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议论文

发布时间:

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议论文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需要人们好好的去思考,按天人学的说法,天人合一的意思是:天上与人间一些规则都是一样的,地球是上天打造的,为的就是培养生命的品德,品德和能力高的人也有成为天人的可能,所以天人是可以合一的。天人学是欧阳米果创立的一种研究天人关系的学说。天人学主要研究宇宙是怎么来的?生命是怎么来的?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死?为什么活着?世界各宗教是怎么回事?科学是怎么回事?外星人又是怎么回事?易经到底是什么?但是要注意,现在天人学有假天人学,做假天人学的人叫周天灵宇,所以想了解天人学的人一定要多注意,看真天人学可以搜一下:欧阳米果新浪博客

对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天人合一的现实意义是对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相对而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等和谐统一的多重意蕴。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主要是指人作为"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的,其中,人天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次,人天同象与同类则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具体体现,人天同数则是人与天气运数理的相应。总之,这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

天人合一不可分,我是天空一粒尘,天地无私包容我,顺应天道是本真!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四库全书》中有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 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 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 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 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 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天人合一观念的明确提出者是董仲舒。 1 、西汉董仲舒初次尝试 -- ----- 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 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是董仲舒构建天人关系的方法和结论。汉代董仲舒“人副天本”说首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天人关系,但是由经学后来的发展为谶纬之流,儒家走向经学神教迷信,并成为赤裸裸的政治夺权工具,很快就没落了。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 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 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是“天人相副”。 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 明代程颢进一步阐述“天人合一”含义,强调“ 人与天地一物也”,称天人关系为“一天人”。以后各代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论及“天人合一”这个命题,虽然用语不同,但是他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思想还是基本一致的。2、宋朝张载程颢-----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 “ 人与天地一物也”,称天人关系为“一天人” (程语) “须是合内外之道,一天人,齐上下。”(程语)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3、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王守仁从“良知”是宇宙本体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人与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整体观, 把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天人关系上,朱熹、王阳明都主张“天人合一”,但在具体的路径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集中体现在二人对《大学》的重新阐释——《大学章句》和《大学问》中。朱子的“天”、“人”合于外在之“天”,走的是一条由外(穷理)→内(体理)→外(推理)的功夫径路,而阳明的“天”、“人”合于人心之“良知”,其功夫论则是在知行合一基础上,进行“致良知”。朱子的天人合一是“以天统人”,而阳明的天人合一则是“以人统天”。这正是二者在此问题上的根本不同。4、再后, 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 ,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董氏的“天人合一”的主要特点: 天人相类 -- 相类同召 -- 天人感应 -- 君权天授—赏罚在天—天意可挽  1、“天”是最高的意志,既是“自然”之天,是有“身体”,有运作的“实体”神,更是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伦理化。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从而使它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他将“阳阴二气”作为解释天人感应的基础。但是从而也将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色彩带来进了自己的学说。人的“生理”结构与天的“物理”结构有相同的模式;天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与社会的治乱关系完全一致。因此,天与人是“同类”。而同类的事物又能“以类相召”,互相感应。因此,人世的治乱,人们的善恶,“天”不但可以掌握,而且可以通过祥瑞、灾异与改朝换代向人间传达它的旨意。这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主要特征     2、董氏天人感应学说对封建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学说成封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这种理论,有其强调天命主宰一面,又有重视仁义道德的一面;有其加强封建专制的一面,又有造成政治动荡的一面;有其巩固中央集权的一面,又有制约皇权独断专行的一面;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其落后迷信的一面; 董氏学说的神秘色彩最后被谶纬之学发展为儒教神学,连孔子都成了“神”。谶纬经学最终完全成为迷信,并被成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或改朝换代、农民起义所利用的政治工具,如在王莽篡汉,刘秀称帝过程中,东汉未年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在东汉发展到高潮在三国时期并走向未落,被历史所抛弃。 然后,谶纬经学和天人感应之说有关联,但天人感应之说本身还不是谶纬经学,这一点要加以区别对待。董氏的天人感应中的“君权天授”、“符瑞灾异”思想一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里对政治产生着正面或负面影响。通常认为“它通过上天发生灾异现象与人君(皇帝)有过失行为联系起来,用托天管人的手法,试图控制皇帝的所作所为,从而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它是儒家借天灾“正刑与德”思想的结果”。3、天人合一论造成的三个错误:  ①天人合一论使得某些人可以代言天道。儒家试图自称“近道”的“能与天地参”的君子,将天道代言的权力抓到手里。这已经将自己变成了巫婆角色。更糟糕的是一直继承下来的“天子”一称,也被儒家继承。老墨也采用这个华夏传统的词,但是儒家“天人合一”或者“与天地参”,结合“天子”后就变质了。天子就变成了上天的代言人。沟通天人以后自然是最强力者成为最大的代言人,毫无疑问。可原本的“天命”只是让天子有国而已,而不是老百姓受天命管理。“天子有国”是封建制必须的一个稳定要素,扩大解释就会造成思想和制度的专制。  ②“天人合一”或者“与天地参”导致了文化层的“致命的自负”。文化层的人本就有天生的优越感,自以为智珠在握,是愚民的主宰。当今的文人仍然有这种情节。但是这种“致命的自负”必然导致孔孟式的“信念伦理”,将社会带人奴役之路。  ③天人合一是儒家设置的一个最高大牌坊。在这个牌坊上面,皇权代表了圣明,皇帝就该是圣人。天人合一论使得皇帝成为了真正的上天代言人。而且使得宪政之“约束君王”目标产生了理论上的困境。这是天人合一论的第三个错误。且不说皇帝更有实力去代言上天,就说如果我们要约束君王,那么我们将对君王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君王不能有自由意志,只能老老实实按法律办事(公法必定需要细致)。比如要求君王要节俭,比如要求君王要无私。在天人合一之下,是不是要把这些“天道”同时加到老百姓身上呢?否则你如何要求别人相信上天对君王最不“公平”呢?儒家正是用这样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君王、自己和老百姓的。儒家人自己要去做圣人,只要不搞政治,没人理会你。问题是不能这样去要求老百姓。 君王手里的权力使得他总是能依靠权力豁免。儒生并不可能修得“人性善”,科举成功当了官也可以背弃戒律。可是老百姓无权无势,才是真正被约束到的对象呀。当今的真儒还是很喜欢“无私”,其实华夏传统中真正需要无私的是天子而已。张载的“天人合一”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是在对佛老的批判中而提出的,是在儒家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儒家的概念。其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易传》的天人合德观念,二是《中庸》的性命、诚明观念,三是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观念。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可分成五个部分: 1、气本论——天人合一之基础 2、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人合一”之可能与必要 3、穷理尽性:“天人合一”的内在途径 4、礼乐制度:“天人合一”的外在约束 5、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最终归宿  其中对于性的理论可以说是性善论的延续。张载认为性就是鬼神,就是天道,是气所固有的良能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这个性应该是纯善的。既然万物都是气之聚散,都具有纯善的性。在气化生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物所禀受的气质的不同,导致了对“天性”的禀受程度不同。同样是人,由于其弊的厚薄旳不同而区分除了智愚。其弊厚者,难以开通,其弊薄者,则容易开通。一旦开通,则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这样张载的天人合一肯定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圣人。途径就是个人内在的“穷理尽性”。而外在的礼乐制度可以帮助人改变气质。最终达到为儒教国家所服务的天人一体的世界秩序。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向上的可能性,他所提的目标“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圭臬。从现实维护阳儒阴法的社会秩序来讲,起到了重振的作用。当然也必须看到,他的理论中以人合天的成分大过以天合人,这必然会导致人的失落。朱熹的“天人合一” 朱熹几乎没有明确谈到过天人合一,但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朱熹的思想却是对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在“天人合一”的内容上,朱熹承认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只是在理气关系上与张载的认识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说,朱熹也是承认天人一气的,这和张载的认识是相同的。朱熹对“天人合一”的发展在于,他提出了天人一理的主张。由于朱熹主张“性即理”,因此,张载的天人同性就被发展为天人一理。在“天人合一”的途径上,朱熹也承认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的不同,主张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即物穷理”,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达到“一天人”的理想状态。 朱熹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科举考试的推波下,维护儒家国家秩序的作用被放大,人的失落也逐渐在科举八股的制约下演变为僵化,失去能动性的人。  “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人口剧增、粮食短缺、水资源污染、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越来 越严重,这些都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西方产生了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的研究。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传统,这种传统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一些深层生态学学者认为,要突破这种传统,就应该借助于外部的文化权威。最终,他们发现,东方文化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的融合,具有有整体的、有机的特征,和他们所主张的生态中心主义有着某种一致性,从而能够推动现代生态学由浅层向深层发展。这其中,道家思想最受生态伦理学者的青睐。道家思想在表面上与深层生态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道法自然”就和深层生态学主张的生态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相似。但这些只是字面意义上的相似,在实质上是很难统一起来的。可见,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完全是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一厢情愿。不过,到底在这个过程中,“天人合一”被生态伦理学赋予新含义并传回中国。 “天人合一”本身并无保护自然之意,但这么多中外学者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天人合一”,希望借此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现代人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如果说古代的“天人合一”主要探讨的是人和作为主宰的上帝之间的关系的话,现代人讨论“天人合一”则主要着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即使从人与自然这一层面来看,乃是天人一气的意思,这表现的是天人的同一性而没有表现出天人之间的矛盾性。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也要看到对立的一面,这才是辩证地看问题。可以说“天人合一”与保护自然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认为“天人合一”能够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之间紧张关系,完全是以逻辑概念去解释自然科学概念,这是对“天人合一”的误读。

