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创造的奇迹 2007-12-13 11:33:00 作者:伊丽莎白·恩斯 来源:《读者》2004.0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丁·沃尔作为战俘被关进了位于西伯利亚的一座战俘营里,从此离开了他的家乡乌克兰,离开了他的妻子安娜和儿子雅各布。在以后的几年里,他与家人天各一方,音信隔绝,以致连妻子在他被带走后不久又给他生下了一个名叫索妮娅的女儿都不知道。几年之后,当马丁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身心俱疲、憔悴不堪了,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不仅如此,在他的手上和脚上到处伤痕累累,那是严刑拷问时给他留下的惨痛印记。更让人不堪忍受的是,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生育能力了。不过,幸运的是,他好歹总算获得了自由。离开战俘营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到处去寻找妻子安娜和儿子雅各布。最后,他终于从红十字会打听到了家人的消息,方知他们都已经在前往西伯利亚的途中死去了。顿时,他伤心欲绝,悲不自胜。但是,直到那时,他仍旧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女儿。战争初期,安娜带着雅各布很幸运地逃亡到了德国。在那里,她遇到了一对非常仁慈的农民夫妇,他们收留了她和孩子。于是,安娜就在那里安顿下来,并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以及家务活。正是在那儿,她生下了她和马丁的女儿索妮娅。住在这个与她和马丁小时候生活过的乌克兰那和平宁静的乡下非常相像的地方。安娜想:“我们的生命还会再遭受到痛苦、苦难和分离的折磨吗?”她甚至相信,只要马丁也能来到德国,他们就一定可以重新开创新的生活。但是,事情却并不像她想象得那么好。几年之后,残酷的战争终于以德国的战败而结束了。安娜和孩子们高兴极了,他们以为马上就可以回家乡和马丁团聚了。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斯大林的军队将他们集中起来,并将他们赶进了拥挤不堪的运送牲口的火车上,还告诉他们说要将他们遣送回家。在那冷得像冰窖一样的火车上,食物和水都严重缺乏,他们经常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其实,安娜的心里非常清楚,他们根本就不是被遣送回家,而是被送往位于西伯利亚的那个充满恐怖的死亡集中营。她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她感到了绝望,终于,她病倒了。她的呼吸越来越困难,胸口也疼痛得越来越厉害了。她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了,于是,看着眼前这两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她一遍又一遍地祈祷着:“哦,上帝啊,求求您,请保佑我这两个无辜的孩子吧!”“雅各布,”她有气无力地对儿子说,“我病得很厉害,可能就要死了。我会到天堂去请求上帝保佑你们的。你要答应我,千万不能离开小索妮娅。上帝会保佑你们两个的。”第二天一大早,安娜就死了。人们将她的尸体装在货车上拉走了,埋在一个乱坟岗上。而她的两个孩子则被赶下了火车,送进了附近的孤儿院。如今,在这世上,他们真的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了。当马丁得知家人已经死亡的消息之后,他便停止了祈祷,因为他觉得他每一次面临转机的时候,上帝都会令他大失所望。在那之后,马丁被分配到一个公社里做工。在那儿,他像一个机器人似的机械地工作着。虽然,他的健康与体力已逐渐恢复了,但是,他的心他的感情却已经像死了一般,不论什么事,对他来说都已经无关紧要了。后来,有一天早上,他偶然遇见了和他在同一个公社工作的格蕾塔。如果不是她微笑着注视着马丁,马丁绝对不会认出眼前的这位姑娘竟然就是自己过去在家乡时的一位既充满了快乐、又聪明伶俐的同学。没想到在走过了这么多地方,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他们竟然能在此地重逢,这简直是太幸运了!接着,没过多久,他们就结婚了。于是,马丁觉得生活又充满了阳光,生命又有了意义。但是,对于有些女人来说,她们总是希望能有个孩子可以疼可以爱,而格蕾塔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虽然她知道马丁已经没有生育能力了,但是,她仍旧渴望能有个孩子。终于,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对马丁祈求说:“马丁,孤儿院里有许多门诺派教徒的孩子,我们何不去领养一个呢?”“格蕾塔,你怎会想到要领养一个孩子呢?”马丁吃惊地答道,“难道你不知道那些孩子都发生过些什么事吗?”这时的马丁,他的心再也经受不起任何打击了——他已经将它完全封闭了。但是,格蕾塔却始终没有放弃她的渴望,终于,她那强烈的爱战胜了马丁的冷漠与偏执。于是,在一天早上,马丁对她说道:“格蕾塔,你去吧,去领养一个孩子吧。”为了领养一个孩子,格蕾塔做好了一切准备。终于,去孤儿院领养孩子的日子到来了,那天一大早,她就搭上火车赶往孤儿院。来到孤儿院,走在那长长的、黑黑的走廊上,看着那些站成一排的孩子,审视着,权衡着。他们仰起那一张张沉默的小脸,乞求地望着她。她真想张开双臂把他们全都拥入怀中,并把他们全都带走。但是,她知道,她做不到。就在这时,有一个小女孩羞怯地微笑着,向她走来。“哦,这是上帝帮我做出的选择!”格蕾塔想。她单膝下跪,抬起一只手抚摸着小女孩的头,爱怜地问道:“你愿意跟我走吗?去一个有爸爸、妈妈的真正的家?”“哦,当然,我非常愿意,”她答道,“但是,您得等我一会儿,我去喊我哥哥来。我们要一块儿去才行,我不能离开他的。”格蕾塔非常难过,无奈地摇摇头说:“但是,我只能带一个孩子走啊。我希望你能跟我一块儿走。”小女孩又一次使劲地摇了摇头,说:“我一定要和哥哥在一起。以前,我们也有妈妈,她死的时候嘱咐哥哥要照顾我。她说上帝会照顾我们两个的。”这时,格蕾塔发现她已经不想再去寻找别的孩子了,因为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已深深地吸引了她,打动了她。