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社

发布时间: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社

这两本杂志都是核心期刊《中国医刊》 级别:国家核心 主要内容:临床卫生 医药论坛 学术理论《中国临床医学》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36。选题方向:专题论述,基础研究,各科临床研究和实践,护理医学,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与思考,讲座,综述等。

中国临床医学 CN31-1794/R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刊 CN11-3942/R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都是核心期刊。并且中国临床医学是双核心。

大家好,拿我自身的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有15年的便秘史,前十几年都不知道什么叫便秘,以为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直到2018年过完年突然出现了痔疮,才意识到自己不正常了,就去药店买了点药,当时还没当回事,还经常吃辣,主食以面食为主,便秘还是很严重。到2019年过完年,估计是过年吃的鱼肉和辛辣的食物太多了,痔疮更厉害了,不得不去做了痔疮手术。

从这之后才开始了解便秘,去查阅怎么预防便秘的资料,医生都说了,主要是食物治疗,不介意用药物治疗。所以我从来没用过什么药,在最艰难的时候是用手辅助的。现在呢?很正常,一天一次,下面说一下我这一年来的食疗经过:

一,说是要多喝水,我一天基本上5大杯,在2500毫升左右,但是没效果,而且体重 一直在增加。

二,人们或资料上都说便秘者要多吃水果,尤其是苹果,我呢,一天吃两个大苹果,连吃了两个月,但是两个月便秘没解除。

三,后来听说是喝芝麻糊,连喝了一个月,也没什么效果。

四,是少吃主食,多吃蔬菜,蔬菜一天保证一斤,这个效果还可以,两三天一次,但也没达到一天一次。

四,又听说是要多吃坚果,豆类,这个在平时也试着吃,感觉没什么大的变化。

五,在五月份的时候看过一个节目,说是便秘者要在一天之内多喝水,而且吃多种蔬菜,谷类,豆类,水果类,坚果类,所以在接下来的多半年,我一直坚持早晨起来一大杯水,各种水果,各种蔬菜,坚果类,一天尽量多吃几种种类的食物,最好一天达到20种食物,主食基本不吃,以红署土豆代替主食,而且饭量不能减少,饭量少,肚里没东西,怎么能蠕动呢?就这样一直坚持着,从去年冬天到现在,一直很好。 至于运动,由于我的工作性质,就没有运动的时间, 所以我的便秘调理是靠饮食调理好的。

我是我自己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从蹲下那一刻起,就知道这是一场硬仗……

便秘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是其中酸爽只有便秘患者自己知道。

数据显示,便秘困扰了全球7亿人口,其中,近9千万中国人饱受便秘折磨。

便秘,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结直肠和肛门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临床上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者排便不适等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类: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即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便秘,比如肠道狭窄或者大肠癌等疾病。

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便秘,工作压力大、生活没有规律、饮食过于精细、滥用泻药等原因皆有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大多便秘患者都是功能性便秘,为改善便秘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从饮食着手,通过食物来帮助缓解便秘:

主讲人:李恒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西区肛肠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北京圣马克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肛肠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医促会肛肠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 科技 奖励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专业评审委员;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

如果您在生活中完全可以轻松排便,排便过程中不用过分使劲儿,速战速决不费时,那您的“排便能力”很正常;如果您在产生便意之后,就算不能马上去如厕,也可以憋几分钟,这证明您肠道功能正常;如果您已经养成了每日定时排便的好习惯,那证明您是一个懂得管理肠道的人;恭喜各位,这样的你并不存在便秘问题。

但是,如果您和上述这几种情况正相反,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便费时,每周排便的次数明显少于3次,那证明您的确存在“便秘”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存在“便秘”问题,成年人中有4%—6% 的人有这样的烦恼;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患病,女性比男人更容易患病。

绝大多数的便秘均属于“功能性问题”。有些人是因为“肠道蠕动减慢”,从而粪便的推进速度就会变慢,那排便次数自然就会出现减少,粪便也会变得比较干硬;有些人是直肠敏感性低,并不能及时发出排便信号,有些还总会出现“没排干净的感觉”。

总体来说,拒绝便秘,需要大家在饮食(水)和生活习惯上多下功夫,请遵循“三多一养成”的法则。

想要靠谱排便,足量饮水很关键。每日按量饮水,促进肠道代谢,加速排便,同时也可以让您的排便过程变得更加舒服。

言于具体,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该满足1500—1700毫升,本身存在便秘的个体建议达到2000毫升;“温白开水”是最靠谱的选择。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代谢,适当的运动也可以降低肥胖等问题的发生风险,而这些都可以降低便秘的发生风险,促进排便。

