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论文
汽车检测是指为了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达到标准或工作能力是否正常而进行的检查和测量。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汽车检测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概况
[摘 要] 本文通过了解我国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介绍了我国一些先进前沿的汽车检测技术,阐述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针对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具体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汽车检测;检测技术;国内现状;发展概况
1.汽车检测的概念
汽车检测是指为了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达到标准或工作能力是否正常而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汽车检测技术则是指在汽车检测这一过程中所有与之相关的检测硬件和检测软件的研发和使用技术。
2.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
2.1 安全环保检测
安全环保检测主要是针对汽车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这种检测又分为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检测。该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车辆是否具备符合要求的外观容貌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能,同时对汽车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有效控制。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对汽车建立安全监控体系,确保汽车能高效、安全和低污染的运行。
2.2 综合性能检测
综合性能检测是指对汽车的综合性能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测。该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汽车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可靠性、安全性、噪声污染性以及排气净化性。该检测主要针对汽车的故障及其原因或隐患部位实行质量监督和检测,从而建立汽车质量监控体系,来达到该检测技术的目的。
3.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
3.1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6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为了满足当时的汽车维修需要,我国交通部门研究和开发了发动机汽缸漏气量检测仪以及点火正时灯等一些基本的检测仪器。
(2)20世纪7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技术进入发力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汽车生产技术以及人们汽车使用率的飞速增长,我国交通部门开始进入大力发展汽车检测技术的阶段。汽车检测的仪器设备增多,检测项目增多,检测标准和规则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建立了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
(3)20世纪8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因此,对汽车检测技术和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涨。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因此进入其发展的蓬勃向上时期。
(4)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已经发展相对成熟。迈入90年代后,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从其设备的研制、开发以及生产都有了自身的一套运作体系。90年代是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高潮时期。虽然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与外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吸收借鉴完善自己,保证自身良好的发展态势,努力为其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
3.2 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前沿的汽车检测技术
(1)虚拟仪器检测技术
虚拟仪器检测技术是指通过自由增减测试系统配置,利用系统配置单元器件,按照每一个项目测试的要求标准,可以直观和有效的得出监测结果,从而提高测试技术的效率。
(2)将GPS技术与车辆检测相结合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了能够接受卫星定位信号的GPS系统,将其与汽车检测技术系统相结合,从而达到快捷有效的检测过程。
(3)利用汽车四轮定位进行检测
四轮定位仪主要是依据车轮定位得到检测数据,它利用图像显示并记录汽车四轮的运作情况,与汽车检测数据结果分析相结合,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4.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国内汽车检测站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行政干预问题
在我国,安全检测是由公安部门来建立管理的。因此我国的综合性能检测站都由交通部门直接建立并管理或者由地方企业建立但仍由交通部门管理。这种行政管理形式,往往造成了检测结果的不真实、检测过程的不规范或者检测项目不完善的情况,甚至是伪造一些监测数据。
4.2 我国汽车检测存在重复检测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权对汽车进行检测的机构至少有三种,即安检站、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站以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这三个机构又分别归隶属于公安、环保、和交通管理部门。这些部门从各自的职能要求出发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测,容易造成车辆的重复检查,在加大汽车检测工作量的同时,给车主也带来不便。
4.3 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的进口汽车检测标准体系主要依赖于外国检测标准,因此针对我国汽车具体发展情况,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例如,我国目前的技术可以对车辆的正面、侧面、追尾等事故进行检测,但对侧面碰撞、追尾碰撞等事故却缺乏相关的检测标准。这也急需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提高和完善。
4.4 我国汽车检测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我国的汽车检测人员的专业检测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检测人员本身缺乏基本的汽车知识,检测操作不规范,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不够,不能很好的判断汽车是否达到检测标准。另一方面,我国汽车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够,一些检测人员故意抬高检测收费标准,为了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甚至为一些没有达到标准的车辆伪造数据。这些都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个人因素,也不利于我国检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5.解决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5.1 汽车检测技术基础实现规范化
在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汽车检测的硬件技术一直以来都比汽车检测技术中的软件技术更受重视。这种想法往往会导致对一些基础性技术研究的忽略。因此,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与硬件配套的软件检测技术的完善和提高。这方面主要做到三点:一,制定并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限值标准和检测方法;二,完善汽车技术状况检测的评定细则,将全国各地的检测要求和具体操作技术进行统一和规范化;三,严格执行综合性能检测站对大型检测设备的认证规则,确保综合性能检测站有能力胜任并履行其检测职责。
5.2 汽车检测设备实现智能化
虽然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的智能化与国外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汽车检测设备正积极学习并通过进口一些外国先进检测设备来提高并完善我国汽车检测设备的智能化。检测设备的智能化使检测设备具有专家检测和诊断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功能,可以在较短时间较快较准确的对汽车状况进行检测,并诊断出汽车发生故障的部位以及故障原因,从而让维修人员能够迅速解除故障。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5.3 汽车检测管理实现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都在逐步实现其管理的网络化,汽车检测行业也不例外。目前,虽然我国的部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检测,但计算机监控系统并不完善,而且各个检测站之间采用的计算机检测方式也都一致。为了逐步实现我国汽车检测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我国汽车检测应该积极推进其管理的网络化。
6.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也必须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为了使汽车维修人员的工作越来越轻松,提高汽车检测结果准确性,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汽车检测技术的完善和提高有利于我国交通事业以及环保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参考文献
[1] 初君浩;浅析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25.
[2] 王洪亮;汽车检测技术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3(12)15.
作者简介
张彦(1975-)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助理工程师,大学学历,毕业于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车辆检测、维修。
楼主能留下邮箱么,我发给你就可以了
质量管理系统论文1.8万字 答辩 PB PB+SQL SERVER(带程序)质量管理系统【摘要】本设计是围绕***厂技术质量部的业务展开分析和设计的。针对技术质量部管理信息(主要是质量记录)工作繁复、零散的特点,根据其具体业务,设计开发生产进度管理,月品质分析和问题管理三个模块,以期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初步信息化。设计采用了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分为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测评五个步骤进行。使用了数据流图、数据字典,HIPO和IPO图等分析设计工具,形象直观,便于理解。系统开发使用了技术成熟的PowerBuilder9.0(前台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2000(后台数据库)搭配,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便于管理人员学习使用。关键词:业务流程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设计【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 Enterprise. The object of the system i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the technology and quality department manage in great numbers and sporadic information. Aim at the business of the technology and quality department, system h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ree models, including manufacture schedule management, quality analysis and question management.System adopts structured development methods, including requirement analysis, structured analysis, structured design, system accomplishment and system measure, five steps.Using DFD,DD,HIPO,IPO etc graphic methods, ensure system having a strict structure and easy to understand.System development used PowerBuilder9.0 (Database Management tool) and SQL Server 2000(Database tool), ensure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the system.Key words:Business process Structured analysis Structured design目 录前 言 ……………………………………………………………..…..11 系统调研………………………………………………………….... 21.1 企业自然情况 ……………………………………………………..…..21.1.1自然情况简介 …………………………………………………..…21.1.2 背景资料及概念简介 ……………………………………….….31.1.3组织机构图 …………………………………………………….….51.2 系统业务 …………………………………………………………….….71.2.1技术质量部业务介绍…………………………………….……... 71.2.2 业务流程图……………………………………………….…….… 81.3 需求分析 ……………………………………………………….……..151.3.1 现系统存在问题…………………………………………….…. 151.3.2 新系统目标 ………………………………………………….….171.4 可行性研究……………………………………………….………….. 171.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171.4.2 经济可行性分析 ………………………………….…………...181.4.3 管理可行性分析…………………………………….…………. 192 系统分析………………………………………………….………. 202.1 系统分析概述……………………………………………….……….. 202.2 数据流程图…………………………………………………..……….. 212.3 数据字典……………………………………………………..………… 333 系统设计……………………………………………….…………. 433.1 系统设计概述……………………………………………..…………. 433.2 HIPO图设计………………………………………………..………… 443.3 代码设计………………………………………………………..…….. 513.3.1 代码设计概述……………………………………………..……. 513.3.2 本系统的代码设计……………………………………..……… 523.4 数据库设计…………………………………………………………. 533.5 输入设计…………………………………………………………….. 603.5.1输入信息的内容设计………………………………………… 603.5.2 输入设计的目的与原则…………………………………….. 603.5.3输入信息校验………………………………………………….. 613.5.4管理信息系统输入格式设计……………………………….. 613.6 输出设计…………………………………………………………….. 623.6.1输出信息的内容设计………………………………………… 623.6.2 输出设计的主要原则……………………………………….. 623.6.3 输出信息的方式和介质…………………………………….. 633.7 人机对话设计………………………………………………………. 644 系统实施…………………………………………………………. 654.1开发工具介绍……………………………………………………….. 654.2系统运行环境……………………………………………………….. 665 系统测评………..………………………………………………. 68后 记……………………………………………………………… 70致 谢……………………………………………………………… 71参考文献……………………………………………………………. 