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运输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运输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如果是网页的话应该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书写。

网站类参考如下:

1、【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2、【21】中科院报告:我国现代物流2007年将保持快速发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年2月24日,这里写具体网址。

3、【22】2006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中国仓储与物流网,2007年4月29日,这里写具体网址。

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一、引用文献不宜过于陈旧。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学术造诣的程度及对同类文献的检索水平、利用能力。作者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较新颖,能反映同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和学术水平。

二、引用文献类型应呈一定比例。根据相关规定,文后参考文献的类型主要有: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连续出版物(期刊)、论文集析出文献、报纸、标准、专利及电子文献等。

轨道交通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那么,轨道交通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收集一些优秀的范例,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1]艾里克.拉斯缕森,博萍与信息-博弃论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2]白慧明.铁路建设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建议[J]理论探讨,2011 (3) :16-18.

[3]白树强,全球竞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白云峰.髙速铁路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包昌火,谢新洲.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4.

[6]北京一上海高速铁路运输需求量顶测研究报告.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0.

[7]陈建南,赖小平等,广东医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 (3): 11-34.

[8]陈杰、史峰,提高广州地区铁路货运效率的分析与对策,《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 44-45.

[9]陈牛生.我国铁路货运价格改革初探[J].综合运输,2005(11) :1-20.

[10]陈学武.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预测的层次分析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8,28(3) :23-26.

[11]戴玲玲.髙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关系研究--以京沪线为例[D]: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12]丁小玲.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绿色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13]樊纲.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J].经济日报,2002.

[14]樊一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D]:学位论文.陕西:长安大学,2009.

[15]范英书.优化运输组织扩大运输能力[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6) :35-36.

[16]方琪根.高速铁路运营成本的作业成本法测算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10):134-136.

[17]费志刚.铁路、民航客运市场竞争焦点及对策探讨[J].铁路运输与经济,2003 (9):4"6.

[18]冯焕焕:区域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分担率的研究仁[D],哈尔滨五业大学.2005:30 - 46.

[19]傅选义.高速铁路与资源节约[J].中国铁路,2010. 12

[20]高速铁路客货运量预测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的研究分题报告之十[R].天津: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1995.

[21]龚深弟.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情况与趋势[J].高速铁路与铁道建筑,2003 (4): 1-13.

[22]郭大为.国外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组织模式[J].国外铁路,2004 (8): 79-81.

[23]郭晶伟.基于效能价格的出租车合理比价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2): 53-57.

[24]郭晶伟.基于效能价格的出租车合理比价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2): 53-57.

[25]郭文军等.髙速铁路对交通运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J].中国铁路,2000(4):56-59.

[26]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7]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安全评价通则[S]

[2]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安全验收评价导则[S]

[3]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S]、北京,2004

[4]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地铁工程质童验收管理办法[S]、广州,2002

[5]刘铁民,钟茂华,等、地下工程安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8]国建华.时代呼唤“绿色交通”--铁路与我国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J].铁道知识,2010(1):60-64.

[29]韩雪松.产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 (4): 30-31.

[30]郝艺.中国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价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1 邹胜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2):108.

2 David BAYLISS.世界范围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现状(英文)[J].TRI杂志(交通版),2006(2):17-18.

3 樊颖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2006(2):67.

4 全永棠,孙壮志.关于BRT与轨道交通的理性思考[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2):117.

5 孙章.城市轨道交通的世纪回眸[J].上海交通运输,2006(3):14.

6 P.Y.Loo,L.Y.Chow.可持续城市交通:理念,政策与方法(英文)[J].ASCE,2006(6):76-77.

[1]芮睿,王昊,杜春茂等、浅议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3(4):156-157

[2]刘磊,孙智宏,周鹏等、提高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J]、都市快轨交通,2014,27(2):30-34

[3]肖本江、景观影响调查在轨道交通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的初步尝试[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7,34(3):111-115

[4]孙翠菊,陈侠,李晓娟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1]孙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铁路,2008(4):51-55.

[2]欧阳洁,钟振远,罗竞哲.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32.

[3]李耀宗.关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规模的反思[J].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83-85.