言于此,每日至少要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促进代谢。

膳食纤维是七大营养素之一,本身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它可以组成粪便的“大框架”,同时它的存在还可以刺激并加强肠道的蠕动,更利于排便顺利进行。

所以,您在生活中更应该刻意去增加粗粮、新鲜蔬果、豆类食品、菌菇食品的摄入量,每日都该有,水果每日350克,蔬菜每日一斤,菌菇、豆类餐谱适当包含,保证优质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和吃饭类似,“排便”也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说晨起后刻意排便,比如一天排便1—2次;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您的排便过程会更加顺利。

如果您的肠道蠕动很慢,如果您存在相关的便秘问题,请您抓紧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养成 健康 的排便习惯;肠 健康 ,人长寿。

通过饮食结构调整和补充有益于肠胃蠕动加快的方法来刺激和增加肠胃蠕动,肠胃蠕动慢属于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加上工作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快,有的朋友几天不排便,或者排便干硬,这些都是长期性便秘的症状。

肠胃蠕动慢是导致便秘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有很多朋友因为这些原因导致身体出现亚 健康 状况,这些原因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肠胃蠕动慢的主要根源之一。

1,三餐不规律,喜吃冷饮和临睡前吃刺激性食物。

不规律的饮食会让你的肠胃受损,尤其是吃冷饮,冷饮会增加胃的压力,经常吃冷饮会让你的胃出现痉挛甚至胃的搅拌能力下降,有的朋友经常吃冷饮导致胃痛就是长期吃冷饮的结果。还有就是晚上临睡前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烧烤等食物,临睡前吃刺激性食物除了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影响身体 健康 。长期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让你的肠胃蠕动变慢,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便秘的发生。

2,吃的少,形成的粪便体积小,不足以对肠道产生足够的刺激。

3,食物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蔬菜,水果,全谷物是膳食纤维的来源,这些食物平时摄入较少),导致粪便持水性不足或体积不够导致的。

4,肠道菌群紊乱,肠道中的有益菌太少,不足以维持良好的肠道环境。

5,肠道蠕动能力比较弱,主要是肠壁肌肉力量不足。

1,三餐规律,多摄入养胃的食物。

规律的饮食有助于营养充足,同时还有助于维持身体 健康 。平时多摄入养胃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食物。

2,多喝温水。

温水能起到补充人体需用水以外,还能养护肠胃,尤其是长期便秘的人群,每天保持1500毫升左右的温水更利于促进排泄。如早上空腹一杯300毫升温水,大口大口的喝,可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3,食疗方法。

用红枣3颗加木耳30克,熬汤喝,每天保持喝一次,坚持下去就能慢慢的改善便秘的现象。红枣木耳汤能养脾胃,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

4,增加益生菌和膳食纤维补充。

益生菌能增加补充肠道内的有益菌,促进肠道蠕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大粪便体积,对促进排便和改善便秘有很好的辅助帮助。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蔬菜,粗粮等食物。

5,物理方式辅助—推拿。

每天早晚顺时针从升结肠,降结肠,最后到乙状结肠,每天来回这样推拿3~5分钟,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的作用。

温馨提示:平时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饮食规律,生活规律,这样才能避免便秘的发生。

很多人都有便秘得烦恼,如果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便秘得情况。1.合理膳食搭配,如果进食油腻食物多,而蔬菜类减少的话,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脂肪类胃排空是最慢的,合理进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胃肠动力。2.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3.要注意情志舒畅,最好定时去厕所,时间长了就可以形成定时排便的生物钟啦!

《饮食调理》1,决明苁蓉茶:制法用法,决明子(炒熟研细),肉苁蓉各10克,蜂蜜适量。煎2味沸水冲泡,滤渣,加蜂蜜适量。代茶饮用。2,柏仁蜜茶:制法用法,柏子仁15克,蜂蜜适量。柏子乍打碎煎汤取汁,调入蜂蜜。代茶饮用。

一是加大活动量,此如跳绳,快步走等促肠蠕动。

二是吃一些促肠蠕动的水果食品,如香蕉、苹果,木耳、金针菇,喝蜂蜜、酸奶等。

相信您会很快好转!

