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梨抗锈病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梨抗锈病研究论文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羊胡子病,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图 2)和城市郊区危害较重。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新梢和幼果。 梨锈病病菌是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翌春 3 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的叶片等,但不再侵染桧柏。梨树自展叶开始到展叶后 20天内最易感病,展叶 25 天以上,叶片一般不再感染。病菌侵染后约经 6~10 天的潜育期,即可在叶片正面呈现橙黄色病斑,接着在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在叶背面形成锈孢子器,并产生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侵染梨树,而借风传播到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嫩叶和新梢上,萌发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又借风传到梨树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桧柏等。梨锈病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重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短时期内产生担孢子侵染梨树。担孢子寿命不长,传播距离约在 5 千米的范围内或更远,当然这与风力、风向、地势等有一定关系。

从题主提供的照片来看,确定是梨锈病,也叫梨赤星病,我们这边果农也称之为“羊胡子病”。之所以会发生梨锈病,是梨园周围存在锈病的中间寄主柏科类树种,因为只有中间寄主与梨树同时存在时,才能危害梨树。因此,要防治梨锈病,最有效的方式是梨树周围不要栽种柏树;当然,如果是邻居栽种的,也要和邻居一起合作用药才能有效防治。

一、梨树锈病的表现症状及传播方式

梨树锈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叶柄、新梢及幼果。

1、梨树锈病的表现症状

叶片染病:叶片染病后,初期会在叶片上产生黄红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逐渐扩大成为4~8公分的橙红色病斑,病斑出有凸出感,在病斑中央部分产生黑色凸起的小点,这些小点为病原菌的精子器。

随着病情加重,病斑组织向下凹陷,而叶片背面逐渐突起并长出黄褐色毛绒状物,为春孢子腔,长度大概有4~5公分左右,在同一个病斑上能够产生十余个黄褐色的春孢子腔,孢子腔破裂后露出褐色粉状物,为春孢子。

春孢子腔在后期变为黑色并枯死,严重时会在一个叶片上产生多个病斑,致使叶片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果实染病:果实染病和叶片染病有相同的表现症状。

2、梨锈病的传播方式

春孢子不会再感染梨树而转向危害柏树,柏树在患病初期,初期在叶片或小枝上产生褐色锥状物,高大约5厘米,在雨水天气锥状物膨胀破裂成一团胶质赤褐色黏状物,为冬孢子堆,以后产生小孢子。小孢子不再危害柏树,接着风力、雨水等传播至梨树,危害梨树幼嫩叶片,再度在梨树上产生精子腔,而后再次在梨树上形成春孢子腔。如此往复循环。

二、梨锈病的防治

从前面我们讲的梨树发病特点来看,要想彻底的不让梨锈病发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梨园的3公里之内不存在龙柏等柏属植物。

如果不能做到周围清除柏属植物,也要做到同时防治。在冬孢子的形成期(一般在3月份上中旬)或7月份上旬左右,在柏属植物上叶面喷施戊唑醇,可以有效控制梨锈病的发生。

另外在多雨季节,当降雨量达到5毫米以上时,从降雨之日算起,向后推一周的时间在柏属植物上用药。药剂可选用苯甲丙环唑、已唑醇、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任选其中1~2种。同时,可在梨树上喷施烯唑醇进行兼防。在喷药时,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要喷到。

另外,均衡养分供应,提高梨树的抗逆能力也是防止梨树发生梨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梨锈病的防治,核心是在梨园周围清除柏属类植物,这是防止梨锈病发生的根本因素所在。如果做不到,在防病时,就要在柏属植物和梨树上同时用药,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梨锈病的发生。

(1)增施磷、钾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以增强幼果的抗药力。(2)自谢花后至6月中旬需喷药防病时,应避免使用波尔多液,非用不可的,应采用石灰多量式(1:3:200),增加石灰用量。或采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3)幼果期喷药,要求做到零点细,喷头与果实的距离适当,机动喷雾器要适当减压,以减轻药液对幼果果皮的冲击。(4)果锈发生严重的地区,幼果期可行套袋保护,避免雨水和药液对幼果的刺激。(5)在落花期,落花后10天、落花后20天,各喷1次30倍的二氧化硅水剂,每株每次喷30千克药液,可减少锈果率90%以上,可用赤霉素25毫克/升液喷雾,也可获得良好效果。