72前 言***厂为国有大型二级企业,本设计针对厂技术质量部管理质量信息(记录)繁复、零散的特点,根据其具体业务,为其设计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运用“自顶向下”的分析原则和“自底向上”的实现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完成了新系统的建立,针对原系统的缺陷做出改进,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由于本人所学有限,缺乏设计和开发较大型系统的经验,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和错误,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 ... ... ...... ... ... ...【论文说明】该论文包含组织机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HIPO图和运行程序,另附带有答辩稿,论文是Word格式,70页,字数1.8万,按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书写,适用于计算机专业!质量管理系统论文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政府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交换对象包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驻华使领馆、个体工商户等;连接方法有:PSTN, ISDN, ADSL,DDN, FR, ATM等有线或GRPS, CDMA等无线接入方式;交换格式包括EDFACT, XML, HTML, WML, SWIFT等。2.3.2事务处理功能.中国电子口岸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办理核销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减免税审批、报关单申报、进出口许可证件和外汇核销单和申领、结付汇核销、保税区台帐申请、ATA单证申请等提供实时在线服务。2.3.3身份认证功能.电子政务网上操作谁也见不到谁,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解决信任问题,否则发生法律纠纷难以判定法律责任。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都要经过工商、税务、质检、外贸、海关、外汇等6个职能管理部门严格的入网资格审查,才能取得入网IC卡开展网上业务,从而有效解决网上业务信任关系和法律责任问题。身份认证包括:对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身份认证;对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工业服务企业、外贸附属企业的身份认证;对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认证。2.3.4存证举证功能.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授权以及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各用户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针对部门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存证举证的责任,电子数据存证期为20年。2.3.5标准转换功能.按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各部门以及企业用户的需要,由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对交换数据进行代码转换,如组织机构代码转换,业务单证代码转换,参数数据代码转换。2.3.6查询统计功能.根据提供共享业务数据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授权,有控制地开放数据查询和统计服务。共享数据包括进出口报关单数据、企业经济户口档案数据、外汇核销单数据、海陆空铁邮及快件等货运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等。2.3.7网上支付功能.针对用户支付税费和货款的需求,由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中国电子口岸设立网上银行,为用户开设电子帐户,提供资金支持、信用担保、帐务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2.3.8网络隔离功能.企业及个人与政府部门的联网通过电子口岸实现“一点接入”,使上海电子口岸成为上海市政府网关,并实现政府网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从而确保政府网络的安全性。3. 文献综述3.1国内研究现状上海海关关长孙毅彪在题为《共识•共进•共赢--长三角通关管理一体化新思路》的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深化“大通关”工程建设扩大上海电子口岸的应用面,实现上海口岸所有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一点式”接入。拓宽上海电子口岸的覆盖范围,与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主要口岸城市互联,推动长三角各地方电子口岸的互通和对接。同时,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口岸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按照区域通关改革的进度和要求,协调口岸相关管理部门实施配套改革,建立海关与口岸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区域整体通关效率。中国海关杂志专栏评论学者刑海洋也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口岸是国家的门户,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 WT0 后,对外贸易量增大,就更有必要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针对目前上海市的电子口岸发展存在的一下特征:1. 外经贸企业对发展电子口岸的意识薄弱2. 电子口岸的发展缺乏专业性服务3.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又一大障碍4. 普遍缺乏国际电子口岸的商务人才他提出了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加大宣传力度, 务实地发展电子口岸, 培养适应电子口岸发展的专门人才来推进本地区电子口岸发展的进程. 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口岸建设中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政府必须努力提高电子口岸的调控能力。要提高政府的管理调控能力,必须先明确相应的管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3.2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4. 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4.1电子口岸的内容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销、转关运输等各种进出口手续。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3.2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4. 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4.1电子口岸的内容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
汽车维修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汽车的维修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汽车维修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汽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故障,给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人们使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则必须做好汽车的维修工作,为汽车的运行做好充分的保障工作,可见汽车维修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汽车维修;故障排除;信息收集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且,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对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有着极大地作用。在以往汽车维修工作中,整体的维修效率不高,尤其是在故障排除以及车辆内部零件的检测方面,主要采用人工检测方式,整体检测的效率不高,而在运用信息技术之后,可以解决传统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弊端,切实有效地提升汽车的维修效率,对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
汽车维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汽车设备零部件比较多,在维修的过程中,需要精准的确定汽车故障,才能对其展开相应的维修工作,才能有效地提升汽车的维修效率[1]。如果采取以往的人工对各项零部件进行分析的话,很难把握各个零部件的运行情况,从而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整体效率,而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先进的神经网络分析,对汽车运行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提升了对汽车各个零部件的检查效率,有效地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
1.2缩短汽车故障排除的时间
在汽车维修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先确定汽车的故障,才能针对故障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处理,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汽车维护工作[2]。通过对以往汽车维修的调查发现,在对汽车故障排除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汽车各项硬件按设备进行逐一的检验,这样会耽误汽车故障排除的大量时间,会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效率,而信息技术则对缩短汽车故障排除的时间有着极大地作用。信息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汽车的各项零部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对汽车的运行故障进行定位,对缩短汽车故障排除的时间,以及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有着极大地作用,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维修的工作中。
2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汽车维修中之后,对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以及缩短汽车故障排除的时间有着极大地作用,以下主要对信息技术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在汽车部件运行信息收集中的应用、在汽车维修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1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
汽车维修首先要确定汽车所发生的故障,然后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措施,而且,对故障位置的确定以及故障的排除等也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效率[3]。以往在对汽车故障排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老套,对故障的排除效率不高,需要维修人员根据汽车故障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会存在的故障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而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对很多无故障的部件检测,这样就会耽误大量的故障排除时间,从而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效率。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汽车维修故障排除的工作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汽车的实际故障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各项数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准确地对汽车故障进行定位,从而迅速排除故障,减少了汽车的维修时间,进一步提升汽车故障维修的效率。
2.2在汽车部件运行信息收集中的应用
汽车部件运行信息的收集对汽车维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对各项信息的分析才能够了解汽车的运行状况,并根据汽车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检测[4]。以往对汽车的维修过于盲目,尤其是在汽车部件运行信息的收集上更是缺乏,只能根据汽车所发生的故障进行表面上的维修,而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维修效果不高,甚至会遗漏一些汽车的故障,从而给汽车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地影响。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能够通过电脑来对汽车的各个部件运行信息进行搜集,以进一步了解汽车的各项部件运行信息,能够对汽车运行过程中所引发故障因素的其他相关因素展开针对性的处理,保证汽车故障维修的全面性,避免经过维修后遗漏部分故障因素信息,从而确保汽车维修的全面性、可靠性。
2.3在汽车维修检测中的应用
在进行汽车维修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测,而且,检测信息的有效性也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有效性。以往对汽车维修的过程中,对汽车的检测不足,甚至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从而影响到检测的效率,不利于汽车维修工作的顺利实施[5]。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各项设备的检测,不仅如此,在汽车维修工作完成之后,也可以对汽车的检测,确保维修的有效性,避免在维修完成后留下后遗症,进一步保证汽车运行的安全性。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私家汽车的数量不断地增加。而在人们使用汽车的过程中,会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影响而产生汽车的运行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对故障进行维修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汽车运行的安全性,给人们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汽车故障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甚至会产生其他的故障,可见汽车维修的重要性。以往所采用的汽车维修方式,主要是运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汽车维修,维修效率不高,而通过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作者主要对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的具体情况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同时,也希望能够与同行人士共同探索相关性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升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越,魏立军,常树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汽车维修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
[2]陈宏云.我国汽车维修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和技术设备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3]高京京,顾纯.浅谈汽车维修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
[4]李玉川,高洪祥,张宗奎.TB3-117发动机功率协调器故障引起机体摆动及性能参数变化原因分析[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3(6).