汉代天人合一思想论文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析起来,包括几个命题: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明确肯定人是一物。张载《西铭》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类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 2.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普遍规律 张载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 ?”(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规律就是性命之理,自然界与人类遵循同一规律。 3.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张载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他认为性与天道具有同一内容,即是变易。程颐说:“道与性一也。”又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他认为天道、人性、人道是同一的,其内容即是理,也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张程都肯定性与天道的同一性,但张载以为这道即是变易,程颐则以为道即是理,这是彼此不同的。 4.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调谐 这是《易传》提出的,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为理想境界。张载、程颐亦接受这种观点,但是没有更详尽的发挥。 这四个命题之中,第一和第二命题是基本正确的。这第三命题是基本错误的,第四命题包含着有价值的重要思想。为了正确评价这些命题,应考虑三个理论问题:(1)自然界 和人类精神有没有统一性?(2)自然规律与道德原则的关系如何?(3)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界?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多次讲到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摘引如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 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 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 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 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 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思维过程同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是类似的,反之亦然,而且同样的规律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是适用的。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一定是同样适用的.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可谓精辟透彻、深切著明。人类和自然界,自然界和精神,具有统一性。自然规律与思维规律是互相一致的。自然过程、历史过程、思维过程都遵循同样的根本规律,而这根本规律就是辩证法的规律。 应该承认,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 恩格斯也谈到自然规律与历史规律的区别。他说: 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标榜片面的“斗争”。但是,想把历史的发展和错综性的全部多种多样的内容都总括在贫乏而片面的公式“生存斗争”中,这是十足的童稚之见。在自然界,无机物之间既有冲突,也有和谐;生物之间,既有斗争也有合作。用生存斗争的公式来概括人类历史的复杂内容是十分幼稚的。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虽然都服从于 同一的普遍规律,但是物理现象、生物现象、人类历史又各有其特殊规律,不能混为一谈。 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道德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但是服从自然规律的行为不就是道德行为。道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道德原则是人们依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而设定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级性。程颐认为“天道”与“人道”只是一个道,事实上是把维护当时社会秩序的道德原则绝对化、永恒化,把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原则抬高为天经地义,这是根本错误的。至于程颢以“心即是天”来论证“天人本无二”,就更是陷于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了。 张载没有讲仁义就是天道,但是他把人性与天道统一起来,以为“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这就混淆了人性与天道的区别。所谓人性应是指人的特性,即“人之所以为人者”或“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人性与自然界的普遍性应有区别。张载以“天地之性 ”为人的本性,也是不正的。孟子“知性则知天”的学说是张载、二程的许多错误观点的思想来源。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包括复杂的内容,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应该如实地加以分析。 关于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界,中国古代有三种典型性学说: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顺天) 说,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制天)说,三是《易传》的天人调谐说。庄子的观点是消极的思想,荀子的观点是积极的思想。自从西方“戡天”(战胜自然)的思想传入中国后,荀子的学说受到高度赞扬。但是,如果一味讲“戡天”,也可能陷于破坏自然。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果盲目破坏自然,会引起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严重后果。近年来人们强调保持生态平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革自然,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这种学说确实有很高的价值。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要进行科学分析,要注意批判继承。

