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_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文库_大学论文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写论文时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调查法调查法是科研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资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是科研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和对话、问卷调查、案例研究、测试等科学方式,规划、周密、系统地进行教学现象…… .论文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是什么论文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是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添加一些词、句子或句子,更加准确地表达原文中的含义汉语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什么1、文献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 每个社会活动都想留下永久的痕迹,但各种各样的文献都不可或缺。 人的活动和认识的无限性与个人的生命和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死亡事实时必须依赖文献。 比较研究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比较研究通晓教育研究的全部…… .论文中的研究方法翻译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概念…… .theresearchmethodofthistexthasadoptedmainlyincludes : conceptanalysismethod,evidence anal“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如何翻译正确?您可以这样翻译theminstarerecontofthispareareasfollows或theminstocontofthisthesareasfollows论文中的研究方法翻译^_^theresereationmetofthisthethasedpatedmainlyincludes : conceptanalysismethod,evidence analysis method,comparison analysis method ww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应该怎么写?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如何确定研究课题科学研究是问题―问题―课题教学是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不是研究)。 进步和成果增长。 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a .实践的来源—客观存在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育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英语论文开头报告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何翻译?你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 开题报告书需要多少字? 具体形式的要求是什么? 我希望你能帮助我。 顺利的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论文名称是课题名称的第一,名称必须正确规范。 正确地说,论文的名称必须明确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论文是什么…… .英语专业论文、研究用语的翻译、研究方法是什么?研究方法Method这就够了英语毕业论文题目:从XX理论到散文翻译以XXX为例的文献综述是怎么写的?翻译方向的英语毕业论文可探讨某理论应用于英语翻译。 (选题越具体越好),但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 1。 这个理论不太古老,可以表达你的新意2 .例如从名家的翻译中选择,典型的3 .请从这个理论本身开始:论述这个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现状,并且重点研究翻译的起源,最后进行总结。 …是.
英语翻译论文写作方法
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翻译研究在横向的广度与纵向的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怎样写英语翻译论文呢?
1、选题及资料查阅
对任何一项学术研究活动来讲,选择合适的课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研究成果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笔者以翻译研究为主要研修方向,经过广泛阅读该领域的学术期刊论文和专著,较为熟悉国内外翻译研究的现状。加之入学伊始便在导师指引下从事中国典籍翻译研究,随着大量阅读和学习有关典籍英译及其研究的著述,自己对该领域尤其儒家经典《论语》的英译现象产生了兴趣,并逐渐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一般情况下,资料查阅在选题之前就已展开,因为资料是确定论文选题的重要依据,但其后的文献查阅工作更具重要意义。围绕《论语》英译这一现象,自己开始进一步的资料搜集和研读。初步调查和梳理发现,儒经《论语》的外译,始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完成于1594年(一说1593年)的拉丁文译本(马祖毅、任荣珍,2003:34),至今已逾四百年。而第一个《论语》英语全译本为柯大卫(David Collie)所译,作为《四书》(The Chinese Classical Work Commonly Called the Four Books)的一部分于1828年在马六甲出版,距今也近乎两个世纪。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论语》英译本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除了较为集中于理雅各、翟林奈、韦利等所译的早期经典译本,也开始着手庞德、刘殿爵、安乐哲和罗思文(合译)等现当代译本的探讨。从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海外《论语》英语全译本已超过三十个。调查还发现,作为早期主要海外英语全译本之一,20世纪初就已出现的Leonard A. Lyall的《论语》英译本迄今鲜有研究,比如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未能搜寻到专门研讨该英译本的文章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由于材料新本身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有理由初步将该译本作为自己撰写一篇翻译研究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更多资料爬梳剔抉,笔者掌握了译者Leonard A. Lyall及其《论语》英语本的基本情况。譬如,Leonard Arthur Lyall中文名叫赖发洛,是英国汉学家。1886 年以海关洋员的身份来华,在华40余年。赖发洛《论语》英译本书名为The Sayings of Confucius, 由位于伦敦的朗曼斯·格林公司(Longmans, Green and Co. Ltd.)在1909年9月初版刊行,并先后于1925年10月和1935年9月印行第2版和第3版。这里所采用的研究对象是第3版,全书不足130页(其中正文共计102页),是篇幅较为简短的《论语》英语全译本之一除了英译《论语》之外,他还分别翻译《中庸》(1927)和《孟子》(1932)两书并数次再版。1934年,他编著的现代世界丛书《中国》在伦敦出版,向西方介绍中国。然而,由于有关赖发洛《论语》英译本专门研究的学术论文迄今付诸阙如,因此决定将对该译本的文本细读作为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希望有所发现,或许为当下中华典籍外译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些微借鉴和思考。
2、提纲构建
在研读赖发洛《论语》英译本过程中,笔者发现译者所贯彻始终的翻译基本策略和具体翻译操作方法与其对汉语特点的认识、翻译理念的追求等息息相关,而这些又充分体现在该译本的“前言”(Preface)和“导语”(Introduction)中。例如,第3版“前言”(1935)仅一句话,告诉读者再次修订译文旨在使其“更接近于汉语原文”(bring it nearer to the Chinese)(Lyall,1935:vi)。值得一提的是,第2版“前言”(1925)不仅强调该版译文“比初版更加接近字词对应”(more nearly word for word than it