[5]张雄.搭一片无雨的天空——汽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运输经理世界,2014(4).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发展的新挑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教育改革推动下的必然显现。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1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学生主体地位不突显,实践教学开展不深入
汽车维修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现象比较明显,无论是在课堂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训练习之中,教师牵引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缺乏学生主体地位下的自主学习与实践。与此同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形态不平衡,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往往出现理论与技能训练不同步,技能训练明显滞后。这样一来,出现了“学生理论没学好,实践技能没锻炼”的教学现状,让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堪忧。
1.2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当前,中职学校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虽然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单一的教学现状仍未改变。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枯燥的教学尴尬比较突出。多媒体成为教师教学的万能教学工具,单向的教学输出,逐渐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出现疲惫感与厌倦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
1.3教学一体化欠缺,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的一体化。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校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办学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比较欠缺。一方面,教师专业水平欠缺,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另一方面,中职教育存在短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仍需时间,是一个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需要人力、物力各方资源的积极投入。
2新时期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
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更加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综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性。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欠佳,实现教学的优化与调整,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优化课程设置与实现系统的模块训练,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一方面,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一定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并不断地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的力度,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要逐一击破,转而以创新的教学形态,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那么,具体而言,新时期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主要在于落实以下几点工作:
2.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中职学校要依据市场需求、立足专业优势,确定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便于教学的全面开展;另一方面,以就业为主轴,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此,中职学校要围绕市场需求的导向性和就业竞争的主导性,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培育综合性应用人才。那么,首先,中职学校要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办学、顶岗实习的方式,确保人才培养模式“落地”,如图1所示,是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升级,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同步的教学形态;其次,中职学校要注重学生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汽车维修技能,而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这些品质都是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2.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学一体化进程
教师队伍建设,是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中职学校要狠抓骨干教师培养,强化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与选拔。通过安排教师继续深造或参加省级培训等方式,逐渐强化其专业水平。并且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通过挂职顶岗的方式,提高实践水平。其次,落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本质上推动教学一体化进程。落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再次,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过聘请专业技术、专业经验以及专业理论过硬的人才,作为专业教师。并且切实做好专业带头人的遴选工作,依托带头人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影响力,推动汽车维修专业的建设与发展。3.3优化已有课程设置,实现系统的模块训练实践性是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也是契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当前,为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已有课程,为学生构建系统的模块训练。是相应实验室或实训室下,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表1可知,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操作技术,而且需要学生了解汽车结构,实现有效教学。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发展的新挑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教育改革推动下的必然显现;另一方面,说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对此,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应切实做到: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学一体化进程;
(3)优化已有课程设置,实现系统的模块训练,从本质上推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升实际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张进重庆大学2008-11-01
2、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与维修领域应用研究王菊霞吉林大学2014-06-01
题目: 新款车上市的营销策略摘要当今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而目前新车型推出较快,又找不到一种好的营销方案,使得很多推销员在面对新车上市问题上很头疼。所以有一套好的新车营销策略,是新车上市最重要的前提。而运用现代的市场营销理念来指导汽车生产与汽车营销的企业是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唯一法宝。本文通过大量的在网上、书籍上搜集资料,整理出了当今社会对新车营销一套比较有效的营销方案,也查找了一些现行营销策略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了改进建议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处于爆发的阶段,加之有价格优势又具备独特的服务,使得一些车已经在市场站的很稳,然而,在消费税调整之后,一些车不仅失去了价格优势,同时盲目扩张服务品牌的效应也在流失。所以我们必须总结出一套顺应时代的营销策略关键词:营销 新车 市场 策略 方案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对于众多跨国汽车制造商而言,中国市场既让他们梦寐以求,又让他们水土不服。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市场也给他们带了与众不同的挑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相信多数合资汽车会高歌"本地化开发"的基调,越来越多欧美在华合资汽车已被披上本地化开发的面纱。这显然"在表面上"符合国家强调自主立国的政策精神。但汽车营销面临诸多困局的夹攻,严重阻滞了市场的发展。因此制造商们为了挽回一点局面,新车上市定价的怪圈游戏不断上演着。对商家而言,新的一年如何重新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以稳定而合理的价格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以独特的眼光制定一套完美的销售方案,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1.1国内新车上市所采用的营销策略以及市场销量纵观目前市场上的新车上市宣传活动,一般都是采取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就是邀请全国的媒体,在一起见证该款车型的上市活动。然后通过媒体的宣传,将该款车型的上市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我国汽车市场主要是由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及服务市场构成的商品市场流通体系。其主要特征有:1、政策性强 2、技术新高 3、需用资金多 4、商品车维护复杂 5、汽车经营风险大我国汽车市场主要是由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及服务市场构成的商品市场流通体系。其主要特征有:1、政策性强 2、技术新高 3、需用资金多 4、商品车维护复杂 5、汽车经营风险大2010年上市车型在2011年上半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影响,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增幅明显放缓。2010年,我国汽车销量938万辆,增长6.7%,为近10年来最低增速。2011年上半年,由于国家一些好政策的促进作用,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在经过了上半年连续4个月单月产销超百万辆之后,我国汽车上半年的产销量分别为599.08万辆和609.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22%和17.69%,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据中汽协预测2011年国内车市销量将达1100万辆,整个保有量达到7000万。近几年我国汽车销售走势如图1:图一 04年-09年汽车月度销售走势1.1.2新车销售所遇到的阻碍没有完整的供应链条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概念,是目前中国汽车营销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汽车市场假冒伪劣行为屡禁不止,消费者一些基本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根本原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汽车已进入越来越多的百姓家庭,成为普通人出行的代步工具。然而,与冰箱、彩电等任何一样大件商品进入家庭的初期相同,消费者关于汽车的投诉与日俱增,成为新的投诉热点。汽车投诉的大幅上升固然与百姓购车热有关,但它更反映出汽车消费整体环境不良,在许多方面,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受到侵害。而及时总结、分析汽车投诉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反馈,将不仅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还将对完善汽车消费法律法规、维护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促进作用。近几年,经济的发展让越来越多逐渐富裕起来的普通百姓,过上了车来车往的生活。就在汽车开始进入家庭的同时,有关汽车的消费者投诉不断出现,从一年几件、十几件、几十件到上百件、几百件……各地消费者组织受理的汽车投诉数量在快速增加,成为新的投诉热点。,从一些市场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下面的10个问题困扰着购车消费者。 其中质量问题居首位,其后的还有销售环节弄虚作假 、合同违约进口车多 、价格陷阱防不胜防 、贷款购车纠纷突出 、举证鉴定难上加难、保修期内服务欠佳 、维修市场鱼龙混杂 、退车不易退费更难 、三包召回呼唤实施1.2国内新车销售存在的弊端2006年汽车投诉统计,汽车投诉案件达7761件,同比增长15.9%,排名增长速度第三位。而在汽车产品投诉中,汽车质量问题成为汽车投诉的重点,占5276件,接近汽车投诉总量的7成。在315投诉网等网站所做的汽车投诉调查也显示,12万元以下车型投诉比例占调查总量的77%,经济型车和合资品牌车逐渐成为投诉重点。由次可以看出新车质量是新车销售的一大弊端,专家指出:各种新车频频上市,但大范围、高速度的车型更新和扩产也让部分车型在质量上埋下问题隐患。