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拉里佩奇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拉里佩奇毕业论文

一、教育经历不同

1、谢尔盖·布林:美国籍苏联犹太裔企业家  。谢尔盖·布林与拉里·佩奇合作建立Google之前,一直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数学。

2、拉里·佩奇: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荣誉毕业生,拥有密歇根大学理工科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二、公司职位不同

1、谢尔盖·布林:是Google的董事兼技术总监。

2、拉里·佩奇:是Google的创始人兼产品总裁。

三、财富排名不同

1、谢尔盖·布林: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位列第7名。

2、拉里·佩奇: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位列第6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尔盖·布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里·佩奇

1人物生平

家庭身世

拉里·佩奇1973年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东兰辛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卡尔文森·佩奇是一个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教授,拥有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母亲葛洛丽亚·佩奇也是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一个计算机教授,是一名犹太教徒。

求学时代

拉里·佩奇在1975-1979年就读于奥基莫斯的蒙台梭利学校,并于1991毕业于东兰辛高中。

1992年佩奇进入密西根大学学习,在美国安阿伯就读期间,他担任密西根大学Eta Kappa Nu荣誉学会的会长, 并是太阳能汽车组织的成员之一,[5]他还用乐高积木制成一台可编程的绘图喷墨打印机,其指导教授是 Terry Winograd 博士。

1996年,佩奇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在攻读计算机理学博士学位期间,拉里·佩奇遇到了谢尔盖·布林,[6]佩奇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开始休学。[1]

2003年获得IE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

创建谷歌

1996年,佩奇和布林开始合作研究一名为“BackRub”的搜索引擎,到1998年上半年逐步完善这项技术后,两人合作运行Google搜索,并以PageRank为基础给网页排名,同时两人也开始为这项技术寻找合作伙伴。

他们找到雅虎的创始人之一戴维·菲洛,菲洛认为他们的技术确实很可靠,但建议他们自己建立一个搜索引擎公司发展业务,发展起来后再考虑合作。他们的一位教师,也是SUN微系统的创始人之一安迪·别赫托希姆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很大帮助。别赫托希姆确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在看完他们的演示后,立马开了张10万美元的支票帮助成立Google公司。之后两人又从家人朋友那里到处借钱,筹得100万美元作为最初投资。[8]

1998年9月7日,Google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曼罗帕克正式成立。他们雇用了第一位员工克雷格·希尔弗斯坦成为Google公司的科技主管。

1999年2月他们搬了新的办公室,虽然条件仍然简陋,但比车库好点,一张乒乓桌就作为正式的会议场所,8名员工在办公室里都转不过身,一个人要出门所有人都得起身挪开凳子才能腾出地方。[9]到了6月份时,Google得到红杉资本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两家风险投资基金的2500万美元注资,[10]并在9月21日这天,Google不再是测试版的搜索引擎,开始每天处理约3亿个搜索结果。[10]

2000年在佩奇的领导下Google发展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雅虎选择Google作为默认的搜索结果供应商。 [11]

2001年,佩奇辞去了CEO的职位,从 Novell公司聘请埃里克·施密特博士担任谷歌公司CEO,自己则担任了产品总监。[12]

2003年,佩奇主导谷歌在以1.02亿美元收购了Semantics和Sprinks后推出AdSense,[13]这一广告计划能按照网站内容做广告。[11]

2004年,Google在纳斯达克上市。[14]

建立家庭

2007年12月6日,拉里·佩奇在加勒比海的内克岛上同斯坦福大学

生物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博士生露西·索斯沃斯(Lucy Southworth)

举行婚礼。[15]并且两人在2009年和2011年生下两个孩子。[12]

重掌谷歌

时隔10年,在2011年4月4日,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正式接替埃里克·施密特重新成为谷歌新任CEO,开始领导谷歌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战略。[16]

重新掌舵谷歌后,佩奇砍掉了数十款偏离核心或未能成功的项目,例如Google Health,在佩奇的领导下,Android和YouTube都成长为规模可观的业务,其中YouTube2013广告年收入已经达到50亿美元。并且佩奇领导着Google X团队,专门研究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等项目。[17]

开展并购

在佩奇新的管理下,谷歌只收购一定能推动主要产品线发展的公司。2011年3月8日谷歌收购原创视频网站Next New Networks,2011年8月15日,谷歌宣布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2011年9月8日,谷歌收购餐馆点评网站Zagat,[18]2013年谷歌13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地图服务公司Waze,[19]2014年1月15日谷歌宣布32亿美金收购Nest,[20]2014年2月17日谷歌收购声波身份识别技术初创公司SlickLogin。[21]

2经营理念

佩奇认为,创新才是谷歌的未来,而不仅仅是保持现有的实用性。佩奇说:“很多公司一旦开始盈利,就会减少对研发的投入。的确,做你熟悉的事情确实非常容易。但是,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停止创新,就很有可能被他人所超越。”[22]因此,对于管理像谷歌这样的新型互联网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发扬已有产品,更重要的在于对公司产品研发的不断投入和鼓励,去让公司开拓更多新的方向。并且,佩奇认为创新没有实现商业化是没有意义的,它举了一个例子,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是一家著名的专注于大思路和创新的公司,它贡献了许多创新,但是却因为糟糕的商业化导致最终的失败。

在面对竞争方面,佩奇认为公司的动机很重要,与其将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上,去做相同的产品以谋求与他的竞争,去保护自己,不如去研究新的和有趣的东西更使自己有生命力。[23]

佩奇还认为,诉讼和竞争不会让一家公司失败,让它失败的是公司走错了方向和缺乏竞争的野心。[24]

3成就荣誉

2002年获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未来的全球领袖”,同时获 MIT 的《技术评论》杂志 (Technology Review) 选为“创造未来的年轻发明家”。

2004 年,佩奇入选美国国家工程学院。[1]

2004年获得马可尼基金奖,并被评为哥伦比亚大学马可尼基金会研究员。

2005,佩奇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财富》“2012“全球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中,谷歌拉里·佩奇夺冠。[2]

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2007年佩奇以166亿美元位列第26位,2008年以186亿美元位列第33位,2009年以120亿美元重回第26 位,2010年以175亿美元上升到第24位,随后的2011到2012年,分别以198亿美元和187亿美元稳居排行榜第24位,在2013年佩奇则以 230亿美元上升到了第20位。[3]

2013年被《福布斯》评为美国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CEO。[25]

4社会评价

2011年4月5日李开复在微博中评价佩奇重新担任谷歌CEO的的优势在于他2005年主导收购安卓表现出的有远见,敢做梦,敢做大胆决策,理解产品,深得内部产品技术团队拥戴,但同样表现出的劣势就是佩奇太内向,沟通能力一般,只做自己喜欢的事。[26]

2012年9月18日英国《卫报》评价佩奇为最具媒介影响力的人,在重新成为谷歌CEO后,他用创新带领着谷歌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27]

2013年1月14日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署名米古尔·赫尔夫特的文章评价佩奇有着疯狂的想法,并且带领团队在追逐疯狂梦想的同时,可以将谷歌管理的井井有条。[17]

2013年《巴伦周刊》在全球最佳30位CEO评选中评价佩奇作为一名CEO有着精明的头脑,他将知识转化成了巨大的财富,文中这样评价:“这个15年前与他人共同创建谷歌的书呆子,证明自己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精明。”

拉里·佩奇,全名劳伦斯·爱德华·佩奇(Lawrence Edward Page),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荣誉毕业生,拥有密歇根大学理工科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佩奇是Google公司的创始人之一,2011年4月4日正式出任谷歌CEO 。[1]2013年,拉里·佩奇获选2013美国40岁以下最有影响力CEO,[2]并以230亿美元资产荣登福布斯2013全球富豪榜第二十位[3]。

拉里布佩奇。拉里佩奇较厉害,拉里佩奇是全球第一大搜索引擎的创立者,在编程计算机应用方面有着显著的成绩,属于高科技技术人员,而谢尔盖布林只是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在金融市场方面有很多的人脉,影响着股市的波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技术操作。拉里佩奇是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拥有理工科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是一位拥有高才华的人才,而且还被称为未来的全球领袖。

李佩甫毕业论文

李佩甫,男,汉族,河南许昌人。1953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1984年毕业于河南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编辑、第二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李氏家族第十七代玄孙》、《金屋》、《城市白皮书》,《羊的门》、《城的灯》、《李氏家族》等7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黑蜻蜓》、《村魂》、《田园》、《李佩甫文集》四卷等,《颖河故事》、《平平常常的故事》、《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申凤梅》等4部电视剧,电影《挺立潮头》以及多卷文集。

我觉得你是问什么?文字很好还是情怀很好,余华的小说我看过,我只能说他懂节奏,也懂装订,卖血卖出了情怀,看看停停间或有写字机的准确性,文字那就太差了,他似乎觉得别人看不懂少些三个字和多写两句话没什么区别。

