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幼儿园攀比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园攀比毕业论文

你的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1、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教师的有些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教师了。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求幼儿午睡时脱下的衣服裤子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幼4家4儿童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魏晓蕾,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来说,我们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接着,我还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一次在学习儿歌《老师的手》的时候,我提问全班的幼儿:“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之后我就有意识这样说:“老师准备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看看谁最近以来比过去勇敢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提到了魏晓蕾,他也就大胆地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刚上小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于是“最佳餐桌”在我们班级产生了,怎样才能成为“最佳餐桌”呢?经过商量我们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颗小红花。教师也给全班幼儿提出要求,进步大的也可以荣获“最佳餐桌”的称号,进步的人多了,我们还可以办两个“最佳餐桌”。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教师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如有一次,我组织小朋友玩“美食店”的游戏,游戏一开始,李琳和张波突然争吵起来,我走过去一问,原来是因为争新的煤气灶,都不愿意要旧的煤气灶,怎么办呢?新的煤气灶只有一个,我思索了一会,便拿起旧的煤气灶放在耳朵上,过了一会儿,我对两个小朋友说:“旧煤气灶刚才对我说,它也可以用,小朋友都不喜欢它,它好伤心,它想找一位好朋友,谁愿意帮助它?”我这样一说,李琳就去拿了旧的煤气灶。两个小朋友笑着说:“老师,我们以后不争了。”我对他们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并以此教育小朋友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争做好孩子。 五、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下课我无意中走进教室,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老师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六、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因此,对部分只注重学习知识的家长,我给他们出了一道选择题:A、一天教会你的孩子写10个字。B、帮助孩子10天改掉一个坏毛病,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数家长会笑着选择后者。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时期是幼儿时期,除了家庭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外,学校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有效配合,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是自身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只希望孩子学习能考个高分,而忽略了对孩子品质、能力的培养。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临终时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馍,等儿子临时学习并做好送来时,他已经咽气了。他留给儿子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可见,他临死前还不忘教儿子自立、自强的习惯,这对我们今天的父母难道不是个启发吗?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而且要教会孩子做人,要敢于向自身挑战,要从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的需要,社会的需要1996年一本期刊的编辑部在中国、日本、美国的学生中同时进行了一次"心目中最受尊敬的10个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二位都填了自己的父母亲,美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三位中有两位填了自己的父母亲,而中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10个人"中填的大多是电影明星、球星等。悲载,中国父母!难道是中国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吗?非也。其实,中国父母在养孩子上花的心血、力气、脑筋,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流的,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更是拼命地在养孩子上攀比,邻居家给孩子买了电子琴,我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买台钢琴:邻居家给孩子买了电脑,我要给孩子买个更高档的。他们有的成了孩子的"奴仆",为孩子提供面面俱到的"服务",只知道单方面的付出只知道一味慷慨给予、溺爱孩子,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忽视了培养孩子对父母、对长辈、对社会的爱。给孩子养成了自私、冷漠、任性、放纵、没有责任感的不良习惯,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害了社会。(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配合学校教育的需要瑞士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行为习惯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他律阶段(6~8岁)、自律阶段(8~10岁) 和公正阶段(10~12岁)。皮亚杰认为,在自我中心阶段,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在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之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或老师的。小学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儿童行为习惯发展的他律阶段,他们尚未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没有形成恒定的道德标准,道德观念主要受周围人们的影响,比如家长、老师,以及一起玩耍的同学和朋友。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协助学校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因为在这个时候进行教育,孩子容易接受,容易形成稳固的习惯,同时还可以防止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 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 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 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 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 教育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 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二)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 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不去捏, 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一捏。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班里吃水果时让孩子们自己拿,谁不挑一挑、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还望那山高" 。又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们有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 家教专刊、 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 成才有真正的意义。(三)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五层: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儿童;第二层是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第三层是象征性的参与;第四层是成人指派;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我们的习惯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和孩子商量: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因为孩子有选择权: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 所以老师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如很多孩子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来到幼儿园,这些孩子无论在行动,还是在自理能力上,普遍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对幼儿来说, 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 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五)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 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 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 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 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三、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一是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二是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是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小看孩子能独立完成一点小事,家长如辅以赞同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三是有益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这些也是基本的道德原则。四是有益于孩子事业成就。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有毅力。这是影响孩子将来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行为习惯。五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必要的。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会为幼儿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参考文献:[1].钱玲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培养》,《考试周刊》2008年第11期,第225页。[2].辛文荣、孟祥芳《浅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109页。[3].葛海荣《关注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百花园地》2012年第11期,第197页。[4].李兰《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教学研究》2012年第10期,第110页。[5].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2、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3、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4、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5、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6、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7、全面二胎政策下甘肃省学前教育发展预测8、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9、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10、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11、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12、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13、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14、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15、学前教育中童话故事的作用及方法研究16、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17、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18、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19、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0、学前教育专业装饰画基础课程设计探讨21、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22、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创新思考23、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24、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5、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26、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的思考27、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28、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29、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30、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31、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32、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33、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34、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研究35、大班男女幼儿对幼儿教师形象认识的研究36、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37、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38、试论多彩光谱方案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业评价中的应用39、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40、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二:41、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42、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研究43、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研究44、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45、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46、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47、浅析现代化幼儿学前教育48、0-3岁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情况研究49、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50、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51、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52、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53、互联网+视域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54、儿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55、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56、幼儿绘本故事的阅读与教育活动方法研究57、幼儿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研究58、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59、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60、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与实现路径--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61、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62、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63、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65、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68、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9、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70、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71、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7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73、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4、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75、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76、新教师如何处理幼儿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77、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78、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79、幼儿入园前的准备80、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三:81、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82、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83、大班幼儿灾难认知的调查研究85、学前教育是不是"打造神童"?86、幼儿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研究87、学前教育:要继续上紧普惠"发条"88、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研究89、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90、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91、创意舞蹈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彰显与应用9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宜性研究93、山东省德州市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94、综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95、合材料在我国学前教育绘画中的应用96、广元市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趋势97、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研究98、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99、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100、童心与儿童教育101、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美术治疗的探索10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策略104、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及应对策略研究105、幼儿对身体生长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106、幼儿园男教师入职与适应问题研究107、论教育学视野中儿童与大自然的关系108、儿童画与农民画的比较研究109、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具研究110、对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111、南京市A幼儿园5-6岁幼儿故事创编特点研究112、角色游戏中幼儿使用物质材料状况的研究113、陶行知乡村学前教育实验述论114、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研究115、幼儿家长游戏观及家庭游戏现状研究养育事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自闭倾向儿童游戏治疗个案研究回归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研究5~7岁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幼儿歌唱音准特点研究

幼儿攀比毕业论文

1、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2、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3、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4、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5、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6、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7、全面二胎政策下甘肃省学前教育发展预测8、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9、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10、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11、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12、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13、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14、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15、学前教育中童话故事的作用及方法研究16、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17、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18、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19、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0、学前教育专业装饰画基础课程设计探讨21、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22、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创新思考23、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24、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5、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26、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的思考27、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28、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29、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30、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31、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32、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33、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34、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研究35、大班男女幼儿对幼儿教师形象认识的研究36、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37、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38、试论多彩光谱方案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业评价中的应用39、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40、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二:41、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42、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研究43、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研究44、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45、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46、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47、浅析现代化幼儿学前教育48、0-3岁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情况研究49、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50、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51、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52、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53、互联网+视域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54、儿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55、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56、幼儿绘本故事的阅读与教育活动方法研究57、幼儿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研究58、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59、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60、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与实现路径--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61、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62、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63、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65、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68、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9、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70、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71、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7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73、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4、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75、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76、新教师如何处理幼儿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77、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78、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79、幼儿入园前的准备80、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三:81、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82、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83、大班幼儿灾难认知的调查研究85、学前教育是不是"打造神童"?86、幼儿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研究87、学前教育:要继续上紧普惠"发条"88、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研究89、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90、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91、创意舞蹈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彰显与应用9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宜性研究93、山东省德州市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94、综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95、合材料在我国学前教育绘画中的应用96、广元市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趋势97、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研究98、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99、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100、童心与儿童教育101、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美术治疗的探索10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策略104、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及应对策略研究105、幼儿对身体生长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106、幼儿园男教师入职与适应问题研究107、论教育学视野中儿童与大自然的关系108、儿童画与农民画的比较研究109、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具研究110、对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111、南京市A幼儿园5-6岁幼儿故事创编特点研究112、角色游戏中幼儿使用物质材料状况的研究113、陶行知乡村学前教育实验述论114、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研究115、幼儿家长游戏观及家庭游戏现状研究养育事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自闭倾向儿童游戏治疗个案研究回归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研究5~7岁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幼儿歌唱音准特点研究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盲目攀比的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学了,同学们在寒假里买了许多有趣的小玩意,还买了许多新的学习用具和衣服裤子,这不,开学了,正好拿来学校“炫耀炫耀”。

