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看《三国演义》只是因为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而且是文学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加之老师让多拜读文学名著的关系,看三国也就是看看关云长的大刀如何威猛,长板坡燕人张义德何等的威武,白袍赵子龙在曹军中七进七出犹如无人之境,诸葛亮出垄中火烧泊望,星野的潇洒以及从公元228年起,到234年诸葛亮病逝,为完成北伐曹魏,实现统一的宿愿,也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先后率蜀军六出祁山,但均因碰上了强劲对手司马懿而屡战不克,可说都以失败告终。一出祁山,开始是一连串的胜利喜讯,士气高涨。为了出祁山打曹魏,诸葛亮在蜀中养兵练兵,也为这次出兵备下了军需粮草,还慷慨成词的写了千古名篇《前出师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就因为一个人是失误使得整个局势大变,那就是马谡,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自认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一生也没有什么大错,但是犯下一大错就造成了对他赏识有加的诸葛丞相的一次祁山计划,在街亭这个战略要地的守卫上出先了决策的失误,就如纸上谈兵一样,在实际战斗中的战略失误就导致了全盘劫数,马谡的失误也是诸葛亮的用人失误,在刘备弥留之际就曾提醒诸葛亮马谡不能重用,但是在一场大的战役上,一个关键性的战略要地的问题上,诸葛亮犯错误了,失街亭,挥泪斩马谡,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局势不会因为斩了一个马谡而重新垂爱蜀军的,司马懿抓住了局势,把优势牢牢把握在了他手中。局势的变动使得诸葛亮只能用那“空城计”的险兆来为撤退做准备。局势一下由主动变为被动,人的心理上也会出现烦躁,那更容易造成失误,在对陈仓城防备情况诸葛亮又不甚明了,下令攻城,结果折二将、伤一将。诸葛亮被迫撤军,一出告败。一出祁山失败,诸葛亮并没有放弃他的志愿,他准备多年又二出祁山,上《后出师表》表明自己“死而后已”的精神,然后他的对手不是别人,是著智谋和他不相伯仲的司马懿,在二次祁山,蜀军后备粮草跟不上的情况下,司马懿高挂免战牌,不用一兵一卒而屈人之兵,高人也!他在对槽睿的奏表中就说:“臣算蜀兵行粮止有一月,利在急战。我军只宜久守……不须一月,蜀兵自走。”可怜诸葛亮在准备了那么多的时间后想一举歼灭曹魏军队的,谁知道连个面都没有见到就败了下来。在死伤惨重,粮草补给不及的情况下,诸葛亮只好退兵,二出祁山就这样偃旗息鼓了。但是诸葛亮不会那么样死心的,他的信念中有太传统的汉室思想,也有强烈的报恩思想,在得知陈仓收将赫昭病重之时趁机攻占了陈仓,进而取建威,驻兵祁山。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天不助诸葛亮,在蜀军接连的胜仗之后,诸葛亮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就如我国射击名将王义夫那样在关键时刻老是头晕头痛而和金牌擦肩而过,诸葛亮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有加之张苞战死的噩耗,使得他无心再战,蜀军不战自退。天意如此,诸葛亮该放弃了吧?不,诸葛亮的性格决定他不能就这样的半途而废,他重整军队,浩浩荡荡四出祁山,一路攻城,所到之处皆打胜仗,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司马懿用的反间计,在蜀地大量散播谣言以至无能的刘禅下令让诸葛亮收兵回蜀,战场上一分钟就能风起云涌,诸葛亮回师丧失了胜利的良机。四出祁山失败。我想诸葛亮内心是痛苦的,并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刘禅这个幼君,无能的让人心痛,在一出祁山的时候的《出师表》就让其“亲贤臣,远小人”而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啊。我想诸葛亮是不知道在他以后还有个著名的岳飞也在直捣黄龙的关键时候让金牌招回,更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魂丧风波厅。诸葛亮是相父,他是不可能让人灌上莫须有的罪名的,但是他的宏图呢?诸葛亮五出祁山,其实已经是没有那必要了,在军事上根本就不具备出兵的优势了,但是诸葛亮是出于良相的名誉还是为了完成恩人刘备的心愿,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五出祁山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那就是注定了失败的结局的。如杨仪所说:“前数兴兵,军力罢敝,粮又不继。”对于军事研究的那么深的诸葛亮会犯这样的低级军事错误也就是他心急的表现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知道自己也老了还未完成这个他一身的遗憾,他要弥补他的遗憾就出兵了,这个和刘备、张飞为报关羽的仇而贸然出兵东吴一样,结果都是大败。诸葛亮五出祁山失败还有个表面上的原因,那就是战争使得经济萧条,后方李严无力筹办粮草,假报东吴攻蜀,诸葛亮不知情报是假,搬师回救,伐魏又成泡影。但是李严只是一个直接表现出来的失败因素。我想就如那句话“如果没有拿破伦的话,还会有别人出现改变欧洲历史”那么李严只是一个撮成因素而已,实质因素在于蜀已经没有战斗的实力了。连年的战事,百姓虽然还是在支持着他们的诸葛丞相,但是事实的经济实力不能靠那单纯的热情而代替的。六出祁山,诸葛亮一生中七擒七纵孟获,那么他六出祁山也不为过啊,他就是那种生命之火不息战斗热情不减的人,但是这次和司马懿的正面交战中,谓桥一战,诸葛亮在计谋上真正的输给了老对手司马懿,以至损兵万余。积劳成疾,最后病死在五丈原。但是六出祁山蜀国真正的损失我认为是丧失了文武两大支柱,文的是诸葛亮,这个从开始刘备三顾茅庐就跟随刘备打江山的重量级人物,还有武的就是一直让诸葛亮排斥,认为其有“反骨”的魏严。诸葛亮死了还不放过魏严,使得本来就武将所剩无几的蜀国又失去了一员“开国大将”。
