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浮躁浮躁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是缘于人们觉得人生短促,世事纷繁,自己作为匆匆过客,必须活得紧张而又明白,才有意义。然而,这种明白只能是自以为明白,其实是地地道道的糊涂。浮者,根基不牢也;躁者,耐性不足也。浮躁之人,由于对人生信念不明晰,对生活真谛不了解,尽管整日忙忙碌碌,实际上还是莫名其妙。从本质上来说,浮躁正是一种无所适从的生活状态。 有人用“浮躁”一词来概括今天的心态世相,仔细想来,确是一针见血。君不见人世间有多少真善美被浮躁之人轻视,有多少价值观被浮躁之人错位,有多少清澈纯净的心泉被浮躁之人淡漠。浮躁,这个可恶之物,使多少人对虚荣、利益按捺不住,使人生失去根基,使人的激情退化,情感失态,缺失对美的追求。我们不能在告别物质贫穷的同时,走向精神的贫穷。因此,我们在建立物质家园的同时,必须注重建立精神家园,以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和谐。人们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一定要拒绝浮躁,审视本心,内守精神,崇尚文明,给心灵一片和谐滋润的绿地。拒绝浮躁,要做到三点:一靠正气定力。正气来自心正,心正则有定力。有了这种定力,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多元世界,面对诱惑多多的情势,就不会着急上火、神不守舍,甚至疲于奔命。任凭风浪起,任凭诱惑多,就是不走神,始终做到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远离浮躁。二靠涵养静气。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诸葛亮《诫子书》上说:“夫君子之行,静心修身,俭以养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激励后人的千古名句,每每读之,总是发人深省。在紧张的时空中,面对有形无形的压力,静下来,可使头脑清醒,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把握大势,“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三靠知识支撑。知识是战胜愚昧的最有力武器,更是涵养静气的摇篮。无论多忙,都要及时“充电”,忙里偷闲,挤出时间,多读点书。越是博学的人,越是视野开阔,越是做事心中有底,主心骨不变。越是读书多、知识面宽广的人,越是气质高雅。“腹有诗书气自华”者鄙视庸俗,抵制诱惑。“读书出佛”,这是拒绝浮躁,清净、安静人生之要诀。远离浮躁远离浮躁,这是一个心灵修炼的过程,更是一个内心提升的再造结果。其实,如若用一句来解读的话,那就是:锻造精神空间。有人说:服饰不能评定人品,但服饰却能装点人的外表。人活着,是需要一定物质来装饰的,但能够使人活得幸福快乐的必备条件,那就是:精神空间的充实。俗语常讲:发光的不一定就是金子,但金子却一定是发光的。当今的社会,虽然多数人具有功利思想,但仍然有那么一部分人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漠视物质的东西,崇尚精神的东西,甚至于为了精神可以完全抛弃物质利益的驱使。虽然这部分人与时代的潮流并不相符,也许有些幼稚,或许有些激进。但这部分人的思想却是极其纯洁和简单的。人和人之间很真诚,生活也很简单,更益于相处。主要特点就是这部分人在精神上极为充实,生活中充满着无尽的欢声笑语。也有人说:当今的社会,功利因素压倒了一切的这种趋势,这就是我们感到极不舒服的地方。然而,若想不被其这种趋势所驱使或奴役,那就需要自身心灵方面的锻造与修炼。虽然说,金钱、地位和名利,能够给人带来一时的快乐与满足,但它却不能给人们带来永久的幸福。有时,还容易给人们带来一些灾祸。相反,如若自身心灵得不到更多的锻造与修炼的话,那就容易使人成为“物欲”的奴隶。至使也就谈不上什么幸福感与快乐感了。时间能够改变一切,但改变一切的不仅仅是时间。西方哲人亚伯拉罕曾说:“历史上伟大的人,永远是那种自我实现的人”。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历史丰碑的背后,不仅仅是人们的感叹,更多的是留给人们的思索。与当今多数人那种追求功利的趋势相比,少数人更多的是留恋那种纯洁的情感交流、最为真挚的思想沟通、最为纯真的快乐永恒。就像有些人常常提起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的情结所形容的那样: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吵吵闹闹,苏联电影搂搂抱抱……其实,这正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个真实写照。针对上述所形容的现象,我们可以细细地去分析一下:露天电影正是当年童年中最为快乐的回忆。因为,电影中的生活跟当时的现实生活出现了不少的思想交集。反复的欣赏,来回的琢磨,那些精彩的段落,哪怕是几十年之后,仍然在一些人们的思想中反复闪现,以至于影响了无数人们的一生。我们可以这样讲,那时候的人们比较纯粹。