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中央官学国家的中央官学,在汉朝正式创办。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逐渐走下坡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步衰败,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朝末年,完全被学堂和学校所代替。根据中央官学各自所定的文化程度、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分为最高学府、专科学校和贵族学校三大类。最高学府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国家的最高学府 ,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太学和国子监在办学育才、繁荣学术、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科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太学、国子监都注重考试。但考试形式方法不尽相同。汉初定岁试,后实行二岁一试。考试分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更定课试之法,每两 年考一次 ,不限录取名额,以通经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职。这种注重课试、以试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的制度,对于选拔封建贤德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时世界教育史上也属罕见。唐代中央官学的旬试、岁试、毕业试;宋代太学的三舍试法;明清国子监一年积满八分为合格的积分试法,都可看成是汉朝太学课试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太学、国子监强调自修、自由探究学术。汉代尤是。以后历代均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扬汉代太学这一优良传统,并培养出许多大学问家。专科学校如东汉末创立的鸿都门学;南朝的史学、文学、儒学和玄学;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是属于培养某种专业人才的专科学校。它们的教师、教材、教法、生徒及管理制度等都有比较完备的规定。贵族学校如东汉的四姓小侯学,唐朝的弘文馆、崇文馆,宋代的宗学、诸王宫学及内小学,明朝的宗学,清代的旗学、宗学,都是属于这一类型。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初期可入学的,只有四姓子弟。后来,门户开放,一般贵族子弟,不分姓氏,皆可入学。此学影响渐大,声名益彰,匈奴亦慕名遣子入学。私学多数是个人,如一些名士,大儒或者家族私自设立的学习场所,比较自由,教授东西也比较随意,多数是教授者本人精通的领域。汉武帝虽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并没有禁止私学,太学里所立的五经博士都是今文经学,而古文经学仍可由私人传授。由于私学力量日益增强,至东汉末争取到了压倒官学的地位。有的贯通古文今文的经学,而被称为“通儒”,如马融、郑玄就是当时著名的“通儒”,他们的私学中的学生达到上千人。汉代经学既重“师法”,又重“家法”,太学专经博士,必须严加遵守,否则就不能被选充博士,或即使当上了博士,一经发现,也有被撤换的可能。例如西汉太学博士孟喜从田王孙学“易”,因改师法就很久不准进太学当博士。又如东汉张玄被拜为“颜氏公羊春秋”博士,因他不守家法,兼讲“严氏公羊春秋”,经学生告发他学问不专,光武帝不得不撤换他的博士职。 这种“师法”、"家法"的学风,皆由私学培养而成。孔子将春秋传之子夏,子夏传给公羊高,是为“公羊春秋”,数传至胡母生、董仲舒,又数传至眭孟,孟传之严彭祖和颜安乐而成为两家。汉代太学生可以向校外的著名经学专家学习,经师大儒往往自立“精舍”、“精庐”,开门授徒。所以汉代是经学的极盛时代,学习经学是做官的唯一途径。经学大师的学生多至无法容纳,有的可以及门受业。而有的则只要挂上一个名字,便叫做著录弟子,不必亲来受业。私家传授经学的,主要是古文学派,讲求名物训诂,注重考证,后世名之为“汉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士族制度,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复杂,天下分裂,国主屡迁。自东汉末已经开端的趋向老、庄之风至魏晋而日盛,300 余年间成为“清谈”或“玄学”。但封建统治阶级并不放弃儒学,他们的“玄学”实际上是“儒”“道”兼综的“新学”。他们用玄学的观点注解儒经,如何晏作《道德论》和《论语集解》,王弼著《周易注》和《老子注》。西晋“竹林七贤”(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极力提倡老、庄,而尤重庄子。南朝梁时,称老、庄、周易为“三玄”。玄学也促进了佛、道的发展。东晋僧徒支遁、慧远最负盛名。慧远不但精通玄学,并擅长儒学,企图以佛学来融合儒、玄,在庐山30多年聚徒讲学,使佛教有很大的发展。在儒、道、佛三家的斗争中,佛教哲学逐渐汉化,佛教发达对中国哲学有很大的影响。佛经的“义疏之学”、禅林、精舍的讲学形式,以及寺院的戒规等,对于儒家的经学义疏、对于儒家在景色秀丽的山林中建立精舍讲学以及后来书院制度的产生,可能都有启发和促进作用。儒学与道、佛既斗争又融合,魏晋经学与汉学的注重章句训诂变为注重义理,开辟了宋代“理学”发生和发展的道路。儒家经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古代私学发展的历史。官学虽然也起了一定作用,然而对学术发展的最大功劳在于私学。尤其是儒家以外的各家,在官学中没有什么地位,其所以能保存下来,全赖私学。先秦的私学搞百家争鸣,到汉以后儒学独尊,官学中独有儒学,所能容纳的学生有限,大部分还是靠私学收容,并形成许多新的流派。西汉有师法家法,东汉发展了古文经学,魏晋经学虽然中衰,但具有特色,如王弼注的《周易》被称为“独冠古今”。两晋私学也颇发达,名儒聚徒讲学,生徒常有几百或几千人。如雷次宗在庐山,顾欢在天台山,刘儒业冠于当时,士子贵族莫不下席受业;沈德威在太学当博士,回家还要授徒讲学,皆其著例。南朝的官学时兴时废,教育多赖私学维持。北魏虽曾一度禁止私学,整个北朝为了促进汉化,官学比较发达,但私学也颇盛,如徐遵明讲学20余年,前后学生多至万人,刘献之、张吾贵、李铉等皆当时名师大儒,无不聚徒讲学。隋唐官学极盛,私学亦兴。隋朝王通是一个大儒家,门弟子遍及全国,唐代的卿相多出其门下。曹宪在隋时已聚徒讲学,常数百人,当时公卿以下,亦多从之受业。颜师古以考定五经著名,未显达时以教授为业。孔颖达在未做官以前也以教授为务。刘焯以儒学名重海内,从国子学回家乡后专门从事著述和教授。尹知章在国子学当博士,每日回家还收私徒讲授。韩愈从独孤及、梁肃学古文,成为一代文豪,对复兴古文有功。他的名弟子李翱、皇甫湜、张籍等皆当时名士。柳宗元贬柳州时,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下者必为名士。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详细内容可参考百度百科:古代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