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房颤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房颤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论文研究

摘要:房颤对人体最大的危害莫过于血栓了。由于房颤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淤滞,极易形成血栓。有研究表明,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比正常人高6倍。房颤对人体最大的危害莫过于血栓了。由于房颤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淤滞,极易形成血栓。有研究表明,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比正常人高6倍。房颤发作时,还会带来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昏倒。长期房颤还可以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就象一个泵,每次搏动都将血液泵向全身,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的这种机械活动是受电活动控制和支配的,正常情况下,电活动来源于位于心房的窦房结,窦房结规律发出电脉冲,每分钟60-100次,向心脏各部分传导,引起心脏各部位顺序收缩(心房到心室)。房颤 时,心脏的电活动不再受窦房结支配,被心房内快速,杂乱无章的电活动替代,相应地心室出现快速而没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大部分房颤是有原因的,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甲亢等,多表现为持续性房颤,也有少部分找不到原因者,称为孤立性房颤。所以,房颤发作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滞留在心房内,使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高。如果血栓离开心脏进入血液循环中阻塞动脉,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中断。血栓流入脑动脉可导致脑卒中,这是对房颤患者的最大危险。最终可能诱发心衰、肺水肿、心绞痛、休克、猝死等重症疾病,对于每个月发作几次甚至每天都会发生的人就不能再忍了,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应对房颤的上策。

房颤是一种心脏病,是心脏跳乱了。

我们正常的心脏咚哒咚哒非常有规律的跳动,当因为冠心病、风心病、瓣膜病、肺心病等等心脏病导致心跳乱了。这时候心跳没有任何规律地跳动。

我们先说正常心跳:心脏每次收缩舒张一次,把心房内的血液能够全部射出去,这样血液流动正常,自然不会形成血栓。

当发生房颤的时候,心脏每次跳动,不能把所有的血都射出去,这样就会有一部分血液留在心房,留下来的血液就可能凝固,凝固后就是血块,这个血块就是血栓。

血栓留在心房还好,但全身的血管是相通的,这些心房的血块如果掉下来,就会随着血管跑到脑血管,血块跑到脑子就会堵死脑血管,就会发生脑梗!

这就是房颤引起脑梗的原因,临床有20%的脑梗是房颤引起的,所以,房颤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相应血管供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大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1/3左右。

脑栓塞在临床上主要指心源性脑栓塞,其中房颤又是导致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房颤时左心房的收缩性降低,血流缓慢瘀滞,在心房内形成血凝块,血凝块脱落堵塞脑血管导致脑栓塞。除此之外,尚有肿瘤病人的肿瘤栓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脑栓塞。脑栓塞导致的脑组织改变与脑血栓形成相似,栓塞发病更急,脑缺血的症状更重。

除此之外,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并且以青壮年更常见,多在活动中急性起病,没有前驱型症状,脑缺血的症状在数分钟内发展到高峰。大多数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等高危的因素。这里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那时候我正在神经内科专科学习,下午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只有26岁,刚刚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刚刚结婚,却突发的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意识障碍,最后诊断脑梗塞,导致脑梗塞的原因正是房颤,而他没有发现,没有服用抗凝治疗预防脑栓塞的发生。

因此,房颤导致的脑栓塞通常是很严重的后果,重点在预防,预防的策略就是根据CHADS2评分量表结果,给予选择阿司匹林或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房颤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脑梗,如果频率过高会危及生命,需要尽早治疗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正由于心房不能正常收缩,心房内的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血栓形成的论文格式

有关血栓性疾病医学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医院门诊于2013年1~4月期间收治的58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之观察组,其中包括男37例,女21例,中位年龄51.3岁;另同期选择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包括男38例,女22例,中位年龄52.4岁。除血栓疾病本身外,组间比较性病与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分别采集空腹晨静脉血5ml,经肝素抗凝后选用259100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及其相关配套试剂进行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几项指标的检测,并同步采取1mlEDTA-2K2+抗凝血测定红细胞压积与血小板粘附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性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血流变指标均表现有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临床一般认为其主要因素包括了血管壁损伤、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血液成分改变等,可见血流变是之于此类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方向。

具体而言,血液流变学为一门专向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流动性、变形性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医学应用的科学,其在临床方面已经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研究指出,几乎人体的所有的器官与相关系统在发生疾病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尤其在表现出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方面更是如此,通过对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此类疾病的预防、诊断以及预后结局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一般情况下,血液在外力(血压)的作用下在血管内流动,同时,在血管壁情况以及血管形状等血管形状以及血液成分(粘度)等因素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维持着正常的血液循环,然而当血液的粘度出现增大时,其流动性自然会有所下降,此时也是最容易发生血栓性脑部疾病的。

