怯懦等相互矛盾的倾向。他们逐渐地认识自我,并对周围的一切十分感兴趣,乐于评价和介入成人行列,意识上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出现“心理上断乳”现象。这种急剧的断乳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不安,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混乱。由于性本能的启动使他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部。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掌握这种变化的实质,青少年就会陷入烦恼、困惑、焦虑、冷淡等不安的情绪中,他们不仅对外界,就是对自己也会采取“否定”的态度。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暴风骤雨,疾风如涛的时期,人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大为不同,发展趋势呈跳跃式,是人生的“危险期”,因此,我们应注意观察学生情感上细微变化,重视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消除各种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培养对社会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能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有良好的适应能力。2、有丰富、积极而安定的情绪,对别人的情绪能给予良好的反应。3、有自制力,能经受挫折,战胜自身和外部的各种困难。4、有稳定的兴趣和求知审美,社会交往的需要。5、有自信心、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助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二、学生心理障碍和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1、家庭的不良教育和不良环境的影响。由于是独身子女、家长无原则地溺爱和袒护。在生活上,受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要什么有什么,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学习上,对其希望值很高,或许采取粗暴的压制教育方式。学习上和生活上要求的强烈差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父母现在工作都比较繁忙,或居住外地,或父母不和或离异、家长与孩子交谈的时间太少,孩子的心理变化不清楚。2、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现在处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时期,存在着各种思想意识。社会上剥削阶级残余势力的侵蚀。不良分子不仅自己作案犯罪,而且常常欺、诱使,教唆少数青少年做坏事,使他们心灵受到毒害,沾染上不良品德和恶习。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的影响。目前,少数学校的“应试教育”依然存在,以学生成绩论教师的“英雄”,决定教师的考核。因而某些教师不惜采取过激措施,挤牙膏似地“挤出”学生的辉煌成绩。致使那些本来就较自卑的落后生,因过重的课业负担和频繁的各种考试甚感头痛和万分厌烦,对自己没有信心,厌学情绪强烈,美丽的校园成为他们最恨的地方。有些班主任处事武断,对好的学生关爱倍加,对差生冷嘲热讽,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产生强烈地反抗心理。处理不好的话,他们会采取过激的不正当手段报复他人,“捍卫”自尊。他们表面上的好强掩盖着他们内心世界意志的脆弱。三、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1、学校应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阶段性地进行青春期的心理、性道德观念教育,男女生之间友谊和爱情、法制观念、科学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开展阅读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参观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展览等主题活动,请公安、劳教部分的同志给学生讲有关法制的知识,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和防止青少年犯罪。2、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等问题给予关注和指导,杜绝将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分析学生成绩不良的原因,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自强自主的能力。3、细心观察,对学生的异常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切记不要简单粗暴,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及时发现引导,处理和治疗,减少产生不良心理的环境因素,消除心理冲突,培养学生的挫折的能力。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征。利用班会,让学生畅谈人生,对未来充满自信。