[4]孟迎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5]杨京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与布局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1]谢凯旋,缑小涛,孙天轶.轨道交通站域建筑一体化设计---以杭州地铁一号线乔司站为例[J].建筑技艺,2015,10:112-115.

[2]杨佩云.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的调查研究[J].设计,2015,21:111-113.

[3]李政,王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的导向研究---以武汉轨道交通换乘站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0:56-60+4.

[4]王成芳,孙一民,张春阳,黄烨勍,李敏稚.基于“节点-场所”特性的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J].规划师,2014,10:30-34.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2]朱顺应、郭志勇.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U].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赵惠祥、余世昌.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

[4]张殿业、金键、杨京帅.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04.4[5]施毓凤、杨晟、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6

[6]《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2009

[7]费安平.地铁运营安全管理.2006.12

[8]费安平、周世爽、吴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运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9]费安平、顾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

[10] 韩荔.站务员行车组织教材.2008.2

[1] 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2] GB50090-99,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S].

[3] 许有全,高 亮.城市轨道交通用道岔有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3(5).

[4] 陈后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3(8).

[1]杜建卿.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4.

[2]谢晓忠,李淑庆,冯绍海.城市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建设关系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05.

[3]陆锡明,陈必壮,王祥.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理念[J].城市交通,2010,04.

运输的期刊参考文献

提供一些“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移”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参考。[1] 方骥. 物流与商流融合:颇具活力的现代物流业态——兼谈传统储运业的发展趋向[J]. 中国储运, 2007,(02) . [2] 谭建华. 整合为手段 提升为目标——探索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J]. 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6,(01) . [3] 李宪春. 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J]. 北京物资流通, 2006,(04) . [4] 华细玲,吴倩. 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几点思考[J]. 价格月刊, 2006,(03) . [5] 尹红璋,兰兴旺,魏正伟. 论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化[J]. 物流技术, 2004,(04) . [6] 杨华. 传统储运怎样向现代物流演变[J]. 中国储运, 2005,(02) . [7] 林琳,林海北. 传统储运企业的“二次创业”[J]. 商场现代化, 2007,(07) . [8] 慕寒. 传统储运企业的中国式转型[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10) . [9] 单正兵. 传统仓储业与现代物流[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01) . [10] 王奕俊. 传统储运企业的转型之路[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6,(05) . [11] 刘飞燕. 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实施问题探讨[J].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06,(03) . [12] 单正兵. 传统仓储业与现代物流[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01) . [13]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的区别[J]. 水路运输文摘, 2006,(Z1) . [14] 梁娟. 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研究——基于资源整合和核心能力[J]. 物流科技, 2006,(03) . [15] 李兰冰,刘秉镰. 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J]. 物流技术, 2005,(04) . [16] 刘颖. 交通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战略思考[J]. 世界海运, 2003,(03) . [17] 程欣. 论传统仓储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J]. 中国储运, 2007,(09) .[18] 段李杰. 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的战略转型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2) .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铁路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以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为路网主骨架加以重点建设(八纵:为京哈、沿海、京沪、京广、京九、大湛、包柳兰昆通道:八横:为京兰藏、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及西南出海通道)。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15万公里。公路建设成效显着,1985—2001年新增公路里程49.30万公里,年均增长3.08万公里,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6.1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2万公里。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2002年达到12.15万公里。到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其中深水泊位达到822个,主要港口生产性泊位比1989年增长了1.1倍。到200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标箱(TEU),其中上海港超过800万标箱、深圳港超过700万标箱,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名。2001年航空线路为1,143条,航空运输线路总长度为155.36万公里,为10年以前(1991年)55.91万公里的2.78倍。2001年输油管总长度13,272公里,为10年前1992年的1.55倍;输气管总长度14,283公里,为1992年的1.85倍:输油气管总长度27,555公里,为1992年的1.74倍。许多建成和在建的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如以交通部45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地方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在加快进行。2、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002年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如下表:由于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很快,2001年达到14.26亿吨,2002年为16。63亿吨,增长率为14.25%。由于入世促进外贸,预计到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将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每年外商直接投资大约为400亿美元,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港口吞吐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走势。有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两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目前7个亿吨以上的大