虽然说生活上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那时候人的精神比现在的人要富有的多,也就是说人的幸福指数比现在高。追寻原因就是一个,那就是:人们心灵上的充实。当今社会,由于物质上的丰富,多数人们的功利思想渐渐提升,而心灵的沙漠却正在逐渐扩大。故而,人们的浮躁情绪也正在渐渐占据着大多数人们的精神空间。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诠释的话,说白了,人们浮躁情绪的背后,那就是心灵空间的“沙漠化”。换一句话来讲,也就是随着浮躁情绪的扩大化,内心逐渐变成了“空虚”,由此也就渐渐产生了浮躁……其结果,具体表现在人们生活幸福感指数的降低。按照上述的理解,这样就容易使人产生逐多的“疲劳”感。如:欲望疲劳、审美疲劳、精神疲劳、思想疲劳,以及更容易出现一些带有时代潮流特征的现象来。如:欲望补偿、审美补偿,物质享受的补偿和精神享受的补偿,等等。因此说,随着岁月的变迁,不断地有某些东西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也许是一件物品,也许是一种习惯;或许是某些说法,或许是某种观念。但它也必将给人们留下一种永恒,那就是:精神上的激荡与充实。精神来源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上的享受,源于人们思想与文化上的底蕴多少。故而,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能够提升自身灵魂的思想素材。即使不是这样,那也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细细地去观察与感受。即:留心处处皆学问,事事通达皆自省。古人云:闲暇读书,其乐无穷哉。也可形容为: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其原理简言之:费尽心机,聚剑钱财,万金难买一生平安。从小事做起,拒绝浮躁心态认同的观点:锁事中孕育着伟大的种子。那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往往更有可取的价值。在琐事之中尽心尽力,能展现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态度,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去干好大事。年轻人需要尽快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实现。许多浮躁的人都曾有过梦想,却始终无法实现,最后只剩下牢骚和抱怨。他们把这归因于缺少机会。其实,机会就在每个人身边,只不过,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眼光不愿俯视手中工作的细节的人,在焦虑的等待机会中,度过了不愉快的一生。要尽快学会摆脱浮躁,用做大事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小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联系实际:工作中,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学习公司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验,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平凡琐碎的工作,很多时候会让人浮躁。特别是处理日常事务时,每天都会重复做同样的工作。每天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小的矛盾,很细的问题。但是还是要认真去对待,因为每一件小事,因为面对的学生不同,发生的情况不同,解决的方式肯定也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答案是一样的,但是说明的方法肯定有区别,因为学生的接受方式不一样。如果心态不好,做事浮躁,那么,也许就会很机械的应付工作,以及很简单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些工作,看似琐碎无头绪,其实都是对教师实际能力的考验。用平静的心态,拒绝浮躁的工作态度。反思与重构:每一件工作,都努力做到最好;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的工作;每一件小事,都力争高效的完成。尝试着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分外的事情,不是为了看领导的笑脸,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从小事开始,锻炼意志,增长智慧,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日后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做不成大事的。