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名胜古迹 一、 东湖 在汉中市城内东南隅。面积6358平方米。相传汉王刘邦曾饮马于此,俗称饮马池。现存有“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常怀赤帝风”的石刻。东湖地形低洼,每遇秋雨,颇为民患,清嘉庆、光绪年间,曾两次修整。 二、 汉台 在汉中市城内东南隅。占地4万多平方米,高9米。相传筑于公元前206年,是刘邦受封为汉王时兴建宫廷的基址。登台可俯瞰全城,眺望汉江。台上原遍筑亭阁楼馆,画栋连云,境界优美,后因岁久失修,颓圮荒废,仅留清代所建的望江楼。建国后经过修整,恢复了汉台风貌。 三、净明寺塔 在汉中市东关。为方形密檐式砖塔。高15米,共11层,每面正中辟券龛,龛两侧各砖砌隐出单层小方塔一座,建造特殊古朴,型态秀丽雄伟。“东塔西影”为“汉中八景”之一。 四、拜将台 在汉中市城南。为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各高丈许。南台上竖“汉大将韩信拜将坛”碑。北台上建有台亭阁。两台周长百余步,面积7840平方米。刘邦采纳了韩信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之策,终于亡秦灭楚,完成西汉统一大业。相传汉王刘邦十分礼遇韩信,“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将,昔日拜将坛即是此台。 五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在汉中市城北17公里褒河水库内。这里原为长250公里的峡谷,南口名“褒谷”,地处原褒城县境,北口名斜谷,在眉县,故统名褒斜谷,谷中栈道则名褒斜道。石门位于峡谷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东西两壁及褒河两岸悬崖上,凿有汉魏以来大量题咏,通称“汉魏十三品”。1970年因根治褒河,在石门所处峡谷修建水库,故将石门洞及附近主要石刻17方移入汉中市博物馆保存。 六、山河堰 在汉中市北17公里旧褒城的褒河沿线。据《汉中府志》载:“山河堰,汉相国萧何所筑,曹参落成之。”山河堰原灌溉褒城、南郑两县部分地区农田,今褒惠渠基本上是沿山河堰旧线修筑。历代均有修复、扩建。对发展汉中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七、留坝县张良庙 张良庙 在留坝县庙台子镇西、紫柏山东南脚下。又称留侯祠。相传为西汉张良晚年隐居的地方。建筑和遗物,都是明清时代所制。有六大院,150余间房舍。门楣砖刻横额“汉张留侯祠”。一进大门,便是连通二门的长木桥-进履桥。二门额悬木匾,上书“保安观”。过厅走廊里镶嵌著40余块明清名人留题的碑刻。授书楼用大理石和南阳玉砌筑,建在百余米高的假山上,登楼须拾级,上下迂回长达1公里许始达其巅,举目四望,青绿一片,点缀著九座红色的建筑。 汉张留侯祠,俗称张良庙,为祭祀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士张良(字子房)的祠庙。因张良曾被封为留城侯,故称“汉张留侯祠”。传说为汉高祖刘邦所建,以后历代都有重建和扩建,而以隋、唐、宋各代规模最盛。张良庙内现存古建筑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的,经历数百年,才形成规模,是全国所有祭祀张良的祠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胜迹。有楼、殿、亭、阁、廊、榭共156间,现存碑刻39通,摩崖题字51块,匾额50多面,楹联40余幅,古树10棵,占地面积14200平方米,是研究秦汉社会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国早期道教活动胜地之一,也是绝佳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寺院建筑技艺精巧,布局独特,与自然佳景浑然和谐 ,交相辉映。院中,泉水竹影,声色成趣;古柏劲松,千姿百态;奇花异草,浓郁馨香; 碑石字画,各具其妙;石径岩梯,千回百转;文物典故,妙趣横生。游观大小九院,院院风貌各异,身临其境,如坠仙界。 镇巴县 八、班超食邑碑 九、张飞拴马岭 十、蒿坪寺古钟 城固县 十一、张骞墓 在城固县西4公里的黎何村西。冢南北长13米、东西宽8米、高5米,略呈椭圆形。原墓地范围南北170米,东西80余米,有清乾隆、光绪年间所立的记墓碑数通,还有石虎一对,头部已残缺,但尚可看出西汉时期雕刻艺术的风格。张骞(?-前114),汉武帝封博望侯。建元二年(前139年)奉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攻匈奴。元朔三年(前126年)方归汉,在外十三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后达十一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又出使乌孙,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1990年9月,建立张骞纪念馆。 张骞纪念馆 张骞,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其故里在汉中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墓地在县城西公里处饶家营村,现为张骞纪念馆,属陕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参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对汉代石虎雕工粗犷,姿态雄伟,格局大方。 百姓缅怀张骞,赋予石虎以神话色彩:传说他们是张骞泛搓时所得天宫织女的一对支机石。解放前,这一对石虎一直是当地百姓祷病乞嗣求雨的神灵。 陵园整体以献殿为中轴,对称分布。献殿内置著名书画家张重光所绘大型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凿空图”。东西配殿为展室,分别推出“张骞生平伟绩”展览和具有鲜明陕南特色的民间艺术展览。阙式大门青砖筒瓦,古朴大方,两阙相对,飞檐斗拱,再现了两汉宫阙的建筑特色。 十二、五门堰 在城固县北15公里许家庙街东南。传说始建于新汉王莽时期。元至元年间(1335-1340),城固县令蒲庸,改建为石渠,渠底开列五洞,东二西三,可以启闭,节制水量,故名。明弘治、万历年间,相继扩建,五门堰全部水利工程告成。有支渠、洞三十六处,灌溉农田面积5万余亩。 南郑县 十三、大佛洞 在南郑县小南海西南约公里处。岩壁突开穴洞,洞口宽约3米,内可容千人。洞内钟乳、石笋,奇形怪状,蔚为大观。洞内有佛殿,极其深邃。 十四、小南海 在南郑县城南约35公里牟家坝南丛山中。双峰壁立,陡峭悬绝,山麓交歧处,洞开一穴,水从中出,汇成巨池,故名。洞中钟乳石参差,可秉烛入洞游览。洞口外有虹桥二拱,上建观音殿一座。这里山势高耸,林木茂密,为避暑胜地。 十五、圣水寺 在南郑县马家咀乡。因寺内外有青、白、黄、乌、黑五个龙泉,取“五龙捧圣”之意,故名圣水寺。寺内院中有一株古桂树,粗可四五人合抱,相传是西汉初年相国萧何亲手载植,故名“汉桂”。其花开5-7瓣,与一般桂树花开3-4瓣者不同。