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没有一首叫作“天狼”的诗,李白诗中的“天狼”出自:《幽州胡马客歌》
《幽州胡马客歌》原文: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入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译文:
幽州的一位骑马的胡族壮士,长着一双碧眼,头戴虎皮之冠。他善于施弓放箭,有万夫不当之勇。只见他弯弓如满月,仰天一箭,便射中了云中的白雁。他与同伴们成双结对地挥鞭纵马,前往楼兰的边塞之地游猎。他们义无返顾地出门报国,将生死置之度外。
人称天之骄子的匈奴,他们狼性凶残,生性好杀。其牛马遍布北海,吃生肉如虎餐狼食。匈奴人虽然住在大漠之北的燕支山,却不畏朔风大雪之严寒。其妇女骑在马上嘻笑,其面色如红玉盘一样红润。她们能像男儿一样在马上翻飞,射猎飞禽走兽。
像男儿一样喝酒,醉后面如花月,依雕鞍而卧。胡星旄头四放光芒,匈奴又开始侵掠了。大汉与匈奴交兵,如两窝马蜂一样搅在一起。双方兵士的刀枪上沾满了鲜血,大漠上的流沙都被血染红了。
古时御敌名将是谁,将颓疲兵实在是令人慨叹。何时才能将天狼星射灭,使天下父子团聚过上太平的日子呢?
《幽州胡马客歌》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间初至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时作。当时李白自梁园首途游河北道,十月抵达幽州。
天宝后期,唐王朝不断在边疆挑起战争,广大民众深受其害。李白在吴越漫游了几年,漂泊不定。这时国家形势一年比一年差。一方面朝廷昏聩腐败,武备松弛,重用权奸,杜塞贤路,国家危如累卵;
一方面,在唐玄宗的纵容下,安禄山在十年间,便由幽州节度使手下的一名小小蕃将,坐成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拥有今河北、内蒙古、东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一大片势力范围,成为拥有全国一半兵力的恶虎,随时都有可能摧垮李唐王朝。
天宝初年李白在朝廷期间,就亲眼目睹唐玄宗对安禄山、李林甫恩宠有加的情况。而此时朝廷内外都在流传安禄山将要谋反叛乱的消息,这风声让李白坐卧不安。李白决计去安禄山的“虎穴”幽燕(今北京一带),以探虚实。
天宝十载(751年)冬,李白离梁苑北上幽州,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翌年十月,抵幽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形势已很危急,他却无能为力。在此背景下,李白写了很多诗作,《幽州胡马客歌》就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幽州胡马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