目前服务领域内的一些弊端主要是法律法规不配套导致的,目前只能依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对汽车类产品消费进行判定,1.3本文研究内容本文以提高汽车市场销售竞争力为目的,对现行营销政策加以系统的分析,查阅的大量的资料,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并作了一下分析研究:一、对现行新车上市营销策略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二、对新车上市的销量做了大量调查,就如何提高新车产量找出解决办法。第二章 完善我过现行的新车营销策略在中国加入WTO已成为现实的今天,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是与国际汽车市场接轨的必然。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企业要想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占由一席之地,除了要努力提高汽车制造技术外,同时还应不断地改进汽车市场营销方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成功的经验,进而跻身世界汽车工业的前列。2.1国内新车营销所受到的影响虽然有些汽车营销企业已成功建立起从中高档到中低端的庞大的产品结 构体系,车型基本涵盖了各个轿车价位,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 烈,尤其是在2000 年以后,各轿车生产厂商产能提高,新品迭出,他们的产品虽然销 量不断提高,有的还保持在产销量全国前列的地位,但市场占有率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一、 政治影响政治对国内汽车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这只体制和意识形态两方面发挥作用的。一定的政治体制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一般来说,政治对汽车营销的 影响大多是通过经济体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出来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的变迁,包括新企业进入、个企业的产出规模、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合并等,从来不是市场竞争和市场调节的产物,而完全是政府有关项目决策和计划管理的结果。政府决策是决定新厂商进入汽车工业与否及具体进入方式的关键因素。企业生产规模由政府计划决定。汽车产品价格及销售由政府决定,根本就谈不上是汽车市场营销。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观、法律观、文化观、艺术观、哲学观和宗教观等。不但影响着汽车的结构如功能、造型、品牌、商标、包装以及售后服务等,而且会给企业的汽车定价、汽车分销,特别是促销策略的制定,如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等,纷纷打上意识形态烙印,并最终影响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和购买选择。二、法律影响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他与法令、规章、规则、条例一起构成法规,并以国家机器作保证。市场营销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市场营销产生重要影响的 各项法律之和。此外,产品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商业惯例等也是市场营销法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企业营销活动实行法律干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企业营销活动的促进与限制。2、对消费者保护3、对社会利益维护无论法律的具体类型如何,都会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偶成某种约束。从这种意义上说,早期的法律重心多为保护竞争,而现在法律重点则已移动到了保护消费者,把握这一点对企业开展市场营销业务尤为重要。不过,在企业立法方面一直存在着一个国际性的 争论,即何处才是管制成本与管制利益的均衡点。而且,立法的公正性与执法的公正性远不是一回事,这是法律经济学上的难题,也是市场营销活动中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三 经济环境毫无疑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越了耐用消费品与生产资料生产阶段,正迈步走在出口制成品生产阶段,汽车消费已经日益清晰地成为大众消费的主要目标。在我国,公车消费相对于经济的发展而言,是一个缺乏弹性的市场;而私车消费则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是说,真正可以表现为经济发展与汽车消费关系的是私车消费的轨迹。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汽车消费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除此之外影响汽车营销的因素还有自然环境与汽车使用环境、人口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还有一下的直接影响因素:企业决定营销体系的制定。对于不同实力的生产企业,它们的生产规模、资本实力、产品开发能力、企业名声、产品品种等各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市场营销的策略会有较大的差别。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就易于组建自销渠道,建立规模大、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汽车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不同的汽车种类导致其价格、产品储运和技术服务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围绕主导产品发展产品系列,以利于主导产品的市场营销。市场特性产品销售的地域,购买者的层次、分布状况和购买习惯,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也影响着市场营销的建立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的规划建设情况也制约着汽车营销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公路建设以及交通网络,而汽车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交通网络的完善,加快公路的建设,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汽车税收也是影响营销市场的一个因素,汽车税征收过高大大增加购车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意向,在我国严重影响汽车工业的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税费过高,养车的费用支出偏高。2.2 完善我国新车营销策略的方案对策新车营销策略需要线上营销与线下营销整合来做,才有利于把营销传播效应最大化。不过,网络营销在新车上市推广中的"戏分"是越来越大。正因如此,汽车厂商才更应该在不同的营销阶段采取不同的网络营销方式。新车上市在前置期,主要上是进行新车即将上市信息告知,通过产品上市前期宣传与炒作,激发潜在目标客户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新车上市的期待。在这个阶段,汽车厂商主要有以下几大动作:新闻透风、媒体猜炒、互动活动。纵观目前市场上的新车上市宣传活动,一般都是采取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就是邀请全国的媒体,在一起见证该款车型的上市活动。然后通过媒体的宣传,将该款车型的上市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而新车上市的娱乐营销手段,则是近段时间兴起的新车上市的另一种营销方式。从效果和影响力来说,则会比单独的媒体发布会来得更加直接和有效。但是,对于新车上市,并不是说娱乐营销就是很好的方式。娱乐营销,即使从字面上来理解,它首先是娱乐,然后才是营销。而对于娱乐来说,大家普遍的看法只不过是"一笑而过"的谈资,任何娱乐活动都是以轻松和愉悦为主,注定了娱乐营销是快餐文化。而一款新车的上市,倾注了厂家的心血,甚至将决定厂家在未来一年的战略布局、利润指标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关键性指标,对于厂家的影响是至关重大的。任何一个汽车厂家都希望,在举办新车上市发布会后,能让消费者对该款车型的关注度立即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但这些效果,是娱乐营销的手段很难达到的。从发达国家的汽车营销发展历程来看,一般都经历了产品竞争,经销网络竞争和品牌竞争三个阶段。产品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目前我国轿车市场竞争所反映出来的两 种方式:一是价格竞争,二是不断推出性价比更高的新品,但产品竞争只是竞争的初级阶段。一个汽车销售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 挑战,满足用户更高,更严格的需求,除了积极应对当前的产品竞争外,还应继续"领先一 步"地思考和制定更深层次的市场营销策略--经销网络策略和品牌策略。(一)经销网络策略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不再仅仅是产品和价格竞争,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是网络竞争,因此营销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为经销商网络的竞争能力。上海大众要提高经销网络竞争能力,培 育、维护和发展一流的经销商队伍,尤其是产品、价格乃至广告"同质化"趋势加剧的今天, 只有通过经销网络才能真正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1、明确网络建设思想,定义网络成员应具备的功能网络建设的主要思想:培育、完善、发展。 网络成员应具备的功能,也即四位一体的真正含义,上海大众根据自身特点,参照国际汽车行业对网络成员功能的界定方法,应明确为:"整车销售、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与二 手车销售"的四位一体概念。2、衡量营销网络成功与否的指标(1)网络成员数量分布和功能结构是否合理(2)网络成员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是否规范(3)网络成员的硬件形象是否领先(4)网络成员的赢利能力是否合理(5)针对网络成员所开展的各类培训是否有效3、营销网络策略的制定和实施(1)完善网络部署一个完善的营销网络系统是企业实现最优销售、赢利最大化关键所在。对营销企业来说,营销网络代表着企业对社会、市场、客户的一项承诺,这个网络在关系到品牌利益的人 群中形成了一个长期的、巨大的关系网,透过该网络,消费者、客户能得到温情、细致而又 快捷的服务,使客户感受到品牌的精神张力,进而产生无比的信赖与忠诚。 通过科学的网点计算方法,规划网点合理布局,摒弃以前单纯靠销量和地区上牌量进行 分配计算的方法。在充分考虑销售增长的情况下,结合地区目前的该品牌轿车保有量 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对主要竞争对手的网点建设状况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研究,并分析地区 的人均收入和 GDP 的增长状况等宏观因素,并结合对当地目前经销商的销售能力和分布状况 的综合分析来计算销售网点的数量和规模。同时严格执行各项准入制度,通过入网前的资金 和销售实力的考核,把在当地真正有实力的成员吸收到网络中来。对于销售能力、销售行为 等不符合要求的网点,经整改仍不合格者,予以淘汰,既而再发展一家符合要求的网点取而 代之,以保持网络的新陈代谢与活力。对原已存在的单一功能的分销商或维修站,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使之完善自身功能,尽快达到四位一体的要求,否则予以淘汰出网。 总之在规划网点布局时,以提高经销商的赢利能力,减少网络覆盖空白点,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目的。(2)规范网络管理参照德国大众对经销商管理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汽车企业应全面推行标准化的业务管理,通过规范经销商的日常经营活动,确立企业和经销商 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整体营销战略为中心,协同作战,步调一致地进行市场运作, 进而实现网络增值,同时通过规范经销商的内部管理,有效地提升经销商的经营管理水平和 经销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整个营销网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通过提升用户满意 度,创建忠诚用户,构筑一个稳定、高效、忠诚的营销网络。但经销商和厂家的目标总是存 在差距的,管理标准的推行总会在具体执行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把管 理标准真正落到实处,还应有一套严格的考评措施与之相配套,将考评结果和经销商的年终 奖励相结合。对经销商的考评体系可分为销售业务和形象维护两大模块,其中销售业务模块 的综合考评分为四个方面:一、销售目标;二、销售业如需更为详细的内容,请留下邮箱!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后来在西欧与日本逐渐得到推广与发展。它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实现定量化,变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类似于日本式的全面质量控制(TQC)。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其次,TQC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生产制造过程,而且要管理采购、设计直至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我们要形成一种这样的意识,好的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管理的实施要求全员参与,并且要以数据为客观依据,要视顾客为上帝,以顾客需求为核心;在实现方法上,要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 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TQM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ISO8402对TQM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菲根堡姆对TQM的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具体来说,TQM蕴涵着如下含义: 强烈地关注顾客。从现在和未来的角度来看,顾客已成为企业的衣食父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正逐渐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其主导思想就是“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为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检验、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牢固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不但要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且要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让顾客放心满意。 坚持不断地改进。TQM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TQM采用广义的质量定义。它不仅与最终产品有关,并且还与组织如何交货,如何迅速地响应顾客的投诉、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等都有关系。 精确地度量。TQM采用统计度量组织作业中人的每一个关键变量,然后与标准和基准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追踪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消除问题、提高品质的目的。 向员工授权。TQM吸收生产线上的工人加入改进过程,广泛地采用团队形式作为授权的载体,依靠团队发现和解决问题。