“天人合一”思想贯穿我国 传统 文化 ,其整体性、和谐性、平等性和内生性的哲学内涵折射在 教育 上具有强效的治理功能。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人合一”思想贯穿我国传统文化,其整体性、和谐性、平等性和内生性的哲学内涵折射在教育上具有强效的治理功能。本文从教育哲学角度入手,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学过程、 教学 方法 以及道德教育这六个方面所带来的效应和启示。

天人合一 教育哲学 教育问题 效应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关系,这是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理念。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有不少好东西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去发扬光大,‘天人合一’就属于这一范畴”,“‘天人合一’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1:9]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重视起这一思想,但大多数学者只用其作为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思考自然与人的问题。其实这一哲学思想对于思考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其作为一种指导思路具有重大意义,“天人合一”思想所带来的教育哲学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天人合一”思想分析

1.“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精神。张岱年认为:“评论天人合一,首先须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学说有比较明确的了解。”[2:68]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经历了先秦的百家争鸣、西汉的“天人相副”和宋明的“万物一体”三个发展阶段。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西周时代,其认为的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别是儒道两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般都是以孟子为代表,孟子的“天”是具有道德含义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3:35]总的来说,孟子在保持了天命宗教内容的同时,还赋予天命以道德属性。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无论是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都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其思想更多强调的是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3:35]

秦汉以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发展就是西汉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他是第一个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系统论证的人。他提出“人副天数”,他关于天人关系的结论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4:4]董仲舒的“天”不仅仅是自然之天,而且还是意志之天,他认为天人具有一种感应的关系,将天道与人事结合起来,把天道作为人伦的根据,以此来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宋明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顶峰的时期。理学家们摈弃了董仲舒粗陋的天人相副说,从心性本体论来论证了“天人合一”。张载在《正蒙・诚明》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5:16]在宋代道学家中,程颢是明确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论断的第一人。程朱理学的代表朱熹则认为万物的根本为“理”,理与人相通,其“天人合一”就表现为“与理为一”。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心即是理,其代表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认为“人心一点灵明”“人心是天渊”,认为人心就是万物之心,只有人心的感应才能使天地万物的存在具有意义,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无间的地步,王阳明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之集大成者。[6:315]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经过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发展,到宋明时期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达到成熟,完成了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天人合一”所呈现的内容层次不同以及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的解释也并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哲学内涵和特性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

2.“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内涵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有着其深刻的内涵和精髓。

(1)整体性。“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用整体的视角看世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说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无一不体现着整体观。

道家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儒家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这一整体递推命题,认为人之性善需要调动人心之作用,而“天命之谓性”即人的心性是为天命所赋予的,这样就可以达到人心与天地一体即“天人相通”的整体和一的境界。[7:38]从以上儒道两家的思想可以看出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将天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就是把世界看作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要求我们用整体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2)和谐性。和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本质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意义,天人合一并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丰富多样化的“和一”。张岱年对“天人合一”及“和”的剖析非常精确:“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和可以说是 同义词 。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合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实生物’,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8:246]这种和谐观指导和影响着解决当前出现的很多问题的思路,尤其是常常应用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并且这种观念也为人们越来越重视,“天人合一”这种“和而不同”的和谐性是一种至高的哲学思维,我们应该将其作为解决更多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 (3)平等性。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强调“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平等意识。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对于自然万物都抱有一种博大的胸怀,认为自然万物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其生命都应该受到爱护、受到尊重。儒家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其仁爱原则倡导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天地万物,道家传统中天地万物平等观念更为明显,庄子“以道观之,物无贵贱”。[9:53]在宋明时期更是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正是由于这种敬意以及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因而使其与人类中心主义不同,它强调了“万物一体”的生命平等意识。延伸到现在的哲学意义上来说,即是天地万物平等,更不必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4)内生性与内在性。“天人合一”最深刻的哲学涵义之一,就是承认自然万物所具有的“生命意义”与内在价值。

孔子对“天”始终怀有深深的敬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自然的基本功能就是天地万物的自然生长,孔子明确肯定了自然万物的“生命意义”。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孟子・尽心上》)“天人合一”思想十分重视内在性的价值,强调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相信主体内在力量,强调人的内省自律性,要求人从自身内在进行体悟,通过个体自身的自悟 反思 和自我修养与完善,追求自律自信自强,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这一点对于当前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考量思路。

“天人合一”思想它可能不能作为直接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方法,但它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所包含的哲学内涵对于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启迪性的 思维方式 ,我们应发掘和重视它在解决教育问题上的无用之大用功能。

二、“天人合一”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当前“天人合一”思想大多被用在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问题之中,其实它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这一点在黄济《教育哲学通论》一书中有很好的阐述,他认为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有“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和“知行一致”四个方面。其中对其论述主要是:“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做了最概括的阐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勾画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哲学逻辑结构的基本脉络。”[10:16]在上一部分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解读,在对其哲学思想进行领会的基础上来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用它来诊断当前我国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天人合一”思想思考问题的路子是治疗这些“病症”的一剂良方,它带来的教育哲学效应是巨大的。

1.教育目的――终极关怀:真善美的统一

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和重要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10:428]“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观可以说是完满与理想化的,“天人合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重和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这种和谐的境界即是真(自然的和谐)、善(人的和谐)和美(天人的和谐)的统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内涵折射在教育目的上体现的是教育的一种终极关怀。“天人合一”所代表的古代教育是一种整体主义的教育,其提倡的教育目的可以说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修炼个体自身内在真善美的统一,二是培养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卓越,三是达到人与自然乃至宇宙万物的和谐。它提倡的是整体和谐却也有着层次性和阶段性,既不是遥不可及,也不是一蹴而就。将视角投放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上可以看到,首先在微观的教育目标即人才培养上,“天人合一”思想提倡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个体自身真善美的统一,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但当前在西方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的思想以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偏差,更多重视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及升学率这些数字,可以说数据控制了教育目标和学生培养,造成学校教育片面化、单一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和全面性的培养。“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人才培养观启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注重学生内在真善美的统一,将学生培育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从而通过对每个个体的培育和塑造来培养社会群体的卓越,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实现教育的终极关怀目标。

