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一个讲述绅士的国家,在这里有着他们自己的饮食文化,他们吃相很是文明,在世界上也是第一的。要想了解英国的饮食文化,还是从他们的一日三餐说起吧。 英国的饮食文化里,早餐是很丰富的,人体说需要的各种营养都会从这些不同的食物中得到满足,英式早餐的标准都包括了熏肉、黑布丁、煎蛋、面包、番茄和茶饮等。这么多的食物不是说你只是选择其中的几种,而是将这些东西全部放在一个餐盘里让您来全部消灭,所以来到英国的朋友可要好好的考虑自己的饭量了。 关于午餐,英国有着大多数西方国家对午餐的快速解决。 在午餐期间,大部分的英国人是吃三明治的,在此有一点要说的的就是其实三明治就是英国人发明的。英国人的午餐时间很短,除了三明治,烤马铃薯也是受欢迎的午餐之一,来到英国的朋友可要好好尝尝这里正宗的三明治。 不像我们国家,在英国其一天中的主餐他们放在了晚上,所以晚餐是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大家喜欢在晚餐的时候边吃边聊,在这里可是促进情谊的好地方。通常一顿晚餐会花费英国人好几个钟头,对于珍惜时间的英国人来说足够可以看出这顿晚饭的重要性。另外在英国的饮食文化中,英国家庭会把餐桌当成无形的课堂,在这里对孩子进行以后的进餐教育,使孩子在小小的年纪便开始知道礼仪,具备各种令人称赞的素质。 在英国,伦敦人有着喝下午茶的习惯,世界上流行的下午茶时间便是从英国开始的。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下午茶,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讲究的,比如在喝茶的时候会进食点心,可是点心却并不是随便吃的,在吃点心的时候,要先吃顶层的松饼或者三明治,等到最后的时候才能吃中间的甜点,这点可是不能忘记的。 英国的饮食文化中,茶也是不能缺少的存在,英国人很少喝咖啡,他们不像意大利人那么对咖啡情有独钟,相反他们喜欢品茶,所以英国人跟来自茶乡的我们谈起茶来是会很融洽的,但是即使是喝茶但是因为地域的差异所以喝茶的方式和习惯都是相差很多的。我们喜欢喝茶的醇香而英国人会在茶中加上牛奶和糖,要是对此有兴趣的话,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英国的饮食文化,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会觉得很为难吧,因为我们两个国家的口味是在是不一样的,但是要是来到英国还是好好的品尝一下这里的特色菜吧,说不定会找到对胃的呢。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一、简述 中国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欧洲的山和城堡,怎么看都象一幅油画,厚重、精确、气势磅礴。中国江南的水和亭阁,怎么看都象一幅水墨画,飘洒,似梦似幻。什么是"文化卜书上的定义说文化是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我说文化就是你看到的一切,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贴近我们的生活,领略饮食文化申的内涵,其实亦是在读懂生活这本书的第一页。 二、有关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研究 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华饮食文化的渊源,是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说,这是一种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哲学,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饮食生活,中国人的饮食追求是"美味享受,饮食养生",把饮食的味觉感受摆在首要位置上,注意饮食审美的艺术享受。中国的传统饮食观,不存在营养的壤念,只讲究养生。饮食养生包括"辨证施食"与"饮食有节"两方面。原理还是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中国人把饮食作为一种艺术,以浪漫主义的态度,追求饮食的精神享受。 西方饮食的文化特点:西方近代科学文明,对西方饮食习俗的形成影响极大,西方发达的科学,分析食物的成份含量,掌握具体的营养要求,不过是小菜一碟。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味道则是次要的。如果加热烹调,会造成营养损失,那就半生不熟甚至千脆生吃。西方人把饮食当作一门科学,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注重饮食功能。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西方人以主食为主,把谷类地位放在所有食品之上,既保证谷物和其他食物能够发生营养的互补,也保证饭和菜的比例适合。中国菜口味稍咸,但是经过淡而无味的主食的稀释,情况得到很大的改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Eating Custom and Practice American eating is funny. They eat almost everything with a fork, and it appears that holding a knife in one's right hand longer than a few seconds is considered to be against good table manners. 