was in the first),而且指出汉语原文的两个特点:难懂(hard to understand)和多义(more than one interpretation),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总是易读的译文绝非“真实翻译”(true translation)(同上:v)。而篇幅稍长的“导语”写于1909年,一定意义上亦可看作初版的“前言”。这部分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孔子生平、《论语》的形成过程以及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又有春秋之前中国古代史简介,并谈到道家、墨家等思想。这些很大程度上也表明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认知和深入了解。
经过细读赖氏《论语》英译本发现,为了使译文与原文“更加接近字词对应”,译者尤其注重原文的遣词造句和形式结构,比如原文较为突出的数字小句的行文特点,译文往往采用类似排比的洗练短语、清晰而果断的语势,使原文的字词概念和句式语序尽可能在译文中再现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概而言之,赖发洛通过运用多种具体翻译操作方法,贯彻以“字词对应”为基础的、倾向直译的翻译策略,较为有效地践行了以质直求真为特色的“真实翻译”思想。赖氏追求的“真实翻译”尽管不同于几乎同时出现的、本杰明所倡导的旨在再现“纯语言”(pure language)的“真正翻译”(real translation)思想,但两者又似乎至少在一点上是相似的:因为后者为了实现译文的透明性,也强调直译原文(literal rendering)的必要性(Benjamin,2004:21)。
基于以上对赖译本的研读和思考,笔者着手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初步拟订如下一个写作提纲。论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赖发洛及其《论语》英译本、翻译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译本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和结语。其中,翻译基本策略为倾向直译且以“字词对应”为基础,具体翻译方法分为为四种,即字词对应、语序一致,字词对应、语序变换,字词调整、语序一致和字词调整、语序变换;译本的不足以翻译目的论为参照分为三类:悖离目的性法则的翻译失误、悖离连贯性法则的翻译失误和悖离忠实性法则的翻译失误,对每类译误又根据译本的具体情况加以细分,便于更好的例证和评析。
3、撰写与修改
论文撰写是整个论文工作的最重要阶段,也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最多的阶段。论文初稿的撰写主要是基于以上拟订的提纲,虽然在写作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困难,但通过适当运用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所掌握的知识,最终得到有效的解决。譬如,细读赖发洛《论语》英译本时,笔者做了大量的笔记,众多的例子和不同的想法着实令人难以取舍。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及研究需要,决定围绕主题和材料价值来加以分类和取舍。此处通过一个具体的做法加以说明。基于四种具体翻译方法,自己首先为每一种方法挑选出典型的例句(暂不考虑译文的准确与否),然后抽样统计各类译文所占的大体比例,进而评判译文的整体风格特点。例如:
1. 字词对应语序一致: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一”)
The Master said, Smooth words and fawning looks are seldom found with love.
2. 字词对应语序变换: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第十一”)
Nor would they follow, said the Master, if told to kill their lord or father.
3. 字词调整语序一致: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第七”)
The Master’s manner was warm yet dignified. He was stern, but not fierce;humble, yet easy.
4. 字词调整语序变换:
子曰:“吾不如老农。”(“子路第十三”)
The Master said, An old husbandman knows more than I do.
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这四类译文所占整个译文的比例大致为:第一类超过五分之三,第二类比第三类略多,但两者皆不足五分之一,而第四类最少,远低于十分之一。这一结果较为有力地支持了笔者对赖译本的判断,即译者贯彻“字词对应”为基础的、倾向直译的翻译策略,旨在诠释“真实翻译”的理念。
再如,囿于极为有限的参考文献,且线索难觅,自己想到专业课程所学的“滚雪球”文献检索法,运用后发现助益很大,效果颇佳。这里仅以查询译者Leonard A. Lyall的汉语名字为例加以说明。最初从掌握的资料来看,译者英文名字叫Leonard A. Lyall,然后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在一篇关于《论语》英译史的文章中发现其汉语音译名为莱尔;接下来,通过利用该汉语音译名及其原名查得一篇论文谈及此人曾为海关洋员,进而在《全球化视野:中国海关洋员与中西文化传播(1854-1950年)》一书中找到其更为常用的中文名:赖发洛,以及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发现了译者的另一个中文名:兰雅。这样,通过对相关数据库再次就译者英文名和三个汉语名字进行逐一搜索,结果更为充分地表明赖发洛《论语》英译本的研究迄今尚付阙如。
关于修改文章,清梁章钜说:“百工冶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其理一也。”(梁章钜,1973:1000)的确,要想写好论文,一个人必须在论文修改上下功夫。随着更多文献资料的查阅,笔者对论文初稿无论从遣词造句还是到篇章结构都进行了反复修改,既涉及到文中论点和论据的修正,也包括对所运用理论的调整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比如,论文初稿第四部分“译本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有段补充说明赖氏译本特色的文字,包括“淡化译语(英语)形合之法,如用‘,’代替‘;’或连接词以贴近源语(汉语);用词基本不用缩略形式”等内容。后经反复斟酌,尤其考虑到论文内容和观点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决定将该文字移至第二部分“赖发洛及其《论语》英译本”,用以说明赖译本的特色。
关于文中的理论运用,笔者借鉴专业课程所学知识,如理论的'工具性、理论运用和学术价值的关系等,通过比较不同翻译流派理论的特点,结合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最终决定选用翻译目的论来分类评鉴赖译本,并有效地揭示赖氏译本追求英语译文“更接近于汉语原文”、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理想化“真实翻译”为标志的翻译目的。
4、文体和引用之规范
翻译研究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既需要体现学术论文的基本性质,又应当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其中,符合文体和引用的规范是对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关于学术论文的文体,要求十分丰富,包括从语态到语气,从术语的运用到避免歧视用语等内容。如关于术语,不仅要意识到使用专业术语的必要性,也要注意语言精炼,尽量少用术语,更要避免歧义。鉴于此,笔者在撰写尤其修改赖译本研究论文时都进行了仔细参照和认真检验,对那些欠妥如口语化的表达甚至讹误之处,如对翻译目的论个别术语的误用,都逐一加以修正和改善。
引用的规范对撰写合格的翻译研究论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就引用而言,文章切忌断章取义,并应关注引用的核实及可靠性。为了避免引用的断章取义,熟悉引用文字的上下文十分关键。自己清楚记得老师曾在专业课上要求学生课后做引用查证练习,其中就有查阅“学而优则仕”的上下文。通过查阅,自己发现该语源自《论语》的“子张第十九”篇,上文是“仕而优则学”,并惊奇地发现该语为子夏所说,而非孔子所言。显然,这样的查证很有利于对该语的全面理解和准确使用。在修改关于赖译本研究的论文时,笔者努力查实引文,确保引用的可靠性。比如,为了更好地理解赖发洛所追求的“真实翻译”的涵义,文中引入了本杰明的“真正翻译”思想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