2.教育内容――重视人性化知识

“天人合一”思想下的知识观,其特征是传播速度慢,知识大多是不可言传的知识,是变动的人为知识。主张在教育内容设置上重视人性化知识,倡导在当前客观知识的泛滥灌输下多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由于“天人合一”思想注重内生性的价值,因而其注重传授的知识大多是一些不可言传的知识。我们知道由这一思想主宰的我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就是伦理教育和哲学教育,而这种教育是深入灵魂的,可以看成是一种“灵魂修养”的教育。当前我国教育受西方影响较大,而西方的哲学传统是“主客二分”,重视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它看重的是客观知识,即可以言传的知识。我国教育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多是些可言传的知识,现代教学中很少关注那些不能言传的知识,忽略了它的重要性,而往往这些知识内容恰恰是远离对功利的追求,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重视人性,这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人格教育与培养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天人合一”所倡导的知识观和其具有的人文精神教育对于当前我们一味追求功利性知识具有很好的警醒作用,加强现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去寻回失落的“灵魂”。

3.师生关系――圆融的生命共同体

“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一个圆融的生命共同体,师生不应该处于对立的两面,而是平等的整体,应该进行深度交往。在当前的教育中,教师总是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从各个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如教室中的讲台设置,教师所处的讲台要比学生的课桌椅高出一截,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和教育,使得学生把教师看作是高高在上不敢靠近的对象,虽有敬却很难做到爱,而教师也总是处于高位,有种俯看学生之感,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更不用说深度交往,成为圆融的生命共同体,久而久之,学生心中自然而然对教师产生出距离感。古时孔子带其弟子去游历学习,随时教导,并且还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好学心态,并不把学生看作是单纯的受教对象,而是更注重在彼此交往中的互 相学 习,是谓教学相长也。“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正是这种师生关系,只有将教师和学生看作是平等的个体,师生才有深度交往的可能,才有能融合为一体的可能。当前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冲突的教学事故频发,如“虐童”事件、学生自杀等等,当然也存在着学生结派殴打教师、报复教师等等,诸如此类事件层出不穷,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独个体的原因,要看到这种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分离分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天人合一”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4.教学过程――师生共同体悟

“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受教育者认识世界的过程,而是体悟的过程;不是师生单向交往,而是师生共同体悟的过程。“天人合一”体现出的整体性、内生性,认为当前我们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应是一种体悟过程,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去体悟的过程。由于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而西方的教育思想与他们“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主客二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主客体是彼此对立的实体,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到教育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分离,教师教学的重点就是去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体现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是受教育对象。我国受其影响并且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原因,导致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教师是教学主体,其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将所有课本上既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需要带着耳朵去听,再通过练习和作业的方式进行检查巩固,没有产生一个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不注重内在性的一种教学。“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体悟进行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机械静止的。注重一种内在性和内生性,其实孔子的教学过程就可以为我们所倡导,他十分注重去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共同去体悟知识、体悟道理。

5.教学方法――强调内省自悟

“天人合一”注重内省与自我体悟的方法。这种方法自古以来就被用作自身道德素质修养的方法,孔子教育学生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这对于当前道德教育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当前我国采取的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学校里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等与之相关的内容,可是其收效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传授的道德知识并没有被学生所内化,道德教育没有通过学生自主性内化成自身的道德意识,便无法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和形成既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是学习的关键要素,“天人合一”强调的价值自觉能力,重视学生的内省自悟,通过自我认识、评价、自我激励等一系列自我内省教育因素的协调,最终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道德认知感,增强道德内化能力,做到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境界。通过内省自悟、自我修养与完善而获得道德规范与内心自由,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

6.道德教育――注重内在整合

“天人合一”所体现的教育观是一种整合教育,强调的是道德教育内部结构的整合,即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的整合。当前在学校里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道德知识的灌输,从某些方面来看这也确实促进了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没有使学生形成真正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道德教育内部结构的不完整与脱节,即道德意识的灌输与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并没有做到内在整合。所以当前很多中小学包括大学也开始进行改革,譬如增加了道德体验这一环节,组织学生参观以及进行 社会实践 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道德教育方法,却在实践中流于形式,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导致学生在道德体验与实践中最终只是进行“三观”:参观、围观和旁观,并没有真正的代入自己的道德情感,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 故事 法其策略就在于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代入自己的道德情感,通过外在的及时引导和教育来阶段性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信念。因而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重视内部的整合: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从而最终促使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道德教育整合思想应成为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1).

[2] 张岱年.天人合一评议.社会科学战线,1998(3).

[3] 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7).

[4] 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5] 张连伟.对“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及其关系的几点思考.沈阳教育学报,2001(3).

[6] 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徐春根.论中国古代作为世界观的“天人合一”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8]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 李振刚.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0]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夏敏(1990-),女,安徽安庆人,江苏南京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

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论文

“天人合一”对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护“天”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几乎是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我们今天看待这个“天”,可以把它理解为世界万物、自然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对于“天”有着敬畏之心、反观之心,人与天不是对立割裂的,而是相生相应的,所以人与天之间,才有了对照之心、合一之心。