1、转主寄主,梨锈病病菌有转主寄生的特性,必须在转主寄主如桧柏、龙柏、欧洲刺柏等树木上越冬,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若梨园周围方圆5千米范围内没有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梨锈病则一般不能发生。2、气候状况,梨树萌芽展叶时,如有降雨,温度适宜,冬孢子萌发,就会有大量的担孢子飞散传播,发病必重。此时的风力和风向都可影响担孢子与梨树的接触,对发病轻重有很大关系。所以,2-3月份的气温高低,3月下旬至4月下旬的雨水多少,是影响当年梨锈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

小麦锈病的研究论文

植物病理在生产中作用是, 植物由于遭受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因素,使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失调,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表现出组织和形态的异常变化,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甚至死亡的现象。

王焕如从1939年就开始研究小麦叶锈病一、中国小麦锈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50年王焕如受农业部委托对中国东北地区小麦秆锈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小麦锈病菌生理小种,小麦品种幼苗抗病性作了大量鉴定工作,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锈病菌主要生理种是21号,并从307个小麦品种中筛选出近20余个抗病品种,为解决东北地区春小麦锈病为害起了积极作用。1956年对东北地区小麦锈病转主寄主的调查,明确大叶小蘖在东北地区不起寄主作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除草的人力和经费。1959年他对河北碧玛1号小麦丧失抗条锈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丧失抗性的原因是碧1锈菌生理种引起的,并提出引种和培育抗病性品种措施。1984年王焕如对张家口坝下地区夏播小麦条锈病进行了考察,认为在高山上越夏的条锈菌与平原地区秋播小麦出土的时间不相衔接,消除了有人担心条锈菌有可能波及平原冬麦锈病流行的忧虑。此外,王焕如还为解决小麦赤霉病、腥黑穗病、黑胚病、根腐病的防治研究上做出了显著成绩。1984年王焕如及他的研究小组首先将这理论用于小麦叶锈病的研究上,发表了“生物间遗传学不通过杂交推导基因型的程序及其在小麦抗叶锈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代表了中国小麦锈病研究进入到新的水平。王焕如为中国植物病理事业奋斗了几十年,他亲自编写了《植物免疫学》、《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生物间遗传学》和《抗病育种的病理学基础》等教材。他主持翻译了《植物抗病育种——概念和应用》等数部专著,他和他的锈病研究组发表论文124篇,以及百余篇专题译文,为中国植病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赤子忠心、为国为民。”