寺背依群山,面对汉水,寺后苍松遍山,寺前古柏参天,春来山花遍地,秋来汉桂飘香,故每年中秋,赏桂之游客多不胜数。 洋县 十六、开明寺塔 在洋县城内。为方形单层密檐式砖塔,塔北正中设券门,内辟方形小室。塔共13层,塔身通高22米。自第二层以上塔身各面共有佛龛52个及方形单层小塔100个,龛内石雕佛像大部已毁。塔原建于开明寺内,寺已圮废。根据塔的造型及建筑手法,似为南宋建筑。 十七、良马寺 在洋县城西20公里湑水乡庞家店村外。建于元中统二年(1261年)。寺内原有建筑群,经附近湑水几次泛滥和兵燹等严重的破坏,仅存大雄殿,又名觉皇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这座古建的细部手法与宋营造法式相近似,其西梢间的后檐墙壁上尚存有以佛教故事为内容的巨幅壁画一块,构图、用笔以及色调等都和山西永济县永乐宫内保存的元代壁画相似。 十八、智果寺 在洋县城西约15公里。今为洋县智果中学校舍。寺内以广藏明永乐、正统、万历等时期皇后颁赐的经卷而驰名。寺的规模相当宏敞。正殿为元至顺三年(1332年)僧人所建,藏经楼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建,大殿面阔五间。藏经楼坐北向南,两层,单檐,歇山顶。长米,宽米,高约15米,庄严雄丽。这两座建筑,历代虽有修葺,基本保持著原来的建筑风格,为陕西罕见的木构古建。 十九、蔡伦墓 在洋县龙亭铺街南。蔡伦(?-121),东汉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州市)人。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墓坐北向南,墓冢南北长30米,东西宽17米,高10米。墓前有石碑三通: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汉龙亭侯蔡伦之墓”碑、万历四十一年“新建祠记碑”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汉龙亭侯蔡公伦墓”碑。墓南约30米处有蔡伦祠,有过厅、大殿和东西厢房,院内有古柏19株。 宁强县 二十、汉江源禹王碑 二十一、金牛道五丁关 二十二、阳平关 二十三、子龙山 二十四、龙洞 古镇青木川 古镇青木川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李白的笔下如此描绘了古金牛的山水。古金牛,今宁强也。宁强据“剑门蜀道”东端,为古今秦蜀咽喉,是汉水源地、嘉陵上水。峰峦崔巍,林木葱笼,备秦巴之景色,汇南北之风情。境内奇峰秀水、雄关矗立。七盘关、西峡关、牢固关、五丁关、盐茶关、铁锁关、阳平关、青木川,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阳平关,诸葛亮经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青木川位于宁强的西端,毗邻川甘、锁钥三省,重峦叠嶂、山高路险、清溪碧湾、飞流溅珠。 青木川隶属陕西省汉中地区宁强县,位于陕西西南角,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因川道中有一棵古青木树而得名,因魏辅堂和古建筑而名声大振。 ... 青木川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是羌汉杂居地区。先后称草场坝、回龙寺、回龙场、永宁里、凤凰乡、青木川。 青木川远离县城,地处僻远。虽为要塞,却一直处于闭锁状态。有几条逶迤石径连通邻省邻县,供山民来往交通。青木古镇,闻名遐迩。逢三趁墟,山民结伴,来来往往,背扛肩担,荷货互市,互通有无。当年杜甫过境时曾吟到:“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局。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虽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青木川中先秦遗风尚存,青山风貌依旧。 青木川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秀美,民风古朴。一条“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两边的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四合院式的、船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古街中段,一座盖顶华丽的“飞凤桥”横跨金溪河两岸。整条古街呈现出“平盘端凳,雕窗扇门,院落集中,四水倒淌”的格局。现在还留存的几处中西结合的老式豪宅,里面有回廊、天井,宽大舒展,土改时分给当地居民居住,现在仍然住着多户人家。 民国时期的魏辅堂是这一带的传奇人物,那时的青木川繁华非常,有洋行、商户、茶肆、酒店等,因地理位置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三省商人汇聚于此进行商业交易。农民安于种植,商人忙于交易,秩序井然,仿佛乱世中一处世外桃源,浑然不知战争的存在。很多逃避战乱的人逃到青木川就安顿下来,以此为家,目前这里老一辈的有四川人、湖北人、湖南人等,从他们改不掉残存的乡音里还是觅到一点踪影。 佛坪县 二十五、 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勉县 二十六、马超祠墓 在勉县诸葛武侯祠东约公里。马超(176-222),字孟起,三国扶风茂陵人。出身凉州豪强家族,后为蜀汉刘备部下的一员大将。马超祠有殿宇3座,作品字形排列,内塑马超泥像一尊。祠前有“汉征西将军马超之墓”记墓碑一通,祠内另有一碑,上书“一世英名基事汉,一遍遗迹痛仇曹”,为冯玉祥所立。墓地在祠后一座小山丘后面,与定军山遥遥相望。墓冢高约3米。 二十七、天荡山 在勉县城北,与定军山遥相对峙。山窝有天灯寺,寺周古木参天,寺旁有一喷泉,常年喷水。寺门前有一巨石,传为黄忠斩夏侯渊后,回营地时马的踏脚石。据《沔县志》载,黄忠当年曾设营于此。 二十八、定军山 在勉县城南约5公里。沿汉江峰峦起伏,东西绵亘约5公里,统称定军山。山上有主峰十二,隔江与城北天荡山对峙。由武侯坪南望,东西两峰屹立。其中另有一小峰,俗称二龙戏珠。西侧峰顶有锅底形大洼,周围约2公里,即当时屯万兵的仰天窝。山下平坦处名武侯坪,是黄忠与夏侯渊激战的战场。 二十九、武侯墓 在勉县南1公里之定军山下。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墓园古木荫翳清幽,并有正殿、庑房等古建筑,悬挂匾额、对联,衬以林立的碑石,更显得庄严肃穆。 三十、武侯祠 在勉县旧城东公里,新城西3公里。祠内建有殿庑、游廊房舍七大院56间。祠堂北向,雷峰屏障于前,汉水环绕于后。祠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院内古木参天,远望蓊郁丛林。大殿内有诸葛亮泥塑坐像一尊,纶巾、羽扇,侧塑关兴、张苞立像。历代名人如桓温、李白、苏试、王安石、陆游、顾炎武等,都在祠内留有墨迹刻石。现共有汉、晋、唐、宋、元、明等时代碑刻40余通。 西乡县 三十一、午子山 在西乡县城东南15公里堰口镇旁。山上原有几座大庙,分上、中、下三观,统称午子观。午子观是汉代戚姬进香焚轮之处。