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看历史杂志代码

发布时间:

看历史杂志代码

学术方面的有一本历史学研究

问题一:期刊号是什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丹al Number)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 该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8位数字分为前后两段各4位,中间用连接号相连,格式如下: ISSN XXXX-XXXX 前7位数字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ISSN由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ISDS中心管理。1975年起建立世界性的连续出版物标准书目数据库,目前已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65万种期刊(包括已停刊的)登记入库,成为国际上最权威的期刊书目数据网络系统。我国于1985年建立了ISSN中国分中心(设在北京图书馆),负责中国期刊ISSN号的分配与管理,目前已有近5000种中文期刊分配了ISSN号并进入了国际ISSN数据系统。ISSN通常都印在期的封面或版权页上。 报刊司有关官员介绍说,国内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CN”是中国国别代码,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在国内被视为非法出版物。其组织开展活动的行为属于行为,公民可向公安机关反映或举报。 据介绍,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区、市)区号。而印有“CN(HK)”或“CNXXX(HK)/R”的依然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 问题二:期刊杂志的显示序号是什么 5分 期刊的话应该是ISSN 一般的书是ISBN ,下面的条形码对应相应的编码及序号。 问题三:核心期刊编号是什么意思 期刊编号就是一本期刊的固定号码 就跟人的身份证号码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一本正规期刊都要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 两者缺一不可 这也是判断一本期刊是否正规期刊的标准之一 简单的就这么多吧 具体的你可以去58期刊网多问问了解下 问题四:期刊号是什么期刊号怎么看期刊号查询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ISSN 1044-1549 Respiratory Medicine ISSN 0954-6111 问题五:列出期刊出处是什么意思?是编号还是。。。 列出期刊出处指的是参考文献。 常用期刊的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功下: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如果不明白,可以继续追问 如果有一点点帮助,请及时采纳。 问题六:期刊的期号是什么 刊物卷号是刊物以时间分类的一种是刊物从创刊年度开始按年度顺序逐年累加的编年号,刊以内容分种,以时间分卷和期。卷是在期之上的一个时间分类。这里“期”为1个年度中依时间顺序发行的期数的编号; 如2080年创刊的《刊物》2090年12月为第120卷第12期 这就代表 《刊物》是月刊,故12月出来的是第十二期; 而这个“120”就是卷号,2080年全部《刊物》为第一卷,2090年的全部12期《刊物》,依序就为第120卷 不少期刊在第几期之上有第几卷标志。 期刊以内容分种,以时间分卷和期。卷是在期之上的一个时间分类。这里“期”为1个年度中依时间顺序发行的期数的编号;而“卷”是此刊物从创刊年度开始按年度顺序逐年累加的编年号。 如1981年创刊的《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12月为第二十四卷第六期 什么意思呢?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是双月刊,故12月出来的是第六期; 而这个“二十四”就是卷号,1981年全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为第一卷,2004年的全部6期《中山大学学报论丛》,依序就为第二十四卷。 一般的期刊是具有卷号和期号的。但也有些期刊只有期号而没有卷号,是以其出版年作为卷号。在引用时不写卷号,只标注期号即可。如:(11):3-6 问题七:期刊的的期刊号在什么地方? 一般见于封面,封底或目次页等位置。 问题八:国内统一刊号中的字符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是不是可以区分期刊? 通过国内统一刊号也可以来区分期刊的种类,每一个字符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为CNxx-yyyy/z,由中国国别代码“CN”、报刊登记号“xx-yyyy”和分类号“z”组成。其中“xx”为期刊出版单位所在地区代号,“yyyy”为出版管理部门分配的序号(期刊的序范围为“1000-4999”),“z”则是用以说明期刊所属学科分类。地区代号: 11.北京市 12.天津 13.河北省 14.山西省 15.内蒙古自治区 21.辽宁省 22.吉林省 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 32.江苏省 33.浙江省 34.安徽省 35.福建省 36.江西省 37.山东省 41.河南省 42.湖北省 43.湖南省 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 46.海南省 47.备用号 48.备用号 49. 备用号 50.重庆市 51.四川省 52.贵州省 54. *** 自治区 61.陕西省 62.甘肃省 63.青海省 64.宁夏 *** 自治区 65.新疆 *** 尔自治区学科分类号: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R―医学、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 TD―矿业工程 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手工业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作为正规期刊还有其他特征:有承印单位名称;封面或封底有条码、定价;如属通过邮局发行的正式期刊,还具有邮发代号。