运输方式的论文参考文献

提供一些“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移”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参考。[1] 方骥. 物流与商流融合:颇具活力的现代物流业态——兼谈传统储运业的发展趋向[J]. 中国储运, 2007,(02) . [2] 谭建华. 整合为手段 提升为目标——探索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J]. 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6,(01) . [3] 李宪春. 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J]. 北京物资流通, 2006,(04) . [4] 华细玲,吴倩. 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几点思考[J]. 价格月刊, 2006,(03) . [5] 尹红璋,兰兴旺,魏正伟. 论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化[J]. 物流技术, 2004,(04) . [6] 杨华. 传统储运怎样向现代物流演变[J]. 中国储运, 2005,(02) . [7] 林琳,林海北. 传统储运企业的“二次创业”[J]. 商场现代化, 2007,(07) . [8] 慕寒. 传统储运企业的中国式转型[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10) . [9] 单正兵. 传统仓储业与现代物流[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01) . [10] 王奕俊. 传统储运企业的转型之路[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6,(05) . [11] 刘飞燕. 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实施问题探讨[J].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06,(03) . [12] 单正兵. 传统仓储业与现代物流[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01) . [13]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的区别[J]. 水路运输文摘, 2006,(Z1) . [14] 梁娟. 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研究——基于资源整合和核心能力[J]. 物流科技, 2006,(03) . [15] 李兰冰,刘秉镰. 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J]. 物流技术, 2005,(04) . [16] 刘颖. 交通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战略思考[J]. 世界海运, 2003,(03) . [17] 程欣. 论传统仓储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J]. 中国储运, 2007,(09) .[18] 段李杰. 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的战略转型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2) .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铁路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以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为路网主骨架加以重点建设(八纵:为京哈、沿海、京沪、京广、京九、大湛、包柳兰昆通道:八横:为京兰藏、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及西南出海通道)。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15万公里。公路建设成效显着,1985—2001年新增公路里程49.30万公里,年均增长3.08万公里,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6.1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2万公里。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2002年达到12.15万公里。到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其中深水泊位达到822个,主要港口生产性泊位比1989年增长了1.1倍。到200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标箱(TEU),其中上海港超过800万标箱、深圳港超过700万标箱,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名。2001年航空线路为1,143条,航空运输线路总长度为155.36万公里,为10年以前(1991年)55.91万公里的2.78倍。2001年输油管总长度13,272公里,为10年前1992年的1.55倍;输气管总长度14,283公里,为1992年的1.85倍:输油气管总长度27,555公里,为1992年的1.74倍。许多建成和在建的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如以交通部45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地方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在加快进行。2、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002年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如下表:由于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很快,2001年达到14.26亿吨,2002年为16。63亿吨,增长率为14.25%。由于入世促进外贸,预计到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将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每年外商直接投资大约为400亿美元,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港口吞吐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走势。有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两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目前7个亿吨以上的大