5、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指导学生减少或防止紧张状态的产生,为学生提供解决各种心理异常的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四、塑造学生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象。1、既严格要求,又充分赏识。所谓严格要求,就是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这一切源于对学生的热爱,所谓充分赏识,就是对学生多尊重、多理解、多宽容、多激励。充分赏识,教师必须正确地比较和评价学生,既横向比,又纵向比。评价学生要客观公正,多进行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2、努力挖掘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对后进生、教师不能思维定势,像寻觅火种和开采金矿一样,努力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千方百计使其燃成一片。通过艰苦的教育,点燃他们发奋进取的火焰。帮助他们排除进步的障碍。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采取不同的激励标准,热情鼓励中等生和后进生参与课堂,大胆发言,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学生就不会轻易产生厌学情绪,师生之间就会关系融洽,从而塑造了学生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一个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开创新的生活,致力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让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学性、个性化、普及化的发展轨道
关于早恋的作文600字小时候的纯情,小时候的可爱都会被人们认同,别人都不会在乎什么,并且会说那两个孩子多天真啊,小孩是多么幼稚啊!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烦心事越来越多,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出现一些早恋的情况,原因都是因为渴望一种被爱,而不是家长所想的那样,作为孩子早恋是因为好奇,长大的我们渴望有更多的人来爱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富有色彩,而不是长大后傻呆呆的什么都不懂,可是早恋过的孩子到最后都能体会到早恋带来的危害,爱情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一种辛酸的感觉,自己总是会为对方做好多好多的事,希望对方更爱自己,让自己幸福。 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至少我现在已经明白了许多,什么爱情,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来说,都是空想,15岁左右的我们正是学习的好时候,并不是去像成年人那样有自己的恋爱选择,我们只是小孩子,我们没有恋爱的选择。 和他认识似乎很让我快乐,和他认识让我觉得很幸福,作为天真的女孩子我什么都没多考虑,像其他同龄人一样都渴望得到异性的爱,希望那样的自己不会寂寞,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觉得好充实,回过头来想想,哪知自己已经付出了好多好多,而他总是被自己宠着,从不让他因为自己受到什么伤害,而他总是用一切贴心的话来融化我的心,为了他,学习上,他成了我的动力,每当自己是失败的时候,总会大声喊出他的名字,可是最终用眼泪将他的笑容记住在自己的脑海中,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为他熬干了许多心思,直到有一天,不知不觉中发现他真正喜欢另一个女孩,自己被无情打倒了,告诉自己要坚强,可是怎么都做不到。面对他无赖的表情,自己努力将眼眶中晶莹的泪珠慢慢的吞下去,告诉自己不是个软弱的女生。可是,到最后,他说分手的那一刻,自己按耐不住伤心,眼泪顺着脸颊滚落下来,在自己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心告诉自己,未成年之前绝对不再喜欢任何一个男生,不再轻易相信男生的花言巧语。 我们还是孩子,我们只有学习好了,长大以后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生活。 如果还处于早恋中的同胞们,尽量阻止自己陷得很深,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现在的我们只能好好学习,在这个竞争激烈得社会中想要好好生活,不被人的话就努力学习,相信靠我们的努力这个社会会更加美好的。
预约早恋从我做起家长老师如何面对早恋 早恋这一个话题早已被许多老师、家长说了个烂透。他们总以早恋影响学习和其他原因为理由加以制止、干预和处分。 我觉得这样是不好的。 对于早恋的做法应该分期讨论: 近年来,在青春期以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早恋现象,在无形中蔓延。但在这个时期几乎没有人懂得什么是爱情,只是听说了恋爱这一种和异性交往的方式,并用这种方式和异性交往。感觉有一点赶时髦和炫耀的成分。他们以为自己在谈恋爱,而自己却没有。这时说出的一句:“我喜欢你。”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我想这样的恋爱不是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环境所致,是他们在学习和模仿。在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期扼杀小孩子纯真的友谊是不对的。