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答辩题目及答案

发布时间: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答辩题目及答案

一、我 每次做数奥都是拿起一道题拉起来就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起来很快。可是今天做数奥时,有一道题改变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 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让它来帮我分析。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个奇数数字?分析是这样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这道乘法算式由于数字太多使计算复杂,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也就是把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不变。使题目转化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积中有十个奇数数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位数少的两个数相乘算起,就能发现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即3×3=9→积中有1个奇数数字。33×33=1089→积中有2个奇数数字。333×333=110889→积中有3个奇数数字。3333×3333=11108889→积中有4个奇数数字。…… 从上面试算中,容易发现积是由1,0,8,9四个数字组成的,1和8的个数相同,比一个因数中的3的个数少1,0和9各一个,分别在1和8的后面。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与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可以推导出原题的积是:11111111108888888889,积中有10个奇数数字。做了这道题,我知道做数奥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二、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三、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四、跷跷板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 ,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动力和阻力,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分别是力臂. 重力加速度导致一上一下,高者重力加速度要大于低者,所以高者下降,同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将低者翘起来,如此循环。

感悟数学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²,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²=9²∏+6²∏=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²=15²∏=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你可以写数学平方问题的小论文:比如:1*1=12*2=1*1+(1+2)=43*3=2*2+(2+3)=9……10*10=10011*11=10*10+(10+11)=12112*12=11*11+(11+12)=144……20*20=40021*21=20*20+(20+21)=44122*22=21*21+(21+22)=484……也就是说一个数(自然数)的平方等于比它小1的数的平方加上这两个数的和的结果.n*n=(n-1)*(n-1)+(n-1+n)具体语言组织,你自己来丰富,可以多举例子.注:其中*表示乘号 第二篇数学小论文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初一数学小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都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等,甚至对自己的语言、表情、和板书等都有所考虑,对于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和接受所要讲解的知识。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一切都变得更容易实现了。因为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具体的说,在现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如下几点作用: 一、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然而许多的教学内容通常本身较为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善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智慧爷爷”出的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裁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裁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何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电脑演示。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长的变化。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 二、形象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多媒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锄禾》这课,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用一组“动画”:“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稻田里。”此情此景,学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对于刚才“明于心而不明于口”的心理状态,立刻解决带点字锄、汗、粒等的解释已是一触即发了。 三、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电脑演示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求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生动有趣地复习巩固了新识。 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了

vcbvcb

六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答案

一、填空题1、3 20 122、8 1 1 或4 1 2 或4 2 13、24 84、400 65、1000 1006、64 727、48 248、59、1.02立方米=(1020)立方分米=(1020)升470毫升=(470)立方厘米=(0.47)升 10、一瓶墨水约是50(毫升) 一个金鱼缸的体积约是38(立方分米)。数学课本封面大约是280(平方厘米) 一台冰箱的体积是1.5(立方米) 11、32 136 9636 216 216 12、1000 313、60 66二、选择题1、B 2、C 3、B 4、C 5、B 6、A 7、A 8、A三、操作题1、略。2、6a2 10a2 14a2 22a23、30×2+20×2+25×4+25=225(厘米)225厘米=22.5分米四、解决问题1、(12+8+5)×4=100(厘米)(12×8+8×5+12×5)×2=392(平方厘米)。 2、18×13×25÷50=117(立方厘米)24÷4=6(分米)6×6×6=216(立方分米)216立方分米=216升6×6×5=180(平方分米)4、2800÷(10×10)=28(厘米)5、4×3.5×2=28(立方分米) 28×4.5=126(千克)6、240升=240立方分米240÷(10×6)=4(分米) 15×12=180(平方米)(15×4+12×4)×2+180=396(平方米) 396-20=376(平方米) 8、10×10×(6-3.2)=280(立方分米) 280立方分米=280升9、(1)10×0.4×8=32(平方米)(2)10×0.3×8+32=56(平方米)五、思维拓展(15×7+7×11+15×11)×2×3=2082(平方厘米)最大:2082-7×11×4=1774(平方厘米)最小:2082-15×11×4=1422(平方厘米)

这个问题要自己思考

是人教版的么?