个人荣誉1949年,李振岐因积极护校获解放大西北纪念章。1965年,他所领导的植病教研组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曾作为代表出席省群英会。揭示了陕、甘、青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防治途径此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和省科学大会奖。1985-1989年,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90年,国家教委给他颁发成绩显著荣誉证书。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本项研究的部分成果1987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他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持系统研究了天水地区和关中地区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发生软件,提出了综合治理策略和技术方案,对控制两地区1990和1991年及其以后病虫流行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此外,在秦岭植物锈病,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的分子机理和大型真菌的生态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合编、合著专著7本。先后获国家奖2项,何梁何利奖1项,省部级奖5项。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人贡献李振岐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的贡献者。1950年以来,李振岐主要从事小麦锈病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和省、部课题,发表论文108篇,主编专著3本。1950-1956年,他与刘汉文共同主持,在国内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防治途径。在研究中,他们结合实际,利用太白山不同海拔高度为实验基地,将纵向立体实验研究与横向跑面广泛调查结合,较快地查明了陕、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海拔高度界线和条件,明确了病菌的越夏方式、地区和范围,传播途径,越冬方式和条件,以及春季流行规律,并发现陇东等早播冬麦区为秋季菌源基地和传播桥梁地带。此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和省科学大会奖。1956年碧蚂1号小麦品种丧失抗条锈性后,给中国小麦生产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李振岐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全国协作分工要求,自1956-1990年,结合中国六批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的实际,主持并系统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发现陇南为“越夏易变区”,病菌小种毒性变异为引起变异的主要原因,山区低温为引起变异的重要诱因,半山为变异的关键地带,并提出了控制对策。这一研究结果为解决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项研究的部分成果1987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焕如从1939年就开始研究小麦叶锈病。1945年在美留学期间,曾协助导师.斯塔克曼对全美小麦秆锈生理小种进行过调查,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焕如对小麦锈病的研究集中于小麦锈菌生理分化和品种抗锈病方面。他在国内广泛介绍斯塔克曼所倡导的锈菌生理小种概念和研究方法,为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王焕如十分重视小麦锈病的应用研究,以解决生产上的问题。1950年王焕如受农业部委托对我国东北地区小麦秆锈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小麦锈病菌生理小种,小麦品种幼苗抗病性作了大量鉴定工作,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锈病菌主要生理种是21号,并从307个小麦品种中筛选出近20余个抗病品种,为解决东北地区春小麦锈病为害起了积极作用。1956年对东北地区小麦锈病转主寄主的调查,明确大叶小蘖在东北地区不起寄主作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除草的人力和经费。1959年他对河北碧玛1号小麦丧失抗条锈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丧失抗性的原因是碧1锈菌生理种引起的,并提出引种和培育抗病性品种措施。1984年王焕如对张家口坝下地区夏播小麦条锈病进行了考察,认为在高山上越夏的条锈菌与平原地区秋播小麦出土的时间不相衔接,消除了有人担心条锈菌有可能波及平原冬麦锈病流行的忧虑。此外,王焕如还为解决小麦赤霉病、腥黑穗病、黑胚病、根腐病的防治研究上做出了显著成绩。王焕如经过20余年对小麦锈病的研究,1962年首次对.斯塔克曼关于小麦锈病菌生理种概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异议。指出斯塔克曼的观点是偏重于锈病分类而忽视了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在研究方法用鉴别寄主来鉴定生理种局限性,提出用生产品种,辅之以其他方法来鉴定小种。1963年再次指出用标准寄主来鉴定锈菌生理小种方法,在学术观点上有片面性,提出室内的鉴定工作,与室外调查工作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侦察锈菌的变化。1981年,王焕如在生物间遗传学的启迪下,根据自己的实践以及结合国外的动向,提出了今后开展小麦锈菌毒性研究应持有群体观点、生态观点和时态观点、进化观点的倡议。