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话语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是纯洁无瑕的,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但是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也逐渐多了起来,就发现了这个世界有许多的问题了。而知道的这个的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愤懑的、充满疑问的,不平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去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指桑骂槐、借古讽今。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出处:出自现代作家池莉的《人生三境界》。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池莉,当代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连续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现居武汉。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武汉的特色,她写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汉这座特大城市的性格有关,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社会反响强烈。
著有小说《来来往往》、《烦恼人生》、作品合集《汉口情景》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小说选刊奖等50余项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散文有《人生三境界》。
童年的池莉常年住在外婆家。有一年夏天,还未进校门的池莉躲在阁楼里吃力地读一本没有封皮的竖排繁体《红楼梦》,大人们发现后大吃一惊,一把将书抢了过去。
以后,每当池莉看书时,大人们都警惕地严格“检查”,但这丝毫无法阻断池莉跟书籍的亲密接触。“我在童年直至少年时代,阅读是唯一的寄托。我千方百计看能弄到手的文学书籍,我在深夜的被子里用手电筒照明,写诗、写散文、写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