看,开学第一天,班里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地挤满了人,我把脑袋凑过去一看,哇!同学们买了这么多好东西啊!“大胖”自豪地说:“你们看,在寒假里,我买了米奇牌的衣服裤子,还有青蛙王子牌的,这可都是名牌啊!!哼,你们有吗??”这时,刘智轩把他那小小的脑袋挤进来,说:“切!这有什么,在寒假里,我爸爸帮我买了最新的遥控赛车和电脑游戏碟,可要几百块呢!”“哇!”大家异口同声地羡慕地叫起来。刘智轩也特别高兴,昂首挺胸地走了。

“亲爱的女同胞们,你们看我买了什么!”哦,原来是“零用钱大王”张艺旦啊,她打开一个黑袋子,里面全都装满了流行明星的VCD、海报,演唱会门票,有些女同学便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哇,你好有钱哦!!”“是啊,你可以当我们女同学的大王!!”正在张艺旦得意洋洋时,“美女”张倩忽然冒了出来,打开她的笔盒,哇噻!我的天啊,里面全装满了价值不非的钢笔、圆珠笔、好看的橡皮、尺子…………好多啊!!起码也要上百元呢!

不过,我认为,其实这样做是不好的,不管用什么样的东西,只要能用就行,不应该这样为了攀比,而乱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啊!!况且这样将来也会养成你胡乱挥霍的坏习惯!!父母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取来的,是有付出的!而我们,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挥霍父母的钱,这样算什么光彩!不管怎样,学习好就行,品德好就行,什么名牌都无所谓,如果你学习不好,那用什么好东西都没用啊!

互相攀比是不好的,为了面子而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更是不应该,我们应该坚持我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美德啊!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平和而淡然的心境,才能让我们的心灵乘着海风,聆听花开的声音。

曾经有这样的男人,他从不与人攀比家世财富,他只是守着自己卑微而渺小的生活,期待做一个幸福的人,期待一片安然与平和。多少次,面朝大海,想起这样一个朴素的灵魂,多少次,春暖花开,看到这样一段波澜不惊的岁月!

拒绝攀比,我在心里默喊,再多的名牌衣服,再多的钱,满足的仅仅是日益膨胀的虚荣心而已,而无法给我们带来我们所无限希冀的淡薄。

你看,上海,一座极度奢华的都城,攀比之风比比皆是,为了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为了显示自己的多金,外滩十八号有多少人,拿着几个月的积蓄,只为买一件品牌的衣服或一个名贵的包,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之心;陆家嘴金融中心,到处是满身华贵,趾高气昂的'小白领,虽然并无过多的言语交流,可从他们的神色中便可看出不屑、讽刺与讥笑,无异是觉得身价因为一身的名牌而高人一等罢了。攀比让他们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攀比让他们如此的势利,攀比让那都市变得如此喧嚣、乌烟瘴气!因此让我总想大喊一声:_拒绝攀比,拒绝虚无、庸俗,在奢华的都市营造一片安宁、纯明的天地。

可这股攀比之风吹进了校园,我们不少可爱的学生也在互相攀比着。虽然毫无经济能力,可仍比吃比穿,比的是前卫,家境好的则“先抢一步”,家境差一点的则“奋起直追”,有的甚至不顾父母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只为这一己之私,借助父母的爱,一句“我要买”无羞耻的满足那虚荣心。攀比,让他们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忘却了为人子女的良知责任,丢失了做人的尊严,更让校园这块净土受到污染!拒绝攀比吧,重拾古人遗失在过去的淡然宁静的心境,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趣,静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夜色,也许那一股浮夸的攀比之风会渐渐消退,还校园那本应属于的明朗、静谧!

拒绝攀比,拒绝的是一种虚无、庸俗的生活。

攀比是春天里的寒风,攀比是夏天久不降下的露水,攀比是秋天凋零的花叶,攀比是冬天纷扬不断的大雪。拒绝攀比,让我们享受春天的温和,夏的凉爽,秋的收获,冬的温暖,让这怡人的四季带走攀比的后果!

拒绝攀比是一种心态,拒绝攀比是一种境界。让我们拒绝攀比,与海子同在,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往往都向往发展,追求高级,“往高处走”,这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整个世界就是在不断竞争,比较,攀登中向前发展的。但是当竞争和攀比的潮流与风气影响,感染着各层次的人们时,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大家都似乎懂得只有不断竞争,攀比才会进步,才不至于被淘汰,遭遗弃的道理。但是也有人进入“误区”,错误地理解了竞争和攀比!

有的同学爱攀比金钱和物质。他们常把眼光停留在金钱,衣服,日用品上,甚至比各自的家底;然而有的同学却把攀比看作是友益的竞争。在学业,功课上;在体育竞赛上乃至同学间团结,班级间先进等方面互不相让,积极争上游!恰恰这两种攀比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爱攀比金钱的同学往往是自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的,一切都追求高档,奢侈和气派。久而久之,形成了虚荣心理,以为无论社么都要胜过他人,但是他们从来不想想他所得到的一切并非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来的,而是伸手向父母要来的。但是大多数父母的财富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劳动后才获得的!但是这些同学并不理解幸福,富裕的物质生活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那些敢于比学业,比进步的同学才真正有志气,有才能!他们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汗水来获得成绩,赢得荣誉,走向成功!

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攀比动机,攀比结果,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怎样从攀比中振奋自己的精神怎样通过竞争使自己的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朋友更多呢我想,每一位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都会有正确的选择!我也相信,靠我们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才会把那些不正确的,追求荣誉,虚荣,奢侈的攀比逐渐转化为积极,正确的友好竞争。比学业,比进步,比团结,比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未来的现实社会,才能为我们的祖国,为社会做出一番贡献!

让我们手挽手一起抵制社会上的攀比,迎接友好的“攀比”吧!

花季的岁月,是成长的岁月,也是一段虚荣心强、爱攀比的岁月,就拿我来说吧!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看中了一件价值99元的红色运动服,妈妈见我那么喜欢,便把它买了下来。我非常高兴,心里暗暗想道:我如果把它拿到好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他们一定十分惊讶。想到这儿,我内心一阵窃喜。

礼拜一,我高高兴兴地穿着昨天刚买的新衣服来到好朋友可可的家门口,想叫她一起上学,顺便让她看看我的这件新衣服。谁知,我刚进门,可可也拿出了她刚买的衣服,对我说道:“瞧!这是我昨天在‘美特斯?邦威’买的衣服,价值120块钱呢!一分钱也不能少,好贵哟!怎么样,很好看吧!”我一听,顿时妒火中烧,刚才想炫耀的劲头全都没有了。在上学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120块钱的“便宜玩意儿”吗?我一定要叫爸妈买一件更贵、更好看的衣服!;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刘一洁,我觉得你身上这件衣服也满好看的呀!多少钱?”我有气没力地回答道:“好看什么呀?才99块钱呢!”“啊?才99块钱呀!我还以为有多贵呢!”可可故意带着讥讽的口气说道。

中午放学,我气冲冲地跑回家,非常生气地对爸爸说:“可可昨天在‘美特斯?邦威’买了一件120块钱的衣服,比我的贵又比我的好看!我不管!我还想要一件比她那件更贵的衣服!”爸爸一听,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洁,你昨天不是刚买了一件运动服吗?你这么小,就想和别人攀比,这样是不行的!在学习上你们可以做竞争对手,可在生活中你们是不能攀比的!知道了吗?”