采用毒力频率的方法研究小麦品种与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用毒力组合与抗性组合的方法分析品种群体与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为推广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根据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不通过杂交来推导品种抗性基因和基因型,为简便和迅速地鉴定抗源和选配亲本提供遗传信息。这些观点和方法,把传统偏重研究病原物的致病性改变为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因此不仅可以了解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品种与个体菌株的关系,还可以了解在不同条件下品种群体与菌株群体的关系。近十几年王焕如基于这些观点和方法对河北、陕西、河南、新疆等地区的小麦品种与小麦叶锈菌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把我国小麦锈病菌生理和品种抗锈病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1985年他应邀去美国讲学,报告了生物间遗传学在中国小麦叶锈病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依阿华州立大学副校长克里斯顿森评价:“王教授的学术观点,不仅对研究生,对教授也有启发。”密苏里州立大学雷格林教授评价:“你们的工作,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好的。如能在抗病育种中应用,将可以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堪萨斯州立大学勃劳德教授的评价:“王教授的抗性组合的构思,是独立的创新。”近十几年来,王焕如和他主持的小麦叶锈病研究组取得瞩目成就,其中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并领导了全国小麦叶锈病研究协作组,与山东、山西、河南、内蒙等单位进行多项的协作研究。生物间遗传学是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在锈菌生理分化现象和基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科的基本观点是特定的病原物基因型和特点的寄主基因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特定的表现型。它不仅全面地考虑了寄主、病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还指出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特定的寄主和特定的病原物相互作用的专化性。王焕如鉴于生物间遗传学的发展,经他积极建议农业部于1981年和1984年分别邀请美国国际生物间遗传学权威.雷格林(Loegering)和.勃劳德(Browder)两位教授来华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生物间遗传讲习班。王焕如在会前亲自译出主讲人的讲授提纲,主持组织讨论和辅导,会后亲自整理全部讲授资料。在以后的几年中,应邀到全国各地进一步介绍生物间遗传学理论,并与冯祖寿合编了我国第一本《生物间遗传学》讲义。为推动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84年王焕如及他的研究小组首先将这理论用于小麦叶锈病的研究上,发表了“生物间遗传学不通过杂交推导基因型的程序及其在小麦抗叶锈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代表了我国小麦锈病研究进入到新的水平。以后发展到小麦条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以及稻瘟病、谷瘟病等方面也充分应用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一方面,不能不说是与王焕如积极引进、应用和传播生物间遗传学的功绩是分不开的。王焕如自1943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90年离休后仍继续为研究生讲授高级植物病理学和专题报告。几十年来他坚持主张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三结合。他担任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主任时,强调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尽量多做研究工作。他认为开展科研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密切相关的。王焕如在教学上强调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重视启发式教学。他不仅在课堂上或辅导中开展质疑和答疑,而且经常给同学们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同学去查阅资料,甚至通过田间和实验室里小型实验来解答问题。他提倡因材施教,鼓励同学因志趣选修各种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发挥其专长。王焕如在科研上,善于帮助同志们从具体的实验结果提高到理论上进行分析。例如在小麦锈病防治的研究上,他根据同志们对河北碧玛1号小麦丧失抗条锈性问题研究的结果,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大胆地对传统的锈菌生理小种鉴定方法和生理分化观点提出对若干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编写系统作了革新。他指出“柯赫法则”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等等。正由于他以求实的精神使得他与范怀忠合编的《植物病理学》教材博得了国内和菲律宾学者的好评,1988年由农业出版社向国家教委推荐为优秀教材。王焕如为我国植物病理事业奋斗了几十年,他亲自编写了《植物免疫学》、《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生物间遗传学》和《抗病育种的病理学基础》等教材。他主持翻译了《植物抗病育种——概念和应用》等数部专著,他和他的锈病研究组发表论文124篇,以及百余篇专题译文,为我国植病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赤子忠心、为国为民。”