本研究通过对已经出现脑血栓性疾病患者以及接受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流变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发现,相对正常人群而言,已经发生有脑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其各项血流变相关指标均表现有不同程度增高的情况,组间比较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在这些血流变指标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当中,尤其以低切变的血液粘度增高情况更为显著,且通常此种情况在患者脑梗塞发病前即已发生,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患者血液粘度增高发生的程度以及出现峰值的时间也是存在有一定差异的,此情况主要由脑梗塞发生范围的大小以及梗塞程度决定。另一方面,从统计数据还可以发现,血纤维蛋白原的升高也是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血液粘度的,并由此可导致血管发生机械性阻塞或是变窄,总体均可造成血管阻力的显著增加,这也可能是诱发患者出现急性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笔者认为,血流变与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状态存有较密切之关联,积极开展血栓性疾病高发人群的血流变相关指标检测对其疾病的预防与诊断均具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 脑血管病; 护理体会The Nursing Experience on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nursing of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Method: 60 patients of cerebral 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different nursing cares were adopted dy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s. Result: In all 60 patients,38 cases were cured,18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had no change, and 2 cases died. 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thod above can help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recovered and can decrease th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The nursing experience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2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6岁,脑血栓形成35例,脑出血25例,其它4例。1.2 治疗转归: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2 观察与护理2.1 病情观察2.1.1 意识:意识的变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轻重,应了解发病时意识状态和昏迷程度,本组病人有意识障碍21例。2.1.2 瞳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瞳孔的改变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及病的加重或减轻。2.1.3 生命体征:①血压可以反映颅内情况改变,颅内压升高要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可致再次出血;血压过低可致脑供血不足,可加重脑血栓形成病人的病变;脑出血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并发脑疝而死。因此,血压高低可作为使用降颅内压药物的依据;②脉搏缓慢时说明有颅内压增高趋势;③发热的原因有中枢性或感染性发热,如果体温低、四肢厥冷则说明有休克的可能;④呼吸频率是否规则和呼吸的深浅,如出现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鼾音则表示病情严重。2.1.4 观察肢体运动:脑血管病多伴有肢体瘫痪。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程度不一的肢体瘫痪或麻木,活动受限,多为一侧肢体。肢体缓解及加重亦说明脑血管病的变化。2.2 急性期的护理2.2.1 休息: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更换床位时注意移动头部要轻,慢,稳。脑缺血病人在1周以内应完全卧床休息,禁用冰袋。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受颅内压影响,对有缺氧病人要及时给氧,有意识障碍病人为防止其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导气管,及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2.2.3 抽搐和瘫痪的护理:因为有抽搐的可能,必须准确地给予镇静药物,仔细观察抽搐状态及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有肢体瘫痪者,为了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肌腱伸展运动和关节曲伸运动。2.2.4 排泄的护理:意识障碍的病人常有排尿排便障碍,对于尿潴留者应留置尿管,防治尿路感染,每天膀胱冲洗,尿道口抹洗;有排便困难者,应予缓泻药物或人工排便。2.3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由于病人昏迷及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及褥疮,为此,要定时按摩或理疗,还要配合其他辅助方法,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坦。2.4 脑血管的心理护理及恢复期功能锻炼:瘫痪病人重者终日卧床,轻者有肢体活动不便,尤其是再瘫痪者,常有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萎靡,容易悲观失望。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要有特别的耐心,关怀体贴,尽量做到细致,及时热情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同时要注意病人情绪,多安慰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期活动能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血管病人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上通过对瘫痪肢体的按摩及活动,可防止肢体的萎缩和畸形。对后天失语症要积极进行语言的再训练。针灸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肢体瘫痪可取穴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昆仑,失语可用哑门、廉泉等穴位。参考文献:〔1〕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8.〔2〕 成慧琴,王环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1例〔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3):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 摘要:从非手术疗法的护理、手术疗法的护理、对长期卧床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几个方面。精心护理,减少并 发症、降低死亡率,实践充分证明护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 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 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程度不一的 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 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静脉注射刺 激性溶液造成静脉内膜损伤。长期卧床、术中、术后 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使静脉血流滞缓,以及烧伤、 创伤及手术后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其临床表现有 4大主证: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 高。 治疗: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 抗凝、祛聚药物来消融血栓。手术疗法适用于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h者,主要采用球囊导管 取栓术。 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 四周,患肢抬高30°,非急性期可室内轻体力活动。 ①绝对卧床——在床上进行一切活动,如进 食、大小便等,并要避免咳嗽、深呼吸、剧烈翻身及按 摩挤压肿胀的肢体等。这些行为均可使下肢静脉 血栓脱落,从而增加肺动脉栓塞的机会。②抬高患 肢——是为了增加静脉回流,应用患肢抬高架,由专 业护士指导使用,使用方便,效果显著。(2)药物治 疗观察:非手术疗法应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它 们的共同副作用都是出血,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有 无出血倾向。如注射点青紫、鼻衄、齿衄、尿血,黑便 等。注射部位一般选取腹壁皮下注射。 (3)病情观察:①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神 志及患肢皮温、色泽、动脉搏动的情况。如出现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②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 面周径的变化,并和健肢比较,列表判断疗效一目 了然。③肺动脉栓塞的发现及处理:肺动脉栓塞是 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是护 理的重中之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 应高度警惕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出现上述症状,立 即使患者平卧、避免活动(咳嗽、深呼吸、床上活动)、 4~6L/min吸氧、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④止痛剂 的使用:疼痛时不可过分限制止痛剂,以免因疼痛 引起动脉痉挛。 2手术疗法的护理 (1)术前准备:常规术前准备:PC皮试、备皮、 禁食水,术前鲁米那肌注;(2)术后护理;(3)患肢 抬高30°(以利静脉回流),及早活动(预防DVT再次 形成);(4)药物治疗观察:术后继续应用抗凝药,观 察内容同非手术疗法护理中的药物治疗观察;(5) 病情观察:同非手术疗法护理中的病情观察;(6) 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深静脉再通及侧 支循环建立。 3预防 长期卧床的病人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 发人群,故凡是手术、骨折需卧床者及产后妇女,需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1)卧床 期间要定时更换体位,每1~2h/次,避免膝下垫枕, 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2)卧床 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如 膝、踝及趾关节的伸屈活动,举腿活动,护士进行指 导、监督并检查病人的活动情况。(3)尽早下床活 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4) 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 静脉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 (5)重视病人主诉,若病人站立后有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6)注 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 肉有无深压痛,如有及时通知医生。(7)低脂饮食, 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肥胖者积极参加体 育锻炼,减轻体重。(8)戒烟——烟中尼古丁刺激 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9)高危病人(血液呈高 凝状态)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10) 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如芹菜、韭菜、 蜂蜜、香蕉,必要时用开塞露、麻仁软胶囊等,避免 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11)勿 使用过紧衣物:如腰带、紧张内衣,避免血液瘀滞。 (12)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 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或尽 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或应用下肢弹力绷 带包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 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4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较易发生的并发 症,如果护理不到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将严重 影响到病人的健康及预后,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 命,因此护理上我们要积极预防,杜绝发生,如果发 生要认真细致的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玉琦,叶建荣.血管外科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3:216-223.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54,356-357.

雌激素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雌激素旺盛的表现

雌激素旺盛的表现,对于女性朋友来说,看不到自己的脸一天一天地老去,皮肤越来越松弛,是很难受的,女性想要保持身体健康状态,应该促进雌性激素的分泌,以下看看雌激素旺盛的表现。

1、睡眠质量高

雌性激素分泌旺盛的女性会发现睡眠质量提高,主要的表现就是夜间安稳入睡,不容易半夜醒来或者入睡困难。因为有足够的雌性激素能力可以保持植物神经功能正常,在内分泌保持稳定,神经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入睡,睡眠质量会提高。

很多人却忽略了卵巢健康保养的重要性,在这个器官功能降低,身体不断老化的过程中会有失眠,内分泌功能紊乱情况,因此,可以通过睡眠质量高低判断雌性激素渗透分泌正常。

2、皮肤状态好

雌性激素分泌量多,女性的皮肤状态才会保持良好。皮肤会变得光滑细腻,不容易有皱纹、色斑出现。很多人的皮肤明显老化,主要是雌性激素分泌量少引起,雌性激素分泌不足身体无法正常的对抗自由基,皮肤也会有明显的老化表现。

发现自己有这种特殊的变化还应该积极保养身体,通过促进雌性激素分泌来改善皮肤不良症状,如果自己的皮肤依然健康和年轻,说明雌性激素分泌量充足。

3、月经保持规律

雌性激素分泌旺盛、月经保持规律,女性在每个月差不多接近的时间会来月经,月经时间正常,月经血量合理,都是健康的标志,说明雌性激素正常分泌让子宫内膜脱落,在脱落之后就会形成月经。

很多女性卵巢-早衰,在功能下降的过程中雌性激素分泌量过少,受到影响会有月经血量减少,闭经等情况出现。因此,可以通过这一点来判断自己雌性激素的分泌情况。

4、精神状态佳

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女性会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良好,不容易疲劳乏力。因为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和身体健康情况有密切联系,雌性激素正常分泌代表卵巢这个重要器官功能正常,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身体其他重要器官也发挥功能,能量供应充足,整个人精神状态会更好。

相比那些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的女性来说不容易感觉到疲劳乏力,这也是雌性激素正常分泌会有的标志。