文 | 十点君 梁鸿记得,以前,每天清晨6点,父亲就醒了,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穿着白衬衫,大声唱着戏文。 “胡凤莲,站舟船,表家言,悲哀悲叹,叫一声,田公子,你细听俺言——” “俺家住在河岸边,母生下多男并多女,所生俺一女名叫凤莲。早不幸,老母亲把命丧,撇下了俺父女,以打渔度过荒年。” 两年前,父亲去世了。她已经许久未听到这熟悉的旋律。 她把这段戏文写进《梁光正的光》这本小说里,让里面的主人公梁光正也天天清早唱起来。 父亲与梁光正,真实与虚构之间,总有一些言行的重叠,精神的交织。两年来,梁鸿想一步步走近那道光,去感受光芒与背后的阴影,去理解散发光芒的那个人。 父亲与梁光正 梁鸿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很少,她并不真的了解他。“他一直是我的疑问。而最大的疑问,就是他的白衬衫。”梁鸿回忆了儿时和父亲见面的一幕。 那时候,河南吴镇通往梁庄的老公路还丰满平整,两旁是挺拔粗大的白杨树,父亲正从吴镇往家赶,正在读中学的梁鸿要去镇上上课,他们就在这路上相遇了。 他朝她笑着,看着已经长到和他肩膀一样高的梁鸿,惊喜地说:“咦,长这么大啦。”在遮天蔽日的绿荫下,父亲的白衬衫干净体面,柔软妥帖,闪闪发光。 “我被那光闪得睁不开眼。其实,我是被泪水迷糊了双眼。在我心中,父亲和别人太不一样,我既因此崇拜他,又因此充满痛苦。他的白衬衫散发着耀眼的光,不知道遭受了多少嘲笑和鄙夷。” 书中唯一真实的细节,就是白衬衫。 与梁鸿的父亲一样,梁光正也总喜欢穿着一件白衬衫。 他是个农民异类,不爱种地,整天穿着干净得耀眼的白衬衫;他搞过“投机倒把”,被当流窜犯关押过,偷过黄豆;他一辈子都在创业,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 他一生没有当过一天官,却一直和当官的斗争,家庭所遭的罪也都因此而起。村干部想引进项目收购村民土地,梁光正认为最终吃亏的还是农民,更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就联合村民反对项目落地。村里有人受欺负,他就带头帮人打官司,最后却败诉导致那家人倾家荡产。 他还是个渴望爱情的人。在书中的开端,梁光正任性地拉着四个子女到处寻亲。既要寻找久未联系的远亲、偶然间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还要寻找多年未见的旧情人蛮子。妻子生病七八年后,梁光正把遭受家暴差点送命的蛮子和儿子小峰救了出来,一起生活。 他的三个儿女在照顾时出现了失误,小峰被严重烫伤,蛮子就带着小峰离开了。 像月球表面一样的伤疤烙印在小峰身上,每个人心中都埋藏着深渊一般的痛苦。 梁光正生重病却吵着出院后,瞒着儿女,偷偷打电话叫多年不见的旧情人蛮子到家里见面。蛮子到了,突然,梁光正伸手牢牢抓住了蛮子的乳房。周围的人无论是震惊、羞愤还是不解,全都安静了下来,仿佛整个世界只有梁光正和蛮子。蛮子挣扎了几下,随后就抱着梁光正一直安慰说:“好了好了,别煎熬了。都长大了,都成家了,你操心啥?你该享福了。”梁光正像小婴儿一样“吧嗒吧嗒”地使劲吮吸蛮子的乳房。梁光正内心所承受的负担很重。他一个人要养4个孩子,还要挣钱带常年瘫痪的妻子四处求医看病,又不肯放弃人的尊严,抗争一切不公平的事情。 他一生都在渴望获得真正的感情,但在中年时代,他连一场完整的爱都不能实现。“我想弥补他,或者让大家读到他内心丰富的感情,对爱的要求,对子女的牵挂。” 在这一刹那,子女突然发现,自己总是把梁光正作为父亲来看,忘记了他也是一个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原来我们的存在也妨碍了梁光正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很多媒体评价,梁光正是中国的堂吉诃德式人物。他身上这种理想化的正义感和乐观精神,酿成了一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剧。在梁鸿看来: “白衬衫是一种象征,他是一个对自我有更高要求的人,想超越自己的农民身份,成为一个更高意义的人。” 作家李佩甫感慨,这部作品在某种意义和意识上,超越了余华的小说《活着》。《活着》是写人生的绝望,而《梁光正的光》写的是低处的光,在尘埃里,在最低贱处发出的光,超越了绝望。 大时代破碎进了一家人的恩怨情仇 除了白衬衫,梁光正和父亲的性格也很相似,在困难面前都会幽默一把。梁光正每次踌躇满志地开始他的经济计划:种麦冬、种豆角、种油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他总是那样幽默、乐观,不把困难当成多么大的事情,继续兴致勃勃地开始盘算下一个计划。这种幽默乐观,在梁鸿身上也能找到。 在访谈中,梁鸿时常会发出的一连串“哈哈哈”的笑声,眼睛弯弯的。采访空隙,她也会主动和我们聊天。但在少年时代,她的性格“比较封闭、边缘,处在一种自我漫游的状态”。 这与家庭环境和时代背景脱不开关系。 戏如人生,父亲天天唱的戏文,宛如一家人的真实写照。 在家里兄妹六人中,梁鸿排行老五。她6岁那年,母亲得了脑血栓。有一天,她正趴在小桌子上写字,就看到母亲躺在担架上被抬回来了。 “一村庄的人都跟在后面看热闹,眼神里充满对我的怜悯和难以形容的轻视。”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每年近千元的医疗费把这个农村家庭拽入了贫穷的深渊。 “母亲躺在那里,虚弱、枯瘦、僵硬。她的面容被疾病侵蚀得扭曲变形。每一天都是灰色的,每一天都在叠加难以言喻的黑暗。”初三那年,母亲去世了。 为了还债养家,父亲常年在外奔忙,总是会忽略了这个“爱哭的老五”。没有人陪伴,梁鸿学会了和自己相处。她偶尔逃学,一个人跑到梁庄后的湍水边发呆,看着野鸭在水中嬉戏,划过一道道弧线,闻着紫丁花沁人心脾的香气……  湍水 大家庭里的亲情关系,从来都很复杂。每个人都想被爱,又怕被伤害。 梁鸿说:“我自己接近书中梁光正的两个女儿冬玉和冬竹的结合体,比较懦弱,希望家庭好,但又没什么办法。” 母亲不在,长女如母。梁光正的大女儿冬雪是个操心的命,梁光正一不安分,她就得理不饶人地用连珠炮似的语言抨击他。冬雪最爱父亲,最希望这个家好,但却用错了方式,一家人的心反而离得更远。 长子勇智与梁光正之间一直是反讽的、紧张的关系。 勇智很聪明,喜欢分析,能看透梁光正身上的矛盾性,及其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 所以他始终对父亲有敬畏,当然也有不满。梁光正临终前,冬雪不断给勇智打电话,让他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勇智却没有回去。 在梁光正的葬礼上,他的棺木迟迟无法顺利落入墓坑,儿子勇智和继子小峰先后跳到墓坑里抬棺安放父亲。 看到父亲入土为安,永远离开了自己,一瞬间,他们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像洪水般汹涌而出。勇智、小峰和冬玉三兄妹,跪在墓坑边缘,互相抱着一起磕头痛哭。 一直到死,梁光正依然在用他的意志指挥子女行动,让他们劲往一处使,心拧成一股绳。这时候,子女们才对父亲有了一点点理解。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梁光正一家,是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典型的中国式家族,大多出生在六七十年代。 那个年代,一家人都是穷过来的,父母总共挣一百多块钱,把兄妹五六个拉扯大。 “但是兄妹之间,以及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那个戏可大了,爱恨情仇、相互伤害、相互纠缠但又永远撕扯不开。” 梁鸿对中国的亲情关系有着长期的关注。她说, 在中国文化的深层,有一种本质性的匮乏,即个人性的丧失。 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都在一种扭曲中试图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 可是,每当这种牺牲不彻底,或中途改变,冲突与裂痕就会产生。每个人都被看不见的绳索捆绑着,无法叙说。一旦矛盾爆发,往往极具伤害性。“ 中国的父子、父女、夫妻之间,永远是暧昧的、若即若离的关系,即使爱也不能充分表达,恨也不是完全的恨,在爱怨之间不断地游离,相爱相杀,最后搅出来这样一种深刻的血肉关系。 ” “到了现在,我越来越觉得,父亲身上乐观的、幽默的、对生活会心一笑勇敢承受的心态,在我身上也慢慢地体现出来了。” 采访时,摄影师需要拍摄梁鸿的一些外景镜头,我们来到了人民大学图书馆附近取景。 隔着很远的距离,我都能听见梁鸿时不时发出的笑声,说话时偶尔还伴有河南方言向上扬的尾音,在冬日萧索的空气中,绽放出一丝热闹和暖意。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经过这么多年,梁鸿慢慢发现,自己身上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越来越像父亲了。“我们那叫‘头别着’,总在想自己的事情。”1991年,18岁的梁鸿从河南穰县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县里的一个乡当小学老师。其他师范的同学都在老老实实地教书,可她觉得,自己的生命不能就此停滞,“想要做一些格外的事情”。她一直坚持读书,考进了教师进修学校。“很多人来进修就是为了一个文凭,没有人认真学习。每天下午和晚上,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教室里学习,但过得非常充实,也很享受这种感觉。”她并不满足,又接连上了脱产大专,自学本科,后来考上了郑州大学的硕士和北师大的博士,清一色报的都是中文系。2003年博士毕业后,梁鸿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任教,成为了批评家、学者,写的都是纯粹的专业论文、论述。虽然研究做得很顺利,但她渐渐产生了一种很强的空虚感,觉得自己离现实和生活越来越远。 “人被局限在专业之内,突破不了那堵看不见的墙,也进不到自己的内心。”   带着困顿,2008年夏天,她回到家乡梁庄,前后住了五个月。这段时间,她观察了乡亲、村庄的变化,发现了种种现实问题,想写下梁庄的故事。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做研究和搞创作之间存在较深的隔阂,要冒很大的风险。梁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全家人庄严、安静地听她讲计划,都觉得这是件正经的好事儿。父亲说,你不会“扯秧子”(拉家常),得我陪。在父亲生命的后期,他陪着梁鸿,拜访梁庄的每一户人家,又沿着梁庄人打工的足迹,去往二十几个城市,行走在中国最偏僻、最荒凉的土地上。“没有任何夸张地说,没有父亲,就没有《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本书。父亲比我还着急我的新书,躺在病床上时,还给我电话催我赶紧把书出出来”。在采访梁庄的过程中,梁鸿才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父亲。2015年,梁鸿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也是这一年,父亲去世了。梁鸿眼前时时浮现父亲乐观自嘲和孩童般的无畏形象,不把他写出来,她寝食难安。从创作非虚构作品到写小说,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一直以来,中国乡土文学受鲁迅影响颇深,描述的农民形象大多是愚昧落后、冷漠麻木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人物已经深入人心。写《梁光正的光》时,梁鸿一开始按照固有的习惯写作。写出来一读,她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跳脱鲁迅的思想框架。她推倒重来,看了卡夫卡、福克纳等作家的书,还研究了很多小众作家的作品,一边学习,一边排除。她抛弃了学术腔调,采用生活化、乡土味儿的语言,用高度戏剧化的手法,写出了梁光正的故事。“如果我没那么倔犟、那么坚持,《梁光正的光》可能我也写不出来,也写不出来梁光正这样一个人物。” 即使写了十几万字后,梁鸿还是没有完全了解父亲。 “我只知道,他是我们的父辈。他们的经历也许我们未曾经历,但他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所遭受的苦,所昭示的人性,却值得我们思量再三。” 有网友在豆瓣上说,读完这本书,想起一个自己憎恨过的亲人,现在要好好想想他。很多人和梁鸿说,她做了他们一直想做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界限,总是在越轨。在别人看来是勇敢,其实还是因为比较单纯。 我的越轨实际上来自于本性,来自于生命本能,这点和梁光正是有点像的 。”写作,对梁鸿来说,是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是一个个学习的过程。“我广泛吸收新的东西,再融会贯通,慢慢形成自己生命和思想的底色,也许有一天,就会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从乡村教师,到人民大学教授,从《中国在梁庄》到《梁光正的光》,梁鸿倔强而乐观地面对人生,听从内心的声音,探索未知的远方。也许道路慢阻且长,但创作不会停止。

路遥《平凡的世界》李佩甫《羊的门》《金屋》《城的灯》,梁晓声《年轮》《雪城》,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邹成右《废都人》黄晓阳《二号首长》共3部,这些才是中国文学的泰斗。