代谢500包过
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分析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人口基数大,对汽车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汽车零部件的市场也得到飞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各个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工艺质量,是当前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目前汽车零部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状况和解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成本控制;问题状况;解决策略
汽车零部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我国汽车零部件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汽车零部件也是占中低端市场份额。汽车零部件企业若想从汽车行业中突围,必须做好汽车零部件进行有效管理,尤其是其成本控制管理还不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效缩短产业链,提高汽车零部件技术含量,降低加工所耗费时间,达到成本有效管理目的,以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得以长远发展。
一、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中,我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对差些,长远研发投入较少,在国际市场中也只是占中低端市场份额。而且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工物流运输等费用也在增加。使得企业压力巨大,也正积极寻找解决汽车零部件长远发展的问题。所以汽车零部件成本控制管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须加强成本控制的学习,从原材料及生产工艺进行有效研究并深入分析,从而控制生产管理成本。
二、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够强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于要控制成本的思想观念不够强烈,往往是忽略成本控制这一环节。而且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很多管理工作人员都是技术出身,对成本控制的概念意识不够强烈。从技术人员提升的管理经理,深知配件在生产及研发的各项情况,毕竟缺乏对成本管理的知识,从而影响到生产汽车零部件所含的成本费用。
(二)汽车零部件研发设计存在问题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然而,我国对新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技能等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研发步伐跟不上发达的国家,而且在研发过程中耗损太大,研发出来的产品并不是很理想。其次研发设计的配件生产工序繁琐,从而加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这要求我们研发的技术人员,应重视研发及生产工序流程。然而参与研发的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能力有一定的限制,人才引入也是汽车零部件研发部门的一大难题。
(三)成本控制方法和机构设置不合理成本的控制管理是需要企业全员共同完成的工作,汽车零部件企业往往忽视其他工作人员也应积极参与成本控制的工作,常常把成本控制的工作认为是项目负责人和生产车间的事情,从而导致各个部门之间互相管理成本的态度方向不够严谨。还有管理成本控制机构设置也不够完善,分工内容比较混乱,职责不够明确。也没有正式成立汽车零部件成本控制管理部门,没有对生产研发和售后管理进行有效跟进,实际各个环节都是成本控制的一大问题。
(四)材料采购及制造环节存在问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是一项重要成本工作。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非常重要,常用材料钢材和铝材的品质和它的密度也是有很大影响,钢材和铝材的市场价格不稳定,随时有调整、浮动大,这也是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的原因。还有原材料的耗损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成本的支出。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很多边角余料生产员工就直接丢弃,复杂的.零件耗费丢弃的更加严重。再者,对固定资产生产设备不注重保养问题,不但增加维修成本,还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的品质,造成过高的报废率和产品不达标率,直接造成多方面费用成本的增加。
三、优化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提升成本控制意识要从企业全体员工成本控制意识进行有效加强,上到管理层下到一线员工,都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加强成本控制的学习,行动中也应杜绝浪费材料资源。将企业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文化学习,从领导管理层应作出表率,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每位员工,践行科学合理使用材料资源,杜绝一切的浪费行为。从而实现有效控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管理。
(二)加强研发人员管理工作研发人员应从各方面去进行有效研发和管理,要切合时势发展要求,跟进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进行高效研发,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要求。
1、优秀人才的选用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管理运用,人才是企业的发展的能源,优秀的技术人才是研发工作中创新的力量。研发人员的选用应在汽车零部件中是深入专才,必须要有相应的成绩考核。对配件的研发人员要实行考核制度,薪资与他们的研发成果有重大的关联。还要对实际做贡献的研发人员给与奖励,促进研发人员中良性的竞争。企业也要引得进人才,留的住人才。人才是企业的生产力,优秀的人才才能更有效实现成本控制。
2、研发成本的控制
(1)技术要创新技术是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工艺制作的品质,才能在汽车配件市场占有优势取得一席之地。要对配件严格要求工艺质量,只有通过创新技术才能完成这一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应有效借鉴国外对于汽车零部件领先的企业机构,外派专业人才去学习,并有效借鉴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加强汽车零部件的技术整改。从而促进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有效控制成本。
(2)使用并行工程应加快研发的速度,实现与时俱进。别这边还没有研发出来,那边别人新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技术研发必须是走在产品前端。汽车零部件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飞快,对市场必须要有一定的敏锐度,能有效嗅到产品的发展方向。将要研发的各个过程相互集成,形成并行工程。要对产品实行并行设计,将产品研发方向和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应有详尽的应对方案,并通过各个方面的并行,使得产品成本减低,能有效加快研发的进度。
(三)汽车零部件运输成本的控制汽车零部件企业是将生产的部件供应到各地,所以必须要实现一套完整的供应线路很重要。物流控制成本无非是使用要方便、快捷、低成本运输方式。汽车零部件企业应使用物流方式为第三方物流和循环取货这两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第三方物流在运输管理及平台比较完善,可以减少库存量。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可以有效将量少的零部件发往指定目的地,降低独家运输的成本。而循环取货的运输方式,设计好运输路线,将产品配送到每个指定地,可以大大降低配送的成本。
(四)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加强成本管理要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问题,需要成立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把控和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每位成员各司其职,有效针对各环节的把控。从研发到采购材料再到投产进入市场,都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并将在每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力度和结果交到财务跟进并作出收益表。将各个环节跟进的人员进行横向分配。比如负责跟进技术研发部的人员,工作内容应包含技术支持、协助成本预算、资源统筹、成本估算、以及时间估算等。还有其他人员跟进相对应的工作内容,包含工作车间生产也要有效跟进,要实现配件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优化企业管理建设成本把控制度。
(五)强化采购材料及制造产品的成本控制汽车零部件企业一定要从原材料抓起,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必须选择有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对原材料的硬度密度有相关要求的产品应严格审查。钢材铝材在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要合理做出预算机制,在一定幅度能应有效允许其上下浮动的基数,并严格计划采购供应量,以免受到原材料价格浮动的影响。合理计划产量要求,加强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并建立相关采购流程制度,严格要求采购人员规范工作,对采购实行奖惩,提高负责采购人员工作积极性,并有效实现成本控制。在实现投产中,应加强人员在生产耗损中将部分未用到的边角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对在线生产的员工做出相应的制度要求,要奖惩分明。提高全员的素质培养以及生产效率,对生产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对于浪费生产资源的人员进行处罚,实现生产过程中降低材料耗损。
(六)对生产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中应对生产车间及车床等进行保养和维护,定期检查车床、生产线的问题,减少汽车零部件的报废率,降低对车床等生产机器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因车床故障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排除,不但会影响工件加工的加工精度,使工件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而且还会使车床的精度迅速下降,直接影响车床的使用寿命。因此,认真分析、总结机床发生故障的原因,摸索排除故障的方法和途径,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必须对汽车零部件的机器定期保养维护,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四、结束语
诚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市场,要想实现在汽车行业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正视汽车零部件企业影响发展的因素。企业要从自身管理方面着手,加大各方面的成本控制管理,才能更有效加强竞争能力。
五、参考文献
[1]包红瑛.论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工作[J].现代商业,2017(10):135-136.
[2]陆国明,王石雄,徐德胜.论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改进对策[J].时代汽车,2018,No.297(06):133-134.
[3]洪连勇.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好质量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J].经贸实践,2016(21):169.
[4]王志芳.论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改进对策[J].财经界,2017(08):50-51.
忧忧论文网竭诚征稿!
质量是工厂的生命线,是事关工厂发展的重要事业。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工厂的质量管理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发动机工厂机加工车间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是是针对制造过程中质量的管理进行研究,实地考察发动机工厂的机加工车间中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并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一定理论,能得出在发动机工厂的机加工车间中,应该如何有效地做好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并旨在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应该如何才能将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理论融入进实际的应用当中去,以期可以达到确保产品的质量及提高机加工的制造质量,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进而赢得市场且达到获得更大的利润目的。