租船运输论文的参考文献

字数:345千字ISBN书号:978-7-115-24747-6所属丛书:21世纪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经济贸易系列定价:26.00元 基于国际贸易工作过程编写。教材的章节顺序即出口业务中的工作顺序,每一章均根据每一工作环节的技能需要安排理论内容和实践教学 。突出国际贸易职业能力培养。教材的理论内容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联系,实践教学以一笔出口业务为主线,详述达成此笔交易和履行该合同的整个工作过程及所需的业务技能。理论与案例相结合。重要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配套资料丰富。本书提供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及参考答案、案例分析等配套教学辅助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本书末页说明 第一章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 1 第一节寻找客户的途径 2一、充分利用公司已有资源 2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2三、充分利用各种交易会或展会 4第二节建立业务关系 4一、对潜在客户进行资信调查 4二、与潜在客户建立业务联系 6第三节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 8一、出口业务流程 8二、进口业务流程 9课外实训项目 11课后阅读资料 11第二章商品的对外报价 13第一节贸易术语和与其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 14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14二、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15第二节常用的六种贸易术语 18一、FOB 19二、CIF 21三、CFR 24四、FCA 25五、CPT 25六、CIP 26第三节其他七种贸易术语 26一、EXW 26二、FAS 27三、DAF 27四、DES 27五、DEQ 27六、DDU 28七、DDP 28第四节商品价格的核算 28一、出口盈亏核算 28二、进出口业务报价 30第五节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33一、影响进出口商品成交价格的因素 33二、计价货币的选择 34三、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及作价方法 35四、佣金和折扣 36自测题 38课外实训项目 41课后阅读资料 42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 44第一节交易磋商 45一、交易磋商的形式 45二、交易磋商的内容 45三、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 46第二节买卖合同的订立 54一、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 54二、书面合同的签订 55自测题 59课外实训项目 61课后阅读资料 61第四章落实及审核信用证 63第一节金融票据 63一、汇票 64二、本票 67三、支票 68第二节信用证的含义、性质与使用流程 68一、信用证的含义 68二、信用证业务的性质 69三、信用证的当事人 70四、信用证的使用流程 71第三节信用证的内容与种类 72一、信用证的编写 73二、信用证的基本内容 74三、信用证的种类 77四、合同中的信用证支付条款 80五、信用证适用的国际惯例 80第四节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 81一、审核信用证的要求 81二、信用证的修改 83第五节其他结算方式 84一、汇款 84二、托收 87三、银行保函 91自测题 93课外实训项目 96课后阅读资料4.1 97课后阅读资料4.2 98课后阅读资料4.3 99第五章出口备货 101第一节合同中的品名、品质条款 101一、合同中的品名条款 101二、货物品质的表示方法 102三、订立品质条款应注意的问题 105四、违反品质条款的责任与后果 106第二节合同中的数量条款 106一、常用的度量衡制度与计量单位 107二、重量的计量方法 109三、合同中的溢短装条款 109四、违反数量条款的责任和后果 110第三节合同中的包装条款 110一、包装的种类及其作用 111二、运输包装上的标志 111三、订立包装条款的注意事项 112四、违反包装条款的责任与后果 114第四节备货的工作要求 114自测题 115课外实训项目 118课后阅读资料 118第六章租船订舱 119第一节国际货物海洋运输 120一、班轮运输 120二、租船运输 124第二节海运提单 126一、海运提单的性质和作用 126二、海运提单的内容 127三、海运提单的种类 128四、海运出口货物的运作程序 131第三节其他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134一、铁路运输 134二、航空运输 135三、公路、内河、邮包和管道运输 136四、集装箱运输 137五、国际多式联运140第四节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142一、装运时间 142二、装运港(地)和目的港(地) 143三、分批装运和转船 145四、装运通知 147自测题 147课外实训项目 149课后阅读资料6.1 150课后阅读资料6.2 150课后阅读资料6.3 151第七章办理国际货运保险 153第一节海运货物保险承保的范围 153一、海运货物保险保障的风险 154二、海运货物保险保障的损失 154三、海运货物保险保障的费用 156第二节中国海运货物保险险别 157一、基本险 157二、附加险 158三、保险责任起讫与除外责任 160第三节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161一、ICC(A)险的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 161二、ICC(B)险的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 162三、ICC(C)险的承保范围与除外责任 162第四节保险实务 162一、订立合同中的保险条款 162二、办理保险手续 164三、保险索赔 167第五节中国其他货运保险 168一、陆上运输货物保险168二、航空运输货物保险169三、邮包运输保险 169自测题 170课外实训项目 171课后阅读资料7.1 172课后阅读资料7.2 172第八章报验和报关 174第一节商品检验的基本常识 174一、商品检验的相关法律规定 175二、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175三、检验机构 177四、中国《商检法》对检验方式的相关规定 178五、检验证书 179六、合同中的商检条款 180第二节检验的程序和填写报验单 180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程序 181二、填写进出口报验申请单 182第三节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 182一、报关的分类 182二、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 184自测题 188课后阅读资料 189第九章制单结汇 191第一节信用证项下制单的要求和出口结汇 191一、信用证项下单据工作的基本要求 192二、中国出口结汇的主要方式 192第二节信用证项下结汇所需的单据 193一、汇票 193二、发票 194三、装箱单、重量单、尺码单 195四、海运提单 195五、保险单 197六、产地证明书 198七、商检证书 199第三节信用证遭到拒付后的解决方法 207一、认真审核不符点 207二、及时与进口商沟通协调 207三、更换不符点单据 208四、和有关银行加强沟通 208五、密切关注货物下落 209自测题 209课后阅读资料9.1 210课后阅读资料9.2 211第十章出口贸易的后续工作 213第一节出口收汇核销与出口退税 213一、出口收汇核销的基本含义 213二、出口收汇核销的一般流程 214三、缮制出口收汇核销单214四、出口退税的含义 216五、享受退税的出口货物范围 216六、出口退税基本程序 217第二节索赔与理赔 218一、违约的法律责任 218二、索赔与理赔的含义 218三、索赔与理赔应注意的问题 219四、买卖合同中的索赔条款 220第三节不可抗力 221一、不可抗力事件的认定 221二、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222三、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 222四、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表述 222第四节仲裁 223一、仲裁的含义及特点 223二、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作用 224三、买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224自测题 226课后阅读资料10.1 228课后阅读资料10.2 229主要参考文献 231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32

