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北宋官窑哥窑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北宋官窑哥窑研究论文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由于缺乏宋代的文献记载,后代的文献记载又常是零零碎碎,甚至还互相矛盾,目前仍无法揭开其面纱。虽然数十年来与哥窑相关的考古实物资料不断增多,并且也依据这些实物资料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在还没有正式发现宋代哥窑的确切的烧造窑址之前,很多观点都不能作为研究哥窑的证据,只能是推敲和设想而已。不过,两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却为我们研究哥窑带来一些方便。

哥窑瓷器的陶制工艺

哥窑的烧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满釉支烧工艺,这种工艺与汝窑的满釉支烧相同,不过由于哥瓷的胎体比汝瓷厚重,所以其支钉痕也要比汝瓷的粗壮。一种是满釉垫烧工艺,这种工艺在哥瓷中比较常见。

哥瓷的装饰工艺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紫口铁足”现象,这个情况出现于青黑色胎体的哥瓷中;一种是只有铁足,没有“紫口”现象(台北故宫很多哥瓷均为这种现象);一种是口沿和脊棱边缘处用染料涂抹而出现的紫口现象。以上的三种情况的铁足呈像,都是在器物的底足处涂铁褐色护胎釉的结果,而并不是胎体的颜色。

“紫口铁足”是宋代官瓷和哥瓷的一个特征。很多人认为:其瓷胎是黑色的,在烧造时釉汁流动,使得口沿处变薄,露出黑色的胎体而形成了紫口的现象,这个情况只是在一小部分青灰色胎体的官瓷和哥瓷中出现的现象。通过观察两宫传世哥瓷我们发现,哥瓷中的紫口现象不是在烧造过程中因为釉汁的流动使胎体变薄形成的,而是一种装饰效果。做法是:在哥瓷胎体的底足处先涂上铁褐色的护胎汁,然后整体内外施釉,釉汁晾干以后,用笔在器物的口沿处和棱脊边沿处涂上紫黑色的染料,然后在罩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而成。出窑以后,哥瓷就会出现这种“紫口铁足”的效果。宋代人追求的官、哥瓷器,不但是釉面温润如玉,胎体也是要给人一种“铜胎铁骨”的感觉,好像是铜器上施以釉汁做成的,这样的搭配,把哥瓷的美发挥到了极致。

哥窑瓷器的釉面温润如玉,这个现象与汝瓷不同,汝瓷是追求亚光的效果,而哥瓷更是追求一种温和的玉质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在哥瓷的釉层外端,再施一层透明釉。有了这层透明釉,加上烧造温度的合理控制,哥瓷的釉面就会变得更加温润。很多人认为,透明釉的使用应该是出现在元代的青花瓷器上,实际上,北宋的官、哥瓷器早已经使用了这种工艺。这种透明釉的使用,可以增强瓷器表面的玉质感和耐磨性,更有利于观赏和把玩。在出土的瓷器中,汝瓷很多都是表面被沁入,而官瓷和哥瓷就很少有这样的现象。正是因为有了这层透明釉的保护,使得很多官哥瓷器依然是灿然若新。

哥窑瓷器的真假辨伪

哥窑瓷器在胎骨、瓷釉、造型等方面均似宋官窑,所以历来有官哥不分之说。哥窑瓷器的三个特征不能仿制。一是瓷器釉面的玉质感,抚之滑润应手。这种当时用天然的矿物制作的釉料,其色泽、光润度以及烧造工艺,至今无法破解。二是瓷器上的“金丝铁线”现象,它们各自形成一个个网,相互交错又纹理自然,交相辉映。这种只有真品哥瓷经过千年时间沉淀形成的开片和光泽,让我们叹为观止。三是器物的造型庄重古朴。很多都是来自于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加上宋代人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创制的独有的器形,我们难以理解他们的意境和用途。

而现代仿品,器形失去古拙和庄重感,比列失调;釉色光亮,一些不明亮的则多是酸蚀做旧;开片纹基本为黑色,没有金丝纹;釉面没有玉质感,且胎体过轻或过重。

哥窑的仿品历来不断,最早的记载是始于永乐末年。据《皇明纪略》记载:明仁宗当太子时,曾令人成功地仿成哥窑器,但至今未能找到传世品。台湾故宫藏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青花瓷款的哥窑盘和碗,但是否为明仿尚有争议。属成化款的仿哥窑器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均有收藏,其胎质细洁、白净致密,釉色有粉青和米黄两种,釉色滑润,光泽度很强,开片整齐。成化以后,明代仿哥窑器精品不多。清雍正唐英时,又有仿哥窑生产,制作精良,既有大小纹片错落有致的“金丝铁线”,也有单纯的大纹片或小纹片,釉色以深浅灰青居多,部分有“紫口铁足”,其胎质较厚。与宋代真品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乾隆以后继续仿烧,官窑多书本朝款。

哥窑瓷器的价值

哥窑瓷器存量稀少是事实,但不至于少到只有百十件的地步。这个数据只是目前馆藏的数量,在世界各大藏家的手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哥瓷不为外界所知,不可能有准确的统计。而且,近些年出土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一件哥窑八方贯耳瓶,以1000多万港币的价格成交;2004年12月,一件哥窑瓷器在河南郑州拍卖,最终以1000多万的价格被一位民间藏家购得,这件官窑双耳瓶呈米黄色釉,紫口铁足,历经千年,更加光泽莹润;2010年5月苏富比在伦敦拍过一件哥窑瓷器,100万英磅;同年秋天苏富比在纽约拍的另外一件哥窑瓷器是176万美元,近年最贵的有成交记录的价格是 300多万美元。由于哥瓷的釉面温润如玉,造型精美别致,且胎体厚重,更有利于观赏和把玩,所以开始受到很多藏家的关注和追捧。但是,目前国内受拍卖法的限制,价格还不是很高,转让和交易都是私人之间进行。将来哥瓷一定会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哥窑瓷器闻名海内外,其烧制工艺在中国瓷器史上谓之一绝,历代虽然仿制品很多,但是在制作工艺上都远不如哥窑瓷器。哥窑瓷器现存世量稀少,在市面上非常珍贵,造假者甚多,藏家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

北宋官窑瓷之我见(中国文物鉴赏论文)2009-04-27 00:36提要: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着灿烂文明的五千年历史,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其中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为专门为宫廷用瓷而制造的,所以产量很少,因而流传至今的瓷款也极少。关键词:北宋 官窑 五大名窑 特点 造型 釉色 烧制 支钉一.揭秘北宋官窑中国陶瓷的发展源远流长,瓷都景德镇更是名扬中外,到了宋代,瓷器的发展到达了黄金鼎盛时期,其中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更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其中由官窑烧造的贡御瓷器更是工艺先进,制作精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北宋,瓷器可分为官窑和民窑。首先简单说下民窑,当时生产者看重的是实用、使用价值,生产者考虑了成本,所以工料就不是很讲究。但官窑却不同,官窑是为宫廷而制作的,制作时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窑址的地和生产技术也是严格保密,工艺精美绝伦,因而流传下来的瓷器很多都是稀世珍品。很多人就产生疑问,北宋制作的官窑的地方在哪?是景德镇吗?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①。至今官窑到底在何处是一个谜团,等待后人的探索与发现。二.北宋官窑瓷款的特点②1.造型别致制作精巧以这张图为例子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的上下两端都好似喇叭一样,上端略微比下端要大些,中间鼓出且上面有等距离排列的四根齿状的棱角,中间鼓出的地方下面有条凹槽,底部随着四根棱角的地方有淡淡不明显的三角形突起。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我们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2.釉色美丽烧制精湛上图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此青色釉彩是天青釉,又被成为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此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以此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瑕疵,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小的气泡。试问现在我们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釉色精湛的烤制技术吗?即使在景德镇也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珍物了。3.釉层厚度极为薄从以上两图的断面,我们可以看到,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现今有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制作假的文物变卖,如果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4.底部的支钉痕迹北宋官窑的制作采用烧钉制作,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白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外。 三.总结这学期通过在复旦大学选修《中国文物鉴赏》,我对文物这一方面更感兴趣,尤其是北宋官窑及其瓷器。历史传承,在对北宋官窑瓷的了解研究中,同时对北宋宫廷生活有了一些推测和估计,可以联想到当时宫中歌舞升平奢华的生活。也透过瓷器看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相信有些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的我们也无法想到,无法达到的。① 参见于百度百科“北宋官窑”② 参见于“景德镇陶瓷网”——“北宋官窑瓷款鉴别”(非图和分析