一、诸葛亮“六出祁山”对“北定中原”的有利因素。有利因素诸多,择其重要以论:1、自然因素。陇右东与秦川相接,依丝路古道(即关陇大道)、渭河一线相通。素称秦陇一线唇齿相连,天水南可自阴平古道,江汉之线,双道直通川蜀江汉。汉中、陇右是当时蜀汉北铙曹魏的双大门。汉中已有,再取陇右,则蜀汉进攻查双管齐则,形成钳形之势。若是防守,可双门紧闭,拒曹兵于门外,万无一失。曹魏也难以实现得陇望蜀之美梦。西连河湟,北通大漠,可与广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连成一片。尤其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是关中通往西域的第一站咽喉重地。翻陇山入秦川要比翻秦岭阴容易得多。从地形上分析,这里处在六盘山地、陇中黄谷相连。渭河谷地横贯其间,嘉陵江、西汉水谷地平缓由陇入蜀。东有陇山屏障,西有河湟天险,南可退走川岷江汉,进可攻,退可守,有较大回旋余地,是屯兵作战的天然重地。2、经济因素。天水市现总面积14267m2,耕地万亩,人口2720000。渭河干支平均年径流量亿m3,嘉陵江干支平均年径流量亿m3。地下水资源达亿m3。含水层厚达4-15m。年降水达156亿m3。故以“天河注水”盛名于世。年均气温℃。7月最热,最高温℃,1月最冷。最低温-19℃。春季冷暖多变幻,常有倒春寒;夏热无酷暑,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降温速,秋温低于春温,阴雨天气多;冬冷无严寒,气候干燥,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在三国时期,人中尚少,粮产量丰盈,是提供屯兵军粮的粮库。故有诸葛亮“陇上刘麦”的佳话。同时山原广阔,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万亩,是黄土高原上的绿洲,被誉为“陇南林海”,“林泉之冠”。三国前,这里水草繁茂,是天然牧场。公元前九世纪秦祖嬴非子在这里为周孝王放牧繁息战马,为周孝王中兴,起了重大作用。所以天水是繁息战马的丰盈宝地,自然是诸葛亮伐魏前线所需战马的良种场。加上丝绸之路开通长宁驿、弓门砦 、降陇城、秦亭、街亭、略阳、成纪、显亲、清水、绵竹、上邽 、新阳、冀城、洛门等陇右古镇上,西域商贾往来贸易,使市场经济繁荣。这都是诸葛亮伐魏的有利因素。3、文化因素。天水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详地。传说人类文明始祖三皇之首伏羲氏出生在这里,故称“羲皇故里”。《易系辞传》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鲁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史记•补三皇本纪》云:“太吴庖牺氏,凤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日毕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氏于成纪(今天水一带)。”据考察,天水渭河及其支流两岸现有史前文化时期原始先民聚落址达500余处,同时出土万件遗物,有些与伏羲氏族文化的内涵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秦安大地湾、天水师赵村、西山坪,武山付家门等遗址的发掘得到证明,其人头蛇身饰文的彩陶器皿和伏羲氏族图腾崇拜完全一致,说明天水乃至陇右一带在史前文化时期有一支以蛇为图腾崇拜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伏羲氏功盖千秋,伏羲氏族文化是中华古老文化的源头。伏羲氏族兴起于陇右,后随迁徙,翻陇山,进关中,徒陈仑。再沿渭水东进,定督陈州(今宛立)。为华夏民族的文明起到肇启作用。伏羲氏族未入中原者,父系氏族社会就以炎帝族为号。炎帝族姜姓,黄帝族姬姓。《国语》云:“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姬”从“女”,说明以母系为血统。“羲”、“姜”、“羌”从“羊”,说明均为牧羊族。《帝王世纪》云:“昔少典娶有娇氏,名曰女登,威神龙于华阳之常羊,生神龙烈山石室”。《大荒西径》云:“有氏人之国,炎帝之孙名灵恝,灵恝生氏人。”说明氏人也是羌人分支。那么陇右氏、羌亦是伏羲氏、神龙氏、轩辕氏之后裔。从上看三皇皆发端于西部,后因迁徙、争战进入中原,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基石,荆襄名士之首、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岂能对此无睹。其次,周氏族兴起于雍地周原。联合西部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在伏羲氏先天八卦启示下,演出后天八卦,为《易学》打下坚实基础。公元前1066年,在姜氏吕尚辅佐下,联合彭、濮、庐、徽、蜀、庸各族,会师牧野,是纣兵70万倒戈,在一月内,攻入朝歌,使腐败而失去民心的商纣覆灭。而八卦学说是先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宇宙观、辩证法,它揭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指导着各项事业,对军事战略思想尤为重要,无疑对荆襄士族知识分子有教益和影响作用。作为荆襄名士诸葛亮一定教益非浅。而在他后来的兵战中亦灵活运用。其三,陇右是先秦文化的发源地。秦人祖先本是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帝后裔女修,女修吞玄鸟蛋生大业(即皋陶)。皋陶之孙大费(即伯翳)参与大于治水有功,舜给他赐姓赢。大费子孙居中原夷狄,“以佐殷国,故赢姓多显,遂为诸侯”。《史记•秦本纪》载,大约殷周末期,大费后裔中,“在西戎,保西垂。”唐《括地志》说西陲在“秦州上邽县西南90里”。后人认为是今礼县红河流域。中苗裔非子居犬丘,善养马,犬丘人告周孝王。陇右山谷,“其坂九回,清泉四注,”水草丰盈,是繁息战马的佳地。《史记•秦本纪》云:“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今其后亦为朕息马,朕其封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赢氏祀。号曰秦赢”。故孝王十三年将谓之交陇右一带封给非子专营牧马事业,为周王室附庸,筑城邑为秦。秦亭火置为秦国的兴起与发展,起了典基和用。周励王腐败,西戎反叛灭犬丘秦氏。周宣王委秦赢之孙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西戎所杀。宣王又派秦仲五个儿子攻西戎,收复失地,并委长子秦庄公为西陲大夫。周幽王死于诸侯战乱。庄公子秦襄公率兵救周,护送平王东徙洛邑有功,封襄公为诸侯,又赐歧以西之地予秦。秦从此势力发展到陇山以东。秦文公三年(前763)以700人东猎至渭,紧接伐戎,势力速达歧。秦穆公选贤举能,修兵备战二、三十年,“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孝公采法商鞅,大发展。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於内,一举灭六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这对后世不能说没有影响。