1、皮肤状况良好

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可以发现面部皮肤红润细腻,这也是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的常见变化。雌激素分泌旺盛时,有足够的激素分泌来保持内部环境稳定。

当内分泌水平稳定时,女性的皮肤状况会变好,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皮脂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减少色素的积累,使皮肤老化速度变慢,能保持皮肤状况良好。

2、血管弹性强

如果女性体内雌激素丰富旺盛,有利于维持血管,促进血管内血液流动。当血液流动时,可以不断增强血管弹性,使更多的血液流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有效的保护作用。

所以,心肌梗死,脑梗死,血栓等疾病都会离你很远。换言之,雌激素血管弹性好的女性非常有弹性。

3、乳房发育很好

当一个女人开始成长时,她的第二个特达,这是男性后代和其他育儿的标志,女性雌激素强,乳房发达,20岁出头的.年轻女性身体发育与雌激素分泌的最佳时期相反,女性进入更年期时雌激素水平较低。

4、月经正常

一般女性绝经年龄在45-55岁之间。如果比这个年龄早,那就是过早绝经。这样的女性显然分泌不足,也意味着会面临早衰。

月经不仅意味着女性是否有生育能力,也是身体排毒的方法。如果女性朋友40岁以上,月经正常规律,说明你体内不缺雌激素,身体功能也很好,自然有助于抗衰老。

5、睡眠质量高

当荷尔蒙分泌充足时,内分泌水平保持稳定,植物神经功能保持良好,女性的睡眠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此外,雌激素分泌旺盛,女性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加快,这对雌激素分泌旺盛有好处。

1、月经规律

女性月经是否规律,受雌激素分泌的影响。雌激素分泌旺盛的女性,月经规律稳定。雌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卵巢和子宫功能的正常运行,最直接的表现是月经不调。因此,月经规律是雌激素分泌旺盛的表现之一。

2、睡眠很好

睡眠质量好,女性体内雌激素充足积极影响内分泌系统,稳定,人体植物神经功能好,睡眠质量提高。

3、皮肤很好

雌激素充足的女性体内血管也比较健康,血气充足。从女性的颜色可以看出,脸色红润有光泽,皮肤也纤细光滑。

4、身体保持得很好

一般来说,雌激素分泌旺盛的女性身体也比较好,看起来曲线精巧,很有魅力。

体内雌激素不足,乳房下垂干燥,扩大,大小不同,胳膊不紧,下垂,身体不干净。另外,腰腹部也喜欢堆积脂肪,身体膨胀变形,也会影响乳房皮肤松弛没有弹性。

5、血管的弹性很好

雌激素不仅会影响女性的月经和容貌,还会影响女性的血管。相关研究表明,如果雌激素足够,女性的血管弹性会更好,心脑血管疾病也会减少,动脉硬化也会减少。

雌激素低的原因:1、怎么回事:雌激素低有可能是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较多女性会为了保持身材而节食,可能会存在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从而导致雌激素偏低;若是患者存在内分泌的失调,也可能会引发雌激素的水平过低;除此外,女性在更年期的时候,由于身体内的各个器官的机能,会明显的下降、衰退,也可能会使雌激素的含量减少;2、怎么办:对于雌激素过低的患者,建议多吃调节激素类的食物,如小麦、黑米、扁豆、洋葱等食物,但食物中含有的雌激素比较低,不一定会有明显效果;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体内也含有“雌激素”,它们具有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双向调节的神奇作用,被称为植物性雌激素,思妍®金巢安 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每天两包,就能从根本上补充雌激素,并且能调节体内内分泌均衡,是女性补充雌激素的最佳选择。

激素有许多种,对心脏有影响的也不少,糖皮质激素、肾上腺激素等都对心脏有影响。但雌孕激素对心脏的影响主要是正面有利的 请看一下试验: 绝经后冠心病妇女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随机试验中的外周动脉疾病:心脏病 背景:观察性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可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但是,在临床试验中一直没有证实这种相关性。雌激素对其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尚不清楚。方法和结果:在一项冠心病二级预防试验中,有冠心病并有完整子宫的绝经后妇女共2763人,随机分到二组,分别予以结合马雌激素和醋酸甲羟孕酮每日一次和安慰剂。主要分析以上两个组周围动脉手术和死亡发生的情况。预先确定周围血管疾病是继发性疾病。随访4.1年后,213例妇女发生了311次周围动脉疾病,年发生率为2.9%,其中雌激素/孕激素治疗组占99人,安慰剂组占114人,二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安慰剂组高血压和糖尿病独立的与外周动脉疾病发生率增高相关,血浆HDL胆固醇和体重指数与外周动脉疾病发生率低相关。在雌激素/孕激素组,吸烟和糖尿病是周围动脉疾病独立的预测因素。周围动脉疾病并不是冠状动脉、心血管死亡或总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口服结合马雌激素和醋酸甲羟孕酮不能显著减少绝经后CHD妇女周围动脉疾病发生率。关键词:激素 周围血管疾病 冠心病 妇女

心房颤动血液标志物研究进展论文

什么是房颤?

