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敏感期的发现史 读完初中的人应该都知道:四季更替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所造成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潮起潮落是因为月球对地球对引力造成的;花开花谢是植物生长规律所造成的;老百姓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是其基因所决定的。 前面我们弄清楚了人本质上是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六个部分共同构成,这也是人一生赖以生存、成长、发展的“内在环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部因素。但是,人的成长、发展,尤其是孩子的成长、发展是否有规律?如果有,规律到底是什么?规律又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事实上,经过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早已经证实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种的规律是以“敏感期”的形式对外呈现的。为了搞清楚孩子成长中最为关键的这一概念,我们有必要先来回顾一段科学史。在《童年的秘密》 1 一书中,玛利亚·蒙台梭利写到:“在生物学中,这些敏感期最初由De Vries研究提出……”这个De Vries是何方神圣?经求证发现,这个De Vries全名是Hugo De Vries,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荷兰著名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中译名胡戈·德弗里斯或雨果·德弗里斯。“敏感期”的概念确实是他率先提出,但此时的定义并不清晰,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另外,他研究的对象是植物,而不是网上所说的他研究的是毛虫。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帮助验证达尔文进化论意义上的变异如何能够在种间发生,以及1900年春与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一起发现了孟德尔在35年前发表的《植物杂交试验》论文,被誉为“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者”。 真正让人们开始重视敏感期的是德裔美籍动物学家和心理学家Jacques Loeb .(中译名雅克·洛布)。洛布在1900年出版的《Comparative Physiology of the Brain and Comparative Psychology》一书中提到:“在秋天和冬天,Porthesia Chrysorrhoea(中译为:小盗毒蛾)的幼虫在巢穴中从卵里爬出来,而春天温暖的太阳将他们赶出巢穴,爬上树枝的尖端,寻找最嫩的芽或叶。很明显,毛虫的本能就是向上爬行,一旦它们从冬天的睡眠中醒来,它们就会活下来。如果没有这种本能信号的指引,向下爬行的毛虫就会死掉……我发现Porthesia的幼虫是以光为导向的,在它们吃到食物之前,它们不断地爬,直到它们爬到树枝的顶端,找到它们的食物……然而,我们还发现,这些毛虫一旦吃完树叶就会开始向下爬行,离开树枝的尖端。为什么光不能让毛虫一直待在树枝的顶端?我的实验表明,只要这些毛虫吃完顶端的食物,他们才会失去趋光性。”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蝴蝶幼虫的趋光性”,也就是对光的敏感的研究,始于Jacques Loeb .的研究,他的书开始引起人们对敏感期的关注。有趣的是,1904年Jacques Loeb .教授和Hugo De Vries教授曾在加州见面并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友谊。 2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洛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对此,海因洛特将这一过程解释为“铭刻作用”。之后,海因洛特的学生康拉德·劳伦兹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实验时,劳伦兹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无论劳伦兹走到哪,那几只小鸭子都会紧随其后。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1932年,劳伦兹将“铭刻作用”解释成“印刻效应”,后来相继在小猫、小狗的身上都发现了类似的“印刻效应”现象,最终,劳伦兹在一系列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时,劳伦兹的研究依然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还没有完全迁移到人的身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使用“关键期”的概念产生了很多误解,后面我们会进一步探讨。由于劳伦兹在生物学研究上的巨大贡献,他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蒙台梭利与敏感期的关系。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1896年罗马大学第一个女医学博士,也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教育的创始人,世界著名幼儿教育家。