诸葛亮安能不效法秦公出陇右而入秦川,完成统一大业乎?其四,天水人隗嚣少仕州郡,后为王莽国师刘歆引以为士。刘歆死后回故里。王莽倒行逆施引起全国反对。新市人王匡、王凤揭竿举起绿林起义大旗,全国响应。破落贵族刘玄混入陈牧平林军。南阳地主巨商贵族刘秀、刘演拼凑舂陵兵参加新市会。天水隗嚣与季父隗崇、隗义、上邽杨广、冀县周宗等于公元23年据天水“起兵应汉”,自称西州上将军。依靠地域之险,经营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郭湟诸郡。建武二年(26)刘秀令其共讨四川公孙述未成,遂称臣于公孙述,被封朔宁王,并派兵增援。于是刘秀率众亲上陇坂讨伐。建武九年(33)春,嚣病饿出城糗,悲愤而死。当耿、岑彭围攻西城、上封阝时,刘秀束力书岑彭:“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在给耿书中有“既得陇,焉不望蜀也”。说明陇右确是入蜀的军事要道,是保蜀的屏障。无怪乎诸葛亮要“六出祁山”,得蜀取陇。4、人文因素。龙右地处雍凉,人皆生性强悍,善骑射,习武功,富有极强战斗力,故谓,西凉兵强。所以这里是作战补充兵源的雄厚基地。因这种地域人文特色,东汉前出了不少杰出将领,最有名的是智勇双全的秦李信、汉飞将军李广、李陵、后将军赵充国、忠烈将军纪信、西域都护会宗。故西汉时有“关东出相,陇西出将”的谚语。李广可算是西汉威振大漠的名将。先祖李信为秦名将,曾俘燕太子丹。李广骁勇多谋,猿臂善射,有次误将草丛中大石当猛虎而射,箭簇竟入石中。汉文帝十四年(前169)匈奴出动14万骑南侵,18岁则入伍的李广勇敢善战40余春,胜70余战。赵充国是位机智沉着、富有军事策略的将领。能骑善射,曾平息氐人叛变。出击匈奴,俘获西祁王。神爵元年(前61)年愈七旬的赵充国,督兵西陲,采取有效策略,挫败诸羌。并再三上书“寓其于农,以兵屯田”的主张,效果极好。纪信在楚汉相争中假扮汉王,诈降狂项,被焚杀于阳。殷会宗作西域都护,和好西域各族,巩固了边寨,促成祖国统一。凡此等等。诸葛亮兵出祁山,进据陇右,尚是招览将才,补充兵源的重地。5、民族因素。陇右周秦以来多居绵诸、邽、冀、狄、氐、羌、庐等戎。尤其东汉至曹魏,羌人多居凉州之武威、安定、天水、金城、酒泉诸郡。氐叟居武都、扶凤、天水等郡。河西有西羌,此有鲜卑、南匈奴。《三国志》注引《西戎传》云:“近会建安中,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杨千万各有部众万余”。因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曹操也未放松对这里的经营。《三国志.鸟桓传》说:“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北伐鸟桓“斩杀鸟桓王蹋顿”。同年进攻西北羌区。《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攻屠武都、天水氐人。建安二十四年(219)徒武都氐叟出居京北、扶风、天水”。可见陇右当时是多民族地区,且少数民族同东汉,曹魏统治者矛盾坚锐,诸葛亮在《陇中时》中提出“西和诸戎”的民族政策下适合陇右,这是诸葛亮要“六出祁山”的一个重要原因。6、政治因素。东汉政治是建立在豪强统治的基础上,汉和帝废除监铁官买制,私营盐铁放任,豪强势力更加强大。豪强、官僚均成地方割据者。宦官外戚专权,东汉政权风雨飘摇,失去对豪加黑暗腐败。陇右本西戎发地。汉武帝开通西域,域外羌人内附日盛,羌甚于汉人,激起东汉后期羌人大叛,反镇大战达40余起。如建武十年(34)、十一年(35)先零羌与马援之战;中元二年(57)、建初二年(77)、元和二年(86)、章和元年(87)、永元九年(97)烧当羌与窦固、马武、马防、耿来、张纡等大战。尤其“永初元年(107)车骑将军邓骘、校尉任尚屯汉阳(今甘谷)备羌”历14年,用人240万,耗资巨额,币藏空虚,人民覆宗灭族不计其数,横尸遍野,白骨垒垒。其后战争接连不断。直至建康元年(145)东汉统治被内地农民起义闹得不可开交,才使大战暂告一段。范文澜《中国通史》称“这次战争用款800余亿,多数被官吏吞入私襄。159年后战火又起。《秦州志》载,仅“永嘉八年(165)段颖西击羌,大破之……斩首23000级,获生口数万,降者余万,封段颖为都乡侯。”“中平二年(185)车琦将军裴温出征汉阳,又使破虏将军董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中平四年(187)春三月,韩遂围陇西……进围汉阳……汉阳人王国与扶风马腾并叛。”“建安十六年(211)曹操攻马超、韩遂”。“建安十八年(213)秋七月马超率帅羌胡击陇上诸郡县、郡县皆应之。”“十九年(214)春马超领兵还围祁山,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千万各师部万余从之。夏侯渊、张合阝救祁山,超败走……百顷氐王奔蜀,其部不能去者皆降,曹操袭其善者分居天水、南安郡”,“二十四年(215)夏四月,曹操征张鲁;……既克汉,李特祖将五百余家归之,操拜为将军,迁于略阳(今陇城)。”这些频繁大战使汉民征收不绝,常疫于远戍和征战。自安帝始,农民到处起义,范文澜《中国通史》载,至黄巾起义前各地民变67次。阶级斗争将氐羌反叛与农民起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汉阳杜琦、杜季、王信与羌人联合起义于天水一带。氐、羌、汉联盟大起义,地方武装乘镇压起义贪污发财、割剧一方,韩遂、马腾、马超、董卓各自为政,段颖仅169年杀人4万,用钱44亿,本人发财封侯。反而皇甫规抚羌,诛大贪官五、六十人,小贪官百余人,羌人为附20余万,只因得罪官吏,豪强,被下狱服苦役。1972年甘谷渭阳十字道刘家山一东汉墓出土汉简23枚,兹3枚文字较显者有云:“二十八日司徒寿大司农广上诏书从民家钱登官有诒钱斯幸永诏书郡所又永和六年二月一日古宗正昱上北。”又一云:“延熹元年十二月申朔十二日甲申宗正臣柜丞巨敬顿首死罪上尚书臣顿首死罪谨案文永寿三年三月十六日蜀郡太守书言人首示章诏书宗室”。还有一枚云:“雷诸侯王属居国界有罪请五属外使从法令治流落客唯五属内不得行优宗室刘槐刘亘自诏为乡县所侵不行优除到官来槐亘等骆驿当如永和六年庚午诏书汤。”从上支离破碎简文和农民起义风暴,可知当时陇右阶级矛盾何等坚锐。这样的政治因素不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所在吗?二、诸葛亮“六出祁山”对“北定中原”的战略意义。基于上述所论,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英明果断决策,是贯彻落实《隆中对》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有其重要战略意义:1、“六出祁山”,得蜀取陇,使蜀陇连成一片,扩大地盘,建立蜀陇战略基地,进可攻,退可守,有较大的军事回旋余地。这一战略思想,在《隆中对》中早有设计,同时刘备集团很早就把凉州列入猎取版图之中。