船舶修理专业服务的顾客感知因素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船舶修理专业服务的顾客感知因素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船舶修理专业服务的顾客感知因素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本文打破传统专业服务业的传统分类,通过专业服务业的特性分析,将船舶修理行业划分为专业服务业。根据服务营销学对服务的三个层次,分析修船专业服务的核心层、感知层和扩展层,并以顾客感知因素为重点,研究了修船服务中6个感知因素对船东选择专业服务的影响。 [关键词] 船舶修理 专业服务 顾客感知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旺盛,全球航运业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进而带动船舶修造行业蓬勃发展。大批的船舶修造企业抓住机会成长起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相比之下,船舶制造中,船东更注重对产品的感知,而在船舶修理过程中更注重对服务的感知。修船企业的服务包括从承接订单、船舶进厂、修理直到船舶出厂后付清费用,以及顾客回馈等一系列的服务措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尽管修船业有具体可见的船舶形态体现产品,修船经营的核心仍是服务。 笔者认为,修船业不但是服务业,而且可以归属为专业服务业。从传统范围来看,专业服务业包括会计、审计、律师、咨询、广告等行业,修船业与之相距甚远,但从专业服务行业的特性来看,修船行业特性几乎完全符合。薛求知的论文《专业服务跨国公司价值链分析》总结了Y.Aharon对专业服务公司(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 PSF)的论述特征: 1.价值创造集中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上,通过高素质的员工来提供服务,并往往与本领域的最新研究和科学发展紧密联系。而员工的专业知识通常也是由专业组织授予和认可的。 2.服务是由本领域的专家通过缜密的专业评估或诊断来实施的。 3.服务根据每个客户的需求度身定制。 4.服务中大量融入专家们的个人甄别和判断。 5.服务主要过程包括诊断和实施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客户的高度参与和交流。 6.服务受到职业行为规范的约束。从修船行业特性看,修船涉及很多船舶安全、国际标准的问题,专业性很强,企业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必须获得权威的认证。在修船服务过程中,服务方与船东充分沟通,了解船舶的具体问题,依靠双方专家的共同努力研究,在相互的支持和帮助下共同完成修船工作。因此,修船业完全符合专业服务行业的特性。 专业服务可分为三个层次,其核心是服务的实质利益,修船服务的核心是使船东的船舶投入安全的航运工作,见图。 顾客对修船服务感知,主要来源于第二个层次。 1.修船质量水平。关于修船质量的水平,国际上各大船级社如挪威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美国船级社等全球主要的船级社都有一系列详细的标准要求,包括船体、船机、船电三大主体上各个部分的材料标准、维修、更换技术要求及安全要求。依据这些要求,世界各船级社可以对修船质量进行等级评定,国内行业也有《修船质量评定办法》对修船质量进行评定。修船厂获得的等级评定越高,表示技术能力越高,修船质量也越高。权威修船等级证明是船东能够切切实实看到的,也是船东感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点。 。。。。。。 总之,专业服务是一个复杂的提供过程,为了满足顾客的核心需求,必须关注顾客可以明显感知的属性因素——修船质量水平、品牌、人员、程序及服务时间、支持性设备、其他顾客。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尽力展示出让顾客满意的可感知因素,才会获得顾客青睐。 参考文献: [1]高山:修船经营的核心是服务[J].中国修船,1999,03 [2]菲利普·科特勒等著俞利军译:专业服务营销[M].中信出版社,2003 [3]薛求知郑琴琴:专业服务跨国公司价值链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05 该文章转自《小柯论文网》网址: 原文地址: 工程专业——船舶专业毕业论文 麻烦采纳,谢谢!