午子山现存大殿三座,屋舍六十一间,明代铜铸佛像2尊,铁佛像1尊。清乾隆时(1736-1795)铸大铁钟一口和殿内壁画多幅。午子山山青水秀,山坡上1000多亩白皮松尤为珍贵,素有“陕南小华山”之美称。 三十二、鹿龄寺 在西乡县城西北1公里。是回族伊斯兰教清真寺。回教阿匀祁静一,甘肃河州(治今甘肃临夏东北)人,奉师之命,于清康熙年间来西乡传教。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死于西乡,遗嘱其徒修建鹿龄寺。寺现有砖雕照壁一座,高10米、长11米,正中有缠枝牡丹双龙抢宝砖雕,两侧为莲子荷花和双龙戏云砖雕。寺门为牌楼式,四柱三间,正中庑殿顶,门额上悬“鹿龄寺”匾额。大门内为正殿前院,东西砖墙均有砖雕图案。正殿为歇山顶,面阔3间,殿东侧小院为阿訇住所。寺自清康熙五十八年建成至今,信仰该教的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教徒,从陕、甘、宁、青、新、滇、川、黑等省,不远万里,来此朝拜瞻仰者络绎不绝。 略阳县 三十三、灵岩寺 灵岩寺 在略阳县城南约3公里嘉陵江畔。寺在天然的岩穴上,形如虎口,两山对峙,江水如沸,有瀑布如空中白练。创建于唐开元间(713-741)。寺分前后两洞。前洞口高约25米,宽50米,进深60米。洞左右和正面有房屋建筑。后洞有涅般佛及罗汉像多尊,并有天然的钟乳形成白色的石柱,形如一手撑天。两洞间悬空横架一木,曰奈何桥,或名飞桥。攀崖过桥,如履薄冰,十分惊险。寺内共有碑碣118通,约分两类,一类是游寺的题咏,一类为寺的修建沿革。 三十四、略阳江神庙 在略阳县环城西路嘉陵江边,有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神庙,又名“王爷庙”、“龙王庙”。 江神庙座东向西,东西进深约65米,南北面阔约30米,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整体建筑平面布局利用地势落差,采用中国传统宅第平面布局,形成上、中、下三进式院落,从西向东依次为戏楼、过厅、前殿、后殿,两侧廊房,布局合理紧凑。群体建筑外观以实墙而为的封闭空间,形成外看见墙不见木,内看见木不见墙。戏楼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底层为江神庙人口,二层戏台和化妆室用木板隔开,栏板,檐仿雕刻精细,过厅前殿、后殿面阔五间,均为穿斗式木构架。江神庙所有建筑细部装饰着重于木雕板绘,外观华丽,极富地方性和民族特点,檐口大量使用档风板,遮盖檐口内部梁架结构。戏楼翼角斜撑木柱是一只金雕木虎,并和人物造型联成一体,给建筑增添了威严和别致的格调,戏分栏板木雕题材丰富,有兽头图案画,氏羌人物和浮雕故事图像,兽头图案画多为熊、猪、猴之类动物,全庙共有近300余幅这样的图画,氏羌人物形象奇特,衣着服饰与汉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图像,多系人物花卉,现仅存木雕215幅,具有浓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写实风格。过戏楼往东,为一庭院,两侧过厅共分两层,底层墙壁上展为略阳民歌、情歌,二层展有略阳民间人物故事传说,再往东拾级而上,过一小巧玲珑的大理石桥,即到江神殿前殿,飞龙绕柱,江神坐在龙身上一手抓龙角,一手指天,前殿两侧各有两间小厢房,古时为船帮休息室,过前殿往东,拾级而上,则到了后殿,后殿与前殿之间,有一小小庭院,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后殿为书画展室,一进大门,便可闻到一股浓浓的翰墨清香。 江神庙是我国长江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氏羌戏院式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价值,为了加强对这一珍贵的文物建筑群的保护,县上于2000年设立了江神庙民俗博物馆。
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不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如此困难,有政治环境恶劣的原因。中国的政治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其思想文化观点相对保守,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一旦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进、突破,总会有一些从特权政治获得甜头的政治家,从幕后跳出来,用政治权力加以打击。近代不是有一些军阀,在国内大肆鼓吹尊孔吗?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对思想文化横加干预,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这使后人感到困惑:想说爱你,又不容易。因为分明有着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许多至可宝贵的东西。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复杂的这个特点,令后人感到十分尴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一个原因。笔者此文主要谈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及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些观点。在写作过程中,努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这样或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把握人类前进的方向。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前进的,这种前进,在政治上,表现为以民为本,直至后来的由民作主;在经济上,表现在重农重商,直至后来的市场经济;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尊重别人的思想观点,直至后来的思想自由;在对待人上,关心人,爱护人,直至后来的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中国人古代一直存在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商周时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思想本身,是进步的。在人生态度上,司马迁那种虽处逆境而奋发有为,苏东坡豪放达观的胸怀,张衡、徐霞客那种对真理的执着热爱,孟子“我善养浩然之气”,伟大诗人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均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境界。