《三国志•马超传》云:昔孙权派诸葛瑾索还荆州诸郡,刘备回答说“吾方图凉州,凉州定,凡尽以荆州还吴耳。”为此,刘备早就想中“信著北土,威武并昭”的马超。《三国志•马超传》云:“超走保诸戎……杨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之心,若大军还,不严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超过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今甘谷),有其众,自称征西将军”。“闻先帝于成都,命书请降”。刘备得知,“先谴人迎超……以超为平西 将军,督服沮因,为前都亭侯”。“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假节,章武元年(221)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乡侯。”其目的是马超“信著北土”,重用马超“西和诸戎”,取其凉州,再挺进中原。尤其汉中已得,诸葛亮再平取陇右,使蜀、汉、陇连成一片,据守蜀北大门,请孙权“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清中原”,形成抗魏半包围圈,改变蜀汉仅据川蜀偏僻一隅、远离秦川中原,势孤力单的局面。2、得蜀取陇、取陇可保陇。秦陇唇齿相连,取陇可打破曹魏得陇望蜀的美梦。取陇右,入秦川是条坦道,要比穿子午谷、过褒斜道安全。据当时荆州之失的蜀汉实力,诸葛亮所率北伐之师可谓蜀汉倾国而出,不能以军事冒险行动越秦岭以出秦川。宜“治戍讲武”,边整边征,不断充实。所以诸葛亮特别谨慎,扼去陇右,建立西线战略后防军事基地,“考微劳,甄壮烈,布所失于天下,励兵讲武,以为后图,戍士简练,民忘其败”,“休士劝农”,“植谷农桑”,操练军队,设计制造“木牛流马”,“戍阵齐而号令肃”,“以侯大举”,奇翻陇山,沿渭水挺进中原,心复汉室,成其霸业。3、诸葛亮声东击西,以奇兵“六出祁山”,平取陇右,是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曹魏赤壁战败后,将主力防线布于长江、秦岭,尤其刘备占据荆襄,外接好孙权,故曹操更加紧长江防线。关羽荆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败,曹魏以为“备已死,数多寂然无声”,故“略无备豫”。诸葛亮迂回曲线运兵陇上,以复伏羲之氏族东徒都阵、秦人入关遂灭六国,周武王伐纣兴周之道,偷袭挺进中原。因而建兴六年(228)首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判魏应亮,魏将姜维降蜀,使曹魏“朝野恐惶”,魏明帝曹亲驾长安坐镇指挥,命曹真率关右诸军防守,命张郃督步骑五万翻陇山西拒诸葛亮。由此看诸葛亮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军事举策显然有其战略意义。4、诸葛亮“六出祁山”,利用陇右诸多有利因素,对尽快形成抗魏统一战线和抗魏统一战线和抗魏联军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①利用陇上居民多习武,善射骑,强悍勇敢善战的习尚,为蜀师补充兵源。建兴六年(228)首出祁山退兵中,“拔西县千家还汉中”以充兵源。②利用陇山才多将广之因素,纳录能征善战的勇将。建兴六年(228)首出祁山,想方设法,纳录足智多谋、忠于汉室的忠臣良将姜维。并倍加重用。“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宛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常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曰‘须先教中虎步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观,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姜维传》。诸葛亮建兴十二年(234)病殪五丈原后,姜维确成为诸葛亮“北定中原,心复汉室”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一直督兵抗魏前线,一生戎马,欲血奋战,最后以生殉国。③利用陇上土肥地广,粮食丰盈为蜀师补充军粮。诸葛亮“陇上刹麦”当在是处。④利用陇上繁茂水草,为蜀师繁息战马。今“木门道”、“祁山堡”等三国古战场都传有蜀军的拴马湾。今祁山附近盐官,三国时的卤城很早是西北著名的骡马市,该市暂无三国详细资料。但可肯定,陇右良马是为蜀师所必须的军需。⑤利用陇上众多民族和尖锐的民族矛盾,诸葛亮“西和诸戎,”建立抗魏民族统一战线,抵御魏兵。建兴七年(229),亮遣陈式攻五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准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今西和)准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降集氏羌,兴复二郡,威震凶暴,功熊显然……“《诸葛亮传》。”亮建兴九年(231)围祁山,招鲜卑苛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诸葛亮传》。建兴十四年夏四月……徒武督氏王苻健及氏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三国志•蜀书》。比类例多不枚举。⑥利用陇右突出的阶级矛盾,动员陇右人民一致反魏。建兴六年首出祁山,“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叛魏应亮”《诸葛亮传》。⑦利用陇右在居民中遗留的远古的传统文化、伏羲文化、周文化、先秦文化、儒家文化素养,号召陇右人民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狭天子以令诸侯,”“当讨逆之。”⑧利用丝路大道,企图一举进兵中原。诸葛亮对此特别重视,建兴六年(228)首出祁山,立即派马谡抢先占据丝路古道龙口咽喉---街亭,结果马谡没有完成任务失守街亭,使诸葛亮出祁山,进中原的计划蓝图破灭,失去战机,故诸葛亮兵退汉中,“戳谡以谢众”。惜哉。三、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完成“北定中原”统一大业的原因。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完成“北定中原”统一大业的原因并非战略之失,而是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1、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在日夜操劳下病役于伐魏前线五丈原大营,这不仅对蜀汉伐魏不利,且对蜀汉政治本身是一重大损失。