物流管理论文精选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

[1]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Economic Journal, 1929,39( 1 ):41 -57

[2]钟娜娜.竞争选址与非竞争选址比较研究[J].管理观察:2012(477):191-196.

[3]Hakimi.L.,Onlocating new facilitie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3(12): 29-35.

[4]张同全.具有距离限制的最大竞争能力选址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0(5):438-440.

[5]于宏涛,高立群,李丽霞.基于多消费群体的竞争选址模型与求解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7):2024-2028.

[6]杨丰梅,华国伟,黎建强.一个竞争选址问题的新模型及其求解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18-24.

[7]李江华,王金亭.具有二次多选择服务的M/G/1可修重试排队系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31(6):93-95.

[8]程凤,霍佳震.水平穿越发在带有不耐烦顾客的呼叫中心中的建模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5):1247-1254.

[9]彭懿,杨向群,吴锦标.带负顾客和不耐烦顾客的离散时间Geo/G/1重试排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2):2373-2379.

[10]李娜,贾博,江志斌,谢梦德.考虑顾客体验的排队系统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2012,17(3):36-46.

[11]张曦,杨超,胡丹丹.考虑市场扩张和吞并的新设施竞争选址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2):43-47.

[12]尹小玲,邓永禄,刘国柱.具有第二次多选择服务的M[x]/G/1排队系统[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03,17⑴:41-53.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1]鲍卫东:《上市物流企业成长因素分析》[J],《物流参术[装备版]》,2013年第6卷第4期,82-85页.

[2]李晨、王璐:《我国上市航运企业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泰于Tobit模型》[J],《经营管理》,2014年第28卷第1期,21-24页.

[3]李大元:《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17卷第6期,60-68页.

[4]李晓蓉:《西方不同流派学者论企业多元化经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5卷第12期,7-11页.

[5]梁剑、丁洁:《宏观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企耸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29卷第6期,16-19页.

[6]邓新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1卷第4期,4-15页.

[7]傅俊元、丁慧平:《物流企业成长能力的逻辑演进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第27卷第1期,28-30页

[8]刘丹、印曼:《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J],《技术经济》,2012年第31卷第11期,104-109页.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1]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3年中国零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M].2013

[2]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屮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R].2013

[3]汝宜红,宋伯慧.《配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4

[4]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M].经济出版社.2007

[5]曾中文.配送中心的库存控制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499.15-18

[6]周涛,程钧谟,乔忠.多品种配送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3,9,19-23

[7]黄丽珍,李旭,王其藩.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宄[J].同济大学学报.2006(2)278-279

[8]Koulamas. Single-item and multi-item inventory system with deterministic, continuous,time-dependent demand [J]. 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993.24(1):57-68.

[9]Ben-Daya. Inventory models involving lead time as a decision variable [J].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4.45(4):579-582.

[10]Rao. Properties of the periodic review (R,T) inventory control policy for stationary, stochastic demand[J].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3.5(1):37-53.

[11]Silver, Robb. Som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reorder period in periodic review inventory syste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2(1): 354-366

物流运输参考文献的文章

物流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物流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李苏剑. 钢铁行业物流系统建设综述[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xx(04)

[2] 宋纪伟. 中小企业销售物流模式选择分析[D]. 昆明理工大学 20xx

[3] 韩影. 春雨公司汽车销售物流模式改进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xx

[4] 王福生. 天脊集团销售物流系统的.分析与改善研究[D]. 天津大学 20xx

[5] 李立伟. 制造业销售物流精益设计[D]. 北京工业大学 20xx

[6] 许钢. 宝钢销售物流管理及其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 东北大学 20xx

[7] 侍青发. 浅论驰骋集团销售物流[D]. 内蒙古大学 20xx

[8] 殷志宏. 钢材销售物流市场主体功能定位研究[D]. 同济大学 20xx

[9] 邴吉云. 鞍山钢铁公司钢铁销售物流的优化与应用研究[D]. 吉林大学 20xx

[10] 许炜琳. N公司烟草销售物流流程优化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 20xx