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篇,IM收录30多篇。主要如下:1、 Meixiang Xiang, Jian-an Wang, Emel Kaplan, et al. Anti-apoptotic role from implanted embryonic stem cells in aging ra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ournal of Geratology,2006 ( In press)2、Validation of the use of foreign gas rebreathing method for non-invasive determination of cardiac output in heart disease patients. Zhejiang Univ SCIENCE 2005 6(12):1157-11623、Segmen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pulmonary vein ostia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guidance. J Zhejiang Univ SCIENCE B 2005 6(12):1153-11564、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optim al m 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Zhejiang UnivSCI 2005 6B(9)877-8845、The effects of sotalol on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during exercise. Zhejiang Univ SCI 2005 6B(4):249-2536、Human bone marrow-derie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ed into the damaged heart to improve heart function. Zhejiang Univ SCI 2005 6B(4) 242—2487、Us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evaluation of earl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4;117(8) :1130-11348、Allograftic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ed into heart infarcted model of rabbit to renovate infarcted heart.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4; 5(10):1279-12859、AntiCoaguIation therapy in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ISation:Does IABP really need anti—coagulation? Zhejiang Univ SCI 2003 4(5)607—61110、Hypercoagulability existing in the local left atrium of patient with mitral stenosis Chin Med J (Engl) 2003Aug; 116(8) :1198-20211、Utrasound ablation of pulmonary veins for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3; 4(5):745-74812、Application of GlycoProtein IIb/IIIa antagonist(Integrilin)in peri-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atheter angioplasty and stent implantation in Chinese.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2. 3(3):371-37313、The effect of transient balloon occlusion of the mitral valve on left atrial appendage blood flow velocity and 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Clin Cardiol. 2000 Jul;23(7):501-614、The effect of transient balloon occlusion of the mitral valve on left atrial appendage blood flow velocity and 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 a comparison in sinus rhythm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0;113(5) :412-41715、Effects of flecainide on exercise hemodynamics and electr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out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lin Cardiol. 1995 Mar;18(3):140-4.16、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receptor 1 depletion on hindlimb ischemia.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5(3):197-202. 1.王建安.积极预防,合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再可怕[J].健康人生,2008(5):6-7.2.高峰(摘译) 王建安(校).冠脉搭桥与药物支架术对多支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的比较[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8,6(9):690-690.3.高峰(摘译) 王建安(校).Intermountain心脏注册研究:外科血运重建和经皮支架术对多支血管病变长期愈后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8,6(8):622-622.4.王建安(摘译).噻吩吡啶类相关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两种机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8,6(8):588-588.5.陈涵(摘译) 王建安(校).决奈达龙在房颤/房扑中维持窦律的作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8,6(7):541-541.6.王建安.心房颤动治疗:心率和心律控制[J].心电学杂志,2008,27(1):3-4.7.王建安.国产伊布利特将影响我国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现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1):3-4.8.刘新文 王建安.轻度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1):35-36.9.王建安 李佳慧.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国内应用状况与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7,1(3):7-8.10.朱莹 项美香 马骥 王建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2):1255-1259.11.王建安.2007美国心律学会年会热点解读[J].心电学杂志,2007,26(4):195-196.12.周京红 王韶屏 王建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脾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7(3):360-363,374.13.李剑 王建安.索他洛尔对运动时QTc和JTc间期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5):419-421.14.王建安.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重视肥厚型心肌病的多重心电图表现[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4):241-242.15.蒋峻 魏玲 王建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后促红细胞生成素信号通路的改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7):677-682.16.陈洁 王建安 胡新央 骆荣华 谢小洁 李佳慧 何爱娜 孙勇.同种异体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心梗后心室重构[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7):1267-1271.17.王建安.起搏器诊断功能在心力衰竭综合管理中的运用[J].心电学杂志,2007,26(1):11-13.18.王建安 蒋峻.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否安全有效: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继续前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6):469-471.19.魏玲(综述) 王建安(审校).骨髓基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34(1):21-24.20.蒋云(综述) 王建安(审校).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新观点及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28(1):7-11.21.石恒(综述) 王建安(审校).ED和CAD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28(1):17-21.22.朱莹 蒋珍妮 王建安 T.Kurz.应用荧光高效液相法检测心肌磷脂酶D的活性[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1):201-202,205.23.项美香 王建安 Min JY.循环胚胎干细胞定位于损伤心肌及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2):1079-1084.24.杨倩 赵博文 王建安 唐海林 徐海珊 寿金朵 吕江红.系列Tei指数综合定量评估房间隔缺损患者Amplatzer伞片封堵术前后左、右心室功能[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8):631-633.25.孙勇 盛夏 王建安.冠状静脉系统三维螺旋CT成像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8):721-723.26.刘志国 唐礼江 薛迎生 陈晓锋 王建安 刘先宝.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a)测定的临床意义[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4):285-286.27.刘新文 王建安.早期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3):254-256.28.王建安.关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最优化的对策[J].心电学杂志,2006,25(2):67-68.29.杨倩 王建安 董梁 周斌全 盛夏 孙勇 蒋晨阳.组织多普勒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双心室优化起搏与同步起搏即刻室壁运动不同步性[J].心电学杂志,2006,25(2):69-73.30.王方正 张澍 黄德嘉 华伟 孙宝贵 沈法荣 吴书林 王建安 方全 吴立群 王景峰 王冬梅 郭涛 陈新.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2):90-102.31.朱莹 傅国胜 王建安 G.Richardt.利用小鼠离体工作心脏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5):1033-1035.32.王建安 谢小洁.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3):200-201.33.王建安.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前景[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04-305.34.陈洁 王建安 骆荣华 胡新央 谢小洁 李佳慧 何爱娜 孙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10-314.35.蒋晨阳 王建安 何红 孙勇 周斌全.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1):53-54.36.费晓红 王建安.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子[J].科技通报,2006,22(2):191-195,199.37.蒋峻 李长岭 魏玲 王建安.TNFα 1型受体敲除对小鼠急性后肢缺血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3):197-202.38.王建安 谢小洁 何红 孙勇 蒋峻 骆荣华 樊友启 董梁.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2):107-110.39.杜来景 王建安 樊友启.血浆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与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通报,2006,22(1):61-64.40.王建安 谢小洁 孙勇 何红 蒋晨阳 周斌全 骆荣华 董梁.骨髓间质干细胞冠脉内移植治疗近期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2):996-999.