1.国内刊号:CN10-1110/K 国际刊号:ISSN2095-51892.邮发代号:2-339

知网--期刊大全--专辑导航---哲学与人文科学(1202种期刊) 有你想找的

看历史杂志

历史研究杂志适合七年级看。中华书局的《文史知识》,为中学生办的历史杂志,是很好的。里面有一半是历史。另外,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办的《百科知识》杂志,也是非常好的,很适合中学生看。

推荐书单的问题,基本上是琳琅满目。而本人认为书单推荐应该有几个标准:第一,推荐者本人要看过,或者至少部分看过,这样才有独特的心得,而不是人云亦云;第二,推荐书单要讲究循序渐进,至少要有入门级——教材级——提高级三个层次,而不是剪刀加浆糊随便列举;第三,推荐书单要相对全面,比如历史类书单,就不能完全偏重一个时期。带着以上三条标准,本人来推荐一份独到的历史类书单。入门级:入门级的主要是提高兴趣,理清史实,不需要非常专业。现代出版社有套《历史中国》系列,包括醉罢君山《夏商周原来是这样》、姜狼《春秋原来是这样》等,基本有全套中国通史。断代史也有一些优秀读物,比如月望东山《那时汉朝》、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等等。社科院历史所编写的五卷本《中国通史》也不错,简明扼要,既专业又通俗,还有同名纪录片播放。教材级:教材级的主要是系统学习,不容易被个人风格的作品带偏。不少大学院校都有历史本科教材,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等。这里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学基础课配套教材》系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史学史》等等。虽然教材可能有些枯燥,但是专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级:这个阶段可以读点学术专著,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断代史系列》就不错,包括杨宽《战国史》、林剑鸣《秦汉史》等等;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二十世纪史学名著》,包括顾颉刚《古史辨自序》、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等;另外有一些通史、断代史史学名著,比如钱穆《国史大纲》、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顾诚《南明史》。外国的也可以看看,比如《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限于篇幅就不多介绍了,但是按照这个思路,本人认为是比较科学的书单。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林屋公子作家 代表作《先秦古国志》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3.5万粉丝 · 9.1万赞搜索有关历史的好书及书一生必读的10本书樊登推荐女性读的书30-40岁必读十本书十五部最好历史小说10岁孩子必读历史书

你好。我是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我认为《国家历史》《百家讲坛》《百科新说》三本不错

《历史研究》、《世界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专一点看《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等等。

看历史杂志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 读后感 以前,我总是洋洋得意的对人说,如果我家财万贯的话,我一定会报考历史专业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很酷.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接近世界本来的样子. 而我呢,喜欢事物本来的面貌.不论它是好是丑. 因为啊,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 ps:<中国人史纲>,柏杨著。书已读完一月有余,感触颇多。一直想写篇书评,然面对浩浩五千年的历史,纵有柏杨先生的妙笔解读,依然惶惶不知从何落笔。没有顾湘的文采,没有了悠闲的时间,万千感慨困于胸腔,着实难受。完不成书评,终是咬咬牙,挤出一篇读后感,算是给自己一个慰藉,给读过此书一个证明。茫然不知所云,贻笑于诸前辈之前了

没有啊 哈哈哈

我用了三个月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先谈《史记》。

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

司马迁,好人。

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

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

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

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

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

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

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

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

学者对《史记》引书做详细查证,仅就明确可考者而言,已相当可观。

我们现在还能看得到的早期古书,它几乎都看过。

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古书,即大家讲的佚书,更是多了去。

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类,主要属于经、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