而给他们说恋爱的危害也为时过早,反而会让他们对恋爱有更高的好奇心。小学生早恋现象的蔓延,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孩子。应该要从我做起让下一代对恋爱有正确的认识,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电视、电影、报刊、书籍与歌曲等中的早恋成分减少。 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少男少女的逐渐成熟,呈现出的友谊需要高涨,这是与身心发展吻合的。由于男女同学在一起都觉得十分愉快,他们之间的隔阂早已不攻自破。渴望与异性交往,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男女同学就在这一份冲动、渴望与迷茫中走到了一起。这一时期男女同学交往具有广泛性。交友对象没有固定,在思想上还是觉得异性朋友越多越好,所以今天交一个,明天又交一个,甚至有时与几个异性朋友同时交往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样一种行为是出于对异性的好奇和对成人的模仿,缺乏真正的爱情。所以,关系极不稳定。说好就好,说散就散的,没有什么留恋之情。 在初次遇到这些问题时,由于缺乏经验,往往不能自控,可能陷入难以自拔的痴迷境地,这样早恋就可能发生。 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学生成绩大幅下降往往是在早恋被发现后才发生的。有时这种成绩下降并不是早恋的结果,而是老师、家长干预、制止和处分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处理早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许多学生因此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和家长老师发生矛盾。小则让学生的心理受到压抑而影响学习,大则会出现逃学、辍学、离家出走、自杀殉情等本来可以不发生的事。这比中学生谈情说爱相比危害更大。 所以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来调节早恋,应顺应青春期的心理,采取预防教育、感情的迁移和升华等措施,把早恋转换为友谊,把这一青春冲动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就来点简单点的题目就好,比如:中学生该不该早恋?中学生早恋是坏事还是好事?中学生早恋利于弊
我看中学生早恋爱本就令人向往。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生离死别的凄怨悲凉怎不令人哀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忠贞不渝的山盟海誓怎不令人痴狂。看诗词文章中的爱情多了,难免对这种神圣而高贵的感情心生憧憬向往。无论是缠绵美丽的轰轰烈烈或者相濡以沫的淡雅还是凄美哀婉的悲恋,其中都包含了沧桑的经历,无尽的爱…忽地回到现实,再谈早恋这个问题显得难免有些幼稚,可笑了。我坚信爱是神圣,纯洁的。对于校园里的早恋故事早已习以为常,我喜欢上网浏览别人的空间,对于那些亲密的言语称呼也就见怪不怪。有人把家长给的零花钱买些东西当礼物送给对方。虽然年龄不大,可一些搂搂抱抱的行为甚至都有。我的确对这样的行为不齿,有时甚至想冒出一句:成何体统!你们可以说我的思想封建腐朽,可有人因此影响学习就不说了,那样亲密的称呼和行为明明是高贵神圣的爱的象征,他们却随随便便根本不拿它当一回事。这样的人怎配得上说爱?这样的行为甚至让人觉得鄙夷恶心。如此一来,既影响了自己,又玷污了原本美好高尚的爱。或许有的事例是积极的。不是没听说过,我姐姐的同学就是因为心中的她而发奋努力,成绩步步上升的。可我们什么也不能保证,未来的一切充满了变数。周围的一切对我们而言都很新奇,我们还年轻,谁能保证一旦认定就不会改变?我们还小,看开了些,其实当恋人还不如作朋友。对于我们来说,爱是短暂的。而朋友,却是永远的……爱是明智,坚定的。真爱就连上帝也摧毁不了,经历了时间的打磨,经历了误会,挫折终究见证一份真爱。既然如此,早恋不就显得太过儿戏,冲动了吗?这个年龄的我们只是孩子,因为青春期对于爱的想往和懵懂就陷入一时的满足自以为是的爱恋。心里的悸动谁都有过,但就此陷入似爱非爱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是可怜?还是可悲!我们还是学生,爱较我们而言,真的太重了。我们还没有能力承受它,更别说享受了。它是那样纯洁,美好。我甘愿将这份憧憬和悸动深藏在心,等长大的时候,再去寻觅那份高贵而美丽的爱。
有木有搞错,同志?关于这些问题你应该去文库找找。而且,就算我能写给你,就这不待见的地方,格式都解决不了,还怎么写。强烈建议你去百度文库找找,会有的。如果解决了你的问题,记得采纳哦
恋爱的味道,苦涩,甜蜜,矛盾,愉快......它绝对值得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来铭记,早恋。老师和父母都反对我们发生这样的情况!!!我想,每一个大人都会反对吧,他们都认为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成绩和心理健康......他们没有错,因为他们也是关心我们的心理健康而已,一切都是为我们好!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家长和老师又会怎么处理呢?是批评?是命令我们照着他们的话做?还是耐心的教导呢?早恋真的是不可反驳的错误吗?难道家长老师真的不能接受吗?几十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呢?数百年之后呢?他们都不会接受吗?不管什么事情是没有绝对的,包括所谓不可原谅的早恋......难道这真的是不可原谅的不可弥补的天大的错误吗?那为什么也会有人认为早恋是有好处的呢?这就说明了早恋并不是什么“弥天大祸”!不是吗?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会改变,总有一天,早恋不会再是人们排斥,痛恨的事情了,我坚信!!!
