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文化负载词商英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文化负载词商英论文题目

商务英语的选题有很多,你具体是熟悉按个方面的来说,尽量选自己熟悉的方面去写,千万不要盲目的去选题。我给些选题,你自己参考参考。1.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探讨 2. 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4. 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5. 单证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6. 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 7.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8. 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 9. 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10.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11.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12. 2010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 13. 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 14. 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 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 16. 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17. 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 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9. 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20. 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21. 外商直接在华投资探讨 22.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23.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24.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探讨 25.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6.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27. 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 28. 入世商务英语写作的研究29. 制单工作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 30.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探讨 31. 浅谈实质利益谈判法 32.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33. 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34. 清算所在期货市场上的地位 35.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36. 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 37. 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文化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等) 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反倾销 38. 如何防范信用证 39. 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 40. "10+1"自由贸易区未来前景展望 41. 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 42. 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 43. 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4. 武汉市现利用外资纵谈 45. 广州/深圳等地区三资企业结构分析 46. 浅谈广州等地区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47. 浅谈广州等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的市场分布 48.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之探讨 49. 单证员跟单员等资格证书现状思考 50. 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51.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 52.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54. 中国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55. 我国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问题研究 56. 人民币业务对外开放之探讨 57. 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

提供一些商务英语专业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 《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障碍研究》 2.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4. 《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5. 《单证员/报关员/跟单员等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6. 《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7.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8. 《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9. 《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10.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11.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12. 《2007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13. 《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14. 《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16. 《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17. 《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9. 《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20. 《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21. 《外商直接在华投资探讨》22.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23.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24.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探讨》25.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6.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27. 《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28. 《入世商务英语写作的研究》29. 《制单工作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30.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探讨》31. 《浅谈实质利益谈判法》32.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33. 《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34. 《大学生在运用定语从句时常见错误及分析其原因》35.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36. 《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37. 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文化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等)38. 形象语在写作中的修辞效果39. 形象语在英汉诗歌互译中处理手段上的差异40. 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41. "10+1"自由贸易区未来前景展望42. 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43. 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44. 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5. 南昌现利用外资纵谈46. 广州/深圳等地区三资企业结构分析47. 浅谈广州等地区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题目大全

1、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2、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3、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

4、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5、商务谈判的艺术性

6、商务谈判中的语言艺术

7、商务谈判的文化障碍

8、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9、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

10、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11、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12、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13、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14、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15、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

16、跨文化的商务谈判

17、商务英语交往中的礼貌原则

18、如何翻译好日常商务文书

19、商务英语信函的语体分析

20、浅谈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

21、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

22、商务英语汉英翻译中从句的运用技巧

23、论跨文化因素对商业广告英语翻译的影响

24、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25、浅谈英语告示语的语言特色与翻译

更多职场英语最新商务英语推荐阅读:

合同与协议的区别

怎样写商务英语报告

职场新人学习英语的方法

商务英语:日常交流常用的英语

工作调动英语对话:Transferring Jobs

26、商务英语阅读研究

27、商务英语写作问题研究

28、商务英语考试技巧研究29、商务英语听力策略研究

30、英语口语或语法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

31、商务函电交流研究

32、商务英语学习方法

33、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34、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35、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

36、国际商务谈判中应注意的文化因素

37、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壁垒”

38、广告英语的分类及分析

39、虚拟语气与商务英语表达

50、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探讨

51、反译法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52、奈达“等值”理论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理解和应用

53、商务英语中的平行结构及其翻译方法

54、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应用中的度范畴

55、商务英语语篇文体特征分析

56、商务英语常用单词的多义现象例析

57、商务英语中的委婉表达及其翻译

58、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59、商务英语中书面语言的文体特征及语用分析

60、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61、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

62、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

63、美国英语习语与文化

64、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65、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40、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41、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2、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

43、术语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性

44、商务谈判语言技巧

45、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

46、例析论网络环境下商务英语的拓展学习模式

47、浅析商务英语汇商务英语中俚语的风格及翻译

48、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的关系

49、商务英语中以谓语动词为中心的基本句型的翻译

更多职场英语最新商务英语推荐阅读:

合同与协议的区别

怎样写商务英语报告

工作调动英语对话:Transferring Jobs

商务英语:日常交流常用的英语

职场新人学习英语的方法

商务英语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商务英语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下面学术堂精选了20个商务英语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商务英语函电中的语境分析2、旅游业中商务英语重要性分析3、在对外贸易谈判过程中商务英语的应用与技巧4、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技巧与应用5、浅析商业文化传播中商务英语的应用6、基于商务英语写作的反馈研究7、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信函多维度对比分析8、论商务英语语篇阅读中的语块效应9、英语商务文本翻译策略总结性研究10、基于语言经济价值的商务英语研究11、目的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汉译方法研究12、浅析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广告翻译的运用13、基于语用连贯的商务函电谋篇探析14、跨文化情境下商务英语口译研究--从释义理论解析文化意象处理策略15、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探究商务英语翻译16、论译者隐喻能力与商务英语翻译17、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18、商务谈判中的英语委婉语的运用及其表达方法19、商务英语口译能力要素的基本构成20、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在“互联网+”新常态下的需求分析

研究文化负载词的必要性论文

论文写文化负载词不好。负载词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应当使用适度,过度的异化会导致误译的发生,因此,论文写文化负载词不好。论文就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研究财经新闻中文化负载词得意义具体如下:1、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错误的译文不仅会使原文失去意义。2、还会使译入语读者误解原文,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3、负载词的翻译要考虑到完整性更要收到新闻媒体进行传播。

国外在文化负载词方面的研究比较细致深入,相关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据调查“文化负载词”(Cultural Keywords)是指植根于某一文化中的特定词汇或短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符号意义。这些词汇和短语不仅反映了某个文化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历史渊源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意义。国外在文化负载词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理论: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解释上,探讨了文化负载词与文化、语言、符号等方面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2、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和语用功能: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开始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和系统归纳,同时还探讨了其在肯定、否定、修辞等语用功能方面的使用。3、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开始重视文化负载词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的提高。4、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和应用:除了教学研究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和应用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其翻译并应用于实际的翻译、交际和商务活动中。

商务英语文化论文题目

额 我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 貌似电脑里还有那时候的选题 差不多600多个你留个邮箱 我下班回去发给你吧 ===============================已发送 请查收

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题目大全

1、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2、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3、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

4、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5、商务谈判的艺术性

6、商务谈判中的语言艺术

7、商务谈判的文化障碍

8、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9、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

10、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11、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12、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13、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14、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15、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

16、跨文化的商务谈判

17、商务英语交往中的礼貌原则

18、如何翻译好日常商务文书

19、商务英语信函的语体分析

20、浅谈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

21、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

22、商务英语汉英翻译中从句的运用技巧

23、论跨文化因素对商业广告英语翻译的影响

24、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25、浅谈英语告示语的语言特色与翻译

更多职场英语最新商务英语推荐阅读:

合同与协议的区别

怎样写商务英语报告

职场新人学习英语的方法

商务英语:日常交流常用的英语

工作调动英语对话:Transferring Jobs

26、商务英语阅读研究

27、商务英语写作问题研究

28、商务英语考试技巧研究29、商务英语听力策略研究

30、英语口语或语法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

31、商务函电交流研究

32、商务英语学习方法

33、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34、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35、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

36、国际商务谈判中应注意的文化因素

37、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壁垒”

38、广告英语的分类及分析

39、虚拟语气与商务英语表达

50、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探讨

51、反译法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52、奈达“等值”理论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理解和应用

53、商务英语中的平行结构及其翻译方法

54、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应用中的度范畴

55、商务英语语篇文体特征分析

56、商务英语常用单词的多义现象例析

57、商务英语中的委婉表达及其翻译

58、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59、商务英语中书面语言的文体特征及语用分析

60、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61、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

62、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

63、美国英语习语与文化

64、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65、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40、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41、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2、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

43、术语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性

44、商务谈判语言技巧

45、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

46、例析论网络环境下商务英语的拓展学习模式

47、浅析商务英语汇商务英语中俚语的风格及翻译

48、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的关系

49、商务英语中以谓语动词为中心的基本句型的翻译

更多职场英语最新商务英语推荐阅读:

合同与协议的区别

怎样写商务英语报告

工作调动英语对话:Transferring Jobs

商务英语:日常交流常用的英语

职场新人学习英语的方法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1、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2、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3、商务英语信函的语体分析3、浅谈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4、商务英语学习方法探究5、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6、国际商务谈判中应注意的文化因素7、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8、试论普通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差异9、商务谈判中的语言艺术10、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11、广告英语的分类与分析12、试论文化因素对商务活动的作用13、商务英语听力策略研究14、商务英语写作问题研究15、商务英语考试技巧研究16、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7、The Ways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China’s Export Goods18、TheAdvantage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China’s Cheap Labor in Its Foreign Trade19、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elp ChinaDevelop Its Economy20、Export and Import Are Equally Necessary toChina 二、1、 初析英文广告句式结构及修辞的功能2、 从文化视角比较中英文广告语言3、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话语分析4、 商务英语发展现状浅祈5、 商务英语翻译技巧6、 商务英语函电中的文化因素初探7、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8、 试论文化导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9、 中英文广告标题的共同点10、中英文广告传播之语言特色及跨文化问题11、商品译文的品牌形象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12、商务英语翻译标准初探13、试论商务英语写作的简洁礼貌原则及写作技巧14、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实施反倾销的应对策略15、现代商务英语书信的写作风格和语法特点16、英文广告的特点及翻译17、从修辞方面浅探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18、浅议国际贸易的几点理论创新19、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探讨20、商务英语翻译技巧21、商务英语书面语篇词汇特点分析22、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当中的应用 三、1、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2、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3、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4、商务谈判中的语言艺术 5、商务谈判的文化障碍 6、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探讨 7、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8、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9、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10、商务英语阅读研究 11、商务英语写作问题研究 12、商务英语考试技巧研究 13、商务英语听力策略研究 14、商务英语考证口语考试技巧研究 15、商务英语交往中的礼貌原则 16、如何翻译好日常商务文书 17、商务英语信函的语体分析 18、浅谈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 19、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 20、商务英语汉英翻译中从句的运用技巧 21、商务谈判的艺术性 22、跨文化的商务谈判 23、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 24、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25、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 26、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27、商务英语背景知识与商务英语28、广告英语的分类及分析 29、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壁垒”30、英语口语或语法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 四、1、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2、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3、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4、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5、商务谈判的艺术性 6、跨文化的商务谈判 7、美国英语习语与文化 8、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9、TheCultural Comparison in Business Activities 商务活动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0、商务英语交往中的礼貌原则 11、如何翻译好日常商务文书 12、商务英语信函的语体分析 13、浅谈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 14、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 15、商务英语汉英翻译中从句的运用技巧 16、论跨文化因素对商业广告英语翻译的影响 17、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18、浅谈英语告示语的语言特色与翻译 19、商务英语信函的用语特征分析(An Analytical Term Features of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 20、商务英语学习方法 21、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22、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23、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 24、国际商务谈判中应注意的文化因素 25、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壁垒” 26、广告英语的分类及分析 27、商务英语背景知识与商务英语Business Knowledge and Business English 28、虚拟语气与商务英语表达Subjunctive Mood and Business English 29、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运用Utilization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English Learning 30、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eveloping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Skill in BusinessEnglish Learning 31、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The Role of Business English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32、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33、Etiquettein Business Activities 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 五、 1、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特点2、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3、商务英语中的委婉策略4、商务英语书信翻译的特点5、商务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分析及对策6、网络与商务英语学习7、商务活动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8、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之探讨9、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10、影响高职学生口语能力的因素及对策11、浅谈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技能的培养12、谚语与翻译13、颜色词的翻译14、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15、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就业16、中国英语和跨文化交际17、商务谈判与中西方文化差异18、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19、商务口译技巧 六、1、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2、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inctiveEnglish Translation of Words in Business Contracts商务合同英语用词特点3、 On the Features of BusinessEnglish Letters浅谈商务信函的写作特点4、 On the Art of Rhetoric and TranslationApproaches in Advertising English论广告英语的修辞艺术和翻译方法5、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Politeness Principle in Foreign Trade Correspondence“礼貌”在函电中的恰当使用6、 Influence of Culturaldifferences on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Writing文化差异对商务汉英翻译的影响7、 The Cultural Comparison inBusiness Activities 商务活动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8、 On Cultural Elements Integratedinto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商务英语沟通中的文化因素9、 A Study of InterpretationSkills in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商务口译技巧10、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Advertisement广告英语的翻译