北宋官窑的最新研究论文

《文会图》(纵184.4厘米,横123.9厘米)是北宋赵佶以及宫廷画家共同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该图描绘文人雅士会集于庭院饮酒赋诗的场面。经年的老柳古槐下,文人们铺陈巨案,案上的盘碟酒卮排列有序。案旁坐饮者、交耳相语者、顾盼者、持具侍者共十八人,另有两人树下立谈。从历史角度看,《文会图》中文人使用及待役人员正在准备的茶具,都是北宋时期才出现的茶器。《文会图》虽是一幅人物画,但画面还呈现出对园林、家具、服饰、发式、茶事器具等事物的细节描绘,亦为观者打开了一条视觉性的“接近”历史真相的通道,具备“以图证史”的功能。古代瓷器的真伪鉴别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种仪器的检测都有局限,只能作为辅助参考。国际国内的大拍卖行赝品率越来越高,中小拍卖行更是赝品横行。古玩市场则鱼龙混珠,没有过人的经验和专业能力很难挑到真品。 传统的标型学是考古标型学的简称,有的称为鉴定学、眼学、器物学、器物形态学、类型学。 所谓标型学原理,就是学术界对古器物的断代,以古墓藏出土的同类器物为“标型”,比照“标型”来断代。它是判断相对年代的一种方法。标型学汲取生物学中的分类学原理,按照外部形态研究考古遗迹遗物的演化顺序 。其方法是:将遗迹和遗物按用途、制法和形制归类,根据形态的差异程度,排列出各自的发展序列,确定器物的相对年代关系 。对不同文化的遗迹 、遗物类型进行比较,还可以判定文化之间的承继或相互影响关系。考古学研究的实物遗存总是具有一定的形态,而任何实物遗存的形态总是有一个发生、发展(形态上局部的变化)和消亡(完全消失或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类型学通常根据遗物所处的地层进行反复排比,以获知其形态演 化的规律,借以推知其相对年代。还可以通过同一时期内不同遗址器物的比较研究,了解不同地区间文化联系的性质和程度。 由于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对文物鉴定仍采用目鉴形式,故鉴定学又称眼学。眼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学上可称之标型学。简单地解释就是当被鉴定物出现时,鉴定者马上在头脑调出库存资料比对;如没对应的资料马上进行下一轮类比,随后做出判断。宋徽宗的《文会图》中,就展示了宋人日常用器的习惯。摆放在桌子上和侍童端来的酒盏,就是上下一套的,分为盏和盏托两部分,并且是同样的质地颜色。兹石楼机构收藏的这件北宋汴京官窑茶盏类型,可能就是宋徽宗《文会图》中茶盏的原型,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仅见一例。从直观比对看: 一、颜色一致,皆为青灰色。中国古人们崇尚玉器之美,青瓷恰恰迎合了古代文人们这种喜爱翠色冰肌质地的心理。因青瓷器皿表面所上的釉色中含氧化铁成分,经烈火烧制后的成品,表面呈现出青绿色。这种色泽清幽明净,它传递出一种碧水青天般的幻象,凝聚了美玉般的质感,因此,历代名窑无不以青瓷为美,孜孜不倦地追求青瓷如冰似玉的质感和神韵。而青瓷也并非为一成不变的青色,它的釉色常常因烧制时釉的成分不同、烧制工艺不同,呈现出色彩的细微差别,有的偏蓝、有的偏绿、有的偏黄等,但都统称为“青瓷”。民国许之衡先生在《饮流斋说瓷》中称:“ 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 宋代文人由于受到儒、佛、道、禅等传统哲学思想、审美情趣的影响,对青瓷更是喜爱有加,寓以较高的审美精神和人格品质,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将对韵味、境界的追求融入尚青的观念之中,成为宋人对青瓷赏玩的标准。较之唐的鲜艳,明清的俗丽,宋代青瓷釉质细腻、色调质朴、韵味高雅,而这种色调往往与自然融合一体,可遇不可求,即所谓“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的最高审美境界。 二、型一致。将《文会图》上的茶盏局部放大看,正是一种两节四分的造型。下一节为托,由圈足圆底、十二瓣形承盘、椭圆形座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上面是六瓣莲花形杯。实物与图上的器物各部分的比例也惊人一致。 陶瓷艺术大家杨永善认为,在造型方法上,宋瓷讲究的是象形取意;在造型程序上,宋瓷则以精益求精见长;在造型志趣方面,宋瓷表现的是诗意盎然。莲花盏似未盛开之莲花,线条高雅清秀,温柔婉转,极具美感的同时传达出人们对高尚品行的推崇与赞美,将瓷器深层次的意蕴表露无余。其优美的造型具有仿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形制美的典范化是宋代陶瓷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标志着这种艺术形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道家所蕴涵的委婉淳厚、天人合一的审美观给当时的瓷器造型打上了深深地烙印。在道家美学的影响之下,宋代瓷器风格意蕴表现出自己的祥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清新质朴为本,与“自然英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处。动中寓静的审美追求,充分体现了人与物的和谐,自然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深化了自然天成、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同时,理学在宋代的盛行也是当时人们追求瓷器造型简约、充满自然韵味的重要原因之一。宋代的瓷器不仅在造型上追求删繁就简,而且在意蕴上也常常以高丽清雅为胜,显示出宋代瓷器独特的自然雕琢的美学气质。它排斥理性化的特征,挺拔秀丽的外形正是宋代人简约平淡,清逸典雅审美观的反映。 仿古淳朴美。宋代的瓷器深受当时复古之风的影响,故而展现追逐古代礼仪之风尚。不仅因袭商周时期瓷器的浑厚庄重的造型之风,还效仿了汉代礼器和铜器的精密美焕。宋代的瓷器从总体看,陶瓷的造型简洁、优美,为我们创造了卓越的美的工艺形象。器物的恰当比例与尺度,使人感到减一分则短,增一分则长,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这是宋瓷所以在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赏识的原因。因而,从这个角度上说,宋代瓷器所彰显出来的文化沉淀,使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记,在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 三、新老的判断。老瓷器光泽里的油质感使器物表面透出宝光,新瓷器光泽直白而刺眼,无油质光泽;瓷器没有挂釉的底足则能看出胎质。由于地域不同的土质差异,使南北宋官窑的胎质产生较大差异。由于古代交通与贸易的局限,所有瓷窑皆为就近取土,北宋官窑窑址位于现在河南开封,当地的瓷土土质润细,色偏灰白,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钧皆产自河南,且胎质相似,近于类似汝窑的香灰胎,胎釉颜色相近,所以挂釉部分基本上是看不到胎质颜色的,也有口沿和出筋部位由于年代久远出现驳釉现象的,其露胎处会看到铁褐色,但不是胎质,而是护胎釉的颜色。南宋的官窑和哥窑(哥哥洞窑)则产自现在的杭州,胎土呈铁褐色,瓷器不好挂釉的口沿和出筋的部位通常会出现露胎,露胎部位出现的胎质呈深紫色,不挂釉的底足胎质呈铁褐色,通常称“紫口铁足”,这也是判定是否为南宋哥窑、官窑的一个重要特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南北宋官窑、哥窑存量少,实物上手机会难,更缺少南北宋官哥窑实物同时上手比对的机遇,以前的研究者通常泛称宋代官窑、哥窑的主要特征为“紫口铁足”。几百年来以讹传讹,造成历史上对南北宋官窑、南北宋哥窑的鉴定和断代出现“断片”的现象。四、釉面开片的时代特征。开片本是由于坯釉结合不好而导致釉面开裂的弊病,但北宋官窑的纹片如蟹爪、如冰裂纹,成为一种独特的线纹之美,结合如玉的淡雅青色,变成一种无法复制的天作之合。其独特的坯釉配方和烧成技术早已失传,这些人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设计的效果不能称做装饰手法,它是一种材质之美,是一种本质的美。最后对比一下北宋官窑和新仿北宋官窑:北宋官窑大约创建于我国北宋政和年间,南宋学者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道:“政和间,京师(今河南开封)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另一学者顾文荐在其《负暄杂录》中也有关于“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的记载。清代学者陈浏在其《陶雅》一书中所言:“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能识之者。”说明在清代时,宋代官窑已是个传说了。 北宋官瓷当时作为国家礼器的创制,其造型通常以仿青铜器为主,是当年宋徽宗“新成礼器” 的一部分,以徽宗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也即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作品件件有典,禀赋深义,加上徽宗本人艺术王者的身份和爱好,故北宋官瓷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主要为朝廷所用,代表作品有瓶、尊、鼎、炉、觚、盘等器形;二是文房用具,此与徽宗个人的喜爱密切相关,也主要供徽宗个人使用,代表作品主要为“文房四宝”,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列,主要在于北宋官瓷笔洗的造型千变万化,计有直口、荷口、葵口、寿桃、弦纹、兽头、兽耳等多种样式,器形可谓琳琅满目,无有穷尽,充分体现了徽宗的文化智慧和创造。北宋官瓷外观的总体艺术特征可概括为:造型古朴庄重,釉质如脂如玉,所裂纹片灵动飘逸,形如蟹爪冰裂,釉面莹润,作品观之神韵内蕴、质朴无华,不独无什么精美雕饰和装饰,也更无什么艳彩涂绘,其完全凭藉自身釉色和幻放的纹片之美抵达其冰清玉洁、神韵天成的美学境界。清乾隆帝为北宋官窑赋诗:“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摩挲真是朴之朴,咏叹仍非觚不觚。合赠何人合长吉,簪花得句负奚奴。”