1. 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栓塞的可能机制1.1 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4%~2.0%,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1.4倍,75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大约占6%~10%<1>。研究表明,房颤是发生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15%以上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非瓣膜病慢性房颤病人中脑栓塞发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而在瓣膜病慢性房颤病人中脑栓塞发病率达到正常人的17倍<2>。80岁以上合并房颤脑卒中的患者达到25%,每1000人每年发生40次脑卒中,9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每1000人每年发生可达70次<3>。因此针对房颤栓塞并发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2 房颤发生栓塞的可能机制⑴ 血流动力学异常: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了节律性机械收缩,使舒张期左房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血流淤滞,血球成缗钱样,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可以发现心房内烟雾状回声即自发性回声。自发性回声浓度较深、左心房/耳血流减慢以及血栓形成的患者易发生栓塞事件<4>。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局部血流动力学以及凝血异常等因素引起。左房大小、左心耳血流速度、左室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压积是房颤患者出现自发性回声的独立预报因子<5,6>。⑵ 左心耳在房颤栓塞并发症中的作用<7>:左心耳是左心房向右前下方延伸的突出部,边缘有多个深陷的切迹使其呈分叶状,心耳形状不规则,略似三角形。与光滑的左心房内壁不同,左心耳内壁有发达的梳状肌,凹凸不平,容易形成血栓。由于左心耳是一个死腔,房颤时收缩功能丧失,左心耳内的血流更加缓慢,血流状态也明显异常,加上常常不可避免的血管壁损伤,很易形成血栓附着梳状肌上。一旦发生脱落,血栓随血流到达靶器官形成栓塞。通过经食道心脏超声、外科手术、尸体解剖等多方面的研究发现90%~100%的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血栓来源于左心耳<8-11>。左心耳中血栓形成使脑卒中发生率增加3倍<12>。即使恢复窦律后,左心耳收缩顿抑,仍有可能再形成血栓<13,14>。因此人们设想封闭左心耳可以预防房颤患者栓塞并发症的发生。⑶心房内膜损伤,血栓更易于附着:房颤患者中血管壁因子(vwF),而vwF水平升高是血管内皮损伤的一项指标,与血栓形成相关<15>。⑷ 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以及血小板活化: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纤维蛋白D-二聚体、P-选择素、细胞内粘附分子、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肽A以及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表达明显升高<15-19>。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活化,可能在左房血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 重建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案重建窦性心律是人们期望的能够保留心房的收缩功能并解决房颤所带来的多种并发症的最理想结果。常用的方案有:1. 外科迷宫或长廊手术;2. 导管消融,仿迷宫术;3. 肺静脉开口区自律灶消融术;4. 房内起搏除颤器;5. 房颤-房扑:按消融房扑法,阻断三尖瓣环-下腔及-冠状静脉窦口间双向传导。6. 应用直流电或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复律并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迷宫术对心房的损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和并发症较多,难以推广。Pappone等<20>的研究表明肺静脉开口区消融治疗房颤明显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CARTO和非接触导管(non-contact mapping)指导下的标测和消融、超声球囊消融、冷凝消融等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治疗效果,但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和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却大大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21>。新近结束的AFFIRM<22>和RACE<23>结果显示,维持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比较,在生存率方面没有优势;控制心室率控制可以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的副作用,且费用较低。由于控制心室率简便易行,疗效至少等同于较复杂的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这无疑会引导我们针对房颤的治疗策略发生转变。而对心房颤动复律后复发的高危病人,尤其应首先考虑选择控制心室率。因此预防房颤的栓塞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3. 房颤抗凝治疗及外科治疗预防栓塞的优缺点3.1 抗凝治疗的优缺点多项研究表明,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令治疗并将INR控制在2.0~3.0之间,年卒中发生率仅为1.4%,与安慰剂组相比下降了68%,而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大约只有华法令的一半<24>。目前ACC/AHC指南推荐在慢性房颤合并高龄、高血压、心脏扩大、心功能低下、糖尿病、有脑卒中史等高危因素患者中长期应用华法令预防栓塞并发症<25>。但是在临床上长期应用华法令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华法令的治疗血药浓度较窄,ACC/AHC指南仅推荐将INR控制在2.0~3.0之间<25>;其次多种常见药物以及食物可以通过影响华法令和白蛋白结合以及P450的功能影响华法令作用强度。在临床上应用华法令的抗凝效果波动较大,难以调控,长期应用华法令每年增加1%-2%严重出血并发症以及5%-10%轻微出血并发症<26>。Stafford 等<27>的研究表明由于担心引起重要脏器出血的副作用,在60到69岁的房颤患者中仅有40%服用华法令,80到89岁的房颤患者中仅有20%服用华法令,合计仅有1/3的患者进行了华法令抗凝治疗。再次,由于需要经常测定INR,患者极不方便<28-30>,长期抗凝治疗是影响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只有61%的患者愿意接受抗凝治疗<31>。因此尽管有明确的用药指南,大量的患者没有应用、或者没有正确的应用华法令。Ximelagatran是一种一种新型的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在体内通过其活化产物Melagatran起抗凝作用。 SPORTIF Ⅲ 研究<32>显示,Ximelagatran组中风或全身性栓塞的发生率较华法令组减少29%。此外,两组间残疾或致命性中风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大出血发生率没有差别;但所有大、小出血的总和发生率,在Ximelagatran组较华法令组相对减少14%。由于Ximelagatran预防脑卒中的疗效与有效剂量的华法令相同,其抗凝效果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以及个体间的敏感性差异较小,抗凝强度可以预测,只需每日口服固定剂量,不需要严格监测凝血指标,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33>,使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大大简化,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有可能给更多的患者带来预防卒中的益处。Ximelagatran目前最有希望取代华法令成为慢性房颤预防栓塞并发症的药物。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房颤发病率最高的老年人,往往因为存在出血倾向及存在出血等抗凝禁忌症而无法从中获益<34>。3.2 外科治疗预防栓塞的优缺点19世纪30年代起心脏外科医生发现大多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血栓发生于左心耳,开始在手术时封闭左心耳以预防房颤患者栓塞并发症的发生<35,36>。研究表明,外科手术使左心耳完全闭合后,发生脑栓塞的危险降低了近12倍<37>。目前ACC/AHC指南推荐在进行二尖瓣手术同时切除或封闭左心耳<38>。但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通常较大、风湿活动对心房的损伤,血栓可能产生于左房本身,因此单纯封闭左心耳有时并不能完全预防风湿性心脏病栓塞的发生。目前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不再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绝大多数非瓣膜病患者血栓发生于左心耳,而心脏外科手术同时切除或闭合左心耳简单易行,因此许多医生主张对于此类患者需心脏手术治疗的同时切除或封闭左心耳<8,39>。 正在进行的LAAOS研究在冠脉搭桥术中对于房颤或将来可能发生房颤的患者封闭左心耳,希望能够降低术后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40>。,但是对于仅仅是切除或封闭左心耳来说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仅适用于慢性房颤需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同时进行。且Katz等<41>的研究显示36%外科手术未能完全封闭左心耳,限制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1996年Odell等<42>报道了经胸腔镜封闭左心耳预防房颤栓塞的技术。由于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风险,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左心耳封闭效果,经胸腔镜封闭左心耳预防房颤栓塞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4.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栓塞并发症由于外科手术创伤性较大以及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人们设想能够通过介入方法应用封堵器封闭左心耳。这首先对于封堵器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有排斥反应;自身不能有血栓形成;释放后不能发生移位;不能侵蚀邻近的组织如左心耳、回旋支;不影响二尖瓣以及肺静脉的血流以及左心房的功能。Nakai等<43>通过动物研究表明,应用PLAATO系统可以安全、有效地封闭左心耳,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对回旋支血流无影响。1月后表面面积的90%被内皮覆盖,3月后左房面完全由与左心房相连光滑的新生内皮细胞所覆盖,表面无血栓形成。1年后封堵器的位置良好,左心耳封闭完全,表面无血栓形成,对左心耳无侵蚀,对二尖瓣以及肺静脉的血流无影响,对左心房功能无影响。2002年Sievert<44>率先报道了应用PLAATO系统封闭左心耳预防房颤患者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已经完成了100例左右。2003年Meier等<45>报道了应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闭左心耳并获得了成功。4.1 PLAATO系统封闭左心耳4.1.1 适应症<44-46>房颤合并有高危栓塞(如≥65岁;LVEF<40%;合并充血性心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或脑卒中病史、TEE显示左心耳中、重度自发性回声或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0.2m/s等)以及应用华法令禁忌的患者。4.1.2 排除标准<44-46>患者拒绝;急性心肌梗死;尚未控制的高血压;有活动性出血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左心耳结扎术史;二尖瓣狭窄;中度以上的二尖瓣返流;主动脉瓣狭窄;左房内径>6.5cm;左房内血栓;房间隔显著异常;心脏瓣膜修复术后;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后;活动性感染;有其他原因需进行华法令抗凝治疗;1月内的脑卒中;阿斯匹林过敏;慢性酒精成瘾;左心室血栓形成等。4.1.3 PLAATO系统的结构<43,44,46>PLAATO系统(Appriva Medical)由一个封堵器和输送导管组成,直径在15mm-36mm之间,通过12F的X-SEPT穿间隔鞘(Appriva Medical)放置于左心耳。封堵器的骨架由可以自膨胀的镍钛记忆合金制成,用激光从一个镍钛合金管上切下,然后成形并加热定型,撤回外面的输送导管后可自动张开。骨架的左心房面覆盖有一层多聚四氟乙烯(ePTFE)薄膜,在骨架上有多个小的锚钩将ePTFE薄膜固定在骨架上。ePTFE薄膜与左心耳的内壁紧密接触封闭左心耳的左房口,并促进PLAATO封堵器左房面的愈合。可以通过输送导管在封堵器的近端(左房内)和远端(左心耳内)注射造影剂以评价封堵器的封闭效果。通过输送导管可以完全回收封堵器并重新放置。4.1.4 置入PLAATO系统的过程<43,44,46>所有的操作都在TEE的监控下进行,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就给予全麻。常规穿刺房间隔,位置应尽可能偏低以便器械进入左心耳。,成功后给肝素并保持ACT>250s。从两个不同体位用猪尾导管进行左心耳造影(RAO30°+头20°、AP位)以了解左心耳的形态和大小,封堵器的直径要求比左心耳口大20%-40%。将封堵器送至左心耳,回撤穿间隔鞘及输送导管,露出封堵器。封堵器自膨胀并充满左心耳,在封堵器的近端(左房内)和远端(左心耳内)注射造影剂以评价封堵器的位置和封闭效果。如果封闭效果不好就回收封堵器重新放置或更换不同直径的封堵器,直至封闭完全。释放封堵器的标准:TEE以及在封堵器的近端和远端造影显示左心耳封闭完全;回撤、前送封堵器及输送导管1-2cm位置仍然稳定;residual compression>10%。释放封堵器后在左房面造影。4.1.5 PLAATO置入术后的随访术后所有患者摄胸片,复查经胸心脏彩超,每天口服阿斯匹林300mg,氯吡格雷75mg 6个月,每月行TEE检查一次。4.1.6 PLAATO置入术的疗效所有患者最终都完成了PLAATO置入术<44,46>,随访1-12月封堵器位置稳固、无移位,左心耳封闭良好,未侵蚀邻近的组织,封堵器左房面愈合光滑、无血栓形成,未发生栓塞以及其他晚期并发症<44,46>。手术前后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肺静脉血流无明显改变,左房自发性回声浓度明显降低<46>。1例在术中出现左心耳穿孔,予心包穿刺引流,4周后成功行PLAATO置入术<44>。1例在术后出现心包积液,随访3个月后消失<46>。4.2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闭左心耳<45>这一技术由Meier等<45> 在应用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技术基础上演化而来,其优点是技术较PLAATO简单,不需要全麻。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选择:封堵器的颈部直径比左心耳口部的直径小5mm,也就是说封堵器的左房面比左心耳口部大9mm,右房面比左心耳口部大5mm。封堵器的左房面置于左心耳中,右房面放置于左心耳的入口处。如果选择较小型号的封堵器,整个封堵器可以全部置于左心耳中。根据封堵器的不同可以选用7-9F的鞘管,如果封闭效果不好可以通过导管回收封堵器重新放置或更换不同直径的封堵器。如果通过鞘管注射造影剂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摇动封堵器无移位,即可释放封堵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心内超声或TEE来监控整个操作过程。Meier等<45> 报道的16名患者中有1例由于封堵器脱落需行急诊外科手术,有8名患者在窦性心律下放置封堵器。平均随访4个月心脏超声显示封堵器稳定、无移位,左心耳封闭良好,无栓塞并发症。4.3 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展望目前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⑴需要更大的样本来证实此项技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⑵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封堵左心耳后能否长期预防房颤患者栓塞并发症的出现;⑶对心脏功能以及内分泌的影响尚不明确。由于左心耳分泌的心房利钠肽占总量的1/3<47>,切除左心耳使心房顺应性下降,心房利钠肽分泌减少<48>。在发生低血容量时是否降低口渴程度,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增加时,是否影响了心输出量的调节,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尚不明确;⑷需要研制能够更有效、更易操作的左心耳封堵器;⑸技术相对复杂,需要穿刺房间隔,操作者需要进行严格培训并通过学习曲线。由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以与房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房颤的射频消融、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二尖瓣球囊扩张等技术联合进行。如果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远期疗效与抗凝治疗相当,技术更加成熟,那么这项技术不仅是那些不能或不愿长期服用华法令患者的选择,也许会成为所有房颤患者的一项常见介入治疗。