博士毕业后,蒙台梭利曾任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院助理医生,1907年受“罗马优良建筑协会”会长伊达埃多·达勒姆的委托,在圣洛伦佐区玛希大街58号公寓里创建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在那里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制定了一套教材、教具和方法,形成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体系,并逐步被推广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目前已被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所认可和实施。在1936年出版的《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详尽地揭示了幼儿之谜,解释了6岁以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明确提出了6个主要的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微小事物敏感期、运动敏感期、感官发展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社交行为敏感期。至此,敏感期全部用于人类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并取得了可验证的实效。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已经被大量的观察反复证实,国内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在其所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继承并发展了蒙氏思想,值得所有父母和老师认真阅读。到此,敏感期的秘密已经揭晓,从植物到昆虫,再到动物,最后到人类。我们研究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有必要明确一下敏感期的定义了。明确产生力量。明确的定义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在《捕捉儿童敏感期》3第一版序言中,孙瑞雪老师给出的定义是: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 ~ 6岁的成长过程中 , 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我自己也确实在儿子身上观察到了一些敏感期的存在,但在我长女身上因为自己当时的无知,竟然忽略了,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儿子一岁多刚刚学会走路时,越是难走的、凹凸不平的地面他越是要去走,如果你不让他走,他就会反抗,如果强行把他抱走他就会大哭,甚至动手打人。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一次是晚上吃完饭一家人带他去公园散步,路过一个树坑时,他非要从土堆上走上走下,那时我已经懂得了敏感期的概念,知道这是他运动的敏感期,于是只能提心吊胆的,在旁边看着他晃晃悠悠的走上走下,有两三次他都差点摔倒了,要不是我扶的及时,他肯定会狠狠地摔倒,但儿子无所畏惧且乐此不疲,这个过程至少持续了20分钟,最后还在女儿的帮助下才将他带回家。另外一次是我一个人带他出去玩,路过一个斜坡,坡道不长,但坡度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而言是非常大的。一开始儿子要牵着我的手才能慢慢的走上走下,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尝试松开我的手,自己慢慢地走上走下,中间有一次差点滚了下来,我的心当时腾地一紧,一把抓住他,才让他免于摔倒。我被吓了我一身冷汗,而儿子不仅对此完全满不在乎,还对我呵呵的笑!然后,继续乐此不疲地练习。这一次我让他畅快地练习了至少半小时,然后心满意足地和我回家了。大概到三岁以后,平整的路面已经完全对儿子失去吸引力了,每次刚出门没走几步,他就对妈妈说:“妈妈我累了!”怎么办呢?除了抱着或背着他还能咋地?哈哈…… 儿子在不到一岁时,已开始出现对细小事物的敏感。他勉强能走路时,我带他出去玩,看到路边大约1毫米长的小蚂蚁,他会看很久,而且想用手去抓。有时在地板上爬,发现了地上细小的碎末,他会捡起来往嘴里放;看到一根头发他会慢慢地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来观察一会。再大一点,妈妈带他去接姐姐,在校门口等待的时候,蹲在地上看到蚂蚁等小昆虫,他就想用手去捏,甚至用脚去踩。看到大人用钥匙开门,他一定要自己把钥匙插到锁孔里,这个动作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动作,有几次我忍不住伸手去帮他,他都会坚决果断地推开我的手,直到自己将钥匙插进去,才心满意足。 儿子在两岁到三岁时,开始出现秩序的敏感期。有很多次,我观察到,他在睡觉前会将玩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整整齐齐摆放在自己的枕头旁边,这时如果你弄乱他的玩具,或者移动了某个玩具的位置,他就会很生气,会大声喊叫,甚至还会难过地哭泣。晚上睡觉时,妈妈睡哪里、爸爸睡哪里、姐姐睡哪里都要按照以前固定的位置,有几次我睡在他妈妈睡的位置,他明确告诉我“这妈妈的”,并且把我推开。还有一次,有点冷,我随手拿起一件他妈妈的衣服穿起来,儿子发现了,马上告诉我:“这是不穿妈妈的衣服,你不能穿!”而且一边说,一边扯衣服,非要我脱下来,直到我脱了他才罢休。