虽有姜维接替前线指挥,但总显人才匮乏,后继无人。2、在三国鼎立中蜀汉政权相对而言,形成气候晚于曹魏、孙权。夷陵之战后,军事实力远不及魏、吴。与才多将广,人才聚集的曹魏相较,差之远矣。3、“兴复汉室”的口号早已没有多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东汉腐败政治在人民心目中早已完全丧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苍天已死,黄天当立!”4、蜀汉朝廷臣官黄皓等专权,后主昏暗,后防空虚,纵使姜维在前线拼命作战,终难挽回危运,后主早以降魏作俘虏,进入安乐宫。5、北伐战事中,关键深刻用人失误,马谡失街亭,李严误军粮,失去大好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在来,失之难以挽回。6、攻占陇右后,没有建立起牢固的政治、军事根据地,往往粮尽兵退,收地复失,陇右诸多有利因素未能充分利用。7、屯兵戍边措施不力,前线军需供给不济,往往粮尽而还。与此,曹魏采取得力改革措施,经济发展,国力相之强盛。综上述,总结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北定中原”关系中的成败教训明示,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民族要兴旺,事业要发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的拥护和支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强有力才干的人才队伍;兴利除弊、反腐反贪、惩治腐败;加强民族大团结;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合理用人;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否则,将终难如愿以偿。
都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却不知陇上也有好风光;渭河秋水秦岭春花,既有秀丽又见雄壮。大地湾里孕育文明,麦积石窟千年辉煌。我的家乡,天水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关于古城天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汉武帝元鼎三年的一天,在如今天水市南面,突然地显红光,雷电交加,大地持续震动,地面裂开一道大缝,天河之水注入其间,遂成一湖。由于湖水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当地居民称为天水井。后来,汉武帝下旨在上邽湖边,筑起一座城池,起名“天水郡”。《水经注》上说:“上邦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风雨随之,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这就是“天河注水”传说的来历。天不还有一个秀丽的名子,“陇上小江南”。天水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又称“龙城”。秦属陇西郡,汉置天水郡,三国设秦州,汉武帝时定名“天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国务院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江南之秀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称为“陇上小江南”。秀丽的天水哟,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欢乐的童年,那金色的时光,伴着古城秀丽的风光,永永远远刻在我的心上。天水还是一个旅游名城。著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有“东方雕塑馆”的美称。位于武山县的水帘洞,景色怡人;修造于北魏的甘谷大像山,巍峨壮观,山上宁静安祥的大佛被称为悬崖大象。此外,闻名海内外的“人祖”伏羲庙,以观内“清意在山尘不容”的“玉泉”著称的玉泉观,被诗人杜甫题咏为“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的南郭寺……这都是令我留连忘返的名胜古迹。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她的文化,爱她的名胜,爱她的物产。
我的家乡天水,那里不但物产丰富,而且风景优美,被人们称为“陇上小江南”。我的家乡有许多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有名扬中外的麦积山石窟,有祭祀人类始祖伏羲的伏羲庙,有风光秀丽的仙人崖,有山高树奇的南郭寺,有古老建筑风格的南宅子,有水光潋滟的籍河风情线……我最喜欢南宅子,它是古老天水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其屋内陈设的桌子、椅子、柜子、床、梳妆台、茶具等物品,做工精细、雕刻技术精湛。还有皮影、香包、剪纸、刺绣、纺车、婚庆等民俗节日用品,也各俱特色,都蕴含着古老天水深厚的地域文化。藉河风情线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那里水、树、花融洽的结合在一起,五颜六色的花草尽情地绽放。一条宽阔整洁、用条形图块铺成的水泥路延伸着,像一条长长的丝带围在湖边。每天早晨和傍晚,都会有许多人在湖边锻炼。星期日,孩子们会来这儿喂鱼,爬六方形滑石,到竹林散步,划船、放风筝。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天水,你想来吗?
原因很多!我提出几个重点你围绕它来写吧~1粮草跟不上! 2蜀国连年征战,民力国力以到极限!3蜀主听小人挑说!4最重要的!蜀国的大臣和一些有名有钱有势的人都不希望北伐!反而希望魏国来拿下蜀国!解放他们!因为当时候是那样的年代!诸葛亮是以秉公执法,为民为国!当然是要得罪那些人了!诸葛亮要换到现在用这套行,那个年代跟本行不通!5蜀国后期也没有象样的将军了!有句话说的好,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还有好多原因导致,蜀国最先灭亡不是巧合而是必定!他只能打仗来维持蜀国的存在! 连年征战百姓已经苦不堪言!税压的百姓喘不过气! 打仗是用钱的,没钱能行吗?相反魏国是强大的,曹丕实行的政策是,范是当官的,你的子子孙孙就全是官!这样那些官宦,士族当染支持了!但魏国施行的方式也不好!他这样做只能保一时而非保永久!