香格里拉酒店的毕业论文

酒店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外资进入中国酒店业,如今外方管理的中国酒店数量已经相当多了,而引进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管理也是中国酒店业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外方管理酒店是指由外方独资、中外合资或中方独资并由外方参与管理的中国酒店。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由于起步早,管理科学、形成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的酒店正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理念加以引导,再加上中国入境游市场的迅速发展,外方管理的酒店能够更好的为外国游客提供服务,使外国游客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因此,许多中国的中高星级酒店都选择国外酒店管理集团进行管理,外方管理酒店在中国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经营业绩。 外方管理酒店作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由尝试性发展进入到运作成熟、快速扩张的新时期。这些酒店已由过去仅仅关注外国客人市场转向国内和国际并重、由主要城市向二级城市迈进、由沿海地区向内陆扩展,并开始了对中国酒店业的全方位影响。外方管理酒店成功经营的原因除了在政策上有一定优惠之外,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战略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大陆由外方管理的主要几大集团酒店,如香格里拉、假日、喜来登、万豪、希尔顿等。其人力资源管理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用人制度上较为灵活、科学。由于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外方管理酒店在国际范围内的人才聘用基本上没有限制,而且由于实行合同制,人员的聘用和解聘更加灵活。尤其受裙带关系影响较小,人员安排更为科学。 其次,外方管理酒店普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几乎所有的外方管理酒店都设有独立的培训部门,有些还建立专门的培训学校,或者联系国内外有关院校对员工进行培训,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提高酒店的竞争力。 第三,在员工待遇上,外方管理酒店略为优厚。首先是付给本地雇员的工资基本上高于或持平于行业平均水平,其次在对中方雇员的奖励计划上,较为容易依据自身经营业绩作出决定。而很多中方管理酒店由于投资主体原因往往需经上级部门批准,企业难以独立决策。 第四,成功推行了人才本土化战略。80年代初,国内几家主要集团酒店的外方人数曾最高达150多人,占总员工数的10%。进入90年代,随着中方管理人才的成熟,许多外方管理酒店已经顺利实现了人才本土化,成为外方管理酒店维持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 尽管由于实行了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使得大多数外力管理酒店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取得了较强的竞争力,但在外方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薪酬模式实施困难。个人业绩付薪奖励体系是国外酒店业中较为普遍的做法,它是通过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将薪酬奖励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但是,大部分中国员工却对目前职务和岗位挂钩的薪资模式表示满意。因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认为人际关系和谐很重要,这种平均主义分配模式正好可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个人业绩付薪体制则可能破坏这一和谐,因此其实施受到了阻碍。 二、由员工素质低引起的服务质量问题。尽管中国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国内外客人日益个性化的需求相比,酒店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还远没有达到要求。主要原因是员工学历普遍偏低,没有掌握必备的技能,如外语;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员工对本职工作没有认同感,认为是伺候人的行业,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由此导致服务态度、服务技能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酒店业员工素质亟待提高。 三、由员工跳槽引起的人才流失问题。由于外方管理酒店用人制度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使得员工流动率一直较高,虽然到了90年代所下降,但另一种现象的存在也令人担忧,那就是流失主要集中在中高层员工中,尤其是大学生跳槽的比例极高,致使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工时宁愿要职高生,也不愿要大学生。这对本身员工素质不高的酒店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恶性循环。 四、中方管理人才的真正成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很多中方管理人才都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总体上受教育水平不高,在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总体战略的把握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缺少那些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对东西方制度和文化都有较深理解的高级人才。而且,一部分员工“服洋不服内”,也给中方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五、员工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多数员工没有主动要求培训的意识,只是根据酒店的安排参加,这样难免使培训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培训队伍的构成、培训内容以及培训计划的安排。符合员工对培训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需求。才能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为酒店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管理中的摩擦。外方管理酒店中中外方员工关系 从总体上来说比较和谐,但也存在着一些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问题,不过好在外方管理人员在进行国际委派时大都会进行跨文化培训,使得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矛盾降到较低的水平。 科学的人力资源系统理论假定人是生来勤奋的,在正常的、对个人才能的发挥没有限制的环境里,人都能主动、自主、自立、员工中蕴藏着解决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丰富智慧和创新精神。在这一假设下,简单的说,酒店留住员工并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动因可以被归纳为:合理的薪酬、有发展力的职业前景、愉快的工作氛围、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因此,针对以上几点,笔者认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采用“性格特征聘用法”。员工选择不当是导致员工跳槽、人员流失的首要原因,并直接导致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酒店在选拔员工时,应首先对空缺的职位进行细分,按照岗位的不同特点选拔符合其性格要求的员工。此外,任用那些充满激情、快乐,友善的员工总是正确的选择。里兹·卡尔顿酒店利用高预测方法确定岗位候选人,通过“性格特征聘用法”的精心选拔后,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是高效率的,他们不仅不遗余力地使顾客满意,并可以参与自己工作区域内的计划制定。在过去的几年中,里兹·卡尔顿酒店减少了近一半的人员流动。 二、把核心能力植入人力资源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传统的薪酬体系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却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薪酬要与能力和工作绩效挂钩,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首先要明确酒店的商业战略,例如假日酒店的商业战略是“提高营业额,使运营成功,重新构建和统一机能,壮大酒店基础,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发掘战略优势”。然后对面试中发掘的个人能力进行认证,证实其有助于酒店商业战略的成功。再把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体系相整合,只有能力完全被整合到所有体系中。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评、奖励、领导力发展、继承计划和职业规划,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最后,以能力为基础制定资薪体系,并将能力体系引入新员工的认识环境中,以明确酒店对他们的期望。假日酒店使用能力体系,成功的转变了其海外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使人力资源战略与公司战略和薪酬体系保持一致,五年以来利润一直保持增长,客户满意度很高,而且员工流失率也很低。 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酒店应该对每一位员工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尤其是对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的职业发展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划方案,使其能够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招聘时,应该选择有潜质并热爱酒店工作的大学生,按照其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分配到某个部门,给予其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锻炼,如果达到了特定的指标并通过评审,可以提升到一定的职位,这样,通过不断的磨练和培养,将能为酒店创造出优秀的管理人才。外方管理公司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海外培训经历,这样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例如美国假日集团在孟菲斯市设假日酒店大学,假日集团的经理们都得在这裏进行为期2至5周的学习。喜来登集团在全世界3个大洲设有5个培训中心用以训练中高级管理人员。这样的培训将有助于留住人才、激励人才。 四、交叉培训。交叉培训是一种员工通过接受额外服务技巧的培训来满足不止一个工作岗位需要的培训方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酒店作为保持人员素质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施交叉培训有助于酒店更加有效的控制成本,在旅游旺季业务量突增或员工生病、休假以及顾客额外需求导致酒店内部出现工作缺位时能够及时弥补。同时,还可以降低员工的跳槽率。因为一方面,员工喜欢培训所带来的挑战,减少了长期重复同样工作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增加了新鲜感另一方面,使员工一专多能,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节约了劳动资本,工资水平上涨。马里奥特酒店集团采用交叉培训管理模式后,进行了大规模减位政策,压缩了30%管理职位,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减少,每年的净收益增加了10亿美元,并使员工规模达到了最优化。Westin酒店实施交叉培训后,高质量的员工队伍和优质的服务已经从顾客的信息反馈中得到证实:82%的客人有再度下榻Westin的打算,87%的客人准备把Westin推荐给他人,这无疑验证了交叉培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酒店管理系统设计提纲引 言 2一、 系统设计过程 31.1 系统设计步骤 31.2 功能模块划分 3二、 系统的特点 4三、 系统运行环境 43.1 系统运行环境 43.2 vb概述 53.3 sql 数据库简介 5四、 系统功能实现 64.1 数据库设计 6 4.1.1 数据库文件 64.1.2 数据库设计 74.2 界面设计 84.3 客户管理模块设计 9 4.3.1 客户登记 114.3.2 退房结算 12五、 小结 13参考文献 13附:程序清单 14酒店管理系统的开发摘要:现代化的酒店是集客房、餐饮、通讯、娱乐,商务文化及其他各种服务与设施为一体化的消费场所,酒店组织庞大,服务项目多,信息量大,要想提高劳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效益,必须借助计算机来进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本设计立足于旅馆、中小型宾馆和酒店的特点设计,开发一个适合旅馆、中小型宾馆和酒店的客房管理使用的软件系统。关键词: 酒店 管理 系统 开发引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对餐饮业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伴随着消费的持续增长,酒店行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在经营管理、餐饮服务等方面提高管理意识。而对酒店的经营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对酒店日常营业的管理。 如何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是每一家酒店的经营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所以应势而出的酒店管理系统有着很好的可行应用性。一直以来人们都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账单,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同时,也加大了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系统很好的克服了这些缺点,并且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宾馆管理的效率,也是宾馆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系统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Visual Basic 6.0为前台开发工具,运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完成了酒店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块。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出国等带来的酒店市场营业量大大增加。这样就存在客房管理和登记入住等一系列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大多数经销商只是用简单的Office Excel记录,这样在查询和记录方面都很不方便。如果设计一款专门为酒店管理人员和酒店员工查询本酒店信息,以及各种预订、入住、核账、结算、退房等的专业软件,将会大大减少销售商的工作并提高酒店营业额。同时为加强对客户和员工的管理工作,我们为某酒店开发酒店管理系统,解决了该酒店管理复杂、不规范等问题,优化了管理流程,实现了该酒店管理工作的无纸化办公。一、 系统设计过程1.1 系统设计步骤我们小组依据本校相关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流程,采用快速原型设计程序编码法,先建起管理模型,在与校方指导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对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设计,改造了原来的工作流程,由于采用Microsoft的Visual Basic 6.0 编程,建模与写代码几乎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1.2 功能模块划分1.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是管理员对客户信息进行集中的记录和修改,通过管理客户信息完善对客户的信息处理提高办事效率。2. 房间管理 房间管理是管理员要及时了解酒店房间的状态,如酒店房间是空房,还是在维修,或者是预定房3. 客户查询 客户查询是管理员对客户信息进行搜索,搜索分的很细,分了精细查询和模糊查询在精细查询里还分了客户住址,客户编号,身份证号,房间编号,同时在模糊查询里也分客户姓名查询和客户努力查询。4.管理员 管理员就是对系统的信息进行管理,管理员可以进行对系统信息修改添加删除管理,也不是单一管理员,管理员有多个,但进入系统的管理员可以对系统里面的管理员进行删除和添加。 二、 系统的特点1、软件完成后,大幅提高酒店对于新客入住登记、离店结帐、提前预定最基本平凡作业的效率2、软件具有易学、易用,操作简单、适用面广。3、这套系统有着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4、对数据库实行手动备份,手动分离,防止数据的丢失。三、系统运行环境 3.1 系统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1CPU 主频Pentium586以上○2内存空间64M以上○3硬盘可用空间最低100M以上○4显示器分辩率1024*768真彩色或更高○5两键鼠标、普通光驱、声卡等 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95/98/2000/XP/2003○2SQL(S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erver 2000 + Visual Basic 3.2 Visual Basic 概述1.Visual Basic是什么Visual Basic(简称VB)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的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Visual” 指的是开发图形用户界面 (GUI) 的方法——不需编写大量代码去描述界面元素的外观和位置,而只要把预先建立的对象add到屏幕上的一点即可。 “Basic”指的是 BASIC (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语言,一种在计算技术发展历史上应用得最为广泛的语言。Visual Basic 在原有 BASIC 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至今包含了数百条语句、函数及关键词,其中很多和Windows GUI 有直接关系。专业人员可以用 Visual Basic 实现其它任何 Windows 编程语言的功能,而初学者只要掌握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建立实用的应用程序。Visual Basic Scripting Edition (VBScript) 是广泛使用的脚本语言,它是 Visual Basic 语言的子集,可嵌入HTML语言中,用于网页设计,如ASP(Active Server Page)文件。VB简单易学,通用性强,用途广泛。2. VB的功能 VB可以用于可以开发多媒体、数据库、网络、图形等方面的应用程序。数据访问特性允许对包括 Microsoft SQL Server 和其它企业数据库在内的大部 分数据库格式建立数据库和前端应用程序, 以及可调整的服务器端部件。有了 ActiveX(TM) 技术就可使用其它应用程序提供的功能,例如 Microsoft Word 字处理器,Microsoft Excel 电子数据表及其它 Windows 应用程序。已完成的应用程序是使用Visual Basic 虚拟机真正 .exe 文件,可以自由发布。 3.3 Sql简介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SQL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SQL是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允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他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户了解具体的数据存放方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SQL语言作为数据输入与管理的接口。它以记录集合作为操作对象,所有SQL语句接受集合作为输入,返回集合作为输出,这种集合特性允许一条SQL语句的输出作为另一条SQL语句的输入,所以SQL语句可以嵌套,这使他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在多数情况下,在其他语言中需要一大段程序实现的功能只需要一个SQL语句就可以达到目的,这也意味着用SQL语言可以写出非常复杂的语句。 四、系统功能实现系统主要功能有: ○1客户管理,在这里主要实现新客户的添加,客户退房结算,退出系统。○2房间管理,在这里可以了解房间状态和添加新房间。③客户查询,在这里可以查询客户的基本信息,可以分精细查询和模糊查询。④管理员,在管理员里可以添加管理员和删除管理员。 其中精细查询按:(1)客户住址(2)客户编号(3)身份证号(4)房间编号 模糊查询按:(1)客户姓名(2)客户年龄