在1048,1051期上。寒假动脑筋乐园:(1)16分之1(2)32平方厘米(3)3(4)5分米(5)194平方厘米(6)15只(7)(1)体积18立方分米,表面积48平方分米(2)一面涂色4个,两面涂色6个,三面涂色5个,四面涂色2个,不涂色的1个 挑战赛题显身手:王刚买地:18小块;快马赛计时:1分48.5秒

数学报六年级检测卷答案

6b  100-6b2x-10   190

小学生数学报能力检测卷2012年秋学期苏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一、填空1. 3:2 3:52. 3:4=9:12=18÷24=16分之12=0.75(填小数)3. 644. 乘三5. 1.25:1 1/46. 6/13 7/137. 1:20 1:218. 13分之5 13分之89. 3:5 5:810. 3:2 3:2 4:911. 3012. 200克 1000克二·选择题1.A 2.C 3.B 4.C 5.C三、计算(略)四、操作题(略)五·解决问题1.3+4=7 1120/7=160(元) 160*3=480(元)........男生 160*4=640(元).........女生3.(1):30×500=15000(克)=15千克 (2):60÷30×1=2(克)4. 48÷2=24(厘米) 7+5=12(份)24/12=22*7=14(厘米)..............长2*5=10(厘米)............ 宽10×14=140(平方厘米)...............面积5. 3+4+5=12(份) 72/12=6(元) 6*3=18(元)................王家 6*4=24(元)................ 张家 6*5=30(元)............李家6. 405÷4.5=90(千米) 5+4=9(份) 90/9=10(千米) 5*10=50(千米).......... 客车 4*10=40(千米)............ 货车六、思维拓展(我们从不做)

这个没人会知道老师一年一换,自己好好复习吧!我祝你得个好成绩

啊啊啊按时打算

六年级数学报纸答案全部

在1048,1051期上。寒假动脑筋乐园:(1)16分之1(2)32平方厘米(3)3(4)5分米(5)194平方厘米(6)15只(7)(1)体积18立方分米,表面积48平方分米(2)一面涂色4个,两面涂色6个,三面涂色5个,四面涂色2个,不涂色的1个 挑战赛题显身手:王刚买地:18小块;快马赛计时:1分48.5秒

第一题:

答案:

第二题:

答案:

第三题:

答案:

第四题:

答案: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知识点:

用圆的面积代表事物总体,以扇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的比值表示个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数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也就是100o/o,并且扇形统计图用圆内各个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o。

制作步骤: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或计算出必要的数据(包括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数)。

(2)根据数据,算出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需要,取适当的半径画圆,用量角器依次按圆心角把圆分成几个扇形。

(4)写出统计图标题,借助量角器完成扇形统计图,并在各扇形内标上每部分的内容及占总体的百分数。其中,用虚线、实线或不同颜色将各部分区分开来。

我勒个去 你要是吊 干脆就别写…… 不写照样好成绩 老师不会怪你的……

你这么吊,你老师知道冇?

