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 —— 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 —— 四川大学校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科协主席、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 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 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 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 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论文专著: 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48篇、引用500余次,EI收录78篇,CSCD和CSTPC引用546次。 科研成果: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 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 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 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共党员。1978-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年3月至1997年10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任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北京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他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矿山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教授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和平教授出版有《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发表了176篇论文,成果被SCI收录32篇、引用295次,EI收录47篇,CSCD和CSTPC引用346次。他的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16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年10月-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教授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朱兆祥1921年2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虹桥村一个渔业工人家庭里。祖父和父亲毕生为鱼店工人,每年渔汛期去嵊泗列岛捕捉大鲨鱼,割取鱼翅,采集和加工渔产品。长年的艰辛劳动和海洋生活,培养出他们在又忙又苦的生活中坚持下来的韧性和耐力,养成了他们勇于探索和冒险的精神。这一切对于童年的朱兆祥都有深刻的影响。2011年11月28日于北京病逝,享年90岁。1932年2月,他从农村小学转入宁波四眼碶小学插班,第一次读到郭沫若、朱自清等的白话文学和声光化电等现代科学知识,并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1933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后改名宁波中学)。1935年,因带头反对学校法西斯军事管理制度,险遭开除;这年冬天,他还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初中毕业后,因家贫缀学,在家靠抄写度日。10月,他离家去上海华一工业社药水电池保安灯厂当学徒。未成年即已体察到当时中国之社会黑暗、国家落后及生活艰难。1937年5月,工厂倒闭,他失业回家。8月,考取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公费生,遂发奋攻读建筑科。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他目睹国民党政府黑暗腐败、抗战不力,沪、宁、杭相继失守,宁波岌岌可危,遂参加宁波学生周刊社从事救亡活动,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40年初,他在鄞县梅园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支部委员和鄞县县委学委委员。1940年10月,他考取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由几位地下党员凑款相助到浙南龙泉分校入学,受到竺可桢和郑晓沧所倡导的浙江大学求是学风的薰陶,并继续运用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时就开始的超前自学的方法进行学习。1942年夏,在日本侵略军侵犯浙南的危境下,他和同学结伴长途流亡,到达遵义浙江大学总校,靠工读和奖学金继续学业。1943年起,因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胜,学生时期就被学校聘为工学院数学助教,辅导微分方程、工程数学等课程。1944年,他随导师钱令希作毕业论文,以优秀成绩毕业,留校任土木工程系助教,主持材料试验室工作。此时他也曾有过出国深造的念头,但他目睹时局艰难,特别是受到闻一多被暗杀事件的激励,就以中国的革命前途为重,继续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浙江大学迁返杭州后,他找到党组织,以科学时代社为基点组织杭州科学工作者协会,开展科技界的民主活动。这也是他以后从事“科协”“科代”“科联”“科普”等组织工作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开拓发展的一个前奏。1949至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头10年中,科技界面临着在贫穷落后和战争疮痍的基础上重新组织队伍和开拓事业的艰巨任务。朱兆祥放下了自己向往的学术研究,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的组织开拓工作。1949年10月赴京后,参加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的筹建工作,并主持辅导处,推动全国科学普及活动。