用工需求方面内容具体我能写你多少字

性价比+服务优势调查结果显示,商务人士在选择酒店看中价格,却更关注酒店的服务管理以及住宿的舒适程度。那些仅靠价格优势而不重视服务质量的“小投入”旅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出差、旅行的需要。 受访者当中,65%的人出差的住房标准在人均100元—250元之间,而27%的人则愿意考虑人均250元以上的中高标准酒店。因此,如果是与同事结伴同行,400元左右的三、四星级酒店将成为商务人士的首选:一方面是代表了公司的形象,另一方面在享受软、硬件都很不错的专业服务同时,还能拥有一份出门在外的‘好心情’。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人们对于价格关注度下降,但目前仍有21%的商务人士把价格作为选择酒店首要因素。同时,基于旅行社与酒店之间的密切关系,旅行社被三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最有可能拿到‘最低房价’的订房途径。因此随着旅行社对订房业务经营的日渐放开,其扩展盈利空间很大。就近原则由于‘时间’对现代商务人士越来越重要,所以他们在酒店位置的选择上也大都认同出差酒店的位置最好方便他们的工作。有六成以上的人选择在靠近“办事地点”和“商业中心区”的酒店住宿;而选择“希望留宿郊外”的比例为零——在被调查者中一个也没有。可见人们因工作的关系对酒店地点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再次印证了选址对于酒店经营的重要性。北京的东三环、长安街,上海的静安区、虹桥开发区,广州的环市东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附近的酒店将是商务旅客的首选住宿地,既不用受车程的干扰,又能领略城市风情,难怪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上的酒店入住率都长期居高不下。网上订房比例逐渐升高此次调查中也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网上订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并表示接受这种“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并且有近10%的人认为通过商旅网站预订房间最“廉价”。其实,不仅仅是商旅集团,就连一些国际知名的酒店、饭店也纷纷在其中文网站增设了预订业务,抢夺国内的订房市场。据了解,网上订房可以免除商务人士订房时电话或传真等确认的麻烦,而且还可以直接了解住宿情况并得到最优惠的价格。拥有时间、价格等众多方面的实惠,网上订房自然将受到越来越多商务人士以及普通外出人员的青睐。