对待自然、命运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王夫子的“相天”、“造命”说,无不包含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光辉。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权利和自由上,《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世说新语》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都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般新鲜的血液。在对待个人与社会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位卑不肯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而对待人与自然上,《棘敕川》、《岳阳楼记》、《春江花月夜》和其它大量的文学作品,更是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的特殊感情。登长江,诵“大江日夜流”,顿生一种豪情。临高山,读“一览众山小”,顿生一种斗志。读《腾王阁序》,吟及“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又生一种慷慨。如此厚重,如此不屈不挠,如此强健,唯斯国方有也!但是,同别的国家一样,中国思想文化也有糟粕。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女人有独特生命价值吗?不过是男人附庸。每一个中国女子,应以生活于现代为庆幸,而以生活于古代为悲哀。不但女人如此,男人也没有独立生命价值。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无数苍生,都在皇权高压下葡葡。他们或许渺茫过,怀疑过,反对过,但后来,他们再也不曾有过这个念头,甚至以高呼“吾皇万岁”为终身荣耀。马克思曾经把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蔑视地称之为普遍奴隶制。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使几千年期间,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科学文化,一直难以进步,终于在近代社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国际社会。一方面是皇帝穷奢极欲,三宫七十二院,生活腐朽靡烂,官僚贵族欺压人民、掠夺百姓,另一方面却鼓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忧道不忧贫”,对平民百姓通过商业或其它途径谋求更多的物质利益,进行种种抑制。既使人民生活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又使社会经济发展失去内在动力。压制个性,压制自由思想,压制个体生命正当欲望。哪个人特立独行,即“枪打出头鸟”,导致国民虽众多,实则千人一面,有胆有识的人百中无一。有新的思想,即“鸣鼓而攻之”。有不逊之言,即“祸及九族”、“诛灭十族”。在家听父母的话,在乡听长辈的话,社会上听官僚的话,而全体官僚则听皇帝的话。个人的婚姻大事,听父母的话。否则便是“大逆不道”,群起而伐之。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对外部世界缺乏关心。虽然在鸦片战争被打败,仍不肯认输,以天朝上国自居,不肯放下架子认真学习别人文化的有价值东西。一次次失败,仍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对自己体制弊端痛加改革,全面激发自己民族生机活力。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多得不可胜数!
茶 文化 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 方法 研究
摘要:
以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出以物质层面———茶 种植 、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和以精神层面———茶艺、茶诗词、茶境、茶 传说 为切入点的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中国自古就有 饮茶 的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多出现在茶种植、加工、销售所在地,或观光茶园,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和展示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目前对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相对较少,如周小苹等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一文中对四川牛辗坪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创设提出了独特见解[1];曾涛等在《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景观、项目设置要以地方茶文化为根源,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景观[2];王慧等在《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着重研究了观光茶园在功能设计与艺术精神上如何达到完美契合的问题[3];李琛在《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出茶园文化景观的艺术表现特征[4];邵琦在《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景观形式展示、科学的施工过程、综合管理规范等五个方面[5]。此外,学者在茶馆室内装修上也有一定研究,如王奉慧在《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观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茶景园林实体要素在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例, 总结 了各景观要素在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6];杨巍在《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文提出景观设计及景观布置在茶馆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7]。