1950年,在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常务委员,负责组建协会秘书处;并以中国共产党全国科联、科普联合支部书记的名义,协助推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秘书处的工作。四五年间,他奔波于全国,先后推动了20几个省市的科联、科普分会的建立。1955年10月,朱兆祥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赴深圳欢迎留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接着,朱兆祥协助钱学森和钱伟长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筹组中国力学学会。正当他努力为新建的力学研究所做好学术管理工作、积极发展力学研究业务之际,“反右派”运动开始了,朱兆祥被指控为包庇右派,蒙受不白之冤而受到沉重打击。他被调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在这充满着辛酸和苦楚的坎坷之路上,他又在力学教学和新学科的创建上倾注了心血,不断地开拓。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和近代力学系任教的20几年中,先后开出10余门课程。从1963年起,朱兆祥主持近代力学系爆炸力学教研室的工作,领导了我国第一个爆炸力学专业的工作,使其健康地发展。20多年来他从教师科研队伍的形成和提高、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等各个方面,为爆炸力学和冲击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从事空中核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及其引起的损伤和屈曲、材料冲击性能,以及力学史等方面的研究。 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和发展了我国第一个爆炸力学专业。1985年秋,朱兆祥出任宁波大学首任校长。他怀着“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精神领导筹建这所由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爵士捐款兴建的宁波第一所综合大学。经过不到一年的艰苦筹建,宁波大学以一所包含文、理、工、商、法多学科的新型综合大学的面貌正式开学。宁波几辈人盼望建立一所大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宁波大学办学中,朱兆祥努力进行教育改革。学校只设学系而不分专业,放宽各系的培养面,倡导发扬浙东学派“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传统,旨在培养既有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又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和社会中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些改革凝聚着朱兆祥的教育思想和多年的心血。1988年秋,学校初具规模,66000平方米校舍竣工,为8个学系聘集了宁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教授队伍并全面招生,教学和科研活动正常展开,至此,他力请辞去校长职务,回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潜心结构动态屈曲和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工作。朱兆祥历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届理事或常务理事,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理性力学和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和《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爆炸与冲击》副主编。 朱兆祥从青年时代起就活跃在科学活动的组织工作上,竭尽全力支持和协助我国好些知名科学家如梁希、竺可桢、袁翰青、钱学森等,推动了许多全国性的和现代化的科学事业的进展。他在工作中成为党和这些科学家之间的联系中介,而且成了他们的得力助手。1946年,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后,他参加以倡导科学和争取民主为双重任务的“科学时代社”,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团结进步科学青年的活动,并随后在实际行动上和周志成、丁?一起共同推动组织浙江大学讲师助教会,来支持当时被叫做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的学生运动。1948年又进一步协助心理学家陈立教授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杭州分会,一方面开展了日食观测等一系列科学活动,另一方面则宣传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呼吁团结起来以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残余势力的双重束缚。1949年杭州解放前夕,他作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杭州科协党组成员和谷超豪、任雨吉等发动科协会员开展护厂护校、准备迎接解放的活动,阻止了杭州纱厂等迁台,保护了电厂、自来水厂等免受破坏,保存了钱塘江水利资源等重要资料,推动了雷达研究所的起义。5月3日杭州解放后,他和党组成员一起立即向解放军杭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代表张劲夫汇报了所掌握的杭州各企业和工农业情况,配合其协助接管,并使科协成为党联系科技界和工商界的桥梁。1949年10月,朱兆祥到北京协助化学家袁翰青组建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主持辅导处工作,按照政协共同纲领中普及科学知识的条款推动全国科学普及活动。根据他的建议,在各大城市推动建立科学馆、天文馆,组织科学展览,出版科学普及读物;在县城和农村则以文化馆为基点组织有关天文现象、农业病虫害和妇幼卫生等科学知识的巡回展览,其观众在华北和西北各省平均每县达8万人。他主张成立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以促使科学普及工作发展成为科学界的群众性活动。