她要回去和马丁好好商量商量。回到家,她向马丁恳求道:“马丁,有件事我必须要和你商量。我必须要带两个小孩一起回来,因为我选的那个小姑娘有个哥哥,她不能离开他。我求求你答应我。”“说实在的,格蕾塔,”马丁答道,“有那么多的孩子可供选择,你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个小女孩呢?难道不能选别的孩子吗?或者干脆就一个也不要。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听马丁这么一说,格蕾塔难过极了,并且不愿意再去孤儿院了。看着格蕾塔伤心的样子,马丁的心里不禁又涌起了一股爱怜。于是,爱又一次获得了胜利。这次,他建议他们两人一块儿去孤儿院,他也想见见那个小女孩。也许他能够说服她离开她的哥哥而愿意一个人接受领养呢。这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雅各布。也许他也被送进了孤儿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不也一样希望雅各布能被像格蕾塔这样的好人领养吗?当格蕾塔和马丁走进孤儿院的时候,那个小女孩来到走廊里迎接他们,这一次,她的手紧紧地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小男孩的身体非常瘦小,而且很虚弱,但是他那双疲惫的眼睛中却流露着柔和善良的目光。这时候,小女孩扑闪着明亮的大眼睛,轻声地对格蕾塔说:“您是来接我们的吗?”还没等格蕾塔接腔,那个小男孩就抢先开口了:“我答应过妈妈永远都不离开她的。妈妈临终的时候让我必须向她做保证。我答应了。所以,我很抱歉,她不能跟你们走。”马丁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两个可怜而又可爱的小孩子。片刻之后,他以一种坚决的语气果断地宣布道:“这两个孩子我们都要了。”他已经不可抗拒地被眼前这个瘦弱的小男孩吸引住了。于是,格蕾塔就跟着兄妹俩去收拾他们的衣服,而马丁则到办公室去办理领养手续。当格蕾塔两手各拉着一个孩子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却发现马丁正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只见他的脸苍白得像纸一样,双手也在剧烈地颤抖着,根本就无法签署领养文件。格蕾塔吓坏了,她以为马丁突然得了什么急症,于是,连忙跑过去,惊叫道:“马丁!你怎么啦?”当然,马丁根本就不是得了什么急症。“格蕾塔,你看看这些名字!”马丁一边说一边递给她一份文件。格蕾塔接过那份写有两个孩子名字的文件,读了起来:“雅各布·沃尔和索妮娅·沃尔,母亲系安娜·(巴特尔)·沃尔;父亲系马丁·沃尔。”不仅如此,除了索妮娅之外,他们三人的出生日期都与马丁记忆中的完全相符。“哦,格蕾塔,他们两个都是我的孩子啊!一个是我以为早就已经死了的我深爱的儿子雅各布,一个是我从来都不曾知道的女儿!如果不是你那么恳切地求我领养他们,如果没有你那颗洋溢着仁爱的心,我可能就会错过这次奇迹了!”马丁激动得泪流满面,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来,把两个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呜咽着说:“哦,格蕾塔,上帝真的就在我们身边!”
论据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论证 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即使像"三吏""三别"这些具有强烈揭露性和抨击性的作品,也在展示苦难的同时歌颂了生活于苦难中的人们相濡以沫的深情,说明了普通的老百姓也没有因为苦难而变得麻木。杜甫描写这些用以呼唤人们的良知和启沃人们的良心。
快乐是一剂良药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得更好,感觉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俄国心理学家K.柯克契耶夫试验过人在快乐与不快的思维中的状况。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威廉.贝特斯证明:人进入快乐的思维或看到愉快的景象,视力立刻得到改进。玛格丽特.柯贝特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几千年前,贤明的老所罗门王有一句格言:“快乐的心有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犹太教和基督教徒都把欢乐、喜悦、感恩、开朗列为通向正义和美好生活的途径,这也是很值得重视的。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快乐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之后得出结论说:古老的荷兰格言“快乐的人家不邪恶”,在科学上是站得住脚的。他们发现:大部分罪犯出身于不幸的家庭,或有一段不快乐的人际关系。耶鲁大学对“挫折”做过十年研究,结论是:我们所说的不道德和对他人的敌意,很多是因为自己的不幸才造成的。辛德勒博士说: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唯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唯一药方。“疾病(disease)”一词意味着一种不快乐的状态--dis,不,ease,安乐。最近有一项调查表明:大体上说,乐观开朗的企业家“注意事物光明的一面”,他们比悲观主义的企业家更能有所成就。看来,我们对于快乐的普通看法,有些是本末倒置的。我们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对自己说:“如果我健康、有成就,我就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乐。”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会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快乐不是挣来的东西,也不是应得的报酬。