关键词:系统提升、质量体系、质量管理、质量工具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通过将近百年时间的实践进一步的证明了质量管理目前已经成为了在全面的推进企业的发展管理的科学中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大致的经历三个阶段:质量的检验、质量管理的统计及全面的质量管理阶段。目前,对于全面的质量管理定义可以表述为中心为质量,基础为全员参与,目的在通过让顾客能够满意及本组织的所有者、工作人员、供给方以及合作的伙伴或社会方面等相关方面受益,从而能达到长期的成功一种管理的途径,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有着一套非常的严密且适合自身的实际质量管理的规范,不仅制定出质量规范,还认真的组织实施及严格的执行规范和要求。为保证及评价质量的规范执行的情况,要每年都进行两次的内部的质量审核,并且针对审核中检查出来地问题要及时的制定出纠正的措施,并且要限期进行整改,严格的进行检查和控制。
2 车间的质量管理所处的阶段
依据质量管理发展阶段,来评估车间的质量管理阶段,其是质量的检验阶段和统计质量的管理阶段,还有全面的质量管理阶段综合的应用。并以全面的质量管理的阶段居多,建立较好框架,通过收集及整理的数据,并对产生差异或异常来采取相对纠正的措施,进而控制好工序状态,并确保产品的质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得到很好效果,而且涉及质量管理各个区域。这对质量的管理认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使过多应用数理的统计方法,而忽视管理的工作及人主观的能动作用,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质量的检验及质量的控制起到把好产品质量的单一的作用。对于本来可以收集对日后产品的设计的改进,质量的改进却很少。
3 车间的质量管理详述
对车间的质量管理所处阶段,要能采取相应措施,并以此提高管理及人主观的能动作用,并完善机加工质量的管理。下面也将具体说明,如何由才能达到系统性的提升目的。
3.1 由单一的问题解决上升为系统的提升
如今,车间正处于单一问题的解决末尾期,而且各区域的人员在解决问题方面的速度和能力等都又显著提高,解决问题迅速也彻底。并且,在没有问题发生的时候,工作的重点放到疑难杂症的问题解决上面,但是当疑难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并无法得到解决时,区域人员都显得没事可做了。在此期间,就是车间由单一的问题解决转向系统的提升最好的时机。
(1)零件的追溯过程。如今,利用系统去进行追溯,并且对系统进行提升。 并且收集数据,这样可以为以后的质量问题快速的响应来提供足够信息。当质量的问题突然发生时,有更加显著的作用。在现场中,对工件的快速锁定及解锁, 此点对机加工线返修的工件和报废的工件可以明显的起到抑制的作用,并待返修完毕,且完成返修独立确认后,应直接手动的扫描,对该工件解锁。
(2)数据的管理过程。利用车间系统来收集数据并且进行分析,为此,对系统来进行系统的提升,使系统更加充分地被利用起来。并将所有的数据均上传到 数据库,并且,要有着足够信息的记录。正常的抽检件、换型首件、可疑物料处理件、换刀首件、问题调查件、机床调试件等等。要明确的区分,可以使用数据库筛选的功能,可以收集到所需要数据,并且解决数据的混乱问题,并能节省大量人力与物力,同时保证数据准确性,给问题分析及问题解决,以及质量改进都提供了大量质量的信息和技术的信息。
(3)质量工具的关联使用。车间质量的工具主要包括每月的报废率统计和月度能力的分析。为此,就需要关联的使用。月度的能力分析中,指数的提高以及每月的报废率统计中的报废率的下降,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而从而相应提高质量的控制过程,而这恰恰也体现四大质量工具关联匹配的应用,既独立又融合。
3.2 充分的应用质量体系
现如今,质量的体系在车间融入的程度,表现在三级的文件执行上和四级的文件建立上。首先,对于三级的文件“其内容,不能够完完全全涵盖所有的细节”,而恰恰就是这些个细节导致了三级的文件在车间的实施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从而导致执行不下去,执行的人员也就都按照自己理解及自己方便之处去执行文件中的没有明确的规定内容,此外,质量的体系在机加工的内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纠结在单一问题,不能够从系统上,或者根源上来发现问题,在反馈问题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就将发现了的表面的问题反馈出来而已。而这样,导致的问题整改的人员仅仅只是针对单一的问题来制定整改的措施。体系内的人员因经验的不足和对现场的情况了解不够透彻等原因,也将导致在审核过程当中,不能够将问题给挖掘出来,从而也不能够说服迎审的人,在整改问题时审核问题的整改人员不能够举一而反三,导致在再次审核的过程中,还是会发现同样的类似问题,也就使得审核要一轮又一轮的进行,而整改也得一轮又一轮的进行,但是却得不到明显效果。其次,就是对于四级文件,在车间中可以说是并没有建立起来,也就是说没有四级文件,而针对这两种现状,就提出了以下的措施来进行整改:
(1)质量体系的审核。对于质量体系的审核,首先,就要明确审核目的。现如今,对于车间的审核的主要内容为内部的质量审核,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的规范在车间中执行的情况,并保证质量的规范在车间中的真正的意义上得到实施。 该目的就需要深入机加工的车间的每一位员工心中,不仅仅只是在质量审核的员工身上。其次,就是要明确审核的内容,现如今,质量的体系在审核时候,一般都只是停留于表面上,却并没有深入地调查及研究,即停留于目前的现存三级文件中。所以,务必要明确审核的方法及审核的要求,审核员必须明确,在审核过程中,需要找到系统或根源上问题,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
(2)质量体系的建立-四级文件。现如今,工厂三级文件已经成熟并且建立了起来,而四级文件却仍然处在萌芽期中。为此,仍然需要以质量体系为主导, 在车间及与车间又关联的维修车间、检具管理、实验室等,建立起它自身固有的四级文件,而且一定要严格地执行下去。
(3)质量攻关的应用及QC小组活动。从理论的意义上来说,QC小组活动和质量攻关,是一强大的用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地工具,所以,若将其应用到位的话,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去一些解决长期的困扰着生产线质量的问题。现如今,发动机工厂小组活动及质量的攻关还仅仅处于书写材料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注册表上计划完成的时间也仅仅是一个摆设而已。而目前的机加工车间还仅仅处于单一的问题解决末尾期,而QC小组的活动及质量的攻关正好适合于解决这种问题。为此,应该充分的利用该工具,从而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
4 结束语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以及积极的思考工厂的质量管理现状,同时结合质量管理理论对质量管理方法做出了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车间的过程质量控制能力及同时达到质量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耀斌,企业质量检验教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工厂的质量管理论文
工厂管理论文范文参考篇二 国有企业辅助机加工工厂管理浅谈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国有企业辅助机加工工厂普遍现状、主要问题,讨论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由对内变对外,应对复杂的市场经济,要想站稳脚跟,必须精细化管理,使工厂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国有企业;辅助机加工工厂;现状;市场;精细化管理 ˎ ̥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domestic state-owned enterprise auxiliary machining factory general situation, main problems,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internal variable foreign, coping with the complicated market economy, to gain a firm foothold, must be fine management, make the factory to become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growth point.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uxiliary machining factory; Present situation; Market; Fin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DF4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前言 国有企业辅助机加工工厂,一般都是为主业服务,以完成生产线交给的备品备件订单为目标,很少为社会服务,致使工厂管理粗放,效能低下,面对市场难以应对。当前,由于企业产业转型,传统生产线关停,新行业需求备件少,致使机加工工厂人员富余,设备闲置,加上目前世界经济低迷,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好,辅助机加工工厂成为企业的负担之一,要想生存,不堪于现状,必须充分利用现有人员、设备优势,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市场,强化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与同行一样,不断探索工厂发展的新课题。这就是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工厂的综合实力,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 二、工厂普遍现状及主要问题 1.“大锅饭”的问题,没有市场竞争力。国企工人的终身制,使人员懒散,由于是公家的,赚赔都与自己无关,反正就是厂子倒闭,国家也得管这些人!所以懒散的作风严重,经营管理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2.机制僵化,信息传递过程缓慢,决策和沟通效率低。国有资产缺乏灵活性,一个破凳子,一般情况下搬出去扔掉,但是国企不行,还得写处理报告,一级一级的批准,购买东西同样,部门之间交流少,生产中出现互相推诿扯皮多,信息传递缓慢,决策和沟通效率低; 3.机构臃肿,干活人少,人浮于事,技能单一。国有企业机构设置全面,管理规范,这是优势,但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多,责任区分不清,协调能力差,上班混事,技能低还不愿意学习,干车床的只能干车床,不会干别的工种,也不了解上下工序的工艺技术要求,工序之间衔接能力弱;设计人员不了解机床加工性能、加工范围,闭门造车;不了解市场需求,下达的工艺、设计的图纸不适用,增加了不必要加工工序及工艺要求,造成加工成本增加或无法正常加工;4.缺乏核心技术产品,设备利用率差,浪费严重。由于长期为单一产业服务,设备单一性也强,面对公司新产业,需求备件又少,加工完成这些备件仅使用一部分设备即可,又缺乏自主高附加值产品,数控、加工中心等有时只能加工一些“粗活”。其它独特加工如电镀每年还要进行环保维护,利用率仅30%,不能发挥批量加工优势,造成很大的闲置和浪费,产生不出应有的价值。 三、浅谈工厂管理,精细化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的机加工工厂,必须实现向市场经济转型,而机加工是传统产业,利润率薄,如何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国有企业机加工工厂的发展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精细化的现代管理,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工厂制造业的优势,进一步定位营销、人机物、生产、质量等环节加强精细化管理,走高精尖制造之路,向现代化的工厂迈出关键的一步。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一)实行工厂定位精细化、营销管理精细化,拓展市场 工厂准确定位,就需要精细化,充分发挥和利用工厂优势,扬长避短,常规机加工件利润率低,可以做为工作间隙、锻炼队伍的生产任务;但长远看,还是要形成工厂自身的拳头产品,做一般企业不能完成、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强力培养科研技术队伍,研制高利润率产品。工厂的发展也离不开营销管理,要增加订单,促进营销与生产和谐,就必须细化营销管理。确立战略客户、大客户、中小客户等,对营销人员,加强培训,使之更专业化,使工作更规范,市场更广阔,服务更准确。 (二)实行人、机、料精细化管理,做好生产的基础工作 1.实行人员管理精细化,打造过硬团队,提升员工素质 面对一方面人员过剩,另一方面急需的技术高超人才严重不足矛盾,必须进行改革。建议实行全员岗位竞聘,使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人才竞争的局面。实行分配制度改革,使工资向技术业务骨干倾斜,打破工资分配上的大锅饭。推行岗位技能工资,细化岗位职责,根据不同职务、技能、责任和贡献,设定不同的工资标准,实行灵活的奖励机制,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调动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创造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人员培训,使工厂每个岗位都储备多个能手,满足工厂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不是等靠要。加强员工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凝聚工厂的团队精神。工厂和员工都从团队的合作中得到回报,特别当生产任务多时,员工能自愿加班加点工作,工厂效益增加,员工收入也就增长,工作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要使员工从“要我干”转变到“我要干”。使大多数员工实现了一专多能,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2.实行设备保养维修精细化,为生产稳定奠定基础 设备管理精细化,时刻要以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确保设备精度为工作目标;同时要减少备品备件购买支出、缩减设备保养维护费用、改善设备技术精度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费用,责任到人,落实管理监督制度。这样,才能把设备管理工作越做越好,为生产稳定进行保驾护航。 3.实行物料管理精细化,充分节约挖潜生产成本 加工环节物料消耗占成本的很大部分,控制好物料就能降低成本。物料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每种物料均要建立档案,对性能、产地、规格、价格等都有明确记录和对该物料负责的人员,设置物料的最低储备线。所有物料都根据需求进行申购,根据生产任务进行领用,物料的运行状态变为动态,定时提供给需求者。物料的清理和盘点变成日常工作,所有问题都能一目了然,更加透明公开,提高物料利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全厂上下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精心设计、精心加工、精心回收边角余料。对浪费物料的员工进行处罚,节约挖潜工作才会收到成效。缩减采购程序,降低资金占用。 (三)实行生产管理精细化,提高生产效能 粗放型管理条件下,也能加工出产品,任务也可以完成,但往往质量和效率低下,问题成堆。