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主要刹车作用的是起落架轮胎。而且“改变尾翼形状”的说法也不规范。尾翼只起调整飞机姿态的作用,不能帮助增加阻力,应该是副翼;副翼在空中就已经大部分放下了,而且喷气发动机也不能“倒车”。反推力装置也只有部分机型才有。民用飞机着陆前,首先要在空中对准跑道,然后向后收油门,减少发动机的推力。这时飞机开始减速,当速度降低到允许值以下时,放下起落架。这是第一步;然后要部分放下安装在主机翼上的副翼(不能完全放到底),使飞机下降;并向后拉驾驶杆(有的机型是驾驶盘),使尾翼向上偏转,飞机机头略微抬起。飞行员要保持这种飞行姿态,使飞机逐渐下滑,并不断修正方向和下滑角度的误差,直到飞机的主起落架接触跑道;这时,飞行员要把副翼完全放下(空气阻力增加到最大值),并向前推驾驶杆(驾驶盘)使尾翼改平,使机头放平,前起落架接触地面。这时,飞行员踩下起落架的刹车,增加轮胎转动的阻力,使飞机逐渐减速。有些机型的发动机有反推力装置,能改变喷气方向,使发动机向后喷出的气流转向前方,帮助飞机减速。但不能叫“倒车”。所以在飞机接触地面以后,减速主要依靠:(1)起落架刹车(2)放下副翼(不是尾翼)(3)发动机反推力装置(部分机型)这是按作用大小依次排列的。另外,军用作战飞机还有两种民航机没有的减速措施:减速板和减速伞(不叫降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