为了查得“真正翻译”的出处,笔者在不同数据库中找到许多涉及该思想的论文,但基本上都是给出较为笼统的汉语解读,甚至还存在抵牾之处。为了更好地把握该思想,自己通过追根溯源,最终找到其原文具体出处,并发现本杰明这一思想与其“纯语言”哲学观密不可分,加深了对该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其实,为了引用的规范,本篇论文也是如此。譬如,上文引用了清朝学者梁章钜有关作文修改之语,最初找到的出处有二:《退庵论文》和《退庵随笔》,且没有出版社、具体页码等信息。通过多次搜索和查阅,笔者最终在《退庵随笔》第十九卷“学文”中查得原文,并通过阅读下文——有关欧阳修对《昼锦堂记》原稿起首两句的修改,更好地理解了引文,尤其是修改之于作文的重要性。
你好,外国电视剧英语论文有哪些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我认为从欧美影视剧中学习英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也非常有助于英语能力的提升。
翻译是跨学科的,注定要采取多学科的视角研究翻译现象和翻译问题。一、选题范围 1、翻译与文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宏观方面,一般从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的生产、接受、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功能等角度讨论,可以从社会、文化、历史、交际的...1、选题意义和背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希望能帮到你
教你外语翻译论文的技巧
【摘要】为您提供的外语翻译论文:浅论从辩证思维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技巧,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翻译是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涉及到种种矛盾。关于翻译的标准、特征、原理、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国内外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翻译学应引入哪些学科的理论仍未有穷极。把辩证法引入翻译领域,从哲学的高度搞清楚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些技巧及彼此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解决翻译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很有探究的必要。
一、文献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日益重要,对其翻译技巧及翻译理论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国内学者侯维瑞就科技英语与文学英语进行对比,提出科技英语比文学英语更讲究准确性。[1]刘春燕从科技翻译的信息等价性标准出发,提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2]郑声滔首次提出科技英语长句汉译的括号翻译法,并以实例分析了括号翻译法的六种使用场合。[3]祁慰提出翻译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科技领域的知识;遵循简洁准确、避免误译的原则;注意直译、意译、音译、形译方法的采用;注重词类转换。[4]杨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受试对象在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过程中选取的主观翻译单位和客观翻译单位的特点。[5]严俊仁推出了“句型比对译法”和“英汉科技翻译关键词法”。[6]可见,科技英语文体分析和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而从辩证思维的视角对科技英语的汉译进行探讨必有一定的价值性。
二、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辨证思维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7]其方法包括:(1)联系法: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从空间上来考察,是横向联系的一种方式。(2)发展法: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是纵向上从时间方面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方式。(3)全面法: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技巧的理解需要加深方能灵活运用。
三、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为人们从事科技活动时所使用,即描写自然科学各专业的著作、论文、实验报告,科技实用手段(包括仪器、仪表、机械、工具等)的结构和操作说明等,包括描述其规律、特点、过程等,具有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等特点,其句式往往偏长、结构复杂,给读者和译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主要句法特征表现可归纳为下述“五多”,具体内容如下。
1.被动句和非限定动词多
科技英语文体本身旨在给读者提供客观的科技信息,很少用人称代词做主语,故而经常使用含有被动结构的句型以及非谓语形式和介词短语等来表述。科技语言由于题材内容和使用方式的限定性,即阐述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正确、更严密地反映出事物各成分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征。
2.名词化结构多
科技文体要求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为使行文简洁,常用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或起名词功用的动名词形式以及名词短语结构,文章更为简洁,内容更为客观,单位句内传递的话语信息量更大。
3.结构复杂的长句多
科技信息的传递需要精准、规范,表述一个复杂概念或事物常需使用长句。长句通常是因被动句多、非限定动词多、名词化结构多,再加上从句和并列成分多而形成。其特点是单词量大,句子结构复杂,一句中常带有一个或几个从句,同时还可能伴有几个非谓语动词形式的短语使之逻辑更为严密,结构更为紧凑。
4.常用句型多
科技英语文章中经常使用若干特定的句型,从而形成科技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标志。例如,先行词“it”的结构多,将较长的主语从句后置而用形式主语it来引导,避免了句子结构上的头重脚轻,行文更加凝重平稳,符合科技英语的风格。
5.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较多
这两种时态在科技英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原因是前者可以较好地表现文章内容的无时间性,说明文章中的科学定义、定理、公式不受时间限制,任何时候都成立;后者则多用来表述已经发现或获得的研究成果。
上述特点很少单独出现,往往会被综合运用于一个句中,尤其是长句,在阅读和翻译时应引起注意。从辩证思维的角度阐述科技英语翻译中运用的增译与减译、顺译与逆译、分译与合译以及正译与反译这些技巧各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其重要的探究意义。
四、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中的辩证思维
科技英语以客观事物为中心,即所谓的object-centered或concept-centered。注意辩证思维,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才会有得体的译作。
1.增译与减译
增译法就是为忠实体现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增加一些词语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减译法是指在不破坏原文的句法特征的情况下,把原文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及不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词语去掉不译,使译文更通顺、流畅。然而,增词与减词是有限制的,不可随心所欲,应根据译文语言的需要而采取适当的处理。
例(1)原文: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ark matter particles interacted so that they “annihilated” each other,producing subatomic particles called quarks and their antimatter counterparts,antiquarks. This annihilation produced heat that would have kept the proto-stellar cloud of hydrogen and helium from cooling and shrinking and thus preventing fusion reactions from igniting.