六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试卷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一、填空题。(共24分)1、装订一种练习本的本数及所用的纸的张数如下表:(7分)本数(本) 1 2 3 4 5 6 …张数(张) 25 50 75 100 125 150 …(1)表中(本数)和(张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2)在表中任意找出两组相对应的两个数,分别写出它们的比(25:1)、(50:2),比值都是(25)。(3)因为装订的本数和所用的纸的张数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装订的本数和所用的纸的张数(成比例)。2、一辆汽车行一段路程,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如下表:(6分)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千米) 270 135 90 60 45行驶的时间(小时) 1 2 3 4.5 6(1)表中(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和(行驶的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2)在表中任意找出两组相对应的两个数,分别算出它们的乘积(270×1=270)、(135×2=270)。(3)因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和行驶的时间的(乘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和行驶的时间(成反比例)。3、下面每题的三个量中,当其中的一种量一定时,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分)当比例尺一定时,(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成(正)比例;当图上距离一定时,(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成(反)比例;当实际距离一定时,(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正)比例。(2)单价、数量、总价。(3分)当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当数量一定时,(总价)和(单价)成(正)比例;当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4、已知x和y成正比例关系,并且y:x=14,完成下表。(每空0.5分,共3分)y 14 21 56 112 70 9.8x 1 1.5 4 8 5 0.75、圆周长公式用字母表示是C =(πd),(π)和(d)(成反)比例。(2分)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比例,写出成什么比例?(10分)1、小明的身高和体重。…………………………………(不成比例)2、人的年龄和身高。……………………………………(不成比例)3、订阅晚报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4、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和直径。……………………(成反比例)5、梯形的面积一定,上底和高。………………………(不成比例)6、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7、车轮半径一定,行驶的路程和转过的圈数。………(成正比例)8、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比例)9、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正比例)10、总颗数一定,每袋装的颗数和装的袋数。……… (成反比例)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6分)1、如果x:4=5:y,那么x和y(B)。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1)如果x=8y,那么x和y(B)。(2)如果x:5=y,那么x和y(A)。(3)如果x—3=y,那么x和y(C)。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3、下列各句话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C)和(E)。A、正方形面积和边长;B、三角形底一定,面积和高; C、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D、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E、《小学生数学报》总价和份数四、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10分)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答:成正比例。2、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 答:不成比例。3、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答:成反比例。4、圆柱的高一定,侧面积和底面半径。 答:成正比例。5、正方形的边长一定,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答:不成比例五、按要求操作并解答下面各题。(共18分)1、小明按一定的要求调制糖水,并把糖和水的用量做了记录,绘制成下表。观察表中糖与糖水重量的关系,并填空。(3+2+2+2=9分)糖(克) 2 4 6 8 10 …糖水(克) 16 32 48 64 8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糖和糖水重量所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2)调制这种糖水所需要的糖的重量和水的重量成正比例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答:成正比例。(3)调制320克这样的糖水需要添加多少克糖? 320÷(16÷2)=40(克)答:要糖40克。2、红星机械厂计划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时间如下表。观察表中糖与糖水重量的关系,并填空。(3+2+2+2=9分)工效(个) 10 20 30 40 50 60时间(时) 60 30 20 15 12 10(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工效和时间所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2)工效和时间成什么比例?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答:成反比例。(3)如果想6小时完成,每小时要加工多少个? 60×10÷6=100(个)答:每小时要加工100个。六、应用题。(每题4分,共32分)1、装订一批簿本,如果每本24页,可以装订500本。现在每本装订30页,可以装订成多少本? 24×500÷30 =400(本)答,可装订400本。2、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4.8元,3.6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练习本? 3.6÷(4.8÷4) =3(本)答:可以买3本。3、学校要装修一个会议室,用边长0.4米的方砖铺地需要方砖720块,若改用边长0.3米的方砖铺,要多少块方砖?0.4×0.4×720÷(0.3×0.3)=1280(块)4、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12.5吨,32天烧完, 如果每天节约2.5吨,这堆煤实际可以多烧多少天?2.5×32÷(12.5-2.5)-32=8(天)。5、修一段长3500米的公路,3天已经修了2100米,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要几天完?(3500-2100)÷(2100÷3)=2(天)□一6、一桶油连桶重34千克,倒出油的 后,连桶重26千克。这个装油的桶重多少千克?34-(34-26)÷ =2(千克)。7、某水泥厂运进一批沙子,堆成一个圆锥形,每立方米沙约重1.7吨。这堆沙子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 12.56÷3.14÷2=2厘米,3.14×2×2×1.5÷3×1.7=10.676(吨)≈11(吨)。8、暑假,小明和爸爸、妈妈、奶奶一家四口乘飞机旅游。他们物色了两家航空公司,甲公司规定,其中一张按成人票收费,其余的3人可收半费;乙公司规定不管成人或小孩一律按全价的 收费,恰好这两家航空公司的原机票价相同,如果按少花钱的原则,选择哪家公司买机票合算?(请写出计算过程)甲:1+3÷2=2.5;乙:4× =2 ;2.5>2 ;所以选择乙公司。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4分)1、本数,张数,略,略,25;比值;成正比例。2、速度,时间,270,270,乘积,成反比例。3、(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正;实际距离,比例尺,反;图上距离,比例尺,正。(2)总价,数量,正;总价,单价,正;单价,数量,反。4、上行:21,112,9.8;下行:1,4,5。5、圆周率×半径;圆周率,半径,不成比例。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写出成什么比例?(10分)1、不成比例;2、不成比例;3、成正比例;4、不成比例;5、不成比例;6、成正比例;7、成正比例;8、不成比例;9、成正比例;10、成反比例。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6分)1、B,2、A,A,C,3、B,E。四、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10分)1、成正比例;2、不成比例;3、成反比例;4、成正比例;5、不成比例。五、按要求操作并解答下面各题。(共18分)略。六、应用题。(每题4分,共32分)1、24×500÷30=400(本)。2、3.6÷(4.8÷4)=3(本)。3、0.4×0.4×720÷(0.3×0.3)=1280(块)。4、12.5×32÷(12.5-2.5)-32=8(天)。5、(3500-2100)÷(2100÷3)=2(天)。6、34-(34-26)÷ =2(千克)。7、12.56÷3.14÷2=2厘米,3.14×2×2×1.5÷3×1.7=10.676(吨)≈11(吨)。8、甲:1+3÷2=2.5;乙:4× =2 ;2.5>2 ;所以选择乙公司。