天人合一论讲求天地万物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万物皆“天”所化生,因而与“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天人合一”这一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把自然界当成朋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己挑选合适的答案!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人类有较之于其它任何高级动物更高的智慧以及更强的工具使用能力,更完善的社会组织与文化,有动物所不及的语言技能,这一切都使人类有别于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种。 然而人类无论如何也还是大自然亿万物种中的一种,这仍然是永远也不可能改变的现实。因而人类是依赖自然而生存的亿万物种中的一分子,人在自然中的这一地位是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离开了这一出发点,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将走入误区。 承认了这一基本的出发点,我们就应当承认人类对自然、水、土、空气,以及自然中的大多数物种存在着依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大自然并不依赖人类而存在,而人类却依赖自然而存在。从自然中获得生存必须的水、空气、食物。 人类的永久存在是自己主观上的选择,能否使这一主观愿望永恒,往往也取决于人类自身。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的很多贤哲就已有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这一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已发源,到了两千余年前的汉代已经成熟。古代大哲学家董仲舒、张载、程颢等都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见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此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在他看来,天与人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喜怒哀乐,都是一类。 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自然中的和风与绚丽的阳光展示了大自然的喜乐,而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洪水泛滥展示着大自然的哀怒。这两者既是大自然的自身运动所致,也可能由于人类的行为引起,对于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人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认为人与人是同胞关系,而人与物是伴侣关系,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哲学观。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已也。”“天地万物之用皆我之用”(程颢《遗书》)。程颢把天地间万物都视为一个整体,与人类并无异已之分,充分表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天地间万物的运动与规律,即所谓“万物之用”也与人是一样的。这样的观念在古人看来是“仁者”的观念。这种哲学观是十分深刻的,也就是人进化到了较高程度,并且以仁为本,就应当领悟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古代贤哲给人类留下的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天人是否可合而为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对待人与自然的态度上,必须有我们先人所领悟到的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这种和谐只要存在,古人“天人合一”的理想就能存在,反之就只是一种空想。 人口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都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平衡。人类的智慧的强大是世间万物所不能及的。今天人类已在应用自己的智慧与体能使人与自然的天平产生了倾斜。 自从在地球上有了人类以后,地球上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也就对大自然产生了影响。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对大自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类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灾难,拦水大坝、电冰箱的使用、核能的开发利用、核爆炸装置的试验等等,都对人类环境产生着负面的后果。 人类必须应用自然资源,维护有利于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及良好环境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人类自己。从这一角度看,人类所要征服自然的现象,往往同时是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由此而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外,还应有不损坏自然的相应约束,应有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功能。否则科学很多方面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场福祸相伴的悲喜剧,甚至是一场灾难。 人类与自然,只有处于一种能够满足人类永恒生存的和谐之中,才是长久之道。 这也是中国古代贤哲给全人类留下的“天人合一”的最重要的思想内核。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析起来,包括几个命题: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明确肯定人是一物。张载《西铭》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类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 2.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普遍规律 张载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 ?”(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规律就是性命之理,自然界与人类遵循同一规律。 3.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张载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他认为性与天道具有同一内容,即是变易。程颐说:“道与性一也。”又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他认为天道、人性、人道是同一的,其内容即是理,也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张程都肯定性与天道的同一性,但张载以为这道即是变易,程颐则以为道即是理,这是彼此不同的。 4.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调谐 这是《易传》提出的,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为理想境界。张载、程颐亦接受这种观点,但是没有更详尽的发挥。 这四个命题之中,第一和第二命题是基本正确的。这第三命题是基本错误的,第四命题包含着有价值的重要思想。为了正确评价这些命题,应考虑三个理论问题:(1)自然界 和人类精神有没有统一性?(2)自然规律与道德原则的关系如何?(3)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界?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多次讲到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摘引如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 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 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 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 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 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思维过程同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是类似的,反之亦然,而且同样的规律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是适用的。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一定是同样适用的.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可谓精辟透彻、深切著明。人类和自然界,自然界和精神,具有统一性。自然规律与思维规律是互相一致的。自然过程、历史过程、思维过程都遵循同样的根本规律,而这根本规律就是辩证法的规律。 应该承认,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 恩格斯也谈到自然规律与历史规律的区别。他说: 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标榜片面的“斗争”。但是,想把历史的发展和错综性的全部多种多样的内容都总括在贫乏而片面的公式“生存斗争”中,这是十足的童稚之见。在自然界,无机物之间既有冲突,也有和谐;生物之间,既有斗争也有合作。用生存斗争的公式来概括人类历史的复杂内容是十分幼稚的。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虽然都服从于 同一的普遍规律,但是物理现象、生物现象、人类历史又各有其特殊规律,不能混为一谈。 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道德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但是服从自然规律的行为不就是道德行为。道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道德原则是人们依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而设定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级性。程颐认为“天道”与“人道”只是一个道,事实上是把维护当时社会秩序的道德原则绝对化、永恒化,把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原则抬高为天经地义,这是根本错误的。至于程颢以“心即是天”来论证“天人本无二”,就更是陷于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了。 张载没有讲仁义就是天道,但是他把人性与天道统一起来,以为“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这就混淆了人性与天道的区别。所谓人性应是指人的特性,即“人之所以为人者”或“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人性与自然界的普遍性应有区别。张载以“天地之性 ”为人的本性,也是不正的。孟子“知性则知天”的学说是张载、二程的许多错误观点的思想来源。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包括复杂的内容,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应该如实地加以分析。 关于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界,中国古代有三种典型性学说: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顺天) 说,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制天)说,三是《易传》的天人调谐说。庄子的观点是消极的思想,荀子的观点是积极的思想。自从西方“戡天”(战胜自然)的思想传入中国后,荀子的学说受到高度赞扬。但是,如果一味讲“戡天”,也可能陷于破坏自然。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果盲目破坏自然,会引起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严重后果。近年来人们强调保持生态平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革自然,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这种学说确实有很高的价值。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要进行科学分析,要注意批判继承。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天指天空,也指天道,还指自然大道,道家道教所说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

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互关系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在道教道法中,天人关系为“天人感应”,认为宇宙和人是相互交通的,由精气沟通天人之间的联系,道行高深的道士能够通过自身的修为、法术感应天道,从而祈晴祷雨,利人济物。

内丹学中,认为天人一气相通,可以“将无涯之元气,续有限之形躯”,结就灵丹,点化阳神,进而炼神还虚,与道合真,合于自然无为之道,道通为一,是最为究竟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论文1500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需要人们好好的去思考,按天人学的说法,天人合一的意思是:天上与人间一些规则都是一样的,地球是上天打造的,为的就是培养生命的品德,品德和能力高的人也有成为天人的可能,所以天人是可以合一的。天人学是欧阳米果创立的一种研究天人关系的学说。天人学主要研究宇宙是怎么来的?生命是怎么来的?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死?为什么活着?世界各宗教是怎么回事?科学是怎么回事?外星人又是怎么回事?易经到底是什么?但是要注意,现在天人学有假天人学,做假天人学的人叫周天灵宇,所以想了解天人学的人一定要多注意,看真天人学可以搜一下:欧阳米果新浪博客