小麦条锈病研究论文

稀土对花卉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上海宝山区海滨二中 张蕾菁 吴军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鲜花色彩艳丽,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长久的缺陷。人们为延长鲜花的保鲜期,曾使用过不少试剂,如阿斯匹林等。我们则尝试用稀土来延长植物的开花期。 稀土是一类稀有元素。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解它对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农乐粉状物(一种稀土肥料),金盏菊,烧杯。 二、实验过程和记录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 农乐溶液 情况记录 对照 50mg/100ml 花盛开,1周后凋谢 花6天后谢 100mg/100ml 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 时比对照组略大 花6天后谢 15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20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300mg/l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三、分析和讨论 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 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 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 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 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 (选自《中学科技》1994年第4期) 二 整篇作文 自选题目,利用最近一段课余时间(半个月或—个月),尝试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 题目的选择很重要,可结合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某门学科的学习、钻研,或者结合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或者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然后参照课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去认真搜集并分析材料,提炼出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安排好合适的结构,快速起草并细心修改,最后认真誊清。课文后所附例文可供参考;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参读一些报刊上新近发表的科学小论文。 下列题目供参考: 1.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2.××江的污染小议 3.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 4.也谈敬畏生命 5.析生物链

蔡旭陪同金善宝赴川北考察农业1939年,蔡旭陪同金善宝赴川北考察农业,经绵阳、江油、剑阁、广元、茂县、松藩、灌县到达成都。沿路除调查农作物分布、品种情况和栽培技术外,还注意搜集地方品种资源。每到一地便向当地索取地图和有关农业生产资料,连夜抄录整理和分析讨论。由于工作过于紧张认真,竟招致地方当局的猜疑,在距江油县城60里处遭伏击拦截,并以“通匪”罪名对他们进行搜查、软禁,3天后才由中央大学出面保释。此行虽然经受不少艰难险阻,却使蔡旭对四川北部地区的农作物生产与生态环境、民俗习惯的关系有了深入一步的认识,并将考察结果写成《四川西北部农业概况调查》一文,供有关部门参考。小麦育种生涯带来一个有意义的转折川北之行也给蔡旭的小麦育种生涯带来一个有意义的转折。他们从峰恋起伏的山区踏入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滚滚麦浪冲涌而来,无垠沃野令人心旷神怡,心潮澎湃,这对于一位胸怀大志的小麦育种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具有吸引力啊!不久蔡旭就告别了山城重庆来到位于成都的四川农业改进所继续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先后担任技士、技正等职。他的爱人王洁也调到该所所属的蚕场任技术主任,巡回指导当地的养蚕业。四川农改所是抗战期间西南后方农业人才荟萃、科研条件最好的场所。蔡旭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环境条件,深入实践,埋头钻研。在1939—1945年间,除照管小麦杂交育种的培育与选择外,着重对南京已初显苗头的“南大2419”继续进行试验、示范和小面积推广,同时还肯定了矮立多(Ardito)、中农28(Villa Glori)、川福麦(Faun)等引进品种在川西平原的生产应用价值。1942年蔡旭主编了《四川小麦之调查试验与研究》一书,内分:调查、试验与研究、推广、改进意见四编,除阐述四川省的小麦生产与科研成就外,最有意义的是,就国内外小麦品种在我国不同地区种植后的表现,探讨了我国小麦的自然分区问题。文中提供的试验结果和作者的论点基本上构成了建国后我国小麦生态区划的基础。这对小麦引种、品种区域试验和良种推广都有指导作用。部分内容还被吸收到6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小麦栽培学》一书中。成都平原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抗条锈病是川农所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蔡旭做为一个有经验的育种工作者,当然对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及其遗传特点很感兴趣。为此,他结合育种工作开展遗传研究,并于1949年发表了题为《小麦成株抗条锈病的遗传》一文。这是我国关于小麦条锈性遗传研究的第一篇论文。这项研究结果对他后来北上开创冬小麦抗锈育种工作并取得显著进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阳,王美南,张如佳,徐长刚,李振岐. 基因枪法转化基因在小麦条锈菌中的瞬时表达.西北植物学报,2006,26(6):1115-1118(第一作者)张如佳,王 阳,王美南,井金学,李振岐.基因枪介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通讯作者)王阳,尹晓飞,徐智斌,黄洁,李振岐,宋纪蓉,尹涛.地蚕提取物诱导小麦抗条锈病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32(11):45-47(第一作者)黄洁,宋纪蓉,王阳,李振岐,徐抗震,尹涛.地蚕中低聚糖的提取及其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研究. 食品科学,2004, 25(3):106-109(第三作者)王阳,康振生,李振岐. 天水地区高山、半山和川区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多核率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2):110~113 (第一作者)郑文明,陈受宜,康振生,王阳,吴立人,李振岐。甘肃天水地区小麦条锈菌自然群体DNA指纹分析。北京:菌物学报,2005,2004(2):199~206(第四作者)王阳,王保通,康振生,李振岐.2002年陕西省小麦条锈病流行概况及防治对策.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12,18-19(第一作者)王阳,王大浩.BTH和INA诱导小麦抗条锈病性的研究.中国植保导刊,2004,24(8):5-8(第一作者)卢丽丽,张亮,严引娣,王美南,王阳,井金学.一种快速分离小麦条锈菌转GUS基因转化体的方法.西北农业学报,2009,18(1):170-172,183(通讯作者)