另外,唐黎标的《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也阐述了山、石、水等景观元素在表现茶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8]。从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园林景观、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在观光茶园及茶馆室内装修中已经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园景观设计,采用何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尝试在分析目前茶文化园景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茶文化的内涵及茶文化园景观的价值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物质内涵,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内涵,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人文科学内容[9]。文化价值。茶文化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而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既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部分难忘历史的再现,如茶马古道动感雕塑园、陆羽亭等。以景观的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游客记忆,同时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茶文化知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部分茶文化主题的景观有再创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形成了茶文化演出的“印象”派效应,必将为人们所铭记。经济价值。观光茶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茶叶盈利和宣传推广方式,它通过氛围的营造、体验性活动的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设置,为茶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茶园氛围的营造、旅游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文化园景观来实现的。如自然型的茶田迷宫、茶田画等,人文型的动感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景墙、特色瞭望塔等,为园区招揽了更多的游客,活跃了园区的氛围。旅游价值。茶文化园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型的观光茶田清新静谧、绿影叠叠,置身其中仿若隔世仙境,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佳境。人文型的实景演出高潮迭起,绚丽的舞台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一席绝佳的视觉盛宴;创意景观小品、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别具匠心的茶文化体验互动活动,为茶园和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茶文化园景观的旅游价值。
2茶文化园景观现状及设计原则
茶文化园景观现状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园景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功的茶文化园景观案例不多,普遍存在趋同化与雷同化现象,属于“CTRL+C”+“CTRL+V”或微改动版“CTRL+C”+“CTRL+V”。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4点:设计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地块及所在区域设计元素考察,设计成为无根的浮萍;设计开展时没有明确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10];设计方与委托方地位不对等,基本属于设计方按照委托方想法把效果图表现出来,物质功能性与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契合;施工方专业性较低,大部分情况是小包头+大小工的组合,对施工细节及材料不重视[11]。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广义的“地”,包括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的主人等,对“地”研究得越透彻,设计成果越有特色。天人合一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需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从空间布局、虚实对比、形势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反复用心推敲。以人为本原则。茶文化园景观的建设最终是供人使用,因此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使用人群的行为规律,以此设计真正为人所用的景观。创新原则。立足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景观的设计进行创新,使其特色化[12]。
3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内涵展开景观的创作。基于此,提出的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亦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以茶种植、茶烤制、茶销售、茶器皿为切入点;精神层面,以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
以茶种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田自身就是一座生态自然的艺术品,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茶田的布局方式,或方、或圆、或异形等几何形状布置,形成不同形状的茶田景观,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效.