译文:研究结果表明,暗物质粒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并相互“湮灭”,同时释放出被称之为“夸克”的亚原子粒子及与其对应的反物质“反夸克。”这种暗物质粒子的相互湮灭会产生足够的热量,以阻止氢和氦构成的原恒星云的冷却收缩,从而阻止核聚变反应的发生。
原文中的“annihilation”和“heat”都是名词化现象,意义很抽象,若不采用增译法,很难表达清楚原文的意思,因为由“produced”连接这两个词形成的主句“This annihilation produced heat”出现在含26个单词的长句的句首,译者增加了“暗物质粒子的和相互”用来修饰“annihilation”,增加了“足够的”用来修饰“heat”,以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使该主句的意义在语境中让人一目了然。以横向联系考察这种翻译技巧,既然需要增词,必然会有减词的需要。减词,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简洁、精炼。可以减去的词汇有代词、连词、冠词、介词等。
例(2)原文:“To influence flow,you have to change the conditions underneath the ice sheet,because what’s going on beneath the ice dictates how quickly the ice is flowing.” said Das.
译文:达斯说:要影响冰层的移动进程,就不得不改变冰层底部的状况,因为冰下所发生的一切决定着冰层移动的快慢。(施小娟译)
译文中删减了主语“you”。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英译汉时译者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删减。
2.顺译与逆译
顺译是指将原文按意群分切成各部分,然后将各部分按照英语句子原文的语序从前往后翻译,反之即为逆译。
例(3)原文:Is it possible to get a scent to evoke positive feelings in those who smell it?
那究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让人一闻就喜欢的气味呢?(金欣译)
找到一种让人一闻就喜欢的气味,究竟有没有这个可能呢?(笔者试译)
例(4)原文:Exactly how scent exerts its effects is only beginning to be understood.
人们现在才刚刚开始认识到香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金欣译)
香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人们(现在)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笔者试译)
例(3)中笔者试译的译文在某些特定场合采用逆译法语气更强烈,例(4)中笔者试译的逆译法则要看语言环境是否能起到承上启下或强调的作用。当然必须符合原文作者的目的和意图。顺译与逆译如同世间万物一样,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翻译科技文本时顺译与逆译都会出现,根据需要和可能,有时顺译多一点,逆译少一点;反之,有时逆译多一点,顺译少一点。全部用顺译或全部用逆译就显得太单调,缺乏灵活性,影响译文的阅读美感。
3.分译与合译
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时需要灵活处理,在不损害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将原句结构做较大的改变,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再翻译,即化长为短、化整为零,避免生硬的汉语句子。而有时候,又需要把原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合译,即化零为整,使译文连贯,有整体感。这两种方法都能使译文更通顺流畅。
例(5)原文:Dark matter,invisible stuff which scientists think makes up the bulk of the universe,has been considered to have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ly universe but no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rs.
译文:暗物质是一种人类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物质,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的大部分均由其构成。人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过作用,但对于最早的恒星的形成并无作用。(曹胜男译)
例(5)几乎具备了科技英语的全部句法特征,首先它属于典型的长句,其主句谓语是现在完成时态的被动形式,还有名词化结构“the evolution of”、“the formation of”。本句的译文采用了分译、合译两种方法。译者将“Dark matter”与同位语“invisible stuff”合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暗物质是一种人类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物质”。“Invisible stuff”被前面的逗号与主句中的“Dark matter”分开,它本身由一个which引导的较长的定语从句修饰。译者采用先合译再分译,把含有插入语“scientists think”的定语从句“which scientists think makes up the bulk of the universe”,翻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的大部分均由其构成”。紧接着将主句的谓语部分译成一个分句“人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过作用”,主语“人们”是通过增译法加上的。最后,将前面附有转折意义的“but”和否定词“not”的介词短语“i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rs”译成另一个独立完整的分句“但对于最早的恒星的形成并无作用。”从例(5)可以看出,分译和合译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分析并翻译原文,客观、全面地揭示分译和合译双方的相互关系,交错使用分译和合译,使各个译句自然地组合成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并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大大增强了本来较为枯燥的科技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4.正译与反译
由于思维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里否定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翻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能会将科技英语肯定句译为否定句,或者将否定句译为肯定句。通常科技英语词句中含有“never”、“no”、“not”、“non-”、“un-”、“im-”、“in-”、“ir-”、“-less”等成分以及汉语词句中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毋”、“勿”等成分的为反说,不含有这些成分的为正说。
例(6)原文:Nearly 70 percent of all available freshwater is used for agriculture. Use of water for irrigation has increased globally by more than 60 percent since 1960,according to United Nation statistics. At the same time,po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actices have led to salt buildup in roughly one-eighth of all irrigated land.
