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自从张开同志提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以来,多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陆续面世,海城老师整理出来的主要类型有表志说理型(2015年全国课标I卷)、权衡选择型(2015年课标II卷)、权衡判断型(2016年成都二诊)、意见建议型(2010年深圳二模)、回应解答型(如2011年广州二模)、经验交流型。这六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学生较难写作的是权衡类。因为这一类型作文要求考生在权衡选择、判断时进行比较分析。在写作实践中学生不易处理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比较点的选择,二是怎样比较,即比较内容在文章中如何安排。本文旨在围绕2016年合肥三模作文题来探讨这一问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合肥三模)说中国故事做中国好人:90后小伙小蔡,1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视神经萎缩,休学养病和就读盲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后来在亲人支持下,开办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服务残疾人群体。高二学生小王春节回家,看到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发起“乡村路,我心中的泥泞”众筹项目,促成了修路工程的启动。大学生小何应征入伍守卫祖国西南边陲,两年后光荣退伍返回学校,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因奋勇营救落水女子,不幸失去年轻的生命。这三人中,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你?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海城老师认为,这类作文可按“叙材料立意+选择任务+比较点与阐述理由+回应任务”的模式来写作。对此我基本赞同。其难点在于比较点的选择。什么是比较点?我认为就是这则材料不同于其它材料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