爸爸的一番话,令我感慨万千。的确,我还是一个年仅11岁的小学生,正处于花季年龄,是应该努力学习的时候,不应该和同学们相互比吃、比穿、比谁家里最有钱,而应该现在比一比谁的学习好,将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长大比一比谁对祖国的贡献多,这才是最主要的。

从此以后,教室里出现了我和同学比学习,比进步的身影。

当虚荣蒙蔽了求真的双眼,当名牌充当了彰显身份的外衣,当攀比之风再校园里蔚然盛行,我们不禁要问:攀比从何而来?有人说攀比源自财富,有人说攀比源自虚荣,但我要说,攀比源自贫乏。

攀比源自知识的贫乏。何谓学生?学者,习道术业之人也。知识本就是学生孜孜以求的宝藏,学业有成方为学者最引以为傲的珍藏。苏轼敢于自述平生功业,源于胸有欧阳修“不觉汗出”之才;李白斗胆“君子呼来不上船”,源于腹内“斗酒”挥就“诗百篇”的豪气冲天。学者因才学而留芳,君子因智明而传世。古人醉心琴棋书画切磋六艺,今人却沉于名牌豪奢盲目攀比,何也?这皆源于知识的贫乏。有识之士的满腹经纶足以让人瞩目,无识之士便唯有依靠钱财的虚名为自己徒增亮色了。

攀比源于感恩的贫乏。受伤时最坚实的臂膀,失意时最温暖的拥抱,父母已经给予我们太多,而我们回报父母的实在太少。我们是否看到父母在工作岗位上日日辛劳?我们是否看到父母省吃俭用给我们带来美味佳肴?我们是否看到父母每一分、每一毫,都凝结着他们汗水的苦涩、四处的奔忙?如果我们看到,我们又是否忍心肆意挥霍、在金钱上做无谓的攀比争高?攀比源于感恩的贫乏,我们没有看到,或者我们已经习惯父母的付出,不再懂得回报。上学读书索要名牌手机,网上冲浪索要虚拟钱币,迎接家访索要豪宅院庭,在我们一次次向父母摊开需索的双手之后,我们是否曾有些微的愧疚,愧疚辜负父母的爱,愧疚亏欠他们的良苦用心?不要沉醉在炫耀财富的满足感里,因为那是以父母的辛勤付出为代价的;不要总是要求从父母身上获得什么,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要学会问自己,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攀比源于精神的贫乏。“五柳先生”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贫贱,在田园山水中觅得生活的真谛,在乡村小道上书写自然的意味深长;梭罗远离尘世喧嚣,从哈佛校园步入瓦尔登湖,在鸟鸣与清风陶冶下,聆听自然,回归真我。不为官场的阿谀奉承低下头颅,不被物质财富的大手捆绑束缚,陶潜与梭罗,两个相隔千年、东西遥望的传奇,在名利的诱惑下,做出了同样地选择。二人都曾有机会在名利场上收获世人的艳羡,却也双双选择让自己的光芒隐没在车马喧嚷之中,“他们因为他们的晚餐价昂而自傲;我因为我的晚餐价廉而自傲。”面对贵族的奢靡,梭罗宁愿简朴生活,并且自给自足——这也是一种富有,更为可贵的精神的富有。何须财富的装饰?何须攀比满足自己膨胀失控的虚荣?精神的富足已成为他们人生最好的注脚。在攀比的深渊里愈陷愈深的人们,你们精神的花园是否过于贫瘠,是否更需要花朵的馨香?

攀比源于贫乏。源于知识的贫乏,源于感恩的贫乏,源于精神的贫乏。如果你学富五车,请不要攀比,因为知识的华彩已足够让你发光;如果你心存感恩,请不要攀比,因为金钱的背后是父母日以继夜的辛劳;如果你精神高尚,请不要攀比,因为物质财富的多少已无法将你的价值衡量,相反,攀比只能让你更加贫乏。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教师的有些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教师了。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求幼儿午睡时脱下的衣服裤子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幼4家4儿童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魏晓蕾,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来说,我们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接着,我还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一次在学习儿歌《老师的手》的时候,我提问全班的幼儿:“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之后我就有意识这样说:“老师准备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看看谁最近以来比过去勇敢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提到了魏晓蕾,他也就大胆地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刚上小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于是“最佳餐桌”在我们班级产生了,怎样才能成为“最佳餐桌”呢?经过商量我们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颗小红花。教师也给全班幼儿提出要求,进步大的也可以荣获“最佳餐桌”的称号,进步的人多了,我们还可以办两个“最佳餐桌”。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教师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如有一次,我组织小朋友玩“美食店”的游戏,游戏一开始,李琳和张波突然争吵起来,我走过去一问,原来是因为争新的煤气灶,都不愿意要旧的煤气灶,怎么办呢?新的煤气灶只有一个,我思索了一会,便拿起旧的煤气灶放在耳朵上,过了一会儿,我对两个小朋友说:“旧煤气灶刚才对我说,它也可以用,小朋友都不喜欢它,它好伤心,它想找一位好朋友,谁愿意帮助它?”我这样一说,李琳就去拿了旧的煤气灶。两个小朋友笑着说:“老师,我们以后不争了。”我对他们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并以此教育小朋友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争做好孩子。 五、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下课我无意中走进教室,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老师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六、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因此,对部分只注重学习知识的家长,我给他们出了一道选择题:A、一天教会你的孩子写10个字。B、帮助孩子10天改掉一个坏毛病,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数家长会笑着选择后者。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攀比心理的产生也是长期量变引起的质变,主要有两方面影响。1、幼儿自身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一方面物质条件上的优越感,另一方面渴望获得同伴,社会交往能力的需要;2、家长方面过分的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是幼儿滋生攀比心理的条件,一味地满足孩子,听之任之,使得攀比的消极作用逐渐大于积极作用。策略方法1、适度满足孩子需要父母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且姑息迁就容易造成攀比惯性,以致变成贿赂幼儿,对幼儿所提出的需要,进行思考衡量后再给予满足。2、化消极作用为积极作用攀比是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追求拥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它在特定的情况下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适度满足幼儿需求的前提下,提炼攀比心理的积极方面,给予幼儿鼓励,保护其童心。3、帮助幼儿正确人生观的树立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的正确教导。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幼儿做表率。