饮食的风俗和习惯 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很有趣。 他们吃所有东西都用叉子。好像用右手拿刀几秒钟就被认为与好的桌上进餐礼仪相违背。 The system is that if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use a knife, people take the fork in their left hand, and cut off a piece of meat or whatever it is in the normal manner. Then they put the knife down, transfer the fork to their right hand, and only then do they transport the food to their mouth. This is clearly ludicrous(滑稽可笑), but it is considered good manners. 这种用法就是如果绝对需要用刀的话, 人们就用左手拿叉, 按平常的方法切下移小块肉和者其它的东西。然后他们把刀放下,把叉转到右手, 只有这时他们才把食物送入口中。这显然很滑稽, 但却是被认为是好的礼仪。 There are several results of this system. First, if it is not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use a knife, Americans don't use one, because obviously this greatly complicates(使复杂化) things, and you will therefore see them trying to cut things like potatoes, fish and even bacon(熏猪肉) with a fork. Second, towards the end of a course, since only one implement(器具) is being used, food has to do chased around the plate with the fork - and for the last mouthful the thumb has to be used to keep the food in place, although one is not supposed to do this. 这样做有几种结果。 首先,如果不是绝对需要用到刀, 美国人是 不用的。 因为这样使得事情复杂化了。所以你就会看到他们用叉来切土豆, 鱼, 甚至熏猪肉。其次, 由于只是用了一种器具, 在吃完一道菜时, 就要用叉来到处弄食物,最后一口往往就需要大拇指的帮忙, 虽然是不该用的。 Third, tables are generally laid with one knife and two forks, the outside fork being for the salad. There is no need for foreign visitors to follow the American system and try to eat the salad with only a fork, but if you do use your knife, remember to save it for the meat course. 第三, 桌上通常会放一把刀, 两把叉, 外面的叉是用于吃色拉的。 外国人是不必跟美国人一样试图用一把叉来吃色拉。但是如果你用刀,记得用来切肉类。 Even desserts(甜食) (except ice cream) are eaten with a fork if at all possible, and the spoon you see by your dessert is meant to be for coffee (but if you use it for your dessert no one will say anything). 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甜食(除了冰淇淋) 都用叉来吃,在你看到的甜品边上的小勺是给你的咖啡用的(但是如果你用它来吃甜品,没人会说什么。 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要了解一种文化,饮食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英国本土的餐饮比较注重营养,并不注重烹调方式,巧克力和薯条仍然是他们的最爱,在做许多食物的时候,他们都爱添加一些巧克力,而薯条的消费更是惊人,每星期全英国能消耗五百多万公斤的薯条。餐餐吃啥英国人的饮食很丰富,除了本国的饮食以外,还有许多的外国餐馆。饭店的饭好吃,但价格比较贵,所以大部分的英国人还是在家吃传统的英国饮食。传统的早餐被称为Full English或者The Full English Fry-up ,一般有鸡蛋、猪排(bacon)、火腿(sausages)、煎面包(fried bread)、烤豆(baked beans)和蘑菇(mushrooms)(如图所示),另加一杯咖啡。现在除了饭店或餐馆还供应这样的早餐以外,多数人只是吃一碗麦片粥(a bowl of cereal),一片面包(a slice of toast),喝点橘子汁(orange juice)或一杯咖啡(冬天的时候,有很多人会用热的稀饭代替麦片粥或咖啡)。另外,英国人鸡蛋的吃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水煮荷包蛋 (poached),煮蛋(boiled), 搅碎了的鸡蛋(scrambled),但他们不吃蒸蛋(steamed).