伏羲文化即是民族始祖太昊伏羲及中华本源文化 一、伏羲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相传为伏羲生日。这一天,天水市民众自发集会到祭奠“人宗爷”(按:天水人习惯将伏羲称为“人宗爷”),乞求幸福安详,新年好运气。 除了民间祭祀,天水还在每年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 据《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于庖厨”。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并孕育着的萌芽,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此外,伏羲还立九部、设九佐,以龙纪官,号龙师。禅于伯牛,,教民熟食;制,定节气,消息祝福,以测吉凶,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天疾,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 1、伏羲民族始祖地位的确立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一个民族始祖地位的确立,有历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同时也是多种文化相互融汇的结果。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始祖是国人历经千百年反复审慎地选择而确立起来的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代表。 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的本身也是历史性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先祖的认定,是从远古的传说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渐确立起来的。“”为中华民族的,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已逐步确立。“”的世系之中,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居神农、黄帝之前的中华民族的。 关于太昊伏羲的文字记载至迟在即已出现,《左传》、《管子》、《周易》、《庄子》、、《列子》、《战国策》、《国语》、《世本》、《》、《山海经》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太昊伏羲的表述。《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作,……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段话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伏羲功业和始祖地位,影响甚大。 在正史中,司马迁《史记》从五帝之首的黄帝记起,未为伏羲立传,但他在《》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文化贡献。到了东汉的《汉书》,则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世系从黄帝推至伏羲,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汉书·律历志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诸语,认为“稽之于《易》,炮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并以太昊伏羲为历史源头,确定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这就是说,在古帝王系统中,只有太昊伏羲氏是“继天而王”的,因而他是百王之先,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 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次为女娲、。梁代肖绮《〈拾遗记〉序》中说:“文起羲、炎”。其后唐高祖《修六代史诏》和唐太宗《修晋书诏》均以伏羲为中华文化的肇始者,所谓“伏羲以降,因秦斯及,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至唐开元间,司马贞为《史记》补写《三皇本纪》,综述、补充前世有关伏羲的文献材料,成一篇较为完备的史传。至此,伏羲在历史古代典籍中历史化的过程全部完成。 2、伏羲在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方面的贡献 现代学者在解释“民族”的意义时,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从种族血缘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我们在讨论民族始祖的确认过程时,要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历代典籍对伏羲的文化贡献所载甚多,这些贡献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 首先,从民族文化的形成上来说,传说伏羲始画八卦,开启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源。《周易》、《史记》等典籍记载了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贡献。《论衡·齐世》:“故夫宓牺之前,人民至质朴,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处,知其母不识其父。至宓牺时,人民颇文,智欲诈愚,勇欲恐怯,强欲凌弱,众欲暴寡,故宓牺作八卦以治之。”描述了伏羲时代的社会状况。《礼记·礼运篇》注引《中侯握河纪》谈到与伏羲关系密切的“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民族思想方式的基础。所以,可以说,伏羲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先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另外,传说伏羲确立了;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以充庖厨;造琴瑟,作音乐等。这些均反映了伏羲在文明和文化初创时的贡献。 与中华民族另外两个重要始祖和黄帝相比,是农业文明之初的代表,主要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黄帝是农业文明进化时期的代表,主要是华夏各族政治和制度上统一的象征。而伏羲所代表的是比炎黄二帝更早的渔猎文明时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源头,是文明初始的象征。 其次,从民族血缘的凝聚上说,伏羲时代是一个部族融合的时期,史载伏羲“正姓氏,制嫁娶”。《路史》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之本,而民始不渎。”姓氏的主要作用就是明血缘、别婚姻,纯正血统。不同部族的人分别有不同的姓氏,“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各个部族相互通婚混血,从而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基础。这是伏羲在民族血缘方面的伟大贡献。 太昊伏羲氏还赋予了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均证明,伏羲“人首蛇躯”。蛇是伏羲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总图腾“龙”,正是以蛇为基础,汇合了多民族图腾而成的。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面产生的混合的图腾”。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太昊伏羲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 二、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化精典;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明,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明精典。中华文化其根是伏羲文化,博大包容,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因此,伏羲文化可谓中华文化的精典,可谓中华文明的精典。 如果说历史的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化,那么,人类文明则是文化的精典。“文化”者,“文”而“化之”,只用“文”才能推动历史的进程,才能创造人类文明。利用武力,不论其多么强大,都不能创造世界文明,只能破坏世界文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中华各民族的基石。 什么是中华文化?其实,中华文化就是伏羲文化。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伏羲文化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要框架,是中华文化的脊梁。