与此同时,他参加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总会活动,协助推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1950年8月,他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常务委员,负责组织协会的秘书处,协助协会主席林学家、梁希组织各省市的分、支会,在全国组织科学讲演会,从全年1万次发展到几十万次之多。同时,他又被选举为中共全国科联科普联合支部书记,义不容辞地协助推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秘书处的工作,开展学会活动。在多年从事科学组织活动中,他坚持科学工作者是各类科学团体的主体,竭力纠正团体的专职机关(秘书处)的“衙门化”倾向。他认为科学家在旧社会有反对黑暗统治的自觉,在新社会有在科学研究、教育和普及方面贡献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组织者要虚心为科学家服务,发扬民主,使科学家能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955年10月,朱兆祥受陈毅副总理之命,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专程赴深圳负责欢迎在美国受到拘留、软禁等长期迫害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一家回国。对于这一历史性事件,香港报刊上曾刊登过钱学森一家踏上罗湖桥的广为人知的照片,而在桥头另一侧紧紧握住钱学森的手、代表祖国向他表示热烈欢迎的正是当时在国外尚鲜为人知的朱兆祥。接着,朱兆祥陪同钱学森考察全国南北10来个城市的工厂、大学和科研机构,并帮助他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56年1月以钱学森为所长的力学研究所的诞生,以及1957年以钱学森为理事长的中国力学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力学研究所成立伊始就开拓性地设立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化学流体力学、物理力学、自动控制和运筹学等研究室,不少研究方向当时不仅在国内是个空白,在国际上也是最新的前沿研究。朱兆祥一方面作为研究所的学术秘书,从学术管理工作方面协助钱学森开拓新学科;另一方面作为党组织的负责人之一,从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科研路线方面,以及从网罗人才、组织队伍、兴建新楼、制定规划等行政管理方面协助钱学森在短短的一二年时间内就把力学研究所建设得生气勃勃。甚至后来在遭受沉重的政治打击的情况下,他还受命于中国科学院张劲夫副院长负责去怀柔山区筹建力学研究所分部,以开辟不能在城市进行的火箭实验。当人们颂扬钱学森、钱伟长和郭永怀等对创建力学研究所的历史性功绩时,同样不会忘记朱兆祥所作的重要贡献。 以研究物质在爆炸和冲击载荷下力学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为主要特点的新学科分支——爆炸力学,是为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由钱学森倡导,由郑哲敏开拓发展,并率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设立了爆炸力学专业。朱兆祥自1963年主持爆炸力学教研室工作起,30年来为我国爆炸和冲击力学的发展作了重要的开拓性的贡献。作为一门新学科、新专业,国内外均无现成教材。朱兆祥勤奋地研究和论著,陆续开出弹性动力学、塑性动力学、冲击波物理、爆炸固体力学、非线性波等新课程,并编写了大量讲义。这些工作都是在他蒙受政治上的不白之冤长达19年之久的艰难时期中完成的,这就特别显得可贵。虽然由于他对自己编写的数百万字教材一直持严谨态度而不急于正式出版,但通过授课讲学及讲义的流传,他在这方面所花的心血不论在培养一代爆炸力学人才,还是在推动我国爆炸力学的发展上,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还多次应邀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核防护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全国应用数学和力学讲座等处讲授塑性理论、现代连续介质力学、冲击动力学和细观固体力学等,使这些新学科在全国得到传播。1984年他在杭州讲学时编写的“爆炸和冲击中的力学问题”是他的众多讲义的结晶和代表作。为推动爆炸力学的学术交流和加强与工程部门的密切联系,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他与丁?一起主持了全国第一届爆炸力学会议(黄山),作了题为《爆炸力学的现状和任务》的报告。1981年在第二届全国爆炸力学会议(扬州)上,他作了《爆炸冲击和非线性波》的报告。1984年,他在第一届全国冲击动力学会议(黄山)上作了题为《高速撞击动力学现状和前景》的主旨报告,并和王仁共同倡议于中国力学学会下成立“冲击动力学专业组”。这标志着我国冲击动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朱兆祥曾经从事混合炸药最优配比、空中核爆炸近区冲击波压力分布、爆炸驱动飞片等与爆炸直接有关的问题的研究。比较有系统的工作则是应力波的传播及其效应的研究,这是爆炸和冲击中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他曾和青年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到工厂和试验基地做了数百发炮弹的炸药对钢板接触爆炸的大型试验,在我国最早研究应力波在固体中引起的损伤积累和层裂现象,确定了主裂片厚度和炸药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并用数值计算作了理论分析和估算,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工程应用的计算主裂片厚度的近似公式。他和王礼立、虞吉林等在有关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弹塑性间断的研究,确立了弹塑性间断传播的基本特性和规律,被国际上认为是一项有价值的创造性成果。由他主持的科研成果“弹塑性波的理论和应用”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研究了应力波在细长结构中引起的动态失稳,提出了一个计及应力波效应的动态屈曲准则,发现了随着应力波的传播在结构上发生相继的屈曲以及屈曲模态的跃迁现象。这是第一次把应力波和动态屈曲结合起来的开拓性研究。与开拓冲击动力学相联系,朱兆祥还积极倡导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50年代他翻译了诺沃徐洛夫的《非线性弹性理论基础》和特鲁斯台尔的《弹性和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等书。