译文:在所有可利用的淡水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用于农业。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1960年以来用于灌溉的水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多,同时由于不当的灌溉和排水做法,导致了所有灌溉地中约有八分之一发生了盐水积淀。(胡德良译)
例(6)原文中没有“never”、“no”、“not”这类否定词,也未出现否定前缀和后缀,属于正说即肯定句,但译文中出现了“不当的灌溉和排水做法”,是典型的反说即否定句。其缘由在于“po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actices”是个贬义形容词,“poor”加上由三个抽象名词构成的名词化结构,“poor”在原文中的含意是“not proper”,这是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所致。互译时译者将英语中的正说译成汉语中的反说,确切表达了原意并符合语言的规范性。这种正反置换互译法现已经成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五、结束语
毋庸置疑,在科技英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英语的内容多种多样,其文体正式、庄重,具有表达客观、逻辑性强、结构复杂严谨、概念准确等特点。把辩证思维运用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便于更好地理解和翻译科技英语文本,对于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可以促使译者根据其行文特点和写作规律,充分掌握和利用最佳翻译技巧,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完美交流。
外国电视剧英语论文有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英文论文写作要先做出摘要引言,然后提出一些理论,最后通过一定的论点查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提出问题是依据现状来说,解决问题需要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定性方法是 研究者可以作为局外人观察要研究的现象,让一切本来的规律去发生,发展。
翻译是跨学科的,注定要采取多学科的视角研究翻译现象和翻译问题。一、选题范围 1、翻译与文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宏观方面,一般从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的生产、接受、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功能等角度讨论,可以从社会、文化、历史、交际的...1、选题意义和背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希望能帮到你
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一、语言学(语言学一般理论的研究)。二、英美文学(英美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三、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译本研究以及名家名著翻译作品对比研究等)。四、英美文化(英美加澳新等西方国家文化以及与汉文化的比较研究)。五、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测试学等方面的研究)。
翻译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_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文库_大学论文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写论文时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调查法调查法是科研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资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是科研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和对话、问卷调查、案例研究、测试等科学方式,规划、周密、系统地进行教学现象…… .论文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是什么论文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是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添加一些词、句子或句子,更加准确地表达原文中的含义汉语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什么1、文献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 每个社会活动都想留下永久的痕迹,但各种各样的文献都不可或缺。 人的活动和认识的无限性与个人的生命和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死亡事实时必须依赖文献。 比较研究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比较研究通晓教育研究的全部…… .论文中的研究方法翻译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概念…… .theresearchmethodofthistexthasadoptedmainlyincludes : conceptanalysismethod,evidence anal“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如何翻译正确?您可以这样翻译theminstarerecontofthispareareasfollows或theminstocontofthisthesareasfollows论文中的研究方法翻译^_^theresereationmetofthisthethasedpatedmainlyincludes : conceptanalysismethod,evidence analysis method,comparison analysis method ww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应该怎么写?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如何确定研究课题科学研究是问题―问题―课题教学是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不是研究)。 进步和成果增长。 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a .实践的来源—客观存在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育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英语论文开头报告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何翻译?你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 开题报告书需要多少字? 具体形式的要求是什么? 我希望你能帮助我。 顺利的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论文名称是课题名称的第一,名称必须正确规范。 正确地说,论文的名称必须明确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论文是什么…… .英语专业论文、研究用语的翻译、研究方法是什么?研究方法Method这就够了英语毕业论文题目:从XX理论到散文翻译以XXX为例的文献综述是怎么写的?翻译方向的英语毕业论文可探讨某理论应用于英语翻译。 (选题越具体越好),但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 1。 这个理论不太古老,可以表达你的新意2 .例如从名家的翻译中选择,典型的3 .请从这个理论本身开始:论述这个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现状,并且重点研究翻译的起源,最后进行总结。 …是.