幼儿攀比相关研究论文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攀比心理消费政治论文篇二 幼儿攀比心理的疏导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得到很大提高,家长都希望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前 儿童 之间的攀比行为也随之越演越烈。攀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对幼儿之间的攀比心理我们要给予有效地疏导,促进之健康成长。 关键词 : 幼儿;攀比心理;疏导分析; 一、幼儿攀比心理根源 (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幼儿的攀比心理提供了滋生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吃饱穿暖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不想让独生子女过的比别人差。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望,给幼儿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为幼儿攀比心理滋生提供了条件。现在独生子女,都由父母和老人共同抚养。家人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幼儿养成刁蛮任性性格,滋生攀比心理。除了溺爱,有些家长经济虽不太宽裕,但怕自己的孩子被人瞧不起。超越经济条件满足孩子需求。 (三)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缓慢为攀比现象提供心理基础。幼儿具有强大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所以接受能力比较强,学习什么都比较强。但幼儿思维简单幼稚、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在学习知识学本领的时候,容易养成全盘皆收的习惯,一些不好的东西也跟着学,而未能辨别是非,真善美,因此,这一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为攀比现象提供了心理基础,常常被父母忽现。使得这一攀比现象越演越烈。 二、攀比心理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一)攀比不利于学前儿童的个体和心理的发展。当两个孩子在攀比的气氛下,一方被另一方比下去的时候,被比下去的这房很容易产生到自卑、失落、丢脸、生气、嫉妒等负面情绪。不仅损害身体健康,也损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一旦有了负面情绪,就容易否定自己,甚至自暴自弃,使得幼儿难以一积极的心态面对事情,影响到个体的发展。 (二)不利于学前儿童正确价值观、金钱观的形成。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人群,这类人群的智力、情感等都未有形成;社会阅历和 经验 都不足,容易被周边的环境所影响。倘若一直生活在不良环境之中,势必会影响到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的养成。使得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受到直接的影响,易出现价值观、人生观、金钱观的扭曲,对幼儿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三、解决幼儿攀比行为的有效策略 (一)改善家庭环境,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 1.适时引导。作为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哪个方面,从而引导孩子把攀比的对象从物质转移到 其它 方面,教孩子和小伙伴不比穿戴比学习,不比文具比志气,不比吃喝比成绩,不比家庭比能力。 2.学会转移。消减孩子物质攀比欲的根本途径是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适合他的 兴趣 爱好 ,转移孩子对物欲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外出运动,和孩子一起学习书法、绘画、舞蹈等,让孩子找到真正属于自己“快乐世界”。孩子有了精神支柱,就会发觉盲目攀比、过分追求外表的东西是一件多么没有意义的事情,明白只有靠自己努力进取,让自己比别人更出色,才能赢得别人的眼球,也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3.以身作则。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端正消费行为,以身立教。如果父母羡慕奢华,以新奇时髦、穿金戴银、追求名牌为美,那么孩子当然就会上行下效了。要让孩子明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提高内在的品质比表面的东西重要得多,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孩子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就不会再热衷于攀比了。 4.说“不”,并坚持到底。攀比心态的形成与物欲膨胀有关。在周围小伙伴都是穿名牌衣服、用名牌产品的环境中,孩子很难抵住诱惑,也会向父母提出物质要求。此时,父母如果觉得孩子的要求不是他生活学习的正常需要,或者超出家庭经济能力范围时,要狠得下心予以坚决拒绝,千万不要抱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或者在孩子耍赖哭闹中屈服。 (二)改善班级氛围,教师做好支持者与引导者。 1.教师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幼儿是正发育的幼苗,需要教师的灌溉培育,浇水过多会使幼苗淹没,营养过剩会停滞不前。例如:我们班的楠楠小朋友,平时很爱漂亮,经常穿名牌衣服,每次都会引来幼儿们羡慕的目光,大家也都学着她,叫爸妈买好看的衣服穿,这个影响十分深刻,我知道了这样的情况,通过电话联系了她的父母,一方面让他父母少给她买漂亮衣服,一方面找楠楠谈话,我这样告诉她:“宝贝,其实你本来就是个大美女,所以穿什么衣服都是很漂亮的,楠楠听了可高兴了,回去就叫他的家长不要买好看衣服了。第二天,便把园服穿来,嘴巴里得意的说着:“马老师说了,我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园服也漂亮。”小朋友们听了,也都竞相模仿,很快这个攀比风气就被遏制下去了。可见,教师适时的鼓励,会给幼儿带来信心,并且能防止攀比风的盛行。 2.从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这说明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教导。幼儿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幼儿做表率。有一次,我听到我们班的乐乐和婷婷的谈话。乐乐说:“我家是开厂的,爸妈都很有钱。”婷婷说:“这有什么稀奇啊?我爸妈还开公司呢。而且有很多车呢!比你家可有钱多了!”听到了这样的话,我不动声色。在课堂上,我为小朋友们讲了一个 故事 《会攀比的呼噜猪》。这个故事生动形象的再现了攀比的现象,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经过我的引导和讲解,大家能明白攀比带来的坏处,可见,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走出攀比,改正缺点。 3.用合理的 方法 来处理攀比问题。当幼儿出现攀比现象时,作为教师应当视其情况做出合理的教育,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幼儿的攀比问题。比如当有小朋友相互攀比时,教师应上前制止,并告诉幼儿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经过几次的教育,幼儿就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知道相互攀比是不对的,知错能改。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儿童 家庭教育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西娅·怀特罕.怎样对孩子说不[M].武汉出版社. [3]夏洛特·梅森.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全书[M].中国发展出版社.

与邻居攀比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因为孩子们不会隐藏一个事实,那就是一切都是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表达的。作为父母,他们应该引导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充分肯定,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不要比较,不要嫉妒,做自己,不能过于依赖别人的意见。