我看中学生早恋爱本就令人向往。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生离死别的凄怨悲凉怎不令人哀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忠贞不渝的山盟海誓怎不令人痴狂。看诗词文章中的爱情多了,难免对这种神圣而高贵的感情心生憧憬向往。无论是缠绵美丽的轰轰烈烈或者相濡以沫的淡雅还是凄美哀婉的悲恋,其中都包含了沧桑的经历,无尽的爱…忽地回到现实,再谈早恋这个问题显得难免有些幼稚,可笑了。我坚信爱是神圣,纯洁的。对于校园里的早恋故事早已习以为常,我喜欢上网浏览别人的空间,对于那些亲密的言语称呼也就见怪不怪。有人把家长给的零花钱买些东西当礼物送给对方。虽然年龄不大,可一些搂搂抱抱的行为甚至都有。我的确对这样的行为不齿,有时甚至想冒出一句:成何体统!你们可以说我的思想封建腐朽,可有人因此影响学习就不说了,那样亲密的称呼和行为明明是高贵神圣的爱的象征,他们却随随便便根本不拿它当一回事。这样的人怎配得上说爱?这样的行为甚至让人觉得鄙夷恶心。如此一来,既影响了自己,又玷污了原本美好高尚的爱。或许有的事例是积极的。不是没听说过,我姐姐的同学就是因为心中的她而发奋努力,成绩步步上升的。可我们什么也不能保证,未来的一切充满了变数。周围的一切对我们而言都很新奇,我们还年轻,谁能保证一旦认定就不会改变?我们还小,看开了些,其实当恋人还不如作朋友。对于我们来说,爱是短暂的。而朋友,却是永远的……爱是明智,坚定的。真爱就连上帝也摧毁不了,经历了时间的打磨,经历了误会,挫折终究见证一份真爱。既然如此,早恋不就显得太过儿戏,冲动了吗?这个年龄的我们只是孩子,因为青春期对于爱的想往和懵懂就陷入一时的满足自以为是的爱恋。心里的悸动谁都有过,但就此陷入似爱非爱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是可怜?还是可悲!我们还是学生,爱较我们而言,真的太重了。我们还没有能力承受它,更别说享受了。它是那样纯洁,美好。我甘愿将这份憧憬和悸动深藏在心,等长大的时候,再去寻觅那份高贵而美丽的爱。
议论文---关于中学生“早恋”的问题 眼下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是十分普遍.据说,北京等大城市中学生谈恋爱的比例占六成以上。其实我们不用看这类数字,生活中留点心就会发现勾背搭肩的 “小情侣”比比皆是。这个问题的出现,自然有其必然性。最近在网上看了几篇相关的文章,发现研究这个问题的都是热心的老师们,他们就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影响等等评头论足。然而由于老师自身的局限性,在研究过程中未免有很多误区,现举两例: 很多老师都这样认为:中学生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完善自己,将来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自然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爱情之果,说“家有梧桐树,还怕招不来金凤凰?”当然我们不是说这种观点错误,但是中学生往往是单纯的,并不考虑恋爱的目的和现实性,如果让大家意识到现在不能谈恋爱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那岂不是在大家纯洁的感情中注入了恋爱的杂质?这里我斗胆说一句,这种有钱有权有地位的成人所谓恋爱结婚大都是例行公事,是利害权衡后的选择,而不是真情所在。这是被世俗的城墙困住的必然结果。朱光潜先生说过,对于恋爱来说,这类东西介入一分,恋爱的纯真程度就会降低一分。所以这样的观点不大可取,也没多大说服力。 还有老师认为中学生恋爱主要原因是随着自身性意识的萌芽,开始对异性产生一种神秘感(主要指身体),而受到的性教育缺失,这时又受到一些图书、网络的不良诱惑,引起性冲动从而急切寻找异性伙伴,导致早恋发生。这种说法是完全的西方直线型思维模式的产物,在下实在不敢苟同。因为照这么讲,异性伙伴似乎成了泄欲的对象,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然而真正出现性行为越轨的现象却是少之又少,且因为对异性身体有神秘感而去早恋也很难讲通。王昌龄《闺怨》中说道: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闺中少妇也就是现在中学生的年纪,难不成也是受什么不良影响?可见这种感情是很自然、很正常的。 由此可见,老师们虽是热情,但是教育制度已经把他们固定成为严厉古板的私塾先生,很难真正理解学生。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中学生自己探讨、研究、思考。 中学生早恋问题就像洪水,来势突然且凶猛,学校、家庭、社会自然要想对策,现实中往往是高筑墙堵之,这实在是不太明智。我们知道,大水当前,要学会疏导,还可以蓄水来发电。水是越堵越泛滥,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现实也无不如此。