自己挑选合适的答案!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人类有较之于其它任何高级动物更高的智慧以及更强的工具使用能力,更完善的社会组织与文化,有动物所不及的语言技能,这一切都使人类有别于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种。 然而人类无论如何也还是大自然亿万物种中的一种,这仍然是永远也不可能改变的现实。因而人类是依赖自然而生存的亿万物种中的一分子,人在自然中的这一地位是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离开了这一出发点,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将走入误区。 承认了这一基本的出发点,我们就应当承认人类对自然、水、土、空气,以及自然中的大多数物种存在着依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大自然并不依赖人类而存在,而人类却依赖自然而存在。从自然中获得生存必须的水、空气、食物。 人类的永久存在是自己主观上的选择,能否使这一主观愿望永恒,往往也取决于人类自身。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的很多贤哲就已有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这一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已发源,到了两千余年前的汉代已经成熟。古代大哲学家董仲舒、张载、程颢等都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见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此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在他看来,天与人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喜怒哀乐,都是一类。 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自然中的和风与绚丽的阳光展示了大自然的喜乐,而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洪水泛滥展示着大自然的哀怒。这两者既是大自然的自身运动所致,也可能由于人类的行为引起,对于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人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认为人与人是同胞关系,而人与物是伴侣关系,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哲学观。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已也。”“天地万物之用皆我之用”(程颢《遗书》)。程颢把天地间万物都视为一个整体,与人类并无异已之分,充分表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天地间万物的运动与规律,即所谓“万物之用”也与人是一样的。这样的观念在古人看来是“仁者”的观念。这种哲学观是十分深刻的,也就是人进化到了较高程度,并且以仁为本,就应当领悟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古代贤哲给人类留下的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天人是否可合而为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对待人与自然的态度上,必须有我们先人所领悟到的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这种和谐只要存在,古人“天人合一”的理想就能存在,反之就只是一种空想。 人口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都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平衡。人类的智慧的强大是世间万物所不能及的。今天人类已在应用自己的智慧与体能使人与自然的天平产生了倾斜。 自从在地球上有了人类以后,地球上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也就对大自然产生了影响。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对大自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类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灾难,拦水大坝、电冰箱的使用、核能的开发利用、核爆炸装置的试验等等,都对人类环境产生着负面的后果。 人类必须应用自然资源,维护有利于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及良好环境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人类自己。从这一角度看,人类所要征服自然的现象,往往同时是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由此而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外,还应有不损坏自然的相应约束,应有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功能。否则科学很多方面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场福祸相伴的悲喜剧,甚至是一场灾难。 人类与自然,只有处于一种能够满足人类永恒生存的和谐之中,才是长久之道。 这也是中国古代贤哲给全人类留下的“天人合一”的最重要的思想内核。

“天人合一”对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护“天”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几乎是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我们今天看待这个“天”,可以把它理解为世界万物、自然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对于“天”有着敬畏之心、反观之心,人与天不是对立割裂的,而是相生相应的,所以人与天之间,才有了对照之心、合一之心。

天人合一论讲求天地万物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万物皆“天”所化生,因而与“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天人合一”这一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把自然界当成朋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天人合一的现实意义是对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相对而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等和谐统一的多重意蕴。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主要是指人作为"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的,其中,人天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次,人天同象与同类则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具体体现,人天同数则是人与天气运数理的相应。总之,这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论文

传统 文化 是在特定的民族或群体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人们不断 总结 并创造的智力成果、具有鲜明的文化标志。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的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其中蕴涵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等对室内设计影响深远。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从而整体、有效地营造一种理想的家居生活艺术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室内设计 艺术

一 解析传统文化

“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传统是已经形成的遗产或文化;也有人说传统是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的文化。本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 什么叫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中国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所刻画的动物形态栩栩如生,如鱼纹、鸟纹和蛙纹等,至今在室内设计中仍起着装饰的点睛作用。又如古埃及文化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它所建筑的金字塔,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上都喜欢遵循具有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其宗旨是周密考察了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如中国古代园林布局,无论是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还是江南园林的玲珑、典雅、都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思想,即“天人合一”。常运用曲折萦回、欲扬先抑、意犹未尽等手法,达到人工园林与环境的惊人吻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效果。我国四大名园,即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园、拙政园,都是浓厚的传统文化的体现。

2 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上的艺术表现

室内设计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儒家倡导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标准。传统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意识,其装饰内容和载体大多都有文化的意义,集中表现为重道德、助人伦和敦教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室内装饰成为传统艺术隐喻、象征和表达心愿、信仰及审美意趣的主要手段。如我国主要图腾物“龙”和“凤”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装饰元素,具有人格精神,和人共融,为人所用。“龙凤呈祥”是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骨干脉络,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至今我们还有“龙的传人”的说法。凤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并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象征了美好与和平,预示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吉祥。艺术家们以丰富的装饰语言生动地表现龙凤多姿多彩的艺术风韵,龙凤组合的题材有很多,比如龙飞凤舞、游龙戏凤等。龙凤题材一直在民间室内装饰设计中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及力量的象征。

二 现代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高度集成的产物,它将功能实用性和审美艺术性融为一体,是创造良好室内环境的特殊艺术。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空间处理

空间处理是通过调整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处理好空间的分隔,强调空间的性质,解决空间的对比和统一等的精心设计,赋予空间更具人性化及更为丰富的内涵。如使用不到顶的墙、家具等实体性界面来划分空间,形成一定的视觉范围,又具有开放性。还可以使用栏杆、玻璃、悬垂物等非实体的手段来划分空间,造成空间界面模糊的感觉,使空间更开放。

2 整体装饰效果

整体装饰效果包括室内墙面、地面、屋顶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构造的设计,是室内空间从造型、色彩、工艺到风格的综合体现。如可利用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等通过对地面的高差处理,可实现转换空间、界定功能,让光线、视线、空气在无阻碍中自由融合。

色彩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色彩处理既要符合功能性又要能获得审美的效果,通过对色彩的视觉感受,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象征与寓意。如为了打破单调的六面体空间,可以采用超级平面美术 方法 不依天花、墙面、地面的界面限定,自由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了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从而扩展了空间形式,创造空间意境。

3 室内陈设

室内陈设包括家具、橱具、电器、灯具、工艺陈设品、装饰品以及花卉植物等的选择与配置。他们之间的合理搭 配对 于形成室内环境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工艺品、雕塑、字画、纪念品等的点缀是室内设计中必需的内容,可以起到赏人悦目的作用。

另外,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材料也随之快速更新,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设计在强调人类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重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以此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愉悦。

三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不同感受的改变,这要求室内设计必须与时俱进。但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寓意并没有改变,它们仍然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富贵吉祥的向往。因此,用现代的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并将其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使设计在满足实际功能和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质,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1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即天人原本一体,物我自然两宜,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对自然加以改造,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并将其思想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使营造的室内空间在本质上与室外空间环境、自然环境能和谐共生。在现代家居室内设计中,我们应该在观念上将室内空间看成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区环境、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等一系列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组合。