检测实验室的危险因素论文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风险

1.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数据不准;

2.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检定,准确性无保障;

3.仪器设备不做期间核査,性能不撑控;

4.仪器设备无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错用;

5.仪器设备无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有安全风险;

6.气瓶没有分类贮存,无固定和防漏设施,有爆燃隐患;

7.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有火灾安全隐患;

8.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现异常无法追溯;

9.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对维护造成困扰;

10.仪器设备无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

实验室环境控制存在风险

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

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

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感风险;

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

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

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

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

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

实验室标准和标准物质存在风险

1.标准无受控编号,标准变更后无法全部追溯变更,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2.标准长时间无查新,标准废替新发不掌握,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3.废旧标准无收回或无加盖“作费”章,有误用可能;

4.现行有效标准没有购买正式板本,有文本错误的可能;

5.新标准无宣贯记录,无法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准确掌握;

6.新标准启用无审批程序和记录,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标准物质与其它试剂混存,有交叉污染的风险;

8.标准物质无期间核查记录,标准质量不掌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9.标准物质无法定证书,标准质量不保证,有结果失真风险;

10.用容量瓶贮存标准物质,有测量准确性下降的风险。

实验室化学药品及耗材存在问题

1.没有合格供应商名录,耗品质量无保障;

2.剧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和使用跟踪监督制度,有剧毒药品外泄风险;

3.易制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有易制毒药品外泄风险;

4.试剂药品无领用登陆记录,试剂药品管理不到位;

5.试剂贮存与操作间同室,对检验员健康有害;

6.试剂瓶标识信息不足,试剂过期失效不掌控;

7.标准试剂配制时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量具热涨冷缩,标准溶液无法配准;

8.批量采购或用量大试剂未再检验验证,试剂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9.耗材质量无风险分析评估,耗材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10.试剂没分类贮存,有交叉污染风险,试剂室或试剂柜无强排设施,对操作员健康有害。

实验室样品管理存在十大问题

1.样品编号混乱,无统一唯一性编号,易混淆;

2.收样时无进样品状态描述和风险评价,出现结果异常无法追溯;

3.样品没有流转卡,样品责任不明确;

4.样品无待检、在检、己检和留样状态标识,有漏检和重检的可能;

5.样品和留样无分类贮存和监控,存在交叉污染和霉变风险;

6.检毕样品回收和处置不规范,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样品室与办公室混用,有安全风险;

8.样品处理室与检测室混用,有交叉污染风险;

9.样品贮存无环境监控记录,有样品损毁风险;

10.样品采集过程中代表性不强,抽样记录不祥,影响检测结果。

实验室人员管理存在的十大问题

1.关键岗位人员无任命文件,职权不明确;

2.检验项目无人员上岗证,能力不确认;

3.各类人员岗位交叉,岗位职责不明确;

4.关键人员无监督计划或记录,监控不到位;

5.技术和管理人员无培训计划或记录,技能不能持续提高;

6.人员技术档案与人事档案混淆,对准则理解不准确;

7.授权鉴字人职称和学历达不到要求,不能担任该职;

8.技术负责人职称学历达不到要求,不能担任该职;