幼儿园体育论文范文攀爬

体育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关于对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关系分析 摘要: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均与体育相关,在社科研究持续拓展,信息传播技术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因而很容易引发混淆。本文对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分别进行了解读,阐述了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提出了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结合途径。 体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体育文学诞生于远古时期,对后世的体育文学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体育文学的创作又随着全球各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而得到了发展。假如说体育事业将会万古长青,那么体育文学和体育事业将会得到共同发展。在如今体育文学和体育文化共同发展的形势下,体育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新的变化。就体育文学作品的内涵来看,作家们已不再限于从金牌来看,而是从更为广阔的生活面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让体育价值在不同意义上显现出来。体育文学作品立足于剖析体育问题,让体育在各不相同的价值层面上表现为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体育作品当中的文化,而且要让体育文学从冠军文学当中摆脱出来,立足于文化,开辟出更为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 对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的解读 体育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一种运用身体运动来求得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具有竞技性、娱乐性以及教育性等特点的社会活动,而体育文化则是一种以人类的体育行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现象,是出于人对于体育之所需,在现实中对各类体育活动和活动组织形式所采取的活动规范以及设施之构成。所谓体育文化,主要是指关系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的综合。其主要包括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制度以及体育物质条件等。一般来说,体育文化由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以及体育观念文化三个部分构成。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体育文化不但应当满足人类自然本质之所需,而且还应当满足现代人对于体育文化之需要,所以,体育和人之间能够构成较为稳定的价值关系。假如应用文化的定义,体育文化即为人类社会活动与体育活动当中所设置起来的一整套规范化价值体系,主要用于满足人的自身需要与改造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类型。 体育文学将体育与文学进行很好的结合。体育文学随着文学与体育的形成而不断发展,而从体育文学出现之日起,人类的运动就成为了文学中的重要主题。文学可以把体育运动当中原本的辉煌切实转变成永恒的美,不但能够抒发出从自由体育运动所激发出来的情感,并且能够揭示出体育和社会之间更为深刻与复杂之联系。远古时期的体育和军事、祭礼、娱乐以及生产劳动等活动结合在一起;现代社会范畴内的体育是锻炼人的身体以及增强体质的各类活动,主要有田径、体操、游泳、武术、登山、滑雪、摔跤以及自行车等多个项目。实际上,当前体育的范围已经大大超出了身体锻炼的范围。如今,还包含身体锻炼、游戏等竞争要素的各类身体运动均为体育。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相同点 1.两者产生的根源一致 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均源自于人们的体育运动。一是体育文化主要来自于体育运动。体育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种身体文化的样式,也是人体运动发展之后的产物。人在满足了自身的基本物质生活要求之后,身体运动已经从采集、狩猎与捕鱼等物质生活需求物的得到与生产的体力劳动当中脱离开来,摆脱了纯生物性以及物质功利性。一旦人们将身体运动视为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有目的和有选择性地挖掘人体的潜力,并且积极地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其身体运动也就具有了体育文化的含义。 2.两者的发展轨迹一致 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均伴随着体育活动之发展而得到发展,所以说发展的轨迹是一致的。体育文化之产生是在人们从动物性转化为人性过程当中各类因素进行综合演化之结果,即体育文化是人在改造自我时,从动物的本能转变为自觉行为人性时,将原始的野性和进攻性运用劳动、游戏、教育和合理竞争关系逐步加以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这就是体育文化。体育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同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体育文化始终是一个逐渐加以发展的漫长过程,也是人类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但是,在人和自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体育文化的认识尚不清晰。有资料证明,人类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直接影响,还是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全球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体育科技人员得到了大量新发现,由此而更多地从体育哲学与人文社会学视野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逐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方向发展。虽然早期体育因为人们所生活的地域环境、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但是其所创造出来的体育形态、性质与目的大体上是一致的。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学会了跑、跳和攀爬等大量技能以及生产知识,并且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代代传承下来,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逐步形成了如今绚烂多姿的体育文化。 3.两者均具备民族性 体育文化是以民族形式为基础不断发展起来的,对于民族体育之产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各个社会生活共同体之中,语言、宗教、道德、艺术以及民族气质的稳定性等共同构建起各类传统文化,从而证明了一种传统文化迥异于另一种传统文化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各民族因传统文化之影响,在体育文化上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而且是各自相对独立地发展的,从而表现出很强的民族性,体育文学同样如此。因为民族在产生与发展中所产生的语言、性格、民族风貌、风土人情、传统道德以及生活方式等,让各民族文学均打上了本民族的印迹,而体育文学作为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自然也就具备了民族特性。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不同点 1.两者具有不同的特征 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形式:其一是健身性,也就是为了健康的身体而选择参与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其二是竞争性。竞争为体育之灵魂,缺少竞争也就意味着没有超越,自然也就不会有创新与发展;其三是休闲娱乐性。休闲体育不但能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而且还能让人原本高度紧张的神经有所放松,从而调节现代人的情绪与心理;其四是教育性。这是因为体育竞技场中的体育道德也是社会公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体育文化之特点可分成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特点两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非常显著的整体性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强调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练神和练形之间的和谐统一、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意识。西方体育文化所具备的最大特点是规则清晰明确、竞争公平公正、尺度客观标准、评价合理准确,所以也被称为物理体育。西方国家的体育运动往往能让人感受到十分强劲的竞争,激发人们勇于进取,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战术来攻击对方,并且更加合理地满足人所具有的原始动力,也就是具有攻击性的宣泄,与此同时,也能造就现代人强烈的竞争意识。 体育文学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一是体育文学作品是作家出于直接受到源自于体育的灵感而精心创作出来的作品。体育文学以体育为主要题材,包含了许多具体的体育项目。二是,体育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多为体育界人士,且着重表现人物的坚忍不拔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体育文学作品情节的展开和体育活动自身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作品中孕育了对体育精神的高度赞美与歌颂。体育文学作品通常会涉及某一项具体的体育运动,然而作者在创作的意图上并无十分明确的体育意识。体育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一般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但是该人物的性格发展往往与作品所描述的体育运动间缺少必然联系,而且体育文学作品情节会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会更加注重在社会与人性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挖掘,却不执意表现出某种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结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文化对于我国文学影响的不断深入,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之间从冲突走向了结合。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了每次文化交流与结合均能带来文学的发展与繁荣,立足于推动交流与融合,为体育文学之发展增光添彩。 1.体育文化促进了体育文学的发展 人类运用体育竞技能够持续不断地挑战自身的体能、心理以及精神之极限,这正是人类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从而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体育的基本精神就是让个人在精神、肉体与道义上得到整体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完善的人。作为体现人类的理想追求,体现人的心灵文学和体育精神理想是一致的。自从我国体育全面登上世界体坛以来,就在1982年的德黑兰亚运会上首获金牌榜第一名,在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榜第四名,让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样一来,就在当时的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体育热潮。文学始终是和时代、和生活同步的,体育热必然会很好地促进体育文化事业之发展,而同一时期的体育文学作品则紧紧地跟上了时代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情感联系在一起。在1984年奥运会前后,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严文并、臧克家、田间、苏叔阳等就撰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我国体育健儿的优秀战绩欢呼不已,比如,臧克家撰写了《欢情――女排凯旋》,冰心则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了《使我感动和鼓舞的女排“三连冠”》等。我国体育健儿的巨大成就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影响了包括作家在内的广大群众,推动他们写出了大量反映体育健儿拼搏历程的优秀体育文学作品。 2.西方现代文化思潮实现了体育文学的繁荣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加强,西方各类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大量涌进中国,一些作家开始认识到生活的视野应当不断扩大,从而提升与加强了文化方面的意识,并以清醒的理性精神来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让新形势下的体育文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这类作品能够开阔我国作家的视野以及思路,加快了我国体育文学题材和主题等的丰富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20世纪80年代体育文化的促进,批判性创作理念才真正为作家们所接受与共享,促使其创作出诸多精品力作,让我国体育文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比如,作家刘心武所撰写的《5・19长镜头》、作家赵瑜所撰写的《兵败汉城》就是受到西方现代思潮影响所创作出来的体育文学佳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是两个差异甚大的概念,然而两者均源于体育运动,而且随着体育运动的逐步发展而得到发展。鉴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现代体育的持续发展,体育文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趋势变得更加显著,也必然能够得到更快发展,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 【2】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4】董海琳.陈俊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融【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5】魏一峰.新时期体育兵败与报告文学【J】.成宁学院学报,2007(4). 【6】韩坤.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8(5). 看了“体育学术论文范文两篇”的人还看: 1. 大学体育论文范文 2. 大学体育毕业论文范文 3. 体育论文范文 4. 大学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5.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我是你爸爸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写作思路: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要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正文:

父亲身着蓝布夹衣,黑色裤子,脚穿绿色解放牌球鞋,搬来长梯,攀爬到屋上拣瓦。这一幕定格在我心中。

四十年前,我们一家人住在两间旧瓦房里,因年久失修,一到夏天雨季,就会床上灶台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搞得一家人长夜沾湿难入眠。

雨过天晴,父亲决定和我修拣屋上的旧瓦。他搬来长梯,放到屋的北头,准备爬梯。我摆摆手说:“屋上的瓦没干,又有泥蔓,很滑;要等天晴几天,瓦真正干了才不滑,再拣瓦吧。”

父亲仰头看看天,坚持对我说:“你看天空的胀气很重,可能还会有几天大雨,屋里漏不得了。”那时父亲六十多了,头发早已花白,额上和两腮有几道深深的皱纹,两眼下出现松松垮垮的眼袋,显得很衰老;但他仍然在队里用牛耕田、插秧开河,总是精神抖擞。

我担心说:“您年岁已大,恐体力不支,还是请一个瓦工师傅来拣瓦。”

“何必多花几块工钱,我还能行,只要每一步过细,就不会有危险。”父亲坚定地回答。

父亲在蓝布夹衣上系一根草绳,别一把旧扫帚,像一位将军腰间别着一把手枪,奔上前线。他双脚踩上梯子的横杆,双手抓住梯子的两边,慢慢往上爬。

我连忙双手扶好梯子,怕梯子滑。他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梯子最上的横杆,再捡开几块瓦,右手抓住露出的屋檩子,身子往左倾斜,同时腰部往上缩,右脚攀上墙;爬上屋后抽出腰间的扫帚,边扫掉瓦上的树叶渣,边双手抓住瓦上面的边沿,双脚往上爬,从从容容一直爬到屋脊上。

他坐在屋脊上,像部队拿下了敌人的阵地,高兴地笑着说:“总望着上面不敢动就叫难,永远只能在最底下;你看,我这不一步一步爬上来了吗?”