还有很多次,儿子把家里所有的凳子像火车一样摆放的整整齐齐,且不允许别人动,如果别人动了凳子的位置,他就会大喊大叫地阻止,并小心翼翼地恢复到原位。还有一次,我们把客厅沙发和桌子的位置重新摆了一下,他也坚决不同意,大哭,直到我们摆回原位才停止大哭。 大概是在同一时期,儿子出现追求完整的敏感期。有一次,妈妈给他买来一个圆形的荞面饼做早点。由于饼有点大,他妈妈就撇了一小半,剩下的递给他。这时儿子突然大哭起来,坚决不要撇开的饼,妈妈说给他重新买一个也没用,他就要刚刚那个完整的。他妈妈当时不知道原因,对孩子的行为还有点恼火。事实上,不懂敏感期的成人此时都会误解孩子,他们往往误认为孩子贪心、自私或不懂事。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孩子到了“完整的敏感期”。还有一次,下楼梯时,我把儿子抱下去了半层楼,但是儿子一定要下来自己走,而且必须要回到起点,自己重头完整的走完才满足。 儿子在三岁左右明显开始出现自我意识敏感期。引起我注意的是:在他更小点的时候,我们带他出去玩跷跷板、滑滑梯时,就算是他先在那里玩,其他小朋友跟他抢,他也不会拒绝与反抗。但是三岁以后,别的小朋友再来和他抢,他会明确告诉对方:“这是我的!”如果对方还来抢,他就会动手打对方,把对方推开。有的时候,他在别的小朋友后面去的,他还会去和别人抢。这时,如果我把他抱开,他会反过来打我,我也只能告诉他:“别人先到,别人先玩,等别人不玩你才能玩。”但明显这句话对他没有任何作用的。还有一次,妈妈带他去姐姐学古筝的琴行,里面的老师刚好太忙,让妈妈帮忙抱了一下几个月大的婴儿,当这个婴儿被抱走后,儿子就坚决让妈妈抱着他,绝不下来,意思是:“你是我的妈妈,你不能抱别人!”在这段时期内,他还会不停的表达:“这是我的玩具”、“这是我的杯子”、“这是我的衣服”、“我放屁了”、“我很生气!”……尤其是“我很生气”这句,让我惊讶的是,他竟然将自己的情绪如此清晰地表达出来,而我自己很多时候生气了,焦虑了,烦躁了,都不会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只会一直憋在心里,一旦爆发的时候,伤到很多人。然而,事实上,清晰准确地命名情绪,是调节情绪非常重要的一步。明确产生力量。 敏感期是孩子自身固有的属性,是孩子自身成长规律的对外呈现方式,是我们认识孩子成长规律的密码,成人无需刻意地去“教育、培养”,只需要仔细观察、细心呵护,不要压抑、不破坏即可。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成人对敏感期的无知,就像我对待女儿一样。成人往往会不经意地就破坏或压抑了孩子敏感期的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这对孩子对成长是及其不利。儿童在“敏感期”内没能正常的学习和发展某项特定的技能、特征,未来成长的就很差,很不完整,严重的可能会让整个人的内心世界扭曲和变态。那时如果再想改变,也不是不可能,但难度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这方面,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 我小时候,父母管教的非常严格,打骂是家常便饭,做事情时稍有差错,轻则被责骂,重则劈头盖脸一顿痛打。这种家庭氛围下,导致我的情绪就受到了很大的压抑,我不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常常自己生闷气,总是很自卑;而且,做事总是追求完美,无法容忍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不敢,也不会拒绝别人;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尤其是职位比我高或权威的人物;我的人格也是分裂的,我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双重人格。这些都是在我读了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书以后,才发现和意识到的问题,然后才尝试慢慢改变、治愈自己。但是,这个过程实在太难了。心平气和时,我还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每当面对具体问题时,尤其是在压力之下,从小形成的强大惯性,总是让我不能理性、正确、恰当地处理相应的问题,平静下来后,又往往会陷于深深地自责或愧疚之中,然后就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让我备受折磨和摧残。 为此,我曾怨恨过我的父母,所幸,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心理按摩”,我慢慢开始比以前处理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恰如其分,但依然时不时地会犯一些严重的错误。我很清楚,在自我治愈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也正是正是我自己经历了这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和痛苦,我在大学图书馆的读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时,我就曾暗暗的告诉自己:以后要尽可能不让,至少,少让这样的悲剧在我自己的孩子身上再次上演。如果有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再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能够帮助到的家庭和孩子。我认为,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利己利人、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