经书,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官书旧档,年代最古老。

它们经战国思想过滤,同诸子传记一起,积淀为汉代的“六艺之书”和“六家之学”。

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

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

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

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

据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举时代的老先生,而是风气转移后的老先生,他们就是拿《史记》当阅读古书的门径,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这里入手。

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国维和杨树达,他们的古书底子就是《史》、《汉》。

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

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

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鉴》)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

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

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

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

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即族谱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

这是全书的主体。

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

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

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

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

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

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

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

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

比如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

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

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

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谨慎。

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

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

《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

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

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

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

小时候读《古文观止》,我总以为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篇。

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

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

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成就其名山事业。

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

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

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

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

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

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

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

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

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

就连当时的 *** ,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

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

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有关,《李将军传》也值得一读(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传》和《卫将军传》的前边)。

他讲李陵之祸,着墨不多,对比《汉书》,好像一笔带过。

这种省略是出于“不敢言”还是“不忍言”,我们很难猜测。

但他在赞语中说: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 *** 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以前,我总是洋洋得意的对人说,如果我家财万贯的话,我一定会报考历史专业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很酷.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接近世界本来的样子. 而我呢,喜欢事物本来的面貌.不论它是好是丑. 因为啊,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 ps:<中国人史纲>,柏杨著。书已读完一月有余,感触颇多。一直想写篇书评,然面对浩浩五千年的历史,纵有柏杨先生的妙笔解读,依然惶惶不知从何落笔。没有顾湘的文采,没有了悠闲的时间,万千感慨困于胸腔,着实难受。完不成书评,终是咬咬牙,挤出一篇读后感,算是给自己一个慰藉,给读过此书一个证明。茫然不知所云,贻笑于诸前辈之前了

size尺码杂志发售历史

在保持目前这种风格同时。求新求变。个人认为,还是坚持走鞋的路线!不要一味的追求潮流,服饰。现在杂志在不段的改版过程中,增加了太多的服饰潮流的东西。这样的话杂志与《COOL>等等潮流杂志没有太多的区别,也缺少自己的风格!认真的做一本 纯粹的关于鞋的杂志。就目前市场来说《鞋帮》《型格》我认为还是无法与《尺码》相比的。从编辑团队还有构思,图片的拍摄,创意等等来说《尺码》还是有优越性的。但是仔细反思一下,目前鞋市很疲软,已经没有当年那种狂热气氛,太多的水货小店和大小的网站已经可以让更多的人很容易的吸取更多的鞋的信息。而这类鞋的杂志,似乎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鞋与手机还有汽车相比,消费的群体有很大的局限性!消费能力有限,但是拥有忠实的读者!需要做的是踏实的回归鞋的本身,运动鞋有很多种的。即使就NIKE,也分很多种类。篮球鞋,足球鞋 还是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这样可以做成一本专业的运动装备介绍的杂志,甚至可以成为行业的标杆!而不是盲目的去赶潮流,去成为那些所谓潮流潮店的手册。流行的东西很火,但是淘汰没落的速度也很快!比如NIKE DUNK SB,比如BAPE!但是专业纯粹的东西毕将让大家喜欢的。终归到底杂志还是本商业的东西。还需要赚钱的,有商业利益的东西参合在里面。鞋是一种文化,只有爱他的人才能体会它。支持《尺码》!希望你们越办越好