英语商务文化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商务英语方向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障碍研究》2.《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3.《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4.《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5.《单证员/报关员/跟单员等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6.《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7.《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8.《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9.《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10.《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11.《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12.《2007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13.《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14.《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15.《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16.《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17.《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18.《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9.《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20.《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英语方面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美联英语。美联英语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课程,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发音课、地道表达课、演讲课,项目课获得英语知识及思维技能,实现地道流利英语交流。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辅相成,满足学员灵活的学习需求。班型多样化,自主选择,只要有网,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英语。【免费领取英语试听课】

额 我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 貌似电脑里还有那时候的选题 差不多600多个你留个邮箱 我下班回去发给你吧 ===============================已发送 请查收

1、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2、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3、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4、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5、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6、商务谈判中的语言艺术7、商务谈判的文化障碍8、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9、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10、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11、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12、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13、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14、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5、商务谈判的艺术性16、跨文化的商务谈判

提供一些商务英语方向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 《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障碍研究》 2.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4. 《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5. 《单证员/报关员/跟单员等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6. 《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7.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8. 《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9. 《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10.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11.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12. 《2007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13. 《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14. 《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16. 《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17. 《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9. 《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20. 《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21. 《外商直接在华投资探讨》22.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23.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24.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探讨》25.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6.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27. 《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28. 《入世商务英语写作的研究》29. 《制单工作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30.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探讨》31. 《浅谈实质利益谈判法》32.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33. 《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34. 《大学生在运用定语从句时常见错误及分析其原因》35.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36. 《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37. 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文化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等)38. 形象语在写作中的修辞效果39. 形象语在英汉诗歌互译中处理手段上的差异40. 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41. "10+1"自由贸易区未来前景展望42. 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43. 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44. 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5. 南昌现利用外资纵谈46. 广州/深圳等地区三资企业结构分析47. 浅谈广州等地区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宋词商业论文题目