新疆梨火疫病研究论文

由于梨火疫病在世界各国均很重视,研究亦相对较多,其检验方法亦很多,从经典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症状观察等到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DNA探针、PCR技术的应用及脂肪酸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等,但在目前检疫上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致病性测定确诊的方法。症状观察梨火疫病的症状很典型,是鉴定的重要方法,但必须与其他症状相似的梨梢枯病区分开。主要区别见(Zwet和Keill1979)分离培养对于症状明显材料可直接分离病原,而症状不明显的材料如水果、幼枝等,可先进行IF(免疫荧光法)检测,再进行分离。分离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进行。MS培养基这是Miller和Schroth专为梨火疫病菌设计的选择性培养基。梨火疫病菌菌落为红橙色,背景为兰绿色。配方如下:琼脂20g,甘露醇10g, L-天门冬酰胺3g,牛胆酸钠,磷酸氢二钾,烟酸,MgSO4·,次氮基三乙酸,硫酸十七烷基钠,溴麝香草酚兰水溶液9ml,中性红,蒸馏水970ml,灭菌后加1%放线菌酮5ml,1%硝酸铯水溶液。CG培养基这是Cross和Googman设计的高糖培养基,梨火疫病菌在28℃培养60小时后形成典型的火山口状菌落,特别是在立体显微镜下。配方如下:水380ml,蔗糖160g,营养琼脂12g,结晶紫(1%乙醇溶液),放线菌酮20ml。TTC培养基该培养基是Weise(1981)设计的四氮锉-福美联培养基。梨火疫病菌在27℃培养2~3天后,可产生红色肉疣状菌落。配方如下:营养琼脂37g,蔗糖100g,酵母粉5g,葡萄糖15g,水100ml,~。灭菌后加,福美联85~250ml。CCT半选择性培养基这是Tshimaru和Kios于1984设计的。梨火疫病菌 28℃培养48小时后,形成淡紫色透明菌落,中央颜色略深,配方如下:蔗糖10g;山梨醇10g;1%SDS30ml,结晶紫乙醇溶液2ml,营养琼脂23g,蒸馏水 970ml。灭菌后加入1%硝酸铯水溶液2ml和放线菌酮。Zeller改良高糖培养基梨火疫病菌在此培养基上27℃培养2~3天后,菌落大小为3~7mm,橙红色半球形,高度凸起,中心色深,有蛋黄状中心环,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配方如下:牛肉浸膏8g,蔗糖50g,放线菌酮50mg,溴百里酚兰9ml,中性红,琼脂20g,水1000ml,。另外,梨火疫病菌在NA+5%蔗糖等培养基上,典型菌落果聚糖阳性,在紫外灯下无荧光。免疫荧光染色(IF)对于呈现梨火疫病症状的材料,可直接平板分离,后免疫学试验即可确诊。对于表面健康的材料,可能携带潜伏或附生的梨火疫病菌,可先用IF法筛选,若阳性,再分离和其他生理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确诊。取样和抽提随机选取100株不同种或品种植株上约10cm长的100根枝条为一样品。每个样品随机抽取30根枝条,其余5℃保存备用。每根枝条切成4段(共120小段)。室温下将上述小段放于烧瓶,加吐温溶液浸泡,并振荡小时。上清液经烧结玻璃滤器(Whatman1号滤纸)过滤后,在10000g离心20分钟,沉淀用1ml灭菌的PBS悬浮,其中悬浮液加一滴 Difco甘油于-20℃保存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IFAS)采用抗梨火疫病菌的抗血清,设同源抗原对照及阴性对照、正常血清对照和空白对照。在12孔载玻片上,每孔加20ml试验悬浮液,及对照孔PBS。阳性菌等,火焰热固定后,各加2?l一定稀释度的抗血清,37℃保湿孵育30分钟,用轻轻换洗3次。洗干后每孔加20?l1:10稀释的FITC标记的Ig,37℃保湿孵育30分钟,同上洗、干后,每孔加1滴 的磷酸甘油封片,并在有上荧光光源和适宜滤光片的荧光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形态典型的荧光细胞若IF阳性,再进行分离病原及有关试验。玻片凝集试验典型形成果聚糖,无荧光的菌落在载玻片上与1滴1:20稀释()抗梨火疫病菌的抗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生理生化试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对形成果聚糖,凝集试验阳性,无荧光菌落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有关鉴定是必要的。最简单的途径是用IF和API-20快速生化鉴定板。致病性实验梨火疫病菌致病性试验可用梨片或梨嫩枝测定,亦可用烟草过敏反映检查。NA上培养48小时的细菌配成108cells/ml的悬液,注入烟草叶片或接种于1cm厚梨片、或针刺接种于1丈长的巴黎枝条,28℃下培养,一般10~12小时后,烟草注射区出现白色坏死斑。1~3天后,梨片或枝条上出现白色菌脓,则可确诊。其他鉴定方法梨火疫病的检测鉴定技术发展较快,其中目前应用较多有脂肪酸分析,该方法在美国、英国用于鉴定菌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Zwet)。另外,DNA探针、PCR技术亦用于梨火疫病菌的检测和鉴定,特别是美国、新西兰、德国、加拿大等均已开始应用于实际检疫,特别是新西兰利用DNA探针检测水果的带菌情况。