快乐不是道德问题,就象血液循环不是道德问题一样。快乐与血液循环二者都是健康生存的必要因素。快乐不过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你一直等到你“理应”进行快乐思维的时刻,你很可能产生你自己不配得到快乐的不快乐思想。“快乐不是美德的报酬,”斯宾诺莎说,“而是美德本身;我们不是由于抑制欲望而享受快乐,相反,我们享受快乐才能抑制欲望。” 很多正经人不敢追求快乐,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做是“自私”或“错误”的。无私的确能带来快乐,因为它不仅使我们的思想转向自己以外的东西,不注意自我反省、自己的过失,罪恶,烦恼,或“自满”的骄傲,而且使们能够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充实自己,想到他很重要,很有能力,能帮助别人得到更多的快乐。然而,如果我们从快乐中引出一个道德问题,认为它可以作为无私的一种报酬,那么,我们就很可能因为想得到快乐而觉得有罪。快乐出自于无私的存在和行为--是存在和行为的自然附属物,不是一种“酬金”或奖品。如果我们因为无私而得到报酬,那么下一个符合逻辑的推理是:我们越自我克制和越不幸,我们就越快乐。这一前提导致一个荒谬的结论:想要快乐必须不快乐。如果牵涉到什么道德问题的话,这个道德问题应与快乐有关而与不快乐无关。“不快乐的态度不仅痛苦,而且卑下丑陋,”詹姆斯说,“还有什么能比憔悴、哭泣和哀怨的情绪(不管是由什么外在疾病引起的)更卑下、更不值钱的呢?还有什么能比不快的表现更容易伤害别人?还有什么比不快的表现更不利于克服困难?不快乐的态度只能加剧和延长造成不快的困境,使不利的情况更加不利。”
林中的小鸟之所以可爱,无忧,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可以依靠,给它温暖怀抱的巢穴。如今,我也可以自豪地对它说,我也有一个可以给我无限关怀,装了满屋幸福,快乐,温馨,五彩缤纷的家,我知道,气球满溢的那一天,我也收获了满车的温暖。在我领悟到“家——温暖”,是我在五年级,那一次和好友为了刺激,满足自己的虚荣去了小学[旁的一间小网吧,却不幸被父亲像老鹰捉小鸡般的“拎”回家,接受了张韶涵说的“我的爱惊天动地”的教育。“说……为什么要去那里?”我看到父亲大发雷霆,绷着脸,隐藏不住的满腔怒火,粗糙而厚重的手,因大力拍在桌子上,已经像熟透的柿子,红彤彤的,我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神,之后,弟弟告诉我,父亲的眼睛,涨满了血丝,大概是太生气引起的。其实,还隐隐约约告诉了我,一种叫作“父爱”的东西。“家里有我需要的电脑吗?”我直冲冲的顶了一句,声音颤抖着,豆大的泪珠最终抵不过心中的不平衡,还是从眼眶中划了下来,“他们都在笑我土,连电脑都……”这时,母亲示意让父亲平静下来,让我进入她的房间,我是拖着沉重的步子,很不乐意的进去,母亲似乎也因为我进入网吧而哭泣过,我是从她微肿的双眼猜测到了,接着,她又出去了,留我在房间里,要我自己思考吧,这又是一种“母爱”。“算了,啊玲也是一时的冲动,别骂她了。”我在房内听到了母亲的声音,期待着父亲气消的话语,但没有。好一会儿,整个家都是安安静静的,连一跟针掉在地上也可以听见。终于,在这般静悄悄之后有了第一个声响,“我们家现存有多少钱?”这是父亲的声音,“母亲还没有回话。”“我们给啊玲买一太电脑吧,听说那种机器要三四千元就可以买仪态了。”父亲接下了未完成的话。“应该还差一千多,但那是唯一的积蓄了。”母亲担忧的说到。听到这,我按奈不住了,推开房门,说:“不用买了,反正,班里还有几个人家里也没有电脑!”说完这么一句,我就回房间了。在这一次的入网吧风波,让我感动了,父母亲多么的疼我,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多么希望我别误入歧途,所散发出的担忧,我可以理解到。我拥有温暖!一个温暖的家!路漫漫其修远兮温暖的爱永远伴着我上下求索
爱心创造的奇迹 2007-12-13 11:33:00 作者:伊丽莎白·恩斯 来源:《读者》2004.0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丁·沃尔作为战俘被关进了位于西伯利亚的一座战俘营里,从此离开了他的家乡乌克兰,离开了他的妻子安娜和儿子雅各布。在以后的几年里,他与家人天各一方,音信隔绝,以致连妻子在他被带走后不久又给他生下了一个名叫索妮娅的女儿都不知道。几年之后,当马丁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身心俱疲、憔悴不堪了,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不仅如此,在他的手上和脚上到处伤痕累累,那是严刑拷问时给他留下的惨痛印记。更让人不堪忍受的是,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生育能力了。不过,幸运的是,他好歹总算获得了自由。离开战俘营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到处去寻找妻子安娜和儿子雅各布。最后,他终于从红十字会打听到了家人的消息,方知他们都已经在前往西伯利亚的途中死去了。顿时,他伤心欲绝,悲不自胜。但是,直到那时,他仍旧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女儿。战争初期,安娜带着雅各布很幸运地逃亡到了德国。在那里,她遇到了一对非常仁慈的农民夫妇,他们收留了她和孩子。于是,安娜就在那里安顿下来,并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以及家务活。正是在那儿,她生下了她和马丁的女儿索妮娅。住在这个与她和马丁小时候生活过的乌克兰那和平宁静的乡下非常相像的地方。安娜想:“我们的生命还会再遭受到痛苦、苦难和分离的折磨吗?”她甚至相信,只要马丁也能来到德国,他们就一定可以重新开创新的生活。但是,事情却并不像她想象得那么好。几年之后,残酷的战争终于以德国的战败而结束了。安娜和孩子们高兴极了,他们以为马上就可以回家乡和马丁团聚了。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斯大林的军队将他们集中起来,并将他们赶进了拥挤不堪的运送牲口的火车上,还告诉他们说要将他们遣送回家。