典型的英式晚餐一般由肉和两种蔬菜组成,调料就是煮肉时的肉汤(gravy)。英国的畜牧业很发达,牛肉(beef)和羊肉(mutton,lamb)较多,价格也比较便宜,但猪肉很少;由于他们的气候不适合作物的生长,所以蔬菜通常比较贵,很多蔬菜和粮食都需要进口,当地土生的蔬菜主要有土豆、胡萝卜、豆类(peas)、卷心菜(cabbages)和洋葱,消费量也非常大。实际上现在英国人的晚餐也有很大的变化,有一种说法就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英国人吃英国饭了。据最近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人的晚餐吃印度的咖喱(curry);现在,米饭和意大利面条也被称为“英式晚餐”,但他们的米饭是蒸的而不是煮的,比我们的夹生饭还要生,一粒粒都可以数过来,很难吃。礼拜天的正餐一般在中午,称为Sunday lunch, 一般是一片烤肉(roast meat)----可以是牛羊肉,也可以是鸡肉或猪 肉,约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另外再加上两种蔬菜(如图所示),但口味需要自己调,因为除了烤肉是加盐的,另外还有一些高汤(gravy)以外,其它都是不加盐的,蔬菜就是用水煮熟了而已。他们吃肉时都比较讲究,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同的肉配不同的酱(sauce),牛肉配辣根酱(horseradish sauce),猪肉配甜苹果酱(sweet apple sauce),小羊肉(lamb)配薄荷酱(mint sauce)。喝点啥英国是饮茶大国,平均每天要喝掉亿杯的茶,每年要进口万吨的茶叶。他们喝的茶一般都很浓的红茶,通常是在每个人的茶杯中添加一匙茶叶,然后再在茶壶中加一匙,喝的时候还喜欢再加点奶。源于他们对茶的偏爱,在英语中有好多跟茶有关的词汇,例如,如果喜欢某物,可以说,“It’s my cup of tea.” 不喜欢的话就是“It’s not my cup of tea。” 还有tea time, tea party, tea break, high tea, cream tea等。如果有人问你: “Do you like a cuppa?”, 实际上就是问你要不要喝杯茶;另外,主动提出给别人从茶壶中倒茶的表达方式也很有意思,“Let me be mother”或 “Shall I be mother?”,跟是否想当妈妈没有一点关系。跟茶能够旗鼓相当的饮料就是咖啡了,通常有black coffee和white coffee之分,区别就在于加不加奶。酒精饮料主要有啤酒和白酒,其中最有名的啤酒(ale)是bitter(苦啤酒),颜色较深,酒劲比lager(度数较小的啤酒)大一点。白酒比较有名气的是苏格兰威士忌(Scottish whisky)等。无论年轻还是年长,酒吧几乎是每个英国人必去的地方,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酒吧的里面往往比较暗,灯光昏黄,个别有情调的小酒吧还会用蜡烛代替电灯;吧台有一溜不同的饮料开关,侍者大部分都会微笑着问你要点哪种饮料,当然消费量最大的还是啤酒。特色饮食英国人发明了三明治(sandwiches),另外还有一些特色饮食,这里抛砖引玉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做一介绍。约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英国大部分的布丁 都是作为餐后甜点的甜食,但Yorkshire pudding 却是主菜中的开端,本身由面粉、鸡蛋、奶等原料发酵后在烤炉中烤熟,用来配蔬菜和高汤。炸鱼和土豆条(Fish and chips)。英国最传统的快餐。鱼主要有鳕鱼(cod), 黑线鳕(haddock), 鲽鱼(plaice),挂糊后再炸熟,配上同样炸好的土豆条,调料一般需要自己加,口味很好,但比较油腻。早期就用报纸包着卖,现在换上了干净的包装。在英国北部,有人还把它配着mushy peas(一种磨碎了的加工好的豆子)吃。窝在洞里的蟾蜍(Toad in the hole)。名字这么好笑,但实际上就是用yorkshire pudding 装着的香肠,另外配着蔬菜和高汤吃。牧羊人派(Sheperd’spie)。做法就是把搅碎了的牛肉,蔬菜,蘑菇汤等搅合在一起,然后把煮熟后的土豆捏碎洒在上面,最后加一层奶酪进烤箱烤,奶酪完全融化后就好了。农夫的午餐(A ploughman’s lunch)。现在主要是餐馆中提供的冷餐,主料是面包、奶酪、泡菜,另加半个苹果,一段芹菜和甜菜等。斑点迪克/狗(Spotted Dick/ Dog)。一个有悠久历史的甜点布丁, 即加了葡萄干或醋栗的点心。斑点指的是其中的干果。
风俗 文化 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风俗文化是原始宗教、礼法的上源等观点,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国风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英国人的风俗习惯
摘要: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本文将简要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进行论述。