直杆菌,有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大小为~~× ~,多数单生,有时成双或短时间内3~4个呈链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过氧化物酶阳性,氧化酶阴性,从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蔗糖和?-甲基葡萄糖苷、海藻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利用木糖和鼠李糖在NA+5%%蔗糖培养基上,菌落白色,粘性,圆顶状,27℃培养2天,菌落直径3~7cm,有1稠绒毛状的中心环,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水解明胶,不水解酪蛋白,不还原硝酸盐,不产吲哚和H2S,生长最适温度25~27℃,最高温度33~34℃,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为6~37℃,致死温度45~50℃。病菌世代时间在25℃下为分钟,最适 pH为6。不降解果胶酸和氧化葡萄糖盐,从核糖和海藻糖产酸,大多数从阿拉伯糖产酸,不从甘露糖、水杨苷、?-甲基葡萄糖苷、木糖、蜜二酸、内消旋肌醇、乳糖、麦芽糖或纤维二糖产酸,生长需尼咕丁酸,DNAG+Cmol%为 ~(Bd.)。

小麦锈病研究现状论文

全世界凡有小麦种植的地方,几乎都有一种或几种锈病的发生。在我国,小麦条锈病[Wheatstriperust(yellowrust)]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和黄淮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西北春麦区;小麦叶锈病过去以西南麦区发生普遍,近年来华北、西北和东北各麦区渐趋严重。在我国,条锈病的发生比叶锈及秆锈病更为普遍,对生产的威胁也最大。在华北、黄淮平原、西北和西南等地经常发生危害。