秀拉毕业论文

一、 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一)选题的依据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当代的非裔美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蓝登书屋出版公司的我、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科教授。在过去四十年中,莫里森已经创作出版了《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宠儿》等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十部和大量的文学评论文章。莫里森的小说具有浓郁的黑人文化特质,主题思想深刻复杂,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叙事话语凝重而不失活泼。这些小说阐释了一个个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真实与魔幻之间的黑人故事。这些故事既塑造了一个个可怜、可悲的人物形象,也勾勒了一幅幅悲凉、悲壮的美国黑人生活画卷。由于文学创作领域的杰出贡献,莫里森先后荣获了美国小说类图书奖(1978)、普利策文学奖和肯尼迪奖(1988)、诺贝尔文学奖(1993)、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杰出贡献奖(1996)和美国国家人文奖章(2000)等。 本课题借用列斐伏尔空间理论框架解读莫里森的小说《爱》。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并非理论猜想、空间话语、或者抽象模式,而将抽象思考与日常生活体验、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相结合,囊括“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及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 三环节,同时强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辩证关系,以此阐释社会空间的社会生产。 列氏的空间概念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拒绝区分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空间在他看来,几乎都是社会空间,因此,空间就等于社会空间。其二:空间主要包含相互间关系,空间不再是静态存在,而动态体现社会现实,展现精神和社会关联。 《爱》是莫里森于2003年10月发表的又一部力作,被评论界誉为“从痴迷、奴役到解放的优美史诗”,是她的写作巅峰。莫里森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是爱。新作《爱》中讲述了一个黑人家族在民权运动中的兴衰演变。莫里森遵循一贯的寓“政治”于艺术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小范围的大故事。小说以“爱”的异化为线索,涉及到种族、性别、家庭、遗弃、恐惧等,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民权运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黑人的生活状况。 其依据:一方面,《爱》的空间社会性更加突出,体现着虚拟世界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小说《爱》没有孤立刻画某一人物或事件,人物和事件总是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空间关系之中,其中种族意识形态、种族主义话语是空间分隔的密码,空间关系突出体现种族现实。小说的种族空间政治潜藏于情感表文本之下。 另一方面,美国后资本主义时期,种族对立不再那么严格,而阶级对立日益明显,性别对立则一如既往。《爱》反映了美国最近种族空间秩序的发展和演变,“丝镇”的空间历史演变体现文本化的美国空间历史,通过分析美国黑人以空间为媒介和工具,以空间占有以及空间秩序的修改为目标的种族出路探寻,从黑人的个体及族群空间体验中,探索莫里森的空间政治书写。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莫里森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而基于空间视角的研究还很少,尤其目前空间研究呈多样化发展态势,空间是一个很好解读莫里森这类经典作家的方向。 本研究主要从故事空间着手分析,小说《爱》中虚构世界的空间关系比莫里森前几部小说更体现种族现实。从莫里森的写作生涯来看,《爱》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人文关怀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前几部作品所反映的结构社会空间的各种因素在《爱》中被糅合在一起,各种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构建社会空间的本质。从空间角度观察种族问题,能更加切实了解、加深认识种族现实,以其能以更加切实有效的方式解决种族问题。空间与身份、空间与种族之间的关联在小说《爱》中有十分重要的体现。莫里森阐明了种族、性别及阶级意识形态的空间结构动力作用,为弱势群体变革空间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从空间角度观察种族问题,能加深认识种族现实,以其能以更加切实有效的方式解决种族问题。 此外,虚构世界中的各种空间改造之成败得失引导我们持续思考莫里森为解决种族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探索。 创新点: 传统的非裔文学批评常常注重语言、叙事和声音等非裔主体构建策略,本研究认为:空间也是非裔民众构建主体的重要媒介和策略,空间与身份、空间与种族之间的关联值得重视。从空间这一本时代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来研究莫里森的著作,一方面可以为理解作品提供不同视角;另一方面,可以从空间解读中反观人类切实的空间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与互动机制中的一个侧面。文明的发展带给人类全新的空间体验,空间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些体验,而文学空间问题研究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出版的《空间的生产》,开创了通往空间性三元辩证法的道路,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即坚持思考空间的每一种方式,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社会的,都应同时被看作既是真实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同时强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辩证关系,以此阐释社会空间的社会生产。 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继承列斐伏尔的空间基础上提出了的“第三空间”概念。索亚强调,在第三空间里一切都汇聚在一起,既是生活空间又是想象空间,它是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本体论前提,因此第三空间将永远保持开放的姿态,向新的可能性和去往新天地的种种旅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空间、知识、权利》中强调空间的重要性:“空间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空间也是任何权利运作的基础。”此后福柯又提出了最有名的理论和概念是“空间、权利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异托邦”,即异质空间”。 目前,“空间转向”催生了空间研究热潮。当下空间研究形式多样、角度多重、术语繁多,看似庞杂繁复,却有着相似的本质,即空间表意研究。 (2)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谢纳在《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书中以空间生产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文学在文化表征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表现、再现、想象、隐喻、象征等表征方式对空问进行意义的编码重组,揭示现代性空间重组的文化政治内涵及其社会历史意义。 包亚明在《空间文化与都市研究》中指出空间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引导我们思考社会、历史和空间的共时性及其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在都市化进程中的影响。 王笛《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通过分析各阶层民众公共生活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阐述了下层民众是怎样一步步丧失了他们的生产空间和文化传统,又怎样拿起“弱者的武器”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的。 此外,国内还有一些“空间书写”和“空间隐喻”方面的研究成果,总体的空间研究呈多样化发展态势。 (二)莫里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莫里森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期,20世纪70年代对莫里森的研究刚刚展开,也就是莫里森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面世5年后,有了第一篇较系统的研究论文《莫里森的小说: 对受挫情感的研究》( The Novels o f Toni Morrison :Studies in Thwarted Senstivity ),分析了《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两部作品中两位女主角“受挫的情感”。(2)升温期,20世纪80年代末很多黑人美国文学、黑人女性文学专著也都着力探讨莫里森小说,1985年还出现了第一部莫里森研究专著:《莫里森的世界:文学批评探索》。此后,莫里森的研究数量和批评视角呈逐年增长态势。(3)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莫里森研究逐渐走向繁荣。随着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更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发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认同,此后,对莫里森的研究和评论呈逐渐增多和加深的趋势。 纵观莫里森的研究视角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1、女性主义与黑人女性主义 1977年芭芭拉•史密斯发表了《走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分析了《秀拉》中的黑人女同性恋元素,探讨了小说中黑人女性的经历和女性之间的友谊问题。 2、黑人文学传统与非洲渊源 特鲁迪尔•哈里斯(Trudier Harris)的《虚构与民间传说:托尼•莫里森的小说》(Fiction and Folklore: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1991).希金斯(Therese E. Higgins)的《笃信、宇宙论与民间传说: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非洲影响》等。(Religiosity,Cosmology and Folklore:the African Influenc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探讨了从非洲文化、历史、奴隶制、黑人音乐等角度影响着莫里森小说的创作。 3、心理分析 布兰奇(Eleanor Branch)的《穿过俄狄浦斯之谜: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自我追寻》(《Trough the Maze of the Oedipal : Milkman’s Search for Self in Song of Solomon》)运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以及拉康的镜像理论、自我发展理论等进行了对美国黑人和个人家庭世界的相关解读。 4、生态批评 因为莫里森小说中的自然总是与宗教、种族主义等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勒庖(Lauren Lepow)的《失乐园与复乐园:托尼•莫里森柏油娃>中的二元对立与伊甸园神话》。就从自然与宗教角度探讨了美国黑人的力量与堕落、自然与伤痛的弥合等问题。 5、比较研究 将莫里森与其他黑人作家、女性作家或其他经典作家进行比较的研究不少。如威廉姆斯(Lisa Williams)的《托尼•莫里森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作为局外人的艺术家》(《The Artist as Outsider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 and Virginia Woolf》)、麦克(Patricia Mckee)的《生产美国种族: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纳以及托尼•莫里森》(《Producting American Race : Henry James, William Faulkner, Toni Morrison 》)等。 6、专著、工具书等 《托尼•莫里森百科全书》(The Toni Morrison Encyclopedia)、《托尼•莫里森参考书目》(Toni Morrison: A Bibliography)及《托尼•莫里森世界:小说人物及地方指南》(The World of Toni Morrison:A Guide to Characters and Places in Her Novels)及《托尼•莫里森访谈录》(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 综上,国外莫里森研究已经成为显学,评论界对莫里森作品的整体评价和诠释一直处于多样化的发展变化之中,其研究视角、方法和切入点都在向丰富多元化发展。 国内莫里森研究: 国内莫里森研究晚于国外,中国对莫里森的译介始于20世纪80年代,杜志卿在2005年发表了《国内托尼•莫里森译介述评》,详细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莫里森译介情况。在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柏油孩子》、《爵士乐》、《天堂》等中译本相继出版后, 90年代初,国内莫里森研究才逐渐呈升温状态。但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宠儿》、《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上,对莫里森的近作的相关成果更少。21世纪开始,莫里森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通过查阅CNKI等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期刊论文达到6000多篇,还有十几部专著。国内的主要研究状况如下: 目前国内出版了十几部对莫里森研究的专著,其中王守仁、吴新云发表了《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在美国族裔问题的背景下,研究了基于种族、性别问题下的作品与文化的关系。唐红梅发表的《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将两位极具代表性的黑人女作家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作品中人物身份认同的困境与身份构建的努力尝试。章汝雯的《托妮•莫里森研究》则系统的分析了《所罗门之歌》、《宠儿》、《秀拉》和《爱》几部小说的主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视角。 以莫里森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有20多篇,且目前正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曾梅的《冲突的思考,融合的启示:托妮•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从种族主义为出发点,探讨了莫里森这类经典作家在艺术创作中思想、情感的表达和定位。 国内与国外研究成果的接轨较晚,研究现象相对集中,发展、创新不够。 (三)对《爱》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外文网上搜索及百度上查找,很多期刊都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评论,总结如下: 《芝加哥太阳报》( Chicago Sun-Times)评论被商业作家一再浪漫化的“爱”的主题,在托尼•莫里森笔下剥离了层层伪装,让人感到切肤之痛。 亚马逊网站(Amazon.com)肯定了托尼•莫里森的作家地位,称在世作家里,小说开篇写得最值得回味的,除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是托尼•莫里森。 《观察家》( Observers)评论莫里森“当她开口讲话,整个美国都洗耳恭听”。她是奥巴马、希拉里、厄普代克、拜厄特的文学偶像。 《新闻周刊》(News Week)评论这本小说像一颗致密的星辰,它惊心动魄,又洗练完美,堪称莫里森巅峰时期的成熟之作。 《ELLE》(美国版)称莫里森笔下斑斓世界,丰富的语言,表现人类痛苦、渴望与失落的质感十足的场景,令《爱》充满魅力。 美国总统 奥巴马称她优雅、智慧,是引人瞩目的作家,也是引人瞩目的女人。 美国前第一夫人 凯瑟琳•布什称“她的每一部小说里,爱都是那么艰难、复杂而浓烈,犹如一条深邃湍急的河” 。 托尼•莫里森本人接受访谈时称我写这本书,是想让人回忆那种“不顾一切‘全副身心,没有任何负担地去爱一个人”的感觉。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称爱是一部深刻的小说。莫里森像一个生动的画家描绘人的情绪,通过一个个精美的隐喻,将舒适开放的风格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另外,亚马逊网上书评人E.Brooke Gilbert对该书的风格、主题、人物刻画、叙事方法以及文本内容也多有赞誉。 (2)国内研究现状: ○1 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的解读: 唐红梅在《论托尼•莫里森爱>中的历史反思与黑人女性主体意识》通过分析小说的叙述声音,指出只有建构积极的黑人女性形象,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才得以表达。 冯丽芬在硕士论文《托尼•莫里森小说爱>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性建构》中继续关注在父权制和种族主义下的黑人女性的成长和黑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李秀清在《女性主体的沦丧与回归——评莫里森的小说爱>》中从黑人内部问题入手, 表明威胁女性主体意识的根源是种族内部的阶级与性别压迫及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 ○2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 赵莉,崔楠的《种族性别和谐——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从种族和两性冲突二元制思维模式下女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等视角解读莫里森的政治思想: 以促进种族、性别和自然的全方面和谐发展,让爱起到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生活状态。 ○3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 成思明的《论托妮•莫里森《爱》的叙事技巧》主要从小说多重叙述视角和碎片化的时空机制分析了《爱》中后民权时代的黑人的思想变化。 ○4 从性别研究解读 夏鸿猷在硕士论文《对托妮•莫里森《爱》的社会性别研究》中通过探讨黑人社区里不平等的两性关系,阐述莫里森为重建和谐的男女关系所做出的努力。 苏婷婷,杜志卿的《无法走出过去的阴影——托妮•莫里森笔下的比尔•科西》通过分析一位心灵扭曲的黑人男性形象说明黑人只有重新审视历史,勇于面对过去,才能克服“身份焦虑”,实现自我身份认同。 ○5 从种族、阶级方面解读 肖腊梅《爱与政治——评莫里森的小说爱》将爱恨置于民权运动这个政治语境下,因而带有浓厚的对种族、性别问题的思考意识。 王守仁 吴新云的《对爱进行新的思考——评莫里森的小说爱》探讨了一个重要问题是民权运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黑人的生活状况。 ○6 心理分析解读 言捷智在硕士论文《论畸形的爱——托尼•莫里森 爱> 的心理解读_》以心理学家弗洛姆和罗杰斯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美国黑人在种族、阶级压迫下畸形之爱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阿卫星在《对莫里森小说爱>中爱的缺失的心理阐释》中通过黑人女性之间失败的友谊以及畸形的婚姻,展示了黑人女性在充斥着父权制和种族歧视的社会中的命运。 ○7 伦理学解读 王瑜在《托妮•莫里森爱>中的伦理解读》中从道德伦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三个共时的维度分析小说中人物的伦理观。 ○8 其他方面研究 翟文婧在《价值的载体与欲望的对象———托尼•莫里森小说 爱>中的女性身体》中将注意力放在主体性建立的物质基础即人的肉体之上。在伊里加蕾理论的关注下,通过解读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揭示女性对自身身体控制的脆弱导致女性无法在沦为 “他者” 的身份中构建自身主体。 王玉括在《爱的魅力与困惑—托妮•莫里森的新作 爱>》中把母爱和自爱作为黑人社区改善男/女、个体/群体关系的建设性力量。 三、课题研究拟采取的方法: 1、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需要,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得相关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中发现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课题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杂志等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材料,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充分的论据和理论基础来论证观点。 2、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是指反映客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要求从客观世界(即研究对象)的整体与要素,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出发,揭示事物的整体关系与整体特征。系统分析法运用到本课题研究中来,就是要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理清文本内部的层次,发现每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发挥其对主题论证的支持作用。 3、文本细读法 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其基本特征是: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通过文本细读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理论指导文本细度,文本细读阐释理论、发展理论,力图做到文本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 (一)主要难点 1、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理论难题 (1)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空间理论,属于哲学范畴,使得文论理解起来难度加大。 (2)空间理论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原来一些术语的解释有了新的阐述,在运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区。另外,在理论与文本的结合方面,也有不易把握的因素。 2、相关资料的搜集较难 由于国外对于卡托妮•莫里森的《爱》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相关研究资料的数量还很有限,尤其是国外的参考文献,收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解决的办法 1、对于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理论难题解决的方法有: (1)借鉴前人分析类似的文本时的思路,寻找灵感和线索多维度地进行分析。 (2)刻苦研读空间理论,找出该理论在文本分析研究中的侧重点。 (3)通过向导师请教,弄清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理论难点。 (4)向本学科中有造诣的专家、学者请教。 2、对资料搜集较难的问题,其解决办法有: (1)通过互联网、报刊、书籍寻求资料。 (2)利用我校图书馆查找一些资料。 (3)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亲自到北京图书馆查找一些资料。 (4)认真研读文本,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在广度有限的情况下,在深度上下功夫。 五、论文工作日程计划: (一)20XX年9月—20XX年11月:论文开题阶段。 广泛阅读相关论文,完成调研报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二)20XX年1月—20XX年3月:理论准备阶段。 研读列斐伏尔的相关理论,寻求该课题的理论支持,细化论文提纲,填充必要内容。 (三)20XX年4月—20XX年6月:资料收集阶段。 通过上因特网、本校图书馆等方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寻求该课题的佐证材料,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事实依据。 (四)20XX年7月—20XX年8月:材料分析和理论总结阶段。 将文本及相关资料与理论相结合,探讨不同的人物主体空间诉求和空间实践的过程。确定详细提纲。 (五)20XX年12月前:完成初稿阶段。将相关理论重新梳理,认真修改理论与文本结合分析的不妥之处,完善论文的合理性。 (六)20XX年1月:校订、修改论文。 (七)20XX年3月:定稿,准备答辩。