求“对于“宋瓷之美”你是如何体会的?”的一片期末考试论文。字数1500左右送你一朵玫瑰花,传情达意全靠它,送你一朵大桃花,时来运转有赖它,送你一碗豆腐花,要你一天到晚笑哈哈!

宋代瓷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宋朝瓷器从胎釉上看,宋北方窑系的瓷胎以灰或浅灰色为主,釉色却各有千秋。例如钧窑釉,喻为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汝窑釉含蓄莹润、积堆如凝脂;磁州窑烧出的则是油滴、鹧鸪斑、玳瑁等神奇的结晶釉。南方窑系的胎质则以白或浅灰白居多,景德镇窑的青白瓷色质如玉、碧如湖水;龙泉窑青瓷翠绿莹亮如梅子青青;哥窑的青瓷其釉面开出断纹,如丝成网,美哉天成,是一种独特的缺陷美;还有定窑瓷,其图案工整,严谨清晰的印花让人叹为观止;耀州窑瓷,其犀利潇洒的刻花给人们以流动的韵律美。追求釉色之美、追求釉质之美,宋人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形较之前代更为丰富多彩。宋朝瓷器,几乎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碗、盘、壶、罐、盒、炉、枕、砚与水注等,其中最为多见的是玉壶春瓶。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雅、雍容华贵。最能反映皇家气派的是哥、官、钧、汝与定窑口烧制的贡瓷,最能体现百姓喜乐的是磁州、耀州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 从纹饰上讲,宋瓷的纹饰题材表现手法都极为丰富独特。一般情况下,龙、凤、鹿、鹤、游鱼、花鸟、婴戏、山水景色等常作为主体纹饰而突现在各类器形的显著部位,而回纹、卷枝卷叶纹、云头纹、钱纹、莲瓣纹等多用作边饰间饰,用以辅助主题纹饰。工匠们用刻、划、剔、画和雕塑等不同技法,在器物上把纹样的神情意态与胎体的方圆长短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整体,另人爱不释手。如婴戏纹,或于碗心、或于瓶腹,将肌肤稚嫩,情态活泼的童子置于花丛之中,或一或二,或三五成群,攀树折花,追逐嬉戏,真切动人,生活气息甚为浓厚。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钧窑朱砂红罐窑口考证文/图        山西  石锺华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瓷器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窑变美妙,彩色缤纷”为其他窑口的产品所不及。尤其是红变釉,在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二、  问题提出:钧窑朱砂红罐曾经先后在几个大的收藏网站作过展示和讨论,得到了资深瓷器版主的认可。他们是,广州的品一品,太原的李勇、上海的李润臣和碣山人,认为是宋代或辽金时期的钧窑器。这样看来,笔者收藏时的目的已经达到,但,作为捡来珍品,视乎还有继续探究下去之必要:窑口及年代。三、  藏品特征:器物的基本特征,是判断窑口的重要依据。具体特征是:罐高12.6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6.3厘米。罐内施以天青色釉,罐体外整体施以朱砂红釉至足,口部呈深赭绿色;高圈足,墙外撇,底、足施芝麻酱釉护胎,底部“三”字款;罐内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开片,有的开片裂纹明显较宽,呈牙黄色;釉面有气泡明显,且间有死气泡;胎体厚重、坚致。罐的整体制作甚为精致,包浆厚重,磨损程度自然、明显。由此,钧窑朱砂红罐的这些特征排除了后仿的可能,反倒是关键特征均符合禹州神垕镇刘家门窑址的考古发现。四、  窑口考证:神垕镇“ 刘家门窑址最早地层中的纪年材料。此段的纪年物有, DT3层中出土一枚“元丰通宝”钱(1078 年~1085 年) 。而属于第一期后段的地层DT3 层中出土多枚宋徽宗朝的铜钱, 最晚的是“宣和通宝” (铸于1119 年~1125 年)”;“此期的产品以青瓷器为主,其次是素胎器、钧瓷……;此期还发现了内施天青釉, 外施红釉的器物, 覆盖外壁的红釉颜色秀美娇妍 ;这种整体红色釉的器物更少见,……这种红色釉的器物仅在最早的地层中出土, 稍后就停止了生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较肯定地将刘家门窑第一期前段的时代定为北宋末期的徽、钦二宗时期(1101 年~1127 年) , 表明钧窑始烧于北宋末期” 。“此期比较流行在一件器物上施两种色釉, 如内施天青釉, 外施红釉 , 或外施青绿色釉, 内施赭褐色釉, 这种现象很有时代特征。”;“现在所见珍品, 多为过去皇家藏品。”“通过发掘材料, 我们现在可将这些大面积红彩钧瓷定为早期钧瓷, 与带小块规整红斑的器物区分开来。但无论是所谓“红彩器”还是“红斑器”, 都表明钧窑是在探索自身的装饰方法, 开创自己的特征。”( 《钧窑始烧年代考》秦大树)“特别是, 钧釉的精品器物上常在足底等少量未施釉的部分, 加施一层酱褐色的护胎釉, 十分精美”,  “并在底部刻印有数字。这类器物器形特殊, 制作精美, 传统上被认为是宋代的产品, 由于这类器物曾为清宫大量收藏, 也一向被认为是官窑制品。”( 《钧窑始烧年代考》秦大树)分析与结论:1.分析  秦大树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大树教授更是200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钧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的主持者。《钧窑始烧年代考》一文就是这次考古发掘的结论性论文。由此,考古的第一手资料是可信的、权威的,而运用第一手资料评价、考证收藏者的藏品,是目前选择的最佳方法。        北宋末期,“此期比较流行在一件器物上施两种色釉, 如内施天青釉, 外施红釉 , 或外施青绿色釉, 内施赭褐色釉, 这种现象很有时代特征。”;“现在所见珍品, 多为过去皇家藏品。”        明万历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 其中《燕闲清赏笺》: “若均州窑, 有朱砂红, 葱翠青、俗谓莺哥绿, 茄皮紫, 红若胭脂, 青若葱翠, 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二数目字号为记。”这些论述,不仅仅是对于藏品的窑口、年代给以了考证,而且对于藏品的珍贵程度做了肯定,即皇家藏品,上品。 2.结论 :藏品为“北宋刘家门窑官钧朱砂红罐”