以茶烤制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制茶的加工工具为原型,通过抽象、美学、设计等技术知识的运用,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如将绿茶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晒茶筛子,设计为茶园瞭望塔的形式,既体现当地茶文化特色又使得设计有根可循;或将筛子作为休憩亭的顶部遮阴物,阳光透过竹条之间形成斑驳的倒影,增添了静态亭廊的动感;仿造炒茶炉灶的造型,通过将其内部挖空,放入射灯的方法,设计另类景观地灯等。
以茶销售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享誉国内外的茶马古道是茶贸易的独特方式,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可以通过雕塑设计再现古代“茶马古道”上商人运茶、卖茶的场景,或通过仿造古代“茶马古道”景象,进行实景复原,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马帮”艰辛的贸易之路。
以茶器皿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南方饮茶颇为讲究,相比北方的大碗喝茶,更多了一份情趣和享受。仅饮茶需要的器具就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及其他的煮水器、茶壶、盖碗等,彰显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不少的素材,如以茶壶作为喷水景观、以阵列式的茶碗作为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以茶勺作为雕塑原型进行抽象等,设计师可充分发挥 想象力 ,形成特色景观。
以茶艺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从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中取材进行雕塑设计,同时,茶艺师的服装配饰等物件,可以通过放大尺度方法设计为景观小品。
以茶诗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咏茶、品茗、斗茶、采茶的诗、词、歌、赋、 成语 、 歇后语 等宝贵财富,如《一字至七字诗•茶》《茶赋》《七碗茶歌》等。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寻求灵感,形成设计元素,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如茶歌赋互动长廊、主题茶楼等景观建筑。
以茶境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自在精舍”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通过营造宁静祥和的禅景来打造特色景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光茶园所推崇。禅境的营造要深刻领悟佛学的精髓,它似有似无、或静或动,朴实无华、宁静高远,言简意赅又发人深思。置身其中,可以平和心境,感悟人生。
以茶传说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以地方茶文化相关传说、历史名人雅士,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便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高中后重返武夷山道谢这一历史传说编排而成,该实景演出已成为赴武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年收入上亿元。此外,人们也设计了很多实体景观建筑,以纪念“茶人”,如湖北天门市为了纪念茶圣陆羽,建设了陆羽亭、文学泉、涵碧堂等景观建筑小品。每每置身亭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令人流连陶醉,感叹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4结论
茶文化园景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景致独特、情趣高雅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实现茶园休闲观光价值的主要载体,是改变传统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了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8种方法,分别是以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王泽发 刘金燕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小苹,杨海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53-154.
[2]曾涛,周凡.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7):39-41.
[3]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4]李琛.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邵琦.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茶叶,2016(5):144-145.
[6]王奉慧.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区景观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43-145.
[7]杨巍.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福建茶叶,2007(1):42-43.
[8]唐黎标.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J].广东茶叶,2004(3):16-17.
[9]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3-183.
[10]吴军,李鹏波,臧真荣,等.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2):81-82.
[11]李琛.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园艺,2014(7):79-80.
[12]石洋.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茶业,2016(5):171-172.