在那冷得像冰窖一样的火车上,食物和水都严重缺乏,他们经常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其实,安娜的心里非常清楚,他们根本就不是被遣送回家,而是被送往位于西伯利亚的那个充满恐怖的死亡集中营。她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她感到了绝望,终于,她病倒了。她的呼吸越来越困难,胸口也疼痛得越来越厉害了。她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了,于是,看着眼前这两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她一遍又一遍地祈祷着:“哦,上帝啊,求求您,请保佑我这两个无辜的孩子吧!”“雅各布,”她有气无力地对儿子说,“我病得很厉害,可能就要死了。我会到天堂去请求上帝保佑你们的。你要答应我,千万不能离开小索妮娅。上帝会保佑你们两个的。”第二天一大早,安娜就死了。人们将她的尸体装在货车上拉走了,埋在一个乱坟岗上。而她的两个孩子则被赶下了火车,送进了附近的孤儿院。如今,在这世上,他们真的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了。当马丁得知家人已经死亡的消息之后,他便停止了祈祷,因为他觉得他每一次面临转机的时候,上帝都会令他大失所望。在那之后,马丁被分配到一个公社里做工。在那儿,他像一个机器人似的机械地工作着。虽然,他的健康与体力已逐渐恢复了,但是,他的心他的感情却已经像死了一般,不论什么事,对他来说都已经无关紧要了。后来,有一天早上,他偶然遇见了和他在同一个公社工作的格蕾塔。如果不是她微笑着注视着马丁,马丁绝对不会认出眼前的这位姑娘竟然就是自己过去在家乡时的一位既充满了快乐、又聪明伶俐的同学。没想到在走过了这么多地方,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他们竟然能在此地重逢,这简直是太幸运了!接着,没过多久,他们就结婚了。于是,马丁觉得生活又充满了阳光,生命又有了意义。但是,对于有些女人来说,她们总是希望能有个孩子可以疼可以爱,而格蕾塔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虽然她知道马丁已经没有生育能力了,但是,她仍旧渴望能有个孩子。终于,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对马丁祈求说:“马丁,孤儿院里有许多门诺派教徒的孩子,我们何不去领养一个呢?”“格蕾塔,你怎会想到要领养一个孩子呢?”马丁吃惊地答道,“难道你不知道那些孩子都发生过些什么事吗?”这时的马丁,他的心再也经受不起任何打击了——他已经将它完全封闭了。但是,格蕾塔却始终没有放弃她的渴望,终于,她那强烈的爱战胜了马丁的冷漠与偏执。于是,在一天早上,马丁对她说道:“格蕾塔,你去吧,去领养一个孩子吧。”为了领养一个孩子,格蕾塔做好了一切准备。终于,去孤儿院领养孩子的日子到来了,那天一大早,她就搭上火车赶往孤儿院。来到孤儿院,走在那长长的、黑黑的走廊上,看着那些站成一排的孩子,审视着,权衡着。他们仰起那一张张沉默的小脸,乞求地望着她。她真想张开双臂把他们全都拥入怀中,并把他们全都带走。但是,她知道,她做不到。就在这时,有一个小女孩羞怯地微笑着,向她走来。“哦,这是上帝帮我做出的选择!”格蕾塔想。她单膝下跪,抬起一只手抚摸着小女孩的头,爱怜地问道:“你愿意跟我走吗?去一个有爸爸、妈妈的真正的家?”“哦,当然,我非常愿意,”她答道,“但是,您得等我一会儿,我去喊我哥哥来。我们要一块儿去才行,我不能离开他的。”格蕾塔非常难过,无奈地摇摇头说:“但是,我只能带一个孩子走啊。我希望你能跟我一块儿走。”小女孩又一次使劲地摇了摇头,说:“我一定要和哥哥在一起。以前,我们也有妈妈,她死的时候嘱咐哥哥要照顾我。她说上帝会照顾我们两个的。”这时,格蕾塔发现她已经不想再去寻找别的孩子了,因为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已深深地吸引了她,打动了她。她要回去和马丁好好商量商量。回到家,她向马丁恳求道:“马丁,有件事我必须要和你商量。我必须要带两个小孩一起回来,因为我选的那个小姑娘有个哥哥,她不能离开他。我求求你答应我。”“说实在的,格蕾塔,”马丁答道,“有那么多的孩子可供选择,你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个小女孩呢?难道不能选别的孩子吗?或者干脆就一个也不要。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听马丁这么一说,格蕾塔难过极了,并且不愿意再去孤儿院了。看着格蕾塔伤心的样子,马丁的心里不禁又涌起了一股爱怜。于是,爱又一次获得了胜利。这次,他建议他们两人一块儿去孤儿院,他也想见见那个小女孩。也许他能够说服她离开她的哥哥而愿意一个人接受领养呢。这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雅各布。也许他也被送进了孤儿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不也一样希望雅各布能被像格蕾塔这样的好人领养吗?当格蕾塔和马丁走进孤儿院的时候,那个小女孩来到走廊里迎接他们,这一次,她的手紧紧地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小男孩的身体非常瘦小,而且很虚弱,但是他那双疲惫的眼睛中却流露着柔和善良的目光。这时候,小女孩扑闪着明亮的大眼睛,轻声地对格蕾塔说:“您是来接我们的吗?”还没等格蕾塔接腔,那个小男孩就抢先开口了:“我答应过妈妈永远都不离开她的。妈妈临终的时候让我必须向她做保证。我答应了。所以,我很抱歉,她不能跟你们走。”马丁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两个可怜而又可爱的小孩子。片刻之后,他以一种坚决的语气果断地宣布道:“这两个孩子我们都要了。”他已经不可抗拒地被眼前这个瘦弱的小男孩吸引住了。于是,格蕾塔就跟着兄妹俩去收拾他们的衣服,而马丁则到办公室去办理领养手续。当格蕾塔两手各拉着一个孩子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却发现马丁正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只见他的脸苍白得像纸一样,双手也在剧烈地颤抖着,根本就无法签署领养文件。格蕾塔吓坏了,她以为马丁突然得了什么急症,于是,连忙跑过去,惊叫道:“马丁!你怎么啦?”当然,马丁根本就不是得了什么急症。“格蕾塔,你看看这些名字!”马丁一边说一边递给她一份文件。格蕾塔接过那份写有两个孩子名字的文件,读了起来:“雅各布·沃尔和索妮娅·沃尔,母亲系安娜·(巴特尔)·沃尔;父亲系马丁·沃尔。”不仅如此,除了索妮娅之外,他们三人的出生日期都与马丁记忆中的完全相符。“哦,格蕾塔,他们两个都是我的孩子啊!一个是我以为早就已经死了的我深爱的儿子雅各布,一个是我从来都不曾知道的女儿!如果不是你那么恳切地求我领养他们,如果没有你那颗洋溢着仁爱的心,我可能就会错过这次奇迹了!”马丁激动得泪流满面,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来,把两个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呜咽着说:“哦,格蕾塔,上帝真的就在我们身边!”