[11] 潘瑶. 低碳销售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xx

[12] 赵道致,蒋宁. 中国钢铁物流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策略[J]. 未来与发展. 20xx(09)

[13] 梅书荣. 对钢铁企业物流整合的探析[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xx(01)

[14] 白思俊等,编着.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xx

[15] (美) 多纳斯 (Donath,B.) 等,着.物流与库存管理手册[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xx

[16] 邱菀华等编着.现代项目管理导论[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xx

[17] 陈荣,吴金南. 建立内部一体化的钢铁企业物流组织模式[J]. 经济管理. 20xx(09)

[18] 杨艳玲,张远利. 钢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方法探讨[J]. 物流技术. 20xx(07)

[19] 张炜,张玉明,邵峰,张勇,孙泽. 大型钢铁企业运输方式的探讨[J]. 河北冶金. 20xx(02)

你好啊.请问下.你的论文写完了吗?还有没有底呀.发一份给我好吗?我现在也在写这个题目,到处找不到资料,可否借参考下呢?我的邮箱是

物流管理论文精选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

[1]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Economic Journal, 1929,39( 1 ):41 -57

[2]钟娜娜.竞争选址与非竞争选址比较研究[J].管理观察:2012(477):191-196.

[3]Hakimi.L.,Onlocating new facilitie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3(12): 29-35.

[4]张同全.具有距离限制的最大竞争能力选址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0(5):438-440.

[5]于宏涛,高立群,李丽霞.基于多消费群体的竞争选址模型与求解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7):2024-2028.

[6]杨丰梅,华国伟,黎建强.一个竞争选址问题的新模型及其求解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18-24.

[7]李江华,王金亭.具有二次多选择服务的M/G/1可修重试排队系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31(6):93-95.

[8]程凤,霍佳震.水平穿越发在带有不耐烦顾客的呼叫中心中的建模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5):1247-1254.

[9]彭懿,杨向群,吴锦标.带负顾客和不耐烦顾客的离散时间Geo/G/1重试排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2):2373-2379.

[10]李娜,贾博,江志斌,谢梦德.考虑顾客体验的排队系统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2012,17(3):36-46.

[11]张曦,杨超,胡丹丹.考虑市场扩张和吞并的新设施竞争选址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2):43-47.

[12]尹小玲,邓永禄,刘国柱.具有第二次多选择服务的M[x]/G/1排队系统[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03,17⑴:41-53.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1]鲍卫东:《上市物流企业成长因素分析》[J],《物流参术[装备版]》,2013年第6卷第4期,82-85页.

[2]李晨、王璐:《我国上市航运企业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泰于Tobit模型》[J],《经营管理》,2014年第28卷第1期,21-24页.

[3]李大元:《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17卷第6期,60-68页.

[4]李晓蓉:《西方不同流派学者论企业多元化经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5卷第12期,7-11页.

[5]梁剑、丁洁:《宏观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企耸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29卷第6期,16-19页.

[6]邓新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1卷第4期,4-15页.

[7]傅俊元、丁慧平:《物流企业成长能力的逻辑演进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第27卷第1期,28-30页

[8]刘丹、印曼:《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J],《技术经济》,2012年第31卷第11期,104-109页.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1]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3年中国零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M].2013

[2]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屮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R].2013

[3]汝宜红,宋伯慧.《配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4

[4]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M].经济出版社.2007

[5]曾中文.配送中心的库存控制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499.15-18

[6]周涛,程钧谟,乔忠.多品种配送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3,9,19-23

[7]黄丽珍,李旭,王其藩.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宄[J].同济大学学报.2006(2)278-279

[8]Koulamas. Single-item and multi-item inventory system with deterministic, continuous,time-dependent demand [J]. 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993.24(1):57-68.

[9]Ben-Daya. Inventory models involving lead time as a decision variable [J].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4.45(4):579-582.

[10]Rao. Properties of the periodic review (R,T) inventory control policy for stationary, stochastic demand[J].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3.5(1):37-53.

[11]Silver, Robb. Som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reorder period in periodic review inventory syste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2(1): 354-36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