茶文化传播茶名翻译研究
摘要: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茶文化;茶名翻译;不通约性;分类范畴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始,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随着唐朝茶诗的盛起,茶慢慢渗透进中国 传统文化 的血脉之中,与传统“儒、释、道”精神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茶文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后起之秀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文化日益争鸣并占领了主流文化话语权,为各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形象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之下,当代中国“茶文化”自鸦片战争后在国际舞台上日渐衰退,其主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其中茶叶译名乱象丛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视野下,对茶叶名现行翻译状况进行述微,剖析茶叶分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在具体茶叶名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并塑造文化身份,以期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他者身份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茶叶名翻译现状述微
迄今为止,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在中国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于16世纪才被欧洲人所知,作为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印欧语系。作为舶来品的茶叶名在印欧语系中的翻译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随着各国茶文化的平行发展,茶逐渐融入各自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各自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单一的所指。本节将茶叶名置于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对比异同,进行阐释并分析茶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求从文化视角找到可行性的译法。
二茶叶名翻译分析
1.茶类不可通约性造成的翻译混乱。
由于当初茶叶进口地区方言的差异,茶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发音,一种源自厦门方言语系(Te/Tay),而另一种则来自于广东话语系(Cha)。厦门方言“Te”经由航海技术发达的荷兰人传入欧洲,经历了“te,tee,tay,tea”并用的时期,到最后采用“tea”来统一称谓。(程启真,2010:P21)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茶叶传到各国以后,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且由于饮用方法不同,各个国家所青睐的茶叶品种也各不相同。全球百分之八十是红茶,主销欧美、大洋洲地区;其次是绿茶,最受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绿茶在欧洲市场也开始回温,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国坤,2004:P104)从茶类来看,欧美国家并未对其细分,只有红、绿之辨别。而中国的茶叶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随着新的茶品的出现,不断地进行细化。在明朝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而清朝则创制了白茶、青茶。(陈椽,1979:P44)以上中国的茶类划分主要是参考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对于这几大类茶名的翻译,由于东西方分类范式不一,造成茶类翻译出现了以偏概全,所指不一的情形。
(1)翻译中的红黑之辩。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了加工程序发展而来的一种全发酵茶。最早的红茶产自附近村镇的小种红茶。最早进入英国市场上的红茶则是武夷茶,这在国王威廉三世的牧师约翰•奥维格顿(JohnOvington)的《论茶的种类和品质》中有所记载:“第一种茶武夷茶(Bohea),中国人也称它为武夷(Voui)。此种茶叶颜色偏小,叶子较小,冲泡后茶汤一般呈褐色或红褐色。在中国,人们生病的时候或有健康保护意识的人往往在感觉体制虚弱时,就只喝这种茶。”(ovington,1732:P144)奥维格顿在撰写这篇 文章 时只有中国这一个茶源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生产茶叶。因此,在十八世纪前“Bohea”被用来指代中国红茶的总称。但是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红茶产地的出现,中国红茶逐渐淡出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六大茶类划分成形之初,多是按照茶叶的汤色划分,如绿茶绿汤、红茶红汤、黄茶黄汤,以此类推红茶在命名之初,虽是黑叶红汤,但是取其汤色,将其命为红茶。但是随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红碎茶的引入,武夷红茶(即中国红茶)的淡出,西方人取其叶色将其命为“黑茶”(Blacktea)。而国内茶叶外翻过程中多采用归化译法将红茶译作“Blacktea”。这种翻译方法使得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即后发酵茶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厘清红黑之别,多数译者将黑茶译作“Fermentedtea”(后发酵茶)或是“Darktea”(深色的茶)。采用后发酵茶来译介黑茶,是按照发酵程度来进行范畴划分的不得已做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的分类范畴主次不分,因为如若按照发酵程度划分,则分为不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而后发酵的黑茶,与前发酵的白茶,中发酵的青茶和黄茶隶属于半发酵茶系类。如果将其译作“Fermentedtea”,并与“Greentea”“blacktea”等并置将造成茶类系统分类的混淆,而这种茶叶总类译介时候的混淆则造成单个品种的混淆,例如安化黑茶被译为“AnHuaBlackTea”。而如果将黑茶译作“Darktea”(深色茶),与“Blacktea”“Whitetea”等并置,以Dark替代“黑”,终将无法凸显黑茶的特色,使得黑茶的英文名与其他五类茶迥异。作为茶叶起源国以及茶类最丰富的国度,我国在输出茶文化的过程中,理应肩负起“正名”与“分类”的重任,在茶名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西方为中心”的归化译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在国际上分类混乱,范式不通,使得国内的其他茶叶一直在茶叶交流与传播的舞台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将红茶默认的译作“Blacktea”,并且将其视为一个跨文化的谈资 教育 英语学习 者的时候,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红茶已经直接译作“Redtea”。(Needham,2000:P544)这种正名行为为茶叶统一范式奠定了基础,也对恢复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有裨益。因此,红茶的译法并非流于表象的“受众的接受问题”,而是紧系国际茶叶范畴分类与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重要问题,红黑之辨的溯源性理应得到译者的重视,这对于泱泱茶文化的回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青茶翻译之“乌龙”。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介于红茶(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发酵茶)之间。