你好,外国电视剧英语论文有哪些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我认为从欧美影视剧中学习英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也非常有助于英语能力的提升。
外国电视剧英语论文有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英文论文写作要先做出摘要引言,然后提出一些理论,最后通过一定的论点查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提出问题是依据现状来说,解决问题需要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定性方法是 研究者可以作为局外人观察要研究的现象,让一切本来的规律去发生,发展。
翻译是跨学科的,注定要采取多学科的视角研究翻译现象和翻译问题。一、选题范围 1、翻译与文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宏观方面,一般从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的生产、接受、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功能等角度讨论,可以从社会、文化、历史、交际的...1、选题意义和背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希望能帮到你
1、基于内容的商务英语教学法评估2、商务谈判英语中模糊的语用阐释及其效用研究3、语篇功能对等视角的商务英语翻译4、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5、关联理论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6、成人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7、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8、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9、论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转向10、职前学生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法探索11、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及其语用分析12、从目的论角度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评估13、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14、词典类型对翻译与习得商务英语新词作用的实证研究15、高职课程的演进及其对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探索(本回答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商务英语的选题有很多,你具体是熟悉按个方面的来说,尽量选自己熟悉的方面去写,千万不要盲目的去选题。我给些选题,你自己参考参考。1.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探讨 2. 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4. 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5. 单证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6. 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 7.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8. 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 9. 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10.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11.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12. 2010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 13. 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 14. 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 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 16. 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17. 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 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9. 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20. 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21. 外商直接在华投资探讨 22.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23.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24.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探讨 25.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6.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27. 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 28. 入世商务英语写作的研究29. 制单工作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 30.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探讨 31. 浅谈实质利益谈判法 32.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33. 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34. 清算所在期货市场上的地位 35.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36. 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 37. 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文化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等) 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反倾销 38. 如何防范信用证 39. 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 40. "10+1"自由贸易区未来前景展望 41. 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 42. 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 43. 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4. 武汉市现利用外资纵谈 45. 广州/深圳等地区三资企业结构分析 46. 浅谈广州等地区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47. 浅谈广州等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的市场分布 48.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之探讨 49. 单证员跟单员等资格证书现状思考 50. 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51.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 52.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54. 中国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55. 我国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问题研究 56. 人民币业务对外开放之探讨 57. 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
可以找清北医学翻译,这家收费不贵,价格也合适。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如下:
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1.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
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
二、勤于思索,刻意求新:
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影响也大,但写作难度大。
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
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一、语言学(语言学一般理论的研究)。二、英美文学(英美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三、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译本研究以及名家名著翻译作品对比研究等)。四、英美文化(英美加澳新等西方国家文化以及与汉文化的比较研究)。五、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测试学等方面的研究)。英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Personality in Jane Eyre 《简爱》的主人翁个性分析。2. A Brief Comment on O’Henry Short Stories 亨利的短篇小说述评。3. A Comment on Hardy’s Fatalism 评哈代的宿命论。4.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mes of Pilgrimage to the Wes t and Pilgrim’s Progress 《西游记》与《天路历程》主题的比较。5. A Probe into the Feminist Idea of Jane Eyre 《简爱》男女平等思想的探索。
英文论文写作也是先做出摘要引言,然后提出一些理论,最后通过一定的论点查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提出问题是依据现状来说,解决问题需要解决你提出的问题,这是论文的一个核心,在致谢方面,需要特别注重一下就行了,那么英文论文中研究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英文论文中研究方法有哪些?外语教学和科研中的两大研究方法(一)定性方法 (Qualitative approach)定性研究的基本情况:1. 研究者调查之前没有带什么框框;2. 研究者可以作为局外人观察要研究的现象,让一切事情让本来的规律去发生,发展,研究者不加控制和干扰;3. 研究者也可以参与到所调查的活动之中或者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活动;4. 在一般性的调查之后,可以进行深入的个案调查 (case study); 5. 所采取的方法是综合法和归纳法,最后成果多是描述性的或在描述过程中揭示一定的规律(即提出假设或结论) .英文论文(二)定量方法 (Quantitative approach)通过一连串的数字,表格,图标来说明问题,如《广告语言中的语用预设》 ,陈新仁 ,1998分类:统计方法 (statistical method) :人口普查实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 :交际教学法比翻译法好定量研究的基本情况:1.定量法通常是从假设出发,事先有个看法;2.定量法往往是要控制和操纵变量的;3.定量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远离数据,远离当事人,是局外人的视角;4.所得数据信度高,具有可重复性;5.所得结论具有普遍性。(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比较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现象学观点 逻辑实证主义观点1. 强调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经验;2. 只有通过个人主观经验才能认识人类行为;3. 了解就是移情;4. 依赖定性数据。1. 强调用实验方法来获取数据;2. 只有摆脱主观状态才能了解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3. 了解要保持距离;4. 依赖定性数据。综合法 分析法1. 从部分到整体;2. 整体观;3. 面向内部结构;4. 了解过程;5. 假设一种动态现时。1. 从整体到部分;2. 成分观;3. 面向外部结构;4. 了解结果;5. 假设一种静态现实。归纳法 演绎法1. 以观察材料为出发点;2. 事先没有形成看法;3. 探索性的,扩展性的,描述性的;4. 可以生成假设;5. 成果,描述或假设。1. 以假设为出发点;2. 事先进行预示;3. 简约性的,推断性的,验证性的;4. 假设检验;5. 成果,理论。自然观察 操纵和控制1. 观察面广,但较分散;2. 变量不加控制,有利于了解变量的复杂关系,但也容易顾此失彼;3. 注意内容,但容易忽视形式;4. 主观,但解释力强;(四)定性研究和统计研究中的调查手段1.观察 (observation): participant and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ot knowing what is not known and structured observation 访谈 (interview): open, structured and semi-open interview2. 笔记和日记 (log): detail is everything; chronological order3. 录音和录像4 . 口 头 自 陈 (verbal reporting): 边 想 边 说 (think aloud), 内 省 (introspection) , 回 忆(retrospection)5. 问卷 (questionnaire): open, closed and semi-closed(五)实验研究真正的实验研究:研究者对自变量的控制;对被试者的随机抽样外 语 研 究 中 的 研 究 只 能 是 准 实 验 研 究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和 前 实 验 研 究(pre-experimental research) 准实验研究交际法比传统的翻译法好Objectives: 交际法比翻译法好Subjects: 两组(班)学生,各种条件(年龄,性别等)都是等值的,尤其是成绩也差不多。Instruments : Procedure: 前测,分别教学一段时间,后测Results and discussion
英语翻译论文写作方法
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翻译研究在横向的广度与纵向的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怎样写英语翻译论文呢?