落花之下的独立人——从宋词中的落花意象浅析宋代文人的命运观【关键词】 落花 命运偶然性 文人的个人际遇 家国忧患意识【内容摘要】宋词中的意象浩如烟海,本文将选取“落花”这一意象,从士大夫阶层、失意文人以及女性词人,三个层面,结合具体作品,和词人写作时的背景和心态,试分析“落花”意象在宋词中的特殊意蕴和内涵,及其中所表达的宋代文人的命运观和家国意识。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落花凋零,飘摇随流水,太多的人看到这样的一幕,都会觉得一种不可自制的悲伤。这是因为,花之迅速凋落,乃是“人之生死、事之成败、物之盛衰”的缩写。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诗从稿》中也曾这样写道:“枝头上憔悴暗淡的花朵,较之被狂风吹落的满地繁红更加使人觉得难堪。后者虽使人对其夭亡深怀惋惜,而前者则使人清清楚楚地认识到生命由盛而衰,由衰而灭的残酷的事实。后者属可避免之偶然的意外,前者则是不可逃避的一切生物之终结的定命。” 看落花的人,由落花生命的逝去,而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就如同飘忽不定的落花一样偶然,毫无定则。从而,产生了一种,命运无常的悲戚心理。落花便由一种单纯的自然事物,转变成为了一种富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的意象。其实,最早提出这种落花意象中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偶然观的是南朝的范缜。在《南史范缜传》中,这样写道:“竟陵王子良精言佛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缜答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开藩篱落于粪溷之中。”这段话是他与竟陵王萧子良就关于因果报应说所作的辩论。范缜说,“人生好象落在地上的花朵,有些花朵被风吹落到厅堂里,飘落到席子上,坐垫上,正如你一样出身高门,享受富贵;而有些花瓣被吹到粪坑里,就像我,一生不幸。”这即是说,人的富贵、贫贱,只不过是偶然的遭遇不同罢了。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富贵贫贱完全是自然的偶然现象。它包含了一种不可知论的前提,即人们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只能听其自然安排,个人是无能为力的。综观宋词史,在宋代诗人的词作中,落花意象比比皆是,有约六百多首。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因为宋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纤巧细致的特点,更容易表现优美、悠闲或忧愁的情绪。故而,落花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以忧伤之美,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宋词中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在词中,落花意象染上更多个人境化、女性化的色彩。同时,又由于作者的地位、身份、所处情境的不同,落花意象中所包含的思想内蕴也不尽相同。但是,我认为,采用落花意象中的词人,通常是借落花来感时伤物的,表达那种生命易逝、命运难料的情怀。在描写落花的时候,大多处于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状态。对“落花”意象的表述,是一个由外在意象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述的过程。从历史上看,首先,宋代是一个重文抑武,优渥文人的时代。为了适应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科举成为了入仕的主要途径,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从而形成了读书办学和研究学术的社会风气。学校教育的蓬勃发展,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明朝徐有贞在《重建文正书院记》中说:“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盛过之。”宋代统治者,鉴于前朝之教训,对文化没有实行专制,使学术思想得以活跃。宋代知识分子吸取了佛、道理论,与儒学相结合,形成了与“汉学”相对立的“理学”,以及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境遇的探寻。但是,他们可以论政,却仍然是统治者手中的筹码。其次,在经济方面,宋代基本做到了长治久安,商业繁荣。这也使宋代文学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宋朝的发展是一个从北方向南方的迁移过程。北宋前期境内比较安定,但是,在逐渐迁移的过程中,国势渐微,尤其是到了南宋,国力已大不如前。这也造成了南渡之前后词人词作的不同。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才有助于宋代词人心态和价值取向的孕育和形成。而价值取向和处世心态一旦确立和稳固,宋代词人才会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随心而动,去实现冶游、饮酒、隐逸、谪居、参禅等多彩的人生体验。我大体上将宋代的知识分子分为三类,将从三个类别分述之。第一类是士大夫阶层。他们多沉浮于宦海,有报国之心,却难以为统治阶级所真正接纳,从而产生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这一类型,在宋代词人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以晏殊、欧阳修为例。提起落花词,不得不提晏殊。晏殊以一寒门士子而至于位极人臣,但是,检索晏殊长达五十年的仕宦生涯,其于政治历史却无足以彪炳史册的突出建树。晏殊的性格,中庸之气稍重,不是那种不避风险,敢于斗争的人。经多年宦海风波的历练,他养成了处事圆通的习惯。这种性格,以及他的家世背景,必然导致了他虽身居高位,但却无法很好的施展抱负的状况。落花的意象,可以自然为他表达对个人际遇的无奈和悲哀。在耳熟能详的《浣溪沙》中,他这样写道:“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其中,“ 怜取眼前人”一句,语出自元稹《会真记》中的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这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下片首两句虽然仍是念远伤春,但气度较大,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定义此首为伤别之作。起句,叹浮生有限;次句,伤离别可哀;第三句,说出借酒自遣,及时行乐之意。换头,承别离说,嘹亮入云。意亦从李峤“山川满目泪沾衣”句化出。“落花”句就眼前景物,说明怀念之深。末句,用唐诗意,忽作转语,亦极沉痛。通过“落花”这两个富有生命流逝色彩的意象,明确地集中和体现了 “伤逝”之情。而因为春和美好生命的明显关联,对 “伤春”主题的揭示就等于展示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年华的留恋,而时间性作为规定此在之 “在世”的基本性质,就在这种特殊的、在本质上是对生存本身的 “留恋”中被揭示出来。可以设想,假若没有这两个负载着主人公万千情思的生命化意象,此在又如何能从 “生命”自身中直观地感受到生命流逝的痕迹呢?晏殊需要以“落花”中所蕴涵的这种哲学人生观作为化解痛苦的灵药,其中包含着的无理性,不公平,可以,使他聊以平息底里矛盾的声音,得到短暂的心灵超脱。而欧阳修与晏殊又有着很大同。虽欧阳修词作不多,但仍多次出现了“落花”的意象。如《蝶恋花》中:“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所谓“乱红”即是落花。此词写暮春闺怨,