皇帝的新衣快乐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竞选市长小王子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问题描述: 请介绍一下柯罗,谢谢! 解析: 柯罗 (1796.7—1875.2).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年)在近八十年的生涯里,留下达三千幅作品,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其中,风景画占大部分。“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目的,这就是画风景”。他说,“以寄于自然的坚强感情和不屈服于任何打击的忍耐力来追求自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最好不要从事画家这个职业。”他终生热爱自然,主张走向大自然。 柯罗童年时代在巴黎郊外学校读书时,常到附近的乡间散步,培养了对自然的喜爱。后来三度旅行意大利,三度到瑞士,并到过荷兰、伦敦等地,主要的时间都陶醉于当地的景色,面对自然作画。尤其是意大利,他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到处写生,创作无数的意大利风景画。而他在法国居住的岁月里,大部分日子都在巴比松枫丹白露隐居画风景。巴黎公社时期,柯罗曾被选为革命画家委员,但他置身于政治之外,漫游亚维瑞、诺曼底、阿腊斯等法国城镇,描绘他心里向往的古城风光和农村景色。这些地方的原野和树林,对柯罗来说,不仅是创作上的对象,更是他心灵上的源泉。 早期,他的风景多为城景与原野,建筑物轮廓分明,阳光照射下的大地画得非常坚固,远中近景的空间感十足。到了后期,他很巧妙地把神话人物安排在大自然里,使其与优美的风景糅和交融。曾经抗拒阳光照射的坚固大地,如今也散发水蒸气而氤氲浮动,树木和人物都成为一片朦胧,并从水中辉映。画面的构成完全依赖光的波动和水蒸气的浮晃而酝酿浓厚的梦幻气氛。 1996年在柯罗诞生两百年之后,巴黎大皇宫国家画廊举行他的大回顾展,重新肯定了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柯罗一生过着独身生活,艺术占据了他整个心田。而他在画坛的成名和荣耀,是靠着每年参展巴黎的秋季沙龙所获得的。在19世纪的法国绘画史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相继争辉,柯罗漫长的一生经历了所有的这些美术运动,但他均非开创这些流派的先锋人物。他受古典美术教育,曾是忠实的古典主义者。他热衷浪漫主义的自然观念,对自然的崇拜,使他成为诚挚的写实主义者。因此,批评家认为柯罗的最大成就,就在于他汇合了19世纪所有的主流,而为当时刚刚兴起的印象主义开辟了道路。(何政广) 柯罗年谱 1796 7月17日生于巴黎卢浮宫与杜叶丽公园附近的巴库街125号。出生时的建筑现已改建为百货店。父为贾克—路易·柯罗,母亲为玛丽—法兰丝娃·奥伯颂,经营妇女服饰店。柯罗小时曾在店里的出纳簿上画了许多铅笔涂鸦。(拿破仑第一次远征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结盟,珍纳发现种痘法。1798年德拉克洛瓦出生。) 1803 7岁。时入巴黎尔沃吉拉尔街十五号鲁杜里埃经营的寄宿小学。(1804年拿破仑称帝。1806年泰纳画《雾中的日出》。) 1807 11岁。寄宿于浮翁父亲友人赛尼贡家,进入浮翁名门中学就读。喜爱自然的梦想家赛尼贡家族对自然事物的知识,也带给柯罗很大影响。(大卫完成《拿破仑加冕大典》。) 1812 16岁。离开浮翁。进入巴黎近郊的波瓦西寄宿学校,两年后毕业。(英美战争开始(1812~1814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败。格林兄弟出版《童话集》。1814年米勒出生。) 1815 19岁。回到巴黎的家,希望当画家的梦想得到父亲的许可。白天的织物商会工作,晚间到修斯学院学画。(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巴黎,开始“百日天下”,接着在滑铁卢战败,流亡圣赫勒拿岛。) 1817 21岁。继续一面工作一画作画。距巴黎十五公里的凡尔赛附近的亚维瑞城中,从风光明媚的森林池畔购买别墅。柯罗在这别墅中自己的卧室里设了画室,假日到此散步作画,与大自然又有了接触。(杜比尼出生,1819年高尔培出生。) 1822 26岁。去年妹妹去世,父母亲将她去世后所退回的陪嫁人予柯罗作为学画费用。随同龄风景画家米夏隆学画,但米夏隆数月后去世,柯罗改入维克多·贝尔坦画室。在涅夫勒河岸13号建造最初的画室。(希腊发表独立宣言。土耳其虐杀基奥斯岛的希腊住民。) 1825 29岁。决定到意大利旅行并研究传统绘画技术。秋天与同门画友爱德华·贝尔坦从巴黎出发,经洛桑到意大利波隆纳、悲冷翠,12月到罗马,住在西班牙广场附近。直到1828年均以此为据点赴意大利各地旅行作画。(法国立法订立十亿法郎法,作为法国革命期间亡命贵族财产赔偿金。俄国尼柯莱一世即位。英国开通世界最早的铁路。德拉克洛瓦到英国方旅行。) 1826 30岁。结交贾克·雷蒙·布拉卡沙与安德烈·吉胡等人。(摩洛出生。) 1827 31岁。同门友人佛利兹到罗马。从罗马寄作品《娜妮桥的风景》、《罗马乡间》两件参加巴黎的沙龙展。(贝多芬去世。) 1828 32岁。夏天在威尼斯度过。9月经威尼斯回到巴黎,与家人聚会。(戈雅去世。) 1829 33岁。赴枫丹白露、诺曼底、布尔塔纽等地方画风景。(希腊独立。安格尔担任巴黎美术学院教授。) 1830 34岁。在枫丹白露作画。7月革命,避开动荡不安的巴黎,与建筑师朋友普瓦罗到夏特、诺曼底等地作画,完成杰作《夏特大教堂》。(毕沙罗出生。) 1831 35岁。冬季在涅夫勒河岸的画室度过,常到布尔塔纽、奥维尼、莫尔瓦等地作画,以《枫丹白露森林风景》等四件油画参加沙龙展。 1832 36岁。在枫丹白露作画。(马奈出生。) 1833 37岁。《枫丹白露森林的浅滩》参加沙龙展获二等奖。这个奖给柯罗莫大的鼓励。到诺曼底及苏瓦松旅行写生。(英国废止殖民地奴隶制度。清朝鸦片贸易扩大。安格尔被选为美术院院长。) 1834 38岁。《意大利风景》、《海边风景》等三件作品参加沙龙展。因为在沙龙得奖而使父母反对他远行的态度软化,他第二次赴意大利与画家克兰贾同行。5月从巴黎出发,经布尔塔纽、里昂、亚维浓到马赛港,坐船沿地中海到意大利。在翡冷翠、威尼斯、米兰等地参观作画,并沿阿尔卑斯山回到法国,10月到巴黎。(德加出生。) 1835 39岁。到法国各地旅行作画。以《丽华湖景的回忆》与《沙漠中的艾卡》等作品参加沙龙展。(葛罗去世。) 1836 40岁。赴法国中部奥维尼、亚维浓等地旅行作画。 1837 41岁。《圣·杰洛姆》等三件参加沙龙展。(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康斯坦堡去世。) 1839 43岁。参加沙龙展以来历经十二年,所获评价愈来愈受肯定。(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塞尚、薛斯利出生。) 1840 44岁。夏天在曼特郊外奥斯蒙家度过。为司法官路易·罗贝尔的曼特邸宅浴室壁面作意大利风格的装饰画。为教堂制作《往埃及记》壁画。三件作品参加沙龙展,其中一件《小牧羊人》被 *** 购买。(罗丹、莫奈、鲁东出生。) 1841 45岁。以《拿波里附近风景》与《德谟克利特与阿伯德尔人》参加沙龙展。(雷诺阿、莫利索出生。) 1842 46岁。旅行瑞士。以《果园》与《意大利风光》参加沙龙展。 1843 47岁。《索多玛城的毁灭》、《水浴的少女》与《夕暮》参加沙龙展。从5月到秋天,三度到意大利旅行。(罗斯金出版《近代画家论》。) 1844 48岁。受 *** 委托为巴黎圣尼古拉杜夏顿尼教授制作《耶稣受洗》,于1847年完成。(高尔培以《带黑狗的自画像》首次入选沙龙展。亨利·卢梭出生。) 1845 49岁。以《荷马与牧羊人》、《黛芙妮与克罗埃》等作品参加沙龙展。其中,《荷马与牧羊人》灵感得自安德烈·塞尼埃的诗《盲人》,极受佳评。1863年柯罗将此画捐赠圣洛美术馆。(波特莱尔著《1845年的沙龙》。安格尔获三等勋章。) 1846 50岁。获骑士勋章。柯罗逐渐受到艺评家的瞩目。波特莱尔也赞美他的画。《枫丹白露的森林》参加沙龙展。(美国、墨西哥战争爆发。英国废止谷物法。) 1847 51岁。德拉克洛瓦到柯罗画室拜访。11月父亲去世。(高尔培旅行荷兰,见到林布兰特、哈尔斯油画。) 1848 52岁。共和 *** 举办免审查沙龙展,柯罗被选为沙龙展评审委员。九件作品参展,其中《意大利牧羊人》与《意大利土地》被 *** 购买。(法国爆发二月革命,成立第二共和制。高更出生。) 1849 53岁。《橄榄园的基督》为 *** 购买给朗格勒美术馆。(高尔培画《奥尔南的葬礼》。) 1850 54岁。此时风景画带有幻想的倾向,并对人物画发生兴趣。(清朝发生太平天国起义。米勒画《播种者》。巴尔扎克去世。) 1851 55岁。《清晨,仙女婆娑起舞》、《日出》等作品参加沙龙展。《清晨,仙女婆娑起舞》为国家购藏。2月母亲去世。回家探望。(泰纳去世。) 1852 56岁。旅行瑞士。阿佛雷特·罗赫着手写柯罗传记,并制作柯罗作品目录。(法国第二帝政成立。) 1853 57岁。再度赴瑞士旅行写生。住家移至福布尔·普瓦梭尼埃街56号,画室也设于此,成为他此后一生的作画场所。试作玻璃版画。《黄昏,远方的塔》、《早晨,牧羊人》等参加沙龙展。(俄土战争。梵高出生。) 1854 58岁。8至9月旅行荷兰、意大利、参观林布兰特、鲁本斯与荷兰绘画。 1855 59岁。《戴安娜有朋友们》、《二轮马车,蒙勒兹附近的玛克西的回忆》、《春》、《夕暮》、《意大利的回忆》、《黄昏》等六幅富有诗意的风景画,在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大受评审委员会佳评。同时参加的有安格尔四十多幅油画、德拉克洛瓦三十五件油画。结果,柯罗获得最高奖。更兴奋的是拿破仑三世买下他的油画《二轮马车,蒙勒兹附近的玛克西的回忆》。名声确立,请他作画的订单不断,忙于作画。(安格尔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举行大回顾展。高尔培发表写实主义宣言。惠特曼谷发表《草叶集》。) 1856 60岁。到诺曼底旅行。完成亚维瑞教堂壁画四面。此壁画为摹写意大利绘画。 1857 61岁。多次观赏歌剧。画了很多速写。此时作人物画较多。(米勒的《拾穗》参加沙龙展。) 1858 62岁。拍卖油画三十八幅,收入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法郎。(塞根迪尼出生。) 1859 63岁。《梳妆》、《但丁与维吉尔游地狱》等三幅画参加沙龙展。六年前开始画的《基督行道图》完成。(意大利统一战争爆发。秀拉出生。) 1860 64岁。移居巴黎。(林肯当选第十六任美国总统。) 1861 65岁。长时间在枫丹白露作画。女画家贝尔特·莫利索成为柯罗的入室弟子。《宁芙之舞》、《日落》等参加沙龙展。(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布德尔、麦约出生。) 1862 66岁。一幅油画参加伦敦世界博览会。7月赴伦敦,停留一周作三幅画。(克利姆德出生。) 1863 67岁。《日出》等参加沙龙展。赴瑞士各地旅行。(巴黎举行落选展。孟克出生。德拉克洛瓦去世。) 1864 68岁。以纯熟技法完成杰作《摩特枫丹的回忆》(静泉之忆)在沙龙展出,为 *** 购买入藏于枫丹白露宫殿(现藏于巴黎卢浮宫)。(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条约成立。罗特列克出生。) 1865 69岁。夏天在枫丹白露度过。《艿密湖景的回忆》、《牧羊星》等油画三件参加沙龙展。 1866 70岁。参加沙龙展的《孤寂》一画被拿破仑三世爱妃购藏。在画室中以作人物画为主。(康丁斯基出生。) 1867 71岁。六件作品参加万国博览会获二等奖。米勒获一等奖。(美国向俄国购入阿拉斯加。奥匈帝国成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刊行。波特莱尔、安格尔去世。) 1868 72岁。《浅滩·夕暮》等参加沙龙展。与杜米埃一起在杜比尼家作装饰画。(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开设。米勒获五等勋章。波纳尔出生。) 1869 73岁。《阅读中的女子》等两件作品参加沙龙展。到曼特、亚维瑞城等地作画。(苏伊士运河开通。马蒂斯出生。) 1870 74岁。普法战争间生活困穷,但仍作画不辍。(7月,普法战争爆发,9月发表法国第三共和国制宣言。) 1871 75岁。巴黎动乱,避居法国北部。(卢奥出生。) 1872 76岁。《阿腊斯近郊》、《亚维瑞城的回忆》参加沙龙展。年龄虽高但仍到法国各地旅行。(莫奈画《日出—印象》。蒙德里安出生。) 1873 77岁。《牧歌》与《越境者》参加沙龙展。作品受画商、顾客欢迎。在克布伦建立画室。(高尔培亡命瑞士。德加描绘 *** 及都市生活油画。) 1874 78岁。《明月的回忆》等参加沙龙展。10月14日姐姐去世。柯罗患了胃癌,但仍忍着病痛埋头作画。画了《蓝衣女子》等作品。(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纳达尔画廊举行,有三十人参加。) 1875 1月6日病情恶化,卧病无法作画。接到1月20日在巴比松死去的米勒讣闻,柯罗送给米勒遗孀一千法郎的抚慰金。2月22日在画室去世。在圣多杰尼教堂举行葬仪,埋在贝尔·拉吉斯墓地,享年78岁。沙龙展出柯罗作品《樵夫》等三幅。(法国制定第三共和国宪法。马尔肯出生。米勒去世。)