关键词:英国;风俗;习惯;尊重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其首都是伦敦。伦敦以雾大闻名于世,经常是连续多日浓雾不退,距离两三米以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因此伦敦被称为“雾都”。英国的地理位置处于欧洲的西部,面积约为二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六千万,其中英格兰人占绝大部分。英国在世界上是最早开始进行工业化发展的国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在世界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英国是世界第四贸易大国,它依靠对外贸易发展本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原料和食品进口国之一,也是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英国人重礼仪,知常理。懂得理解人、帮助人、体谅人。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尽自己做大的努力把事情办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对方,颇具绅士风度。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有钻研的精神,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确定了方向,就会不惜付出一切,把它做好,力求完美。在与人交往中,英国人很平易近人,容易接触,与朋友初次见面行握手礼,不随便拥抱接吻等,注重端庄得体。英国人与人相处懂得推己及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
如果你有幸被英国朋友邀请至家中做客,若仅是以愉快为目的的邀请,进行交往聚会,那么你若提前到主人家就是不礼貌的行为了,因为主人一旦没有准备充分,你提前的到来会让主人感到尴尬不快,会让他很难堪,所以大约晚到十分钟左右,不超过半小时是最好的。聚会结束后不要在主人家坐的太晚,晚餐结束以后稍作聊天,大约一小时之后,或者在晚上十点至十一点之间离开是最佳的,这样不会影响主人的休息,又显得有礼貌。
英国人的邀请招待客人的方式主要分为宴会和茶会两种。茶会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在用餐过程中,英国人不会像中国人一样热情的劝客人喝酒尽兴的,他们很尊重客人的选择,随兴趣选择就好。如果没有喝酒的意愿在主人给你斟酒时你只需用手遮住杯口就好,绝不会勉强。当然,英国人大多数是对酒情有独钟的,毕竟英国也是个拥有着丰富酒文化的大国。
英国人习惯食用烧烤、煎炸类的食物,但是却又喜欢清淡的口味。对肉类和海鲜以及蔬菜类食物都有独到的烹饪方式。英国人对牛肉很是喜爱,特别是烤牛肉再加上新鲜的蔬菜,撒上少许的芥末酱或者奶油等精选的作料,香喷喷、油腻腻,咬上一口外酥里嫩,实属英国人的最爱。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的心情状态等影响着一天的精神状态。同样,英国人也很注重清晨的美好时光。特别是早餐的准备上更是细心周到,讲究丰富的营养,他们的早餐多以熏肉、面包、果酱、果汁、鸡蛋、燕麦粥、炸蘑菇、煎肉肠、咖啡、茶等为主。早餐美味丰盛,精神百倍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英国人的午餐却很简单,大约在中午一点左右,一般都是在单位或外面简单完成的。习惯早晨在家做好三明治带到单位中午食用,十几分钟就解决,继续投入工作。下午四五点钟是下午茶时间,下午茶主要包括茶饮和各种小点心,例如 蛋糕 、饼干、三明治等,是多年来英国人一直保留下来的传统习惯。英国人最重视晚餐,一般称为正餐或者大餐。大餐选择的时间较晚,食物较为丰盛,主要以肉类和菜品为主,持续的时间较长。
在与英国人用餐时还须注意的是英国人在进餐的过程中不喜欢戴帽子、不喜欢用手肘支在餐桌子上、嘴里边吃东西边说话、大声的打嗝等都是极为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在英国生活了解餐桌礼仪还是很关键的。
英国人很注重外表举止形象,社会交往方面礼貌端庄。英国人总会给人一种高雅、端庄、矜持的感觉。他们不习惯主动与人接近或接触,不习惯激动的感情外露,即使心情很不好有伤心事,但是他们也不会表现出来。他们总是很谦虚谨慎,能够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
社会交往中,英国人第一次见面行握手礼,言语客气。不论身份、地位、职业、贫贱、都以礼相待;请求别人帮忙时,态度不强硬不蛮横,讲究委婉真诚,请求帮助;英国人尊重妇女,凡事女士为先,无论是在路上行走、公交站乘坐公共汽车、商场乘坐电梯等男人们都很绅士的请女士先来,漫于在街头,男人也要走在外侧女人则走在内侧,做好随时保护女人的准备,当然也很少有人在大街上散步时手拉手,因为他们很注重言谈举止;英国人习惯“以貌取人”,他们很讲究服装打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服饰,佩戴不同的首饰。对于男子来说三件套的西装,打上整齐的领带,笔直的西裤是英国的传统服饰风格。在英国,无论男女只要一外出,精心穿戴一番已经是一种习惯。
英国人在社会交往、谈生意的过程中,态度严谨认真。在商讨一件事的过程中他们不随意的点头或赞许,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后,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者向对方表示祝贺时,才会宣布最终的决定或与对方握手。在谈生意中,他们一般不邀请对方早餐谈工作,午餐又很简单显得不雅,所以晚餐时间是 职场 人群谈生意最好的选择。因此重大的活动内容都集中在晚餐,也就是正餐时进行。赴宴时,随手带上一束鲜花作为礼物最好不过了。当然,菊花和百合花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有死亡的涵义,所以不宜随便送人,其他花就都没有问题了,一定会得到主人的喜爱。