邢窑造型研究论文

导语 邢窑 ,是我国白瓷的发源地, 陆羽在《茶经》中曾对邢窑白瓷有过这样的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 在盛唐时期,邢窑以生产精细白瓷而赢得世人赞誉。 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 后来,邢窑白瓷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给世界各国留下了对于中国白瓷的最初印象。 白瓷鼻祖出邢窑 邢窑的历史起源及发掘历程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 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 邢窑的白瓷产品精美、产量巨大,不论对中国还是对外国的物质生活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因此,从20世纪起,中外学者开始注意了对邢窑的研究。 明清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些博古著作和陶瓷著作。 如明曹昭著有《格古要论》、谷应泰著有《博物要览》,在这些著作中都提到唐代邢窑白瓷。 中国学者对邢窑的真正研究,是从20世纪20年代之后开始的, 作为中国第一代古陶瓷专家的吴仁敬、陈万里、傅振伦等都对邢窑关注有加, 但所知的仍是一些“内丘白瓷瓯”、“邢瓯”一类的词汇,至 于它的真正产地、范围、产品以及发展进程等很少被人提及。 名家纵论邢白瓷 邢窑的贡献 清华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 “邢窑是中国白瓷最有名、最早的窑口。 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从商周以降,一直是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正是邢窑的成功兴起,宣告了这种单一格局的结束,并由此开创陶瓷青白两大体系。 在中国陶瓷史上,青瓷变白瓷是一个飞跃。 因此,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谈中国白瓷,必须谈邢窑。” 邢白瓷引领风骚 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张志忠——邢窑白瓷是当时质量最好的瓷器 “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可以算是当时质量最好的瓷器。 其烧制温度最高能够达到1400度以上,这是历史上其他窑口所难以超越的。 邢窑白瓷的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 从口沿到底足都修得非常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邢窑白瓷在造型和工艺上其实一点儿也不必定窑白瓷差,甚至还要强于定窑白瓷。” 八百年薪火相传 邢窑白瓷:陶瓷史上的白色经典 玩瓷器的人想必都听过有一种说法叫“南青北白”。 说得是在唐代,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是最受人推崇的两大窑口。 唐代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就曾对这两大窑口出产的瓷器有过“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评价。 其中,中国北方的邢窑,在盛唐时期以生产精细白瓷而赢得世人赞誉。 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 后来邢窑白瓷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给世界各国留下了对于中国白瓷的最初印象。 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而要说起邢窑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 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 出自九世纪中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之手的游记中, 曾写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 ”从苏莱曼所处的时代和其描述来看,他在游记中提到的白瓷,极有可能就是出产自邢窑的透光白瓷。 邢窑复烧:传统技法烧出创新瓷 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邢瓷复烧经验,张志忠指出,其中有两大难关是最难攻克的。 一个是原料,“过去烧造邢瓷用的原料质量都很好, 我们在之前的考古勘探中也采集过,但是现在能找到的量很小,而且开采起来也非常困难。 ”张志忠说,“另一个就是过去都是用柴窑烧的邢瓷, 而现在一般都采用煤窑或者气窑烧了,相比之下跟柴窑烧出来的感觉还是有所差别。” 为了攻克这两大难关, 他一方面不惜工本和精力地寻找高质量的原料, 另一方面也在尝试恢复古代的柴烧技术。 类银类雪色莹润 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 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 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 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 粗白瓷产量大,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捏练还是陈腐都不够充分, 白中常泛黄,到五代时部分产品的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胎体中少有气孔夹砂现象,烧不熟的现象已基本克服,渐趋细腻。 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 白釉又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 细白瓷在加工工艺上,每个步骤都很讲究,烧成后白度很高。 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 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极好。 一般器物纯白光亮,有些则白中微微泛青。 真伪邢瓷鉴明白 看工艺 目前在市场见到赝品邢窑白瓷,工艺粗糙, 不具备邢窑工匠高超的技艺,技术低劣,修坯不精,造型也没有真品的十分之一; 真品邢窑做得端庄规矩、精美,棱角分明,刀切斧断,干净利索。 看烧制 现在一些小作坊用现代手段加工制作,烧制瓷器燃料是煤、煤气,或是用电烧制,也有用柴烧制的, 但白瓷白度过高,胎质极为精细,总有一种新的感觉,缺乏真品所具备的韵味。 看坯体 仿制邢窑白瓷由于加工时间短,密度不够,手感不好,有发飘之感、也有的极为沉重,有坠手之感。 坯体和釉的结合掌握不好,造成坯体和釉收缩不一致,产生裂釉现象; 而真品邢窑白瓷轻盈精致,手感适中。 看釉色 赝品釉层稀薄,白度高,洁白光亮。 白中不泛青,而是白中泛灰。 唐代邢窑白瓷釉质细,釉光莹润,色调偏冷。 正如唐人陆羽所说的那样:“邢瓷类银”。 的确如此,邢窑白瓷是如银似雪。 看款识 唐代邢窑白瓷翰林、盈字款,均是在器物成型后、烧成前刻划于器物外底部,字体清晰,笔画遒劲。 “翰林”二字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竖着刻写; 而“盈”款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 谁说邢瓷皆白色 1 技术稚拙的青釉 北朝时期,邢窑窑火初燃,烧造出了青釉瓷器。 此时的邢窑青釉瓷器多为灰胎,胎体厚重。 其釉面青绿肥厚,带有开片。 为打破造型的单调,也有个别器物带有简单的装饰。 2 跨越多代的黒釉 邢窑的黑釉瓷器出现于隋,发展于唐,延烧于五代,盛烧于宋、金、元时期。但产量较低。 隋代邢窑已能生产黑釉板瓦、筒瓦等建筑用瓷。 这些建筑用瓷是名门望族的专用瓷。 3 并不华丽的酱釉 酱釉瓷器在隋代就已出现,唐代产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提高。 这些酱釉瓷器色泽不一致。 它们以纯正、光润、典雅的釉色成为了邢瓷新宠。 4 色泽娇艳的黄釉 邢窑黄釉有两种:一种高温釉瓷。 出现于隋代,唐代开始普及生产。 第二种是在氧化焰中烧制而成的一种低温釉陶,较具时代特色与地域风格。 5 异域风情的绿釉 隋唐时邢窑生产的绿釉器物除杯、三足炉等日常用品外,墓葬中还出土了带流勺、熨斗、铲、三足釜等明器。 大多数为素面, 但也有少量器物带有刻花、印花或堆塑等装饰。 6 造型取胜的棕红釉 邢窑的棕红釉器造型有钵、三足炉、凤首壶等。 它们的胎上均施有白色化妆土,因此釉色深沉、古朴、匀润。 此类器物多为素面,很少有花纹装饰,仅以造型取胜。 馆藏珍瓷成大观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邢窑白瓷的制作工艺,经专家研究试验已摸索探究出来,并在其主要产地临城县被仿制成功,千年名瓷重新放出迷人的光彩。——《邢窑·百度百科》邢窑遗址发现的亲历者邢窑是我国古代烧制瓷器的著名窑厂,是唐代烧制白瓷的中心。唐代以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今浙江余姚)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最受人们推崇,大体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陆羽《茶经》这样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其质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如方响。同时,也因其数量增多,又因其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星移斗转,物是人非。到了元代以后,邢窑却神秘地消失了。唐代邢窑遗址在哪里?成了近代古陶瓷史学研究的“斯芬克斯”之谜。从二十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几代工作者便为解开邢窑之谜做着不懈的努力。陶瓷考古界的权威陈万里、傅振伦、冯先铭、叶喆民曾几次到内丘实地考察,未能发现邢窑,史学界专家杨文山等人50至70年代屡次到内丘、沙河、邢台等地考察,同样失望而归。1980年初,临城县二轻局成立了“邢瓷恢复研制小组”,张志忠所在的陶瓷厂也参与其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小组在临城境内共查出包括祁村、岗头、西双井等在内的邢瓷窑址18处。1981年春天,张志忠首次与专家一起参加临城县祁村唐代邢窑遗址的挖掘。扒开1.5米厚的黄土,发现了60公分厚的瓷片堆积层。深埋在地下一千年前的一件件器物标本渐渐浮出,那“釉色洁白如雪”的细白瓷残件、那保存较完整的“瓣口瓣腹瓣足盏”、“平沿弧腹圆足托”、“短颈短流鼓腹执壶”、“提梁刻花马蹬壶”、“唇沿浅腹玉壁底碗”,让他惊叹,从此张志忠与邢窑结下不解之缘。1981年4月25日至27日,邢台地区科委、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在临城县召开了由中央、省、地、县考古工作者和新闻部门参加的“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与会专家首先考察了瓷窑遗址,对出土器物进行了鉴定。大家一致认为,临城发现的瓷窑遗址,应是“唐代邢窑”或者说是“邢窑的一部分”,“至少也是邢窑的正统或亲支近派”。5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向海内外播发了《临城探寻到新的唐代瓷器窑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就是著名的唐代邢瓷》、《“邢窑之谜”的解开》等报道,将我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公布于世。