要把生产流程管理进一步细化,层层明确和落实责任,人机料的选配都以生产加工出优质产品为标准,加工的过程不仅要凭人员的经验,更重视加工的程序和标准,员工加工前要对数据进行核对,加工后要将加工信息进行确认,生产进度能否保证工期,使用的物料是否有节余,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等都要及时上报,管理要全过程进行跟踪,从而形成高效、畅通的生产流程管理机制。生产过程中全面实行劳动定额管理,超产予以奖励,短产减发工资,提高生产效能。 (四)实行产品质量管理、售后服务质量精细化,赢得良好信誉、市场 产品的质量保证来自于生产过程的正确管理和加工,要重过程轻结果,杜绝或减少返工。从加工任务信息的接收,质量管理控制也就开始了,各工序的自检和互检,质检的抽检和专检,均要实行双人检查双人签字的“双检双签”制度,直至成品的入库、出库跟踪,都通过数字化来进行管理分析、检测、控制,生成每批次产品的质量情况报告。工厂根据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重新修改工艺流程和参数,为改进工作和提升质量做准备。还要根据现场的执行情况,落实到影响质量的具体岗位和人员,让其明确给产品质量带来的损失,依据损失程度确定责任的大小进行处罚,让操作者心服口服地承担责任,改进工作,有这样的监管手段,特别是一些低级错误就不再发生了。对于客户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妥善处理,达到客户满意。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机加工市场,特别是在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中,我们坚信,功夫在其内,把活做得精细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有精细化管理才会让我们工厂有长足的发展,全面提升我们工厂的实力,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点。 看了“工厂管理论文范文参考”的人还看: 1. 关于公司管理的论文范文 2.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大全 3. 公司管理论文范文 4. 车间管理论文 5. 有关工厂安全管理论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通常来说,药品是属于一种特殊商品来对疾病进行治疗、诊断以及预防,和人们的生命存在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做好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相当重要。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关于药品质量管理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药品质量管理论文篇一 基于GMP的药品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2010版GMP的深入学习,从而对药品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得以深入,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对于当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控制药品质量存在着从检验模式、生产模式以及设计模式逐级推进进行探讨,在设计模式当中才能够对药品质量做到最大限度保证。 关键词:GMP;药品质量管理;设计模式 个人简介:孟祥杰,女, 毕业 于贵阳中医学院中药制药专业,中级职称,中药执业药师,就职于益康制药有限公司质保部 通常来说,药品则是属于一种特殊商品来对疾病进行治疗、诊断以及预防,和人们的生命存在着息息相关的关系。药品只有合格质量,这样才能做到应有疗效发挥,使得患者用药安全进行保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药品质量安全,政府对这一问题也高度重视。卫生部在2010年为对生产药品质量管理做到规范,推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而且在第二年的三月一日对这部修订之后的规范进行实施。通过对这一规范进行研究,则可以了解到当中的条款由之前的八十八条增加到三百一十三条,这就使得软硬件方面的要求做到全面提高。 一、药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制药企业的重点就是药品质量,质量意识则是企业所有员工认识与理解质量与质量工作,在质量行为当中有着极其重要制约与影响作用的则是质量意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思想基础则是从主观上对工作质量或者产品质量追求,对工作成果时刻关注。这就绝对不能将其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借助实际行动去传播,加强管理工具,固话 规章制度 ,凭借各个部门对其贯彻执行,导致质量意识逐步深入到企业员工内心,使得员工自觉遵守质量管理规范,切切实实将药品质量落到实处。 从质量上来进行分析,我们对于各种产品当中的关注重点则是药品,而在所有药品当中的重点则是无菌药品,其中的重中之重则是我们所生产的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如果有着仅仅千分之一的质量不合格药品,那么这支药就会让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生命威胁。有鉴于此,药品生产商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如同对待人们的生命那样做到对药品质量重视。 在药品质量与质量安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做好药品的质量管理这是抓好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管理模式上来看,所谓的药品质量管理这就是一个个的质量环相互之间紧密相扣的管理模式。通常来说,全面的质量管理则是属于企业准入资格的审查许可,这一重要思想在推行的GAP、GMP、GLP、GSP、GCP当中都能够得到体现。而对药品所做的质量管理所强调的则是药品质量研发药品、制造药品、转移技术与临床应用等全过程的管理理论,GMP则是属于一整套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在药品质量体系当中所包含着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新颁布实施的新版GMP当中的第二条,则相应的规定企业必须要对于相应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根据对质量管理体系所做的分析,其中包含着对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活动的制定,对其目的按照通俗点的讲法则是对问题进行发现与解决,使得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当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控制药品质量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我国生产药品的历程来进行研究,那么在质量管理当中整个药品生产企业控制药品的质量呈现着检验模式、生产模式、设计模式这样的逐级推进的过程。 一是检验模式。根据研究发现,在建国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并没有相应的GMP的规范来要求国内的药品生产企业,这就是要对检验药品进行强调,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对那些药品只有检验合格那么才能将其划分为合格药品的范畴,只有通过检验才能体现出合格的药品。这是借助于检验最终产品以便能够对药品质量确认检验模式的主要特征,检验的依据则是凭借针对药品的鉴别、卫生学检查、性状、含量测定、检查等质量标准,从而做出判断药品质量是否对标准的限度要求符合,立足于此基础,从而判断这是否是属于合格的药品。根据对这一模式所做的分析,这当前所包含的缺陷显得比较大,那么就是质量标准的局限性对于药品质量并不能做到全面体现,其中在质量标准当中的部分项目对于药品质量的真实情况,按照标准来实施检验往往很可能出现产生进行当中的质量问题,那么在这时候对其解决显得比较困难。按照质量的标准也仅仅能够对其中的是非判断来做出相应的判断,可是并不能溯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本质上来看,这种终点控制的方式属于结束生产之后实施的单点控制,这种行为显得滞后,那么当有质量问题发生,不能做到及时找到原因,以便对问题解决,这样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 二是生产模式。根据我们的了解,如果检验模式单一这就不能有效控制药品质量。按照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的观点认为:是生产出产品的质量,绝对不是对其检验出来。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在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参考国外药品生产情况,通过对生产模式这一概念的引入,其代表则是在1998年修订通过,在1999年7月1日实施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这一模式当中的核心则是立足于检验模式当成基础,把生产过程确立为控制的重心,借助于对过程的强化以便能够对于药品的质量进行保证。生产模式与检验模式进行比较,这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一些基础性问题解决,通过对全面过程控制的实施就能够对于药品质量有效提升,如果控制得当,就能够有效保障质量,避免大多数的问题,即便是发生质量问题也可以解决。虽然这一模式能够对药品质量进行有效保障,可是只是监控生产过程却被动保证产品质量显得远远不够,在98版GMP当中监控洁净区往往的非连续与静态的,尚未有着持续改进的倾向,那么必须要对主动决定药品质量进行进一步考虑。 三是设计模式。要想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准确确定,那么必须立足于良好的设计。借助于良好的设计这样才能生产出良好的药品,这就是所谓的设计模式。通过与生产模式进行比较,这就是将控制重心逐步前移,在对研发生产目标最初确定的过程当中则应该对全盘设计的理念进行考虑,借助于系统性的设计,从而能够对拟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预估,对生产的过程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会有这预期药品的质量达到。设计药品的质量则是将产品质量概括成为研发起点的预先设定目标,在立足于对关键物质属性进行了解的条件下,借助于对实验的设计,以便对于关键质量产品的属性进行理解,从而将关键工艺的参数进行确立,受到原料的工艺条件、环境以及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建立起稳健工艺设计空间与对产品性能满足,而且按照设计的空间,做到质量风险管理的建立,将质量的控制策略与药品的质量体系进行确立,在整个过程当中必须认识产品与生产。 三、结语 凭借分析当前我国实施GMP阶段,实施这新旧这两个版本不同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就可以了解到,那么就不断健身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效控制药品质量的认识,通过单一的终点控制到有效的结合过程与重点控制,再到源头设计质量,这就不断的提升药品的质量,企业在当前药品生产整体工程当中,必须要做到对观念改变、与时俱进、理顺认识,将从环境、物料、人员、工艺、设备这五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做好药品质量科学管理,以便确保最终产品能够对生产设计思想进行观察,确保能够紧紧围绕药品质量可控、安全有效的最终目标来运行。 参考文献: [1] 党晓伟,陈玉文.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引入药品试生产阶段的探讨[J].中国药业.2011(10) [2] 邵义红,范建伟.标准操作规程与GMP实施的关系探讨[J].齐鲁药事.2009(08) [3] 柳飞.中小型制药企业实施新版GMP的研究[J].机电信息.2012(23) [4] 丁艳,李吉松.新版药品GMP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监管对策[J].中国药事.2012(11) 药品质量管理论文篇二 门诊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应对 措施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均具有效期。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藏条件下能保持其质量的期限,所有药品从生产后到使用前都会有储存间期,这期间若不能保持正常储藏条件,其效价(或含量)就会发生变化致毒性增加而不能使用,因此药品的有效期是反映药品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销售、生产(配制)假药、劣药。因此,医疗机构加强药品的储存管理和有效期的管理,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条件,不可忽视。 1 门诊药房药品过期、失效、变质的原因 影响药品质量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制度因素和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 其它 因素。 1.1 环境因素 所有的药品对其贮藏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如低温、避光、密闭、密封、阴凉干燥、冷藏等。由于门诊药房的贮藏条件有限,一年四季不能保持恒温恒湿,一旦储藏条件不能达到某一药品规定要求,就可能出现霉变、受潮、虫蛀、风化,有的生物制剂贮存温度过高或过低还会出现蛋白质变性等情况。对于一些需拆开密封包装零售的零散药品,包括预先拆成小包装的协定处方药品,由于贮存条件发生改变,尽管在有效期内使用,但却很快出现潮解、变色、裂片等变质现象,容易在疏忽的情况下发放给患者,造成安全隐患。 1.2 人为因素 由于人为因素没有严格按照药品规定的贮藏条件进行储存(如避光、冷藏,阴凉干燥等),由于工作疏漏没有及时对近期药品采取妥善处理;虽然规定药品一经发出,概不退换,但在目前情况下为了缓和医患矛盾,避免发生纠纷,对一些特殊情况的还是允许患者退药(如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医生的错误导致患者要求退药、患者拒绝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等),通常情况下只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就放回药架继续发放,但有些药品的外包装可以随意打开,如果患者已经将内包装打开,或者试用过后来退药,这时只检查外包装,不合格药品就会被重新放入药房,当这些药品被再次发出时就会对其他患者的用药安全产生影响甚至产生医患纠纷。 1.3 制度因素 1)由于管理 方法 不当,门诊工作人员没有科学合理地制定药品的领药计划,有时某些药品使用数量有所波动,需求多时从药库多领,则造成需求少时药品积压,容易致药品过期失效。 2)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的管理原则,会使效期远的先出,而效期近的积压,造成药品变质、失效,使药房遭受损失。 3)只将工作重点放在保障药品及时供应上,而对药品效期的监控管理没有足够重视,不能做到定期检查药品效期和及时监控库存积压的情况,当大盘点或检查效期时才会发现有些药品已过期或近效期的药品积压情况严重。 1.4 其它因素 一些根据临床特殊需求从厂家购买的品种,由于临床需求突然减少而厂家又不允许退货等原因而造成压库报损;有的拆零包装的协定处方药品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有时会出现几种不同效期的混装情况,就更容易发生过期、变质等质量问题。 