英国人崇尚简朴,摒弃铺张浪费。无论是在饮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以简单朴素为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两位朋友到家中做客,他们以茶相待,在泡茶煮水时,他们肯定只煮两份水,不会多煮一点水,因为他们讨厌浪费的行为。英国人热衷于 饮茶 ,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茶,每天清晨以茶开始,夜晚以茶结束,特别是浓郁的红茶更是英国人的最爱,有时还在茶品中添加一些牛奶,味道香浓纯正,醇香可口。英国是一个饮茶大国,英国人每天的饮茶次数绝不低于六次,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在与英国人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忌讳: 第一、不能插队。英国人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讲文明懂礼貌,先来后到,有序排队是英国人的传统习惯。无论是上公交车、还是乘坐火车、点餐吃饭、购物等等他们都井然有序的排队进行。加塞是英国人极为厌恶的一种行为。
第二、不要讲价。在英国买东西人们最讨厌的就是讨价还价,觉得砍价的行为很让人难堪,没有脸面。在选购的过程中如果这件商品你认为值就买下,不值也没有必要多费言语。果断干脆为好。
第三、询问女士的年龄。每一个人都想永远年轻漂亮,害怕老去。英国的女士更是如此,他们视自己的年龄为私人秘密。询问女士的年龄是英国女士极为反感的问题,他会认为你很没有涵养没有礼貌,所以说,对于中年的妇女,如果你夸她一句:“你真年轻!”她是再开心不过的了!当然,在英国,男人的收入问题、婚丧问题、职业以及宗教问题都属于个人的私事,日常交际中都不易随便谈论。
英国人还讨厌“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一个不吉祥的数字,所以日常生活中都尽量避开它;英国的交通规则和中国也有所不同,它们是靠左行驶,经常多雾,交通行驶一定多加小心;英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很优越,一切病人都免除医疗费,即使是来英国的游客有医疗需要的话都可享受免费的待遇。
在英国每年的七月、八月、 圣诞节 和复活节,属于长假期,商务活动明显减少。大多数的商务人士都会休假。所以不方便开展商务活动,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士尽量不要在这两个时间段来英国从商,容易徒劳无获;英国人为了避免贿赂等敏感问题,在接收礼物时,拒绝较大较贵重的物品,从政清廉;英国人很守时,很有时间观念。在商务活动中,要提前预约,不得迟到早退;工商界人,从商严谨认真,不易受感情左右,公事公办,不轻易做出决定,看重沉着稳重的举止言谈。
如果你去英国旅游,见到英国人不要轻易的问对方:“您吃饭了吗?”“最近心情怎么样?”“你要去哪里啊?”等问题,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生活习惯,这些问题也许在中国看来很普遍很热情,但是在英国人眼中,这些问题却是很隐私很不礼貌的。所以说,要尊重对方的习惯,谈论一下天气状况“今天天气很不错啊!”是很友好和明朗的话题。
在英国旅游要时刻警惕,英国的交通规则是左侧通行,一定要遵守纪律,严于律己,排队有序,过马路行车千万不要粗心大意,安全第一。
英国人讲究消费的礼节。在餐馆用餐、宾馆入住、外出打车等,一般都要按照正常付费的百分之十,给予服务生相应的小费,有时在主人家做客,根据情况而异,都要付给家中佣人一些相应的小费。当然,有时公共场所会把小费列入到账单中,那样就不必再另付小费了。
英国的风俗礼仪讲究很是丰富多彩。通过以上我们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的了解来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影响着英国人的生活轨迹,一代一代传承至今。英国人的朴实简单、彬彬有礼也充分的体现了英国 传统文化 的内涵。不屈不挠的英格兰人作为英国的主体民族,其民族性格对英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英格兰人性格具有务实、重视传统、尊重个人自由的鲜明特点。这些独具的特色,推动了英国创新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英国所以能够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不受侵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国人的创新精神。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简单而高雅。其实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学习这种语言的本身,我们更是在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化。也可以说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从这门语言的文化学起。既要学习文化中的语言,也要掌握语言中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阿建.英国一瞥[J].初中生,2005,(7).