1984年夏至1985年夏,内丘县先后发现邢窑遗址20余处。1987年至1990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为主组成的邢窑考古队开始进入内丘、临城工作,对所有已发现的窑址进行逐一调查核实,确定邢窑窑址21处。到2011年,确认邢窑遗址26处。邢窑研究的三十年,是张志忠人生经历中最为重要的三十年,张志忠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并记述了邢窑研究的几次成果:1988年至1992年,邢窑考古队发掘了内丘县城区及临城县祁村、山下3处窑址,为邢窑的粗略分期断代以及对邢窑不同时期遗迹遗物的认识提供了依据。内丘县西关窑址出土了隋代薄胎透影细白瓷,这一发现将我国薄胎细白瓷的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千年,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1997年9月,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对邢台市顺德北路施工工地发现的隋代邢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首次明确了邢台市城区内也存在着丰富的邢窑遗址,出土的黑瓷筒瓦、板瓦、尖顶桃形器等建筑构件,是已知我国最早的建筑瓷器。对研究建筑瓷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物证。2003年5月至8月,河北省文研所对内丘县步行街(礼堂)建设施工工地所涉及的邢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一些唐代的细白瓷碗、盒、罐类的器物底部或盖子上,刻有“盈”、“官”、“翰林”字款,为各地遗址和墓葬出土的相应款识的白瓷找到了窑口。特别是出土的十余件“官”字款器物,改变了古陶瓷学界一直以来认为是定窑特有款识的观点,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2011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临城县文管所对西瓷窑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不仅发现了金元时期的窑炉和作坊,而且还出土了大量的白底黑花与刻印花瓷器标本,特别是白底黑花瓷器标本,不但为邢台一带出土的相应瓷器解决了窑口归属问题,还反映了邢窑与磁州窑之间的交流与影响。邢窑研究的佼佼者1987年以来。张志忠相继发表了20余论文,出版了6部专著,从邢窑瓷器的工艺技术、装烧方法、装饰风格、化学组成等诸多方面,对邢窑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确定了邢窑烧造的地址及年代,解决了邢窑遗址之争。确立了邢窑隋代透影细白瓷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的历史地位,提出了“邢窑白瓷是对越窑青瓷的超越和发展”的观点,批驳了“邢不如越”的旧论,从而奠定了他在邢窑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关于邢窑烧造的地址及年代,张志忠认为:邢窑的烧造历史从北齐、隋代、唐代至五代、宋、金、元、明,源远流长。包括内丘、临城、邢台的窑址,均为邢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集中在高邑县北焦村以南(2011年3月,在此地发现初唐时邢窑窑址,当时高邑和临城为一县管辖,名曰房子县),邢台县西坚固村以北约七、八十公里,宽约三十公里的地带。解决了邢窑遗址“内丘”、“临城”之争。邢窑白瓷在隋、唐时期最为鼎盛。在隋代,邢窑窑工不仅发明了白瓷,而且成功创烧了薄胎透影白瓷。这种透影白瓷薄处不足1毫米,瓷化程度很高。有的肉眼已分不出胎釉,达到了半脱胎的程度。而江西景德镇窑直到明朝成化年间,才烧制出同类瓷器。为了弄清邢窑隋代透影白瓷的内在结构,张志忠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透影白瓷残片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透影白瓷粘土原料中氧化钾含量很高,胎釉中引入一定量的钾长石,瓷坯中长石的配比量高达40%以上。这种采用石英—长石—粘土三元系统原料配制而成的古代陶瓷产品,胎釉硬度较高,与传统一元配方的瓷器相比,其质量有显著提高。我国北方地区富产高岭土,而且还有丰富的石英、长石等制瓷原料,加上邢窑高超的工艺,使得透影白瓷脱颖而出,光艳照人。张志忠认为,邢窑透影白瓷的物测结果,为“硬质瓷”烧成于中国提供了有力证据,把薄胎细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个世纪。关于邢窑白瓷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的历史地位,张志忠认为:细白瓷的发明是邢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贡献。邢瓷窑场自北朝末期开始,到金、元之际,烧造的时间长达八百余年之久。它的主要技术成就就是创烧成功精细白瓷,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中国陶瓷史上形成“南青北白”争奇斗艳的两大体系,标志着我国古代陶瓷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邢窑不但烧制出于青瓷完全不同的新品种——“白瓷”,而且不断改进配方,由一开始的粗白瓷向不用化妆土的细白瓷转变,质量迅速提高。到隋代中晚期,就已经能够烧制出符合现代细白瓷标准的产品。据计算,邢瓷的胎质和釉质,是经过132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邢窑从产品的种类上说已多于越窑,质量也有过人之处,因此,说“邢不如越”,今天看来是无法成立的。让千年邢瓷重放异彩2012年8月3日,张志忠带我们走进临城县普利街邢州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和公司一墙之隔就是临城县著名景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普利寺塔。院内摆满了一排排制好的坯,瓶、壶、罐、坛,虽然还没上釉,却已显出它的古朴典雅之美。拉坯机旋转着,张志忠现场为我们表演拉坯,只见一团白色的胎泥在他的手中一会儿功夫便变出圆圆的瓶身,细细的瓶颈,圆润的瓶嘴,一个梅瓶便成型了。张志忠深有感触地说:“别看拉坯才十分钟,我可是练了三十年的功!”张志忠出生于临城县西镇村,1979年他高中毕业后,父亲问他想干啥工作,那时,农村做木匠活很吃香,他想到县木器厂学木匠,结果父亲把他安排在离家20多里的县陶瓷厂工作。没想到,这一安排却“歪打正着”,使张志忠与邢瓷结下一世情缘。当年县陶瓷厂主要生产面盆和大缸等产品。因他长得瘦小,领导担心他没力气,搬不动大缸,便把他安排在厂美术组,负责设计、绘图和一些技术性问题。当时,张志忠只知道瓷器是百姓和面、装米、吃饭等生活的日用品。只是因为厂里搞邢窑恢复研究工作,在祁村找到了唐朝细白瓷窑址,才使他真正爱上了白瓷。邢窑遗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具有圆唇、短颈、丰肩和鼓腹的特点,状如花瓣,形如玉壁,色如霜雪。形体线条有直有弧,有行有止,有抑有扬。或一气呵成如飞瀑直泻,或轻拢慢捻若小桥流水。线条饱满酣畅,制作规整精细,釉色银白恬静。唐代邢窑工匠将玉石雕刻、金银器的造型艺术应用于陶瓷制造上,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庄重大方,雍容华贵,美不胜收。邢窑白瓷,如大海一样浩瀚无边,如高山一样耸入云端,张志忠潜心钻研,倍感它的珍贵。他决心要传承白瓷的烧制技术,让千年白瓷重放异彩。1981年4月,在临城召开的“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上,一位北京的陶瓷专家说:“不解决拉坯技术,恢复邢瓷只是一句空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张志忠。北方拉坯工艺几近失传,于是张志忠慕名去了景德镇,他花2角钱买了一张参观古窑瓷厂的门票,在这里看到了拉坯的老师傅,可一打听让他傻了眼,这儿技术不外传。经了解得知,这个厂办室主任是临城东镇人,他找这位老乡帮忙,可好说歹说厂长仍然不同意。于是,他在附近找了一个简陋旅店住下来,每天找厂长软缠硬磨,29天后厂长被他的真情所动,破例让他进厂学徒。他拜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退休的70多岁的拉坯大师程光逵为师,每天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后的时间,用别人剩下的泥跟师傅学艺。师傅答应他每天跟着在自己家中学艺,又练了三个月,他初步掌握了拉小件坯的技术,便告别师傅,回到临城。张志忠在做大件拉坯时又遇到了难题,于是,他又向师傅请教。师傅不顾年老体迈,从景德镇赶往临城,手把手教他,使他逐步掌握了大件拉坯的技术。他断断续续跟师傅学习不到一年,使他受益终生。1981年12月,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来到临城考察邢窑遗址,张志忠做了一只花口深腹碗,送给路易·艾黎先生作礼物。1983年,河北省轻工业厅成立了由临城县经委、唐山陶瓷研究所参加的河北省邢窑研究组,承担“邢窑恢复研究”课题。1984年,该课题又被列入轻工业部课题。1985年,张志忠被破格调入县文保所,之后,张志忠和有关专家在内丘、临城进行了大量实地勘查,确定了邢窑的窑址范围,并对实物和资料,从艺术造型、装饰技法、以及工艺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张志忠经过上百次试验,成功仿制出玉壁底碗、玉环底碗、平底碗、执壶、白瓷盒、白瓷瓶、白瓷坛等20多种产品。该课题于1987年1月15日顺利通过省部级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用手工拉坯成型,按照唐代邢窑工艺程序和造型装饰艺术做出的产品是成功的,达到了试制的目的,胎釉特点比较准确,基本接近唐代邢瓷的艺术水平。”三十年卧薪尝胆,三十年打磨锤炼,三十年跋山涉水,三十年青灯黄卷。张志忠潜心研究邢窑文化,传承发展邢瓷精湛技艺,渐入佳境。终于在2010年登堂入室,蟾宫折桂。张志忠的工作室,我们看到绘制在邢瓷上的瓷画,眼前一亮:“龙腾盛世”,群虾嬉游;鹰击长空,“大展宏图”;牵牛花开,“蒸蒸日上”;构图雅致,笔触清新,晶莹剔透,色彩斑斓。细细端详,落款为“李春造”。张志忠介绍说,李春造是河北巨鹿人士,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第三代嫡传弟子,人称当代“虾王”。其精品佳构曾被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收藏。这批瓷画由李春造创作,张志忠亲自烧制。为了把大师作品的意境完美地再现,张志忠在画纸上配色,突出质感,然后配瓷、配釉,先烧盘,再制版,再烧盘,经过上百次试验,用了上千个盘子,终于达到透明透亮的效果。虾王瓷画,邢州白瓷,珠联璧合,美不胜收。如果把邢瓷比作张志忠的恋人,那么台湾地区著名词曲作家梁弘志的《读你》,便能恰如其分表达张志忠对邢瓷的深情:……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象春天,喜悦的经典,美丽的句点。你的眉目之间,锁着我的爱怜,你的唇齿之间,留着我的誓言。你的一切移动,左右我的视线,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在张志忠眼里,邢窑是一部永远读不完、读不懂的书,他用眼看,用心读,一次比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日新,日新,日日新。在张志忠眼里,邢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每当他迷茫、困惑、无所适从的时候,他总是从邢窑那里,汲取营养、智慧和灵感。在张志忠眼里,邢窑是一位女神,她美若天仙,夺魂摄魄。在她面前,张志忠崇拜得五体投地。总是恭恭敬敬,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不恭。“我这一生注定离不开邢瓷了。”张志忠说。