你面对小事的心态,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你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以小见大”、“见微知着”,通过从做小事开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赢得认可,在不远的将来你肯定能赢得干大事的机会。也许现在它和你目前的专业不搭界,对你的职业没有直接帮助,但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能促进你事业的进步。机会不会降临到毫无准备的人身上,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有人能抓住,而大部分人却抓不住。用平静心态做好工作中的小事,就是为自己创造了机会。而且在你为机会来临做准备的过程中,你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实际上,你已经为未来某一时间创造出了另一个机遇。舍弃浮躁前进浮躁乃盘踞于人心中的一大魔障,在带着人渐渐远离成功之时也在铸造一座由悔恨构成的墓碑。在这儿,浮躁就是失败者的墓志铭。浮躁者,形如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欲改变此形象与命运,唯有铭记“欲速则不达”。遗憾的是,古往今来无数本可大有作为的英才之士在心魔前一蹶不振。因为浮躁,关云长只因为别人的几句夸奖便飘飘然,轻率北伐给东吴人留下良机,最终困死麦城;因为浮躁,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演了“大跃进”这一悲剧;因为浮躁,中国新生作家内部弥漫着一股功利主义与商业炒作的邪风,给本就没落的中国文学增添了太多的颓废。上述种种,皆因浮躁控制下,目光被蒙蔽,心灵被扭曲,一切都偏离其应有的轨道,甚至向着无底的深渊坠落。反观一日三省的孔子、墨黑池水的王羲之、虚怀纳谏的唐太宗,他们克服了浮躁之心,隐去浮躁之气,于是,成功显得如此简单。不急不躁,也许年要比浮躁之人看似付出更多时间,但年若反此道而行,付出的代价则是无法想像的痛苦。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是这种道理的清楚阐释。克服浮躁之心,需四般法宝在手,即坚定明确的目标,超然物外的旷达,固守寂寞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恒心。坚定明确的目标是免于浮躁的灯塔。看着这个灯塔,就不会因周围人都陷于浮躁而有所动摇。如陶渊明,他固守着自己的人生志向,便不至于被急索功名的俗气污染。超然物外的旷达是免于浮躁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石,庄子才不会在那物欲横流的时代沼泽中陷下去,能够以不愠不火的智慧享受自己的潇洒。固守寂寞的勇气是免于浮躁的城墙。在这城墙的保护下,无论浮躁之气如何进攻年的心灵,年都可以沿着自己的路,用合适的步伐走下去。如阮籍般坚守着一份旷世的寂寞,在这寂寞的环绕下,他与那群浮躁喧闹的俗士便迥然不同。开拓进取的恒心是免于浮躁的冲天之翼。只有用一个又一个站点充实自己永不满足的心灵,方能将浮躁之风拒之门外;也只有在不断开拓进取中,才能安于看似缓慢实则恰到火候的前进节奏。仍然在人生路桑浮躁奔波的朋友,放弃浮躁吧,静下心来,卸下心灵的负担,放手一搏迎接属于我们的怡然快意。你还会浮躁吗 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于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或许我们白天在水泥钢筋筑成的高楼大厦中穿行,绿地只是在灰色中的孤岛,我们无法静静地去停下来品味。但在那弥漫雾气的江南雨夜,我们可以坐在窗边,聆听那自然的声音。心中的涟漪荡漾着泛开,幽幽一壶茶,清清一捧雨。湿润着的绿叶连成一片,在夜里望去,黑色的影子竟也有一丝嫩绿。所有的浮躁都被雨水冲刷开去。只剩下一片宁静,一片清心。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那里有着深沉的思想,古人的昭华。雨夜里,那是“碧海无波,瑶台有路”,回眸间,能在心中看见雨汇成溪,汇入江河,便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侧转身,轻风吹过,翻动你的诗页,“吹面不寒杨柳风”便跃然纸上……雨凄凄,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磅礴,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所有的浮躁之气都被墨香所驱散,安静的夜里,只留一份诗韵,一份柔情。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回想一个朝代,品味一段岁月,你的思想便如风,便如光,穿越世纪,抑或跨过汪洋。清幽之气扑面,那是东吴的历史沉淀;菊花清幽,那是陶渊明的释怀;泥土气息氤氲,你能看到毛泽东指点江山,红军越过艰难……所有的浮躁都在历史人物睿智的思想、大气的志向中灰飞烟灭;在那历史的末端,只留一份清醒,一份理智。你还会浮躁吗?在无处不有的宁静里。世界可以随着心的浮躁而浮躁,心的平静而平静。为什么不在雨夜中捧一壶清茶?那里,你体会到的,不止是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