在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自然一致中,把古建筑中优秀的设计手法结合实际住宅巧加运用,更能体现人本身的内涵。如将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引入室内空间的设计,将其融为一体,做到室内空间室外化,让阳光温暖着室内与室外的人们,让人充分感受到外面的美妙景色,再利用光影创造出明亮、宜人、愉快的视觉效果。

对于开放性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延续以及空间的交流。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们在室内与室外所体验到的感觉,从而使空间里的内墙与空间的分隔带有音乐的优美旋律。比如套间住宅的阳台,别墅的赏花露台,以及住宅内部的某些能做成通透的隔墙,通常用透明的玻璃进行隔断,这样的设计简洁而无假饰,室内与室外、空间与空间互为借景,形成视觉上的空间的连续与扩充。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人们对空间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人们进门一刻的脚步移动,如由客厅走到卧室,或由卧室走到书房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空间设计是要让人们随着视点的转移体会到不同的装饰风格与艺术品位。传统建筑空间中弯曲流畅的线条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流动感,空间分隔上的隔断、花罩、窗、门让人对于传统空间有无限遐想与希望。因此,现代设计师可以根据传统设计,针对室内空间大小,利用色彩、明暗线条设计出感官上的空间延伸效果以及将室内与室外环境交织相融的效果。

对于封闭性的空间,要尽量利用窗户营造室内空间的某种氛围,使人们通过空间氛围体现出他们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性格差异、不同的 教育 背景等。古代窗户的形式多种多样,大都取法天然,如梅窗、扇形窗、尺幅窗,等等,而现代的平窗、凸窗、斜窗等虽然在取材用料方面与古代已截然不同,但用意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与自然对话。因此,现代设计师要借鉴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窗户把室外的景色纳入室内。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中国传统装饰色彩以白、黄、青、赤、黑五色为主,如绿色象征生命与健康,黄色象征尊贵与华丽等,它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颜色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但颜色的外延扩大了,而且与事物的形状也建立了某种对应的联系。如在现代设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色彩莫过于红色,它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热情、热血和鲜明的特性。我国古代木建筑中最高等级的、流传至今的宫殿建筑,就以红、黄二色为主色,它深深影响了传统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即便是现在,吉庆日子到处张灯结彩,灯是挂的红灯笼,彩结是的红彩绸。居室中的一整面红墙,餐厅中大面积的红桌布、红座椅等仍然是喜庆的象征。

又如金、黄两色在传统装饰中通常搭配使用,体现主人的尊贵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吸取了传统装饰手法,结合当代技术条件,创造出华贵氛围。例如,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室内改造工程中,设计主题非常鲜明,即“中国的金色大厅”。这一设计空间定位清晰明朗,风格细致淡雅,充满中国古典意味,天花采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藻井造型,八边石材柱间的梁枋采用传统沥粉贴金的手法,色彩及纹样具有敦煌壁画温润调和的风格,因而被称为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

3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陈设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在中国家具上的印记很深,传统家具民族性特征极强,尤其是明式家具的艺术造诣和文人气质在世界家具史上别具匠心,至今无法超越。我们在书房放置一组典型明清风格家具,往往会因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唤起历史情感的回归以及陈年的记忆。

雕刻 、匾额、书画、挂屏、文房四宝等陈设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意识的载体,它们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激励、自勉和警世等作用,有效地围成一种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

另外,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装饰纹样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传统文化中的几何纹样有水波纹、回纹、冰裂纹、万字纹等,它们在窗花、屏风、隔扇的传统装饰点依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使用,并且还用在了电视背景墙、天花、铺地等装饰的造型中。现代设计师打破了狭窄的传统文化概念,继承其优秀的文化精华,配合新的造型和新空间对传统纹样大胆创新使用,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借鉴传统的创作手法,使传统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了新的生命力,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强调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并巧妙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获得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研究传统文化,应用其美学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2] 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3] 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

