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拓展了殷商时期单一的“神灵崇拜”思想,“德”成为天命观的核心,“以德配天”顺理成章被纳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畴,与西周政治紧密相连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回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夏商周时期,科技不发达,对世界理性认识不够,那是的人们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面对自然界及社会上发现的一些难以解释或没见过的现象,他们会认为是神秘力量的操控,而这个神秘力量在殷商时期被称为“帝”。
他们认为通过祭拜祖先可以与神形成一种冥冥之中的沟通。自古文化与政治密不可分,这种神灵崇拜思想渗入到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中,于是就有了君权神授思想,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披上神的外衣,到西周时期,这种思想为适应统治的需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德”成为天命观的核心,顺理成章地被纳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畴。
天命观这一定义发生在西周,查阅殷商的相关资料并没有发现天命观这一说,它出自西周人之口,但它的形成与殷商的神灵崇拜有很大联系。在殷商以前的古人早就有对神崇敬的意识了,只不过在殷商时期,人们崇敬祭拜的对象已经被具体化,这些对象被认为是“天”或“帝”抑或是已经去世的祖先。
商人认为自己的祖先和天帝是一样的超自然的力量,他们会给人间带来风调雨顺,一旦人间对天地或祖先不敬就会被降临灾难,如一些洪涝、日食或地震,这些都被认为是上天在降罪于人间。在商朝占卜是人们对天帝崇敬的最明显的表达,统治者一条措施、什么时候收割粮食、耕种,在做这些事情之前都要占卜,问问天帝的意见。
从商朝开始,统治者就认为自己的祖先与天帝同在,祖先与统治者有着血缘关系的联系,上帝必会保佑自己坐稳位置,所以,对殷商的王来说,不管暴政与否,王位都不会动摇,商朝的政治统治始终都被埋在神权的面纱之下,人在国家统治中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这样的意识形态有其局限性,所以西周取代了商,并且西周时期是天命观的转折点,“以德配天”在西周开始出现。
商周更迭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宗主商一直标榜自己君权神授的说法不攻自破,强大的商被周所灭,殷商的转变表明血缘纽带已不再被人们所信,祖先及上帝也不可能无条件地给予统治者庇护。西周建立后,对商朝的灭亡有深刻的反思,究竟有祖先及天帝庇佑的商人为何被击败,由此,周人对君权神授提出新的解释,周人提出了“德”字,“以德配天”从此出现,完善后的君权神授思想更加强调统治者的主观能动性。夏朝时人对世界保持好奇,神秘的面纱一直未被揭开,君权神授发展到商代,人们已经把这种神秘具化为“天帝”,具体如何庇佑又是如何约束的,在商朝并没有形成意识,“有德”或统治者采取德政才能获得庇佑。因此,想要获得天帝庇佑,必须采取德政,这是延续统治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说明了当时的人已经开始把审视的目光投到现实生活中来了,只有符合“德”
的利国利民之策,才能使统治权力得以延续。西周的天命观体现了上天不再对人起到决定性作用,自己的统治是否可以延续,不单单是天帝所能决定的事,更要靠统治者自身的作为。
西周天命观强调“德”与“天”的关系,具体要求对象从神转向人,统治者的德政修为是君权神授的重要条件,天命观成为大臣上谏帝王的政治手段,同时与“以德治国”主张不谋而合
西周天命观第一次把德与天联系起来,在德政和德行的前提下不再盲目迷信天帝,统治者的私德和德政是维护稳定统治的根本,所以统治者在治理社会时刻想着德政,虽然这是被动的,但对西周自身的统治及后世的影响深远。
“以德配天”更加强调德,西周的君权政治主张认为,同统治者的权力不仅要依靠上天,如果统治者自己的德行不为上天满意,一旦成为失德之人,必将失去统治权。以周公旦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商朝只提出上天会庇佑统治者的权力,但上天会会把权力给什么样的人。这是殷商时期所没有被提到的部分,所以当商纣王失德,以暴力治国,那么国家必将灭亡。从《周书》中可以看见周朝在商灭亡后做出了许多反思,
“有殷受天命,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强调了“德”的作用,有德之人才能有资格当统治者,是否敬德已经成为衡量西周统治者的重要标准。
在西周“以德配天”是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基础,所以当统治者颁布诏令时,都要考虑自己的措施是否违反“德”,纵观西周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西周所谓的“以德配天”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指统治者自身的德性行为,更深一层是指统治者的德政,这是“以德配天”的主要内容。
由于神灵崇拜盛行,所以人心惶惶,西周建国后,提出了自己天命观,对稳定民心有着重要意义,既没有抛弃君权神授,由提出德政,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除此之外,
天命观成为大臣上谏帝王的政治手段,同时与“以德治国”主张不谋而合。
儒家全面地继承了西周的天命观,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所以说天命观始终贯穿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西周的天命观对统治者是一种约束或监督,第一次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天帝与人之间起到重要作用。
夏商盲目地对天帝充满崇拜,但对自己的行为却没有任何反思,对现实社会的关心远远少于对神灵的崇拜,这可能是导致商朝君王暴政的一个原因,
西周的“以德配天”中的“德”是对人提出的要求。
以神为本是西周以前的思想,西周的天命观是民本思想的发端,它是民本思想的源泉,它也会适应时代需求,被儒家思想吸收,成为历代统治者思想的根本。后代统治者的执政思想最根本的是受到天命观的有关德的影响,天命观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思想根基。
如果没有周人的这次转变,那么因为暴政而被灭国的朝代不知会增加多少,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可能不复存在。西周天命观是统治者思想的思想旗帜,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它还是百姓的福音,民本思想的源泉,它具有神灵崇拜思想的神秘感,又兼具自身“以德配天”的睿智。
西周天命观除了对统治者进行规范,同时由此衍生出的“保民、慎罚”等民本思想相继萌发,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重心,独具鲜明的历史特征和价值,是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
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突变,“德”与“武”是一对矛盾,春秋战国以武得天下,是一个“武”字当道得时代,“以德配天”似乎已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因此作为意识形态得一部分,它在那样一个时代被继承发展,以适应战争年代的需要,独具鲜明的历史特征和价值。
所以春秋战国时,民的地位高于天,这是巨大的转变,天命观还是天命观,统治者的权力还是由天赋予的,但民是连接统治者和天的纽带,统治者需通过德政善待百姓,上天才会庇佑统治者。
诸子百家对天命观有各自的继承和发展,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主张复兴周礼,他对待鬼神的态度完美体现了西周对鬼神的看法,“敬鬼神而远之,敬之而不亲近之意”。
道家学派对天命观是彻底地颠覆,老子对天的看法完全不同于以前,老子认为天的存在不过是一种自然形态,它与人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道才是一切抽象的源泉。荀子的受天命而制之更是强调了人的强大作用。春秋时期的“以德配天”
往往都要服务于政治及军事斗争的需要,对德政的要求变得比西周更高,人在神上是这个时期天命观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