你可以参考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对你来说,它应该是有价值的。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原因如下: 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先讲宋词的成就。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课文按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与陆游的词作风格及其成就。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因而流传很广。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一、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唐诗宋词”一语,宋词与唐诗并称,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义,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宋季承唐,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确乎很难。但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我们在论宋词与唐诗的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注意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差别的确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在本书的宋词部分,笔者也主要着眼于宋词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当然也是与唐诗的不同之处)来展开论述。但在此绪论中,就像我们在论述唐诗的艺术特性前必须先说明唐诗对前代的继承关系一样,我们也必须先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从后来挖掘出来的敦煌曲子词来看,词在进入文之手以前,除了它的句式长短参差不齐外,与此前的民间歌谣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主要是采用那种简单、质朴、直率的表现方法。到中晚唐文人开始实验填词以后,就像一切民间文学向文人的文学的转变一样,词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渐渐地带有了文人的因而也是更艺术化的色彩(当然,也会有负面影响,例如少了质朴和直率,但这比竟是次要的)。最早实验词的创作的白居易、刘禹锡,尤其是后来大量进行词的创作的温庭筠、韦庄等,他们本就是唐的重要诗人,他们的加入,必然地会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种种技巧,带到词的创作中来。另外,五代、宋的词作者,也几乎都是诗人,他们一面作诗、一面填词,唐诗的各种技巧自然就会融汇、渗入到词的创作中去,使词的创作更加精美。实际上,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稍稍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倒如下面秦观的名词《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细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相对于诗,这是一首地道的词,它的情韵、它的色泽、它的意境,都是地道的词味儿的。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一品味,却发现它在很多方面,与唐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首句的“倚危亭”,看似是诗人的独创,但实际上,登高抒怀、寄愁正是唐诗人常用的写法,此类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例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杜牧的“楼倚霜树外,镜天玩一毫”(《长安望秋》)、李商隐的“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安定城楼》)、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东楼);甚至是“危”字的用法,也找得出唐诗的渊源,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李商隐的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赠刘司户贲》)至于接下来的以“芳草”比喻“恨”,以“萋萋”形容“芳草”,那更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写法;甚到 “铲尽还生”一语,也并非完全没有借鉴,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的“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下面的“柳外”、“青骢”也一样,单纯的“柳”的意象就不用说了,就是以“柳外青骢”来暗示恋情、离别的写法,也不是完全无所本的,如李商隐的《无题》中就有“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储光羲的《钓鱼弯》中就有“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虽然它们之间有较大的区别,但也不能说它们完全没有联系。至于“青骢”代车马、“红袂”代女性的写法,也是唐诗中庞大的借代体系中所有的。至于下片中“夜月、春风、飞花、细雨、黄鹂”的意象,以及用大量的类似意象来渲染愁绪的写法,以及它所创造的迷朦的意境,与唐诗都有着直接的借鉴关系。例如下面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着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也运用了大量的这类意象来渲染愁绪,其意境也有些相似。就是“娉婷、一帘、十里柔情”这些词语及其组合,应该说与唐诗也是有关系的,如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中,几乎就包含了所有这些意象和句式,其诗如下:“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笔者选择秦观这片词来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并不是它与唐诗有特别多的雷同处、借鉴得特别多,这实在是宋词创作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并不足怪,下如唐诗是在前代巨大遗产的基础上创新、 发展一样,宋词亦是在唐诗丰富的遗产的基地上进行创造的。 论到这种继承性,这里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宋诗与宋词都继承了唐诗这一遗产,那么,为什么宋诗的成就远在唐诗之下,亦不及宋词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诗与词不同的体式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说是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打一个也许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唐诗的创作艺术好比是一种专利,宋诗人把这种专利拿来制作同一种东西,尽管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创造、没有革新、没有增补,但是他们制作的毕竟是诗,是同一种东西,因此,这些东西一上市,就会被人窥见雷同处、摹仿处、剽窃处,被人控告侵犯了唐人的专利。