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善美 也没有绝对的假恶丑
仁慈,慈爱,有爱心,普爱就是爱心普照大地,对所有人都要有爱,真正的善良才是最美丽的。
什么是仁慈?什么是残忍?对一个人严格要求,甚至严格到不近人情就是残忍吗?不,不是的,真正的仁慈也许就是一种残忍。新一期的《青年文摘》好文章一篇接一篇,精彩得令我爱不释手,特别是一篇名叫《鹰志》的文章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我。正如题目所说,这是一篇描写鹰这种动物生活习性与性格的文章,它生动而详细地向我们述说了老鹰的一生。通过文章我了解到老鹰的一生竟然是那么的艰难。从小鹰一出生就有无数个考验在等着它们。它们从小就必须明白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在恶劣的大自然里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残忍”的鹰是如此绝情,因为它们明白若不如此,它们的后代很可能就没有生存的机会。母鹰为了让小鹰明白它生命中必须的第一反应就是飞翔,它们会将初生小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断,然后从空中无数次将它们丢下,小鹰们为了生存下去只能挣扎着飞翔,翅膀渐渐的就会变得刚硬如铁,极具力量,为今后更好的飞翔打下坚实的基础。母鹰在小鹰出生后的几天,就会强行给它们断食,直到饥饿的小鹰发出一声声哀鸣,那种尖利、刚烈之音,似乎是从它们的喉咙中飞出的一把把利刃。这时母鹰就会为它们喂食了,因为母鹰知道能在绝望愤怒并发出这种声音,说明它们具备在绝境中迸发力量的能力,也由此证明它是一只真正的鹰了。鹰对待死亡的态度同样令人惊叹,鹰不会等死,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便会自己一头撞到岩石上,然后悲壮地掉下悬崖。是什么原因让鹰如此“残忍”?这究竟是一种仁慈还是一种残忍?鹰为了使自己变得刚强,竟这样无情地对待自己。换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在无情的自然界里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生存,就是出于这种原因,鹰勇于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在死亡的边缘获得再生。没错,我们无法体会这种恐惧死亡却又时刻可能身陷险境的感受。不仅仅是鹰,还有许多动物都是这样,勇于向自己挑战,敢于向命运抗争。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中适应、生存。我仿佛从鹰的那种冷酷无情的眼神中看到了生命的全部意义。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残忍也是一种仁慈。
写作思路:举一些事例论证仁者爱人的观点。
“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巴金
“爱自己”还是“爱他人”这个观点自古以来哲学家们莫衷一是,或是王尔德的“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或是孟子所秉持的“仁者爱人”即使格格不入,但都各有道理。但我觉得,这两者并不矛盾,私认为爱他人是终身浪漫的巅峰。开始和巅峰,不都一样重要吗。
但也不乏有人说,爱自己是自私的体现,应该时时刻刻心里放着他人才是对世界最大的尊重。可是爱己不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珍视,一种对自我精神的认可吗。
它不等同于自命清高,不等同于孤芳自赏,而是一个不卑不亢的起点,是李白口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鲁迅笔下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爱己的人,大多数会践踏自己,践踏自己就是践踏生命,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脆弱的东西,但同时,也是最宝贵的东西。
人类漫漫历史长河,正是无数个生命,也就是无数个独一无二的小小星辰构成了这浩瀚星河,从千年前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日新月异,上天入地九万里的征程也是一个又一个的“我”闯出来的。
对于这种践踏生命,践踏自我的人,能有什么资格去爱他人?不可否认,确实,有些小人之辈只爱自己,对他人的生命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但众所周知的是,这种人即使事业有成,但也是惹人唾弃的利己主义者,更别提碌碌无为者了。
但也有人会认为,在人心愈来愈坚硬,人情愈来愈淡薄的当下,更多的只会是爱自己的人。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在危机丛生的雷区勇往直前,只为保障周边民居安全的杜富国,那在生死一线的高空临危不惧,极为镇定以超人胆识解决了突降灾难的刘传健。
那在疫情肆虐中华大地,身负青囊,从不畏惧的白衣天使们,以血肉之躯,撑起了一道血肉屏障,挂帅出征的钟南山。难道是怀着一颗爱自己不爱他人的心境,做出这样一件又一件令人颂赞的事迹吗,难道他们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吗?