小麦锈病在我国常造成大面积流行,特别是条锈病曾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小麦锈病大流行年份,感病品种一般减产30%左右,中度流行年份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高达50%~6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锈菌对小麦植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病菌可大量掠夺植株体内的养分和水分,干扰和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作用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表皮组织受到破坏,使其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最终造成籽粒瘪瘦、千粒重和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王焕如从1939年就开始研究小麦叶锈病。1945年在美留学期间,曾协助导师.斯塔克曼对全美小麦秆锈生理小种进行过调查,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焕如对小麦锈病的研究集中于小麦锈菌生理分化和品种抗锈病方面。他在国内广泛介绍斯塔克曼所倡导的锈菌生理小种概念和研究方法,为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王焕如十分重视小麦锈病的应用研究,以解决生产上的问题。1950年王焕如受农业部委托对我国东北地区小麦秆锈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小麦锈病菌生理小种,小麦品种幼苗抗病性作了大量鉴定工作,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锈病菌主要生理种是21号,并从307个小麦品种中筛选出近20余个抗病品种,为解决东北地区春小麦锈病为害起了积极作用。1956年对东北地区小麦锈病转主寄主的调查,明确大叶小蘖在东北地区不起寄主作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除草的人力和经费。1959年他对河北碧玛1号小麦丧失抗条锈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丧失抗性的原因是碧1锈菌生理种引起的,并提出引种和培育抗病性品种措施。1984年王焕如对张家口坝下地区夏播小麦条锈病进行了考察,认为在高山上越夏的条锈菌与平原地区秋播小麦出土的时间不相衔接,消除了有人担心条锈菌有可能波及平原冬麦锈病流行的忧虑。此外,王焕如还为解决小麦赤霉病、腥黑穗病、黑胚病、根腐病的防治研究上做出了显著成绩。王焕如经过20余年对小麦锈病的研究,1962年首次对.斯塔克曼关于小麦锈病菌生理种概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异议。指出斯塔克曼的观点是偏重于锈病分类而忽视了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在研究方法用鉴别寄主来鉴定生理种局限性,提出用生产品种,辅之以其他方法来鉴定小种。1963年再次指出用标准寄主来鉴定锈菌生理小种方法,在学术观点上有片面性,提出室内的鉴定工作,与室外调查工作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侦察锈菌的变化。1981年,王焕如在生物间遗传学的启迪下,根据自己的实践以及结合国外的动向,提出了今后开展小麦锈菌毒性研究应持有群体观点、生态观点和时态观点、进化观点的倡议。采用毒力频率的方法研究小麦品种与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用毒力组合与抗性组合的方法分析品种群体与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为推广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根据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不通过杂交来推导品种抗性基因和基因型,为简便和迅速地鉴定抗源和选配亲本提供遗传信息。这些观点和方法,把传统偏重研究病原物的致病性改变为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因此不仅可以了解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品种与个体菌株的关系,还可以了解在不同条件下品种群体与菌株群体的关系。近十几年王焕如基于这些观点和方法对河北、陕西、河南、新疆等地区的小麦品种与小麦叶锈菌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把我国小麦锈病菌生理和品种抗锈病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1985年他应邀去美国讲学,报告了生物间遗传学在中国小麦叶锈病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依阿华州立大学副校长克里斯顿森评价:“王教授的学术观点,不仅对研究生,对教授也有启发。”密苏里州立大学雷格林教授评价:“你们的工作,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好的。如能在抗病育种中应用,将可以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堪萨斯州立大学勃劳德教授的评价:“王教授的抗性组合的构思,是独立的创新。”近十几年来,王焕如和他主持的小麦叶锈病研究组取得瞩目成就,其中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并领导了全国小麦叶锈病研究协作组,与山东、山西、河南、内蒙等单位进行多项的协作研究。生物间遗传学是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在锈菌生理分化现象和基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科的基本观点是特定的病原物基因型和特点的寄主基因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特定的表现型。它不仅全面地考虑了寄主、病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还指出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特定的寄主和特定的病原物相互作用的专化性。王焕如鉴于生物间遗传学的发展,经他积极建议农业部于1981年和1984年分别邀请美国国际生物间遗传学权威.雷格林(Loegering)和.勃劳德(Browder)两位教授来华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生物间遗传讲习班。王焕如在会前亲自译出主讲人的讲授提纲,主持组织讨论和辅导,会后亲自整理全部讲授资料。在以后的几年中,应邀到全国各地进一步介绍生物间遗传学理论,并与冯祖寿合编了我国第一本《生物间遗传学》讲义。为推动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84年王焕如及他的研究小组首先将这理论用于小麦叶锈病的研究上,发表了“生物间遗传学不通过杂交推导基因型的程序及其在小麦抗叶锈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代表了我国小麦锈病研究进入到新的水平。以后发展到小麦条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以及稻瘟病、谷瘟病等方面也充分应用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一方面,不能不说是与王焕如积极引进、应用和传播生物间遗传学的功绩是分不开的。王焕如自1943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90年离休后仍继续为研究生讲授高级植物病理学和专题报告。几十年来他坚持主张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三结合。他担任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主任时,强调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尽量多做研究工作。他认为开展科研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密切相关的。王焕如在教学上强调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重视启发式教学。他不仅在课堂上或辅导中开展质疑和答疑,而且经常给同学们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同学去查阅资料,甚至通过田间和实验室里小型实验来解答问题。他提倡因材施教,鼓励同学因志趣选修各种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发挥其专长。王焕如在科研上,善于帮助同志们从具体的实验结果提高到理论上进行分析。例如在小麦锈病防治的研究上,他根据同志们对河北碧玛1号小麦丧失抗条锈性问题研究的结果,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大胆地对传统的锈菌生理小种鉴定方法和生理分化观点提出对若干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编写系统作了革新。他指出“柯赫法则”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等等。正由于他以求实的精神使得他与范怀忠合编的《植物病理学》教材博得了国内和菲律宾学者的好评,1988年由农业出版社向国家教委推荐为优秀教材。王焕如为我国植物病理事业奋斗了几十年,他亲自编写了《植物免疫学》、《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生物间遗传学》和《抗病育种的病理学基础》等教材。他主持翻译了《植物抗病育种——概念和应用》等数部专著,他和他的锈病研究组发表论文124篇,以及百余篇专题译文,为我国植病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赤子忠心、为国为民。”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历史上曾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一般发病越早损失越重。

(1)症状识别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短褐斑”,这是区别三种锈病的口诀。条锈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黄色粉疱,即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叶锈病初期出现褪绿斑,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秆锈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可为害叶片及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合成大斑;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长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使秋苗发病。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或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发病轻重与品种有密切关系,易感病的品种发病较重。春季气温偏高和多雨年份,植株密度较大,以及越冬病菌量或外来病菌较多时,易发生锈病流行。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耐、避)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的有效成分拌种,或特谱唑按种子量的有效成分拌种。三是叶面喷药。发病初期每米2用20%粉锈宁乳油30~50毫升,或特谱唑15~3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