[2]陈平润.英国见闻[J].八桂侨刊,1994,(2).
[3]路峻远.在英国办事要有耐心[J].神州学人,2004,(3).
[4]杰克.不列颠性格[J].教书育人,2004,(5).
[5]志明.吃在英国[J].少年文摘,2005,(2).
浅谈英国骑士文化
【摘 要】骑士是中世纪的传奇,国内外对骑士制度的研究也从未中止过。而国内学者主要将骑士制度视为整个欧洲共有的军事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了宏观方面的研究,对单个国家的骑士制度进行的探讨很少。 文章 将英国的骑士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对骑士的产生、英国骑士的特点、骑士制度在英国的表现和演变以及骑士文学进行了条理清晰的阐述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国;骑士制度;骑士文学
相信看过第70届奥斯卡金奖影片《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人在感动于杰克(Jack)和罗丝(Rose)伟大浪漫 爱情 故事 之余,一定不会忘记那些将生的希望让给妇女和 儿童 的英国绅士们及在危难时刻依然泰然自若地奏响灵魂安定曲的乐手们。“不惜牺牲生命来保护妇孺、弱小”的信念已成为英国人为人处事不言而喻的指导原则,那么他们这种给人心灵以震撼的翩翩 “绅士风度”从何而来?我们自然会将目光投向英国的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回溯过去,我们可以从中世纪英国的骑士制度中找到答案,可以说没有昔日的骑士制度就没有今日的绅士风度。
骑士制度不是英国本土的产物,法兰克王国才是它的祖籍地。骑士制度从法兰传入英国后就在本地扎根、开花、结果,并结合本土的特色产生了一些区别于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特征。
一、骑士的产生和册封
约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这1000年被称为欧洲中世纪,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割据,领地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战。在中世纪的欧洲战场上,出现了横刀跃马的骑兵,他们驰骋于战场,英勇奋战,在一些战役中充当主力。骑兵在欧洲战场的作为直接促使了以专门从事作战为职业的骑士阶层的诞生。中世纪本来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时代,但是因为众多骑士的活跃,平添了很多浪漫主义与英雄色彩,这也为西方文学家以及后来的好莱坞导演提供了无数可以混饭吃的素材。
骑士头衔类似现在的学位,只有受完初、中、高各级 教育 并且成绩合格者,才能册封骑士。在英国,骑士们必须从小在大贵族家里经过严格的学习与训练,经历侍童和扈从两个阶段,侍童阶段相当小学,主要干点杂活,跟着贵夫人及其女儿学习骑士礼仪与文化知识,以及 唱歌 、乐器等艺术科目。到了扈从阶段,就与中国古代教育的“六艺”很相似,骑士必须学习“骑士七技”,即骑术、 游泳 、投枪、剑术、狩猎、吟诗、弈棋等,总之是要文明其头脑,野蛮其体格。到21岁之后,就可以被册封为骑士了。册封仪式非常隆重而复杂,需要斋戒、沐浴、忏悔、祈祷、穿戴铠甲头盔、授剑等等,并且花费也比较大,后来由单个册封变成多人集体册封,类似现在的集体婚礼,这样更热闹也更经济一些。
二、英国骑士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骑士制度来源于法国,骑士制度的演变深受法国的影响,因此英国和法国的骑士制度在很多方面都显示了相同的特性。但英国的骑士制度又不完全等同于法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骑士制度,它还存在自己的特征,正是这些不同给中世纪英国带来了战争的胜利和独特的文化。
(一)骑士直接效忠国王