9.检测人员无大型设备操作证,对设备和结果度不利;

10.人员的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跨度太大,必须继续教育和考核。

实验室检测报告中存在十大问题

1.报告信息量不足,不符合《准则》要求;

2.报告结论不正确,授权签字人责任不到位;

3.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不一致,报告审核人责任不到位;

4.报告无三级审批签字,报告管理混乱;

5.报告格式多变,不严肃谨慎;

6.报告中加盖的“检验检测专用章”不符合《准则》要求,必须更换;

7.报告无骑缝章,有报告调换内页的风险;

8.报告或原始记录有不规范的涂改,由作假的可能;

9.分不清检验报告、检测报告、鉴定报告的区别;

10.报告的发送程序执行不严,有涉密风险。

答案来自

动物生物技术是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涉及的实验动物、生化试剂、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是一门非常强调实验技术和技能的学科,我整理了动物生物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动物生物技术论文篇一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安全监控和管理 摘 要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需运用大量的生物组织、化学试剂、仪器设备等。生物组织的安全操作、化学试剂的合理归放以及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管理是科研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高校应加强 安全 教育 ,采取积极的防范 措施 ,保证高校实验室的正常高效运转。 关键词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1-489X(2015)16-0166-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设立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动物生物技术是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涉及的实验动物、生化试剂、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是一门非常强调实验技术和技能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生物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基因工程、人类疾病模型和医药工业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动物生物科学领域前沿承担创新研究和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目前,大部分实验室都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维护。实验室的使用、人员流动和内部管理产生许多新情况,其安全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因此,如果希望实验室安全、顺利、高效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就要求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进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1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现状 自2009年新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开始实施,国家检验检疫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生物技术类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体系做出统一的执行方案[1]。虽然国家把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一直视为重点,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免不了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 不能有效执行;师生的安全意识薄弱,管理混乱,不规范操作仪器,对化学有毒有害药品不合理归置;对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生物安全控制不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条件未达到国家颁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未进行无害化处理便与生活垃圾混放或倾倒入下水道,实验后的动物组织、尸体随意扔入垃圾桶;等等。这都为实验室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些关于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2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室的安全监控离不开人的作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这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实验技能、良好的品德修养、较强的管理能力,还要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2]。 要达到以上要求,可通过如下途径: 1)认真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仪器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有毒有害试剂的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3)定期举办实验室紧急状况的处理和应急程序的演练,如洗眼装置的正确使用、伤口的正确处理、水电安全的应急措施、紧急逃生能力等; 4)学校要对实验室加强监督与考核,以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实验室进行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室的科学化和规范化[3]。 加强生物安全意识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是一类与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兔、鸡、犬、羊、牛等)、动物组织(细胞、血液、皮毛、排泄物、组织器官等)密切接触的实验室。这些动物、动物组织可能携带一些已知或未知的病原体,通过各种方式(空气、器械污染、操作不慎等)对实验技术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据报道,在过去几十年里,时有发生实验室相关感染的调查 报告 ,例如:2004年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实验室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实验人员的感染[1];2011年3月,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的27名学生及1名教师因使用4只未检疫山羊进行实验而感染布鲁氏菌病。为此,提出以下安全控制措施。 1)实验动物的来源确定及实验前观察。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所采购的动物,其来源一定要遵循国家的规定。所选动物必须是由符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实验室提供[4]。在实验前,要观察、了解参加实验的动物,掌握其生活习性与 饲养 要求;在预实验中,要对动物组织、器官等生理解剖部位、动物对各种处理因素的反应情况作初步评估,以便预防正式实验过程中,动物在生理、精神状态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2)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首先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毛色光泽是否清洁贴身,行动是否异常,头脸有无肿大,背有无穹起,四肢、尾和皮肤有无缺损,动物有无喘息、鼻分泌物增多、肛门不洁等现象。外观异常是某些疾病发病前出现的临床症状,是疾病诊断的前期信号。如鼠的唇部、四肢、尾部出现水肿和小疱,则有可能是得鼠痘病毒感染所致;小鼠出现斜颈、眼鼻分泌物增多,有可能是肺支原体感染所致。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根据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应当具备生物安全防护二级水平[5]。具体要求如下: ①实验室制定生物安全手册及规章制度,限制非实验人员进入; ②远离公共区域,与外界进行有效隔离; ③硬件设施包括二级生物安全橱、个人防护设备、工作台(耐热、耐酸碱、耐有机溶剂消毒剂腐蚀)、通风系统、洗手池、眼部冲洗装置、防蚊纱窗; ④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用消毒水泡手,工作服、手术器械要进行高温灭菌,离开后开启紫外灯。 3)动物尸体及组织的合理清除。动物尸体作为一种废弃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须按照兽医卫生的要求和程序,严格动物尸体的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在运输过程中,车厢需做到无泄漏、密封严格,小型动物需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常用的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①深埋法处理:在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草原和交通要道,挖深度不少于2米、能容纳动物尸体侧卧的坑,坑底铺2~5厘米厚的生石灰,将尸体放入使之侧卧,再铺上2~5厘米厚的生石灰,用土覆盖土层厚度不少于1.5米,并与周围持平。 ②焚烧法处理:这也是处理尸体最彻底的 方法 ,一般用焚尸炉即可。 ③发酵法处理:将尸体抛入专门的尸体坑内,用生物热的方法将尸体发酵分解,堆尸体的坑封闭待尸体完全分解就可挖出作肥料[6]。 加强设备的统筹管理、化学试剂正确存放 1)对设备的管理。 一是明确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的保管、使用及维护进行管理。 二是对仪器进行分类标识,标明每台仪器的编号、名称、使用部门、保管人等,同时在仪器醒目位置标明“合格”“准用”(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需要的功能正常且经检定/校准合格者)“停用”标识[7]。 三是资源充分利用:将闲置设备为多个实验室共用,避免资源浪费。 2)药品的管理。 一是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制,实验危险品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切实做到“四无一保”(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和“五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把门锁、双本账目)[8-9]。 校内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危险化学药品的登记记录(领、用、剩、废、耗),核对账物,检查个体防护设备及实验室安全设备状况。 二是对药品进行集中存放和统一管理。根据药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湿、消除静电等安全设施,将药品存放在条件完备的专用仓库中。对实验危险品,特别是爆炸物品、剧毒物品,应严格遵守分类专库保存,精确计量和记载,严加保管,不得转送、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或用于食品、药品或其他非实验室使用。储存实验危险品的仓库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根据消防条例配备消防力量、消防设施以及通讯、报警等必要装置。 三是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储存、使用管理规定,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以及必要的应急措施等,以便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加强废弃物的清理措施 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卤素有机物、一般有机物、无机物废液要分别回收,不可混放,更不能作为生活垃圾随意倾倒,除了玻璃仪器的洗刷废水。且要注意剧毒废液应单独回收。集中回收后,可先对回收的废弃物做一些初步处理,处理时注意可能产生的发热、有毒气体、喷溅及爆炸等危险。对于危险性较小、普通实验室就可处理的废弃物可自行完成。如易挥发的有机试剂用量较小时,可使其在通风环境下向空气中自然稀释挥发;废酸、碱液,可加入相应试剂中和至pH值呈中性,再和大量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乙醇及醋酸之类有机溶剂,能被细菌作用而易于分解,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不富集重金属且不溶于水的此类溶剂,如乙醚可采用燃烧法进行处理(燃烧时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地方,点燃时取一长棒,站在上风方向点燃,监视至烧完为止)。其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于剧毒废液和过期实验危险品要定期联系专业的处理厂进行销毁,并做好处置记录。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是一种风险管理,认真研究探索适应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措施非常必要,以切实保证学校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顺利进行[10-11]。 3 结束语 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地,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必须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自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有效地排除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保障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梁宏伟,王玉兵,陈发菊.浅谈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研究生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7):92-93. [2]张凌.浅谈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与实验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8):168-170. [3]刘惠珠.浅谈高校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33):215-216. [4]赵忠华,樊春玲,汪淑英.管理在医学动物实验实施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8(19):204. [5]代小伟,刘云波.浅谈实验动物病理检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8):65-68. [6]李亚妮,韩建业,张海利.浅谈当前动物尸体处理的现状、危害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199. [7]向峰,王立前.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标识化管理[J].云南科技管理,2012(3):45-47. [8]韩燕,王淑红,雷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监控和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11(1):118-119. [9]莫寅斌.