那时我只有十八岁,虽年轻,但一直在读书,从没做过体力活,更没攀爬过这么高。我真佩服父亲的胆量。我想跟着上去,却迟迟不敢动。父亲看我有些迟疑,大声对我说:“不要害怕攀爬,只要每一步手抓牢,脚踩实,攀爬就不会出现问题,只要不断地攀爬,就会到达目标。”

我咬了咬牙,甩了甩胳膊,学着父亲的样子,双手抓紧梯子两边,踩着横杆,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抓紧屋檩子往上爬时,忽然看到下面就胆怯了,仿佛这一丈二大八高的房子是临空悬崖。

父亲见我迟疑就提醒道:“你眼里只看到危险,就会更害怕;你眼里只朝着目标就会更有信心。”我听后深受启发,就定定神,深呼吸,抓住屋檩,攀上墙头,终于也爬上了屋脊,蹦跳的心好久才平静下来。

接着我们开始了捡瓦,掸灰,抠去瓦槽的渣,换掉破损的瓦。一排排地清理,又一排排地盖上,忙碌了整整一天才完工。

晚上果然下起了大雨,屋里不见一滴漏雨了,一家人睡得安安稳稳。第二天父亲脸上笑得像盛开的一朵菊花。是的,为家人幸福生活的付出,就是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幸福。

在我参加教育工作后,我总是牢记父亲的一句话:“不要害怕攀爬,只要每一步手抓牢,脚踩实,攀爬就不会出现问题,只要不断地攀爬,就会到达目标。”

我攀爬知识高山,从中专到专科,再到本科;我攀爬教学高山,从小教到中教,从初级到高级;我攀爬教学理论高山,发表论文从市级到省级,从单篇到编著。为了更多桃李灿烂,为了自我的枝叶茂盛,每一步手抓牢,脚踩实,不断攀爬一座座高山!

挑战自己 攀登高峰朋友: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你是否退缩了?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是否畏惧了?当你尝试失败的时候,你是否心灰意冷了呢?我的回答是:不.生活中,必定会遇到困难,你怎么办?是避开它,还是向他人发求救信号?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退缩,人生在世,不可能一路顺风.困难算什么?咬咬牙,相信自己能行.有时,不过因为心理作用,使一小部分人完全失去信心,从而不敢面对困难.其实,不自己去尝试,又如何知道自己不行呢?我坚信:世上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人生好比一条路,路上有许多障碍,如果你被其中一个拌倒,又怎么办呢?对自己说:没问题,继续向前走,也许胜利就在眼前.这又好比一个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也许就在终点前一米摔倒,如果立刻爬起来,也许仍有希望夺冠,要是爬不起来?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奖杯被别人捧回家吧.生活中另一个障碍便是失败了.尽管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人们毕竟不愿意接受失败.不愿意归不愿意,但也得把失败的痛苦立即抛在脑后,继续努力,争取弥补失败.当今世上,有多少人因失败而自寻短见,我们一定要多多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正确看待失败.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挑战是一种动力,敢于挑战自我、攀登高峰是一种无畏精神.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就是畏惧自己,所以战胜了自我就征服了一切.

浅谈幼儿攀比心理论文格式范文

攀比是一个中性词,并不完全是贬义,比如在学习或者道德上的攀比,就是一种好的攀比。在学习中与比自己好的人攀比,可以更好的激励自己,激发自己学习的潜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 高中 作文 攀比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作文攀比700字1

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都免不了犯错误,我也犯了一个错误,但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因为虚荣而攀比。

那天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一个问题:买什么杂志。原来,前几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杂志订阅的画报,订阅杂志后都会赠送花花绿绿的奖品,让人忍不住想多订几样。

课间休息的时候,同桌小明自豪地嚷嚷:“我爸爸会给我买四种杂志,厉害吧!”

身后的小豪用不屑的眼神看着小明,大声说道:“你这个算什么!我爸爸这次给三百块让我买杂志!”

这句话,让同学们炸开了锅,唇枪舌战地议论了起来,都说自己的爸爸给自己买了多少种杂志,多厉害……

突然,小明指着我说:“哎,你爸爸会给你买多少杂志啊?”我的脸瞬间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爸爸喜欢给我买经典文学作品,不喜欢给我买杂志,还说那是快餐类书籍,没营养。我心里也曾暗暗生气,觉得爸爸太小气。班上其他人见状都哈哈大笑,然后一哄而散,纷纷到另一边较量去了。

我气鼓鼓地回到家,对爸爸说:“爸,同学们都买了好多种杂志,我也想买这几本杂志!”

爸爸听了,微微一笑,说:“你要订这么多杂志,是想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还是因为其他同学订的很多呀?”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其实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不少课外书,好些书还没看过呢!爸爸看了看我,接着说:“知识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不要贪多。更不要因为虚荣就跟人去攀比课外书的多少,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书籍,才是聪明的选择”。

“可我真的好喜欢那本军事杂志,我就只订一本,可以吗?”

“如果你是真的喜欢看,那么你订两本也没事;如果只是因为别人拥有,所以你也想要的话,我一本也不给你订。”

原来爸爸并不是我想像中那么小气,他只是不想让我养成攀比的坏习惯。想到以前我觉得他不如别人爸爸“大方”而生气,不由脸上发烫……

我豁然开朗,对爸爸说:“我知道了,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一比谁的 学习态度 好,比一比谁进步快,比一比谁更懂礼貌……”

爸爸不说话,只用赞许的眼神看着我,又摸了我的头……

虽然我只订了两本杂志,但我心里高兴极了,因为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因虚荣而攀比”,这个道理,比我学到的书本知识更重要!

高中作文攀比700字2

有这样一句话,“嫉妒使人丑陋。攀比使人堕落。”因此,我们要拒绝攀比,做个三观端正的社会主义学生。

也许有人会问,攀比是什么意思?攀比就是不顾自身情况盲目与高标准比较,这是带有贬义意味在其中的。攀比不等于比拼,攀比,是一种陋习,是一种使人堕落,使人不幸福的陋习。

是的,我们要拒绝攀比,没有了攀比心理,我们或许不会成为伟人,但我们在个人修养上,要远高于那些攀比者。就比如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追求的是思想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情愿隐居深山过着平凡却又自在的生活,也不愿如同世俗中的愚人们一样,拘泥于物质生活的高低比较。再比如“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正是著名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梅花有着不趋荣利,谦虚高雅的品质,有着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这也是为什么梅花会成为高尚之人的象征,为世人所歌颂的原因。

相反,攀比,嫉妒,使人丑陋,这里的丑陋不是外表是丑陋,而是内心的丑陋。一个攀比的人,内心总会比谦虚之人多一点自私与自卑,思想精神上也自然会有差距。盲目的攀比使人内心贫瘠,使人堕落,使人不幸福,甚至使人走上犯罪之路,像某学生为了买名牌而铤而走险去犯罪最后入狱的这种新闻在当今不是没有,这样的攀比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也许有人会说,攀比只要有度不就行了吗?人是有好胜心的,一旦有了攀比心理,就会像野火一般蔓延,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一个人忙于攀比,那他一生该有多累啊!而谦虚乐观的品质带给我们的,不止是精神上的高尚,同时也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乐趣。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是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但不能去攀比,我们应该谦虚而又乐观积极向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国之栋梁,整体与部分是互相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强,国才强。

华夏巨龙已经苏醒,未来是我们的,我们要拒绝攀比,同时也应跟上时代,中国,会因为我们而越来越强大!Makemoretime。

高中作文攀比700字3

盲目的攀比并不会让自己感到真实的幸福、满足和自信,相反,那种跟风、虚荣的心态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空虚、自卑、难过和悲惨,因此做人一定不要盲目地去羡慕别人的生活,也不要任性的去模仿别人的日子,不然只会将自己逼入更加艰难的绝境当中去。