他在投身爆炸和冲击动力学的开拓发展时,更强烈地感到材料力学性质研究在当前力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77年,在全国第二次科学规划会议上,他和郑哲敏等一起提出建议,把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列为力学规划中的重点。他率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出新课程:《材料本构关系理论》,并先后在昆明、北京、成都和长春等地讲了多次。该教材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由他倡导,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了现代材料力学研究生班,培养了几批从事材料的力学性质研究的人才。在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方面,他从事过金属、高分子材料、层合材料和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特别着重研究了高应变率和大应变条件下的材料粘弹性本构行为。朱兆祥和他的合作者经过10余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建议和发展了一种新的非线性热粘弹性本构模型,揭示出大量工程塑料的非线性粘弹性行为可归结为平衡态下的非线性弹性与非平衡态下的线性粘弹性之组合,而表征材料线性粘弹性特性的一个个松弛时间参数,分别都只对应一个有效的应变率范围(辖区)。他发现高分子材料“应变率敏感峰”的存在,这些峰是按松弛时间排列成谱的。当他于1990年在日本东京首次发表这一结果而且预测这些峰和振动内耗峰之间存在着关联时,引起了日本同行的关注。 朱兆祥从40年代起在教育战线上先后耕耘了3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以重视基础知识、面向尖端科学为其教育特色的。学生中又始终保持着追求真理、积极向学的风气。所以朱兆祥一到新创立的该校就开出理论力学、弹性力学、振动理论等基础课程,接着就根据新兴的空间技术的需要开出比较深入的非线性振动、随机振动、减振理论等课程,为地球物理系空间环境模拟专业的教学打下了基础。1963年转入近代力学系后,就为爆炸力学学生陆续开出弹性动力学、塑性动力学、冲击波物理等课程,又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讲授气体动力学、炸药爆轰、材料本构关系理论、非线性波等。他自己常常说:“这是形势所迫,不得不拚命学习新知识。开出新课程。”这样,他在中国科技大学期间几乎开创了每年开一门新课的记录。他每开一课,必自编讲义,有时还自刻蜡纸,赶在上课前把讲义发到同学手里。为了开出这些新课程,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这项工作了。他常对青年教师说:“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时间是在晚上、星期天和假期,不利用这三个时间,就无法在知识的大海中前进。”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朱兆祥平时接近同学,爱护同学,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在他的家里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跟他谈学问,谈思想,海阔天空,了无顾忌。他自己认为,教师应该常常听取学生的反响,更重要的是要从青年身上感受生命的活力和新鲜的思想。他常带同学到矿山和兵工厂实习爆炸,和同学一起吃住,过艰苦生活。在爆炸中遇到哑炮险情,他总是自己冒险前去排除,不让学生干这样危险的事。因此同学都和他很亲近,有较深的感情。朱兆祥重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他向他在浙大时期的老师苏步青学习用讨论班活动的办法来培养青年和领导科研,通过集体讨论,教学相长,鼓励青年拓宽知识面,占领新领域,发现生长点,积极开展新问题的研究。在短短几年中,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爆炸力学专业成为力学界中颇具特色的一支队伍。在中国科技大学主持近代力学系期间,朱兆祥努力实施学校关于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面的教学方针,在本科生教育中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教育,按照钱学森关于“物理学中的四大力学是近代力学的基础”这一指示精神,要求把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列为力学系本科生的必修课,有条件的可以选修量子力学。他还提出在力学系本科生教学中应破除专业的界限,把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和振动力学列为全系本科生的必修课,使得力学系培养出后劲足、适应性强、有创造性的人才来。朱兆祥出任宁波大学首任校长期间的贡献,更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改革的成就。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而兴建的宁波大学提供了一个实施教育改革的阵地。朱兆祥在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宁波大学名誉校长谈家桢的共识和支持及同事们的通力合作下,短短几年内把宁波大学建成了一所初具规模而体现改革精神的综合性大学。朱兆祥对于建设一所新型的综合性的宁波大学曾作过反复酝酿和调查研究,并得到回故乡访问的香港著名企业家包玉刚爵士的支持,他决定捐献巨资在家乡兴办宁波大学。在建校方案建议中,朱兆祥强调:“宁波大学应该是一所新型的综合大学”,“包括文(社会科学)、理(自然科学)、工(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将来如有可能,还应包括医、农、商、艺术等”,“便于适应知识爆炸和技术革命的新时代,便于发展新兴的边缘学科”。他特别提出:“在大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应付毕业后复杂的、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并有能力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因此学生的专业面宜宽,过窄的专业容易导致思想僵化和知识老化,为此在宁波大学中一般的只设系,不设专业。”朱兆祥没有意料到这个建校建议能够这样快地被采纳了;更没有想到一年之后从省、市到中央都一致要他来出任校长,于是他不得不在已过花甲的晚年放下心爱的科研工作,回到家乡,投入繁重的建校工作,实现他自己在方案中提出的办学思想。