1、选题及资料查阅
对任何一项学术研究活动来讲,选择合适的课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研究成果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笔者以翻译研究为主要研修方向,经过广泛阅读该领域的学术期刊论文和专著,较为熟悉国内外翻译研究的现状。加之入学伊始便在导师指引下从事中国典籍翻译研究,随着大量阅读和学习有关典籍英译及其研究的著述,自己对该领域尤其儒家经典《论语》的英译现象产生了兴趣,并逐渐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一般情况下,资料查阅在选题之前就已展开,因为资料是确定论文选题的重要依据,但其后的文献查阅工作更具重要意义。围绕《论语》英译这一现象,自己开始进一步的资料搜集和研读。初步调查和梳理发现,儒经《论语》的外译,始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完成于1594年(一说1593年)的拉丁文译本(马祖毅、任荣珍,2003:34),至今已逾四百年。而第一个《论语》英语全译本为柯大卫(David Collie)所译,作为《四书》(The Chinese Classical Work Commonly Called the Four Books)的一部分于1828年在马六甲出版,距今也近乎两个世纪。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论语》英译本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除了较为集中于理雅各、翟林奈、韦利等所译的早期经典译本,也开始着手庞德、刘殿爵、安乐哲和罗思文(合译)等现当代译本的探讨。从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海外《论语》英语全译本已超过三十个。调查还发现,作为早期主要海外英语全译本之一,20世纪初就已出现的Leonard A. Lyall的《论语》英译本迄今鲜有研究,比如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未能搜寻到专门研讨该英译本的文章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由于材料新本身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有理由初步将该译本作为自己撰写一篇翻译研究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更多资料爬梳剔抉,笔者掌握了译者Leonard A. Lyall及其《论语》英语本的基本情况。譬如,Leonard Arthur Lyall中文名叫赖发洛,是英国汉学家。1886 年以海关洋员的身份来华,在华40余年。赖发洛《论语》英译本书名为The Sayings of Confucius, 由位于伦敦的朗曼斯·格林公司(Longmans, Green and Co. Ltd.)在1909年9月初版刊行,并先后于1925年10月和1935年9月印行第2版和第3版。这里所采用的研究对象是第3版,全书不足130页(其中正文共计102页),是篇幅较为简短的《论语》英语全译本之一除了英译《论语》之外,他还分别翻译《中庸》(1927)和《孟子》(1932)两书并数次再版。1934年,他编著的现代世界丛书《中国》在伦敦出版,向西方介绍中国。然而,由于有关赖发洛《论语》英译本专门研究的学术论文迄今付诸阙如,因此决定将对该译本的文本细读作为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希望有所发现,或许为当下中华典籍外译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些微借鉴和思考。
2、提纲构建
在研读赖发洛《论语》英译本过程中,笔者发现译者所贯彻始终的翻译基本策略和具体翻译操作方法与其对汉语特点的认识、翻译理念的追求等息息相关,而这些又充分体现在该译本的“前言”(Preface)和“导语”(Introduction)中。例如,第3版“前言”(1935)仅一句话,告诉读者再次修订译文旨在使其“更接近于汉语原文”(bring it nearer to the Chinese)(Lyall,1935:vi)。值得一提的是,第2版“前言”(1925)不仅强调该版译文“比初版更加接近字词对应”(more nearly word for word than it
was in the first),而且指出汉语原文的两个特点:难懂(hard to understand)和多义(more than one interpretation),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总是易读的译文绝非“真实翻译”(true translation)(同上:v)。而篇幅稍长的“导语”写于1909年,一定意义上亦可看作初版的“前言”。这部分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孔子生平、《论语》的形成过程以及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又有春秋之前中国古代史简介,并谈到道家、墨家等思想。这些很大程度上也表明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认知和深入了解。
经过细读赖氏《论语》英译本发现,为了使译文与原文“更加接近字词对应”,译者尤其注重原文的遣词造句和形式结构,比如原文较为突出的数字小句的行文特点,译文往往采用类似排比的洗练短语、清晰而果断的语势,使原文的字词概念和句式语序尽可能在译文中再现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概而言之,赖发洛通过运用多种具体翻译操作方法,贯彻以“字词对应”为基础的、倾向直译的翻译策略,较为有效地践行了以质直求真为特色的“真实翻译”思想。赖氏追求的“真实翻译”尽管不同于几乎同时出现的、本杰明所倡导的旨在再现“纯语言”(pure language)的“真正翻译”(real translation)思想,但两者又似乎至少在一点上是相似的:因为后者为了实现译文的透明性,也强调直译原文(literal rendering)的必要性(Benjamin,2004:21)。
基于以上对赖译本的研读和思考,笔者着手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初步拟订如下一个写作提纲。论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赖发洛及其《论语》英译本、翻译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译本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和结语。其中,翻译基本策略为倾向直译且以“字词对应”为基础,具体翻译方法分为为四种,即字词对应、语序一致,字词对应、语序变换,字词调整、语序一致和字词调整、语序变换;译本的不足以翻译目的论为参照分为三类:悖离目的性法则的翻译失误、悖离连贯性法则的翻译失误和悖离忠实性法则的翻译失误,对每类译误又根据译本的具体情况加以细分,便于更好的例证和评析。
3、撰写与修改
论文撰写是整个论文工作的最重要阶段,也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最多的阶段。论文初稿的撰写主要是基于以上拟订的提纲,虽然在写作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困难,但通过适当运用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所掌握的知识,最终得到有效的解决。譬如,细读赖发洛《论语》英译本时,笔者做了大量的笔记,众多的例子和不同的想法着实令人难以取舍。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及研究需要,决定围绕主题和材料价值来加以分类和取舍。此处通过一个具体的做法加以说明。基于四种具体翻译方法,自己首先为每一种方法挑选出典型的例句(暂不考虑译文的准确与否),然后抽样统计各类译文所占的大体比例,进而评判译文的整体风格特点。例如:
1. 字词对应语序一致: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一”)
The Master said, Smooth words and fawning looks are seldom found with love.