亨利米勒不能忘了!写出了千古禁书《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我拜读过他的《南回归线》,我只想用不堪入目形容。也许我能力有限,承受不了吧。但文评界一直认为他是个天才作家。当然还有约翰·霍克斯,写出了不朽的探索爱情的小说《血橙》,我看过,启发很大!还有一个谢《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塞林格,这个就不用介绍了,确实感动了我。。。这三个人名气都不大,只作为补充吧!

毕业论文马拉松

2019年毕业生论文致谢范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2019年毕业生论文致谢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郑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电工楼105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依依不舍之情难以言表,总结大学四年的生活,感觉获益还是颇多的,在这里需要的感谢的人很多,是他们让我这大学四年从知识到人格上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

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在这里,有环境舒适的学生公寓,为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又西北五省最大的图书馆,为我的课余生活提供了依托;有一批知识渊博,身正为范的老师,为我开启学海之舟。在这里,我开阔了见识,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四年前我带着崇敬之心来到了这里,四年里,亲身的体验让我更增加了对这所学校的热爱和不舍。

感谢历史文化学院的每一位老师,无论是从学识上,还是从人格上,他们都是最值得尊敬的的人大四毕业生论文致谢范文大四毕业生论文致谢范文。这些老师知识渊博,阅历丰富,讲课独具风格:曹维安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李亚平老师讲课认真严谨、王大为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赵克礼老师讲课生动活泼、王玉华老师讲课纵贯古今 ,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享受知识、享受智慧、享受人格魅力。这些老师不但帮助我们构建知识,更在生活上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指导我们处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他们总能高屋建瓴地给我们的生活导航。是他们开启了我对历史的兴趣,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同时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认真、感恩、负责、谦和,所有这些都让我终身受益。感谢您们!!

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一位老师,那就是我的导师 赵克礼老师,赵老师教的是《历史教学论》,他的每一次讲课都能引发我对高中课堂的回忆,及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听了几次课后,我开始产生对历史课堂教学法 讨论法 的兴趣,并开始研究这种教学法。后来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赵老师,赵老师就鼓励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给我讲述了一下当前教育界对这种方法的研究情况

他说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鼓励我大胆创新。

在写作过程中,赵老师还经常找我谈话,指导我把写作重点放在理论上,让我多借鉴高中其他科目课堂上 讨论法 的实践经验,然后结合结论,写出自己的特色大四毕业生论文致谢范文论文。

论文写完以后,赵老师还精心审阅了我的写作初稿,大到内容结构,小到标点符号、论文格式,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

所以我的论文从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他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质朴平实的治学风格、和蔼可亲的待人原则、关心后辈的的责任心使我深受感动,对我做人、做事、做学问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此,我谨向尊敬的赵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本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我的导师*** 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我的**老师,这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你开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远赴**国的**平平安安,留守复旦的快快乐乐,挥师北上的**顺顺利利,也愿离开我们寝室的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本论文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致谢

时间飞逝,大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和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周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致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真的收获了很多,

以前上课的时候,老觉得什么都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联,什么课程都是无关紧要的,直到真正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才发现,课题里的知识都是社会知识的缩小版,是精华所在,不知道学习重要性的人,永远都不会有所成长。

看了许多与优衣库有关的书籍,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柳井正的思想影响着整个优衣库,也影响着我,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的大脑思考几乎就没有停止过,他不断的学习新东西,不断的运用到优衣库中来,正因为他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革,优衣库才会一直有行业里较为先进的运营模式,才会越来越出色。思路决定出路,所以,翻然醒悟之后,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吧!

致 谢

本文是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修改下完成的,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指导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从论文的选题、修改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他都细心讲解。没有指导老师的辛勤栽培、谆谆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以及许多其他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四年的本科生生涯已接近尾声。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请允许我对四年来本科生学习生活中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老师们、同学们和家人们说一声谢谢!

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杨业华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的论文从选题到拟定提纲、修改定稿都是在杨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杨老师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他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更让我感动。

真诚的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与同学熊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使我获益良多。感谢政治学的同窗张弓、李雁华、覃灿、闫文霞、潘德鑫、陈路、高昕、韩俊在四年的本科生生活中给予的帮助、支持,让我充分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还要感谢的是一直以来含辛茹苦养育、支持我的父母,家人以及时常关心、鼓励我的朋友李莉玲、李亮、秦梦莹、周曦、陈丽娟、付天,是你们让我能常常感受到 、融融暖意,无论身在何方,我的世界都充满了你们无私的付出与馈赠,我时刻活在亲情和友情责任与感动屮,正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才让我坚持的走到今天。

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虽然我竭尽全力来完成论文,但限于学识水平,论文必定存在许多不足。本论文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谨此,向所有关心与帮助我的人献上最衷心的感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毕业的时候,去年送走毕业师兄师姐的场景犹在眼前,回想起这四年在浙大求学的日子和今后未知的航程,思绪万千。求是园读书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四年,也是青春最后绽放的四年,太多太多的人和事让我回忆和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x老师为人和蔼,对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拥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国内很多企业有着深入的项目合作。在读书的四年里,先后在x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多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开拓了我的眼界,也极大的锻炼了我的科研能力。x老师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教会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使我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上看待问题,在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时候更多的能从宏观方面去考量,这是我毕生的财富。

我要感谢xxx老师,x从老师治学严谨,理论基础扎实。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给我很大的帮助,使我能够将项目顺利的开展下去,在生活上x老师给我很大的帮助,知道我性子急躁,经常告诫我路要一步一步走,做事情要一点一点来,在x老师这里我学到了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做学术的.方法。

我要感谢xxx,在实验室里和徐剑一起坐了整整四年,我们一起打球、一起科研,xx乐观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深深的感染了我,在我写毕业论文的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是我的好哥们,在学术上是我的好老师。

我要感谢我的师兄,在刚进实验室的时候给我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引,xx师兄曾教我UG、ANSYS等软件,教给我很多宝贵的经验,xxx师兄在我蹉跎的时候带我毅行、跑马拉松,将我从宅男改造成运动爱好者,在这里我再次感谢他们给予我的帮助。

我要感谢我的好哥们,和他们一起在学生会体育部工作的日子是我难忘的记忆之一,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卓越的领导能力,在我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帮我想到解决办法,我们一起打篮球、一起筹划篮球赛,虽然毕业了天各一方,但是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妹妹和亲朋好友。在杭州求学前后已快四年,每当想起父母日渐苍白的头发,回家时的嘘寒问暖,总会潸然泪下。在这些年父母从物质和精神上竭尽所能的支持着我,我却没能帮助父母多少,深感惭愧,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颐养天年。感谢我的妹妹,在大学的四年里,她从初中考到高中,时刻都在关心着我的状态,每年都盼望我能早点回家,哥哥以后会更加关心你,成为一个称职的兄长。

纸短情长,回忆至此,太多太多的记忆充斥着我的脑海,对于那些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我想说:谢谢你们,让我青春更加灿烂。

我能完成这篇论文,首先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我毕业论文动手时间很短,大四下学期三月份得时候才选的导师。李老师不仅帮我选定课题,还教导我如何安排时间,按时检查我工作进度,教我如何查找相关文献,如何写作论文,如何分析数据,论文写完后又帮我再三修改,如此种种,不在细表。总之,没有李老师的帮助,我根本写不出这篇论文。

其次,我最需要感谢的是我师兄温*。以前上课时我对古地磁也就知道个基本原理,实验仪器我根本就不会运用,数据根本不知如何处理。师兄手把手的教会了我如何使用交变退磁仪、超导磁力仪,教我如何测样,如何制作样品支架。在教会我后更守在我身边不时为我解疑释难。研究钻孔783个样品所有样品的磁化率值全是由师兄测出。交变退磁样品共测了277个样品,其中有71个样品是师兄帮我测的。热退磁样品共测了39个,样品从100℃到675℃一共测了14步,每步样品加热全是由师兄负责。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师兄还教我如何从参考文献中查找有用信息,如何将样品数据转换成图等等。如果说,李老师为我论文支起了骨架,温师兄就给我论文增添了血肉。

另外,袁*师兄也在我测样、写作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有一次在对热退磁样品加温过程中,样品区的温度始终上不去,是袁师兄帮我们查出了问题。还有古地磁实验室的胡**胡老师在我测样过程中也给了我多番照顾。没有胡老师,实验室的超导测磁仪状态不可能这么稳定,如此可能到现在我的样品还没有测完。实验室的热退磁仪曾有一度坏掉了,是胡老师积极联系将其尽快修好的。

另外,我还要感谢江苏省地调院的工作人员。研究钻孔是他们出野外打的,样品由他们送来,野外岩性描述也有地调院工作人员提供,没有江苏省地调院的工作人员,我的论文没有样品,根本做不了。在这里,我向他们致以真挚的谢意。

最后,我在这里还要感谢我宿舍里的舍友。我伤心时,他们陪我喝酒耍疯,K歌搞怪;我生病时,他们对我嘘寒问暖,关心呵护。平时大家都在忙毕业论文,有时候我想松懈了,想放松了,不想去实验室了,看看大家,想想在一起的一年里,巩伟明几乎每晚都会在实验室里呆到十一点,独自一人,自得其乐,有的实验甚至要跑到南古所去做,未曾有半分推诿懈怠;陈晓锋上半年居无定所,图书馆、南园教学楼自习各种给力,下半年宿舍不到锁门时间宿舍里看不到其身影;邬斌整天嚷嚷实验数据不合格需要重测,仪器不给力还得待修,论文有点小问题需要重新修改;徐颖峰大帅风范,做事不紧不慢,每天早出晚归,天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刘宝论文动手最早,文献查找,资料考证,信息提取,导师不在国内,自己一人搞定;李刈昆为了论文独自一人直闯京师,历时三月,方得小成。大家这么努力,我有怎能懈怠。我的毕业论文能按时完成,舍友之功不可埋没。

四年时光悠悠走过,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为美丽的时光,在这里,我由做梦少年转变为意气青年,在这里,我初步踏上了科研之路,在这里,我的人生之路得以确立。在这四年里,虽然我一直在抱怨学校住宿条件差,学校网络速度慢,学校食堂饭难吃,学校美女实在少,校园生活实在沉闷。而今,马上就要毕业了,我却对你依依不舍。舍不得你那虬枝古树,舍不得你那冲天水杉,舍不得我那可爱同学,舍不得我那可敬老师。教学楼中,讲座曾听一百四,场场爆满;图书馆内,小说已览二百八,本本上心。我在玲珑驿中打过字,大操场上做过操,龙王山内踏过坟,名人园中爬过树,除了女生宿舍,我哪里没去过!我住过浦口七舍,宿过仙林一舍,而今就在鼓楼五舍,可谓睡遍长江两岸。你若问我有何遗憾,一恨学术未精研,搞篇论文焦头烂额;二恨口才没练好,说个问题笨嘴拙舌;三恨实习没做好,白把机会浪费了;四恨四次表白全被拒!