按照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为青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龙茶就是青茶的俗称。而在国际茶品译介的过程中,也鲜少将其译作“Darkgreentea”,而是按照惯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作“Oolongtea”,与其他几类同列。但是实际上乌龙茶即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单个茶品名,也是茶树的品种之称。正是因为其意思以及涵盖面存在的争歧,后续的茶叶领域学者采用了青茶作为这种半发酵茶的总称。而因为历史因素的发展,隶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等茶叶,因其海内外的传播效度之广,使得作为总称的乌龙茶与它下面的分支含混不清,孰总孰分已经界限模糊,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乌龙茶作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上义词,是划分中的好坏不分。(陈椽,1979:P44)而如果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使得“Darkgreentea”作为半发酵茶的总称,使得乌龙茶成为青茶中一个分支,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茶叶的分类系统,而且使得茶叶的分类依据不言自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在输出中最为棘手之事当属茶类总称的界定以及统一。厘清茶类总称后才能够使得各个茶类下的茶品在翻译的时候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而茶类统一英文名称,必须先给红茶“正名”,青茶“立目”。
2.单一茶品名翻译的混乱。
茶界素来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而单品茶叶的命名也是各具特点,有表达名茶品质特点的,例如茶类品种、造型、色泽、滋味、香气等命名。如佛手、三杯香。有显示地方特色的,表达强烈的地方、区域性。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茶等。表达文化特色,暗示历史背景和文化史实,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等。以物喻名,如遂昌银猴、竹筒香茶等。(施海根,1995:P5)而对于各色茶名的翻译仍未统一。如武夷岩茶,有译作“BoheaRocktea”“Boheayantea”“WuYiYanTea”以及“WuYiRockTea”等译法。这些纷繁芜杂的译法终究需要统一才能够杜绝一茶多名的状况发生,在国际上塑造名茶的地位以及经济价值。而笔者认为,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文化以及审美的转换。茶从来不只是一种物质凝聚物,更是一种精神凝聚体。在译介每一个茶名时,要注重茶名的追根溯源以及文化蕴意的再现。本文试分析几例,以传达单种茶叶名的译法。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命名时采用了“地名+地名”的方法,由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得名。而西湖这一地名在国际上已被译作“WestLake”,并以“淡妆浓抹总相宜”闻名。如果翻译过程中将其采用音译译作“XiHu”,一方面茶叶的产地无从得知。而茶名中“西湖”一词所产生的审美想象也随之消失,成为一种陌生的拼音所指。而“龙井”一词源于龙泓井,翻译该词的时候如果采取意译“Dragonwell”(龙的井)。在中西方文化中,“龙”所蕴含的文化意向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威严、权利的象征,蕴含积极的所指。而欧洲国家“龙”多意指残暴、凶猛等特征,与负面信息相挂钩。考虑到积极文化形象的塑造以及茶叶在国际上的推广等因素。“龙井”因此应采用音译法,来规避文化之间差异。自古名山出名茶,以地名或者山名来命名的茶叶品种很多,如韶山韶锋、南岳云雾、祁门红茶、金竹云峰茶等。这些地名与山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目前通用译法,而不能为求便利,纯粹的采用拼音,使得茶叶出产地方、区域文化在外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山名、水名、地方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保留,采用通用译法体现出来。这样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茶名就能溯其源头,探索其背后的地方文化。而以历史背景与文化史实命名的茶叶,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西施银芽、八仙云雾、东坡毛尖等。这些茶叶名均含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其文化内涵寓意深厚,如文君绿茶,因其产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即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而在这些茶叶外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力求重新展示其中的历史文化蕴意。如文君绿茶在外销过程中应采取厚译法。即“WenJunGreenTea”(WenJunisatalentedfemaleinthehistoryofChina)。这种文化内涵的备注使得茶叶名称由来以及历史蕴意得到了再现,在茶叶外销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外传也能够起着重要作用。而以物喻名的茶叶在翻译的时候也应以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外销为目的,力求将茶叶与文化紧密结合,以此来使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逐步的标新立异,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仍需强化其地位,构建起标新立异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欠缺的部分原因在于茶叶种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造成的翻译混乱,以及单个茶叶名翻译的不统一,翻译过程中不重视文化的再现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茶源国的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新的范畴分类译法,这种新的范畴分类译法不仅有利于其他茶种的推广,也能够杜绝单个茶叶名翻译的混乱。对于单品茶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叶名中文化因素的再现,这些文化因素有利于中国茶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推介。
作者:刘珍珍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启真.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3]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J].茶业通报,1979,1(2).
[6]施海根.中国名茶图谱:绿茶篇[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是秦末时期修的,以下为相关典故。(现在的建筑是新修的,遗迹早就没了)不过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汉王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汉王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 萧何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刘邦问道:”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象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256 浏览 6 回答
199 浏览 4 回答
195 浏览 3 回答
151 浏览 3 回答
197 浏览 4 回答
351 浏览 3 回答
269 浏览 2 回答
356 浏览 2 回答
139 浏览 3 回答
189 浏览 3 回答
294 浏览 3 回答
304 浏览 2 回答
188 浏览 3 回答
279 浏览 4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