2. 字词对应语序变换: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第十一”)
Nor would they follow, said the Master, if told to kill their lord or father.
3. 字词调整语序一致: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第七”)
The Master’s manner was warm yet dignified. He was stern, but not fierce;humble, yet easy.
4. 字词调整语序变换:
子曰:“吾不如老农。”(“子路第十三”)
The Master said, An old husbandman knows more than I do.
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这四类译文所占整个译文的比例大致为:第一类超过五分之三,第二类比第三类略多,但两者皆不足五分之一,而第四类最少,远低于十分之一。这一结果较为有力地支持了笔者对赖译本的判断,即译者贯彻“字词对应”为基础的、倾向直译的翻译策略,旨在诠释“真实翻译”的理念。
再如,囿于极为有限的参考文献,且线索难觅,自己想到专业课程所学的“滚雪球”文献检索法,运用后发现助益很大,效果颇佳。这里仅以查询译者Leonard A. Lyall的汉语名字为例加以说明。最初从掌握的资料来看,译者英文名字叫Leonard A. Lyall,然后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在一篇关于《论语》英译史的文章中发现其汉语音译名为莱尔;接下来,通过利用该汉语音译名及其原名查得一篇论文谈及此人曾为海关洋员,进而在《全球化视野:中国海关洋员与中西文化传播(1854-1950年)》一书中找到其更为常用的中文名:赖发洛,以及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发现了译者的另一个中文名:兰雅。这样,通过对相关数据库再次就译者英文名和三个汉语名字进行逐一搜索,结果更为充分地表明赖发洛《论语》英译本的研究迄今尚付阙如。
关于修改文章,清梁章钜说:“百工冶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其理一也。”(梁章钜,1973:1000)的确,要想写好论文,一个人必须在论文修改上下功夫。随着更多文献资料的查阅,笔者对论文初稿无论从遣词造句还是到篇章结构都进行了反复修改,既涉及到文中论点和论据的修正,也包括对所运用理论的调整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比如,论文初稿第四部分“译本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有段补充说明赖氏译本特色的文字,包括“淡化译语(英语)形合之法,如用‘,’代替‘;’或连接词以贴近源语(汉语);用词基本不用缩略形式”等内容。后经反复斟酌,尤其考虑到论文内容和观点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决定将该文字移至第二部分“赖发洛及其《论语》英译本”,用以说明赖译本的特色。
关于文中的理论运用,笔者借鉴专业课程所学知识,如理论的'工具性、理论运用和学术价值的关系等,通过比较不同翻译流派理论的特点,结合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最终决定选用翻译目的论来分类评鉴赖译本,并有效地揭示赖氏译本追求英语译文“更接近于汉语原文”、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理想化“真实翻译”为标志的翻译目的。
4、文体和引用之规范
翻译研究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既需要体现学术论文的基本性质,又应当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其中,符合文体和引用的规范是对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关于学术论文的文体,要求十分丰富,包括从语态到语气,从术语的运用到避免歧视用语等内容。如关于术语,不仅要意识到使用专业术语的必要性,也要注意语言精炼,尽量少用术语,更要避免歧义。鉴于此,笔者在撰写尤其修改赖译本研究论文时都进行了仔细参照和认真检验,对那些欠妥如口语化的表达甚至讹误之处,如对翻译目的论个别术语的误用,都逐一加以修正和改善。
引用的规范对撰写合格的翻译研究论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就引用而言,文章切忌断章取义,并应关注引用的核实及可靠性。为了避免引用的断章取义,熟悉引用文字的上下文十分关键。自己清楚记得老师曾在专业课上要求学生课后做引用查证练习,其中就有查阅“学而优则仕”的上下文。通过查阅,自己发现该语源自《论语》的“子张第十九”篇,上文是“仕而优则学”,并惊奇地发现该语为子夏所说,而非孔子所言。显然,这样的查证很有利于对该语的全面理解和准确使用。在修改关于赖译本研究的论文时,笔者努力查实引文,确保引用的可靠性。比如,为了更好地理解赖发洛所追求的“真实翻译”的涵义,文中引入了本杰明的“真正翻译”思想翻译学的论文写作技巧
为了查得“真正翻译”的出处,笔者在不同数据库中找到许多涉及该思想的论文,但基本上都是给出较为笼统的汉语解读,甚至还存在抵牾之处。为了更好地把握该思想,自己通过追根溯源,最终找到其原文具体出处,并发现本杰明这一思想与其“纯语言”哲学观密不可分,加深了对该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其实,为了引用的规范,本篇论文也是如此。譬如,上文引用了清朝学者梁章钜有关作文修改之语,最初找到的出处有二:《退庵论文》和《退庵随笔》,且没有出版社、具体页码等信息。通过多次搜索和查阅,笔者最终在《退庵随笔》第十九卷“学文”中查得原文,并通过阅读下文——有关欧阳修对《昼锦堂记》原稿起首两句的修改,更好地理解了引文,尤其是修改之于作文的重要性。
你好,外国电视剧英语论文有哪些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我认为从欧美影视剧中学习英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也非常有助于英语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