同时,伏羲文化也是远古文明的一个缩影。 伏羲在六千多年前,所创造成的王业可谓昊昊然皇皇然矣!这些王业是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是古文化是古文明?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而狭义的文化只包括精神一个方面。而伏羲的王业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如创网罟、始六畜等,其精神方面的如始建都、龙图腾、画八封、制嫁娶、正姓氏、创书契、始熟食、创音乐、创炙针等。现在,我们看来,上所列述的十一条,不论表面是属于物质的创造,还是属于精神方面的创造,都是属于大文化,属于广义的文化。伏羲的发明,在人类的野蛮时代,上述不论哪一项,都是了不起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大事件,都牵涉到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伏羲画八卦,揭示了天道“”的大宇宙科学观,这不仅是当代科学的“高科技”,龙的子孙后人,六千年来把其视为“无字天书”,今天仍旧不失“高科技”之称呼。其确切的定义,是中华远古文化,还是中华远古文明? 关于文明与文明时代的概念与区分,美国人L。H。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首先使用“文明时代”。他根据人类“生存技术”的进步,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文明时代属于标音字母的出现和文字的出现,直至现代。分为古文明阶段与现代文明阶段。的标准有城市、贸易、简单的机械出现、古代艺术、科学、国家、军队、基督教等。 伏羲被称为中华民族始祖的“百王先”、“三皇之首”、“上上圣人”,“都”于,1984年发掘出了羲皇故都,方广百亩。被誉为近代地下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地下古城址。“城市”出现了吧!伏羲创网罟,执伏牺牲养成六畜,开创人类的畜牧时代,结束了茹毛饮血,开始吃熟食,也是一项人类的重大文明吧!伏羲制嫁娶,结束了群婚、乱婚,方始“一夫一妻”的对偶婚,正姓氏,别血缘,提高了人类的自身质量,又是一项关系人类的重大发明吧!不论许慎的《说文解字》,还是其它关于考证中国文字的典藉,皆说八卦的八个符号,是中国方块字的“祖先”。中华原始文字出现了吧!特别是伏羲画了八卦,伏羲在六千年前竟创画了今天仍旧视为科学的“高科技”八卦,在伏羲时代竟出现了“高科技”? 在两千多年前,晚于司马迁《史记》125年的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世历千古,人更三圣”。三圣者伏羲、周文王与孔子也。在汉武帝“”之后,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支柱和统治基础。OL]q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个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般地说,中华文化是指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释家文化。实际上,这“三家”是“一家”,三元归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教归易”。相传,伏羲在六千多年前画了八卦。八卦是天道大宇宙观的集中体现,是《易经》的理论纲领,古来被子称为“群经之首”。可以这样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理论纲领。 在《史记。孔子列传》说:孔子“读易苇编三绝”。这位儒家创始人在他的学说中,无不充满《易经》理论思想的灿烂光华。《易经》博大精深,其蕴藏的宇宙全息理论、自控理论、控它理论等,包含了天道、地道与人道。《易经》最高境界是“中和”。这里所说的所谓“中”,在阴阳思想里,它既不阴,也不是阳,这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形而上的无形的东西,才叫“中”;而“和”则是表现出来形而下的有形的东西,才叫“和”。这个最高境界里,正如《老子》开篇所说:“道可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其道有其道,无其名有其名,这是一个和平的世界,安乐的世界,祥和的世界。可见“中”的境界之崇高了。 孔子“读易苇编三绝”,终于悟出了《易经》蕴藏的宇宙大道,创立了儒家学说,提出了的最高思想理想境界——“”。全部内容基本上可以用就是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忠恕”,而“忠恕”的表现形式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孔子的回答说:“爱人。”孔子这种“爱人”的思想依据是什么呢?孔子在《中庸》里这样回答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郭店楚墓书简.五行》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唐虞之道》说:“孝之放,爱天下之民。”《语丛》说:“爱,仁也。”“爱生于性。” 这几典都说明儒家的“爱人”不止是爱“亲亲”,不止是爱自已的亲人,而是“推已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幼”。这个德行是人的最高境界呀,做到并不容易啊!孔子又提出了他的“”作为“仁”准则,这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要把“仁”推广到天下社会,这就是孔子的“克已复礼曰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是在“克已复礼”基础上的“复礼”,才叫着“仁”。“仁”基于“爱”,“爱生于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礼”是规范人的行为外在的礼仪制度,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平相处,“礼之用,和为贵。”于此同时,孔子又要求人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制度,只有这样才符合“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出已,而由人乎?”具体说,这就要求人们要报本返始,敬天祭祖,爱自已的父母,重孝思,重师道;不仅如此,而且还要推已及人,爱天下所有的人,有爱心,爱人人。因此说,“礼”是“仁”的前提,没有“礼”就没有“仁”可言。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礼崩乐坏”,那么天下必然要大乱,人世间就不会和谐,就要发生战争,就要相互倾轧,就一定要失去和平。社会就永远没有安宁了,人世间就发生灾难。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了,人世间就会永远充满“仁”,就会永远充满“爱”,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了。 孔子要求人人要有“仁”的思想基础,人人要向往“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孔子这里把《易经》的宇宙全息理论、自控理论控它理论等运用到人类社会了。这就孔夫子的高明,圣人之所在。八卦的“中和理论”运用到人类社会,把儒家学说思想推向了人类思想境界的顶峰。`S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第一位大圣人,那么,孟子则是第二位大圣人。孟子《告子上》这样说道:“知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如果说孔夫子是儒家学说的第一位大圣人,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第二位大圣人,那么,朱熹则儒家学说的第三位大圣人。 朱熹在《朱子文集》中这样说道:仁者,“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天心”本乎“人心”,“人心”与“天心”是相通的、一致的、统一的。所以,《中庸》这样说道:“诚者,天之道;诚者,人之道。”这就是儒家学就的“理论”。天诚则和,人诚则安,道诚则尚。,道出了人类和平的真谛。 儒家学说这位创始人孔老夫子把《易经》融会贯通了,他了发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惊人的一致性,他发现了社会科学源本于自然科学吧!“天机”戮破了,他发现人社会原来是宇宙大世界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宇宙大世界的“苍海之一栗”。古今中外任何大圣人,他们提出的不管是什么学说,他们都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了什么,只是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发现就了不得了!孔夫子这个伟大的发现,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的,竟在中华文化中两千五百多年! 在二十一世纪西方最受崇拜的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完成了或者说极近乎完成了由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两个平等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可惜这位西方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是天人二分,从根本上与宇宙大道背道而驰而驰了!