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和氮沉降量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大重要特征,将对树木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巨大影响,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产量。然而,由于野外研究的缺乏,树木响应气候变暖和氮沉降的生理生态机制仍不明确,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准确预测森林应对全球变化的能力。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特有针叶速生用材树种,广泛种植于中亚热带地区。因此,研究杉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学意义。本研究选取3 a生杉木幼树为研究对象,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国有林场开展模拟土壤增温和氮沉降控制实验。设置土壤增温(+5℃)、施氮(40kg hm~(-2) a~(-1))、土壤增温+施氮、对照四个处理,利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生长相关指标和碳动态的监测,研究不同处理对杉木幼树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其结果将为我国杉木人工林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土壤增温对杉木幼树气体交换参数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差异,其显著促进了杉木幼树在非生长季(1月)的气体交换过程(A_(sat)+;P<)。增温通过影响杉木幼树光合/呼吸作用和针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而影响地上生长,在快速生长季(5月、10月)和非生长季(1月)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树干体积增长速率+;P<),在缓慢生长季(7月)无影响甚至抑制。(2)氮沉降对杉木幼树针叶气体交换过程、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养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对杉木幼树的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且具有季节性差异:在10月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地径增长速率,树干体积增长速率;P<),其他季节则产生一定促进效果(树干体积增长速率+;P<)。(3)土壤增温与氮沉降的交互作用在非生长季(1月)显著促进了杉木幼树的气体交换过程(A_(sat)+(max)+;P<),但其对杉木幼树生长生理的影响与单因素作用(土壤增温,氮沉降)相比未产生明显差异,这种影响可能只是单独处理累积的效果。并且增温是主要影响因素。(4)杉木幼树的生长速率及各项生理指标均具有一定季节性变化。不同季节下土壤增温对杉木幼树的生长和生理有不同的影响,在温度较低的季节(5月、10月、1月)为促进作用,在温度较高的夏季(7月)无影响甚至抑制。氮沉降对杉木幼树生长的影响存在季节性变化,在10月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他季节有一定促进效果。然而,总体上看,不同季节下土壤增温与氮沉降的交互作用对杉木幼树生长的影响较单因素作用无显著差异。展开 关键词:土壤增温 ; 氮沉降 ; 杉木 ; 生长 ; 生理作者:王赫导师:黄国敏;黄荣珍;谢颂华;u'\u9ec4\u8363\u73cd\n\u9ec4\u56fd\u654f\n\u8c22\u9882\u534e'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日期:2019学科专业:水利工程学科代码:0815正文语种:中文全部来源相似文献参考文献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