为什么他们会做出这些事,不仅是因为他们爱他人,更是因为他们同时也是爱着自己的。正是因为爱自己,他们懂得生命的珍贵,懂得爱的珍贵,才更愿意分享爱,才更明白被爱的美好,才更希望别人也得到爱,所以周国平先生有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懂得自爱的人才能爱人,也懂得馈赠,惟有先学会爱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才有力量去爱别人。
创作思路: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二人成仁,仁者爱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
爱自己,人性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万物灵长――人。
爱别人,就像老鼠爱大米,生存的本能。
所以,爱自己与爱别人之间没有丝毫的矛盾,两者同为“仁”的两个方面,两个互相映衬的表现。
古时,周王曾这样问孔子:一个国家要繁荣安定,需要哪些东西维持?孔子答道:需要三样东西――君王要有百姓的拥戴;官府仓库要有足够的粮食;军队要有充足的军备。周王又问道:倘若要在三者中除去一项,应为什么?
军备!
两项呢?
军备和粮食!
孔子的回答揭示了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首要条件:爱人!君王要爱戴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来以仁爱之心泽被苍生的君王,哪一个不是成就了千古英名?
更何况这样爱别人,却是最好的爱护了自己。周王这样问孔子,本意无非是想知道怎样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出自于爱自己的本能。而后他能按照孔子的做法――爱人,则振家兴国。
所以爱别人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这就是“仁”的归宿。
又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救了一个溺水的人,官府要奖孔子的学生,他却拒绝了。最初大家纷纷赞扬他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可后来孔子却责备他:倘若人人都像你这样,做了好事,别人要封赏你,你却不接受,没有报酬而又极其危险的事情,那以后还有谁敢去做?你这是开了一个消极的先河!
孔子的话是何等的精辟入理,孔子的那个学生见义勇为,就该奖赏,他也应该领赏,这样爱自己,为自己着想,却也是为别人着想,当以后有人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就有人帮助他了。这是另一种层面的爱别人,就好比,你如今栽了一棵小树,后人乘凉。
所以爱自己也可以更好地爱别人,这就是“仁”的起点。
二千多年以前的孔子,就提出仁者爱人,并且给人们好好地上了两堂课。如今,我们成长的必修课上,也应该有“仁者爱人”的教程。
让我们温故:仁者爱人;
让我们知新: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二人成仁,仁者爱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爱自己,人性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万物灵长――人。爱别人,就像老鼠爱大米,生存的本能。所以,爱自己与爱别人之间没有丝毫的矛盾,两者同为“仁”的两个方面,两个互相映衬的表现。古时,周王曾这样问孔子:一个国家要繁荣安定,需要哪些东西维持?孔子答道:需要三样东西――君王要有百姓的拥戴;官府仓库要有足够的粮食;军队要有充足的军备。周王又问道:倘若要在三者中除去一项,应为什么?军备!两项呢?军备和粮食!孔子的回答揭示了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首要条件:爱人!君王要爱戴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来以仁爱之心泽被苍生的君王,哪一个不是成就了千古英名?更何况这样爱别人,却是最好的爱护了自己。周王这样问孔子,本意无非是想知道怎样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出自于爱自己的本能。而后他能按照孔子的做法――爱人,则振家兴国。所以爱别人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这就是“仁”的归宿。又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救了一个溺水的人,官府要奖孔子的学生,他却拒绝了。最初大家纷纷赞扬他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可后来孔子却责备他:倘若人人都像你这样,做了好事,别人要封赏你,你却不接受,没有报酬而又极其危险的事情,那以后还有谁敢去做?你这是开了一个消极的先河!孔子的话是何等的精辟入理,孔子的那个学生见义勇为,就该奖赏,他也应该领赏,这样爱自己,为自己着想,却也是为别人着想,当以后有人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就有人帮助他了。这是另一种层面的爱别人,就好比,你如今栽了一棵小树,后人乘凉。所以爱自己也可以更好地爱别人,这就是“仁”的起点。二千多年以前的孔子,就提出仁者爱人,并且给人们好好地上了两堂课。如今,我们成长的必修课上,也应该有“仁者爱人”的教程。让我们温故:仁者爱人;让我们知新: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仁爱与博爱:中西文化析论三二“博爱”的呼声遍天下,却已很少再听到“仁爱”之名!“博爱”虽然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更不是基督教的专利,但是,当我们在使用“博爱”这个名词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把它与西方文化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美好词语。我们去赞美“博爱”,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我们赞美“博爱”的时候忽视、轻视、贬低了“仁爱”,就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了,因为于此相伴随着的,是失去对华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华夏文化讲不讲“博爱”?《论语》中说“泛爱众”,这不是“博爱”吗?《墨子》中说“兼爱”,这不是“博爱”吗?《周易》中说“厚德载物”、“生生之谓易”,这不是“博爱”吗?《老子》中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不是“博爱”吗?