这所大学在建校伊始就设立了外语、经济、法律、数学、物理、土木、机械、电子等8个系,有了一个新型综合性大学的雏型。为了放宽学生的知识面,学校真正地做到了只设学系而不分专业的设想,还实行了选择性较广的学分制,鼓励学生跨系选课。学校强调基础教育,重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和训练,但是学校不设基础部,而是请各系面向全校开课。朱兆祥在宁波大学强调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和科研应密切结合、互相促进,并且肯定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必须为保证教书育人这一中心任务服务。他认为,依靠广大教师办学是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政策的具体实现。因此,学校的重大问题都提交以教师代表为主体的各种委员会和系主任会议讨论审议。在学术上则鼓励自由讨论,百家争鸣。朱兆祥认为,宁波大学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社会中坚人才,指的是在思想文化上敏锐先进,在科学技术上领先,有宽广的知识面,或者有组织经营能力,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局面,能独立工作、有创造性的人才。所以,他重视校风思想建设,提倡发扬浙东学派“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传统,以“诚实、勤奋、创新、服务”为校训,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立、自重、自强和自律的意识和能力,支持学生勤工俭学,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正是在上述办学思想指导下,宁波大学在短短几年内就朝着为形成一个朝气蓬勃、富于科学和民主精神、团结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迈出了第一步。1990年首届学生毕业时,经上级教委和由杭州、上海、北京数十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充分肯定了宁波大学在办学和教育改革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中国新闻社以“中国高校的黑马”为题对外作了报道。这里所说的“黑马”,是英文darkhorse的汉译,意指赛马场中出人意外得胜的马。隐喻宁波大学有惊人的潜力。当朱兆祥应邀参加首届学生毕业典礼时,师生们以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给以欢迎。这掌声不仅凝聚了师生们对他以耄耋之年为创建一所新型大学所付出的日夜辛勤劳动所表示的谢意,及对他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献身精神所表示的敬意,而且表达了师生们对他的办学方针和改革方向的有力支持和肯定。朱兆祥在宁波大学任校长期间所作出的成就是和他自己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苦难后的思想解放分不开的。他自己认为,在他进高小时接受五四运动新思想的洗礼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他在高中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思想武器,破除一切经实践检验应予扬弃的迷信,应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思想解放。他认为在经过这次思想解放后才开始真正地独立思考,服膺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建设宁波大学的过程中,他曾一再提倡竺可桢办浙江大学时所倡导的求是精神,即向往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以理智为依据,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专横。这也正是朱兆祥在建设宁波大学和从事教学科研中所努力实践的。 1朱兆祥译.非线性弹性力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2朱兆祥,蒋大和.炸药爆炸作用下飞片的运动.应用数学和力学.1980(1):275—285.更正,1983(4):439.3朱兆祥,李永池,王肖钧.爆炸作用下钢板层裂的数值分析.应用数学和力学,1981(2):351368.4虞吉林,王礼立,朱兆祥.杆中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弹塑性边界的基本性质.固体力学学报,1982(3):313—324.5Zhu Zhoxiung et al.A non-linear thermovis coelastic c 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thermoset plastics at high strain-rates.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achanics,Ed,Chien Weizang.Beijing:SCience Press,1985:92—97.6朱照宣,朱兆祥.力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305—313.7杨黎明,朱兆祥,王礼立.短纤维增强对聚碳酸酯非线性粘弹性性能的影响.爆炸与冲击,1986(6):1-9.8朱兆祥.宁波大学校长报告书(1985年10月29日—1986年11月26日).宁波大学,1986.9朱兆样.宁波大学校长报告书(1986年12月—1988年9月).宁波大学,1988.10魏勇,朱兆祥,李永池.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直杆弹性动态屈曲的研究.实验力学,1988(3):258—264.11朱兆祥.应力波引起的弹性结构屈曲准则·庆贺王仁教授七十寿辰.塑性力学和地球动力学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6—70.12朱兆祥.用宽覆盖度的恒应变率试验表征高分子材料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日本第10回固体冲击工学シソポヅウム讲演集,东京:东京大学工学部,1990:38—61.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 印刷版(SCI) 双月刊 3,500种 联机版(SciSearch) 周更新 5,600种 光盘版(带文摘)(SCICDE) 月更新 3,500种(同印刷版) 网络版(SCIExpanded) 周更新 5,600种(同联机版) 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 然而SCI原本只是一种强大的文献检索工具。