中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0年 8月,邢窑遗址首先在河北省临城县境内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发现,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最具邢窑白瓷的特征。但根据唐李肇《国史补》中关于“内丘白瓷瓯”的记载,邢窑的中心窑址应当在内丘县境内。据此,考古工作者又在与临城相邻的内丘县广泛进行了调查,发现邢窑遗址20余处,并采集到大量白瓷标本。从所获资料看,临城与内丘烧制的白瓷在造型、胎釉等各方面特征基本一致,应当属于一个瓷窑系统。这一重要的发现,解决了邢窑遗址的问题,并对邢窑历史、品种及其窑口分布范围等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邢窑位于太行山东麓,散布在内丘县冯唐村、宋村以北,临城县祁村、双井村以南,内丘县西丘村以东,隆尧县双碑村以西的狭长地带内,总面积约 300余平方公里。其中内丘县城关一带的唐代白瓷窑最为集中,烧制白瓷的质量也最为精致。因此,这一地区应是当时邢窑瓷器的烧制中心。它四周的窑址应是由此而发展的。唐代瓷窑多以所在之州命名,内丘在武德五年 (622)改隶邢州,故名邢窑。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邢窑瓷器的主要特征是“白如雪”。但从出土的瓷片看,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黄等多种。白釉又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这说明陆羽《茶经》中所描写的仅仅是邢窑瓷器中的精品,并不是邢窑瓷器的全貌。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极佳,当是还原焰烧成。一般器物纯白光亮,有些则白中微微泛青。器形有盘、碗、杯、托子、瓶、壶、罐和注子等。碗有多种形式,最多的为浅形敞口碗,碗身呈 45 度角斜出,口缘外部凸起一周,底坦平,底中心凹入,施釉,形如玉璧。内丘城关地区白瓷窑烧制的玉璧形底碗与临城祁村窑同类的精致白瓷制品相同,并在碗底中心往往刻划有一个“盈”字。此外,还有敛口碗,分深浅两种。圈足较玉璧形底为窄,也有平底者。又有碗口八出者,口缘作八瓣形,里外凸起凹入四直线。圈足呈四瓣海棠形。托子为盘形,托口微高出盘面,矮圈足。临城祁村窑还出土 1件皮囊壶,残高约16厘米,上部扁形,中间有提梁,流口残失,壶下部饱满,平底,左右两侧有线纹凸起,形如皮囊缝合痕,壶前后两面有划花三角形纹饰。注子为叭形口,球形腹,一面有短流,一面有曲柄,平底。罐为圆唇口,颈极短,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从上述这些精细白瓷来看,形容它的釉色“白如雪”并不过誉。粗白瓷亦以各式碗为多,此外有注子、长方形小枕等。粗碗均敷化妆土,大碗多为平底,小碗多为玉璧形底,外部一般施釉不到底,采用叠烧法,碗与碗之间垫以三角形支具,碗心多残留有支具烧痕。枕为长方形小枕,装饰以褐色斑点,有的装饰以篦点纹。注子器身稍高且瘦,平底。黑釉器物有平底浅碗、唇口小罐、花口钵、双系罐等,胎体与釉均较厚。褐色釉有敞口大碗,釉厚处呈黑色。邢窑瓷器素以色白见称,历来不见邢窑器有附加装饰的记述。但是在邢窑遗址范围内却发现了一些用模印、划花和点彩等多种装饰技法的白瓷标本,增进了对邢窑白瓷的进一步了解。唐代白瓷以邢窑器最为有名,李肇《国史补》说那时邢窑白瓷已经天下通用,表明邢窑绝不是初创。继唐代邢窑遗址发现以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内丘、临城发现了隋代白瓷窑址多处,证明邢窑在隋时就已开始烧制白瓷了。唐代后期,邢窑由于制瓷原料等方面的原因,渐趋衰落。河北曲阳定窑受邢窑的影响继之而起,成为北方著名的白瓷窑。除邢窑与定窑外,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平定窑与浑源窑等,也都以烧白瓷为主。正因为有众多的白瓷窑的出现与发展,在北方才形成了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从唐墓中出土了不少白瓷,以陕西、河南、河北出土的为多,有些白瓷可能属于邻近瓷窑的产品。其中一部分为精致的白瓷,如邢台唐墓出土的白瓷碗,河南安阳薛家庄唐墓出土的白瓷碗和盏托等。特别是盏托的制作精工,是绝无仅有的珍品。这些白瓷与邢窑白瓷在造型、釉色以及玉璧形底中心施釉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可见它们应出自邢窑。此外,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中出土的带“盈”字款的碗与内丘城关邢窑遗址出土的完全相同,可知是内丘窑的产品。邢窑白瓷当时曾远销海外,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日本等国家的古代遗址中,均有发现。祝你好运