您好SIZE,鞋帮。

第三位:程旸网络昵称“玩偶青春”,从初二开始喜欢篮球、球鞋,程旸自认是个保守主义者,但是对于Sneaker和AJ,程旸不曾犹豫,从来不计后果不计代价地去付出去付出。程旸MJ收藏的得意之作是AJ14的黑红配色。程旸的收藏除了三十多双的AJ鞋外,还包括了乔丹的运动服、书、手表、篮球,以及不禁使人追忆“飞人”时代的上百张的乔丹球星卡。程旸简介程旸,新锐Sneaker杂志《Shake·型格》主编,中国sneaker圈与潮流圈资深专业人士。程旸对sneaker的着迷从中学时代就显现无疑,高二时在《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球星与球鞋》的文章。1999年,程旸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在大学四年中,他继续潜心于sneaker文化,并发表了大量的关于sneaker的文章,其中包括《NIKE Foamoposite的历程》、《NIKE Shox的历程》及无数球鞋评论。大学毕业后,程旸将他对sneaker的执着爱好转化为了自己的职业与事业,他曾为《体育画报》杂志撰写球鞋版面文章。2004年,他参与创办了国内首本专业Sneaker杂志-《SIZE尺码》。同年他开始为《篮球先锋报》时尚版撰稿。2004年至2006年,程旸先后为CCTV-5的《NBA时尚》栏目作策划,并担任部分主持人的工作。2005年,他担任中国第二本纯Sneaker文化杂志《鞋帮》的策划顾问。除此之外,他还为中国第三本纯Sneaker文化杂志《街霸》撰写专栏文章,为《So-Cool》杂志撰写"青春提馆"栏目。在此期间,他曾多次到美国,对世界最前沿的snerker文化和潮流文化进行探访和研究,同时对球鞋的制作技术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06年4月,程旸正式创办了《Shake·型格》杂志,为读者提供国内外最新的sneaker及潮流攻略。《Shake·型格》问世不久便受到了众多潮人的追捧。同年7月,他在新浪的BLOG"玩偶青春"也正式开博,目前月浏览量已超过100,000。2007年1月,程旸撰写的书籍-《这不是一双鞋》将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国原创的第一本关于Sneaker文化的书籍。作为中国sneaker圈内的资深人士,程旸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了NIKE Air Force 1的发展与其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凭借着对sneaker文化的狂热与执着、对潮流文化的独到见解,程旸已逐步成为目前国内潮流文化圈的权威人物。

《鞋帮》:是中国著名的的潮流运动球鞋文化杂志.《尺码》:中国第一本专业运动鞋杂志.《SIZE》:《SIZE》的面世代表着一个中国无球鞋专业媒体时代的终结.《鞋苑精彩》:自从全面改版上市后,开拓了更广大的消费市场,一举成为国内唯一一本 权威鞋包时尚先锋的专业时尚杂志.《型格-SHAKE》:中国第一大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足球报社与新现代画报社联手打造的球鞋+潮流杂志。《鞋世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鞋业品牌、代理商、零售等专属月刊,

适合高中生看的历史杂志

《新历史》《世界历史》《看历史》这些都是比较不错的,也适合高中生看

《文史》《周秦汉唐文化研究》这两本学术性比较浓,尤其是前者,用的都是繁体字,连篇累牍的,适合高水平人观看,比较累。

《文史知识》《历史学家茶座》这二者通俗易懂,篇幅较短,适合一般读者观看,以上4本新华书店有卖。 《西域文化研究》这是本新出的历史期刊,内容比较难得,全是关于西域的历史和文化。

新华书店有卖。 如果喜欢古代司法,可以订购《法史学刊》,这是一本专门研究历代司法的刊物。

比较老的有《历史研究》《清史档案》,不过现在很少看到,估计只能在地摊上买到了。 个人感觉,《国家历史》不好,首先,商业化气息太浓,不是纯学术性杂志,更像是《文明》《华夏地理》那样的画册。

其次,作为一本新闻历史杂志,所以对近现代历史挖掘比较多,而1840年前的内容较少刊载。毕竟搞新闻的不会像史学家那样去啃读史籍。

所以它的内容范围太窄,更像是一本近现代史杂志。 三,噱头太多,名为历史杂志,内容却是和当今生活息息相关,挑了些跟当今生活比较密切相关的内容来刊。

比如现在在放《赤壁》,它就登了篇《赤壁1800年》,还有《华洋冲撞100年》,这又是结合中国入世写的一篇经济史文章。总之,现代元素太多。

而真正的历史杂志,只会挑在历史里比较有意思的文章来刊登,而不会挑时下人们关心什么而登什么。 综上所述,这本书看看可以,但是想找本优秀的历史期刊,建议不读这本。

在我看来,通俗的《历史学家茶座》要比这本书好太多。当然,想了解历史,看看黎东方等著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和蔡东藩的《中国历史演义》是非常有帮助的。