因他是单纯的研究一点,而忽视了另一点,人的一只手长在人身上,另一只手也长在人身上,只研究左手,而忽视了右手,忘记了人本身,怎能全面研究人呢?只研究一个,不研究相关的一个,怎么能全面呢?这样的理论简直如工程兵开凿山洞一样,只有钻出了他打的山洞后,他才豁然开朗,才知道洞口外的。话说到这里,我们并无否定西方文化价值的想法。 中华文化则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理论是“天人合一理论”,也就是就研究天道,不能不研究人道;而研究人道,不能孤立地研究人道,必须要研究天道,这样才有本有未,叫做全面。人离不开天,离开了天,离开了自然,离开了宇宙,那就偏面了,必然会发生谬误。很简单的普通道理,人离开了天,没有天赐的一口气,何谈人之存在?那就要一命呜呼了。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天。”这说明天与人的关系,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只能顺天,不能逆天,因此人类社会,不论研究自然也好,研究人类社会也也,只能光大天道,必须要立足于宇宙大世界观。 朱熹在《》中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也;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此话说得绝妙极了,表面上说的是人离不天,天离不开人,实质上说的是“天是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天中有人,人中有天。” 天是什么?一般的说,大家看到的是苍天。具体的说是宇宙。在中国典藉《尚书。虞书》中有“皇天上帝”记载,在《诗经。大雅》中有“皇矣上帝”的说法。中国古来称天为“上帝”,俗称“爷”,又称“老天爷”。这位不仅是地球上的“老爷子”,而且是整个宇宙的“老爷子”。地球在他的宇宙大家族中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个“小孙儿”。因为太阳系在宇宙中是“沧海之一栗”。地球在太阳系中,又是太阳系中“沧海之一栗”。这位“老爷子”的“上帝”,能一统整个没有时空的大宇宙,而且又是那样的井然有序,各星有各星的轨道,不论有生命的,不论没生命的,不论大的,不论小的,各式各样的,都相安和平。对于地球,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人来到了地球上,有喝的水,有吃的植物,植物土中生,而且又是那样的神秘,随四时有序的生长枯稿生长循规蹈矩有序,让像一个无形的金色锁链,让人类享受不尽,生生不息。人也是那样的神秘,生死亡没,也同样的生生不息。所以,《易经。易大传》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载万物。”“君子自强不息”为什么自强不息?这位“君子”仅仅是指人吗?上帝为什么在大地上“厚载万物”?天有生命吗?有理性吗?有目的吗?为什么有“天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存在的“天道”是怎么产生的?耐人思索啊! 《论语.泰伯》中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生人,天有性。所以,人称天为“上帝”或者“老天爷”。爷有什么基因,孙子应当有什么基因。人虽然说有性,这个“人性”,因为来自于天的因子,就是“天性”俗语说“你这个人天性不改”,说的就是这个。如果说天与人的关系,或者说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孔子在《中庸》中曾经这样说道:“天命之谓性。”孔夫子说的是人性是有天赋予的,即是人性是先天固有的。 在《郭店楚简》中有这样一句话,“性自命出,命由天降。”这里的“命”是指天之命,命是由天而降的,命是由天决定的。这正像草长草枯一样,全是天生天杀。人也是如此。认为天是外,对于人有一种超越力量,同时,又是一种支配于人的一种支柱力量。这个力量是庞大的,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是什么力量也改变不了的。不仅是力理,而且,又有规律。所以,孟子在《孟子.尽心上篇》说:“存其心,养成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正因为此,孔子有“五十而知天命”之说。孔夫子所说的“天命”,其实,是天道,即宇宙大道,即宇宙规律。人到了五十岁,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人,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生需符合社会规律,才无往而不顺。若不符合,就难于生存了。而社会规律来源于何处?什么样的社会规律是正确的?原来社会规律来源于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就是宇宙规律,或者说源自宇宙规律。社会规律必须符合宇宙规律,人类必须照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人类就要受到惩罚,人类社会就会不太平。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学说的高明了。 王夫之在《正蒙注》中对儒家学说的“天人合一理论”的诠释非常高明。他这样说道: “抑考君主之道,自汉以后,皆涉猎故迹,而不知圣学为人道之本。然濂溪周子首为太极图说,以究天人合一之源,所以明夫子之生也,天命流行之实,而以其神化之精粹为性。乃以为事物当然之理,无非阴阳变化自然之秩序,而不可违。” 这里,王夫之把儒家学“天人合一理论”中的天道与人道、天与人的关系,解释得维妙维肖:“人道”的“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乃是“阴阳变化自然之道”,“人道”离不开“天道”,人离不开天。 儒家学术的基本理论“天人合一理论”源自《易经》。伏羲一画开天,开物成雾画八卦,一卦之三爻,上爻是天,初爻是地,中爻是人。这就是说,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同时,也说明天生人,地养人,方成世界。没有人不成世界,没有天也就没有人。 早于孔子的中国伟大哲学家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的“无为理论”。“自然”是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天指的是宇宙,地自然厚载万物,这像一个金色的锁链道出了宇宙生生不息图。“无为理论”是什么?“无为”指的是自然规律,或者说指的是宇宙规律。老子琢透了宇宙大道,同时,他也琢磨透了人类社会。他提示人类,要遵循这么一条规律:人应当效发地,地应当效发天,天应当效发“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规律,即宇宙规律。自然无为,法道自然,太和万物,这就是老子理论的全内容。道家理论的其本其根是天道。老子的理论基础之源,同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理论”,不谋而合,同源自《易经》的核心理论八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华姓氏的博大内涵。我们说伏羲正姓氏,是正天道,正天性,正宇宙生生不息之大道。 同时,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敬天祭祖”的博大内涵,天为什么可敬?天有“性”,人之本也。为什么要祭祖?人之源也。人知本源,方才能生生不息。 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灿烂丰彩。在六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太昊伏羲画出了八卦,八卦揭示了自然大道,揭示了宇宙大道,结束了千古,使人类开始了“以卦治天下”,也就是以数治天下,也就是以“中和理论”治天下。自伏羲第一代起,历十五代而至炎帝,牛羊等享、工具公有,人人平等,人人相爱,千余年没有战争,这是一“天苍苍,地茫茫,低头风吹见牛羊”的太平远古畜牧世界。 伏羲画八卦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历史传说时代了不起的大事件,它使人类古文明暴发了一次大的“革命”。作为人类的古文明,太昊伏羲始“正姓氏”,是人类古文明的一个重大方面。“正姓氏”的“别血缘”,其实质提示人类要返本报祖,正本正祖,遵循天道,即遵循宇宙规律。人们天天呼唤你,警示你的姓氏,呼唤你的姓氏,要你不忘八卦的最高境界中与和,不忘生生不息,要相安和平,保持一个康宁的世界。 天、祖、人三者合一,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伏羲首先是人,又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人类把宇宙视为上帝,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是上帝创造了人。同时,把祖先视为人世间的上帝。把天俗称呼为“天爷”,把伏羲称为“人祖爷”。
308 浏览 3 回答
145 浏览 2 回答
319 浏览 4 回答
94 浏览 4 回答
177 浏览 5 回答
214 浏览 4 回答
308 浏览 6 回答
82 浏览 4 回答
135 浏览 5 回答
345 浏览 3 回答
151 浏览 3 回答
333 浏览 2 回答
231 浏览 4 回答
219 浏览 6 回答
349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