双梁窑燃烧研究论文

国内外常见气烧石灰窑的介绍一、回转窑生产能力大,原料适应性强,燃料灰分对产品污染小,质量稳定,可以煅烧5mm以上的矿石。设备重量大、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大。原燃料消耗量高,产品成本高,不适合土地面积较紧张的单位。二、双膛窑(迈尔兹窑) 其采用的是环形双膛的结构形式,内设两个半环状窑膛,一个为煅烧膛,另一个是蓄热膛,中间由通道连接,每隔12分钟轮换煅烧一次。采用气流的并流和逆流原理,有效地解决了过、生烧问题,提高了石灰的活性。并流煅烧方式的优点是:物料在煅烧带上部开始煅烧时,燃料在此处于正好混合开始燃烧,温度较高,煅烧效率较高,而在煅烧带下部,石灰煅烧过程基本完成,石灰在此处不再需要太多热量,而燃料的燃烧产物也基本将热量传递给了物料,温度降低,因此石灰活性度较高1、环形双膛式气烧石灰竖窑的特点(1)采用并流加热系统,在物料煅烧尾期,物料与烟气温差小,石灰不会造成生、过烧,且活性度高。采用蓄热换热系统,排烟温度低,单位热耗低。(2)双膛窑为负压操作,生产环境较好。(3)由有较长的并流燃烧带,石灰活性度高。热耗较低。投资小,占地面积小。2、环形双膛式气烧石灰竖窑的缺陷(1)与其他竖窑相比,多一套换向系统。故比其它的窑型多很多设备,并且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且投资较大。(2)采用正压操作,故砌筑要求质量高。三、双梁窑(弗尔卡斯窑)双梁窑的煅烧原理是:采用双梁式结构,即采用上、下两层烧嘴梁,烧嘴分布在梁的两侧,将燃气均匀地分布在窑的断面上,保证了在整个竖窑断面上燃烧均匀。燃烧梁采用导热油冷却,导热油带出的热量用于预热燃烧用一次空气,使窑的热耗有所降低,提高了热交换率。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式,故可解决电石炉停气时粉尘进入中心喷嘴而引起的堵塞问题,但双梁经常烧坏,内套易磨损。且据其所投产的厂家来看,基本没有较为成功的先例。尤其在高热值尾气的使用中,无一成功。石灰的预热、煅烧、冷却均在同一个筒体内进行,尾气通过上、下两层布风梁直接进入窑内进行煅烧。煅烧石灰的火焰直接和石灰石接触,采用的是逆流煅烧。双梁窑的特点:(1)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设备维护量小,生产调整较为灵活。窑为负压操作,生产环境较好。(2)产品质量较差。煅烧石灰的火焰直接和石灰石接触,故生、过烧较难控制。如用在电石等高热值煤气上,更容易产生生、过烧。再则,由于采用逆流煅烧,故产出的石灰活性度较低。四、矩型竖窑矩型竖窑的煅烧原理是:利用矩形窑两侧的上、下层烧嘴把尾气点燃,使其在各自的火箱内完全燃烧后,产生均匀的热量,再通过窑顶的负压把产生的热量通过喷火口抽入石灰石中进行煅烧石灰。由于其火焰是在火箱内进行混和后,再通过喷火口向石灰窑输热,故火焰没有直接和石灰石原料进行接触,这样能石灰石的受热就比较均匀,从而能有效地解决了过、生烧问题。再则,窑顶采用的是负压,故产出的石灰活性能满足电石生产需要。矩型竖窑的特点:(1)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设备维护量小。由于窑为负压操作,故生产环境较好。且投资较少,占地面积小。(2)产品质量尚可。煅烧石灰的火焰没有直接和石灰石接触,故生、过烧较低。(3)由于没能有效地利用冷却空气冷却石灰的余热,故其热耗远高于其它窑型。五、双套筒窑双套筒窑采用了窑壳和内套筒的特殊结构,使并流煅烧过程在一个窑体内进行,且占地面积比双膛窑少,生产出来的石灰活性度较高,可达350ml以上,石灰中残余CO2含量小于1.5%,如原料条件好,石灰活性度还可提高,且产品的生烧和过烧现象较少。双套筒窑使用的燃料范围宽,可使用发热值在1100kCal/Nm3以上的低热值煤气,且煤气压力仅为15kPa左右的常规压力。整座窑采用循环气体、高温废气换热等方式循环利用热能,所以产品所需的热耗也较低,是一种节能型的石灰窑。煅烧采用则同时采用了气流的并流和逆流原理,有效地解决了生、过烧问题,提高了石灰的活性。并流煅烧方式的优点是:物料在煅烧带上部开始煅烧时,燃料在此处于正好混合开始燃烧,温度较高,煅烧效率较高,而在煅烧带下部,石灰煅烧过程基本完成,石灰在此处不再需要太多热量,而燃料的燃烧产物也基本将热量传递给了物料,温度降低,因此石灰活性度较高,可在350 ml以上,过、生烧率低于5%。1、双套筒窑的特点:(1)采用并流加热系统,在物料煅烧尾期,物料与烟气温差小,石灰不会造成生、过烧,且活性度高。采用良好的换热系统,排烟温度低,单位热耗低。(2)双套筒窑具有备工艺先进、烧成石灰品质好、能耗低、负压操作烟尘少、维护费用低和自动化程度高,窑体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投资少,占地面积小。(3)由于采用烟气回流喷射技术,有较长的并流燃烧带,产出石灰活性度高。热耗较低。

双梁石灰窑氧含量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烧制过程中,煤气中的氧含量较低;二是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三是熔炼过程中的熔剂使窑内的氧含量减少。此外,烧制时间过长,窑内空气流动不畅也会导致氧含量降低。

安装有除尘、脱硫设备的节能型石灰窑。目前设计较为先进的石灰窑均可达到环保、节能的要求。但是现在有一些石灰窑设计、生产厂,将设计落后的石灰窑加上简易的除尘设备再和当地环保部门联手推广一下就称为新型环保石灰窑,石灰生产厂使用后发现既不节能又不环保,生产难以为继,苦不堪言。 上这种所谓的新型环保石灰窑一定要小心!!!!