以前封建王朝镇压农民起义,可是发如韮,割复生;头如鸡,割复鸣,不如下诏招安,让乱民成为“正规军”,自然可以息事宁人。今天中学生谈恋爱的问题越来越泛滥原因就在这里。(然而只要有封建王朝就会有农民起义,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那么“早恋”这支起义军背后的朝廷是什么,我们以后再论述)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是合情合理的。(大家先别急,咱们慢慢分析)远的不说,就是一百年以前,现在的中学生恐怕全都“成家立业”了,所以人到了这个年龄,情窦初开是很正常的现象;还有句话说存在即合理,这是十分正确的。因为“理”就是从存在的东西中发现的,所以存在当然要合理,更不要说普遍存在了。这可能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确实是在情理之中。(关于原因我们下面有交待) 既然是合情合理的存在,那它产生的影响也必定有好坏两方面。老师们提到早恋的影响,无不咬牙切齿、深恶痛绝,认为它百害而无一利。因为早恋的学生往往把时间浪费在“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之中,就是上课、学习的时候也在牵挂着对方,致使无心向学、成绩下滑;再者,早恋往往会引发同学间的矛盾和冲
每个少男少女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可以遇到可心的人儿。可是他们的心性还没有成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喜欢和谁在一起。有的孩子在交往中会发现,自己在这个阶段喜欢这个人,可能过一个星期又会喜欢另一个人。所以说青少年在上学期间不适合早早地涉足感情。 现在,学生中的早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校园都是公开的了。高中生尤甚,初中生也不甘落后。大胆一点的男女牵着手,拥着肩,旁若无人的走在校园里。 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恋爱、结婚是人生都要经历的,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十四、五岁的孩子过早地跨入这个大门,因而影响到了学业,耽误了前程,甚至是丧失年轻的生命。这就不能熟视无睹了。当然,早恋并不是违法犯罪,问题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求知识的“黄金时代”,经济尚未独立,缺乏建立稳定恋爱关系的条件。而且有许多事实表明:中学生早恋十之八九都以不了了之而告终,最后只能影响和干扰自己的学习、健康和人际关系,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压力。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7岁前谈情说爱的少年,由于无法应付初恋带来的情绪困扰,将会为日后得精神病埋下隐患。这个结果得到了上海身心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医院心内科郑安琳教授的认可。她说:17岁以前谈恋爱容易患精神病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精神分裂症好发于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是青少年、跟年期女性和老人。郑教授认为,早恋的青少年思想尚不成熟,对社会、爱情的认识不够,这种幼稚的恋爱和朦胧的性意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一个有感情烦恼的青少年,注意力会不集中,学习成绩跟家人的关系都会变差。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这样的现实:目前早恋人数逐年增加,而且有年龄越来越小的势头。这是整个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面对的事实。 认真分析青少年早恋的原因个特点,可以发现,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在于: 内因:1.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 2.是道德观念相对薄弱的和自制力不强。 外因:1.家庭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往往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对青少年早恋现象置若罔闻,导致早恋在学校里蔓延。更多的是采取一种回避态度,绝对禁止男女生的个别交往,一旦发现任何早恋的蛛丝马迹,便公开处罚,这样就挫伤了学生的自尊。 3.社会对中学生早恋给予过多的渲染。 