正国为此(当然还会有别的原因),宋诗就希望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例如诗的议论化和散文化等,但不幸的是,这些东西新则新矣,但却或多或少地违背了诗的艺术规律。但宋代的词人则不同,虽然他们也继承了唐诗的创作艺术,但是,他们制作的却是另一种东西,是长短句的词,尽管明眼人也能窥见它们之间的某种继承关系,但这却不会被人视为侵犯了专利。有一种也许较为极端的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宋词中也有很多摹仿、点化、甚至照搬唐人的诗句的,这种情总如果出现在宋诗中,是万万逃不掉蠹鱼之讥的。但它出现在宋词里,情况却大不一样,由于词的长短句式的不同框架、不同的韵味,却仿佛给唐人原句注入了新的生命。例如晏几道的《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在这首精彩的词中,不要说意象、写景抒情、比喻等技巧的运用上继承了唐诗的艺术技巧,就是在字面上也有几处与唐人的诗句有些关系的,最末两句,几乎就是杜牧的成句。杜牧《赠别》诗:“多情却总似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若单以个别的句子来对照,晏几道是万万逃脱不掉书袋之名的。但若从词的整体来衡量,杜牧的这两句诗被稍加变化,放在一首结构、韵味全新的词中,却并不给人以多少摹仿、陈旧之感。如果借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现象,就一点也不奇怪:词对于诗而言,是一个不同的系统,即使同样的诗句进入词中,它也会获得新的系统质。对于这种现象,前人实际也有所认识,例如明王世贞说:“‘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阳帝诗也。‘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少游词也。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又如清胡薇元也说:“晏元献《珠玉词》集中《浣溪沙?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公七言律中腹联,一入词即成妙句,在诗中即不为工。此诗词之别,学者须于此参之,则他词亦可由此会悟矣。”为什么“语虽蹈袭”的句子,“然入词家尤是当家”呢?为什么“在诗中即不为工”,“一入词即成妙句”呢?这便是因为词是一不同于诗的新的系统,同样的诗句一进入词,就获得了新的系统质。至于更巧妙无痕迹的化用,那更可以视为一种全新的创造。如此词中的“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可以说是化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中的“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但晏词化用后,不仅更凝炼,更由于句式的变化,使它比原诗获得了更深长的韵味。这种现象在宋词中很多,可以说举不胜举。 当然,我们说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遗产,也并不是说宋词就没有自己的创造。前面我们说宋词继承唐诗的创作艺术生产了一种新的东西,这新的东西之“新”,当然就是唐诗中所没有的。它最大的新,就是它长短交错、变化多端的句式,这种句式,打破了唐诗(也打破中国古诗)齐言的传统,为更自由、委婉、更有韵味的抒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的“言长”的艺术特性,就主要是由其句式、韵律及其所带来的其他艺术技巧所造成的。其次,它之“新”还表现在它的“诗余”功能上、它的“诗余”题材的选择上。这种新的功能与新的题材选择,与它特定的体式、句式相结合,又带来了宋词一系列新的东西,例如它委婉、倾诉式的抒情韵味、细腻而多层折的描写、对内心生活更细腻而深入的把握、装饰设色的艺术、轻丽婉约的风格等。这种种之新,就造成了宋词与唐诗很不相同的面目。对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王国维有一段虽然简约而不失精当的论述,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段评述,可以说包含了笔者以上所言宋词之“新”,包括了它的体制、它的功能、它的题材特点等。在本书中我们探讨宋词的艺术,主要就抓住这些新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当然,对于它对唐诗艺术的继承,我们也会给予适当的关注。 (二)、宋词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首先,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使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其次,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感情,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再次,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感情、性灵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密丽险涩等多种风格。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这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大略窥见当时诗歌繁荣的面貌。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 。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山村之夜,如诗如画。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他才明白朝政其实已经腐败不堪。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千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深有感触,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用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在他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一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入化。像《春望》诗,都是例子。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一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一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这时的另一个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主。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有写得好的,如《卖炭翁》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趣味与韩、孟诗派正好相反。白居易既写有大量的讽喻诗,也写了不少闲适诗,而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篇歌行《长恨歌》和《琵琶行》。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宋朝最出名的就是政治制度了吧?冗兵神马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