无论如何,在这里我想说:南大,我爱你!在这里,我郑重的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三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了母校厚重的学风及浓郁的科研氛围。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的时刻,回首前尘,往事历历,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我首先感谢我的老师王式功教授,是王老师将我从一个气象学的门外汉领进了气象科研的大门。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将我本身所学习的计算机学科和医学气象学相结合。王老师总是能对我的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您提出的方案犹如黑夜中指路的明灯。无论是在工作和学习中,王老师以他广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还要感谢和蔼可亲的尚可政老师,他为我解答在气象学学习及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深深感谢我的好友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董继元老师,你在专业方面的素养令我敬佩,在论文上给我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一起讨论问题的那些日日夜夜令我终身难忘。由衷的感谢师姐王金玉、王金艳,师兄任余龙、师妹张莹,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感谢养育我的父母,在三十七年的人生路上,是你们无私的爱一直陪伴着我令我能够安心的完成学业;感谢我的妻子王春艳,在我繁忙的学习及工作中是你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令我没有后顾之忧;感谢我的宝宝翟一清,是你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每当看到你,繁重的学习及工作压力便荡然无存。

感谢所有支持及帮助过我的朋友,我爱你们。

【1】

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个月,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也终将告一段落。点击运行,也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虚荣的成就感在没人的时候也总会冒上心头。但由于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总是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譬如功能不全、外观粗糙、底层代码的不合理……数不胜数。可是,我又会有点自恋式地安慰自己:做一件事情,不必过于在乎最终的结果,可贵的是过程中的收获。以此语言来安抚我尚没平复的心。

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想籍次机会感谢四年以来给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你们的友谊是我人生的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毕业指导老师###老师,虽然我们是在开始毕设时才认识,但她却能以一位长辈的风范来容谅我的无知和冲动,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她道声谢谢。

大学生活即将匆匆忙忙地过去,但我却能无悔地说:“我曾经来过。”大学四年,但它给我的影响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这四年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将是我以后生活回味的一部分,是我为人处事的指南针。就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的岗位了,这是我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起点,在这里祝福大学里跟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一路走好,未来总会是绚烂缤纷。

【2】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xxxx学校xxxxxxx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三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三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硕士毕业生论文致谢(通用7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硕士毕业生论文致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郑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电工楼105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本文是在导师xx教授及企业导师xx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两位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问题的敏锐洞察力,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影响和激励我完成论文的写作工作。两位导师的不倦教诲使我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科研素养。谨在此,向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北方重工设计院xx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装卸设备分公司设计所室主任xxx的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爱人和女儿,对我学习与工作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与精神上的鼓励。

最后,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答辩审查的专家、教授!

时光飞逝,四年的大学生涯即将落幕,心中百感交加,感激和不舍,这四年多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这里有我的青春岁月,在这里,自己由青涩变得成熟。在论文完成之时,由衷地向四年多来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同学、亲人表示感谢。

感谢导师xxx教授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给予我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导师淡泊名利,为人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从论文的选题、原料收集、试验设计到论文的撰写无不凝结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在紫金港三的求学过程,期间并非一帆风顺,最终可以顺利完成学业,与导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怀是密不可分的,在此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在实验和论文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课题组各位师兄师姐的帮助和指导。感谢xx对我的学术指导和帮助,从紫外分光光度的测定、焚光检测仪、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到论文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后,顿时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感谢xxx,从读书报告到开题报告再到实验思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感谢xxx课题组课题组,为我的学术之路提供平台。

感谢课题组20xx级同窗好友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将是我人生宝贵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感谢未一一提及的师弟师妹平日里的帮忙,感谢课题组每一位兄弟姐妹的陪伴与支持。

感谢我的`亲人,父母哥哥为我的成长倾注了心血和爱,小弟时时的问候关怀着我,小侄子天真可爱,充满童真童趣。感谢我身边及远方的朋友们,亲情友情的力量是巨大的,让我在遇到挫折时不轻言放弃,我希望能成为你们的骄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毕业的时候,去年送走毕业师兄师姐的场景犹在眼前,回想起这四年在浙大求学的日子和今后未知的航程,思绪万千。求是园读书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四年,也是青春最后绽放的四年,太多太多的人和事让我回忆和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x老师为人和蔼,对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拥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国内很多企业有着深入的项目合作。在读书的四年里,先后在x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多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开拓了我的眼界,也极大的锻炼了我的科研能力。x老师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教会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使我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上看待问题,在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时候更多的能从宏观方面去考量,这是我毕生的财富。

我要感谢xxx老师,x从老师治学严谨,理论基础扎实。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给我很大的帮助,使我能够将项目顺利的开展下去,在生活上x老师给我很大的帮助,知道我性子急躁,经常告诫我路要一步一步走,做事情要一点一点来,在x老师这里我学到了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做学术的方法。

我要感谢xxx,在实验室里和徐剑一起坐了整整四年,我们一起打球、一起科研,xx乐观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深深的感染了我,在我写毕业论文的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是我的好哥们,在学术上是我的好老师。

我要感谢我的师兄,在刚进实验室的时候给我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引,xx师兄曾教我UG、ANSYS等软件,教给我很多宝贵的经验,xxx师兄在我蹉跎的时候带我毅行、跑马拉松,将我从宅男改造成运动爱好者,在这里我再次感谢他们给予我的帮助。

我要感谢我的好哥们,和他们一起在学生会体育部工作的日子是我难忘的记忆之一,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卓越的领导能力,在我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帮我想到解决办法,我们一起打篮球、一起筹划篮球赛,虽然毕业了天各一方,但是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妹妹和亲朋好友。在杭州求学前后已快四年,每当想起父母日渐苍白的头发,回家时的嘘寒问暖,总会潸然泪下。在这些年父母从物质和精神上竭尽所能的支持着我,我却没能帮助父母多少,深感惭愧,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颐养天年。感谢我的妹妹,在大学的四年里,她从初中考到高中,时刻都在关心着我的状态,每年都盼望我能早点回家,哥哥以后会更加关心你,成为一个称职的兄长。

纸短情长,回忆至此,太多太多的记忆充斥着我的脑海,对于那些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我想说:谢谢你们,让我青春更加灿烂。

时间荏苒,四年多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回忆大学求学期间的点点滴滴,回味在科研中的一步一个脚印,情不自禁感谢生活的馈赠。此时此刻,我要祝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衷心感谢导师xxx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您无私、耐心的栽培。xxx思维敏锐、平易近人,每次在学术上的交流与讨论让我获益匪浅,导师严谨严格、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端正了我工作和学习的态度。

特别感谢软课题组的老师们,其中xxx教授在项目中对我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我养成了求是、求实的学术精神,并一直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感谢x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吴老师平易近人、思维开阔,在软课题期间对我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指导,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深深影响了我。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感谢各位同学。在科研加班和工作之余感谢你们的陪伴和鼓励,你们的热情让我在学习之中倍感鼓舞,收获良多,衷心地希望大家科研顺利,多出成果,早发文章,身体健康,顺利毕业。特别是在软课题的那些日子,大家拼搏、求索的干劲让我感动,认识你们是我的最大财富,希望你们课题顺利,少加班多出成果。

还要感谢在我生活中的其他好兄弟。班级的每一次活动、寝室的每一次夜谈,闲暇时间一起打球、逛西湖、分享科研的心得和喜悦,至今历历在目。祝你们前程似锦、一路顺风,祝博士兄弟们都顺利毕业。

最后需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你们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关心爱护。你们的爱是我努力向前的最大勇气,你们的支持也是我人生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祝你们健康、长寿,我会一直努力,做你们最大的骄傲。

四年的本科生生涯已接近尾声。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请允许我对四年来本科生学习生活中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老师们、同学们和家人们说一声谢谢!

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杨业华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的论文从选题到拟定提纲、修改定稿都是在杨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杨老师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他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更让我感动。

真诚的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与同学熊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使我获益良多。感谢政治学的同窗张弓、李雁华、覃灿、闫文霞、潘德鑫、陈路、高昕、韩俊在四年的本科生生活中给予的帮助、支持,让我充分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还要感谢的是一直以来含辛茹苦养育、支持我的父母,家人以及时常关心、鼓励我的朋友李莉玲、李亮、秦梦莹、周曦、陈丽娟、付天,是你们让我能常常感受到 、融融暖意,无论身在何方,我的世界都充满了你们无私的付出与馈赠,我时刻活在亲情和友情责任与感动屮,正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才让我坚持的走到今天。

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虽然我竭尽全力来完成论文,但限于学识水平,论文必定存在许多不足。本论文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谨此,向所有关心与帮助我的人献上最衷心的感谢!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三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了母校厚重的学风及浓郁的科研氛围。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的时刻,回首前尘,往事历历,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我首先感谢我的老师王式功教授,是王老师将我从一个气象学的门外汉领进了气象科研的大门。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将我本身所学习的计算机学科和医学气象学相结合。王老师总是能对我的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您提出的方案犹如黑夜中指路的明灯。无论是在工作和学习中,王老师以他广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还要感谢和蔼可亲的尚可政老师,他为我解答在气象学学习及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深深感谢我的好友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董继元老师,你在专业方面的素养令我敬佩,在论文上给我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一起讨论问题的那些日日夜夜令我终身难忘。由衷的感谢师姐王金玉、王金艳,师兄任余龙、师妹张莹,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感谢养育我的父母,在三十七年的人生路上,是你们无私的爱一直陪伴着我令我能够安心的完成学业;感谢我的妻子王春艳,在我繁忙的学习及工作中是你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令我没有后顾之忧;感谢我的宝宝翟一清,是你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每当看到你,繁重的学习及工作压力便荡然无存。

感谢所有支持及帮助过我的朋友,我爱你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