中国临床医师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 CN31-1794/R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刊 CN11-3942/R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都是核心期刊。并且中国临床医学是双核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邮发代号:80-728 你说的是这个吧

这两本杂志都是核心期刊《中国医刊》 级别:国家核心 主要内容:临床卫生 医药论坛 学术理论《中国临床医学》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36。选题方向:专题论述,基础研究,各科临床研究和实践,护理医学,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与思考,讲座,综述等。

有一个北京出的《中国临床医生》不知是不是你说的这个,代号2--48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好投吗

中国临床研究杂志好。《中国临床研究》杂志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目前也是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收录临床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稿件。《西部医学杂志》目前是一本统计源科技核心刊物,级别不是特别的高,投稿难度处于中等的水平。《中国临床研究》(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撰写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稿件用16开电脑打印1份,数字、计量单位准确无误,书写工整。字数以表述清楚所需的最精练字数为宜,一般不超过4000字。文题:反映出文章的主题,力求简明、醒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作者姓名排于文题下。作者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更。作者单位名称(列出科室)及邮政编码列于作者姓名的下一行。摘要:论著需附中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中文摘要不超过200字。关键词:摘要下另行列出关键词,一般2~5个关键词即可,各词之间空一格。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计量单位:参考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血压计量单位使用毫米汞柱(mmHg)。人体的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分母用L,不用ml或dl。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如mg/kg/d应为mg/(kg·d)。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百分数范围,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30%不要写成5~30%。书写百分数的公差,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上,其后写“%”如:(65±2)%,不得写作“65±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而不用4×3×5cm?3。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如下:①用英文小写斜体的有:样本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s,标准误s,t检验,相关系数r,样本数n;②用英文大写斜体的有:F检验,概率P;③用希腊文小写斜体的有:卡方检验χ?2,自由度ν。插图:每幅图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顺序编图号。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不应低于600dpi。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表格: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注明,并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一般不超过15篇,应尽量引用近5年的论文。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首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创新性文章应附专利证书复印件或成果鉴定证书复印件。其他约定自稿件发出之日起2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稿过程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事先与本刊联系,勿一稿两投;2个月后仍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可投其他杂志。请作者自留底稿,对不采用的稿件本刊不予以退稿。杂志社对来稿有适当的文字及内容修改权。退作者修改的稿件逾期2个月未寄回编辑部的,视作自动撤稿。来稿若不附带声明该稿禁止被转载,可被视为其转载权已授予编辑部。为传播医学知识,我们希望得到所刊登稿件的电子网络版、汇编或合订本的使用权,凡投本刊的稿件,若无特别声明,可视为同意期刊社取得了这些使用权。本刊对拟录用的论著与经验交流、综述、短篇报道等栏目的稿件,需按通知缴纳版面费。稿件刊出后酌付稿酬,赠送当期杂志1册。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被视为认同以上约定。来稿请寄: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医生》编辑部收;邮政编码:100021来稿请写明联系人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E-mail及身份证号码,以便于及时联系和支付稿酬。

中医药临床杂志社官网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国家级期刊,不是核心期刊刊名: 中医药临床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主办: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临床杂志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1、文稿要求内容真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说理透彻,文字精炼,具实用性、真实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字数以5000字内为宜,重大研究成果及综述性论文不受篇幅限制。2、文题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字,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不宜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避免使用简称、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尽量不设副标题。3、所有来稿均要求标注关键词,请参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选用;超过2000字论文请附100~200字的中文摘要,要求以第三人称撰写,报道性论文采用结构性摘要,要求能说明该文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大要素;一般研究性论文均必须设小标题,一般不超过4级。4、报道性论文要注明临床资料采集的具体时间和疗程,所用方药均要标明各药剂量,所用药品必须注明生产批准文号或制剂许可证号,诊断、分型、计分、疗效等各项标准要注明出处。5、名词术语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为准;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医学名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公布)为准。缩略语可以在文稿中使用,但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6、量和单位的使用以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为标准(引用经典原文和中医药特殊计量单位除外),表达量值时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符号(如g、ml、L、mmol、℃、min、h、d)。血压计量单位使用mmHg,但首次出现时应注明毫米汞柱与千帕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7、统计名词及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2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范书写。8、图表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力求少而精,避免与文稿内容重复,注明图表内指标的单位,并符合制版要求。9、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著录。10、本刊接受网上投稿,欢迎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来稿必须附寄单位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本刊不退还来稿,以传统纸质方式投稿者请自留底稿。11、本刊每篇稿件收取30元审稿费,作者投稿的同时请及时邮寄。12、本刊执行稿件三审制,必要时请专家外审,审稿期限在3个月以内。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请及时按通知要求补充修改和办理刊用手续。若投稿后3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社电话

是国家级刊物。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负责人 曹洪欣教授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通信地址 中国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 机构简介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原名为中医研究院),位于北京,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现任院长为曹洪欣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下设11个研究所、4所医院及研究生部、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建立了临床与信息、针灸、中药三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针灸学会总部均设在中医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有职工382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88名,其中高级职称者852名。全院占地面积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8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学科齐全、设备先进、科研力量雄厚的中医药研究机构,在国际传统医学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重要的影响。

《中医临床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是国家级期刊!如帮到你,望采纳!

<<医药月刊>>我发表过,可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