请发题 我会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一、填空题。(25分)1、两种( )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关系式是( )。2、比例尺=( ):( ),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 )比例。4、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与面积成( )比例。5、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6、在一张图纸上,用3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0米,这张图的比例尺是( )。7、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 )比例。8、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9、下表中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x 3 54 y 6 0.2 10、购买练习本的总价=练习本本数×练习本的单价.当(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20分)1、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3、比例尺1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倍。( )4、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 5、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6、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7、订阅《小学数学报》的份数与所需钱数成正比例。( ) 8、工作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量和未完成的量成反比例。( )9、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10、在一张图纸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千米,所用的比例尺是1:800。(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0分)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2、根据表格判断数量间的比例关系,时间与路程( )。时间(小时) 2 3 5 7 8 ……路程(千米) 100 150 250 350 400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圆柱体底面积与高( )。圆柱体底面积(平方分米) 300 200 150 120 100 ……圆柱体高(分米) 2 3 4 5 6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4、年龄与身高( )。年龄(岁) 2 3 4 5 6 ……身高(厘米) 94 110 119 125 131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5、a÷b=c,当c一定时a和b( );当a一定时b和c( );当b一定时a和c(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四、完成下面各题(20分)1、磁悬浮列车匀速行驶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时间/分 1 2 3 4 5 6 7 ……路程/千米 7 14 21 28 35 42 49 ……(1)图中的点A表示时间为1分钟时,磁悬浮列车驶过的路程为7千米。请你试着描出其他各点。(2)连接各点,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吗?(3)根据图像判断,列车运行2分半钟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行驶30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 2、新华书店运来一批新书,每包的册数与包数如下表:每包的册数(本) 25 50 75 100 125包数(包) 1200 600 400 (1)完成表格,并说说每包的册数与包数之间的变化情况。(2)每包的册数与包数成( )关系。五、解决问题(20分)1. 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一幅1:5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3.2厘米。求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0,甲乙两城的图上距离是9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0千米,9小时后能到达吗?4、一个晒盐场用100克的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000吨的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5、小明打算1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现在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

自己好好的学哦!!答案可以解决一时,但不可以永远有用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