4.媒体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甚至是黄色的影、录象等。 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不应该粗暴的指责或制止,更不能放任其自行发展。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一盏明灯,一盏心灯,这样才能照亮他们前进的路。 1. 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2. 分析青少年早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让他们具备对早恋的准确认识,自觉产生免疫力。 3. 尊重关心,正面疏导。 4. 学校应及时和家长联系,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责骂不辱骂。 5. 晓之以理,束之以规。 6. 多方面配合。 这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会发现,早恋虽然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只令人生畏的“拦路虎”,但是只要我们的每个教育者都能以宽容的态度个和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导,会发现它不过是只“纸老虎”。
我看中学生早恋爱本就令人向往。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生离死别的凄怨悲凉怎不令人哀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忠贞不渝的山盟海誓怎不令人痴狂。看诗词文章中的爱情多了,难免对这种神圣而高贵的感情心生憧憬向往。无论是缠绵美丽的轰轰烈烈或者相濡以沫的淡雅还是凄美哀婉的悲恋,其中都包含了沧桑的经历,无尽的爱…忽地回到现实,再谈早恋这个问题显得难免有些幼稚,可笑了。我坚信爱是神圣,纯洁的。对于校园里的早恋故事早已习以为常,我喜欢上网浏览别人的空间,对于那些亲密的言语称呼也就见怪不怪。有人把家长给的零花钱买些东西当礼物送给对方。虽然年龄不大,可一些搂搂抱抱的行为甚至都有。我的确对这样的行为不齿,有时甚至想冒出一句:成何体统!你们可以说我的思想封建腐朽,可有人因此影响学习就不说了,那样亲密的称呼和行为明明是高贵神圣的爱的象征,他们却随随便便根本不拿它当一回事。这样的人怎配得上说爱?这样的行为甚至让人觉得鄙夷恶心。如此一来,既影响了自己,又玷污了原本美好高尚的爱。或许有的事例是积极的。不是没听说过,我姐姐的同学就是因为心中的她而发奋努力,成绩步步上升的。可我们什么也不能保证,未来的一切充满了变数。周围的一切对我们而言都很新奇,我们还年轻,谁能保证一旦认定就不会改变?我们还小,看开了些,其实当恋人还不如作朋友。对于我们来说,爱是短暂的。而朋友,却是永远的……爱是明智,坚定的。真爱就连上帝也摧毁不了,经历了时间的打磨,经历了误会,挫折终究见证一份真爱。既然如此,早恋不就显得太过儿戏,冲动了吗?这个年龄的我们只是孩子,因为青春期对于爱的想往和懵懂就陷入一时的满足自以为是的爱恋。心里的悸动谁都有过,但就此陷入似爱非爱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是可怜?还是可悲!我们还是学生,爱较我们而言,真的太重了。我们还没有能力承受它,更别说享受了。它是那样纯洁,美好。我甘愿将这份憧憬和悸动深藏在心,等长大的时候,再去寻觅那份高贵而美丽的爱。有帮助请点好评或者采纳祝你新的一学期学习进步!
恋爱的味道,苦涩,甜蜜,矛盾,愉快......它绝对值得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来铭记,早恋。老师和父母都反对我们发生这样的情况!!!我想,每一个大人都会反对吧,他们都认为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成绩和心理健康......他们没有错,因为他们也是关心我们的心理健康而已,一切都是为我们好!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家长和老师又会怎么处理呢?是批评?是命令我们照着他们的话做?还是耐心的教导呢?早恋真的是不可反驳的错误吗?难道家长老师真的不能接受吗?几十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呢?数百年之后呢?他们都不会接受吗?不管什么事情是没有绝对的,包括所谓不可原谅的早恋......难道这真的是不可原谅的不可弥补的天大的错误吗?那为什么也会有人认为早恋是有好处的呢?这就说明了早恋并不是什么“弥天大祸”!不是吗?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会改变,总有一天,早恋不会再是人们排斥,痛恨的事情了,我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