也发表历史教学的文章 《政治课教学》改刊启事 《政治课教学》自1983年11月创刊至今,已走过了21个年头。

这些年中,编辑部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为基础教育、政治课教学和广大师生做了些服务工作;这些年中,期刊被中国期刊协会定为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曾被评为“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国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厚爱分不开;离开读者,我们将一事无成。

在此,我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类期刊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教学月刊社的出版资源,从2005年1月起,《政治课教学》将并入《教学月刊·中学版》(下旬)中,下旬版以原《政治课教学》为主干,再融入历史、地理两科内容,办刊宗旨不变,除个别栏目作适当调整外,主要栏目不变。

新的《教学月刊·中学版》(下旬)注重引导性,坚持科学性,重视可读性,体现探索性,突出实践性,并在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方面下功夫。下旬版每月21日出版,邮发代号32-153,定价4。

00元,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欢迎广大新老客户订阅。同时,也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

《政治课教学》编辑部 《政治课教学》是为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教学改革及教师队伍建设服务。它坚持科学性、突出实践性、体现探索性、重视知识性、注意可读性。

主要读者对象为中等学校师生、政治教研员和师范院校政治专业师生等。 期刊的最大特点是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强。

期刊的主要栏目有:备课参考、教案选登、多媒体教学、教学研究、教法介绍、教法漫谈、高考研究、中考研究、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问题探讨、教材研究、热点分析、时事评论、德育研究、教研员论坛、新论点击、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等。 《政治课教学》在全国首次期刊评比中,被评为“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在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赠送“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活动中,被中国期刊协会定为“指定赠送刊物”。(指定赠送刊物“主要从社会效益好和质量好的期刊中挑选”,中国期刊协会是从全国8000多种刊物中选中400多种杂志作为赠送刊物。

)《政治课教学》的赠刊单位有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 雷锋团、上海南京路八连、河北隆化存瑞中学、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陕西延安中学等等全国文明单位。 《政治课教学》为16K、48页,单价3。

00元。全国各地邮局(所)均能订阅,邮发代号32-75。

国内公开刊号为CN33-1048/G4, 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8-8695。 主 编: 郭受农 副主编: 盛为民 。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

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 *** 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

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1.《读者》---最精致的小资男人。2.《青年文摘》——最文学的青年梦。3.《三联生活周刊》——最花哨的新新人类。4.《演讲与口才》——学术界最大的。5.《书城》学术味道较重,但题材广泛而且有点深度,读起来比较轻松但不恶俗和煽情。如果你看得懂的话,就会觉得很多文章很精彩。当然,很多时候讨论的对象太高深了。6.《读书文摘》书卷气很浓,有客观的历史观。7.《萌芽》看了很有启发,觉得大脑会由此开窍了,还有其他能激发灵感的东西。8.《文汇百花周刊》话题挺另类,在国内杂志里是不多见的,虽然有点混乱,但仍值得看。到订阅报刊的柜台,告知你想要订的杂志,他会帮你查出相关的报刊代号,和价格,你只要按他告诉你的,填写一张表格,交完钱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你要把你家的地址写清楚,以利于后期的杂志的投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意林》主要偏重于励志、哲理方面的小故事。加上一些新颖的话题和热门的讨论,有很强的阅读性。近年来“意林体”小故事约占中高考作文命题三分之一。《意林作文素材》集合《意林》杂志最经典美文华章,提供最全面新鲜的时事热点、最经典的写作素材、最权威的名师评点、最实用的写作技法,最新鲜的时代名词语录,拿来就用的素材,短小易记的素材!这两本都很适合高中生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