我小时候也总是会偷偷羡慕别人的生活,当看到同学可以买到自己最喜欢的全套 寓言 故事 时,我心里顿时就觉得落差很大,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很自卑、很可怜、很卑微、很贫穷,因为我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活在幸福的 童话故事 里,而我只能通过频繁的借阅才能感受到一丝丝的愉悦。很多时候我也觉得朋友好厉害、好幸福、好富裕、好得意,因为他们随时可以得到自己最喜欢、最想要、最期待的东西,而我只能在节约、懂事、等待的日子里挣扎着,这让我觉得很痛苦、也很煎熬……

于是有时候忍不住虚荣心和攀比心作怪,我就会跟风去买一些自己承担不了、接受不了、驾驭不了的东西,但奇怪的是这些都没有带给我快乐、安心、畅快的感觉,相反这种包装自己、伪装自己、欺自己、委屈自己的做法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混乱、痛苦和悲惨了,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当我偶然读到一个小故事的时候,我才明白攀比的心理是会害死人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所以绝对不要成为别人的影子和附属品,不然就会越作越苦。

那个故事讲的是一只鹦鹉和一只乌鸦的故事,乌鸦羡慕笼子里的鹦鹉活得高贵、安逸和舒服,鹦鹉仰慕天空中的乌鸦过着自由、快乐、潇洒的日子,于是它们就协商着互换了身份,好去体验一下各自梦寐以求的日子。可是现实是很残酷和冷漠的,乌鸦因为得不到主人的喜爱、赏识和关怀,所以它被活活地饿死了;而鹦鹉因为长期闭塞失去了生存、捕食、竞争的能力和技巧了,所以它也只能沦为猎人抢下的冤魂了,这还这是可悲、可怜又可笑啊!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安心做自己的好处,也让我明白了攀比不可取的真理,所以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盲目跟风、消费、攀比和虚荣了,因为我知道我就是独一无二的,我的生活模式也是最适合我的生存方式,所以我愿意一心一意做那个小小的自我。

高中作文攀比700字4

现在社会流行着一种现象:买了鞋,看见名牌,立马扔鞋买名牌;买了房,看见别墅,拼命挣钱买别墅;买了车,看见豪车,一定要换辆豪车……这种现象的例子举不胜举,归根究底都是人们的攀比心理惹的祸害。

央视曾报道过一则新闻:某中学生想要点钱买装备,好在朋友面前撑撑面子。他向母亲索要,可是母亲不给,还责备他不务正业。这位中学生就这样被激怒了,他将母亲绑了起来,用鞭子活活抽打致死,并取走了钱财。事后警方依法逮捕了这位年轻的小伙子,而这位小伙子就这样白白地把自己的一辈子浪费了。

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既是气愤,也是十分惋惜。

林肯小时候家境是十分贫困潦倒的。别人在学校里接受高等 教育 时,他还在为生存而放牛、打水、当工人、做店员、做木匠……九岁时,他的母亲便不幸地离世了。但他并没有抱怨世道的不公,并没有向父亲索求学费,索求精致的玩具,索求华丽的衣服。后来他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他还十分孝顺地对待他的继母,他的继母也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他。

林肯没有将自己的心思用于攀比之上,相反的,他体会到了真正的亲情所带来的温暖,他也有心思去察觉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黑人奴隶,也有心思去阅读许许多多的名著。这为他日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奠下了基础。

而那位中学生呢?他深深地陷入了攀比所设下的陷阱之中。为了攀比,他不顾手足亲情,这是可愤怒的。为了攀比,他不惜将养育自己多年的母校抹上黑线,这是可愤怒的。为了攀比,他竟然迷失自我,将自己困于自己所设下的陷阱之中,这是可愤怒的。

一切都是攀比所造下的罪孽,而承担着无非就是我们这些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相信攀比呢?朋友们,舍弃攀比吧,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世界。我们没有必要把钱全都有在买别墅上。我们可以买一些礼物,去探望一位生病的朋友或是亲人,和他们聊聊天,敞开心扉,也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在此时会变得更加亲密。我们也没必要把心思都用在比这比那上,多看一本书,等于多了一位高尚的朋友。

总之,拒绝攀比,得从现在做起,马上做起。

高中作文攀比700字5

保持自己的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才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春秋战国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没有人不惊叹她倾国倾城的美貌。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她手捂胸口,双眉微皱,惹人怜惜。当她这样从居住的乡里走过的时候,人们觉得西施即使病了,模样仍然很美。乡里有一位女子,容貌很难看。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很美,就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乡里走来走去。乡里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大门紧紧关上不出去;乡里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子带着孩子绕开她,躲得远远的。

其实长相难看并不算可怕,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最可怕的是一门心思的攀比。东施就是忽略了自己的特点,反而拿自己的缺点去比较别人的优点,盲目的攀比西施的所作所为,让人看不见她的特点。所以,只有保持自己的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我们才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邯郸学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讲的是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一段时间后,不但没有学会赵国人优美的走姿,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可以想象一下,倘若这个燕国人没有与走姿优美的赵国人攀比,他也不至于如此狼狈的回到燕国,也不至于忘记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正是因为他盲目的与赵国人攀比,才让他忘记了自己的特点和目标,最后以如此狼狈的结局回到燕国。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或者是自己发光发亮的领域,所以我们不需要重复别人的人生来攀比。稍微攀比一下,那叫给自己动力。如果盲目的攀比,只会给自己压力。在盲目攀比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以导致想努力却错了方向,盲目攀比也会让我们无法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不盲目攀比可以在自身需求的满足中得到快乐,更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特点和目标而努力。所以不盲目攀比,保持自己的特点和目标,我们才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人与人之间不应该盲目攀比,就像天上飞的鸟和地下游的鱼,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看清自己的方向,不盲目攀比,才能迎接最好的自己。

高中作文攀比700字相关 文章 :

★ 以攀比为话题的作文5篇

★ 攀比700字七年级作文

★ 关于虚荣攀比为题的议论文精选五篇相关范文

★ 以不攀比为话题的议论文优秀作文

★ 关于攀比的作文:名牌“歪”风

★ 虚荣心作文高一700字

★ 校园攀比现象高中英语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及点评

★ 高一作文大全700字左右

★ 高三作文追求700字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孩子不懂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多多陪伴孩子,下面跟大家分享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1、家长、教师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

幼儿是正发育的幼苗,需要家长、教师的灌溉培育,浇水过多会使幼苗淹没,营养过剩会停滞不前,因此,家长、教师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握程度,适时给予鼓励,保护其童心。例如:幼儿刚上幼儿园怕陌生人、新环境,不愿上学,家长就可采取买与小朋友同样的书包来鼓励其上幼儿园,要抓住幼儿攀比心理适可为止,鼓励向上。

2、年轻父母不要过分疼爱独生子女,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姑息迁就很容易造成攀比惯性,以致变成贿赂幼儿,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育。

3、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这说明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教师的正确教导。幼儿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幼儿做表率。

4、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当幼儿出现攀比现象时,作为家长、教师应当视其情况做出合理的教育,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幼儿的攀比问题。

如何改正孩子的攀比心

1、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凸显孩子品德的照妖镜,要坚信三观正的父母教养出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只要父母不在孩子面前与别家攀比,也不把各种名牌和奢侈品挂在嘴边,孩子也就不会对这方面有过多的需求。

2、给孩子立规矩

虽说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家长在金钱上都不会亏待孩子。但是在孩子小时候金钱观教育不好,就很容易滋生孩子的攀比心理。所以,小时候关于孩子的金钱家人就要给他立规矩,每个月可以和孩子共同协商,他每月需要多少零花钱,就给他,让他自己支配,每月写出自己的开支列表,不够的话自己想办法,让孩子在花钱上有规矩。

3、找出正确的沟通方式

孩子小的时候花钱肯定会有大手大脚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责骂,这样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攀比心会更严重。家长可以找一个良好的沟通方式,例如让孩子参与劳动明白挣钱的不容易,或者让孩子多去体验一下比较困难的生活,让孩子慢慢在心里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