但是,华夏文化不单纯讲这种“博爱”,因为这只是“推爱”的必然结果,却不是途径。大家都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却不可能说对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付出完全同样的爱心,对自己的子女和别人的子女具有完全相等的爱心。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我们要祭祀我们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去祭祀别人的祖先。如果有人不祭祀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别人的祖先,那么,这个人不是谄媚别人是为了什么呢?同样,如果一个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却去孝敬别人的父母,爱别人的子女,那么,他的心态能算是正常吗?因此,爱是有层次的,而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由对自己父母的孝敬到对别人父母的孝敬,由对自己子女的爱心到对别人子女的爱心,需要一个“推及”的过程,没有这个“推及”的过程,就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不尊重别人的父母,只爱自己的子女却不重视别人的子女,这是自私的“孝”与“爱”,要知道,我的父母、子女对于别人来说,都是“别人”的,都这样的话,谁的父母、子女还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护呢?另一种是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完全相同的对待,这样可能做到吗?妻子对公婆的孝敬和对父母的孝敬、丈夫对岳父母的孝敬和对父母的孝敬,两者能一样吗?孝敬父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孝敬公婆或岳父母则是出于理性的修养。如何实现这个“推及”的过程?第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对第一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要看我们是否努力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在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的时候,可曾想到过不要影响别人的理想追求?可曾想到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实现他的理想追求?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地在背后污蔑、损害别人,这是卑鄙无耻;有的人为了害怕别人超越自己而影响自己的目的,在能帮助别人的情况下也不帮助,甚至在对方遭遇不幸的时候幸灾乐祸,这是自私自利。卑鄙无耻的人,会遭到他人的唾弃;自私自利的人,不会有真朋友。9 O5 a3 O9 Z" C9 x对第二条,大家更熟悉,可是,要做到这一条,比第一条难一些。遇到困难或危险的时候,自己避之惟恐不及,却把别人推到前面去;在需要担当风险的时候,自己推脱责任,却让别人去承担责任;看到别人为救天下而周游列国的时候,讥讽为“丧家之犬”,之后又对被大众奉为圣贤的人肆意侮辱。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仁爱之心,如何“推己及人”?这样的人,根本谈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是把自己不爱做的事专门让别人去做,甚至别人做了之后还要冷嘲热讽,或者夺人之功为己有。( h" v" F: H4 }) V/ J, [* K第三条涉及到推爱的次序问题。《孟子·尽心上》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就是说,人对于动植物,只有爱惜之情,却谈不到仁心,因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所以说“仁者爱人”,对动植物的爱不能称之为仁。所以,动植物可以作为我们的食物,我们却要爱惜,不能为了奢侈享受失去节制,否则就是暴殄天物。官员对于百姓,必须有仁爱之心,却谈不到亲近,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一旦官员与民太亲近就难得保持公正之心,所以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官员只要尊重百姓的人格和本性就可以了。子女对于父母,需要亲近,却不是说只是仁爱的问题,因为亲近之中包含仁爱,仁爱之中却不包含亲近,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天然的关系,一旦这种天然的关系遭到破坏,那么,家庭也就破裂了,家庭的破裂会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 }2 t7 j* O& L. c8 P. C有人会说:“如果只要求我去对别人仁爱,别人对我不讲仁爱怎么办?我的兄弟姐妹不孝敬自己的父母,我凭什么去孝敬?”华夏文化主张“正己”,就像孔子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要知道,我们用仁爱之心对待别人,别人才可能对我仁爱;我们对别人不仁爱,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对我们的仁爱?要知道,父母是我与兄弟姐妹一起的父母,但是,更是我的父母,当父母受苦受难的时候,是我的父母在受苦受难,如果我能孝敬父母,那么,我与兄弟姐妹的父母就都避免了受苦受难,所以,孝不孝敬完全在我,何必攀着别人呢?, M8 B t! o: d. K# y \' h v r+ _《周易》的“元亨利贞”对应“仁礼义智”,这里所说的“仁”是“五常”之中的一部分,四者合起来则是“生生”的“大道”。孔安国《尚书序》中说:“三皇之书,名为三坟,言大道也;五帝之书,名为五典,言常道也。”“五常”之中的“仁”是“爱人”,属于“常道”,也就是“据于德”的“德”中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推及”,便可以达到“大道”之中的“仁”的境界,这个“仁”便是“至仁”、“至善”,也就是“无为无不为”、“无私无欲”的“道”。“至仁至善”的境界,就是“博爱”、“兼爱”的境界,但是,如果有了“推及”的过程,它就是我们的理想境界;如果没有“推及”的过程,只谈“博爱”、“兼爱”,却会导致使人把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同样对待的“妄爱”、“滥爱”。1 [8 H2 e1 m* M* i“仁爱”是由立足点同时又讲究推及于人的,“博爱”则没有立足点而空谈爱心的;“仁爱”是实实在在的,“博爱”则具有迷惑性。