回转窑有多种,可分为石灰回转窑、水泥回转窑、冶金回转窑、金属镁回转窑等等,根据不同物料及运作方式可分为多个种类,回转窑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众多的益处,不过任何设备在使用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历史太久、维修保养问题做的不够充分等都会使我们的回转窑设备出现问题,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呢?最好的是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来预防回转窑故障的发生,故障发生了还需要会处理,亲爱的用户朋友们,这方面的工作,你做的如何呢?回转窑厂家永先机械来给大家出招吧,来看看怎样预防和解决回转窑出现的故障问题? 首先要制定相对合理、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操作员的操作给予正确导向,创造一种良性竞争、合作、学习的工作氛围;其次是密切关注现场系统状况和中控操作参数的变化,适时对中控操作做出宏观的、适量的调控,统一操作员的操作思路,稳定窑的热工制度;针对典型的故障停机做出事故操作预案,使操作员的操作有案可依;及时排查设备故障、系统运行缺陷,保证系统优化运行,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大幅度波动调整和临时停机,争取做到有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时,将问题考虑周全、安排细致,避免跑生等恶性事件发生;发生事故后,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并备案,让全体操作员都能受到教育;定期安排操作员操作技术培训,让其多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交流操作经验体会最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德清窑瓷器研究论文

我就是学习瓷器学的,呵呵。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形成独自的窑系。所谓窑系,是指某一著名窑场与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窑场均生产某一种或几种相同类型的产品,这些窑场就构成一个窑系,以主要和最有影响的窑场命名。浙江是中国最早形成窑系的地区,其原因可能与这里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制瓷业特别发达有关。 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色格调。 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或青黄色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此外,在南方当时还有婺州窑、湘阴窑和丰城窑等著名窑址。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莲瓣罐是北朝典型产品。它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系的区别,均从肩至腹堆塑成肥硕的莲瓣,有六瓣或八瓣不等,底有圈足。最能代表北方青瓷生产水平的器物,是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4件莲花尊。其体积最大的一件高约70厘米,口至肩部有三周贴花,饰飞天纹、宝相花纹、兽面纹和蟠龙纹。肩有六系,其下有六层堆塑上覆下仰莲瓣纹。 北方瓷器生产虽晚于南方数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产之后,便迅速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并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导致了白瓷的出现。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的,两者的区别仅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不同。瓷土含铁量少则胎呈白色,含铁量多则胎色较暗,呈灰、浅灰或深灰色。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色为衬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所以,白瓷的产生,对瓷器的发展有及深远的影响,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 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 其中,长沙窑的瓷器在亚非13个国家、73个地点都有出土,说明它的影响遍及国内外。从其产品中的胡人雕塑、椰枣、棕榈纹样及书写阿拉伯文等方面来看,可能出现了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瓷器。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钴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它一经在景德镇出现,就以极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成为生产的主流达数百年之久,并远销国内各地及亚、非诸国;釉里红是用铜红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绘以纹饰,在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呈釉下红彩的瓷器。釉里红的烧成难度大,成品率底,尤其是色纯正者少。釉里红呈色鲜艳,白地红花引人瞩目,极受人们的欢迎。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至今日。当时,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陶瓷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进入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和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有:东北亚的朝鲜与日本;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此时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湾的航线。当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前述亚非各国中世纪遗迹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经过这两条航线而运输的。 宋元到明初是中国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这时向外国输出的瓷器品种主要是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黑彩瓷,吉州窑瓷,赣州窑瓷,福建、两广一些窑所产青瓷,建窑黑瓷,浙江金华铁店窑仿钧釉瓷,磁州窑瓷,定窑瓷,耀州窑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朝鲜新安海底沉船经11次发掘,出土陶瓷器2万余万件,除极个别的为朝鲜瓷和日本瓷外,均属中国所产,其中绝大多数已判明所属窑口。宋元外销瓷输往的国家较前大为增加,有东北亚、东南亚的全部国家,南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国家,非洲东海岸各国及内陆的津巴布韦等国。宋、元、明初时期的航线,主要有航行到东北亚、东南亚诸国的航线及通往波斯湾等地的印度洋航线。这时期中国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印度洋航线上。一是可从波斯湾沿海岸向西行进而到达红海的吉达港,然后上岸陆行至麦加;也可以在苏丹边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驮行至尼罗河,再顺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开罗);还可以从红海口越曼德海峡到东非诸国。二是开辟了从马尔代夫马累港直达非洲东海岸的横渡印度洋的航线。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还有些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称为纹章瓷。这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达百万件。输出的国家有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运输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福建、广东沿海港口西行达非洲,继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另一条是从福建漳州、厦门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然后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上岸后陆行,经墨西哥城达大西洋岸港口韦腊克鲁斯港,再上船东行达西欧诸国。在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北宋官窑瓷之我见(中国文物鉴赏论文)2009-04-27 00:36提要: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着灿烂文明的五千年历史,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其中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为专门为宫廷用瓷而制造的,所以产量很少,因而流传至今的瓷款也极少。关键词:北宋 官窑 五大名窑 特点 造型 釉色 烧制 支钉一.揭秘北宋官窑中国陶瓷的发展源远流长,瓷都景德镇更是名扬中外,到了宋代,瓷器的发展到达了黄金鼎盛时期,其中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更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其中由官窑烧造的贡御瓷器更是工艺先进,制作精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北宋,瓷器可分为官窑和民窑。首先简单说下民窑,当时生产者看重的是实用、使用价值,生产者考虑了成本,所以工料就不是很讲究。但官窑却不同,官窑是为宫廷而制作的,制作时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窑址的地和生产技术也是严格保密,工艺精美绝伦,因而流传下来的瓷器很多都是稀世珍品。很多人就产生疑问,北宋制作的官窑的地方在哪?是景德镇吗?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①。至今官窑到底在何处是一个谜团,等待后人的探索与发现。二.北宋官窑瓷款的特点②1.造型别致制作精巧以这张图为例子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的上下两端都好似喇叭一样,上端略微比下端要大些,中间鼓出且上面有等距离排列的四根齿状的棱角,中间鼓出的地方下面有条凹槽,底部随着四根棱角的地方有淡淡不明显的三角形突起。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我们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2.釉色美丽烧制精湛上图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此青色釉彩是天青釉,又被成为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此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以此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瑕疵,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小的气泡。试问现在我们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釉色精湛的烤制技术吗?即使在景德镇也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珍物了。3.釉层厚度极为薄从以上两图的断面,我们可以看到,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现今有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制作假的文物变卖,如果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4.底部的支钉痕迹北宋官窑的制作采用烧钉制作,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白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外。 三.总结这学期通过在复旦大学选修《中国文物鉴赏》,我对文物这一方面更感兴趣,尤其是北宋官窑及其瓷器。历史传承,在对北宋官窑瓷的了解研究中,同时对北宋宫廷生活有了一些推测和估计,可以联想到当时宫中歌舞升平奢华的生活。也透过瓷器看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相信有些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的我们也无法想到,无法达到的。① 参见于百度百科“北宋官窑”② 参见于“景德镇陶瓷网”——“北宋官窑瓷款鉴别”(非图和分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