2 加强门诊药房药品质量管理的几项措施 由于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物质,其质量的好坏、是否合理使用,都将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和生命。药品质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对医疗机构的信誉产生影响,作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保障药品的供应管理和药品质量管理是同样重要的。因此,要求药品质量必须符合药典质量标准或其它有关质量标准。只有做好以下几点,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药品的质量。 2.1 药品的储存须严格管理 从药库领出的所有药品都要严格按照 说明书 的要求将其正确存放在门诊药房储库。尽可能应用相应设备,保证药品在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储存。对于门诊药房不具备条件储存的、用量较少的药品,可以在需要时再从药库领入。 2.2 完善门诊药品请领与验收制度 1)及时根据门诊药品的使用情况调整请领的药量,减少门诊药房的存药量。 2)做到少量多次请领,尽可能地增强门诊药品的周转率,避免药品积压。药品的请领量一般维持在保证门、急诊的1周用量,对于一些使用情况不规律的药品,相关人员应及时与药库联系,分析具体原因,对其请领计划作适当调整,需要时向科主任作汇报,提醒药库工作人员对该药的库存作必要处理。 3)对于效期在半年内的药品,建立预警目录,尽快与临床沟通,加快使用速度,尽量在效期内使用完,对于临床沟通无效的,及时和药库联系,尽可能退回医药公司,减少医院的损失。 2.3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台帐 包括做好门诊药房的温度、湿度登记,拆零药品标签登记,药品效期一览表、报损药品的销毁制度制定和登记。 1)温、湿度记录:由值班人员每日2次记录温度、湿度及冰箱温度,对超出正常范围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开启降温或抽湿设备,这样可保证药品始终处于正常的储存条件。 2)拆零药品的管理及标签登记:现有大部分药品,特别是普药,装量基本上是100片/瓶,临床上一般只需几片或十几片,这就必然导致这部分药品拆零,从而造成调配给患者或剩余的药品无外包装,无原装瓶,从而影响药品储藏,缺失药品原包装中的批号、有效期,甚至影响到具体的药品的认定,影响调剂的质量。对于这类协定处方的药品,在分装到一个大的容器内之前先要由拆零人员选择药品所需的相应容器(如棕色瓶或透明瓶),并记录相应的药名、药品规格、批号、有效期、失效期,确保不同时存在异批号,在下一次填充药品之前应先将瓶内剩余的药品用完后再补充,如只剩下几片零散应作报损处理,然后再行补充。医院协定处方药品分装时,除按要求做好详细分装记录外,包装袋上应有分装日期,一次分装的数量不应超过1个月的常用量,并置于密封防潮的容器中。 3)药品效期一览表:由专人将每次效期检查表进行汇总分析,将效期在1年内的药品全部重新整理,按月份由近到远制成效期一览表,把期限在6个月内的药品用醒目的红色作出标记,然后将效期在3个月内的药品,在其货架上也贴上红色标签。 4)药品的销毁制度和登记:门诊药房有时会因药品变质、过期等原因要求将药品进行销毁。为了避免不合格药品滞留门诊药房或流入社会,必须严格执行药品销毁管理制度,由专人对药品进行销毁并由专人进行监督、登记,登记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批号、有效期、销毁原因、销毁时间、销毁地点、销毁执行人员、监督人员。为了避免主观原因造成失误,可建立电脑报警系统,如果没有对过期变质的药品及时进行销毁,则电脑会发出警报,并进行电脑锁定直到警报解除。 2.4 健全退药管理制度 患者往往会因药物过敏、配伍禁忌、单次取药量过大超出报销范围、医生不对症开药、拒绝使用该种药品等情况而要求退药,而退回的药品还将会继续在门诊进行调配,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杜绝不合格药品的流入。对于退药,患者必须说明理由,然后由专门人员对退回的药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认无任何质量缺陷后给予退药,并对其阐述的退药原因、处方医师、取药日期、退药日期、退药名称、数量、生产企业、生产批号、有效期、外观有无缺失、可检查到的最小包装是否完整等情况,由药剂科经手人员进行登记。对于退回的药品应及时放上药架以加快流通。 2.5 药品效期定期检查制度 每两月一次,安排专门人员对门诊药房的全部药品进行彻底的效期检查(将药品按位置分组,每组指定一个专门人员负责),做到责任到人,有过失者须承担相关的过失责任和经济损失,对于精神药品则由专门负责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人员进行检查,每个负责效期检查者在检查结束后须在检查单上注明日期和检查人员姓名,交由门诊负责药品管理的人员进行分析整理。 2.6 药品的批号管理 所有准备上架的药品在上架前都要对它们认真检查效期,如果效期和药架上的一致可以直接上架,如果不一致则将效期近的药品放在外面,并在不同效期的药品之间作出醒目标记,便于及时了解药品效期的动态管理情况并避免先产后出导致近效期药品积压失效。对于小货架也是同理,必须在每次补架之前从后往前填充。严格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 2.7 加强药师的素质 教育 ,加强人员管理 在克服环境和制度因素后,还应加强人员的教育管理,以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药品失效、变质。加强药师素质教育,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强化药品有效期差错危害性的教育,树立对患者、医院的高度责任心,以思想带动行动,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培养每个药师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习惯。对于药片、胶囊,调剂人员在拆出一瓶用完后,才能再拆新瓶,并严格做到定位摆放,以保证“先进先出”原则的贯彻,对于针剂拆零要做到把剩余针剂保存在原包装中,最好再有专人经常检查拆零药物的效期情况,不断监督调剂人员药品拆零使用习惯。加强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辨别假劣药品的水平。 3 结语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随着大众对药品安全的不断重视,加之近几年来新药层出不穷,不断完善的新的药品管理政策陆续出台,对药品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医患纠纷增多,对医疗机构的药事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从根本上保障药品安全,完善药品的质量管理,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避免医患纠纷,建设好和谐医患关系。 药品质量管理论文篇三 试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摘 要】药品的质量关系到生命的安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药品经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也高。经营企业要想切实做好药品质量的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对药品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把控。 【关键词】药品经营 药品质量 管理分析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坏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提高企业自身质量管理水平,规范药品经营管理的制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现状 药品的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药品经营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存在漏洞。首先表现为对药品经营管理质量把控不严,管理制度相对较为混乱,而且有弄虚作假的不法行为,缺乏相应的药品质量监督机制,过多的注重企业的利润,忽视药品的质量。其次药品采购把关不严。很多药品经营企业工作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在进行药品采购时,缺乏相应的监察手段,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药品质量进行检验入库,从而留下巨大隐患,一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第三由于药品行业的特殊性,难免因运输、储存不当等原因造成药品质量的下降,例如运输路程过长、运输方式选择不正确、天气原因等。 二、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药品经营的监管力度,并规范经营管理 要想从源头上保证药品的质量必须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使其进行规范化经营,从药品原材料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再到药品的经营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检测,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并且药品经营企业要严格按照GSP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药品质量管理有关法律和法规,并且进行规范化的经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并完善监督制度 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可以按照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和制度的制定,并保证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而且要在药品经营过程中注意对药品的保养,合理储存药品,对需要冷冻、冷藏的药品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要求药品管理人员要熟悉每一类药品的特性以及储存要素,严格按照储存标准进行储存,并掌握适当的储存温度,以免因储存和保养不当而引起药品质量问题,药品质量不合格轻则影响企业的信誉度,重则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相关药品经营 企业管理 人员一定要做好监督,促使员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来执行。 (三)做好药品质量的查询工作,完善药品质量档案 近年来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事故不计其数,所以做好药品的质量查询工作相当重要。企业可以对经营的药品按照用途和种类进行分类,设置相应的编号,以方便查询,质量管理部门严格对企业经营部门的质量查询和监督,对发生事故的经营企业严肃处理,明确权责,要求其限期整改,甚至是停业整顿等。并且建立并完善药品的质量档案,质量档案的建立既可以方便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对药品质量的查询,又使得经营企业对自身的药品质量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而且有利于经营企业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和优化等。 (四)药品经营企业要加强药品的验收和管理,以保证入库药品质量 药品经营企业在对购进的药品进行验收时,要严格按照GSP的相关要求进行审核和验收,严把入库药品质量关。药品验收人员对合箱药品要进行分别检验,尤其是双批号的合箱药品必须分别进行审核和验收。对于从未出现过合箱的药品,应该加大审查力度,可以追踪到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查询,而且要加大对该品种药品的检验,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停止购进该类药品,降低药品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以保证入库药品的质量。 (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以及做好跟踪 合理的运输方式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需要冷藏或者冷冻的药品。而且不同的药品种类和数量也有着不同的运输方式,这就需求企业根据药品的质量要求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尽可能采用快速有效的运输方式,减少中间的中转过程,以缩短运输时间。有条件的企业尽可能采用直接运输的方式,直接送达到客户手中,而且要尽量采用冷藏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还应注意天气的变化,时刻掌握天气动态,并根据南北温度差异来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此外,做好药品运输实时动态的跟踪,对药品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需要冷藏的药品。要求企业必须做好药品发运之后的跟踪工作,以便随时监控药品质量。 (六)加强冷藏药品出库包装的质量控制 加强冷藏药品出库包装的质量控制能够保障冷藏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药品经营企业在对冷藏药品进行运输之前必须仔细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具备完备的密封冷藏措施,对需要保温的药品进行保温包装。而且药品还要注意对药品的防虫、防潮处理,以免因质量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七)加强药品经营企业员工质量管理意识 药品生产经营离不开员工的参与,所以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的好坏,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员工生产经营的质量意识,加强员工对于药品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药品质量的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食品药品经营质量以及经营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一方面促使药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药品经营企业加大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质量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并且促使药品经营企业制定药品经营的标准化体系,从药品的原材料到出库包装,再到运输都严格把关,以确保药品的质量,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1. 企业质量管理论文范文 2.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 3.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 4.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论文范文 5.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