如果他们不爱自己的民族,莫非能真心去爱其他民族吗?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不孝敬,莫非能真心去敬重别人的父母吗?他们对自己的子女不爱护,莫非能真心去爱护别人的子女吗?他们不关系自己的亲人,莫非能真心去关系朋友吗?他们对狗与猫特别关爱,关爱的程度超过了自己的亲人!不讲“仁爱”却讲“博爱”是我们选择文化的错误!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中国慈善事业具有如下特色:1、慈善思想源远流长;2、慈善活动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密切;3、近代慈善事业受西方影响而发展;4、当代的慈善事业起步晚。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与之相应的是,其慈善思想也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与随后的佛家、道家都对慈善有过精辟的阐述。譬如,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墨家讲“兼爱”,各流各派虽在表述上不尽相同,然义理相近,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以及人类共通的人道理念和道德准则。
近年来,盖茨、巴菲特来华劝捐,陈广标“高调慈善”甚至“暴力慈善”,众明星“诈捐”事件将”慈善“二字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使这原本清净温暖的二字蒙上一层尴尬的尘封。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该以怎样的标准衡量慈善?今年新出炉的“中国慈善排行榜”似乎给了我们一种误导。且不说又仅凭捐款发票评定企业家是否慈善客观与否,仅是凭金钱数额多少来衡量慈善便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科学的导向。犹记得2007年美国一场慈善晚宴,捐出25美分的小女孩说的那句“慈善不是钱,是心”,猛然敲醒了无数为慈善问题而迷茫的人。是的,“心”,才是衡量慈善的真正标准。细观当下,我们不难发现,“慈善”在“金钱至上”的观念中,竟逐渐变了味道,甚至向病态发展。层出不穷的“诈捐门”和质疑“炒作”的声音所折射出的并非只有社会信用的缺失,归根结底,还是慈善心理的扭曲。这些人把慈善看做噱头,看做炫富的工具,甚至看做满足虚荣心的“秀”以及获取道德优越感的途径,这样的慈善、毫无高尚可言。正如前几日微博上盛传的那张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苍白的脸与镜头着重表现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几十万现金,强烈对比之下,女孩无奈地眼神正式对这种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伪慈善”行为的最好控诉。真正的慈善应当从心出发,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内心的关怀与给予。如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需要的就是一种渗透了真切人文关怀的健康的慈善观。金钱的多少绝不能用来衡量心灵的重量。去年被美国总统授予“公民奖章”的关惠群,每天两点起床曲接济各地的流浪者,在他看来,并不富裕的自己在行善中最关键的不是钱。而是真诚与尊重。他坚持和他们吃一样的饭,并从不吝啬给他们拥抱。关惠群这一游乐场管理员用来为善举买单的微薄薪资与“慈善排行榜”上动辄上千万的数字相比,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但他灵魂的高度绝不会因此减损一分一毫。因为,他与那些得意地对乞丐说“嗟,来食”的人不同,她的每一份善举都是从“心”出发。金钱从来就不是慈善的唯一衡量标准,这世上也并非“达”方可“兼济天下”,只要我们从“心”出发,用与他人平等的灵魂,给予爱和尊重,每个人都可登上“心灵的慈善榜”;施舍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道德优越,我们生来就亏钱这个无私的世界阳光空气和水,每个人都是负债者,对他人的帮助是以感恩的心对这世界微不足道的偿还。所以请让慈善从心中起飞,以感恩和尊重做翅膀,融入温暖的天空,世界安详。
善举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表达方法,是一种本能。当心灵被触动时, 善举就被激发了出来,它即像一口火山,随时就会爆发,又像一弘清泉,无时无刻不在流着,人人崇敬它,因为它会带来快乐,人人又期盼它,因为人们不知道它时时存在,当你看见两个饥寒交迫的老人相依为命,你想要关心他们而做出了等等行为,这就是 善举!1. 好的办法和措施。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效各有机会》:“都御史 张楷 、都督 刘聚 征 闽 寇,尚书 石璞 、都督 徐恭 等征 浙 寇,皆无善举,皆当劾,而 楷 聚 尤甚。” 清 杭世骏 《质疑·礼记》:“若非简其礼,则定 卫 之乱,亦同盟之善举。”2. 慈善的行为。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吴翠凤》:“ 凤 喜出非望,将银遍餽亲邻,悉充善举。” 叶圣陶 《乡里善人》:“甲子那一年,由 康翁 发起,举办难民收容所的事情,我以为应该写进去。这并不需要夸张,却是十足的善举。”
① 爱我中华② 一块平凡土地上的神奇民族③ 一个民族的历史
《红星染血,红旗飘扬》 《壮烈红星,鲜红热血》 《飘扬热血的红旗》 《血染五星红旗,志染九州大地》 《献出生命,收获荣誉》 《祖国儿女
①祖国在我心中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③爱我中华④腾飞吧,巨龙⑤东方巨龙⑥日益强大的中国
1、《讲卫生,还祖国一片蓝天》、《红星染血,红旗飘扬》、《壮烈红星,鲜红热血》2、《飘扬热血的红旗》、《血染五星红旗,志染九州大地》、《献出生命,收获荣誉》3、《祖国儿女》、《一片天和五颗星》、《祖国万岁》4、《爱国与小事》、《站起的雄狮》、《今日的红旗》5、《闪耀的五星》、《我心中的爱国主义》、《爱国,是对祖国感情的一种表达》6、《有国才有家》、《做坚定的爱国者》、《我有一个中国梦》7、《美丽的中国》、《我和我的祖国》、《感恩祖国》8、《共筑中国梦》、《放飞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9、《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梦,民族梦》、《勿忘国耻,振光中华》10、《祖国的明天会更好》、《做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我心中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