在现代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时刻准备着,准备着让别人敬仰自己,而所用方法,却开不是读书、学习、“知识武装”而是大把大把地挥攉金钱,以换取那些所谓的“超前、时尚”的无用、甚至有害的奢侈品,在攀比中取得虚荣心的满足。对于“攀比”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真正认识它危害的却少得可怜。从古至今,攀比一直阻碍着社会前进步伐,而且攀比都要吞掉大量的财产。古时候大臣们攀比家财,便会不借一切手段积累财富,向下官们“搜刮”,而被“刮”者又向下一级“索取”,依次类推,最终受苦的都是平民百姓,君主失去民心,国家就会变得越来越弱,乃至灭亡。这样的事件举不胜举。当今社会也同样存在着攀比之风:近年来我国大陆及港台的流行歌手开演唱会,签名,而几十万元的出场费全部来源于税款一类的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的腐败现象,“大官追星,百姓掏钱”的违法现象在政府官员中扩散开来。同攀比一样,国家的管理并没有在这方面少下功夫,但为什么攀比现象却总也不能被根除呢?原因很简单,攀比的现象来源于人们爱暮虚荣的本性。人人都希望能出人头地,受到敬仰,却不想脚踏实地的工作,以为这样换来的荣誉有些划不来,只有消耗财力,这种方式既快、效果也好。像这样“吃老本”,总也不思进取,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兴盛,控制和消除攀比现象已经刻不容缓。否则,国力就会下降,民族就会颓废,国家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重蹈屈辱复辙。作为祖国未来,我们掌握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肩负着发展国家,弘扬民族精神文化的重任,我们应坚决地远离攀比,消除攀比,脚踏实地的学习,为以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攀比,也能成为成长的阳光所谓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攀比是现在普遍存在于孩子之间的一种现象,比如对物质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外貌的攀比等等,这种现象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关于攀比心理还有您想不到的许许多多与之相关联的问题……关于攀比:一位父母有新感受我和丁丁的爸爸经营着一家生意兴隆的大酒店。丁丁从小就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里,加上我们宠爱有加,现在的他不仅顽皮淘气,还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习惯,想要什么一定要得到。否则,就大哭大闹,恨不得把整个家闹翻天。一天,丁丁的好朋友牛牛来家里玩,手腕上戴着他爸爸出差时从外地带回的儿童手表。“牛牛,你的小手表真漂亮!”丁丁羡慕地说。“当然了,这是进口表呢!”牛牛骄傲地将手一扬。牛牛一走,丁丁就开始跟我哭闹,非要到商店买一块比牛牛更漂亮的手表,可我跑到商店,就是挑不到比牛牛那只更漂亮的小手表。最后,丁丁硬逼着爸爸专程去省城为他买回了一只很酷的小手表。今年9月,丁丁开始上幼儿园。一个周末,我接他回家,发现他得了一朵大红花。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丁丁在幼儿园里很懂礼貌,并且团结同学,所以,奖励他一朵大红花。回家的路上,丁丁对我说,在幼儿园,老师常常奖励那些表现好的小朋友大红花,为了得到大红花,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按照老师布置的去做……原来是孩子之间的攀比心理起的作用!我灵机一动,能否利用丁丁的“爱攀比”,改掉他在家的坏毛病呢?正好这时,妹妹要出国培训一段时间,把5岁的女儿敏敏暂时寄养到我家。敏敏比丁丁大2岁,十分乖巧,会自觉吃饭、自己洗澡等。这下好了,我可以采取“攀比”的方法改变丁丁的坏习惯:吃饭时,我分给两个孩子同样多的饭、菜,比赛谁吃的干净;家里来了客人,比赛谁有礼貌;比赛谁穿的衣服一整天都不脏,谁的手洗得干净……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笨小孩”,丁丁每次都努力做到最好,正中了我的“攀比”计划。我不停地提出更多的攀比项目给他们。渐渐地,丁丁的坏习惯消失了。心理探测:孩子为何爱攀比?外界诱导: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大多是因为受到外界的诱导,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且不说五花八门的物质消费攀比,单就孩子的教育来讲,父母之间的攀比比比皆是,如比上什么兴趣班、特长班或特色幼儿园、贵族幼儿园等等。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白纸一样的孩子不受其影响也难。发展特性:孩子在幼儿期就有表现的欲望,当他想得到别人的关注或者感到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时,就会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或者受到奖励等行为,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另外孩子的模仿力和好奇心很强,喜欢新鲜事物,和小朋友在一起,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这些心理因素都会引发他的攀比行为。剖析:攀比心理的两面性消极性:由于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在判断、分析、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盲目攀比,往往会演变为模仿和追随,甚至盲从,这必然会破坏孩子的心理平衡。长此以往,攀比心理会给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孩子的自信心在攀比中逐渐丧失。积极性:从一个角度来看,攀比心理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拥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在特定的情况下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过来人支招:面对爱攀比的孩子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原野里单独的一颗树,有着完全自由发展的空间,长出来的,却多是横丫斜节,成不了良材。长得高、大、直的良材,都是在成片的丛林里长出来。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攀比,每颗树为了自己有阳光照耀,都必须一心一意向上成长。由树木想到孩子,不会攀比的孩子,就好像丛林中矮小的灌木,越长不高,就越得不到阳光,很快被其他的树木挤占原本属于自己的阳光,甚至会渐渐的失去生存空间。因此,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父母不应把它视作“洪水猛兽”,而应仔细权衡利弊,改“堵”为“疏”,让攀比成为孩子成长的阳光。那么,日常生活中,父母自身以及在对孩子的引导方面应该如何做呢?本编辑部在2005年12月做了随机抽样调查,现根据父母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如下:吕立:注重引导孩子的攀比内容孩子之间攀比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谁的玩具更高级,谁穿的衣服更漂亮等等。作为父母,应引导孩子把眼光转到好的特长与行为习惯上。既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也要把孩子的攀比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因为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往往是他擅长的方面,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王晓雪:让孩子的攀比更切合实际父母如果给孩子定的目标过高,不但会给孩子带来畏难情绪和过大压力,而且由此产生的长期的失落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影响其性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制定的目标要适宜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创造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也可以把长远的较高的目标分割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小目标,让孩子在收获自信的同时也收获愉快。叶子:拓宽孩子心胸,把攀比心理摆在合适的位置我认为用攀比心理来促进孩子的进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孩子的攀比心理膨胀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比如为得高名次而学习,以超越别人为最大荣誉,这样的行为就不可取了。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拓宽孩子的心胸,让其了解比较是为了进步,而进步不只是为了与人比较,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与才干。张伟:让孩子和自己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个性、发育程度各有不同,不能单纯去比较。激将法是把双刃剑,既可以刺激孩子的好胜心,也会给孩子造成沮丧和自卑。父母不妨用孩子的进步和他过去的不足来比,用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来激励他自己。从我个人教育女儿的经历来说,因势利导,“顺木之天”的比较,能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把潜能发挥到比较充分的程度。由于我工作调动,女儿7岁时随我来到苏州,就读于一所小学二年级,可是她第一次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我和她妈妈并没有责怪她,而是鼓励她迎头赶上。第二次考试下来,女儿的成绩比上次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对她说:“只要你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成功!”就这样,孩子的信心不断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了,成绩一次比一次好。郭洋:重能力,更重创造力分数和名次固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但不是绝对的。要鼓励孩子去发现或提出自己的构想,然后灵活运用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评价系统要有发展性、持续性,不要局限在学习成绩的小框框里。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学会接纳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让孩子有多元发挥。冯飞:承认孩子的独特性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个性的区别。这也是孩子的自我价值所在。父母对孩子的接纳,承认他所拥有的独特权利,孩子才会自信地将自己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完美地体现出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