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注重个人感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作业评价是美术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评价可以检验教学效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然而,很多教师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这种作业评价方式或许能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但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以往作业评价方式的弊端 教师以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给学生评价,压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业,以画面干净、画得很像、比例适当、涂色均匀等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我认为以往的作业评价方式有以下弊端: 第一,扼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刚刚接触美术这一学科时,无论在造型方面,还是色彩方面,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认识去想象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作业常常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笔下,画出的事物往往是令成年人都感到惊讶的。为此,教师要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艺术眼光看待和品评学生这些充满创造力的作品。如果仅仅用像与不像来评价,只会压抑学生的想象力,过早地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每个学习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有了兴趣,做事就能更专注,也就能越做越好。对于儿童来说,画画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可是,教师如果以自己的水平和眼光去评价学生作业的好与不好,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第三,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传统的教育方式维护了教师的尊严,教师用自认为好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使他们缺乏信心,形成机械刻板的心理特征。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差别,其实是他们努力思考的结果。教师应科学地看待这种差别,而不能以自己的眼光修改或否定学生的作业。如果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会接受每位学生都画出不同的作品,让他们能自信地面对每件事,从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改进作业评价方式的方法 针对以上在美术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我认为美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自己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 第一,作业 评语 留有发展空间。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教师不要在学生的作业上给出分数,而应写上一段以鼓励为主的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进步时,学习热情会越来越高。如“简单干净的作品,你给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如果绘画的时候不那么拘谨,你会画得更好!”“你的作品每次都让老师眼前一亮。希望你画得再快乐一点,画出你高兴的情绪。期待看到你更精彩的作品!” 第二,人人收获成功的果实。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可以向多元化发展。当完成课堂作业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集中进行展示。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再进行学生互评。在自评中主要以自己介绍作品为主,注重学生展示自我的表现欲望。在互评中,学生可以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敢于创新和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起到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我曾发给每位学生六颗艺术果实的小粘贴,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画得最棒的作品贴上去。而且,六颗果实颜色不同,各有含义,可单项使用:紫色代表智慧果实,蓝色代表进步果实,红色代表勇敢果实,绿色代表创意果实,粉色代表速度果实,黄色代表幻想果实。这样,每名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果实,同时也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以师爱为出发点进行评价。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教师要从爱心出发,把对艺术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学生作品的爱、对学生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融汇在一起,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的评价;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适当、灵活地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并给予具体帮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使每名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四,给予学生自我评价的空间。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实现自我需要,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一张张充满幼稚、幻想的儿童画,本身的价值有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绘画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思维的发展、创新的精神以及在纵向比较上的进步程度。教师对学生作品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定期把学生的作业贴在教室的墙上,或将手工作业摆放在第一排课桌上,组织学生对作业进行互评,相互指出对方作业的优点和缺点等,这些评价方法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评价他人的作业,用他们的眼光和思维欣赏作业。这种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并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自己。 总之,作业评价体现的是一种教育成果的艺术,它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个性形成。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在看到评价时可能出现的反应,并正确、适时、灵活地进行评价。在评价时,要多一点鼓励、多一些期待、多一份宽容。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激励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