与法国的骑士制度一样,英国的骑士制度也是建立在封建制度的基石之上的。但不同的是,在当时的法国,国王对王国的土地的所有权近似一种名义。在法国,每一级的封臣只向自己的直接封主宣誓效忠,威廉深刻认识到法国原来的制度不足以巩固他在英国的统治,于是他采取了三项 措施 来加强王权。一是1086年他派专员对各地各级封臣的地产占有和收入情况进行了严格的调查,编订《土地调查清册》。从经济上对骑士进行严格监控。二是威廉同年在索尔兹伯里召开效忠宣誓大会,要求英国所有领有土地的封主对他行臣服礼、宣誓效忠。三是原盎格鲁一撒克逊军队里的主力民兵被威廉加以重组和利用。从威廉起,这种直接控制骑士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延续。私战在强大的王权下得到遏制,也成为了英国区别于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一大特色。
(二)盾牌钱的实施和骑士军事职能的转化
12世纪初开始,一种以钱代役的盾牌钱(shield money)制度在英国出现,骑士兵役义务也开始转化,这构成了英国骑士制度的第二个特征。早在威廉二世统治时期(William II,1056--1100,1087--1100年),免服兵役税,即盾牌钱就开始在英国实施了。盾牌钱在英国出现,一方面引起英国军队内部结构、组织关系和作战方式的变化而使英国在战争中多次获得优势,屡战屡胜;另一方面,它对骑士阶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盾牌钱制度实施后,英国国王大量使用雇佣军,步兵和弓箭手成为英国军队的主力。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用这种由雇佣军和骑兵共同组成的混合编排军队对抗法国传统的骑兵阵容,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三、骑士精神向绅士风度的转化
随着骑士军事职能的转换,虽然骑士阶层不再有军务的纷扰,但同时也失去了来自战争的额外收入。14世纪末发起的圈地运动和亨利八世(HenryⅧ, 1509―1547)时期进行的宗教改革所引发的地产转移使当时投身于土地投资的骑士、一些城市富裕的律师、商人及富裕的自耕农获利丰厚。由于有着共同的经济目标,这些人的社会属性逐渐接近,政治上也逐步靠拢,于是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乡绅阶层。
骑士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会影响到乡绅阶层的其他成员,其具体表现就是整个乡绅阶层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极力模仿上流社会。他们一方面将这种向上模仿所得到的贵族骑士的价值观向市民社会推广传播,一方面也用自身形成的资本主义伦理价值观向上层社会施加影响。在英国社会中不断上升的中间阶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客观上促进了英国骑士精神与资本主义伦理精神的交汇融合,从而创造出了独具英国特色的绅士风度。
四、骑士文学
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理想,同时它又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来引导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骑士文学产生于十一到十三世纪。由于骑士制度的确立、骑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准则。他们突破__的出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要求现世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和侠义的扶弱除强的骑士精神以及温雅知礼的骑士风度等。骑士文学就是这种精神特征的集中反映。
猜你喜欢:
1. 英国文化论文
2. 英国绅士文化论文
3. 英国礼仪文化论文
4.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5. 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英国人一般喜欢吃面食。 很少吃主食,基本上吃比萨牛排烧烤等。
112 浏览 3 回答
321 浏览 4 回答
289 浏览 3 回答
146 浏览 6 回答
265 浏览 4 回答
172 浏览 4 回答
290 浏览 4 回答
233 浏览 5 回答
200 浏览 7 回答
103 浏览 5 回答
294 浏览 6 回答
150 浏览 5 回答
357 浏览 5 回答
230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