它不同于按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是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即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词,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越查越旧,越查越新,越查越深”这是科学引文索引建立的宗旨。SCI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但它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因此,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2006) 出版地 收录库 刊名 刊期 ISSN 影响因子 中国大陆 SCI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中文版) 半月刊 0567-7351 中国大陆 SCI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0567-7718 中国大陆 SCI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1-4083 中国大陆 SCI 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中文版) 月刊 1000-3290 中国大陆 SCI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602 中国大陆 SCI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 月刊 0251-0790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 双月刊 1001-604X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0366-6999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物理学报一海外版) (英文版) 月刊 1009-1963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月刊 0256-307X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 半月刊 1001-6538 中国大陆 SC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月刊 0253-6102 中国大陆 SCI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 季刊 0705-3797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283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291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305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月刊 1006-9313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321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国科学G辑》(英文版) 双月刊 1672-1799 未知 中国香港 SCI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月刊 0929-6646 中国台湾 SCI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季刊 0006-8063 中国台湾 SC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双月刊 0577-9073 中国台湾 SC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季刊 0304-4920 中国台湾 SC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双月刊 0009-4536 中国台湾 SC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双月刊 0368-1653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 —— 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 —— 四川大学校长。
1987年,就在谢和平取得博士学位的同时,他成功地将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相结合,在国内外首次给出了岩石断口分维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创造性地建立了岩石微观断裂的穿晶与沿晶和穿晶相偶合的分形模型以及裂纹分叉的分形模型,对一些物理现象给予了定量定性的解释。
利用分形几何进行了岩爆与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解释了地震学中未有解释的低b值对应大地震产生的物理理论。他提出了岩石微观断裂机理,从而形成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几何新领域。
扩展资料:
科研成就:
20世纪80年代,谢和平在中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来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
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工程应用中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和平
322 浏览 7 回答
276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4 回答
134 浏览 4 回答
231 浏览 8 回答
97 浏览 2 回答
161 浏览 4 回答
331 浏览 4 回答
217 浏览 3 回答
192 浏览 4 回答
222 浏览 7 回答
80 浏览 2 回答
355 浏览 4 回答
199 浏览 3 回答
340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