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词在现代汉语中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
助词分三类:
一、结构助词
常用词语为:的、地、得 。结构助词通常是用来修饰名词,动词或是对动作的补充说明。
二、动态助词
常用词语为:着、了、过。通常接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动作或变化的状态,可与时间副词连用。
三、语气助词
常用词语为: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用在句末,增强语气的作用。
扩展资料:
容易混淆的三助词:的、地、得
“的、地、得”三个字,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其中“的”字位居全部汉字的榜首。“的、地、得”这三个字在现代汉语中都读“de”,所以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它们的读音是没有区别的。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一、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二、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一、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二、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一、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二、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