[4] 祝爱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四库全书》中有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 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 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 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 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 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天人合一观念的明确提出者是董仲舒。 1 、西汉董仲舒初次尝试 -- ----- 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 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是董仲舒构建天人关系的方法和结论。汉代董仲舒“人副天本”说首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天人关系,但是由经学后来的发展为谶纬之流,儒家走向经学神教迷信,并成为赤裸裸的政治夺权工具,很快就没落了。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 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 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是“天人相副”。 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 明代程颢进一步阐述“天人合一”含义,强调“ 人与天地一物也”,称天人关系为“一天人”。以后各代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论及“天人合一”这个命题,虽然用语不同,但是他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思想还是基本一致的。2、宋朝张载程颢-----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 “ 人与天地一物也”,称天人关系为“一天人” (程语) “须是合内外之道,一天人,齐上下。”(程语)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3、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王守仁从“良知”是宇宙本体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人与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整体观, 把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天人关系上,朱熹、王阳明都主张“天人合一”,但在具体的路径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集中体现在二人对《大学》的重新阐释——《大学章句》和《大学问》中。朱子的“天”、“人”合于外在之“天”,走的是一条由外(穷理)→内(体理)→外(推理)的功夫径路,而阳明的“天”、“人”合于人心之“良知”,其功夫论则是在知行合一基础上,进行“致良知”。朱子的天人合一是“以天统人”,而阳明的天人合一则是“以人统天”。这正是二者在此问题上的根本不同。4、再后, 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 ,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董氏的“天人合一”的主要特点: 天人相类 -- 相类同召 -- 天人感应 -- 君权天授—赏罚在天—天意可挽  1、“天”是最高的意志,既是“自然”之天,是有“身体”,有运作的“实体”神,更是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伦理化。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从而使它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他将“阳阴二气”作为解释天人感应的基础。但是从而也将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色彩带来进了自己的学说。人的“生理”结构与天的“物理”结构有相同的模式;天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与社会的治乱关系完全一致。因此,天与人是“同类”。而同类的事物又能“以类相召”,互相感应。因此,人世的治乱,人们的善恶,“天”不但可以掌握,而且可以通过祥瑞、灾异与改朝换代向人间传达它的旨意。这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主要特征     2、董氏天人感应学说对封建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学说成封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这种理论,有其强调天命主宰一面,又有重视仁义道德的一面;有其加强封建专制的一面,又有造成政治动荡的一面;有其巩固中央集权的一面,又有制约皇权独断专行的一面;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其落后迷信的一面; 董氏学说的神秘色彩最后被谶纬之学发展为儒教神学,连孔子都成了“神”。谶纬经学最终完全成为迷信,并被成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或改朝换代、农民起义所利用的政治工具,如在王莽篡汉,刘秀称帝过程中,东汉未年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在东汉发展到高潮在三国时期并走向未落,被历史所抛弃。 然后,谶纬经学和天人感应之说有关联,但天人感应之说本身还不是谶纬经学,这一点要加以区别对待。董氏的天人感应中的“君权天授”、“符瑞灾异”思想一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里对政治产生着正面或负面影响。通常认为“它通过上天发生灾异现象与人君(皇帝)有过失行为联系起来,用托天管人的手法,试图控制皇帝的所作所为,从而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它是儒家借天灾“正刑与德”思想的结果”。3、天人合一论造成的三个错误:  ①天人合一论使得某些人可以代言天道。儒家试图自称“近道”的“能与天地参”的君子,将天道代言的权力抓到手里。这已经将自己变成了巫婆角色。更糟糕的是一直继承下来的“天子”一称,也被儒家继承。老墨也采用这个华夏传统的词,但是儒家“天人合一”或者“与天地参”,结合“天子”后就变质了。天子就变成了上天的代言人。沟通天人以后自然是最强力者成为最大的代言人,毫无疑问。可原本的“天命”只是让天子有国而已,而不是老百姓受天命管理。“天子有国”是封建制必须的一个稳定要素,扩大解释就会造成思想和制度的专制。  ②“天人合一”或者“与天地参”导致了文化层的“致命的自负”。文化层的人本就有天生的优越感,自以为智珠在握,是愚民的主宰。当今的文人仍然有这种情节。但是这种“致命的自负”必然导致孔孟式的“信念伦理”,将社会带人奴役之路。  ③天人合一是儒家设置的一个最高大牌坊。在这个牌坊上面,皇权代表了圣明,皇帝就该是圣人。天人合一论使得皇帝成为了真正的上天代言人。而且使得宪政之“约束君王”目标产生了理论上的困境。这是天人合一论的第三个错误。且不说皇帝更有实力去代言上天,就说如果我们要约束君王,那么我们将对君王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君王不能有自由意志,只能老老实实按法律办事(公法必定需要细致)。比如要求君王要节俭,比如要求君王要无私。在天人合一之下,是不是要把这些“天道”同时加到老百姓身上呢?否则你如何要求别人相信上天对君王最不“公平”呢?儒家正是用这样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君王、自己和老百姓的。儒家人自己要去做圣人,只要不搞政治,没人理会你。问题是不能这样去要求老百姓。 君王手里的权力使得他总是能依靠权力豁免。儒生并不可能修得“人性善”,科举成功当了官也可以背弃戒律。可是老百姓无权无势,才是真正被约束到的对象呀。当今的真儒还是很喜欢“无私”,其实华夏传统中真正需要无私的是天子而已。张载的“天人合一”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是在对佛老的批判中而提出的,是在儒家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儒家的概念。其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易传》的天人合德观念,二是《中庸》的性命、诚明观念,三是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观念。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可分成五个部分: 1、气本论——天人合一之基础 2、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人合一”之可能与必要 3、穷理尽性:“天人合一”的内在途径 4、礼乐制度:“天人合一”的外在约束 5、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最终归宿  其中对于性的理论可以说是性善论的延续。张载认为性就是鬼神,就是天道,是气所固有的良能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这个性应该是纯善的。既然万物都是气之聚散,都具有纯善的性。在气化生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物所禀受的气质的不同,导致了对“天性”的禀受程度不同。同样是人,由于其弊的厚薄旳不同而区分除了智愚。其弊厚者,难以开通,其弊薄者,则容易开通。一旦开通,则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这样张载的天人合一肯定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圣人。途径就是个人内在的“穷理尽性”。而外在的礼乐制度可以帮助人改变气质。最终达到为儒教国家所服务的天人一体的世界秩序。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向上的可能性,他所提的目标“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圭臬。从现实维护阳儒阴法的社会秩序来讲,起到了重振的作用。当然也必须看到,他的理论中以人合天的成分大过以天合人,这必然会导致人的失落。朱熹的“天人合一” 朱熹几乎没有明确谈到过天人合一,但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朱熹的思想却是对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在“天人合一”的内容上,朱熹承认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只是在理气关系上与张载的认识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说,朱熹也是承认天人一气的,这和张载的认识是相同的。朱熹对“天人合一”的发展在于,他提出了天人一理的主张。由于朱熹主张“性即理”,因此,张载的天人同性就被发展为天人一理。在“天人合一”的途径上,朱熹也承认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的不同,主张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即物穷理”,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达到“一天人”的理想状态。 朱熹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科举考试的推波下,维护儒家国家秩序的作用被放大,人的失落也逐渐在科举八股的制约下演变为僵化,失去能动性的人。  “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人口剧增、粮食短缺、水资源污染、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越来 越严重,这些都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西方产生了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的研究。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传统,这种传统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一些深层生态学学者认为,要突破这种传统,就应该借助于外部的文化权威。最终,他们发现,东方文化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的融合,具有有整体的、有机的特征,和他们所主张的生态中心主义有着某种一致性,从而能够推动现代生态学由浅层向深层发展。这其中,道家思想最受生态伦理学者的青睐。道家思想在表面上与深层生态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道法自然”就和深层生态学主张的生态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相似。但这些只是字面意义上的相似,在实质上是很难统一起来的。可见,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完全是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一厢情愿。不过,到底在这个过程中,“天人合一”被生态伦理学赋予新含义并传回中国。 “天人合一”本身并无保护自然之意,但这么多中外学者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天人合一”,希望借此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现代人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如果说古代的“天人合一”主要探讨的是人和作为主宰的上帝之间的关系的话,现代人讨论“天人合一”则主要着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即使从人与自然这一层面来看,乃是天人一气的意思,这表现的是天人的同一性而没有表现出天人之间的矛盾性。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也要看到对立的一面,这才是辩证地看问题。可以说“天人合一”与保护自然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认为“天人合一”能够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之间紧张关系,完全是以逻辑概念去解释自然科学概念,这是对“天人合一”的误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