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6):175-177. [10]程月琴,刘春元,王杰.新形势下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J].科技信息,2011(12):1-9. [11]应佩蓓,杨奕,王磊.高职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3):110-111. 动物生物技术论文篇二 生物技术专业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摘要 动物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针对该课程特点,从教学思想与目标、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以及考核方法等6个方面探索该课程建设和改革思路,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26-02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中最悠久、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贡献的学科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前沿学科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动物生物技术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主要涉及动物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胚胎工程等几大领域,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农业、食品业、医学行业等[1]。生物技术这门学科在各大高校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见该门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学好生物技术这门学科对今后的就业至关重要。笔者在介绍生物技术的概念的基础上, 总结 了动物生物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措施,以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 1 生物技术的概念 生物技术是指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其他类科学的原理和技术来对生物体或生物原料等进行加工或改造等,目的是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先进的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对生物体的改造是指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或加工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使其能够生产出对人类有利的产品[1-2]。 2 教学现状与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自1996年开始招生,2006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经过了16年的专业建设,首先于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中开设36学时的动物胚胎工程课程(专业选修课),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36学时的理论讲授明显不足,于2005级学生中更改教学大纲,内容上增加了动物组织、细胞的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理论教学增加到54学时,并增加18学时实验教学,课程性质首次转为专业必修课,并创新性地更名为动物生物技术,当时整个生物领域还未出现命名为动物生物技术的课程,直到2009年5月1日,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生物技术》,至此这一新课程有了正式出版的教材可参考。笔者调查了部分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主要有11门(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在调查的农林院校中(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都开设《细胞工程》课程,目前只有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与《细胞工程》相近课程《动物生物技术》和《植物生物技术》课程。 3 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3.1 教学思想与目标改革 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3],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一些课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掌握一种主动学习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成为富有知识和具有学习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2 师资队伍建设 组建教学团队,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打破传统的一人一课的教学模式,每一模块由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教师承担,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力争紧跟各教学内容的学科前沿。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督导组专家听课、评课,同时不定期开展自评和互评及学生评教,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3 教材建设与改革 根据调研,笔者选用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蒋思文教授主编的《动物生物技术》作为教材,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动物生物技术的概况、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最新发展。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且课程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一些最新 热点 在教材中没有体现的,自行编写部分讲义,以文本形式拷贝给学生,并推荐其阅读中外文的优秀参考书。 3.4 课程内容改革 动物生物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课程,也是各国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充实着这一新兴学科的知识。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授课内容的完整性,又要保证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做好与其他课程交叉内容的增、减和衔接。在课程内容上,首先介绍绪论,动物胚胎工程技术概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性别控制,胚胎分割,嵌合体;其次,介绍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基础;最后重点介绍细胞核移植技术、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通过精心的安排,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了解动物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3.5 教学方法改革 3.5.1 利用重大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如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利用“基因靶向”技术让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失去活性,培养出研究价值极高的“基因敲除”小鼠,为人类遗传病研究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有了这些动物模型后,人类就能更有效地找到治疗各种遗传病的新疗法,彻底攻克遗传病就为时不远了,这一成果使得他们一起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爵士,英国生理学家,生殖医学的先驱者,因创建了“体外受精技术”,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门课程的讲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课程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更丰富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对于像动物生物技术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许多知识都处于动态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1]。 3.5.2 跟踪学科科研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 创新思维 。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5]。因此,在应用范围广、知识更新快的动物生物技术教学过程中,介绍学科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进展,有意识地拓宽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 cell),由日本的2位科学家于2006年发表于世界顶级杂志《Cell》上。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某种方法,把高度分化的成体细胞去分化,使之成为多能干细胞,重新获得分化成多种细胞的能力。IPS技术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回避了历来已久的伦理争议,解决了干细胞移植医学上的免疫排斥问题,使干细胞向临床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该成果的研究者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随着IPS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它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医学领域的优势也已日趋明显[6]。 3.5.3 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学生意见,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课堂 文化 ,使其融入其中,积极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可适当增加专题讨论会,通过学生准备ppt演讲等形式,一改以往整节课教师讲、学生记,缺乏沟通的模式,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7]。 3.5.4 优化多媒体教学,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有限的课时,着重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点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对于容易掌握的部分课程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等手段,从国外引进和下载原版图书和动感图像,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组织效率,充实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还可以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界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例如,细胞融合,精卵受精,细胞核移植等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坚持适度运用原则和有机结合原则,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思考,且结合使用板书、实物等各种教学媒体,取长补短,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喜欢学习[2]。 3.6 考核方法改革 首先,改变以往的考核方法,将重视课本上的知识转变成重视实践、将重视成绩转变成重视课堂教学,今后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总成绩,而要加上一定比例的实践考核成绩,让教师、学生都能重视实践;其次,增减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以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考试等作为综合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体系,即2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中成绩和40%期末成绩[9]。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动物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因此各个高校要建设好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已迫在眉睫。课程组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身特色,通过分析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3个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动物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注重该门课程特点,围绕课程内容,加强教学建设,创新教学形式及考核体系,逐步完善优化动物生物技术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要求[10]。 5 参考文献 [1] 王伟霞,李福后.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9):245. [2] 周欢敏.动物细胞工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蒋思文.动物生物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朱海英,苏娟,訾晓渊.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107-109. [5] 李淑芳,徐春厚,雍艳红.动物免疫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7):65-67. [6] 刘锴栋.细胞工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0,32. [7] 代建丽.植物细胞工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1(6):23,37. [8] 张一春.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__.细胞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 张海泉,符晓棠,张里占,等.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69-74.看了“动物生物技术论文”的人还看:1. 生物技术论文范文 2. 生物工程论文范文 3. 关于生物的科技论文 4. 动物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5. 有关动物细胞工程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